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U手机型号:N1-F1(战神),这是F1的电阻坏了要换的话换什么型号牌子的手机,价位多少?

当前位置:
神舟K750D-i7 D1
基础参数:
处理器:Intel Core i7-4710MQ(2.5GHz/L3 6M)
内存容量:8GB
硬盘容量:1000GB
屏幕尺寸:17.3英寸
屏幕尺寸:
核心/线程:
内存容量:
硬盘容量:
显卡芯片:
,+Intel HD 4600
显存容量:
电池类型:
续航时间:
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神舟(HASEE)的这款神舟K750D-i7 D1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与好评。大厂出品精心打磨的笔记本,每个细节都精雕细刻,让你感受到何谓工匠精神,何谓严苛的质检标准;功能、性能都稳定高效,娱乐?办公?游戏?神舟K750D-i7 D1带你跨界畅游。
神舟K750D-i7 D1 相关视频
请选择型号
Intel Core i7-4710MQ(2.5GHz/L3 6M)
Intel Core i5-GHz/L3 6M)
Intel Core i5-GHz/L3 3M)
热门城市:
加载中,请稍候...
神舟笔记本排行榜
笔记本新品
神舟电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2008年3月成立神舟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
官方网站:
联系电话:800-830-7108手机铃声…… - 歌单 - 网易云音乐
手机铃声……
播放:683次
喜欢这个歌单的人
网易云音乐多端下载
同步歌单,随时畅听320k好音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C)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6
举报邮箱:松下在2016MWC推Toughpad FZ-F1/N1两款三防手机 -闽南网
松下在2016MWC推Toughpad FZ-F1/N1两款三防手机
来源:computerworld
[摘要]Toughpad FZ-F1/N1设计目标是向用户提供能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手持计算机。
  据Computerworld网站报道,当地时间周一,以生产三防计算机和平板电脑闻名的松下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新公布了两款三防。  Toughpad FZ-F1和FZ-N1设计目标是向用户提供能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手持计算机。松下把这两款设备称作&手持平板电脑&,但支持手机连接和尺寸使得大多数人认为它们属于智能手机范畴。  F1运行Android 5.1 Lollipop,N1运行Windows 10 IoT Mobile Enterprise ,这一版本目标是在松下智能手机等企业专用设备上运行Windows 10企业移动版。  Computerworld表示,两款手机都配置分辨率为720p的4.7英寸显示屏,大小与iPhone 6和其他流行智能手机相同(只是分辨率要低得多)。另外,它们配置时钟频率为2.3GHz的四核高通骁龙芯片、2GB运行内存和16GB机身内存。虽然配置不出色,但这两款手机并不面向普通消费者。  与松下其他三防设备相似,这两款手机能在恶劣环境中使用,例如从6英寸高处跌落不影响正常使用。两款设备还符合IP65和IP67标准,这意味着它们在尘土和水中也能正常运行。  这两款手机还集成有条形码扫描仪,这意味着企业无需额外购买提供条形码扫描功能的外壳。  Computerworld称,实际上,企业将只为需要三防设备的员工提供这两款手机,因为它们价格相当高。F1明年3月份推出时将是一款没有手机连接的手持平板电脑,价格为1499美元(约合人民币9784元),支持手机连接的型号发布时间是今年秋季;运行Windows 10的N1将于今年秋季发布,有WiFi和手机连接两种型号,估计零售价为1599美元(约合人民币10437元)。  推荐阅读:松下在2016MWC上发布两款三防手机
“夏夜与美食更配”在泉州人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趁着夜里的些许凉意,约上亲朋好友一
48小时点击排行榜&p&良心软件三大特征:一是超好用!二是无广告!三是性价比高!&/p&&p&说说我近几年爱上的五款软件(直接在官网打开即可,都可免费使用,有的也有付费版)&/p&&hr&&h2&&b&简道云(地址:&/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growingio.com/nv4Pj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ww.jiandaoyun.com&/a&&b&)&/b&&/h2&&p&适合:适用于各行各业,超自由的工作效率提高神器~&/p&&p&这款软件是我今年才发现的神器,自从上手后,我有段时间基本逢人就安利!&/p&&p&我们公司平时人事需要收集订餐信息,在电脑浏览器上打开简道云→做好应用→然后绑定到企业微信/阿里钉钉/微信上,就能在手机上收集大家的订餐信息:&/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17cfca6b1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54& data-rawheight=&11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5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17cfca6b1d_r.jpg&&&/figure&&p&除此外,像什么进销存、OA办公、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都可以用简道云制作,制作的过程也很简单,非常简单:&/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2d2cdb53cf0e646dd1e7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68& data-rawheight=&7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2d2cdb53cf0e646dd1e7a_r.jpg&&&/figure&&p&应用都是随便自己控制,手机电脑都能用,也不用编程,超方便,推荐!&/p&&hr&&h2&&b&199it(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199it.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ww.199it.com&/a&)&/b&&/h2&&p&适用:喜欢搜集和下载互联网报告的人&/p&&p&这个网站是去年参加一个线上互联网大会知道的,然后加入收藏夹后再也没删掉。如果你是互联网从业人员,可以经常上来看看报告,分析得很客观又浅显,不故弄玄虚不装逼:&/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81e4e0a01417bfdf4c9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40& data-rawheight=&6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81e4e0a01417bfdf4c90_r.jpg&&&/figure&&p&图片清晰度很高,艾瑞咨询等比较知名的调查报告分析平台的报告都有,还能免费获取原报告:&/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4d77c85ccd1a8c16b02d9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7&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4d77c85ccd1a8c16b02d9a_r.jpg&&&/figure&&p&整个页面也很干净,不会跳出乱七八糟的广告~听说爱看调查报告的人,智商都不会低。&/p&&hr&&h2&&b&iconfont(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confont.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ww.iconfont.cn&/a&)&/b&&/h2&&p&适用:需要下载png图标的设计师/PPT人&/p&&p&这个网站是阿里做的图标库网站,页面完全没广告:&/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60d37fecc45e0f8d802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566& data-rawheight=&7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60d37fecc45e0f8d8028_r.jpg&&&/figure&&p&还能下载各种各样的图标PNG/AI原素材,就是设计师的福音~阿里果然财大气粗,市面上像这样支持免费下载PNG的网站,真的没几家。&/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1eec764decd11d9bb1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49& data-rawheight=&7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11eec764decd11d9bb1e_r.jpg&&&/figure&&p&除了设计师以外,很多常常制作PPT的小伙伴也非常适用这个网站呢~&/p&&hr&&h2&&b&Screen to Gif(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creentogif.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ww.screentogif.com/&/a&)&/b&&/h2&&p&适用:需要录制GIF图的小伙伴&/p&&p&看起来是个英文软件,其实支持中文版,可以切换成中文模式~&/p&&p&支持在线录制GIF图,还能控制帧数大小,加水印边框都随便你。(功能如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16e1d9b621874ade3840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17& data-rawheight=&2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416e1d9b621874ade38406_r.jpg&&&/figure&&p&这款软件不仅没有广告,甚至不需要安装,直接下载下来打开就好,非常轻便的一款小软件,好用程度堪称同行第一:&/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01bb606f11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04& data-rawheight=&2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01bb606f11f_r.jpg&&&/figure&&hr&&blockquote&&i&这里本来应该有个软件推荐,但是……(hhh看评论区)&/i&&/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812add21c2bd6d379ccb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50& data-rawheight=&1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1812add21c2bd6d379ccb9_r.jpg&&&/figure&&hr&&h2&&b&everything(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voidtools.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ww.voidtools.com&/a&)&/b&&/h2&&p&适用:本地文件搜索神器&/p&&p&其实这款软件大家都推荐得很多了,不过我看到很多人截图都是英文版,everything是有中文版中文版中文版的!英语不好的小伙伴们不用担心~&/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7ff27ca3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53&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17ff27ca3c_r.jpg&&&/figure&&p&打开官网拉到最下面,下载就行了:(安装的时候语言模式选择中文)&/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96ea4cea7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14& data-rawheight=&2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96ea4cea77_r.jpg&&&/figure&&p&&br&&/p&&p&更多软件详细介绍请出门左转:&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maomaoairuanjian& class=&internal&&高效软件推荐&/a&&/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1f90addfb824cf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
良心软件三大特征:一是超好用!二是无广告!三是性价比高!说说我近几年爱上的五款软件(直接在官网打开即可,都可免费使用,有的也有付费版)简道云(地址:)适合:适用于各行各业,超自由的工作效率提高神器~这款软件是我今年才发现…
