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孩家庭条件不好性格喜欢孤独的人的性格语言少经常傻笑会交到女孩?

女孩喜欢一个男孩通常会有哪些表现?_百度宝宝知道有一个男孩,他不吸烟,不**,不喝酒,做事很勤快,人又老实。性格有点内向。心地善良。爱笑。你觉的,这个男孩怎摸样?像这种人 有女孩喜欢吗?很老实,工作也踏实,也肯努力,只是不爱说话。。从小到大都很少有女孩子接触我,。难道性格内向的男孩就没女孩子吗,而且他都20岁了,他的爸爸,妈妈 - 雅兴问问
当前位置: & 有一个男孩,他不吸烟,不**,不喝酒,做事很勤快,人又老实。性格有点内向。心地善良。爱笑。你觉的,这个男孩怎摸样?像这种人 有女孩喜欢吗?很老实,工作也踏实,也肯努力,只是不爱说话。。从小到大都很少有女孩子接触我,。难道性格内向的男孩就没女孩子吗,而且他都20岁了,他的爸爸,妈妈已解决问题有一个男孩,他不吸烟,不**,不喝酒,做事很勤快,人又老实。性格有点内向。心地善良。爱笑。你觉的,这个男孩怎摸样?像这种人 有女孩喜欢吗?很老实,工作也踏实,也肯努力,只是不爱说话。。从小到大都很少有女孩子接触我,。难道性格内向的男孩就没女孩子吗,而且他都20岁了,他的爸爸,妈妈
i R暖男〗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真心佩服你,谢谢

本页链接:
大家还关注什么样的女孩会被夸性格好,更招人喜欢? - 知乎5188被浏览355017分享邀请回答8884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27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更多6 个回答被折叠()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信息加载中...
我们一起成长
《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序言及书评***************  作为古训的&穷养男,富养女&,(该句去掉)听起来似乎有一种重男轻女的味道,但作为一种性别教育模式的思考,对如今的我们仍旧有着现实的探讨意义。&&&&&&---------------序言(1)---------------  &穷养男,富养女&,在古时被奉之为&金科玉律&,养儿育女的教条。  作为古训的&穷养男,富养女&,(该句去掉)听起来似乎有一种重男轻女的味道,但作为一种性别教育模式的思考,对如今的我们仍旧有着现实的探讨意义。  当前的中国青少年在社会意识形态下承担的压力也要比以往大得多,他们在家里要成为父母期望的好孩子,在学校要努力争当好学生,不少中国家长们对于子女的高期望值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显现,这以后诸如上好的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直到谋求一份好的工作几乎成为中国父母们为之奋斗的全部意义所在,目的是让他们的儿女将来能够从容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可这种目的性极强的心态与作法带给孩子们的压力与负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事与愿违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不胜枚举。许多的孩子不仅在成绩上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甚至在心理方面也出现危险的信号。其实青少年的身心教育才是我们当前更应该予以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的,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我们看到不少孩子在动手能力上及吃苦耐劳方面表现很差,遇到挫折时不能及时克服继而产生消极心理,社会交往能力不强等。一些男孩子女性化倾向严重,有些女孩子过分爱慕虚荣,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缺失现象应引起我们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青少年教育特别是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是当前社会的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清醒认识并找出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  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女孩身娇肉贵,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疼还来不及,怎么舍得她受苦受难?男孩是父亲生命的延续,寄寓了多少希望与重托。富养女,穷养男,这句老话有它一定的道理的。特别是在旧时,由于男子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们被要求或在生活中吃苦耐劳掌握一技之长,或在学业功名上有所建树,以期在将来起到养家糊口甚至光宗光耀祖的重任。女子相应承担社会的责任低、压力小,就娇惯点养,不需要经历磨难,以期这样能培养出品味不凡的女性,等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找个家境富裕的丈夫,顺利的从父母的呵护过渡到未来丈夫的呵护,过着吃穿不愁,相夫教子,夫贵妻荣、母以子贵的生活,如此便可安渡一生。  但时过境迁,原有的概念早已不能满足如今社会的发展及要求了。男孩子除了要将来要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外,社会责任和压力也与日俱增。他们要面临着学业,婚姻,工作及家庭等诸多的社会及人生课题去一一解决。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种种磨难。自小,在求知求学的道路上,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录取分数线就比男性低;差一分都将面临名落孙山的遗憾。走上社会,激烈的竞争,无情的对手,绝对不会因为你是女性而同情你,对你网开一面。  生活中的不如意,比比皆是。不平等的待遇,同样的付出,更多的努力,却得不到相等的回报。不经历磨难,又如何能坦然面对。爱情不需要理由,可以是风花雪月的浪漫,但婚姻却是一种承诺和责任,它包含着&油盐酱醋现实,五谷杂粮需要&。没有经历风浪,磨练,单纯,善良,不谙世事的女性又将如何能顺利的从父母的呵护过渡到婚姻生活的现实和沉重。  当然,养育孩子方法方式多多,不能一概而论,也有穷养女儿,女儿巾帼不让须眉的;也有富养儿子,儿子翩翩绅士的。但这个观点所包含的哲学道理和中国人的人生经验,富有深意。  个人以为,无论家境是否富有,无论男女,适当的经历磨练,经历苦难,而后懂得生活的艰辛,懂得吃苦,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孝敬父母,懂得取舍,学会感激,懂得满足,学会宽容,懂得爱也懂得放弃,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的生活;培养他们独立,勇敢,自强不息的个性,完整的人格。同时要树立竞争意识、拼博意识,自强意识、风险意识。//---------------序言(2)---------------  本书名借用古时被奉为&金科玉律&养儿育女的教条,并从当前社会现状引发全新思考:男孩女孩有什么不一样开始,就事论事,以一个龙凤胎的案例贯穿全书的方式,来讲述为什么男孩子要穷着养,女孩子要富着养,当然这里所指的&穷&、&富&并不是单纯的物质上的,更多的是对男孩、女孩一种品质上的培养。  这种品质的培养,对于女孩来说,其实是一种教育投资,教育的富足。虽说貌由天生,但也需要后天的精心呵护,平日的精致雕琢,这显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除了给予较好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开阔女孩的视野与见识。富也是&丰富&的意思。懂得美,懂得欣赏,懂得辨别,也就懂得了自我保护,而不会被外界的种种所诱惑。让自己成为见识多,独立,有主见,明智,真正富养的女孩。对于男孩子来说,更多是一种挫折教育,男儿当自强,而没有经历过失败挫折的男孩是长不大的。  当然,现在社会发展了,家庭条件逐渐都好起来了,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富养的条件,不管是男孩女孩,作为父母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受难,但哪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男孩女孩是否应该采取不同的养育方式?男孩该如何养成?女孩该如何养?是应该给予孩子&人家都有&的教育、最奢侈的教育,还是最适合的教育?如何才能让孩子从自身的局限、文化的困境里逃离,进入属于他自己的最广袤无垠的天地?也许真理并非绝对存在,但我们希望这些探讨可以使我们离她更近一些,也希望本书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书评---------------  &孩子们并不属于我们&&他们是来到我们生活中的小小陌生人,给我们带来愉快和照料他们的责任,但我们并不拥有他们。我们要帮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初拿起这本书,是被封底的这段话深深吸引的,有一种淡然的理性和恬适的温暖之感。  能够以这样的句子来概括书中&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主题,看得出来编者所费的心思一定不少。最近的几十年中,我们在性别方面的讨论一直围绕女性受歧视或男女平等来展开。然而,也有一些社会学家警告说,男性中也正在出现一种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危机。事实上,我们正在面临一个转型中的社会,那些我们未曾遭遇过的社会压力和竞争将扑面而来,其中很多让成年人束手无策的问题,将不可避免地降临在孩子们的身上,也在不同程度引领着家长们以相同或不同的方式教育子女。其实,如果把一个男孩用女孩的方式养育,他们长大后就会许多女性的行为。同样,如果把女孩当成男孩培养,她们的行为怎么看怎么像个男孩。  因为每个人成长都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和环境之间存在一种极为复杂的互动关系。性别是以生理性别为基础的社建构,一个人为男为女,并没有天生的性别认同,他们是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性别认同的,在经过社会的建构之后才成长为男人或女人。生理性别是天生的,心理性别则是与社会交互影响的产物,它会随着时间和文化的不同而改变。  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几个父母,有几个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们成为他们自己呢?多少人认为传统的教育观点是男尊女卑思想的一种延续,是父权制的文化偏见所造成的,带有&性别歧视&的倾向。于是,他们打出&男女平等&的旗帜,认为女性和男性应该在社会中承担同样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必要进行教育的区别对待。其实男孩女孩从出生就注定是不一样的,并且这些差异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细节中。  