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一个收音机英式英语

Listening to the radio | 耿耿此心 History will stand and cheer
人生感悟,结交朋友,自耕家园 My backyard
7小弟写了篇收音机的博文,我惊诧80后怎么会去听收音机的呢?在没有电视机的年代,收音机是我们小时候的主要精神食粮。文化革命前,我尚未上小学,家有兄长,所以也跟着听长篇小说连载‘烈火金刚’,每天半小时,讲者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陈淳老师,那淳厚声音和情节现在还记得。1965-66年,山雨欲来,每天晚上8点钟的新闻联播,经常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磁石般的男声,在严肃宣读,‘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 … 我父母亲,都是风口浪尖的‘老运动员’,每听这些广播,都神情紧张。那些文章和腔调,有些出自姚文元的手,人称老毛的‘金棍子’,我父亲当时就说,这人是个恶棍。
那时,高级点的收音机,可以收到短波。有时从微弱的声音里,可以听见‘美国之音’的中文节目。听‘敌台’,在那个年代是要坐牢的。那美国之音结束时有一句,‘听众如果有什么意见,请写信到香港66号信箱’。有那么个傻佬,真的投递了两封信,署名‘李明’。那两封信,永远没有邮到香港,却上了上海公安局的文件,政府层层传达,誓要破这个‘李明案件’。很快,‘李明’给揪了出来。原来是一个19岁青年,因‘病退’未去上山下乡,在里弄加工组工作。收监、判决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可怜这个不满20岁的文弱青年,五花大绑,脸上涂着石灰,游街示众,押赴靶场。凄风惨雨,那大约是1969-70年。都是收音机惹的祸。
到了1973年以后,形势稍微缓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恢复了长篇故事连播,讲的是‘艳阳天’、‘虹南作战史’。而且还开始教英语日语。于是,每天中午12.30, 晚上9点,左邻右居,家家户户学外语。1976年10月,华主席领导,一举粉碎四人帮,恶棍总是要清算的。 我正在崇明农村学农,中央和上海广播的消息,通过田野的有线广播,远近回荡,正是秋天,我感到大地原野在微微震动。
1980年代,我经常乘火车往外地,早上早新闻开播,晚上8点晚新闻后,停止播音睡觉。在家陪父亲吃午饭,我们听联播故事,讲雕塑家刘开渠,还有其他小说。一块画板,支在窗前,我一边画图,一边听 BBC World Service, 讲不完的以色列冲突、非洲饥荒、塞尔维亚战争,有个栏目叫‘美国来信’,还稍微有点文学色彩。我只想学点英文,但只要到了BBC, 就永远是世界的动乱。BBC 半个世纪来关注世界,服务世界,真是了不起。香港有几位文人,包括我的一位同事,曾在伦敦BBC工作过,我觉得他们是有档次的文化人。
后来我到外国,发现那些‘电台’,有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做的studio, 讲话、放唱片全是一个人的热闹。美国的电台,唱歌很多;而香港的电台,则每半小时播出新闻。收音机,大概是20世纪初的时髦。如7小弟所说,现在只有司机在听。到上海、广州、深圳乘出租车,乘多久,听多久,法律问答、社会奇闻、忽悠广告。我自己也两次上过香港电台,做点节目啥的。
现在我每个星期,都要听几次收音机,那是在厨房里切菜烧饭,香港电台第一台的‘自由港(讲)’,烽烟节目,听主持人骂政府泼污水。听不下去,转到RTHK 第4台, 那是古典音乐和英文台,听巴赫、贝多芬、格式温,稍微文雅点。想再听听BBC, 那个中波波段,信号微弱,基本上是收不到了。星期六下午4-6点,香港电台有个‘旅游乐园’,香港人行脚天下,各地的趣味和见识,全在笑谈中。收音机的听众,毕竟是一天少过一天了。
Like this:Like Loading...
About Charlie 阿理
上海弄堂长大,云游漂泊一生,栖身南国小岛,渴望自然和自由的空气。
Perched in the Southern China Sea and long for breeze and fresh air.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 . Bookmark the .
Connecting to %s
Recent Posts
Follow &耿耿此心 History will stand and cheer&
Get every new post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Join 70 other followers
%d bloggers like this:当前位置:
154㎡三居室简约风...
更新时间: 16:20:51
欧式风格三居室餐厅吊顶...
欧式风格三居室客厅电...
