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深敏血糖APP糖尿病 空腹血糖自我管理空腹和睡前测试一样吗?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秀玲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血糖监测的那些事儿,你了解全面了吗?(转载)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血糖监测,可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为调整饮食及用药方案提供依据,减少低血糖的风险,有助于患者血糖安全、平稳达标。作者:王建华来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血糖监测包括哪些内容?  血糖监测实际上主要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糖的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非酶促结合的产物,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与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也相对较高,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为4%~6%。因为血红蛋白的寿命为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能够反映患者最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不仅如此,糖化血红蛋白还是预测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指标。  专家提示: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需要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自我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的缺点是不能反映血糖的即时变化,而自我血糖监测恰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可以反映抽血时的即刻血糖水平,并且,通过多时点血糖监测还可以得到患者全天的血糖变化信息,及时发现高血糖或低血糖,为临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只测空腹或者餐前的血糖可能不能全面地反映血糖的控制情况。  动态血糖监测 传统的血糖监测只能提供某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对于了解血糖状态而言犹如盲人摸象,并不能反映患者全天真实的血糖波动状况。而动态血糖监测仪(CGMS)能够详细、客观地记录患者全天各个时间点的血糖,捕捉到常规血糖检测法难以发现的血糖变化的细节,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许多平时不易发现的问题,包括Somogyi现象、黎明现象、一过性高血糖、夜间低血糖等,使医生能够根据监测结果,找到患者血糖的变化规律,制定出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CGMS特别适合于胰岛功能较差、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如脆性糖尿病患者)。缺点是CGMS成本较高,目前只能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血糖监测的时点及意义  自我血糖监测不可能像动态血糖仪那样做到全天实时血糖监测,从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临床上往往选取某些能够反映血糖变化的具有代表性的时间点进行血糖监测。  空腹血糖 指隔夜禁食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通常不超过早晨8:00)。主要反映在基础状态下(最后一次进食后8~10小时)没有饮食负荷时的血糖水平,也可间接反映人体基础胰岛素的分泌能力,还可以帮助调整睡前药物剂量和(或)加餐多少。  餐前血糖 通常是指午餐前血糖和晚餐前血糖,而早餐前血糖习惯上称为“空腹血糖”。检测餐前血糖有利于发现低血糖,指导患者调整进食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临床上,对于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的患者,最好监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采血所测得的血糖值,包括早、中、晚餐后2小时的血糖。通过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能够了解饮食及用药是否合适,指导调整饮食及用药,这是空腹血糖不能反映的。此外,餐后2小时血糖还能够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即人体在进餐后追加胰岛素分泌的能力)。  睡前血糖 反映机体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监测睡前血糖主要是为了指导调整睡前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的用量,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确保患者夜间的安全性。  凌晨血糖 凌晨2:00~3:00点血糖是一天当中人体血糖的最低点,监测凌晨3:00血糖可以发现夜间低血糖,有助于鉴别清晨空腹高血糖的原因,究竟是由于降糖药物用量不足引起的,还是由于降糖药物过量,导致夜间低血糖后血糖反跳性升高所致。这两种情况尽管都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但临床处理截然相反,前者需要增加药量,后者则应减少药量。  