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制作wifi无线信号放大器有用吗吗

不要再抱怨Wi-Fi信号不够强了,自己动手能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这个制作的要点在于制作一个免费的Wifi波导天线(虽然需要一些自备材料)。普通用来架设无线网的路由器使用全向天线发送和接收信息包,这些信号以相同的强度向各个方向发送。比较悲剧的一件事是普通路由器的天线不算给力,范围也不过50到100英尺。而定向天线的信号集中在一个特定的方向,虽然牺牲了其他方向的信号强度,但在需要的方向上可以获得更大的通信距离。网上也曾有过制作wifi信号放大器的介绍,比如下图:&但此种放大器的缺点在于,仅弧形铝皮焦点附近较小区域内,信号才能得到增强,而且效果没预期的那么明显&。另外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用一个漏勺,在很多野外作业现场会用到这种方法,不过考虑到不是每个人手上都有闲置的漏勺,所以还是推荐这种用罐子的方法。我们今天介绍的这种金属罐天线是为了扩大廉价路由器的通讯范围而设计的,它是一个金属制成的定向天线,可以用一个N型连接器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到路由器本体。1&&&波导原理 我们要做的金属罐天线是一个引导电磁波向指定方向传播的通道,用专业名词来说叫做波导。波导里,电磁场只能以特定的模式存在。那些最好的波导里只容许单独一种模式,因为不同的模式在波导中以不同的速度传输,这会引起散射,信号的脉宽会扩展,使接收变得困难。同时不同的模式也有不同的辐射方向,上面展示的是一种横向电场(TE)和一种横向磁场(TM)模式——圆形波导中的主要模式。首先拿TE11模式做个例子,这种模式在圆形波导中占据优势地位。上面是波导的侧视图和馈线。灰色的矩形是罐子天线,小的绿色馈线里的中心导体伸入罐中。它离罐底四分之一驻波波长,这会激发出TE11模式:图中电场用红色画出,而磁场用蓝色绘制。现在假设你从罐形天线的底面而不是底部附近接入馈线,这会激发和上面不同的另一种模式。这叫做TM11模式,电场用红色,磁场用蓝色表示。2&&&参数计算 就像上面说的,在波导天线中只希望激发单一的TE模式(这决定了需要采用从罐壁伸入馈线的设计)。对此可以选择合适的金属罐,它的直径刚好容许TE11模式生成但是能够禁止TM01模式。考虑日常使用的Wifi网络的频率,大多数的802.11网络,比如808.11b/g使用2.4GHz频段,808.11n使用2.4和5GHz频段,但是长距离传输时还是2.4GHz信号较强。为了简单起见,只考虑常用的频带在2.412~2.462Ghz的808.11b/g无线网络。对于这一频带需要在设计金属罐天线时让TE11模式在2.412GHz时即能激发,并且在2.462GHz工作时仍不会激发TM01模式。或者也可以拿出纸和笔开始计算:首先是罐子的合适直径。TE11模式会在f = 2.412GHz
f_cutoff = 2*c/(3.41*D)时被激发。TM01模式在 f = 2.462GHz
f_cutoff = 2*c/(2.61*D) 时不会被激发。我们需要f_cutoffTE11
f_cutoffTM01由此解出2.87英寸
3.67英寸一般来说这里的直径下限比较重要。罐子需要比2.87英寸大才能在2.4G下有效工作,而上限虽然有些影响,但并不是天线能否工作的硬性限制。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馈线的位置。之前提到过,为了激发TE11模式,馈线应该安放在1/4波长的位置,而整个罐形天线的长度是3/4波长。在开放空间里,只需要将光速c除以频率就可以得到电磁波的波长,但是罐形天线内部情况有些变化,这里的驻波波长需要按照下式计算:于是就可以从满足要求的罐子的直径D,计算出罐子切割后的剩余长度3/4Lg和馈线位置离罐底距离1/4Lg,这就是之前在线计算器给出的结果。最后,当我们从罐壁引入馈线时,伸入罐内的金属导体需要的长度Lo为1/4波长。3&&&所需材料○ 一小段粗铜线○ 一些螺丝和螺母○ 带有外接天线接口的路由器(这次用的其实是一张无线网卡)○ 合适大小的金属罐(尺寸的选择已经在上面说了)○ 将路由器连接到金属罐的馈线,以及相应的连接座● 一些固定工具(比如三脚架,用来固定天线的朝向)4&&&组装天线把各种罐子整理干净。在粗铜线上切下一段长度为1/4 ,约1.23英寸的铜线。把这段铜线焊接在N型连接器的芯柱上。从罐底量出正确的馈线位置。钻孔,安装连接器。注意将连接器的金属外壳与罐壁相连。把罐子安装到支架上。尽量避免在罐内有其它东西,固定用的螺丝螺母尽量少。