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可以下载安拉胡阿克巴知道这首赞词,赞比赫的,谢谢各位

伊斯兰教与犹太教、耶稣教的根本信仰是一致的,其主神是一个,但具体教义不同
伊斯兰教与犹太教、耶稣教的根本信仰是一致的,其主神是一个,但教义有区别
教义有区别
第一节& 犹太教教义
犹太教的基本教义包括一神观、契约观、先知观、末世观、弥赛亚观、来世观与死后复活观。
犹太教的本质是“一神论”。犹太教的首要原则是绝对信仰宇宙只有一位而且是惟一的上帝——雅赫维存在,他是独一的。
雅赫维是全能的,超越一切的,不受任何物质存在、形式、和表现的约束;他是永恒的,存在于所有的历史事件中,不断以永恒的活力干预其发展,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使之永无停止地向前进;他也在历史事件中行动并彰显自己;他创造并主宰宇宙万物,不仅创造了自然界及其秩序,还创造了人类应当遵守的道德律法、伦理规范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秩序;这些律法、规范与秩序不仅对犹太人适用,而且对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适用。
雅赫维是仁慈的、至公至圣的,他看到一切、了解一切、审判一切。
人类要敬畏上帝、热爱上帝——雅赫维。
犹太教称:犹太人是上帝雅赫维从万民中拣选出来的一个特别的民族,是与他订立契约的特殊选民,因而被上帝称为“上帝拣选的子民”。这一契约代表了整个犹太民族对上帝的集体承诺,对每一个犹太人都具有约束力。这一契约就像日月星辰的运行一样,永远不能废除。犹太人必须遵守这一契约,履行上帝赋予的职责。由于这一契约,犹太人也被上帝赋予了拯救全人类的使命。
“先知”,希伯来语Navia,意为“为上帝精神所感动的讲话者或布道者”,亦称“上帝消息的传递者”。
在犹太教历史上,摩西是最伟大的先知,上帝把他拣选出来,让他把神圣的律法传授给以色列民。摩西死后,在圣殿崇拜时期,上帝拣选了许多先知来传达其旨意。这些先知有男有女,经历不一。他们具有超凡的精力和智慧,能预见到将要发生的事情。他们富有追求正义与真理的激情,经常毫无畏惧地向国王传达上帝的旨意,要求他们服从上帝启示给摩西的律法。他们警告那些一再违背上帝旨意者,告诉他们将会有何等灾难降临其身。他们偶尔也治愈病人,祝福人民,为其追随者提供食物并行其他神事。早先的先知以利亚集中批判偶像崇拜的罪恶,后来的先知则警告有关社会非正义和道德崩溃将会毁灭犹太人的国家。公元八世纪的先知运动中,产生出四个典型人物——阿摩司、何西阿、以赛亚和弥迦。他们没有用预言,而是以自己的勇敢,斥责当时社会的非正义行为,劝说以色列人回归他们的上帝。
犹太教教义称:在上帝的安排下,一个完美的世界终将在末日到来之际得以实现。
犹太教宣扬的末世论主要强调犹太民族和世界的最终命运,而不注重个人死后的命运。其核心内容围绕以色列民作为上帝的选民,公正和公义必将获得胜利,末世到来时,整个人类都将获得和平,各民族之间不再有纷争,世间万物都将和睦共存。犹太先知给末世论思想抹上了道德色彩,他们指出,末日来到时的最后审判,是一个对所有不信仰上帝者进行惩罚的时刻,此时,恶人终将受到惩罚,善人终将得到报偿。再行将建立起的新世界里,上帝将成为世界的主,所有的民族都将事奉于他。
犹太教的末世论作为一种神学观念,不仅为犹太人所接受,而且为其他多种文化所吸收。许多近代哲学家的理论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他的一些基本成分。
“弥赛亚”一词为希伯来语音译,原意为“受膏者”。
自摩西时代起,凡是大祭司、君王、先知将立时,都需要举行在他们额头膏上橄榄油的仪式,表明他是有上帝准许的,或是上帝派来的。自公元前586年犹大王国被巴比伦灭亡后,“弥赛亚”一词又被赋予一种特定的含义,同国家的复兴联系起来。此时,这个词相当于希腊文的“基督”(意为“救世主”)。当时的先知认为犹大王国之所以亡国,是因为其人民得罪了上帝,上帝才借外邦诸国对他们施加惩罚,但上帝不会永远忘记他的子民,还要拯救他们。先知们预言,上帝将在适当的时候重新派遣一位他所膏立的弥赛亚降临,前来复兴犹大王国,拯救长期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子民,将重建国家于耶路撒冷,实行公正、公义的统治,使该国度恢复到大卫王时期的繁荣兴盛。先知称:这位弥赛亚将是一位真正有魅力的人,因其出类拔萃的品行而被上帝选中,来履行神圣任务。他将出自大卫的家族,当他到来时,将会以正义压倒邪恶的胜利,使流散的犹太人重返以色列本土,使全人类享有和平并承认上帝为独一神的至高地位。
犹太教主张一种本质上世俗的弥赛亚纪元观,相信在世界末日来到时,弥赛亚会降临,履行期神圣的使命,把犹太人从流亡和苦难中拯救出来,使他们返回以色列本土,重建自己的王国,并开创新的弥赛亚纪元——在全世界建立理想的世界秩序。
在近两千年的大流散时期,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世世代代都盼望着弥赛亚降临,以拯救他们脱离异族的奴役,脱离苦难的境地。越是民族苦难深重的时候,他们对弥赛亚降临的日子越盼的心焦,弥赛亚纪元必将出现的信念一直安慰鼓励犹太人,尽管他们经历了千辛万苦,但他们从未绝望。因此,一些犹太思想家不坚持一个人的弥赛亚,而更强调弥赛亚纪元的概念。
如今,犹太人依然相信在这个世界的一个特殊的来世里,所有的人将会在弥赛亚的领导下和谐的生活,这个来世将会出现在地球上,将会持续到所有历史的终结。确实,一些犹太人相信,到达到这个完美的时期是所有历史的目的。犹太人还认为“世上所有公义的民族在来世也会有一份”。
犹太先知以赛亚曾做过这样一个来世之梦:
狼将与羊羔居住在一起,
狮子将躺在孩子身旁,
小牛和小狮子一起嬉戏玩耍......