随机血糖 是指一天当中任意时刻测得的血糖值。可以了解机体在特殊情况下对血糖的影响,如进餐的量与质、饮酒、劳累、生病、情绪变化、月经期等。  专家提示:在选择什么时候测定血糖方面,一天内不同时间点多次监测血糖比在每天同一时间点监测血糖效果好,因为前者更容易反映一天血糖的变化规律,而后者无法获知其他时间血糖的控制情况。如何安排血糖监测的频率?  血糖监测是确保血糖控制安全达标的必要手段,而血糖监测的频率很有讲究,过多、过少皆不科学。一般来讲,对血糖控制要求越高(如妊娠期间、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等等)、血糖越不稳定,越需要加强血糖监测。如何安排血糖监测的频率,这要视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血糖稳定的糖尿病患者 可以每隔1~2周选择一天,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  血糖不稳定、控制欠佳的糖尿病患者 每隔2~3天就要监测1次全天血糖谱(4~8个时间点),以便于准确地了解全天血糖的波动情况。具体包括下列患者。  1、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每天注射≥4次或用胰岛素泵的患者),特别是在调整胰岛素剂量、更换胰岛素剂型或注射次数等情况下,应每天测定5~8次血糖,5次是指空腹、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8次是指三餐前后、睡前及凌晨3:00的血糖。  2、血糖控制不达标或病情不稳定、血糖忽高忽低者。  3、计划怀孕或妊娠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  4、经常有无症状性低血糖发作的糖尿病患者,如老年糖尿病患者或合并严重神经病变的患者。  5、处于应激状态(如感冒发热、严重感染、急性脑卒中、严重创伤及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  6、新近诊断糖尿病的患者。  7、日常生活习惯有所改变(如旅行、运动、饮食习惯的改变等)的患者。  8、正值调整治疗方案期间的糖尿病患者。  总之,血糖监测的频率十分灵活,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原有的生活方式灵活安排。当出现血糖过高或低血糖症状者,可以随时测定,不必过于拘泥和死板。自我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监测前应像平常一样进餐及用药 检查血糖的目的就是了解药物对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如果检测前擅自停药,得到的血糖结果就无法真实反映患者平常的血糖水平。  采血操作要规范 用酒精消毒手指时,一定要待酒精自然挥发以后再采血,以避免酒精与试纸条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血糖检测的准确性;另外,采血进针要深浅适宜,让血滴自然流出,切忌用力挤压手指,这样会将周围组织液混入血液,导致所测结果偏低。  采血时间要正确 例如空腹血糖是指禁食和休息8~12小时,于次日早晨8:00之前抽血所测的血糖值。如果空腹状态拖得太久,血糖结果可能偏低,也可能出现反跳性高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算起2个小时,而不是从吃完饭开始计时2个小时。再者,查餐后2小时血糖时,应像平常一样正常进餐和用药,这样才能真实反映患者平常的血糖水平,不要为求得一个理想结果而故意节食。  将血糖仪代码与血糖试纸代码调至一致 需要调码的血糖仪在使用前应先将血糖仪显示的代码与试纸条包装盒上的代码调至一致,否则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避免血糖试纸受潮或过期 血糖试纸须在阴凉、干燥处保存,一旦试纸受潮或过期,就不能再继续使用,必须更换。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0:52
赵秀玲大夫的信息
赵秀玲大夫电话咨询
赵秀玲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赵秀玲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秀玲大夫提问
赵秀玲的咨询范围:
不孕不育、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类风湿病、胃病,慢性肠炎,失眠,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疑难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 & 正文
超六成网友不知自身血糖水平 糖尿病五大误区
11月14日是联合国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糖尿病教育与预防”。近日,家庭医生在线面向20-49岁的中青年人群,进行了一项《青年人糖尿病认知调查》,结果显示,60.53%参与网友不知道自身血糖水平,63.16%不知道糖尿病诊断的标准,71.05%不知道什么是糖尿病前期,预防糖尿病的意识与认知均有待增强。参与调查的青年网友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包括空腹血糖项目)的仅占21.05%。内分泌科主任李延兵教授指出,我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的知晓率却偏低。他提醒,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者,久坐不动缺少体力活动者,情绪紧张、生活压力巨大者,患有、或血脂、酸不正常者,吸烟、嗜酒者,有过胰腺疾患或者,以前检查发现过血糖不正常或糖耐量减低者,既往有妊娠糖尿病或曾8斤以上巨大婴儿的妇女,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调查还发现,参与调查的青年网友对血糖指标认知不足,63.16%不知道糖尿病诊断标准,52.63%不知道血糖正常的标准,18.42%还有血糖偏高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不需干预的认知误区。