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取了质量效应3不同结局不同的苹果

|||||||||||||||||||||||||||||||||||||||||||上海普陀区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质量调研地理试卷&
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共计50分;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和选择部分,共计100分。
3.第一大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卡上;第二大题采用人工阅卷,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试卷上。所有考生应完成本大题共同部分;选择部分分为A、B两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考生可以任选一组答题,但不能交叉答题,如果考生交叉答题,只对A组的应答进行评分。&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科学家预测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
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太阳风、耀斑&&&
B.黑子、极光&&&
C.日珥、黑子&&&
D.黑子、耀斑
2.下列现象中主要由于太阳活动造成的是
A.气温异常升高&&&
B.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C.山体发生滑坡&&&
D.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二)目前上海已成为中国大陆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
3.下列有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是地区城市化的重要标志
B.经济发展是上海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C.发达国家和地区始终是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主体
D.上海目前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下降,而郊区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加,表明上海城市化水平已开始下降
4.下列有关人口分布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人口分布的首要因素是自然条件
B.上海人口密度增加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C.长期以来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两侧的人口比例基本保持不变
D.上海经济发展条件优越,人口密度大不构成人口问题
(三)“天宫一号”作为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于日(农历九月初三)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到达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46千米的高空轨道。
5.“天宫一号”升空这一天上海天气晴好,黄昏时可看到的月相是
A.西边天空的蛾眉月&&&&&&&
B.东边地平线的凸月
C.上中天的蛾眉月&&&&&&&&&
D.东边天空的蛾眉月
6.“天宫一号”运行轨道所处大气层的特点是
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B.对流现象显著,多云雨现象
C.气流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航空飞行&&&&&
D.存在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短波
(四)下图所示①-②-③-④四个世界著名海峡。
7.如一艘货轮从鹿特丹港出发驶往香港,选择最近的航行路线,货轮经过海峡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C.②①④③&&&&&&
D.③①④②
8.上述海峡沿岸地区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五)下列所示①、②、③、④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示意图9.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种气压带,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①——副热带高气压带&&&&&&&&
B.②——极地高气压带
C.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D.④——赤道低气压带
10.《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其主要原理对应于其中图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六)下列是我国“东部某城市规划简图”。11.根据上图,下列图例表示正确的一组是
①─住宅区&&
②─商业区&&&
③─文教区&& ④─工业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该市计划建设的一个钢铁基地和一处IT产业园,应分别选址在
A.甲和乙&&&&&
B.丙和丁&&&&&&&
C.甲和丙&&&&&&
(七)下列所示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人口分布模式图。
1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
B.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
C.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
D.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
14.关于四国人口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中部、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B.②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