他们既不相互伤害,也不互相毁灭。
在我们所有的圣山上,
大地将充满上帝的知识,
如同水没过了大海。(《以赛亚书》11:6—9)
死后复活观
犹太教称:人死后,灵魂将回到把他赐予人的上帝那里。
拉比们认为:死者的复活将发生在弥赛亚出现之后。历史上,众多犹太哲学家一直试图指明复活将采取的方式,但是此事是超越人们有限的知识和经验的,因此犹太人只有坚信救赎这一信仰,正如犹太人每日在《阿米达》祷词中所宣称的。在近现代,许多犹太教改革派人士,接受了死后复生的观点,其会众祈祷书的最后两段话申明:“我坚信弥赛亚的到来,尽管他可能耽延。我每天期待着他的到来。我坚信在使造物主愉悦之时,亡者将会得到复活,永远永远祝福和高扬他(上帝)的名字!”然而,,许多当代犹太作家将《塔纳赫》、《塔木德》中有关复活的资料,视为以色列国家复兴的隐喻。
&(以上内容摘自《当代犹太教》,作者黄陵渝)
犹太教经典
犹太教中有三部典籍:第一部是《西伯来圣经》(又称《塔纳赫》),所有犹太人都要绝对忠诚地信奉它;《西伯来圣经》的前五卷书称为《妥拉》(又称《律法书》、《摩西五经》),是其中最重要的著作。第二部是《塔木德》,它对《妥拉》及犹太教经文中的“613条诫律”逐一做出了详尽解释。第三部是《米德拉什》。除《妥拉》外。犹太教典籍多是一些阐释与评注式著作,由于编纂年代和地域的不同,常常出现相互包容和交叉评注现象。  犹太教的第一部经曲为《西伯来圣经》,希伯来文称作《塔纳赫》(Tanach)。它包含三部分:《妥拉》(Torah)5卷、《先知书》(Navi'im)8卷、《圣录》(Chetubim)11卷,共计24卷,因此也被称为《二十四书》,《塔纳赫》即三部分的开首字母之合。《塔纳赫》是自“巴比伦之囚”到波斯统治时期的250多年里,一批犹太祭司和文士收集古代犹太教历典籍和律法文献,加以整理、编纂而成。希伯来文《圣经》,由托辣(Torah)、先知书(Prophets)和圣著(Writings)三部分构成。而《塔木德》是仅次于《圣经》的经籍。&
西元70年,耶路撒冷的圣殿被罗马帝国烧毁,犹太人被赶出犹大地,当时在以色列土地的犹太教学者开始编辑6卷名为米市纳(Mishnah,重述)的经典,保存了犹太教的典章、戒命和习俗等一序列的经书。随后在五世纪中革玛辣(Gemara解释)做了一些补充,收录了在以色列地和巴比伦时期的注释与讨论,以及犹太教师之间的辩论,这二部分内容构成了塔耳慕得(Talumd,犹太口传经文),它确立了犹太人在学习信仰、思想、典章生活规范上的遵行准则。
第二节、基督教基本教义
基督教的教义主要来自《圣经》,基本的信条有以下内容:
1、十诫。除了我(上帝)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当守安息日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和财物。
2、三位一体。这是基督教的基本信条之一。相信上帝唯一,但有三个「位格」,即圣父——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圣子——耶稣基督,上帝之子,受上帝之遣,通过童贞女玛利亚降生为人,道成肉身,并「受死」、「复活」、「升天」,为全人类作了救赎,必将再来,审判世人;圣灵——上帝圣灵。三者是一个本体,却有三个不同的位格。
3、信原罪。这是基督教伦理道德观的基础,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偷食禁果犯的罪传给了后代子孙,成为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人生来就有这种原罪,此外还有违背上帝意志而犯种种「本罪」,人不能自我拯救,而要靠耶稣基督的救赎。因而,原罪说以后逐渐发展为西方的「罪感文化」,对欧美人的心理及价值观念影响深远。
4、信救赎。人类因有原罪和本罪而无法自救,要靠上帝派遣其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做牺牲,成为「赎价」,作了人类偿还上帝的债项,从而拯救了全人类。
5、因信称义。人类凭信仰就可得救赎,而且这是在上帝面前成为义人的必要条件。
6、信天国和永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灵魂会因信仰而重生,并可得上帝的拯救而获永生,在上帝的国——天国里得永福。
7、信地狱和永罚。人若不信或不思悔改,就会受到上帝的永罚,要在地狱里受煎熬。
8、信末世。相信在世界末日之时,人类包括死去的人都将在上帝面前接受最后的审判,无罪的人将进入天堂,而有罪者将下地狱。
天主教基本教义
1、“三位一体”。天主教认为,世界和宇宙中存在一种超自然和超社会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天主。祂是独一无二、无所不能、创造有形和无形万物的神。由于祂具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所以称祂为“三位一体”的天主。因圣父在天,称祂为天父,被认为是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力量。祂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一位。圣子为耶稣基督,受圣父的派遣降临人间,以自己在十字架上的流血牺牲拯救世人的苦难。祂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圣灵是天主与人的中介,启迪人的智慧和信仰,使人弃恶从善。祂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三位。这三个位格不是各自独立的三个,而是同一本体,三者组成天主的统一整体。
  2、天主创世说。天主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天主创造的,人类当然也是天主创造的。《旧约&创世纪》记载:天主用5天时间创造出了自然界万物,第6天造人,第7天歇息。天主创世说是天主教的核心。正是因为天主创造一切,祂才被说成是至高无上、全能全知、无所不在的唯一真神,是宇宙的最高主宰。