一般情况下,空腹血糖大于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毫摩尔/升会被诊断为糖尿病。但并不是血糖低于这两个数值就安全了,正常血糖是空腹在3.9至6.0毫摩尔/升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毫摩尔/升,这才是真正的健康。这中间的“过渡地带”,即空腹血糖处于6.1至7.0毫摩尔/升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处于7.8至11.1毫摩尔/升之间,血糖水平已经不正常,却又不能定义为疾病,是糖尿病前期。李延兵指出,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若不进行干预,很容易发展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干预应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先注意调整饮食,可适当节食,避免吃过甜的食物;增加体力活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按各自爱好做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减轻体重,包括快走、跳舞、打球等。糖尿病前期,人体血管、脏器等还未受高血糖影响,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完全可以逆转,避免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这些年被“误解”的糖尿病理解上的五大误区1吃糖吃多了会得糖尿病?史书红说,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极为复杂,涉及到遗传、感染、基因变异、环境、饮食等,至今未被医学界完整清晰地阐明。如果家中有一级亲属,比如父母、兄妹,有糖尿病,这都是会遗传的;生了巨大胎儿的孕妇,也容易患糖尿病,包括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肥胖的,这些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果这些高危人群吃糖吃多了,是很容易患糖尿病的。比如八月十五过完后,很多患者发现自己瘦了,出现口干和三多一少的症状,跑到医院来检查原来是糖尿病。所以高危人群过量吃甜食,可能引发血糖高,诱发糖尿病。”那正常人吃糖过多会患糖尿病吗?“多吃糖对身体肯定没好处,因为多吃糖会发胖,肥胖就易诱发糖尿病。”史书红表示,目前青少年患病率很高,她在就诊的时候了解到,很多孩子从小喜欢喝饮料不喝水,甜味剂摄入太多,因此诱发了糖尿病。2自我检测能够替代专业检测?“有些人认为,身体不舒服时,在家自我测量一下血糖,以此来分析病情,这是非常片面的。”史书红表示,糖尿病患者必须定期进行检测,“至少每个月有一天要检测早晨的空腹血糖。”中国人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还有一个说法是“水涨船高”,如果早晨的空腹血糖比较高,每顿饭的餐后血糖也会跟着升高。“所以早晨空腹血糖的检测一定要达到医生的标准,同时我们还要检测三餐后两小时的血糖,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少患者只测餐前血糖,这都是自欺欺人的。”如果早餐后的血糖没有达标,患者容易得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等并发症。所以一定要重视餐后两小时的血糖达标。史书红说:“如果患者有时间有能力的话,可以测一日7次血糖,也就是三餐前后和睡前血糖。”史书红说,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值,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糖尿病最终控制的好不好,要看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近两三个月整体血糖控制水平,不受抽血时间等因素干扰,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3南瓜可以降血糖?“吃南瓜可以降血糖”这一说法在民间流传了十来年,导致许多糖尿病患者将南瓜视为每餐必备食物,甚至当药吃,以为吃得越多血糖降得越快。史书红表示,曾经有人提出南瓜里有种成分,可能会降血糖,但到现在,都没有人从南瓜里提取出降血糖的成分。史书红表示,如果在饮食中选择南瓜,可以相应扣除一部分主食,获得南瓜中对身体有益的成分同时,还能增加饱腹感,不失为糖尿病患者一个可行的选择。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南瓜固然含有很多营养物质,具有一定食疗功效,但绝不能代替药物的治疗,它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不可喧宾夺主。“和南瓜一样,红薯、玉米等食品的含糖量都是很高的,所以这些东西吃多了,反而会升高血糖。”史书红告诉记者,土豆、长山药这些食品是可以当主食来吃的,但将南瓜、红薯、玉米当成主食来吃,就是很大的错误。4治疗糖尿病就是为了降血糖?“这个认识是极为错误的。”史书红表示,很多人认为只要吃药将血糖降下来,就是万事大吉,甚至有些人认为医院以外买的降糖药比医院开的还管用,这是不对的。“比如肥胖的人,我们不建议他过早地使用胰岛素,还有,有些外面宣传的降糖中药经常加有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比如格列苯脲,这种药虽然能控制血糖,但容易增加体重,是不适合肥胖患者的。”史书红认为,不是说血糖能降下来就是好药,有些假中药会掺此类药物,虽然降了血糖,但有可能造成肾脏受损或者体重增加,“尤其很多老年人,乱吃降糖药后有可能造成低血压或者肾脏受损,是很危险的。”5血糖稳定了,就可以不吃药?“血糖值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都占据重要地位,正常人空腹时血糖一般在3.9~6.1mmol/L之间,餐后2小时不超过7.8mmol/L。”