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比nt-h1还好点的硅脂

[作业贴] 新买的几款硅脂测试
以后发展成硅脂测试贴 持续更新ing 更新 猫头鹰NT-H1
最近需要更换一下硅脂,刚好想着做一个硅脂的测试帖子好了,看到采融的PK0新出了就入手了,又买了最近新出来酷冷的NANO硅脂 想测测看,然后干脆又从京东买了几个销量好的对比。在淘宝也购买了7783果然是越来越多....[img]./mon_/-d16b63ddee0.jpg[/img][collapse=全部现有的][quote][img]./mon_/-d170b6ad5fc.jpg[/img][/quote]可能不会全部测试完 我尽量。[/collapse]第一次先更新5个 后续在陆续更新。[img]./mon_/-cfb80a2ee70.jpg[/img]采融红变散热器,本来想用B81发现红变的底部更光滑 可以减少测试出现的误差。[img]./mon_/-cfb917a4119.jpg[/img]由于红变没有风扇采用B81的风扇做测试。[img]./mon_/-d16c94036ef.jpg[/img]安装好后的样子。[b][color=royalblue]测试平台:CPU:4790K 默频 主板:技嘉(GIGABYTE)Z97X-Gaming 5显卡:技嘉960WF 4G内存:金士顿 8g硬盘:tigo 240G电源:全汉AS550散热器:采融红变硅脂:惠泽(HUZO) HZC-PC450 酷冷至尊黄金导热硅脂酷冷至尊 纳米钻石导热膏NANO采融PK-0猫头鹰 NT-H1室温 23.5-23.7[/color][/b][color=orangered]由于960风扇不转对于散热器的影响最小,插在距离较远的第二条PCI-E上。测试的时候采用aida64的CPU+PFU的拷机,拷机时间在10分钟左右。由于核心温度有一定跳动,测试5分钟中后将数据清零,然后取温度平均值。[/color][collapse=惠泽][quote][img]./mon_/-d13d5195327.jpg[/img]看起来没效果不错,有些油不是很多。[img]./mon_/-cfe55b4e604.jpg[/img]涂抹起来感觉不是那么好,感觉有细小的颗粒。[img]./mon_/-cfe557af8e7.jpg[/img]最后的效果还是不很均匀,不是很好涂抹。[img]./mon_/-cfe553e5c23.jpg[/img]温度我就没有在单独截图,直接用相片的形式呈现,由于CPU占用太满截图会有些卡。[img]./mon_/-cfe.jpg[/img]拿起来后可以看到,硅脂的分布状态是细小的一块一块。[img]./mon_/-d16d8543639.jpg[/img]惠泽是这次测试中最便宜的几个硅脂之一,先不说效果 再用过这个硅脂后 我的红变的镜面变得有细小的痕迹了。现在我不能100%确定是因为惠泽引起的因为还测试了别的硅脂,后期我会在试验一下。[/quote][/collapse][collapse=酷冷黄金导热硅脂][quote][img]./mon_/-d13d7c6d234.jpg[/img]硅脂上边有一层明显的油。[img]./mon_/-d13d797ef82.jpg[/img]涂抹起来很稀薄,颜色比较淡。[img]./mon_/-d13d760a871.jpg[/img]很好的附着在CPU上了[img]./mon_/-d13d724b388.jpg[/img][img]./mon_/-d13d6e904aa.jpg[/img]由于太滑,揭下散热器的时候变了形状,大家看看就好。[/quote][/collapse][collapse=采融 PK0][quote][img]./mon_/-d145f23c54c.jpg[/img]采融的PK0硅脂1.5g用的这种小管,感觉起来比较少。[img]./mon_/-d145ef85cc8.jpg[/img]涂抹起来像是奶油一样,比较好涂抹,粘稠度适中。[img]./mon_/-d145ecd8178.jpg[/img]涂抹之后不会特别的平整 不过足够了。[img]./mon_/-d145e70ea30.jpg[/img][img]./mon_/-d145ea04e40.jpg[/img]揭开后,硅脂的接触情况良好。硅脂也没有出现颗粒感 有一定粘稠度。[/quote][/collapse][collapse=采融 PK2][quote][img]./mon_/-d.jpg[/img]这管PK2是当时B81赠送的,拿来一起测试下。本身比较油,像是一层油附着在硅脂上。[img]./mon_/-d1524759dbc.jpg[/img]忘记拍摄涂抹时候的图片了,比起PK0还是更油多一些的感觉。[img]./mon_/-d.jpg[/img][img]./mon_/-d.jpg[/img]揭开后,可能是油脂比较多的原因硅脂呈现细小的块状,不如PK0看起来舒服。