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ay程序的时候1%和5%的聊天加到一组怎样清除qq聊天记录可以清除重新做

对真正的有钱人来说,并不存在所谓“什么方法才能赚钱”的问题,而只有,“要怎样解决某一个问题”以及“怎样调动自己能调动的一切资源”这两个问题。“看钱不是钱而是工具”,就是一种能力。&br&&br&许多人商海沉浮数十年,即便倾家荡产依然还能东山再起,靠的也不是具体的门路,而是比一般人高出一个层次的思维和意识。就像《1942》里的地主在流亡路上和长工说的,“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给我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br&&br&想在中国赚大钱,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和共通的观念,按照重要性排列大致有:&br&&br&1.政治敏锐&br&&br&从70年代末开始到80年代初,搞投机倒把的个体户是第一批发财者,而这些人往往是被主流国营经济拒之门外,被逼无奈才出去闯的。&br&&br&到了80年代中后期,发财的人又从体制外回到体制内。依托村或者集体社,利用自身在原有社体制内的声望或者职务(村长,支部书记),集资办起了加工厂的人成为第二批暴富者,这一波机会和体制转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苏南模式(华西村)最为典型。&br&&br&90年代早期的价格双轨制改革和90年代后期的国退民进。不知道有多少人利用国有资本变卖的机遇,抓住了廉价买卖产权的机会。2000年开始到2005年。加入世贸又给出口加工业带来历史性的机遇,货代、纺织品出口都养肥了大把没有文化的沿海小老板。2005年的时候随便开个什么矿,之后的商品大牛市会让你的钱多到用麻袋装。&br&&br&至于商品房改革、股权分置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更是和每个家庭的财富息息相关。以前老有人说看新闻联播致富这个梗,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br&&br&大的暴富机会,中国在过去20年出现了不下十次,最大的机遇几乎全都和政治格局变化息息相关。其基本特点是一波流。一波三五年让你赚个饱,但这波赚完还想继续赚,几乎不可能。煤矿、进出口加工,这才几年而已,现在已经在生存线上挣扎。&br&&br&&br&2. 从无到有&br&&br&在中国,要预测社会未来的走向,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思路就是:&br&&br&“中国在走美国的老路”。&br&&br&这也就是所谓的CTC(“Copy to China”)的基础。可以说是中国最近20年所有新兴行业的一条发展主线。这条主线之清晰、之连贯,和前面所说的靠政治趋势赚钱的一波流的短暂易逝形成了鲜明对比。从90年代末期到2000年初的中国第一次互联网泡沫开始,一直到最近这3年的第二次互联网泡沫,几乎所有成功的,体量在百亿美元以上的新兴企业,其产品最初的雏形,都是一个“中国版的美国XX”。&br&&br&解决稀缺是一切生意的根本宗旨。赚钱这回事,其根本意义,是“为他人解决问题”,而所谓利润,无非是为他人(社会)解决某一问题的酬劳。而从无到有,从0到1的事情,从满足稀缺性需求的角度,要远比从1到10的事情值得去做。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最紧缺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故而得到的回报也不可同日而语。BAT这些搬运工起家的巨头,解决的都是从无到有的局面,之后那些跟风的早已在格局上输了,只能吃几口残羹冷炙而已。&br&&br&&br&3.ROE思维&br&&br&如果从财务上来解释这一点,那就是ROE(股本回报率)= 利润率*周转率*财务杠杆比率。&br&&br&注意这三者是乘数关系,所以利润为负的情况下,你的失败也会被这个放大器给放大。但即便如此,所有赚了大钱的人,几乎没有不用到杠杆的,敢下注本来就是企业家精神的一部分。&br&&br&我在之前的回答里说过,穷人是手里有多少资源才敢做大事情,富人是先想到要做多大事才开始考虑要如何筹措资源。熟练运用财务杠杆的前提,就是敢于去动“本不属于自己”的资源的意识,或者说的再直白一些,敢去借别人手里的资源来为我所用。&br&&br&巴菲特扣除杠杆的收益率不过13%左右。被自己有限的资源所限制,说明自己无法掌控资源的流向,依然只是资源的奴隶。&br&&br&再谈一下周转率。即使是低利润,只要有高周转率一样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发展。比如很多人排队的绿茶和外婆家,菜价便宜但翻台率高。当利润很微的时候,提高周转率依然可以提升ROE。&br&&br&卖珠宝和卖烤串哪个赚钱呢?很难定论。珠宝的单品利润算下来可能比较高,但周转率太低。反之,烤串利润率低但周转率要大大增高。假设同样的资金投入卖珠宝和卖烤串,并且假设珠宝3个月一个资金回笼的周期(从生产到物流到销售),烤串一天一个周期(从生产到销售),那么在假设两者都可以销售出去的情况下,也许卖烤串比卖珠宝更赚。&br&&br&此外,中间型行业和智力型行业通常有望达到更高的ROE,主要是因为资产较轻的关系。&br&&br&&br&4.了解自己&br&&br&没错,研究自己比研究他人,研究金钱更重要。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了解远远没有自己以为的多。&br&&br&能赚钱不代表自己就能从钱中获得享受,对金钱的态度其实是一件特别个人化的事情。大部分人也许可以做到正确衡量各种资源的时间价值、却往往对自己的时间成本毫不在意,对自己的收益偏好毫无概念。&br&&br&这种能力需要建立在深刻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基础之上;同样的资金、时间,由于掌握信息的差异,对自己来说,用在哪里最值得,用在哪里对当下、对未来的效用最大,都是需要反复摸索和实践的。穷人往往把“钱”看的太“值钱”,把“钱”以外的资源,例如自己的时间,看得太不值钱。&br&&br&很多人喜欢把赚钱、理财、投资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三件性质完全不同的事情,所需要点亮的技能树也不尽相同。就我的观察,会赚钱的人不一定会理财;会理财和会投资也是完全两码事,会投资的人你若让他凭自己做生意,很可能亏的一塌糊涂。自己到底最适合做哪一样,也需要摸索。&br&&br&很多人对创业有着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明明是个不够自律、厌恶繁琐的人,非要去做生产型企业,殊不知这可以算是最繁琐的一种商业模式,从原料供应,采购,生产,库存,物流,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毛利润率又低,必须钻到每一个细节中去扣成本,可以说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对自己不了解,花下去的人生成本是无法挽回的。&br&&br&&br&5.防骗意识&br&&br&这里的“骗子”是广义的,泛指一切出于零和动机打你主意的、想从你这里榨取资源的人。防骗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在人生的始终。&br&&br&投资本身,首先一定是一件反常识的事情,不然有钱人不会在人口比例中占少数。对于投资,其零和性要比赚钱大得多,所以有时候不止要看到趋势,还要评估周围其他人是否也看到了这个趋势,更要考虑到周围人是否知道自己知道对方知道。&br&&br&如果说赚钱还是人和外物之间的事,那投资就一定是人和其他人之间的游戏,更加复杂诡异,不仅要防马路上的骗子、短信里的骗子,更要防资本市场的骗子,伪装成“创业家”的骗子、伪装成“好企业”的骗子、伪装成“合伙人”、“好朋友”的骗子、伪装成“情人”、“伴侣”的骗子、甚至是伪装成“养老金”、“社会福利保障”的骗子。&br&&br&怎么阅读财务报告,怎样判断信息的真实性,知道怎么查一个生意伙伴的诚信水平;这些东西之重要,可以说分分钟能让你半生心血付之东流。但可惜这些东西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极少有地方系统的学习,只能靠自己一笔一笔“学费”去交。&br&&br&过去我们小时候学校所提供的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以上怎样和钱打交道的知识可谓一片空白。大部分中国的家长和老师自己也不懂这些东西。既然自己一辈子也没活明白,那就更不用说教会下一代了。这样导致的社会差距只会进一步扩大。
对真正的有钱人来说,并不存在所谓“什么方法才能赚钱”的问题,而只有,“要怎样解决某一个问题”以及“怎样调动自己能调动的一切资源”这两个问题。“看钱不是钱而是工具”,就是一种能力。许多人商海沉浮数十年,即便倾家荡产依然还能东山再起,靠的也不…