&p&多图预警。&/p&&p&这个答案不是推荐该买哪款 MacBook 的,也不是比较 Windows 和 OS X 孰优孰劣。而是对于真正的 Mac 小白用户,在拿到第一台 Mac 时最好先了解的主要关于 Mac 系统使用的东西。对于使用 Mac 有一定经验的童鞋,请出门左拐,下面的东西可能对你帮助不大。&/p&&p&&b&这是写给 Mac 小白看的。&/b&&/p&&p&我会尽我所能用直白易懂的语言和图片的方式,尽量做到言简意赅,不包含高级功能和用法。尽量不让你睡着(虽然写有趣的东西不是我擅长的)。如果你嫌长可以只看加粗体和下划线结论(废话真多)。&/p&&p&&br&&/p&&p&好了正式开打(答)!&/p&&p&&br&&/p&&p&————————————————————————&/p&&p&&br&&/p&&p&&b&快速浏览大纲&/b&&/p&&p&&br&&/p&&ol&&li&Mac & macOS&br&&/li&&li&App Store、iTunes Store、iTunes、Apple Store 这些名称&br&&/li&&li&效率利器:常用的快捷键&br&&/li&&li&Multi-Touch 触控板手势&br&&/li&&li&安装与卸载软件&br&&/li&&li&AirDrop 与蓝牙&br&&/li&&li&Handoff 连续互通&br&&/li&&li&Spotlight&br&&/li&&li&让你的 Mac 更安全&br&&/li&&li&Mac 需要关机吗?&br&&/li&&li&推荐常用基本软件&br&&/li&&li&结尾&br&&/li&&/ol&&p&-------------------------&/p&&p&&br&&/p&&p&&b&开始&/b&&/p&&p&&br&&/p&&p&在拿到自己心爱的第一台 Mac 并第一次使用它之前,你需要改变一些原有的思维,不应用使用 Windows 的思维习惯去使用 Mac。比如你可能不需要安装国内某某杀毒、某某卫士。甚至可以经常不需要关机。Mac 会节省你不停的系统维护、清理杀毒、升级驱动的时间,让你专注做自己真正重要的事。&/p&&p&&br&&/p&&p&&br&&/p&&p&&b&篇一、Mac? macOS?&/b&&/p&&p&&br&&/p&&p&苹果公司为自己的一系列电脑(包括 iMac、Mac mini、Macbook、Mac Pro 等)取的名字统称 &b&Mac&/b&。&/p&&p&Mac 用的专属操作系统叫 &b&macOS&/b&(WWDC16上,OS X 正式更名为 macOS)。&/p&&p&早期 Mac 系统名称叫 OS X,版本在苹果电脑内部以大型猫科动物为代号。比如2001年的 Puma(美洲狮),2012年的 Mountain Lion(山狮)。后来猫科动物名称即将用尽,遂决定采用加州景点名称作为系统代号名。像2013上发布 OS X Mavericks(冲浪湾),2014年发布的 OS X Yosemite(优胜美地国家公园),2015年发布的 OS X El Capitan (酋长岩)。&/p&&p&&br&&/p&&p&&u&总结:Mac = 苹果电脑,macOS = 苹果电脑系统&/u&&/p&&p&&br&&/p&&p&&b&篇二、App Store、iTunes Store、iTunes、Apple Store 傻傻分不清&/b&&/p&&p&&br&&/p&&p&&b&App Store&/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83be5df8e7ce403f4d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5& data-rawheight=&1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5&&&/figure&&p&苹果系统上的&b& App Store &/b&即 Application Store(软件商店)。是购买下载 Mac 软件的苹果官方平台。&/p&&p&&br&&/p&&p&&b&iTunes App&/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b8cb8d29163b7fde61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5& data-rawheight=&11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5&&&/figure&&p&iTunes 可以用来播放以及管理应用、音乐、图书、播客等。当插上你的 iPhone 后,还可以方便的管理 iPhone。&b&备份、同步、恢复数据,同步音乐,安装卸载App,刷iPhone系统等。&/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0e9dfc5dac9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95& data-rawheight=&7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20e9dfc5dac92_r.jpg&&&/figure&&p&&b&iTunes Store&/b&&/p&&p&iTunes 里专门下载购买数字音乐、音乐视频、电视节目等的商店。&/p&&p&&br&&/p&&p&&b&Apple Store 零售店&/b&&/p&&p&苹果官方商店,线下体验、购买苹果产品的地方。由苹果官方亲自设计、运营。Apple Store 零售店装修都很具特色(设计感)。线上的叫&b&「Apple Store 在线商店」&/b&,网址是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apple.com/cn/sho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pple Store 中国官网&/a& 。线下的叫&b&「Apple Store 零售店」&/b&,目前国内有40家(上海就有7家
),这个数字还在增多,具体可以到这个页面看到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apple.com/cn/retail/storelis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pple Store 零售店&/a&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44f56516c12aeaeea63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44f56516c12aeaeea636_r.jpg&&&/figure&&p&(Apple Store 零售店 上海浦东店,图片来自 Apple 官网)&/p&&p&&br&&/p&&p&&u&总结:&/u&&/p&&ul&&li&&u&App Store:苹果电脑软件商店&/u& &/li&&li&&u&iTunes:在 Mac 上管理 iPhone 的利器&/u& &/li&&li&&u&iTunes Store:购买软件和数字产品&/u&&/li&&li&&u&Apple Store:苹果在官网和实体零售店卖东西的&/u& &/li&&/ul&&p&&br&&/p&&p&&br&&/p&&p&&b&篇三、常用的快捷键&/b&&/p&&p&在一些 Apple 自己的键盘上,通常顶行中会有特殊按键,有音量图标、显示屏亮度图标和其他功能图标。按图标键可执行相应功能,或将其与 Fn 键组合使用来用作 F1、F2、F3 或其他标准功能键。&/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f8b7d7448f36cbab99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1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f8b7d7448f36cbab99c_r.jpg&&&/figure&&p&&br&&/p&&p&&b&空格(space)键&/b&&/p&&p&这是一个神奇的按键。在Mac系统里,几乎所有文件都可以直接用空格键快速查看预览。如视频、图片、音乐、页面、文档、PDF等等。拿图片举例,只要点选文件夹里某张图片,点击空格键就打开了,再点击上下左右键可切换浏览其他图片。而不用每次都双击打开,再关闭,再双击打开另一张,再关闭……&/p&&p&绳命诚可贵,space 大法好。&/p&&p&&br&&/p&&p&&b&Command ?&/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a5f86309bad143d882150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2& data-rawheight=&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2&&&/figure&&p&这是另一个神奇的Mac独有的按键。通常会配合其他键完成操作。记住多数快捷组合键都需要用到它就行了。&/p&&p&&br&&/p&&p&&b&复制粘贴&/b&&/p&&ul&&li&&b&? + C&/b& 复制(拷贝)&/li&&li&&b&? + X&/b& 剪切&/li&&li&&b&? + V &/b&粘贴&/li&&li&&b&? + option + V&/b& 粘贴,原复制对象不会保留,相当于「移动」&/li&&/ul&&p&&br&&/p&&p&&b&关闭和退出&/b&&/p&&ul&&li&&b&? + W &/b&关闭当前的软件窗口(软件并没有真正退出进程),相当于点了左上角的红色叉叉。&/li&&li&&b&? + Q&/b& 真正退出软件。&/li&&li&&b&? + option + esc&/b& 强制退出某个软件。通常在软件无响应时使用。&/li&&/ul&&p&&br&&/p&&p&关闭窗口就是下图这个红叉叉:&/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b1c73f57f66cb5665a7bf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6& data-rawheight=&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figure&&p&&br&&/p&&p&强制退出某个软件:&/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26a2f476deaf06ea59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8& data-rawheight=&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26a2f476deaf06ea59d_r.jpg&&&/figure&&p&加点废话:由于Mac优秀的内存管理机制。&b&一般情况下关闭软件只需点击左上红叉叉或?+W&/b&。并不会对电脑性能和电池有太大的影响,换来的是下次打开此软件时飞快。&/p&&p&&br&&/p&&p&&b&? + Z 撤销&/b&&/p&&p&在编辑文档的时候相当于 windows 下的 Ctrl+Z 键,即撤销刚才的操作。在 Mac 下则更为强大,你可以用这个快捷键撤销刚刚不小心的操作。比如你刚刚删除了一张图片,但是你马上又后悔了,你当然可以点开废纸篓,找到刚刚删除的图片,然后放回原处。更妙的方法是在删除后马上点击 &b&?+Z&/b&,这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刚删除的图片又回到原来的位置!&/p&&p&&br&&/p&&p&&b&? + A 全选&/b&&/p&&p&相当于 Windows 的 ctrl+A&/p&&p&&br&&/p&&p&&b&? + delete 删除&/b&&/p&&p&即把文件移至废纸篓&/p&&p&&br&&/p&&p&&b&? + S 保存&/b&&/p&&p&不用多解释你也懂&/p&&p&&br&&/p&&p&&b&? + N 新建&/b&&/p&&p&新建你正在用的东西。比如你在用 Safari,那 ?+N 就是新建一个 Safari 窗口。你在用 Photoshop,?+N 就是新建一个 PS 文稿。&/p&&p&&br&&/p&&p&&b&? + 空格键 切换输入法&/b&&/p&&p&也可以自己设置&/p&&p&&br&&/p&&p&&b&control + 空格键&/b&&/p&&p&显示或隐藏 Spotlight 搜索栏。&/p&&p&&br&&/p&&p&&b&? + tab&/b&&/p&&p&切换 app的,试一下你就明白了。&/p&&p&&br&&/p&&p&有些快捷键可以到系统偏好设置里修改成你喜欢(习惯)的,比如输入法,Spotlight 等。&/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9ae0ad21e0a2bf1f83d5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2& data-rawheight=&6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9ae0ad21e0a2bf1f83d5c_r.jpg&&&/figure&&p&更多更详细的快捷键可参阅 Apple 官网帮助:&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upport.apple.com/zh-cn/HT20123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c 键盘快捷键&/a&&/p&&p&&br&&/p&&p&&u&总结:Mac 系统不同于 Windows 的快捷键还是需要慢慢记住的。但是常用的也就那10个左右,而且有规律可循。&/u&&/p&&p&&br&&/p&&p&&b&篇四、Multi-Touch 触控板手势&/b&&/p&&p&&br&&/p&&p&除了快捷键以外,在拥有 Multi-Touch 触控板的 Mac 上使用 Multi-Touch 手势是另一个帮你提高效率延长生命的法宝。Mac 上的触控板跟那些 Windows 笔记本上的触摸板完全不是一个东西好么。用了这个东西才能真正体会到 Mac 系统的美妙,体会到什么是行云流水般自然顺畅。轻按、滚动、开合和轻扫,一指、两指、三指、四指。花10分钟了解这些手势,日后不只用来装逼,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高 Mac 使用效率和方便性。&/p&&p&&br&&/p&&p&Multi-Touch 很多手势比较像 iPhone 上的操作,比如点击某东西只要轻点触控板即可,而不用完全按下(会听到声音)。比如 双指从触控板右侧边缘向左轻扫可查看通知中心,类似 iPhone 上从屏幕上方外侧向内扫。比如双指开合缩放图片和网页,跟 iPhone 上一样。&/p&&p&&br&&/p&&p&例:&/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746e4d2dd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96& data-rawheight=&2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6&&&/figure&&p&(双指开合缩放网页或图片等)&/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cd464f80cfb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96& data-rawheight=&2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6&&&/figure&&p&(双指置于触控板右侧边缘并向中心拖移以显示通知中心。)