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跟艾滋病人接吻会传染微信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10月住宅销售数据显示,楼市“银十”刚过,70个大中...
邀请好友送大礼,“山东24小时”果6、米4、话费等你拿。
体现中国的责任与担当,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搭建国际平台。
女司机回应称辱骂保安实为车技不行,气急败坏所致。
近年来,微信“摇一摇”手机通信软件,为年轻人交友提供了便捷,也为“一夜情”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了温床。近日,烟台年轻男女通过“摇一摇”方式寻找“一夜情”,最终不幸感染艾滋病。不仅仅是艾滋病,微信还“摇”出过强奸抢劫案、诈骗案件等伤害。
  大众网综合近年来,微信“摇一摇”手机通信软件,为年轻人交友提供了便捷,也为“一夜情”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了温床。近日,烟台年轻男女通过“摇一摇”方式寻找“一夜情”,最终不幸感染艾滋病。不仅仅是艾滋病,微信还“摇”出过强奸抢劫案、诈骗案件等伤害。
  年轻男女用微信摇“一夜情” 分别感染艾滋病
  据介绍,两例艾滋病患者为一男一女,均不满30岁。28岁的男子徐某因工作关系,常年出差,自感寂寞的他,每到一地便通过手机交友软件“摇一摇”等方式,寻求“一夜情”。近期,徐某感到身体不适,以为得了严重的性病,求诊时被诊断出感染了艾滋病。
  已婚的女子王某,是名家庭主妇。在多重因素下,王某通过手机软件结识网友,并因此感染艾滋病。虽然经过疾控部门的诊治,目前两人的病情得到控制,但苦果已酿成,追悔莫及。
  “艾滋病通过被感染的细胞传染,单纯的病毒几乎不具备传染能力。如果身体皮肤、黏膜没有炎症,艾滋病毒即便进入身体,也会很快降解掉。怕就怕身体皮肤已出现了炎症或疾病,大大提高了艾滋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市疾控部门专家指出,到门诊咨询检测的人,多数在发生性行为时都没有使用安全套等有效防护措施。
  统计显示,烟台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90%是因为不安全的性行为导致。
本文相关新闻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高娜
一张图读懂沪港通。
181cm的李易峰比起188的李敏镐略逊一筹,清澈纯真的李易峰和...
芭蕾的美,不止在前台,后台的另一番天地,让摄影师欲罢不能...
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击和牵...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正在加载中
|||||||||||||
||||||||||||“云南防艾”微信平台上线 可迅速查找艾滋病检测机构
  新华网频道11月28日电(记者 岳冉冉)在“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之际,27日,云南官方防艾微信公众平台“云南防艾”在云南艺术学院举行了启动仪式。通过该平台,民众可以及时了解艾滋病防治动态,迅速查找到就近的艾滋病检测机构,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法规。  据了解,“云南防艾”公众号设有关艾园地、防艾动态、权威速读等栏目,可以帮助民众及重点人群了解艾滋病预防、检测、治疗的相关知识,熟悉与艾滋病相关的法律法规,让艾滋病患者掌握自己所具有的权利及义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子栏目“艾去哪里”包括了云南全省各州市的艾滋病诊疗机构和美沙酮替代门诊,通过“查看地图”和“就医指引”,就可以帮助和引导疑似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到离自己最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和治疗,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  民众只用扫一扫“云南防艾”的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云南防艾”,就能了解相关最新资讯。  “云南防艾”微信平台由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办,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云南艺术学院和云南省健康教育所共同承办。
(责任编辑:HN666)