这本书从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一样开始,提出&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这一性别教育思维模式,并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男孩和女孩不能&混养&的理论依据。并认为性别是我们的天性,我们或许可以忽略,但却不能违背自己的天性,否则我们也许可以说,我们是在违背自己。性别所给予孩子的天生的特质,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潜能,尽管这与性别不是完全一致的关系。独具慧眼的家长,知道发掘孩子的潜能,并尊重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做自己擅长的事,自然健康成长,不是主观代替孩子确立发展目标,更不是贪大求全,要求孩子&全能&,而是真正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可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引导孩子教育方面的好书。  另外,在装帧设计上,这本书的封面与书中句子风格一致,简简单单的白色底面,没有任何花纹和工艺,可谓朴素,但配上线条明晰的男孩女孩小图和书名的照应之后,便带上了一丝类似文人画的素雅之气。  书中版式依然简朴、精致,精巧之设计像微风一样不觉然给人以舒服的感觉。全书皆由短小精悍的小故事组成,再加以精练到位的评释,每篇不过六、七百字,却一路娓娓道来,令人击节称妙。全书看似杂乱繁琐,其实环环相扣,从早期弗洛伊德的理论,到现代心理学家的科学实验及成果,都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之中给人思考的空间。其中对&男孩女孩教育&的探索,对现代教育的思考,对冥冥之中玄妙的追问,都不只是在给你一个答案,反倒觉得像一个个你早就挂在嘴边却没有问出口的问题,期待着你自己给出更多的思索和解释。//****************男孩穷着养***************  男人被寄予太多期望。这种期望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作用了。当一个男孩长大后要面临立业的压力,家长便会着重培养他们掌握这种能力。我们用&穷养儿子&来概括家长的做法,这里面的&穷&字,更多包涵了不同于金钱的意义。&&&&&&---------------男孩的生长蓝图---------------  蛇、蜗牛和小狗尾巴做成的男孩  志强刚出生的时候,爸爸有些时候还帮上忙,主要是妈妈来照顾他。这个小家伙深深沉浸在妈妈的世界里,妈妈就是他的全部港湾。只要一听到妈妈的声音,或者看见妈妈在摇篮边看着他,他马上就脸上发光,没有什么其他事情能使他这么快乐。他对妈妈露出自己的第一个笑容,发出第一次咿呀声。遇到任何可怕的场景,他都立刻扑向妈妈的怀抱。  在两岁以前,志强和双胞胎妹妹姗姗一样喜欢娃娃。他们还喜欢跟着大人一起做饭、拖地板、晾晒衣物。对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感兴趣。看起来,志强似乎比妹妹更离不开妈妈,妹妹都已经学会自己吃饭了,志强还要妈妈喂。  四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把志强和姗姗送进幼儿园。志强很喜欢幼儿园,因为这里有很多小朋友。这时候志强已经不玩娃娃了,他忙着跟小伙伴们做游戏,小偷游戏、战争游戏&&所有运动型的游戏都喜欢。他也喜欢上房揭瓦、下河摸鱼、爬树、满院子追逐,经常弄得伤痕累累的回来。  为了玩耍,这个小伙子起早贪黑,顾不上吃饭,就算跟大树和狗也能玩得忘乎所以,即使在屋里,他也喜欢佯装中弹而跌倒。他在任何时候都喜欢进攻,连小树枝也变成进攻的武器,有一次他还把妹妹的芭比娃娃偷出来当武器,因此遭到爸爸的批评。  七岁的时候,这对双胞胎兄妹上学了。志强在学校也玩得很愉快,但他似乎在学习方面不那么开窍。他读书费劲,写字出错,老师经常因此而大声斥责他,恨不能把知识输入他的头脑。不过老师并不知道,这并不是志强的过错&&男孩子的左半球&阅读管道&通常没有那么畅通。好在爸爸妈妈知道这些,他们鼓励志强,培养他的自信,教会他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使志强渐渐找到了方向。  志强很有绘画的天赋,很小他就能画出很漂亮的玩具小汽车。他觉得画画太有趣了。另外他的物理成绩也很好。爸爸很支持志强发展自己爱好,高中毕业的时候,爸爸建议他报考建筑学专业。这真是一个很棒的选择。志强发现自己在建筑的领域如鱼得水。//---------------男孩的天赋和弱势---------------  出色的男孩男孩自信、生机勃勃。他们喜欢集体生活,并善于根据自己的实力来估计自己在所处集体中的地位,更喜欢主宰、控制环境。男孩喜欢竞争,在竞争环境中他会觉得兴奋,男孩也愿意接受挑战,甚至有不为任何理由就去冒险的倾向。  如果能够从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支持和爱,男孩会比女孩更早地走向独立。通过对6个月的男女婴的对比实验,可以发现,面对困难的时候,男婴已经开始试图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借助哭泣等手段。  男孩体内的睾丸素使男孩更具攻击性,心理学家称之为&有攻击性的小机器&。在运动能力方面,男孩的爆发力、动作速度和猛烈程度远远超过女孩。  男孩擅长抽象思维,具有很强的立体空间认知能力,4岁的时候就已经擅长三维空间的游戏了,这正是将来学习工程学所必备的技能。男孩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强的潜能,比女孩子更容易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自然科学也是男孩的擅长。  男孩的目的性很强,他们会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在复杂的情况下,男孩比较善于单刀直入解决问题,而忽视感情的因素。  男孩富有个性,他们喜欢张扬与众不同的做事方法,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很有自豪感。  男孩擅长实践,所以他们总是把家里的东西搞坏,又突然间修好了许久不用的闹钟。  男孩的注意力相对要比女孩集中,他们擅长完成一件事后再做另一件事。  请在这些方面帮助他男孩的所有感觉器官(包括直觉)天生要比女孩迟钝。触觉最敏感的男孩也比不上触觉最不敏感的女孩。在视觉方面,男孩对移动物体更感兴趣。在听力上,男孩的敏感度也大大低于女孩,所以有的家长会抱怨&为什么我的话你听不见?!&而事实上男孩可能真的没有听见。  由于体内的睾丸素的作用,男孩对于某种需求或愿望,比女孩需要更快更及时的满足。因此,男孩的耐久力较女孩差,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要比女孩短,做事也更毛躁,他们经常没听清指令就行动,因而错过很多重要步骤。如果家长希望男孩做什么,就要尽量用简单的语言,直截了当对男孩更有效果,不要期待他们对暗示有什么反映。  男孩的语言能力比较差,可能会比同龄女孩晚一年,在阅读方面,男孩会3倍困难于女孩。男孩比女孩更容易产生学习问题,所以补课班里,往往有2/3的男生。男孩不善于察言观色。家长可以通过给男孩讲故事、唱童谣的手段,帮助他弥补语言和阅读方面的不足。  男孩的发育比较缓慢,学会爬行、站立和走路都比较晚,他们身体发育的速度通常要到高中时才能追上女孩。  男孩的细微动作协调能力差,手工可能是男孩的弱项。扣纽扣、系鞋带、拿剪刀这样的动作,他们总是显得笨拙。男孩经常会因为书写差而失去信心,家长要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多拿铅笔或彩色笔涂涂画画,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信心。//---------------男孩的需求满足点在哪里?(1)---------------  美国的艾里姆夫妇在名为《养育儿子》的畅销书中提到,男孩子最想知道三件事情,&第一,谁是领头人?第二,规则是什么?第三,必须按规则办事吗?&因此,要与一个男孩建立稳固的关系,你首先必须是一个领头人,有相当的威望但是又和蔼可亲;其次,只制定可以实施的规则;第三,总是按规则办事。这是与一个男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相互尊重以及彼此信任,男孩子会认为你是站在他一边的,他就会听你的。  这一观点非常有趣,我们甚至可以借助一个中国的故事来佐证。这个故事来自前段时间好评如潮的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及同名小说)。大宅门的主角白景崎是个生下来就不会哭的男孩,顽劣异常。他的母亲白文氏是个聪明又能干的女性,能够在京城医药世家白府大厦将倾之际,力挽狂澜,使白府走出了低谷,却没办法制服这个调皮捣蛋的儿子。在白景崎气走了好几位老师后,一位&论学问是国子监的监生,论功夫是神机营的武师&的季宗布先生成为白景崎的新老师。这位季先生看见&景琦弄块烧了的炭,放到胳膊上&,却不以为然地对白文氏说:&我看这孩子挺好的。&他的理由是:&孩子得管,可别管傻了,听话的不一定是好孩子,不听话的长大了未必没出息。&且看季先生是怎么&降伏&白景崎的:  景琦伸出了手,季宗市扬起板子刚要落下,景琦突然跃起抓住板子。季宗布毫无防备,忙用力攥住,景琦夺了两下夺不下,突然撒手从桌下抽出一把裁纸刀向季宗布的腿上猛刺,季宗布一侧身一反腕夺下刀,抓着景琦的胳膊顺势往上一提,景琦右臂脱臼了,立即不能再动,疼得直咬牙。&&  屋里只剩下季宗布和正活动着胳膊的景琦。季宗布已然给他接好了胳膊,见他仍不舒服,便问:&还疼么?&  景琦就自个活动着胳膊,仍不说话,也不看季宗布,满脸的不服。  季宗布道:&去洗洗睑,跟我去吃饭。&&&  景琦没动,两眼凶狠地望着季宗布。季宗布不再说什么,拿起筷子自己吃起来,只是漫不经意地不时瞥一眼景琦。  景琦仍死盯着季宗布。季宗布坦然地边吃边说:&你甭俩小眼儿眨巴眨巴地瞪着我,我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景琦终于说话了:&想什么?&  &你满脑子想的都是弄个什么招儿把我给治喽!告诉你,死了这个心!想治我?你还小点儿,来!&季宗布忽然伸出右手食指:&有本事的,用手把我这个手指头撅折喽!&  景琦一下子来了精神:&真的?&  &真的。&  &两只手?&  &来吧!&季宗布一笑。景琦两只手齐上夹住季的食指:&我真撅了?&  季家布点点头,景琦咬牙切齿拼尽全力开始撅,使劲儿使得全身乱颤。两只手撅一根食指,季宗布的食指像根钢柱一样纹丝不动。  景琦站起身拼尽全力终于无用,他一下子泄了气,惊异地望着季宗布。季宗布笑了笑接着吃饭。  景琦:&你神了!&  &那当然!这叫功夫,吃饭!&  &你教我功夫!&  &不教!&  &怎么了?&  &你得先念书。&  &那你怎么练功夫?&  &你以为我光会功夫?来。&季宗布从布包里拿出《庄子》给景琦,&你随便翻开一篇。&  景琦好奇地翻开一篇。  &念头两个字。&  &物无,&  季宗布十分流利地背起来:&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景琦真的听傻了。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季宗布滔滔不绝,抑扬顿挫:&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男孩的需求满足点在哪里?(2)---------------  景琦忍不住大叫:&你真神了!&  这些片断非常精彩,我们从中看到,季宗布所展示的,正是男孩希望知道的&规则&,季宗布正是按照这些规则办事,更重要的,他证明了他有理由成为&领头人&,也值得白景崎的信任。当然我们不能略掉一个细节,就是白景崎接着发现,这位季先生就是当时把他从绑架者手中救出的侠士,这个举动有相当大的分量&&没有什么比侠肝义胆更能征服小男孩了。  冒险、争吵、自吹、争斗是男孩的天性,这是性别赋予他们的力量和渴望。