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综合税 京东跨境网

京东强力染指跨境电商――都别出国抢马桶盖了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亿邦动力网
纽约时间7月20日下午,在纽约市举办的京东“美国馆”启动仪式上,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发表演讲,介绍了京东在国际业务上的一些战略思路。本文原载于亿邦动力网,原文《京东国际化新十条:20天前东哥可没说》,有删改。
  京东全球购目标:别出国抢了,都来我家买
  被问及京东全球购的未来目标时,刘强东指出,全球购的终极目标就是,中国人不再去第五大道、麦迪逊广场等进行抢购,而是去京东全球购就能买到所有这些东西。
  除此之外,刘强东称京东正在努力实现物流和售后的一体化,其目标是,京东自营、第三方卖家、京东全球购的物流、服务、售后实现统一标准。
  “也就是说消费者在京东平台上购买的美国商品,如果出现问题可以直接和京东退换,不用面对不同的卖家,前端是京东与消费者对接,后端是京东与卖家对接。”刘强东说道。
  不看好垂直电商
  刘强东表示,对于垂直平台,并不看好。他认为垂直平台短期内虽有优势,但由于用户体系建立(尤其是新用户获取)和综合运营成本等方面原因,标准品的垂直电商是很难与综合电商竞争的。
  但刘强东还提到,京东不排除采用投资并购等方式与母婴代购等垂直电商进行合作。
  京东很快会在美国建海外仓
  当问及回复在海外建海外仓的时候,刘强东透露说今年将考虑在美国建立仓库,以此来提升跨境电商的体验。
  此外,他指出,京东的物流成本之所以在行业内能获取移动的优势,并不是因为人工成本低廉,而是因为仓配一体化物流的系统效率较高,而这是在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下实现无缝化的操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
  与DHL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在“美国馆”启动仪式上,京东宣布与国际物流企业DHL达成物流方面的战略合作,DHL将向京东提供全球的综合物流服务(包括国际快递、空运、海运、仓储、货物始发国配送服务等),为京东全球购业务的海外物流环节提供支持。
  但是,刘强东强调京东自建物流主要是在最后一公里,DHL是在跨国物流部分。“所以DHL主要用于跨境的物流,最后一公里部分是京东自己做。”他说道。
  国际化策略灵活,首先试点俄罗斯
  谈及京东国际化的阶段,刘强东分析了京东海外站的未来规划,他称京东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
  刘强东举例分析道,对于成熟场可以考虑采用投资并购的方式,而在新兴市场如东南亚等电商发展比较初级的市场,可以考虑复制京东模式。
  “在走出去方面,俄罗斯是我们的第一个试点。从现在态势来看,我很满意,对未来很有信心。”刘强东说道。
  京东不是“某平台”,假货没那么多
  刘强东在刚刚结束的京东全球购美国招商会上强调,京东会保护知识产权,不像某个平台假货那么多。“一个小公司,在某平台开店后销量大涨从而决定扩充产能,但半年后那平台上就都是一模一样的产品而且还便宜。”他说道。#谁是“某平台”?假货没那么多又是几个意思?
  他表示,目前,仍然有很多美国品牌没有和中国做过生意,而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和市场,他称京东坚信对于品牌商来说,知识产权是最重要的,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市场很难成功。
  美国品牌入驻京东无资金门槛
  在京东全球购美国招商会上,刘强东对众多美国品牌及商家强调了京东的用户体验,尤其是物流体验,并表示美国品牌商几乎可以以免费的代价使用京东的服务。
  刘强东指出,京东已经在中国构建了庞大的仓储网络,并拥有自己的配送队伍,物流配送体系已经覆盖了中国约2000个区县,正在为年底将盖中国60万个村庄中的约40万个而努力。京东成立12年来持续对物流等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因此在中国的用户体验可以做到领先地位。
  不惧亚马逊,全球购将坚持自营和代理并行
  被问及京东全球购的主要模式时,刘强东分析说,京东全球购和其他平台不一样,商家既可以自己组织团队在京东平台自己运营,也可以通过第三方代运营,还可以直接把商品卖给京东,大量的法国和韩国品牌都是直接把商品卖给京东,每个品牌都可以有多种选择。
  此外,刘强东还提到,实际上,在商品资源方面,亚马逊会有先天的优势,但这些不是不能逾越的门槛。“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的品牌了解京东,与京东展开合作,对于消费者而言,还是哪家平台体验好就会选择哪家。”刘强东强调说。
  京东不考虑私有化
  刘强东表示,京东集团不会在美国退市,不同资本市场的溢价能力不同对于企业家来说是没有价值的,终究中国市场会开放,终究有一天人民币会国际化,到那时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没有太大区别,企业不应该追求资本市场的溢价能力。
(责任编辑:陈洋)
原标题:京东国际化新十条:20天前东哥可没说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国美海外购:如何与天猫京东抢跨境生意?
