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最有前途的职业+生活服务有前途吗?

重磅!“互联网+”生活服务领域研究报告(行游篇)|品途商业评论品途菁英会服务商···所有登录没有账号?没有微信账号?昵称限制字数为1-10个邮箱限制字数为6-36个,格式如:密码限制字数为6-16个已有账号?注册邮箱限制字数为6-36个,格式如:重设密码修改密码旧密码:新密码:确认新密码:重磅!“互联网+”生活服务领域研究报告(行游篇)盘点薛蓓蓓 刘洋本报告来自于华泰证券的薛蓓蓓和刘洋。薛蓓蓓 () :华泰证券社会服务业首席分析师,英国伯明翰大学经济学硕士,证券研究经验5年。刘洋 ():2012年至2015年安信国际从事海外消费行业研究。2015年1月加入华泰证券从事餐饮旅游研究。打车市场风云迭起,专车强龙与地头蛇战火纷纷打车软件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租车的运营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打车难的问题,用户只需输入路程信息便可以享受服务。根据易观智库数据,2014年上半年打车APP市场份额基本被快的和滴滴瓜分:有53.57%;有45.56%;其他占0.87%。而就在今年的情人节,滴滴和快的这两个打车市场的对手宣布实现战略合并,让人直呼“又相信了爱情”。两者合并后在出租车上的动作明显变轻,转而大力投入在了专车市场上。同上文提到的短租类似的,专车兴起也是分享经济的一种体现。由于目前专车尚属于新兴事物,尚无官方数据可以估算其市场容量,但我们可以从租车(租车属于自驾租车,而专车属于代驾租车,都属于以共享模式来弥补用车需求和购车需求之间的空白)的快速发展来窥见专车市场的巨大市场空间。罗兰贝格数据显示,中国租车市场规模从2008年的90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3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车队数量则从2008年的10万辆增至万辆,复合增长30%。预计2018年中国租车市场规模将增至650亿元,车队数量达到77.9万辆。中国租车市场行业增速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主要是因为中国这几年的汽车保有量增长飞快,而租车市场又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租车市场渗透率(租赁车辆数占车辆总数比例)还很低。罗兰贝格数据显示2012年只有0.4%,而同期的日本2.5%,美国1.6%,韩国1.4%,巴西1.3%。这里可以看到,日本的租车市场渗透率高于美国;主要是因为日本的人口密度高,在大城市的持有车辆成本高;当然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公共交通发达后对驾车出行依赖也降低。再来看中国,国土面积和美国差不多,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在全国人均GDP还不到1万美元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限牌政策。这里有城市规划不合理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人口密度太大导致的城市交通佣挤而不得不采取的降低城市交通压力的措施。这样的环境下必然推高车辆的持有成本和降低自有车辆带来的便利和舒适度。美国现在人均拥有的汽车数为0.7辆左右,假设中国的国土面积上承载车辆数和美国一样,中国的人均车辆数只有0.2辆左右。所以,中国人更多的休闲旅游需求和商务用车需求需要由租赁车辆来满足。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的租车/专车市场会比美国大许多。从专车市场的参与者来看,除了知名的易到用车、一号专车外,还有滴滴专车、Uber、百度专车,神州和一嗨等。与出租车相比,各个专车的最低价格与出租车价格范围基本一致(以上海价格为例,出租车起步价14元、里程费2.4元/公里,而专车最低档用车的起步价均为15元、里程费2.17-2.9元/公里),而专车的车辆和服务又好于出租车,正是这部分用车流失导致了对出租车需求的强烈冲击。从专车之间比较来看,由于运营模式的不同,滴滴专车,,易到用车、、专车等资本相对更轻,以搭建平台为主,而神州租车、一嗨租车、除搭建平台外,还拥有自己的车队。专车之间的价格范围相差不大,其中uber的人民优步最便宜,而滴滴专车的豪华型价格最贵。