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金华外国语学校高中部高中部最新动态求告知网站

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中部举办高一新生生涯规划讲座
&&&&摘&&要:日,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在六号楼报告厅举办了第一期高一新生生涯规划讲座,学生发展规划指导处葛浩副主任针对高一学生对未来发展与高中学习生活缺少个人规划的现状,有的放矢地进行了指导。
  日,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在六号楼报告厅举办了第一期高一新生生涯规划讲座,学生发展规划指导处葛浩副主任针对高一学生对未来发展与高中学习生活缺少个人规划的现状,有的放矢地进行了指导。讲座围绕生涯认知&&生涯抉择&&生涯行动展开,结合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案列,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规划知识的普及,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早日确定奋斗目标,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它。这是继发布《学习生活指南》后,学校对高一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指导的后续工作。学生发展规划指导处还将举办系列讲座。
网络编辑:朱晓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询问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4年招生_百度知道
询问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4年招生
是淄博的。(据说英语要很好。还有人说在这个学校上到高二外地生就会被告之不能报送,这个学校应该不是只能出国吧。(而且我不太想出国),行吗。,我英语110分上下。希望可以有学哥学姐们解答一下。但很多人对这个学校评价褒贬不一。想要报考济南外国语
提问者采纳
你的英语不好了还怎么能修其他的外语呢,济南外国语在济南是数得上的好学校,因为外国语学校的特色就是外语,英语必须要115以上,只是在外国语考国外的学校要比其他高中好考,今年清华1人北大2人复旦大学50多人吧北外更多,前两年他的分要的必实验都高,我们学校每年也有很多考国内大学的,还有什么问题再问就可以,只要你成绩够了保送线,外地生为什么不能保送呢?所有学生都可以,考上去的必须是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就可以啊,你的主科副科要很好而且你的社会实践能力人品等等都要很出色?上外国语也不一定非要考国外的学校,记不清了我是济南外国语的一名学生
非常感谢,它是单独招生吗?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济南外国语学校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终于在页面的底端看到“反面内容”的回答了忍不住出来说两句第一句:在知乎潜水,还没见过“意见一边倒,然后个别持不同意见者高喊‘你们都是水军’”这样的情况。第二句:我对曾经呆过的一个集体的评价是根据我个人在该集体里的记忆所得出的,多的是主观的东西,并且我主观地认为大多数人也会这么做。现在还联系的高中同学中,对济外的评价(至少从大的方面说)都是“正面”的。三年、六年、十二年下来,他们有的靠这个平台进了还算不错的学校,比如保送党,比如在这里交到了真朋友的和搞到对象的同学。很多人在校时对学校意见很大,但离开后那些“压迫”自己的规定没有了,自己讨厌的主任见不到了,但录取通知书是实打实的,朋友聚会时还是很愉快的,因为和在中学时交的男女朋友分了就把三年或者六年的完整记忆全部拉黑的情况也算不上什么高情商的表现。人的记性有限,先把不愉快的忘掉当然是个好的选择。所以说既然关注这个问题的大多都是已毕业的学生,那么这个问题成了送给母校的点赞场以至于外国语学校官博敢把它链接过去应该都算是正常的。只是官博转发时,所有的答案还都是“正面内容”,点赞数最多的答案才编辑到第二部分,也还都是“正面内容”。一个学校在毕业生中有个还不错的评价其实不难,如果某学校中大多数人到了既没有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又在人际交往中被孤立,在梳理自己的中学生活时连半点亮点都找不到的地步,那真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如果大多数学校都是这个样子,那么说这是时代的灾难恐怕也不为过。济外不是这个样子。当然,人与人三观不同,性格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有人只因为自己属于这里,爱这里,就能不把自己的得失牵扯进来。但归属感这种东西对一部分人而言是没大有什么作用的,就像部分中国彩迷亚洲杯时“赌球”买中国队输,国足三连胜后对着“汗水换来的国家荣誉”生气甚至开骂那样。(没有把对济外持负面态度的校友比做这类人的意思)我接下来要写的也可以归为“正面内容”这一类:在我初三时,当时高三保送生来七里河宣讲高中部的时候,我还对她们讲的内容持怀疑态度(从小学六年级到中考报志愿前几周,我的目标高中一直是省实验);而到了我自己作为保送生出现在师范路“新”校区初三某班的时候,我比三年前来的那三名学姐更像个高中部的脑残粉或者“脑残吹”。我要写的不会全是“正面内容”,用元首在演讲中的句式就是“只有傻瓜和公认的说谎者,才会说对自己生活过六年的学校没有一丁点‘负面印象’”。我只是想说,这里不适合所有人,但是对于包括我在内的一个能占相当比例的群体来讲,济外是适合我们的。加一句得罪人的话就是,不适合济外的人中,有些同学会很容易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地方,有些,也许不然。好久没写类似于上面这几段一样没有营养的东西了,除了课程论文以外的话。以下是对原题目我的回答。结构引(chao)用(xi)上面闻姓同学的,也是六部分。一 大隐隐于市对于之前的初中部而言,大隐隐于市可以说是“物理层面”的吧,如果在2008年,我给一个和济外没有过交集,没到妇幼就过诊,没去八里洼赶过集的普通市民说,乘129路到省委下车,初一级部就在站牌不远的地方,再继续坐129到舜耕路站(该站随后改名叫玉函小区北路东口站),初二级部就在站牌不远的地方,恐怕在下车后不继续问路的情况下,是不太容易顺利地找到这两处校区的。以上纯TX。对于高中部而言,这个就是“隐于乡”了。济南几所有点实力的高中,其地址或者其中某校区的地址都在历城区,也就是城东北的方向,从全福附近的一中、济钢,往东一点,到山师幸福柳,继续往东,再往东,再往东就是实验东校,再往北是历城二中,再往北才是外国语。前三者所在区域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实验东校和历城二中在两个镇(其中实验东校驻地郭店已经镇改办)的镇中心,和济外高中附近零散的村庄和厂房比起来,其周边那也是要“繁华”许多的。谈起济南高中的“座次”,大抵就是历城二vs省实验与山师附中vs省实验这两对能招点口水,实验是大多数人眼里的No.1,从整体水平上看也是实至名归。我没有听说过济外的学生在外面“吹牛”说什么我们才是全市第一的,济外到底排第三还是第五这种问题也没有多少人在关注,济外高中部是靠自己的“特色”来在全市立足的,这个特色可以是说“外语”,外语特色包括小语种/双外、Interchange、外教什么的,高中部的语言教学模式和初中差不多(济外初中和高中很多地方是六年一脉相承,如外语教学体系、教师在两个学部间的流动、校服和卧具等等;很多地方则是高中搞出特色后初中直接学习,比如规范化的社团管理,“每周一歌”等等)。这个特色可以是“保送”或者“国际部”,高中部招生时最吸引人的地方也就在于这两点。当然,这两个“特色”也完全可以归于“外语”特色中。(不过对于从初中部选择直接升入高中部的同学来讲,吸引人的或许只是一个自己已经熟悉的学习生活模式,一群熟悉的同学,或者只是因为考“三箭分校”(择校线)的难度低于其他一类高中的“统招线”而已。)不只讨论教学的话,济外的“特色”还有很多,自主管理,社团什么的拿出来大书特书还是很容易的,而且学校也这么做了。不过,一所高中要受到广泛关注,看的还就是成绩。济外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学校在“素质教育”上搞出多大名堂,在全国的知名度也几乎不可能赶上衡水中学。就市级媒体的报道来看,除了保送和国际部有关的新闻外,外国语高中部在这上面存在感的确是太低了点。这大概也就是闻夕语同学所讲的大隐隐于市的含义。不过对于大隐隐于市这五个字,恐怕我上面这些算不上分析的分析也不是很切题。济外两个字在市井间更像是个传说中的学校:“初中部很神奇,要么怎么我孩子的同学小学年级第一去考小招都离录取线差这么多。”“高中部有保送,不过我孩子看样子是指望不上,所以还是选个别的学校吧。”如果直接问济外大隐隐于市究竟是到了什么程度?我还是想举这个例子:很多市民在接触济外前都把它和贵族学校划等号,把攀比风过盛什么的看成不把自己孩子往济外送的一个重要理由。这真的是个误会,而且一点也不美好。回想起小学时自己耳边也满是这种“传说”的样子,真是为当初差点就此错过这一切而感到后怕。二 梦想无边界闻夕语同学提到了八项规定,这八条具体是什么其实我并不知道,因为班主任没有提过。不过隔壁班班主任提过,因此隔壁班的同学告诉过我第八条是“禁止男女交往过密”,前七条是什么,我不知道。