【亿邦动力网讯】国美电器集团继2012年底上线国美在线后,又在跨境电商红透后踏入一个新市场:日,国美海外购正式上线。
不过,此时的跨境电商已经过了开荒期,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等大佬们已经站稳了脚跟,一些有自身特色的平台也稳固了自己的用户群。面对这些先锋,国美海外购这个&后来者&将用什么样的姿势和他们过招呢?
国美海外购副总裁陆宁
电器连锁的跨境生意,想象力在哪儿?
国美海外购副总裁陆宁认为,国美遍布大中城市的线下店资源是国美海外购的一大优势。他向亿邦动力网指出,目前海外购市场的主要用户仍以女性为主,品类集中在母婴、化妆品和保健品等,因此国美海外购也要从母婴和美妆切入。这类商品通过线上推广的效果有限,线下店则可以让产品与用户充分接触。
此外,国美拥有电器电子产品的基因,抓住了不少喜欢此类商品的男性用户,所以电子产品的海外购市场也可以打开。未来可能会成为时尚的VR、智能硬件等产品,也可以通过线下体验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电器电子类的商品,目前中国已经是最大的加工生产出口国了,国内也有做得不错的自主品牌。但仍有一部分高端小众的领域,需要有人去做。&陆宁告诉亿邦动力网,国内的电器类商品,其品质与国外的差距其实并不大。但消费者对所谓的&海外原装&有需求,主要还是为了满足追求高档货的消费心理。
海外的电器产品不像快消品,他们对渠道的管理较为严格。以日产的佳能、尼康为例,这些产品通常只生产供本国销售的数量,不会随便授予境外企业代理权。以目前跨境电商主流的&扫货&来组织货源,在保修、电源电压、退换货上面都无法保障,因此这一品类目前还没有人做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国美海外购与日本大型购物中心BIC CAMERA攀上了亲。
与他结亲,目的是要深插日本?
据亿邦动力网了解,BIC CAMERA(ビックカメラ)是日本大型购物中心,在日本共拥有37家大型店铺。起初,BIC CAMERA以电器商品为主要经营品类,目前已成为覆盖电器、百货、美妆、药品等品类的综合商超。
与BIC CAMERA的合作让国美海外购上的电器类商品具有以下优势:
1.BIC CAMERA直接供货,解决了货源的问题;
2. 国美海外购可以拿到BIC CAMERA的供货价,还可以享受8%的退税。加上海运的成本,最终的零售价可以基本与BIC CAMERA持平;
3. 国美提供保修,并为日产的电器提供专业的变压器,解决中日电压不统一的问题。
但与BIC CAMERA的合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陆宁向亿邦动力网介绍道,日本的企业有自己的经营规矩,不会轻易为大陆巨大的市场所动。要想跟日本企业达成合作,需要慢慢地沟通,强化他对你的信任,彼此成为朋友,再去解决合作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我们这次的合作谈了四个月,又用两个月的时间解决了政策、物流、渠道、保修、宣传等问题。日本企业更注重实体店,我们在这方面有着相同的基因。&
而国美海外购的野心并不仅限于此。国美在日本成立了国美日本株式会社,目的是要和日本的中小企业实现对接。
据陆宁介绍,日本有很多有特色的中小企业,可能只是卖个牙刷,却经营了50年甚至100年之久。这些企业大多胆小谨慎,缺少国际贸易经验,不敢轻易踏入未知市场。&国美在日本落脚,可以方便与这些企业沟通,建立信任,合作的事儿可以慢慢谈。一旦谈成了,像铁器、衣服、面条、酱油、青汁等一般跨境电商不做的商品我们都可以做,这会大大增加我们的商品丰富度。&
国美海外购首页
跨境电商也要&因地制宜&
搞定日本后,国美海外购将陆续扩展韩国、澳洲、美国等市场。而即将上线的韩国馆则与日本馆采取完全不同的思路。
第一,国美海外购已经与韩国第二大互联网公司INTERPARK达成合作。后者在韩国相当于淘宝和大麦网的融合,在做C2C电商的同时,经营着韩国大部分票务业务。&用户在国美海外购上可以直接购买韩国演唱会的票,这在国内还是没有人触及过的。&
第二,韩国馆中将播放时下流行韩剧的片段,并同步其中的同款商品。为了突出韩国的特点,韩国馆将由韩国人来运营。&不光是因为韩国人的外形更帅更漂亮,他们对美学的理解也更加超前。&