&/p&&p&&br&&/p&&p&还有更多:&/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36d0bad663f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20& data-rawheight=&4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36d0bad663f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ebef529d59a7ff84cf6270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99& data-rawheight=&3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ebef529d59a7ff84cf6270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97c9dbab3e8a931fa85d96d26f52e2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3& data-rawheight=&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97c9dbab3e8a931fa85d96d26f52e27_r.jpg&&&/figure&&p&(图片截自 Apple 官网)&/p&&p&&br&&/p&&p&&u&总结:&/u&&/p&&ul&&li&&u&想学快速了解这些手势操作,在「系统偏好设置-触控板」里有你想要的一切。(推荐!)&/u& &/li&&li&&u&Apple 官网帮助Multi-Touch: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upport.apple.com/zh-cn/HT20489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c 基础知识:Multi-Touch 手势&/a&&/u& &/li&&/ul&&p&&br&&/p&&p&&br&&/p&&p&&b&篇五、安装与卸载软件&/b&&/p&&p&安装软件建议到 App Store 安装或软件官网下载安装,找到需要的软件然后获取或购买即可,跟 iPhone 上安装软件一样简单。&/p&&p&也可以自行下载软件安装。Mac 软件的格式扩展名是 &b&.app&/b&,网站下载的 app 文件直接拖拽到&b&「应用程序」&/b&文件夹就算安装成功了。卸载软件就更简单了,打开「应用程序」文件夹,把希望卸载的软件 ?+delete 键删除或拖拽到废纸篓。&/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711dd424d69f16e559cc99f70008d7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11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figure&&p&&br&&/p&&p&? 有的时候在网站下载的软件格式是 &b&.dmg&/b& 格式,其实是把软件打包成磁盘影像。只要双击打开,通常会出现快捷界面,只要把小窗口的 .app 拖到 Applications 文件夹就安装成功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cff1e11faa3e4d554df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2& data-rawheight=&12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2&&&/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98a3b052abc081d1badeadbd1926d8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62& data-rawheight=&4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98a3b052abc081d1badeadbd1926d8e_r.jpg&&&/figure&&p&&u&结论:把 .app 软件放到「应用程序」文件夹就是安装软件,从「应用程序」文件夹删除 .app 软件就是卸载。简单吧!&/u&&/p&&p&&br&&/p&&p&&b&篇六、AriDrop与蓝牙&/b&&/p&&p&&br&&/p&&p&用 AirDrop 可以方便地在 Mac与Mac、iPhone与iPhone 甚至 Mac 与 iPhone 之间无线发送分享照片、视频、网站、位置等内容。速度还很快。使用时需要开启Wi-Fi和蓝牙。&/p&&p&&b&在 iPhone 的「控制中心」打开或关闭 AirDrop。&/b& &/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2cb15733afe4222edc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78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br&&/p&&p&&b&直接发送 Mac 里的文件到其他设备&/b&&/p&&p&&br&&/p&&p&选中某个文件,然后右键选择「共享-AirDrop」找到想要发送的设备(iPhone 或 Mac),点击即可共享。&/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7cf30fbd8da1dfbec35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4& data-rawheight=&2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4&&&/figure&&p&&br&&/p&&p&&br&&/p&&p&&b&Finder 里的 AirDrop&/b&&/p&&p&&br&&/p&&p&使用 AirDrop 将文件从 Mac 上的 Finder 中发送到其他附近的设备和 Mac 电脑&/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4e4ba804dd682f06cc3bd875d76694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4e4ba804dd682f06cc3bd875d76694c_r.jpg&&&/figure&&p&(图片来源:Apple官网)&/p&&p&&br&&/p&&p&新款的 Macbook 和 iPhone 的蓝牙都是低功耗的,一直开着也不会很费电。有一次我在大街上,需要处理一个图片发送给同事。就用 MacBook 处理好,尝试通过 AirDrop 发送到手机,虽然大街上没有 Wi-Fi,但是没想到居然也可以传送。只要 iPhone 和 Mac 都开启蓝牙,AirDrop 就可以用啦!&/p&&p&&br&&/p&&p&更多 AirDrop 的内容:&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upport.apple.com/zh-cn/HT20310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c 基础知识:通过 AirDrop 将您 Mac 中的文件发送到附近的 Mac 和 iOS 设备&/a&&/p&&p&&br&&/p&&p&&u&总结:如果你经常需要 iPhone 和 Mac 之间传文件,或者发送文件给你的朋友。AirDrop 是个不错的功能。速度快还不费流量。&/u&&/p&&p&&br&&/p&&p&&b&篇七、Handoff 连续互通&/b&&/p&&p&&br&&/p&&p&这样给你解释 Handoff,你可以在 iPhone 上给邮件写个开头,然后在 Mac 上继续写。或是在 Mac 上浏览网页,然后在 iPhone 上继续浏览同一页面。只要你的设备登录到同一个 iCloud 帐户,一切便会无缝进行。是不是很爽 。&/p&&p&&br&&/p&&p&当然你要先确认你的 Mac 和 iPhone 已经打开了 Handoff 功能。&/p&&p&&br&&/p&&p&Mac 在「系统偏好设置-通用」里:&/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dca78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80& data-rawheight=&7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dca78d_r.jpg&&&/figure&&p&iPhone 在「设置-通用-Handoff 与建议的应用」里:&/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bb95dde59a37dd1c5fa63e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bb95dde59a37dd1c5fa63e6_r.jpg&&&/figure&&p&&br&&/p&&p&举个栗子,比如你正在手机 Safari 上刷知乎,这时你想在 Macbook 上继续看,只需打开 MacBook,发现 Dock 最左边多了个东西没有,点开,懂了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02667feecff9f718fe71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64& data-rawheight=&15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4&&&/figure&&p&&br&&/p&&p&在 Mac 上使用,想在 iPhone 上继续也同理。我现在正在 Mac 的备忘录里写这些东西,我想用手机躺床上继续写,我点开 iPhone 的 Home键,注意解锁屏幕左下角对应 Handoof 图标。点着往上一撸即可。&/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1e26eb5fec96d09d59e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1e26eb5fec96d09d59e8_r.jpg&&&/figure&&p&&br&&/p&&p&更多关于 Handoff 连续互通的使用: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upport.apple.com/zh-cn/HT633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使用“连续互通”功能连接 iPhone、iPad、iPod touch 和 Mac&/a&&/p&&p&&br&&/p&&p&&u&总结:如果你同时拥有 Mac,iPhone 或者 iPad,并且希望两者协作的更好,那 Handoof 是个好东西。&/u&&/p&&p&&br&&/p&&p&&b&篇八、Spotlight&/b&&/p&&p&&br&&/p&&p&前面多次提到的 Spotlight,到底是个什么东西?&/p&&p&这是一个关于神奇搜索的故事,它可以进一步提高 Mac 使用效率。它通常躲在屏幕右上角那个放大镜一样的东西。或者快捷键(&b&control + 空格键&/b&)打开。&/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ca7e839fadbf1eabfd7ca5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4& data-rawheight=&3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4&&&/figure&&p&这时你会看到桌面中央有个漂亮的搜索框。&/p&&p&试试输入 &b&12*83&/b&&/p&&p&再试试输入 &b&30美元&/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f8f5eb38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92& data-rawheight=&5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f8f5eb38c_r.jpg&&&/figure&&p&或输入 &b&微信&/b&,再回车&/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e7a56e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92& data-rawheight=&5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e7a56e1_r.jpg&&&/figure&&p&懂了吧,当然 Spotlight 能做的远不止这些。在即将发布的 OS X El Capitan 上,甚至可以用你自己的话来查找想找的东西。打个比方,你只要输入 &上周拍的照片&,Spotlight 便会显示与之匹配的所有照片。&/p&&p&&br&&/p&&p&&b&篇九、让你的 Mac 更安全一点&/b&&/p&&p&相比 Windows 平台,OS X 的中毒概率比较低。并且由于市场占有率低,病毒开发者多倾向于开发 Windows 病毒。所以一般不需要安装杀毒软件。如果你对电脑安全和隐私比较重视,建议:&/p&&p&&br&&/p&&p&&b&1、给电脑访问权限设置 iCloud 账号登录。&/b&&/p&&p&&b&2、仅允许 Mac App Store 和被认可的开发者下载的应用&/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bb84df433ab0ea8ef01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68& data-rawheight=&5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bb84df433ab0ea8ef010_r.jpg&&&/figure&&p&「系统偏好设置 -安全性与隐私-通用」&/p&&p&&br&&/p&&p&&b&3、打开防火墙&/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12cbe112d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68& data-rawheight=&5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12cbe112d7_r.jpg&&&/figure&&p&「系统偏好设置 -安全性与隐私-防火墙」&/p&&p&&br&&/p&&p&&b&4、开启 FileVault 全磁盘内容加密&/b&&/p&&p&&b&一般用户可以不打开&/b&(开了会对性能有少许的影响)。如果你是公众明显或是害怕什么门的,墙裂建议开启。