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弄一个彦的锦集用什么软件 就是把几张照片放在一起图片轮播那种方式快还可以配音乐的

Zrr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Zrr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1d2cff6a_9fc2fa5',userId:,blogListLength:30};随时选购服务
需求发布后1小时内收到服务商响应每个需求平均有10个服务商参与95%以上的需求得到了圆满解决所有需求不向雇主收取任何佣金引爆店铺流量,提升网店销量
已收到 3 个服务商的文案稿件
, 最终中标并完成需求
有相似问题想解决?专业顾问来帮助您
01托管赏金到猪八戒网02服务商交稿03选择满意的服务商04服务商工作05验收工作,满意后付款
通过猪八戒网实名认证,保证身份真实可靠
完成手机认证,保证能随时联系到服务商
保证按时完成并修改到满意为止,若违背承诺雇主可获
参与需求,开始赚钱
第1步:提交您的稿件
第2步:中标后交付作品
第3步:获得赏金
该需求下的优秀交稿
TA的交稿:
TA的交稿:
具体交稿内容请见附件。
TA的交稿:樱罹要好好学习__易生玺爱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樱罹要好好学习__易生玺爱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e4cd7_974fd96',userId:,blogListLength:7};经过好些年的不断选择,工具的升级,媒介的转变,每个人都会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听歌方式。
我目前主要用虾米在线听音乐,在家用iTunes,在路上就用iPhone的音乐应用:但这不是重点,想趁机分享一下最近几年听歌途径的变化史和纠结史。
一、Pandora,Last.fm
很多年前Pandora和Last.fm在中国可以自由使用,没有任何限制,那时last.fm甚至还有中国团队。一切都太棒了,你不需要费尽心思去找新歌听,打开上面任意一个应用都可以听上半天,尤其是后者能探索的线索更宽泛。
当然这时也会下载,我或多或少有一些MP3文件洁癖,下载的专辑在电脑里放的文件夹、文件夹的命名、MP3文件的命名、MP3的ID3 Tag信息,专辑内嵌封面,MP3内嵌歌词,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新下载的专辑如果不按这个方式整理,就难受。尽管有大量的下载高品质MP3的途径,但下载听歌对我来说成本太高了。自作孽,不可活。
二、iTunes+AAC
差不多从2009年开始,Pandora使用的成本越来越高(主要是翻墙成本上),Last.fm的限制也越来越多,最后完全无法用(我甚至购买了Last.fm的付费服务)。在中途迷恋过Lala一段时间,但没多久Lala被苹果收购并关闭。
印象里那时,Spotify风声水起,我也写过好多Spotify的文章,但个人层面从来没有对Spotify产生过好感。Spotify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简单的、是极致的,但对我来说真是很难用(不再赘述)。
我想,见鬼吧,这些在线音乐服务没一家让人省心的,还是老老实实听本地音乐吧!于是开始疯狂的将自己硬盘里的Mp3替换成AAC(网上下载,或者自己用无损压),同时尽可能的换成iTunes Plus版本。当然听MP3那几年养成的id3洁癖更甚,无可救药!
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几年,iTunes真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播放器,想当初买Mac时我还犹豫没有了foobar2000怎么办?
三、虾米?!
下载听歌是一件成本极其高的事,加之对iTunes Plus的变态需求。虽然硬盘里有大量的,可能需要两个iPod Classic才装得完的歌,事实上我听歌的范围受到了很大局限。在家时iTunes配合自己的本地曲库,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方便得以至于上班时在PC上怎么也找不到一种让自己最省事最舒适的听歌方式。[1]
再次尝试过Spotify,也购买过Rdio,依然不够省心,毕竟洋货无论曲库还是和本土化的(比如微博分享的支持)都不够好。哈,豆瓣电台,酷狗,QQ音乐,似乎从来没用顺手过,随便投入一家音乐服务,并把自己的所有喜好和收藏都保存在那里是需要很谨慎的。
从2008年开始就用虾米,说实话虾米对我来说作用仅仅是替换了早期豆瓣音乐对专辑的标记作用,我会把喜欢的专辑,艺人,歌曲全收藏起来,偶尔听一下某张专辑。因为纯网页的形式(甚至连我几百张专辑的收藏页面也是),始终觉得在虾米上的体验是断的,不连续的。
依然通过维基百科、Pitchfork、NME这类严肃的媒体才能找到大量新鲜出炉,热喷喷的好专辑。举个例子,通过维基百科一个又一个链接,可能在短短五分钟内就能找到十来张闻所未闻的专辑,这时你没办法马上听,在虾米上搜索出来并收藏起来似乎是一个办法,但是事后根本不会再去找来听。折中的办法是用(以前叫Read It Later)标记起来,一张专辑一旦放进了Pocket,就像把它扔进了一个To Do List。
但是当这个列表越来越大时,它同样变得不可消费,尤其是上面的链接还不是直接可消费的,需要你先打开虾米才能听。因为混杂在其它网页内容里,要想在列表的音乐链接之间跳转变得很折腾。听音乐本身就是一件很纠结的事,只要遇到一点点不爽的阻挠,最粗暴的解决办法是按下暂停键,关掉播放器,我终于明白,我并非那种不听音乐会死的人。
嗯,Read it later似乎是一个好办法,但不够优雅,那为什么不自己做一个呢?2012年的最后一个周末,在家捣鼓了两天,做了出来,没作任何测试就发布到了主机上。[2]
从此我听歌的方式发生了彻底变化,我相信在过去半个月里在虾米上留下的比我过去几年留下的都要多。
以前我的浏览器首页是空白,现在换成了Listen Later,每天打开电脑第一时间就是打开它,然后在待听列表里找到平时加进的专辑,点击播放,接下来什么也不用管。听完一张专辑,标记为已听,再听下一张。
任何时候,在维基上无节操的漫游,看Pitchfork的评论,看iTunes Store的首页推荐,任何一张可能感兴趣的专辑,只要虾米上有的都一键加到Listen Later里,不用马上去听它们,当然也不用打断现在正在听的进度。正因为这些碎片化的音乐探索,Listen Later里面总是有源源不断的专辑,而且一点便听。
在Listen Later里这种机械式的操作带来的结果是:发现音乐和听音乐两件事异步执行,互不影响,好处不言而喻,选择成本几乎为零,听歌时不会因为遇到点阻碍而放弃听歌。当我使劲在想今天听点什么的时候,这对我来说很痛苦,因为网络音乐时代,面对的选择太多了!