C.③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D.④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
(八)社会经济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作用。
15.读右图,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
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和科技投入占比
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地区水稻种植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右图中,如果a、b、c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区位的原料、
能源、市场的权重,下列最能代表制糖业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右图中,如果a、b、c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
业占比,图中数码表示的国家中生产力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九)暑假期间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25°N附近某地野外考察,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当地区域的山河分布简图。18.考察日志记载,当天A城沿B方向日出,沿C方向日落,并且A城的物影于北京时间11时50分时最短,则图中所示河流AB段的流向是
A.由西南流向东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由西北流向东南&&&&&&&&&&&
D.由东北流向西南
19.考察日志中,下列描述可能不正确的是
A.河水较1月份考察时更浑浊
B.从A向C,河谷中的砂石颗粒越来越大
C.河流水位较1月份考察时测量的数据要高
D.河谷两岸及山麓所见大片苹果园
20.队员发现河流DF段弯曲,而AC段比较平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AC段河水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小,以侧蚀作用为主
B.AC段河水流速较DF段的慢,以堆积和侧蚀作用为主
C.DF段河水流速更快,以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
D.DF段河水流速较慢,以堆积和侧蚀作用为主
21.该考察区域可能位于的省区是
A.山东&&&&&&&
B.江西&&&&&&
C.浙江&&&&&&
(十)小明和小亮同一天出生在我国两个不同城市,下表所示的是他们出生城市当天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
A.GIS技术&&&&&&
B.RS技术&&&&&&&
C.GPS技术&&&&&&
D.计算机技术
25.在所示的遥感彩色红外线图片上能把健康的和受病害的松树区分开来,其原理是
A.健康松树的反射率在任何波段都高于病害的松树
B.健康的松树在0.4~0.76微米波长范围内反射率高于有病害的松树
C.在波长0.8~1.4微米范围内有病害松树的反射率明显低于健康的松树,病害越重,
此波段反射率越低
D.在波长大于1.6微米时,健康松树的反射率高于有病害松树
二.综合分析题(共100分)
第(一)至(六)题为共同部分
(一) 阅读下列两个海域地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海洋是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开发蓝色疆域,保护海洋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
1.读墨西哥湾和渤海图,其中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实际海域面积较大的
是&&&&&&&&&&&&&&&
,选择其中一个海域,说明其位置特点:&&&&&&&&&&&&&&&&&&&&&&
&&&&&&&&&&&&&&&&&&&&&&&&&&&&&&&&&&&&&&&&&&&&&&&&&&&&&&&&&&&&&&&&&&&&&&&&&&
2.写出墨西哥湾与渤海共同的优势资源:&&&&&&&&&&&&&&&&&&&&&&&&&&&&&&&&&&&&&&&
3.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或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泄漏,已成为破坏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试分析在自然情况下,相同程度的原油泄漏后,两个海域水体自净速度哪个更快?并说明理由。
&&&&&&&&&&&&&&&&&&&&&&&&&&&&&&&&&&&&&&&&&&&&&&&&&&&&&&&&&&&&&&&&&&&&&&&&&&&&&&&&&&&&&&&
&&&&&&&&&&&&&&&&&&&&&&&&&&&&&&&&&&&&&&&&&&&&&&&&&&&&&&&&&&&&&&&&&&&&&&&&&&&&&
4.分析我国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海洋石油及化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
&&&&&&&&&&&&&&&&&&&&&&&&&&&&&&&&&&&&&&&&&&&&&&&&&&&&&&&&&&&&&&&&&&&&&&&&&&&&&&&&&&&
5.规划中连接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渤海跨海大通道,拟采用“南桥北隧”方式,这样设计的原因是&&&&&&&&&&&&&&&&&&&&&&&&&&&&&&&&&&&&&&&&&&&&&&&&&&&&&
(二)阅读下列有关西藏地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共19分)材料一: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西南流经拉萨市,后汇入雅鲁藏布江,拉萨河流域多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地区,下游河谷开阔,是西藏的主要农业区,也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
材料二:拉萨河流域图、近年来拉萨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统计图