这样即使别人直接把硬盘拆下来拿走,里面的数据也读取不了也不可能破解的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ddec36aa4fbcb224fcf3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68& data-rawheight=&5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ddec36aa4fbcb224fcf35_r.jpg&&&/figure&&p&&br&&/p&&p&&u&总结:&/u&&/p&&ol&&li&&u&设置 icloud 登录&/u& &/li&&li&&u&无需安装杀毒优化软件&/u& &/li&&li&&u&FileVault 可不用打开&/u& &/li&&li&&u&建议防火墙要打开&/u& &/li&&/ol&&p&&br&&/p&&p&&br&&/p&&p&&b&篇十、Mac 需要关机吗?&/b&&/p&&p&我的建议是日常使用&b&可以不用关机,或者起码不需要经常关机。&/b&除非有系统更新或者电脑有故障需要关机重启,或者你可能一两个月都不会用它,那就关机。&/p&&p&电脑关机这个操作实际上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个人电脑使用遗留下来的习惯。那时候电脑的功耗都比较大,而且系统的内存文件管理、电源管理机制都不像现在这样好。Windows 电脑关机可以省电、释放系统内存空间。但是现在的电脑,不管是 Mac 的 OS X 还是 PC 的新版 Windows,主机和便携超级本的功耗都比过去大大降低,再加上优秀的系统管理机制。电脑系统都可以在一段时间不操作使电脑进入休眠(睡眠)状态,这时候的闪存内容会暂时放在硬盘里,功耗也几乎微乎其微。这时你还要经常关机开机,每次关机和开机都要等待,每天都要在这上面浪费几分钟。某些电脑软件还搞了开机时间比分,真是笑话,很多时候电脑开机时间变慢,这些所谓优化软件「功不可没」。&/p&&p&回到 Mac 上来,我工作用 Mac Mini,一般晚上下班会直接让电脑睡眠而不是关掉它。第二天打开电脑秒到昨天的工作状态。只有在周末时,才会整理这周的文件和工作,然后在下半时关闭一次电脑。而如果用的是 MacBook,它的便携性不仅体现在轻薄,还体现在「合盖即走,开盖即用」的快感。往往当天还剩70%的电,合上盖子睡觉了结果第二天打开电量还剩那么多电。&/p&&p&&u&总结:反正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开关机上就对了。&/u&&/p&&p&&br&&/p&&p&&b&篇十一、推荐常用基本软件&/b&&/p&&p&&br&&/p&&p&&b&1)办公类&/b&&/p&&p&推荐 Apple 自己的 iWork 套装(包括 &b&Pages 文档、Numbers 电子表格和Keynote 演示文稿&/b&),类似 Windows 平台的 office 套装。简单好用,编辑好也能方便导出 Windows 平台支持的格式。安装:App Store&/p&&p&Mac 上也有 MS 的 office 套装,不过我没用过,无法给出建议。感兴趣可以买来试试。&/p&&p&&br&&/p&&p&&b&2)社交类&/b&&/p&&ul&&li&&b&微信&/b& &/li&&li&&b&QQ&/b& &/li&&li&&b&阿里旺旺&/b&&/li&&/ul&&p&&br&&/p&&p&&b&3)工具类&/b&&/p&&ul&&li&&b&AppCleaner &/b&更干净的卸载软件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freemacsoft.net/appclean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官网下载链接&/a& &/li&&li&&b&Thunder&/b& 迅雷,比 Windows 简约清爽多了。有时你会需要它。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ac.xunlei.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官网下载链接&/a& &/li&&li&&b&The Unarchiver&/b& 解压缩的,解决一些系统解压不了的格式文件。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unarchiver.c3.cx/unarchiv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官网下载链接&/a& &/li&&li&&b&MindNode&/b& 思维脑图,简单美观,不用教一看都会用。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indnode.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官网下载链接&/a& &/li&&li&&b&Pixelmator&/b& Mac 上的 PS,多次获苹果的 App 大奖。好用不贵。&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pixelmator.com/ma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官网下载链接&/a& &/li&&/ul&&p&&br&&/p&&p&&b&4)媒体播放类&/b&&/p&&ul&&li&&b&MPlayerX&/b& 支持基本上所有视频格式,支持外挂字幕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layerx.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官网下载链接&/a& &/li&&li&&b&VOX&/b& 性感强大的无损音乐播放器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oppertino.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官网下载链接&/a& &/li&&li&&b&网易云音乐&/b& 国产良心,登录网易账号可听320Kbps。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usic.163.com/%23/downloa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官网下载链接&/a&&/li&&li&&b&IINA&/b& 视频播放器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lhc70000.github.io/iin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modern video player for macOS&/a&&/li&&/ul&&p&&br&&/p&&p&&b&篇十二、结尾(以下无干货)&/b&&/p&&p&&br&&/p&&p&零零散写这么一大坨,几千来字,竟然用了一整天,可见写字的效率不是一般的慢。先是在备忘录里写,查资料,看App官网,问谷歌,找图,截图,翻以前自己在知乎上写的答案和别人的答案。写着写着自己也感觉有点长了,就放到 Pages 上继续写,保存到 iCloud 里自动同步,这样就不怕会丢失。想尽力写得言简意赅,让从没接触过 Mac 的小小白也能看得懂。但是自己文笔还是小学作文800字的水平,也就只好字句斟酌,反复修改。但是毕竟没有把握到底别人看来会好不好,看不看得懂。也感觉到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写代码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p&&p&&br&&/p&&p&目前只能想到这么多,肯定有些好的东西没有想到,还有一些东西偏高级了,小白一开始也不会常用到,就没有加进去。当中肯定也有不严谨和错的地方,都只能在日后更新了。日后可能还会有篇十三、篇十四,或许也会写写高级进阶篇,iPhone 篇,Apple Watch 篇。我本人也只是苹果产品的用户,算不上资深果粉,很多东西也是一边了解,觉得好的再拿来用。&/p&&p&&br&&/p&&p&如果你在使用 Mac 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可以善用 Apple 官网和搜索引擎,一般都能找到答案。或者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山芋不是水果」给我留言,我会很乐于帮助你。&/p&&p&macOS 是 Mac 的灵魂,它有它的优雅高效,也有它值得吐槽和反人类的地方。但是既然你选择了把 Mac 作为你的工具,你的帮手。不妨花一点点时间去了解它,渐渐熟悉后也就得心应手了。&/p&&p&&br&&/p&&p&------------------------&/p&&p&&br&&/p&&p&欢迎关注我的 Mac 小白微信公众号:&b&Mac派(ID:macpai)&/b&&/p&
多图预警。这个答案不是推荐该买哪款 MacBook 的,也不是比较 Windows 和 OS X 孰优孰劣。而是对于真正的 Mac 小白用户,在拿到第一台 Mac 时最好先了解的主要关于 Mac 系统使用的东西。对于使用 Mac 有一定经验的童鞋,请出门左拐,下面的东西可能对你帮助…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cfec805a93f8f977a9ab1ac18ebe3a6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2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cfec805a93f8f977a9ab1ac18ebe3a6_r.jpg&&&/figure&&blockquote&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ACPI)的应用已经广泛分布在计算机领略的各个细分市场。从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到工作站和服务器上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从体系架构上来看,不光X86阵营,ARM生态圈也加入进来。那究竟什么是ACPI,为什么要采用ACPI呢?&/blockquote&&h2&&b&Why ACPI?&/b&&/h2&&p&PC生态圈玩家众多,有OS 厂商(OSV)定期发布操作系统,如Windows,Ubuntu;芯片厂商提供CPU等,如Intel, AMD;主板厂商(OEM)提供电脑主板;扩展板提供显卡等等PCIE扩展卡;内存厂家推出一代一代不同的内存条等等。DIY玩家可以自由选择搭配合适/兼容的产品搭配出自己心仪的机器,休闲上网用户花2000多元就可以搭配出一套可用的电脑,而游戏玩家则可能花费上万元才能满足游戏配置需求。DIY市场的存在使一个厂商(例如苹果MacBook)垂直整合整个链条成为不可能。这样,OS厂家就面临一个难题:如何能够让一个OS可以在所有这些搭配中得到一致的运行感受?能不能抽象出一层接口,它既能用统一形式报告硬件的不同,又留给主板厂商足够的灵活性可以做出大胆的创新应用?&/p&&h2&&b&ACPI诞生&/b&&/h2&&p&在ACPI诞生前,高级电源管理(APM, 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将电源管理几乎完全交给BIOS,呆板而限制很多,这让微软十分不爽,它希望在电源管理和硬件配置上能有更多的自主权,这也是合理的,谁比操作系统更懂现在用户在干什么呢?&/p&&p&1997年由英特尔、微软、东芝公司共同提出、制定了ACPI 1.0规范。ACPI,顾名思义,就是配置硬件和管理电源的规范。2000年8月康柏和凤凰科技加入,推出 ACPI 2.0规格。2004年9月惠普取代康柏,推出 ACPI 3.0规格。日則推出 ACPI 4.0规格。日推出ACPI 5.0规格。由于ACPI技术正被多个操作系统和处理器架构采用,该规格的管理模式需要与时俱进。2013年10月,ACPI的推广者们一致同意将ACPI的属有归到UEFI论坛。从那以后新的ACPI规格将由UEFI论坛制定。最新的规范是ACPI 6.1,大家可以在&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uefi.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elcome to 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Forum&/a&上下载到最新的版本。&/p&&p&Windows 98是微软第一个支持ACPI的操作系统。FreeBSD v5.0是支持ACPI的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Linux、NetBSD和OpenBSD等都支持ACPI。&/p&&p&ACPI整体框图如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0ffa36e895ee625f188ce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63&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0ffa36e895ee625f188ce5_r.jpg&&&/figure&&p&&br&&/p&&p&可以看出它并不包含古老的PIC,CMOS,PIT等等规范,这些我们称之为Legacy支持。ACPI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p&&p&&b&1.系统电源管理&/b&(System power management)&/p&&p&&b&2.设备电源管理&/b&(Device power management)&/p&&p&&b&3. 处理器电源管理(Processor power management)&/b&&/p&&p&&b&4.设备和处理器性能管理&/b&(Device and processor
performance management)&/p&&p&&b&5.配置/即插即用&/b&(Configuration/Plug
and Play)&/p&&p&&b&6.系统事件&/b&(System Event)&/p&&p&&b&7.电池管理&/b&(Battery management)&/p&&p&&b&8.温度管理&/b&(Thermal management)&/p&&p&&b&9.嵌入式控制器&/b&(Embedded Controller)&/p&&p&&b&10.SMBus控制器&/b&(SMBus Controller)&/p&&p&我们前面几篇CPU电源管理的定义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出处,从整体来看整个电源状态转化图如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5a8ae93fe5a98da742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15& data-rawheight=&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5a8ae93fe5a98da742c_r.jpg&&&/figure&&p&&br&&/p&&p&G0/G1/G2/G3表示整体的状态,S1/S2/S3/S4/S5表示睡眠状态,C1/C1../Cn和P0/P1..Px就是我们前文的Pstates(EIST)和CStates,D0/D1/D2/D3表示不同的设备电源状态。有机会我们再详细介绍G/S/D的内容。&/p&&p&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可以将ACPI可以看作分为两个部分:&br&&/p&&p&&b&1.
