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可√ i转化为极坐标为

linux文件权限之-i(不可修改权限),a(只可追加权限)
之前介绍了让普通用户有root权限的setuid权限,以及除了自己之外别人都无法删除的粘着位t权限。除了这两种之外,linux文件系统还有两种很实用的权限i和a
i:不可修改权限 例:chattr u+i filename 则filename文件就不可修改,无论任何人,如果需要修改需要先删除i权限,用chattr -i filename就可以了。
[root@test tmp]
[root@test tmp]
-rw-r--r-- 1 root root 0 Oct 29 15:03 test
[root@test tmp]
[root@test tmp]
----i-------- test
[root@test tmp]
-bash: test: Permission denied
[root@test tmp]
rm: remove write-protected regular empty file &code&test'? y
rm: cannot remove &/code&test':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root@test tmp]
----i-------- tes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社区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用云栖社区APP,舒服~
【云栖快讯】红轴机械键盘、无线鼠标等753个大奖,先到先得,云栖社区首届博主招募大赛9月21日-11月20日限时开启,为你再添一个高端技术交流场所&&
一个稳定可靠的集中式访问控制服务。您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将阿里云资源的访问及管理权限分配给您的企业成员或合作伙伴。
云数据库SQL Server,具有企业许可授权,权限更为开放,引擎功能更为强大。能完美支持Windows平台的....
为您提供简单高效、处理能力可弹性伸缩的计算服务,帮助您快速构建更稳定、安全的应用,提升运维效率,降低 IT 成本...
安全技术百问
Loading...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题号:4427592题型:填空题难度:困难引用次数:282更新时间:16/09/14来源:I.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图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实现,其中,反应①为:2HCl(g) + CuO(s)H2O(g)+CuCl2(s)&△H1反应②生成1molCl2(g)的反应热为△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热用△H1和△H2表示)。II.氧化锌吸收法常用作脱去冶金工业排放烟气中SO2,其主要步骤如下:配制ZnO悬浊液(含少量MgO、CaO),在吸收塔中封闭循环脱硫,发生的主要反应为ZnO(s) + SO2(g)=ZnSO3(s),试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的ZnSO3可热分解处理,其目的是:①生成的高浓度SO2可以用来制备硫酸;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纯ZnO的悬浮液pH约为6.8。用氧化锌吸收法脱去烟气中SO2的过程中,测得pH、吸收效率η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已知被吸收的SO2为c(SO2)吸,溶液中SO32-、HSO3-、H2SO3所占物质的量之比与pH的关系如图2所示。①充分吸收烟气后的混合体系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②结合图1与图2分析,cd段发生的主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③分析图1,ab段的pH迅速下降至6.8左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为提高SO2的吸收效率η,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A.增大悬浊液中ZnO的量B.适当提高单位时间内烟气的循环次数C.调节溶液的pH至6.0以下(3)如用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下图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下载试题将会占用您每日试题的下载次数,建议加入到试题篮统一下载(普通个人用户: 3次/天) 【知识点】 相关试题推荐 373K时,某 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PCl5发生如下可逆反应:其中物质PCl3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所示。(1)前 20 s内 PCl5(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373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3)若在此平衡体系中再加入 1mol的 PCl5,与原平衡比较,新平衡时 PCl5的转化率&&&(填“增大”或“减小”,下同)。PCl5的平衡浓度&&&&&&&&&&&&&&&&&&&。(4)将原平衡升温至 473K,重新达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PCl3的平衡浓度为 PCl5的3倍,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填“放热反应”或 “吸热反应”)&&&&&&&&,为增大平衡体系中 Cl2的物质的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其它条件相同)&&&&&a.升高温度&&&&&&&&&&&&&&&&&&&&&&&&&&&& b.扩大容器的体积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再充入 PCl3在80℃时,将0.4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时间(s)C(mol/L)&0&20&40&60&80&100C(N2O4)0.20a0.10cdeC(NO2)0.000.12b0.220.220.22(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表中b&&&&&&&&&c(填“<”、“=”、“>”).(2)20s时,N2O4的浓度为&&&&&&&&&&mol/L,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保留2位小数).(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A、N2O4的转化率越高B、NO2的产量越大C、N2O4与NO2的浓度之比越大D、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CO2(g)+C(s)2CO(g) 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怎样变化?(1)增加C,平衡__________,c(CO)__________。(2)减小密闭容器的容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__,c(CO2)__________。(3)通入N2,保持密闭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__,c(CO2)__________。(4)保持密闭容器的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__________,c(CO)__________。 评分: 0 评论: 暂时无评论暂时无评论 同卷好题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热门知识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点 & “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不仅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不仅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重新获得燃料或重要工业产品。