11/23 09:5011/10 13:1511/01 08:4010/26 18:4310/22 10:0610/22 07:5110/21 10:0210/20 18:53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查看: 53|回复: 0
或许你还不知道,艾滋病已在大学中如此肆虐|山西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6699例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3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61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3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611 积分
新闻线索投稿微信号: 新闻线索投稿微信号: 绛县人的朋友圈:8个圈都满啦!40000人已入驻!4圈微信号:jxpyq4限时开放中,没有添加的绛县人,速度加啦!三晋都市报  截至今年9月30日,山西全省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6699例,现存活管理4992例,死亡1707例。     青年学生感染情况值得高度关注。从全国来看,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明显上升,2008年报告青年学生病例仅482例,2014年上升到2552例,其中经男男同性传播的比例由58%升至82%。今年前三季度,山西省报告青年学生病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7%,青年学生疫情基数虽然小,但增长速度令人担忧。以下内容来源:新京报(ID:bjnews_xjb)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近日从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处获悉,近5年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大中学生感染者中,男同占据82%。”李维(化名)染病原因:发生男男性关系确诊时间:2015年1月两道杠在眼前,脑子一片空白  4 月份,正值论文答辩的关键时刻,李维收到了市疾控中心的确诊报告。HIV 阳性,红色印章刺眼夺目。之前的侥幸证明是自我安慰的逃避。  一月份时,李维在一朋友建议下做了HIV 检查初筛,“ 就是觉得去抽个血吧。”20 分钟后,初筛结果下来。两道杠闪回在眼前,脑子一片空白。“我也不怨他,要怪自能怪自己吧,”如今李维已接受感染的事实,怒火渐消。  李维口中的“他”是在去年12月份旅行时认识的。2014 年12 月,成绩优秀的李维通过几轮面试,顺利保送到北京某著名高校读研。一身轻松,李维独自前往南方毕业旅行。日,教学楼里的李维。 卢淑婵 摄 青年旅馆里的一夜情  青年旅馆里,李维和另外一个男生入住同一房间。男生二十三、四岁样子,自称从事销售工作,常来南方出差。两位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天南海北闲聊,“最后聊到男女关系和性,好奇之下,与对方发生了关系。”  “小旅馆里非常简陋,没有准备安全套,也没有想过要采取安全措施,”再次联系时,李维已收到初筛报告。李维再打电话过去,对方已不再接听。  出于好奇,李维在网上检索对方号码。自动弹出的网页显示,对方是专门服务男性的性工作者。飞来横祸,李维愤怒异常,但也无可奈何,“我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报警。”李维只是给对方发了一条短信:你把我彻底毁了,但希望你好自为之,不要再去害人。每次取药后先把药盒扔进医院垃圾箱  每次去地坛医院拿完药后,李维总是把药盒仍在医院垃圾桶里。这也是大部分艾滋病友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李维曾在看到有病友将药片换到事先准备好的药瓶里。“生活中好奇的人很多。”李维将药单独锁在专门的抽屉里。  按照抗艾治疗疗程,一旦吃药,漏服或者晚服的危险性极高。李维专门带了一只智能手环,每到十点准时震一下。服药时,李维会关上门。偶尔有同学碰到,他会心虚地表示“在吃助眠药物”。11月27日,北京地坛医院内的红丝带之家。为了方便不愿暴露病情的患者丢弃药瓶包装,红丝带之家专门设有药瓶回收箱。卢淑婵 摄无论多优秀,找工作也过不了体检关  刚感染上艾滋病的前两周,躺在床上,就业是李维想的最多的是就业问题。从事自然科学,就业面限制在对口专业上。按照以往惯例,接收其专业的科研机构和事业单位在录用时检测HIV。无论多么优秀,也难过这道检测关。  已保送研究生的李维曾犹豫放弃读研,因为出来也可能碰壁,还不如本科毕业找工作。“实在不行就回老家去,所以我已开始学习新技能。”张明(化名)感染经历:吸毒后发生男男性关系感染时间:上大二时没有毒品,也不会发生关系  张明看到两道杠的检测结果时出奇平静。10 月4日还是5 日,张明已经记不清初筛的具体时间。防艾志愿者张海龙所在的NGO每天有一辆车停在马甸桥附近,为市民提供咨询和检测艾滋病、免费发放安全套等活动。