我的母亲是一个坚定的信徒,她的精神力量无比强大,非常从容的坐镇在极其复杂的家族关系中央,而且背负着全家的主要生活和经济的双重压力,毫不夸张地说,一整个家族中,无论旁系支系,老板下属,就连数十年不曾谋面的表亲,没有一个人,不为她优雅、浑厚、大方,从容的处事态度而感到叹服。&br&&br&我呢,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跟母亲一同信基督教,五年级受洗,一直坚持每周日礼拜,中考前也不例外,后来到高二因为忙,以及有了越来越多自己的想法,停止了信仰生活。她对此很不满,她说,&b&知识害了我,人有了知识和能力,就不会再好好的依靠神&/b&。当然,从她的角度是关心我,我也一直很愧对于她的”关心“。&br&&br&直到高考成绩出来那个中午,短信上的总分比预估低了三十多分,一个小时我走出了瞠目结舌的震惊和回味,沉重的悲伤像是深海一样把我包围,挫败,羞耻,复读,还是压根不见天日,被子蒙上脑袋,昼夜就这么停止了轮转。&br&&br&而在这个时候,我妈向我走来,拍了拍蜷在被子里的我,直到头拿出来,她向我说了看到成绩后的第一句话:&br&&br&“教会董牧师的女儿,比估分高了四十多分,比你高十来分。你还不明白你这是受了上帝明明白白的管教么?还不回到上帝身边?等什么!还有时间难过?!”&br&&br&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的头皮被剃头推子整个铲起来了,颅骨直接暴露在冷飕飕的空气里,那股寒意让我清楚感受到它的形状。&br&&br&诗篇147篇10-11节:祂(神)不喜悦马的力大,不喜爱人的腿快。耶和华喜爱敬畏他和盼望他慈爱的人。&br&&br&我那一刻才知道,&b&基督徒真的相信,上帝宁要对祂成天磕头打滚的奴才,而不是勤劳、聪明的人&/b&。我也是那一刻才明白,我不可能跟这么一个谄媚、蒙昧的,无论是她还是上帝,成为一路人。&br&&br&我记不清那天下午发了多大的火。但从此以后,我对基督教再无好感,因为我曾亲眼目睹这样一个信仰是如何把一个母亲的天性剥夺,改造成一个”上帝安插在人间的仆人“。&br&------------------------------------------------------------------------------------------------------------------------------------------&br&我姥爷身患绝症,无药可医,每日都在流失肌肉,八年连续,已经成为一滩烂泥,除了舌头没有能够自行活动的部分了,全家人都于心不忍,希望帮其一程,或者停止治疗用麻醉药物短暂维持生命,我之感受尤甚,甚至在知乎上提过这个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想协助我的姥爷在中国进行安乐死,可行性如何?&/a&。&br&&br&上次吃年夜饭的时候,我跟护工老张说,你别给姥爷喂太多扣肉和八宝饭,热量太高,对身体不好,谁知道,听了这话,姥爷发出少见的、剧烈的呜呜声,像是生气又像挣扎。&br&&br&晚上进去他的房间,看他艰难的样子,我凑过去,听见他悄悄跟我说,他”人生最大的盼望,就是一早起来,心梗或者脑梗,平平安安的往生。“&br&&br&&b&为了能够早日心梗摆脱苦痛。他把肥肉当成药来吃。&/b&&br&&br&但是我的母亲,坚决反对他的一切寻死行为,屡次把我的姥爷从生命边缘抢救过来,挂在呼吸机上,倾家荡产也绝对不让他死。&br&&br&为什么?&br&&br&不是因为她跟姥爷的感情深——跟姥爷感情深者都不忍见他受此炼狱毒火,而是因为我姥爷一直靠诵经念佛帮助他度过无数苦难的昼夜——他是一个四十多年的佛教徒。&br&&br&但,按我妈的话来说,我姥爷在信神之前死掉就要下地狱,她作为神的仆人,神把她安排在这个家里是有它的美意的,因此她必须尽全力不让我姥爷下地狱——结论:无论如何,挂住这条烂命,直到信上帝为止。&b&只要你信了耶稣基督,我就不管放弃主动治疗的事情。&/b&&br&&br&讽刺的是,在转向信基督之前,我的母亲也是一位二十年的佛教徒,但是突然转为基督徒后,我的姥爷非但没有任何不满,相反看到母亲有了丰富的信仰生活,精神振奋,很为她感到高兴。&br&&br&你看,习惯啊,感觉啊什么的,都是次要,关键是精神支柱——你的女友在多大程度上,把自己对人生的不解,担当,压力,困苦,寄托于上帝?&br&&br&如果很多的话,那就危险了。要知道,信神就像追随一个魔鬼,你从它获得力量的同时,它也在剥夺着你的人性。如果她已经把她灵魂的四分之三给了上帝,那么,就算你得到了她在地上的全部,在信仰的考验前,你信则好,你若不信,那你也只是天堂路前试探她的一个小鬼罢了。&br&------------------------------------------5:19更新------------------------------------------------------------------------------------&br&我对于原题主偷换“好的基督徒”和“坏的宗教人士”概念的做法很不屑。&br&&br&哥林多後书6:14明明白白说:「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麽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麽相通呢?」。&br&&br&不能跟外邦人通婚,跟周末必须敬拜聚会一样,是基本要义,这都不遵守,算什么基督徒?那我不读经不祷告,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也算个现代派基督徒了。&br&&br&不要拿什么“宗教人士”的幌子跟我说什么都是个人性格,我从小学四年级受洗到离开教会呆过十年,西安、广州换过三个教会,无论哪一个,对于【信之后】跟外邦人通婚或者交往的情况,一概是坚决挞伐。对于信之前相交的人,一般是对那个不信的人往死里劝,而且坚决抵制结婚,强行结婚我就见过一次,逐出教会了。&br&&br&年轻人的婚丧事项怎么解决呢?是有专门的单身团契每周读经分享,内部解决,就酱。
我的母亲是一个坚定的信徒,她的精神力量无比强大,非常从容的坐镇在极其复杂的家族关系中央,而且背负着全家的主要生活和经济的双重压力,毫不夸张地说,一整个家族中,无论旁系支系,老板下属,就连数十年不曾谋面的表亲,没有一个人,不为她优雅、浑厚、…
更新:虽不完全同意但是非常喜欢neo anderson的头条——不但将当前“环境工程学术研究”的一大怪相充分地揭露,还向我们展示了另外的精彩案例比如“铁鱼“和日本早期的水变油故事,这些例子都诠释了15年前认为过于夸张的《卖拐》实际上非常真实。&br&&br&环境问题都是大规模的,真正可用的解决方案也必须得是简单和低成本的。有人评价说这个研究的水平低,没错,从材料开发的角度来说确实过于简单,科技含量很低,也让人怀疑这是否代表博士的研究水平(有关当前美国环境工程研究的局限性需要另起专门的话题)。但是,如果要大规模实用,应该比这个纳米银滤纸还要更简单才行。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困难的或者最大规模的事情才是最牛逼的。&br&&br&但是,我想深入讨论的是目前已经被一定程度扭曲的科研手段,尤其是在纳米技术。neo anderson提供了一个铁鱼的链接,可以作为一个例子。以下是引文来自&a href=&///?target=http%3A///t/the-lucky-iron-fish-project-201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案例】动人的创意:一块幸运小铁鱼帮助了千户人家&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众所周知,铁是血液中重要的微量元素,而缺乏铁元素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尤其对于妇女和儿童来说,缺少足够的铁元素会导致血液供氧不足从而导致更加严重的健康问题。在柬埔寨有44%的民众罹患贫血症,其中更包括三分之二的孩童。当地缺铁贫血的孩子不但看起来瘦小、虚弱,智力发展也想当迟缓。补铁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给予药片,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负担药片的费用,而且部分的人也不喜欢药物隐含的副作用。”&br&&br&这一段话符合当今科技论文introduction部分的标准要求,为铁鱼的问世做好了充满科学含量的铺垫,凡是没有想到用铁锅(或者铁勺,铁餐具)的人就产生了兴趣。说到这自然有人会问,为什么柬埔寨政府和人民要用铁鱼?25美元在柬埔寨能买好几套全铁餐具厨具吧?其实大家都不傻。只要有资本可以运作能得到额外的收益,一定具有开发的潜力。我猜或许柬埔寨比较潮铁锅容易生锈或者做饭时过度释放进入食物的铁的味道不好所以不受欢迎?但不管怎样,即使群众想置换铁锅,这个机构从被忽悠的人那里收了25美元然后把一块铁鱼送给了群众,大家也自然高兴,省得自己掏钱换锅了,补铁效果差不多。而且造一个小铁块的成本可能比压制铁锅要低很多,大家都受益。但是,网站上说”这块幸运的小铁鱼也已经成功帮助柬埔寨政府解决了50%的人民铁摄入不足难题“,和纳米银滤纸说”&strong&&u&改变了6.63亿人的命运&/u&&/strong&“是一样的,把“有望”改为“了”。你注意看,文章前面明确说了帮助了千户人家,后面就直接变成全国50%的人民。&br&&br&回到纳米科研。很多paper 采用了类似的写法,比如”墨西哥湾某油田事故后大量的石油污染了海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灾难,因此新型的油水分离材料非常必要“,然后推出各种设计巧妙的纳米结构材料冠以”hierarchical“ ”smart“等等形容词汇,然后展示了在一个几十毫升的小烧杯内油水分离的效果,然后改变某参数比如温度,光照,或者加酸加碱,油又跑出来了(为什么不在洗脸盆里展示?材料太贵了,要合成那么多的话经费就花光了还怎么给这篇paper支付open access的费用?)