初中时记得济外有个118(或者大于100小于140的某整数,记不清了)条的校规,当时班里卫生委员指着一叠装订整齐的A4纸上密密麻麻的黑字告诉我这就是传说中的那个“一百多少多少条”,这就是我对这部校规的唯一印象。关于校规的问题下面的几节再讲,这里接过闻夕语同学的话,“济外全部的校规比八条可是多多了;在济外不能做的事也比八项多多了。但是,我从来没有遇到学校,阻碍我做些能让自己前进的事。闻夕语在这部分最后提到的那个部门叫做信息技术部,高中部学生会的一部分,他是第一任部长,我是第一任副部长。获得“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一等奖”的那个作品的第一作者是2011级的程序员,他对我说过,进信息部之前他最多只会写贪吃蛇,而半年多之后他已经可以靠着边学边用的C#和SQL语句写一个“有全国中学生电脑软件制作最高水平”的系统了。而我在进信息部之前,只会用VB搞一些类似于随机抽号器这样的东西,离开学校时,已经具备了写写贪吃蛇的水平了(丢人状态中)。从某知名学长写的每周一歌软件,到量化系统一代、二代,到该知名学长在其保送后向校长建议在每个年级学生会中增加一个三人(现在已经是五人)的编制,说句不是废话的废话,这中间没有学校的支持肯定是做不到的:校务管理系统对大多数人来讲就是用来输入和查询量化分数的工具,一方面来讲,量化分数和无数班委的期末评定直接挂钩,和全体同学的德育分数直接挂钩,而无论是班委考评还是班内量化分都是直接影响保送的。另一个方面,班级量化成绩是决定班主任的收入的一项指标。写程序的人对这个系统很有信心,而在此同时任何一位校领导也可以出于“小心谨慎”而完全否决掉它。包括后来上线的省招考试报名系统,这个可是直接与钱(报名费)挂钩的东西,学校也愿意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来做。相比于闻夕语那两件近似于“胡搞”的事,上面说的信息部发家史其实算不上能很好体现“梦想无边界”这一论点的材料。他提到的第二件事情,在当时的争议其实不是特别的大,而是相当的大,当晚在广播室我全程围观了他和其他“动漫文化节”的策划者在一番商讨后“迫于压力”把什么魔法少女换成《转动命运之轮》的过程(如果没有他们的这首每周一歌,两年后可能我也不会入柯南坑)。而既然原封不动抄袭了人家的构架,不多举一些自己的经历也说不过去:进高中部后一直有个想法:优化学生班车。12年12月11日,确认保送后的第三天,我便把我关于学生班车的优化意见递给了主任。他立即表示我的建议是有价值的,之后,他给了我一张单子,让我拿着去文印室印了六十张乘班车学生家庭住址调查表,把2200多个地址从济南地图上逐一标注出来,分析哪些同学分布集中的区域离现有站点较远,和公交旅游公司联系协调,增加站点。至今,每年直接受益于我的这项工作的学弟学妹仍在500人以上。这项工作能体现“梦想无极限”吗,我觉得可以。举个比较直观的例子来比较,实验中学东校区的班车就我毕业时的了解仍仅在他们的东校和本校两个校区间运行,即所有人都要去杆石桥乘车。有不少人提过意见,希望能让班车允许学生在沿途(经十路、经十东路)上下车 ,但校方一直没有同意,就更别说在市区安排十几个站点让学生就近报名,把班车开到世购服装广场、领秀城、锅炉厂这么远的地方了。实验中学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方便管理:只有一条线路,按班级顺序上车。二是节约花销,把站点分的越细意味着需要的车辆数越多(因为很多站点的报名人数会出现安排N辆车不够,安排N+1辆又有座位大量空余的情况,而极端情况下如果整个班车系统有K个站点,那么就可能有K辆车坐不满,而实验中学的模式下坐不满的车最多只会出现一辆。)所以,我的建议虽然出发点是为乘车的学生提供更多方便,但对于学校以及承运方来说是要增加班车管理的困难程度的。就这样,学校给了我最大的自由让我实现我的这个“计划”。如果换了其他学校,即使保送后有空余时间,我也只是会“识趣”地把这样的想法单纯当做自己的脑洞。而在济外,在向主任开口前,我便敢相信这样一个想法最终成真的可能不低于80%。至于我为什么敢这么想的原因,可以说就是“梦想无极限”这五个字。最后提一下,我所在的某环保社在高一曾经借了一块地来做种植体验,学校从批给我们地到让我们借铲子什么的过程也都很顺利,虽然现在看当时我们真的只像是在“闹着玩”罢了。三 自由的双刃济外的校风是自由的,学风是自由的。整个网页里过百条回答中,自由两个字的频率很高。不过,类似于对“民主”这个词的模糊看法,我也说不清楚“自由”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或者说以前认为清楚过,后来发现只是曾经的自己图样而已。第二部分开头讲了济外的一百多少多少条校规,大多数济外人是说不出来里面到底讲了什么东西的。没有人去关心它在讲什么。进高中部之后,“规范”我们的一是学生会各部门制定的量化细则(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不能干的被逮住后扣几分),二是有关保送的条例(计分,加分有德智体三大部分,德育部分对希望能保送的人来说,是能在常规方面形成有效的管控的),三是部分班级的班规(只是部分班级)。如果到了被记处分的程度,主任在念处分的时候会说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济南外国语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来进行处理,显然,大多数同学不会与这样的例子有什么牵扯。从学生会大多数部门的细则就能看出来,济外高中部的常规管理的细致程度很高。早上起床,内务要做好,被子叠得还可以,加0.1分,床面,地面,橱子上不要乱摆放杂物,橱子必须上锁否则扣分,不开窗通风也不行,把这些做完后就是早读,早读迟到会出问题,被自律部或者被主任抓住都是很麻烦的。进班早读后要注意,学习部的会来检查,声音必须要大,不能齐读,不能写东西,有时候还不能抬头看检察人员。下早读后的奔饭要想有竞争力,竞走水平比跑步速度更重要一些,因为到五号楼出口后就要注意来自生活部的“监视”,还有,吃完后记得擦桌子。三节课之后的间操是学生会大部分人集体出动的时刻,体育部要看哪个班集合太慢,哪个班做操不认真跑操队列不齐,哪个班口号不响,卫生部、公物部要挨个班检查,因此班里除了要安排打扫卫生的值日生外还要注意关灯关空调关多媒体。中午的每周一歌,文艺部要进班,看声音整齐响亮程度,顺便检查发型仪表。晚上熄灯后,宿管部要进行20分钟左右的巡查,一般只要大家都在床上,没有亮光和声音就没问题,不过做到这些对很多寝室来讲其实并不容易。刚才这么一段,每一个从高中部过来的同学都有体会。初中部学生会也在一步步走向这样的“规范化管理”,从部门设置和量化的细致程度来讲都已经和高中部差不多了。但初中学生会的实质作用仍低于高中,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初中部绝大部分人与这些常规要求中间产生不了太大联系,至少我初中时,除了某个班流动红旗多了一面而另一个班没有红旗(比如我们班)之外,同学们对于常规量化好坏是很难有什么认识的。甚至有人认为,红旗是按照随随便便生成的分数排名来发的,而不是按学生会的检查结果来的。所以单从常规管理的方面说,初中时济外的确能给人以“自由”的印象。对于初中时不能干的事情,能提起来的也就是强制外扎腰这样零散的细节而已。我对初中学生会的印象,也一直就停留在熄灯后夜谈被宿管部的同学发现,然后我们把他请进来和我们一起谈人生谈理想这种事情上。相比于初中部,高中部量化体制与学生会之所以更有存在感甚至是威胁感,离不开“保送”二字。保送加分,最主要的是任职和荣誉二项,任职加分项目包括学生会成员、班委、寝室长这三类,然后问题来了。扣分机器那家强?济外学生会找XX部。(不同年级不同年份答案不相同)第二部分讲到量化系统,说了“量化分数和无数班委的期末评定直接挂钩,和全体同学的德育分数直接挂钩,而无论是班委考评还是班内量化分都是直接影响保送的。另一个方面,班级量化成绩是决定班主任的收入的一项指标。”1.班内量化影响保送,那些“成天给班级扣分”的同学最后的量化分肯定不好看,一旦量化分数跌落到班级的后半部分,那么评选三好学生的资格就没有了,本来能拿的1.5分就丢了。另外,按照班级量化排名生成的“标准分(满分95)”,也会直接按比例折算入保送分。2.班委的考评结果分AB等,如果不幸成为本班量化方面倒数前二或前三,那么班委考评就只有个B,丢掉了本来能拿到的一部分加分。3.班委要想让自己的评价保住A等,就必须想方设法阻止班内其他同学在自己负责的项目上给班级扣分,于是那些“不介意保送分数”的同学就这样被卷了进来。4.多少人介意保送分数?虽然最终保送人数小于等于220,但至少年级400到500名之前的同学中,大部分人对有关保送的问题都“不敢马虎”。5.既然提到了班主任的收入问题,那么部分班主任对于量化关注程度“高得过分”也不足为怪了(当然很多班主任只是为了“班级荣誉”而已),因此,很多班有一部执行到位且严于校纪的班规。同样,班规也是班委直接管控其他同学的工具,因此要求不同班委制定的加减分项尽可能平衡(比如学习委员规定朗读声音大可以一次加3分,但文艺委员每次只给唱歌声音大的同学加0.5分,显然正常情况下这个班的常规排名中“学习”会强于“文艺”。)6.学生会成员自身也接受考评,严重不作为的话就有降为B等的危险(班委一般最差就是B,但学生会成员可能会出现更差的情况)。因此大多数学生会成员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检查就当走过场,一般小问题留个人情不给扣分”。除了监察部之外,各个班的班主任和班委还有部分“普通同学”都可是在盯着学生会啊。题目里谈论济外的自由校风和学风,大都没有提及常规管理这个表面上看起来不怎么自由的方面。当然,最下方有个回答被折叠了,在此我引用该同学的一段话“量化,把人性中最自私的一面显露无余。为了0.1分什么都干的出来。说的民主自由,学生会说白了就是检查扣分的。从高中开始就官僚主义盛行,还觉得自己多光荣似的。