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Os X 下使用thinkpad键盘小红点小红点键盘是怎样一种体验

请问从 Windows / PC 投向 OS X / Mac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本人学生狗一名,没有使用过苹果的系统,最近突然对苹果的Retina屏幕有浓厚兴趣。请问办公的话——上网,看视频,看论文(PDF),编辑文档(WORD PDF)等等,从Windows跨到OS X会不会很不习惯?MacBook上有没有对应的编辑软件?请问从Windows / PC投向OS X / Mac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按投票排序
110 个回答
.我从知道 OS X 到终于转移到这个平台上来,前前后后过了 5 年多的时间,期间我不断在评估是不是要从 Windows 转移到 OS X ,物色 OS X 平台代替品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把常用的工具逐步向多平台软件迁移,这样可以降低我转移平台的阻力。最后我换到 OS X 平台后,整体感觉只是稍微低于预期,作为转移动机的部分都满足了,但是很多网络上流传 OS X 比 Windows 优秀的部分实际上并不符合我的实际情况。所以,我建议题主如果没有强烈的迁移需求的话,还是应该谨慎。针对你的问题,答案实际上取决于个人的需求,不同需求的人感受完全不同。如果你仅仅是个 Windows 自带软件及电脑城装机软件用户,那么 OS X 绝对比 Windows 要好用。网上盛赞 OS X 的这类用户比较多。如果你是个 Windows 平台及 Windows Only 生产力工具用户,那么 OS X 绝对会让你痛苦万分——你没法干活了,连苹果的生产线都要用 Windows ,这个是没法办法的。如果你是个 Windows 平台及多平台软件用户,那么 OS X 可能会是个好选择,因为有些领域的多平台软件在 OS X 上有更好的表现。如果你是个 Windows 平台及 *nix 工具链用户,那么 OS X 会是个好选择,因为 OS X 上使用 *nix 工具可以少折腾得多。不过对于类似需求的用户,更建议去试试 Linux 发行版。如果你是个 Windows 平台及各种小众第三方软件用户,那么 OS X 可能不会是个好选择,因为你惯用的那些第三方软件在 OS X 很可能会没有趁手的代替品。题主你本人是哪一类呢?上网:Safari 好于老 IE,但是不是好于 IE11 ,由于我不是 IE 用户,也说不上。如果你是 360、搜狗、猎豹等浏览器用户,Safari 估计并不能满足你的需求和习惯。如果你是 Chrome 或者 Firefox 用户,则是没有什么区别,这两个软件都有 Mac 版。看视频:如果你是暴风影音之类播放器的用户,平时只看 mp4 或者 DVDRip mkv 的,OS X 下的播放器应该会有更好的体验。如果是 PPS 之类看在线视频的用户,虽然也有 OS X 版本,但是体验如何我也无从得知,因为我并不是用户。如果是用 MPC-HC 之类的高清玩家,可能就要花些功夫了,可惜我本人也不是高清玩家,所以对于具体需求不太了解,目前 OS X 平台下有
这样的项目,没准可以满足。看论文( PDF ):我对于 PDF 阅读没有强烈需求,OS X 自带的预览用于浏览 PDF 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需要注释、编辑(比如加入书签),那么可能要花点功夫来物色。应该会有代替品,但是我不能确定。编辑文档( .doc、.pdf ):最新的 Office 2016 for Mac 应对 Office 2007 之后应该是堪用的,只是需要注意字体和保存格式。但是对于 Office 2003 生成的文档(我求学阶段高校中很多教师依然在使用这个版本),可能会有兼容问题,主要是批注方面(这和平台关系不大,Windows 下新版本的 Office 我都遇到过排版乱成一坨)。所以养成良好的编辑习惯,比如样式和内容分离,会减少出现问题的可能。