就在多地认定“专车”为非法服务时,日,交通部公开表示,当前各类“专车”软件将租赁汽车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并根据乘客意愿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提供驾驶员服务,是创新服务模式。不过,交通部将私人驾驶车辆混入专车经营的行为定位为黑车。由此可以看出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政府鼓励创新。随着信息沟通成本、物品流动成本、人员流动成本的降低,很多美好事物的拥有成本会更低。资源整合平台的商业模式带来了对人们生活理念的冲击,生活可以变得更自由,变得有更多选择。我们不需要拥有,也可以享受。将来会有数以千计的O2O终端,也许新的整合正在悄然进行。但就专车这个市场而言,相信只有可靠的安全保障、一流的服务与信用以及对用户需求的实时满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神州租车(0699.HK)在今年1月28日宣布进军专车市场,其的主要优势正是在于其拥有大量的自有租赁汽车,相比其他由私家车提供而屡屡引发争议的公司,在监管方面将更加有利。根据公司年报,2014年神州租车营业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30.28%,其中短租收入达23亿元,同比上升34%;归属母公司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95.25%。公司毛利润率43%,净利率为20%。而根据公司公布的信息,2014年12月,神州租车手机的订单占比首次达到51%,从而成为首要流量入口。而在1月28日,与优车科技在全国60大城市同步推出“AR神州专车”的互联网约车品牌,公司在O2O方面的战略愈加清晰。&游:O2O构建旅游大生态圈O2O就是线上线下一体化,可是怎么算是一体化呢?问到细处,很多人就答不出来。所以具体到旅游行业,粗浅一点呢,大家就觉得线上有交易、线下有门店服务就算作一体化了,看得深一点呢,觉得旅游是个资源为王的行业,O2O是对全产业链的打通,实现供应链的线上线下全面对接。而我们认为,生态圈的本质是O2O,或者说,O2O的后面,需要整个生态圈的支撑。这个生态圈,应该是完成了商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顺利对接。其中商品流中的物流体系对于旅游行业而言,机票、酒店和自由行是不存在物流的,而在跟团游方面,人的流动过程相当于物流环节,背后对应的是线下旅行社的服务。优秀的垂直细分企业如果可以做到这一步,既有线上、线下流量入口(商品流),又有资金的线上线下流动服务(资金流),然后还可以实现大数据带来的动态运营管理、精准定位需求、提升企业内外部信息流通效率等行为(信息流),那么,与他们现有的市场预期相比,将存在着巨大的成长想象空间,带来长达3-5年的投资机会。【携程:先发优势,资源方面拓展提升自营产品壁垒】旅游业快速增长和线上化率快速提升,同时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在线旅游起到了进一步促进作用。在线旅游,特别是移动在线旅游出现了持续爆发式增长。作为旅游O2O当之无愧的龙头,携程在机票、酒店产品中的市占率均明显占优,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2013年在线酒店预订OTA携程的市场份额达到了40%,而第二名的艺龙约为15%。但在更细分的度假旅行板块中,途牛、同程等互联网企业和众信旅游、中青旅等触网传统旅行社各领风骚。当下行业受到资本追捧,各类模式新颖的创业公司也在不断涌现,切入的长尾市场(面包旅行等等)。携程发家于机票、酒店代理,后依靠两大业务代理优势,推出机酒打包的简单度假产品。随着公司规模扩大,线下旅行社资源的补齐,度假产品内容日益丰富,涵盖国内、出境、跟团、自助、邮轮等等形态丰富的细分市场。根据携程年报2014年公司净营业收入为12亿美元,同比增长36%;不计股权报酬费用,2014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19亿美元,同比下降49%。其中两大主营业务增长迅速,2014年住宿预订量同比增长63%,营业收入5.16亿美元,同比增长45%;交通票务预订营业收入4.75亿美元,同比增长36%。携程的在线度假产品以自营为核心,平台上引入优秀的供应商的差异化产品以增加丰富度。自营方面类似于前厂后店模式,依托于线下携程国旅,和自身强大机票、酒店等要素采购能力,自行组建专业团队进行旅游线路设计、客户服务、旅行接待。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产品的质量有极强的把控能力,未来大数据分析技术更成熟后,依托大数据精准定位需求,产品会更受欢迎。