(1)有科学家提出可利用FeO吸收和利用CO2,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6FeO(s)+CO2(g)=2Fe3O4(s)+C(s) ,ΔH=—76.0 kJ·mol-1,该反应中每放出38 kJ热量,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2)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反应如下:CO2(g)+4H2(g)CH4(g)+2H2O(g) ΔH<0①向一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一定量的CO2和H2,在300℃时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O20.2mol·L—1,H20.8mol·L—1, CH40.8mol·L—1,H2O1.6mol·L—1,起始充CO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CO2的平衡转化率为 &②现有两个相同的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I、II,在I中充人1 mot CO2,和4 molH2,在II中充人1 mol CH4和2 mol H2 O(g) , 300℃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容器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容器I、II中CH4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C.容器I中CO2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D.容器I中CO2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H4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3)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方法,可实现水泥生产时CO2零排放,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①上述生产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是 &②上述电解反应在温度小于9000C时进行碳酸钙先分解为CaO和CO2,电解质为熔融碳酸钠,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广东省高三联合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不仅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重新获得燃料或重要工业产品。(1)有科学家提出可利用FeO吸收和利用CO2,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6FeO(s)+CO2(g)=2Fe3O4(s)+C(s) ,Δ...”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分析题给氧化还原反应知,生成1molC转移4mol电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该反应中每放出38 kJ热量,生成0.5molC,转移的电子为2mol;(2)①利用三行式进行计算,设起始充入CO2和H2的浓度分别为x、y。CO2(g)+4H2(g)CH4(g)+2H2O(g)起始浓度(mol·L—1)& x&&&&& y&&&&&&&& 0&&&&& 0转化浓度(mol·L—1)0.8&&&&&& 3.2&&&&&& 0.8&&&& 1.6平衡浓度(mol·L—1)0.2&&&&&& 0.8&&&&&& 0.8&&&& 1.6分析知,x=1 mol·L—1,y=4 mol·L—1,容器的体积为2L,则起始充CO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8 mol;CO2的平衡转化率=0.8/1×100%=80%;②密闭容器I、II为两个相同的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I中充入1 mot CO2,和4 molH2,300℃下开始反应,反应正向进行,该过程放热,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高于300℃,II中充入1 mol CH4和2 mol H2 O(g) , 300℃下开始反应,反应逆向进行,该过程吸热,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低于300℃,两容器平衡时温度不同,不能达到同一平衡状态,A、容器I中温度高,正反应速率快,错误;B、容器I中温度高,升温平衡向吸热的逆向移动,CH4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错误;&&& C、容器I中温度高,平衡逆向移动CO2的物质的量增大,容器II中温度低,平衡正向移动CO2的物质的量减小,容器I中CO2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正确;D、根据c选项分析知,容器I中CO2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H4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正确,选CD;(3)①根据题给装置图分析知,该装置为电解池,生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是太阳能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②由电解原理结合题给产物分析知,熔融碳酸钠中碳酸根移向阳极,在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2CO32--4e-=2CO2↑+O2↑;二氧化碳在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碳,电极反应式为3CO2+4e-=C+2CO32-。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不仅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重新获得燃料或重要工业产品。(1)有科学家提出可利用FeO吸收和利用CO2,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6FeO(s)+CO2(g)=2Fe3O4(s)+C(...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不仅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重新获得燃料或重要工业产品。(1)有科学家提出可利用FeO吸收和利用CO2,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6FeO(s)+CO2(g)=2Fe3O4(s)+C(s) ,Δ...”主要考察你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与“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不仅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重新获得燃料或重要工业产品。(1)有科学家提出可利用FeO吸收和利用CO2,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6FeO(s)+CO2(g)=2Fe3O4(s)+C(s) ,Δ...”相似的题目:
X、Y、Z、M、Q是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可形成最常用溶剂;X、Y、Z最夕层电子数之和为8;Y、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2.86g。请回答下列问题:(1)Y、Z、M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写元素符号)&&&&。(2)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3)X、Y、Q三种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结构式为&&&&;M、Q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较强的酸是(写化学式)&&&&。(4)Y与Z形成的化合物A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A的电子式为&&&&;将A加入盛有酚酞试液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利用下列装置可将化合物MY2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H2MY4。电极a的催化剂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理论上通人MY2与O2的物质的量最佳比值为&&&&。