各种表单(Tables)&/b&。这些表单描述了系统的各种状态,如MADT,SRAT等等,这些状态需要OS知晓,例如有多少个CPU(逻辑上),NUMA亲缘关系如何,APIC等等。&/p&&p&&b&2.
由Differentiated System Description Table (DSDT)和Secondary System Description Table (SSDT)指向的AML代码&/b&。这是一种ACPI规范规定的伪代码,可以想象成Java的Bytecode(功能上相差巨大)。它由ASL编译而成(对应于Java source code)。ASL程序提供了OS和固件调用的接口(method)。ACPI定义了很多预定义的Method,通过它们,OS和firmware互相传送信息(例如 主板PCI设备树,IRQ,OS支持哪些功能等等);OS还可以调用firmware提供的接口;固件从OS那里能得到各种事件(Event)的通知等等。这点正是ACPI强大灵活之处。&/p&&p&&br&&/p&&h2&&b&ACPI VS APM&/b&&/h2&&p&如前面提到的,ACPI取代了APM。这主要归咎于APM将电源管理归于BIOS,OS无从插手,而且其只有电源管理的能力而没有配置的功能(ACPI里的Configuration)。有趣的是APM也是微软和Intel发明的,那是在1992年,他们为了支持那时候才开始火热的IBM兼容机,才加上了电源管理模块。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才没过几年就不得不提出新的规范。从APM到ACPI的转化使得OS可以全面掌控各个电源模式的转化,并提供了配置功能。&/p&&p&&br&&/p&&h2&&b&ACPI VS FDT/DT&/b&&/h2&&p&对于ARM和PowerPC世界的人来说,FDT(Flattened Device Tree)/DT(Device Tree)已经占据统治地位很久了。它的诞生源于Linus对于ARM各种SOC与Linux kernel driver强耦合性的一次大爆发(说是 pain in the ass)。从此DT的被设计出来了,ARM的耦合性得到了一定的缓解。那时ARM控制着嵌入式和手机世界,X86统治着PC和服务器,曲径分明,井水不犯河水,而ACPI和FDT也相安无事。和平没有持续很久,在X86试图进入手机领域时,ARM也试图进入PC和服务器,大战爆发了。ARM世界的FDT在新战场受到了残酷的抵抗,PC和服务器的玩家们不喜欢FDT,他们希望用一套工具集(toolchain)能同时解决两家问题,他们提出的理由也很有道理:FDT没有ACPI灵活!确实,FDT虽然在提供各种表单方面近似于ACPI,却缺少AML/ASL这样的灵活性。结局是ARM世界宣布在PC和服务器领域全面淘汰FDT,换用ACPI,而在嵌入式系统继续使用FDT。这也是合理的,毕竟嵌入式系统不需要这么多的灵活性,而迁移的代价是巨大的。另一方面,ACPI却随着X86进入嵌入式领域而在X86嵌入式领域生根发芽。&/p&&h2&&b&ACPI VS UEFI???&/b&&/h2&&p&有人也许会说ACPI提供了OS可用的硬件抽象和接口(method),UEFI也提供了抽象和接口,是不是也有冲突?其实两者面向的方面不同,ACPI主要是从硬件抽象的角度来抽象硬件,UEFI是从软件一致方向定义规范。这也是他们不但没有替代关系,反而从ACPI 5.0 开始ACPI并入UEFI论坛管理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ACPI和UEFI没有绑定关系,ACPI可以在uboot上实现,而UEFI也可以报告DT,但他们一起工作起来会更加顺畅。UEFI提供了帮助安装更新ACPI table的接口(protocol).大家可以在UEFI/PI spec里面找到相应的接口定义。&/p&&h2&&b&后记&/b&&/h2&&p&ACPI规范林林总总一千多页,涵盖了很多方面,从EC到服务器的错误报告(APEI)很多细节,这里只是从整体介绍一下。&/p&&p&&b&UEFI历史和架构其他文章:&/b&&/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UEFI和UEFI论坛 - 知乎专栏&/a&&/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UEFI背后的历史 - 知乎专栏&/a&&/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ACPI与UEFI - 知乎专栏&/a&&/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UEFI安全启动 - 知乎专栏&/a&&/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UEFI与硬件初始化 - 知乎专栏&/a&&/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UEFI架构 - 知乎专栏&/a&&/p&&p&欢迎大家关注本专栏和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微信公众号&UEFIBlog&,在那里有最新的文章。同时欢迎大家给本专栏和公众号投稿!&/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5479ebdd2351fcdcfb0771bd06fff3a_b.jpg& data-rawwidth=&344& data-rawheight=&3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4&&&figcaption&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加入UEFIBlog公众号&/figcaption&&/figure&
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ACPI)的应用已经广泛分布在计算机领略的各个细分市场。从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到工作站和服务器上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从体系架构上来看,不光X86阵营,ARM生态圈也加入进来。那究竟…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ba71da893b096a3615c98_b.jpg& data-rawwidth=&465&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ba71da893b096a3615c98_r.jpg&&&/figure&&p&EIST-智能降频技术,它能够根据不同的系统工作量自动调节处理器的电压和频率,以减少耗电量和发热量。它的引入,大大节省了CPU在低工作量的能耗,受到极大欢迎,从此每一代Intel CPU上都有了它的身影。本文介绍了它的历史和工作原理&/p&&h2&&b&理论基础&/b&&/h2&&p&CPU耗电量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来衡量:&/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e051fd74a263cd3b0b6de0a72ea28b4_b.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3& data-rawheight=&2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3&&&/figure&&p&很像质能方程有没有?其中C代表电容率(Capacitance),与CPU的制程和工艺等相关,在CPU出厂时就已经确定下来,是个常数(吐槽下,中文版的Wikipedia解释是错误的)。P是能耗(Power),F代表频率(frequency),V是电压(Voltage)。当CPU在很高的频率上运行时,效能很高但耗电量很大。如果我们能在CPU运算量不大时,让它降频运行,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少公式中P的消耗,同时我们可以降低电压,从而更大的节约能耗,同时降低风扇等的噪音。如果这个降低不会降低用户使用体验,或者说用户几乎感觉不到,那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实际情况远比这个复杂,如果给定任务,更快的算完,CPU可以进入更省电的C state,而不会傻等,实际省电不会像这个近乎三次方的关系,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极大的节省耗电。这就是EIST能省电的理论基础。&/p&&h2&历史&/h2&&p&&b&1.史前时代&/b&&/p&&p&它的由来很有一段历史了。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古堡。。。。。咳咳,对不起,穿越了。在Intel的奔腾芯片早期时代(I, II),CPU开机就以固定频率运行,从不停歇。而人们大部分时间实际上是用不到CPU全部的算力的。因为笔记本电脑的特殊性,耗电问题尤为严重。&/p&&p&&b&2.省电技术的引入&/b&&/p&&p&需求带来了研发的动力,在1999年后期,一项代号为Geyserville (GV)的技术被引入奔腾M系列CPU。在2000年1月,这项技术有了官方的名字:SpeedStep。从此它就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演化之路:&/p&&p&&b&·