每隔三个月,张明会前往检测车检测一次。  唾液检测,20 分钟就能出结果。“检测显示两道杠,疑似感染,”张海龙见到过很多感染者无法接受事实而崩溃,准备了一大堆话安慰张明。“嗨,没事儿!”四个小时后,张明晃晃悠悠地回来了,称早料到了。张海龙惊讶于张明的“无所谓。”  “后悔有啥用,都是自己作的。”一个月后,张明笑嘻嘻地谈论自己的遭遇。大二时,张明开始和一男性住在一起,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同志”。“虽然我不排斥男性,但要不用那种东西我不会跟他发生关系。”张明所指的的“那种东西”是新型毒品。  第一次接触新型毒品也是在大二。张明前往一男性朋友家中,对方有新型毒品RUSH。好奇的张明接过来闻了一下,“一下子就蒙了。”“ 等我知道它的危害时,已经晚了。”回忆起第一次吸食新型毒品的好奇时,张明又恢复了理智。染病后也没停止和别人发生性关系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是否感染艾滋病一无所知,有人甚至在感染后隐瞒病情,与多人保持性关系。  经历生病的动荡后,张明呈现出明显裂变。张明租住的房子在北四环外,但他已很据没有回去了,而是辗转住在几位男性朋友家,“这家几天,那家几天。”张明没有停止和人发生关系,“我不会告诉别人我有艾滋病。”  感染后,张明自觉最亏欠父母,但不会告诉家人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我爸妈的孩子原先啥样就是啥样,只会变好,不会变坏。”  此前的张明努力上进听话,是老师和家长常夸赞的乖孩子。如今,面对死亡,他已不以为意,只希望在死之前把弟弟抚养长大,算是对父母尽孝。林林(化名)女,25岁,南方人因外伤感染同艾滋病感染者相恋,今年5月结婚。染病后偷偷离开前男友  毕业后的一次偶遇,林林和大学同学确认了恋爱关系。交往三年,即将谈婚论嫁,林林偶然查出感染艾滋病,“可能是一次意外的伤口创伤。”  拿到检测结果,男朋友在地坛医院停车场又跳又哭,无法接受。一次长谈后,两个人抱头痛哭,男友突然说:“林林我们结婚吧。”  林林异常震惊,但她不想拖累对方。一星期后,林林趁着男朋友上班,把所有东西都搬走,换了新电话,并删除了所有的联系方式。和以往的世界告别,林林决定独自开始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生活。从病友到恋人到夫妻  常去地坛医院拿药,林林认识了红丝带之家志愿者路姐。热心的路姐开始帮林林张罗男朋友。于是把双方微信发给彼此,张海和林林两条互不交叉的人生开始有了关联。11月27日,北京地坛医院内的红丝带之家。在文化墙上挂有艾滋病文化衫。卢淑婵 摄   微信互聊一周后,张海和林林约好见面。远远地,站在马路对面,林林一眼认出了张海!个子高大,西装革履很显气质,正是林林喜欢的类型!  慢慢地,两人开始了解彼此,林林也渐渐从阴影中走出来,接受了张海。病因一直是两人之间不能触碰的禁区。林林主动提起病因,“两人都是外伤所致。”“这份爱情对于我来说,意味着重生。”林林一个月前开始服用之前抗拒的抗病毒药。  2015年春节后,张海随同林林离京前往南方生活。今年五月份,张海和林林领了结婚证。新生活正在徐徐展开。张海说,有一定积蓄后,两人准备回到林林的老家生个孩子、开家店,过上和普通人一样的平凡生活。浩然(化名)确诊时间:大二下学期目前状态:防艾NGO职员确诊的10天前,他获得航空公司offer  大二下学期,浩然患上性病。“高中时,发现自己是同性恋,交了第一个男友,后来也和别的人发生过关系。”因为便血,浩然在网上检索到HIV,“我想是不是也去查查。”  2014 年5 月12 日,浩然收到第二轮确诊报告:HIV,阳性。  在检测报告出来的10天前,浩然刚通过第三轮面试,考上某航空公司职员岗位。100 多人参加面试,只考上了几人。  浩然上网检索得知航空公司招聘时明确不允许感染者从事该工作。”可浩然还是决定前往航空公司报到。“升飞”是他的梦想。  浩然尽力在琐碎的本职上做得出色。很快,因表现优秀,浩然升职到更好的部门。三个月后,浩然所在部门要求所有人体检,而此时正好有老空乘退下来,需一批新员工“升飞”。  浩然的努力工作,就是想等到这一天。但浩然不是不知道“升飞”必须面临HIV 检测:“其实一直是自己欺骗自己吧。”在同事准备申请“升飞”前,浩然选择离开,再也不必为“体检”而忐忑。从艾滋患者到防艾志愿者  离开航空公司后,浩然加入了孟林的NGO 组织。孟林至今已感染艾滋病20年,曾被媒体称之为“中国存活最久的艾滋病人之一。”孟林2005 年在佑安医院设立了关于艾滋病感染者信息支持的组织。11月29日,HIV病毒携带者浩然作为志愿者在佑安医院工作。王嘉宁 摄  浩然努力融入新环境中,“浩然”是他到NGO 后给自己取的一个新名字--君子善养浩然之气。“我做这份工作,就是想给自己寻求一点尊严,也想给和我一样的人带来一点信心。”  浩然在门诊也负责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辅导。有次浩然接触到一位40多岁的感染者。看到检测结果,无法接受。浩然拍拍胸脯:“来,趴这里哭会儿吧。”两人都不说话,诊断室只有哭声,近一小时后,男子才止住大哭。