更新时间: 16:46:05
东南亚风格客厅装修图片
装饰画图片
更新时间: 15:38:00
象征高贵与典雅的欧式卧...
欧式风格餐厅巧布局效...
更新时间: 14:21:19
中庭来一张
从楼上看中庭
更新时间: 09:07:47
简约风格开放式厨房装修...
简约风格壁灯图片
更新时间: 17:21:08
现代小清新卧房设计
甜美的韩式风格卧室装...
装修计算器
人气:72评论:0
人气:73评论:0
人气:91评论:0
关于美乐乐装修网
关注美乐乐他们的收音机在哪儿?用英语怎么说_百度知道
他们的收音机在哪儿?用英语怎么说
[wɛər] [ˈreɪ&#650?英式音标;e&#601英文原文;ɛo] ;z] [&#240:[weə] [ˈ] ;dɪredɪ] [ɪz] [ðr] [&#618? 美式音标:Where is their radio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收音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苹果/安卓/wp
积分 1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4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签名中使用图片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关于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翻译琐事 刘仁博士文
赵*同学,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来信,不过,坦白地讲两点:第一,我基本上没有学过英语,更没有学过音标;第二,我至今没有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概念。在通讯录中,我已经讲过我对英语的了解过程: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读大学的二哥带回英文书,我翻了一下,觉得英语词汇与汉语拼音基本没有区别,于是就开始跟收音机朗读英语词汇。我们居住在山沟里,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外国,只是觉得大学要学习这么简单的东西,自己将来肯定能够考上大学,再也不用整天累死累活地干农活了。于是,每天早上边干活便听收音机中的单词,后来词汇多了,我就开始按照小学三四年级学习的造句知识创造英语句子,比如,“我喝水”,换上英语单词就是:“I drink water”。我就是这样开始运用英语的,因而从一开始我就没有觉得英语与汉语之间有什么大的区别,就是觉得英语特别简单,不需要写汉字了,只要会汉语拼音就可以说英语了!因此,初中的时候参加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全国英语大赛。后来参加工作,进行研究,英语只是我的一种日常工具而已。至今我已经翻译了上百万字的英语著作和论文,也给英国人、美国人、德国人、法国人、印度人和非洲人等等做过现场翻译,只是仍然不知道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之间有何区别,甚至不知道非洲英语和印度英语有什么区别;觉得唯一感觉不同的地方,仅仅就是这些人的口音各不相同而已,都不如我们四六级考试中的口语清楚。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士的时候,我们班的英语写作外教就是一位喀麦隆公主,做过喀麦隆的驻法国大使,其英语带有某种混合口音。大家都跟您一样,感觉她的英语根本听不懂,既不是美式英语,也不是英式英语,于是就反映到究生院,要求更换英语写作外教。我作为英语写作课的课代表,则坚持认为喀麦隆公主的英语没有任何问题——她在中国《CHINA DAILY》都发表了不少文章,甚至直接用英文提案到联合国,要求美国赔偿非洲黑奴的后裔。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于是就派外语学院研究生部的王敏主任来现场听课,等喀麦隆公主下课离开后,她就现场征求大家的意见。结果全班同学基本上都要求更换外教,说根本听不懂她的英语。王敏老师征求我的意见,我仍然说没有任何问题,听不懂的原因不在于外教的英语发音,而在于我们自己的英语水平(甚至某种种族偏见)。在我发言的过程中,有的同学甚至很愤怒,说别人都听不懂就你能听得懂。于是,王敏老师让我把外教的教课内容用中文大致复述一下,我就把该节课外教讲过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后作业的要求都给大家从头到尾简要地复述了一遍。最后,王敏老师现场认同我的观点——该学期之内没有更换英文写作外教,因为她的英语能力和写作水平远远高于许多英美外教。
我曾经也给一位90高龄的德国哲学家做过一小会儿翻译,那是非常失败的一次翻译,原因并不在于何种口音何种外语,而在于专业知识的缺失。原本那次给德国哲学家安排的中国翻译是专业知识和德语水平均在中国前三位的一位研究者和翻译者,但是,即便给德国哲学家做笔译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翻译成中文之后中国学者阅读中文都不一定能够理解哲学家的思想。因此,在中方领导与德国哲学家对话的过程中,就出现一些词汇和概念超出了翻译者的知识范围。在得知德国哲学家还能够使用英语时,领导便派人把我叫去帮忙,德国哲学家先用德语说一遍,一些关键地方再用英语说一遍。非常遗憾,我的德语知识和哲学知识都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况且,90高龄的老人,口齿本来就非常不清楚,即使他的思维非常清楚非常敏捷——这是至今为止我遭遇的最失败的翻译。
