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ivprobit的回归系数和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值是一样的

F018.关于Stata求边际影响mfx和margins的命令(边际效应)
边际影响在回归分析中很重要。
(1)对于线性模型边际影响就是其系数beta;
(2)对于非线性模型边际影响是不等于系数值的,特别是如:logit、probit、tobit、mlogit,ologit等模型
在stata中求边际影响的命令,早期是用mfx
但stata11以后,命令为margins(虽然mfx命令也可以用,但是功能不如margins强大);
margins&命令很强大,正因为强大,所以,命令也变的复杂,可以处理许多情况(手册上面有详细的例子),
对于不同的模型采用的参数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用margins求边际影响的时候,一定要查看该命令的帮助,看看该命令可以用哪些参数。
每个模型估计的命令都有postestimation&
&,即估计后可以做的。
mlogit&命令就有对应的&&postestimation
-- Postestimation tools formlogit
几个简单的例子
*例子1:线性回归模型
sysuse auto, clear
reg price weight rep78
margins, dydx(*)&
margins, dydx(rep78)&
margins, dydx(rep78)&
at(weight==2000)&&
*****************************************************************************
*例子2:&probit&模型
sysuse auto, clear
probit foreign price weight rep78
margins, dydx(*)&
margins, dydx(rep78)&
margins, dydx(rep78)&
at(weight==2000)&&
*************************************************************************
*例子3:&mlogit&模型
sysuse auto, clear
tab rep78&
mlogit rep78 mpg displ, base(5)&
*mlogit回归结果有多个方程,因此,需要计算不同方程的边际影响
*计算rep78分别等于1,2,3时的边际影响
margins, dydx(*) predict(outcome(1))
margins, dydx(*) predict(outcome(2))
margins, dydx(*) predict(outcome(3))
*****************************************************************************
*例子4;ivprobit&模型
webuse laborsup
ivprobit fem_work fem_educ kids (other_inc=
male_educ)
*计算平均边际影响:&关键是后面的选项&predict(pr)
* pr calculates the
probability of a positive outcome..
dydx(*)&&predict(pr)
*****************************************************************************
*例子5;tobit&&模型
auto,clear
wgt =weight/100
mpg wgt price,ll(17) ul(24)
dydx(*)predict(ystar(17,24))
dydx(*)predict(& &
*****************************************************************************
*例子6;xtlogit&&模型*面板数据的其他命令,也是类似,一定要去查manual里面的介绍webuse
union,clear
xtlogit union age grade i.not_smsa south##c.year
margins,dydx(*)&&predict(pu0)
****************************************************************************
*ivprobit模型的边际影响和结果的导出
sysuse auto, clear
&foreign&&rep78
head (mpg=weight)
outreg2 using d:\ivprobit.xls, excel
tstat&&bdec(3)&
&tdec(3) asterisk(tstat)
parenthesis(tstat)& &ctitle(beta)
margins, dydx(*) predict(pr)&post
outreg2 using d:\ivprobit.xls, excel
tstat&&bdec(3)&
&tdec(3) asterisk(tstat)
parenthesis(tstat)&
&ctitle(margins)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为什么spss与excel算出来的回归系数不一样_百度知道
为什么spss与excel算出来的回归系数不一样
但是spss求出来是个正数.152了么.?但是excel里面出来的竟然是12.!首先是从excel里面导入spss的数据会出现2.xxx的..,但是发现个事情啊.152,应该就是0.!还有就是变量的系数.这样的东西.!excel求出来的常量是个复数,本人对于spss并不是非常熟练:发现系数那里差别巨大,貌似直接输入也不行,求那个系数么...当然了,spss里面求出来是.但是线性相关我觉得我不会弄错啊..最近忙着算毕业论文么.在线等指教..想问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但是我不知道咋改.囧然后就是用线性相关
两个软件结果的精度是一致的。另外,这个不用怀疑,请检查操作是否正确,看是否看错了值正常操作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回归系数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调看下帮助文件吧,里面有公式说明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苹果/安卓/wp
积分 16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9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道具: 沉默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餐具签到天数: 325 天连续签到: 1 天[LV.8]以坛为家I
本帖最后由 wanghaidong918 于
03:53 编辑
请问一下,我用tenure对lnwx、x2以及其他变量做ivprobit,其中x2是内生,用的是两阶段的,跑完之后打mfx,var(lnwx) ,出来下面这样的结果,这个说equation(s) tenure not found 是什么意思,下面给我计算出来的是边际效应吗?我试着mfx,at(lnwx=**) var(lnwx) 输入不同的lnwx值,计算出来都一样,这是怎么回事?求高手相助!!PS:我用的是SE11.2版
是不是用两步法的原因?那在两步法的情况下如何计算边际效应呢?
