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运营团队协作软件如何协作效率会更高

如何让运营团队的工作更有效率?
&都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虽说每个员工能力因为不同发展环境存在差异,但只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合理分工搭配,就一定就能发挥出团队最大的价值,这其实看起来像是HR的活,但却是运营经理极为忽视又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即我们工作中过多的关注在资金、物品的合理配置上,常常忽略了对人的配置,这恰恰是很致命的,往往涉及到团队协作、合理分工、业务提升、员工流动等方方面面。
关于团队合理分工,根据运营目标和业务不同,各家存在不一致,除了大方向的商品运营、用户运营、产品运营、活动运营、新媒体运营、商务运营、渠道推广等等,还有很多细节上的执行活需要合理分配下去,可以根据需求酌情调整,关键作为团队负责人要多跟团队私下沟通对工作的细节满意度,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以负责人个人魅力凝聚团队战斗力,鼓舞士气。
关于团队正常的工作开展,也需要注意几个细节要求:
&28原则一定是首推原则,也远远不止用于运营工作,很多领域都可以应用到。负责人可能需要对季度月度的工作规划其优先级,执行层面上众多琐屑事项诸如活动细节执行、一些测试方案的推进、日常数据的提取、对外合作的反馈及发票打款等事情一定要根据28原则对重要性、紧迫性等优先级有个基本大概判断,这样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如果工作看上去很忙又没什么实质产出,一定是优先级没有做到位,是所谓的瞎忙和拖沓。
&严格来讲,除了业务攻坚期间,正常ABCD轮融资均不需要那种被迫“加班”,一定是效率和跨部门对接沟通的问题!!!
&我对团队责任感的定义是即使自己不从事这个岗位,在碰到这个事情时也要第一时间提醒到相关岗位,如果属于快速发展而职责没有定义很清楚的,要及时跟团队负责人沟通,自己也要继续跟进,尤其是外部的事情。如外部公司的合作、外部客户的问题反馈等等,不可因为这个不属于自己负责就置之不理或假装看不到。
3、工作同步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运营很多工作就是跨部门同步的工作,和产品关于新版本新功能的同步、下个版本运营规划的同步、活动上线与产品、测试、视觉方面的同步、客服的同步、签署各项协议与法务的同步,很多公司还涉及到安全部门、反欺诈部门,大点的运营动作还要涉及更多的部门,一定要提前邮件通知到相关单位并尽量再QQ提醒。个人要求是面谈沟通,然后邮件正式确认列明事项、各部门注意点和配合内容,最后用QQ、邮件适时的提醒跟踪进展。
4、数据汇总
&我对团队的要求就是涉及到数据方面的一定要留心,对于每日都出的数据关注其变化及时预警。对于一些其它数据,均建议日常就不断汇总,以免到季度核算时难以找到当初的数据或者要重头忙碌好多天,还未必统计的准确。比如,核算季度成本往往由于时间久远,忘了本季度的支出项,还要麻烦技术部门反复提取数据等等,这势必影响到下属的工作和生活嘞。因此,全部要求对于后面有可能要用到的数据均做到提前留存,及时更新,这样需要用到时,才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给出准确的数据(也可每周整理下数据,关键点还是在于有没有打好收集的模板,直接嵌套更方便)。
这里只强调一点,数据绝对绝对不要只展现,而缺少分析,任何数据都要有结论有问题解决方案才算是合格。
5、及时跟进
&对工作内容保持热情,保持专注~~,同步出去的事项要及时跟进直到最终执行完毕,其它部门也很忙,因此能准确简洁的写出需要其它部门怎么配合就更受大家欢迎,切勿废话太多。
6、尽可能的实现自动化
&我是倾向于自动化运营的一派,即使现阶段我们资源有限只能手工执行。那么请一定及时判断该事项是否属于长期且具有一定重要性的内容,从而推动产品、技术完成其自动化操作(部分功能能够运营自配置即可)。这不是为运营工作偷懒,而是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竞品研究,策略思考和尝试方面。运营很多工作都是繁琐的,没有太高的实际业务价值却又必须要有人来执行的,所以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将低级的活外包给机器、外部第三方等等,而将精力投入到更具有意义的事情上!
&未完待续,以上几点每点都能扩充来讲,希望对从事运营的伙伴有个参考作用。其实,道理很简单,关键还是记住、执行、坚持并持续优化!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附近好友搜索什么是BD?
