请问你要找的是不是这个听力图是这样绘制么?听不见的点是不是不需要连了呀?

&p&&b&听写是一个很有效的听力 &i&测试&/i&
手段,但 不 是一个高效的听力 &i&提高&/i& 手段。&/b&因为听写单位时间效益不高,费时、耗神,不利于提高学英语的兴趣,所以建议不要多做。我以前在外交学院教英语专业本科生时从来不让他们搞听写:我关心的是他们如何才能快快提高听力、尤其是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在乎他们是否听懂了一篇材料里的每一个单词。&/p&&br&&p&听力需要解决的问题是:&/p&&br&&p&1)听懂;&/p&&br&&p&2)理解 ------ 有时候由于缺乏语感或背景知识,即便一句话的每个单词都听懂了,但是却无法理解整句话的意思;&/p&&br&&p&3)记住,包括如何抓住重点。初练听力者往往“听懂了,理解了,摘下耳机就把一大半忘了!” &/p&&br&&p&练习听力时需要注意的要点:&/p&&br&&p&一是&b&听的时候脑子里千万不能用中文来理解的意思&/b&。你如果有本事一边听着英文一边就能翻译成中文,就已经能去当同声传译了,还讨论什么听力? 一开始的时候谁都会觉得“不想中文我怎么能理解呢”? 答案是坚持,这是一个人人要过的关口,过一段时间你会习惯用英文直接理解的。&/p&&br&&p&二是不要让一些非关键性的单词耽误你。象 of 和 have, to 和 the,初练听力的时候很容易混淆。练听写的人往往就与这类难点顶上牛了!但是我建议:不要搞太多的听写、去“硬抠”。你把一句话的意思听明白了,某个词究竟是 to 还是 the, 如果不妨碍你对整句话的理解,就放它过去。你要琢磨语法、词汇搭配的话,读的时候再去琢磨,省时省力,效率更高。既然你目前阶段听力本来就不行,又何苦“以己之短,攻人所长”?&/p&&br&具体做法:&br&&br&&p&一篇新的听力资料,头2、3遍一定要从头到尾连贯着听,不要逐字逐句听,这个时候不求听懂绝大部分内容,而只求听懂一个大概。这样2、3遍连贯着听下来,哪怕你只懂了几个单词,也没关系,这在听力的新手来说完全正常,根本不必责难自己(哪怕你觉得自己阅读理解的水平已经达到了《新概念》第四册都已经学完的水平、但从没练过听力)。&/p&&br&&p&第二步,逐字逐句听。一开始,把一个比较长的句子一次全部听下来,可能会有困难:听到句尾,早就已经忘了句子开头说什么了。这也不奇怪:就连最好的口译都需要靠笔记来帮助自己的记忆,你练听力还处于摸索着“找门道”的阶段,记不住,又有什么奇怪的?逐字逐句听的时候,可以把一句话拆成几个部分来听,一听完一小部分,立刻口头重复,说一遍。这样做,效果会比听写好:你不仅必须知道你听到了什么,而且你在模仿发音。一个你连念都念不像样的单词,混在一个32个单词的长句里,你还能指望立刻听懂吗?&/p&&br&&p&在这第二步中,遇到难点要来回多听几遍,力求听懂。但如果某一句话或句子的某1、2个单词听了4、5遍还没听出来,那就先放一放,往下听。后面的内容常常会为前面的句子提供解释。比如,有一新手听一篇新闻,一开头听到 SMP 下跌了XXX,但是怎么也不明白SMP到底是什么意思。对这几个字母,他觉得“我肯定没听错,就是这几个字母!”这条新闻后面的内容说到了股票价格等等。如果他对股票市场市场有一些了解的话,他听到后面可能就会想到:这 SMP, 肯定是自己听错了,应该是 S&P = Standard AND Poor's 股票指数。可是他如果不往下听、却跟这“SMP”顶牛的话,那就太得不偿失了。&/p&&br&&p&逐字逐句听完了一遍后,最好能再次逐字逐句听一遍:上一遍如果每隔4、5个单词你就不得不暂停一下、做口头重复的话,这回就每次尽可能多听几个单词再暂停、做口头重复。这样你逐步就会拉长停顿的间隔,慢慢就能记住整句话的内容了(但可能还是不能记住长句、或一句话里的每一个单词 ------- 那也很正常)。&/p&&br&&p&对于特别困难的难点,我主张大家不必追求把每一个单词都听懂。一篇听力练习,你听明白了90 - 95%的意思,就行了。这不是“不求甚解”,而是力求高效地利用时间,更重要的是保持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如果你非得“搞清楚、写对、拼对每一个单词”,那我建议你留心一下自己所花时间的比例: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把30%、40%的听力时间用来对付那屈指可数的几个单词、甚至放下听力(=打断思路)去查哪个单词的准确拼法了!这30、40%的时间,是最累人、最能搞糟你的情绪的。你为那么几个单词窝上一肚子火、毁掉自己的情绪、损害对英语的兴趣,值吗?&/p&&br&&p&与其“顶牛”,不妨换条路子、更科学、更高效地利用你的英语学习时间:&/p&&br&&p&1.
把本来用于听写的时间,用于口头重复:听一句话或几个字就马上嘴里重复、模仿出来。凡是听力尚需提高的人,大多数发音也不完美。而听觉灵敏度的训练,正是改善发音的第一步(如果你连发音的差异都听不出来,又怎能发现和矫正自己的发音错误?)。所以一边听,要一边模仿和揣摩发音,这样既练了听力,又同时能发现和纠正自己发音的不足之处。&/p&&br&&p&2.
归纳、收集一下刚刚听到的好词好句。“好词好句”远不仅是生词,而是各种好的表达法。很多时候你明明每个单词都认识,可让你自己说的时候你却“打死我也想不起来会那样去表达”。这就是你该留意、收集的。&/p&&br&&p&3.
整理完好词好句后,立刻利用这些词语加上你原先掌握的词汇,口头复述一下你听到的内容(不是背诵,而是用自己的话语来陈述同一内容)。听写的一大弊端,是听写时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想着把每一个字都听出来、写下来、拼对,却没注意理解、记住全文究竟说的是什么。而复述则强迫你“要看到树木,更要看到森林”,帮助你逐步养成“听的时候抓本质、记内容”的习惯。此外,不少人的英语口语能力聊天没问题,可一旦需要他们迅速组织起自己的思想,有条不紊、清晰准确地口头陈述出来,就心有余而力不从心了。复述,就是对后一种口头表达能力非常好的训练(问问已经工作的人:同事中凡是嘴笨、只会埋头苦干却不善让人家知道自己的本事和功劳的人,有几个没“死得很难看”?)。&/p&&br&&p&4.
做上述这些的练习时,你的听力、词汇、发音、口语、语感每天都在同步提高。英语说到底是一个整体,这些方面与阅读等都是密不可分的。你的语汇、语感、发音逐步增强了,你听的时候开始懂得如何抓重点、听到某个词汇时知道如何注意查找与它相关的关键词语了,这些无疑对你提高听力是极大的帮助。&/p&&br&&p&5.