SpeedStep (GV1.1)&/b&&/p&&p&最早被引入奔腾M III,也就是笔记本电脑版奔腾。原理十分简单:双模式工作--全功率模式和省电模式。插上电源时,全速工作;电池供电时,已几乎一半主频工作(当然可以手动切回全速模式)。&/p&&p&&b&· Enhanced SpeedStep (GV2.1)&/b&&/p&&p&加入了根据工作量自动在两个主频间切换的功能。实际上CPU就可以工作在三种模式下了:省电模式,性能优先模式和自动模式。&/p&&p&&b&· Enhanced SpeedStep (GV2.2)&/b&&/p&&p&加入了Deep Alert mode。可以已更低的电压工作在省电模式下。&/p&&p&&b&·EIST(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GV3)&/b&&/p&&p&这版做出了巨大的改进,从此不再是只有两种频率可以选择了,而是有一个范围可以选择,通常以100MHz为一个步进(Step)。举个例子,奔腾M 1.5GHz可以有1.5,1.4,1.3,1.2,1.1,1.0,0.9,0.8和0.7GHz可以选择。&/p&&p&从此EIST进入了稳定期,改进主要集中提供在更多的步进,和进入多核CPU后,降频的粒度上的改进。在后面原理部分有详细的介绍。&br&&/p&&p&操作系统在接受EIST上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从最早的OS透明,全部由SMM完成(意味着延迟很大);到由硬件供应商(IHV)提供驱动;最后现代的OS已经全部自带全部支持,无需用户操心。而固件中EIST也从缺省的关闭,到缺省打开,SMM模式的EIST代码也已经从固件里面消失了。EIST功能现在不但出现在笔记本CPU中,在台式机和服务器CPU中也变成了必不可少的关键功能。&/p&&h2&工作原理&/h2&&p&首先我们要明白,OS主导了在整个EIST在的各个频率的切换,只有它最了解工作量。同时EIST要工作,硬件,固件和OS三方缺一不可。我们也就从这三个方面介绍它的工作原理。&/p&&p&&br&&/p&&p&&b&1.硬件&/b&&/p&&p&Intel CPU是EIST可以工作的硬件基础。它通过一系列寄存器保证固件和OS可以得到足够的信息,有足够的手段控制EIST的工作模式。&/p&&p&&b&2.固件&/b&&/p&&p&说到固件,不得不提到ACPI。ACPI全称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我们以后再详细介绍它,这里只需要知道它是固件和OS的电源管理接口和模型。其中ACPI规范定义了CPU的工作状态,包含S-States(这个是整个系统)、C-States和P-States三种,其中S-States(Sleeping states)指系统睡眠状态,C-States(CPU Power states)指CPU电源状态,而P-States(CPU Performance states)则指CPU性能状态。当然除了这三种外,还有G-States(全局状态)和D-States(设备状态)。整个关系如下图:&/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772eb202cae239a1cd5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772eb202cae239a1cd5c_r.jpg&&&/figure&&p&而EIST各个工作频率是通过在C0(C-states以后再介绍)下的各种P-states表现出来的。固件要支持EIST,至少需要做以下工作:&/p&&p&&br&&/p&&p&&b&1)检测和打开/关闭EIST&/b&&/p&&p&固件可以通过CPUID来检测CPU是否支持EIST,如果不支持就没什么事了。如果支持的话,主要的步骤就是使用WRMSR去写IA32_MISC_ENABLES开启EIST。&/p&&p&&br&&/p&&p&&b&2)计算各种EIST参数&/b&&/p&&p&当固件开启CPU EIST以后就需要计算出该CPU支持的各种参数,如MinRatio(MaxEfficiencyRatio) 、MaxRatio、RatioStepSize和NumStates,所有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CPU MSR直接或者间接的获得,其中MinRatio MaxRatio都可以从PLATFORM_INFO中获得(不同的bits),NumStates就是二者的差。CPU的工作频率 = BCLK * Ratio,旧架构的CPU BCLK通常是由clock gen给出的,通常上是100/200 MHZ。新架构下CPU clock gen是内置的,BCLK固定是100MHZ。&/p&&p&这里需要特别说明,在打开Turbo Mode(官方名字:睿频或智能加速技术,Intel Turbo Boost Technology),最高频率(即P0)要留给Turbo Mode。CPU会自动判断该使用什么样的频率。关于睿频和它的原理,不在本文的范围内。&/p&&p&&br&&/p&&p&&b&3)填充各种ACPI的table&/b&&/p&&p&&br&&/p&&p&&b&l.
_OSC & _PDC&/b&&/p&&p&_0SC(Operating System Details) & _PDC(Processor Driver Capabilities)在功能上比较接近,基本上供OSPM(&/p&&p&Operating System-direct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Management,操作系统电源管理模块 )和OS驱动调用和固件传递一些关于P-state是否支持和实现方式的一些设定;另外关于_PSD Coordination Type也是有_PDC提供的。&br&&br&&/p&&p&&b&II .
_PSS&/b&&/p&&p&Performance Supported States用于回报OSPM 该平台所支持的Processor Performance States的数量 并且通过一个packaged list的形式回报出该P-State的internal CPU core frequency、typical power dissipation、control register values、status register values。第0个package表示该平台所支持的最高的P-state,第n个package表示最低的P-state。Packaged lists的格式如下所示,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关于Control和Status这两个参数,其中Control表示要写到 MSR IA32_PERF_CTRL中的值,Status用于当OSPM通过WRMSR 写完IA32_PERF_CTR之后再读取IA32_PERF_STATUS中的值并和Status做比较 以确定P-state切换是否已经完成。&/p&&p&前面部分已经提到如何计算MinRatio、MaxRatio、RatioStepSize、NumStates的值了,我们就可以将这些值填入_PSS packaged lists之中了。下面是一个_PSS的具体的例子,这个例子中MinRatio = 0x0c、MaxRatio = 0x10、RatioStepSize = 0x01、NumStates = 5。 &br&&br&&/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Name (_PSS, Package()
Package(){, 10, 10, 0x0},
Package(){, 10, 10, 0x000F, 0x000F},
Package(){,
10, 10, 0x000E, 0x000E} ,
Package(){, 10, 10, 0x000D, 0x000D},
Package(){,
10, 10, 0x000C, 0x000C}
}) // End of _PSS object
&/code&&/pre&&/div&&p&另外当该平台支持Turbo Mode时 P0将会report为Turbo Mode。&/p&&p&需要说明的是一般的做法是在SSDT中填入空的_PSS占位表,而当正式启动时,再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修改(Patch)入正确的值。&/p&&p&&b&III._PCT&/b& &/p&&p&Performance Control用于将P-state MSR interface 报告给OSPM,OSPM通过_PCT 报告出来的操作切换P-states(OSPM不止运行在Intel CPU上),在过去,这里往往返回一个IO端口,用于陷入(trap)SMM,由固件来通过MSR切换不同的状态。在新近的CPU架构下_PCT通常report native mode也就是FFH的方式,然后OSPM就通过CPU 驱动(它知道要操作哪些MSR)来切换。&br&&br&&b&lV.
_PPC&/b&&/p&&p&Performance Present Capabilities用于动态的告知OSPM该平台当前所支持的最高级别的P-state,它返回的值就是_PSS中的Packaged lists中的entry num,如_PPC return 0表示支持_PSS中report的所有的P-state [p0,pn]; return 1就表示支持[p1,pn]之间的P-state。&/p&&p&上面的逻辑通过程序看可能会更加直观。大家可以访问在Github上的Minnow3项目的源程序。&/p&&p&1)和2)的代码在&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github.com/tianocore/edk2-platforms/blob/devel-MinnowBoard3/Silicon/BroxtonSoC/BroxtonSiPkg/Cpu/PowerManagement/Dxe/PerformanceStates.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github.com/tianocore/ed&/span&&span class=&invisible&&k2-platforms/blob/devel-MinnowBoard3/Silicon/BroxtonSoC/BroxtonSiPkg/Cpu/PowerManagement/Dxe/PerformanceStates.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3)的代码在&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github.com/tianocore/edk2-platforms/blob/devel-MinnowBoard3/Silicon/BroxtonSoC/BroxtonSiPkg/Cpu/AcpiTables/CpuSsdt/Cpu0Ist.as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ianocore/edk2-platforms&/a&&/p&&p&&br&&/p&&p&&b&3.OS&/b&&/p&&p&如前所述,OS知道现在的工作量,由它来决定是不是要在各个P-states之间迁移。对Windows来说,其维护一个叫做电源策略管理器(power policy manager)的模块,在用户选择了不同的运行场景(可以调用powercfg.exe查看修改)情况下,根据目前工作量来调用processr.sys,这是个通用驱动,它再调用不同的CPU厂商的特有驱动来切换,Intel的EIST驱动是intelppm.sys,在Win10里你还可以找到它。需要指出的是,intelppm.sys并不是Intel产出的,他是微软为Intel CPU写的驱动,这和很多板卡驱动由硬件供应商来提供不同。Linux的支持始于Linux 2.6,由cpufreq来提供支持。&/p&&h2&后记&/h2&&p&所有的知识点都介绍完了,下面就是彩蛋部分了。前面提到的降频在粒度上的改进,是指每次降频的作用范围。过去一次降频需要整个Package里的所有core都进入同一频率,从而最高的可以下降的频率决定了最后频率(进入C-state的除外)。而在引入了内嵌的电压管理器后,不同的core可以进入不同的pstate(per core pstate),从而更加省电。这项技术需要固件对Domain等做一些调整,而对OS是透明的。&/p&&p&一些有意思的分支话题我们可以深入思考一下:&br&&/p&&p&1.