BD(商务拓展);从大的角度来看BD就是根据公司战略,连接并推动上游及平行的合作伙伴结成利益相关体,和相关政府、媒体、社群等组织及个人寻求支持并争取资源。但是呢,其实BD就是根据自身产品或服务特性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合作,促进提升双方的商业利益。
当运营团队需要BD的时候,怎么办?
首先,我们在小伙伴的选择上需要下一定的功夫,因为这个岗位需要一位善于与人沟通的小伙伴,毕竟BD是和人打交道,需要广泛的知识面,不求他面面懂,但求他面面知。
良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是一个BD的基础;
优秀的人缘,广阔的人脉关系,是他步入精英BD必备的。
良好的心态,不轻易被困难和打击打倒的人,是最容易成功的BD。
那么要求说完了,我们选好了人,之后该怎么做呢?
以下我以育儿教育类运营团队为例,首先该团队以亲子教育专业知识内容,原创亲子教育视频,开展在线公开课等为主的运营团队。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第一步是什么?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何为知己,首先我们要让BD小伙伴熟悉自身团队的产品或者服务,让小伙伴明白我们可以提供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我们产品或服务的对象是谁?我们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可以提供什么?
①.提供亲子教育专业知识(这玩意到处是,所以不是重点)
②.拥有原创亲子教育视频(高质量原创性强的视频还是可以带来很多流量的)
③.在线公开课讲堂(这个还不错)
&&&&我们需要什么呢?
好了,提供什么知道后,我们需要什么呢?
①.品牌曝光(没人知道我做这搞毛线呀!老大你去死吧!)
②.KOL的肯定(没有权威性谁信啊!)
③.可靠的赞助商(老大说没经费,那只有苦逼的BD来找赞助咯!)
&&&&我们的对象是谁?
①.0-3岁的爸爸妈妈
②.准备要孩子的爸妈
③.需要学习亲子教育专业人士
&&&&达到什么目的?
①.品牌曝光(没曝光我哪里去找用户)
②.成为亲子教育类的权威媒体(这不废话吗?不然谁信你啊?)
③.实现商业模式,获利(赚钱就赚钱嘛,说那么多干嘛?)
那么何为知彼,我们知道自己有什么和想要什么之后肯定是要知道对方需要什么的。应该先大概了解一下对方有那些资源有优势,这其中有没有我们想要的。然后再初步思考一下我们的资源中,有没有对方感兴趣的,我们能给对方什么!如果能直接找到靠谱的合作模式最好。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和渠道建立联系,进行沟通了解。
二,联系渠道并分门别类
联系渠道并分门别类,记得评估渠道
&&&&寻找合作对象
知道了我们的自身,了解了我们的行业之后,当然是寻找了,至于寻找什么?
无疑是寻找合作对象了,一般而言我们所需的合作对象都是渠道,那么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去寻找所在行业或者相关行业的渠道。
例如:某育儿教育类运营团队,它们自身所做的是育儿教育的专业知识文章,课堂视频,针对家长的在线公开课等。附带内容属性,可以提供极其专业性的内容,需要寻求的是内容曝光,作为团队当中的BD,我们所做的就得根据自身属性去寻找渠道。
那么这一步我们应该首先需要收集整个育儿行业影响力前200的网站,APP和自媒体。
&&&&建立渠道数据报告
其次,针对这些渠道完成信息分类,建立完整的分类渠道数据报告,报告内所需的内容应该包括该渠道的这些信息当我们把渠道找到之后,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归类整理,做好渠道的大致信息。
&&&&为什么要分类?