  3、原罪说。天主教认为,人的本性是有罪的。宣扬天主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厄娃,他们被安置在伊甸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后来厄娃在魔鬼的引诱下,怂恿亚当偷吃了伊甸园内能知善恶树上的果子,即禁果(智慧果),因而触怒了天主,被驱逐出乐园,“下放”到地上劳动。亚当和厄娃的罪一直传到他们所有的后代,成为人类苦难的根源,即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即便是刚出世即死去的婴儿,虽未犯任何罪,但因其有与生俱来的原罪,故仍是罪人。
  4、救赎说。天主教认为,人类既然有了原罪,又无法自救,于是天主派遣其独生子耶稣降世人间,为人类的罪代受死亡,流出鲜血,以赎人类的原罪。只有相信和依靠一个救世主耶稣为人类赎罪,人才能求得死后永生。
  5、天堂地狱说。天主教认为,人世间充满了罪恶,将来基督从天降临,审判地上的活人和死人,信基督者将进入天国获永生,不信基督者将被抛入地狱受永罪。教会把天堂描绘成一个极乐世界。它是“黄金铺地、宝石盖屋”,“眼看美景、耳听音乐”,“口尝美味,每一感官都能有相称的福乐”。地狱则到处是不灭之火,蛇蝎遍地,可怕到了极点。此外,在天堂和地狱之间,还有炼狱。有一定的罪,但不必下地狱者,就被暂时放在炼狱里受苦,等所有罪过炼净,补赎完了,方可进入天堂。
  6、忍耐顺从说。天主教号召人们做到忍耐、顺从。《新约&罗马人书》讲,要人们顺从掌权者,因为权是天主给的。因此,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天主的命令,抗拒的必自取刑罚。
  总之,天主教相信天主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神),也敬礼圣母玛丽亚。宣扬圣父创造天地万物;圣子降生成人,在十字架上死而复活,拯救世人,打破天和人的界限,成为天主与人的唯一中保;圣灵来自圣父和圣子,是赋予生命之神。宣称教会为耶稣基督所创立,是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有权赦免世人的罪。宣传诸圣相通功、人的肉身可复活和永生。还说善人得享永福、恶人要受永苦等。
  以上即是天主教的教义,同时,它也是天主教信徒信仰的大纲,它突出的是信仰的超性部分,是整个教会信仰的根基
东正教主要教义
东正教像基督教其他两派(天主教、新教)一样在基本教义上并无不同,都宣扬独一无二的上帝、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原罪、救赎、天堂地狱、末日审判、忍耐顺从、爱等。但在一些对教义的具体解释和强调上东正教与其它两派有所不同。东正教强调正统性,格守最初公元325年到公元787年间召开的七次基督教宗教会议所阐明的教义,严格遵从教规和各种宗教仪式。
(1)上帝创世说:据《圣经&创世纪》,在宇宙造出之前,没有任何物质存在,没有时间和没有空间,只存在上帝及其“道”
(逻各斯)。上帝就是通过“道”,创造一切,包括地球和人。故上帝是全能的,是真善美的最高体现者,是人类的赏赐者。人们必须无条件地敬奉和顺从上帝,否则就要受到上帝惩罚。
(2)原罪救赎说:基督教宣称,上帝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安置在伊甸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夏娃和亚当经不起蛇的引诱偷吃伊甸园里的知善恶树上的禁果,因而被驱逐出园。亚当和夏娃的罪世世代代相传,成为整个人类的原罪。全人类既然有了原罪,又无力自救,于是上帝派遣自己的独生子耶稣来到人间,在十字架上流血牺牲,以宝贵的生命为赎价,代人类赎原罪。人类无法自救,但只要忏悔,基督即可为之赎罪。
(3)天堂地狱说:天堂是个极乐世界,信仰上帝而得救的灵魂,都能升入天堂。不信仰上帝,不思改悔的罪人,死后灵魂将受惩罚而下地狱。天堂是上帝居住处,宝座前有众天使侍立,基督坐在上帝右边。那里“黄金铺地,宝石盖屋”、“眼看美景,耳听音乐,每一感官都能有相称的福乐”。地狱中到处有不灭之火在燃烧,有凶狠的蛇蝎咬人。至于既不能升天堂,又不至于下地狱者会先到炼狱,暂时受苦,炼净灵魂,罪恶赎完后可再升入天堂。
(4)三位一体。东正教认为,上帝只有一个,但他是三位一体的神,包括圣父(有形和无形世界的创造者)、圣子(耶稣基督)和圣灵三个位格;三位一体的每一个格位都是神,但他们不是三个不同的神,而是统一神的本体;所有位格彼此间都有各自不同的属性,不可混淆。
(5)末世论。东正教认为,末世论是讲述世界末日后的情景和人死后的结局,指出现实世界终有一天要完结,上帝将在世界末日这一天审判世上所有的活人和死人,通过最后的审判确定有罪的人和笃信者的命运,无罪的善人将升入天堂,享永福;有罪的恶人将被投入地狱,受永罪;魔鬼也将被丢入火湖,受永刑。东正教还认为,到世界末日,耶稣基督将再次降临人间,审判世界,然后出现一个新天地。
(6)崇拜圣母马利亚。东正教除了信奉圣父和圣子耶稣基督外,还特别崇拜圣母马利亚。《新约》记载,马利亚是耶稣的生母,感应圣灵怀孕,在马棚里生下耶稣,并曾带耶稣出奔埃及逃避犹太人的希律王的谋害。东正教与天主教都将马利亚奉为圣母,东正教特别把她视为人类的代言人,推崇圣母马利亚在天堂的地位和与圣子的亲密关系——孕育并生养了他。东正教徒经常向刀子祈祷,赞美她,希望求得她的保佑和帮助。
(7)关于爱的教义。东正教主张:信徒要爱天国中的上帝,要爱尘世中的耶稣基督,要把爱建立在天堂和尘世生活的基础上。东正教教导信徒要有爱心,要彼此相爱,要爱一切,这种爱从根本上说是按照虔诚信徒们的本来面目去爱,而不是想象中的去爱,上帝正是这样爱人们的。