从你用脑的效率来说,你死盯着一件事做,比如每天1.5
~ 2小时的听写,必定很快就觉得非常疲倦,越到后面效率越低,更别说做完听写后你的学习精力、效率会受多大影响了。而你照上述几种学习方法掺揉在一起进行的话,由于你在适时变化学习方法和角度,人就不易疲劳。&/p&&br&&p&所以,每天花同样的时间,这样的听力+综合能力训练,其效率和效果远不是听写所能比的。&/p&
听写是一个很有效的听力 测试 手段,但 不 是一个高效的听力 提高 手段。因为听写单位时间效益不高,费时、耗神,不利于提高学英语的兴趣,所以建议不要多做。我以前在外交学院教英语专业本科生时从来不让他们搞听写:我关心的是他们如何才能快快提高听力、…
这是当年我在豆瓣写的关于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听力分数的帖子,当时我是一个半月提升了1.5分。后来又精听了一阵子,目前是9分。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br&&br&原文如下:&br&&br&看完一个听力题型的攻略就要关上电脑打开真题去试一试去练一练哦~~~M党没有前途看了白看思密达。 &br&&br&用对精听方法,每天两个小时精听,连续十天以上,听力可以进展1分!!! &br&我7月初考听力是6.5分,精听了一个半月,8月末听力8.5分 &br&========================================================== &br&&br&LZ小桃子分数不高,总分7.5,听力冒了小尖儿8.5分。来到这里,分享小小经验,希望比我分数高的大牛们轻喷。 &br&&br&上次考试之前,有幸得到小组里一个朋友的帮助,一问之下我们竟然是校友(他还比我小一届,总分8分),深感经验分享的魅力,希望把自己的小小经验分享给各位考生,让大家都能把这个实现你梦想的工具梦想先实现了! &br&&br&===正题开始: &br&关于“精听”,坦白讲,没有几个人可以坚持的下来,因为耗时大,明明一个SECTION3几分钟的事儿,一精听往往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很多人试过一两次就放弃了,更多人试过半次就放弃了,觉得没有效果。 &br&&br&而“精听”就像一个神话一样,出现在各个“听力满分分享经验里”被流传下来,然而坚持精听的人不到百分之一,于是听力8分以上的人也不到百分之一,但是成功的人大多用了精听,所以精听又被写在了成功经验里………………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br&&br&一个单词,你在阅读里见到,也许你认识因为你没准儿背过,但是放在听力里你却听不出来了,这是为什么? &br&&br&LZ考雅思不是一次两次,我经常深深思考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做了一套题,不是剑5就是剑6,一个空里出现在听力里面的时候音是这样的:赛底fai &br&&br&!!!LZ木有预料到是几个单词,听到了一个短促的小音:赛底fai,我猜绝对是一个单词,因为没有印象有单词是这个读音,由于听力在继续,根本没有时间反应,于是LZ火速写了一个defect。。。。。。OK楼主绝逼知道defect是什么意思放在这里是没有任何意思和逻辑的,但是没办法,由这个读音只能想到这里了,然后翻答案,我发现答案是:side effect &br&&br&Trust me 如果让我见到这个词,我也知道是什么意思,高端来说,LZ还能在写作里面准确使用这个词呢!为什么我听不出来呢? &br&&br&原因只有一个!我平常读这两个单词的时候,根本不是连读的,从来没有把这两个单词读成“赛底fai”,而是略加分隔!为什么听力里面说CHINA我们肯定能写出来,因为我们平时就是这么读CHINA的读了几万遍,听到自然会知道,但是我们没有把side effect读成“赛底fai”几万遍,所以听不出来! &br&============================================================= &br&THUS,精听的核心,永远只有一个:宇宙超级无敌“模仿” &br&&br&====================【精听步骤】================================ &br&1. 材料:一张空白的纸、剑桥4——8(其实只需要一两本就可以升级了)、 &br&一只黑笔一只红笔、一个你的听力葵花宝典笔记本(纸张非电脑) &br&2. 听一句,写一句,但是我建议各位听完一句暂停之前的半秒钟首先做的是马上反映出这句话的意思,每次都这样有意识的训练。没听清楚倒回去继续这一句,直到“你感觉”每个词你都听清楚了,就下一句。用什么软件无所谓,主要是快捷键方便一点,比如向左是后退,空格是暂停,刚好可以大概一句话的长短。 &br&3.听完一大段以后,看听力原文,比较所有细节:你漏听得东西(好多小细节多到你害怕)、单复数和ed的漏听,连读,弱读(这回你知道你的填空为何写了没得分)………… &br&4.把这些差异总结原因写在笔记本上,那么你怎样模仿?怎样改善呢?详见下面的方法: &br&&br&================【如何Improve!!!!!】======================================== &br&13.11.28 &br&&br&【【【1单词】】】】 &br&有的单词,单说你会,说它你也会读,但是连在句子前后一快读你就容易懵。大家精听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句子中的单词都是我们平常听到的读音吗? &br&&br&举例: &br&1.1 最常见的direct,我们平时会这么读它:[d?'rekt] &br&但是如果和我一样听过好几遍剑桥真题的人都会发现,这个单词在听力中百分之九十以上读的是:逮rect &br&你会说这么读我也能发现啊,的确,单听你也能发现,就像把《王陆80》7听写了几遍以后你也感觉无敌了,但是连上句子,举例a guard directed them to the right。。。。前面一个guard中的d和后面d连读,后面还有ed,如果你没有非常熟悉direct在雅思那些听力原文中是怎么读的,很难把这个词马上写下来。 &br&&br&1.2 类似的很多,比如precise,那个pre读的那是相当的短,就是一个小p的音,好,这次你那张纸记录下来,然后死死记住,没事拿出来这张纸常常读,你就会知道,下次你听到一个p然后好像一个size的音,亲,那跟尺寸绝逼没有关系,那绝逼就是precise~~~~~~ &br&&br&类似的好多好多,举不胜举,每天精听两小时,可以总结出一页纸,每天复习一遍,你会发现,这些单词,你全都能听出来了,以前你只是见到认识,单拿出来读认识而已…… &br&================================================ &br&【【【【2】】】】】】词组的连读弱读——这是你为什么做不好听力选择的原因之一 &br&&br&废话不说了,说几个例子,其余的得由你们各位亲耳去听,亲手去记。 &br&&br&2-1: &br&Instead of 这是很著名的弱读体验,中途你能听到的没准只有“dead”,如果这里读的不太可能是“dead”,那八成就是instead of,如果后面有连着名词,那么听到dead+名词,选的就是千万不是这个! &br&你要做的就是记下,模仿(就是你也读这么快,以后别人读这么快你才可能听出来。) &br&&br&2-2 &br&像是Tension / attention 写出来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听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很容易反应不过来,或者联想不到可能是tension。这要求我们会联想,或者说听的多了,自然就可以由“元音”往外联想,自作主张填几个音试一试,试试爆破辅音吧,没准儿你的启发会很大。 &br&&br&另外,联想加ed加d加s,连着后面,也许你又能猜出来可能的,像我上面一开始说的side effect,后面的听不出来的t我能自己猜出来,这就是猜的一部分。从中间拆分,就又是猜想的一部分。怎么练猜想,我只能说你精听的越多,越能在只听清楚元音的情况下猜出来。、&br&&br&以后我遇到什么常见的听到的与写下来的不符合的,我会积累下来告诉大家……上次那张纸积累的……被一个考试的朋友拿走了 &br&&br&&br&【【【3】】】听力长句 &br&&br&你们指望我能说出什么好方法?你去网上随便搜搜,所有大牛告诉你解决听力长难句方法,只有一个:精听+坚持积累 &br&&br&因为本来就没捷径啊!当然前提是你要有一定的语法基础,明白什么是从句,还有语料库之类的听过了,单词都会,那么坚持精听十天半个月,长难句你写不下来你也全能理解。。。我说出来大家都不信……因为你们没试过呀摔! &br&&br&精听只是方式手段不是目的,精听久了,放下精听进入考试环境,自然一字一句都特别清晰。MATCHING题跟不上的同学,你八成是还没开始精听……不然,你会觉得很easy &br&&br&&br&14.02.04 【听力选择题答题方式】 &br&------------------------------------------------------------------------------------------ &br&这一两个月的统计,除了MATCHING大家容易做的一塌糊涂以外,最有疑问的就是选择题,我就来说一下听力选择题的方法浅析,如果你试试发现有效果,就不失为一种得分手段。 &br&&br&首先,大家要知道,选择题有选项,且为干扰选项,且正确选项还可能是统一转换。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即使你听到了正确选项也有可能没法在一瞬间(一瞬间的定义为不耽误下一句的听力)之内反应过来思考同义词然后从干扰选项当中勾出正确选项(你看选项的功夫听力都念下面了)。 &br&&br&所以,我发现,精听练习半个月以后,我们可以试着根本不去看选项了,当然题是百分之百必须看的,只看题,无视选项,听的过程中,所有跟题目相关的知识或者评论态度,我们都记在旁边的空白处。 &br&&br&比如你听到听力里面说: complicated frame 你火速写下关键词,文章又说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你在词组后面加个小叉,又说一个词组,你又记下,文章说下次改进,你在词组后写个下次+对号。 &br&&br&整个听力都结束,你回头看选择和选项,他问的是最希望下次拥有的是,你就知道是第二个,问题最主要的问题,你就找那个你打了着重号的。这种答题方式,我和我周围的朋友测试过以后,在SECTION3这种容易10个选择的部分,平均分数都是9+ &br&&br&只有一个问题:你已经练习过了精听…… &br&孩子,你不练习精听,记不住文章说的词……你还是别逗了…… &br&&br&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继续提问! &br&&br&加油~么么哒 &br&&br&========【11.29更新】==插播【听力MATCHING题】答题方法================ &br&&br&首先我告诉大家,你想边看着题目的同时边把框框里的选项选出来,有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一旦需要你推理或者有逻辑关系,几乎是没有可能的!!!因为你在思考选哪个的时候听力磁带不会等着你啊!!!!你还在因果关系逻辑关系选的时候原文往后念了啊!!!!&br&&br&楼主一次经高人指点(尼玛周围听力9分人太多),得知了MATCHING题最容易一个不错的做题方法。Matching选项一多好像大家感觉就有点乱套,经常有同学反应说了好几个才开始选,然后中间懵懂的,就发现原文开始说到第三个第四个题了。 &br&&br&THUS,正确的做法是,不要看框框里的选项+给时间看的时候主要focus题号后面的题目+找一处空白就当没这个题然后开始听写全文! &br&&br&楼主上次雅思考试Matching题量相当之多,而且还是section 3 4都有!!出考场很多朋友都反映这次死在听力上了听力估计上不了6分了,但是我从知道这种方法以后,一直找个空白开始听写所有原文(主要用各种符号和速写记录关键的形容词、名词、表达观点词汇、转折词等等),几乎是99%做对这种题。 &br&&br&前几次用的时候,当时精听不多,还有点乱阵脚,记不住太多信息点,还会错,精听大概10天左右,发现做听力MATCHING开始一个错都没有了,百发百中!!!!根本不用逻辑推理选择,你记下来整篇文章,听力结束后,再去看选框框里的选项,trust me 就跟玩似的~~~!!! &br&&br&神马SECTION3 SECTION4最后几题,楼主再也没什么恐惧,没什么概念了,无视框框,直接下手写出整个原文即可 &br&&br&说了这些,一点就是“精听”然后发现问题模仿,是各个题型的基础,整个听力的基础!