除韩国馆外,澳洲馆也在规划中。国美海外购将在其中设立&国美餐桌&的项目,与澳洲农场主合作,通过一般贸易的形式引入澳洲的牛排、牛奶等产品。
&我们不只要卖当地的独有商品,不同国家馆的经营方式也会带有当地特色,就像韩国馆的票务和澳洲馆的餐桌项目那样。每开拓一个国家馆,我们都会在所属国家成立办事处或分公司,方便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我们还会像国内的一些社区电商那样,通过社交分享和达人互动来达到口碑营销的目的。&
然而,国美海外购目前仍面临着流量获取难的问题。&现在仍然有大部分人不知道国美还有国美在线的业务,知道海外购的就更少了。&陆宁向亿邦动力网坦言,&但这是我们修炼内功的一个机会。我们先完善供应链、物流、服务等,做到让我们自身员工觉得满意,再进行下一步的营销。我认为今年的双十一应该是我们的爆发点。&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专栏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a rel="nofollow" class="red" href="" target="_blank" color="red新版网站排行榜
===全新上线===
网友热评的文章|||||||||||||||||
&>>&&&&&正文
新政将出 京东天猫等B2C模式跨境电商将遭遇制约
  跨境电商发展或将遭遇高空气流。
&&&&&&&& 最近一个月来,一场行业性的担忧正在进口B2C跨境电商蔓延。
  “春节之后,突然感觉变天了,我们的寒冬要来了。”一位专做进口B2C跨境电商的消息人士这样对第一财经记者描述说,各种消息渠道都表明,对“保税+行邮”模式进口跨境电商的政策已经发生逆转。由之前的明确鼓励,变成了限制和制约。
  多位接近决策程序人士及从业者对第一财经记者证实了这一点。这些行业人士有的参与了前期的调研,有的虽未参与,但均通过各自的可靠渠道逐步得到反馈,由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主导的跨境电商新政,已经原则上获得国务院批准,一些细节仍在商议,并将于4月初落地。
  细数这些传闻细则,除了全面取消“免征50元以内的行邮税”这样的前期税务领域优惠政策之外,真正让一些行业人士担忧的是,各部委正拟议的“正面清单”到底该如何确定。这被上述人士视为关乎整体中国进口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命门。
  新政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是席卷全球的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创新商业模式带来的巨大产业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则是海关等监管部门,面临以几何级数增长的碎片化包裹的监管难题。
  而那些已经响应政府号召,“阳光化”的进口跨境B2C电商,则正面临骑虎难下的尴尬。
  B2C进口的监管难题
  新政策变革的重点,简要地说,是从过去鼓励所有类型的跨境电商,转变为鼓励跨境出口电商和对实体经济促进作用较大的B2B模式跨境电商;同时限制跨境进口B2C模式,也即保税+行邮方式的个人消费品跨境进口电商。中国消费者较为熟悉的京东、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就是B2C的典型代表。
  为了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两会期间表示,今年将增加免税店数量,并会对部分进口产品降税进行研究,择机推出方案。但值得注意的是,高虎城并未提及(进口)跨境电商。而此前在2月下旬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他曾指出,“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实现不出门就可以在境外购物,这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
  风向突变,缘由到底是什么?