CPU在C0状态下有两种手段降低功耗的方法,其一是之前介绍过的P-state,另一个就是T-state。T-sate全称就是Processor Throttling States,它为OSPM提供另一种降低系统负载和温度的能力,听上去可能和P-state很像,其实是有区别的,你知道是在哪里吗?&/p&&p&2.
AMD提供了类似技术:Cool 'n' Quiet。俗称冷又静,它和EIST的区别在哪里呢?&/p&&p&&b&其他CPU电源管理文章:&/b&&/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CPU省电的秘密(二):CStates - 知乎专栏&/a&&/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睿频:榨干CPU所有的潜力(CPU电源管理系列番外篇) - 知乎专栏&/a&&/p&&p&欢迎大家关注本专栏和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微信公众号&UEFIBlog&,在那里有最新的文章。同时欢迎大家给本专栏和公众号投稿!&/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5479ebdd2351fcdcfb0771bd06fff3a_b.jpg& data-rawwidth=&344& data-rawheight=&3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4&&&figcaption&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加入UEFIBlog公众号&/figcaption&&/figure&
EIST-智能降频技术,它能够根据不同的系统工作量自动调节处理器的电压和频率,以减少耗电量和发热量。它的引入,大大节省了CPU在低工作量的能耗,受到极大欢迎,从此每一代Intel CPU上都有了它的身影。本文介绍了它的历史和工作原理理论基础CPU耗电量可以用…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ca7e28fcb0f53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ca7e28fcb0f53_r.jpg&&&/figure&&p&前一篇关于EIST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CStates,这里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它的由来和运行机理。&/p&&h2&原理篇&/h2&&p&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EIST,OS在工作任务不重的时候,可以调用硬件提供的接口对CPU进行降频降压以节省用电。但是如果不但任务不重,而是无事可干怎么办,为什么不干脆关掉这个内核呢?&/p&&p&想象一下,我们新建了一个有八个大车间的新工厂,厂房干净漂亮,传送带笔直干净,各个厂房之间有宽阔的道路,到处照明充足,在车间外还有外围仓储库,和总的入厂出厂和后勤支持部门。更妙的是,这里全部机器人操作,只有你坐在总经理办公室里,手握一个可以控制各个地方的遥控器。你的最大敌人是需求极度不明确,随时都有可能变化,为了更大的利益,你会如何安排生产策略呢?聪明的你当然会在需求很大时加大马力全力生产,以求最大效益。在需求不足时,可以让有的生产线传送带减慢些,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需求进一步下滑时,你会停掉某个车间的流水线,同时切断流水线机器人的电源,你还留有后手,在需求回升时随时可以恢复生产。需求还是很糟糕一段时间后,你会干脆关掉这个车间,让机器人都回到仓库中,关掉车间所有的照明等等的电力,这样几乎不会消耗什么东西了,不过要恢复生产就要费一番时间了。在明确是淡季后,你关掉了几个相邻车间,并关闭其共享的道路和后勤部门,清空了附近的仓库,进一步减低消耗。在做这些事时,你需要仔细衡量各个时机,以在省电和不会被忽然来到的需求弄得焦头烂额之间寻求平衡,越节省电力,要恢复全力生产就越麻烦,而你必须做到心中有数。&/p&&p&这里你就是OS(操作系统),工厂是CPU,而车间就是内核(假设八核),仓库是Cache;各个省电的级别可以映射到不同的CStates(第一个调慢流水线是Pstates),你聪明的抉择自然归于OS的电源管理策略了。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直接呢?&/p&&h2&历史&/h2&&p&你也许会吃惊于这个低功耗概念是在486DX就部分引入了,远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越来越多更加省电的状态被引入到最新的CPU中。在深度上,最开始只有C1,接着C2、C3、C5、C6、C7等等陆续得到支持。在广度上,开始时Thread级别的(HT情况下,一个Core有两个Thread),后来加入了Core级别的,在多CPU的系统上还引入的CPU整体的CStates(Package CStates)。在最深的Package CStates下的CPU,耗电几乎为0了。下面有张简表我们可以看看各个CPU的支持程度:&/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5664dfe0c5aa2bb52a5c9bf7cac255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93& data-rawheight=&5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5664dfe0c5aa2bb52a5c9bf7cac2551_r.jpg&&&/figure&&p&&br&&/p&&p&操作系统最开始只是简单的在Idle(空闲)时调用HLT指令从而进入C1。在Windows95开始支持ACPI后,才开始支持其他的CStates。&br&&/p&&h2&实现&/h2&&p&和上一篇文章一样,我们还是要强调,OS主导了在整个CStates在的的切换,只有它最了解工作量。同时CStates要工作,硬件,固件和OS三方缺一不可。我们也就从这三个方面介绍它的工作原理。&/p&&p&&b&1. 硬件&/b&&/p&&p&Intel CPU是CState可以工作的硬件基础。它通过一系列寄存器保证固件和OS可以得到足够的信息,有足够的手段控制CState的工作模式。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下各个不同的CStates。&/p&&p&&b&·
C1&/b&&/p&&p&所有的X86 CPU都有个HLT(”Halt”)指令,调用后,CPU会进入idle模式,什么事也不干,直到收到中断。这里是个绝佳场所可以用来节电,Intel在这里引入了C1状态,关闭了时钟信号(内部bus和APIC除外)。由于时钟信号驱动内核里绝大多数部件,它的停止,让这些设备也停止了运行,从而减少了电能消耗。有趣的是HLT指令自从8086开始就有了,这次的功能扩展几乎不要任何软件改动就能省电。&/p&&p&在Core 2 Duo(酷睿2)引入了C1E(Enhanced Halt),在关闭时钟的基础上调低了电压,从而更加省电。如果你在固件中打开它,HLT时会自动进入C1E而不是C1。&/p&&p&&b&·
C2/C3&/b&&/p&&p&C2也是在486DX引入,它增加了一个STPCLK(“Stop Clock”)引脚,这在某种程度上和C1很像,不同点在于,一个是软件触发的(C1),一个是硬件触发的(C2)。后来加入的关闭时钟发生器的功能让耗电进一步减少。后面C2E也出现了,C3开始内部的BUS和APIC时钟也被关闭,这里不再赘述。&/p&&p&要特别强调的是,C1,C2和C3下,Cache一致性是得到保证的,从而恢复现场速度也很快。&/p&&p&&b&·
C4/C6/C7&/b&&/p&&p&C4/C6/C7下,越来越多内部设备的上下文状态信息(Context)也被封存和冻结,Catch被清空和关闭。如此一来,要恢复现场变得越来越耗时。同时Cache一致性也被破坏,OS需要知道它何时需要清理Cache。&/p&&p&&b&2.固件&/b&&/p&&p&前文中已经提到ACPI,这里不再赘述。CStates的状态转换如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e23da47eb60eb0d684ae7ca1e9951a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e23da47eb60eb0d684ae7ca1e9951a1_r.jpg&&&/figure&&p&&br&&/p&&p&这里要强调一下,ACPI的C1,C2,C3并不等同于硬件提供的C1,C2,C3,C5..C7。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他们个数并不一致。ACPI的CStates是个软件抽象概念,它认为进入更深的Cstate时会有更大的延时,通常延迟越大功耗对应的Cstate的功耗就越低。APCI规定C0 C1 C2需要保持cache的一致性(要保证CPU cache中的数据一定要是最新的数据),C3以及后续的state就没有这个要求了。C0和C1必须支持,而C2/C3就是可选项了。如此一来,固件就有责任将ACPI的CStates映射到合适的硬件的CStates上来。通常C0,C1,C2/C3基本一致(硬件C3和C2基本二选一),而硬件的C4到C7我们都会映射到ACPI C3上了(ACPI C3不一定唯一,后面有介绍)。&/p&&p&要完成基本的CStates的支持固件应该含有以下步骤:&/p&&p&&b&I.
打开关闭CStates&/b& &/p&&p&BIOS可以通过CPUID function 5 来检查 CPU是否支持Cstate,以及支持哪些Cstate(C1 C1E C3 C6 C7),支持的最大的Cstate也可以通过MSR去设定,默认情况下增强型Cstate以及IO MWAIT Redirection是不支持的,固件要根据系统的需求决定是否开启支持该功能的寄存器。&/p&&p&&b&II.
初始化&/b& &/p&&p&硬件提供我们两种方式进入CStates(除了C1):一个IO端口或者MWAIT指令。关于MWAIT,这里不再展开讨论,只需要知道MWAIT的方式通常延迟更小,因为不需要做耗时的IO操作。这里我们要根据用户选择或者预设,开启或者关闭MWAIT的支持。&/p&&p&&br&&/p&&p&&b&III.
填写各种ACPI tables&/b&&/p&&p&&b&1.
_OSC & _P.DC&/b&&/p&&p&_0SC(Operating System Details) & _PDC(Processor Driver Capabilities)在功能上比较接近,基本上供OSPM调用和BIOS传递一些关于Cstate Pstate Tstate是否支持,以及支持的程度和实现方式的一些设定,BIOS可以依据OSPM的参数回报相应的ACPI Structures。&/p&&p&&b&2.
