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真实与体相用大安法师信愿行行的关系

体相用的意义-清凉小品-张有恒教授-学佛入门
首页 - 学佛入门 -  - 正文   │ 
  二十二、体相用的意义
  张有恒教授讲述
  ‘法’在佛学当中,系指一切万事万物,一般可从‘体’、‘相’、‘用’三个角度来分析。所谓‘体’是指本体,‘相’是指现象,‘用’是指作用。譬如,以金作各种盛物的器具,金是其本体,器具是其现象,盛物是其作用。一般人大都只见到法之‘相’,而不明白法之‘体’,亦不了解法之‘用’。
  先说‘体’,一般而言,万法之本体,即为万法之‘性质’。所谓‘性’,系以‘无改’为义,是不生不灭,永远不变,系所谓‘法尔如是’的。对无情众生而言,称之为‘法性’;对有情众生称之为‘佛性’。‘性’是无形无相,如姜之性热,黄莲之性凉,皆不可眼见,亦不可耳闻;又如花之有香、镜之有光,空中之电磁波,双手捉摸不著,但它却确实存在。所谓‘质’系指本质,万法中的各种物质皆是有生有灭,而且分析起来,亦无实体。例如,织‘布’用的棉纱,是由‘棉花’所产生,而‘棉花’系由‘种子’所长成,而‘种子’之生长,则须赖阳光、空气、水的滋润,方能萌芽、开花、结果,而阳光、空气、水不外乎是原子、中子、电子等之组合,因此分析起来,可显示诸法为‘空’,析之本无,此称之为‘分析空’。此外,吾人亦可进一步分析了解,‘布’不一定是‘衣服’唯一的质料,而‘丝’也不是织‘布’的专料,是故‘丝非布质’‘布非衣质’,盖以万法实无一法有其本质,亦无有定法可言也。
  次说‘相’,相包括有三种,表现在外的,包括‘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想像于心者,称之为‘心理现象’。万法本体虽空,但当因缘条件具足时,就现出一切现象来,如土石积山、氢氧化水;而因缘条件分散时,本来无相,因此佛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以一切的现象都是暂时的假有,不能永远存在。如‘物理现象’会产生‘成、住、坏、空’的变化,‘生理现象’会有‘生、老、病、死’的过程,‘心理现象’会有‘生、住、异、灭’的流转。故知不论物质现象和心理现象,都是因缘假合,无有实法,正如金刚经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惜,众生迷惑颠倒,误以为真实,一味著相,故常被相所转,而不能转相。吾人须知,相是假有,可以享受,但却不能执著,因一起执著分别,患得患失,恐将无法解脱自在也!
  再说‘用’,万法的作用,各个随相而改变。例如,液体三态(水、气、冰),各有不同的作用力,如水能灌溉,蒸气力能推动轮船,冰能贮存食物,可知相既转变,其作用亦随之改变也。
  总之,佛陀教化众生,皆依据众生的根基,因材施教,或说‘体’(本体真如平等,不生不灭),或说‘相’(如来具足无量功德之相),或说‘用’(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之作用),学佛同修务必于此分别清楚,若于说‘相’误为‘本体’,或于说‘用’误为‘现象’,则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矣!