  推动这场政策改变的最重要原因,是现有的监管力量已经无法应对伴随B2C产业规模发展而来的,成几何级数增长的碎片化包裹。
  日,国新办举行新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有关情况政策吹风会。商务部部长助理张骥介绍,跨境电商发展的主体是明确的,B2B是主体,B2C是补充。B2C还会发展,但是走不远,走不大。真正要走强的是B2B,所以跨境电商要重点发展B2B,这符合我国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需要,也有利于降低监管的成本,提高通关的效率。
  张骥援引海关数据称,通过对7个开展跨境零售业务的城市试点的统计,月份跨境电子商务B2C模式出口和进口规模分别是79亿元人民币(下同)和145亿元。B2C这种方式的出口是78.8亿元人民币,23个主要城市验放清单一共有1.48亿份;与此同时,对7个试点城市的统计显示,进口规模是22.3亿美元,验放的清单总数是9598.89万票。
  “这是碎片化的,清单非常多,但是金额有限。数以亿计的单子才二十几亿美元,如果(进口B2C)这个规模越来越大,我们的监管成本会非常高,而且也很难监管。”他说。
  曾经参与多个国家级跨境电商政策起草,并在多个跨境电商平台调研的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也亲眼见证了这一点。
  海关的主要挑战,来自于如何监管以小包装行邮的方式入关带来的假冒伪劣、知识产权以及价格监管的问题。因为,过去是一万件衣服只对应一个报关单,而现在则是每双鞋每件衣服都可能对应一个报关单。
  赵萍介绍说,在过去几年,一些地区的海关也采取了“单一窗口”等整合了电子报关平台、物流、检验检疫等过关流程的贸易便利化措施。然而,挑战依然是巨大的。现有技术已经可以分辨出,通过机器传送带的,是否为报关单上申请的物品(比如是一双鞋而不是一件衣服)。但是传送带无法分辨货物价格。
  “如果报关的企业,将价值2万元的鞋子写成价值200元,机器是难以检测出偷逃的应缴税款的,只有靠人工手拣。但哪里有这么多的人力去检查呢?”她说。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以出口为主,大致占了85%,跨境进口电商只占到15%。其中,跨境进口B2C模式,又只占到整个跨境进口不到20%。表面上看,两者叠加,跨境进口B2C的总规模十分有限,但是这个领域非常有潜力,仅2015年上半年增速就达到了42%以上。
  “我想,决策者担心的并不是现在的规模,而是这样增速下,未来爆发式的规模带来的监管挑战。毕竟海关的人力与上亿规模小单据的包裹相比,是远远不能比较的。”赵萍说。
  而其他的大环境因素,也促使决策者下决心改变政策风向。
  阿里巴巴一达通副总裁肖锋曾多次参与前期部委对于跨境电商平台的调研。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外贸主管负责人一直很重视新业态发展,在杭州电子商务综合试点开始之后,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人来调研进展状况,并向上汇报。
  在决策过程中,现有宏观经济形势、B2C跨境进口电商对公平贸易的影响、对现有投资的影响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国际上一般的做法都是宽出严进,也就是对待出口管制较松,而对进口管制较为严格。”肖锋说。
  根据商务部内部调研的状况,由于有了跨境进口电商,使得境外货物可以直接入关,有一些原本在中国沿海地区设立贸易公司的企业开始撤离,这些信号引发了一些不安。
  外需不振导致的出口数据的全面深度下滑,也开始让政策逐步向出口倾斜。
  2015年进出口双降,已经延续到了今年第一季度。2016年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3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12.6%。其中,出口下降13.1%;进口下降11.8%。
  贸易及税收如何回归公平
  跨境电商B2C模式诞生以来,一直伴随着公平贸易与灰色地带的争议。
  B2C电商本身,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借助了互联网“长尾理论”,经典的先进商业模式之一。以国际巨头亚马逊早期的售书模式为例,上个世纪互联网高速发展,亚马逊只用了7年时间就达到了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书店(Barnes&Noble)花了130年才达到的营业额。
  而这种模式一旦进入跨境领域,则面临全球海关、质检、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的共同监管盲点。实际上,从一开始,大部分跨境电商都是通过行邮方式,以绕过监管。
  传统监管模式下,由于代购和海淘物品,通过小包裹进出海关,一般将其等同于个人自用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在“海淘”规模并不明显的时候,普遍认为这部分税款可以忽略不计。行邮税是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的简称,是海关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税。在日之前,中国对个人邮递物品有500元的免税额。