史书红说,在门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当他血糖稳定以后,自行将药停掉了,这肯定是不对的。史书红表示,之所以血糖会稳定,是因为药物产生了作用,将血糖控制住了,比如吃药或者打胰岛素,“如果一旦停药,血糖马上就会波动,血糖有可能会因此升高,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有些患者认为药物有副作用,而且血糖比较稳定,史书红说,这种情况可以去医院向医生进行专业咨询,根据医生的建议减药,但绝对不能停药,“有些初发的患者可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减药,到最后可能能停口服药,甚至是胰岛素。但一定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切不可自己盲目判断,因此影响病情。”科学饮食和运动很重要“糖尿病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学会吃饭,如果没有学会怎么吃饭,就永远不会调节好血糖。我们来了新病人后,都会抽出一早晨的时间,给这些人讲解如何正确吃饭,否则患者住院7―10天的时间根本调整不好血糖。”史书红说。目前,医生们并不主张饥饿疗法,因为饿了以后,虽然血糖下来了,但身体的抵抗力却差了,容易诱发其他并发症,比如结核病、肿瘤,“糖尿病患者患肿瘤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出4倍。”那怎么样吃饭才是科学的?“我们的健康饮食原则是:平衡饮食。”史书红解释,合理的膳食模式可以避免摄入过多能量,降低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所以最主要的是控制进食量的多少。”有的时候,医生倡导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些粗粮,可有的人吃红面、糕面就会出现血糖偏高的情况,“这个时候怎么办?吃完以后进行一下检测,根据情况适当减少摄入量。有些患者容易便秘,就可以多吃些蔬菜,但有些患者胃不好,那就不能要求他多吃粗粮了,所以饮食种类和控制是因人而异的,要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关于糖尿病患者能吃什么水果,史书红说,可以吃猕猴桃、柚子、苹果,但也是要限制摄入量的,如果过量就会引发血糖升高。“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吃水果一定要放在餐后两到三个小时左右,分餐进行,其他水果可以咨询医生,让医生给出建议。”除了吃,糖尿病人要适当活动。“省城冬天早晨空气并不是很好,所以建议患者不要太早出门晨练,还有就是糖尿病人骨质疏松的情况比较多,外出一定要注意路面,不能摔跤,否则很容易造成骨折。”史书红表示,晨练时切不可空腹运动,为防止低血糖,可在运动前适量进食。预防并发症:除了降三高还需心理健康史书红说,并发症的产生和糖尿病控制水平有关。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以上,所有的并发症风险都会增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糖尿病病人第一个目标是一定要把血糖控制下来,通常我们说的空腹血糖在3.9―7.2,饭后的血糖两个小时小于10,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第二个目标是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第三个目标是血脂。首要的目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如果有冠心病应小于1.8,如果没有冠心病应小于2.6。除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外,甘油三酯要求小于1.7。”除了降低“三高”外,史书红表示还要多关心糖尿病患者,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患者因事情不顺或者心理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要多关心糖尿病患者,让他们心态平和一些,尽量不要发生情绪激动的情况,以免影响病情。”
(责任编辑:贝贝 )
文章关键词:
性病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一组疾病。男女性器官患梅毒、淋病、软下疳、生殖器疱疹、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疾病的统称。得了性病很容易让人联 ……
一个男人的责任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让女人在性生活中得到满足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阴茎增大是很多男人都想的事,大阴茎不仅是男人的骄傲,还能提……
腰椎是脊柱的一部分,上连颈椎、胸椎,下连骶椎。只有健康的腰椎才能保证人们向前弯腰、向后伸展、左右弯腰和旋转。年龄增长、骨骼钙质流失、不正……
得了尿毒症,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而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尿毒症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现在越来越多人获得尿毒症这种疾病,尿毒症的现状是触目惊……
不用吃药,不用打针,光吃保健品就能治好糖尿病?怎么看都是不靠谱的保健品宣传,一位特立独行的患者,明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后不好好配合医生治疗……
张复春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感染二科
擅长:擅长病毒性肝炎、登革热、艾滋病、禽流感等传染病的诊治,尤其擅长登革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新突发...
