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标有哪些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当前常用的先进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知识。全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组建局域网、接入网技术、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常见故障及排除,本书最后介绍了校园网组建实例。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本科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网络系统开发和维护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或培训教材。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8月
ISBN:ISBN 7-302-13464-2
价:25.00元
免责声明:图书版权归出版社和作者所有, 仅提供试读
本书详细信息
前言与目录
随便说两句
可以匿名发言哦!
(点击进行更换)
作译者简介
史创明 王立新 王磊&&
本作者其他图书
作者:王达
&&本书是一本知识全面、系统、专业的网络工程基础知识必备图书。全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遵循从全局到细节,从底层基础
相关技术专题
           
51CTO旗下网站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教程 -
书 名: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教程作 者:: 出版时间: : 0开本: 16开定价: 29.50元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教程 -
本书按照网络教育公共基础课全同统一考试要求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大纲(2007版)编写,适用于教育部批准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学生.也可作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参考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教程 -
第1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1.1 计算机的发展1.1.2 计算机的分类1.1.3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1.1.4 计算机的主要用途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2.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1.2.2 硬件系统1.2.3 软件系统1.2.4 计算机中数据存储的概念1.3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与编码1.3.1 数字化信息编码的概念1.3.2 进位计数制1.3.3 计算机科学中的常用数制及其转换1.3.4 常用数制之间的转换1.3.5 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示1.3.6 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1.4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1.4.1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1.4.2 接口和总线的概念1.4.3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1.4.4 常用的外部设备1.4.5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配置第2章 操作系统及其应用2.1 Windows发展历史2.2 Windows的启动和运行2.3 Windows的桌面2.4 Windows的窗口和菜单2.5 Windows的资源管理2.6 Windows系统环境设置2.7 Windows附件常用工具第3章 文字编辑3.1 Word概述3.1.1 Word的主要功能和特点3.1.2 启动Word 20033.1.3 工作界面3.1.4 使用帮助3.2 Word的基本操作3.2.1 创建文档3.2.2 文本编辑3.3 版式3.3.1 字符格式3.3.2 段落格式3.3.3 页面设置3.4 样式和模板3.4.1 使用样式3.4.2 使用模板3.5 表格处理3.5.1 建立表格3.5.2 修改表格3.5.3 设置表格格式3.5.4 表格数据的计算与排序3.6 自选图形制作3.6.1 自选图形绘制3.6.2 图形的基本操作3.7 图文混排3.7.1 插入剪贴画和图片3.7.2 插入文本框3.7.3 插入艺术字3.8 综合排版技术3.8.1 大纲视图和文档结构图3.8.2 目录操作3.8.3 批注与修订第4章 电子表格4.1 Excel基本知识4.1.1 Excel的基本功能4.1.2 Excel的启动和退出4.1.3 Excel工作簿钓建立、保存与打开4.1.4 Excel帮助功能4.2 Excel工作表的建立与编辑4.2.1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4.2.2 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4.2.3 工作表的编辑方法4.2.4 格式化Excel工作表4.2.5 使用图形和图片美化工作表4.2.6 工作表的页面设置和打印输出4.3 Excel公式与函数4.3.1 数据类型4.3.2 公式的使用4.3.3 函数的使用4.4 Excel数据处理4.4.1 数据清单4.4.2 数据查找4.4.3 数据排序4.4.4 数据筛选4.4.5 数据的分类汇总4.4.6 数据透视表4.5 Excel图表4.5.1 图表的结构和种类4.5.2 图表的创建与编辑4.5.3 图表的格式化第5章 电子演示文稿5.1 PowerPoint基本知识5.1.1 PowerPoint概述5.1.2 PowerPoint的视图5.1.3 PowerPoint的元素5.1.4 PowerPoint文件的保存5.1.5 将PowerPoint文件打包成CD5.1.6 打印PowerPoint文件5.1.7 使用PowerPoint帮助5.1.8 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的基本步骤5.2 PowerPoint基本操作5.2.1 新建演示文稿5.2.2 幻灯片管理5.2.3 文本处理5.2.4 使用图片5.2.5 插入表格5.2.6 绘制图形5.2.7 插入图表5.2.8 使用动画5.2.9 使用多媒体5.2.10 创建备注5.3 使用版式、母版和模板5.3.1 版式5.3.2 母版设计5.3.3 模板的使用与设计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6.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6.1.2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6.1.3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6.