携程网站上可以看到,标注“供应商”的产品为代理产品,标注“零售商”的为平台产品,“供应商”为“携程国旅”的是自营产品。由于自营为主的模式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和差异化程度是在线旅游厂商的核心竞争力,携程进入上游资源端,收购资源型旅行社、收购邮轮等等,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培养专业的旅游线路研发团队,向线下深耕细作,以提升产品的性价比。除深耕产业链提升产品壁垒之外,围绕旅游这一主题,携程通过一系列并购,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在外出游O2O生态圈。在线上,2011年1月,携程投资,拓展订餐相关业务。2012年2月,携程投资平台松果网,进军中小酒店预定业务。2013年5月,携程投资专注于经济连锁酒店搜索预订业务的“”应用;2014年1月,携程确认控股蝉游记,将蝉游记数万篇旅行攻略资源收入旗下,由此携程得以扩大自己的数据库和移动端流量入口。同年,携程连续入股途牛和同程,目标指向途牛的团队游资源和的门票业务资源;在线下方面,除了先后收购了永安旅游、华远国旅等旅行社外,2013年年底,携程还先后投资“”和“”,这实际上是目的地小交通。2014年携程入股途风网,以期分得其在出境游和国际旅游的优质资源。携程很明显正在向线上线下同时开展O2O大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对未来的大生态圈拭目以待。【途牛:旅行社产品买手模式,实体渠道开始下沉】途牛2007年发家于在线度假产品的代理,也就是从供应商处采购旅游产品,再销售给消费者以赚取价差,正逐渐向产品自营转型。途牛成立之时,机票、酒店等标准品的代理已被携程、等占据半壁江山,途牛为与OTA巨头差异化竞争,选择以在线跟团游切入市场,现在出境团队游为其优势产品。2014年年途牛净收入5.697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81.3%。尽管毛利率仍处于较低的6.5%,但较2013年的6.2%有所提高。途牛的产品中,95%是跟团游,跟团游SKU超过30万,自助游SKU超过25万,拥有超过6000家供应商。区别于携程等OTA代理在线度假产品抽佣的模式,途牛依托自己强大的C端销售能力,从上游供应商处买断产品,再销售给消费者以赚取价差。途牛建有75 个区域服务中心,预计2015 年将拓展到120 个左右,除北京、上海外每个城市设1 个点,主要设在办公楼里,主要用于与顾客面对面沟通销售用,当地旅游资源采购(如机票、城市周边游产品,拓展当地市场)。最近途牛高调宣布要加大直采比例,2015年直采比例要达到30%,国内游直采比例达到50%以上。未来途牛想要在产业链上获取更大价值,拓展的重心在两端:向上游是目的地直采提升利润率;向下不断下沉实体渠道,紧盯二三线城市人群出境游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时设立体验门店提升服务附加值。途牛近期最火的莫过于与十七家旅行社的隔空对战,直采本就是个敏感的话题,也直接引爆了这次战争。这次关于产业链价值的重新分配,也是上游批发商与下游零售商的利益博弈。双方各有优势和劣势;旅游的批发商多为传统旅行社,深耕产业链多年,具有上游地接社等等资源优势,对于产品设计方面经验丰富,但批发商面向消费者的渠道受限,且在消费者中缺乏品牌认知度,没有客户黏性,获取单个消费者的成本极高;途牛是互联网基因的公司,互联网技术领先,对C端渠道力强大,但是缺乏上游资源,和产品设计能力。究其本质,还是得回归到这两年大家聊烂了的话题,究竟是资源为王还是渠道为王?我们始终认为,这个问题很难有定论,中国市场一定会有华人专属的“”的出现,但也一定会有本土版“Thomas cook”和“途易”的生存空间,所以究竟是online to offline 还是 offline to online,商业模式都没有问题,关键在于谁能跑得更快。双方的资源不同,优势各异,未来会在当中寻找到一个利润分配平衡点。途牛的直采不见得是一个很划算的事情,众信去买也烧不起钱,所以最后两个还得相亲相爱好好做事,共同做大旅游市场。【众信旅游:“众信系”布局出境游综合服务生态圈】2014年众信旅游在出境游行业的高速成长的大背景下,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张并举,打造出“众信系”生态圈的雏形。公司2014年参与复星国际要约收购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首次试水上游资源端,预计后期仍将有进一步的举动。