没有做过这些研究的同学一看这些研究就被电镜照片,视频,和各种数据图给弄晕了,就好像我们小时候看美国的科幻电影,任何仪器的外壳只要把紫光灯往上一打,再配上一排红绿蓝的小光点,一圈能反光的玻璃瓶里面倒上兑了多种色素的水,然后电脑显示字符的时候配上滴滴滴的声音,马上就成了科幻大片令我们神往不已。这些paper都把自己的材料包装成为好像是唯一解决方案一样。这里我想讨论的是,既然这么多雨后春笋般的新型油水分离纳米材料没有实用价值,那么是否有有价值的旧型油水分离非纳米材料呢?纳米科学的paper里没有提,为啥?因为有一种旧型材料叫做棉花,扔到水里能吸油,挤一挤也能释放出来,也能做做油水分离。但你一提这个,我合成的新型复杂纳米材料不就黯淡了?还怎么毕业,怎么评职称?所以最后报道棉花油水分离的工作发表在影响因子&2的科学杂志上,而新型纳米材料的工作们发在影响因子&10的纳米杂志上。&br&&br&还有一个值得补充的是neo anderson指出的在宣传纳米银滤纸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非洲缺水图片和水污染的视频。我想补充的是,这不仅仅是市场宣传鼓舞人心的需要,在环境专业,这些图片大量应用于研究的背景介绍。类似地,化学专业如果做合成,也喜欢说这个合成反应可以用于制造某些药物,然后把这些药物能够治疗的疾病的病人照片往PPT上放几张也是很常见的。不过在环境专业,如果你在一个技术报告中看到或听到长篇累牍的关于缺水、疾病、政策、呼吁的内容,并且有大量的非洲小朋友取水,河流飘着垃圾,干裂的地球,流泪的北极熊的图片,请期待一个技术含量较低或者未完成的研究结果展示。原因很简单——给你做报告的时间是一定的,如果你的研究足够牛逼,你肯定想多花点时间给大家讲讲你的设计和原理;如果你的研究足够有用,你最想给大家报告的一定是推广成果。&br&&br&&br&===================================以下是昨天写的内容:&br&&br&&br&&br&请让我尝试综合回答一下: 这是一稿多投,本来在另一个类似帖子下回复的:&br&&br&这个工作看起来就是将纳米银放进了类似滤纸的材料中,当水通过时细菌接触银和铜被杀死,或者部分银和铜溶解将细菌杀死。虽然原理已经知道很多年了,但能做出这个材料确实还是要花一些时间的,不能否认他们的努力。但是科普新闻和实际的研究报告是有很大差别的,科普新闻可以吹划时代,可以说和美国水龙头出水一样干净,等等类似的表述,但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他们有研究报告或者paper就会发现顶多是细菌计数和美国的饮用水差不多。而杀菌效果也不像科普新闻吹嘘的那么简单,是一过滤马上细菌全死了还是要把水放一段时间才有效果?脏水里细菌的原始数量有多少?实验用的是真实水源还是自己弄了点纯净水撒了一些特定的实验细菌?溶出的银和铜浓度是否对人体有害?一张纸能用多久?成本多高?这些是判断一个技术是否可用的标准,至于科技新闻吹嘘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用来通俗易懂的宣传,二来可以帮助拿到更多经费。 &br&&br&但是,也要警惕所谓的环境纳米技术过度吹嘘。当前欧美国家的环境保护比较完善,饮用水也基本安全,近年来所谓的新技术很少有用到饮用水水处理的。但是,又有这么多教授要拿钱,还忽悠了很多对科研有热情的同学读博士干博后得养活,怎么办?非洲成了这帮人的自由实验场,很多研究组打着帮助落后非洲的旗号搞研究。他们默认的就是非洲人民无法建立现代水处理系统,所以就得给他们寻找新的水净化方法,然后以此为理由搞研究。 &br&&br&其他同学有人回复说为什么不烧水,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都没有烧水再喝的习惯,而且烧水的能量消耗很大,设想你没有电和气,捡柴烧水,在人口密集区以及很多地区,这对植被的破坏也是不小的。所以寻找一些简易净水方法是必要的。一种比较靠谱的方法是砂过滤,里面的矿物其实可以拦截很多颗粒包括细菌和细小的泥土,甚至一些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对于比较成熟的过滤系统,可能会富集一些非致病细菌,在水缓慢过滤的时候还会拦截水里的有机物。当然,在原始地区应该还不至于考虑农药等有害有机物的问题。重金属也未必是常见挑战,即使中毒也是慢性的。目前的问题主要是致病微生物,因为对人的损害是快速而明显的。&br&&br&至于不靠谱的技术和研究也是多了去了,比如有人报道纳米金颗粒可以帮助用太阳光快速加热水,但是这种富含了纳米金颗粒的紫红色水是不可能饮用的,不光是因为喝不起,事实上合成这些纳米颗粒的时候要用特殊试剂包括还原剂和稳定剂,所以你合成出纳米颗粒的时候也在水里加入了很多其他东西。因此当你看到很多paper声称用某某纳米颗粒净化水,大部分都是瞎扯蛋的灌水研究。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研究人员,直接问他合成纳米颗粒的药品和副产物都到哪去了,洗掉没有,洗了没有。至于为什么这样的paper能发,原因很简单,作者和审稿人都是做类似研究的,有一个成语叫做沆瀣一气,可能可以描述这一现象。你把这些研究结果送到奋战在第一线的真正搞环境工程的人手里,一般就挂了。扯远了,刚才说到纳米金,有的研究者就说非洲不但饮用水不合格,厕所也不合格,屎尿里有很多病菌,我们可以用纳米金吸收太阳能把水变成蒸汽然后烫死屎尿里的细菌,这样就提高了非洲的卫生水平,这个就更加扯蛋了,因为这个主意听起来很好,实际做起来你想想那个设备得是什么样,要不要透光,要不要密封抗压,纳米金遇到脏水能坚持多久保证高温蒸汽产生,整个系统成本多高。 &br&&br&再扯远一点,很多美国的课程组织学生到非洲下基层,当地人民也欢迎,但实际上学生和地点都是年年变,学生取了点水样做做简单分析,写点天马行空的报告说可以如何如何,得个好分数完事。当然真正关心非洲人民疾苦全心投入的人也是有的,不能以偏概全。还有好多人研究说太阳光照一照就能杀菌,建议非洲人民把水从池塘取出后放入塑料瓶暴晒几小时后再喝。问题是非洲老鼠多,啃粮食,当地群众就把支援的塑料瓶用来保存粮食了而没有按照美国人的建议照射水。不过美国的研究照常进行,发表科技论文无数篇。 &br&&br&归根到底,非洲人民的生活也应该像其他国家的人民一样用标准的水处理流程,但如果经济条件确实不允许也真的没办法。想帮助他们当然好,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向某长辈说的,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做出靠谱的技术真正帮助非洲人民和任何有环境问题国家的人民,不要被看似光鲜其实疑点重重的所谓纳米技术轻易迷惑,更不要随便用所谓的纳米技术迷惑别人。&br&&br&===============&br&再次补充(这个放在最后是因为我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被先看完):有人说纳米银滤纸的paper被同行引用了100多次正说明了这个工作是被认可的,但这个论调是完全错误的。高引用率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有的时候只说明了有几百个傻瓜或懒虫盲目跟随而已。请参考 &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47920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尼克·布朗闻到了狗屁味儿&i class=&icon-external&&&/i&&/a& (副标题:一名勇敢的门外汉,大胆质疑一项流行的心理学发现。他把整个理论掀了个底朝天)&br&&br&&br&&br&&br&编辑于
更新:虽不完全同意但是非常喜欢neo anderson的头条——不但将当前“环境工程学术研究”的一大怪相充分地揭露,还向我们展示了另外的精彩案例比如“铁鱼“和日本早期的水变油故事,这些例子都诠释了15年前认为过于夸张的《卖拐》实际上非常真实。环境问题都…
1.我小的时候,我的奶奶明知道奶粉馊了,还喂给我吃。后来我在人民医院吊针了一个月,差点儿死掉。&br&这件事情给我造成了终生的痛,长大后,我虽然仍然活着,但我的骨骼明显的比常人要细,我经常在裸露身体的场合(比如说游泳),感觉自己抬不起头来,我的身体也明显不如一般人。我在和异性交往的过程中也时常自卑,因为我的胳膊比女孩子还细。&br&事实上,我的奶奶不仅是对别人,对自己也是这样。曾经因为吃馊的饭菜,而拉稀几天。家人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只是说:“我是舍不得,你不知道,在文革的时候,别说米饭,野菜都难吃到。现在生活富裕了,也不能随便浪费啊……”&br&&b&贫穷最悲哀的地方,是总觉得什么事情,只能拿命挡,命比纸还贱。&/b&&br&&br&2.我的父亲母亲,虽然比我奶奶好上一点,但是仅仅是好一点而已。&br&比如说,他们每用上什么电器,都要拔掉插头。因为他告诉我,专家说的,电器关掉了,如果插着插头,那么是继续在耗电的。而事实上,他们也试过,不插插头确实每个月要比插插头要省十几度电。他们还告诉我“积少成多,勿以利小而不为”。&br&所以我在家里,每用一个电器,都要插插头再用。比如看电视要插插头,用电脑要插两个,最烦的是插拔空调的那种大插头,有时候会火星四溅。&br&&b&贫穷的悲哀在于,让人忘了生活的本质:钱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b&&br&&br&3.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有人来做客,顺便带了个小孩过来。&br&外婆随即从柜子里拿出个苹果给他吃,小孩拿在手上盘弄了良久,最后放在口袋里。