本文在的专辑下完成,这张专辑好像是在看电影 或者其它电影时用Soundhound识别出来并标记到Listen Later里的。
[1] 中间有一个小插曲,电脑换了固态硬盘,导致我的本地音乐库只好搬到移动硬盘上,iTunes听歌的方式不再可行(iTunes对外部iTunes Library支持得不够理想,想通过Nas搭建无线音乐库的想法不够现实),所以对Listen Later变得更迫切。事实上目前在家我也不怎么用iTunes听歌了,除非对一些老专辑有特别的偏好。
[2] Listen Later及其的所有代码都是在Mac上完成,在Chrome上测试,同时在Windows Chrome下使用无问题,其它浏览器未作过任何测试,不保证兼容。
有这样一个叫的德国音乐服务,它允许你把手机里正在播放的音乐实时共享出去打造属于自己的“私人电台”,并让你周围的人跟随并收听你正在播放的音乐;前者让你成为了一个电台DJ,后者帮你以LBS的形式根据距离来探索附近正在直播的音乐达人。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正在播放iPhone里的音乐,觉得一个人收听太过于孤单无聊,于是通过wahwah将你正在播放的Playlist实时共享,你附近(或者更远)的人通过wahwah上的附近DJ列表找到并跟随你一些来听这些歌曲,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你们便产生了一个小规模的电台群组并且会有一些轻量级的交流,你们开始讨论正在播放这首歌曲更深层的含义,甚至彼此分享更多音乐。
这简直就是台湾音乐服务“一起听”功能的缩略版或App版。对于听音乐体验来说,原本一件很私人、很个体的事,现在因为实时和共享变得更加群组化甚至社会化起来。这也比Turntable更轻便,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Avatar式的游戏界面,无论是wahwah、KKBOX还是Turntable在实时音乐共享上都是殊途同归。
他们都由用户来创建,由用户决定听什么、不听什么,对于大部分只想听音乐的用户来说,选对DJ,选对房间,选对好友更重要。
被动式地发现音乐有好几种方式,其一是音乐服务提供商通过编辑(或资深人士)推荐,这几乎是最古老却放之四海皆准的方式;其二是靠机器语义的推荐算法,虽然有些年份但依然不够智能;其三是靠用户的社会化UGC,这是被长期忽略却最有用户价值、商业价值的音乐发现方式。
我经常有听到一些同行抱怨说他们的编辑团队不够优秀,给用户推送的音乐质量良莠不齐。显然这里他们更倾向于第一种方式的音乐编辑方式,编辑的品味决定了用户的口味,这简直太糟了!如果遇到一位很强势的编辑,他对音乐的取向太过于尖锐,可能会直接导向整个音乐服务的风格走向,比如音乐主编是一个十足的欧美音乐范儿,同时缺乏对自己用户群体的了解,那么可能整个音乐服务更像一个欧美音乐服务了,在中国更大部分的华语歌曲受众显然会受到莫大伤害。
又如在一次沙龙上,一个朋友和我辩论怎样的推荐引擎才算好时,我明显感受到他那强词夺理的个人喜好。我可以说至今没有一个号称推荐引擎主导的服务是优秀的,靠一个推荐引擎就想提供好的音乐推荐服务这样的字眼显然是个谎言。推荐引擎表面上的美好会将那些它所无法企及的更深层次的音乐价值给葬送。推荐引擎算法依然仅在起步阶段,Pandora如是,Last.fm如是,The Echo Nest亦如是。[1]
对大部分人来说,最好的方式是由用户自己来决定自己“被动想听”的音乐,社会化的UGC即讨用户喜欢,又更灵活地将音乐再组织起来,同时它的用户价值远高于一般的应用型服务,比如你在Pandora、豆瓣电台几乎感知不到那些在音乐上本和你有很多相似点用户的存在。
Spotify在推出App Finder之前很少官方提供太多方式帮助用户去发现音乐,但第三方开发者利用它的Playlist功能帮他创建了一个海量的音乐共享网络。用户在Spotify上创建Playlist并广泛地传播它们。于是大量的第三方公司或个人,开始提供各种服务来帮助用户聚合Playlist,人们甚至不是通过Spotify来发现那些不熟知的音乐(因为Spotify只有一个简陋的搜索功能),而是在这些第三方网站上去搜寻各种适合自己的丰富Playlist,甚至分享自己创建的Playlist。简单来说,Spotify提供了几乎零成本的Playslist UGC功能,同时允许第三方去运营这些UGC内容,让用户决定这些UGC内容的流行方式。
虾米网也有一个将Playlist包装后的产品,叫精选集。虾米精选集本质上和Spotify的Playlist相同,用户将最多50首歌曲创建成精选集并分享给他人。虾米网和Spotify略不同的是它精选集的流行度很大一部分几乎由站方的编辑推荐机制决定着,这时UGC内容的传播却又回到了第一种服务商推荐的形式,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式(让用户的行为来引导这些精选集的流行并反应出这样的结果)来帮助用户传播甚至引爆这些UGC内容,用户在这里发挥的余地相当小。站方非理性的干预越多,这个UGC生态圈自由发展的灵活性则越小。[2]
单就Playlist来说,几乎所有互联网音乐服务都会面临如何靠歌单来再整理音乐这个问题,真正做好的却没有几家,要么缺乏优秀的用户来驱动UGC的高质量发展,要么缺乏良性的用户激励机制来鼓励UGC的持续传播。Spotify虽然还远做得不够,但已做得足够好:它靠极简的规则让用户帮它创造了一个复杂的世界。正是随时可轻松拖动创建列表,这些列表放到Web上也能与客户端流畅通信这样清晰而灵活的逻辑造就了Spotify以Playlist为核心的丰富外沿产品。[3]
互联网动则几百万,上千万首歌曲不是几个编辑主观上能简单吃透,一个不成熟推荐引擎也很难能挖掘到足够长尾的价值。长期以来音乐社区步履维艰正是因为忽略了社群的力量。各式各样社交网络的发展,已经为音乐UGC提供了流行的温床,只不过我们利用得还太初级了。[4]
[1] The Echo Nest,一家专注于音乐的技术公司,为非常多的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2] 虾米网之外,中国也有很多网络音乐服务将在线Playlist分拆出来作为一项服务有意运营,如百度的音乐掌门人,QQ音乐的淘歌,叫法不一,有些还叫歌单或自选辑。
[3] Spotify的客户端太过于简单,无法满足音乐千奇百怪的需求,然后正是这些外沿产品以Playlist为核心帮Spotify完成了这些目的,同时又不会让Spotify变得臃肿复杂。有成百上千单纯的Spotify Playlist分享网站、分享Spotify音乐的Blog、将用户其它Playlist(如iTunes)转换成Spotify Playlist的产品、甚至连Spotify的第三方应用也受益于Playlist(如Pitchfork),较完整的第三方Spotify Playlist服务列表可以参考。相信Spotify开放平台的推出还将让其受益于这样极简的音乐玩法和规则,第三方开发者不旦能受益,而且愿意借助它丰富的API为其用户提供更多音乐周边服务和功能。
[4] 可以作为的续篇。
毫无疑问,至今那些明星互联网音乐服务的创始人都是一些很酷的家伙,Napster的Shawn Fanning,Pandora的Tim Westergren以及Last.fm的那几个联合创始人。我时常在想这些公司为何而伟大,一次次地让在新科技革命面前保守得寸步难行的唱片公司大佬们坐立不安?这些人要么是落迫不得志的音乐家,要么是行为乖戾的极客,他们崇尚将理性的互联网新技术与感情的音乐试听体验结合。比如Spotify的Daniel EK,他将uTorrent的P2P与音乐的在线Streaming结合,给我们带了Spotify——虽然Spotify的前端产品体验和音乐收听方式上并无什么伟大创新,但它带来的流畅及音乐试听的本地感,让互联网音乐体验变得如此的优雅。
Napster、Pandora、Last.fm、Spotify以及下面想讨论的Turntable,这些互联网音乐产品有一个共通点,便是他们的发明者都试图回到音乐试听体验的本原,去寻找收听音乐那些最原始的源动力和快感。Napster生于那个数字音乐资源散布四处的时代,Pandora通过音乐内容特征的异同找到音乐的相似性并以此为用户发现更多好音乐,Last.fm“挺而走险”通过相似的人来找到相似的音乐,Spotify更是让每个人拥有一个百万音乐库变成了现实。人们为什么要听音乐,人们在什么场合听音乐,人们希望怎么样来听音乐,人们听完音乐想做什么来释放身上的情绪……
Pandora、Last.fm、Spotify
下面这张图是Pandora“音乐基因工程”项目的那些“人肉”音乐家们,他们将Pandora里每一首歌曲按将近400种音乐特征分门别类。图中便是这些音乐家的工作情景,Pandora 2011年的一份商业计划书用到了这张图,创始人Tim Westergren在2008年的一次名为“The Future of Music”的演讲也用到了它。
很多人认为“音乐基因工程”其实技术含量低,全部靠人工来对音乐里面的数据进行整理,Last.fm的社会化协同过滤与共相比更像科学。然后就这样一个很次让我看毕都捧腹的场景,Tim Westergren和他的Pandora却坚持了11年,直至IPO。与其它互联网公司的IPO不同,“P”这个纽交所股票代号对Pandora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当然如果没有iPhone,没有移动互联网,Pandora可能早已像Last.fm那样慢慢没落,当然这又是另外一段很长的故事了。
和很多人的看法一样,我也认为Last.fm与其它互联网音乐公司相比之下给数字音乐带来了更多的技术变革。它的Geek文化,它的开放性,它对数据和技术的着迷,与Pandora不一样,用了截然相反的数字音乐数据挖掘方式。现在很多互联网音乐服务,如Lala、Mog、Rdio、Spotify、甚至今年的新版Pandora都无不受Last.fm繁荣期探索出的社会化音乐理念影响。
我们越来越难以将Last.fm作为一个获取音乐内容的服务,而仅仅是作为获取某种数据的参考,这里有很多原因。也许在大势下,对Last.fm而言环境还不够成熟,被CBS收购后,它早期那些带有浓厚理想主义的创始人渐行渐远。
音乐服务确是一件理想主义的事。
挣扎的10年
Pandora、Last.fm的出现以及Spotify迅速风靡全球的这10年里,我们一直用着传统的互联网音乐试听体验,点播、下载、分享播放列表、以及还未完全普及的网络电台;这些年除了iPhone能更流畅地在线听歌外,Last.fm引领的社会化音乐并未进步多少。在这10年里鲜有人像他们一样能回归音乐本原发明出一种真正革新音乐收听方式的产品,大多都是在前人的产品上小修小补,融入一些小打小闹的创意。人们要听音乐,那产品设计者们便说那就给你一个方便听歌的工具,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音乐体验除非细致入微否则很难打动用户的心。
如闹腾了这么多年的云音乐,无论是Apple、Google还是Amazon都鲜有真正划时代的改变,因为互联网音乐从一开始便是以一个粗糙的“云”面世的。除非在终端硬件、跨平台软件有绝对的垄断优势或合作经验,否则真正的云是一件很远的事。
Last.fm、Pandora、Spotify,尤其是后来的云音乐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便是其音乐服务强调对个人的重要性,个性化、私人化、智能化无不和单独的个体相关,即便是社会化音乐强调用户与用户间社会音乐属性,但这终究仅仅体现在了数据层面,归其所以还是在围绕着如何向个人输送更加精准的音乐推荐。以前我们总以为听音乐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尤其是互联网音乐(PC+耳机)的经典组合下,即使我们音箱公放,也鲜有人会对你播放的音乐作为实时高效的反馈:所以听音乐真是一件孤独自我的事么?