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居然把这就当成自由?这限度未免太低了吧。”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尽管我上面说的有些东西似乎能成为证明这个观点的材料。所以总之,济外高中的自由,不是绝对的。和济南其他名字以“山东、济南”开头的高中相比(这里主要是排除以“历城”什么开头的学校),管束济外学生的条条框框不是最多的,但要是竞争一下“最有效的”常规管理体制的话,济外的学生会细则、班规什么的倒可以一试。高二时台北建国中学的人社资优班来山东访问交流,在省实验与外国语各找了二三十个host family,我接待的那位同学说,比起省实验,济外高中部明显更有秩序。其中的原因在哪,“保送”自然要算进去。关于济外的自由表现到底在哪里,“课业压力小→可安排的空余时间多→学习、生活选择空间大”算是个“普遍认识”。课业压力小,初中部在我们毕业之后没多久就搞了作业标准化,即每一个科目每一次作业就是半张纸或者半张正反面的纸这么多的内容,全年级基本统一。高中部作业肯定要比初中多,但实际上也是以预习导学案和有限的配套练习为主。学习,生活选择空间大,可能很多济外人参与社团活动最多、最积极的时候不是大学,而是高一高二。在济外,无论你认不认可常规量化管理,只要你能基本遵守上面说的那些规矩,剩下的生活是什么样子,选择权在自己手上。大学生都在说自己大学迷茫是由于大学没有高中那样明确的“我要考好大学”这样的目标导致的。无数学长在重复着这样的话:“大学的选择空间很大,但无论如何要有一个稳定的目标,比如拿某国外名校的offer,保研,考研,或者拼命实习直接对接就业,或者创业什么,都是好的出路。“真正差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被动呆在原地,不给自己找路走。”对不少济外人来说,这样的“迷茫”在高中时就出现了。高一进校冲保送,一年后发现自己基本没戏了,开始“迷茫”。以为自己随便学成绩也不会差,结果发现这样下去高考不妙,赶紧准备艺考。想出国,但没下决心,等到高三才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做。这样的例子两三年之前都曾在我身边出现过。闻夕语同学的原话:“事实上,优秀的、能够自主选择道路的学生有,但选择再怎么多,实际上也十分局限;也有一些学生,要么会因此误入歧途,要么会因此失去前进的方向。”他举的自己例子是这样的“初中就差点因为“习惯了小学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加上父母双双调职去了外地,而从初一开始几乎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与习惯,学会抄作业和上课睡觉也是那时候开始的。现在想来,要不是初三的推荐生考试给了我最后一次机会,而我很幸运的把握住了……”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我的经历。初中“渐渐习惯了济外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初三开始放松,学习心思不专一,学会抄作业。刚开始成绩的下滑是没有什么征兆的,然后duang,中考崩盘,这个机会我很幸运的把握住了……这是一个机会,这么一次“失败”意味着进高中前能“极度清醒”。高一那年缺少一个自我定位,反倒给自己创设了一个静心学习的好环境。成绩稳定下来,开始寻求任职,寻求其他可能的保送加分项,已经是大半年之后的事情了。今年寒假前我回到了高中部,主要目的是和2014级高一建起来的新“公交社”成员进行交流。当时我在初中的班里也搞了个类似的组织,在我的努力下,很多之前“完全不懂”公交的同学已经能初步分清顶置空调机和CNG气罐了。本想着能借高中成熟的社团体系将其发扬光大,但上面说过,高一上学期的给自己的任务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在这个匆匆成立的社团上面下哪怕是一点心思,最终,我把一张解散申请交给了都主任……接下来,我加入了朋友创建的环保社,社团整体表现不温不火,但年年能评优,每学期都有0.8-0.9的保送分加,而且基本也满足了我进该社团的其他目的。看到我学弟的学弟的学弟的学弟搞的“TTR公共交通研究社”成立没多久就已经成了一个搞活动比较活跃的特色社团,想想自己那时如果对“21century公交社”上点心的话,结果应该不比他们差。要说一点不遗憾,那是假的。取舍,自由。济外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一部分老师不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当做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这当然是给学生一种自由的体现。老师、家长都不给学生一个“唯一的,必须达成的目标”时,随之而来的“迷茫”看起来也是不可避免的。我高一的时候曾考虑过尽早离开济外,去“更适合自己”的地方高考。还好,没多久,成绩提了上来,加上其他一二三条原因,决定留下来保送。这里就必须要提一下,关于人们都在说的“高考不要留济外考”的原因了。济外高考弱于全市最高水平,部分济外学生在去其他学校借读后成绩快速提升。有人把这归结为教学质量,更多人认为原因在于教学强度。高一时有学长曾经说过,走保送和走高考在高三划圈前其实都是一个路子,就是提高自己学习成绩,有了硬实力,保送高考肯定都不是问题。在我真正“入圈”前,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其实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如果你在济外冲一个好的保送圈排名,需要做的事情比单纯准备高考要多。你要考虑参加学生会,干好班委工作,加入一个社团并保证如果这个社团有评优资格的话自己能拿到想要的分数,考虑体育八项达标的问题,考虑自己的班内量化,尝试参加记忆王,尝试去搞点加分较容易的学科竞赛,保证足够高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不能太差……这个部分的关键字是“自由”,看样子,选择追求一个保送名额,就意味着很多时候“不那么自由”:做好以上这些东西所要花费的精力,其实是很可观的。如果你在学生会有一个稳定的职务,在社团方面有所收获,通过自己的不断锻炼体测时没丢分,通过追求好的量化分数的同时学会了自律,那么理论上,这些小成就都可以说是能“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的。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存在矛盾的。单看学习本身,保送体制给学生带来的最大的不自由,还是五次保送考试。每学期初开考,就意味着济外“最优秀”的一批人在四个寒暑假中,主要任务是复习前一个学期的功课。而对于有相近水准的其他高中的学生,预习和复习的时间一般至少是对半分的。当然,我对假期提前预习新学期知识到底能有多大效果也说不清楚,因为自己根本没有这样的体验。我只是想从这里做个假设: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讲,这样的“剥夺预习时间”的假期安排对于他们提升高考水平可能是不利的。济外高中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重基础,预习导学案质量高,老师上课能保证对知识点的全面覆盖,练习题难度适中。这和初中时分级分班,对学优生进行拔高训练的思路完全不同。我来之前的那年高中还在搞走班制,可能在那时候,每个单元的第一个班的教学难度还能和实验中学什么的比一下。高中部,绝大多数老师的课堂不是照顾那些“尖子生”的。这方面的差别根本上是生源质量的差别,中考时最好的学生都被实验拿走,学生平均的基础水平比人家差一截……(当然,据我与实验本校十几位同学的交流来看,在他们更“偏向尖子生”的课堂上,很多人会仍会选择不听讲,继续给自己“拔高”。)此外,高二上学期,语数外讲完必修5到会考前的那段时间,全校都在进行会考复习。1.会考的难度明显低于高考。2.济外之外的大多数学校不进行这样的大规模统一复习。3.数学选修2-1难度大,考点多,讲授时间拖后并被压缩对部分同学有负面影响。4.据说自从各高中不准再进行高考成绩比较后,济外每年“允许比较的会考成绩”都在全市处于领先位置。对于会考的重视还体现在其他科目上,高二文理倾向分开后,能像济外的同学一样“用心去学政史地”的理科生也真不多。(课时量不减少,保送考试继续考)这么一个重新打基础的过程的主要效果在于提高高考发挥的下限,这对大多数人来讲至关重要,而拉低上限的副作用,不是不能避免的:在自学水平与自学意识不是太差的情况下。(济外课业压力小,留给所有学生的理论上的自学空间都相当的充足。)——那些一般情况下所讲的比济外“高考好”的学校,一小部分(A)是靠瞒着教育局加课时,而大部分(B)还是要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大多数人拥有着的良好的自学习惯,来换取更好的总体成绩水平。(到了大学,A类校的学生出现成绩下行的概率比B类校大)济外的学习氛围不是最好的,但单从“自己刷题时遇到问题时能找到老师解决的难易程度”来讲,济外的“自学条件”也不比济南市其他的学校差。要注意,如果因为“完全跟着老师的速度不紧不慢的地走,缺少自学”,导致上限因为济外的“教学思路”被拉低,该上限也是“自认为基础很好,拔高,偏科,导致眼高手低”的人所无法达到的。对真正的学神来讲,在济外考出一个“逆天高考分数”的可能没有去省实验大。而对于其他占大多数的“有学霸之心但只有学渣之力的人”来讲,情况就不一样了,适应济外的学习节奏,会更容易。前提是能较好应对济外“自由的学风和校风”,不“迷茫”,不犹豫,懂得选择与取舍。幸运的是,这些和你本身成绩有多好并无直接的相关性。