这是当年我在豆瓣写的关于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听力分数的帖子,当时我是一个半月提升了1.5分。后来又精听了一阵子,目前是9分。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原文如下:看完一个听力题型的攻略就要关上电脑打开真题去试一试去练一练哦~~~M党没有前途看了白看思密达。…
这个问题提问的逻辑跨度太大了,容易扯着蛋,听力提高了,只是同传的一个入门的基础。&br&&br&单说听力的100%听懂只是一个无限逼近的极限值,要认清有些商业机构拿100%听懂来筛选傻逼的行为。&br&听力有一些“听力-难”的问题,影响你的听力理解,所谓工夫在诗外,单说听力是片面的。请阅我的文章,&br&&a href=&/118-listeningh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18]“听力-难”问题:关于听力训练中的几个问题的说明&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118-listeninghar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118-lis&/span&&span class=&invisible&&teninghar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同时听力中也会受到各种状态的影响,请见&br&&a href=&/123-listening-confiden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24]听力的不稳定现象与听力信心:100小时口译训练日志0×16&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123-listening-confidenc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123-lis&/span&&span class=&invisible&&tening-confidenc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听力还有不同的功力与层次,请见&br&&a href=&/listeni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036]听的功力与层次——听力升级作战方案&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listenin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listeni&/span&&span class=&invisible&&n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最后,少问这些不切实际的问题,多做一些事情,比如口译训练&br&&a href=&/100-hour-pla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086][重磅]100小时口译训练计划召集令!&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100-hour-pla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100-hou&/span&&span class=&invisible&&r-plan/&/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最最后,为我的耐心点赞。
这个问题提问的逻辑跨度太大了,容易扯着蛋,听力提高了,只是同传的一个入门的基础。单说听力的100%听懂只是一个无限逼近的极限值,要认清有些商业机构拿100%听懂来筛选傻逼的行为。听力有一些“听力-难”的问题,影响你的听力理解,所谓工夫在诗外,单说…
没有。&br&&br&所谓提高听力,实际上是要提高辨识力,不去主动辨识,一点用都没有。&br&参考各位身边长期看电影电视剧始终挂着中文字幕的朋友。
没有。所谓提高听力,实际上是要提高辨识力,不去主动辨识,一点用都没有。参考各位身边长期看电影电视剧始终挂着中文字幕的朋友。
高阶版掩耳盗铃
高阶版掩耳盗铃
网上&b&很多关于耳机的传言都出自没怎么用过耳机的专家之口&/b&。
&br& 让我们从科学角度来追究一下耳机对听力的影响到底如何:
&br&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耳机对听力的影响,主要在于传导至耳膜的声音压强大小,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耳机音量很大,直接对耳膜造成大音量的压迫而导致听力下降。
&br&&b&普通耳机(非入耳式)&/b&:在公共场合使用普通耳机,传入耳膜的音量=耳机音量+外界噪音(*注:根据专业朋友纠正:声音不是线性的简单叠加关系,但一般来说噪音+音乐肯定是大于两者单独的压强)。为了听清楚所有声音细节,用户必须开大音量,盖过外界噪音。同一个耳机,在室内听与在公共场合听,音量水平一定是大不相同。另外一个原因就在于劣质耳机在小音量下对声音细节还原力很差,只能靠开大音量来解决此问题,加上外界噪音助阵,本来也许只要开20的音量也许要加大到50才能听清楚,这样就会造成听力损伤。经常见到公共场合那些耳机声开得旁边人都能听清楚的,就属于这种情况。
&br&&b&入耳式耳机&/b&:传入耳膜的音量基本等同于耳机音量,因为可以隔绝外界绝大部分噪音,只需要开很小的声音就能听得很清楚,如果是还原力比较好的耳机,更可以开到非常小就足够听。当然入耳耳机在走路时使用可能造成危险,原因在于无法听到外界声音。
&br&&br&结论就是:&b&耳机本身不是造成听力损伤的元凶,外界噪音+劣质耳机+开大音量才是元凶。&/b&
&br& 我每天带着入耳式耳机上下班已经六年了,至今听力比周围人灵敏许多,比如冰箱、很远的电钻、电流声等不易察觉的高频噪音我能很明显察觉。这也能作为上面理论的力证。
&br&&br&至于辐射方面的问题,不太了解。
网上很多关于耳机的传言都出自没怎么用过耳机的专家之口。 让我们从科学角度来追究一下耳机对听力的影响到底如何: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耳机对听力的影响,主要在于传导至耳膜的声音压强大小,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耳机音量很大,直接对耳膜造成大音量的压迫而导…
耳鼻喉科专业,现在国内本学科排名前五医院上班&br&首先问题问的不是很清楚,突发性耳聋和逐渐下降的听力损失不能作为能不能恢复的分类,事实上突发性耳聋如果及时开始治疗,大部分是能够恢复一部分的,有一些还能基本完全恢复。所以按我的理解,题主的意思可能是为什么有些听力下降是不能恢复的 。&br&
要明白这个问题,先要了解听力形成的生理基础,声波由耳廓收集经外耳道传到鼓膜,然后鼓膜和听骨链将震动放大以后传导到耳蜗,耳蜗将这种放大了的震动转换为电信号,通过蜗神经将这种电信号传导至大脑皮层,然后大脑皮层将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产生听觉。&br&
在这一过程中有几步是不可逆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耳蜗出问题,外界损伤或者先天发育障碍,一般都是外毛细胞出问题,这种细胞是将震动转化为电信号的关键细胞,最大特点就是在哺乳动物中不能再生,现在有不少实验室花很多钱和精力想解决毛细胞再生的问题,研究很多年,目前没有太大的突破。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外界的震动经鼓膜听骨链能传到耳蜗,但是耳蜗不能将震动这种机械信号转化成电信号,也就是说换能器出问题了。这种主要的原因有先天的发育异常、耳毒性药物使用或者直接的外伤等等。在目前情况下,如果蜗神经没问题,可以装人工耳蜗进行人工听觉置入,就是说换能器出问题对吧,那我做个装置,把声波的震动转化成电信号,做成一个人工的换能器,然后把电信号直接刺激蜗神经,让你产生听觉。&br&