另一个问题是,你们学校购买的文献管理软件可能是只包括 Windows 版本的。至于 pdf 编辑,没有什么经验。但是 Adobe 的 pdf 编辑软件 Acrobat 是有 OS X 版本的,实在不行还能靠这个大块头。我本人是第 5 类用户,如果你不太了解是什么意思,可以看看我是怎么用 WIndows 的,我的 Windows 绝对和你用的不一样:至于转换到 OS X 的感受,主要有几点:坏的方面:没有比得上 Total Commander 的文件管理器。详细的对比看这里:部分小软件在功能上和 WIndows 下的确实存在差距,将就着用情况挺多。主要是以下几个键盘映射:图片浏览:对话框增强:程序快捷启动:输入法:(现在 1.1.26 后的「手心输入法」基本够用,具体看这里:)按键 OSD 软件(在屏幕上显示按键,用于录视频教程等):(暂时用
代替,勉强够用。)搜索比较坑,这点是现在最怀念 Windows 的地方。详细情况看这里:有的快捷键缺失让人很烦躁:好的方面:比 Windows 好看。虽然从 WIn7 开始 Windows 也能看了,但和 OS X 还是有距离。MacVim 比 GVim 好看太多,这点很重要。*nix 工具用起来顺手和方便,和系统的整合也比较好,少了些折腾。
我不会劝你买 Mac文/宋春林如果你问我Mac 好用吗?我会说,有条件的好用。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和不同配置的 Mac 设备,好用程度差别可能很大。比如你要是在入门版 MacBook Air 里装虚拟机,发热大还不流畅,中配的Retina MacBook Pro就可以轻松应对。对于一个依赖仅仅上上网的人来说,一个 iPad 或许就够了。喜欢玩游戏的人可能会觉得Mac 就是无用的电脑。在入手 Mac 的最初几天里,我感觉很不自由,很别扭,但是适应了 OS X 的操作并掌握了常用快捷键之后,我开始喜欢 Mac。这种喜欢是理性的喜欢,因为 Mac 并没有网上很多人吹得那么完美无瑕,它也有缺点。比如卸载软件就没那么方便,只是把图标拖进垃圾桶,那么电脑里就会有不少残留文件,必须借助第三方的工具(如 AppCleaner)才能删干净。还比如我觉得屏幕下方的那一排 Dock 其实很碍眼(我当然知道 Dock 可以自动隐藏,但是需要用它的时候鼠标移过去卡顿一下才浮起来,这种体验不好)。再比如内存焊死在主板上日后不能升级。除了这些缺点,优点就太多了。比如触控板、Time Machine、Spotlight、系统词典、截图、Space、续航、美观、轻等,这里的每一项都是极致的体验。但是我不会主动推荐任何人买 Mac,原因很简单,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或者适合 Mac。很多人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个 iPad 或者一台5000块的 Windows 电脑,也有太多的人根本用不到 Mac 好用的那些功能。在这些人看来,一个没有光驱、没有以太网接口、对 flash 支持不好、不能玩很多游戏甚至不是 Windows 系统的电脑居然要卖到一万块,不可思议。也许有很多人在用着 Windows 电脑但是犹豫着下一台电脑要不要换成 Mac,我的答案是,还是换台配有固态硬盘的 Windows 电脑吧,最好是 ThinkPad,体验绝对很棒。因为真正想买 Mac 的人自然会买,而太多的人人云亦云。对 Mac 的成见也不少。Mac 下没办法用网银?不好意思,我在 Windows 下也已经很久不用网银了,连12306都支持支付宝了,网银问题是个伪问题。Mac 硬盘和 Windows 不兼容?我没有遇到这个问题,我的移动硬盘和 U 盘在 Windows 和 Mac 之间自由复制文件。Mac 下没办法完美使用微软 Office?别慌,我还有 Parallels Desktop,装了 Windows 之后。Mac 散热差?抱歉,即使是运行虚拟机我没有感觉到 Mac 有多热,风扇绝大部分时候也是很安静的。国产软件少?Foxmail、QQ、旺旺、网易云音乐、迅雷这些 Mac 平台都有,甚至还有微信。Windows 日常可以做的事情,Mac OS X 下都可以做,很多体验还更好。