对于成年人来说,这股内心深处涌动的力量会演化成前进的动力,但对于男孩来说,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这些只能是自然天性的表现,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这些可能发亮的金子就被埋没了,甚至它们可能走向相反的方向。  男性的天赋使得他们更有可能追求财富、权力、名誉和地位,这并不仅仅是社会文化的影响。反过来讲,社会文化的形成与男人、女人在性别上的差异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男人天生也被赋予子宫,那么这个社会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规则。  例如在语言交流中,男人倾向于提出建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这么做的出发点(或潜意识)是表现自己的地位。因此,男人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通常不自觉地争上风,而给对方出主意会让男人觉得自己处在更优越的位置上。男人倾向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需要表现自己的长处、知识、能力和社会地位。  竞争是男人的天性,他们希望自己在竞争中搏得头筹,这很重要。竞争性的追逐就是他们的生活,所以他们会把某一领域(尤其是事业)的成功(或成绩)作为生活的目标。事业对男人的重要性是很复杂的。对于在赛场上打网球的男人来说,中场休息的说说笑笑后面,每个人都在想下一步自己怎么做才能赢。  男孩的确是蛇、蜗牛和小狗尾巴做成的。性别赋予他们巨大的能量,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对的劣势。不要奢望教育能够做到把他们重新编程,让男孩坐回自己吧,父母的工作就是做一个好的领航者和培训师。//---------------社会与男孩---------------  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科鲁格说:&社会对男人的期望值非常高,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是有原因的。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发生的行为趋向今天仍在发生。&科鲁格的观点是,在人类的早期阶段,女性在生殖繁育方面付出很大代价,男性则需要承担起让尽可能多的女性怀孕的责任,以便让人类繁衍下去。男性的压力在于需要获得尽可能多的异性青睐,为此男性之间就要进行激烈的竞争。当社会早已超越了这个阶段,竞争却作为一种男性行为方式流传下来。正如科鲁格所言:&在男子中,存在着更大的危险行为趋势,男子最容易让自己处在麻烦之中。&  在传统文化中,男性被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在外面的世界谋生,并扮演一个社会地位比妻子高、赚钱比妻子多、更加坚强和勇敢的保护者的角色。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主流文化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有钱有地位有名望不再是衡量好男人最重要的标准,另一方面,家庭生活的成功成为衡量一个男人人生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当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走出家庭,也开始有一些男性选择做&家庭主夫&。关于此项问题的调查表明,分别有12.5%、61.5%、21.4%和4.7%的上海男性认为做&家庭主夫&&很精彩&、&无可厚非&、&很可怜&、&很看不起&。  但是调查也显示了其他的方面。同样是上海男性,在回答&男人应否比妻子更有钱成功&时,65.4%的被调查对象回答&是&。并有超过85%的被调查者认为,作为一个男人事业上要成功,其中坚信&一定要很成功&的占29.2%,&应该很成功&的占57.2%。  之所以选择上海作为分析的案例,是因为由于地缘、历史等因素,一直以来上海男性都以爱家顾家、尊重女性而且不暴力的特质而著称,这与其他华人地区的男性气质是不同的。然而即使在上海,调查数据仍然表明男性希望自己扮演社会的中坚力量。  传统仍在唱主角,社会对于男性扮演事业性角色的期望并没有改变。不管我们打出多么漂亮、前卫、新奇的口号,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如果说女性在性别文化中一直处在劣势地位,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男性也是性别文化的受害者。社会对与男性和女性的要求并未从根本上扭转过来,在对女性作双重要求(事业和家庭)的同时,对男性还保持着以前的高要求,并增加了新的标准(例如家庭),这势必会给男性带来相当的压力。  男人被寄予太多期望。这种期望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作用了。当一个男孩长大后要面临立业的压力,家长便会着重培养他们掌握这种能力。我们用&穷养儿子&来概括家长的做法,这里面的&穷&字,更多包涵了不同于金钱的意义。//---------------父亲的影响力---------------  从小偷总统到抢劫犯  15岁的小汤已经记不得自己是第几次被派出所传讯了。这个被称为&小偷总统&的男孩已经有3年的&创业史&,成昆、成渝、宝成诸铁路大干线上的大小车站,他背得滚瓜烂熟;南北大城市,他也几乎都游遍了。有人问他作案的次数,他答道:&谁记得清那么多,反正不下1000次!&  18的时候,小汤开始&拓展&自己的&业务&,他拉拢一帮&小兄弟&,&歃血为盟&,成立了一个涉黑性质的少年犯罪团伙&&&&青花帮&。在这个帮派里,小汤拳头硬、胆子大,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老大&。  &青花帮&不仅仅玩&偷窃的小手段&,还开始抢劫财物,猥亵未成年少女,敲诈勒索他人。因为他们恣意横行,无所不为,附近的许多学生害怕受到欺负或想得到他们的庇护,也纷纷与他们接近,&青花帮&的势力越来越大。  &青花帮&的胃口和胆子也随之膨胀,他们决定&做一笔大生意&,以提高威望。在小汤的策划和带领下,他们实施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但是他们的行踪很快就被警方发现,警方顺藤摸瓜,将整个团伙一网打尽。  其实,小汤并不姓汤,但是没有人记得他的姓氏,也许上帝原本就没有降生过他。他有家吗?是的,他曾经有一个看起来幸福美满的家,但是在他11岁那年,母亲患肝癌去世,父亲很快就娶了17岁的后妈,并从此对小汤不管不问。于是,小汤就开始了自己原本不该承受的&独立&生涯&&  小汤的案例只是青少年犯罪案例中的一个。像小汤这样小小年纪就走上犯罪生涯的孩子还有很多。在对这些案例进行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其中一些共同点:  犯罪低龄化。几年前,青少年犯罪的平均年龄还在17岁以上,而如今,十五六岁就已经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发期。  团伙犯罪案件增多。在青少年的犯罪案件中,共同犯罪案件居多。他们三五成群,在学校极易形成&小团体&,相互影响,形成共同犯罪。  暴力性和模仿性。很多青少年在作案之前又有严密的策划和分工,他们模仿电视上的作案方法,手段越来越残忍。  最让人心痛的发现是,这些青少年罪犯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破碎的家庭。据统计,父母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正是父母角色的缺失,使青少年找不到引导自己走向正确的力量,迷失了方向。//---------------看,这就是父亲(1)---------------  对孩子来说,母亲角色的缺失是残忍的,而父亲的缺席所带来的困惑有时看上去并不那么明显。即使对一个健全的家庭来说,在传统的性别文化的驱使下,也常常会出现父亲角色缺失的可能。  父亲的缺席将会给孩子带来难以弥补而深远的影响。有人这样说:&让一个男孩和一个合适的男人在一起,这个男孩就永远不会走上邪路。&十几岁的男孩出现犯罪的倾向,这可能与他在摇篮期就缺少父爱有关。摇篮时期得不到父亲的帮助,婴儿的许多技能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和影响,导致情绪变化激烈,自我控制缺乏,因而长大后就会有较多的过失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养成比较偏激的人格。反之,如果父亲一开始就同孩子保持积极而密切的关系,孩子就会向健康的人格发展。大卫?斯托普博士在《与爸爸和好吧》一书中也提到婴幼儿时期父亲的作用:  1.&支持母亲。  2.&关心呵护孩子,使孩子能和除母亲之外的另一个人建立亲密关系。  3.&随时在孩子身边,使他可以离开母亲,建立自己的个性。  4.&当孩子对母亲感到愤怒和沮丧时,为孩子提供宣泄情感的&庇护所&。  5.&为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奠定基础。  6.&孩子安全感的保障。  7.&为孩子将来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8.&为孩子树立亲子教育的典范。  正如女孩要从母亲身上学会如何发挥自己的女性潜能,在父亲角色缺失的情况下,男孩的损失要大于女孩。如果男孩绝大多数时间跟母亲在一起,他就不知道怎样做男人,这经常是同性恋现象的先兆。男孩需要将自己心中蕴含的男性力量转化为对成就感的追求,这是一个培养&男子汉气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父亲的影响力要比母亲大的多。父亲可以更好的帮助儿子识别出自己这一性别的使命、特征,理解做男人意味着什么,将儿子从那种模糊的男性意识里&拯救&出来。  民族英雄林则徐幼时家境贫寒,父亲林宾日是一位以教书为主的穷秀才,他非常注重对儿子的启蒙教育,经常把儿子抱在膝上,教他读书。林则徐后来回忆说:&每际天寒夜永,破屋三椽,朔风怒号,一灯在壁,长幼以次列坐,诵读于斯&,意思就是说,在冬季寒冷的夜里,北风怒号,在十分简陋的小屋里点一盏油灯,父亲教儿子诵读诗书。  即使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父亲也不为金钱所动。一次,一位富豪用重金贿赂林宾日,让其保送自己的孩子上学,父亲严词拒绝。另外一个品行不好的乡绅请他去教自己的儿子,也被一口回绝了。  一天,正在读书的林则徐看见母亲做女红扎了手,就放下书本对母亲说:&您教我做女红吧,我也为家里挣点钱。&母亲听了儿子的话,很认真地回答:&好男儿应该有远大的志向。这不是你要做的事啊!&  &说得好。&林宾日走过来,拿着手中的《宋时?李纲传》说:&做一个好男儿,就得努力读书,向书中的好人学习,比如像这位李纲,说来也是我们的同乡。如果你能像他一样精忠报国,我们就很高兴了。&  有人比较了社会上有成就和无成就的人,发现人的成就大小与父子关系有密切关系。有成就者一般与爸爸的关系亲密;成就较低者则与爸爸的关系较疏远。如果父亲的作用被削弱会抵消,孩子就很难真正独立,并走出健康的人生道路。林则徐最终能够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就是跟幼时父亲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种影响力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这种影响力并不总是呈现好的方面。西方一项对3452名死囚犯(其中只有48名女性)调查的结果显示,95%的人都憎恨他们的父亲。消极的父亲形象所引起的后果更严重。