&br&听他母亲说,后来小孩放在口袋里忘记吃,苹果都坏了。&br&&b&贫穷的悲哀在于,心里永远装着个“我不配”,这样很可能使得他继续贫穷下去。&/b&&br&&br&4.以前在工厂上班,工人赚钱很辛苦,往往一赶工就没日没夜,每天都加班到10点半,早上8点开工,有时甚至是通宵。有人还半开玩笑地说:“回家就急着吃夜宵洗漱,连陪老公亲密的时间都没有了。”而一个月最多拿6000工资,平均维持在4000左右。&br&我知道他们很辛苦,但是绝不是穷到一无所有的地步。然而我一跟他们讲话,开口闭口就是钱。比如我有时没事从办公室出来,会跟他们聊一会儿,介绍他们买哪个牌子的鞋子衣服,“我没钱啊!你给我钱啊?”&br&比如我说叫他再穷,也要给子女上大学,这样对他们会好很多。“我没钱啊!你给我钱啊?”&br&别人结婚请客吃饭,也互相揣度着送多少钱的红包最划算,别人送多了也不行,立马有人去劝:“你不要送这么多啊,搞的我们拉不下脸。”&br&老板迟发几天工资,车间里就炸开锅:“老板是不是要跑路了?怎么还不发工资?我上次看他买个玉镯子,买镯子有钱发工资没钱哦?”&br&我们老板是非常爽快的人,虽然他们有些行为我看不惯,但在钱方面,他们从不欠人。员工和老板已经合作十几年了。在背后翻脸翻的这么快,令人难以想象。&br&&b&贫穷的悲哀在于,钱成为他生活的全部,没有温暖,没有人情味,更没有什么人文关怀,剩下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算计和揣度。&/b&&br&&br&&br&以上内容摘自本人的公众号“方独”(ID:wansfang)。
1.我小的时候,我的奶奶明知道奶粉馊了,还喂给我吃。后来我在人民医院吊针了一个月,差点儿死掉。这件事情给我造成了终生的痛,长大后,我虽然仍然活着,但我的骨骼明显的比常人要细,我经常在裸露身体的场合(比如说游泳),感觉自己抬不起头来,我的身体…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基础上,蠢笨的人努力的时候更痛苦。比如说,记忆力好的人背一天单词收获的是满满的成就感,而记忆力差的人背一天单词收获的是挫败感。久而久之,真正一辈子努力学英文的人,反而是语言天赋还可以的人。语言天赋很差的人过了四级就不学了。&br&&br&人是趋利避害的,人是不干太痛苦的事情的。既然愚笨的人努力起来很痛苦,他们自然就不努力。既然聪慧过人的人努力起来不痛苦甚至有乐趣,他们自然更努力。&br&&br&本来就健壮的,比天生身体羸弱者,更喜欢上体育课(尤其是田径课)。本来就聪慧的,比天生蠢笨的人更喜欢“蹂躏”自己的大脑。这就是真相。&br&&br&&strong&天赋高是愿意努力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因(虽然不是唯一原因)。&/strong&&br&&br&————————————————————————&br&&br&&b&本问题题主的提问是:“怎样拯救懒惰并且拥有消极人生观还没有什么天赋的人?”&br&&br&没有天赋是硬伤!&/b&&br&&br&如果数学天赋很差,那么你极难让这个人热爱数学。(有可能,但可能性很低)&br&如果英语天赋很差,那么你极难让这个人热爱英语。(有可能,但可能性很低。毕业后从事与英语无关的工作但是还热衷于看英语报刊的,一多半是有天赋的而不是没天赋的)&br&。。。。。。。。&br&。。。。。。。。&br&&br&天赋差但是已经很消极的人,是特别难拯救的,因为你很难让这个人体会到积极学习(或做事)的乐趣, 他只要一努力就是满满的苦处,他干嘛努力呢?&br&&br&&b&只要你考察的样本足够大,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努力程度最高的是有天赋的人。搞学习最积极的恰恰是麻省理工、清华的学生,而不是五流大学学生。做生意最刻苦的恰恰是早就不缺钱的商业巨子,而不是小富。上体育课(尤其是田径课)最积极的恰恰是身体素质好的人,而不是身体素质弱的人。。。。奥妙就是天赋高的人玩命努力,乐在其中。&/b&&br&&b&————————————————————————————&/b&&br&&br&&b&最后给一个积极的建议。提问者应该想办法找到你要帮助的那个人身上的优点,鼓励他发挥。他做菜好可以就鼓励他积极当厨师,他情商高就鼓励他积极做销售,他动手能力强可以试着学一下机械维修。。。&/b&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基础上,蠢笨的人努力的时候更痛苦。比如说,记忆力好的人背一天单词收获的是满满的成就感,而记忆力差的人背一天单词收获的是挫败感。久而久之,真正一辈子努力学英文的人,反而是语言天赋还可以的人。语言天赋很差的人过了四级就不学了。…
阴谋论&br&1. 先摆出一个匪夷所思的秘密“A”——比如:全世界的货币都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了。&br&2. 然后告诉你为什么你不知道这个“A”——比如:为什么这个家族这么有名,但你不知道?因为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了全世界所有的媒体。&br&请问说这句话的宋鸿兵:你TMD又是从哪里得到的信息?比全世界所有人的信息都灵通?&br&&br&这种有很多变种:&br&------------------------&br&比如 &a data-hash=&c61f3bde7aee& href=&///people/c61f3bde7ae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妄想家& data-tip=&p$b$c61f3bde7aee&&@妄想家&/a&&br&1. 惊天秘密:大跃进的祸首是邓,毛泽东是背锅。&br&2. 为什么不知道:现在邓的后代是当权者,掌控了所有媒体&br&------------------------&br&比如 &a data-hash=&c01dd46540feb5c5445ece& href=&///people/c01dd46540feb5c5445ec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顾子明& data-tip=&p$b$c01dd46540feb5c5445ece&&@顾子明&/a&&br&1. 惊天秘密:李中堂药丸&br&2. 为什么你不知道:尼玛中南海的事都是圈子内的,能跟你讲?&br&------------------------&br&比如反转基因的崔永元&br&1. 惊天秘密:转基因是猪吃的/是西方国家用来毒害中国人的&br&2. 为什么你不知道:因为跨国公司买通了政府官员,媒体,中国农业大学的学者&br&------------------------&br&比如基督教妄想症&br&1. 惊天秘密:演化论是错的,海外大学教神创论&br&2. 为什么你不知道: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无神论,所以我党为了维护统治禁止学校教神创论. &br&------------------------&br&比如某位知乎不可说的人士:&br&1. 惊天秘密:雾霾言论是西方国家用来阻碍我国发展的。&br&2. 为什么你不知道:因为中国的媒体都被美国收买或者忽悠了。&br&-----------------------&br&1. 惊天秘密:公知都拿着西方国家的资助补贴。&br&2. 为什么你不知道:这么隐秘的事情怎么可能让你知道呢?他们都有账户加密的。&br&&br&&br&这种不讲证据,或者拿着一面之词就觉得可以乱开脑洞的,即使在知乎这种地方都很有市场,贴吧的流言就更多了。&br&阴谋论,满足了人们去偷窥猎奇的欲望,明明很拙劣,但是总能成功。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br&&br&一声叹息。
阴谋论1. 先摆出一个匪夷所思的秘密“A”——比如:全世界的货币都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了。2. 然后告诉你为什么你不知道这个“A”——比如:为什么这个家族这么有名,但你不知道?因为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了全世界所有的媒体。请问说这句话的宋鸿兵:你TMD…