我买一台电脑,首先考虑的是我的工作场景和需求。再强大的电脑续航只有3小时,工作就会受到很多限制。或者太重,我出差会觉得难受。我喜欢在各种场合写东西,还需要科学运算因此对性能也有不低的要求,综合下来也只有 Retina MacBook Pro 可以选择。其次考虑的是硬件是否足够优秀,因为只有优秀的硬件才有能力支持最好的软件体验。优先考虑硬件是因为如今大部分常用的软件都是跨平台的。最后才考虑平台,可以同时良好运行 Windows 和 OS X 的电脑和只能运行 Windows 的电脑,我当然选择前者。在 Mac 下,两个系统一点也不复杂,四指一划即可。但是我还是不会劝任何人买 Mac ,因为乐于改变和接受新事物人毕竟是少数。Mac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和从小用到大的 Windows 电脑很不同, 很多人会基于之前的经验来判断电脑的好坏,Windows 行而 Mac 不行的就给差评。而且前面也提到过,Mac 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和学习,热爱学习的人也是少数。从统计学上讲,小概率事件是不值得去做的。如今我经常是到了下班时间合上电脑,第二天早上到了办公室打开盖子之前的工作瞬间重现,就像打开一本加了书签的书那样自然。要是出门换个地方用电脑,合上盖子直接走就是了,优秀的续航能力几乎可以让我工作一整天。因为轻薄,我可以在成都寒冷的冬夜窝在床上写东西,出差也更自在了。因为风扇很安静,我觉得用 Mac 工作极富禅意。因为外观漂亮,我用电脑工作的时候心情都更好了,或者更进一步,生活质量提高了。另外,因为我用 iPhone,OS X 和 iOS 的无缝交互体验很棒。我可以在 Mac 上给手机里的联系人发普通短信和 iMessage;也可以在 Mac 上添加日历提醒,离开电脑后手机自然会提醒我;在手机备忘录写的东西,打开电脑备忘录就可以看到;Mac 和 iPhone 之间传文件图片,AirDrop 一下就行了。知乎上有很多人对于在 Mac 上运行 Windows 的行为很是不屑。我就在 Mac 上运行 Windows,几乎没有软肋,铠甲还在,续航和发热都在可接受范围。为什么用了 Mac 还要装 Windows 呢?因为我可以。生活大爆炸中有一集是四个书呆子让电信号穿过地球一周然后控制自己房间里的电器设备,Penny 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他们说「because we can」,就是这样。因为我在 Mac 下可以运行 Windows,而且由于大环境我也需要 Windows。我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说过 Windows 难用,相反,我觉得 Windows 7 挺好用的。虽然我90%的时候用的是 OS X,我也更喜欢用 OS X,但是没有另外那10%也是万万不行的。我不会劝任何人买 Mac,因为当我向别人夸赞 Mac 的时候,是基于我的电脑型号、我的工作场景和需求、我的学习能力甚至心态性格来讲的,没有这些前置条件,换一个人他不一定觉得 Mac 有多好。正所谓吾之蜜糖,可能是彼之砒霜。
我用下来感觉,就是,这触摸板真神奇。。。- -其他感觉和win差不多,有的时候感觉界面还有点简单。。简单的不习惯
Windows转Mac不好说,有些人爽,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不爽。但是Linux转Mac是绝对爽的
感觉在使用“美工系统”,好看归好看但是生产力下降了
