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箱内灰尘多,把cpu的笔记本散热器灰尘都清洗了,结果总是死机,温度高达70度。

电脑常见问题与故障1000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电脑常见问题与故障1000例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369.79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降服E7200!12款CPU散热器横向大比拼(一)
  伴随着Intel的酷睿2 E7200的发布,凭借着45nm的制造工艺以及相对平实的价格,一股超频旋风再一次席卷了DIY市场。沉寂了已久的DIYer们,又开始兴奋了起来。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了Pentium时代超频王者“黑金刚”的气息。『曾经的超频“黑金刚”Pentium166 MMX』『E7200延续“黑金刚”神话?』  回想Pentium的超频时代。那时侯超频并没有现在这么容易。无论是厂商的锁频限制,还是功能的不健全,都使得超频技术只掌握在一些高级DIYer们手中。然而随着DIYer们的不断努力探索,以及厂商的政策放宽与支持,如今的CPU超频再不像那个年代如此之困难,由于有了高级玩家的试水,我们可以在网上轻松的找到任何CPU的超频资料,从而了解到最佳的超频方案,而后只要将数值算好,在BIOS进行设置就一切OK了,而有些超频软件的出现则更是使得超频成为了一件简单的事情。『早期散热器与现在散热器对比』  然而,这并不能代表着超频真的没有了难度,技术的发展可以使CPU性能提升,可以简化超频的繁琐程度,但却不能忽视一个严重的问题――功耗的提升,以及随之带来的温度的提高。虽然通过工艺的改进可以有效的控制温度的增高,但是对于超频玩家来讲这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这个问题,成就了目前计算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配件的发展――散热器。  曾几何时,散热器还只是被称之为散热片的那个年代。在那个年代里,散热不需要如此的耗费我们的精力,它只不过是一个经过简单形状处理的小金属片而已。而短短十多年的光景,如今的散热器,无论是从个头还是从技术上都再不是那个年代可以同日而语的了,重达半公斤的散热器比比皆是,HDT、悬翼等技术名词不绝于耳。一时间,让众多的DIYer们开始迷失了起来,散热器的选择性增强,也导致了用户选择散热器的难度。  而这次,我们搜罗来各大散热厂商众多的主流散热产品,为大家进行测试,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对超频散热性能的测试及一些比较非传统的测试方法的加入,就是希望在这个盛夏时节里,给予广大的DIYer一族一些中肯合理的建议以及真实的性能感受,希望您能通过我们本次的横向测试,能够真正的得到帮助从而挑选到适合自己的散热产品。[NextPage]  本次的CPU散热器评测,我们选择了Intel的酷睿2 E7200处理器来进行。主要是看重了这款处理器具有先进工艺后的超频性能及其相对较为能接受的价格,相对于市面上其他产品,这款产品对于用户来说更具性价比,利用它来进行测试可以比较有代表性的体现各款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硬件测试平台 □处理器CPUIntel Core2 EGHz)主板MBASUS P5Q PROMemory宇瞻DDR2 800 512M×2HDDSeagate Barracuda(希捷酷鱼) GB VGA Card富士康 GF9600GTSound Card无散热器Cooler超频三南海2、金蚂蚁3、劲冷公牛、利民MST-9775LE、急冻王黑山、九州风神黑虎鲸、ALPHA 400、Tt火星9、五彩凤梨、酷冷至尊黑色风暴、旋风V4、APACK ZEROtherm NV120 Premium显示器MonitorCTX DFX9100Chassis富士康 武士ZL-142BPowerHKC惠科 核能530P(300W)□
□操作系统OSWindwos XP PRO(英文版)□ 驱动程序 □主板驱动MB DriverIntel inf 9.0.0.1008显卡驱动VGA DriverForceWare(显卡) 175.80『ASUS P5Q PRO』  而在主板方面,考虑到Intel的CPU自然要搭配自己的芯片组的主板来达到更好的效果,所以我们选择了ASUS P5Q PRO这款应用了P45芯片组的主板,而ASUS的主板也一贯有着优异的超频表现。最重要的是,P5Q PRO的设计结构更有代表性,目前主流的主板基本上都会采用热管设计,而尤以P5Q PRO的这种PWM与北桥连接热管的方法最为常见,也是为了考究各款散热器与主板的兼容性如何。『ZL-142B』  在机箱的选择上,本次我们使用了富士康的武士ZL-142B机箱,该款机箱是富士康武士系列中的一款力作,主要面对中低端用户的需求,选择这款机箱也是看重了这点,武士机箱的格局比较大众化,兼顾其不错的性价比,相信购买E7200攒机的朋友,大多也可以接受。◆测试方法:  在测试软件方面,我们预装了windows xp pro,利用SpeedFan这款软件来记录CPU温度、系统温度、以及运行状态下的温度曲线。