基督教中的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和犹太教之间的渊源
从宗教发展历史上说,基督教中的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和犹太教有着很深的渊源:&
首先,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产生的,最初是作为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形式存在和发展起来的。犹太教本来就是一神教,上帝是犹太人信仰的唯一的神,《旧约》是犹太教的教义。由于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创立的,因此就继承了对上帝的信仰和《旧约》。
基督教创立者是犹太人耶稣,据宗教学者研究是一个木匠.他在三十岁时以犹太教教义《旧约》为基础创立了基督教,并在犹太民族的下层传播他的思想,三年后因被人告发,以传播邪教的罪名被罗马帝国当局处死.耶稣死时仅三十三岁。这个时候的基督教,是作为对犹太教改革派的面貌出现的,
基督教虽然源于犹太教,但犹太教和基督教是有区别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两个宗教的信仰对象。尽管两个宗教都信仰上帝,但犹太教的上帝是由上帝和上帝的灵构成的这样一个上帝。而基督教的上帝是有上帝、上帝的灵和耶稣这个上帝之子所构成的三位一体的上帝。另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对天堂的信仰。基督教强调了人在赎罪并被上帝判定无罪之后可以在天堂得到永生。而犹太教则强调的是上帝讲拯救犹太民族,耶路撒冷就是犹太人的天堂。
基督教由犹太人耶稣创立以后,作为犹太民族的宗教一直饱受当时的罗马帝国的迫害。后来由犹太人保罗吸收了希腊哲学对基督教进行了彻底改造改造以后,才使基督教可以在罗马帝国中传播,并具备了变成世界性宗教的条件,最终被罗马帝国立为国教。另外,保罗还有一项对基督教重大的贡献就是主持编写了《新约》。在保罗之后,《旧约》和《新约》被基督教合称《圣经》。
基督教后来分成三个最大的教派,即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其中新教在我国被俗称为基督教,这仅仅是中国人的称呼。在国际上,称为基督教的指的是包含有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等教派的这么一个宗教。而天主教和东正教就按直接译意叫起来了。
那么这三个教派之间的承续和发展关系是这样的。
当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两个罗马帝国时,当时作为国教的基督教会也随之分裂为两个部分。
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会奉彼得为第一任教皇,因为彼得是耶稣亲传的门徒之一,之所以由彼得任教皇原因是由于耶稣在死前亲口说过,要把进入天堂的钥匙交给彼得掌管,那么掌握了到天堂的钥匙就具有了决定谁上天堂的权利,因此西罗马的基督教会认为自己和上帝最近,自认为正统,称为天主教。
但东罗马的基督教会则认为自己是基督教中最纯正的教派,由于历史发展时间长,教徒众多,也自称为正统,他们声称自己信仰才是最纯正的,并索性将教派名称定为“东正教”,即东方的正教。这个名称的汉语翻译意思和原来的本意是一致的。
所以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主要在争议谁更正统,谁更纯正。在教义和神学上没有根本的区别。
新教产生于后来的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是从天主教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教派。有时中国人说的“基督教”,实际指的是新教。新教与天主教的区别在于对教会作用的认识上。按照天主教的说法,由于教皇掌管着到天堂的钥匙,所以基督徒要想死后到天堂,就必须经过教会,圣经也只有神职人员在教堂布道才是代表神的旨意。
而新教则否认这些原则,马丁.路德宣布教皇是魔鬼,这是因为教皇由于自己的私利阻止了教徒信仰上帝,同时他认为圣经人人有权看,到达天堂是神的意思而并不由教会批准与否。新教认为自己的这些认识才是正确的和纯正的信仰。这是天主教和新教的区别。
总的来说,新教与其他宗教的区别不在于信仰而在于是否承认教会的作用上,或者说在于是否承认教会的特权上。
天主教与基督教中其他教派的不同区别就在于天主教这么多年一直在争这个正统的地位,同其他教派的矛盾也在这里。在其他方面的差别,我认为不是本质的,因为这么多年,一直各搞各的,差别肯定有,但由于都使用《圣经》作为教义,都承认耶稣,所以他们之间的差别只能是在谁和主最近上上产生。
大体就是这些。
伊斯兰教教义
伊斯兰的教义由三部分组成
一.基本信仰;依玛尼(:指信真主(安拉)、信天仙、信经典、信使者、信后世、信前定。
二. 宗教义务; (尔巴达特):指穆斯林必须完成的五项宗教功课;简称念、礼、斋、课、朝。
三. 善行:(以罕萨尼):指穆斯林必须遵守的穆罕默德圣人按《古兰经》指导规定的道德行为规范。
承认和虔诚信仰基本信条,身体力行宗教功课和止恶扬善合为一体,构成伊斯兰教的基本教理。
伊斯兰教最基本的信仰宗旨
(俩一俩孩印烂拉胡穆罕埋杜雷来苏论拉习)万物非主,唯有“安拉”是应受崇拜的主宰,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中国穆斯林称此为“清真言”。“清真言”是全部真理的精深概括,是伊斯兰的最高纲领,是穆斯林的唯一信仰,是宇宙万事的最终总结。穆斯林必须内心诚信、语言表达、时常诵读、永记不忘,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争辩。诚信清真言是成为穆斯林最基本的条件.