(第三部分,尤其是与学习相关的内容上自己的主观认识所占的比例较大,进行横向的比较时所列举的信息部分仅仅是道听途说而来,无法对其准确性负责)四 小黑店之殇在高中部三年,我一共委托同学订饭时帮我搞一份的次数是5,其中两次失败,三次成功。去年七月初回济外,来到北墙根外的实体店,算是我第四次成功的订饭经历。当时是下午两点,中午的销售高峰已过,老板娘做完焖饼,给我拿了瓶饮料后,就同我聊了起来。“我们做的饭质量肯定没问题,但学生吃出一次事情来,就是一次对订饭的严打。严打,对经营的损失是有的,但不严重——我们给你们做饭肯定都跟给自己做一样,但同学拿回去有时候得躲着,到很晚才吃,那时候可能就坏了,而且现在为了防被逮,都把饭盒弄得严严实实捂上袋子,那样当然更容易坏但也都没办法。”闻夕语同学讲到了负责“严打”的主任也是小黑店常客,这个我之前并不知道,我所了解的只是“有几个老师是黑店常客”。左边那家店的老板娘继续说道:“老师们也有很多来买饭的,他们要么是第二节自习课前来,要么是十点半左右学生宿舍关门之后来,反正尽量避免被拿饭的学生看见。”她给我讲了些我离校后的“变化”,比如全校禁烟,老板娘说,从我们毕业起算,这一年来香烟的经营情况是大不如前,“以前一包四五十的能走不少,现在基本都是消费红将军了。”她经常能看见,几个男老师在教师宿舍后面的小树林里偷着抽烟,一个不抽烟的老师在路口站着,应该是防火防领导。尽管烟卖不出去了,但她还是支持禁烟的举动的,因为抽烟对身体不好。于是我脑补了这么一个场面,晚上拿饭的学生往回跑,负责盯梢或者负责当诱饵引开保安的同学的存在,也为躲着领导吸烟的老师们减轻了不少压力吧。闻夕语说,济外是个半独立的小社会,黑店到宿舍楼间那猫捉老鼠的游戏,算是济外“社会化”的一个还算可爱的方面。更多的事情是没这么“可爱”的。在第二版量化系统上挂着我们年级各个部门的扣分细则,我在维护系统时都看过一遍,部分部门的细则中,关于哪些是扣分项讲得很详细,而关于扣分项怎么界定,具体扣几分,在很多地方则没有被提及多少。因此,很多人“看得很重”的量化,总归是避免不了检查者个人的因素在里面。一个方面上讲,学生会一个部门四到五人,有经验的班委都知道这几个人中谁扣分狠,谁“比较好说话”。从另一个方面看,很多被扣分的班主任和班委往往会觉得他们的分数扣得冤,然后认为检查者在工作时有“玩忽职守”甚至“夹带私货”的嫌疑,有时候他们是对的,有时候是错的。我在作班委时,也曾和学生会的某部部长“撕过逼”。具体就不提了。想到高二两个学期的期末,我们班的量化排名(前面说过,这个是影响保送的)可以说是我一个人“做出来”的。要算分了,大多数班委拿过来的只有极为有限的数据,还有的班委记录上只有“某某同学某日因某原因被学生会抓到”这样的“需要减分的项目”,而没有说明具体要减多少分,加之没有成文班规,所以具体的计分权重完全是我一个人在掌握。至于为什么是我来做这个工作,恐怕不是因为我是班委会的一员,而是我“用Excel比较熟练”。(还有,此处必须要感谢老师对我的信任)班主任也没有对此进行监督,只是最后出表前,指了指几个“成绩还好但量化不大行”的同学的姓名,说尽量把他们往前排一下,排到前半部分去(这样就可以参评三好了)。我能保证这两次算分时,都尽可能地在保持公正,尽可能反映一个实际的常规表现情况,没有做操纵排名这样的事情。当时我们班量化常年倒数,绝大部分同学“不在乎量化高低”。所以公示后,大多数人只是“看一眼就算了”。但是我在很长时间里一直对此事感到不自在:如此关键的事情这样来处理真的没问题吗?当然,类似的情况只可能发生在我们这样的班级中,在像省招班这样“全员冲保送”的地方,量化、评优的每一个细节可都被无数同学盯得严严实实的。往更大的地方说,济外的行政,有一套较为成熟的运作体系(到大学才知道原来行政也可以搞得如此混乱),辅以众多完善的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有没有被百分百地落实好,就是另一回事了。干部评定,评奖评优,社团加分,到最后的保送排名,都得到了很及时全面的公示,但要问这些公示背后能不能保证一点也没有问题,也是另一回事了。闻夕语的回答中,第四部分是“负面内容”的集中区域。“一个半独立的小社会,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裙带关系、权钱交易,怎么可能会少?”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裙带关系,权钱交易,这十六个字看起来可谓是极不和谐。权利和权力分配不平衡,高中部学生中自认为情商很高的和“有一番抱负的”都不在少数,加之十六七岁正好是很多同学“个人意识”急速形成的时期,初中时那样“和谐”的情况,可能就真的在很多人的世界中一去不复返了。“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学生会期末改选,班级代表串联把看不爽的学生会的某个部长干事搞下去还算是性质较好的,被其他学生会成员“从内部捅刀子”的事情也在发生着,个别学生会成员票数足够多但还是无法被选下去这样的事情,在年级里都能成为半公开的秘密。我们班在高一时,有过两位同学因为争一个班委任职闹得不可开交这样的的事情(该事件的影响一直持续到高三保送划圈前几天)。另外,班里女生间小团体太多是“所有男生”的共识,而只占全班总人数不到三成的全体男生,不过是班里最大的一个小团体罢了。闻夕语同学原话:“当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TA自然会更希望和自己感兴趣的人在一起,然后排斥(有时是软暴力,或者再少数,欺凌)不合群的那些。而济外自由的校风,事实上减少了不同小圈子的学生进行强制性交流的机会,让这种圈子性越发明显了。”我一直疑惑于“女生之间在关系差到什么程度时,才会向与此不相干的人说自己有多么多么讨厌某个人”,因为高中时,女生和我聊天时直接对另一个女生做负面评价这种事情,出现的次数真的不要太多。当然,我们男生间也绝不是一点破事也没有,曾经班里只有一个男生“不合群”,我们这些“绝大多数”就把完全孤立掉,直到其转学为止。可能我们也采取过类似于冷暴力的手段,但由于是多数,那么我们掌握着的“真理”就是“怪他先挑事”。最终全班男生能团结成一个小团体,靠的是不合群的少数人的离开。这就是十几个初中进济外的“六年党”对一个高中才来济外的“三年党”的胜利。闻夕语说“从开元一路上来的“元老”、初中升上来的“六年党”和高中才入学的“三年党”,在所谓见识与阅历、对济外教学体制的适应性等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别”。正是如此。话说回来,这样被强制排除在集体之外的人,在“三年党”中毕竟也只占少数。“裙带关系,权钱交易”这八个字,明显比“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严重得多。尤其是现在的形势下,这种事情讲多了是会出大问题的。还记得从小学考济外初中的时候,我的同班同学离三箭分校招生线差六七分的样子。然后学校和他联系上了,具体怎么说的我不知道,大体意思是这个分数只要有点钱或者有点关系就能进济外初中部……(事情太久,此处描述可能不准确,或者可能仅仅是其家长的一面之词)他既没有钱也没有关系,最终进了另一个允许全市招生的初中。我始终忘不了他那句“我真是恨死那些讲关系的了”。尤其是在我真正进了初中部之后,发现很多同学小招成绩没有他考得高。那时候我们都才十二岁。济外关系太多,因为它是个好学校。这个因果关系是成立的。初二时有老师曾经提起过“不要以为自己关系有多硬(就太随便),除非你到了“XX”级别(感觉是在“影射”齐鲁省前巡抚的事),才能得到“XX”程度的重视。”(为避免水表,把原话中部分词语用XX代替)。不过这又何止是济外独有的现象,记得中考时有人给我说,说附中幸福柳是明码标价的,我也听说过省实验的每一个借读生们多少都是有点关系的,并且在十八大之后,进实验中学“借读”的难度也在明显变大。当然,这类事只可能通过道听途说而得知,具体怎么样,我也不知道。因为我自己又没经历过走关系花钱的这一套。所以当我高一时知道自己被稀里糊涂地编进了一个“关系班”后,“单纯的”我吓了一大跳。高一开学报到那天,班主任的名单就放在讲台上,我粗略扫了一遍,在几个姓名后面有特殊标注,什么本校某某老师的子女之类的字样来标明“关系”。但全班多数人都是“关系户”这件事实,我在几个月之后才有所耳闻。那是和同学们混熟后不经意间被聊起来的,然后我和其他“更熟悉一些”的同学说这件事,才发现原来大家都走了关系,为了进这个班,这个班老师配置好,这个班怎么怎么样……我讲这些,是想说,尽管身边大多数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关系,但我一直没有感觉到什么“异样”。一是这些“关系户”(其中不乏所谓的“二代”)交往起来都很容易,根本看不出来有没有背景什么的。二是老师在管理时,并没有什么倾向性,因为太多关系的原因来触动我这样占少数的“没关系”的学生的利益。第一点是很好的,但第二点却直接把我们班搞成了一个“烂班”,班主任没有倾向性是不假,但这是由于要顾及太多关系而什么都不敢管造成的结果。直到他在课上和我们讲,说到级部开会领导指出当时编的几个关系班(包括我们)普遍都搞砸了,说到你们很多人是“因为数学不好才选择进这个班的”(据说在带我们之前,班主任数学教得还是不错的,但我们班数学成绩一直倒数,表面原因之一是基本没人听班主任讲课),然后我们在下面有的冷笑,有的苦笑。一个大家都清楚的事实是,关系这种东西起作用,是分场合的,在有的场合,比如编关系班,一般的关系就够用了(据我们班同学的说法好像是一个老师就能照顾一个),在有的场合,可能很硬的关系也改变不了什么。就说保送,虽然关系户理论上可以通过在学生会竞选,评奖评优等场合上稍微被照顾一下来换取少许的保送加分,换句话说,在大的规矩的框架内谋求一点点利益,但直接做破坏规矩的事,至少我是没有听说过。济外的整个保送过程,直到高校来测试前,都是学校在做安排,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权力寻租的空间”肯定是相当的大。但这样的大的漏洞终究是没有出现过。