『SpeedFan』  在模拟工作状态方面我们使用了SP2004这款软件,运行后它可以使CPU一直处于100%的工作状态下,以达到模拟工作的效果。『SP2004』  另外我们还利用超频三的这款侦测器对PWM电路的温度进行记录。从而观察散热器对主板PWM电路的补助散热情况。『超频三sc-4w硬件温度监控器』  另外,本次测试我们并没有在工厂的静音室或者恒温室里进行,抛弃了这种外表华丽的测试方法,主要是为了考虑到易用性和客观性。因为毕竟用户不可能在恒温室或者静音室里面办公或者游戏,所以这种数值性的测试方法我们没有采纳,而是在普通环境下,在模拟用户的工作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更直观的概念,同时也是为了让大家从更实际的角度去了解散热器的性能,在真正的客观条件下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散热器。『超频后CPU-Z截图』  在超频方面,为了考验参测散热器的绝对性能,我们对这块E7200进行了较为高强度的超频,将其主频由默认的2.53GHz超到了3.80GHz。[NextPage]  为了保证这次散热器产品评测的公平性和全面性,本次我们针对参测的数款散热器进行了评分。评分主要取决于:价格、性能、噪音、周边散热能力、易用性以及附加功能六大方面的综合表现。在分值比重上,性能系数为1.4、价格系数为0.6、噪音系数为0.8、易用性系数为0.8、附加功能系数为1.2、周边散热系数为1.2。◆性能系数  无论如何,散热器的性能往往是评价散热器的最重要指标(没有之一)。所以在性能方面我们给予的权重值也是最高的。◆噪音系数  噪音对人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生活环境的噪音污染,损害听力、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而作为风冷散热器最重要的散热保证,风扇的噪音问题就凸显了出来,所以这次我们将噪音这一环节也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来考察。◆易用性系数『底座扣具的设计对安装起了很大作用』  易用性主要指的是散热器的安装,不同于CPU散热器。显卡散热器在安装时需要一定技巧,且更具一定挑战性。用户在进行更换时必须细心,同时要具备一定的DIY基础。设计简便的显卡散热器可以大大减轻用户的安装负担,所以是否做到真正的简易安装也入围了我们本次的评分标准。  除此之外,兼容性也被是易用性的一个重要评价,这里的兼容性不但但只对于平台的兼容性,同时也是对于主板安装方面的,相对一些块头比较大,设计不太合理同时对主板结构要求比较高的散热器,自然在这个环节的分数不会太高。◆附加功能系数『配备调速器』  附加功能主要是指厂家是否随机赠送了我们一些小配件或者一些独特的技术、如:调速器、或者DVT减震胶垫的设计等等。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细节的出现,才使得我们可以让CPU工作在更加静音更为凉爽的环境当中。  同时散热器的美观程度也被我们加入到了这个系数中,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电脑是否时尚炫酷也成为了众多DIYer选择配件的一个重要指标,而随着众多MOD透明机箱的出现,电脑的内部美观程度也开始被重视起来,而作为逐渐大型化的CPU散热器来讲,可以说对于机箱内部的美观程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将对散热器的美观程度进行比较。◆周边散热系数『为了应付高温PWM普遍使用了热管』  随着CPU功耗的不断增大,作为主板上给予CPU最大支持的PWM电路方面的温度也开始成为需要关注的焦点,如今一款好的CPU散热器不仅要为CPU散热,同时其周边散热能力也很重要,尤其是PWM电路方面,除此以外,我们还会对系统温度进行检测,从而全面的考究散热器的周边散热能力。  在分数的表现上我们应用了雷达图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让大家一目了然的看到各款产品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和不足。由于是单个产品的各项系数做分析,所以我们根据不同的散热器得分设定了不同的刻度量程,以便让大家更清晰的看到各项成绩。  好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本次参加测试的各款产品究竟表现如何吧。[NextPage]  要问现在哪家散热器厂商生产的散热器最为强劲,相信得到的答案一定是众说纷纭的。但是要问近两年哪家散热器厂商最出风头,那恐怕就是超频三莫属了。作为国内散热器行业的后起之秀,超频三近年来的表现绝对是可圈可点,特别是07年凭借独创的HDT热管技术在风冷散热领域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下。而本次我们的横测也收到了超频三两款最具代表性的产品――金蚂蚁3与南海2。  相信许多对散热了解的朋友都对超频三的HDT热管技术很熟悉,但其实早在HDT之前,超频三最有力的武器应该是采用压固技术的散热产品,这其中,金蚂蚁3就是其代表作品。  