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留存是什么意思,怎么计算的,怎么才能如何提高留存用户留存?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回复: 0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58 天连续签到: 4 天[LV.5]主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面对百度算法风云巨变的之年SEO从业者都迷茫了,不知道怎么做了!面对百度算法的改变,我们不能总是束手无策,有没有一种思维不用担心百度算法的改变呢?企业做网站怎么做需求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将产品展示给用户,甚至是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做好需求分析可以让企业产品笼罩一个行业的绝大多数用户。因此,需求分析是企业网站优化的重中之重。我们如果仔细想想用户、百度、SEO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该很清楚,百度是要以用户为核心的,SEO从业者如果能深深把握用户,那么百度有什么理由让你排名不好呢?我们做SEO必须要具备:用户思维!
  1、从下拉框和相关搜索看需求
  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下拉框和相关搜索是常见的用来分析用户需求的数据,下拉框是最近一周用户的搜索最多的词,相关搜索是最近一个月用户的搜索最多的词。
  (1)下拉框,下拉框中显示的关键词搜索越多越在上面,重要程度依次递减。下拉框的关键词形成时间比较短,可以看到最近短时间类用户关注的热点。如果是更新非常快的行业可以抢注内容获得关键词排名。
  (2)相关搜索。相关搜索是最近一个月的数据,从相关搜索可以得出过去一个月用户关心的内容,有经验的SEO结合下拉框数据看得到之后关键词的搜索趋势。企业站更应该关注相关搜索的数据。
  2、从搜索排名看隐藏的需求
  从搜索主关键词看排名在百度首页网站,从排名靠前的网站可以知道用户会更加喜欢什么类型的网站。比如图片、贴吧、知道、文库等等,比如搜索货架,不管是在下拉框里面、相关搜索里面还是在首页排名里面都看到货架价格,说明关注价格的用户很多,那可以试着多写些货架价格的相关文章。如果我们的网站从开始设计都是从用户角度思考的,分期用户需求、分析用户存在的问题,然后我们网站制作的过程中以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用户问题为核心,那么我们还用担心百度算法的改变吗?百度算法改变不是为了让用户搜索的时候获取到最想得到的搜索结果吗?
  3、根据热力图分析需求
  百度统计的热力图是分析用户需求最好的工具,站长通过热力图的点击可以把用户关注最多的内容移动到最左上方。用户很少关注或者不关注的内容可以置换或者修改,比如有货架需求的用户比较关注重型货架,所以重型货架被放在前面。不过,热力图的需求分析是建立在网站现有内容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网站没有的内容依然存在用户需要的东西,但是我们会不知道。
  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的需求与关注点也在不断地转移,当用户还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时,或者是不知道该产品能够带来的好处,我们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很多做SEO的人总是抱怨:百度自己的产品占据了很多排名!百度文库、百度百科、百度图片、百度经验、等确实占据了很多排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百度认为自己的产品更好的解决用户需求,才将自己的产品排在产品!因为百度通过大数据很容易分析出用户需求。如果我们停止抱怨,多想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排名在前面,那么我们反而能从这些内容得出用户需求!
  当然,企业要想做好网站优化只做需求分析肯定是不行的,而要从网站结构、页面、内容等多个方面着手,对用户需求加以转化,实现多个关键词布局,将企业网站推送到搜索引擎,获得好的排名。
  推荐阅读:
  你的脑海中运营是一条线,还是很多点?
  很多运营新手朋友问过我这样的问题:网站运营到底要做哪些事情?其实问题的原因出在对运营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可能说道里面的零散的知识点,他们也会知道,但是叫他去独立的负责一个项目的话,就毫无头绪了。在这里,何杨想给出自己的建议,如果你想学习网站运营,就不能毫无章法,乱打乱撞,你要努力把自己学习的零散点组成一条完整的运营线,然后在循着这条线,不断的扩充自己的知识点,去实践,那么你的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现在很多运营新手朋友非常喜欢看一些别人发的实战经验,何杨不是不建议看这些东西,因为我也非常喜欢去看别人的成功经验分享。但是对于新手朋友,一开始就一味地的大量的去阅读别人的实战经验真的帮助就会很大吗?