. mfx, var(lnwx)
warning: equation(s) tenure not found
warning: equation list empty. Default full variable list used.
Marginal effects after ivprobit
& && &y&&= Fitted values (predict)
& && && &=&&.
------------------------------------------------------------------------------
variable |& && &dy/dx& & Std. Err.& &&&z& & P&|z|&&[& & 95% C.I.& &]& && &X
---------+--------------------------------------------------------------------
& & lnwx |&&-.2298414& && &.04134& &-5.56& &0.000&&-.310865 -.148818& &6.58501
------------------------------------------------------------------------------
Help中说的很明白。two-step后不能预测概率只能预测latent variable,所以是一样的;
要得到对预测概率的编辑效应,你只能使用ML估计了。
After ML or twostep
predict [type] newvar
[, statistic rules asif]
predict [type] {stub*|newvarlist}
Description
------------------------------------------------------------------ ...
载入中......
本帖最后由 老树皮 于
23:53 编辑
Help中说的很明白。two-step后不能预测概率只能预测latent variable,所以是一样的;
要得到对预测概率的编辑效应,你只能使用ML估计了。
& & After ML or twostep
& && &&&predict [type] newvar [if] [in] [, statistic rules asif]
& & After ML
& && &&&predict [type] {stub*|newvarlist} [if] [in] , scores
& & statistic& && &Description
& & -------------------------------------------------------------------------------------------------------------------------------------------------------------------------------------------------------
& && &xb& && && &&& the default
& && &stdp& && && &standard error of the linear prediction
& && &pr& && && &&&probability o not available with two-step estimator
总评分:&论坛币 + 1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mfx, predict (p) eq(lnwx)
夸克之一 发表于
mfx, predict (p) eq(lnwx)谢谢,但我输入之后显示下面这样,怎么办?
. mfx,predict(p) eq(lnwx)
probabilities not available with two-step estimator
夸克之一 发表于
mfx, predict (p) eq(lnwx)我跟另一个贴提到的问题一样,这个mfx,var(lnw) 计算出来的dy/dx跟估计的lnw的估计系数是一样的,怎么回事?
老树皮 发表于
Help中说的很明白。two-step后不能预测概率只能预测latent variable,所以是一样的;
要得到对预测概率的编 ...谢谢你,再请问一下,既然可以计算出Xb,是否可以把Xb带入到标准正态分布密度函数中,再乘以相应的估计系数,这是否就是边际效应?
stardust_11 发表于
谢谢你,再请问一下,既然可以计算出Xb,是否可以把Xb带入到标准正态分布密度函数中,再乘以相应的估计系 ...算法应该不是你说的那样。给定x,先计算出p(xb)以及p((x+delta_x)b),做差然后再除以delta_x,也就是(p(xb)-(x+delta_x)b)/delta_x。这个非常麻烦:每个观察上的X都不一样,你要分别计算出来,然后再平均;而且对于delta_x取多大的值也是个问题,我估计去边际效应对delta的取值可能会比较敏感。
如果你真要这么做的话,把margins的ado file调出来好好研究研究,看看stata 官方命令是怎么做的。
老树皮 发表于
算法应该不是你说的那样。给定x,先计算出p(xb)以及p((x+delta_x)b),做差然后再除以delta_x,也就是(p(xb ...具体的算法不清楚,但理论上来说,如果要估计边际效应的那个变量时连续的,(p(xb)-(x+delta_x)b)/delta_x当delta_x趋于零的时候就是等于标准正态分布密度函数值乘以相应的估计系数吧?