还有,坐公交、上自习你会和你身旁的好朋友共享一个耳机,偶尔听到一首很棒的曲子你会得到对方只言片语的反馈,这远远是不够的。
目前很多音乐服务都提供方便的社会化分享功能,将你喜欢的某首歌曲分享到微博(Twitter)、人人网(Facebook)上去,如果运气好你可能会得到一两条前言不搭后语的评论。甚至以前一个很资深的互联网人士说她在微博上也分享了很多好听的音乐,可是评论转化者甚少。为什么?因为这种非实时的信息传播、信息获取偏视觉体验的社交工具根本不适合音乐分享。人们听完你分享的一首歌曲一般情况下需要四分钟,而在这四分钟内,一个“微博控”可以浏览成百上千条图文微博。微博等社交网络要想做好社会化音乐需要改进的还太多,这也是为什么Facebook和Spotify的合作会引导用户去软件上试听歌曲,而非在Facebook上提供一个Web App或Widget来帮助用户收听和分享音乐的原因。
所以,之前没有一个产品或服务来满足音乐社交更即时、更有效、更便捷、更身临其境的需求:但Turntable做到了。
Turntable的出现是如此的自然,好像水到渠成。Facebook开放平台的成熟,SNS渗透到人们生存的方方面面。Turntable不需要从0开始重新构建自己用户的好友网络,只需要借助Facebook成熟的Open API便可拥有上亿量级的潜在关系网络,这为它的实时音乐社交提供了无限可能。
你只能通过Facebook注册或登陆Turntable(后来支持Twitter),这并没有让你注册它的门槛有降多低;它拥有了你这个新用户,同时还想你把你那宝贵的好友关系也带进来。从1到10到100再到1000……这样的延伸性难以想象。
那么你在Turntable能做什么?本质就是多人实时在线收听音乐而已,没有其它新鲜的了。Turntable的Avatar、DJ场景让这样的音乐体验变得更具趣味性,即时聊天让音乐的交流和分享变得具有人性味。音乐分享从此不再是一条条冷冰冰的feed在你的Timeline里泛味地流动,音乐的收听、分享、反馈没有了先后次序,而全都是同时发生。
这还仅仅是在Web上的一次华丽出场,移动Native APP,Web APP都还没开始,现在这种形式的社会化音乐仅仅是Turntable的一个产品,而未来它将作为一种全新的音乐互动形式 ,无处不在。(未完待)
在正式撰写这篇长文时,先概要一下本文及后续更新版本中将重点讨论的内容。
2006年,我第一次使用Pandora,那时它还没有北美IP的限制,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广告(印象中好像根本就没有广告);但有两点和现在是相似的,五年来来没有任何设计变动的主播放器界面,以及“恶心”的居左页面布局(后面将会提到Pandora为什么会采取这种与设计趋势背道而驰的方式)。
如果考虑到Pandora的背景动态皮肤,其首页一半以上的区域都是为广告准备的,它的音乐播放一小时至少有7秒钟是为音频广告准备的,用户不知道自己下一次切歌会不会被强制收看视频广告,大多数情况下用户每更新一次电台频道就会有一个全新的“侵占”了整个网页的背景广告轮播。
对此我丝毫不觉得困扰,反而喜欢边听音频广告边看播放器旁边的摩天大楼式的商家图片,因为这些广告——无论是音频、视频还是图片——都制作精良,够时尚。广告艳丽的色调和电台播放器朴实无华的设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当我想控制电台播放时随时可以将所有的注意转移到电台本身上去。
如此精湛的体验是如何实现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当然不是,如果以用户为中心就不会这么肆无忌惮地放广告了。我认为这主要取决于Pandora那一套成熟的广告生态系统,或许这正是产品设计和商业利益友好共存的结果。当今新媒体的广告媒介中,图片和视频几乎渗透到了各个网站的任何角落,如果想给音频广告找一个范例的话,Pandora无疑是不二之选。
那么Pandora的广告大厦里都有哪些重要元素呢?这可能正是本文以及后续更新中想要讨论的。
Pandora的广告构成
Pandora的所有广告载体里和其它网站别无二致,音频、图片和视频。音频为主导,也是它最大的特色。图片广告出现的频率并不少于音频,同时也因它毫不吝啬地将一半的版面留给图片,使得很难找出第二家敢像Pandora这么冒险的网站了。视频广告是最少的,因为对大多部用户来说Pandora都运行在后台,而视频是一个极度需要注意力的广告形式,所以它只当用户的注意力在Pandora播放器上时才让视频广告出现。三大广告载体中,尤其量最少的视频几乎可以反应出Pandora的聪明之处,它怎么判断用户是否在盯着播放器看呢?如果用户注意力不在播放器上,播放视频便纯属浪费了资源,就算你强制播放反而会引起用户的极度反感。结果,Pandora让视频只在用户切歌换台时出现,这里有两个用户体验的场景:用户的鼠标和眼睛都在播放器上了,用户想要听下一首歌。用户如果想要继续听下一首就不得不看完该视频广告,除非你关掉整个浏览器窗口。
互联网上现有一些网站的广告类型的品牌归属总是孤立的,要么只有视频广告,要么只有图文广告,广告位和广告位之间单独存在,互不影响。Pandora则不然,作为一个Web App化的网站,他没有过多内容想要呈现,也没有太多广告位可以浪费,他让音频、视频和图片相辅相成。比如,当音频广告里的大叔正在激昂地播报某品牌的特性时,播放器右侧的图片广告位已经更换成这个品牌对应的精美图片了,而且当音频广告播放完毕进入下一首歌曲的播放时,那个图片广告还一直存在,直到下一轮广告更换。视频广告亦然,它也与图片广告和动态皮肤同时出现。你也许会说整个网站的广告位全让给了某个单一品牌,那是否浪费?当然不会,Pandora每天会接收到大量广告主和代理商的新广告需求,它需要把网站的广告价值最大化,而且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创造同样多的广告推广价值,这样才能允许系统接收更多的广告请求。Pandora这样的做法——让音频和视频这种要干扰用户听觉的广告播完即止,只会让对应的侧边栏广告和背景广告停留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下一轮广告更换——既实现了音视频广告的丰富和多样性,也让图片广告继续刺激用户眼球,加强了广告效果。
Pandora的广告种类
Pandora最核心的是围绕首页播放器的各广告位呈现的广告(大部分用户的眼球注意力都在这里)。包括首页动态皮肤图片广告、播放器右侧边栏广告(大部分是图片广告,但因广告主定制化需求偶尔会出现互动式游戏广告)、播放器主控制区的视频广告位、据一定规律插播的音频广告和音乐控制台的专辑封面广告。
Pandora除音频、图片和视频为主的这五大类广告外,还有12种小广告类别,分别是品牌电台、品牌集锦电台、品牌推广电台、视频系列赞助、音乐节页面赞助、个性化音乐会页面赞助、音频系列赞助、电台创建赞助广告、电台速混赞助广告、整站各子页面Banner广告、迷你小站或定制纯图页面和电台礼品。
动态背景皮肤图片广告
动态皮肤图片广告——名字有点长——是指Pandora首页的整个背景区域即主播放器周围区域放置一个广告主根据Pandora设计规范设计的大图背景。这无疑是Pandora最大胆、最具特色、最有视觉冲击力的广告了。这给用户造成了一种设计上的错觉,如果电台播放器是属于这张背景的一部分,即电台是广告的一部分。自然很容易吸引用户的目光,并不断强化用户的注意力。
之所以称之为动态的广告,是因为此广告也按一定规律出现。一是按时间轮播,这个时间规律非常灵活,很难把握出确切的时间(或者是按播放歌曲数量)。二是用户操作行为引发的其它广告联动,如用户换台触发视频广告,大多情况背景广告位会为了配合视频广告更换与视频品牌相同的广告;又如用户切换歌曲时触发了音频广告,背景广告位也会作对应的更换——Pandora称之为伴随广告。
右侧边栏广告