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6.1.5 常见的网络拓宁卜结构6.1.6 网络协议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6.1.7 局域网6.1.8 广域网6.1.9 设置共享资源的基本操作6.2 Internet基本概念6.2.1 Internet的发展历史6.2.2 Internet的特点6.2.3 1P地址、网关和子网的基本概念6.2.4 域名系统的基本概念6.2.5 Internet常见服务6.3 网络连接6.3.1 Internet的常用接人方式6.3.2 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6.3.3 通过ADSL接入Internet6.3.4 网络故障的简单诊断命令第7章 Internet应用7.1 IE浏览器的使用7.1.1 Internet基本术语7.1.2 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基本操作7.1.3 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选项参数设置7.1.4 快速访问网页信息7.1.5 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中访问FTP站点7.1.6 信息搜索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搜索引擎7.1.7 BBS的基本操作7.2 电子邮件的使用7.2.1 电子邮件的概念7.2.2 Web格式邮件的使用7.2.3 Outlook Express的基本操作7.2.4 Outlook Express基本参数设置7.2.5 Outlook Express电子邮件管理7.2.6 Outlook Express通讯簿的使用第8章 安全使用计算机8.1 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8.1.1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8.1.2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8.1.3 计算机病毒的清除8.2 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8.2.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8.2.2 网络系统的不安全因素8.2.3 网络安全技术8.3 系统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8.3.1 防火墙技术8.3.2 操作系统的更新与还原第9章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9.1 基本知识9.1.1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念9.1.2 多媒体计算机9.1.3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教育9.1.4 多媒体设备与接口9.2 多媒体信息处理9.2.1 数据压缩9.2.2 压缩工具WinRAR9.2.3 多媒体著作工具9.3 多媒体应用工具9.3.1 Microsoft的画图程序9.3.2 Microsoft音视频工具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第1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1.1 计算机的发展1.历史上的计算工具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有了数的概念和对数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随后逐渐发展为简单的计算工具。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算筹就被用做计算工具,并得到广泛应用。算盘在南北朝的著作中已有记载,到元代已普及应用,而且延用至今。从17世纪开始,机械式的计算工具在欧洲得到了发展。例如,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B·巴斯噶在年间创造了一种用齿轮驱动的十进制加法器;莱布尼茨在1674年成功制作出可以进行十进制四则运算的手摇计算机等。英国的C·巴贝齐从1822年开始设计和制作“差分机”,这是一种可按事先规定的步骤计算多项式的机械式计算机,他在1832年制作了一个部件后,就转向设计可在穿孔卡片的控制下自动进行计算的“分析机”。由于种种原因,分析机未能制成。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前期,有不少创造性的工作对后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发展起了先导作用。例如,G·布尔于1854年把逻辑归结为一种命题演算,提出了符号逻辑运算系统,并认为它可以作为计算机的设计基础,这就是后来获得广泛应用的布尔代数。在这个时期,计算机的发展从机械式转向机电式。1884年,第一个机电式加法机出现。1889年,制造出电子制表系统。1936年,英国数学家A·图灵发表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提出了图灵机的数学模型,他认为“只要为它编好程序,它就可以承担其他机器能做的任何工作”。图灵的工作在理论上证明了通用计算机存在的可能性。年,德国的K·宙瑟先后研制了23和Z4等二进制机电式过程控制数字计算机。年,H·艾肯在美国哈佛大学研制成功用继电器组成的自动顺序控制计算机MARK-Ⅰ和MARK-Ⅱ。……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07:37:55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计算机的技术性能指标主要是指______。A.所配备语言、操作系统、外围设备B.字长、运算速度、内存容量和CPU的主频C.显示器的分辨率、打印机的配置D.磁盘容量、内存容量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主机通常需要实现TCP协议B.主机通常需要实现IP协议C.路由器必须实现TCP协议D.路由器必须实现IP协议2A.表示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应用层3A.文件服务器B.域名服务器C.数据库服务器D.网络服务器4A.TCP和UDP都是端到端的传输协议B.TCP和UDP都不是端到端的传输协议C.TCP是端到端的传输协议,UDP不是端到端的传输协议D.UDP是端到端的传输协议,TCP不是端到端的传输协议5A.共享级完全B.部分访问安全C.用户级安全D.E1级安全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有哪些_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有哪些
【网络基础知识】 学习啦编辑:未知
本文已影响 人
  这篇网络性能指标有哪些是学习啦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阅读本栏目。
  的性能一般指它的几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但除了这些重要的性能指标外,还有一些非性能特征也对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性能指标从不同的方面来度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下面总结下常用的七个性能指标。
  1、速率