有一个初二年级的学生,伙同他人多次盗窃某建筑工地装潢用的铝合金材料,并且公然放在家中再联系销赃给某废品收购站,其父不仅不及时制止和教育,反而将从其儿子身上搜出销赃得来未用尽的钱供自己喝酒赌博用。如果父亲本身就存在不良行为,就容易引致孩子产生同样的行为问题。有关的研究表明,父亲的不良行为与子女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如果父亲有赌博、酗酒、暴力犯罪、性生活放纵等恶习,不仅会给子女以消极的父亲形象影响,容易引起青少年的情绪、情感障碍(长久的消极后果),也会使子女直接受到感染,从而产生各种行为问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看,这就是父亲(2)---------------  从某种意义上说,父爱是现代家庭面临的最大挑战。父亲角色不同程度的缺失以及反面的影响力往往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如果父子关系处理不当,一些积极的态度有时也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父爱是一种权威性的爱,但很多父亲都对&权威&的概念产生误解。有的父亲对孩子过于严厉,管束、干涉太多,使孩子缺乏与年龄阶段相匹配的自由,就会导致父子间的对抗情绪。对于儿子的管教,有些父亲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常为一件小事拳脚相加,甚至大动干戈,这样的孩子最容易形成粗暴冷酷的性格,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时很容易发生粗暴的攻击行为,并导致违法犯罪。  父亲的影响远不止这些。有一位老板这样表述他选择男性雇员的标准:&我注意的首先是那个人和他父亲的关系。只要他得到过他父亲的爱、尊重他的权威,那他就有可能成为一名很好的雇员。&他还补充说:&我不会雇佣一位反抗自己父亲的年轻人。他在我这里也会惹麻烦的。&这位老板的标准也许有失偏颇,但却反映了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道理:父亲所给予儿子的健全的男性作用模式,无疑是其在今后能够顺利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剂。  下面是两种使父亲的影响在家中传播的基本方式://---------------榜样的力量---------------  有一个人非常喜欢喝酒,每天下班后,他都要到附近的酒馆喝几杯,经常喝到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  有一天,天空下起鹅毛大雪,积雪把路铺成厚厚的一层。下班后,他和往常一样向酒馆走去,走着走着,他听到后面发出奇怪的声音。他回头一看,原来是放学的儿子。  儿子正顺着父亲的脚印走过来,他的小脸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爸爸你看,我正在踩着你的脚印呢!这多有趣!&  儿子的话让父亲心头一震。他立刻意识到,&如果我去酒馆,儿子顺着我的路走,也会找到酒馆的。&  父亲马上改变了行走的路线,向家的方向走去。从那以后,他改掉了喝酒的习惯,再也没有去酒馆。  在儿童的人格发展过程中,超我(道德化自我)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通过对父亲的自居作用(自居作用是弗洛伊德人格学说的经典术语)来实现的。对于男孩来说,自居作用就是通过克服恋母情结度过人格成长的危机,继而追随效仿父亲,以期将来也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  这一点足以解释我们刚才所举的例子。在那些例子中我们看到,有人格缺陷的父亲所提供的反面教材产生了如此恶劣的效果。父亲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你们的男孩就像一个永不停息的小雷达,正在专著地观察你的一举一动,并模仿各种被你忽略的琐碎细节。如果你经常酗酒,那么你的儿子可能也是个酒鬼;如果你经常对妻子发火,你的儿子也会脾气粗暴;如果你不尊重你的父母,你的儿子也不会认为自己有必要尊重你。  身教重于言传。父亲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被孩子收入囊中。如果父亲自己行为不正,又怎么要求孩子不行差踏错?丰子恺曾说:&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他们是身心全部公开的人,好的教育和坏的教育都很容易接受。父亲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亲对孩子们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这个问题上,丰子恺也做出了表率。例如他要求孩子做什么都要认认真真,就首先要求自己做到。他写的稿子字字端正,改涂掉的地方就涂成一片,而不是随手一抹,让录排人员因为看不清而出错。他还不许孩子们乱放东西,东西用毕,必须&归原&,因此在他的房中,样样东西都一直放在固定的地方,很容易找到。  这种以身作则给孩子带来深远的影响。丰一吟后来在《回忆我的父亲丰子恺》中写道:&失去父亲以后,我好比失去了一颗庇护自己的大树,从此必须自己另栽树苗。于是,与外界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体会到父亲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认识到父亲的许多优点,才理解到我们从他身上受了哪些教育。&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合格的小男子汉,作为父亲首先就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父亲在孩子自居作用中的突出地位不可小觑,因此&为了孩子,您完全应该懂得一点儿电子学,懂得一点声音重发系统和当代文学知识。即使不精通现代诗的韵律,也知道韵律是怎么回事,不要单靠回忆往事来维持自己的威信。&(A.弥库沙)父亲应该意识到,自己就是男孩的摹版。如果希望&复制&出让人惊叹的效果,就把自己刻画得精细些。//---------------父亲应该传授给儿子的气质和品格(1)---------------  南宋有个叫刘子真的太尉,他&清身洁己,行无瑕玷&,几十年如一日。  一次,他有事去找以&奢侈糜烂&著称的石崇。上厕所时,见里面装饰得富丽堂皇,使人眼花缭乱,还有两个婢女在厕所里手捧香囊侍立。见这情景,他立刻退了出来,以戏弄的口气对石崇说:&真对不起,我错走到你的内室去了。&  石崇洋洋自得地回答说:&没错,那正是我的厕所呀。&  刘子真却说:&贫士不愿上这样豪华的厕所。&便走到另外的厕所去了。  刘子真有个儿子叫刘夏,在一个村镇上当个小官。按说父亲的品行他是看得见的,但他&不学无术&,整天掉儿郎当,后因贪污受贿而受制裁。刘子真也因此受株连被罢官。  有位好心的同事问:&你为什么不教育你的孩子像你一样廉洁清直、品行端正呢?&  刘子真听了,不解地说:&我吃住在家,与他朝夕相处,难道我的所作所为,儿子看不见吗?我品行端正,是我自己这样做的,不是祖上叫我这样做的,难道他的行为,非要我说教不成?&  那位同事听了,认真地说:&原来,你只注意自己的品行,却不去好好启发教育孩子,你错就错在只注重身教,而不注重言传。言传身教是不能偏废的啊!&  作为父亲,当你在生活中努力扮演着榜样的角色,有没有想到,你希望你的男孩拥有怎样的气质和品格?谈到希望,父亲们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男子汉形象套在孩子的头上,虽然父亲们知道,其中有很多是自己也做不到的。那么,下一个问题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才够&男子汉&?换句话说,男子汉通常有什么标准?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任何一个标准答案都未免失之偏颇,况且社会也在不断改变着对男人的要求。但是我们可以找到这样一些词汇,它们经常被用在男人身上,作为对他们的赞颂:  真实、深刻、敢为、风度、幽默、进取、浪漫、冒险、磊落、干脆利索、铿锵有力、堂堂正正、勇敢正直、宽容豁达、坚强智者、有责任感、真诚坦率、机智果断、强健体魄&&  还有人写下这样的诗句:&当母亲带着疲惫的微笑将你捧给世界/你已经是一座高山,是一片大海了。/性别交给你一副重担,指给你一条路,/对你说:走吧,你是男子汉&&/因为你是男人,一生就要有所成就&&/男人!光荣的性别!/这光荣的全部内涵就在于去承担责任和义务,/做出牺牲和奉献。&  是的,眼前这个小男孩被寄予厚望,这并不容易。对于父亲而言,言传身教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对小男孩最贴心的支持。要知道,男孩&尚在接受培训的男人&,他们出于本能的行为习惯需要父亲的&循循善诱&,这简直是一门艺术。  乔伊刚上大学时,父亲和他约定,每个月初给他寄500美元的生活费。  乔伊还是头一次掌握这么多钱。最初的一个月,他完全没有节约的观念,三天两头跟同学朋友在餐馆挥霍。结果这个月还没有过完,他的口袋里就所剩无几了。乔伊没有办法,只好向父亲求援。父亲容忍了他的做法,提前把第二个月的生活费寄过来。  然而乔伊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第三个月刚过了一半,他就&预支&了第四个月的钱,然后在第四个月开始不久就捉襟见肘。于是乔伊只好打电话回家:&爸爸,我饿坏了。能把下个月的生活费给我吗?&  &孩子,饿着吧。&这一次,爸爸很干脆地拒绝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生活真是太奇妙了。在那之后只有三十美元的半个月里,乔伊绞尽脑汁节衣缩食,居然也熬过来了。  从那以后,乔伊学会了精打细算,他发现,其实只有稍稍节制一下,省掉那些不必要的支出,每个月400美元就够了。这样一来,他就可以省下一些钱,来做一些他喜欢的事情,譬如买书、CD以及捐款。当然,偶尔和同学到餐馆聚聚也是有必要的。//---------------父亲应该传授给儿子的气质和品格(2)---------------  乔伊很快发现了这样做的好处。他的大学生活变得有意义了。为了锻炼自己,乔伊还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为全家赚到了假期旅游的经费。  乔伊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节约、做事有计划、追求目标和生活的意义、自立&&或许还有更多。&孩子,饿着吧。&父亲说。这是只有父亲才能说的话,这种言简意赅的语言对男孩子是有效力的。//---------------皮球与跳绳---------------  爸爸要去体育馆打羽毛球,顺便带去了4岁的朱清和他的小表哥李勇。到了体育馆,爸爸跟球友打了个招呼,就给小哥俩借了皮球和跳绳,让他们自己玩。  爸爸一边打球,一边关注着孩子们。他发现小哥俩玩起来非常不一样:7岁的李勇做事一板一眼,跳绳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而4岁的朱清却像个小猴子,一会将跳绳绑在双杠腿上当&秋千&,一会拿起皮球当&保龄&,一会又将球网当成&铁丝网&,学着解放军叔叔匍匐前进,玩得不亦乐乎!后来竟然连李勇也模仿他来玩耍&&  表兄弟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我们回头看看孩子们成长的家庭:李勇的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对孩子很&用心&,不但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还给孩子安排了很多的额外发展内容。李勇不到4岁就开始学钢琴、练书法,难得有&独处&的时间;朱清的父母却比较&粗心&,经常让孩子自己玩,顶多在必要的时候帮上一把,小朱清有很多自己的时间。  一晃十年过去了,李勇已经成为一个小钢琴家,他的作品经常获得青少年钢琴比赛大奖。