不过要计算平均值处的边际效应可能比较麻烦,但可以计算每个观察的边际效应,再平均,报告这个平均值或许也有意义?
stardust_11 发表于
具体的算法不清楚,但理论上来说,如果要估计边际效应的那个变量时连续的,(p(xb)-(x+delta_x)b)/delta_x ...具体的算法不清楚,但理论上来说,如果要估计边际效应的那个变量时连续的,(p(xb)-(x+delta_x)b)/delta_x当delta_x趋于零的时候就是等于标准正态分布密度函数值乘以相应的估计系数吧?
不过要计算平均值处的边际效应可能比较麻烦,但可以计算每个观察的边际效应,再平均,报告这个平均值或许也有意义?
&&您好,请问标绿的部分在logit里面怎么实现呢??我看了一下mfx和margins都没有对应的程序
&&还是说要 margins in 1 一个一个来??这个感觉太麻烦 因为我有13个因变量 2653个观测
&&谢谢您!!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论坛好贴推荐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风场与风力机尾流模型研究--《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风场与风力机尾流模型研究
【摘要】:
风力发电技术作为新能源技术的一种,近几年来在我国已经初步成熟。在分析国内外风电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葛劳渥旋涡理论的介绍,应用直流电产生的磁场模拟流经叶片后产生的尾流的特性,得出漩涡的诱导速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求出相应的关系式。
本文采用平均风速分量和湍流分量相叠加的风速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平均风速可在一定的时间尺度内保持不变,风速的变化由湍流分量给出。风场内的大气流动平均速.度符合威布尔(Weibull)分布函数,而湍流分量通过对随机过程的基本理论的研究,应用修正的Von Karman函数来描述自然界风的分布,在比较几种现有风速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基于自回归理论的风速模型,用Yule-Walker方程确定出自回归模型的各自回归系数,用自回归模型表示,得到风速模型的表达式。通过对比实际风速变化和风速模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风速模型的正确性。研究常用的风力机风轮转矩输出数学计算模型,采用基于叶片微元受力分析的风力机风轮转矩计算模型进行建模仿真,确定出输出功率的变化。、
在风电场中,由于尾流的影响,坐落在下风向的风电机组的风速将低于坐落在上风向的风电机组的风速。Jensen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平坦地形的尾流情况。而Lissaman提出的针对各台风机的位置高低变化建立的Lissaman模型,较好地近似模拟有损耗的非均匀风速场。由于机组间尾流效应的影响,根据在某一风向上游风力机对下游风力机的遮挡及遮挡面积的不同,模拟了下游风力机风速的变化。并对下游风力机受上游风力机的投影的遮挡面积、两个风电机组的距离与风轮半径的比值,及各台风机的位置高低不同等参数对下游风力机风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确定出较理想情况下,下游风力机离上游风力机的距离和尾流效应对风机输出功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TK83【目录】:
ABSTRACT9-10
第1章 绪论10-20
1.1 引言10-11
1.2 国内外风电开发现状11-15
1.2.1 国外开发现状12-14
1.2.2 国内开发现状14-15
1.3 国内外风场的研究现状15-17
1.3.1 国内研究现状15-16
1.3.2 国外研究现状16-17
1.4 风速和风力机尾流的基本理论模型和研究现状17-18
1.4.1 风速的基本理论模型17
1.4.2 风力机尾流的基本理论模型17-18
1.4.3 研究现状18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18-20
第2章 风力机的基本理论及编程软件简介20-29
2.1 风力机的基本理论20-23
2.1.1 贝茨理论20-21
2.1.2 叶素理论21-23
2.2 葛劳渥旋涡理论23-28
2.2.1 风轮的旋涡系23
2.2.2 对应电路与诱导速度的确定23-26
2.2.3 轴向推力的计算26
2.2.4 当地功率系数26-28
2.3 MATLAB简介28
2.4 本章小结28-29
第3章 风场模型的设计与仿真29-42
3.1 自然界风速的变化规律29-31
3.2 基于自回归理论的风速建模31-35
3.2.1 随机过程的基本理论31-33
3.2.2 自回归模型33-34
3.2.3 基于谱密度分析的风速模型34-35
3.3 风速模型的修正35-37
3.3.1 风剪36
3.3.2 塔影36-37
3.3.3 上游风力机尾流的影响37
3.4 风速模型的仿真与结果分析37-41
3.4.1 Matlab仿真程序37-39
3.4.2 基于自回归理论的风速仿真波形39-41
3.4 本章小结41-42
第4章 风力机翼型的研究与仿真42-52
4.1 风力机翼型的参数42-43
4.2 风力机翼型的空气动力学概念43-46
4.2.1 作用在风力机翼型上的空气动力43-44
4.2.2 影响翼型空气动力特性的主要因素44-46
4.3 风力机翼型的几何参数与气动特性之间的关系46-47
4.3.1 翼型几何参数与最大升力系数的关系46-47
4.3.2 翼型几何参数与阻力系数的关系47
4.3.3 翼型几何参数与力矩系数的关系47
4.4 风力机转矩建模方法47-50
4.5 风力机转矩和效率的仿真方法50-51
4.6 本章小结51-52
第5章 风力机尾流模型的求解及参数分析52-68
5.1 风力机尾流JENSEN模型52-55
5.2 风力机尾流LISSAMAN模型55-59
5.3 上游风力机尾流遮挡的影响59-61
5.4 参数分析61-64
5.4.1 ν_2随β的变化规律61
5.4.2 ν_2随m的变化规律61-62
5.4.3 ν_2随h/(h+H)的变化规律62-63
5.4.4 m的确定63-64
5.5 尾流效应对风力机输出功率的影响64
5.6 算例分析64-65
5.7 本章小结65-68
结论与展望68-72
参考文献72-77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镇;张晓东;;[J];现代电力;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砚帛;[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郭永;[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李晓冰;[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马理胜;[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郭德森;[D];江南大学;2012年
王伟娜;[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齐雯;[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洪飞,徐殿国,苗立杰;[J];电工技术杂志;2000年10期
余琦,刘原中;[J];辐射防护;2001年04期
康顺;魏慧荣;;[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12期
易跃春;[J];国际电力;2004年05期
陕华平;肖登明;薛爱东;;[J];华东电力;2006年02期
张江华;;[J];黑龙江电力;2007年06期
李孙伟;;[J];山西建筑;2008年23期
李光一;李辉;张艳;;[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8年03期