高三出保送一圈张榜时,我注意过很多家长的动作——先看自己孩子的排名,再看级部前几名的学生都是谁,最后看那些“著名的关系户”都是什么名次,就当时他们的表情而论,我想家长们对此处的公正性还是认可的。毕竟到了进圈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成绩上,还是要靠硬实力说话。说到“关系”,我记得某位同学曾经对我说过,说济外某领导或者是某了解济外的相关人士曾经讲到“外国语从二十年前一个规模极小的学校,到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的这个过程中,接受过不少帮助,相应的,这所学校就欠下了不少人情,现在它成了个好学校,这些人情需要慢慢还回来,于是学校里就出现了各种靠关系办事的现象。不过,再过几年,这些人情终究会还完,那时候没有这些拖累,济外会有更好发展。”(原话不是这样,大体意思差不多)我想,只要学校能意识到拉关系讲人情是对学校发展不利的,在这方面就应该对济外多些期待。人情,关系,钱。尽管这句废话很俗很傻很无聊,但我还是要说一下:“济外的这些问题不单是济外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就如同闻夕语在最底下那条被折叠回答中的回复一样,恐怕这样的情况“拉到全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的高中下面都适用”,只不过在济外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环境下,有些问题没有那么明显而有些变得更加严重。小黑店之殇,讲济外的社会性,其实如果不是“被闻夕语同学的原答案所过度引导”,我可能也就说到“男生宿舍楼中我们隔壁几个寝室给宿管老师递烟以求照顾(如少扣分,对熄灯后吸烟喝酒张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么一个程度。刚才写的一部分中很多内容的确是过于敏感,但犹豫了许久,还是决定全敲出来。注意,关于济外的“负面内容”,在不编造事实不刻意开黑的前提下,我最多也就能说这么多了。同时我还要说,关于济外的“正面内容”,我能说的比我前面说过的加上后面要说的所有,都要多得多。至于能有多么多——这个问题下一百多条回答我认真看过一多半,对于这六七十条回答中所有对济外进行“赞美”的内容,我可以保证,基于我所了解过的事实来说,这些“正面评价”,都是有根有据的。要说济外有多好,大家的回答基本相近,要说济外的“缺点”,恐怕很难得到相同的回答。这并不是说“缺点”的数量多于“优点”,只是这个学校的“优点”可以被大多数人感知到,而对单独某一条的“缺点”有所体会的人,其数量并不是太多。说到底,要想使济外这个小社会的诸多弊病完全与自己无关,和大课间班里大多数人都在学习的同时自己仍能安心地睡觉玩手机一样简单。五 天涯若比邻从现在往前数的任何一个时间点,包括在济外的六年,除了新加坡SM2项目校内选拔那两天,去圆顶楼开了个会并整理了一点材料外,我都没有考虑过有关出国(哪怕是短期对外交流)的问题。所以,有关出国的问题上,我是没有发言权的。我只能提一下,我高一时前后四任同桌,有三人是在高三结束前就投奔美帝去了。这样的比例,在济外,纯属正常。身边的朋友,目前分布在美英加澳日德法西等国,相似的情况相信很多济外人也都有体验。除了济外国际部之外,A-level等项目市内的其他高中也有在做,相比较而言,济外做得最好。“家园是美好的,但我们不能只在家园里活着,起初是小心翼翼的迈出家门口,然后,目标可以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这话可能是对部分出国党来说一个比较好的写照,只是“部分”,因为大部分人是没有“小心翼翼向外迈步”这么一个过程的,“还在家里,心已经到了万里之外。”高三毕业前最后一周的每周一歌有两首,倒数第一首是《后青春期的诗》,它前面是《走天涯》,在高三楼待过的同学都知道为什么要选这首歌,不过最后在向领导“送审”曲目时,主任要求宣传部同学在中午放歌后加上一句“走天涯表明了高三毕业生对母校的怀念之情……”“我的思念随你到远方”。就像这首歌的风格一样,走天涯这种事情,本就没什么好忧伤的。高一结束那个暑假,校网有条新闻,说是学校高层领导开会时决定进行“开学辞,毕业辞标准化”工程,按正常情况讲的话,当时开始启用的开学辞今天应该还在用,中间有一句很容易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话,“在北京、在上海、在不列颠、美利坚”。在天涯。济外的学生分布在全世界,自然也包括全中国,这张图是我在我们这级218名保送生名单的基础上做的,基本能体现历年保送生的地域分布。单独的数据拿出来并没有什么分析价值,不过最后尝试进行统计的时候还是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的人数各占总体的50.00%。天涯若比邻,毕业后对学校普遍的高度认同与毕业生之间的情感上的高度团结互为前提。2014年寒假前,我基于人人网组织了一次“包车回济外”的大型“拼车活动”,当时租用了济钢鲍德汽运客车队的两台车(一台黄海DD6129K63、一台宇通ZK6127HA),共106座,报名人数很快就达到了限额的1.5倍。至于闻夕语提到了“大巴开上机场路”的那条人人状态,因为某些“限制性因素”,我的“七年内增驾出A1”的计划基本是不会得到落实了。但其实这也倒都无所谓了,两年内华山新校区就要启用,高中部的现址要暂时归于沉寂,等待三箭的处置。新校在一个离市中心没有那么远的地方,所以“省内规模最大的学生通勤班车系统”到时候也会默默消失。就如同现在初中部09级及以前的学生看原有的几个校区一样,杆石桥七里河八里洼,我在这四五年内都回去过几次,但那样一种怀念,只能靠自己强行对记忆的碎片进行调取。真正“实实在在的”感觉,还是要站在师范路上的“新校”门前,看着比自己小六七岁的学弟学妹放学后穿着那身自己最熟悉的衣服走出来。师范路校区是陌生的,但在里面工作着的无数老师中总会有些还记得你。济外在大家心里的存在感,靠的不仅是地皮与它上面的建筑物,靠的是人:“校舍是三箭的,外国语什么都没有,外国语只有你们”。师范路23号离建国小经三路1号5.0公里远,离东八里洼南路4号9.6公里远远,离七里河路36号8.8公里远。机场路6868号离华山珑城内的济外新校间大概是16公里左右。我们大多数人现在所在的位置与济南城之间的距离都要比上面四个数值高几个数量级。这并没有妨碍这么多人像“被学校收买了”一样在这个问题下作答。因为,天涯,若比邻。六 尾声几十年后我仍会记得,人生中第一次去济外是2005年春天的一个清晨,去东八校区参加数学竞赛,把我送到那里的是当时二公司六队42路(玉函小区南区—省煤矿医院)的红色长江依维柯,车辆编号2685,现在该车在跑17路(重汽技术中心—大涧沟东小学);人生中第一次去初一级部是2007年春天的一个傍晚,目的是参加小招考试前学校的宣讲会,把我送到那里的是当时二公司五队34路(阳光舜城重华苑—火车站)的白色长江依维柯,车辆编号2464,现在该车在跑39路(领秀城西门—解放桥南);人生中第一次去七里河校区是2008年夏天的一个上午,目的是为搬校区打前站,把我送到那里的是当时三公司三队116路(解放桥北—邢村立交桥)的白色长江依维柯,车辆编号2451,现在该车在跑140路(大魏—成丰桥);人生中第一次去机场路年春天的一个下午,目的是中考报志愿前对高中部的环境进行一些必要的了解,把我送到那里的是当时三公司一队318路(洪家楼—老僧口)的绿色福莱西宝,车辆编号1541,现在该车已经报废;人生中第一次去师范路“新校”是2013年年初的一个中午,目的是保送后和初中同学回去向老师“报喜”,把我送到那里的是当时恒生公司三队K57路(公交维修公司—济钢新村)的空调金旅,车辆编号4157,现在该车在跑K59路(山东汽配城—友谊苑小区)。李源同学说:“如果以后还生活在济南,我一定把孩子送去外国语。”我在此加半句:“如果TA小招能考得上的话。”约是五年前开始,很多人开始问我要不要去济外初中,两三年前开始,很多人开始问我要不要去济外高中。很多时候,我的回答是“建议不要”。因为很多人按学区划片的话,进一个对口初中然后走指标生进省实验中学会很轻松。因为很多人初中阶段英语没学好,转进高中部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因为很多人并不一定能适应济外“自由的环境”。但如果TA的目标能被极度简化为“优秀”二字,那么我一般都会说:“济外是个很好的选择”。“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 王勇平这么长一篇回答编辑完成,离该问题被提出并在朋友圈疯传已有两三周,因为内容实在太多,因为有的话在想起来后,并不是立马落到键盘上的。第一次在知乎回答问题。之前听人说知乎现在档次掉得厉害,“和百度知道的区别只是知乎的回答内容更长”。但网上经常以截图形式转来转去的“知乎妙答集锦”,大都不会超过两三行。这个回答一共是一万七千多字,如果最终答案长度只是其百分之一左右,那么这个答案就不会出现“言多必失”的情况。如果答案只有几百字,那么我使用匿名来回答不会有任何问题。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文中引号用的很多,部分只是单纯引用,而另一些被引起来的词句只是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可能不会被所有人认同。最后,我还是尝试用简短的方式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这句话的来由可能只有高一高二与我在一个班的男生们还都记得,并且与前文提到的某件事情有紧密关系。而我在这里用它来作答,使用的并不是在“三年多前的那个特殊语境下”的这句话的含义,而只是它的字面意思:“我看见了一束光。我能抓住它。”