在中游批发端,公司与同为华北五大出境旅游批发商之一的竹园国旅进行资产重组,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出境批发商。在下游渠道环节,公司除了参股、积极进军线上外,又将在上海等地设立门店,进一步加强了零售渠道的建设。整体来看,预计后期公司将以统一输出采购预订管理系统、服务管理体系、培训系统等方式继续进行外延式扩张的管理,同时结合自身的内生性增长,“众信系”生态圈未来经进一步扩大。“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众信立足出境旅游,向出境教育、移民置业等海外服务延伸,逐渐形成统一的综合出境服务平台,建立全新的“出境云”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大国崛起背景下周边外交生态圈的重构才是真正的全景,相较于货物和资金要素的流动,人的流动才是根本,中国人迎来了“走出去”的大机遇,这将带来国人出境综合服务的巨大市场。在此背景下,公司年报中透露,将适时向游学及留学教育、移民置业、医疗体检、出境及海外金融、保险等各类出境服务业务领域拓展,打造出境综合服务平台。目前来看,已通过收购控股乾坤运通,取得了个人外币兑换业务资质,成为北京市首家能够提供个人外币兑换业务的旅行社,作为众信打造旅游金融服务的一项开端,也是开始试水综合出境服务生态圈的标志,预计后期将随着外延式扩张一一落地,后期成长空间巨大。【中青旅:携手遨游网打造O2O模式】中青旅近年来不断加大对遨游网升级改造的力度,在O2O方面的战略规划可见一斑。2015年一季度,遨游网线上销售在中青旅本部旅行社收入的占比达到了53%,已经成为中青旅最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中青旅将遨游网、呼叫中心、连锁店之间打通,从而形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中青旅控股总裁张立军在“遨游网+”战略分享会上表示:“简单地说,就是传统用户享受了线上渠道的便利,线上用户感受到了线下的服务,互相借势、良性互动。”14年“遨游网”完成角色转换和基础奠定,15年将发力营销推广,通过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确立市场地位。“遨游网+”构建的O2O生态与以会展业务为基础开展的体育旅游,有利于提升中青旅存量资源价值,O2O系统有助于集团整合存量资源,公司丰富的会展资源、旅游资源储备为体育旅游业务奠定优良基础,这将为线下门店体系及会展业务带来价值提升的机遇。根据上面的逻辑,对于互联网企业,向上可以充实自己,成为平台化的公司;或者将产品服务落地,构造O2O生态圈。而优秀传统企业在经历了迷茫期和转型期后,即将进行全面反扑,从而进入融合期。对行业痛点精确的把握和在行业深耕多年的服务经验,互联网的助力将会使其能量以指数级放大,未来的表现值得期待。分享得福利请先登录[ 本文转载自华泰证券,责编:崔良驰。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品途商业评论
观点。]近期热点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延伸阅读匿名评论登录{{ if (!commentItem.deleted) { }}{{ } }}{{ if (!commentItem.deleted) { }}{{ if (commentItem.replyTo) { }}{{ } else { }}{{= commentItem.content }}{{ } }}
{{ } else { }}{{= commentItem.content }}{{ } }}没有更多轮到你发言了获得品刀× 5分享文章到微信品途
专注于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通过覆盖全行业的商业模式分析,为企业主、管理者及创业者提供最具参考价值的用好“互联网+”,让社区服务更贴心_凤凰财经
用好“互联网+”,让社区服务更贴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刘大山据本报报道,玄武区锁金村街道锁一社区的低保户、残疾人、独居老人数量在街道7个社区中是最多的,每天遇到的“难缠事”更是一大堆。然而,80后的瘦弱女书记张琪却把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不久前,她听说市发改委、市民政局联合开发了智慧社区APP,便找到项目负责人,利用“互联网+”来服务社区的困难群体。张琪主动作为,积极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服务社区居民,无疑值得点赞;我市智慧社区APP的问世也令人欣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此事恰恰说明市民对“互联网+社区”的迫切需求。与之相比,我市智慧社区建设在规划设计、实施推广