崇拜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是信仰的最高原则和总纲,其它一切信仰细则由此派生规定;诚信穆罕默德是安拉派遣的使者,他是人不具神性,不是被崇拜的对象,其职责是奉主命向全人类“报喜讯”、“传警告”。而且他以身作则,成为穆斯林仿效的最佳典范。
伊斯兰教义中的六大信条
一、 信真主(安拉):
伊斯兰教是真正的一神信仰,穆斯林信奉唯一的真主。承认并信仰安拉是宇宙和人类社会至高无上的唯一主宰,是宇宙的创造者,恩养者,管理者。安拉是全能全知,全听全观,至仁至慈,普慈特慈,至善至美,独一无二,无任何比拟和匹敌,不生育也不被生。无需求,无方位,无约束,无所不在,永生自存,无始无终,无始而开万物始,无终而统万终。实体存在超越物质,超越自然,万物皆仰赖安拉而存在,只有安拉可受万物崇拜。中国人尊称为“真主、主、为主的、胡达”、等
真主有99个尊名,加上“安拉”;共有100个尊名,都是美好的赞词,如创造者、全能者、完美者、圣洁者、深知者,为所欲为的、等等,穆斯林通常念诵这些美好的词汇来赞誉真主的高贵品质。穆斯林只信仰和崇拜独一的真主,不崇拜其它任何物。
二、 信天仙(天使):
相信有天仙存在,他们是安拉以光创造的妙体,不分男女,不婚不育、无眠无倦、无食无泻、无私无欲、秉性纯善、有超凡能力,但不具神性,不可对其崇拜,他们数量繁多、分工不同、唯主命是从。
三、信经典(古兰经)
信仰安拉下降给人类的一切经典均为真实的,是源于真主的,是主的启示。这些经典是人类不能仿作和模拟的,是指示和引导人类的明证。
伊斯兰教承认真主(安拉)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启示给不同使者的有百余部经典,用以教导人类遵主之道。
其中最贵的是启示给穆罕默德圣人的《古兰经》,其次是穆萨圣人的《讨拉特》(摩西律法),尔萨圣人的《引支勒》(福音书),达乌德圣人的《哲布勒》(诗篇)等。所有下降的经典都是安拉神圣的言辞。
自《古兰经》颁降后,以前颁降的一切经典所载律例全部作废。那些经典虽然是安拉颁降的,但其内容有的散失,有些被人为的删改、隐瞒和修订,因而是过时的、失真的。
《古兰经》包含以前经典的全部意义,是从下降之时起一字不差的完完整整被记录的神圣经典。人们只能遵循《古兰经》这最后一部永久法典行事。
《古兰经》共30卷、114章、6236节,按下降地点分“麦加章”和“麦地那”章。“古兰”意为“诵读”,另有55种称谓,其中以“尊贵的读本、光、真理、智慧、训诫、启示、吉庆、哲理等为穆斯林所常用。
《古兰经》是安拉派天使“哲布来依赖”在23年中,以阿拉伯语传达给使者穆罕默德的最后一部天启经典,以弘扬和传播伊斯兰教,由他的圣门第子汇集成册。
《古兰经》的内容包罗万象,可称神启的“百科全书”。其中心是认主独一的六大信仰纲领和拜主独一的五项基本功修。
其它主要内容包括:(1)、为伊斯兰教和人类社会制定了种种制度、伦理规范、道德标准及行为准则。其中主要强调解放妇女、善待孤儿、命人行好、止人干歹、顺从忍耐、施济孝亲、公正诚实、友爱团结,反对暴力欺诈、浪费吝啬、狂妄骄傲、各种犯罪等。
(2)、为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共同体确立了宗教生活、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军事法律等各种制度。主要包括宗教课税、贸易法则、饮食婚丧、借贷遗产、战争刑律、各种律法等。
(3)、为宣教而引述一些古代先知圣人的传说故事等,主要有阿丹、努哈、以布拉欣、穆萨、尔萨、和穆罕默德等先知的故事迹。
(4)、确立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最后一位封印先知的地位,成为先知的表率,为圣的证据和永恒的奇迹。
(5)、全经贯通主定的因果论,即信主行善者将获得真主的喜悦和恩赏的乐园,昧主犯罪者将遭真主的恼怒和火狱的惩罚。并叙述乐园的样样恩典享受,火狱的种种严酷刑罚。
《古兰经》结构严谨、语言凝练,乃绝世之经。其文体是一种非常绝妙的韵文体,具有独特优美的风格、鲜明和谐的节奏、铿锵有力动感、顺口悦耳的旋律,震撼心灵的效能。其义理文章,如索串珠,一气贯成,实为天籁。恭诵者无不虔诚,使人肃然起敬。
《古兰经》博大精深、智慧无穷,是一部永久法典,永远具有一种最伟大的势力。
四、信使者
“使者”也称“先知”或“圣人”。先知:也称“预言者”,所言皆奉真主的启示。