_CST&/b&&/p&&p&_CST 汇报给OSPM的有关该平台CPU所支持的C-state的信息。它的格式如下所示:&/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CSTPackage : Package ( Count ,
CState ,…,
&/code&&/pre&&/div&&p&其中Count表示所支持的Cstate的个数&/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CState: Package ( Register ,
&/code&&/pre&&/div&&p&Register表示OSPM调整C-state的方式,Type表示CState的类型(1=C1, 2=C2, 3=C3)。Latency表示进入该Cstate的最大的延迟, Power表示在该Cstate时的功耗(单位是毫瓦)。下面是个样例,这个CPU支持4个Cstate,其中C1使用FFixedHW的方式访问,其它3个Cstate都是通过IO方式。&/p&&p&Name(_CST, Package() &/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
Package(){ResourceTemplate(){Register(FFixedHW, 0, 0, 0)}, 1, 20, 1000},
Package(){ResourceTemplate(){Register(SystemIO, 8, 0, 0x161)}, 2, 40, 750},
Package(){ResourceTemplate(){Register(SystemIO, 8, 0, 0x162)}, 3, 60, 500},
Package(){ResourceTemplate(){Register(SystemIO, 8, 0, 0x163)}, 3, 100, 250}
&/code&&/pre&&/div&&p&&b&3.
_CSD&/b&&/p&&p&C-State Dependency 用于向OSPM提供多个Thread(逻辑Core)之间Cstate的依赖关系。比如在一个Dual Core的平台上,每颗核可以独立运行C1但是如果其中一个核切换到C2,另一个也必须要切换到C2,这时就需要在_CSD中提供这部分信息。&/p&&p&上面的逻辑通过程序看可能会更加直观。大家可以访问在Github上的Minnow3项目的源程序。代码在&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github.com/tianocore/edk2-platforms/blob/devel-MinnowBoard3/Silicon/BroxtonSoC/BroxtonSiPkg/Cpu/AcpiTables/CpuSsdt/Cpu0Cst.as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ianocore/edk2-platforms&/a&&/p&&p&&b&3.OS&/b&&/p&&p&OS在收集到了各个ACPI CStates的耗电和延时数据后,会综合考虑迁移到各个状态的代价,而这些是一个叫做电源策略管理器(power policy manager)的模块来管理,在用户选择了不同的运行场景(可以调用powercfg.exe查看修改)情况下,根据目前工作量来调用processr.sys,这是个通用驱动,它再调用不同的CPU厂商的特有驱动来切换,Intel的EIST驱动是intelppm.sys,&/p&&h2&后记&/h2&&p&现在不但各个操作系统利用CStates来省电,甚至在固件的短短运行周期里也会在内核不工作时使其进入Cstate。有兴趣的人可以查看EDKII的CPU代码,其通过一个PCD来控制Idle时是Busy Idle, HLT还是更深的Cstate。&/p&&p&其他CPU电源管理文章:&/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CPU省电的秘密(一):EIST - 知乎专栏&/a&&/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睿频:榨干CPU所有的潜力(CPU电源管理系列番外篇) - 知乎专栏&/a&&/p&&p&欢迎大家关注本专栏和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微信公众号&UEFIBlog&,在那里有最新的文章。同时欢迎大家给本专栏和公众号投稿!&/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5479ebdd2351fcdcfb0771bd06fff3a_b.jpg& data-rawwidth=&344& data-rawheight=&3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4&&&figcaption&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加入UEFIBlog公众号&/figcaption&&/figure&
前一篇关于EIST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CStates,这里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它的由来和运行机理。原理篇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EIST,OS在工作任务不重的时候,可以调用硬件提供的接口对CPU进行降频降压以节省用电。但是如果不但任务不重,而是无事可干怎么办,为什…
&p&全文手打,转载请注明原作者。&/p&&p&警告!你即将看到的这篇文章富有主观色彩,同时还饱含着一个天天给妹子修电脑自己却没有妹子的苦逼单身狗的怨念。如被负能量附体,想狂喷答主宣泄愤怒,请在评论区回复。答主视心情回复或拉黑。&/p&&p&首先,我要先梳理一下,现在国内能买到的品牌。&/p&&p&第一部分,欧美系&/p&&p&一.惠普(h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13c9be13ae396a90a8ea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400& data-rawheight=&1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13c9be13ae396a90a8eac_r.jpg&&&/figure&&p&&br&&/p&&p&惠普是老牌电脑生产厂商,曾经常年占据全球笔记本销量榜首(去年还是前年的时候,这个名头被联想夺下)。早期是造电子测试仪器和音响的。旗下产品线众多,打印机,服务器,个人pc等都有涉及。在笔记本方面惠普其实有两个品牌,一个叫cq(也叫康柏)一个叫hp。康柏是惠普在01年收购的,被收购前也是鼎鼎大名的笔记本制造商,曾经为美国军方开发三防笔记本。被收购后逐渐沦落成了hp的低端产品线。&/p&&p&个人观点:&/p&&p&我曾经拆过一台cq的笔记本,10年生产的。内部用料全是那种看起来不堪一击的塑料,铜管细的可怜,做工惨不忍睹,还不好拆。也拆过hp的低端产品g4和游戏笔记本dv4。G4和康博一个死熊样,用料差,做工粗糙,单铜管散热感人。Dv4做工倒是不错,但是一个让我很疑惑的是,dv4同样使用了单铜管,但是散热却很不错。喜欢笔记本的同学都知道,一般的笔记本大多使用单风扇双铜管的设计,可以在散热和成本上面做到平衡。少部分高端笔记本甚至使用了双风扇四铜管的设计(例如蓝天的p系列磨具)。Hp不知道用了什么黑科技,单铜管的dv4开了烤鸡软件温度也不高,实在很蹊跷。&/p&&p&另外,hp的商务笔记本可以说设计的相当不错,笔记本工作站也相当出名。个人非常喜欢hp的商务本,用料足价格低。还记得原先曾经想买一台hp的4431。I3加hd7470不到3000块,最关键的是hp的商务本大多采用快速拆卸设计,即使没有任何拆卸经验的人也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把d面拆下来清灰和上硅脂,更换内存和硬盘。我第一次见到这种设计的时候真是觉得太惊艳了。加上hp的商务本大多是采用金属设计,a面和c面整整一块大金属,简直是老美来中国做慈善。可以说,hp的商务本真的非常良心。&/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8f479d557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hp4431)&/p&&p&至于笔记本工作站领域,hp也可以说是翘楚,旗下的工作站系列可定制度非常高,同时还提供据说是世界最好屏幕的菊花屏。这个改天我查完资料再说。&/p&&p&因此,个人推荐购买hp的商务本和工作站。家用本产品由于鱼龙混杂,挑选时应当小心。&/p&&p&其实有个万能的挑选法啦!Hp的家用本低于4000以下的本子不要买啦,做工散热都不行。&/p&&p&&br&&/p&&p&二.戴尔(dell)&/p&&p&戴尔和惠普同为美国品牌,与hp不太相同的是,戴尔产品线不像hp那么多,没有乱七八糟的那些东西,他就是造家用pc和商用pc,还有服务器和一些商业服务。戴尔的很多做法富有创新性,比如说,dell是第一家提供电话直销服务的电脑生产商。还记得小时候在《读者》上面看到的dell的广告么?在因特网还没有出现的时候,dell就是依靠在媒体上登广告,然后用电话专线做成一笔笔生意的。这个富有开创性的营销措施帮助dell节省了大量的渠道成本。除此之外,dell的金牌保修服务也相当出名。报修的第二个工作日就有工程师上门服务,也难怪叫做金牌保修了。这可以说是戴尔在国内最大的竞争力了。我同学买了台水货的alw17.用了一阵子后显卡烧了。他的那台机子买着cc服务(cc是一种比金牌保修还要高级的保修服务)维修人员看完情况以后直接给它换了显卡,把hd6990m换成了hd7970m。单那么一块7970的价格就要3000+了。戴尔的售后真心良心,以至于国内曾经有奸商曾经利用这个服务套取高价值硬件````这个我就不多说了。&/p&&p&戴尔的产品线比起hp要清晰的多。家用本叫灵越系列,商务本叫 VOSTRO,高端影印本叫xps,专业游戏本叫外星人Alienware。&/p&&p&个人观点:&/p&&p&Dell的机子我拆过灵越的14r,15r,17r,xps的15z,外星人alw17.&/p&&p&灵越系列卖的比较便宜,但是配置大部分比较均衡,机身色彩较多。灵越系列也是多次被电脑报评为当年最好笔记本。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除了键盘偏软和散热问题以外也就没什么好指摘的了。而且这两个问题都是出自设计问题。灵越的机身设计的非常薄,这就导致键盘键程过短,散热也会出现瓶颈。&/p&&p&VOSTRO系列其实我也拆过一台,但是年代久远已经记不清型号了。在拆机过程中印象深刻的地方只有:太j8难拆了。内部用料也一般,卖的还那么贵,感觉有坑钱之嫌疑。不过这个系列全系附赠金牌保修服务(对,你没看错,戴尔金牌保修不是每个系列都有的),勉强值那个钱。不是很推荐购买。&/p&&p&接下来的xps是我相当喜爱的一个系列。在dell还没有收购外星人之前,xps就是dell的顶级游戏本系列。后来被降级成了影音本,避免自家品牌互相残杀。但是xps这些年一直担负着向外界展示dell工业设计极限能力的重任,出现了许多设计的非常棒的产品,比如这款:&/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612f64cc383fb9706beeef1f8d40f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1的电阻坏了要换的话换什么型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