压固,顾名思义就是将几十片外形一模一样的散热鳍片固定在一起,然后再在底部打孔用一个螺栓把它们穿在一起;接下来就是紧固螺丝,要尽可能的紧固(越紧密就可以实现更好的导热和散热);最后一步是对底面抛光,打磨平整之后散热器就算制作完毕。从工艺介绍上,压固工艺可以让所有散热鳍片与发热源进行直接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热阻。  这款散热器的整体构造是典型的太阳花式结构,这种结构的最大好处就是由于散热鳍片是由内向外扩散式的排列,使得整个散热器能够迅速的将热量排向四面八方,而且这样的设计也能使散热片能够更均匀的接受来自风扇的风力。  在风扇的配备上面,这款散热器恰到好处的使用了一颗8cm的蓝色透明风扇,不仅为整体的美观上增光添彩,也可以很好的保证散热性能。同时由于风扇是被环顾在散热鳍片中间的,也就可以充分的将风量作用在散热鳍片上。  由于鳍片使用了全铜材质打造,所以在散热效果上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保证。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使用了压固工艺,所以鳍片本身就可以做的很薄,这样散热鳍片的数量就可以增加,而且鳍片间距也非常均匀。  纯铜打造的底座加上“连体婴儿”一样的鳍片设计,可以有效的保证热传导的速度。  在底座的设计上,金蚂蚁三使用了胀钉式固定方法,做到了面拆主板安装的设计,同时简单的扣具设计,也使得金蚂蚁三的安装并不繁琐。[NextPage]  在实际的测试中,金蚂蚁3的散热性能还是有一定值得肯定的地方,能够满足未超频下的CPU散热,但是在超频情况下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虽然金蚂蚁3这款散热器在散热效果上有些廉颇老矣的劲头,但是作为一款不到百元的散热产品,对于普通用户来讲,其在价格方面的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而且金蚂蚁3在噪音的控制上也十分的优秀,可以说是我们本次测试的散热器中噪音控制较好的一款。而其亮丽的外表,加上其可以通吃任何主板条件的完美兼容性,让其在普通用户的选择上更占据了优势。[NextPage]  相较于金蚂蚁3低端的身价,南海2绝对是散热器中的霸王级产品。由于上代产品南海给大家带来的震撼性能,使得南海2在未发布前就已经引起了广大DIYer的关注。三个月前,超频三终于将这款散热器带到了大家面前,一经推出就让众多的DIY一族欣喜了一把,无论是奢侈的外观,还是超强的性能,都令其让人试目以待。  这款散热器采用了目前主流高端散热器常采用的高塔式设计,但从整体尺寸上来讲,这款散热器绝对是我们这次测试中最大号的散热器了,由于整个散热器都使用了镀镍工艺,加上主体蓝色搭配黑色边框的散热器风扇,使整体散热器看起来凸显一种贵族气质。  南海2的风扇采用了12cm,大风量2000RPM风扇,充分保证了散热器的快速排热,并且搭配附赠的无级调速器,风扇可以在1000RPM到2000RPM之间进行随意调节,以满足不用用户的需求。  另外由于采用高塔式设计,强劲的风扇不仅可以照顾到PWM电路等周边配件的散热,同时可以将热量直接由机箱背板吹出机箱,彻底解决散热的问题,避免了热量在机箱内的堆积。  众所周知超频三公司之所以能在强手如林的风冷散热行业里傲视群雄,凭借的就是其独有的HDT热管技术,HDT热管技术就是不需要任何其他媒介,使热管直接接触底部发热源吸收热量传导至散热片直接散出,从而避免了由于不同材质所引起的热阻影响散热效果,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而南海2为了发挥HDT技术,搭载了4根8mm的奢华配备,能够保证底座将底座吸收的热量迅速的传导到散热鳍片上。而纯铜底座的使用则更是为HDT锦上添花。  南海2在散热鳍片上也是不惜血本,多达约50片的鳍片数量,充分的诠释了“量变才能质变”这句名言。  在底座的设计上,南海2与金蚂蚁3一样,均采用了超频三独特的“免拆主板”底座。[NextPage]  通过测试结果我们看到,南海2的散热性能绝对可以说是相当强劲,尤其是其在超频测试上的表现,能够在如此高的频率下还能将温度控制在70度左右,这个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  单从性能来讲,这款南海2散热器绝对是可以说是很优秀的。尤其是其应用了高塔设计而给机箱的整体散热带来的散热补助,使其在周边散热一项中表现也可圈可点。加上其附带的风扇调速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可以说南海2在散热效果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但由于其过大的个头,也导致其在兼容性上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用户购买的时候要先考量好自家主板的空间,避免无法安装的尴尬情况出现。[NextPage]  作为国内著名的散热器厂商,Tt的散热产品给人感觉往往是高品质与时尚的结合体,出众的性能以及炫目的外观,往往得到广大DIY一族的追捧。而这次我们收到的这两款散热器自也延续了这种风格。  五彩凤梨可以说是Tt炫酷散热器的代表之作了。