右侧边栏广告是指在主首页电台播放控制界面右边的摩天楼式广告位。虽然它没有动态皮肤那样抢眼,但因为占据了不容小觑的面积以及形状相对规矩,是用户点击或者查看文字类信息唯一的窗口,所以在整个Pandora广告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他一般能容纳信息量更大,形式更丰富的内容。如普通的图片Banner,或者是一个互动式的广告以吸引用户更深入地参与。
右侧边栏广告出现和更换的规律除了时间轮播外,一般主要随皮肤、音频和视频同时出现。有时右侧边栏广告会因为信息过载而分成被砍成一大一小的两个广告位。
右侧边栏广告位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有些广告主想要重点突出右侧边栏广告的内容,而让整个动态背景图片变成纯粹的背景,仅仅是为了衬托出右侧边栏广告的重要性。另外因为这个广告位是300×600px的面积(同时还有背景广告),所以Pandora主播放器不得不靠网页左对齐,以让右侧广告可以出现在大多数分辨率规格的显示器上。
控制台专辑封面广告
Pandora播放器上有一块区域是用来专门呈现正在播放音乐的专辑封面和已经播放完毕的两张封面。如果恰好这时又播放过音频或视频广告的话,那这个封面区域便用于放一张那个音视频广告的缩略图片(可以理解成那段音视频广告的封面),以让广告不至于过快被用户遗忘。故这个广告只会随音频和视频广告出现,没有特定的时间规律。
音频广告是Pandora最独特的广告形式,尤其是有了上面提到的动态背景、右侧边栏、控制台小广告三片绿叶的衬托,Pandora的音频广告价值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虽然音频广告比图片广告的制作成本更高,所以其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广告的效果。关于音频广告的质量,Pandora对广告主或代理商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
时间:最多7秒。
格式:MP3压缩格式。
采样频率/编码:44.1kHz.
CBR:128kpbs.
文件托管:必须由Pandora存储托管。
音频在收听30分钟后第一次播放,之后每六十分钟轮播一次。
音频文件必须在广告上线前10天提供。
我不清楚Pandora的音频广告都是一个怎样的制作流程,但根据那些音频片段的质量来看,我认为每一段音频都是由专业的制作团队打磨的,而且经过了Pandora严格的审核(Pandora要求2天审核,2天调试)。
视频广告并不是随便播放的,所以视频广告位的资源更显紧张,为了抓住这一难得的用户关注时间(切歌或换台操作之后),视频广告同样要求制作精良,且不过于困扰用户(视频不能过长)。加之要保证视频播放流畅以及体积足够小(照顾低带宽用户),Pandora对视频广告的要求也极为严格。
前面提到视频广告只在用户主动切歌时才会播放,一般后台听Pandora时视频广告并不会跑出来干扰用户。视频广告播放时以及播放之后,也会有大量的伴随广告(上面已经提到)。
品牌电台(Branded Radio Station)
品牌电台是Pandora为广告主定制的以电台为载体的广告。主要包括三方面:主电台、电台页面、可定制推广页面。
广告主向Pandora提供5~7个艺人或歌曲作为这个电台的种子,Pandora的音乐基因工程为让这个电台播放与这些艺人或歌曲相似的歌曲。(Music Genome Project,音乐基因工程是Pandora基于音乐内容的推荐算法引擎,由几十位专业的音乐家对每首歌进行监听分类,以便为用户推荐相似的音乐)
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电台页面,该电台页面中允许放750个字的介绍文字,728×90的图文广告,120×40大小的Logo。
另外为了进一步推广该品牌,系统还会生成一个可由广告主定制的推广页面,包括4000个字的介绍,120×40大小的Logo,广告主还可以在上面放些视频类多媒体文件。
品牌集锦电台(Branded MixTape Station)
品牌集锦电台形式上和品牌电台一样,它的电台页面和推广页面与品牌电台相似。广告主同样需要提供一张风格、歌手或歌曲清单作为生成电台的种子,但因为欧美特殊的电台音乐版权规定,集锦电台对电台的种子内容要求会严格一些,版权方要求这个种子清单必须包括至少80首歌曲、16张专辑和12艺人。(这里你需要了解网络电台的版税比网络点播要低。因为Pandora是电台,不是普通的点播,美国唱片业认为当一个电台可播放的歌曲容量太少,这就不能称之为电台了)
电台创建赞助广告
你可能认为Pandora在首页已经开辟出五个被深度利用的广告位,再难折腾出其它位置了。Pandora并不为了广告位而广告位,我不得不说Pandora是一个高度重视用户行为体验的公司。
用户需要在播放器中进行很多操作,有些操作是鼠标一触即发的,有些则要停留一些时间完成一定的对话操作。比如用户在点击创建电台时,一般会停留一些时间,Pandora于是在电台创建的弹出窗口中成功地开辟了一个广告位。虽然这个广告位很小,但效果并不差,因为用户不太可能会忽略它的存在。赞助商的身份让这个广告位造成了档次上的错觉。
电台速混赞助广告与此类似,在用户想要速混(QuickMix)出一个电台时,在操作对话窗口中就会看到它。
Pandora广告出现的频率
听完了上面17种广告类别后,你肯定有一个疑问,Pandora是怎么来管理和控制这些广告交替出现的。Pandora的音频广告或动态背景广告确切什么时候轮播一次?视频广告是在用户多少次切歌后才会出现?用户多久后换台才会看到新的侧边栏广告? 嗯,这暂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我认为这除了遵循Pandora的那套广告轮播机制外,还和广告定价以及广告主要求有关。
不同公司有不同策略,只需要知道一点就行了,Pandora广告体系中非常典型和重要的概念是伴随广告(还记得前文所述音频,背景,右侧栏,控制台封面广告同时刷新么?)。它对伴随广告的这种几乎”偏执“的利用,却实现了同一页面多个广告载体和形式对同一个品牌的高强度推广,广告效果自然要比其它普通的贴片或Spotify形式单一的广告效果更好。应该是Pandora伴随广告最好的例证,包括视频广告(为主导)、动态背景广告、右侧边栏广告,整个网页超过3/4的区域都指向广告主的同一品牌。
Pandora的各种广告以及资源相辅相成,Pandora、代理商、广告主、用户形成了Pandora自我控制力极强的生态圈。
后续版本待更新……
修改第一版的逻辑错误和数据错误
Pandora广告位的几个值得留意的设计细节
Pandora广告创收情况(需要去啃他们的IPO文件)
Pandora广告的刊例价及在同类广告中的位置(如果能搞得到相关数据的话,或者谁帮我无间一份)
Pandora广告在整个Pandora盈利业务中的比重
Pandora手机及其它第三方终端应用上的广告
音频广告的前景(如果文字过多可能会单独成篇)
Pandora潜在其它广告形式
今去年7月20日一个叫Amanda Palmer的女摇滚歌手在网上出售一张由翻唱Radiohead的七首歌曲组成的EP,她仅用了三分钟就售出了价值15000美元的数字音乐和周边商品(比如实体唱片和T恤)。这个奇迹除了要归功于Amanda Palmer那副惊艳的嗓子和她那把夏威夷四弦琴外,更多的还得归功于为她销售音乐提供网络平台:一个叫Bandcamp的网站。在正式介绍Bandcamp之前你或许会怀疑莫不成是因为她的音乐售价很贵,而且又有一群“疯子歌迷”愿意付高价购买?事实恰好相反,她整张EP在Bandcamp上的最低售价仅为0.84美元,这差不多是美国iTunes 数字音乐商店价格的十分之一。甚至Billborad.biz都说这是“一个绝佳的DIY成功案例”。
这个成功案例的背后推手——Bandcamp的CEO 刚好在Amanda Palmer销售这张EP前几天通过博客宣布了一个消息:Bandcamp上的音乐人通过这个平台仅用了六个月就从音乐和周边商品销售中获得了100多万美元的收入。这个叫Ethan Diamond的CEO甚至称之为“一个美丽的商业模式”!