5&&&性能测试 这些数据通过安装了Stumbler应用程序的iPod Touch采集,这个程序能显示附近任何无线路由器的信号强度。测试结果里不包含单位,因为它只是个相对值。观察到的最大信号值是76,降到10以后信号源就不可见了。这些数据在物理系门厅采集,因此有可能被其他路由器或任何其他设备干扰,但从这个基本的测试里,也可以看出一些地方(40米和70米)的信号有随距离增加的趋势,这和天线本身的设计有关。在长距离测试里,信号在100米外下降很快,但在365米内仍然高于10。这个结果是逐步远离路由器,直到失去信号时测试出来的。它的局限性很大,但仍不失为一个可借鉴的参考。测试时走的是下山路,并且信号即将消失的时候和天线之间的视线被树木遮挡了。在较好的情况下通讯距离也许会提高到1/4英里。6&&&改进建议下面这些建议可能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性能,在有条件时可以试验一下。让同轴电缆可以方便地在不同的金属罐天线之间切换。或许如上图一样,在金属罐天线的开口添加一个喇叭口可以收集更多的电磁波。分别用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卡作为天线的信号源,观察效果是否不同。在天线前增加有源放大器。把两个汤罐或者品客薯片罐背靠背装在一起看看效果如何。涂装天线内壁。也许原先的罐体涂些油防锈就足够好了。还有问题是或许可以加个能透过电磁波的绝缘盖。使用两个与同轴电缆连接的金属罐作为中继器,来绕开物体(建筑物,山脉等)传输信号。如何自制wifi信号放大器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3-30 08:53:43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自制wifi信号放大器,有兴趣的朋友一起动手做一个吧
&  第一步:将空易拉罐洗干净。
  第二步:拔掉拉环。
  第三步:沿图中红线把罐底切掉,用剪刀剪下来也可以。
  第四步:沿图中红线切割罐顶,不要全切掉,留下图中白线标记的部分。
  第五步:在白线反面的一侧从底部剪开易拉罐,如图中红线所示。
  第六步:展开铁皮,将易拉罐倒立插在天线上,用胶固定罐底。
  第七步:wi-fi信号放大器大功告成。
  注意事项
  1.用刀割开易拉罐要注意安全,小心手指。
  2.可以不用小刀,都用剪刀完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用易拉罐自制wifi放大器有效吗?
&&记者 田野&&&&家里装个无线路由器,发射wifi网络信号,手机、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免费享受无线网络。但有时因为隔上一两堵墙,无线信号就会变差了。最近,网络上流传一种方法,用易拉罐自制wifi放大器,据说至少可以增强一倍的网络信号。&&制作很简单:剪下易拉罐底座;在罐外壁垂直画一条直线,从下往上沿直线剪开铝罐,但不要剪到顶,距离1厘米处向两边剪开,同样不要完全剪断,留1厘米的距离。剪完后,把可乐罐展开呈扇形,罐身倒放,将无线路由器的天线插入可乐罐的饮水口,外形像一个小雷达。&&《快报时间》依照做了一个,可效果怎样呢?&&iPhone手机可以下载一个wifi测试仪,可以显示网络信号的强度。我们在没有wifi信号放大器的情况下,首先测试了4个房间的wifi强度数据,数值分别是100、64、29和21(单位:DB,同下),离无线路由器越远,信号就越弱。&&装上“小雷达”放大器,在同样的四个测试点,测出的信号数据分别为100、67、39和19,有升有降,并不稳定。&&“这种放大器理论上应该是有用的,可能是放大器方向位置没有调试到最佳。”杭州华数无线规划部的经理申权把iPhone手机放在距离路由器6米之外,然后调整放大器的角度,试了几次,不加放大器,信号是84,加了放大器,变成87,信号有所增强。&&申经理说,wifi放大器其实就是一个凹面镜,易拉罐的材料是铝,有反射信号的作用,能把路由器天线周围的信号集中在一个焦点上,朝某一个方向发射出去,信号就能增强,但要想把信号准确地反射到手机上,就不容易了。“要根据手机等接受端的位置,不停调整凹面镜的角度。”&&这样一个自制wifi放大器可以增强约3DB的信号强度,但实际意义并不大,因为你的手机或者笔记本不可能永远正对着放大器,而且一旦穿墙(一般会损耗20DB左右),效果还要大打折扣,所以整体表现不会明显。&&详细视频请见都快在线·快豹宽频,《快报时间》新浪官方微博(/kuaibaoshijian)同步推出。
[] [] []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实践出真知!自制Wifi信号放大器真的有用吗?