相信真主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的人,派遣的众多使者。他们都负有传达“真主命令”,传布“安拉之道”的重大使命。使者是真主从人类之中选拔的最优秀的人,他们不具神性也不自称为神,都是被真主引导的、被赐予知识的、能显示真主所赋予的诸多奇迹的人。他们都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奉主命行事,一脉相承。他们共同的使命是向人类报喜讯传警告,信仰同一真主,遵守同一原则,反对信奉多神、崇拜偶像与无神论;宣扬只坚信、崇拜独一的真主,教化人类不要为真主树立同等受拜者,要遵循正道,扬善止恶,善者将报以乐园之福,恶者将惩以火狱之苦。
圣人者:人类中之精华,被造物中之极品。其本性善良、德行高尚、理性正确、本质清洁、言语诚实、身体健全,对于完成使命忠实无妄,对于保持名节坚贞不改。其性情中和,获主庇佑,不会犯罪。其人格修养集善至极,其智力思维,无所不通。虽不脱人类软弱之性情,而关于使命之事绝无错误与遗忘.
据传先知列圣数量多达12万4千余人。受命的使者313人。《古兰经》只提到其中25人
:阿丹、易德里斯、努哈、呼德、萨利哈、易布拉欣、鲁特、易斯玛仪、易斯哈格、叶尔孤白、优苏夫、艾优布、苏艾布、哈伦、穆萨、艾勒叶塞尔、祝勒基福勒、达乌德、苏来曼、易勒亚斯、优努斯、宰凯里亚、叶哈雅、尔萨、穆罕默德
五、信后世
又称“信复生“,”信死后复活“和”信末日审判“:伊斯兰诚信整个宇宙及一切生命,终将到一时刻,真主使其全部毁灭。然后,真主再使一切生命复活,进行总裁判。所有人类的灵魂与复活的身体重新结合,恢复如初,一同接受真主严厉细致的审判。信主独一而且行善者,真主赐给天园永享幸福,不信真主而且作恶者,真主罚以火狱永受刑罚。但穆斯林既使犯罪,在火狱中洗脱罪过后,仍可进入乐园。伊斯兰诚信今世是短暂的,后世是永久的,提倡两世兼顾,天堂与火狱是真实存在的,要毫不怀疑的相信。
至于诚信它的意义就是深信报应日的到来,实现《古兰经》和《圣训》中曾描述后世的情景。安拉说:“众人啊!如果你们对于复活的事还在怀疑之中,那末,我确已创造了你们,先用泥土,继用一小滴精液,继用一块凝血,继用完整的和不完整的肉团,以便我对你们阐明(道理)。我使我所意欲的(胎儿)在子宫里安居一个定期,然后,我使你们出生为婴儿,然后(我让你们活着),以便你们达到成年。你们中有夭折的;有复返于最劣的年纪的,以便他在有知识之后,什么也不知道。你看大地是不毛的,当我使雨水降于大地的时候,它就活动和膨胀,而且生出各种美丽的植物。这是因为安拉是真主,他能使死者复生,他对于万事是全能的。复活确是要来临的,毫无疑义,安拉要使坟墓里的人复活起来。”(22:5-7)
伊斯兰教认为后世是存在的,在那里有天园和火狱,而今世总有一天是要毁灭的。今世短暂,后世永存。后世是人生的最后归宿。天园是后世的极乐世界。
穆斯林相信:安拉创造万物的同时就制定了相应的规律,人类自身无法改变。但人们对于安拉为万物制定的相应的规律,有自由选择和运用的权利。安拉制定总原则,通过差圣降经教化人类,人类可以以用自己的理智判断善恶,选择信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行为负责,后果自负。
信真主:则心存敬畏,能敬畏者,必能戒慎恐惧
信天使:则不敢自欺,能不欺者,必遇事忠诚
信经典:则有所依据,能依经者,言必忠信
信使者:则有所遵循,能遵圣者,行必笃敬
信后世:则知其果报,能知后果者,必不敢为非
信前定:则知其命数,能知定分者,必能尽人事以待天命
伊斯兰教的五项功修
伊斯兰教要求人们信仰并服从安拉,从心灵深处信仰安拉的存在和伟大,同时要求在行为上要表现出服从安拉的意志,力行一定的宗教功修,把信仰和行为的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增强信仰、巩固信仰的目的。在圣训中把这些功修称为信仰赖以建立的基础,我国穆斯林称之为“五功”,简称“念、礼、斋、课、朝”。口舌上的功课就是念功,一个人如果很难经常的说善言善语,就让他多多增加念功,以着赞主赞圣的纯洁语言来代替污言乱语。从我们的口舌上敬主。一个人做事很难坚持到底,那就让他坚持礼拜,可以锻炼他坚持不懈对事的态度。如果人们对事物缺少忍耐力,就让他坚持封每年的主命斋,一个月的斋戒这确实可以使他增加忍耐力。如果人们喜欢吝啬,不爱康慨,那就让他完成天课,这确实可以克制他的吝啬心里。如果人们对待事业缺少奉献精神,那就让他完成朝觐,因为朝觐确实是身体,钱财乃至生命的奉献。所以伊斯兰的五功是多么的符合人性啊!