他经常到外地参加比赛或表演,每一次妈妈都要陪在他身边。有一次国外一所音乐学院欣赏他的才华,把他特招为学院的学生,于是李勇远赴重洋,开始了异地的求学生涯。这一次,妈妈因为工作的关系,没有陪他一起去。然而只过了几个月,李勇就被学校退学,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李勇完全不能适应外国的生活环境,他不知道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该如何生活,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下,他很快就产生了严重的心理疾病,不得不回国疗养。  小表弟朱清看起来没有表哥那样的才华,但是爸爸妈妈很高兴他正在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阳光少年。有一次,朱清和同学爬山,摔伤了胳膊,同学惊慌失措,他却很镇定地联系医疗队,等爸爸妈妈闻讯赶来,朱清已经跟同学有说有笑地准备回家了。这时朱清还不到14岁。//---------------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  1993年的一篇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的大讨论。在这篇报告文学中,作者将矛头指向1980年前后出生的中国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夏令营中表现出的娇生惯养,同日本孩子的独立形成了强烈反差。文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面对煮熟未剥壳的鸡蛋,一群中国孩子不知所措&&&这是什么呀?&有的孩子问。&是鸡蛋。&&鸡蛋不是这样的。&孩子反驳说,他吃的鸡蛋是&白&的,如果这是鸡蛋,那么该怎么吃呢?  这不是一个笑话。时至今日,当年的&小太阳&都已长大成人,但他们所遭遇的问题仍然存在。如果把一捆未长成的小麦放到现在的城市孩子的面前,很多孩子会告诉你这是韭菜。这有什么奇怪?没有人告诉他们小麦是这样的,家长们在为孩子剥鸡蛋的时候,大概也没有想到孩子还没有见过未剥壳的鸡蛋。  当我们抱怨现代的孩子更为脆弱、敏感、生存能力差的时候,我们该反思的是不是自己呢?现实的状况是,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团团包围,大人们将孩子视为生活的中心,无时无刻不把孩子放在首位,他们关注着孩子的一颦一笑、一哭一闹,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照料,想方设法让孩子过得更好。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世界总是热热闹闹的,面前总有一群为自己&鞠躬尽瘁&的大人,孩子甚至不知道什么叫需要&&大人们早就为他准备的妥妥当当&&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曾提出&独立成长论&,把独立归结为所有生物自然发展的内聚力量。当家长们采取包办的教育方式,看起来是为孩子营造舒适的环境,实际上却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这个道理很简单。特别对男孩来说,他们的发育比较缓慢,学会爬行、站立和走路都比较晚,如果家长仅仅因为怕男孩摔跤,就一直不让他学走路,那么男孩可能就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间,而永远失去健步如飞的机会;男孩的细微动作协调能力差,如果家长仅仅因为男孩叠被子的动作慢,就抢过来帮他叠,男孩就会把叠被子视为一项不能为的事;再或者说,男孩的语言能力相对女孩差,如果家长在男孩刚开始学说话时就急不可待地代言,男孩就会对说话产生畏惧心理。由此可见,父母的包办其实是多么残忍!  孩子的生理的各项功能尚未健全,心智也没有成熟,当然无法独立生存,然而,独立却是孩子自然而然的走向,是成长的主要目标和必备条件。孩子如何才能走向独立,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除了尊重孩子内在的发展力量,父母的帮助(而不是代办)是重要的辅助力量。正如蒙台梭利女士所说:&Helpmetodobymyself&,意即&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没有什么比父母的帮助更有效果,也没有什么比孩子本身更有力量。//---------------&你来决定这件事。&---------------  有一天,爸爸读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人将偷来的男婴交给巫师,要求巫师在这个孩子身上施展法术,用最凶残的方法报复深深伤害了她的男人。  不久,巫师告诉女人,他已经使用了最残酷的办法,请那个女人到指定的地方看一看。  女人看罢,勃然大怒,因为孩子居然被当地最有钱的富翁收养了!  面对女人的责问,巫师却说:&不要着急,等着瞧吧。&  果然,许多年过后,就连这个女人也觉得过分了。原来,这个男孩在极其富有的环境中成长,并没有练就强壮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然而,收养他的家庭遭遇突然的变故而破产,男孩从锦衣玉食的环境里掉出来,根本没有面对挫折的能力,他软弱无能,生不如死,在徒然挣扎了一段时间后,终于绝望而疯狂地在铁路上卧轨自杀。  正在爸爸掩卷沉思的时候,3岁的儿子过来告诉爸爸,他要一个人到外面去。爸爸本来要阻止,却想到这个故事,于是他放缓脚步,尾随孩子出门,决定观察孩子掌握了多少自己保护自己的本领。  爸爸发现,儿子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莽撞,他已经能够在确认安全之后穿越马路。从此以后,爸爸便开始了&独自旅行&教育,在儿子一年级的时候,就告诉他&有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去,只是问路时,找穿警服的人最安全&,还鼓励儿子&回来时,要走与去时不同的路&。  儿子经过这些教育,小学四年级就能自己买车票、订饭店,独自一人出去旅行了。  不少父母这样抱怨自己的孩子:&大人一刻也不能离开,一离开这孩子就不做功课,就思想开小差了。&但同时也有一些父母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一直很懂事,他学习从来不用我监督。&  通过进一步分析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前一种父母往往是对孩子&最不放心&的父母,他们在孩子小的时候陪着玩耍、穿衣、吃饭,大一些又接着陪读。在他们的过多干涉下,孩子渐渐形成了习惯,依赖性强,独自性差。后一种情况的父母往往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他们发现孩子的成长法则,洞悉他们的真正需要,而不是自作主张的判决,他们给予孩子&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让孩子自动地产生尝试的喜悦,并坚信孩子能做到。&&他们知道,孩子们会被这些话而激动不已:  &如果你想的话。&  &如果你真的希望。&  &你来决定这件事。&  &这真的取决于你自己。&  &这完全是你的选择。&  &不管你做出什么决定,我都没问题。&  &你来决定这件事。&&&也许中国的父母很难真正做到这一点,尤其在男孩充满叛逆的青春时代。然而,这些话却让孩子们感动,他们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这是男孩们引以为豪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父母们并没有横加干涉,他们相信自己(特别在男孩不自信的时候)!还有一点让男孩觉得安慰,他们知道父母并没有走远,他们正在背后默默地注视着他,并一定会在真正必要的时候出现。  这种信任让男孩觉得沉甸甸的,没有人愿意辜负这种信任。这些感情会转化为前进的力量,这往往就是大人们所谓的&学习意愿&。//---------------思维与创造---------------  在&男孩的天赋和弱势&部分我们提到,如果能够从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支持和爱,男孩会比女孩更早地走向独立。  当我们还在对女性的独立及其程度争执不休的时候,男性自身和社会文化都对男性提出了更高的独立要求。这不仅仅是文化的力量。正如前面提到的试验:当面对困难的时候,6个月大的男婴已经开始试图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女婴却通常借助哭泣等手段。当然这些不同只是性别上的差异,并没有优劣之分。男性更喜欢实践,喜欢尝试与竞争,他们喜欢在这些过程中的思维与创造的乐趣。  当家长们告诉孩子&你来决定这件事&的时候,这种乐趣就开始了。举一个爬树的例子。男孩在爬树之前,首先会观察树的整体,判断这棵树是够适合爬,以及自己能否爬上去。如果能爬,男孩就会开始下一步:从哪里开始爬?能够爬到哪里?与自己的体重相比,哪根树枝最稳妥?怎么爬?&&需要确认的东西有很多,男孩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可能有关力学、生物学,等等。家长们的态度则关系到男孩能否顺利获得这些知识,如果因为担心而加以阻拦,那么这个男孩就损失了这次机会;反之,男孩也许会掉下来,但是这又怎么样呢,这是男孩自己的选择,他知道下次如何才能避免掉下来。  爬树是孩子给自己寻找的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激发思考和创造的源泉。如果孩子想要爬树,他未必只是因为想得到树上的苹果。苹果和奖杯的意义是一样的。如果孩子想要桌子上的小画书,但是却不够高;如果他想拿旁边的玩具,可是胳膊不够长;如果他想吃鸡蛋,可是手不够灵巧,父母该怎么办呢?有的家长会抢先行动:&想要这个吗?来,这个给你。&所以,在父母过度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往往缺少&基础体验&&&火柴怎么划?鸡蛋怎么剥?衣服扣子怎么钉?甚至,拖把怎么用?生活上的独立性缺乏带来思维的独立性缺失。生活&感觉&迟钝的孩子很容易信心不足,而&经验丰富&的孩子却不怕,他们已经有了很多次这样的尝试,很容易就会投入到新的实践中去。当独立解决问题让孩子感知到自己的力量,思维就成为一种乐趣。  问题激发探索的兴趣,答案显示思索者的独特。思维中充满了创造,这种创造是一种独特性的存在。对于男孩来说,他们更富有个性,喜欢张扬与众不同的做事方法,这种与众不同就是创造。4岁的朱清正是因为玩出了自己的花样,&一会将跳绳绑在双杠腿上当&秋千&,一会拿起皮球当&保龄&,一会又将球网当成&铁丝网&,&学着解放军叔叔匍匐前进&,所以才&玩得不亦乐乎&,&后来竟然连李勇也模仿他来玩耍&!如果&跳绳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对于男孩子还有什么乐趣呢?大人们的规则无疑局限了孩子的思维独立性。//---------------成长的空间---------------  小的时候,志强看起来比双胞胎妹妹姗姗笨拙。他需要更多时间系鞋带、扣衣服扣子、拧瓶盖或旋开门把手。有一次,爸爸去幼儿园接志强和姗姗放学,看见孩子们正在给自己穿外套,姗姗很快就穿好了衣服,志强却慢吞吞的,怎么也扣不上扣子。  &哥哥快一点。&姗姗看见爸爸来了,不由得催促道。  志强的小脸憋得通红,可是一双小手就是不那么&听使唤&。妹妹一摧,志强更着急了。  &穿一件外套可不容易。&爸爸笑着说,&可是儿子,你把衣服穿得很整齐呀。&  听到爸爸的夸奖,志强将信将疑,可是当他看到爸爸鼓励的眼神,情绪慢慢地平复了。  后来爸爸发现,志强虽然不如妹妹手巧,可是他每次都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鞋带也系得平平整整。这个好习惯一直到保持到现在。  爸爸知道,儿子的成长并不能同大人的效率相提并论。