其实是为了方便我们的渠道建设,将寻找到的渠道,根据他们的需求和提供的资源进行整合,然后将这些信息分类成不同的类别。例如:赞助类渠道、曝光类渠道等(当然渠道可以重合的)。
做完分类之后,我们需要对每一个渠道做评估,根据每一类的渠道细分项目,例如:该公司的或者平台拥有的用户量,与我们目标用户精准匹配度是多少等等。
三,确定意向,进行合作
在上面两步完成以后其实就是确定和谁合作,那么我们确定合作对象之后,也就是合作过程的处理,例如合作的一场联合活动那么活动的文案双方怎么做,渠道联系方式,落地页面等等,用户如何参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双方一起还是单方做好另一方确定ok就行。
合作完成之后BD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维持与合作方的长期关系。
联系方式:
特购社(北京)
联系方式:
小牛计划(北京)
联系方式:> 团队协作中对响应式设计的流程优化经验分享
团队协作中对响应式设计的流程优化经验分享
都说2013年将是响应式设计爆发的一年。一淘设计团队在去年一淘首页改版时初步尝试了响应式,最近在一淘&玩客&项目中有了更加深入地应用,第一次在复杂产品中实现了全站响应式。中间积累了一些经验也踩了不少坑,于是就有了这个响应式设计三部曲,此系列文章包含理念篇、知识篇和流程篇。
响应式网页不像传统网页只需考虑一种状态,不是交付一套设计稿就完事儿了,它给设计、前端和开发团队之间的协作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在一个复杂产品全面响应式的项目里,交互每个阶段该产出什么?交互与视觉如何协作?前端何时介入?哪些事情让后端开发来做更合理?经历&玩客&第一版后,我们得到了一些答案。
响应式设计之所以叫响应式&设计&而不叫响应式&技术&,是因为它是一项设计先行的工作。需要设计先明确好响应方式再实现出来,不能出一套设计稿后等着前端看情况把它变成响应式网页。所以整个流程最初从交互阶段开始,分成6个主要步骤,视觉、前端、开发等角色根据情况尽早介入。
Step1:信息架构,确定内容策略。
根据产品定位和用户分析,交互设计师确定站点信息架构。(信息架构呈现方式有很多种,这不是本文重点,不详述)。
这时候可以明确这个产品有多少页面,每个页面包含多少内容,内容优先级是什么。很多产品包含N多页面,每个页面一一考虑响应式设计容易造成混乱且成本巨大。所以下一步重要工作是分析页面类型把页面归类。以玩客为例,可以把10多个页面分成三类:列表类页面、详情类页面、操作类页面。
Step2:移动框架
先说下为什么第二步要先设计移动框架。移动优先是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应运而生的理念,由Luke Wroblewski最早提出。移动优先并不是指移动更重要,响应式设计理念里设备是同等重要的。它是指优先设计手机端的体验,有三个原因:
手机让设计专注,强迫你想清楚什么信息是最重要的。因为手机屏幕小,每屏呈现的内容少;触屏手机使用手指操作而非鼠标这样的精密设备来操作,对操作有更高要求;手机使用场景更加丰富,很多场景用户是缺乏耐心的,比如当你排队看电影正在找手机上的电子票,马上排到你了翻半天却迟迟找不到那张票这是多么令人崩溃的事情。
手机许多特性让设计更强大。手机上的语音输入、地理位置定位、丰富的手势操作、越来越多传感器,手机交互比PC拥有更多可能性。从手机开始设计,让你更早地思考如何发挥这些特性。
手机正在迅猛增长。手机即将超越PC,成为最主流的上网方式,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
从移动开始做设计对习惯了PC环境的设计师可能是一种挑战,思考方式工作习惯都被迫做出改变。但这种改变必须去适应,因为用户习惯在改变。
回正题,上一步已经把页面归类并确定每个页面内容优先级,现在接着分析每种类型页面的导航、主体内容等框架结构,最终得出一份框架结构表。从玩客框架结构看出,全局导航是所有页面公共的,局部导航只有列表类页面才有,详情类页面都有一个&页面主人&信息,而关联导航不是每个页面都有。
接着开始设计手机端&超细长页面&的框架(因为手机上一般是单列布局,所以页面又细又长)。这一步开始把信息结构设计成最粗放的框架,可以在白板或纸面上完成。要实现的关键目标是:把这个页面最需要呈现给用户的内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要符合手机上的阅读和操作习惯,尽量利用手机设备的特性。
Step3:响应式框架
根据手机端的框架拓展出平板和PC端框架。这是复杂产品实现响应式设计的关键步骤,它是让众多页面有条理地响应起来的基础。第一件事情是确定响应式模式,即从手机到平板到PC,导航怎么变化,页面布局用哪种响应方式,根据内容优先级如何调整模块顺序,等等。玩客在PC端以三栏布局为主,左边栏作为局部导航或者主人信息区,中间栏始终是页面主体信息,当页面需要关联导航时统一放在右边栏。
到现在这个阶段所有页面的响应式开始有规则可循,下一步工作就是继续细化规则,把框架精确到具体尺寸。具体说来就是制定流体栅格系统。流体栅格系统是基于百分比的栅格布局工具,具体的制定方法会在另外一个篇章【知识篇】中详细介绍。
响应式是一种设计理念与前端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兴形态,鼓励尽早进行跨职能沟通协作。交互确定响应式框架和栅格系统后,其他角色就可以同步开展工作了。前端开始介入完成栅格和框架搭建,产出页面基础框架。视觉同步开始探索和定义视觉风格探索,制定视觉框架,产出风格关键词、产品配色方案。整个过程需要几个角色不断讨论确定。
Step4:模块设计
按照移动优先的原则应该先进行移动端的模块细节设计,不过我们选择了从PC端开始设计细节。因为PC端开发能够充分暴露业务复杂度,项目团队的设计、开发、测试在PC环境下拥有成熟的工具和流程,从PC开始让开发过程更顺畅。所以个人认为移动优先是确定内容策略时应该遵循的理念,细节设计和开发过程是否要移动优先,取决于产品定位和项目团队情况。
响应式框架确定了页面结构和响应模式,模块设计这个过程开始完善所有信息排版和交互形式,这是师最熟练也是最耗时的工作。这个过程与传统流程没太大区别,只是心里要不断提醒自己,这个模块不是只为这个设备设计,它在其它设备下会出问题吗?