上网、看视频、看论文没有任何问题。OS X 自身的预览功能,已经是一款很好用的 PDF 阅读器了。如果对功能仍有更高的要求,也有 Adobe Reader 和 Acrobat 可以选用。办公方面相对是短板。原生的 iWork 系列,个人认为操作逻辑相较 Office 更为舒服,但功能仍然远不及 Office(除了 Keynote 相对具有优势);而且,虽然 Office 2016 for Mac 比起 2011 版好用的许多,但仍有各种细枝末节的问题,也不能确保跨平台后格式完全正确。比如字体问题——一些字体的某些字重在 Office for Mac 中根本不可选用;而且即便是随着 Office 安装的那几个字体,也很难确保使用了之后,将文档放到 Windows 中打开格式仍然会维持相同。因此,如果你的文档是用于过程的、草稿性质的,那么无论是使用 Office for Mac,甚至是 iWork,都没有问题;而如果是要将之作为最终成果,那么可能要注意——或者,直接导出 PDF, 就能解决维持外观一致性这个问题。一切软件兼容问题都可以通过虚拟机解决。至于其他「体验」,见仁见智。比如,有人难以接受 OS X 的字体渲染风格。这些都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判别,建议你在购买前先到本地的 Apple Store 或者经销商处去尝试使用 Mac。毕竟,无论别人将某个平台吹得天花乱坠,还是贬得一文不值,都不是你自己的亲身经验。
爽!就这个体验。
我 Windows 当年用的挺好的,自从我学了 Java,JBuilder 确实不太好用,虽然功能强大,但是一个是当时的我买不起,其次就是我的机器跑它简直就是噩梦。我记得我唯一用 JBuilder 的场景,就是做 EJB,它可以直接 JDBC 链接数据库导出对象模型然后搞出 Entity Bean 的 xml 配置。这个很省事。而且可以和 Weblogic 连调。不过大部分时间,我还是用 Linux 然后用 Eclipse 在写。不过 Linux 用着很烦啊,不喜欢。后来就接触 Mac,感觉我 Linux 下那套到 OS X 上来也大都好用,而且基本上 GUI 秒杀。再后来就是开做 OS X App,这个我就离不开了。写书,写软件,都在 OS X 下,用着很舒服。倒是我现在拿起 Linux 感觉比以前更好了,因为我基本连 GUI 也不开了,Linux 一旦没有了 GUI 就是个好系统。Windows 我是彻底不习惯了,,用着别扭。
曾经在虚拟机里面用过,感觉还不错,上手不会比Windows难多少。
说网银用不着的答主们,能告诉我你们是怎样充值app store 的信用额度的吗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ThinkPad小红点无线多模键盘晒单 & 使用体验_什么值得买
小红点真三键万岁:ThinkPad 小红点无线多模键盘
& & & & & & &小编注:题图想换来着,但是被值友拒绝了啦,大家不要介意哈!/(/ /o/ω/o/ /)/ & & & & & & & & & & & &公司让换本了X1 X250 T450 MBA MBP 我因为特殊的时期 以及嘚瑟的心理 还有尝尝苹果的意愿&我特么 特么 居然选了MBA&算了 不想吐槽了 打字打的太多了删掉!今天主要想晒这个键盘,小红点真三键才是王道。其实我这款发布时间和下面的这位兄弟一致,而我购买到货时间也应该和他很接近,算是第一批买了这产品吧,不过我懒,等到现在,你看看,现在可以打赏了。。。&
前言小时候买不起笔记本,当时只知道神一样存在的小黑,价格高高在上。当时还没有小白什么事。记得有一句话“不论你第一个笔记本是什么,但是最后一个笔记本总会是小黑...
248189121&Zuno历史1有线的USB小红点笔记本键盘很多年就有了,IBM时代至今,还在很多地方作为附带工具随机赠送,这个就不选了,手里随便拿。
ThinkPad0B47082USB小红点键盘,适用于ThinkPad全系列机型,采用和ThinkPad笔记本一样的超薄设计,配备经典TrackPoint小红点;带掌托设计,更舒适,无须鼠标即可便捷操作;符合...
13278&zjie&2 美帝良心企业在美国发布的蓝牙小红点笔记本键盘 一对一连接 一开始我关注的就是这款 马宝可以选在非标字符 便宜点&
03X8709葡萄牙文/比利时文03X8698 选奇怪的国家会便宜点,注意还有非蓝牙的USB款,不要买错了
&3 中间还有过一个神奇的机械版本。&&
&4 看啊看啊 我懒啊 突然发现联想发了这么个微博&
ThinkPad 原装笔记本键盘,极致手感,专属小红点,无须外接鼠标,跨平台兼容,Window/iOS/Android,多蓝牙连接,可同时连接3个蓝牙设备,一键切换,玩转多屏,超薄轻巧,享受便利与舒适...