  自2010年以来,地下个人代购或者进口跨境电商规模越来越大,其可能漏缴的税款规模,引起了中国监管方的关注。第一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2015年7月罗兰贝格关于跨境电商的研究报告,表明中国跨境进口B2C实际规模,增速十分惊人。从2010年到2014年,通过跨境进口电商市场总额年均复合增速达到了86%。主要的驱动力为:消费者对更高品质、多样化产品的需求、税收的优惠,移动互联网的逐步渗透,对个人邮寄的监管盲点。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第43号公告,在日之后,“行邮税”起征限额被大幅降低至50元。
  海关相关人士依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即便降低了起征额度,面对越来越多碎片化的跨境包裹,这样的监管挑战依然巨大。
  由此,2013年起,国家开始对跨境进口电商,进行事实上的“阳光化”监管。一方面,是希望将中国人在海外的消费转移回国内;另一方面,也希望给创新业态空间的同时,寻找合理方式征收以往“灰色地带”的税款。
  在跨境进口电商业内人士看来,从2014年到2015年,政策层面一直在释放跨境贸易红利。
  2014年起,海关总署在其陆续批准的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城市,发布了多个进口零售电商政策文件;2014年3月,海关总署在通知中对“保税进口”模式做了规定说明。在该模式下,进口电商可以提前批量采购以海运/空运方式将商品运至保税区内的保税仓免税备货,收到消费者订单后,商品会直接从保税仓库经报关报检后发货。出仓商品只需缴纳相对低廉的行邮税。2014年8月,56号公告明确了海关对进口跨境电商的监管思路;57号公告赋予了网购保税进口的合法身份,也即1210监管代码,全称“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简称“保税电商”。
  一位电商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这是中国政府在全球监管中的一次首开先河的做法。在这个政策的鼓励下,相当多的投资人和创业公司,开始进入布局跨境进口B2C领域。
  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部分税收回流。上述电商人士提供给第一财经记者一组海关相关数据,2015年,跨境进口保税总体规模176亿,缴纳税收14亿。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海淘3000亿规模,出境游购物1.5万亿,由于海关的查验率较低,行邮税缴纳的金额很小。
  但这些回流的税收,并不能阻止传统进口企业对进口B2C电商不公平的声讨。
  一般的看法是,传统企业在进口货物过程中,主要征收的是关税、消费税以及奢侈品的消费税。而进口电商则征收行邮税。目前,国内消费者购买的海外产品多数行邮税税率为10%,这一比例较低。
  但前述电商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片面看税率其实并不客观,因为跨境进口电商与一般进口缴纳的税基并不相同。一般贸易的税基是CIF到岸价(也即出厂价+运费),而跨境电商税基是实际交易价格,根据内部抽样的43种商品(如化妆品类、婴儿座椅、保健品等),大部分都是行邮税高于一般贸易税率。
  他对第一财经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到岸价格(CIF)为55元的雅诗兰黛花漾眼影(5色),如果通过一般贸易,征收的综合税率83.86%,那么收税金额为46.12元;但如果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收税税基是按照销售价格431元来征收,行邮税的税率是50%,最终收税金额是215.5元,远高于一般贸易。但这个眼影,摆在专柜柜台上的售价可能是520元。这其中,从55的到岸价格到520的专柜价格之间,大部分的差价源于物流成本,以及品牌商对中国市场的歧视性定价。
  即便如此,整个进口跨境电商行业内,也对于跨境贸易电商的税收逐步向一般贸易回流是有预期的,只是在征收的范围及种类上,大家依然认为新政的版本过于严苛。
  前述电商在给政府提交的政策意见中提到,“新政”是单次限额2000元。根据我国现有政策,居民入境时可携带的个人消费品价值限额为5000元,而在离岛免税店购物限额为8000元。与上述标准相比,前者明显偏低。
  此外,他认为,按照《关税条例》的有关规定,即使在一般贸易中,关税税额、进口环节增值税税额和消费税税额50元以下的一票货物也享有免征优惠。从国际上看,存在免税额也是普遍的做法,不少国家免税额远高于我国且还有上调的趋势。从这两方面看,取消跨境进口免税额与国内国际普遍做法不符。
  而在前述接近决策程序人士看来,不论细节如何实施,未来降低关税和提高行邮税,减少灰色地带的盈利空间,引导跨境B2B,都是一个大势趋。
  进口电商进退维谷
  对于那些经历了“行业政策红利期”,并已投入重金打造跨境进口平台的企业来说,现在进退维谷。
  从2014年10月起,各路人马纷纷布局进口电商,互联网江湖大佬如京东、网易等,都将海外购板块提升至重要战略地位;创业公司纷纷加快融资步伐,跑在一线的如蜜芽、洋码头,小红书都已相继走到C轮千万美元级别融资阶段。
  数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跨境进口电商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前期在政府的号召下,投入了很多资金,打造智能仓储、厂房、物流平台,有些企业经过了数轮风险投资,现在面临政策突变,是不是意味着,这些投入都要变成沉没成本了?