据本报报道,玄武区锁金村街道锁一社区的低保户、残疾人、独居老人数量在街道7个社区中是最多的,每天遇到的“难缠事”更是一大堆。张琪主动作为,积极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服务社区居民,无疑值得点赞;我市智慧社区APP的问世也令人欣喜。
□刘大山据本报报道,玄武区锁金村街道锁一社区的低保户、残疾人、独居老人数量在街道7个社区中是最多的,每天遇到的“难缠事”更是一大堆。然而,80后的瘦弱女书记张琪却把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不久前,她听说市发改委、市民政局联合开发了智慧社区APP,便找到项目负责人,利用“互联网+”来服务社区的困难群体。张琪主动作为,积极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服务社区居民,无疑值得点赞;我市智慧社区APP的问世也令人欣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此事恰恰说明市民对“互联网+社区”的迫切需求。与之相比,我市智慧社区建设在规划设计、实施推广、具体应用等方面,理应进一步提速和深化,让科技改变生活,让社区服务更加贴心。在张琪身上,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首先是智慧社区APP从2013年开始搭建,在经过前期试点后,现在已进入全面推广应用阶段。可是从张琪找到项目负责人寻求合作的过程看,APP显然没有普及到锁一社区,最后合作达成靠的是张琪的个人努力,而不是制度化、流程化的系统推广。这意味着,我们的智慧社区在自上而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滞后和脱节。其次,张琪身上有非常明显的标签:80后、大学生书记,她有能力、有意愿去尝试新鲜事物。这不免让人想到,老一辈的社工们能否顺利接受并用好APP?又该怎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智慧社区不仅是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是基层社会管理向治理转变的体现,是十八大“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化”精神的具体实践。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应用,提高了社区的行政效率,提升了服务便民的水平和精准程度;但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社区”真正做到了扁平化管理和多元共治,让居民、公益组织、企业都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来。只有深刻理解这点,才能领会到智慧社区的意义作用,从而形成合力,将项目当做重点工作落实。因此,智慧社区的建设必须要从顶层设计开始,拿出总体的框架、方案和实施计划。一方面,做到上下步调一致,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行政资源;另一方面,尽快形成标准和规范,构建起科学高效的工作模式。同时,与遍地开花的商业社区APP比,智慧社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公信力和民政、医疗、警务等数据资源。APP的开发者、运营者及社区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优化这些资源,服务于社区居民。至于、快递、家政等增值服务,则应广泛引入社会企业、第三方组织,进行市场化运作。社区做好监管即可,千万不要大包大揽,主次不分。很多人的手机里都装“我的”这款APP,它集各种生活服务于一体,是名副其实的“城市门户”。如果智慧社区从实际出发,牢牢抓住居民的“刚需”,就有望成为不可或缺的“社区门户”,这样的成功可以复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3个月收益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1200
播放数:678537