交互确定页面模块细节后可以抽取出产品用到的控件、组件和公共模块,现在视觉和前端开始做一件有别于传统流程的事情。视觉根据前期定义的风格设计控组件和公共模块的视觉效果,把它们拼成一个模拟的页面,我们称之为风格拼贴稿。前端再把风格拼贴稿里的控组件和公共模块实现出来,统一维护一套组件规范代码。Worktile王涛:团队协作工具的产品和运营奥秘--百度百家
Worktile王涛:团队协作工具的产品和运营奥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拓扑秀』是拓扑社下的一档线上活动,每期邀请一位嘉宾,以语音或文字形式,分享和交流企业级服务领域的热点及趋势。
本文为12月18日拓扑秀第四期,Worktile CEO王涛的线上分享实录,由拓扑社稍作编辑。
拓扑秀今天的主题是:一款团队协作工具的产品和运营奥秘。
— 线上分享内容 —
第一个话题:协作类产品发展历程,包括Worktile选择做这个方向的契机
关于发展历程,在国内,团队协作这个主题近两年逐渐被大家了解,而国外在这方面市场非常成熟,有很多优秀的产品。关于发展历程,我更喜欢用一些故事来反映。我们了解的比较知名的,比如Basecamp,以及他们创始团队都非常有名,他们一直在对外传达remoting work这样的理念。Basecamp团队已经超过10年历史,团队规模五六十个人,他们由几个人到十几个人到最后五六十人,真正做到了小而美,这样一个项目团队做到了全世界最大的项目管理产品,超过1500万团队在Basecamp上管理项目,这成绩和他们的想法是非常了不起的。
另一个是最近一两年在硅谷市场非常牛的产品Slack,Slack从诞生到成为独角兽公司用的时间在历史上可能都是最短的,目前Slack在协作角度做的很纵深,取得的成绩和火箭般的速度可以用一骑绝尘来形容,最近他们也在平台化的产品往前走。Slack是非常现象级的产品,很难解释它为何可以在极短时间引爆,但Slack真正让我们知道了To B产品也可以有爆发性产品的潜质。
回到国内,我们做worktile的时候可以追溯到2012年,但2012年我们并没做真正的投入,主要是做调研的工作。我记得很清晰的是,在2012年我自己在国内并没有发现做的很成熟的面向中小团队的协作产品,在企业级软件领域大家更熟悉的应该是OA。从历史上看,协作类产品成为被关注的点之前,OA一直是企业级产品被广为人知的形态。
我们做worktile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个人性格原因。我喜欢所有事情井井有条,跟效率、工具相关的服务我都有很大兴趣。我在离职创业前,当时公司用着一个团队协作做的不错的产品,我们团队两三百人,但在用这个产品过程中我发现很多问题,比如我每天都会用它,但我只会用到5%到10%的功能,所以我就觉得,面向我们这个团队的这个产品给了我太多复杂的选项,也许有95%的功能我并不需要,但它会一直摆我面前,这是对喜欢研究产品的人而言非常别扭的一种体验。
第一次创业因为一些原因做不下去了,团队各奔东西。我当时考虑要做一个我有兴趣,同时是我在之前行业看到痛点的产品—-对中小企业而言,2012年到2013年协同工具上并没有太好的选择。协同工具解决的问题并不复杂,你可以把它看作对多人服务的更好的邮件,或者是打理许多人每天日常沟通,处理事务,交流一些想法,分享文件文档的一个工具。但那时,OA从产品诞生出发的点并不是为简单需求考虑,而是赋予了更多管理因素的想法。
第二是环境原因:我总结了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了。在人的工作方式上有很多不一样的情况,比如我们需要用手机来处理一些工作场景的东西,在工具软件时代,复杂的产品很难把复杂逻辑挪到四寸或者五寸的屏幕上。从大背景上来看,一个产品如果要在手机端用的很好,那对这个产品基本的要求就是,这个产品解决的问题不要太多,它应该是足够简单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个领域在手机上都有革命性的产品诞生,我们做的是在工作场合领域,在手机上适应大家工作需求的工具。
第二个背景是云计算,云上会把各种工具和服务变成接口。工作场景原本有很多工具在使用,在协作类产品诞生前,大家工作场合已经有太多工具太多数据太多沟通存在,而这些工具和信息在过去是割裂的,有了saas有了云,大家都成为相互的标准。在工作场合IM和协作是非常入口级的产品,作为入口级的产品,拥有通过saas通过云把其他服务连接起来的潜力。