&b&下意识的语言模式影响着我们的聊天&/b&&br&&br&先看两组追女孩时的常见对话 &br&&br&对话1 &br&男:周末打算怎么过? &br&女:在家休息。 &br&男:这么好的天气应该出门呀,我和朋友们正商量去郊游,听说xxx挺不错。 &br&女:那祝你们周末愉快了。 &br&&br&对话2 &br&男:终于下班了,你在做什么? &br&女:感冒了,刚从医院回家。 &br&男:最近是流感高发期,要多加小心,我们办公室不少同事也中招了,今天公司还给我们发口罩呢。 &br&女:没事的,谢谢关心。 &br&…… &br&&br&以上对话的结尾,“周末愉快”和“谢谢关心”是追女孩不顺时经常会遇到的回答,稍微有点儿情商的人都能体会到,一旦女孩说出这样的话,就好像主人要“端茶送客”一样,今天的会客就到此为止了。 &br&&br&当我意识到这类口号式的语言有结束谈话的效果时,我曾经打算尽量不用在自己的朋友那里。可是有一次我正准备出门赴约,一个很久没有联系过的朋友突然在QQ上跟我打招呼,他兴致勃勃地讲起了自己的创业计划,我刚开始还挺有兴趣地听,并且问了些简单的问题,但他越讲越详细,话题越来越收不住,眼看时间来不及了,我打算结束谈话,可直觉告诉我如果此刻对他说我要迟到,恐怕会显得突兀,于是我试着不再说话,只用表情符号回复,但这样并没有抑制住他的表达欲,突然间我发现口号式的语言才是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于是我在他讲完又一段宏伟蓝图时及时插入一句“那就祝你成功了”,朋友的情商倒也不低,他立马回答:“嗯,但愿如此,有空再详聊吧。”于是我这才终于下线。 &br&&br&这次经历让我有一个发现,那就是在交谈的时候,愿意聊天的人总喜欢把话题说得更具体,而不想聊天的人则会顺着话题的方向直接概括出结论,言下之意是“我已经都知道,你不用再多说。” &br&&br&在魔鬼约会学里,我们把概括化的语言模式称之为上堆,把具体化的语言模式称之为下切。上堆就像在对话中升起一个防护罩,拉开了你和对方之间的距离,而下切则能传达出更友好更信任的态度。 &br&&br&需要强调的是,上堆并不一定是因为不愿交流,比如宅男面对自己的女神,内心虽然很想多聊,但由于过分紧张,说出来的话经常却是上堆的,结果导致交流冰冷生硬。所以更准确些说,&b&上堆的原因应该是内心的不安全感。 &/b&&br&&br&例子 &br&&br&男:你下班后喜欢做什么? &br&女:最近在学瑜伽。 &br&男:哦,瑜伽很好。(评价总结式的上堆) &br&&br&男:今天一起吃饭吗? &br&女:要加班。 &br&男:哦,那改天再约。(解决问题式的上堆) &br&&br&反之,人在安全感高的时候表达往往都是下切的。比如有些阅历丰富的女孩,即使面对自己不喜欢的男人,她们也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应付,如果仔细分析她们的语言模式,就会发现关键时刻她们说话都会带有下切。 &br&&br&例子 &br&&br&男:周末打算怎么过? &br&女:在家休息。 &br&男:这么好的天气应该出门呀,我和朋友们正商量去郊游,听说xxx挺不错。 &br&女:太羡慕了(下切感受),可惜我还要收拾屋子(下切原因),祝你们周末愉快了。 &br&&br&那么为什么人在安全感低的时候语言模式会上堆,而在安全感高的时候语言模式就会下切呢? &br&&br&因为上堆属于男性思维的一种,下切属于女性思维的一种,&b&男性思维是人在低安全感(应激状态)时下意识会采用的思维方式,女性思维是人在高安全感(自然状态)时下意识会采用的思维方式。 &/b&&br&&br&之所以把应激状态时的思维方式叫男性思维,是因为男人的生活多处于这种状态;之所以把自然状态的思维方式叫女性思维,是因为女人的生活多处于这种状态。但是,当女人处于应激状态的时候她也会使用男性思维(职场上咄咄逼人的女人);当男人处于自然状态的时候他也会使用女性思维。(酒桌上喋喋不休的男人) &br&&br&所谓应激状态通常都有一个明确目标,或是进攻或是防御,或是获取或是逃避。为了有效地完成任务,我们只关心跟目标相关的事物,并且尽量找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需要经常预测未来的走向,即使关注过去也是为了探寻动机以便进行推理。面对一个现象,我们会马上抽象出它与目标相关的特质,设想它的各种可能性,并且让自己做出相应选择。 &br&&br&作为适合应激状态的男性思维,其语言模式具有如下特征:上堆、抽象概括、做出评价、解决问题、探求动机、预测未来、建立因果、推理总结、防御否定、目的优先、结果导向,以客观为标准。 &br&&br&所谓自然状态则是一段与目的无关的过程,我们会关注情境中的每一件事物,收集它们的信息,但这样做并不是为了下一步,而是为了保持眼前的和谐。面对一个现象,我们会了解它的细节,以便把握它与整体环境的关系。我们也会关注过去,但那只是为了从以往的经验中获得参照来确认当下的状态。自然状态并非拒绝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只不过不去人为干涉而已。 &br&&br&作为适合自然状态的女性思维,其语言模式具有如下特征:下切、具体细节、表达感受、描述问题、关注过去、对照眼前、罗列现象、就事论事、开放肯定、忘却目的、活在当下、以自我为标准。 &br&&br&同样一个情境,对于有些人可能属于应激状态,对于另一些人却可能属于自然状态,这取决于当事者的生活经验与性格个性。我们既可以通过别人采用的语言模式来判断他们属于哪种状态,也可以通过主动选择语言模式向别人传递出我们处于哪种状态。 &br&&br&以搭讪为例,&b&搭讪对很多人都属于应激状态,所以那些缺乏经验的人往往会表现出典型的男性思维。 &/b&&br&&br&例子1 &br&男:认识一下可以吗…… &br&女:为什么呀? &br&男:因为我们很有缘(抽象概括的男性思维)【或者,因为你很特别(做出评价的男性思维)】 &br&&br&例子2 &br&男:留个电话可以吗? &br&女:这样感觉好唐突…… &br&男:人不都是从不认识到认识的吗?(防御否定的男性思维) &br&&br&例子3 &br&男:你在等人吗? &br&女:在等我男朋友。 &br&男:那咱们可以做个普通朋友吗(解决问题的男性思维) &br&&br&例子4 &br&男:我想认识你 &br&女:可以呀 &br&男:那留个电话吧(目的优先的男性思维) &br&&br&接下来再看看有经验的人在搭讪时是如何使用女性思维来传递安全感的。 &br&&br&例子1 &br&男:认识一下可以吗…… &br&女:为什么呀? &br&男:刚才在电梯旁看见你,突然觉得如果不过来跟你说句话的话我今天一定会后悔的。(具体细节的女性思维) &br&&br&例子2 &br&男:留个电话可以吗? &br&女:这样感觉好唐突…… &br&男:我也觉得有点儿唐突,但实在很想认识你,找不到其他办法了(表达感受的女性思维)&br&&br&例子3 &br&男:你在等人吗? &br&女:在等我男朋友。 &br&男:你男朋友真有福气,能让女朋友等着(就事论事的女性思维) &br&&br&例子4 &br&男:我想认识你 &br&女:可以呀 &br&男:我今天恰好路过这里买些东西,你也是专门来逛街的吗?(活在当下的女性思维) &br&………… &br&&br&多数人在交谈时都是通过下意识选择语言模式,并且还很容易受到自己情绪的左右。比如一个单相思男士讲述他的失败邀约,如果只是陈述事实(事实就是:他发出邀请后女孩拒绝了),那么会很容易得出人家不喜欢他的结论,因此为了回避这个倒霉的认知、逃避负面的情绪,他会使用因果关系的男性思维语言模式(他会这样说:“因为上周我约她的时候,她说看看这周有没有时间,所以我昨天约她下班后一起吃饭,但她好像心情不太好,所以最后我只好放弃了。”)——&b&因果关系的语句看似增加了行为的合理性,但可惜当事者只在那些符合自己愿望的事实之间去建立联系,人经常就是这样自己骗自己的&/b&。 &br&&br&应激状态与自然状态既是我们应对外界的姿态,同时也决定着我们的心理状态,所以语言模式与心理状态也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br&&br&拿缺乏经验的说谎者来说,比如被妻子盘问的出轨丈夫,掩盖真相的目的再加上紧张的心态,会让他们的语言模式呈现出明显的男性思维。 &br&&br&妻子:昨晚干什么去了? &br&丈夫:跟个朋友吃饭。(抽象概括的男性思维,如果是女性思维表达,会把那个朋友的信息讲得具体一些——“我跟我们部门的xxx一起去吃饭了”) &br&&br&妻子:真的吗? &br&丈夫:骗你我天打雷轰。(转到未来的男性思维,如果是女性思维表达,会回到过去——“真的呀,我们昨晚在yyy吃的”) &br&&br&妻子:还敢撒谎,昨晚我就在yyy,根本没看到你! &br&丈夫:你竟然这么不信任我!(探求动机、否定防御的男性思维,如果是女性思维表达,会进一步针对客观事实进行解释——“亲爱的,yyy最近新开了分店,你去的是哪家呢?”) &br&&br&需要强调的是,一个被冤枉的好人由于极度紧张会也会导致男性思维,而一个有经验的说谎者因为训练有素却可能会使用女性思维,所以我们并不能单凭语言模式就去断定真伪,语言模式只是我们了解说话者心理状态的一个途径。 &br&&br&名人应对公关危机,同样可以看到语言模式跟心理状态的关系,比如当年韩寒被质疑代笔,在事件爆发的初期,赛车手是这样男性思维地—— &br&&br&寒:没有作家可以自证(上堆的男性思维) &br&寒:如果代笔,我看不到孩子长大(因果关系+未来时) &br&寒:他们就是想搞臭我(动机论) &br&&br&事后韩寒自己也承认当时的表现太冲动了,男性思维的应对方式给他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br&&br&不仅名人如此,网民骂架的语言模式经常也有同样套路: &br&&br&——这个傻x(做出评价的男性思维) &br&&br&——有本事你去如何如何(因果关系+未来时,完整句式——如果你对,那么你应该如何如何。姊妹句是——如果我错,那么我将会如何如何。但由于这里描述的未来一般是不会发生的,所以——我没错&你不对) &br&&br&——一看就是为了炒作(动机论) &br&&br&如果一个人在网上经常这样发言,那么同样会泄露他的生活可能比较缺乏安全感。 &br&&br&社会学有一派认为,群体心理也具有女性思维特征,应对公众就像应对女人。你看那些老练的政客个个都是下切高手,好莱坞电影经常让总统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条小狗。我一向觉得对泡妞最有启发的电影不是言情片而是政治片,外交辞令中经常会有极致的暧昧语言。 &br&&br&在对付女性思维的对象时(女人或群体),男性思维也并非毫无用处,不过既然是应激状态的工具,就应该用在刀刃上。我个人十分喜欢的一部电影《福斯特对话尼克松》里有这样一场戏,记者福斯特现场采访尼克松,福斯特先声夺人地质问道:“你承认把美国带入深渊吗?”紧跟着就播放大段灾民流离失所的战地录像,按说如此下切的内容已经把总统钉死在案板上了,但老奸巨猾的尼克松一个出乎意料的上堆——“全都是我们的对手干的,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性。”