  有关“二十二、体相用的意义”的其他文章
地藏孝亲网查看: 2033|回复: 42
恭请大安法师开示何为信愿行念佛?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001.jpg (173.8 KB, 下载次数: 0)
11:03 上传
在2010年曾经读过净土五经一论,并且读了很多大安法师的论著看过有关光碟。那时候每天按念佛堂要求每天唸几万声佛号。诵读的经文其中有《大佛顶首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还有《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当时认为楞严经讲的就是这些内容,后来在网上请来了《楞严经》,看到《楞严经》全文,才知道原来《楞严经》不只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也不只是《四种清净明诲》。恭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指正:
下面末学谈一下自己的感悟,看印光大师如何讲:“末后一著,归重愿王。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则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者,有由来也。文殊发愿,普贤劝进,如来授记于大集,谓末法中非此莫度。龙树简示于婆沙,谓易行道,速出生死。则往圣前贤,人人趣向者,岂徒然哉。诚所谓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也。不但此也,(容我插一句:后面讲的是楞严经的内容了)举凡六根所对一切境界,所谓山河大地,明暗色空,见闻觉知,声香味等,何一非阐扬净土之文字也。寒暑代谢,老病相摧,水旱兵疫,魔侣邪见,何一非提醒当人速求往生之警策也。所谓净也。净极则光通,非至妙觉,此一言岂易承当。信愿行也。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容我插一句:这个信愿行,可不是某些人认为的:西方有个啊弥陀佛,只要我念一句佛号,往生来接我,这是心外求法,曲解祖师意,印光大师明明是在说:信: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方为信;愿:就是我们凡夫的妄想执着心见到了真心本来面目转为菩萨愿心;行: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身为心役,明心见性的人时时事事处处表里如一,自性流露,真诚信愿:一切众生都是佛,都应该成佛,这就是印祖讲的: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谁说的《妙法莲华经》和《楞严经》不是净土法门?印广法师开示的十八拜佛何十三种念佛方法,您听说了吗?师父可以要我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念佛,我们是真正的净土法门。
再看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被称为净土五经之一,文殊菩萨依佛神力判教:“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实乃当头一棒,一语惊醒梦中人,
【诸行是无常】诸行都是有为法,皆是无常法。人身难得,我们每分每秒都在生灭变化中。生死就在呼吸之间。
【念性元生灭】唸佛本就是生灭之法。这个念是什么念?是声音?是意念?为从口出?为入耳闻?不明白如来藏的道理,就是用六根来对六尘打妄想,念性生生灭灭,口念乃至心念也只能是妄想翻飞,于解脱无益,更于成佛无关,失于如来无量知见。由于它属于生灭之法,念的时候就有,不念的时候就没有,所以文殊菩萨判这个法门不能成就,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因果今殊感】以生灭之心为因,求佛不生灭果,无有是处,因地心与果地觉相背离。打个比方,要从南京去北京,却向着广州方向出发,何时能到北京?这就是殊感。
【云何获圆通】这怎么能获得圆通的佛果?这怎么能往生?这是现在净土宗修行的普遍现象,所以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万万人念佛,往生者几何?
[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历生]是生生世世,你要生生世世念佛,也许到最后能成就这么一刹那间,你生生世世都在忆佛,有回忆是不是也是生灭法啊,你一天到晚是回忆回忆的话来讲,你就容易走火入魔造成精神病,这可是真的。
& && & 所以净空法师在讲《佛说清净心经》的时候,讲他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一生中打过一次精进佛七,十个人还有一个人走火入魔,因为这个人精进,那九个人不精进,他也不得走火入魔,我们可以想象啊,如果一天到晚这个人老是坐在那里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时候啊,这是一种什么状态?懈怠念佛不能成就,精进念佛就是走火入魔。
& && &《阿弥陀经》讲念佛能够往生是讲,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念佛往生,善男子、善女人是明心见性之人,佛法里有我就是恶,无我方称善,无我一定是讲如来藏。