  我们且不讨论别人发的实战技巧到底是不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干货,假设的确就是干货,效果也不一定就会很好,为什么这么说?原因有三:
  1、别人为什么会想到这种实战技巧,你想过吗?
  每种实战技巧其实都是建立在清晰的运营思路基础上,绝对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新手你能看得到的就只是别人的方法,和最终达到的效果,你看不到他们背后思考的过程,为什么?
  因为你脑海中没有系统的运营思维支撑你的思考,分析别人的方法出发点。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等到你自己去模仿的时候,感觉没有效果,甚至根本执行不下去;
  所以你学到的仅仅是表面的“术”,但是“术”是千变万化的,是很多很多的小点组成的,你学不完,唯一不变的是清晰的运营思维一根线,学会了这个,任何一种“术”你都可以归纳总结,寻找共同规律,把他们变成自己的经验;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循着运营思维这一条线,演化出更多属于你自己的运营实战的点;
  2、干货里面讲的每一个步骤出发点是什么,想过吗?
  如果细化到每一个步骤,其实都是有讲究的,如为什么要选择要在百度知道中推广,为什么要使用卖萌试的语言风格,为什么把网站设计的扁平化,为什么跟踪进行某一事件访客行为……
  很多干货分享中对于步骤阐述还是比较详细,告诉你第一步,第二步……,如果这种实战操作看多了,自己又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你的脑袋就会很乱,因为你完全记不住,也不知道别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就跟我们小时候背书差不多,如果你上来就去背,也许花了很长时间才能背下来,但是如果你理解了作者的思路,情感叙述的过程,那么你再去背诵,会好很多;
  3、什么时候你能自己想出这样的干货呢?
  一直这样模仿下去?就没有想过为什么你自己想不出来这样的实战技巧?别人说的永远就是对的吗?你拿什么来驳斥?……
  练武功一味地看招式去模仿,不教你心法口诀,能成为高手吗?
  虽然你是运营新手,但是也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因为你要建立自己的运营思维,学习别人实战技巧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你的脑海中,通过你的理解运营思维先过滤一遍,然后去操作,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实战技巧!
  上面总结了很多的运营新手一开始学习的误区,那么在何杨看来,新手朋友一开始应该怎么学习呢?或者说如果去建立运营思维的那条线呢?接着往下看:
  1、运营是一条什么样的线?
  我们一直在说运营是一条线,那么这条线是什么呢?归结起来四大块:定位引流——用户留存——刺激转化——优化完善,这是一个循环结构,所以运营是一个不断反复的操作过程;
  定位引流就是把对的人带到对的地方;
  用户留存是把目标客户最大化沉淀下来;
  刺激转化是针对留存客户做的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方法;
  优化完善包含两个部分:数据分析和策略调整,数据分析是检测执行效果的,策略调整是针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做出合理的措施!
  2、从线到点学习,建立自己运营体系
  熟悉了上面的线,那么接下来的工作我们就要沿着这条线去完善各个点(实战技巧),这个时候你可以多看一些别人的实战技巧分享,去研究别人的思维,扬长避短,变成自己的经验。
  时间长了,自然而然你的运营体系就建立起来了,当别人问你为什么这么去操作的时候,你就能站在运营思维的高度去解释它的合理性!