,他把对画面解读完全引向了相反的方向,接着总统又是一个漂亮的下切,他说出了一大堆缴获敌军枪支武器的具体数字,最后再充满深情地讲了一个故事:“我在匹兹堡遇到一个断臂的退伍军人,他用剩下的一条胳膊握着我的手说,如果你们再早一点出兵,我弟弟就不会被那帮暴徒杀死了。”——就这样,政客用上堆下切的组合拳把记者打得落花流水。 &br&&br&所以&b&如果是使用男性思维,那么最好要具备鲜明的观点或者独特的视角&/b&,而那些人云亦云的道理或者显而易见的结论其实不讲也罢,但宅男跟女孩子的乏味聊天却往往都是在重复这个毛病。 &br&&br&&p&例子&/p&&p&1,找女孩要电话的时候,女孩问:“为什么要给你电话呀?” 同样做上堆式男性思维的回答,“因为我不是坏人”就比较俗套,“因为你不是坏人”则比较有趣。&/p&&br&2,有一次参加聚会,我的一个哥们这样向他的女朋友介绍我:“这是阮老师,泡妞高手,他的女朋友是我的十倍!”按正常思维,可能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会回答:“别听他胡说,我的女朋友没这么多。”但是按照使用独特视角来处理冲突的男性思维方式,我当时是这样回应的:“别胡说,你的女朋友有这么多吗?”&br&&br&作为听话者,&b&语言模式的最大用处是帮我们判断说话者的心理状态,但前提是对方并不打算刻意欺骗,所以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男女关系的初期阶段。&/b&因为在没有厉害关系的交往初期,女人没必要对追求者口是心非,尽管她们也经常有话不直说,但那是因为你对她而言还不具备个体意义,你只是她某一种社交关系的成员之一,她要用对那一类人说话的方式对你说话。可是缺乏经验的追求者却往往由于错误定位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位置,而曲解女孩所说的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语言模式是我们进行理智判断的好帮手。 &br&&br&例子 &br&女:不要再喜欢我了,喜欢我会让你受伤,我现在不想伤害任何人。 &br&&br&听到追求的女孩这样对自己说话,很多男人的第一反应是表忠心的时刻到了,于是各种赴汤蹈火的豪言壮语外加故作轻松的俏皮话就奔涌而来。但是,还是先冷静地分析一下女神的语言模式: &br&1,不要再喜欢我了(明确的指令) &br&2,喜欢我会让你受伤(未来时+警告) &br&3,我不想伤害任何人(上堆) &br&&br&显而易见全是男性思维,人家充其量是在跟你坦诚相待有话直说,千万不要以为女神是有苦难言,在用反语暗示你来英雄救美。。。这时候最合适的回应可以是:“好吧,我都听你的,你好好保重,等想伤害人的时候从我开始。” &br&&br&而作为说话者,恰当选择语言模式可以让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发挥更好的效果。对此我的粗浅经验是:&b&在没有冲突(或者灵感)的时候,多使用女性思维,至少可以气氛友好;在有冲突(或者灵感)的时候,要使用男性思维,这样才能确保优势(或者有趣)。&/b&&br&&br&最后总结一下:&b&男性思维适合解决问题矛盾,女性思维适合处理人际关系&/b&。仔细观察生活,你会发现那些厉害的人物往往都能两种思维方式切换自如。西方有句谚语说: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的(西方的表述方式很男性思维)。而咱们古老的东方智慧则是这样形容:男人上年纪后长老太太模样是福相(东方的表述方式很女性思维吧)。……不理解老祖宗的话什么意思吗?去天安门城楼下面往上瞧。 &br&&br&========================================================== &br&&br&后记: &br&&br&曾经有人问我,热恋中的情侣常常会说“让我们永远在一起吧!”,不知这个表达属于男性思维还是女性思维?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我认为这依然属于男性思维,这句话同样暴露了害怕失去眼前美好的不安全感。因为曾经拥有,所以想要更多,这本质上也是一种贪婪,而贪婪正是男性思维的一种。 &br&&br&追求更多更大更好,这一直都是男性社会的价值观。只有在宗教世界,我们才会听到相反的声音,不管财富还是名利,不论亲情还是爱情,珍惜眼前享受当下,平和地看着它来,平和地看着它去……这些智者的箴言,不正是女性思维的体现吗?&br&&br&&b& ——本文摘自新书《魔鬼约会学》&/b&&br&&br&&br&&b&===========================================================&/b&&br&&br&&br&&b&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平台&/b&&br&&img src=&/ffb915a27b528dea7caf273af5eeec62_b.jpg& data-rawwidth=&258& data-rawheight=&2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8&&&b&交流更多沟通知识——阮琦,《魔鬼搭讪学》和《魔鬼约会学》的作者&/b&
下意识的语言模式影响着我们的聊天先看两组追女孩时的常见对话 对话1 男:周末打算怎么过? 女:在家休息。 男:这么好的天气应该出门呀,我和朋友们正商量去郊游,听说xxx挺不错。 女:那祝你们周末愉快了。 对话2 男:终于下班了,你在做什么? 女:感冒…
给最高票补充一篇文章。&br&&br&2006年(应该是)我曾经在杂志上读过一篇讽刺小说,叫做《e时代馒头》,当时网购刚刚起步。&br&&br&作者和当时读这篇文并且乐出来的我大约都没有猜到十年后的互联网O2O时代……&br&&br&&br&&blockquote&&p&
那天傍晚6点钟,老婆吩咐我去买一块钱的馒头。当时我正在捣鼓电脑,头也不回的问老婆想不想体验一下网上购物得乐趣。老婆也是一条网虫,说,好呀。于是我们并排坐在电脑前开始了我们得商务进程。&/p&&br&&p&
我首先搜索到了名曰:“馒不讲理”的网站,这是一个专门在网上卖馒头的网站,中文名称的含义大概是“喜欢馒头需要理由吗”。&/p&&br&&p&
网站提示我必须注册成为正式会员才能实现网上购物。于是我点击了注册。&/p&&br&&p&
新的页面出现了,要我填写注册资料。我给自己起了个“六指擒馍”的昵称,然后设定了密码,填写了邮箱地址,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具体住址,邮政编码,手机号码,点击确认,哈哈,注册成功。&/p&&br&&p&
老婆指着显示器说:别忙高兴。我仔细一看,需要用手机接收到的号码激活帐户。此时手机叫了一下,提示我号码来了,我的手机上显示欢迎你注册成为馒不讲理正式会员,请用1818918激活帐户,从现在开始你将享受到我站短信平台的服务,包月费每月10元。老婆唠叨说:还没闻到馒头味50个馒头的钱没了。我说:你别急,开始注册是繁琐的,代价是有点高的,但是以后使用起来,是很方便的,现代化不是免费的,人人都要付出一点代价的。&/p&&br&&p&
老婆催我继续。&/p&&br&&p&
我激活了帐户。哇噻。真是别有洞天,页面上立即出现了馒头的图片。品种选单,除了馒头还有花卷,发糕,窝头,包子等相关产品。我点击了馒头。又出现了一个选单,分别表明美式点这里,欧式点这里,中式点这里,我选择了中式。&/p&&br&&p&
传统点这里,改良点这里,我选择了改良。&/p&&br&&p&
机制点这里,手工点这里,我选择了手工。&/p&&br&&p&
圆形点这里,方形点这里,我选择了方形。我肚子开始咕咕的叫了。&/p&&br&&p&
一元四个点这里,一元五个点这里,我选择了一元四个。出现了一个新页面说:恭喜你,你已经把馒头装入了购物筐。&/p&&br&&p&
航空快递点这里,普通包裹点这里,我选择了航空快递,我可不想吃过期的馒头。页面提示:航空快递需另外交费50元,现在你的消费总额是51元,请确认,否则请返回。 &/p&&p&&br&我按下了确认,哈哈。馒头离我越来越近了,虽然贵了点,但这是足不出户的代价啊。&/p&&br&&p&
又出现了一个页面,在“请选择付款方式”下方,排列了该网站在全世界各银行开户的信息。是我选择了一家银行。页面又提示说,请输入你的卡号和密码。&/p&&br&&p&
老婆说:万万使不得,危险。我说,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自己到银行办理汇款。老婆说这样比较稳妥。于是我穿戴整齐出发了。&/p&&br&&p&
刚下了楼我又折返回来。老婆问我怎么回来了。&/p&&br&&p&
我说,你看看表。&/p&&br&&p&
天哪,现在已经是凌晨一点了,先凑合着喝点稀饭吧。老婆说。&/p&&/blockquote&
给最高票补充一篇文章。2006年(应该是)我曾经在杂志上读过一篇讽刺小说,叫做《e时代馒头》,当时网购刚刚起步。作者和当时读这篇文并且乐出来的我大约都没有猜到十年后的互联网O2O时代…… 那天傍晚6点钟,老婆吩咐我去买一块钱的馒头。当时我正在捣鼓电…