廖贵清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擅长:擅长头颈肿瘤的外科治疗、头颈部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颌面部整形与美容、涎腺疾病。
李彦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院 口腔修复科
擅长:擅长前牙美学修复、全口义齿、种植修复、咬合重建及颌面缺损修复等。
张孝文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耳鼻喉头颈科
擅长:鼻内镜外科、耳神经显微外科、喉显微外科及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的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
专家在线一小时 成功为网友解答疑难
擅 长: 1.擅长中西医结合,运用针灸等疗法综合治疗湿疹皮炎、荨……当前位置: &>&&>&
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自我血糖检测工具
  &&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中国人已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预计2025年将高达5930万人在当前全球糖尿病形式恶化的环境下,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飞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值得人们共同关注的是:不仅糖尿病发病形势十分严峻,对糖尿病病情的管理控制也不容乐观。
  那么,如何对糖尿病病情进行有效管理?血糖检测是关键。然而目前中国尚无统的针对医院和患者的血糖监测使用规范。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和对血糖检测的认知,《健康报》与中国医师协会内容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携手于2月14日举办了中国糖尿病监测管理规范专家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30位内分泌科专家参加会议,就糖尿病血糖检测方面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在多方面统一了认识,对糖尿病患者及医院提出相关建议,以促使中国的糖尿病监测管理趋于规范化、透明化。
  1。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我国,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需要加强。但是,必须认识到血糖监测的数值本身是不能对血糖有直接作用的,医生和患者必须掌握如何解释血糖监测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治疗行动后,才能看到血糖控制的改变。
  2。目前在我国使用的适用于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患者要注意选用合适的以减少监测误差发生的可能性。什么样的血糖仪容易产生偏差?什么样的监测设备自己不适合使用?对自身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就能配合医院方面选择合适的血糖仪,规避医疗风险。如在缺氧的人群,比如呼吸衰竭、心衰、严重感染、在高原的患者,使用基于葡萄糖氧化酶原理的血糖仪,可能出现检测误差。接受含麦芽糖药物治疗的患者,比如接受含环糊精的腹膜透析的患者和接受大量丙球蛋白治疗的患者,如果使用基于葡萄糖脱氢酶原理的血糖仪,可能出现检测误差。专家们同时提出,医院只提供基于一种原理的血糖仪给患者提供血糖检测的做法不合适、不可取。
  3。在医院采用便携式血糖仪实施血糖监测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操作,避免造成患者间、医患间的交叉感染。在采血笔的使用上,应该做到真正的&一人一笔&,而不是将笔消毒后再给其他的人使用。一次性的采血器因使用后针头被隐藏,减少了交叉感染和医务人员被针头刺伤的机会,应该被提倡使用。
  什么是自我血糖监测?自我血糖检测是必须的吗?
  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一个特殊概念,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采用便携式的血糖仪监测自己血糖的波动情况,医生和患者在此基础上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但在我国,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医院还没有做到使用医院专用的快速床边血糖监测系统来监测住院患者的血糖变化,而是使用个人使用的血糖仪监测血糖。此外,由于许多糖尿病患者不能负担购买血糖仪和血糖试纸的费用,在医院的门诊也使用个人血糖仪检测门诊病人的血糖。
  自我血糖监测在现代糖尿病的治疗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个人用血糖仪的年销售量接近80万台,血糖试纸的消耗量也接近3亿条。血糖仪多测量指尖的全血,可在5~20秒内获得血糖的数值,方便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血糖管理。此外,SMBG 还是患者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影响的感性工具。因此,在糖尿病的管理中,科学和合理地使用血糖仪和SMBG是糖尿病管理中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据专业研究显示,自我血糖监测在使用胰岛素患者的血糖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研究中,将患者分为两组:强化组和对照组,两组注射胰岛素的强度不一样,主要根据血糖监测的数值来决定胰岛素的注射量。强化组要求每天自我血糖监测4次以上,并根据此结果调节胰岛素剂量、饮食和运动。研究完成之后,积累下来的血糖监测次数是30多万次。在另外一组,主要目标是控制,让病人没有症状,每天注射胰岛素1~2次,或者进行血糖监测,或者是尿糖监测。在种不同的治疗模式下,人们看到了强化血糖控制的益处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同时研究也提示我们,在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病人中,血糖的监测目的不仅是要发现,而且越接近于正常的血糖控制的时候,越要注意发现。根据发生的情况来调整治疗,和发现高血糖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监测产生误差?如何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
  经常会有读者问:为什么我使用的血糖仪监测结果不准确?