今年7月11日,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给美国的梅吉尔博士做现场翻译。他是一个非常厌恶照本宣科的演讲者,认为照本宣科既浪费时间又限制思想自由,但是他的跳跃性思维和叛逆性思想都给翻译者造成了很大的翻译压力:他竟然能够从60年前欧洲哲学家的思想讲到匈牙利语言的独特性;能够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年轻人的革命思潮讲到当今中国的十二五规划;能够从新自由主义民主体制和辩证唯物主义民主体制的失败讲到他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民主政治模式。如果翻译者没有这些专业知识储备和事先翻译准备,是很难圆满完成翻译任务的。在此现场翻译过程中,我也遇到两个专业问题:第一个就是德国哲学家维根斯坦的名字,而且他还是用德语说的,我当时就没有翻译出来,是现场的吴向东主任给予现场帮助。第二个就是回答问题环节,在讲美国现状时,梅吉尔博士突然提到美国人欠中国人钱的事,“owe a lot to China”,我当时就没有及时反应过来,是一位现场女生提供现场帮助。出现这两个问题,都不是美式英语还是英式英语的问题,而是专业知识问题,因此,我反复强调专业知识大于语言知识的重要性。
当然,即便是演讲者本身也都能够遇到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比如,梅吉尔博士在回答问题环节同样遇到两个专业知识缺陷:第一次,吴向东主任希望他介绍一下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发展状况,梅吉尔简要地回答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之后基本上没有马克思主义研究。吴向东主任则提出不同看法,并列举出自己的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所了解到的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状况;梅吉尔后来又补充了一些最新和即将出版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著作。第二次,一位女教授用英语问梅吉尔博士如何评价“holism of history”,梅吉尔也许由于专业知识缺陷——他或许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个概念——他让我帮他解释一下。我则对女教授说,我虽然听说过这个概念,但是,我确实对这概念的内容一无所知,您是否能够用英语再大致解释一下这个概念。此时,有两位加拿大和以色列的外国留学生开始自告奋勇地将这个概念错误地解释成为“historical materialism”。非常遗憾,我知道“历史整体论”不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很显然,梅吉尔也理解这是两个不同的学术概念。因此,梅吉尔开始阐释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历史整体思想。当然,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梅吉尔也非常抱歉地说道:“非常抱歉,我不知道是否回答了您的问题。”翻译完之后,我也用中文对女教授说道,非常遗憾,我知道他没有回答您的问题;但是,我确实无法帮助您,因为我对这个概念同样一无所知。
啰嗦了这么多,只是希望赵凯同学能够从英语学习中醒来:第一,英语字母本身就是音标(拼音),中国人根本无需学习国际音标。第二,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之间的对话从来就不需要现场翻译,因此,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之间的区别纯粹就是谎言。研究二者之间的区别对于语言学家来说或者具有学术价值,但是对于英语学习者和应用者来说毫无意义。因为,北京人的汉语与山东人的汉语之间根本没有本质区别,而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之间的差别不会超过北京汉语与山东汉语之间的差别。
附录赵*同学来信:----- Original Message -----
From:&赵*& &12o9*@&
Sent:Tue Oct 4 08:46:16 UTC+
Subject: 混合式英语& & 刘博士您好!昨晚看完了您的通信录,当然只能说看,谈不上学习。刘老师的见解真的很独特,有时间会细细的去学习!& & 关于您的《十天突破雅思词汇》所讲方法确实很好,自己也想买一套配套资料来学习,但他适合学习美式英语的人吗(我才刚开始学习美式英语,或许以后熟悉了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惑)。我觉得学习哪种发音关系并不大,但现在英语教材很多也很杂,学到最后成了英、美混合体。在我们小时教科书中就有不少英、美混合的现象。老师对英美混合有怎样的看法呢,不知道您是否有这样的想法——《词汇》中加入两种音标和讲解美式、英式英语(词汇)差异的内容。外行看“世界”不恰当的地方还望老师海涵!& & 祝老师国庆快乐、阖家幸福!
载入中......
论坛好贴推荐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式早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