播放数:1268935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冗杂、市场多变、用户个性化需求越来越突出,不重视品牌建设、不重新界定品牌和渠道的关系,企业一定是离死不远了。
中国当前已全面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内需成为国家战略,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愈益迫切,消费升级产品品类创新浪潮涌起。在新的主流消费群体崛起,消费者需求从重视产品的“功能价值”转向产品的“情感满足”。泰笛作为一个重视品质的居家上门服务品牌。致力于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提升传统洗涤业,以服务、标准化属性为特点成为行业标杆,打造用户值得信赖的品牌。
泰笛旗下拥有两大品类——泰笛洗涤和泰笛绿植。泰笛洗涤于2012年底在上海成立,是全球首家在线洗涤品牌,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在线洗涤品牌,根据第三方权威数据,泰笛在在线洗涤市场份额已达80%。泰笛绿植开始于2015年5月,目前占据了日常花市场的领头羊位置。
在纷繁的市场环境里,泰笛始终以品牌创新走在居家上门服务企业的行列,以高品质、极致的服务、创意玩法不断强化用户口碑和忠诚度,顺利实现了品牌定位和品牌联想的内在统一。获得了市场的品牌认可度。正如泰笛“让天下服务一喊上门”的口号。泰笛未来切入更多服务品类也成为可能,真正可以实现在一个场景里满足你的所有需求。
泰笛是基于APP的居家上门服务品牌,是顺应消费升级大势的典型互联网+生活服务企业,旗下拥有两大品类——泰笛洗涤和泰笛绿植。泰笛洗涤于2012年底在上海成立,是全球首家在线洗涤品牌,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在线洗涤品牌,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泰笛在在线洗涤市场份额已达80%。泰笛绿植开始于2015年4月,曾创造了单日破2万单的成绩,刷新日常花日订单最高记录。
作为互联网+生活服务的代表性品牌,泰笛一直以其自建物流的“泰笛模式”为核心竞争力,强调face to face所带来的服务体验。作为泰笛自建物流承载者的“90后”泰笛小哥,除了上门收送衣服,还可以上门修剪鲜花和插瓶。重视品质和良好的服务体验为泰笛在中产及中产以上家庭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据之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泰笛已积累了超300万付费家庭用户。互联网+健身 准备好了吗?--百度百家
互联网+健身 准备好了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看看用户,创业者,投资人眼里的互联网+健身应该怎么玩?
生活服务行业已经得到了互联网的改变以后,各类消费升级产业也开始受到互联网的“侵袭”,最近半年内,全民健身潮开始席卷传统健身行业,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0多个健身项目跃入用户的视野。上一篇,熊熊介绍了几种健身行业的应用玩法。这一篇,熊熊近距离接触了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用户(也就是我自己),看看他们眼里健身行业+互联网应该怎么玩。
熊熊体验:“成熟”的产品还没出现
熊熊是一个典型对健身有需求,却又没有太强自制力的人。我对健身的需求是:一个专业且用户体验好,离我家距离不超过3公里的健身场馆,一个专业适合我的健身教练,个性强度多样的小班课程,上课时间选择多。
几年前我办了小区里浩沙健身的双年卡,可之后随着这家馆办卡价格越来越低,人数越来越多,体验越来越糟糕,操课后洗澡永远排队1个小时,器械上总是脏兮兮的……最后两年时间里,我真正去的次数加起来还不到2个月。去年,我又在家附近办了一张瑜伽馆的年卡,尽管一年以来我强迫自己有空就去,但核算下来单次上课的成本依然超过100元/次。当互联网来介入对传统健身行业的改造,对于我这类用户来说兴奋不已。
持续一个月的时间里,熊熊下载了15款与健身相关的应用(包括keep、河狸家、开练、全城热炼、燃、薄荷、练练、火辣健身、小熊快跑、fittime、跟谁学、运动+、快约、初炼、叫炼。其实本来没想下载那么多个,只是大家的名字都太像了,功能也很相似),开始一一体验。