如果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理解和支持,不以丧失信心为代价地学习,慢一点又如何呢?效率是孩子的敌人。对于男孩而言,学会扣钮扣、系鞋带需要更多的努力,这并不容易。爸爸知道自己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  男孩需要成长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两层含义:  学习的空间本田宗一郎先生是日本大型企业本田技研公司的创始人。上小学时,他在班里是后进生,无论做什么都失败,成绩也不理想。然而,&正是因为当时的失败,才培养了我能独立思考、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大脑,&本田先生如是说。&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东西与自己经过深思苦想得来的东西相比,其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是大不一样的。&  学习的空间包括学习走路、认字、阅读、系鞋带、扣衣服扣子、拧瓶盖、旋开门把手、爬树&&不要对他说&这么慢&、&不许失败&、&你真笨&、&我来替你做吧&之类的话,而应该放手让他自己做,并告诉他,&失败了也没关系&。虽然他很慢很笨,可是他正在学习,这是一项神圣的工作。  心灵的空间漫画家蔡智忠从小就对漫画有浓厚的兴趣,刚上中学时,因为学校改建,每天只上半天课,蔡智忠便借着这个机会,天天往漫画书店跑,他的休息时间,不是看漫画,就是自己画漫画。  因为太专注于漫画,蔡智忠的功课一塌糊涂。英文第一学期才考了三十几分,代数勉强及格。等到第二学期,代数也挂了&红灯&。蔡智忠遭到了留级的处罚。  这恐怕是蔡智忠人生的第一次大挫折。父亲当然十分失望,他知道,蔡智忠不是不聪明,只要他把精力的十分之一用在功课上,就可以应付自如。  然而就在此时,台北的一家漫画出版社写信给蔡智忠,邀请他去画漫画。  蔡智忠很珍惜这次机会,但是他心中并没有底,他不知道父亲会不会阻止他。  晚上,他忐忑不安地走到父亲身后,轻声说:&爸,我明天要到台北画漫画。&  父亲没有抬头,边看报边问:&有工作了吗?&  &有了!&  &那就去吧!&父亲极其平静地接受了儿子放弃学业的事实。短短十来秒钟,成为影响蔡智忠一生的重要时刻。  著名教育家陈鹤勤先生曾提出:&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男孩有更多的独立性要求。对年幼的男孩来说,独立意味着父母的放手和支持,到了一定年龄后,男孩更需要一个身心都独立的空间,需要更多的自由可支配的感觉。  给予孩子自由并不是盲目的。作为男孩的家长,了解孩子,给孩子一个思考和历练的空间是必要的。正如蔡智忠的父亲后来说:&对儿子的行为,其实我一直都很注意。我知道他的兴趣和天分,所以给他自由,事情只要认真做就好。&//---------------&奥特曼&英雄男孩---------------  我是奥特曼  健健4岁了,他跟别的小男孩一样喜欢玩追追打打的游戏,每天回家,身上总是脏兮兮的。让妈妈头疼的是,健健的衣服总是很快就穿坏了,有时刚上身的新衣服一转眼就被磨了个大洞。眼看夏天到了,妈妈觉得健健替换的衣服太少,就带他去商店,打算给他买件体恤衫。  商店里的儿童衣服还真不少,各种款式花样和质地的都有,妈妈打量了一下,心里大概有了主意,就故意问健健喜欢哪件衣服。  健健看来对买衣服并不热衷,他瞄了一眼货架,很干脆地说:&都不喜欢。&  &这件不好吗,你看,有一道蓝边,你不是最喜欢蓝色的吗?还有一个可爱的卡通图案呢。&  &卡通不好看。&  &不好看吗?那你看看其他有没有喜欢的?&  这时,健健开始漫不经心地搜索其他货架,突然,他眼前一亮,迅速上前扯出一件体恤说:&我喜欢这件,这件,有奥特曼!&  妈妈看了看这件体恤,果然在白色的底子上,印着一个红红的奥特曼。可是奥特曼图案非常粗糙,衣服的做工也不好,是典型的劣质廉价商品。  &这件做工不是很好,咱们换一件吧?&妈妈试图劝说健健,可是健健一副执著模样,表示就喜欢这一件衣服。妈妈不想打击健健的审美,只好买下来,妈妈想,这件衣服做工粗糙,也穿不了多久。  回到家,妈妈像往常一样把衣服洗干净,衣服刚晾干,健健就迫不及待地换上新衣服,美滋滋地找小朋友玩去了。  &看,我的奥特曼!&健健看见小朋友,马上就说。  那小朋友立即挺胸回应:&我也有奥特曼!&果然,他的鞋上也绣了一个奥特曼的图案。  这件&奥特曼&衣服成了健健的最爱,他破天荒地穿了很久都没有穿坏。妈妈不由得暗暗惊奇。  妈妈还发现,健健对奥特曼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看奥特曼的VCD是健健每天必做的功课,同一集的奥特曼也经常拿出来&温故而知新&,而且乐此不疲!他还常常模仿电视画面,一手拿着奥特曼模型,另一手拿着怪兽的模型,嘴里念着台词,让他们互相搏斗。那认真劲真是让妈妈始料不及。  健健这么热衷于奥特曼,也有许多好处,有时候他赖床,怎么叫也不起来,妈妈就喊:&奥特曼,怪兽来了&&&健健就一下子来了精神,眯着眼睛在被窝里笑,过一会儿,喊一声:&我是奥特曼,你是怪兽,嗨&&&便从床上爬起。这一招每次都挺有效的呢!  健健还经常发扬&奥特曼&精神。有一次,健健看见马路旁一只小猫正在被几只大狗欺负,就很英勇地跑上前,大喊:&我是奥特曼,你是怪兽,嗨&&&几只大狗没见过这阵势,居然被吓得一溜烟跑了。这事让健健自豪了很久,可是妈妈有点担心,健健会不会因为逞强而遭遇危险呢?//---------------男孩与奥特曼---------------  &奥特曼&是什么?&奥特曼&是日本产的系列多集科幻片VCD,为了世界的爱与和平,英雄的奥特曼兄弟屡次同怪兽作战,一次次在危难中振救了地球和人类。自1990年抢滩中国以来,奥特曼在中国刮起了强烈的旋风。这个日本人家喻户晓的明星也成为中国小朋友喜爱的偶像、心目中的英雄。戴奥特曼面具、翻阅奥特曼画册书籍、参观奥特曼展览、观看奥特曼电视片、VCD以及趋之若鹜地谈论有关奥特曼的话题,成为许许多多中国儿童的时尚生活。  对于孩子们喜欢奥特曼,家长、老师百思不得其解:奥特曼的造型并不好看,怪兽一看就是假的,动作千篇一律,情节也粗糙,孩子怎么就喜欢上它了呢?而且,奥特曼里充斥着打打杀杀,孩子会不会学得非常暴力呢?  我们可以从&奥特曼&的主题里探寻男孩们痴迷的原因。虽然奥特曼出了几十年十几个系列,奥特曼兄弟作战的对象也包括了宇宙外星人﹑机器人、海底生物、昆虫等近1000个怪兽,同时还配以宇宙、光年、恒星、空间站、宇宙飞船、马赫、万吨、红外线、时间、空间、速度、质量、光线等艰深的概念,但是这些剧集都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情节简单得让成年人不屑一顾。奥特曼的每一集都只为了清晰地阐述一个主题:善的胜利和恶的消灭。  正义总能战胜邪恶,男孩子们就是喜欢看简单的战斗场面和旗帜鲜明的结局。对于男孩来说,没有什么比做英雄更让人振奋了。男孩们渴望自己强大,但又意识到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弱小状态,他们希望得到安慰和激励,希望自己勇敢并被承认,当奥特曼依靠特异功能击败神秘而强大的敌人,男孩们也在做着拯救世界的梦想。至于奥特曼情节的简单重复,正是考虑了这个年龄段男孩的生理特点,重复的阅读(或观看)对孩子有好处,这也是吸引孩子的最佳方式。  男孩们喜欢奥特曼也有部分是出于集体意识。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男孩喜欢集体生活,并善于根据自己的实力来估计自己在所处集体中的地位,更喜欢主宰、控制环境。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尽管他们对信息的感知、处理以及判断都还稚嫩,但他们也已经拥有自己的小圈子,这是属于他们的集体。试想,如果幼儿园里别的小男孩都能将所有奥特曼主角的个人资料倒背如流,而自己却对奥特曼一无所知,那是多么丢人的事情啊!被排挤出集体的感觉可不好受。  家长们大可不必为痴迷奥特曼的男孩们担心。你们在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不是也喜欢铁臂阿童木和花仙子吗?这些卡通形象曾经为热爱幻想的我们营造了一个天真的世界,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奥特曼也一样。  奥特曼诠释了正义战胜邪恶、团结、勇敢等积极向上的精神,圆了男孩们的英雄梦想,当这些精神演化为男孩内心的道德的力量,男孩就会变得强大起来,成为真正的男子汉。这不正是我们期待的吗?//---------------这才是我们要担心的---------------  如果家长们还是不放心,建议你们把目光转向我们正面对着的文化环境,尤其是成人世界&&究竟流行着多少比奥特曼还要恶劣的东西呢?这些才是摆在男孩面前的危机。我们一再重复,社会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借助文化的力量把男孩培养成健康的男人,但是也要提防文化可能给男孩带来的伤害。  在这个问题上,电视作为现代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成为众矢之的。有的社会学家称电视是一种&暴力&,它堂而皇之地向整个社会群体&施暴&。从某种程度讲,这种说法并不过分。美国人做过统计,在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中,平均每小时有9个暴力镜头;在儿童卡通片中,平均每小时有21起暴力事件。琼安?安德森?威金斯在她的《改变看电视的习惯》一书中写道,典型的美国孩子一天大约看6个小时的电视。据她计算,当这个孩子长到14岁时,他或她已经目睹了1万1千起谋杀;高中毕业之前,他或她已经受到35万~64万个广告的冲击。  不仅仅是电视。当荧屏上动辄拳脚相加、刀光剑影的武侠影视剧大行其道,我们的书店里也有无以数计的文学作品和光碟竞相用精细的暴力情节描写和血腥残杀场面来吸引读者眼球。暴力影视剧、暴力网络游戏、暴力文学作品、暴力卡通漫画&&当文化中的暴力成为时尚,充斥我们的生活,这种文化便成为文化暴力。文化暴力对男孩的影响残酷而深远。  我们一次次看到这样的报道:两名中学生在班级卫生扫除中追逐耍闹,其中一位不小心将另一位的毛衣撕开一个小口,于是两人开始互相推搡争执。老师将他们带回办公室进行劝导,两人表示了和解。然而放学后,在三名同学的怂恿下,毛衣被撕破的同学再次追上对方要求赔件新毛衣,对方不答应,两人又扭打在一起。厮打中,毛衣被撕破者手握借来的小刀挥舞捅扎。被扎的同学颈部和左前胸各中一刀,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中国的校园暴力案中大多采用砖头、菜刀等较为&原始&的武器,而在枪支自由的美国,校园暴力演变为校园枪击案。在这其中,哥伦拜恩中学凶杀案可能是最血腥的一次。在这场发生在1999年的枪击案中,两名学生哈里斯和克莱伯德,携带自动步枪,冲进校园疯狂杀戮,在短短16分钟内,杀死13人,后来在与警察的对峙中自杀身亡。   男孩的独立意识在逐渐增强,但他们的认识理解能力却相对滞后。他们认识问题片面、直观,而且易冲动,好感情用事、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喜欢刺激、易接受暗示、模仿力强&&显而易见,他们对于文化的抵抗力是薄弱的。然而,文化暴力正在向青少年暗示一种英雄感。这种英雄感正是男孩需要的东西。那些暴力镜头不仅成为男孩犯罪的指南,还误导了他们的发展方向。那些宣扬暴力美学的电影让男孩们以为黑社会老大才是真正的英雄,继而盲目崇拜、仿效,学习他们利用拳头解决问题&&如果文化中暴力成为时尚,凭什么让男孩认为这样做是错误的?  暴力文化只是我们阐述的一个方面。当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时期,人们的脚步越来越快,我们发现有些东西开始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有人说,真理根本不存在:无所谓对与错,善或恶。这样的理论让我们恐慌,但是它却在某个范围内大行其道。美国的詹姆士?