后来浩然翻男子病理时才看到:“他身上有梅毒、疱疹等,肺也不好,我很可能会被传染上。”  半年多过去了,浩然习惯了被当作垃圾桶,也学着自我调节。每天午饭后放一首轻音乐,闭上眼深呼吸享受片刻的宁静。有时在回家路上找棵树,把脸贴在树上,和这盎然的生命聊聊。大中学生染艾调查:八成是“男同”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近日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透露,近5年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主要以性传播为主,主要是男性同性性转播。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报告现存活15-24岁的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9152例。  新京报记者在北京多所学校进行的随机调查显示,90%大学生普遍知道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但并不知道如何正确防护和预防艾滋病。“混乱社交圈”向校园渗透  据权威机构调查发现,青少年学生的感染,都是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型之中发生的。吴尊友介绍,很多学生被社会人士所利用,通过这一途径,社会上的艾滋病开始向高校渗透。近5年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大学生默默(化名)“中枪”则源于他们混乱的“社交圈”。  早在初中时,1994年生人的默默已听说“同志群体”,但不以为意。高中时有了喜欢的男孩子,默默“彻底理解了,并进入这个圈子”。  直至大学默默开始频繁地更换男朋友。通常情况下,在交友网站,默默和对方先视频聊天,合眼缘后约见面、约饭,最快和对方认识三天发生性关系。“基本上一个月会和两三位发生关系。”  在更换男朋友时,默默偶尔会在圈内社交群里听人谈论“艾滋病”。知道同性性行为容易感染艾滋病,每次发生关系前,默默都要求对方采取安全措施。一年前,身体无虞,默默开始疏忽大意,不再采取保护措施。▲11月27日,地坛医院内红丝带之家文化墙上,挂有艾滋病文化衫。无法监控的感染者再传播  在去年的世界艾滋病日期间,北京佑安医院与北京市卫计委等单位在三里屯组织的免费快速检测筛查活动中发现,接受检查的几百名大学生中,艾滋病感染率高达10%。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一无所知,仍在无防护措施下与人发生关系;还有人在明知染艾情况下,继续与多人保持性关系。经历生病的动荡后,张明心态呈现出明显“裂变”。  张明租住的房子在北四环外,但他已很久没有回去了,而是辗转住在几位男性朋友家,“这家几天,那家几天。”张明没有停止和人发生关系,“我不会告诉别人我有艾滋病。”  感染后,张明自觉最亏欠父母,但不会告诉家人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我爸妈的孩子原先啥样就是啥样,只会变好,不会变坏。”此前的张明努力上进听话,是老师和家长常夸赞的乖孩子。如今,他只希望在死之前给还在上小学的弟弟留些积蓄,算是对父母尽孝。  北京市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张彤介绍,从中心近几年接待检测的人群中可以发现,14-20岁之间的年轻人占比越来越高,十四五岁的少年前来检测已不算稀奇。在去年的世界艾滋病日期间,北京佑安医院与北京市卫计委等单位在三里屯组织的免费快速检测筛查活动中发现,接受检查的几百名大学生中,艾滋病感染率高达10%。  张彤表示,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平均一年检测量在10000人次左右,其中不少人每隔三个月或者半年前来检测。“前来检测的人群中,主要是男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多性伴者、公用注射器吸毒者等高危人群,其中男男同性恋者占据多数。”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告诉新京报记者,截至今年10月,学生艾滋病感染者报告数量预计超过百人省份的有15个,而这一数字在2013年为5个。“相比其他人群,青年学生感染人数上升最快,各省份相加,每年新感染艾滋病青年学生有几千人。”▲11月27日,北京地坛医院内的红丝带之家。两位大学生志愿者在整理印有“守护天使”字样的志愿者背心。艾滋阴影下的隐匿生活  自2003年起,我国先后出台一系列针对艾滋病感染者的防治策略,基本实现了对每一个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人都能接受健康状况管理以及免费的抗病毒治疗。但受访者当中大多数感染者仍选择隐匿生活中每一个有关艾滋病的细节。  读研后,有天李维和同学聊天时提起艾滋病。“有人说得了艾滋病很快就会死,每个人都是谈艾色变的表情,”李维想站起来反驳,但害怕被发现,“我现在是感染者,不敢去纠正。”  