陈雷,邢作霞,潘建,钟明舫;[J];可再生能源;2003年01期
梁宜;;[J];水利电力科技;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喻正强;[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陈平;[D];浙江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相坤;王晓玲;顾欢;郭亦欣;邹立壮;;[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邓建斌;叶洪江;;[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杨之俊;;[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乔志杰;程翠翠;;[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徐文婷;李承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邓亚超;陈彪;;[J];安防科技;2012年03期
安振刚,李谋渭,尹显东,于宁,唐伟;[J];鞍钢技术;2001年06期
华文立;胡学刚;;[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陈安平;王传玉;郭红财;;[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马友平;;[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齐继阳;竺长安;曾议;;[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骆超;马伟斌;龚宇烈;;[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丁婷;崔红涛;;[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程远林;李茂军;;[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姜明辉;袁绪川;;[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张志华;王莉;刘洪;;[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赵瑞艳;李树荣;张晓东;苗荣;;[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王清;宋年年;王佳庆;姚菁;;[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康忠健;徐丽;勾松波;金华蓉;李瑞生;;[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姜封国;;[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张亚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谭枫;[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陆满君;[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李晚龙;[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董慧群;[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许爱德;[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张进;[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王敏;[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王德才;[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万成;[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李坤;[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郝华东;[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吴香庭;[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马水松;[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臻;[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朱国凯;[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纪二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施晓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吉辰;;[J];百科知识;2007年21期
柏开祥;郑伟涛;王德恂;韩久瑞;;[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严干贵;王茂春;穆钢;崔杨;周志强;戴武昌;;[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7期
黄梅;万航羽;;[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9期
米增强;苏勋文;杨奇逊;王毅;吴涛;;[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5期
李先允;陈小虎;唐国庆;;[J];电气应用;2005年12期
成海滨;沈茂亚;;[J];电气应用;2006年11期
张雷;;[J];电气应用;2009年04期
杨国良;于倩;李惠光;;[J];电气应用;2009年12期
李辉;叶仁杰;高强;赵猛;;[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申洪;[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3年
潘文霞;[D];河海大学;2004年
韩巧丽;[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迟永宁;[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6年
谭永东;[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杨淑英;[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关宏亮;[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陈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季廷炜;[D];山东大学;2008年
李先奇;[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海素;[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孙立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刘建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邓雅;[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卢俊;[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杨梅;[D];西华大学;2011年