周身的太阳花设计,本就是一种讨人喜欢的造型,加上优雅蓝色(A3125)、沉稳黑色(A3126)、奔放红色(A3127)、高贵金色(A3128)和清新绿色(A3129)五种不同颜色的推出,使得用户在个性与追求上有了不同的选择余地。  五彩凤梨在风扇上使用了一颗12cm的炫彩磨砂风扇,转速可以达到1700RPM,这个数字也是为了力求达到噪音与散热的双重兼顾。另外与其他太阳花产品类似,风扇依旧是“镶嵌”在散热鳍片内部,使风力更均匀的吹到散热鳍片上。既然是炫彩磨砂风扇,自然在工作的时候可以发出炫彩光芒,使得五彩的散热器与LED光芒相得益彰。  五彩凤梨鳍片采用高L波铜铝结合工艺制造,同时采用专利的放射状四岔散热片,以及高密度铝制鳍片的使用,有效的增加了散热面积,提供了更好的风道脉络,达到优秀的散热效果。另外这种类似漏斗似的的设计,不仅可以为CPU提供有效的散热,对于周边的电子元件同样起到了散热的作用。  在扣具方面,由于其独特的外形也就造就了其同样另类的扣具安装,在安装方面由于其漏斗式的设计,所以对于手型比较大的朋友,在螺丝的拧接方面还是会感觉有些别手,不过安装后扣具的牢固程度还是值得肯定的。[NextPage]  虽然在外观的设计上,五彩凤梨堪称创意十足。但这绝非说明其在性能上就会输于其他散热器。相反,五彩凤梨在性能方面却同样有着不俗的表现,尤其是在周边散热这一环节上,得益于独特的造型以及足以覆盖周边元件的体积,使其在系统散热与PWM散热上表现很是不错。  相较于其他散热器来说,这款五彩凤梨的观赏度绝对是无可比拟的,加之其不错的性能,倒是很符合现在DIY玩家追求性能与炫酷的风格。不过与其他大型散热器一样,五彩凤梨也存在与主板的兼容性限制,对于一些北桥和PWM电路散热器设计比较高的主板,五彩凤梨还是无法进行安装的,不过时尚的外观加上优异的表现以及200多元的价格。如果主板可以匹配的话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NextPage]  这款火星9散热器也算得上是Tt的元老级产品了,时至今日还活跃在DIY低端市场。作为一款上市两年的产品,其生命力的强大也得益于其性能的强劲。  与五彩凤梨一样火星9也拥有五种不同颜色的选择。虽然在设计上并没有五彩凤梨那么出众,但由于在风扇罩等细微之处的用心,使其看上去依然有种专业,时尚之感。火星9的设计采用了较为传统的散热器配顶部风扇设计,散热片的设计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太阳花形散热器的变种。  在风扇方面,火星9配备了一款8cm,转速可达2000RPM的散热风扇,也算是散热器产品中的基本配置,而且2000转的转速也可以完全保证散热效果。  在散热片的设计上,火星9采用了“四方形”的太阳花式设计,风流可以从上至下很顺畅的为CPU及周边元件提供散热。而火星9的底部采用了塞铜工艺,应用了铜质底部将会是散热效果更加完美。  这款散热器是应用在Intel单平台的散热器,底座也使用了大众化的“X”型底座,安装起来也非常简单,而且牢固程度也很不错。[NextPage]  虽然火星9绝对不是一款新产品,但是应付起这款新CPU E7200来却也决不含糊。常规性的使用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让人比较意外的是它还经受住了超频考验,虽然这个温度有些高,在这个频率要想长久的稳定工作比较吃力,但是能通过测试,也说明了其一定的性能实力。  作为一款百元以下的散热产品,火星9可以很好的胜任E7200这样的CPU的日常应用,对于一些对CPU性能要求不高的朋友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加之其5种不同颜色的选择,也为囊中羞涩的朋友提供了一个提升电脑炫目度的机会。不过相比较来讲,作为较平价的产品,其他方面的匮乏也是再所难免,周边散热能力一般,配件中仅仅提供了一个底座等。但作为一向追求够用就好的朋友来说,这款散热器还是不错的选择。[NextPage]  九州风神也应该算是国内著名的老牌散热器厂家了,产品种类繁多,非常齐全,在国内拥有众多的FANS。时至今日,其在做工用料方面的表现显然是值得肯定的,而我们本次收到了他们的两款产品,首先就是这款ALPHA400。  ALPHA400的构造依然采用了较为传统的“上吹式”设计,但是这一点不能掩盖住其身上的光芒。附着在其身上的奢华配备,俨然让其成为了散热器产品中一个装备精良的作战小吉普。  ALPHA400虽然只配备了一颗9cm的散热风扇,但其转速却可高达2800RPM,电线采用蛇皮包裹,保证了安全性,同时由于这款坟山采用了4PIN电源接口,使其可以启动PWM风扇智能脉宽调速,可进行800RPM-2800RPM的自动调节,真正的实现了智能温控,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能源的浪费,以及噪音的烦恼。周边设计的导风罩可以更好的引导风流为散热片降温。  在散热鳍片上,这款散热器的设计也比较独特,采用了分层的设计方式,靠近底座的散热鳍片宽度比上层的鳍片要窄出1cm,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散热器更好的利用风扇所带来的风量,从而使整体散热更加快速。  另外这款散热器的纯铜散热底座是与鳍片相连接的,这样就可以使散热底座吸收的热量直接传递到附近的鳍片上,而搭载的四根6mm纯铜热管可以将底座的热量迅速的传递到上层散热鳍片以及周边的散热鳍片上,加快了热量的传递。  