其次不可逆的情况是,耳蜗正常,但是从耳蜗发出来到脑子的神经出现问题,也就是蜗神经(或者叫听神经)发育不全,或者缺如,或者没功能,这种情况下的神经功能缺如或者损伤是不能再生的,虽然神经细胞再生已经成为可能,但是目前还没有蜗神经再生的研究成功报道过。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震动经过耳蜗产生电信号了,但是电信号不能经过电线(就是神经)传导到脑子,这种情况目前也有办法,就是直接在外面装个人工装置(听性脑干),把震动转换成电信号以后直接把电信号传到脑干(听觉中枢),当然这种听性脑干可以辅助产生听觉,虽然手术死亡率不低,但是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br&
第三种就是听觉脑干发育不良或者说未发育,这种脑细胞或者中枢损伤目前没有可以成功的研究报道过。&br&
所以对题主的问题,其实突发或者逐渐产生的听力下降,查清楚听觉通路哪部分出问题了才是是否可逆的基础。如果耳蜗出问题,毛细胞死了,因为数量恒定,死一个少一个,不能再生,这个肯定不可逆;听神经结构完整,只是功能暂时出问题,及时处理有可能可逆;听神经缺如,肯定不可逆;脑皮层出问题,没有再生的办法,神经元死了就死了,不能再生,所以目前不可逆。
耳鼻喉科专业,现在国内本学科排名前五医院上班首先问题问的不是很清楚,突发性耳聋和逐渐下降的听力损失不能作为能不能恢复的分类,事实上突发性耳聋如果及时开始治疗,大部分是能够恢复一部分的,有一些还能基本完全恢复。所以按我的理解,题主的意思可能…
我在半年前也提过这个问题,当时很困惑而且是完全听不懂……不过经过答主大半年的努力和摸索,现在听力已经大有长进。不谦虚的说,前几天考完北理工的DSH,一不小心考了个3,而且身边也有很多同学问我听力是怎么练的。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国内考了个3,但是实际交流还是会有很大的问题。不过还是想和题主交流一下听力学习的方法。不知道题主的听力练到了哪一步,所以我就从我最开始和题主分享一下自己这大半年来的方法和策略吧。&br&我的总体策略是:&b&&u&假如你的听力水平是n,那么就去寻找难度为n+1或者n+2的听力材料来练习。&/u&&/b&&br&&br&下面是我从入门到进阶过程中使用的听力材料,没时间的话可以不看……因为好像稍微有点跑题,直接找到下面的一条分割线吧。&br&————————————————————————————————————————&br&在刚入门的时候,强推&b&&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的听力材料。由于这个系列语速很慢,用词简单,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尽量的去感受句式的结构,而不是一直在反复去想某一个单词的意思而耽误整个句意的理解。对于每一篇都要反复听,每一次听都要尽量能听懂更多的内容,听两遍或三遍后还不明白的就看看听力文,然后再闭上眼听几遍,直到每篇都能完全听下来为止。&br&&b&对于每一套听力都要听完后可以再把它当成阅读一样,积累一些常用的单词和句型~对于每篇听力文我都是这样做的。结果这大半年真是词汇量也大涨啊,即使没有怎么刷单词书……&/b&&br&大约每天坚持一个小时左右,一个多月后也就是几乎把slowgerman的听力全部听完后,会发现自己听力有明显提升。那时候就会觉得这个系列太简单啦,要听点有难度的,才能继续提升听力。&br&这时题主找到了一个神器,如果使用苹果相关产品的话,可以上&b&PodCasts里面搜索Logo&/b&! 这是个德国的儿童新闻,每天看十分钟,既长姿势又练听力。由于是对儿童的节目,所以用词很平实活泼,不像Tagesschau那么严肃严谨。不过主持人语速较快,没有字幕。但是相信通过slowgerman的训练后,这种语速应该是能听得懂啦,毕竟用词不难。&br&同时,题主还在使用App每日德语听力里面的 &b&DW每月热点话题&/b&,这个材料也很好,它的话题涉及方方面面,语速还好。不过有些话题比较难而且生疏,这种听起来就很费劲,实在不行可以先停下来看看听力稿查查生词再听。但是它更新比较少,一周两次的频率吧。&br&对于&b&慢速DW新闻&/b&的话,怎么说……因为它涉及到政治、经济甚至军事等等比较晦涩的话题,而且语速太慢。首先对我来说是单词比较生疏,另外是语速太慢导致我一句话的前面听完了以后,到了后面再听完几个从句或者是长的二格啊介宾短语后置定语这些的之后,前面的句子内容又忘光了……但是答主听它也听了很久,积累了很多生词……现在不听了,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下。&br&到了现在题主天天在听&b&CRI的听力新闻&/b&,也是在每日德语听力的APP上的。它是中国人读的,但是用词的难度一般,语速中等偏快,虽然语音没有德国人那个味,但是Thema一般都比较有趣,而且难度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几乎每天都有更新。强推。&br&目前我的听力就到了这个地步。因为DSH过了,所以目前就基本不再往上增加难度了……现在就是每天听一听保持一下状态吧。毕竟&b&听力每天都不能断&/b&。&br&————————————————————————————————————————————&br&我也试过听德国的电台,说实话德语只学了一年半而且还是个二外,真是脑子跟不上它的语速……听的过程中偶尔能够捕捉到几个相对简单的句子,回味一下才能理解,但是我还是感觉这样没什么意义……&b&&u&广播的一大问题就是不能重复,听不懂的就过去了,而你真正听懂的那10%都是你现有能力本来就能理解的。但是听力提高的过程,是在于把原来听不懂的内容,通过反复听的方法,去发现自己在听力过程中耳朵和思维甚至注意力的问题,然后吸取教训才能提高,比如你要知道是哪一个词每次都听不清,或者哪一个音容易听混……这些问题是在广播中无法解决的。&/u&&/b&这样估计长期以来很难看到进步,不仅打击自信心,也浪费时间。&br&还是建议题主按照自己的进度去找好一点的听力材料,至少能听懂70%以上的资料比较好。听力的最主要的过程还是在于重复去听听不懂的地方,如果听很多遍都听不懂的话再去看原文。&br&在重复一遍哦,&b&听力之后可以把听力稿当做阅读看,积累生词和句型&/b&,一举两得。甚至还可以&b&朗读文章练口语发音&/b&,如果很久不张嘴说德语的话,突然一说会舌头打结绕不过来的……&br&&br&另外,就像上面有位答主说的,题主还是需要明确一下自己听力的目的。是考DSH还是德福,听力学习的策略应该也有差异。
我在半年前也提过这个问题,当时很困惑而且是完全听不懂……不过经过答主大半年的努力和摸索,现在听力已经大有长进。不谦虚的说,前几天考完北理工的DSH,一不小心考了个3,而且身边也有很多同学问我听力是怎么练的。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国内考了个3,但是…
97年生人,同是神经性耳聋。&br&原因应该是CO中毒,具体原因就不表了。&br&两岁家人开始发现我反应迟钝,遂去医院检查,并无结果。此后开始了每天打针吃药的日子,一过就是两年,两年后某天爸妈觉得无望,正巧有人推荐助听器。&br&之后就过上了戴助听器的日子直到现在。个人觉得助听器的确对于恢复听力没用,甚至出现反作用。大概是因为太过依赖了,取下助听器后很多声音基本听不到。未戴助听器前测试大概是能听见50分贝的声音,然后应该是戴了助听器后的两三年吧,只能听到90—100分贝的声音了。&br&还好唇语已经看的非常娴熟了,搭配助听器,平时生活也算是够用了,不便之处有很多,但都不足以打败我想要活得更好的信心。&br&有点跑题………&br&题主说的问题我也有想过,我想,有朝一日一定会有这方面技术出现的。不过我是没打算接受这样的治疗的,家里条件并不好,单亲家庭,工薪而已。即使以后的我真的能有出息。有钱了,我也不会把钱用在这方面上,呵呵,十几年了,早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再去改变,没有意义。&br&不如用这些钱来改善自己的和爸妈的生活。&br&婚恋方面,我已坚定不婚主义,曾经也向爸妈提过。起码30岁前不结婚。呵呵,可能很多人觉得我这样的小屁孩想太多了。&br&也许吧,事实上我属于那种野心很大,但其实碌碌无为的人。&br&曾经一度以为自己以后会成为有资格挑选对象的人。&br&直到有一日,突然想到,可能是自己想的太美好了,我这样,还不知道有没有人要。谈谈恋爱可以,结婚呢?孩子呢?对方愿意,对方家里人愿意吗?&br&总有人说,爱你的人会为你做出一切,可是我能这么自私吗?不能。&br&&br&有点负能量啦,不太好。当然,题主有经济条件的话,当然也可以去接受诸如此类的治疗,毕竟有生之年,能体会体会裸耳听见昆虫振翅和行人踏雪的声音也是非常美好的。虽然我戴了耳机也听不见,哈哈。&br&相信不久就能见到此类治疗方案,请题主一定要有信心。&br&即使没有条件去接受这样的治疗,请不要失去你对生活的信心好么?你失去的仅仅是听力而已!而已!!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你拥有的,还有很多!!!!!!!&br&&br&我提过一个问题:听力健全的你们当真能听见昆虫振翅的声音吗?&br&说来好笑,其实是因为大家都能听见蚊子嗡嗡的声音从而消灭它们,我只能被咬了-_-#&br&不过我经常秀优越,什么晚上听不见啊经常睡的很香。什么别人说闲话统统听不见呀。还有经常能静下心来啊…酱紫也是很幸福的呢。&br&对啦!!!还有一个好东西,因为我办理了二级残疾证!真的想办一级呀!!!简直是神器!!!!!!!!爱死它了!!有补贴!!!!公交卡免费!!!旅游景点免费!!!最不济也是半价,所以导致我现在去旅游,当地旅游景点都要玩个遍哈哈反正免费!和家人出去,通常都是我玩得很嗨,他们省门票就不进去了…好可怜…省了好多钱哈哈,建议大家办假证不要办学生证了,弱爆了!就办残疾证!!!!&br&&br&所以题主,乐观一点哦,没什么大不了的。&br&&br&另,希望在这样的治疗面世后,题主能够如愿得到治疗。么么哒