用铁丝(电极a)、铜丝(电极b)和CuSO4溶液可以构成原电池或电解池,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构成原电池时b极反应为:Cu-2e-=Cu2+构成电解池时a极质量一定减少构成电解池时b&极质量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构成的原电池或电解池工作后就可能产生大量气体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原电池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不仅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反应原理如下:电池: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电解池:2Al+3H2O&电解&&Al2O3+3H2↑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电池&电解池&A&H+移向Pb电极&H+移向Pb电极&B&每消耗3mol&Pb&生成2mol&Al2O3&C&正极:PbO2+4H++2e-═Pb2++2H2O&阳极:2Al+3H2O-6e-═Al2O3+6H+&D&&&
2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反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1)催化反硝化法中,H2能将NO3-还原为N2.25℃时,反应进行10min,溶液的pH由7变为12.①N2的结构式为&&&&.②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其平均反应速率υ(NO3-)为&&&&moloL-1omin-1.③还原过程中可生成中间产物NO2-,写出3种促进NO2-水解的方法&&&&.(2)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所示.①电源正极为&&&&(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②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m左-△m右)为&&&&g.
3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其中主要成分是铁屑、炭粉、木屑和少量的NaCl、水等.热敷袋在启用前用塑料袋使之与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使用完后,会发现袋内有许多铁屑生成,请回答这些问题:(1)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来源于&&&&放出的热量;(2)碳粉的作用是&&&&;(3)加入NaCl的作用是&&&&;(4)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不仅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重新获得燃料或重要工业产品。(1)有科学家提出可利用FeO吸收和利用CO2,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6FeO(s)+CO2(g)=2Fe3O4(s)+C(s) ,ΔH=—76.0 kJ·mol-1,该反应中每放出38 kJ热量,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2)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反应如下:CO2(g)+4H2(g)CH4(g)+2H2O(g) ΔH<0①向一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一定量的CO2和H2,在300℃时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O20.2mol·L—1,H20.8mol·L—1, CH40.8mol·L—1,H2O1.6mol·L—1,起始充CO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C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②现有两个相同的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I、II,在I中充人1 mot CO2,和4 molH2,在II中充人1 mol CH4和2 mol H2 O(g) , 300℃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容器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容器I、II中CH4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C.容器I中CO2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D.容器I中CO2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H4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3)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方法,可实现水泥生产时CO2零排放,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①上述生产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是____②上述电解反应在温度小于9000C时进行碳酸钙先分解为CaO和CO2,电解质为熔融碳酸钠,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不仅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重新获得燃料或重要工业产品。(1)有科学家提出可利用FeO吸收和利用CO2,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6FeO(s)+CO2(g)=2Fe3O4(s)+C(s) ,ΔH=—76.0 kJ·mol-1,该反应中每放出38 kJ热量,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2)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反应如下:CO2(g)+4H2(g)CH4(g)+2H2O(g) ΔH<0①向一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一定量的CO2和H2,在300℃时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O20.2mol·L—1,H20.8mol·L—1, CH40.8mol·L—1,H2O1.6mol·L—1,起始充CO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C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②现有两个相同的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I、II,在I中充人1 mot CO2,和4 molH2,在II中充人1 mol CH4和2 mol H2 O(g) , 300℃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容器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容器I、II中CH4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C.容器I中CO2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D.容器I中CO2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H4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3)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方法,可实现水泥生产时CO2零排放,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①上述生产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是____②上述电解反应在温度小于9000C时进行碳酸钙先分解为CaO和CO2,电解质为熔融碳酸钠,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某同学用图(1)所示电路..