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
据载,公元610年的伊斯兰教历9月(即斋月),安拉在“盖德尔”的吉祥夜晚,命令大天仙哲白拉伊莱(又译吉卜利勒或加百列)向穆罕默德圣人开始陆续启降《古兰经》文;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圣人逝世,启示中止。伊斯兰教认为《古兰经》是安拉神圣的语言,是真主通过天仙令穆罕默德圣人传达给人类的永久法典。它是伊斯兰教信仰和教义的最高准则,是伊斯兰教法的渊源和立法的首要依据,是穆斯林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和道德行为的准绳,也是伊斯兰教各学科和各派别学说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古兰经》是阿拉伯有史以来第一部用阿拉伯文书写的典籍。  《古兰经》继承了犹太教的启示传统以及基督教的救赎传统,宣扬易卜拉欣(基督教称亚伯拉罕)所信仰的唯一真神,即“亚伯拉罕的神,伊斯玛仪的神,叶尔孤白的神”,“我遵循我的祖先——易卜拉欣、伊斯哈格、叶尔孤白的宗教。”[2]“易卜拉欣、易斯玛仪、伊斯哈格所崇拜的──独一的主宰──我们只归顺他。”“信我们所受的启示,与易卜拉欣、伊斯玛仪、伊斯哈格、叶尔孤白和各支派所受的启示,与穆萨和尔撒受赐的经典,与众先知受主所赐的经典;我们对他们中任何一个,都不加以歧视,我们只顺真主。”[3]真主在历史上不断派先知传达旨意,穆罕默德圣人是最后一位先知(封印的先知),其口述的《古兰经》是真主最后的旨意,顺从真主的旨意就是穆斯林,在末日降临时亚伯拉罕诸教教徒上天堂,不信主的下地狱。“信道者、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中,凡信真主和末日(不以物配主者),并且行善的,将来在主那里必得享受自己的报酬”。[4]在《古兰经》前“有穆萨的经典,做世人的准绳和恩惠。这是一本阿拉伯文的经典,能证实以前的天经”。[5]《古兰经》是“天经原本”,是未经歪曲的。[6]穆斯林要遵守《古兰经》第17章的诫命。易卜拉欣是第一个穆斯林,“既不是犹太教徒,也不是基督教徒。他是一个崇信正教、归顺真主的人,他不是以物配主的人。”[7]
  真主有99个尊名,“创造天和地,造化重重黑暗和光明”,[8]“是天地的光明……引导他所意欲者走向他的光明。”[9]《古兰经》就是光明,是“真主的路”。“任何人也不配与真主对话,除非启示,或从帷幕的后面,或派一个使者,奉他的命令而启示他所欲启示的。”[10]《古兰经》承认穆萨(摩西)的《讨拉特》(《图拉》)和尓撒(耶稣)的《引支勒》(《福音书》)为真主降临的经典,但穆斯林相信不论是犹太教或基督教的圣经都由于种种原因而遭到严重的忽略、篡改,真主已经以其最终的完美启示《古兰经》代替了这些经典。而《古兰经》提及的众先知,也就是犹太教希伯来圣经的众先知以及新约中的耶稣。“我确已启示你,犹如我启示努哈和在他之后的众先知一样,也犹如我启示易卜拉欣、易司马仪、伊斯哈格、叶尔孤白各支派,以及尔撒、安优卜、优努斯、哈伦、素莱曼一样。我以《宰逋卜》赏赐达五德。”[11]但以色列人和基督徒“篡改经文,并抛弃自己所受的一部分劝戒。”而穆罕默德带来的《古兰经》则是从真主降临的“一部明确的经典”,因受真主的护佑而丝毫未被篡改。[12]“如果你们喜爱真主,就当顺从我;(你们顺从我),真主就喜爱你们,就赦宥你们的罪过。”[13]《古兰经》否认尓撒(耶稣)是神,否认三位一体,只承认他为先知。
《古兰经》与《新旧约全书》名称对比
新旧约全书
唯一神(音译)
以罗伊、以利
唯一神(意译)
人类的母亲
尔撒(麦西哈)
耶稣(弥赛亚)
《古兰经》中的诫命与《出埃及记》中的摩西十诫相似。《古兰经》的诫命载于第17章22-38节以及第6章151节。
《古兰经》中的诫命与摩西十诫的对比
《古兰经》诫命
你不要使任何物与真主同受崇拜,以免你变成受责备、遭遗弃的。
(真主,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15]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你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俩中的一人或者两人在你的堂上达到老迈,那末,你不要对他俩说:“呸!”不要喝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你应当必恭必敬地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像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你应当把亲戚、贫民、旅客所应得的周济分给他们,你不要挥霍
你不要把自己的手束在脖子上,也不要把手完全伸开,以免你变成悔恨的受责备者。
你们不要因为怕贫穷而杀害自己的儿女,我供给他们和你们。杀害他们确是大罪。
你们不要接近私通,因为私通确是下流的事,这行径真恶劣!