[/quote][/collapse][collapse=猫头鹰NH-H1][quote][img]./mon_/-d2a3d419def.jpg[/img]没有明显的油在硅脂上,看起来还不错 性质就不要吐槽了。[img]./mon_/-d2a3d14f9af.jpg[/img]涂抹起来的感觉和PK0相似,不过更粘一些不如PK0 舒服。[img]./mon_/-d2a3ceb81c7.jpg[/img]最后的效果,实际算是比较薄的一层了。[img]./mon_/-d2a3cc134e5.jpg[/img][img]./mon_/-d2a3c972487.jpg[/img]多余的硅脂都被挤到了边上,所以不用担心硅脂多造成影响。[/quote][/collapse][collapse=酷冷至尊纳米钻石导热膏NANO][quote][img]./mon_/-d15e9ce218e.jpg[/img]这应该是我买的最贵的硅脂了,94元....多少g也没有写 估计2g左右。硅脂本身比较“硬”。[img]./mon_/-d15e9a03313.jpg[/img]很粘我的刮板,不好涂抹。[img]./mon_/-d15e976e1e2.jpg[/img]涂抹完成后,我已经尽力了...[img]./mon_/-d15e94a6825.jpg[/img][img]./mon_/-d15e92134b1.jpg[/img]揭开散热器后 硅脂也确实是黏黏的感觉。 不过不得不说这也是测试到现在效果最好的硅脂。性价比就是另一个问题了。[/quote][/collapse][quote][img]./mon_/-d2a36d7e787.jpg[/img][/quote]测试结果做了个表格总结 有些参数官网没有给出所以没有标注。导热系数大家仅作为参考,实验室数据和实际参数不一定也是正常的,后续我会把其他硅脂的测试结果更新进来。[color=blue][size=110%][b]小结:销量比较高的效果可能也未必很好惠泽是否有腐蚀性 有待考察,硅脂测试存在的误差可能性。94元的nano效果确实也是最强的,考虑到性价比的话 如果你是购买顶级散热器可以考虑,如果是100-200级别的散热器 还是不要考虑,这个钱加到散热器本身上可以提升一个级别。采融PK0现在来看性价比上不错,量比起一般的硅脂较少,考虑到更换硅脂的频率也足够了。猫头鹰硅脂价格偏高 效果虽然还不错 性价比就显得比较低了。 过一段时间 我会把手中的几个硅脂全部测试一遍。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测试方法 或者更直观的办法欢迎提出意见。[/b][/size][/color][b][color=orangered]PS :测试硅脂由于参数差距小,容易产生误差,本人尽量将各种条件考虑进入做出好的测试,但不排除误差的产生。 红变散热器的螺丝让我给弄滑丝了....已经定了新的一套 所以这个测试要暂时停止一小段时间。好像还欠大家一个200左右散热器的帖子,之前只6系列cpu出来了 就没在做这个专题,以后补上。[/color][/b]
希望lz能把相变硅脂也加进来测试下
目前用的MX4,不过没专门测试
支持天大,自用的B81送的硅脂,感觉还可以
这种白底的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我都只能放床上拍。
[b]Reply to [pid=41905,1]Reply[/pid] Post by [uid=645505]wincenty[/uid] ( 18:39)[/b]买个摄影布贴墙上就行了
卡吧标配都没,不幸福啊
[b]Reply to [pid=41905,1]Reply[/pid] Post by [uid=]black_hawk[/uid] ( 18:39)[/b]那不就是PK2
[quote][pid=41905,1]Reply[/pid] [b]Post by [uid=]反攻大漩涡一号[/uid] ( 18:16):[/b]希望lz能把相变硅脂也加进来测试下[/quote]相变是用来垫高的 传热渣得飞起
估计mx4会秒默全……就是太难涂太恶心了 挤出来的时候像拉肚子屎崩一样…涂的时候也就比7783好涂点……
[b]Reply to [pid=41905,1]Reply[/pid] Post by [uid=1139321]天inspiration[/uid] ( 18:54)[/b]是吗?都没注意到[s:ac:哭笑]顺求pm摄影布链接,3Q
[b]Reply to [pid=41905,1]Reply[/pid] Post by [uid=]black_hawk[/uid] ( 19:26)[/b]淘宝 搜 摄影布 便宜的PVC一般来说就够了。 也有贵的反光板这些。看你自己需求。
这是不是涂的有点多。[s:ac:哭笑]
我这里还有种工包MX-4,可否测试一下
mx4 笔记本在用
没楼主用的多,我的感觉MX-4是我用过最好的。总体感觉其他不变硅脂的差距小于5度(炸弹硅脂不算)。
就买的几块钱的表示差个几度就那样吧