虽然诸如iTunes、Walmart、Amazon这类数字音乐商店的繁荣使得唱片工业的数字音乐销售逐年增长,但这对那些独立音乐人,尤其是未签约的音乐人来说却帮助式微。那么Bandcamp又是如何在苹果和亚马逊这类大型数字音乐商店的夹缝中创造奇迹的呢?这一切还得从Bandcamp的老板Ethan Diamond说起。
在2008年早些时候Ethan 喜欢的一个乐队与厂牌解约后通过他们的官方网站独立发行了一张新专辑,Ethan 非常兴奋地去了乐队网站寄希望下载这张以数字音乐的形式发行的专辑。可是当他在网站上等待了好几分钟后,网站依然没法完全加载,最后甚至崩溃并提示他过几天来访问。当Ethan再次回到乐队网站时又遇到了付款、下载失败等好多问题。Ethan失望透了,他认为一个乐队的网站绝对不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不出名的乐队选择这种鼓舞人心的独立发行方式本应该获得成功的,结果被一个破网站给搅和了。
技术出身的Ethan曾创办了极具远见的邮箱服务Oddpost——后被Yahoo收购并成为了Yahoo! Mail的一部分,其在交互体验上的很多点子甚至被后来的Gmail所采用。不久后他便创办了这样一个很有特色的音乐人服务。Ethan发现现有的一些乐队网站大多都非常简陋或者华而不实,用户体验非常糟糕。它们要么是乐队朋友通过一些落后或者不成熟的网站开发技术设计而成,要么是唱片公司随便做了一个来凑合。这些网站除界面杂乱无章外,更要命的是下载速度极不稳定,网站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也非常低,被一些与乐队无关的垃圾网站挤到了搜索引擎结果的后面:Ethan理想的音乐人网站显然不是这样的。
Bandcamp整体界面非常清爽,网站的信息组织形式一目了然。它主要在设计、音源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独具特色。首先,Bandcamp在网站设计风格上奉行极简主义,模块化的布局允许音乐人充分按照自己的艺术品味和喜爱进行个性化和自定义。Bandcamp还专门针对搜索引擎进行了优化,使得网站在歌迷搜索音乐人相关信息时能在搜索结果靠前面的位置上看到他们的网站。除此之外Bandcamp还提供了针对诸如Twitter、Facebook、Myspace(新闻集团下的以音乐为主的社交网站)等社交网站的分享功能。
其次,Bandcamp为音乐人和购买者提供了几乎所有的主流格式和压缩比率的音频文件。它摆脱了iTunes音乐商店千篇一篇的格式和有损压缩比率,并提供MP3、AAC、OGG、FLAC四种主流音频格式,从低到高的有损和无损的压缩比。这简直是史无前例的创举,这无疑是为音乐购买者,尤其是那些高端音乐消费者提供从未有过的灵活选择。
最后,Bandcamp为音乐人提供了一整套数据分析工具,帮助音乐人了解自己的歌曲在网站上的状况,如歌曲被完整播放和未播完便跳过的次数,甚至为音乐人列出了所有的访客来源路径,更好地帮助音乐人在其它网站上去营销推广自己的音乐。
设计、音源和数据分析这三个方面无论是对音乐人还是对音乐消费者来说都具有很强吸引力。这也正是Bandcamp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我们甚至可以将其归结为这是Bandcamp在产品上的一次胜利。而促成这些成功条件的因素又是显而易见的。
Bandcamp延续了Oddpost的小团队风格,Oddpost团队共六人,而Bandcamp仅有四人,一个CEO,一个CTO,另外两个工程师甚至分别在西雅图和佛蒙特州。小团队更容易让Ethan个人对音乐人网站的理解在网站开发过程中得到根本上的贯彻和实现,可以说Bandcamp现在的极简主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而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是Bandcamp的模式无不体现着自由二字,无论是对音乐人还是对音乐消费者。
正如前面所述,消费者在Bandcamp上购买音乐可选择的格式有非常大的余地。Ethan认为音乐消费者购买音乐的过程应该是从听、喜欢、购买的过程,而不是购买、收听、喜欢,所以Bandcamp抛弃了其它音乐商店只允许购买者试听30秒的方式,转而提供全曲试听。
最后给Bandcamp带来商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Bandcamp灵活的定价策略。正如文章开头所举的例子,Amanda Palmer的EP最低售价为0.84美元且不封顶,事实上音乐购买者大多都愿意付高于0.84的价格购买Amanda Palmer的音乐。Bandcamp平台上的音乐价格完全是由音乐人自己决定的,Bandcamp从不作任何干涉。音乐人可以选择天价出售专辑,也可以选择免费赠送。在价格的灵活策略的同时,Bandcamp允许音乐销售的却不仅仅是数字音乐,还允许音乐人销售实体唱片、纪念T恤等周边商品,因为音乐周边商品正在创造一个越来越庞大的音乐市场。
当Bandcamp平台为音乐人带来越来越多的销售收入时,Bandcamp当然也会考虑自身的盈亏问题。所以Bandcamp决定从音乐人的销售收入中抽取10%到15%的提成,这得到了使用Bandcamp的音乐人支持而且远低于iTunes数字音乐商店的提成比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章开头中,Amanda Palmer翻唱的乐队Radiohead在几年前也高调推出过购买者自定义价格的销售方式,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度成为音乐商业的经典案例,几年后Radiohead的翻唱者再一次用类似的灵活定价向自己的偶像交上了一份漂亮答卷。
所以,Bandcamp的成功一方面源自于其产品上的胜利,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数字音乐市场注入了一股自由的活力。唱片工业,无论是传统的实体唱片销售还是后来的数字音乐销售长期以来都采取了固定而又死板的销售模式。去年苹果的iTunes音乐商店最先推行从69美分到1.29美元的三档定价策略,随后很多家数字音乐商店也纷纷效仿并从灵活定价中受益。但显然,Bandcamp已经走得更远,它从定价到数字音乐编码、压缩比、音乐商品形式、网站设计等太多方面都企图给音乐人和消费者更多的自由和余地,而恰恰是这种自由让它的商业触角伸得越来越远。
(本文是去年(日)给《21世纪经济报道》写的一篇关于bandcamp的短文,标题被改为《Bandcamp:音乐界淘宝?》,最近看了很多关于Bandcamp的采访视频和数据,又唤起了我对这种独立音乐市场简约商业模式的兴趣,故贴上来。)
著名的摇滚巨星Prince在七月初接受《每日镜报》的记者采访时向互联网扔了枚炸弹,他说道:“互联网已经彻底完了。我就弄不明白为什么要把的我的新歌放在iTunes音乐商店或者其他什么网站上销售。他们不愿意提前支持我费用,如果得不到我的歌曲又会非常恼怒。互联网就像曾经非常盛行的MTV一样,但突然间它就开始失宠。总之这些电脑和数字化的东西都不是什么好玩意儿,它们只会给你塞一些对你没什么用处的东西。”这一席火药味强劲的话几乎道尽了Prince对互联网的厌恶和憎恨。而这位在音乐界曾与Michael Jackson齐名的音乐人早在2007年9月就曾雇佣过一位专注于打击盗版的律师通过对The Pirate Bay、YouTube和eBay进行法律讼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向镜报记者倒尽苦水后,这一次Prince是想玩真的了,非旦不想让iTunes售卖自己的新专辑,而且还将几百万的专辑拷贝通过《每日镜报》、《滚石》等报刊杂志在英德法好几个欧洲国家免费赠送。
不仅仅是Prince,从1987年MP3编码技术诞生开始数字音乐就一直受到了来自唱片工业的压迫、打击。尽管数字音乐在唱片工业巨头们一次一次企图颠覆自己的行动中存活了下来,这却并不代表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音乐与唱片工业的矛盾总能得到缓和。今年全球最大的BT Tracker网站海盗湾的败北可以说是唱片业继把P2P音乐分享服务Napster打败之后又一次胜利,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
2008年全球CD销售收入下降了19.7%, 2009年也下降了18.2%,逐年下降的唱片销售收入被普遍认为是互联网给唱片业造成的最大伤害。为了回击,唱片工业从来没有停止过打击那些基于互联网的各种盗版行为,将一家又一家的ISP送上了法庭。不但如此,唱片业还提高版权交易门槛,限制互联网初级玩家介入到在线音乐商业中来,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自毁前路。