  3、新手最怕的不是不努力,而是盲目
  碰到很多的运营新手小伙伴们,非常的努力,但是总是有这样的感觉,对运营把握充满朦胧感,其实问题就出在太盲目了,看到一个别人分享的干货,马上就去模仿着做,甚至花上很长时间,也不去想背后的原因,你认为你能提升吗?你只不过是一个模仿表面的机器罢了。
  所以何杨的博客中一直以来对运营思维比较重视,这也是新手提升不起来的根本原因,博客中分享的每一个案例,我都会去带着大家分析背后的原因,这样你才能吸收成自己的东西。
  “术”只不过是手段,不要被那些所谓的“术”弄花了眼,而忽略了运营最本质“道”的东西!新手最怕的不是不努力,而是盲目。
  4、多请教,多学习,多交流,多实践
  虚心请教,交流学习,多多实践是你学任何东西的不二法则,运营也不例外。不要以为自己懂了点东西就了不起了,没有谁敢说自己是运营大神,运营学无止境,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高姿态换来的只能是别人的冷眼。
  多加入一些不错的圈子交流,对别人的观点可以持相反态度,可以发表自己看法,但是不要无端驳斥,甚至是恶意诋毁,要尊重别人的成果,不要触犯道德的底线!
a. 回帖是一种美德,也是对楼主发帖的尊重和支持;
&&&&如果通过本帖信息与他人联系,请说明来自推一把论坛!推一把微信公众号:tui18com
b. 请不要发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内容。本站所有帖子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帖子内容版权归属作者所有,如是转贴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其他单位或个人在使用或转载帖子&&&&内容时须征得帖子作者的同意或注明内容原出处。
推一把微信公众号:tui18com||京公网安备
论坛事务(9:30-17:00):
|广告合作(9:30-17:00):
承载数据运行(|)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如何准确的计算并提高APP用户留存?
|原作者: DeanYi
摘要: 在互联网行业中,用户在某段时间内开始使用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然继续使用该应用的用户,被认作是留存用户。这部分用户占当时新增用户的比例即是留存率,会按照每隔1单位时间(例日、周、月)来进行统计。顾名思
& & 在互联网行业中,用户在某段时间内开始使用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然继续使用该应用的用户,被认作是留存用户。这部分用户占当时新增用户的比例即是留存率,会按照每隔1单位时间(例日、周、月)来进行统计。顾名思义,留存指的就是“有多少用户留下来了”。留存用户和留存率体现了应用的质量和保留用户的能力。  了解了什么是留存率,接下来就是留存率到底是如何计算的呢?现在互联网上实用的是Facebook流出来的计算方法:40-20-10,就是次日留存率达到40%,一周留存率达到20%,一个月的留存率达到10%。其计算公式方法如下:  留存率=登录用户数/新增用户数*100%(一般统计周期为天)新增用户数:在某个时间段(一般为第一整天)新登录应用的用户数;  登录用户数:登录应用后至当前时间,至少登录过一次的用户数;  活跃用户数:登录用户数-新增用户数;  次日留存率:(当天新增的用户中,在第2天还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第3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用户中,在往后的第3天还有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第7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的用户中,在往后的第7天还有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第30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的用户中,在往后的第30天还有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上面的计算公式只是基本的计算方法,事实上留存率的计算却不是如此的简单的,留存的计算有两个维度,基于设备或账号,基于活跃或新增。  