每次去地坛医院拿完药后,李维总是把药盒扔在医院垃圾桶里。这也是大部分艾滋病友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李维曾看到有病友将药片换到事先准备好的药瓶里。  “生活中好奇的人很多,别说把药瓶扔了,药丸上的字母都可能会有人搜索,”李维为以防万一,将药单独锁在专门的抽屉里。  按照抗艾治疗疗程,一旦吃药,漏服或者晚服的危险性极高。李维专门带了一只智能手环,每到十点准时震一下。服药时,李维会关上门。偶尔有同学碰到,他会心虚地表示“在吃助眠药物”。  在校艾滋病感染者不得不用谎言来守护内心的秘密。  小张在中部某省一大学读书。按照要求,他需要每隔一段时间体检一次,但学校所在城市体检仍需收取一定费用,而北京则全部免费。  为了省钱,小张选择来北京体检。“给辅导员请假,撒谎说有肝病,需要去检查,”小张也给手机设置了闹铃,每到点,赶紧偷偷把药吃了——药盒和药瓶已在北京扔了。  小张努力融入集体,若无其事地和同学一起吃饭、打《英雄联盟》、上晚自习,但仍如惊弓之鸟。一次,听说学校要体检,小张脱口而出:“会不会抽血?”而在记者采访时,小张也一再向新京报 (微信公众号ID:bjnews_xjb)记者打听:“姐姐,你上大学时体检有没有抽血?”  小张不敢想象被发现后的生活,“我不想被当作‘另类’”。就业歧视下感染者不敢读研  目前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包括HIV检测,禁止录用艾滋病感染者。北京地坛医院团委工作人员陈子亮介绍,不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央企、大型国企等均参考公务员录用标准,直接导致很多感染者被“标准”拒之门外。  刚感染上艾滋病的前两周,躺在床上,就业是李维想得最多的问题。  从事自然科学,就业面限制在对口专业上。按照以往惯例,接收其专业的科研机构和事业单位在录用时检测HIV。  无论多么优秀,也难过这道检测关。  已保送研究生的李维曾犹豫放弃读研,因为出来也可能碰壁,还不如本科毕业找工作。“实在不行就回老家去,所以我已开始学习新技能。”  陈子亮曾在工作中接触多位大学生感染者,“感染者身份对他们工作影响很大,一是导致就业面狭窄,另外就是工作起步低。”  据悉,目前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包括HIV检测,禁止录用艾滋病感染者。陈子亮介绍,不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央企、大型国企等均参考公务员录用标准,直接导致很多感染者被“标准”拒之门外。  对此,前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楯教授直言,相关用人单位录用标准属于公然违法:“违反就业促进法、艾滋病防治条例以及中国加入联合国签署的有关艾滋病方面的公约。”  陈子亮介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只能选择做销售工作、开店、或者到私企工作。“录用标准限制了感染者的就业面,也拉低了感染者人群事业的起点。”陈子亮坦言,很多人只能从底层做起,可能也有人事业不错,但属于少数。  李楯透露,曾接触过有感染者起诉用人单位,但官司均以失败告终。艾滋病防治的校园尴尬  新京报 记者在北京多所学校进行的随机调查300名学生显示,90%大学生普遍知道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但并不知道如何正确防护和预防艾滋病。有高校的防艾讲座,甚至遭遇仅有七八名同学参加的尴尬。  在北京某高校,红十字会学生社团想把同伴教育延伸到每一个班级,“但是和学校谈判结果是不允许,学校的态度是每个班级开始进行类似的培训有强迫意味,不能要求所有同学都对艾滋病防治感兴趣。”会长李美含直言。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社团负责人称,他们会在艾滋病日前后拉横幅、发传单、搞讲座,但这些效用并不明显。学校社团组织有时也开展一些自发形式的讲座,但参与的学生很难超过50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校医院一保健医生介绍,学校每年都会在艾滋病日当天开展活动,“通常一个防艾讲座,只吸引七八名学生来听。”  有高校学生社团曾想在防艾宣传上做一些尺度较大的图片,吸引更多人参加,担心学校通不过,因为,前几任社团负责人曾在学校尝试大规模发放安全套,也被学校提醒“收敛”。  《艾滋病防治条例》要求高校、中学等将艾滋病知识纳入相关课程。但记者调查了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五所高校,发现设有“性教育”方面的课程,但少有专门的防艾课程设置。  吴尊友建议,面对学生的性教育,应该建立从小学到高校的一套完备的教育体系。“小学时,应该开始学习男女性别差异等基本性教育知识;中学时,应该学习男女如何交往以及自我保护等普遍性的教育;大学阶段,从各个方面进行有个体差异的设立完备的咨询体系。”  “各个学校以讲座、开学第一课、选修课、必修课等课程设置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性教育。”吴尊友说,只有性教育知识夯实,在特定环境中,比如面对发生性行为的要求,学生们会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写/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实习生 刘思维 陈光 杨书源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编辑:小波世界艾滋病日:关于艾滋病的10个常识