97年生人,同是神经性耳聋。原因应该是CO中毒,具体原因就不表了。两岁家人开始发现我反应迟钝,遂去医院检查,并无结果。此后开始了每天打针吃药的日子,一过就是两年,两年后某天爸妈觉得无望,正巧有人推荐助听器。之后就过上了戴助听器的日子直到现在。…
&p&22岁,语后失聪。现已完全“康复。”&/p&&br&&p&今年3月2号在哥大医学院接受左侧人工耳蜗植入,器材选的是美国产Advanced Bionics HiRes 90K。 学校医保帮我覆盖了十七万多美金,自己出了不到一万美金。术后所有疫苗也是免费打,大概一千多美金吧。&/p&&br&&p&10月选择器材的时候听力师给我的另外两个选项是:澳洲的Cochlear和奥地利Med-el。 据医生介绍Med-el的一大特色是以后如果有需要,不用手术取出头皮上的小磁体就能够做MRI之类的检查。对于身体可能有其他疾病,预期需要常做MRI的病人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医生还是觉得AB更适合我。&/p&&br&&p&其实我一般不提这件事情。平时亲人朋友同学教授都很理解和帮助我。出了门,听不清的时候,卖卖萌,眼神无辜一点儿,一般人只会认为我不会讲中文。英文好的看跟我讲话没反应就开始飚英语了,还曾经有喝醉的北京大叔指着我说:这儿是中国,你们日本人别在这儿瞎逼逼。&/p&&br&&p&在我自己看来,听力不好对我学习生活交友基本没影响。但是国内整体来说对弱听者了解太少了。无论是专业人士,弱听者自己,或者我们的家人朋友,都对此知之甚少。&/p&&p&就我在知乎上的了解到得情况,很多人甚至认为助听器只会加重听力丧失,部分人提出的理论是戴了助听器,听力反而越来越不好了。对此我只能说,你们学过统计学吗?&/p&&br& 一般人了解到我有听力问题,或者看见我戴助听器,就会觉得我是“残疾人。”这个词语包含的意思,也一度困扰过我,甚至抑郁过。但是很少有人会觉得戴眼镜的人是残疾人。因为国内大部分人对此实在知之甚少。但如果你是我的朋友家人同学,你应该会注意到,其实我几乎没受这件事情影响。当然也是因为你们都有帮我哦,爱你们哦,么么哒。&br&&br&&p&十五岁时我发现左耳听力明显弱于右边。发现的时候左侧已经是重听了,右侧也是中度耳聋。心也是挺宽的,主要在国内的时候学习生活都没有遇到任何问题,英文也算不错。在无法听清楚听力和口语题目的情况下托福刷了个100,SAT刷了2100+。&/p&&br&&p&成都华西的医生检测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没有提供解决方案,就让我走了。尝试过在国内配助听器,两次国内的听力师都选择了给我左侧耳朵配助听器。都是选择的国内很高端的型号,但是基本无效。国内的听力学和相关产业实在是蛮落后的。从环境,技术,和群众认识上来讲,都不能提供弱听者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p&&br&&p&反正高中毕业我心挺宽的就来美国上学了。对了,我们学校就是传说中名字很扯淡的高露洁大学啦。(Colgate Univeristy)&/p&&br&&p&来了美国就遇事儿了。毕竟是第二语言,一开始真心听不清教授讲课。特别是女教授尖尖细细的声音,对于高频区没有听力的我,实在是巨大的挑战。不过反正大学是自学,第一年也就蒙过去了。说起来第一年GPA算是四年里成绩最高的。&/p&&br&&p&大二寒假在旧金山玩儿的时候顺便拜访了那里的听力医生Dr. Yeung. 也是她最后推荐我找到了我这次的主刀医生。一开始医生并不推荐我接受人工耳蜗植入,认为我双侧听力都没有下降到完全没有退路。于是推荐我找到了我们镇上的听力师。也是大学四年里对我非常重要的一个人之一。我的听力师认为我当时所佩戴的助听器完全无法给我提供足够的声音,并且她认为我的左侧耳朵已经不适合戴助听器了,应该通过右侧佩戴助听器才能大大提高生活质量。事实证明她是足够专业的。给我选择了Phonak的Naida Q的产品。开始慢慢给我调试。刚开始右侧佩戴助听器的时候真是听什么都好奇。对了, Phonak和我这次选择的AB已经合并了,所以产品上有更多共性。比如,蓝牙可以一次同时连接我的助听器和人工耳蜗。&/p&&br&&br&(这是之前手术第二天晕晕乎乎写的,未完,应该也不会写了,以前听力不好感触良多,现在“康复”了就什么感受都没了。)
22岁,语后失聪。现已完全“康复。”今年3月2号在哥大医学院接受左侧人工耳蜗植入,器材选的是美国产Advanced Bionics HiRes 90K。 学校医保帮我覆盖了十七万多美金,自己出了不到一万美金。术后所有疫苗也是免费打,大概一千多美金吧。10月选择器材的时候…
抱歉,我是来泼冷水的。(为啥一回答翻译问题就是泼冷水?)&br&&br&题主的问题有几处值得商榷。&br&&br&首先,100%听懂这个说法很奇怪。你可以说每个词都听到,可是听到和听懂是有巨大差别的。懂的背后是理解、思考和重建。这还没说理解说话人意图这一层。在母语里面可能觉得一听就知道对方下句想说什么,可是听外语,光理解已经很费劲了,哪有那个功夫?有时候听明白了每个词啥意思,知道了整句啥意思,可是,你就是不明白意图。这个跟外国人听中国人说「不够意思」是一个状态。&br&&br&其次,BBC和VOA这种东西,并不能够作为听力的标准。CCTV的各种新闻大概和这些频道的东西类似,可是听懂了这些新闻页未见得就代表听力好——日常当中该听不懂还是听不懂。至于说听懂各类演讲,这么说吧:贪多不烂。作为一门外语,能够听明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逻辑,是非常消耗时间的。不仅是每一句话消耗时间,要达到这个水平也消耗年月。所以,完全听懂各类演讲是不太现实的,尤其是短期。如果说是某一个专业领域,而题主恰好有这个专业领域的知识,那还可以一试。&br&&br&最后,同传和听力的关系很尴尬。翻译有三个基本支柱:语言能力,背景知识,翻译技巧。听力只是语言能力下面的一个小分支而已。所以,听力练好了是不是能帮助同传呢?是的,而且是基础。可是是不是必然能做同传呢?不然。背景知识不论,光是翻译技巧就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练。题主如果有兴趣,不妨回去试一试这个小练习,是我第一节同传课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的:&br&&br&找一段速度适中、没有太多专业难度的英语演讲,戴上耳机听。听的时候,心里默数数字,从999开始倒数,保持匀速,差不多一秒一跳。中间不要断,不要漏数。&br&&br&听到十分钟下来,复述刚刚讲的内容,与此同时,看自己数到了多少。&br&&br&我很期待题主的试验结果。&br&&br&至于说具体怎么练听力, &a data-hash=&dd331d75c50e28dd9e719ba2c6a0594a& href=&///people/dd331d75c50e28dd9e719ba2c6a0594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dd331d75c50e28dd9e719ba2c6a0594a&&@scalers&/a&已经给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我稍微说一点补充的:&br&&br&语言学习靠坚持,听力亦然。可是不能光是坚持,要聪明也要毅力。一个月每天坚持听三个小时BBC,只要心理状态够好都可以。可是每天听一个小时然后做听写然后对着再听一遍然后总结自己今天错了多少,然后进一步研究这个错的原因在哪儿,强迫自己面对这个原因,很难。&br&&br&欢迎讨论。希望有帮助。