第三个背景是80后90后会成为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身上会有一些符号,他们不喜欢层级的企业文化,也不太喜欢审批这样的问题,但审批这样的问题逐渐淡化的话,服务这些人的点上就有一些变化,我们对这代人在工具协作转变的概括就是:管理会由自上而下变成自驱动。在此情况下协作类产品满足这种大背景原因而诞生。
第二个话题,梳理worktile的产品逻辑—-痛点及同类产品比较
我喜欢用场景来谈痛点,我举几个场景的例子
1、信息爆炸,在现在的工作场合,大家每天处理太多的信息,我们做过一个简单的统计,一个人每天处理的信息至少超过150条,从微信到邮件,包括worktile,信息爆炸是工作场景干扰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噪音。
2、邮件的问题,邮件给人类信息交换带来变革,但是邮件已经诞生60年了,而邮件作为工具本身60年内变化很少,它处理信息有没有适应时代,比如邮件数据是静态的,它不能满足扩展性需求,只适合1对1,无法适应n对1,n对多。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是,40%的邮件是机器发的,邮件带来了信息噪音。
3、远程工作,很多团队可能一部分人在北京,一部分人在上海,一部分人在纽约,怎么解决异地团队的工作,这也是一个问题。
4、移动端带来工作场景的改变。
5、很多配合型工作场合,人超过5个,必须通过工具的方式来组织信息、沟通和事务,例如研发、电商、制造、外贸。
6、很多行业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协作方式处于蛮荒年代,没有很好的工具。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些场景,每一个场景背后都有一些痛点需要解决,梳理场景的原因在于,worktile存在的价值就是可以对应解决上面的问题。worktile是面向多人的工具,可以把人、事情和时间通过工具做有效协调。
第三个话题,不同协作类型产品的比较
协作类产品分为四大类,侧重点和解决痛点不太一样。
我归类的四点包括沟通驱动型,文档驱动型,存储驱动型和任务驱动型。
沟通型中包括Slack,Yammer和钉钉,它们都是围绕IM作为企业服务的入口和基础。但我的体会和很多人的感受就是,因为是沟通驱动,所以很难解决信息噪音的问题,所以信息噪音会给效率带来问题。
文档型包括Quip、Google Doc,大部分以文档方式协作,特点是满足特定人群的刚需,比如媒体、编辑,但一堆人通过文档来协同,存在很大的违和感,把产品从0到1做起来,通过文档是无法满足这个需求的。
存储型以Box、Dropbox为代表,以文件为基础,会以文件作为协作的基础,对于解决人、事、时间问题,也存在违和感。
任务型典型代表是worktile、Trello、Asana,原因在于他们以任务为基础,其实是更好的邮件,是适合多人的邮件,噪音不会太多,连接其他基础要素都很自然,对于多人协作场合,任务驱动产品有很好的价值。
Worktile的产品逻辑,四个词概括:提高效率,无缝沟通,文件共享和在线记录。
原因在于,我们回归到工作场景,你会看到不同类型团队,他们可能差别非常大,但是共性上离不开以上四个词。所以我们在构建worktile上围绕以上四点来展开。比如说沟通,我们围绕任务文件文档的评论来展开,在我们做的企业版里,把即时沟通部分也作为标配来处理。另一个方面是效率,从产品角度看就是任务,我们想把任务做到极致,把任务配合项目实现不同类型团队业务的解决办法。还有一个就是刚才提到的文件和文档。如果再附加两个的话,那就是关系,人的关系在这里不是社交关系,而是同事之间的关系,所有产品逻辑上来看,会以工作关系来考虑产品。最后其实是邮件,邮件在全世界仍然很通行,邮件是worktile连接外部世界的载体,未来也会考虑worktile用邮件连接外部团队。
产品的另外一个逻辑是,我们一直在宣扬互联网时代工作方式。