某种程度上,从Prince这样的极端人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音乐人与互联网的矛盾在表面上来看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音乐消费者,但有着二十多年发展历史的数字音乐并非仅仅是一份报纸夹一张免费CD这么简单。互联网、音乐人、音乐受众这三大阵营错综复杂的关系还得回到唱片业自身上来。
唱片业不会消亡
除了唱片公司外,出版商和制片商都一直担心自己在互联网浪潮中会越发失去光泽并渐渐消亡。他们显然是多虑了,因为出版商、制片商和唱片公司的存在并不是因为需要它们来传播这些自己生产出来的媒介信息,而是在那些工业流程下来的作品本身。互联网主要做的事情是帮助这些作品传播得更快、更远、更容易而已。虽然说通过借助互联网一些个人或小力量团体也能够生产出一些信息,但这与经过专业分工协作后产出的信息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是难以相提并论的。
首先是报纸。从以前像Yahoo这样的新闻门户网站,到后来的个人媒体工具Blog,再到当今如火如荼的Twitter,虽然他们每天会产生出大量的信息,甚至比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还要及时和高效。但UGC(用户创造内容)模式下的信息在媒体大环境下依然无法与专业采编团队生产出的信息相抗衡。不仅是因为Blog和Twitter生产出的大量无意义的快餐资讯和信息碎片,而且一般的互联网用户也无法承担起普遍的公共舆论、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及自身经济和专业水平的限制。所以互联网最主要起到了信息承载媒介的作用,它无法取代传统报业的诸如采编这样的专业部门,就更不用说革了报纸的命了。
其次是电视。类似Blog和Twitter, Youtube这种以草根为主要内容贡献力量的视频分享网站也会充斥着大量的低质量且高重复率的信息,它不是太容易像传统电视制片业那样制作出高品质的电视剧艺术作品,也无法制作出对设备和人才专业素养要求更高的纪录片。虽然经常有人说他更多地通过互联网来看视频,甚至不再打开电视机,这里反应出来的依然是互联网不过是可能取代电视机这样的传播平台而已,电视节目的承载形式又何止电视机一种。传统电视行业的采编制作部门依然需要专业团队和设备,这又是互联网无法提供给自己用户的。
最后回来音乐行业本身,似乎像报纸电视这样企图通过专业成本来解释互联网对他们的影响简直是隔靴搔痒,避重就轻。你或许已经能猜出我想说什么了,可能是高品质的音乐需要专业的制作者、高昂的录音设备和庞大的营销包装团队之类的理由。只是这里想强调一点的是互联网时代那些脱离了系统化唱片工业的用户或者说音乐人在面对流行音乐主流市场需求和精品音乐的投入产出比两个问题时总会显得有些迷茫,这一点尤其重要。
一言以蔽之,传统的出版商也好,制片商也罢,还有音乐工业的各条产业链,他们一直在做的事情便是生产出无法被复制,至少是无法被轻易复制的信息,这正是互联网无法做到的。(而Google在做的事情正是把那些高质量的信息展示在人们面前,让那些垃圾信息见鬼去!但是面对生产和复制成本越来越低的互联网,信息质量的把控依然是个难题。)所以唱片工业依然会存在,不会消亡。他面对的问题不过是将原来本可控的信息传播渠道让渡给互联网罢了。
但是在面对一个个真实数据时,所谓的“信息复制成本论”总显得苍白无力,更不用说给唱片业和音乐人稍微有些底气的安慰了。首先来看美国,Billboard杂志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美国音乐市场, iTunes数字音乐商店早在2008年便一举超过沃尔玛成为了美国第一大音乐零售商,在2009年更是从2008年21%的市场份额提高到26.7%,超过了沃尔玛和百思买的总和,占据了美国音乐市场的四分之一的份额。而2009年美国的传统介质唱片CD的销售却不容乐观,其占整个音乐市场的份额由57.5%下滑至49.3,这意味着美国一半以上的音乐市场已经被数字音乐瓜分了。
对大西洋彼岸的音乐大国——英国来说情势稍显乐观,其CD销售与数字音乐销售的比例并不像美国的49.3:50.7那么悲壮。BPI(英国唱片工业协会)的一份数据显示,在2009年英国唱片业交易的9.288亿英镑收入中,数字领域占总收入的20.3%。只不过数字音乐领域的收入正在高速上涨的同时传统的CD唱片销售却在逐年下滑。最终的结局是CD销售的下滑将英国47.8%的数字音乐增长率成就硬是拉了下来,使得英国2009年英国唱片业交易收入仅上升了1.4%。这是否意味着如果CD销售不再下滑至少下滑落差不那么大,在2009年里英国唱片业交易收入会有一个很好的提升呢?
这样的问题无疑是自扇耳光,愈发加剧了唱片业与互联网的矛盾(对了,千万别忘了数字音乐销售一般都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可是在这些阴暗数字背后我们常常还忽略了一点。虽然说传播媒介的变化使得音乐人的收入增长受到威胁,但同时也为更多的音乐人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里,各种针对音乐人的服务推陈出新。尤其是在面对CD销售逐年下滑,数字音乐销售收入的增长又无法弥补前者下滑亏空时,这些音乐人服务可以说是提供了更加录音作品销售本身以外更多的收入来源。
对音乐人而言:推陈出新的音乐人服务
在为大众主流音乐人提供更广阔增值空间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已经开始为音乐产业长尾末端的小众独立音乐人提供了一个更加饱满又灵活的市场环境和机会。
一、首先是目前依然非常流行并且将持续很长时间的在线数字音乐商店。正如前文所述,iTunes、Walmart、Best buy、Target、Amazon、7Digital之类的音乐商店占据了数字音乐销售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像Amazon这样的大型音乐零售商为了提高其音乐市场份额也正在加大对数字音乐销售方面的投入,加强与Android无线手持设备平台的合作以抵抗来自iTunes音乐商店的压力。但是对音乐人来说,他们很难干涉和影响到iTunes这样的销售巨头对自己收入的贡献值,因为大型数字音乐商店往往更容易对市场上主流音乐人的音乐销售起到推动作用。
这样的现状促使了一些专门针对独立音乐人的商店模式的出现。如在2010年取得很大呼声的Bandcamp,它与iTunes之流最大的区别除了服务对象的差异外,更为关键的是它为音乐人提供了给自己唱片灵活定价的权力,为音乐消费者提供了几乎所有主流音频格式和从无损到有损的各种音质压缩比。除了定价策略和音乐内容的多样性外,Bandcamp实现了音乐人受众的直接交易,并且让双方都觉得音乐人比以往获得更多了。目前Bandcamp将从那些选择收费下载的音乐人收入中抽取一定额的分成(10%~15%,这远远低于iTunes Store的分成比例)。在短短六个月内Bandcamp就帮助音乐人通过销售音乐和周边商品从乐迷那里直接获得了100万美元的收入(这期间Bandcamp还没有采取分成策略)。所以Bandcamp自认为这是一个“美丽的商业模式”,因为Bandcamp不仅为音乐人提供了音乐商店服务还提供了可高度自定义的音乐人主页服务。音乐人完全可以将自己高品质的音乐放在Bandcamp上让人们免费下载,只要不涉及到向用户收费, Bandcamp不会向音乐人索取一个子儿。
二、再说最近两三年异常受欢迎的在线音乐服务。有基于客户端的Spotify,也有基于Web的MOG、Lala(已被苹果收购并关闭)、Rdio和Rhapsody等。像Spotify、MOG和Rhapsody这样的服务,音乐消费者只需要按月支付一定的订阅费便可以几乎无限制地享用其百万级曲库里的音乐。其中Spotify目前虽仅向欧洲六个国家开放使用,却获得了50万的付费订阅用户。随着其在其它国家的开放,这一数字增长会越来越快。老牌音乐订阅服务Rhapsody在2009年一年里也获得了1.29亿美元的收入。
像Spotify、MOG这类在线音乐服务在为用户提供大容量且灵活的音乐收听体验的同时,为音乐人也创造了另一条创收通道。与音乐商店比起虽然有着不容小觑的市场份额,但是它却站在了一个继数字音乐商店与传统CD销售矛盾之后另一个敏感的浪尖上。在线音乐订阅服务是否会降低音乐消费者的下载动机,进而影响数字音乐的销售使得本已不够活跃的唱片市场更加萎靡呢?这个问题先暂且不讨论,待后面准备了更多数据后再一并详谈。