可能由于上线时间都不长,从注册这关开始就淘汰掉好多软件。有一个软件死活收不到注册短信确认码无法看到界面,淘汰!有一个软件必须先让用户充值,然后再兑换成软件的钱币购买课程,换算的过程又不透明,第一次上课和第二次上课的价格差很远,淘汰!还有一个99元健身包月的软件,在熊熊家附近3公里内竟然只提供数量非常有限的课程,且上课时间也很受限制(基本是早上7点到9点之间),再次淘汰!之后又对比了一下各类功能,界面,内容丰富度等,又淘汰了一批。最后留下了keep,河狸家、燃、跟谁学和小熊快跑。
Keep对练习者的自控能力要求非常高,每天都会提醒你练习,虽然视频做的很好,但熊熊腰和肩膀都有伤,且核心力量非常差,所以即使零基础训练,对我的强度也过大,惭愧的是熊熊没坚持几天就放弃了。
接着,熊熊又通过河狸家预约了一位明星私教的瑜伽课程,希望他能一对一指导和纠正我。预约时间以后,上课地点又成了难题,熊熊并不希望健身教练(男教练,帅哥)到家里来,但河狸家目前还不能提供上课地点,最后经过协商这堂课的授课地点是在熊熊半年卡的瑜伽馆。整个上课的过程体验非常好,老师授课的专业程度和针对性都比瑜伽大课要好,教练还针对我的身体情况和需求定制适合的动作。但如果需要长期选择他做我的私教,上课的地点成了难题。不管是去瑜伽馆还是健身房,都还需要我提供额外的场馆使用费用,这无疑成为一个门槛。燃和小熊快跑则是采用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卖单次课程,还有一种是买99元月卡,然后预约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去上。但这两种模式都要求软件的线下开拓能力特别强,而对于我这类用户来说,其实能够选择的课程还是很有限。还是以我家(东四环附近)三公里范围来选,燃提供单次购买的课程只有游泳和自由器械。小熊快跑能够提供的课程相对会更丰富一些,但我感兴趣课程的时间又有一些限制,比如瑜伽课在早上9:00或者下午15:00,而且一些热门的课程临时预约不上,必须提前。
熊熊曾经和我办卡的瑜伽馆老板聊过,老板的意愿是发展更多年卡会员,但对于售卖包月卡是比较抵触的,她觉得这种月卡不论售价多少钱,都会影响到她店内年卡会员和100次卡会员的数量。所以,她愿意给新用户单次或者单周、单月的优惠体验,但仅限一次机会。
一圈体验下来,我觉得虽然互联网已经开始改造传统的健身房,各个产品都涌现出来,但还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没有一款软件能够解决我的健身需求。向下延伸与健身相关更多的链条,我还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健身指导,包括饮食和数据服务等等,目前这些领域的创业公司还没有联动起来。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熊熊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健身项目的创始人自己本身就是健身达人或者是成功瘦身的胖子,然后发现这个行业的痛点以后才决定做这个行业的创业项目,所以他们所选的模式基本是从他们自身的痛点入手来切入的。但真正要打破健身行业的现状,解决健身用户的痛点,重新整合线下场馆资源并且找到利益契合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燃创始人大熊(王浩):健身不应该是一个苦逼的事情
从6月份发布到7月25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燃app的订单已经超过每日1000单。燃最突出的差异化做法是,提供格式化的商品信息、按次付费、以及社交健身。
我们并不认为自己只是一家O2O公司,我们定位是一个健身行业的交易平台,连接商户与用户。
为什么选择按次付费的模式?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场馆年卡的捆绑模式,采用按次付费的方式,提高了场馆、时间、健身类型选择的自由度,用户可以就近选择健身场馆。
我们不希望健身成为一个很苦逼的事情,所以我们平台售卖的课程会更偏娱乐。比如我们在上海比较火的课程之一是泰拳,且大多数用户都是女性,都来调查以后才发现,女性用户去练泰拳主要是为了发泄情绪压力。所以在我们平台上,产后恢复、瘦小腿瘦小腹或者是瑜伽、舞蹈等个性类的课程,比自由器械会更受欢迎,我们的用户更喜欢有教练授课的课程。
做平台的话,就需要有很强的平台运营能力,这包括运营思路和强大的地推团队。我们采用的是地面推广的方式,由地推人员在各地逐个场馆走访、录入系统,目前,已覆盖了北京、上海两地,接近2000余家场馆。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模式很难被他人复制,有利于考核场馆设施、环境,以及教练资质,为其产品质量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小熊快跑产品总监陈松:找到平台与场馆合作的契合点