  造成误差的原因包括样本差异,操作不当,血糖仪选择等各种原因。其中因血糖仪选择不当而引起误差的情况尤为突出,而这一点上也是患者在了解各种血糖仪工作原理后,结合自身情况而有效避免的。
  把血糖仪称作&血糖监测系统&可能更为贴切,它是一个完整的采血、检测、分析等过程的综合反映。目前市面上的血糖仪主要分为两种:基于葡萄糖氧化酶原理的血糖仪以及基于葡萄糖脱氢酶原理的血糖仪。不同酶和辅酶有不同的特性,检测的准确性、精确性和抗干扰能力也各不相同。患者若能自我了解不同酶的特性,对于血糖监测的准确性提高也极为有益。
  葡萄糖氧化酶对葡萄糖特异性高,但由于反应过程需要氧的参与,因此测量结果容易受血氧含量影响而造成结果出现偏差;会与尿酸,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和体内代谢产物反应,产生假性结果。试纸也容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一般应在开封后3~4个月内用完。
  那么哪些情况下会对血氧含量产生影响呢?据专家介绍,重症监护患者、呼吸科患者、接受氧治疗患者、呼吸衰竭、心衰、严重感染、海拔高度甚至剧烈运动都是影响血氧浓度的因素。这些人群若使用传统的葡萄糖氧化酶技术的血糖监测系统,可能得到偏低的血糖结果,而导致错误治疗。
  相比之下,葡萄糖脱氢酶不受血液或空气中氧分子的干扰,试纸一般可以使用至标明的有效期,但是由于反应过程需要一定的辅酶和介质的参与,有些辅基如吡咯喹啉醌(PQQ)可能与注射用麦芽糖、口服木糖和半乳糖发生反应,造成结果假性升高。但除应用含有上述糖类的特定患者之外,葡萄糖脱氢酶技术可应用于其他合适的患者。
  另外,刚才提到样本差异也会影响血糖监测结果。据专家介绍,香港医药管理局已经开始规范香港境内的血糖监测系统,要求血糖监测系统必须同时检测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血液标本的葡萄糖浓度,以保证血糖监测的准确性。
  葡萄糖氧化酶技术的血糖监测系统检测动脉、静脉和新生儿血液标本受到限制,多只用来检测毛细血管血液标本的葡萄糖浓度。
  葡萄糖脱氢酶技术的血糖监测系统由于反应不依赖于氧,可用于检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新生儿血液标本。
  今后血糖仪的发展趋势是:采血部位的改变,采血与测定一体化,可重复测试的感应技术,用组织间质或体液作为葡萄糖检测的样本,埋入式针头或感应器,无创伤、无样本、红外测定等,这当中会克服很多困难,因为在减少病人痛苦的同时,还要能为临床所用。
  防范交叉感染 保护医患安全
  现在需要我们关注血糖监测的院内感染问题。
  中华护理学会的调查显示,86%的职业感染是由针刺伤导致的。血污染的针头等其他锐器造成感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是0.3,乙肝病毒是63%~69%。卫生部于日发布部门规章,要求医疗机构应该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诊疗环境条件,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在附录里对锐器的预防不慎刺伤以后如何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
150?fdh:15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