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某同学用图(1)所示电路探究硅光电池的路端电压U与总电流I的关系.图中R0为已知定值电阻,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1)若电压表V2的读数为U0,则I=______.(2)实验一: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硅光电池,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U-I曲线a.见图(2)所示,由此可知电池内阻______&(填“是”或“不是”)常数,电动势为______V.(3)实验二:减小实验一中光的强度,重复实验,测得U-I曲线b,见图(2)所示.若取实验一中的路端电压为1.5V,保持外电路中电阻不变,则实验二中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mW(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若电压表V2的读数为U0,则I=U0R0.(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Ir可知,电池的U-I曲线的斜率大小等于电源的内阻,纵轴截距等于电池的电动势,由图看出,该电池的U-I图线是曲线,则知该电池的内阻不是常数,电动势为E=2.67V.(3)实验一中的路端电压为U1=1.5V时电路中电流为I1=0.21mA,连接a中的点(0.21mA、1.5V)和坐标原点,此直线为此时对应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外电路电阻(定值电阻)的U-I图,和图线b的交点为实验二中的路端电压和电路电流,由b可知:电流和电压分别为I=97μA、U=0.7V,则外电路消耗功率为P=UI=97×10-3mA×0.7V≈0.070mW.答:(1)U0R0(2)不是;2.67.(3)0.070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某同学用图(1)所示电路..”主要考查你对&&电功,电功率,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电功电功率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电功:1、定义:所谓电流做功,实质上是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静电力在做功,简称电功。2、公式: W=Ult 3、单位:焦(J),;千瓦时,,4、物理意义:电流所做的功,即电场力推动自由电荷定向移动 所做的功。5、适用条件: 任何电路6、能量转化情况:消耗多少电能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电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率2、公式:P=W/t=UI,这是计算电功率普遍适用的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3、单位:瓦(W),4、物理意义:电流做功的快慢5、适用条件:任何电路6、能量转化情况:单位时间内消耗电能的多少&电动机的三个功率及关系:
用电器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1)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加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功率是额定功率,即。当用电器两端电压达到额定电压时,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电功率也达到额定功率,对于纯电阻用电器,。 (2)实际功率是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消耗的功率,即不一定等于。若,则,用电器可能被烧坏;若,则。实际功率不能长时间超过额定功率。实验目的: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实验原理: &&& 如图1所示,改变R的阻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I、U值,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出几组ε、r值,最后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 此外,还可以用作图法来处理数据。即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用测出的几组I、U值画出U-I图象(如图2)所得直线跟纵轴的交点即为电动势值,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电阻r的值。 实验器材: 待测电池,电压表(0-3V),电流表(0-0.6A),滑动变阻器(10Ω),电键,导线。 实验步骤: 1.电流表用0.6A量程,电压表用3V量程,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2.把变阻器的滑动片移到一端使阻值最大。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方法测量几组I、U的值。 4.打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5.处理数据,用公式法和作图法两种方法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值。 注意事项: 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可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干电池。 2、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电动势ε会明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故长时间放电不宜超过0.3A,短时间放电不宜超过0.5A。因此,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读电表要快,每次读完立即断电。 3、要测出不少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用方程组求解时,要将测出的I、U数据中,第1和第4为一组,第2和第5为一组,第3和第6为一组,分别解出ε、r值再平均。 4、在画U-I图线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不予考虑。这样,就可使偶然误差得到部分的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 5、干电池内阻较小时路端电压U的变化也较小,即不会比电动势小很多,这时,在画U-I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I必须从零开始)。但这时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不过直线斜率的绝对值照样还是电源的内阻。
发现相似题
与“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某同学用图(1)所示电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3672023199923203229297417798022762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