抱歉,我是来泼冷水的。(为啥一回答翻译问题就是泼冷水?)题主的问题有几处值得商榷。首先,100%听懂这个说法很奇怪。你可以说每个词都听到,可是听到和听懂是有巨大差别的。懂的背后是理解、思考和重建。这还没说理解说话人意图这一层。在母语里面可能觉…
听力,无论你学任何外语都是最最最最难攻克的一关。&br&&br&两年前准备考德福的时候,听力也是最要命,花的时间最多的。&br&&br&我就我的个人经验随便谈谈好了,大部分是基于我在上德福班的时候石馗老师的理论。&br&&br&1.词汇&br&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其实词汇是非常影响自己的听力水平的,词汇的量跟不上,即使听清楚了那个词,反应不过来是什么意思,白搭。提高词汇量,一是靠背,二是靠阅读。由于德语奇特的组合词的特性,德语词是越背越容易的。&br&&br&推荐三本书:1. 徐丽华老师编著的《德福考前必备——词汇》,这本书比较有针对性,尤其动词部分编著得十分精彩。&br&
2.最经典的德语词汇联想记忆,传说中的小红书,学德语的人都知道这本书,好处是很薄,随身带着,没事刷两遍。&br&
3.沪江网出了一本德语单词,比较新,我没有使用过,身边同学反馈不错。&br&&br&记得背单词的时候读出声来,刺激自己的听觉。&br&&br&2.听力的量&br&石老师常常说的一句话,听的“量”都不够,你谈什么“力”。他当时给我布置的任务是每天至少30分钟的Dradio,针对德福的话可以选Campus und Karriere,如果想单单提高听力,可以泛听,找自己感兴趣的听,最好能下载下来多听。&br&&br&3.反复听&br&这个是我个人经验,30分钟Dradio,德国人语速又快,很容易一下就变成了背景音,自己该干嘛还是干嘛了。所以这里推荐一个app,iOS端的,叫'多功能学习机(AB-LAB)',其实功能就是以前学英语的时候的复读机,可以自己设置复读的点,然后把听不懂的一句话反反复复听直到理解每一个词为止。&br&&br&关于反复听这一点,我顺便推荐一套书,外研社出版的德语听力系列,初级中级我没做过,一开始就用的《德语高级听力》,配合AB-LAB,坚持下来一个月内听力水平会有一个比较大得提升。
听力,无论你学任何外语都是最最最最难攻克的一关。两年前准备考德福的时候,听力也是最要命,花的时间最多的。我就我的个人经验随便谈谈好了,大部分是基于我在上德福班的时候石馗老师的理论。1.词汇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其实词汇是非常影响自己的听力水平的,…
如果你是初学者,我会和你说「听说领先」,「听力第一重要」,「从最开始就要追求能看懂的也要能听懂」,会和你说语音纯语调正的老师在初级阶段的重要性,怎么样从听懂老师的德语到听懂真实情境的德语,等等等等。对于处于进阶阶段的学习者我只能说:多练吧,多听稍加努力就能听懂的材料,少听太容易的或努力也听不懂的材料。&br&如果听力材料的稿儿你正常速度看一遍理解起来不费劲,但是之前听的时候没听太懂,说明你的听力滞后了,在学习过程中走了弯路了。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弥补。&br&如果大家有兴趣,我有空的时候再展开说。
如果你是初学者,我会和你说「听说领先」,「听力第一重要」,「从最开始就要追求能看懂的也要能听懂」,会和你说语音纯语调正的老师在初级阶段的重要性,怎么样从听懂老师的德语到听懂真实情境的德语,等等等等。对于处于进阶阶段的学习者我只能说:多练吧…
&blockquote&事先声明,我非专业人士,以下内容不能保证完全准确。内容的来源,是大约一个月前,央视播出的关于听力保护的节目,以及事后我向医生咨询的综合。&br&如有遗漏,欢迎各位指出,更欢迎专业人士给出自己的见解。&/blockquote&&br&先说结论:&br&众所周知,声音是在空气中传播的机械波,简称声波;而人类产生听觉的过程,就是「接收声波」、「转化和传递声波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从而最终刺激大脑产生听觉的过程。三个步骤依次进行,其中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听力。通常所说的「听力损失不可逆」是第三个步骤出现的问题。&br&&br&接收声波的步骤,由通称「外耳」的「耳廓」和「外耳道」承担,它们的形状类似喇叭,从外而内截面逐渐减小,因此起到收集的作用。外耳道内的「耵聍腺」及「皮脂腺」的分泌物,就是我们俗称的「耳屎」,它的分泌量不同人有不同。分泌量大的人,若不经常清理,可能堵塞外耳道,从而干扰声波的接收,影响听力。这种情况的听力下降,是可以恢复的,只需清洁外耳道即可。大多数情况可以自行使用软质的棉签清理,如果阻塞严重,则需要到医院请医生处理。&br&&br&转化和传递声波信号的步骤,由通称「中耳」的「鼓膜」、「鼓室」内的「听小骨」承担。机械波的本质是振动能量的传递。外耳接受的声波,引起鼓膜的振动,再通过听小骨传递到下一个步骤。如果鼓膜穿孔,则无法承担声波信号转化为振动的工作,导致失聪。鼓膜穿孔通常是由于气压剧变、暴力等引起的外伤和中耳炎等引起,大多数情况能通过手术治疗恢复。听小骨创伤也可能引起听力损失,但大多数情况也能够经治疗恢复。&br&&br&转化为神经信号的步骤,主要由通称「内耳」中的「耳蜗」承担。耳蜗是由细小空管蜗旋形成的结构,空管内有被称为「毛细胞」的绒毛状结构。这些绒毛随中耳传来的振动而颤动,将振动信号转换为神经冲动,形成神经信号。长时间的大音量刺激,会引起这些绒毛的「倒伏」,从而影响听力。这些绒毛的「倒伏」,人体无法自行修复,医学界目前也没有好的办法。所以这部分引起的听力损伤是「不可逆」的。&br&&br&额外的话:&br&内耳中的「半规管」是三个互相垂直的半规管组成的联通空管结构,内有淋巴液。淋巴液收到重力及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影响,在半规管内流动。人体通过半规管内的淋巴液的状态,从而确定大脑所处的倾角和加速度的状态,影响人体的平衡感。各省市科技馆内常设的「魔屋」,就是利用半规管产生的平衡感与眼睛所接收的地形信息的不对应,产生「魔」的效果。「陀螺仪」也是通过类似的原理确定加速度状态的,不知是否收到耳朵里半规管结构的启发。&br&&br&抛砖引玉,希望不要贻笑大方。
事先声明,我非专业人士,以下内容不能保证完全准确。内容的来源,是大约一个月前,央视播出的关于听力保护的节目,以及事后我向医生咨询的综合。如有遗漏,欢迎各位指出,更欢迎专业人士给出自己的见解。先说结论:众所周知,声音是在空气中传播的机械波,…
哈哈哈想不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练葡语听力?我有一个好方法推荐给题主——读《圣经》&br&没有和题主开玩笑,讲真,这个真的是目前为数不多有良心的听力材料了,也就信上帝才会做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好事,基本上现在能在中文网站上做伸手党要到的葡语学习资料不是太陈旧,没趣味,听不下去,就是不适合题主现阶段学习。从题主的描述来看,主要是两个问题:&br&&br&
1.电视,电影语速太快,没字幕看不懂——所以你需要语速适中的材料。&br&
2.需要好的练习素材——想练习,那找的素材就得既有文本又有音频,这样才能精听泛听,听不懂的地方查单词。&br&&br&
对不对?(对!&br&
那么,我诚心推荐题主去读《圣经》,它有文本,有音频,语速适中,想像你在澳门教堂里,葡萄牙神父读布道词的语速,是不是优雅又清晰?而且我推荐的这本既可在电脑上边听边看,也可以下载到手机里边听边看。试想你的同学们还只有听《大学葡萄牙语》的时候,你已经在听”利未记”了,并且边听边跟读,还能练练口语。而且作为外语专业学生,《圣经》这么重要的作品不认真了解下,葡萄牙语国家社会文化怎么学?葡萄牙语文学怎么学?&br&&br&
对不对?(不一定对&br&&br&
所以赶紧去这个网站在线练习或是下载到kindle or ipad里吧!(&a href=&http://www.jw.org/pt/publicacoes/biblia/bi12/livros/G%C3%AAnesis/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ênesis 1 | Bíblia on-line&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00af6d37d8c_b.jpg& data-rawwidth=&855&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5& data-original=&/00af6d37d8c_r.jpg&&&br&Ps:因为这个网站涉及宗教敏感话题,所以做个免责申明:&br&