对这个计算方式做排列组合,有四种留存的定义:基于设备的活跃留存、基于账号的活跃留存、基于设备的新增留存、基于账号的新增留存。一般使用一个统计系统来分析留存率,一定要先搞清楚是哪种口径的留存率:  活跃设备第N日留存:某日的活跃设备,在N天后启动了APP  新增设备第N日留存:某日的新增设备,在N天后启动了APP  活跃账号第N日留存:某日的活跃账号,在N天后登陆了APP  新增账号第N日留存:某日的新增账号,在N天后登陆了APP  下面是一个公开的APP数据,大家可以直观感受一下不同留存率的区别:如何准确的计算并提高APP用户留存?,互联网的一些事  有不少人认为一款APP达到40-20-10的数据是很容易的,事实上很多运营PC都知道一个事实是一款APP是很难达到如此的数据的,能达到如此的数据,这证明了这款APP的质量很好,他们的运营的方法也很适合自己的产品,下了很大的功夫。  要知道在这个PC互联网时代正渐行渐远,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浪潮汹涌而至的时代。2014年,中国就成为了成为拥有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据了解,目前我国主要应用商店的APP已累计超过400万个,但面临淘汰的“僵尸应用”高达八成左右。  而且有分析师还指出,“APP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十个月,85%的用户会在1个月内将其下载的应用程序从手机中删除,而到了5个月后,这些应用程序的留存率仅有5%。”  所以APP的留存率决定了这个APP的生死存亡,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各大分类APP的留存率排名:如何准确的计算并提高APP用户留存?,互联网的一些事  以上是留存率的计算方法,事实上大家更感兴趣的是如何提高留存率,在这里就简单的提一下提高留存率需要注意那几点:  APP的质量,APP的质量是一款APP生存的核心,要知道中国现在拥有400万的APP,但是其中有八成是无用的僵尸APP。  APP合理的运营策略,是一款APP生存的关键,它可以提高你的知名度,使更多的用户知道并了解你的APP,从而下载使用,而不合理的运营方案无法起到任何效果,最终导致自己的APP成为僵尸APP。  APP是否拥有自己的亮点,是吸引用户的关键,不要一味的模仿他人,要根据自己的APP设计出自己的核心亮点,这样才能定位自己的核心用户,并吸引更多的用户下载,并自主帮你宣传,挺高留存率不再是困难。  提高用户对APP的信任度,打破用户的心理防御,及时回答用户反馈的问题,积极与用户互动,这样才能提高新老客户对APP的信任,从而提高留存率。  总结:用户留存,其实也是一种用户记忆被唤醒的过程,一款定位准确的优质应用搭配合理有效的运营策略,逐步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才能让用户在使用后,还记得这个产品,并且继续使用。
上一篇:下一篇:
Powered by
鸟哥笔记 沪ICP备号-1更多公众号:HBCPDA河北CPDA授权管理中心,负责河北区域数据分析行业的推广,数据分析师人才培养。 学习专业数据分析,做大数据时代紧缺人才!最新文章对这篇文章不满意?您可以继续搜索:百度:搜狗:感谢您阅读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提升用户留存率?,本文由网友投稿产生,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这个经验很重要:运营产品,如何做好用户留存
一款互联网产品要想持续提升有效用户的活跃度,入驻更多渠道开源获取用户是一方面,做好用户留存的节流也属长期有效工作,不管产品的单日下载量多少,在早期就做好用户留存对产品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另外,进行用户留存运营的前提是在这一时间段用户认同产品主张的价值观,因为只有聚集了价值观一致的用户的产品才会不断发展壮大,才有进行用户留存的基础。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一书里提到:
旧有的“给我奖励,我更努力”在创造性的社会分工中只有短期效用,真正的驱动力是源自于探索本身的价值。毕竟你也不会因为讨论的人的挽留而选择不离开。
一 、基础用户的留存
他们是符合产品价值观的那一波非核心用户,包含新用户与老用户。由于基数过大他们的留存情况直接决定了整个产品的日活,目前业内以留存率作为基础用户留存效果的衡量数据指标。
1、什么是留存率?