&p&虽然比不上十二年的土著钟部长一类但感情绝对深深深!(钟部长答得好赞让我也有了说个故事的冲动!喔大课太重了等闲下来一定来补充,等我!)&br&在济外上了六年⊙▽⊙因为学习还不错加上做些事所以了解还算全,看的越多感受越多了解越多爱越多⊙▽⊙。&br&这是一个你上了前三年,绝对会想要继续留下上后三年的地方。给我重生&3&/p&&p&高三毕业典礼前夕,我们四个学生代表从虎哥的办公室练到12点,出来的时候突然不想回宿舍睡觉。于是我们到了操场,被友善的保安提醒了下【囧……】后躲到了升旗台另一侧的阴影里席地而坐,看着星星,聊到三点多。其实源哥【楼下那只】 和一哥带了啤酒,但我和天娇觉得作为主席副主席还是不太合适在走的前一天违反校纪而且第二天还要早起~~哦现在想下这是我高中唯一后悔的事情!!&/p&&br&&p&&strong&我愿意用“她”来形容济外。也许因为“母校”二字是如此的贴切,让我如此的感谢汉字的精妙。&/strong&&/p&&p&&strong&条理的抒发交给钟部长,我就当做一个故事帖把,回想下一些东西自己回忆着玩~&/strong&&/p&&br&--------分割线?---------------------------------------------------------------------------&br&&p&&b&即使从功利的角度&/b&&br&济外是个大学校,从小学到高中一条龙。当然大部分济外人都是小升初考过来的。也许开始是因为她在初中届不可撼动的地位(抱歉山大附中也很好但是有点小啊……)。在07年我上初中的时候还是全省招(事实上我初二的舍友还有江苏的),&b&一万两千人&/b&报名,录取一千两百,当时只有92个免费,其余都要交每年6000的择校费(现在免费的多了择校费也高了些),可还是有这么多人来报考而且都以考上济外为荣,不管上还是不上,考是必须考。这已经非常说明问题。&/p&&p&记得当年考完之后一星期简直茶饭不思担忧ing,梦见考不上还哭醒了……考小招绝对是此生最紧张的考试,比考大学保送的时候还紧张。此生做出的最得意的决定之一就是来到这里。&/p&&br&&p&非要以结果论的话数据也自不用说:中考济南市第一四个里有三个我们学校的。平均分据说比其他学校高不少?尤其是英语~~~ 至于高考?▽`你说一个高中一千人里220保送(都是985而且我感觉自己高考恐怕是比较难自己的学校)三百出国以后还能考上不少一本(在山东?▽`)已经很好了!】&/p&&br&&p&&b&说道这里我想补一句。是的,高中部也许高考成绩拼不过省实验,可是为什么济外初中的学生明知道这一点,可基本上都不会走呢?&/b&不仅是为了保送的一些尖子生。我有两个表弟,全家这三个孩子都上了济外。我记得我成绩不好的大表弟(现大一)向来比较随和而沉默,在选高中的时候我们都觉得他应该去XX二中等严格而出成绩的地方,或者去省实验这样高考氛围浓的。然而他竟只是流泪,只是一个劲说,济外,我要上济外。我不走。&/p&&br&&p&而且学生综合素质强(当然是比起大部分学校,北上广的优秀高中和各地外国语学校学生的教育也是非常综合非常优秀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许多地方的学生都要出色,起码是山东省&b&真正素质教育最好最真的地方。&/b&这一点在我假期做家教后其实是有非常深刻的体会,那种灵动是很特别的,一眼就可以看出济外学生的不同。而且!我也是上大学后才知道全国高中的图书馆,活动时间(高三也不例外的每天只有七节课!),假期(大山东最不补课的好像也不多囧),不分科(跪谢高中的高一到高三保送考试全科都算分的制度让我真正九门功课同步学,惠及学业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真是感激哭了),能做到名副其实的简直凤毛麟角,而我可以很骄傲的说,济外就是。&/p&&br&&p&说起综合素质,济外学生会和团委是&b&偏行政管理功能的&/b&,和许多高中的活动权益性略有不同,当然和许多形同虚设的就更不可比。不能说行政管理型和活动权益型哪种更好,只能说各有利弊吧。但不得不承认,学生组织能够被放权至此,殊为不易。虽然全国各校都有学生会,有不少也运营的非常好。但是,高中学生会15个部门的从早到晚的管理打的量化分数会真的影响一个学生被保送的几率,同时真正影响到老师奖金和评定的,恐怕不多。不知是否受此影响,感觉高中许多老师同学都对我客气而疏离,sigh。当然大家也会吐槽怨恨不屑等等,但毕业后,来到没人管的大学,会不会偶尔怀念呢?&/p&&br&-----------------------------分割线??--------------------其实是因为写的太乱了不好意思----------------&br&&p&&b&人文关怀从生活细节看出来ao~&/b&&/p&&p&环境:高中的欧式建筑和大圆顶玻璃地板还有鹊桥!~~~以前超级多校区(加上现在的,算上小初高有十个以上),一年换一个地方就像旅游。虽然有几个校区没有操场(现在合并到一起有了),但在小树林边上在度假村(七里河真的是度假村)边看风景边测八百也是极好的!!!&/p&&p&还记得初二的时候曾在午休的时候跑到七里河小树林的地上躺着睡着了。&/p&&p&还记得张安校区的电话亭十个里面只有一两个是好的,大家都排队给家里打电话。&/p&&p&高中第一次保送,好像孔子像前面还结着冰吧,我也拿了从食堂的苹果去拜。结果发现孔夫子面前已经堆积如山。&/p&&br&&p&食堂:山东最好的学生食堂。虽然现在好像换了大厨后略下降了?▽`但是现在天天面对十九个食堂不知道吃什么的我还是很怀念两周一遍的配餐制健康食谱!现在谁能让我规律的每天喝一袋牛奶或者酸奶,吃一个蛋,吃一个水果,别说连续六年就是连续一个月那真是真爱了。&/p&&p&初一元宵节和中秋节好像正好都在学校。记得食堂加餐加了炸元宵【人生唯一一次炸元宵!】,后者是发了A里月饼。我还记得貌似是蛋黄莲蓉。&/p&&br&&p&图书馆实验室:真的开放。记得唐七的枕上书出了不到一个月我竟然在图书馆见到了!当时震惊的啊。。还有全套甄嬛传和如懿传!!!好吧当然也是有全套中华书局史记这类书的但我其实没怎么看……&/p&&p&一些专用的教室:毕业以后的事情啦&/p&&br&&p&小卖部:真的我问了好多学校没有几个高中能做到校内监管同时保证较为主流的符合大众口味的零食等平价供应!实时更新啊。还记得麻辣金针菇和总用来和笨笨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517acd3f04a06a1335eddbc06ebb412c& data-hash=&517acd3f04a06a1335eddbc06ebb412c& data-hovercard=&p$b$517acd3f04a06a1335eddbc06ebb412c&&@JokerTBy&/a& 打赌的汤达人。小黑店其实我吃过的但是……就还好啊可能就是新鲜。&/p&&br&&p&校内书店、健身器材……不再说&/p&&p&宿舍:初一在张安六人间,初二三七里河也是六人间【肯定是宾馆改造的赶脚……】高一是十人间高二三就是八人间啦~~ 高中女生有独立卫生间,开森~ps现在用的还是济外被罩我会说!?&/p&&br&&p&校服:十几件基本不用自己买很多衣服【毕业后明显感觉买衣服大大大大增多】。那句话怎么说的,现在我突然觉得穿西装配运动鞋蛮帅!完全就是那种校园偶像剧的……&/p&&br&&br&&p&&b&而且,你看到下面这么多深情的回答了么?这种全校学生内心的深深情感,绝对是一般学校比不了的。我想这是相互的。你给我一片成长的乐土,我还你一生不渝的深情。&/b&&/p&&p&&br&想要梦想都会给你实现的土壤.高中的不少组织做过后大学感觉真的蛮像的(???`?)而且,那是唯一一个自由挥洒的舞台!这段可以看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be0b8f827effa62fce896&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闻夕语& data-hash=&be0b8f827effa62fce896& data-hovercard=&p$b$be0b8f827effa62fce896&&@闻夕语&/a& 的回答。此外作为许多制度开创或者改革的参与或见证者,真的感慨万千。&/p&&p&大学后别的地方的保送生同学蛮多,聊起来没有一个学校在你考上了大学后还如此在乎你的发展,设计课程,改革制度,单独编班,组织活动。怀念家政课的蛋糕,和阅读课时候的图书馆。以及,初高中学的二外俄语和法语,虽然全忘了,英语也没怎么学好,现在深深感觉给母校丢人。&/p&&br&&p&关于恋爱——我校真的认真考虑了异性和同性的权益!校规从禁止“男女交往过密(过密不行,但不过密~你懂滴。)改成了”禁止交往过密“。多么人性化和与时俱进。&/p&&br&&br&&br&&p&&br&太多了,百度知道上答了很多。。。。还写过很多相关的文章。。。。哦有空继续来补充&br&&br&ps同学们你们好啊!!!这问题谁提的真是认亲大会了。。。以后想起来再写?▽`么么哒&/p&
虽然比不上十二年的土著钟部长一类但感情绝对深深深!(钟部长答得好赞让我也有了说个故事的冲动!喔大课太重了等闲下来一定来补充,等我!)在济外上了六年⊙▽⊙因为学习还不错加上做些事所以了解还算全,看的越多感受越多了解越多爱越多⊙▽⊙。这是一个…