材料三:拉萨水文站河流水文特征数值表
多年平均流量(m3/s)
最大洪峰流量m3/s
7月均温(℃)
1月均温(℃)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材料四:正在兴建的青藏铁路向西延伸线—拉日铁路线路东起拉萨,顺雅鲁藏布江穿越近90千米的峡谷区,西至日喀则,拉日铁路项目建设积极借鉴青藏铁路建设的成功经验,认真做好环境生态保护工作,桥梁和隧道多成为工程的一大特点。
1.分析拉萨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
&&&&&&&&&&&&&&&&&&&&&&&&&&&&&&&&&&&&&&&&&&&&&&&&&&&&&&&&&&&&&&&&&&&&&&&&&&&&&
2.日,拉萨河干流上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简析旁多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区域的有利影响。
&&&&&&&&&&&&&&&&&&&&&&&&&&&&&&&&&&&&&&&&&&&&&&&&&&&&&&&&&&&&&&&&&&&&&&&&&&&&&&&
&&&&&&&&&&&&&&&&&&&&&&&&&&&&&&&&&&&&&&&&&&&&&&&&&&&&&&&&&&&&&&&&&&&&&&&&&&&&&&&&
3.根据材料二,年间,拉萨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4.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拉萨河河谷地区种植耐寒喜凉的&&&&&&&
和&&&&&&&&
等作物,牲畜以耐高寒的&&&&&&
和藏羊为主,属于高寒农牧业区。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拉萨河下游地区农业发展提出具体措施建议。(至少三点)
&&&&&&&&&&&&&&&&&&&&&&&&&&&&&&&&&&&&&&&&&&&&&&&&&&&&&&&&&&&&&&&&&&&&&&&&&&&&&&
&&&&&&&&&&&&&&&&&&&&&&&&&&&&&&&&&&&&&&&&&&&&&&&&&&&&&&&&&&&&&&&&&&&&&&&&&&&&&&&&&&&&&&&&&
6.简析拉日铁路工程“多桥梁和隧道”特点的地理原因及该铁路的建设意义(至少各二点)原因:&&&&&&&&&&&&&&&&&&&&&&&&&&&&&&&&&&&&&&&&&&&&&&&&&&&&&&&&&&&&&&&&&&&&
&&&&&&&&&&&&&&&&&&&&&&&&&&&&&&&&&&&&&&&&&&&&&&&&&&&&&&&&&&&&&&&&&&&&&&&&&&&&&&&
意义:&&&&&&&&&&&&&&&&&&&&&&&&&&&&&&&&&&&&&&&&&&&&&&&&&&&&&&&&&&&&&&&&&&&&&
&&&&&&&&&&&&&&&&&&&&&&&&&&&&&&&&&&&&&&&&&&&&&&&&&&&&&&&&&&&&&&&&&&&&&&&&&&&&&&&&&&&&&&&&&&&&&&&&&&&&&&&&&&&&&&&&&&&&&&&&&&&&&&&&&&&&&&&&&&&&&&&&&&&&&
&&&&&&&&&&&&&&&&&&&&&&&&&&&&&&&&&&&&&&&&&&&&&&&&&&&&&&&&&&&&&&&&&&&&&&&&&&&&&&&&&&&&&&&&&&&&&&&&&(三)读南美洲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问题。(共11分)
1.比较C、D两地的气候气特征的差异:
C:&&&&&&&&&nbs
p;&&&&&&&&&&&&&&&&&&&&&&&&&&&&&&&&&&&&&&&&&&&&&&&&&&&&&&&&&&&&&&&
D:&&&&&&&&&&&&&&&&&&&&&&&&&&&&&&&&&&&&&&&&&&&&&&&&&&&&&&&&&&&&&&&&&&&&&&&&
2.分析C所在为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
成因:&&&&&&&&&&&&&&&&&&&&&&&&&&&&&&&&&&&&&&
&&&&&&&&&&&&&&&&&&&&&&&&&&&&&&&&&&&&&&&&&&&&
&&&&&&&&&&&&&&&&&&&&&&&&&&&&&&&&&&&&&&&&&&&&&&&&&&&&&&&&&&&&&&&
3.简述E地气候的成因。
&&&&&&&&&&&&&&&&&&&&&&&&&&&&&&&&&&&&&&&&&&&&&&&&&&&&&&&&&&&&&&&&&&&&&&&&&&&&&
4.A所属的是&&&&&&&&&&
气候,其分布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的原因是:&&&&&&&&&&&&&
&&&&&&&&&&&&&&&&&&&&&&&&&&&&&&&&&&&&&&&&&&&&&&&&&&&&&&&&&&&&&&&&&&&&&&&&&&&&&&
5.B所处的地形区是&&&&&&&&&&&&&&&&&&&&&&&&&&&&&&&&
,它对气候的形成影响很大。
(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材料一: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飘尘),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
材料二:“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四个PM10监测点S1、S2、S3、S4的统计数据。&
四个监测点的部分统计数据表
PM10浓度月平均值(单位:mg/m3)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
材料三:S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图
1.根据材料二,S1、S2、S3、S4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________点,该点空气质量好的原因是:&&&&&&&&&&&&&&&&&&&&&&&&&&&&&&&&&&&&&&&&&&&&&&&&&&&&&&&&&&&&&&&&&&&&&&&&&&&&&&&&&&&&&&&&&&&&&&&&&&&&&&&&&&&&&&&&&&&&&&&&&&&&&&&&&&&&&&&&&
2.S1点的PM10浓度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分析其夏季浓度特点形成的自然原因:&&&&&&&&&&&&&&&&&&&&&&&&&&&&&&&&&&&&&&&&&
&&&&&&&&&&&&&&&&&&&&&&&&&&&&&&&&&&&&&&&&&&&&&&&&&&&&&&&&&&&&&&&&&&&&&&&&&&&
3.我国北方城市,尤其是冬春季节,大气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更严重,主要原因是什么?