  而最让全行业担心的,并非一直有预期的税率调整,而是正面清单问题。这是决定行业未来发展的命门。
  在过去的改革方向中,外界一直预期对跨境电商实行的是负面清单管理,例如在食品药品监管领域,列出哪些是不可以通过进口电商平台售卖的品类,其他品类皆可销售。而如果使用传闻所说的正面清单方式,很可能会极大限制行业发展。
  前述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说,跨境电商最大的优势,是在告知消费者真实购买产品信息的基础上,让一些国内暂时缺少、优质的国外商品快速满足消费需求,同时电子商务的手段也可全程溯源。
  他说,B2C的模式就是以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核心。“比如说,按照大类可以分为化妆品、洗面奶,但客户的需求还包括生发产品、洗涤婴儿屁股等小众产品,这又该怎么归类呢?”
  他指出,如按正面清单管理,前期试点90%以上的商品将面临下线,目前入驻进口电商平台的品牌,大部分要退出中国市场。
  麻烦之处在于,更多商品甚至还未能进入中国市场。如按照货物管理,需要拿到多部门提供的进口许可证,包括:分管进口配额的商务部、分管食品安全的食药监总局,以及分管品类的质检总局。而消费者作为直接进口主体,根本不具备办理相关许可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许多商品办理许可证的时间长、成本高,且不少产品存在国内外标准不一的情况,国内市场根本买不到这些物品,这也是为什么国人要海淘的根本原因。这些如果都需要许可证才能进口,那么至少需要半年~两年的时间,才能落地。”他说。
  综合来看,他在给政府的政策建议中写到,“阳光化”跨境电商普遍认为正面清单管理方式,将可能导致目前90%以上的跨境品类退出,大量商品重回邮政通道,大量园区和设施闲置和浪费,水客和“灰关”获得更大套利空间,以更大的声势卷土重来,跨境电商遭受致命冲击。
  尤其让他们感到不安的是,这样大的政策变革,在前期,并没有征求这些企业的意见。
  “直到我了解到,海关总署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全国版监控系统,3月底试运行,以配套4月新政实施,才发觉,政策真的要来了。”本文开头的消息人士对记者说。
  3月中旬,一些行业上下游企业被海关系统召集起来,参与了在广州、杭州等地“跨境电商货物价格调研工作方案”的调研。
  在第一财经记者获得的这份调研问题清单中,包括:电商的售卖模式,包括备货、物流、清关;跨境电商货物网上零售价格的定价政策情况;网上零售价格是否含税。如果是含税销售,如何向海关申报完税价格等技术细节问题。从与会人士的现场感受来看,似乎都一一指向之前传闻的新政。
  现在,虽然无法获取准确的消息,这些惶恐不安的进口电商们,也不得不积极地准备起来,以对冲可能突如其来的新政影响。
  比如,2000元以上单件不可分割的轻奢商品,曾是海淘代购,以及中国海外购物最爱购买的高价值货物,进口跨境电商平台吸引消费回流的主力产品。第一财经记者从业界获悉,目前电商平台30%以上的选品的单价就超过了2000元。过去,这样的商品是可以在征税中予以特别处理,但税改后,不仅面临较大征税变动风险(比如大额提高税率),甚至可能将无法继续售卖(必须走传统一般贸易渠道通关)。
  “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开会,为可能发生的新政调整技术端口。”上述电商人士说。“一些平台每天都在大促,尤其是单件超过2000元的轻奢货品,赶紧得去库存,
  赵萍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目前不适宜对进口B2C跨境电商使用正面清单的监管方式。正面清单监管难度非常大,如果列太短,不仅限制了行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更无法达到吸引海外消费回流的目的。
  她认为,负面清单的方式,更适合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是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赵萍说。
  附表 引导境外消费回流大事记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第43号公告,“行邮税”起征限额被大幅降低至50元
  据海关总署第56号公告,明确了海关对进口跨境电商的监管思路
  而第57号公告,则赋予了网购保税进口的合法身份,也即1210监管代码,全称“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
  以暂定税率方式降低护肤品、西装、短筒靴、纸尿裤等14个税号下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税率。
  2015年12月
  据海关总署第69号公告(2016年关税实施方案),再次对围巾、箱包、风衣等部分日用消费品降低进口关税,降幅为50%。
  经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口岸增设和恢复19家进境免税店。
责任编辑:陈勇敢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东跨境电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