  计算机发送出的信号都是数字形式的。比特(bit)是计算机中的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单位。英文字bit来源binary digit(一个二进制数字),因此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1或0。中的速率指的是链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为数据率(data rate)或者比特率(bit rate)。速率的单位是b/s(比特每秒)或者bit/s,也可以写为b,即bit per second。当数据率较高时,可以使用kb/s(k=10^3=千)、Mb/s(M=10^6=兆)、Gb/s(G=10^9=吉)或者Tb/s(T=10^12=太)。现在一般常用更简单并不是很严格的记法来描述网络的速率,如100M以太网,而省略了b/s,意思为数据率为100Mb/s的以太网。这里的数据率通常指额定速率。
  2、带宽
  带宽本上包含两种含义:
  (1)带宽本来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例如,在传统的通信线路上传送的电话信号的标准带宽是3.1kHz(从300Hz到3.1kHz,即声音的主要成分的频率范围)。这种意义的带宽的单位是赫兹。在以前的通信的主干线路传送的是模拟信号(即连续变化的信号)。因此,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即为线路的带宽。
  (2)在计算机网络中,贷款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量&。这种意义的带宽的单位是&比特每秒&,即为b/s。子这种单位的前面也通常加上千(k)、兆(M)、吉(G)、太(T)这样的倍数。
  3、吞吐量
  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吞吐量进场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显然,吞吐量受到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例如,对于一个100Mb/s的以太网,其额定速率为100Mb/s,那么这个数值也是该以太网的吞吐量的绝对上限值。因此,对100Mb/s的以太网,其典型的吞吐量可能只有70Mb/s。
  4、时延
  时延指数据(一个报文或者分组)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时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也可以称为延迟或者迟延。
  网络中的时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是主机或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时间。发送时延也可以称为传输时延。发送的时延=数据帧长度(b)/发送速率(b/s)。
  对于一定的网络,发送时延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与发送的帧长成正比,与发送数率成反比。
  (2)传播时延 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数率(m/s)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速率是光速,即3.0&10^5 km/s。电磁波在网络传输媒体中的传播速率比在自由空间低一些,在铜线电缆中的传播速率约为2.3&10^5 km/s,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约为2.0&10^5 km/s。
  (3)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处理,分析分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检验、查到适当路由等,这就产生了处理时延。
  (4)排队时延 分组在经过网络传输时,要经过许多的路由器。但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在路由器确定了转发接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这就产生了排队延时。排队延时通常取决于网络当时的通信量。
  这样数据在网络中尽力的总延时就是
  总延时 = 发送延时 + 传播延时 + 处理延时 + 排队延时
  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数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荷载信息的电磁波在通信线路上的传播速率与数据的发送速率并无关系。提高的数据的发送速率只是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5、时延带宽积
  把以上两个网络性能的两个度量,传播时延和带宽相乘,就等到另外一个度量:传播时延带宽积,即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例如,传播时延为20ms,带宽为10Mb/s,则时延带宽积 = 20 & 10 & 10^3 /1000 = 2 & 10^5 bit。这就表示,若发送端连续发送数据,则在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达到终点时,发送端就已经发送了20万个比特,而这20万个bit都在链路上向前移动。
  6、往返时间RTT
  在计算机网络中,往返时间RTT也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表示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对于上面提到的例子,往返时间RTT就是40ms,而往返时间和带宽的乘积是4&10^5(bit)。
  显然,往返时间与所发送的分组长度有关。发送很长的数据块的往返时间,应当比发送很短的数据块往返时间要多些。
  往返时间带宽积的意义就是当发送方连续发送数据时,即能够及时收到对方的确认,但已经将许多比特发送到链路上了。对于上述例子,假定数据的接收方及时发现了差错,并告知发送发,使发送方立即停止发送,但也已经发送了40万个比特了。
  7、利用率
  利用率有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网络利用率则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这是因为,根据排队的理论,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
  如果D0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表示当前网络时延,可以用简单(D=D0/(1-U)来表示D,D0和利用率U之间的关系。U数值在0和1之间。当网络的利用率接近最大值1时,网络的时延就趋近于无穷大。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有哪些]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853人看了觉得好
829人看了觉得好
777人看了觉得好
【网络基础知识】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03_计算机网络分类与主要性能指标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03_计算机网络分类与主要性能指标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78.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