我们受国外产品影响非常大,Basecamp一直在向世界发出remoting work的信号,所以我们产品也在宣扬一种信号。我们产品的信号是处理工作方式,我们产品在打造一种全新工作方式。我们宣扬协同非管理,管理更强调组织架构,强调审批,而协作强调扁平化,透明,带来的好处就是权限设计会因团队风格而变得简单,简单权限系统带来的好处是产品不会变得复杂。权限增加一级,产品复杂度增加N级。我们始终坚持解决最核心的需求,但一直坚持把产品往最简单的方式去做。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更多靠产品和数据说话。我们从产品到运营非常关注数据,这些数据驱动我们以更有效的方式去做产品。
第四个话题,关于运营
SaaS类产品运营很重要,一方面要把产品做的很好,一方面要把运营做的足够重,深入到用户。我们是比较重运营轻市场。
运营第一个点,用户越朝前越靠谱。举个例子,worktile内测的前三个月,我们只放了1500个用户,这1500个后来变成非常热度的用户。因为用户数量很少的时候,才能有效沟通,在用户端有直接交流。他们会对产品贡献很多想法,也因为你的重视而付出很多情感。最初冷启动阶段,不要贪图用户,要打磨产品。
运营只做两件事,伺候用户和做传教士。伺候用户是指用户支持和用户成功,一方面是解决用户问题建议,另一方面是让用户真正用起来。另一方面是传教士,我们一直在传达互联网时代工作方式,我们希望运营手段让更多团队能够了解我们的想法。
我们对运营的观点:跟用户一起玩耍。To B产品不一定很冰冷,可以很时尚。
总之,在运营上的投入很有价值,一方面是活跃,你和用户的情感会越来越高,第二方面是用户很乐意把产品推荐给别人。运营上要关注数据,多角度采集数据,关注各种指标越早越好。你会知道怎么样做是对的还是错的,做努力和投入不难,难得是知道对错。数据的价值就是对错变得清晰。
还有就是商业化,过去两年worktile一直免费,我只能分享一些我们的看法,一是我们会持续坚持免费策略。我们同时坚信SaaS不是很好的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方式,SaaS的最后一个S是服务,产品+服务才是SaaS最完整的诠释,而服务不能完全免费,所以最终SaaS类产品我们会坚持做好,并以顾问的方式做价值延伸。在16年1月份我们将会有worktile企业版上线,很多用户其实非常愿意付费增值服务的,所以我们希望在16年在商品化上有更多心得。
商业化另一个问题是作为worktile来说我们希望能在行业领域有更多的纵深。我们有比较鲜明的行业群体,我们知道比较核心群体的痛点在哪。也希望通过纵深可以带来商业化的转化。
最后一个问题是协作类产品和OA的区别,从他们的诞生可以看出区别。OA解决信息处理自动化,产品逻辑围绕信息协作展开,而产品类以人的协作而展开。而现在是泛OA和泛协作时代,我今天聊的协作更多的聚焦在产品逻辑上的协作。
我们在16年要开始商业化,欢迎大家对我们未来的企业级产品提出建议和想法。
— 部分现场Q&A —
Worktile和Teambition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TB是硅谷范儿,WT是中关村范儿。
用户的付费习惯如何培养?免费的协同软件如何产生现金流?如何平和定制需求和产品迭代之间的人力要求的矛盾?
我们不会再免费产品上做太多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东西,不考虑广告和流量的变现,更多的时候把商业化的东西放在企业版,做增值服务,从现阶段状态,企业版马上会上线,在这块会有更多的发言权。
你们会做协同办公在各个垂直领域的应用场景吗?比如零售、电商等方向
worktile一开始的定位并没有很垂直化,海外的话通用和垂直还是很清晰的,我们协作的下一步也会跟行业有更多的深入,我们和用户也有场景上的沟通,痛点上的梳理,跟电商在运营上有一些沟通,下一步将会在产品有更多的侧重。我们还是会坚持做通用化协作工具,对行业场景,我们将通过组建变成一种可插拔的方式,在垂直领域仍然会以通用型解决方案去做,但会把垂直化产品做成插件形式融合到通用平台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1万
阅读:11万
阅读:31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再一次,李超人证明了自己宝刀未老。
体育大生意
娱乐资本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团队协作的文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