&&&&&&&&&&&&&&&&&&&&&&&&&&&&&&&&&&&&&&&&&&&&&&&&&&&&&&&&&&&&&&&&&&&&&&
&&&&&&&&&&&&&&&&&&&&&&&&&&&&&&&&&&&&&&&&&&&&&&&&&&&&&&&&&&&&&&&&&&&&&&&&&&&&&
4.请对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治理提出策略建议。(至少三点)
&&&&&&&&&&&&&&&&&&&&&&&&&&&&&&&&&&&&&&&&&&&&&&&&&&&&&&&&&&&&&&&&&&&&&&&&&&&&&
&&&&&&&&&&&&&&&&&&&&&&&&&&&&&&&&&&&&&&&&&&&&&&&&&&&&&&&&&&&&&&&&&&&&&&&&&&&&&&&
&&&&&&&&&&&&&&&&&&&&&&&&&&&&&&&&&&&&&&&&&&&&&&&&&&&&&&&&&&&&&&&&&&&&&&&&&&&&&
(五)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珠江是我国南方的一条大河,西江是其主干,先后与北江、东江汇合,经珠江三角洲流入南海。珠江流域是我国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西江上游红水河流域,山岭连绵,水力资源丰富而集中,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近年来珠江口由于经常遭受咸潮的影响,水资源危机加剧。
1.珠江的水文特征是:&&&&&&&&&&&&&&&&&&&&&&&&&&&&&&&&&&&&&&&&&&&&&&&&&&&&&&&&&
2.近年来珠江河口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据日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因受天文、水文、气象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特大咸潮袭击了珠江口地区。”根据所学知识,从天文、水文、气象因素分析珠江口地区此次遭受咸潮影响的原因。
天文:&&&&&&&&&&&&&&&&&&&&&&&&&&&&&&&&&&&&&&&&&&&&&&&&&&&&&&&&&&&&&&&&&&&&
水文:&&&&&&&&&&&&&&&&&&&&&&&&&&&&&&&&&&&&&&&&&&&&&&&&&&&&&&&&&&&&&&&&&&&&&
气象:&&&&&&&&&&&&&&&&&&&&&&&&&&&&&&&&&&&&&&&&&&&&&&&&&&&&&&&&&&&&&&&&&&&&&&
3.珠江流域的低山丘陵地区被认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
&&&&&&&&&&&&&&&&&&&&&&&&&&&&&&&&&&&&&&&&&&&&&&&&&&&&&&&&&&&&&&&&&&&&&&&&&&&&&
&&&&&&&&&&&&&&&&&&&&&&&&&&&&&&&&&&&&&&&&&&&&&&&&&&&&&&&&&&&&&&&&&&&&&&&&&&&&&
4.从流域整治与开发的一般原则和任务出发,提出红水河流域综合整治与开发的建议。
&&&&&&&&&&&&&&&&&&&&&&&&&&&&&&&&&&&&&&&&&&&&&&&&&&&&&&&&&&&&&&&&&&&&&&&&&&&&
&&&&&&&&&&&&&&&&&&&&&&&&&&&&&&&&&&&&&&&&&&&&&&&&&&&&&&&&&&&&&&&&&&&&&&&&&&&&
&&&&&&&&&&&&&&&&&&&&&&&&&&&&&&&&&&&&&&&&&&&&&&&&&&&&&&&&&&&&&&&&&&&&&&&&&&&&
&&&&&&&&&&&&&&&&&&&&&&&&&&&&&&&&&&&&&&&&&&&&&&&&&&&&&&&&&&&&&&&&&&&&&&&&&&&&
(六)下图所示我国“海南岛部分地区1月份日照时数分布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6分)1.按相邻等值线的差值为20小时,在图中标注出另外三条日照时数等值线的具体数值,并说明标注的理由:
&&&&&&&&&&&&&&&&&&&&&&&&&&&&&&&&&&&&&&&&&&&&&&&&&&&&&&&&&&&&&&&&&&&&&&&&&
&&&&&&&&&&&&&&&&&&&&&&&&&&&&&&&&&&&&&&&&&&&&&&&&&&&&&&&&&&&&&&&&&&&&&&&&&
2.在气候等条件影响下,除水田农业之外,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其主要特点是&&&&&&&&&&&&&&&&&&&&&&&&&&&&&&&&&&&&&&&&&&&&&&&&&&&&&&&&&&&&&
以下为选择部分
(七)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青藏高原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仍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
材料二: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1.解释青藏高原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的原因,并分析由此产生的主要影响。
&&&&&&&&&&&&&&&&&&&&&&&&&&&&&&&&&&&&&&&&&&&&&&&&&&&&&&&&&&&&&&&&&&&&&&&&&&&&&
&&&&&&&&&&&&&&&&&&&&&&&&&&&&&&&&&&&&&&&&&&&&&&&&&&&&&&&&&&&&&&&&&&&&&&&&&&&&&&
2.地壳下界一般是指与地球内部圈层&&&&&&&&&&
层的分界,这个分界面在地学上被称为“&&&&&&&&&&&&&&&&
面”。地球上地壳厚度最大的地方在&&&&&&&&&&&&&&&&&&&&&&
3.从早第三纪距今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逐渐隆起,从地质年代的划分看,属于&&&&&&&
代,这时期也是地球上重要的&&&&&&&&&&&&&&&&&
(矿产能源)形成期。
4.青藏高原的地貌是在内力以及各种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在喜马拉雅山上&&&&&&&
作用明显,雅鲁藏布江在由东折向南的大拐弯处最显著的是&&&&&&&&
(八)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等无污染、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成为工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大气中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被认为是一种温室气体,它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