留存率一般分为次日留存率、7日留存率、月留存率这3种。分别对这3种的解释如下:
① 次日留存
(当天新增的用户中,在第2天还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② 七日留存
(第一天新增的用户中,在往后的第7天还有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③ 次留存
(第一天新增的用户中,在往后的第30天还有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究竟要做到多少留存率,产品才算合格,一个经典的经验数据,就是留存率的“40&20&10”规则(Facebook平台流传出的留存率“40&20&10”规则),规则中的数字表示的是次日留存率40%、第7日留存率20%和第30日留存率10%。留存率是运营童鞋必须掌握的概念,需要有用户留存意识,在运营上做好用户留存的策略。
2、功能留人
创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工具高效、内容有料、社区热闹”,对产品童鞋来说功能留是新功能的开发与迭代,对运营来说除了要配合到功能的开发与迭代的工作,还需要让更多的用户感知它们,包含应用店的app描述、启动页的用户引导、站内的活动策划以及相关的渠道推广。
高德启动页的新功能推广
2、内容留人
墨迹提供最新天气情况,网易提升最及时的新闻热点、橘子娱乐提供最全的娱乐八卦,雪橙金服提供高收益的安全理财产品…..内容留存就要做到在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持续不断为用户提供或者推荐“刚需、时效性、娱乐八卦、绝对价值”的优质内容。
12年的贴吧在内容推荐上做的并非尽善尽美,吧与吧的的相互区隔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产品新用户留存率的改观发生在15年看贴的上线,一项贴吧客户端里的纯内容推荐功能,目前已经实现个性化推荐让用户非常方便找到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内容,进而让用户关注到具体贴吧产生更多的用户行为。
3、 用户留人
蛮多人的邮箱应该都类似“***给你发私信了,****给你评论了,****关注了你”的邮件,因为对于新用户以及登入潜水的用户来说,产品需要给我们推荐产品内优质活跃的用户,做好推荐系统让我们快速形成更多的好友关系连接。玩过人人的最近肯定受到了“你的****好友更新了最新动态”。
对长期未登入的用户,发出与其有关的好友动态进行邮件召回是对即将流失用户的一种用户留人策略,年迈的人人试图通过用户留人的手段“召回邮件”来让你回到产品上。这然而并没什么卵用,因为真正能够交流的朋友都在微信通讯录上了。
人人网的招回邮件
4、物质留人
做积分商城或者说积分体系,是目前最常见的物质留人手段,有很多不错的APP在积分商城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先例,而且效果显著,如天猫、滴滴、赶集等,可以借鉴一下的。目前也已经出现了专业提供服务的第三方开发公司,如果有需要的话去搜索下他们。
简单的抽奖、免费试用等实质性的奖励,对用户的吸引还是非常大的。当然类似百度糯米与雪橙金服这样的平台,为了留住用户,会现在直接发代金券。节假日发,周末发,用户有一周没登入了也发,甚至雪橙策划了一个零元夺宝的活动,只需要登入即可获得一个夺宝码。
二、种子用户的留存
作为能够为平台生产内容带来品牌与用户的核心用户,对于它的留存工作需要运营的精细化耕作,自然得更走心很多。
知乎上的刘路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曾经做过一家网站的种子用户。说说感受吧。我在进入那家网站的时候,是从豆瓣过去的,后来我成为种子之后,在2008年的时候,给他们做了一个小调查,居然有40%的用户都是从豆瓣过去的。所以你知道了,要想找到种子用户,就要到你的目标用户喜欢玩的网站上去拉人。
我第一天在里面发了3篇内容,隔天有两篇登了首页。写了12条文案,被选了2条挂在网站首页。在进入网站2个月后,和他们的运营见面,聊天吃饭看展览,给我纪念品,嗯,还有各位老大们亲手写的、给我的话。3个月后,他们把我的介绍挂到网站首页,挂了一个月。
