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电大数据库应用用

脑卒中康复评价数据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脑卒中康复评价数据库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小症状藏着大隐患 莫忽视「轻型卒中」
今年 10 月 29 日是第 10 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轻型卒中」,口号是「防微杜渐,共筑防线」,旨在呼吁人们重视与预防轻型卒中。专家指出,由于轻型卒中(俗称「小中风」)发病前症状不明显,患者认知度不高,预防与重视程度不够,容易忽视或延误治疗,从而导致致残甚至是死亡。因此,提醒公众一旦出现小中风,千万莫大意,要及时到医院接受规范治疗。轻型卒中是大中风的重要预警谈起轻型卒中,很多人不了解;但提起中风,大多数人不陌生。脑卒中俗称中风,指因各种脑血管病变而导致的急性脑功能受损的总称。脑卒中是中国首位常见的死亡原因。在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 200 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约 150 万人;存活的卒中患者有 600 至 700 万,其中四分之三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脑卒中是一个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四高」疾病,患者得病后治疗往往要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轻型卒中又叫 「小中风」 ,一般指症状较轻、仅表现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它是由于小血块阻塞血管而发生的,常在爆发性中风前的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发生,发作迅速。小中风发生前,通常会有明显的征兆,包括突然间口齿不清、说话模糊、身体局部麻痹、四肢无力、失去平衡力、老眼昏花等等,这些症状可维持几分钟至数小时。 「目前,脑卒中疾病的危害已经被公众认知,但轻型卒中却容易被忽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兼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徐安定教授指出,「虽然小中风症状轻微,但一旦发生小中风后,大部分患者会在一两个星期内发生大中风。因此,轻型卒中又是不稳定卒中或者高危卒中 ,是严重的、需紧急干预的『大卒中预警』事件。」人尿激肽原酶改善侧枝循环急性脑卒中是内科急危症之一,发病率、致残率高,预后差,治疗是否及时、合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如果能在小中风发生时及时送到医院,进行规范治疗,病情将可获得控制,病人的生命较有保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胡学强教授介绍:「人尿激肽原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非常有优势的,人尿激肽原酶是从人尿中提取的糖蛋白,能够激活人血浆激肽原转化为激肽,它可以通过改善侧枝循环,到达供血区,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流供应,促进缺血性脑组织更好地恢复。」据了解,为规范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和缺血性卒中预防,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颁布了《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和《中国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人尿激肽原酶在《指南》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其中,国家一类新药——天普药业首创开发的注射用尤瑞克林(凯力康)已纳入《指南》推荐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董强教授说:「在 2014 版《指南》中,明确人尿激肽原酶是可以改善脑血循环的药物,并作为特异性治疗方案之一。这主要是因为,经过临床上的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人尿激肽原酶的功能结局较安慰剂组明显改善并安全 ,其疗效在临床中获得认可。」专家提醒,除了对于临床和药物治疗的规范外,卒中患者还应加强对于危险因素的防控,特别是将防治措施个体化,实现共性与个性措施的结合,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具体措施包括:积极治疗控制高血压;加强对糖尿病、心脏病、 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适量摄入动物蛋白质,如瘦肉、鱼类、禽类等;降低食盐摄入量,每天控制在 6 克以内;增加新鲜蔬菜水果,以提高钾摄入量;提倡戒烟,控制体重,杜绝不良生活方式等。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卒中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最新播报:
“中国版大数据”让卒中防治更接地气
10月29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疾控中心、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联合主办的“世界卒中日”宣传周活动启动。
新华网10月30日消息 (刘映)“在40岁以上人群中,患脑卒中的年龄结构比例劳动力人群(年龄<65岁)占了近50%,说明卒中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现在三四十岁的人群,集聚了中风很多风险。”10月29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以下简称“脑防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2014年“世界卒中日”宣传周启动仪式上指出。“世界卒中日”宣传周活动由“脑防委”、中国疾控中心、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联合主办,由中科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生命时报社承办。
中年男性患病率最高
王陇德在现场介绍的脑卒中防治工程相关数据显示,脑卒中的患病人群特点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60-64岁的人最容易患卒中,但现有的劳动力人群(即劳动年龄人口)在卒中患者中占50%,这意味着在未来20年中中国的慢病、发病人数会增长2-3倍。
“从数据上看,我国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比美国的73岁整整早了1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表示,之所以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及女性,不良生活方式较多,如吸烟、酗酒等,承受的生活压力也较大有关。而在农村,因受教育水平、医学科普教育等多方面的限制,村民们相关疾病的控制率较低,不良生活习惯较多,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脑卒中呈现以上发病特点。
“大数据”实现病人信息“自动上报”
王陇德表示,脑卒中等慢性病的预防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9年“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启动,目前,全国已发展306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基本完成国家一级网络组织框架。于去年底诞生的“中国卒中数据中心”,是一个全国统一的心脑血管病例信息库、数据库,实现了住院脑卒中及相关病人信息海量数据的自动上报功能,大幅度降低了基地医院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防控推进过程中,数据中心在2013年年底就收录了350余万人各类脑卒中筛查及随访信息,大大提高了诊疗水平。
据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尹岭教授介绍,目前脑卒中的远程医疗中心设在宣武医院,专门有一个面向全国的脑卒中全国培训和全国会诊,包括手术指导等。国家发改委、卫生计生委已经把远程医疗作为一个医改的重要工作推动,要求把远程医疗纳入医改报销项目,且要制定合理价格和收费体系。
启动仪式后,“世界卒中日”宣传周活动将在全国展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贵阳、郑州等全国200余个城市将联动,共同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义诊,培训脑卒中防治专业人员,使脑卒中筛查与防治“走进医院,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百姓生活”。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方政府应用大数据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