任宝;[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于小虎;[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莫品豪;[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许长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葛江北;周明;李庚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年1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钦;[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褚召伟;[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陈旸;[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李敬阳;[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杨佳;[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孟庆珍,杜健;[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杨顺昌;[J];电工技术学报;1996年02期
王凤翔,张凤阁;[J];电工技术学报;1996年03期
马洪飞,徐殿国,苗立杰;[J];电工技术杂志;2000年10期
龚强;袁国恩;汪宏宇;蔺娜;于华深;;[J];地理科学;2006年04期
王卫国,蒋维楣;[J];大气科学;1996年02期
孙涛,王伟胜,戴慧珠,杨以涵;[J];电网技术;2003年12期
吴学光,张学成,印永华,戴慧珠;[J];电网技术;1998年06期
余琦,刘原中;[J];辐射防护;2001年04期
陈水福,孙炳楠,唐锦春;[J];工程力学;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彪仿俊;沈国辉;孙炳楠;;[A];2004全国结构风工程实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慧荣;[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万里;曹紫胤;李玉祥;黄典贵;;[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4期
宋聚众;赵萍;刘平;钟贤和;曾明伍;;[J];东方电气评论;2009年02期
彭永载;[J];内蒙古电力技术;1985年00期
冯雅芬,王世成,王雪梅;[J];农村能源;1997年03期
邵金华;何玉林;金鑫;杨兴满;;[J];现代制造工程;2007年06期
韦宁;汉忠;;[J];太阳能;1989年03期
海风;;[J];太阳能;1993年01期
毛镇山,张富昌;[J];内蒙古电力技术;1998年03期
郑黎明,叶枝全;[J];太阳能学报;2001年03期
杜朝辉;胡丹梅;;[J];电气技术;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杰;赵萍;钟贤和;;[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陈余岳;王强;;[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嵇丽丽;陈昊;;[A];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邱少军;蒋仕龙;楼云江;李文博;刘超川;胡旭光;;[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陈余岳;张锦南;王强;周利峰;;[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陈余岳;张锦南;王强;周利峰;;[A];中国复合材料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贺德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韩晓亮;汪建文;;[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陈余岳;;[A];第十五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曲浩;胡骏;;[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上海玻璃钢研究所总工陈余岳
供稿;[N];中国建材报;2004年
记者周龙;[N];白银日报;2010年
;[N];中国农机化报;2002年
邵生余;[N];新华日报;2008年
苟保平;[N];甘肃日报;2008年
贺耀堂;[N];连云港日报;2007年
记者 马效军 实习生 郜峰;[N];甘肃日报;2005年
;[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朱索;[N];人民铁道;2008年
河北省承德市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研所;[N];中国水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忠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周文平;[D];重庆大学;2011年
庄月晴;[D];上海大学;2012年
赵丹平;[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叶杭冶;[D];浙江大学;2008年
齐志远;[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年
张悦;[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贾增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郭洪澈;[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高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师英;[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伍海滨;[D];汕头大学;2004年
唐进;[D];清华大学;2004年
丁明华;[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黄继雄;[D];汕头大学;2001年
曾杰;[D];新疆农业大学;2001年
王俊琦;[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全建军;[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6年
陈晓明;[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乐婉贞;[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AMOS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何与效应值是一样的?_标准化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09贴子:
AMOS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何与效应值是一样的?收藏
请各位大侠帮忙看看,
一直未弄清楚此问题。结构方程模型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何与后面的直接效应值完全一样?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边际效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