&p&很多爸妈一发现孩子“偷东西”,都会觉得愤怒和担心。老祖宗留下的古训有云:“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于是爸妈轻则斥责,重则一顿胖揍,生怕孩子今后走上歪路。如何对待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呢?在揭晓答案之前,萌妈想给大家分享一则萌爸的故事。&/p&&blockquote&&p&故事要追述到上世纪90年代,萌爸刚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小学门口总有很多小摊,贩卖话梅、搅糖稀、汽水、冰棒等各种零食,涂着鲜艳的颜色,十分诱人。萌爸每天放学,都会买一些小零食。很快,零花钱就不够用了。&/p&&p&正巧这天放学,萌爸看见萌爸的爸爸(下称萌爷)的大衣挂在衣架上,萌爸一想,萌爷平时都从自己大衣口袋里掏钱,于是灵机一动,也跑去萌爷的大衣口袋里一模,还正好摸出来一张百元大钞,赶紧拿走放到了自己小书包里。第二天放学,萌爸招呼了几个小伙伴,非常大方地说:“今天放学我请客!”然后领着小伙伴们,给大家一人买了一支搅糖稀,又额外给自己买了话梅和冰棍,然后递给摊主一张百元大钞。&/p&&p&当天萌爷穿着大衣上班,一掏钱,发现少了一百块,家里的大人还都说没拿过,于是萌爷就到萌爸小学门口等着了。只见一放学,萌爸就领着几个小伙伴跑去小摊上选东西,还递给摊主一张醒目的百元大钞。萌爷这下心里有谱了。等到小伙伴们离开了,萌爷就冲萌爸走过去,笑着说:“走,爸爸今天接你回家。”&/p&&p&萌爸当时一愣,心想萌爷今天怎么来接自己了,是不是拿钱的事情暴露了?谁知萌爷载着萌爸就去了百货商店,问道:“想吃什么?”&/p&&p&“火腿肠。”萌爸说道。&/p&&p&萌爷又额外买了其他一些零食,然后才问道:“爸爸今天兜里少了一百块钱,是不是你拿了?”&/p&&p&“是。”萌爸小声地说。&/p&&p&“以后零花钱不够就跟爸爸说,别再自己从爸爸兜里拿钱了啊。”&/p&&p&“好。”&/p&&p&那天以后,萌爷给萌爸涨了零花钱,而萌爸再也没有偷偷拿过钱了。&/p&&/blockquote&&p&这个故事是讨论小萌的教育问题时,萌爸讲给萌妈听的,叙事角度是从孩子的心理展开的:因为零花钱不够,所以就自己拿钱了——这就是孩子简单的逻辑。&/p&&blockquote&&p&在MOOC《儿童早期教育》的课程中曾提到:12-18个月的孩子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Egocentric),他们觉得世界是围着自己转的,而且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所以一旦他们想要什么,会想立刻实现。到孩子2-3岁时,他们已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仍然需要大人的支持和帮助。&/p&&/blockquote&&p&现在我们可以来聊一些如何对待孩子“偷东西”行为的话题了。&/p&&p&&strong&孩子为什么会去“偷东西”?&/strong&&/p&&p&因为孩子有“需求”,而且想要实现这样的需求。萌爸是因为想买零食而零花钱不够了,想要有更多的钱,所以才偷偷拿钱。而有时候孩子习惯性偷钱,如果不是一直有对某些东西有需求,就是这种行为本身能引起父母的关注。就像有的孩子想和父母玩,发现父母不理自己,结果一讲脏话,父母就找急忙慌地过来了,于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孩子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讲脏话。&/p&&p&&strong&为什么不直接跟大人说出自己的需求,而要“偷”呢?&/strong&&/p&&p&在提这个问题之前,爸妈首先要问问自己,平时有没有多和孩子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是以平等、轻松的方式聊天,还是总从自己的角度去试图“纠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萌爸说,家里每次都给固定的零花钱,从来没有问过他钱是不是够用,而自己也没有想过要去主动表达需求。&/p&&p&有的爸妈处理孩子的问题时,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和孩子商量。比如孩子希望买白色的衣服,而父母认为黑色的耐脏,于是买了黑色的。孩子虽然表面服从了,但内心深处想买白色衣服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满足。久之久之,父母再问孩子想要什么,孩子就会顺从父母的意愿,因为他知道自己即使表达了需求,也不会实现的。从表面上看,父母是在和孩子“商量”事情,但实际上,仍然是父母在做决定,并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p&&p&&strong&孩子知道偷是不对的吗?&/strong&&/p&&p&有不知道的,也有知道了但是不理解的。陈禾老师在自己的微博里曾经这样解释过孩子“偷”的行为:&/p&&blockquote&&p&其实“偷钱”是个假议题。在孩子建立物权观念之前,没有“偷”的概念,拿家里的钱不算偷。&/p&&/blockquote&&p&有的孩子完全没有物权的概念,觉得喜欢、需要就拿了。有的孩子隐约知道偷偷拿钱不好,但是并不知道有多不好。&br&&/p&&p&&strong&爸妈应该怎么对待孩子“偷东西”的行为?&/strong&&/p&&p&先来看看萌爷的处理方式:首先调查了解萌爸拿钱是想要做什么(买零食);然后维护孩子的自尊(等其他小伙伴离去以后再带走萌爸),满足孩子的需求(买了更多的零食)以表达对孩子的爱,同时尊重了孩子的意愿(买了萌爸想吃的火腿肠);接下来不谈是非对错、也不对孩子的行为随便贴标签,而是淡化自己的反应,直接告诉孩子今后如何做(“零花钱不够就跟爸爸说,别再从爸爸兜里拿钱了”);最后解决了孩子“偷东西”的根本原因(涨了零花钱)。简直就是标准的教科书!&/p&&p&回到本期的题目,如果爸妈教得好,“从小偷针”的孩子,根本不会“长大偷金”!那么,现在问题来了:&/p&&p&&strong&如何教育孩子?&/strong&&/p&&p&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前缀“e”有“出”的意思,意为“引出”,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潜藏在人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在中国,教育又指什么呢?萌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时,曾被中文系冷成金教授(号称人大“四大名嘴”之一)授课时的一段话深深打动:&/p&&blockquote&&p&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所欲,就能施于人吗?显然也不是。只有己所欲、人所欲,才能施于人,而且必须以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形式!&/p&&/blockquote&&p&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接纳孩子。萌爷并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为什么能处理得如此好呢?是因为萌爷爱孩子,对孩子有同理心,才会从孩子能接受的角度去引导。&/p&&p&这又回到了萌妈最初提到的“养教并重”的话题:给孩子钱,是“养”的问题,让孩子学会理财,就是一个“教”的问题。孩子“偷钱”买东西,是“养”的问题,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以“教”的方式去处理。&/p&
很多爸妈一发现孩子“偷东西”,都会觉得愤怒和担心。老祖宗留下的古训有云:“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于是爸妈轻则斥责,重则一顿胖揍,生怕孩子今后走上歪路。如何对待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呢?在揭晓答案之前,萌妈想给大家分享一则萌爸的故事。故事要追…
无语,有位叫做崔磊的回答,过于反智,收获了多赞之余,还抱怨被踩。&br&通篇就说对了一句话,养老的时候不至于让你饿死。&br&这话没错,但仅仅是作为对无法改变之现实的一种承认。并不代表本身是合理的,也并不代表因此平民百姓就应该放弃争取合理公平的养老制度的原因。&br&甚至因此发展出来及其恐怖的逻辑:想要老的时候多拿,年轻的时候就要多交。这话是我见过的最离谱的背离现实。&br&&br&&br&很多人谈问题,绕来绕去绕不出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搞清楚自己的角度,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说自己的话,或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说替别人说话。&br&总说屁股决定脑袋,但其实有时候,连自己屁股坐哪都不知道,脑子里就已经天女散花胡言乱语了。&br&养老保险的运作原理,本身是极其简单的。探讨这个问题之前请诸位先考虑清楚,这个问题至少需要站在三个角度看,个人,社会,国家。&br&&br&&b&首先对于个人层面,这是最容易理解的。&/b&你作为一个个人,千万不要想着什么现收现支,空账运行,旁氏骗局。跟你没关系好吧,对你自己而言,就是每个月交出去几百块钱,换回来一个承诺:二十或者三十年后还给你。&br&那你要问的问题呢,其实和别人跟你借钱的时候问的问题差不多。&br&第一,我能不能不交?&br&不能。&br&第二,什么时候还给我?&br&六十岁,不过也有可能是六十三或者六十五,看情况吧。&br&第三,到时候还给我多少?