&就看前两款,第一款和台湾那个一样,但是依然很贵,大妈上的权贵已经晒过,我就看看,第二个就不一样了,可以连接三个设备,有点像罗技的那个,就是他了!官网还是小贵,试试马宝,当时只有两家卖,我随便选了一家,很快就到货了。ThinkPad 小红点无线多模键盘 晒单环节:&之后就是开箱随便拍拍,大家看看吧,东西比较简单。撕开!说明书虽然没什么有用的内容,但是买了你们就有惊喜,留个悬念支持三种设备 我只有WIN和MAC。。。充电口充电中拿出我喜欢的小红点ThinkPad 小红点无线多模键盘 使用总结:手感上终于可以摆脱MAC的破键盘了MAC能够链接,但是和普通WIN USB键盘一样,不完美,小红点中键不能完全发挥。WIN下无法安装也无法安装Lenovo&UltraNav 驱动,不能发挥100%的小红点真三键。就这样吧。。。。不爽,还是想换回TP。。。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
赞889评论316
赞778评论768
赞158评论393
赞290评论210
赞207评论162
【抢先首发】海带宝转运 666元 运费优惠券
ReFa CARAT 微电流铂金滚轮 美容按摩仪器(日本原装进口)
【抢先首发】美的 M3-L205C 智能 wifi 光波炉
【抢先首发】飞利浦
VisaPure 净颜清透洁肤仪 轻柔玫瑰套装
【轻众测】Manfrotto 曼富图 Compact Xtreme 两用自拍杆
【轻众测】W.Dressroom 多丽斯 浪漫香水 香氛喷雾 套装(5种香味/套)
【抢先首发】COCLEAN-C1 智能 随身空气净化器
新一代 亚马逊 电子书阅读器 Kindle 入门版
【达人专享】NuFace Trinity 美国进口 微电流 提拉紧肤瘦脸 美容仪 专业版
【抢先首发】Bose
SoundSport 无线耳机
【抢先首发】魅族 MX6 智能手机
【抢先首发】Miss Candy 小黑糖 护甲胶 香风爵士套组
【抢先首发】真融宝 值友福利 理财大礼包
赞369评论382
赞38评论297
赞91评论6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抛弃 ThinkPad 转投 MacBook 的原因有哪些?
请大家针对TP和MB。不是比较 Windows 和 OS X。没必要吐槽操作系统了,ThinkPad 也可以用 Linux,谢谢。
按投票排序
165 个回答
对我来说, 曾经因为什么选择thinkpad, 就是现在因为什么选择mac. 基本来说就是稳定二字. 一个优秀产品, 它的表现不应在期望值附近波动过大. 如果它有缺点, 我们就应该知道它在什么情况下一定会暴露缺点, 而不是时坏时好, 因为这样我们才能针对它的弊端来调整自己的使用方式, 以达到最大效用. 曾经的thinkpad优点是散热好, 抗摔抗撞, 缺点是重(先撇开系统不谈, 因为当时还不会用mac os), 所以既然它重我就买个好点的双肩包, 这样一般也不会出篓子. 现在的mac优点有很多, 缺点是偶尔不兼容windows下的软件, 那我们可以用双系统等方式来弥补. 但thinkpad质量已不如从前了.
3年thinkpad T61p 顶配 (4G RAM + 80G/500G 混合硬盘 + ')1年T410s 顶配(8G RAM + 160G SSD + 500GHDD)1月Macbook Air (11寸高配)Thinkpad的优势:键盘手感非常好小红点是笔记本上最好的鼠标替代工具之一皮实黑色设计很经典经得起折腾(换了硬盘,内存,第二块硬盘等)劣势重续航时间短Macbook Air的优势OSX系统轻设计屏幕显示质量触摸板太牛逼了键盘手感也非常好给自己带来的心理满足续航时间不错劣势分辨率不高OSX下的office套件反应速度很慢
6年 ThinkPad 用户,3 年 MacBook 用户。切换原因很简单:OS X。需要使用很多 *nix 工具,Windows 自然是不好用了,Linux 桌面又太不稳定。Mac 可以随意安装 Windows, Linux,可以原生运行三大主流操作系统。其他笔记本只有通过黑金塔途径才能运行 OS X,非法不说,也不稳定,不能放心用作工作平台。美 (aesthetics)。ThinkPad 设计多年没有进步,还是停留在十年前的老样子。在当时可以傲视群雄,但现在落伍很久了。反观一下这十年内苹果笔记本的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似的进化。Unibody 金属壳的 MacBook 的制造工艺没有其他任何厂商的笔记本敢在其面前嚣张。没有人!MacBook (Pro) 其实并不贵,如果你算上美学、工艺、设计、耐用度、幸福感等。ThinkPad 在欧美消费市场上比较难找,价格也相当不靠谱。主要对象是企业、集团客户。信不过联想。