&&&&&&&&&&&&&&&&&&&&&&&&&&&&&&&&&&&&&&&&&&&&&&&&&&&&&&&&&&&&&&&&&&&&&&&&&&&&&&
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看景观图分析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所需光热及水分条件的有利影响。
&&&&&&&&&&&&&&&&&&&&&&&&&&&&&&&&&&&&&&&&&&&&&&&&&&&&&&&&&&&&&&&&&&&&&&&&&&&&&&&&&&
3.除太阳能外,请再例举两个绿色新能源:&&&&&&&&&
和&&&&&&&&&&&&&&
,据报道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试分析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有利条件。
&&&&&&&&&&&&&&&&&&&&&&&&&&&&&&&&&&&&&&&&&&&&&&&&&&&&&&&&&&&&&&&&&&&&&&&&&&&&&&&
&&&&&&&&&&&&&&&&&&&&&&&&&&&&&&&&&&&&&&&&&&&&&&&&&&&&&&&&&&&&&&&&&&&&&&&&&&&&&&
(九)读下列“世界上两块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共10分)&
1.非洲大陆自然带的分布特点是&&&&&&&&&&&&&&&&&&&&
2.图中沿AB线相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
这种分布反映了陆地自然带的&&&&&&
分异规律,它的形成是以&&&&&&&&
条件为基础的。
3.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的分布特点是呈&&&&&&&&&&&&&
状分布,原因是&&&&&&&&&&&&&&
&&&&&&&&&&&&&&&&&&&&&&&&&&&&&&&&&&&&&&&&&&&&&&&&&&&&&&&&&&&&&&&&&&&&&&&&&&&&&
东北沿海的自然带名称是&&&&&&&&&&&&&&&&&&&&
&&&&&&&&&&&&&&&&&&&&&&&&&&&&&&&&&&&&&&&&&&&&&&&&&&&&&&&&&&&&&&&&&&&&&&&&&&&&&
4.非洲草原上有“逐水草而居”的动物迁徙特点,分析他们迁徙的大致时间和方向特征。
&&&&&&&&&&&&&&&&&&&&&&&&&&&&&&&&&&&&&&&&&&&&&&&&&&&&&&&&&&&&&&&&&&&&&&&&&&&&&&&
(十)阅读下列“我国四川、山东两省份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回答问题。(共10分)
1.甲是&&&&&&&&&&&
省,它的中心城市是&&&&&&&&&&&
,例举该省一项著名的自然旅游资源&&&&&&&&&&&&&&&&
2.据图,简要分析甲省相对于乙省旅游资源的优势。
&&&&&&&&&&&&&&&&&&&&&&&&&&&&&&&&&&&&&&&&&&&&&&&&&&&&&&&&&&&&&&&&&&&&&&&&&&&&&
&&&&&&&&&&&&&&&&&&&&&&&&&&&&&&&&&&&&&&&&&&&&&&&&&&&&&&&&&&&&&&&&&&&&&&&&&&&&&
3.简析乙省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
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地理试卷参考答案&&&&&&&&&&&&&2012.4
(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D&&&&2.D&&&&3.B&&&&4.C&&&5.A&&&6.D&&&7.C&&&8.B&&&9.A&&10.B
11.A&&&12.D&&&13.D&&&14.B&&15.C&&16.C&&17.B&&18.D&&19.D&&20.D
21.D&&&22.D&&&23.B&&24.B&&25.C&
二.综合分析题(共100分)
(一)(共16分)
1、渤海&&&墨西哥湾(2分)
墨西哥湾位于北美大陆的东南面,临近大西洋,主要20°—30°N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区(3分)/
渤海位于亚欧(中国)大陆东面,临近太平洋,主要37°—40°N之间的温带海区(3分)
2、石油、天然气资源和渔业(生物)资源丰富(2分)
3、墨西哥湾的水体自净速度要快一些。(1分)墨西哥湾的水深大于渤海;水域宽广;海区较开放,水体的交换和更新速度较快;附近的墨西哥湾暖流很强大,因而墨西哥湾水体自净速度更快。(3分)
4、新区濒临渤海湾,油气、海盐等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捷,具有集国际化港口;科技人才密集;产业基础雄厚;高度开放的功能区和大片可供开发土地于一体的综合优势。(至少答出4点,4分)
5、南边可以利用庙岛群岛岛屿架桥,而北边修筑海底隧道,利于通航(1分)
(二)(共19分)
1、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1分),一般夏季流量较大,出现汛期,冬季小,出现结冰期(1分),夏季冰雪融水及雨水补给量较大(1分)
2、对于缓解藏中电网供需矛盾;保障流域防洪;供水以及改善下游农业灌溉条件;保护生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答出三点,3分)
3、草地(1分)&&耕地扩大、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扩大;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2分)
4、青稞&&&油菜(2分)&牦牛&&&(1分)
5、合理保护和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根据区域条件,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从市场需求出发,积极建立商品化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3分)
6、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绕避沿线的自然保护区等;(任二点,2分)
改善西藏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密切西藏与内地的交流融合,促进西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二点,2分)
(三)(共11分)
1、C终年高温多雨(1分)&&&&D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1分)