[quote][pid=41905,1]Reply[/pid] [b]Post by [uid=]瑞吉奴奴奴[/uid] ( 19:03):[/b]估计mx4会秒默全……就是太难涂太恶心了 挤出来的时候像拉肚子屎崩一样…涂的时候也就比7783好涂点……[/quote]mx4已经是很好涂的了,也算是纯硅制里更好的。再上去就是ICD7这种了,各种腐蚀CPU顶盖和散热器的玩意。
对了 每个型号硅脂的导热系数也写出来吧当前位置 &
15:14:16&&&&
编辑:上方文Q[])
内容导航:第[01]页:[廉价、高质硅脂有顶盖]第[02]页:[液态金属硅脂有顶盖]第[03]页:[硅脂无顶盖]第[04]页:[结论:根源还是IVB的高发热量]
Ivy Bridge处理器的高温过热问题已经在玩家群体中争议了许久,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开盖测试风潮。首先打开顶盖,将问题归咎于Intel使用的普通硅脂;然后是、新加坡著名超频玩家Shamino,他们亲测后都发现,CPU内核直接接触散热器的效果并不好;最近是,改用硅脂加双面胶对处理器进行重新&封装&,结果大大改善,又证明原有的硅脂确实是瓶颈。
现在,,通过新的测试方案、更换不同硅脂来进一步对比Core i7-3770K开盖前后的温度变化。
测试分为六组进行,其中既有酷冷博Liquid Ultra这样的高档液态金属硅脂,也有猫头鹰NT-H1这样的中档高质量硅脂,还有星牌DRG33这种五块钱一桶的廉价白色硅脂。上次用的采融硅脂用完了,故没有加入。
测试环境:
处理器:Intel Core i7-3770K
散热器:猫头鹰NH-D14
内存:芝奇F3-1GBSR
主板:微星Z77A-GD65
显卡:微星R6570 MD1GD3
硬盘:浦科特PX-128M2P
电源:安耐美Revolution 85+ 1050W
室温:23.8℃左右,空调恒温
测试依然是跑15分钟的Prime 95,期间用AIDA64记录每个核心的平均温度,CoreTemp记录最高温度。
在上次的测试中,28℃室温下,猫头鹰NH-D14散热器,运行Prime 95 15分钟,AIDA64记录平均温度,开盖前四个内核平均分别为67.1/71.5/76.6/68.0℃,开盖后内核直接接触散热器分别为67.0/71.4/76.3/68.0℃,几无差别。
因为测试项目较多,分开两天进行。为了让室温保持较为恒定的状态,测试全部在空调房间内进行。室温探测第一天23.8℃,第二天23.7℃,大约都有&0.5℃的浮动,因此测试结果如相差不超过1℃,可以认为是误差。&
Ivy Bridge处理器的散热顶盖(IHS)与内核(Die)之间原本有封胶,这里将其刮掉,使得顶盖四周已经不能直接接触到PCB,因此顶盖对内核的压力完全由内核本身来承担。
另外,把顶盖盖回去后无需拆除Socket插座的护盖,护盖两侧会对顶盖有压力,务必使压力支点位于顶盖中间,这样才可保证内核到顶盖的接触受力均匀。加上散热器之后,所有的压力都会集中在内核上,与未开盖前相比顶盖对内核的接触压力增大,致使导热层厚℃降低,热阻也因此变小,对改善散热是有一定帮助的。&
外层顶盖到散热器底座的硅脂统一采用猫头鹰NT-H1,每次测试完毕把内外层硅脂均擦干净重新涂抹。&
第一组:内核->星牌DRG33硅脂->顶盖->NT-H1->散热器 (从内到外接触顺序,下同)&
首先上场的是打酱油的星牌DRG33硅脂。照片其实有点过曝,实际上并没涂多厚,刚好完全覆盖内核表面而已。&
这是测试完毕后的硅脂分布情况。
彻底坑爹了!开始测试还不到30秒,最高核心温度就上升到90℃!然后只坚持一分多钟后就蓝屏重启。反复几次试验均如此,看来五块钱一桶的玩意就这样了。同时这也证明,Ivy Bridge超过80℃的&热墙&之后稳定性会明显下降。
第二组:内核->NT-H1->顶盖->NT-H1->散热器&
接下来上场的是猫头鹰NT-H1,依然是涂薄薄一层。&
测试完毕后是这个样子。&
四个核心平均温度为56.1/60.2/67.0/58.4℃,最高温度为71℃。与上次的测试相比,扣掉4℃的室温差距,大约比未开盖前以及开盖后使用采融硅脂低了5-6℃。
这就是说,NT-H1比原装硅脂有一定的改进,但并不是很多。
相关阅读:
首页上一页
文章内容导航第1页 廉价、高质硅脂有顶盖
文章观点支持
为文章报道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黄金导热硅脂和nt h1哪个好_百度知道
黄金导热硅脂和nt h1哪个好
提问者采纳
广告说黄金导热硅脂忽悠名称已真使用黄金做导热材料导热效并要买导热硅脂含银导热硅脂导热性能推荐品牌信越本导热硅脂错其道康宁HASUNCAST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导热硅脂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显卡没涂硅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