1. 我不是耶和华见证者的信众,我不认同它的某些极端教义&br&
2.我并非在进行传教,所以禁止转载这个答案&br&
3.网站上面的所有材料只建议作为葡语学习材料使用,自己看看就好,不要传播,至于你是否认同它的理念或者有皈依的想法都与我无关(想想葡语学生也是不容易,学个习还有可能被洗脑......&br&&br&PPs:&br&1.如果你葡语学习的还不够深入的话,有些单词和语法可能会不认识,但是别担心,《圣经》这种难度的文本是你学习葡语迟早应该弄懂的,不懂就查查词典,早接触早熟悉早好,(想想它的阅读受众,不少巴西人文化水平都很低,但不妨碍他信教和理解教义&br&2.不要问我怎么找到这个网站的,那将是一个悲伤的故事。&br&&br&以上,祝好。
哈哈哈想不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练葡语听力?我有一个好方法推荐给题主——读《圣经》没有和题主开玩笑,讲真,这个真的是目前为数不多有良心的听力材料了,也就信上帝才会做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好事,基本上现在能在中文网站上做伸手党要到的葡语学习资料…
这是传说中的“歌唱英语”,创造者是张量冠(微博&a href=&/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藏仙张量冠&i class=&icon-external&&&/i&&/a&), 大概10年前我表妹在读大学时在学他的课程,我拿来听了一下就震惊了,告诉我表妹没有哪个星球上的英语是这么说的,但是她不信......&br&&br&那个时候的英语学习者不像现在可以接触大量美剧,即便说不好英语也起码能分辨什么是烂英语,所以被这种奇葩口音糊弄,我还曾经在那时比较火的一个英语论坛旺旺英语的相关帖子里&a href=&http://bbs.wwenglish.org/TopicOther.asp?t=5&BoardID=1&id=5254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谁来谈谈张量冠的“歌唱英语”?&i class=&icon-external&&&/i&&/a& 回复别人千万别学这个腔调,但是听的人也将信将疑。&br&&br&贴一些10年前的讨论留言给大家看看,还是颇具考古价值(cheka是我):&br&&br&&br&
作者:cheka&br&--
发布时间: 23:26:00&br&--
&br&我也不想看到那个姓张的误人子弟,那种语音语调不仅仅是难听,而且根本是错的!!!! 学过些基础语音语调知识的人都能够分辨出来,他那套调子简直是错到家了,没有一个对的地方,没有任何句群,语调核心,以及每个句群里的升降调的概念,那个狗P歌唱法简直是跟正确的语调背道而驰。&br&&br&--
作者:cheka&br&--
发布时间: 23:36:00&br&--
&br&建议大家想学正确的音调的话,最好买一个教材,如《英语语音》(上海外教出版社),掌握些基本知识,然后再模仿语调正确的录音资料,如新概念或VOA. 需要说明的是同样一句话音调未必是固定的,但基本上遵循如下规律,即 1. 有意义的词(如动词,名词)或需要强调的词需要加重音(即音调高,但并非声音大) 2. 一句中如果只有动词,代词,介词,冠词,重音一般在动词上,例外是如果你想强调代词的话,如: `I did it! (我干的,强调是我而不是别人干的) 3. 如果一句中有名词,则通常重音在名词上 4. 不管美语还是英语,在每个句群里音调基本上呈阶梯形。 最后再骂一句,那个歌唱法是Bullshit!&br&&br&--
作者:man-001&br&--
发布时间: 1:40:00&br&--
&br&cheka兄的批评,去掉激愤和攻击词汇,我觉得还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不过据说有不少专家肯定歌唱英语,看来是见仁见智吧。 不过上海,北京出的语音语调教材,我看过一些,看不懂,什么调核啦,什么蝌蚪图,到头来一头雾水。不知有否能适合初学者跟进的。 cheka说的那本,我会留意一下。&br&&br&--
作者:cheka&br&--
发布时间: 10:24:00&br&--
&br&话是说的重了点,实在是看不过这种误人子弟的东西竟然能骗这么多人。 国内的某些专家.....不说也罢,再说又要讲我骂人了。你如果认识一些native speaker,让他们听听那个歌唱法的示范,看他们怎么说(要客观的)。 国内一些语音语调的书籍学术气是重了点,但静下心也能看。如果你有条件,可以去Amazon上购买一本叫做American Accent Training的书,带5张CD, 我买的寄到南京包括运费大概40美元。&br&&br&--
作者:cheka&br&--
发布时间: 13:30:00&br&--
&br&张说的绝对不是美腔,这点我相信自己还是有能力判断的,虽然我说得未必如何,但听力还行,至少看大部分好莱坞片不需要字幕。 而且我前面说过,无论美音还是英音,在音调的起伏上是有共性的,如果一个人说英语没有起伏(如大多数中国人),最多是不好听,但是像张那样音调升降几乎跟正确的相反,给人的感觉只能是难听。&br&&br&--
作者:cheka&br&--
发布时间: 13:33:00&br&--
&br&再请man-001 留意一下VOA 的音调,是否基本同我前述的一致,即 1. 有意义的词(如动词,名词)或需要强调的词需要加重音(即音调高,但并非声音大) 2. 一句中如果只有动词,代词,介词,冠词,重音一般在动词上,例外是如果你想强调代词的话,如: `I did it! (我干的,强调是我而不是别人干的) 3. 如果一句中有名词,则通常重音在名词上 4. 不管美语还是英语,在每个句群里音调基本上呈阶梯形。 如果是,你再回头去看那个歌唱英语,看看是否跟voa大相径庭&br&&br&--
作者:man-001&br&--
发布时间: 13:43:00&br&--
&br&voa多数是新闻英语阿 要有起伏,这个我赞同你,前面名词重读好理解,但你说的: “4. 不管美语还是英语,在每个句群里音调基本上呈阶梯形。” 这个就不好理解,升阶梯,还是降阶梯?还是波浪?还是什么的,该怎么把握?是否就是靠前面讲的什么词要音调高来强调?或者还有什么规则?&br&&br&--
作者:cheka&br&--
发布时间: 14:00:00&br&--
&br&新闻英语和日常英语的差别不象你想象的那么大。 我说的阶梯形是指音调有层次,但这种层次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的Pattern。 在成句的英语里音调的单位已经不是词,而是Tone Group,每个tone group里基本依照我前述的几个规则来进行音调划分使之有层次。而且不仅是音调,音节的长短也和tone group有关,一般来说每个tone group的时间是等长的,和组成这个tone group的单词数量或是音节数没有太大关系,极端的情况下一个词的发音时间跟好几个词的发音总时间都可能一样。 不要小看语调,事实上有很多人把语调视为语法的一部分,有时候语调错了,可能意思就不对了。&br&&br&--
作者:cheka&br&--
发布时间: 14:02:00&br&--
&br&国内能买的着的一本还算不错的书,《英语语音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孟宪宗编。 配磁带,讲授的是英音。
这是传说中的“歌唱英语”,创造者是张量冠(微博), 大概10年前我表妹在读大学时在学他的课程,我拿来听了一下就震惊了,告诉我表妹没有哪个星球上的英语是这么说的,但是她不信......那个时候的英语学习者不像现在可以接触大量美剧,即便说不…
發音的話直接看這,否則學壞了英語你日後會十分後悔。&br&&a href=&http://www.bbc.co.uk/worldservice/learningenglish/grammar/pr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BC Learning English&i class=&icon-external&&&/i&&/a&
發音的話直接看這,否則學壞了英語你日後會十分後悔。