小熊快跑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服务整合平台,用户购买99元月卡以后,可以在我们平台上预约所有的健身项目,服务又场馆方来提供。从4月初上线开始,我们的用户每个月都会比上个月增长3-5倍。
我们的目标用户群和健身场馆的用户群其实不太一样。线下场馆的目标是持续和专业的健身用户,而小熊快跑的用户群体是对健身感兴趣,却觉得门槛高的用户群,这个群体数量非常庞大。同时,我们又对用户去每个月去每个场馆的次数做了3次的限制,也是希望能够平衡和场馆的关系。
当我们把平台的用户导入到场馆时,会出现场馆二次推销的可能性,我们并不反对这种行为,因为办卡能够满足他更高的健身需求。
但实际上我们在摸索场馆想要的东西,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结合点。
场馆想要什么?一方面场馆希望能够有更多收入,二方面场馆希望能够发展更多自己的会员,三方面就是私教服务的推出。
所以接下来,我们还会与各个场馆有更深入的服务,比如提供单次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私教授课。这种模式会与场馆自有的会员和收费体系区分开。
从盈利模式上来说,其实现在99元/月,我们就能够有盈利的空间。未来在与场馆私教定制合作以及一些体育运动类电商的合作,都是我们可能会做的方向。
在我们看来,健身是一个重度垂直的行业,有非常多的潜力用户,但是中国的整体健身行业比较滞后,只要我们能够抓住庞大健身用户群体的10%,风口很快就会到来。
IDG资本副总裁楼军:健身最终还是要回归线下
最近半年的时间里,在全国的不同城市大概上线了20多个与健身有关的创业项目。目前来看,大概主要有四种模式。
第一类是从线上社区和健身内容作为切入点的(代表企业:keep,fittime);第二类是美国classpass的模仿者,将线下场馆闲置资源连接起来,用比较便宜的价格来出售,但是在使用上有很多限制,比如时间段和次数(代表企业:小熊快跑、全城热炼);第三类是从线下开场馆作为切入点的,然后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健身馆,回归线上运营(代表企业:超级猩,IDG在杭州也投资了一家这种模式的企业,不过还不方便透露名字);第四类是上门类的服务,比如约教练上门或者去公司(叫炼,跟谁学,河狸家)。
再来说说我最不看好和最看好的模式。我个人并不看好classpass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因为国情不一样,美国的健身房和健身用户都比较专业,且行业成熟度高。而目前,中国传统线下健身房的体验非常糟糕,健身用户专业度也不够。
首先,传统健身房不会把互联网平台当成合作的角色,因为不符合它们的利益。目前很多大型连锁年卡价格在5000元以上的,会员办了卡却很少去,健身房会拼命的推销自己的私教课程来获利,这种结构的健身房,怎么可能用99元来和你合作?最多会把平台当成给他们导流的角色。
第二,传统健身房用年卡捆住会员的核心就是害怕会员流失到别的平台。在这种趋利模式下,健身房只希望你帮它增加新用户,而不愿意你把它的用户拉到别的平台上,它们很反感通卡模式。
第三,中国目前很多线下健身房水平参次不齐,服务水平很难保证,而互联网用户对服务的要求相对比较高。
我比较看好第三种模式,即从线下起步,再回归线上。首先健身其实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需要自控能力比较强才能够有动力督促自己去坚持。第二,健身的体验多在线下,一个群体在一起玩比一个人效果更好且容易坚持。目前IDG也投资了一家杭州的企业,就是先从线下门店开始的,从一开始就打造一家适合互联网运营的健身馆业态,然后通过线上聚集人群,再线下形成规模互动。
很多人会问我,健身O2O行业是否已经站到了风口上,其实我觉得很难描述。因为健身实际上是一个线下的动作,即使从线上开始,最终也要回归到线下,最终哪种模式会胜出,比拼的还是团队的整体能力以及格局观等。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账号“熊出墨请注意”。我的邮箱,欢迎分享有趣的案例和线索给我。
阅读:2294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如果你还在国内,真心没必要拿人民币换美元,无法在中国大陆进行有效投资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 生活性服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