济外这所学校其实有很多特点,例如开元的橘墙配青山,四处为家的初中部,遥墙的大圆顶,蓝西装和灰麻袋似的运动服,等等。&br&但我想讲的,是所谓文化方面的事儿。&br&&br&&b&一、大隐隐于市&/b&&br&三年前,苏旭勇校长就曾说过,济外现在已经是济南市基础教育规模最大的学校了。十余个校区八千多名学生,作为一个没有“教育集团”概念的城市,济外俨然已经变身为了一个教育集团。&br&而同时,作为维基百科济南外国语学校词条的主要贡献者,有时我也会慨叹,能够写在社会关注一栏里的事情,实在是太少了。对于济南的新闻来说,似乎只有小招考试、保送录取和有家长冲进校门打人时,才会想起来有外国语这么个学校。&br&这就是济外:明明规模很大,明明特色很多,明明校区到处都有,可是大家就是经常想不起来。为什么呢?&br&《中国周刊》记者蒋晨明两年前写过一篇通讯,名叫《&a href=&///?target=http%3A///bencandy.php%3Ffid%3D76%26id%3D639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憨城济南&i class=&icon-external&&&/i&&/a&》,讲的就是济南人。在他看来,济南人质朴、热情、忠孝,有时甚至有些一根筋。在这么一个老么实儿的地儿,济外的特色似乎甚至有一点“异类”。&br&但聪明的济外人知道自己的特别,而他们的选择就是不张扬、不放肆,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而当济外人实诚起来的时候,他们即便获得了极大的成就,也不太会在外大肆炫耀自己。(在我看来,济外人当中这种感觉最淡漠的,是一部分开元人。)&br&因此,即便校园内是活跃的,校园外与此无关的人也只是浑然不觉。他们做到了大隐隐于市。&br&&br&&b&二、梦想无边界&/b&&br&高中部有一个东西叫八项规定,列出了大家不能做的八件事情。当然,济外全部的校规比八条可是多多了;在济外不能做的事也比八项多多了。&br&但是,我从来没有遇到学校,阻碍我做些能让自己前进的事。让我讲两个故事吧。&br&第一个,小学四年级时,我想到了去做一份小学内的校报。记得当时是一位姓李的大队老师和史峰虹校长认可的我的想法,给我调拨了一间有几台电脑的教室(现在我还能记得位置在哪儿),然后我就拉起了一个五六个人的班子,准备开始试着做一下。&br&可惜的是,最终这个计划因为我们认识到了实际执行上的困难(例如技术上受限、工作时间与效率不够等等)夭折了。但我直到现在都十分感激的是,校领导没有直接否定我单纯的想法,而是让我通过实践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为我未来走上这条道路开了个头。&br&第二个,高中二年级时,和 &a data-hash=&1bf8d41b9c16dbe5d46c0ee04f5d38f5& href=&///people/1bf8d41b9c16dbe5d46c0ee04f5d38f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御坂美琴& data-tip=&p$b$1bf8d41b9c16dbe5d46c0ee04f5d38f5& data-hovercard=&p$b$1bf8d41b9c16dbe5d46c0ee04f5d38f5&&@御坂美琴&/a& 一起办了整整两周的动漫文化节。这事儿本身并不算什么,因为能做到同等规模的社团活动也并不是没有。重点是其中的一条小插曲。&br&高中部有一个叫“每周一歌”的传统项目,就是下午上课之前十分钟大家合唱一首歌,让大家醒醒神外加陶冶情操。有时也会有小语种歌曲,一般都是学生会文艺部来选。但那两个星期,我们向分管副校长提交了两首歌,作为活动期间的每周一歌。其中一首是《转动命运之轮》,柯南 OP4。至于另一首嘛……&br&「コネクト」,魔法少女小圆 TV 版 OP。&br&然后就过了。&br&然后就真的全校三千人一起合唱 ClariS 了。&br&然后我差点没被全学生会的人打死(包括这个问题下的一部分答主),因为日语唱得太快了,大家都跟不上。&br&可能在别人看来,这两个故事都很无理取闹,但学校没有拒绝我的理由,就是因为这是一种“对学校并没有很大害处”的无理取闹。&br&小学的情况下,我们虽然什么都没有做出来,但最终吸取教训的也是我们自己;高中的情况下,我们自己的不当选择,最终也会让麻烦的事儿落在我们自己身上(而不是去围攻学校)。&br&这就是学校没有拒绝我们的原因。&br&这一节的小标题叫“梦想无边界”。尽管我举出的两个例子都是所谓的失败例,但我曾在济外经历过数倍于此的成功例。在济外,如果你想去做什么事情,而不是在危害什么人,你都可以做,尤其是在社团上。&br&当然,也不止社团。我校曾经拿过一个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的二等奖,得奖者是某年的高中学生会主席,他自己写了一个学生会信息管理系统,然后让学生会的基础办公无纸化了。之后学校应他的要求,在学生会里成立了一个新部门,专门负责开发维护这一系统以及相关工作。&br&之后这个部门拿了一个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一等奖。&br&我是这个部门的第一任部长。&br&梦想就是这样无止境的发生,然后实现的。&br&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脑子、有胆量去做。&br&&br&&b&三、自由的双刃&/b&&br&首先,我们需要回想起一个事实:济外位于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市。&br&山东省作为高考大省的威名人尽皆知,但另一点关于山东高考的特色却是,最擅长高考的一帮人并不在济南或青岛,而是在下面数十个县城的一中里(可以参照&a href=&///?target=http%3A//www.cuaa.net/cur/2014gkzydc/0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4中国各地区顶尖中学排行榜&i class=&icon-external&&&/i&&/a&,你会发现济南城内的高中竟然没出过一个高考状元)。&br&或者我换种说法:作为“素质教育”先行先试的重点地区,济南的高中们更擅长的是综合素质的高效培养,正如济外老校训“以学业的成功带动完美人格的形成”的后半句。&br&而在济南的“重点高中”当中,济外的校风和学风可以说又是最自由的。从小学开始,各种趣味活动就会把你从课堂上“拉出来”,以实践认识这个世界;而到了初中和高中,社团文化就成了这种自由校风的集中体现之一。换句话说,放眼全山东,可能再也找不出比这帮济外人更能玩社团的人了。&br&&a data-hash=&f41d222bb629& href=&///people/f41d222bb62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郭yu睿& data-tip=&p$b$f41d222bb629& data-hovercard=&p$b$f41d222bb629&&@郭yu睿&/a& 的回答当中提到了一句“高中的不少组织做过后大学感觉真的蛮像的”,这就是这种自由校风的来历了:&br&&b&济外更希望在校园范围内,将选择的权利放回给学生自己,让学生自己成长。&/b&正如新校训“人文天下 行者无疆”那样,学校你望你自己往前迈步,而不是老师拎着教鞭抽你屁股。&br&听起来不错,对吧?&br&学生们自然很喜欢,甚至在明知高中部的应试教学水平不如山东省实验中学等高中的前提下还要留在济外的学生也有。&br&但这样,真的是对每个学生都好吗?&br&在微博上看到这个问题之后,有一位学姐却是这样说的:“其实我的体验就是&b&:&/b&哇身边班里学霸好多别的班土豪好多学校里牛人好多可惜都和我一点关系没有”。&br&事实上,优秀的、能够自主选择道路的学生有,但选择再怎么多,实际上也十分局限;也有一些学生,要么会因此误入歧途,要么会因此失去前进的方向。&br&其实,我初中就差点因为“习惯了小学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加上父母双双调职去了外地,而从初一开始几乎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与习惯,学会抄作业和上课睡觉也是那时候开始的。现在想来,要不是初三的推荐生考试给了我最后一次机会,而我很幸运的把握住了,我接下来的路肯定不会这样顺利。&br&同时,这种校风的自由,也让学生丧失了专心于学习的时间与外部大环境。当一个身处高中部的学生习惯了两年中每天扫两眼社团海报栏、遇上什么有意思的活动就去玩玩的日子,到了高三要拼刻苦的时候,TA还能拼得过那些县城一中里那些真的在“头悬梁锥刺股”的同龄人吗?&br&我相信多数人做不到。&br&济外保送生中,有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告诫大家要把握好保送的机会:“如果你在保送圈内的名次,最差能让你上山大(山东大学)的话,那么你高考能考到山大就很不错了。”&br&记得我毕业的前一年,济外高中部的一本率是38%左右,其中保送的学生占了两成多接近三成,然后据说这数据还包括了出国去了不错学校的学生。&br&济外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的悲壮与惨烈,可想而知。&br&记得之前有人跟我倒过苦水:“济外的素质教育,成全了一批能够登天的人,却害苦了一批只得在底下混的人。”&br&人人都想培养高超的综合素质,而重点是你能不能跻身保送圈(或者拿到其他的机会),去到让综合素质闪耀的地方。而那些与机会无缘的人,虽然很多也在怀恋济外,但他们如果没有来济外,会不会在其他地方“吃得苦中苦”,有没有机会踏上更好的道路呢?&br&我不知道。&br&这便是自由这把双刃剑的两面了。&br&&br&&b&四、小黑店之殇&/b&&br&济外高中部坐落在一个特偏僻的地方,离机场只有7.5公里,周围是一个没多少人气的经济开发区、无尽的北方农田,和北面紧挨着的向阳村。&br&因为学校食堂无法满足多数人的馋瘾,向阳村里应声开起了以中餐外卖为特色的小黑店。我毕业的时候有三家,现在听说第四家也开张了。&br&学校怕出安全问题,自然对小黑店是明令禁止的。这很正常。&br&但高中部的学生基本上都知道,就连最经常去抓买饭学生然后给与处分的几个主任,也都是小黑店的常客。&br&这一部分用这个标题、讲这么一个故事,就是为了说明,某种程度上全中国所有的学校都是一个个半独立的小社会。中国社会的优点与缺点,在学校里自然可见一斑。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裙带关系、权钱交易,怎么可能会少。