我每次发了内容,网站里面的运营们、编辑们,都来吹捧。吹到我整个人飘飘然不知道东南西北。后来我一直产出内容,一个月3篇,一直持续到2010年。完全是怀着欢喜无限的心。
所以你知道了,动用你可以使用的一切资源,去留下种子的心,让他们从你的网站中获得赞美,获得朋友。和他们深入地交流,不敷衍、不造作。每个用户都有成长和衰退期,2010年之后,我基本不再产出内容了,但这个时候,网站已经有500万的注册用户了。而2008年年底我注册的时候,才1万人。
回顾历史的时候,还能照顾到我们这些个老用户的心,实属难得。所以你知道了,种子用户每时每刻都在为你做良好的用户口碑传播,不信你看。这个网站的名字叫虾米。”
自己作为入驻蛮多平台的码字汪,在脉脉、馒头商学院等平台上也享受到了类似刘路老师的待遇。作为感恩,它们的口碑还是要做的,打算重点以脉脉和馒头商学院为例,聊聊如何做对种子用户的留存。
1、内容推荐
每次在公众号上写完文章都会往脉脉上搬,然后习惯性的把链接给到脉脉内容运营童鞋,他也非常默契的将我的内容进行站内推荐。现在6个月不到的时间,我在上面更新了40篇文章,阅读量超过50万,点赞近3000,更主要的是每天都有蛮多互联网人加我,包括现在交流的比较多的李浩,感觉产品菜鸟汇公众号里面不少订阅者是从脉脉过来的。
2、多对一运营
在微信上搜下“脉脉”这个词能出现5个人,分别是内容运营、KOL运营、活动运营、新媒体运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接触,如果你需要哪些脉脉合作,可以帮你传达,我愿意把多对一的运营关怀分你一些。
3、情感关怀
可能是因为自己并不是在脉脉特别早期的时候开始在里面写文章,所以至今没有收到过他们CEO的来信,不过倒是收到了他们在新年寄来的笔记本。在情感关怀上我得在这里表扬下馒头商学院,的联合创始人大冬天的,跑到上海给送了文艺的台历跟能够显得我有文化的钢笔。
馒头商学院送给码字汪的新年礼物
4、马甲互动
马甲也俗称为水军,它对产品来说有两个层面的价值,一是新产品可以通过它们营造热闹的产品氛围,二是可以通过它们做种子用户的互动,也就是给核心用户制作出刘路老师那种每次发了内容,网站里面的运营们、编辑们,都来吹捧的感觉。目前自己没享受过这种待遇,要不你们在评论区积极发言让我感受下?
5、线下体验日
如今大产品越来越喜欢在周年庆的时候组织核心用户一同过生日,作为小公司的则可以策划线下产品体验沙龙,比如知名购物跨境购物社区某书,在13年年底用户量没到10万的时候做过一次线下产品体验活动,主要是邀请一些内容达人来分享香港购物经验以及让真实的用户来提产品方面的优化建议,虽然当时场地是铺垫的咖啡厅但是配上热饮和小甜品,整个活动的氛围还是挺好的,来的用户当时每人还给送了一份定制款的口罩。
6、个人品牌推荐
把核心用户的个人信息在产品的显眼位置进行曝光,帮助他获取更多的关注者,比如人人都是产品的专栏作家,在行的行家推荐。当然,有条件的产品可以做基于核心用户的内容栏目,知乎职人,以及15年我们在贴吧策划大牌党访谈,都是对争对大R用户的深度访谈,并免费他们最好的站内推荐位。
最后,再次回到开头的提到的用户留存的基础。不管是基础用户还是种子用户,它们的留存都是基于跟产品有着共同的价值观才真实的存在,留存运营策略可以更多,寻找到凝聚人的价值主张才是形成用户积累的关键。就像果壳的果壳的
“科技有意思”
,引新一波科技geeker分享有意思的反权威的专业内容。对了,还的做好留存率的数据分析,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友盟和百度统计!
相关推荐从来没有一篇文章把拉新、促活、留存、付费转化讲得如此详细!日留存、周留存、月留存被天天念,究竟该如何才能做好用户留存?提升用户留存,产品经理都有哪些方法?六问六答:中国音乐市场到底有多大?一款“约炮神器”的走红与洗白除了广告、电商和会员费,社群还有哪些更具价值的商业模式?罗永浩:不要乱黑小米手机如何快速搭建一个完整的移动直播系统?
山东网站优化,山东网络电话,山东直销软件,山东网站建设
潍坊网站优化,潍坊网络电话,潍坊直销软件,潍坊网站建设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高用户留存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