经常戴耳机只会使耳道疲劳,损害听力是&b&长期大音量听音的不良习惯&/b&造成的&br&这种习惯往往是因为周围环境嘈杂无法听清播放内容,所以不自觉的调大音量&br&所以选择&b&隔音好的耳机/耳塞才是保护耳朵的&/b&王道&br&夜间睡前听音,不可能戴个大头戴,所以入耳式耳塞反而是保护耳朵的最好选择~&br&有效阻隔外界杂音也就允许使用小音量听音,从而避免了对耳朵的损伤。&br&&br&当然,&b&不戴耳机听音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不自觉放大音量造成的听力受损&/b&。&br&另外,戴耳机入睡更应该担心的难道不是一觉醒来耳机线断了,或者夜间被线绕脖子导致窒息吗~&br&&br&【真实故事:好梦变噩梦,突然被人用绳子在脖子上绕了N圈在背后使劲勒,梦里拼命的蹬腿,用手去抓绳子往外扯,全身扭动挣扎;后来醒了,腿还在床上蹬,已喘不上气,想来一定是面红耳赤青筋毕现之态,双手正抓着绕在颈上的耳机线,遂发力,扯了个七零八落……】
经常戴耳机只会使耳道疲劳,损害听力是长期大音量听音的不良习惯造成的这种习惯往往是因为周围环境嘈杂无法听清播放内容,所以不自觉的调大音量所以选择隔音好的耳机/耳塞才是保护耳朵的王道夜间睡前听音,不可能戴个大头戴,所以入耳式耳塞反而是保护耳朵…
题主,你这个疑问在我当时复习雅思的时候也同样遇到,不过我很快地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并解决了它。&br&首先声明一下,&b&我的方法是静听&/b&!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从2008年之后就没有碰过英语,2011年11月参考,听力8.5,总分7.0,复习持续时间2个月整。&br&虽然我的总分一般,但是听力方面还是有些许经验可供参考,也希望对题主有一些帮助。&br&其实我的听力一直都不太好,但是也正是利用雅思考试对这块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不吹NB了,直入主题吧,我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br&&ol&&li&首先,每2天左右做一套听力真题,必须是真题啊!!!每次都要完整地听完一套题,听一套题的主要目的还是找到考场的感觉。在听完之后,不要急着对答案,再听一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发现错误,如果发现了那么恭喜你,这一块知识点你已经掌握了。没有找到也没有关系,因为可以对答案嘛。&/li&&li&在答案对完之后,就进入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了。&b&静听!&/b&具体怎么听呢?你要一句一句地听,每个单词地听,尤其是听力的前2部分。当你发现自己有某个句子没有听懂或者某个单词没有听懂时,来回多听几遍,直到听懂为止,实在听不懂的可以先放下。对于第三部分的听力,可以多听几遍,但是不一定要按照前2部分的方法,因为第三部分有一些生僻单词,所以不一定每个单词都要听懂,但是尽量每个句子的大意都听懂。&/li&&li&在刚开始按照1、2进行练习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会有一些不耐烦,但是当你按照上面方法练习2~3套真题时,就会有质的飞越。&/li&&li&在复习过程中,我还会经常早上晨读,晨读的内容包括听力的Transcript和写作的范文。这个也许也是一个好方法。&/li&&/ol&&p&对于题主提出的静听和快速听的问题,因为没有一一尝试,所以无法给出明确的解答,希望我的方法能够有一定的帮助。&/p&&p&在雅思复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不管什么方法,只要你坚持然后在坚持过程中不断改进,相信你肯定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p&
题主,你这个疑问在我当时复习雅思的时候也同样遇到,不过我很快地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并解决了它。首先声明一下,我的方法是静听!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从2008年之后就没有碰过英语,2011年11月参考,听力8.5,总分7.0,复习持续时间2个月整。虽然我的总分…
更新:&br&问题:听完了还不了解句子意思怎么办?抓意群的能力该怎么有意识的提高呢?&br&答:每次听英语的时候抓意群。&br&这看起来是废话,但是却是这个练习的根本。&br&具体的操作如下:建议先不要选择新闻类的听力材料,可以先从新概念,ESLPod这一类故事性比较强,篇幅比较短的材料开始。听完之后,复述大意,开始可以用汉语复述,逐渐到英语复述。如果整篇无法复述,可以先听3到5句话,就停下来复述,之后再整体复述,并逐渐增加长度。&br&&b&复述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其中的逻辑结构。&/b&比如,因果关系:因为A,所以B;并列关系,A下有B、C、D三点;等等。&br&如果3到5句话都无法抓出大意,就抓一句话的&b&主谓宾三个点&/b&。然后逐步扩展到一段话的大意复述。&br&&br&=================原答案=======================&br&我造成的问题就由我来回答吧:)&br&&b&第一个问题:&/b&听英文的时候,脑海里要不要刻意把它翻译成中文?&br&&b&答:不需要。&/b&&br&这个问题其实还挺复杂。因为最近自己学了口译,因此对这个问题有了全新(更深入?)的认识。那就是:&br&翻译其实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工作,需要投入时间进行专门学习训练。这个过程有个基础就是要听懂源语言(这里是英语)的意思,并能够跳出源语言,把握其中的意义,这种意义是脱离语言存在的,当你用汉语把这个意义表达出来时就是翻译,当你用英语把这个意义表达出来时,就是复述。&br&&b&可见把握英语的意思是在翻译之前,而不是翻译之后。&/b&&br&但是很多初学听力的人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需要翻译成汉语才能把握原文的意思,否则总觉得模模糊糊。&br&这就是你的第二个问题:&br&如果不翻译,有那么一种状态,就是也可以懂,模模糊糊。我应该在听的过程应该怎样去听比较有效果?&br&&b&答案:抓意群,抓大意。&/b&&br&练习听力分多个步骤(这里做个广告,微信搜索:balddad,可以在我的微信公众账号第一篇文章中看到所有步骤说明。)&b&每个步骤都针对听得过程中不同的能力。&/b&&br&&b&听写,&/b&是针对抓细节的能力,即把语流中每个单词都剥离出来,让连续的语流变成一个个有意义的单词;&br&&b&跟读,&/b&是提高发音的准确性,进而促进听力中辨音能力的提高;&br&&b&复述,&/b&则是要求抓大意。这个时候不是让你按照原文一字不变的复述,而是把原文的中心思想,逻辑关系,段落大意概括出来。这就是练习跳出细节,抓大意,抓意群的能力。这个过程中语言不再是一个个单词组成的,而是一段段的意群组成的。&br&例如,Stephen King 小说Salem's lot有这样一句话:“The sunlight had been leached from the sky by gathering purple twilight and soon ground mist would begin to form in the low lying pocket of land”。&br&这句话中“sunlight leached from sky” 是第一个意群;“ground mist begin” 第二意群;两者是时间承接(并列)关系。这两个意思抓住了,其他都是修饰。&br&初学听力的人,需要通过听写练习从连续的语流中抓出单词细节,&b&在此基础上,&/b&还要锻炼抓意群的能力。后者被很多听写者忽视,造成一个很糟糕的结果,就是大家总是纠结于一个个单词,常常因为一个单词没听清而听不懂原文的意思;更糟糕的是,练习之后发现原来听不懂的材料能听出一个个单词了,但意思还是抓不住。这就要通过复述大意来提供抓意群的能力,其实多个单词组成的意群才是你理解原文的基础,要锻炼跳出语言细节,抓背后意群、逻辑关系的能力,从一个一个单词听,变成一小段、一小段意群听。&br&当然,如果单词都听不出来,意群就无从谈起。&br&希望我说明白了。有问题可以在评论中提出来。
更新:问题:听完了还不了解句子意思怎么办?抓意群的能力该怎么有意识的提高呢?答:每次听英语的时候抓意群。这看起来是废话,但是却是这个练习的根本。具体的操作如下:建议先不要选择新闻类的听力材料,可以先从新概念,ESLPod这一类故事性比较强,篇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雅思听力评分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