三、除音乐销售外,音乐人最大的创收渠道便是现场演出,对一些音乐而言巡演甚至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2009年Billboard音乐人收入排行榜上,爱尔兰国宝级摇滚乐队U2以1.9亿美元(2010年福布斯公布的数据为1.3亿美元)总收入高居榜首成为最赚钱的音乐人,其中大部分收入都来自U2的世界巡演收入。对一些独立艺人来说唱片销售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创收能力时,小型的现场演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现场演出(门票、赞助、相关商品销售)在未来音乐产业的重要性还可以有另一种说法:当人们越来越习惯网络试听或免费下载时,去现场听演出便成为很多人愿意为之掏腰包的动机了。以著名的演出经纪公司Live Nation为例,虽然该公司在2009年整体运营亏损了5490万美元,却能保证达41.8亿美元的总收益。就像虽然习惯了看互联网上下载的电影或租赁DVD在家收看的电影爱好者一样,电影院大门依然对他们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力,音乐产业也不例外。所以很多网站都直接或间接代理了各种现场演出票务,互联网对演出门票的销售能力显然又要高于传统销售渠道。
四、除现场演出外,以音乐人为中心的周边商品市场也正呈现增长趋势。你也许会说那些很会赚钱的大牌根本不在乎卖钥匙扣的那几个钱,事实恰恰相反,前面提到的2009年最会赚钱的音乐人U2也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挂了个叫“U2 Shop”的商店专卖自己的演出纪念品(服务由Livenation提供)。没有相关的数据能告诉我们U2从这些纪念品中获得了多少收入,或许这仅仅是为了满足部分有这方面嗜好需求的粉丝,但是对那些唱片卖不出去,现场演出也没多少人来看的音乐人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家叫ShockHound的在线音乐商店,它既提供数字音乐付费下载,也提供演出门票购买通道,但在Shockhound的网站上最显眼也最重要的还是周边商品销售区。Shockhound所销售的商品种类繁多:有实体唱片如CD和演唱会DVD;有音乐人相关标志的服饰,如T-Shirt、套头衫、帽子、皮带、手链等;也有一些相关的工具或装饰品,如耳机、音乐唱机、画册、海报、徽章、游戏等等。ShockHound和U2在Livenation上的在线商店一样,商品价格很有吸引力,像T恤这样的商品价格都在20美元上下,算是一种大众纪念商品,自然会有它们的市场。在ShockHound上比较有趣的是实体唱片居然快沦入音乐周边商品的行列了。是的,在数字时代音乐实体CD唱片将成为一种对很多人来说可有可无的周边商品。全球四大唱片公司之一的Sony Muisc,现在其CD销售占音乐销售额的50%~60%,但到2013年时这个数字就有可能变成20%。
五、还有一家叫Pledge Music的音乐人服务非常新鲜,非常值得一提。虽然它表面看起来不卖唱片、不提供数字下载、不卖音乐周边商品、不卖演出门票,但事实上它几乎无所不包。它的模式很简单,就是乐队因为某种音乐需求(如发行乐队的唱片)向Pledge的用户(很可能是乐队的歌迷)募集资金,用户资助乐队完成项目后可以得到约定的回报(如唱片、演出门票等)。举一个例子,一个未签约乐队准备出一张自己的EP,而录制唱片需要很多资金投入,这对于一个未签约乐队来说有些困难,于是这个乐队准备在Pledge Music上创建一个项目,并设定自己的一个目标(比如需要募集多少资金)。Pledge的集资非常灵活,如10欧元的最低报价可以获得这张EP的数字下载,再加10欧元便可以得到这张EP的实体CD唱片,40欧元可以再多得到一件纪念体恤,60欧元还可以得到一张现场DVD,以此类推。诸如纪念徽章、演出门票、乐队的其它唱片甚至是到你家里的派队上演出都行,只是价格依次提高。当乐队募集到自己的目标额后便可以开始去为新EP工作了,而完成后资助他们的人便可以收到相应的礼品。如果到了募集资金最后期限时依然没有达到乐队的目标,那么Pledge会将用户出的钱退还给他们。
这便是Pledge Music的模式,它帮助音乐人解决了资金困难,使得音乐周边的商品得以销售甚至以很乐观的价格出售,音乐人和出资的歌迷都不用承担风险,歌迷真正参与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人的唱片制作、演出DVD制作或其它项目中,这种成就感进一步刺激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拉近了音乐人和歌迷的距离。可以说Pledge Music会成为地下音乐人的新宠。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数字音乐商店、在线音乐服务、现场演出票务、音乐周边商品商店、音乐人集资平台还有很多独具匠心的音乐人服务。它是否证实了互联网为音乐人提供了更为灵活又容易的平台呢?那么对音乐人的听众——那些音乐歌迷们,又是什么情况呢?
对音乐受众而言:云音乐
前面已经提到过的Spotify、MOG、Rhapsody这类在线音乐服务不仅仅提供基于电脑的音乐播放接入方式,它们大多都开始支持更多的平台和终端,如iPhone、Android、Symbian等移动手机平台,还有Xbox360、车载、家用数字电视等终端。使得音乐播放的延展性得到了提升。越来越成熟的在线音乐服务正在帮助音乐受众实现Anytime, Anywhere, Anyway的音乐收听方式。音乐不再局限于特定时间、特定的播放设备和特定的方式。这似乎有那么一点“云计算”的味道,一切数据都在云端,音乐受众只需要一个被支持的接入设备便可获取云端的音乐,实现了跨终端和跨平台。
目前以云为概念的音乐服务较主流的可分为两类,其中最主流的一类这里暂时称之为Server-Based Cloud,另一种被普遍称之为Locker-Based Cloud。像Spotify、MOG、Rdio、Lala都属于第一类,它提供的音乐数据最开始便已经在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里了,用户只是去获取而已。Server-Based Cloud为了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一般会把曲库扩充得很大,但这导致的结果便是曲库维护更新和对应的版权成本较高,它为了增强自身竞争优势一般都提供一些个性的推荐、电台等服务(这些推荐和电台服务涉及到的计算机计算都是在云中完成的)。而模式一般也分为靠广告支撑的免费模式和靠用户付费的收费模式,付费用户则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音乐体验和更多的增值服务,但因为版权成本较高目前仅Spotify有靠广告支撑的免费模式。至于第二种Locker-Based Cloud,则有点类似于当年的,它提供用户服务器端个人音乐存储服务,用户可以将自己的音乐上传到该网站的服务器上并实现在网上直接收听,且只有用户自己才能获取这些内容,相当于一个网上音乐数据保险箱。Locker-Based Cloud是最近一两年才大规模出现的,为了规避版权问题它们一般以用户私有的曲库为基础,所以版权界限也非常模糊。盈利模式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提供免费的有限存储空间,另一种则提供收费的大容量存储空间。其中做得较好的有MP3Tunes、mSpot、Thumbplayer等。
现在回到前面提到的关于网络音乐是否会降低音乐消费者下载积极性的问题上来。首先云存储本身就是提倡将数据保存在云端服务器上的。其次各种类型的云音乐服务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在各个平台和终端的无缝连接,甚至像Spotify这类服务还可以允许用户在离线时收听缓存在本地的音乐。再者这类以云计算为概念的音乐服务收费较合理甚至免费。而音乐受众不再需要花钱购买音乐或者在网络上去寻找可供免费下载的链接,不需要花费精力去维护更新自己的私人曲库,更不用来回在多个播放设备中同步音乐数据。自己iPod中寒碜的音乐和云端的海量音乐比起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堪一提,还有各种基于智能推荐算法的个性化音乐推荐功能。总之云音乐提供了一套既节省时间又节省金钱的音乐解决方案。
尽管这样,音乐受众对此内心的真实想法又是怎样的呢?曾在前面多次提到的在线音乐服务Lala在今年被苹果收购后不久便处于关停状态,苹果将会推出基于云端服务的iTunes在线音乐服务眼看快要成为不争的事实了。市场调研公司NPD甚至拿这事专门做了一次针对苹果消费者的调查,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的用户表示对基于云计算的免费音乐服务非常感兴趣,同时也有很多调查对象表示愿意为其付费。NPD大胆地估算约有七到八百万美国iTunes用户可能会为这样的服务支付费用,NPD表示如果这类用户能够接受每月10美元的包月费的话,那么这个市场一年便可以接近1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按下载次付费市场的三分之二。
面对这样大一个市场,如果越来越多的用户减少数字音乐商店的下载频率,而基于云计算的音乐服务创收一时间还无法弥补市场空隙,那会不会让音乐产业面对又一次比网络盗版还要严重的困境呢?