9年ThinkPad用户,3年MacBook用户,目前使用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我抛弃ThinkPad转投苹果的理由很简单:联想不是一家追求品质的公司;比较一下高端ThinkPad和高端MacBook的国内售价,发现前者贵得离谱;Boot Camp允许在MacBook上安装Windows,大大降低了转换的心理难度——实在不行,我还可以用Windows,这就像保值储蓄一样,至少不会亏。最终结果是,我几乎不再使用Windows。
7年 TP X 用户。3 年 MBP,MBA 用户。
1 多点触摸优于指点杆。(尤其是加了三指拖拽后。)
2 更漂亮图形交互界面
3 MBA 更轻,更薄, SSD 更快
4 13.3 还是要比 12.1 养眼
5 键盘灯没有阅读灯给力,但是还可以忍受
6 键盘都很出色
7 MBP/MBA 用下来更加清洁
1 准 Unix 及相关工具。( shell ,甚至 rails 。)
2 有更加 OO 的可编程图形交互界面。 ( AppleScript )
3 可以玩 iPhone 开发
4 浏览器应用越来越多, Safari 也很给力, OS 是什么不太重要了
1 磁性电源接口优于小黑
2 表面加工优于小黑
3 细节处理优于小黑
目前我的桌电用iMac,笔电采用的是ThinkPad T420(¥11000)Macbook 和 ThinkPad的产品定位还是有差别的。本人选择TP作为笔电方案很简单,安全性考虑。我曾经的笔电因为1/4杯牛奶泼到了键盘上而导致主板报废。因此,对于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比较敏感。我看了国内权威杂志对市面上所谓“防泼溅键盘”的评测,对比几大厂商的旗舰之后,Lenovo的T420是真正名副其实的,一杯清水(200ml)下去,主板一点都没进水。而其他的几台所谓防泼溅键盘都是有名无实,并不能及时排干净液体,导致渗入主板。我选择PC的标准是实用性。TP的扩展能力和军品级别的安全性(比如T420可以负重超过100kg,抗压)是其他品牌不容易做到的;桌电选择iMac也是因为屏幕起了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要整天拿出门装逼或拿所谓美丽的界面取悦自己的感官。我选择iPhone和iPad,也是因为移动设备解决方案里,苹果的生态系统最成熟。装与不装,其实都是每个人在现实条件下的自我需求,正如我最开始说的,Macbook和ThinkPad除了价格,产品开发方向的定位是不同的,没必要厚此薄彼,选择适合你个人需求的方案才是合理的消费选择。
4年Thinkpad,1年Dell,5年iBook/Powerbook,1年Thinkpad,3年Macbook Pro/1年Macbook Air用户。
Windows的笔记本,TP真是极品,我喜欢那个小红点Trackpoint,曾经用得右手食指起老茧,但是定位精准,比各类触板(包括Apple的各款Laptop)强多了。
尝试用一台二手iBook G3,看自己多久能完成从Win到Mac的切换,结果用了不到3天就习惯了,而且一用就爱不释手,于是弄了台Powerbook G4,用了将近5年。
PB在2007年坏掉,那段时间比较多用到Word和PPT,还有些网银方面的需求,而Mac版的Office对中文的兼容实在有问题,虽然Bootcamp在2006年已经推出,但实在觉得双系统麻烦。所以又换用了1年左右的TP。但这一年里,TP基本成了演示用机,使用率很低。2008年,Macbook Pro熊猫机推出,而且当时已经盛传乔布斯身体不行了,我怀疑这台全铝板的MBP是他的绝笔,所以果断入手,使用至今。
2010年底,驮着MBP出差时,在酒店看到新版Macbook Air发布,认定是出差理想用机,又果断入手。
Windows与Mac OS之间的差别,没有大多数想象的那么大,一般人最多熟悉个把星期就能转换过来。如果没有之前使用Windows形成的思维惯性,Mac OS肯定更加符合使用习惯的操作系统。我儿子今年4岁,不到两岁就会滑动iPhone上的滑块开机,现在可以趴在MBP上打僵尸。对他们这代人来说,Mac就是电脑的起点。
这个貌似有很多原因吧。1。高端TP很贵,相比之下MB很便宜,MB性价比更高。2。TP只能装Win和Linux,MB可以装Mac, Win 和 Linux,兼容性更好。3。TP基本不能装13了,MB有时还可以用了装13一下,当然这越来越不靠谱,毕竟山寨的MB很多,山寨的TP基本没有。不过如果对比低端 TP ,那么 MB 的所有优点都是浮云。