现在高中有个教导主任姓王,成天护着自己家孩子,有什么荣誉都给往上按,搞得自己家孩子被全年级学生默认孤立,这种事儿学妹第一次告诉我的时候,我甚至都是不信的。校友们,你们知道我说的是谁。什么象牙塔,什么纯洁的童年,都是放屁。&br&而在济外,这种“社会性”开始的更早&b&:&/b&从小学开始,社会圈子就不自觉地建立起来了。&br&当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TA自然会更希望和自己感兴趣的人在一起,然后排斥(有时是软暴力,或者再少数,欺凌)不合群的那些。而济外自由的校风,事实上减少了不同小圈子的学生进行强制性交流的机会,让这种圈子性越发明显了。&br&更何况,济外的学生构成,是越到高年级越复杂的:从开元一路上来的“元老”(开元的学费可绝对说不上便宜,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可能也要分开)、初中升上来的“六年党”和高中才入学的“三年党”,在所谓见识与阅历、对济外教学体制的适应性等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别。这么一群三教九流、三观不同的人扔进一所学校,圈子肯定是五花八门,能完全和谐相处才是见了鬼了呢。&br&列位往下找找的话,匿了名的“慕凉小姐姐”似乎还在执著于四年前社团活动分赃不均,然后闹掰了的事儿。我讲的每周一歌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你那些傻逼理论四年前我就跟你理清楚了,你自己又拆出去搞自己的活动,何必这时候再来咬我。&br&当然,怒斥我装逼的“一炮同学”似乎也在。你要是改改随口生殖器的习惯、还有每次见了我必然飞扑过来的习惯的话,大概、也许咱们还可以和平的交流交流。&br&当然,有人说我装逼,有人说我中二,那是必然发生的状况。三观不合导致不能互相理解,这种故事还少吗。我也承认我挺装逼挺中二的,成天钻到这个知乎问题里写长文,把当年那些破事儿拎出来晒,那可不就是装逼嘛。和三四年前的仇人对着撕逼,那可不就是中二嘛。就这一点上,我还没我学弟做得漂亮。&br&当然,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和人撕逼的时候也绝对不少,估计都够写成小说的了。&br&而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撕逼,也绝不仅仅限于这种情况。有校友(大概是吧)提到了学生会成员与普通同学之间为了一点点的量化分数反目成仇的事儿。在好学生眼里,学生会可能还算得上是学生自治组织(虽然这种自治确实有待商榷),但可能在另外一个圈子里的人看来,全学生会都是老师的走狗,都是装逼犯,都是给领导跪舔的傻逼。&br&说白了,还是利益与利益之间的争斗。只不过济外的学生醒悟的太早了。说到这儿,我反倒有点羡慕那些在县城一中里疯狂啃书的学生们:他们的心纯正多了。&br&毕竟,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保送名额每年就那么两百多个,也并不是每位学生家里都有钱能送他们出国(有的出国党是真的牛逼,当然有的就是没有其他路选择了),每年一千多个人,你不为了自己谁会为了你?&br&不过我还要提醒一部分校友:一些济外学生有个缺点,就是“成熟”的太早,有时反而不知道如何以成年人的方式应对问题。比如说,这个问题下的一些答主所在的圈子都觉得在济外学习是美好的,但在这个回答之外,总会有某个圈子认为济外毁了他们。&br&顺带一提,为什么这个问题下面几乎全是在夸学校的?因为那些讨厌学校的圈子里的人,多数还是不混知乎的。再结合一下知乎的用户群,你会发现很有趣的事实的。&br&不过也是幸亏,在这种优胜劣汰的混乱小社会里,也有不看任何关系也能昂首向前,将自怨自艾者甩在身后的人。&br&我喜欢这样的人。&br&&br&&b&五、&/b&&b&天涯若比邻&/b&&br&济外的外国语属性,在鲁西这一片民风淳朴,或者说,开放程度还不是很够的土地上,就像是灰墙上一个白点那么显眼,因此只要济南市有什么和教育有关的外事活动,请人来我们学校是肯定少不了的。&br&而且济外本身就有十几所姐妹学校,像什么左拉中学啊下诺67中啊都是老朋友了,基本上每年都会互相换着访问啊 Home Stay 啊这样的。经常是每过一个星期校园里就又能看见一批异国学生好奇地转来转去,胆大的也可能上去搭两句话什么的。&br&更何况,开元的校名里就带着“国际”两字,加上初中和高中,说济外是全济南外国学生最集中的学校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br&这是其一。&br&济外的学生,按照国际课程中心的宣传语,其实也可以叫做“中华根基、国际视野”。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生在中国,心却渴望求学国外。&br&于是济外的学生出国的比率十分的高。高中部在开设国际课程中心之前,每年都能有接近一成的学生自主申请出国;近年来,新加坡 SM2 项目,日本留学班和国际部的 A-Level / AP 课程等等项目也能一年送走一百多人。&br&更何况,有不少同学早在初中毕业、小学毕业,甚至小学没毕业,就已经远渡重洋、赴海外求学了。而且显然地不是个例。&br&这是其二。&br&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学校的名字(“外国语”这名字,多有指向性)、风格、气质、办学宗旨和特性(例如外语教学)以及各方面条件可能都包括,也有可能是因为开元高昂的学费、初中不按学区收学生的特点,造成了相同想法学生扎堆的情况。&br&而这种现象的结果是,你可能能在这个世界的任何角落,发现济外人的踪迹。这是“天涯”。&br&至于理解“若比邻”,似乎并不用我再说什么,大家看一段视频就好了。&br&“济外威武 高考加油”是从两年前开始的传统助威活动,参与者一般都是学长学姐们。有人对此颇有微词,说这里面只是单纯的秀优越,顺带增添心理负担罢了。我觉得或许吧,就像每年保送生会去高考考场门口给高考生助威,我们自己那时也会担心是不是刺激到高考生。&br&但考试结束的那天,我从她的口中听到了“谢谢”。&br&我觉得我不用再怀疑了。&br&&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NzE3MDY0MzEy.html& target=&_blank&&
&img class=&thumbnail& src=&/E53-65C8-BE6A-07D&&&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济外V5 高考加油(2014扩充版)&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NzE3MDY0MzEy.html&/span&
&/a&&br&&b&六、尾声&/b&&br&我的同学兼同事,公交爱好者 &a data-hash=&ee232ed3e831d676c1514e& href=&///people/ee232ed3e831d676c1514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冯硕& data-tip=&p$b$ee232ed3e831d676c1514e& data-hovercard=&p$b$ee232ed3e831d676c1514e&&@冯硕&/a& 在毕业半年后、大一新生组织回遥墙探访母校时,在人人上说了这么一句:&b&说好了七年后亲自开大巴载大家回去的。&/b&&br&他毕业之前就经常念叨,说高三毕业考C1,然后一步一步花七年时间,拿到大客的A1本。&br&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和大家一起回去,回这个心心念念、一生不忘的地方。&br&我现在已经不可能知晓,如果六岁的我在生日那天没有选择开元,而是选了东方双语,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br&有欢笑,有痛苦,有时幸福,有时失落。&br&十二年中,我抓住了多少机会,又放过了多少机会,早已经数不清了——也许那时我更努力一点的话,我还能走到更远的地方的。&br&但我觉得现在这个样子,大概还不错。&br&就这样吧。&br&&br&&b&七、关于这个回答的后续&/b&&br&3月30日,济南外国语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开号,第一日推送就引用了这篇回答。&br&&b&但仅引用了前两部分,&/b&而且未能遵守本文下方的版权声明。也许他们不太懂版权声明是什么,也或许他们没看完全文,看到第三部分结束后就决定只要前两部分了。&br&之后我便发微信留言过去交涉,建议他们保留通往本回答的链接,以让同学们看到更多其它人的观点,顺便表明了我毕业生的身份。&br&然后4月1日,其他关注者都收到了关于保送生的推送,我没有。&br&&br&版权声明:本文开放转载,非商业媒体使用不收稿酬,但需保留署名和本页网址。&br&信息声明:本答案除必要的错字修订外,原则上不再更新。这题是体验题,相信各位校友有什么样的体验都不奇怪,&b&&u&也请大家多多阅读其他人的感言&/u&&/b&。评论前请三思。&br&利益相关:济外十二年学子,现已毕业。&br&顺带说一句,这问题&b&已经&/b&变成校友认亲大会了。&br&而且这堆13届的保送生跑出来的还真不少,我都不知道知乎在这帮人里的覆盖率这么高……
济外这所学校其实有很多特点,例如开元的橘墙配青山,四处为家的初中部,遥墙的大圆顶,蓝西装和灰麻袋似的运动服,等等。但我想讲的,是所谓文化方面的事儿。一、大隐隐于市三年前,苏旭勇校长就曾说过,济外现在已经是济南市基础教育规模最大的学校了。十…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