你们不要违背真主的禁令而杀人,除非因为正义。无辜而被杀者,我已把权柄授予他的亲戚,但他们不可滥杀,他们确是受援助的。
你们不要接近孤儿的财产,除非依照最优良的方式,直到他成年。
你们应当履行诺言;诺言确是要被审问的事。
当你们卖粮的时候,应当量足分量,你们应当使用公平的秤称货物,这是善事,是结局最优的。
你不要随从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灵都是要被审问的。
你不要骄傲自满地在大地上行走,你绝不能把大地踏穿,绝不能与山比高。
你们应当敬畏真主之名,应当服从我。《古兰经》26章131节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当聚礼日召人礼拜的时候,你们应当赶快去记念真主,放下买卖,那对於你们是更好的,如果你们知道。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
你不要随从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灵都是要被审问的。《古兰经》17章36节
他每说一句话,他面前都有天神当场监察。《古兰经》50章18节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你们不要临近孤儿的财产,除非依照最优良的方式,直到他成年;《古兰经》6章152节;你们当量力地敬畏真主,你们当听从他的教训和命令,你们当施舍,那是有益于你们自己的。能戒除自身的贪吝者,确是成功的。《古兰经》64章16节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古兰经》第一篇相当于基督教的祷告词。其后每章都以“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开头。
Bismi-Lahir-Rahmai-r-Rahim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Al-hamdu li' Llahi
Rabbi-l-'alamin-
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众世界的主,
Ar-Rahmani-r-Rahim
至仁至慈的主,
Maliki Yawmi-d-Din
报应日的主,
'Lyyaka na'budu wa 'lyyaka
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襄助
Ihdina-s-Sirata-l-Mustaquim
求你引领我们正路,
Sirata'lladhina an'amta 'alihim
ghairi'lmaghdubi 'alaihim wala'ddallin
你所襄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
伊斯兰教与犹太教、耶稣教的根本信仰是一致的
作者:中华新月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信仰宗教,据各个国际机构的统计,宗教信仰者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0%。最大的世界性宗教有耶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即基督教)、伊斯兰教(包括逊尼派和什叶派)、犹太教、佛教.此外还有一些信仰印度教、拜火教等其他宗教的。
        
    大家又都知道,耶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即基督教)和犹太教信仰上帝,而伊斯兰教信仰真主。在我国,有许多人对耶稣教、犹太教的信仰有所理解,起码是比较熟悉;
但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则难以理解,视为异端。
    其实,犹太教、耶稣教和伊斯兰教的最根本的信仰是一致的,他们都是一神教,都信仰作为世界本源的、创造宇宙的唯一主宰。换句话说,真主和上帝其实都是同一位神明,只是人们对他的称呼不同,或是我们对他的翻译不同而已。
    当然,这三大宗教在信仰的部分内涵上和信仰的具体方式、仪式上有一些区别,但是其最根本、最本质的信仰是一致的。也正因为如此,前任罗马教皇才提出了"世界宗教统一运动"的设想.
    这就是说,作为基督教徒的布什祈求上帝惩罚拉登,作为穆斯林的拉登祈求真主惩罚布什,但是他们祈求的却是同一位尊神——上帝就是真主.
    关于这一点,《古兰经》对穆斯林作了十分明确地告诫:“你们应当(对耶稣教、犹太教的信仰者)说:我们确信降示给我们的经典,和降示给你们的经典;我们所崇拜的和你们所崇拜的是同一个神明,我们是归顺他的.”。《古兰经》还要求穆斯林“以最优的方式”对待这些“奉有天经”的民族和个人。
    在根本信仰相同的前提下,伊斯兰教和犹太教、耶稣教也有一些教义上的区别:
    1.伊斯兰教在承认犹太教、耶稣教信奉的《旧约》、《诗篇》、《新约》都是天经的前提下,同时指出这些经典现在的版本中有被篡改的地方.
    2.犹太教、耶稣教都认为上帝是宇宙唯一的主宰,但是耶稣教又说上帝有儿子,此外还有个圣灵,构成“三位一体”。
    伊斯兰教否认“三位一体”,坚持上帝(真主)的唯一性。
    3.耶稣教说耶稣基督就是“上帝的儿子”,是神。
    伊斯兰教认为:
犹太教的摩西、大卫,耶稣教的耶稣基督,以及后来的穆罕默德都是接受了真主(上帝)启示的使者,是伟大的先知,但他们都是人,不是神。不应神化耶稣,同样不应神化穆罕默德。
    4.伊斯兰教认为真主(上帝)给每个民族都派遣过使者。犹太教认为上帝只给他们派遣使者,因此他们是“上帝的选民”。耶稣教也只承认耶稣基督。
    5.犹太教认为在摩西、大卫之后还将出现救世主——弥赛亚;
     耶稣教对摩西、大卫、耶稣基督之后是否会有新的救世主或使者态度暧昧;
伊斯兰教认为上帝的使者是阿丹(亚丹)、伊卜拉欣、摩西、大卫、所罗门、耶稣基督、穆罕默德等。但是穆罕默德之后便不再有救世主,也不再有使者。因为真主(上帝)已通过列圣传播了福音,宣扬了真理,颁发了天经,此后的人类已具备自我完善的能力。今后若有人再自称救世主、自称使者,那就是邪教的传播者(所以轮子仇恨伊斯兰)。
    6.犹太教、耶稣教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罪行,谓之“原罪”; 伊斯兰教认为人生来无罪。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拉胡阿克巴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