这款散热器也是一款针对Intel平台的散热器,而底座也是比较普遍的设计,安装也采用四角固定的方法,即简单又牢靠。[NextPage]  无论从大小还是从价格上来看,这款散热器都可以算是低端产品,然而诸如热管、智能风扇调速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这款本不怎么出众的散热器,霎时间让这款散热器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而从成绩上来看,这款ALPHA散热器也确实表现的比较优秀。  百元出头的价格、不错的性能、以及老牌大厂的品质,让这款散热器显得物超所值。不过应用这款散热器进行超频使用未免还是有一些牵强。毕竟对于小型散热器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照顾到周边的北桥以及PWM电路的散热,这样就无法保证在超频后系统的稳定性。[NextPage]  黑虎鲸是九州风神新近推出的一款高端散热产品,其外形采用了九州风神常用的“L”型结构,以及九州风神独家的悬翼风扇,同时这款散热器还破天荒的搭载了6根热管,不禁让我们对其散热性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L”型的架构并非是九州风神第一次使用了,此前的一款冰翼6散热器也同样采用了这种设计风格,将热导管弯曲至合理的角度,同时搭配散热鳍片,这样的设计是目前风冷散热市场中,高端产品常见的做法,可以有效的增加热管的散热面积,在导热过程中通过风扇即可提高散热性。  黑虎鲸的风扇采用了独特的悬翼风扇,尺寸为12cm,可以达到1800RPM的转速,在工作状态下框架可以发出蓝色的光芒。倒挂式的风扇不光外形独特,散热性能也是不错的。另外,由于风扇离散热片有一定距离,所以受风面积也增大了很多,这对热性能有着不小的提高。同时这款风扇还使用了4PIN电源接口,也就使得它可以在800RPM――1800RPM之间进行智能调节。由于是悬翼的效果,那么在噪音的控制上也会得到更好的保证,而为了使静音效果更出众,黑虎鲸还不惜血本的在风扇的四角使用了DVT减震胶垫技术。  黑虎鲸虽然也采用了塔式鳍片排列,但是却使用了平卧式的设计,这样的最大优点就在于风扇可以正向吹风,能够直接将风流吹至底部以及周边,从而更好的实现散热。  与其他大多数热管散热器雷同,纯铜底座快速的吸收来自CPU的热量,然后利用热管的导热性能将热量快速的传导到散热鳍片上进行散热,黑虎鲸为了增强效果,是用了多达6根的镀镍热管,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热量的快速传递,从而提升散热效果。  黑虎鲸的底板设计的比较新颖,将AMD与Intel的底板整合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双面底板,用户只需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哪一面就可以了。黑虎鲸的安装并不繁琐,而其独特的扣具设计四角受力方式可以使处在中心位置的底座拥有更强的压力,提高底座与CPU的贴合强度。[NextPage]  作为九州风神最新推出的高端散热器,黑虎鲸果然不负众望,在各项测试中都表现优异,没有辱没海中霸王的名字。  就散热性能来讲,无论是CPU散热,还是周边及PWM散热,黑虎鲸都照顾的非常不错。加上其独特的造型设计,尤其是那十字形象征鲨鱼一样的蓝色LED灯。以及不错的易用性,适中的价格和众多技术的应用都让这款散热器看上去更加值得购买,对于高端DIYer们,黑虎鲸确实是一个好选择。
相关搜索:
沈阳资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 - , All Rights Reserved
感谢提供带宽
Tel:024- 热线:024- Email: QQ:299517我的电脑刚清理过灰尘,CPU,主板,硬盘温度都只有30度左右,但是显卡温度一直在70度。这是什么原因?_百度知道
我的电脑刚清理过灰尘,CPU,主板,硬盘温度都只有30度左右,但是显卡温度一直在70度。这是什么原因?
显卡温度本身就比CPU温度高,70度正常,不用担心!
一玩游戏温度就能跑100度以上,接着就是自动关机。这就不正常了吧。。。。。
显卡一般是整个机箱里温度最高的硬件,常规下50-70℃(或更低),运行大型3D游戏或播放高清视频的时候,温度可达到100℃左右,一般高负载下不超过110℃均视为正常范畴。如有必要,可适当调高风扇转速。CPU正常情况下45-65℃或更低, 高于75-80℃则要检查CPU和风扇间的散热硅脂是否失效、更换CPU风扇或给风扇除尘,部分CPU会自我保护,温度过高会自动降频(一般为标准频率的一半);自动关机很可能是CPU温度过高,启动了自动保护:建议更换CPU散热风扇(连座),市面上也就20块钱左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硬盘温度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换一下好一点的显卡风扇吧、。
其他温度都很正常。我的是笔记本电脑,显卡也是独立的
这些问题基本就不是软件方面的问题了。所以你在这里发表文章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拿到售后检测,你电脑可能是硬件有毛病了。趁着没烧坏赶紧去检测下!