原有的价值体系已经被破坏,商业模式在不停变革。互联网对唱片工业和音乐人的影响并非一层不变的,互联网在为音乐人创造机会的同时也为其摧毁了旧有的出路。无论商业环境如何变化,最重要的是音乐人终究能学会如何在互联网上生存,这也许才是最关键的吧!
社交网络下的明星
在线社交网络服务(SNS)远不如当今发达时,传统媒体(报刊杂志、电视广播、户外广告)对明星的地位影响具大。但现在游戏规则完全改变了,我们甚至很难说出十个以上没有Twitter账号或者Facebook账号的大牌明星。“你可以不更新,但不可以没有。”这是一种略显畸形的现实,每一个大众媒介下的受众在所处的社交平台上总有那么点潜意识去寻找自己的偶像或者自己希望关注的人。偶像崇拜时代下的互联网关系到头来又非常简单:参与积极性。只要你参与了,至少说你被所处的网络所接受,也就不再孤立了。在这种承认与被承认的现实中,尽管明星还是处于自上而下优越地位,但这种优越性太容易被下游的崇拜者和跟随者打垮,甚至仅仅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在这个由1和0组成且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虚拟世界里,明星们一旦趟了这潭浑水就得保持谨慎,千万别小觑网络媒介的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
独立社交网络名气统计网站Famecount根据明星在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三大社交网络下的好友数或关注数量进行排名,Lady Gaga因为其在Facebook和Twitter上极具竞争优势的粉丝数和关注数成了社会化媒体的人气女王。她在Facebook上的的粉丝多达1000多万,其每一条状态更新都可以获取上万人次的回应;其Twitter的关注数也高达500多万。由此可见社交网络说明了一个明星在现实中有多受欢迎,在网络虚拟世界也很容易会受欢迎。
音乐人在整个社交网络中仍点主导地位,Twitter关注数排名前20位中就有9位是音乐人,Facebook 5亿用户中粉丝数排名前20的有5位是音乐人,只是Youtube就略显特别了,订阅数前20位没有一位音乐人,毕竟一个音乐人的视频更新频率很难企及那些以组织为单位的Youtube视频发布者。音乐在社交网络中的地位由此可略见一斑。
尽管如此,现在的社交网络对音乐产业来说还处于孕育期,三个社交网络中最早的于2004年创立Facebook有六年历史,最晚的Twitter已有四年历史。社交网络正在慢慢步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互联网对音乐产业的影响也将更加棱角分明,尤其是对大众艺人和小众艺人的差异会越来越显现。
对大众艺人而言,现在的互联网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名气,如上面提到的Lady Gaga,互联网可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传统唱片势力的强大,互联网还不会太大地消减大众艺人的收入;只是现在传媒媒介的炒作机制已经开始失衡。但是随着互联网对音乐产业介入越来越深,互联网会在给大众艺人带来更多的音乐周边收入的同时也开始影响到他们的收入水平;大众艺人们不得不开始面对需要积极参与到社交网络的压力;同时小众艺人的崛起也必将开始分享他们的社会注意力。
对小众艺人而言,当前的互联网同样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名气虽然不至于有大众艺人那么耀眼;小众艺人在互联网的光环下更易出名却更难生存,不得不面对一个出名易成气候难的现状。事实也是这样,小众艺人在市场上无法获得与大众艺人相获知的闪光灯,未来的互联网虽然会让他们更易出名却更易被淘汰出局,因为游戏规则变得更复杂了,只是互联网为他们带来的收入会增加。
即使音乐人能适应互联网环境,但需求千变万化的音乐受众可能才是他们面对的最复杂的关系。
关注者、粉丝、好友
结合目前的社交网络,一个音乐人的受众可以简单分为三类:关注者、粉丝和好友。这三类受众有着时间先后的继承关系。当关注者对自己的认可度提升到一个高度时便成为了自己的粉丝,传统意义上来看音乐受众能到这个层面也就足够了,并没有必要再往深层次的关系发展。但SNS这类虚拟网络的出现,使得一种很模糊的好友关系成为可能。音乐人可以向部分信任粉丝进行信息反馈,使得这种关系最终升级成好友的相互关系。
在这三者中,音乐人却需要处理各个层面的关系。首先需要高度重视关注者群体,关注者是音乐人最初级的受众,但又是最关键的一个群体,因为后面的粉丝和好友都是从关注者这个角色过渡而来的。这里存在一个音乐受众从关注者向粉丝阶段转化的比率问题,而音乐人利用好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络的一个关键点便是如何提高这个转化比率,尽量减少潜在粉丝的流失。粉丝关系是一个长期战略,音乐人在保持合理的作品发布周期、提高作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到社会化网络的对话中去有利于巩固粉丝关系。粉丝关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粉丝是市场需求的风向标,它预示着需要市场直接或间接满足粉丝的音乐诉求。这里的好友关系算是SNS中最为模糊的概念,它甚至不等于“关注与被关注”的关系,有时候它甚至会被慢慢边缘化,因为音乐人与受众本质上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信息源与信息接受主体的关系。它不但是一种浅尝辄止的关系,更多情况下仅仅是为粉丝披上了一件激励其更加忠诚的华丽外衣而已,音乐人的优越性决定了本质的好友关系在这里并不能普遍存在。
受众的影响
受众不但是音乐传播的信息接受主体还是音乐信息的主动传播主体。他们对音乐的接受能力和认可度不但将直接影响到音乐人的收入和音乐传播的深广度,进而影响音乐人是否能取得商业成功。
首先,受众对音乐人收入的影响主要源自于受众对唱片或者说音乐定价及销售量的影响。
目前无论是实体唱片还是数字音乐为了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定价越来越灵活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音乐受众的接受能力。虽然目前的音乐定价策略很灵活但依然脱离不了那么几个模式,且消费者的干预程度也非常低。一家叫Amie Street的独立音乐数字商店采取了这样一种动态定价策略:商店里的每首歌起价都非常便宜甚至免费,然后由Amie Street的社区来驱动这首歌曲的价格;随着购买人数的增加,歌曲的价格也相应的被抬高直至98美分封顶。这种动态定价的策略最大的好处便是让很受欢迎的音乐可卖个好价钱,而那些不怎么受待见的音乐依然有它的价格优势进而被市场激活。这简直是音乐受众决定音乐价格最妙的创意!
音乐受众对唱片销售量的影响,一个方面来自于其在所处社会网络中对唱片的反馈是正面还是反面,这种反馈主要体现在音乐受众在社会化网络或数字音乐商店中对该音乐的评价。往往某家数字商店下的一句话评论就很有可能让一个消费者将购物栏清空。另一方面,经验告诉我们中立的反馈对其它消费者决定是否消费音乐几乎是没有导向性的。
其实,音乐传播广度和深度除了来自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外,还主要来自于音乐受众本身。他们不仅是音乐信息的接收者,还是音乐传播的主力军。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口碑传播都是极具暴发力的,甚至挖掘出某张唱片能否成为流行的引爆点。
互联网、音乐人、受众
通过上面的长篇大论差不多把我理想和理解的互联网、音乐人和音乐受众各自的模型说完了,剩下的问题便是抽离出穿插在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却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如此简单:
首先互联网是连接音乐人和受众的纽带,互联网是信息载体,音乐人是信息源,受众是信息接收者和传播主体(如果过分强调社会化媒体作用的话)。
互联网过去是,现在是,甚至将来也可能会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平台,一切可被数字化的信息都能在它上面找到一席之地,音乐也不例外。它最重要的角色意义依然会是信息的整合与聚合。没有谁愿意为传统唱片业高唱挽歌,也没有谁愿意放弃数字媒介给音乐产业带来的新生。
只不过站在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音乐产业总容易把它简单化和理想化。我始终相信在数字时代下的音乐市场,互联网给核心受众与边缘受众、一般受众与特殊受众之间的较量提供了一个相对更加公平的环境。而音乐所谓的流行、独立、大众、小众、高雅和低俗的界线都是在这样的受众权衡中越来越明晰的。
所以有一点似乎正越来越明朗:现在的互联网更有利于音乐受众,没错的;但它一定会越来越站在音乐人的一边,因为音乐人有它所需求的新信息,这才是最重要的。(完,本文刊于2010年第08期《互联网天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轮播代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