杜布森博士将这归结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者能与矛盾和平相处,他们一方面提倡&保持上帝的美丽漂亮的环境&,同时又宣称&婴儿还算不上是人,可以在最初的几小时或几天内把他们杀死而不受惩罚&。他们不认为自己的观点必须合乎理性,也不给予任何解释。  是的,男孩们面临机遇,也面对陷阱。父母需要认识到这一点,然后想想该如何减弱甚至消除不良文化对男孩的影响。男孩的爱好、经验、价值观念和所受的教育,都将在此受到考验。//---------------男子汉是怎样炼成的?(1)---------------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儿子苦恼。儿子都已经十六七岁了,却一点男子汉的气概都没有。无奈之下,父亲去拜访一位拳师,请他帮助训练儿子,把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把孩子留在我这里吧&,拳师说,&半年以后来接他,我保证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父亲放心地走了。半年以后,他如约来找拳师,拳师便安排了一场拳击比赛来展示自己的训练成果。  与男孩对打的是一名专业的拳击运动员。运动员一出手,男孩便应声倒地。但是男孩很快就从地上爬起来,再次接受挑战。然而运动员的力量太强大了,男孩又被击倒在地&&如此反复了很多次之后,拳师问父亲:  &你觉得你的儿子算不算男子汉?&  &我简直无地自容。&父亲失望地回答,&没想到半年过去了,他还是这么不经打。&  拳师却意味深长地说:&我很遗憾,你只看到了表面的胜负,却没有看到双方实际力量的悬殊。你的儿子不畏强势,一次次倒下去又爬起来,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啊!&  英雄并不只在童话中出现。世界上永远存在相对的强势和弱势。跌倒了再爬起来,这就是令人尊敬的男子汉品质。很难给男子汉品质下一个定义。我们所描绘的只是一些观点(在前文&父亲应该传授给儿子的气质和品格&部分我们已经涉及)。对此,詹姆士?杜布森博士的总结非常精彩:&作为父母,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儿子们从&不成熟的、反复无常的少年转变成诚实而有爱心的男人,他们尊重父母、尊重婚姻、信守承诺,是果断有力的领袖、优秀的劳动者、保持着健康的男性气质&。&  我们希望眼前的&奥特曼&男孩将来成为真正的男子汉。这个男子汉不一定拯救世界、捍卫和平、从起火的房子里救出小孩,或者把抢钱的强盗赶跑。但是他每周回家看望父母,对工作克尽职守,与妻子相亲相爱,是孩子佩服的好爸爸。他承担自己的责任,也快乐地享受生活。下面是我们愿意着重强调的品质:  仗义执侠,保护弱小放学了,罗伯特和好朋友杰克一起回家。刚走出校门不久,就看到一帮孩子在打架。&我们也去看看吧。&杰克建议。  &不。&罗伯特摇头说,&打架是不好的行为,我们还是回家吧。&  &你真是胆小鬼。&杰克嘲笑罗伯特。旁边的孩子也跟着起哄,可是罗伯特并没有当回事。  过了几天,孩子们去小河边玩耍,一个不小心,杰克掉进了水里。  &救命!&杰克不会游泳,他慌了神,拼命地在水里挣扎。  孩子们吓坏了,大家有的跟着喊&救命&,有的躲得远远的,没有一点主意,就是会游泳的孩子也不敢下水帮助杰克。眼看杰克一点点下沉,形势万分危急。  就在这时,罗伯特从这路过,他看到这一幕,毫不迟疑地脱下衣服跳进河里,在关键时刻把杰克拉上了岸。  孩子们再也不嘲笑罗伯特是&胆小鬼&了。罗伯特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小英雄。  尊重女性关于男性与女性的差异,我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对于成人来说,我们都有自己的关于两性的观点&&可能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也可能与众不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希望孩子们建立怎样的看法。  特别对于父亲来说,如果你提起女性总是带有贬低的口吻,如果你喜欢仅仅把女性当作一个目标来讨论,那么你的儿子也很可能会照着你的路走,甚至把这种思想&发扬光大&。  然而,真正有智慧的成年人都知道,这种思想将影响到男孩与异性的交往,更严重的是,它不可能为男孩带来美满的婚姻。  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有一个圣彼得堡的男孩,他个子很小,发育迟缓,经常受到高个子同学的欺负。为了赢得别人的尊重,男孩开始练习拳击,可还是经常被人打得鼻青脸肿。就在他的自信心越来越弱的时候,父亲建议他去学日本柔道,这一招很快收到了成效,过去迷信于一味用拳头说话却又屡屡碰壁的他,也因此开窍了&&原来&讲道理&一样可以赢得他人的敬佩。柔道改变了男孩的性格,让他重塑了英雄梦,也教会了他永不服输和尊重对手与伙伴的精神。后来,这个叫普京的男孩成为了俄罗斯总统。//---------------男子汉是怎样炼成的?(2)---------------  世界上没有不尿床的孩子,英雄也不例外。男孩只有不断从各种途径吸取精神食粮,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深刻,才可以使自身变得更博大,更有力量,并且能够完全掌控自己,而不受他人摆布。  强健身体,增加体能运动保证了男孩的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使他们保持充沛的精力、注意力集中、直觉敏锐。对于迫切想成为男子汉的男孩来说,运动是他们克服生理和心理困难的过程,他们将从中培养健康的情感、增强信心、强化意志。  如果不够身强力壮,男孩怎么能成为&奥特曼&英雄呢?//---------------赢的教育---------------  他为什么不愿上班?  19岁的李明中专毕业了,可是他不愿意去上班,甚至不愿意出家门。他非常自卑,害怕见陌生人,脾气古怪、暴躁,动不动就大发脾气,并以自杀相威胁。李明的父母为此苦恼不已&&&要是有人让他工作,我给老板工资也行啊。&李明的妈妈如是说。  李明曾经是一个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变成这个样子呢?李明的爸爸解释说:  &在他上初二时,班级评选班干部,他满心欢喜地以为能当选,结果老师没选他,反而选了比他差的同学。这件事对他打击特别大,他放学回来一句话都没说,直接躲到了屋里。第二天,他把这件事告诉我们,反反复复说了好几遍,当时由于工作忙,我们谁也没搭理他。&  从这以后,李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沉默寡言,对所有的事都提不起兴趣,不爱上学,也不喜欢参加班级和课外活动。甚至在街上看见同学和老师他都会立刻绕着走。  &如果当初我们能认真听他说,好好开导开导他,他就不会变成今天这样了。&爸爸懊悔地说。  然而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初中毕业后,李明勉强考上了一所中专。父母为了锻炼李明的性格,让他与同学接触、交往,就坚持让他住集体宿舍。可是仅仅住了几天,李明就嚷着要回家。父母不同意,他就跑到网吧里打了一宿游戏,躲着寝室里的同学。无奈之下,父母只好把李明接回家。  中专毕业后,李明的性格更孤僻了,毕业两个月,他没迈出家门一步,有一次妈妈好不容易说服他,让他到公共浴池洗澡,可是他刚走到楼下,就突然跑回家躲起来,怎么也不肯出去,说不愿意洗澡见陌生人。  &他天天在家躲着,说自己笨,不如别人,活着就是受罪。&妈妈流着眼泪说。为了不让儿子做傻事,她已经辞了工作,专门在家看着儿子。  李明的父母对孩子没有更多的要求。他们只希望儿子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健康快乐地生活:&敢说话,能经常在外面溜达溜达&。//---------------关注男孩的情感表达---------------  是的,每个男孩都喜欢竞争、好斗、富有攻击性、喜欢冒险、带着或多或少的英雄情结,可是这些东西不会毫无理由地贯穿他的一生。如果教育得当,男孩会把这些发展成优秀的男性品质;然而在相反的情况下&&也许在父母尚未意识到的情况下&&他们已经在向一个危险的方向迈进。  我们有理由相信,李明本来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可爱的少年。他只是在一个岔路口迷了路。要知道,挽救一个频临崩溃的男人比培养一个健康的男孩困难得多。男性的先天因素并不能保证他成为一个优秀的男人(甚至很多人对天才也抱有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能力与智商无关),那些坚强的、具有保护力的品质是社会给男人的面具,也是男人们对自己的期望。然而,怎样让一个小男孩成为我们所期望的男人?在人们对这个问题普遍关注的时候,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小男孩身上所背负的压力。  &我渴望成为男子汉,我也想赢。告诉我该怎么做?&家长们是否听到了男孩们内心深处的声音?下面是男孩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家长们不妨&倾听&一下:  行为表达得知自己的语文考试不及格,朋朋把自己关在屋里,用拳头狠狠地击墙,他的手为此受了伤。后来爸爸给他做了一个沙袋,于是以后朋朋在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围着沙袋出气,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出色的拳击手。  延迟表达我们已经解释了男女大脑的不同。男孩也许在事情发生了很久以后才能明确自己当时的感受,这个时间因人而异。家长们需要耐心等待,有时追问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找个洞穴男孩有更强烈的独立性要求。他们常常会把家中的桌子下、床下当作&私人领地&,对于大些的孩子来说,洞穴可能指&秘密地点&,也包括心理空间。相比较女孩,男孩更喜欢自我调节。  目的性强如果女孩向你哭诉,她可能只是想获得安慰,男孩则倾向于寻找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如果妈妈病了,女孩更善于温柔地用语言抚慰,而男孩宁愿给你倒杯水或拿个药片。  哭哭对于男孩来讲是非常正常的行为。男孩比女孩哭的少,但当男孩哭的时候,往往也是他情感最脆弱最需要安慰的时候。家长最错误的做法就是喝斥孩子:&你哭什么哭,哪里还像个男子汉?完全是个小姑娘!&这样会使男孩心情压抑。//---------------谁是头?我该听谁的?---------------  打开男孩的心灵之窗,我们发现,男孩最希望知道的问题是:&谁是头?&  接踵而来的问题是:&规则是什么?必须按规则办事吗?&在&男孩的需求满足点&部分我们已经就此做了深入的探讨:男孩是天生的竞争者,他们希望自己在竞争中搏得头筹,并把某一领域(尤其是事业)的成功(或成绩)作为生活的目标。  李健的房间总是乱糟糟的。妈妈建议他收拾一下,他说,&我不喜欢收拾屋子。&  &可是你不认为你的房间太乱了吗?&  &那有什么关系。&李健答道:&爸爸的书房也很乱啊。&  的确是这样。妈妈哭笑不得。她也建议丈夫收拾书房,丈夫跟儿子的回答是如此相似。不过,妈妈很快想出一个好主意。  &来一场比赛怎么样?我来打扫厨房,你打扫自己的房间,爸爸打扫书房。我们看谁干得又快又好。&  两个男人&&爸爸和儿子都同意了。打扫完屋子,他们还建议去花园锄草:&我们看谁锄的快!&  竞争是男人的天性,各个年龄段的男人都一样。他们喜欢品味胜利的喜悦,这种天性策动男孩去追求成就,从而内化为成就欲。  因此我们看到那些男孩,即使他们还没有掌握挑战世界的技能,已经跃跃欲动,希望大展拳脚了。对征服的渴望促使他们投入到一场场&战斗&中,这些&战争&最初可能只是表现为海盗游戏。家长需要了解这一点,并认识到,成就欲是促进男孩充分发展潜能的重要动力之一。如果男孩的情感诉求被忽略,没有获得成就需要,或者说这种诉求没有被当成一种力量得到养成和提升,男孩就缺乏前进的动机,他们的潜能就难以被充分发展,甚至他们的人格也会受到损伤。  李明的故事就是一个让人叹息的例子。