&br&额,这个嘛,随手引用一段:&br&&p&&i& 企业职工的退休工资主要是由基本&a href=&///?target=http%3A///tour/13.s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养老&i class=&icon-external&&&/i&&/a&金组成,其中基本养老金在计发时又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地方养老金等主要三部分组成。&/i&&/p&&p&&i&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除以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日前参加基本&a href=&///?target=http%3A///z/yanglaobaoxia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养老保险&i class=&icon-external&&&/i&&/a&、日后申领基本养老金计发月数参保人,再计发地方养老金:地方养老金=(本市2005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全省2005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除以2×本人日前缴费年限×1%。&/i&&/p&&br&&p&换成简单的语言,我们63或者65退休的时候,收到的养老金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交多少个人交上去的,原样还给你。第二是企业代为缴纳的,以社会平均工资为系数按比例返还给你(略有偏差)。&/p&&br&&p&为什么这么折腾呢?&/p&&p&我们假设一个场景,现在我去问你借20w,三十年后连带利息(一共约是40w)还给你,你同意吗?&/p&&p&反正我是不同意。因为这三十年的通货膨胀完全不可预料。我作为个人完全无法接受这一点。这道理太简单了,回看二三十年前,20w能两三套房子(如果当时能买的话),现在也就买个卫生间。&/p&&p&同样的,一笔钱,存银行里三十年,也差不多是最傻的投资方式了。&/p&&br&&p&那么为何国家好意思问你要这个钱呢?&/p&&p&因为它说它能帮你抵御通货膨胀。&br&&/p&&br&&p&在你的养老金中,基础养老金就是干这个用的。换句话说,国家拿走你的养老金的时候给了你唯一一个有说服力的承诺,就是他会按照当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比例)给你发养老金。这就帮个人解决的一个巨大的难题:个人投资,很难抵御通胀风险。&/p&&br&&p&所以听起来还不错对不对,如果自己来的话,谁也没信心说今天买的股票买的房子,将来能给自己养老。&/p&&br&&p&那为什么现在媒体一天到晚瞎咋呼呢?为什么以前没有强制社保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想交呢?为什么国家要强制呢?&/p&&p&他们傻吗?&/p&&br&&br&&br&魔鬼隐藏在细节中。&br&因为社会平均工资是他们定的,比例是多少也是他们定的,什么时候发也是他们定的。&br&个人的意愿没有任何办法撼动。问别人借钱,人家肯定得问一句借钱去干嘛,你要说拿去赌拿去玩,肯定没人借。可惜....&br&&br&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原理上没问题,但在执行的时候个人一点好处都捞不着的事。&br&请注意,以目前的计算方法,大部分薪水超过当地平均工资的人,即使活到了平均寿命,在社保上都是亏的,因为本来这个系统就兼具劫富济贫的特性。&br&而一旦国家更改承诺,大家基本等于吃了一顿昂贵的自助餐,吃回本是不可能了,好好享受环境吧。&br&这个环境,就是下面要说的第二个角度:&br&&b&社会。&/b&&br&原则上说,对一个社会来说,没有谁给谁养老,所有的钱都是人&br&那最好的状况就自己养自己的老。&br&这很容易理解对吧,都是成年人,自己为自己负责对吧。我年轻的时候花天酒,你在那里节衣缩食,凭什么老了的时候我挤几滴眼泪,你就要把养老金分给我点。&br&这样想也没错,很多新自由主义份子就这么想的。叫的最凶的就是那个弗里德曼。社保是旁氏骗局就是他说的。&br&社保真不是旁氏骗局,是明抢...不不,是有正收益的。&br&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顺利,能实现自己的养老计划。总会有人遇到意外,灾难,疾病,投资失败,因为自己的愚蠢上当受骗。在巨大的人数中,这些失败的人数也会变得十分巨大。也就成为潜在的不安定因素。&br&所以一个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从富有的人那里抢走一两次度假的钱,积累起来,就可以为穷人提供一个安全网,让他们无论面对何种困境,总不至于走投无路。反过来也维护了富人的环境。&br&还是那个自主餐的例子,一顿昂贵的自助餐,明摆着不可能吃回来,还是门庭若市,是因为大部分去那里的消费者都愿意为这个舒适的环境付出额外的费用。&br&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边际收益问题,对吧。&br&&br&所以社会养老,看起来是有着毋庸置疑的正收益。也正因为如此,现代化国家几乎无一例外会建立社会养老制度。&br&&br&但魔鬼依然隐藏在细节之中。&br&怎么从富人那里拿到钱?拿多少?凭什么说我是需要帮助别人的富人,而不是需要被别人帮助的穷人?&br&拿到的钱怎么分?分给谁?以什么标准分?&br&&br&所有的政策都是由机构去实现的,社保也一样。&br&这就涉及到了第三个角度&br&&br&&b&国家&/b&&br&社保本身在各个国家都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权力,这个权力约等于税权。同时也创造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这笔财富理论上属于所有人,但实际上却不属于任何人。&br&因此掌握这一权力的机构,毫无疑问的会用这个机会为自己的利益服务。&br&因此民选政府,总有一个倾向,就是放肆的发放养老金,讨好选民。&br&而其他的政府嘛,呵呵,看看这些新闻吧&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e1FJwpuhH0Bn7EDy7hHOWyV-9GTESYH5DuwEV03fOyy7WnPjDwJM3yr5D4TKwof9uEaAxCF9yT71xOHvJv9uL_&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上海社保案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当然在细节上也不能这么一概而论。站在国家角度上讲,如果人口结构没有问题,也没什么历史遗留的问题,现收现支是蛮合理的选项。反而积累起过多的社保基金并不是什么好事,意味着从民众手里取得了过多的财富,降低了经济的活力,增加了管理的难度。&br&&br&所以,看到啦,三个角度,三把椅子,屁股坐稳了再开口。&br&站在个人角度,你该从自己的情况出发,希望目前的社保制度更加合理,透明,说到做到,承诺有效。能稍微给点自主权,想少交点就可以少交点,反正交的越多亏得越多。&br&“看到自己交的钱“不划算”,宁可饿死当下没有工作能力的老人,也要对他缴纳的那点养老保险耿耿于怀。”就是典型的胡言乱语,屁股坐在个人的角度,却用社会视角去思考问题。俗语有云:地命海心。&br&站在社会角度,是如何实现确立一个明确的标准,怎么收怎么发怎么管,怎么监督怎么反馈。&br&站在国家的角度,就是如何实行政策,如何加强管理,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引导(忽悠)民众,玩砸了又忽悠不成的话,怎么为自(qiang)己(ci)辩(duo)护(li)。&br&&br&最后关于就是公务员的并轨随便扯两句。&br&&br&那个答案里竟然还好意思用黑体说“&b&我丝毫看不出两者的本质区别&/b&”。&br&咋说呢,之前社会上喊了这么年,国家冒着很大的阻力搞出来的这件事情,你一句“我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本质区别”。&br&这有两个解释,&br&第一,财政供养的公务员单独缴纳养老金,这种脱裤子放屁的事情发生了,说明老百姓都是傻,国家怂。&br&第二,呵呵。&br&&br&吐槽完了简单解释一下,这是最简单的政治技术。&br&如果想剥夺一部分人的已有福利,首先最好能润物细无声,其次最好能偷换概念。&br&作为并轨最重要的一步,制定者最希望就是让当事人看不出“本质区别”。
无语,有位叫做崔磊的回答,过于反智,收获了多赞之余,还抱怨被踩。通篇就说对了一句话,养老的时候不至于让你饿死。这话没错,但仅仅是作为对无法改变之现实的一种承认。并不代表本身是合理的,也并不代表因此平民百姓就应该放弃争取合理公平的养老制度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406 人关注
165 个回答
1799 人关注
181 个回答
367 人关注
2628 人关注
351 个回答
2872 人关注
596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清除qq聊天记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