2、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因此,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4分)
3、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沿岸有巴西暖流的影响,故全年高温多雨(2分)
4、热带沙漠(1分)&&&&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干燥少雨(1分)
5、安第斯山脉(1分)
(四)(共14分)
1、S2(1分)&&林地、草地占比大,植被覆盖率较高(1分);水体面积占比大(1分);建筑用地和裸地占比小(1分);&
2、季节变化较大(1分);春秋季高、夏季最低、冬季较低(1分)夏季降水丰富;植被更为茂盛,因而滞尘作用大(2分)
3、北方城市多为我国主要的重矿工业区;冬季燃煤集中供暖;冬春季节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离冬季风源地近(任答3点,3分)
4、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倡导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绿色消费方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强对大气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结构升级;通过关停、控制高污染企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通过环境督查,法律制裁等手段,建立环保的制度保障机制;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等(任答三点,3分)
(五)(共14分)
1、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较小,无结冰期,水能资源丰富(4分)
2、天文:正值农历月半,月球引潮力比较大的时期(1分)
水文:正值珠江水位比较低的枯水期(1分)
气象:正值珠江三角洲降水量少的时期(1分)
3、气候湿热,光、热、水资源充足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农业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丘陵地形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中小河流众多,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农业历史长,技术先进;劳动力充足;市场潜力大。(任三点,3分)
4、一是综合开发流域内的水资源、水能资源和锡、锰等金属矿产资源等,通过梯级开发红水河,控制洪水,提供丰富而稳定的水源,生产出大量廉价水电,改善通航条件;二是积极调整流域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水源条件,吸引资金投入发展高耗能的冶金、化工业,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等多种农业经济;积极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旅游服务业等促进产业升级,三是进一步加强水利实施建设;四是加强立法、执法,宣传教育保护水环境和生态环境。(4分)
(六)(共6分)
1、如图。(2分)&&该地区(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1月份盛行东北风,山地以东、以北为迎风坡,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低,图示地区山地以南、以西为背风坡,背风坡少雨,多晴暖天气,日照时数高(2分)。
2、热带种植园农业&(1分)&以大种植园式农场为主,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1分)
(七)(共11分)
1、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引起的挤压力使青藏高原移动(1分)
由于板块的不断运动,形成各种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造成地震活动的增加;形成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等(3分)
2、地幔&&&&&莫霍&&&&青藏高原(3分)
3、新生&&&&&&石油(2分)
4、冰川侵蚀&&&&&流水侵蚀(2分)
(八)(共9分)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更多地有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进而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使大气保温作用增强。(2分)
2、使冬季的太阳光热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以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2分)
3、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地热能&等(二个,2分)
北京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光照条件较好;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能源需求量大;(三点,3分)
(九)(共10分&)
1、南北对称分布(1分)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稀疏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热带稀疏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分)
纬度地带性&&&热量(2分)
3、半环状(1分)降水分布由北、东、南三面向西、向内陆逐渐减少(1分)
热带雨林带(1分)
6、7、8北半球湿季,动物向赤道以北迁移
12、1、2南半球湿季,动物向赤道以南迁移(2分)
(十)(10分)
1、四川&&&&&成都&&&&九寨沟(黄龙、……)(3分)
2、甲省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多样,质量高,集群和组合状况好。(任三点,3分)
3、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与环境、文化相协调的原则;空间结构合理的原则;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4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