发布时间:日 14:59 | 来源:人民网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关于艾滋病,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10个常识,以便人们了解艾滋病,正确认识、科学预防。
  1.艾滋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细胞
  疾病感染造成免疫系统的渐进性衰退,从而破坏人体抵御某些感染和其它疾病的能力。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系指最晚期的艾滋病毒感染,出现20多种机会性感染或相关癌症中的任何一种就可确定。
  2.艾滋病毒可以若干方式传播
  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交(经阴道或肛门)或口交;
  输入受到感染的血液;
  合用受到污染的针头、针管或其它锐器;
  在妊娠、分娩和母乳喂养期间在母亲及其婴儿中间传播 。
  3.全世界有3530万人携带艾滋病毒
  目前有超过3530万人携带艾滋病毒,其中210万人为青少年(10-19岁)。青少年这一时期的固有特点是处在身体和情绪的过渡期,而且更有可能采取冒险行为,因此所有青少年都易受艾滋病毒感染。绝大多数艾滋病毒携带者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2012年新感染病毒的人数估计为230万。
  4.艾滋病毒是世界上主要的传染病杀手
  估计死于艾滋病毒/艾滋病的人迄今为止有3600万,2012年有160万。
  5.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ART)可阻止艾滋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
  如果艾滋病毒停止繁殖,就能够延长人体免疫细胞的寿命并保护人体不受到感染。如果艾滋病毒阳性的配偶一方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那么通过性途径传给艾滋病毒阴性一方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6.到2012年底,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有近1000万艾滋病毒阳性患者能够获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根据2013年新指南,大约2600万人需要获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7.估计有334万儿童感染艾滋病毒
  根据2011年的数据,这些儿童多数生活在南撒哈拉非洲,由艾滋病毒阳性的母亲在妊娠、分娩或母乳喂养期间使其发生感染。每天有900多名儿童新感染艾滋病毒。
  8.艾滋病毒母婴传播几乎可以完全避免
  在多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获得预防干预措施的机会仍然受到限制。但现已取得进展。在2011年,56%已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获得了世卫组织推荐的能够最有效预防艾滋病毒母婴传播的药物治疗。
  9.就罹患活动性结核病而言,艾滋病毒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在2011年,约有43万名艾滋病毒感染者死于结核病,占该年170万艾滋病死亡病例的四分之一。同时患有艾滋病毒感染和结核病的大多数人居住在南撒哈拉非洲(约占全世界病例数的79%)。
  10.有若干预防艾滋病毒传播的方式
  采用安全的性行为,例如使用避孕套;
  接受检测并治疗性传播感染,包括艾滋病毒;
  避免注射药物,或者在注射时一定要使用新的一次性针头和针管;
  确保你可能需要的任何血液或血液制品都经过艾滋病毒检测。(来源:人民网 记者:赵敬菡)
责任编辑:焦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病人的自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