晚上快要开到小区门口的时候,我对领导说:“等会去小区门口超市买豆腐的时候,记得再带两听易拉罐上来。”
领导很疑惑:“你这个家伙不是不太能喝碳酸饮料吗,难道今天要破戒?”
“少废话!让你去买就去买!”
好吧,上面这句当然是我在肚子里YY的,实际是我陪着笑脸做保证:“当然不是想偷喝饮料啦,我这不是为了要做实验嘛...”
其实我是很早就在网上看到过所谓的把喝完的易拉罐剪开来,套在无线路由的天线上号称能够增强WIFI信号什么的。不过看了很久但也没有动手,尽管家里卧室的WIFI信号强度的确不如客厅和书房里(路由器在客厅,而书房与客厅是直线,卧室是拐弯的),但既然平时能够连上速度也不慢,所以也就无所谓了。不过今天下班前再次看到一篇图文并茂的微博介绍这个手工活,想着晚上的博客好似还没有素材,那就索性动动手吧!
在超市买了两罐零度,领导表示不满意,因为她喜欢加多宝。我只能向她解释,加多宝是铁罐而零度是铝罐,据说铝罐效果才好。领导问为什么,我说...不知道。后来动手以后才想明白,大概是因为铁罐子比较硬不太方便下手吧?
回来以后先找能够测试WIFI型号的软件,说实话光靠看手机上显示的信号格子是很难分辨WIFI信号强弱的吧?令人蛋疼的是,iOS上很难找到免费的此类软件,据说还是越狱之后才好使;安卓上有不少乱七八糟的所谓信号增强软件,最后我终于找到了这个简明扼要,能够用大字体显示WIFI信号强度方便我拍摄的app,名字叫WIFI
Signal Strength。先在客厅的路由器旁边测试一下:100%,杠杠的!
飞快的跑到卧室里,信号立即开始向下衰减,转眼就跌到84%了!把门关掉以后更惨,总体就在60-80%之间浮动,平时不知道,原来卧室的信号居然这么差劲,真叫我内牛满面。
立即抄起水果刀和剪子开工。先按照说明书把易拉罐的底卸了。嗯,人家是用美工刀,我是用水果刀,结果自然就是边缘弄得好像狗啃一样。什么?还要把顶部再切开?算了,别麻烦了,直接下剪子剪吧!三下五除二,于是这个世上最丑WIFI信号增强器就此出现。在动手的时候发现两个问题:首先,由于易拉罐切开后边缘很锋利,大家下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否则很可能会被锋利的边缘弄伤。如果你的动手能力比我还差的话,最好还是别尝试这个玩意;其次,易拉罐切开后很难保持图片上那个完美的弧形,我硬是向后反折了若干次才勉强把抛物面拗出来。总之,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那么这个玩意到底有用吗?把它按照说明套上天线。。。看着这个比例我就觉得不靠谱啊!很显然,这个所谓增强器就是把散射的WIFI信号向着某一个方向定向发射出去,但相对于那么大的房间空间,这么小小的一个反射面积到底能够有多少实际作用呢?
重新跑到房间里,信号还是令人沮丧的在60-80%之间浮动,和之前的表现没有任何变化。想想也是,相对于从客厅到卧室那么远的距离,再加上隔着一堵墙,就算这个东西能把更多一点信号向着房门这里抛过来其实也不会对最终结果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这个玩意从理论上当然能够增强正对抛物面的信号强度,但只要我站在客厅里,信号强度就差不多都是100%,我还要增强什么呢?影响我房间信号强度的原因主要还是墙壁,路由器本身功率比较小,不足以穿透墙壁,即使加了这个增强器也同样没有什么改善。
最后,我终于惊喜的发现信号达到了卧室里的最高值——86%!厄,此时小刚度正欢快的站在旁边卖萌撒娇,仿佛在说,爸爸快看!只要我把门推开,信号就马上变好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木子学院 热门推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信号放大器有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