般是稳定的。也就是说,cpu的耐收温度为65度,按夏天最高35度来计算,则允许cpu温升为30度。按此类推,如果你的环境温度现在是20度,cpu最好就不要超过50度。温度当然是越低越好。不管你超频到什么程度,都不要使你的cpu高过环境温度30度以上。
现在要补充说明几点:
1. 温度和电压的问题。
温度提高是由于U的发热量大于散热器的排热量,一旦发热量与散热量趋于平衡,温度就不再升高了。发热量由U的功率决定,而功率又和电压成正比,因此要控制好温度就要控制好CPU的核心电压。不过说起来容易,电压如果过低又会造成不稳定,在超频幅度大的时候这对矛盾尤其明显。很多时候CPU温度根本没有达到临界值系统就蓝屏重起了,这时影响系统稳定性的罪魁就不是温度而是电压了。所以如何设置好电压在极限超频时是很...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电脑经常黑屏死机蓝屏温度高过热电源功率小供电不足CPU内存电压低
中国电动车行情网
电脑经常黑屏死机蓝屏温度高过热电源功率小供电不足CPU内存电压低
经常有朋友向我抱怨,说他们的老是不太听话,经常用着用着就没了反应,就是说“死机“了,问我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办如何解决?在这里,我把种种有可能导致电脑不稳定的因素整理出来,与大家交流交流。
  死机的一般表现有:系统不能启动、显示器黑屏或显示一些蓝底白字的英文(俗称“蓝屏”)、显示“凝固”、键盘鼠标等输入指令无效、软件运行非正常中断等等。死机的可能原因有很多,但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是由硬件异常引起的;二是某些软件设计不完善自己崩溃掉或者与其他正在运行的程序发生冲突而出错。
&& (一):由硬件原因引起的死机(包括对硬件的设置不当)   
  CPU被超频、过热或者核心电压设得过低、 CPU工作正常但过热保护的温度值设得太低。   超频能大大提升电脑的处理速度,但与此同时也可能导致CPU的工作变得不稳定。如果你的CPU超频了的话,先回默认频率试试。打开机箱检查CPU散热器的温度有否过高,散热片有无松脱。正常情况下,手摸CPU散热片应感暖热而不烫手。   在保证CPU工作温度正常的前提下,查看BIOS里CPU过热保护的温度值有否设得太低。当主板检测到的CPU温度高于保护装置的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关机或重起。例如Pentium 4和0.13um制程的Athlon XP,一般设在60―70度之间就可以了。设得过高会失去保护作用,过低又会导致系统误以为CPU过热而“罢工”。   对于Duron、Athlon XP和Celeron 2、Pentiun III处理器,还要注意CPU的内核是否完好,有无被散热片压坏。这也提醒我们在装这些CPU的时候,要注意用力适当和均匀,不要压坏CPU核心造成隐患。   
2、内存   其实电脑大多数故障都是内存作祟。主要有内存条松动、接触不良、兼容性问题或本身的质量问题,还有就是电压和频率没有被正确设置(电压不足或工作频率过高)。   如果电脑刚从另外一个地方搬过来,就很有可能是搬运过程中弄松了内存,可打开机箱把其稍稍按紧,或者干脆拔出重插。如果电脑用了挺久的话,也可能是灰尘导致的接触不良,可用稍硬的纸把内存条的金手指擦一下,同时把内存槽里的灰尘吹掉,把内存上的灰尘轻轻用毛笔等毛软的刷子扫掉。如果是新配的机器,有可能是内存的电压和频率没有被正确设置。   
现在DDR400内存越来越流行,有的朋友可能不知道,DDR400规格的内存条要稳定运行在400MHz上,需要2.6V的电压,而DDR266规格的要稳定运行在266MHz上,只需要2.5V的电压。很多主板出厂时的默认设置都是2.5V,如果你的DDR333或DDR400内存要跑在333MHz或400MHz上的话,就需要将内存电压改为2.6V(有的主板是自动识别的)。我就见过一台机,KINGMAX的DDR400内存跑在333MHz上(各参数为SPD默认),却老是死机。经检查发现主板上电压跳线是跳了2.6V,可是BIOS里显示只有2.49V,最后要跳到“2.7V”,BIOS里才显示有2.59V,机器才稳定下来。   不少装机商在组装电脑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懂、忘了还是嫌麻烦,没有改这个设置,运行些小软件看不出问题,一玩游戏就完了。所以,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下。   
其实内存电压稍高也是没问题的,比标准电压高0.1V―0.2V一般是没问题的,但要注意发热。有的主板厂商就是偷偷在内存、AGP和北桥芯片的供电上加了一点点电压,使得它们的产品看起来更“稳定”。
&&& 3、硬盘   主要是IDE数据线损坏,硬盘老化或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坏道、坏扇区等。一般可先换条IDE数据线试试。还不行的话,就是硬盘本身的问题了。硬盘运行时一旦读取到坏道、坏扇区,就会死机。还有就是硬盘的机械故障,这种故障常常有前兆,例如硬盘不时发出较大的噪音,开机自检到硬盘时死机或者平时死机时伴随着较大的“咯咯”的声响。出现这种情况,最好马上把有用的数据备份然后把硬盘送修。   