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发生在我们的男孩身上。所以,请倾听男孩的心声吧,并且试图与他们的脚步保持一致,他们需要建立起关于成就、胜利、赢、竞争&&等词汇的健康概念。//---------------下次你会做得更好(1)---------------  人们说,男孩是由蛇、蜗牛和小狗尾巴做成的&&很难将那些组成男孩的神奇又乱糟糟的因素说个清楚。开始男孩并不知道什么是成就欲。他们知道有一些东西困扰着自己,但又说不出来。以下这些句子或许可以帮助男孩廓清思路:  &我喜欢尽最大努力去做成功一切事情&;  &我喜欢将我答应的事情办成功&;  &我喜欢在某个专门项目上成为最棒的人&;  &我喜欢我能自豪地说我解决了一个难题&;  &我喜欢做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果这些信念占据男孩的大脑,我们就应该相信男孩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克服困难,斩荆披棘。遗憾的是,当男孩们开始建立这些成就需求的时候,很多家长却起了坏作用。  杰瑞是个聪明的男孩,他很早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3岁的时候,杰瑞已经学会了阅读和书写,这使得父母对他寄予厚望。  杰瑞活泼开朗,热爱生活,喜欢把自己的收获与别人分享。然而,性格内向的爸爸却很不喜欢他这种做。爸爸认为他骄傲自大,不够谦虚,经常为此批评他。  有一次,杰瑞又读完了一本有些艰涩难懂的书,他非常高兴,不由得高声唱起歌来。  &杰瑞,你又在嚷什么!&爸爸皱起眉头说:&读完一本书是很平常的事,你用不着那样高兴。&  &可是爸爸,这本书太令我愉快了,它那么难懂,可是我居然把它看完了!&杰瑞抬起头对爸爸说,他很想得到爸爸的肯定。  &哼,你以为只有你才有这个本事吗?你以为我会表扬你吗?你太骄傲自大了!&爸爸越说越恼怒:&不要以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天才。我可以告诉你,你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笨蛋!&  爸爸说完这些,&砰&地一摔门,把杰瑞关在门外。杰瑞委屈又伤心地哭起来。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这样。他只是想让父亲分享他的快乐,并肯定它。然而,他发现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转瞬间,刚才那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消逝无踪,代之而来的是一种极为糟糕的感觉:我是个又笨又蠢的孩子!  人们再也看不到杰瑞脸上那种快乐自信的表情了,这个本来颇有才华的孩子最终一事无成。  家长们可能带着惋惜和愤慨的情绪来阅读这个故事。消极的评价对孩子的伤害是如此大,它可以毁掉孩子的自信、乐观,将懦弱与自卑灌输进孩子幼小而脆弱的心灵。成就感对被伤害的孩子而言是奢侈的。一个对自己丧失信心的孩子怎么可能有所成就呢?  对孩子进行适时的肯定是重要的。这种肯定使孩子确认了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惊喜,他的下一次努力就显得信心十足。当成就欲被一步步提升,孩子的潜力也被逐步发掘出来。  男孩需要肯定。肯定男孩就是给他提供最大的机会。男孩正通过父母的眼光看自己,父母的爱、理解、信任和鼓励是男孩的强心剂。特别在男孩遭遇挫折的时候更是如此。  7岁的小名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因为父母的教育方法得当,小名对学校的功课应付自如,甚至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高年级教材。  有一次四年级部组织运动会,小名报名参加了短跑比赛,可是得了最后一名。  小名难过极了,他还没受到过这样的打击呢!很长时间过去了,他还没从这种失意的状态中摆脱出来。  &儿子,还在为那件事难过吗?&爸爸问。  &是啊,我跑了最后一名,太丢人了。&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爸爸说:&你比同学们年纪小啊,他们的腿都比你长很多。&  爸爸继续说:&我问过你的体育老师,他说你是同龄孩子中跑得最好的,这场比赛对你不公平。等你到&四年级的年纪&时,一定跑得比他们快。&  &爸爸相信下次你会做得更好!&爸爸最后补充说。爸爸的话很快让小名从失意中走出来。//---------------下次你会做得更好(2)---------------  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的胜任感和自卑感受到家长对他们成绩的反应的影响&&男孩受到的表扬越多,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就越努力,相反,受到的表扬越少,男孩随之产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低。当男孩受到挫折时,家长应该给予正向的回馈,帮助他们总结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并加以鼓励。责备和禁令是十分有害的。&你怎么这么笨呢?&&这都是不听话的后果!&&&家长的冷嘲热讽会大大加剧男孩失败的情感体验,进而打击他们的成就欲。//---------------我赢了!---------------  人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必有一定的目的,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目的。对于男孩来说,&赢&意味着什么呢?怎样才算是成功呢?常听有些家长说,&好好学习,将来挣大钱。&&考上研究生,找个好工作。&这些家长可能混淆了&成功&、&金钱&与&工作&的概念和意义。  当我国的运动员站在奥运会领奖台上看着国旗升起流出眼泪时,大概没有人说他们是为了冠军杯后的巨额奖金。成就、成功、胜利、赢&&对男孩来说,这些词汇究竟代表什么呢?我们认为它们具有下列含义:  不断发现、并充分发展了自己潜能;  对适合自己的(或喜欢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或其它活动有一种胜任感;  因为胜任,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  在此,我们不能回避一些误区,对于以下观点的反驳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阐述&赢&的含义:  人家的才能是天生的心理学家到一所学校调研,校长请他帮忙鉴别学校里智力超常的学生。  &没问题。&专家愉快地答应了。他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就把一群孩子交到办公室,声称他们的智力非同一般。  被点到的孩子眼前一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回到家高兴地对父母说:&心理学家说我是神童呢!&  孩子的父母也惊喜异常。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孩子竟然是天才。  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也对这些孩子刮目相看。于是,这些孩子在家长的呵护、老师的关怀、同学的羡慕下迅速地成长。一年之后,他们果真显示出超人的才华。  这时,专家再次访问学校,这一次,校长很敬佩地问:&您怎么会有这么准确的眼光呢?&  &可不要告诉他们,&专家笑了笑,小声对校长说:&我只是随便指指而已,其实他们跟其他孩子并没什么分别。&  在面对困难时,很多家长和孩子会用&人家的才能是天生的,我不行&来&安慰&自己。这种想法是成就欲的最大敌人。对此,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培养,但能力的大小与教育方法有关,不管谁都可以培养自己的能力,但其能力大小则与自己努力正确与否有关。&赢并不难,关键是怎么认识它。如果男孩能够发现自己的潜能并为之努力,并从中获得心理的满足,那么他就是成功的。父母大可以对他说:&你赢了,儿子!你真棒!&  我的孩子能成才吗一天,妈妈带着男孩拜访一位钢琴家,希望钢琴家对男孩进行指导。钢琴家检测了一下,发现孩子的技术和感觉都很好。  &老师,我的孩子能成才吗?&妈妈焦急地问钢琴家。  &不,成不了才!&针对妈妈的提问,钢琴家意味深长地说。钢琴家的回答让妈妈回味了很久。&&还有什么比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比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重要呢?&我的孩子能成才吗&里面包含着&如果孩子不成才我们就白费心思&&我家的孩子能指望吗&这样的功利思想,这种思想只会给孩子带上&成就焦虑&的思想包袱,从而在根本上偏离了家庭教育的方向。  有&成就焦虑&症的孩子,担心自己不能超越他人或被他人超越,使情绪持续处在一种紧张、不愉快状态,这种状态对孩子的成就欲其实有害无益。如何才能取得成就?当孩子把取得成就当做生活的目标,就已经偏离了发展的航道,误解了人生的意义,在这种情绪压力下,又怎么可能很好地拓展潜能呢?  我们有必要把&金钱&也纳入我们的讨论范围。抱有功利主义的家长,不会把金钱从孩子的&成就&里剔除。当然,从某种角度讲,我们不否认金钱可以用来衡量成功。但是这里有很多前提:金钱是合法取得的吗?拥有很多金钱让你觉得快乐吗?你是否为了金钱付出了健康的代价?&&我们认为,把金钱作为衡量成功的唯一尺度是对成功的亵渎。真正的成功是对人生的一种完善,这种完善绝不可能以金钱代言。//---------------男孩的精力---------------  志强与电脑游戏  &孩子们,吃饭了!&双胞胎兄妹志强和姗姗从学校放假回家了,家里一下子又热闹起来。妈妈可高兴了,给孩子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像糖醋排骨、葱油鲫鱼&&桌上尽是兄妹俩爱吃的菜。  姗姗一直在厨房帮妈妈&打下手&,一边还喋喋不休地讲述着学校里的趣事,会说英语的食堂大师傅啦,蓝眼睛的外教老师啦&&当然,还少不了图书馆里帮她占位子的男生。  直到该吃饭了,妈妈才发觉儿子那边似乎没什么&动静&。妈妈冲着志强的房间喊了几遍,志强也没有出现。  出去了?妈妈打开房间的门,原来志强正在聚精会神地、紧张地在电脑上忙活呢。只见他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肩膀高耸,手指在飞快地敲着键盘,摆出一幅&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姿态&&不过他的确什么都没有听见。&耶!&不一会儿,志强突然挥舞双手,跳起来,大喊:&我成功了!&  真是男孩子。看到这一幕,妈妈轻轻地摇了摇头,理解地笑了笑。  志强一直都是个精力充沛的孩子。小的时候他就玩出很多花样,上房揭瓦、下河摸鱼、爬树、满院子追逐、把妹妹的芭比娃娃偷出来当武器、玩海盗游戏、跟小朋友抢积木、拆家里的闹钟、做火箭试验&&他的顽皮曾经让爸爸妈妈伤透了脑筋,甚至让老师把他从班干部&贬&为&平民&&&那一次,志强发现自己没有入围新一任的班干部,很是沮丧,耷拉起脑袋,旁边的小朋友嘲笑他说:&谁让你顽皮呀!&这话一出,引得志强愈加火冒三丈起来,伸出小拳头就向旁边的小朋友挥过去,为此志强遭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  幸运的是,这个看起来似乎有点多动症的莽撞的小男孩有一对知识丰富、聪明的爸爸妈妈。他们理解小男孩的攻击性、冒险性和破坏力,懂得如何释放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恬静深刻的孤独型性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