tp小红点的配套按键变平了
8年TP使用经历,2年Mac使用经历(当前使用)。就我本人而言,TP到Mac的选择是无心插柳之举吧。当然,现在看来,我的选择对于我自身而言是正确的。我对于品牌的选择更多的是出于对一个品牌的认可。当年,因为特殊原因开始使用TP,并从此成为了忠诚的小黑迷。我对于TP的喜爱来源于X系列纤细的机身,来源于TP引以为荣的主动硬盘保护,来源于出众的高触感键盘,来源于永远业内领先的硬件设备。除此之外,我之所以忠诚于TP,也是因为大和实验室,因为IBM。一款产品是否让我们满意,一方面来源于产品精良的设计本身,另一方面来自于对于其品牌文化的认可。ThinkPad小黑背后的IBM被称为蓝色巨人,IBM Watson实验室,日本大和研发中心。他们承载着我对于这款产品的期待与热忱。我曾经是大和实验室的超级粉丝,还不止一次希望去日本专门参观大和实验室,看看小黑检测的过程,看看小黑之父「内藤在正」先生,看看那条属于小黑的历史长廊。不知道你是否同时是Linux拥护者。当我第一次发觉linux的美,并痴迷于此的时候,我惊奇的发现,TP是市面上Linux驱动支持最好的产品。几乎没有一款TP无法权力支持Linux发行版(Fedora,Ubuntu,Mint等)。因为IBM是Linux最大的赞助者。这个发现当时让我对IBM充满了赞美之情。IBM全球专利数年年高居榜首。IBM击败卡斯帕洛夫的Deep Blue创造者。这么一个令人神往的公司配合如此精益求精的大和实验室设计出来的产品,如何能不让人欣然向往。更不要说TP本身辉煌的历史。你知道么?ThinkPad名字由来是传统的日本漆制饭盒。呵呵,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会不由自主的笑起来。多么温馨的故事呀。TP一个开创了个人便携式电脑新时代的产品。一个在历史上拥有无数显赫功臣的品牌。还记得那款能够张开双翼的蝴蝶机 701c么?那是被MoMA博物馆收藏的艺术珍品。还记得那个可爱的小红点么?那才是TP的灵魂。小红点与位于其下方的两条薄薄的小按钮组成的黄金三角被小黑拥趸亲切的成为「效率三角」。他是高效率的保证。TP直到今日都是唯一能够让用户双手不离开键盘就能同时控制鼠标和键盘的产品。我记得本科的时候还用小红点玩儿过CS呢。丝毫不逊于鼠标。还有那暖洋洋的键盘灯。真是复古呀。硬盘灯?那是Windows的救命剂,硬盘灯不闪,我怎么知道是不是又死机了。可惜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TP变了。原先性感的身形变得臃肿了。窈窕的窄边屏幕竟然被那丑陋的黑条所取代。似乎窄边设计成了Fujitsu的特权。没有了让几代人引以为傲的高触感键盘,变成了浮岛式键盘。没有了键盘灯,换成了背光灯。当然你可能说我传统,保守。就像是Leica的用户无法接受那完美的机身哪怕一点的改变。TP的用户也不接受如此让人心寒的设计。当然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小红点。现在这个小红点能用么。。。手感差到逼着人用触控板。所以我不得不寻求别的产品。Mac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MBP'15来说同样出色的键盘,以及无数细小的惊喜。呼吸灯,自动改变亮度的屏幕,好用的媒体键,还有出色的音响功能。当然不能忘记那块神奇的触控板,真是让人爱不释手。Mac的美一半来自硬件,一般来自软件。OS X独特的使用体验让Mac更加诱人。在这点上,TP真是自叹弗如呀。我不喜欢Windows。这不是本回答的要点。在我看来TP搭配Linux才是最完美的组合。就像是MBP搭配OS X一样,珠联璧合。OS X对于*nix的原生支持让我为之疯狂,更不要说OS X那些独有的软件,真是让人爱不释手。nvALT,Textmate,Alfred,Typinator,Aperture。。。太多太多让人喜爱的东西,太多太多让人留恋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成为了忠实的Mac用家。也许有一天Mac不再这么优秀,那时我或许会寻找更加优良的替代品。但是这却丝毫无法抹杀我对于如今这款Mac的喜爱。我对于产品的爱是由衷的。就像是现在,做为一个忠实的Mac用家,我也依然会承认X60搭配Ubuntu9.10是我用过最棒的组合。如果TP能回到过去的样子,也许我会回去的。但现在Mac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hinkpad 小红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