4、显卡   如果死机多发生在运行3D游戏时,则显卡的嫌疑也很大。检查显卡有无插好,可稍用力按紧显卡,同时也要注意显卡有没有某一部分特别热,有的话可先尝试自行换装风扇加强散热,实在热得厉害的话就九成是显卡问题了。一般情况下只能把显卡送修。   
5、主板   主要是要注意有无AGP、USB等接口供电不足。笔者一个同学的一台联想的P4品牌机就出现过这个问题。主板采用I845D芯片组,用Geforce4 TI4600换下原配的Geforce2 MX400显卡后,游戏中不时出现花屏死机的现象,有时刚开机自检也会花屏。开始还以为是显卡的问题,找商家换了两次还是不行,最后拿到一块nForce 2 Ultra400的主板上就完全正常了。   还有就是检查有无虚焊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安装其他板卡时太粗暴或用力不当造成的。   可在灯光下检查各焊点有无松脱,焊锡上有无“黑圈”。   
6、电源   电源正常工作是电脑正常运行的基础,但电源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如果是新配的或刚升级完的电脑,则应考虑是否有电源功率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读任何光盘时均易死机,开机有时会因找不到硬盘而系统挂起(排除硬盘或光驱故障的可能性)。有多硬盘的可先尝试拔掉“多余”的硬盘开机试试。   笔者也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故障,买回来个DVD-ROM,读CD碟没事,一读DVD碟就死机。经检查,原来配的是一个60块钱的“350W”的电源,掂在手上比感觉跟两张显卡的分量差不多,后来换了个长城的电源就好了。   还有就是电源抗干扰能力的问题。现在家里都有许多家用电器,特别是是变频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等,它们启动的瞬间会产生一个较大的脉冲,电源抗干扰能力不好的话,就会引起输出的电流有杂波,甚至电压变化超出硬件可承受的范围而“罢工”。   
7、硬件资源冲突   这种故障在以前稍旧的电脑里比较常见,现在最新的机器极少出现。主要是由于声卡、网卡、Modem和显卡等的设置冲突,引起异常错误。例如IRQ冲突,DMA冲突。这种故障,可先尝试把BIOS里的设置全部恢复成默认值,再不行的话就需要手动分配了,这个比较复杂且需要一定的经验,本文不作详细介绍,有需要可查询旧点的电脑杂志和报刊,一般都有详细的介绍。   
8、机箱   劣质的机箱会使各个硬件安装无法到位,从而导致接触不良。出现这种情况是最麻烦的了,不想换机箱的话,只能自己用手试着掰一下,看能否到位。另外,对付这种机箱,显卡等扩展卡的螺丝最好不完全上紧,而是垫一些纸到挡板上上螺丝的位置上,这样会使接触好些,也可以避免强行安装弄坏硬件。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例如机箱里的数据线和电源线,最好捆扎起来而不是随便撒在机箱里。这样一来会阻塞机箱内风道的畅通,而来可能会拌到CPU风扇,导致CPU风扇停转而损坏CPU。笔者的一个朋友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他的机器一玩传奇就死,经检查,因主板的电源接口离CPU风扇很近,主板电源排线也没有捆好,完全挡住了CPU散热片的一个出风面,从而引起CPU过热而死机。
&&&&& (二) 由软件原因引起的死机   
1、驱动程序有BUG   有的3D软件(如3D游戏和3DMAX等)和一些特殊软件,可能在某的电脑上就不能正常安装或者启动(排除配置过低的问题)。抛开硬件故障可能性,则可能是软硬件不兼容或者硬件驱动程序或这个软件编写有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到一些软件下载的网站(例如华军软件园)搜索是否有这个软件的相关补丁下载。尝试更新主板、显卡等硬件的驱动程序,但注意一般不要追求最新。   
在这里我想说说驱动程序的问题。很多朋友喜欢经常更新电脑硬件的驱动程序,其实电脑只要工作正常,硬件的驱动程序也不是很旧,就没有必要去更新它。绝大多数电脑,里面的配件并不是最新的产品,而是一些发布了一段时间,各方面都比较成熟,被市场和用户所认可的产品。而厂商新发布的驱动,特别是现在流行的“驱动包”,里面通常有十几甚至几十个产品的驱动,从99、2000年到2004年的产品的驱动全部包含在内。这些驱动包大多都只为最新的产品优化,而没有太多地兼顾旧产品(有特别说明为某代产品优化或修正了某些问题的除外)。   
所以,我们手上的“旧”硬件,用最新的驱动性能其实也没什么大的提升。相反,还可能下降。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今各厂商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驱动程序的开发周期也越来越短,最新的驱动有可能还不太成熟,存在有BUG,反而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引入新的问题。   
建议朋友们在下载硬件的驱动程序时,最好选择通过了微软WHQL认证的驱动,稳定性和兼容性相对比较有保证。   
2、劣质盗版软件的问题   D版软件大行其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的D版软件在进行破解、修改时做得不好,导致好好的软件被搞得错漏百出,很不稳定。如果有这种情况,建议换另一张盘重新安装此软件。如果你用此软件进行的是比较重要、不容出错的工作,最好换用有保证的正版软件。   
3、病毒作祟   这个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还是那句:经常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定时杀毒,不要轻易打开和运行来历不明、作用不明的程序和文档。但也不必要谈毒色变,我们下载得最多的音乐、图片和电影等理论上是不可能带有病毒的。(最新研究表明,JPG格式的图片可以携带病毒,但好象目前还没有此类病毒出现)   
4、虚拟内存不足   由于一些应用程序在运行时需要占用大量的内存,这就需要虚拟内存的帮助。虚拟内存是系统在硬盘上划出的一些空间,并将它看作是物理内存,把一些暂时没用到,但很可能马上就要用到的数据储存在那里。这个空间在默认情况下是从系统盘划分的,所以如果系统盘(一般是C盘)的剩余空间太少,就可能在运行大型程序时出现问题,轻则无故自动退出报错,重则整个系统死翘翘。   因此,要保证系统盘有足够的空间以满足虚拟内存的需要。同时,要养成使用硬盘的好习惯,不要把什么东西都塞到C盘里面去,最好定期清理硬盘,清除其中的垃圾文件。最简单的办法是使用“附件”中的“磁盘清理程序”,虽说不太彻底,但绝对安全,适合初学者。我曾经在一个MM的机器上用这个程序清理掉近1G的垃圾文件,挺夸张的吧。
虚拟内存可设成系统管理的大小。
&&& 5、软件升级不当   大多数人可能认为软件升级是不会有问题的,事实上,在升级过程中都会对其中共享的一些组件也进行升级,但当其它程序可能不支持升级后的组件时,就会各种问题导致死机。因此,在升级软件时也要注意操作,先明白升级软件的特点、性能及可能出现故障的排除方法等后再升级。   
6、滥用测试版软件
  目前许多操作软件正式出版时都会先出一些测试版软件,以检其软件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以便正式出版时再适当改进,因此,测试软件通常带有一些BUG或者在某方面不够稳定,测试版的软件都不能算为完全成熟的软件。所以,当我们对计算机并不十分内行的情况下,最好少用软件的测试版,以免使用后出现数据丢失的程序错误、死机或者是系统无法启动等故障,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7、非法卸载软件   由于现在计算机运行的软件非常多,人们总喜欢经常下载、安装和卸载软件,这是不大好的。更不要把软件安装所在的目录直接删掉,如果直接删掉的话,注册表以及Windows目录中会有很多垃圾存在,久而久之,系统也会变不稳定而引起死机。因此,对于不一定很需要的软件不要下载和安装。   
8、操作系统故障   这个问题是最常见的。最彻底的解决办法是把重要的东西备份好以后,格式化掉系统盘后重装系统。但是这样比较麻烦,装完系统后还要装一大堆驱动程序和软件,还要对系统和其他软件设置半天(当然,用Ghost做了备份就比较方便了)。
&& 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些比较初步、简单的修复系统的办法。   
如果你用的是Windows XP和Windows ME这两个最新的系统,它里面就自带有系统还原的功能,在默认情况下,系统还原功能是打开的,它会每隔一段时间自动帮你备份系统(通常是在你装了或删了某个软件以后),在需要时可以恢复到系统原先的状态。很多朋友对此功能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但笔者认为,在系统破坏不严重的情况下,它还是挺有用的,一般的问题它都能解决,而不需要用到DOS甚至Windows PE这些“牛刀”。特别是MM们的机器,十有八九都能用系统还原搞定,而且她们一般都没有特地关闭这个功能。   
如果你用的是较老的Windows 98,则可参照以下步骤:   ⑴ 恢复Windows系统文件。   ① 在“开始―运行”对话框中输入“sfc”来运行系统文件检查器。   ② 放入Windows的安装盘   ③ 选择“扫描改动过的文件”并点击开始按钮,让系统自动恢复出错的文件。   此步如果未能查出任何的文件错误或者虽已恢复某些系统文件,但故障仍未排除,则请参照下一步。   ⑵ 恢复注册表   ① 用系统启动盘引导计算机,当出现系统提示符时输入命令: scanreg/restore   ② 在出现的一个字符界面中,程序会列出所有的rbxxx.cab文件供用户选择。在用户作出选择后,程序会自动将rbxxx.cab文件中的注册表文件解压缩,覆盖掉以前的文件。因此,我们最好选择最近的系统能正常工作的时间,而不要选择太早的,否则就与重新安装无异了。   ③ 系统恢复完毕,重新启动计算机以让所作的恢复操作生效。   
不过有时是内存有问题,Windows 98也总是报告注册表出错,但使用scanreg/fix命令又查不出错误,这时最好检查一下内存。   
经过以上处理,系统应能恢复正常。如果还是不行的话,就只能真的格式化掉以后重装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散热器灰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