& &&&《无量寿经》讲十念就能往生,前提是,所有功德回向极乐世界,你回向了没有,百分之七十,百分之五十,有没有啊,文殊普贤化身寒山拾得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是不是啊。净空法师也讲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是白念啊,诸佛菩萨没有谁讲念佛能够往生,造谣都找不到谣主啊。可我们现在还有些人在执着,所以我们再讲一点,明心见性以后要念佛,要认真地念佛,你怎么样念都不会走火入魔,明白吗,明心见性以后这个念佛法门是无比的殊胜,可以说殊胜到极点。你不能搞得颠倒了。 & && && &《妙法莲华经》怎么有[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啊,一称:就是一念当下明白了佛,心与佛知佛见相应相称,能够道教感应。《法华经》《楞严经》不管你过去修的怎么样,你只要来听闻这个佛法当下成就,不离讲堂,而且自己印证自己成就。而且这里讲的很清楚啊,是用心念佛,叫做[忆佛念佛]。& && && && &&&[必定见佛]就跟持地菩萨一样,修桥补路无量劫,他最后是不是见佛啊,所以藏教法门就是这样,从有形有相的事相着手,六度万行修无量劫与佛结法缘,除像持地菩萨,像大势至菩萨这样,这样的恒心,无量劫都不舍这个法门,一般的人很少有这样的根基,再告诉大家,再强调一声,无量法门皆可成就,但是你是不是这样的根基,就像须菩提、舍利弗一样,无量劫都在修这个心闻啊,包括普贤菩萨无量劫都在修这个法门,这样的人百万亿中难有一人,就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讲的,恒河沙数的人难有一个这样的人,你能做这样的一个人头尖子吗,而《法华经》《楞严经》是三根普被,要明白这个道理。& &
& && &《法华经》《楞严经》是不是最好的念佛啊,他是从理上来念,是最圆满的念佛,所以《法华经》讲南无一声佛,首先呢《法华经》那个[如是我闻]明白了以后,是念那个佛,我们就把一只嘴巴来念佛,你不是曲解如来意吗,口口声声佛讲的,末法时代念佛念佛,难道《法华经》《楞严经》不是讲念佛吗,而且《楞严经》讲的念佛,不是大势至的念佛啊,大势至菩萨讲的这个念佛,说百万亿中难有一人的方便之法,你得搞明白啊,不能自己糊弄自己啊。
& && && &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这里的[去佛不远]跟我们一心三藏一样不一样啊,我们不能去佛不去佛,我们当下就是佛,站的这块地就是佛,头上顶的天就是佛,对面吹来的风就是佛,背后打来的雨就是佛,我身上一根汗毛、一个废指甲都是佛,明白吗,这叫不生灭心,现有的时候是佛,入空的时候还是佛,生的时候是佛,死的时候那个尸骨是不是佛啊,他有没有生灭之相啊,所以这叫自性大定。这些方便法门都有对待法,有去有来,就是生灭,生住异灭之法,所以文殊菩萨判他不能成就,讲他是生灭之法,都不能成就啊,你再犟还犟得过文殊菩萨啊,所以这里[去佛不远,不假方便],那是典型的显出了方便之法,怎么[不假方便]呢,念佛开口即是,是不是啊,要不要做种种的形式啊,走路也在念,睡觉也在念,吃饭心里也在念,是不是啊,吃一口饭,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即是念,是不是啊,所以我们明心见性之人,他不存在走火入魔,你这个时候怎么样精进都不碍事。& &
& && && & [自得心开]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福至心灵,但这种修法必须是生生世世养成了习惯,养成了这种习惯,这讲的还是肉身佛,还不是肉头和尚啊,跟你加持加持,可以成就。天人阿修罗都可以化现瑞相来接引众生,都有啊,瑞相并不能证明往生啊,这也是净空法师讲的,净空法师讲,往生瑞相并不证明他往生,许多外道修行的时候都有瑞相,坐着走,站着走,烧出舍利子,舍利花。我们要搞明白啊,现在许多人在执着送往生送往生,我不知道你往到哪里去,还有的人开天眼看到,看到那些东西你知道他是佛还是魔啊,讲老实话只有往生的人自己他心里明白,而且只有已到了那个境界以后他才明白,等明白的时候已经迟了,他没办法分辨来接他的是真阿弥陀佛,还是假阿弥陀佛,念佛的法门没有错,但却被某些自以为是的法师给理解错了,念佛者若是按照以上方法如法念佛,必当成就。若是著声念佛,著相观佛,心外往生,即使毕生辛勤,终将虚幻破灭。念佛的前提,必须把&一心三藏&搞明白,《楞严经》《法华经》讲的就是如来藏的道理,讲的就是“一心三藏”,要弄清楚什么是阿弥陀佛。然后再进行观照。 阿弥陀佛:
“阿”即空如来藏,
“弥陀”即不空如来藏,
“阿弥陀”即空不空如来藏,
“佛”即“一心”。念“阿弥陀佛”,
& && & 不是想象西方有个金光闪闪的阿弥陀佛,就是有个金光闪闪的阿弥陀佛来了,谁能保证不是魔变的啊! 一念执着,即落群邪。真正的念阿弥陀佛,是用心去观照宇宙人生天地间一切万法是什么,就是当下一人一念心所变现,如人在梦,梦中境界万千,无非一念心所现。
& && &&&真正的念阿弥陀佛,是用心去观照宇宙人生天地间一切万法是怎样来的,万法共一本体,万法共一念。真正的念阿弥陀佛,是观照宇宙人生天地间一切万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 &&&真正的念阿弥陀佛,是洞察明了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的本来面目和事实真相,了了分明。
& & 真正的念阿弥陀佛,念念观照万法和“我”是什么关系,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是“我”,娑婆世界的一切也是“我”;阿弥陀是“我”,你和他也是“我”,因为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
& && &&&此即是真念阿弥陀佛,明白了阿弥陀佛,当下上品上生。&&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实际上我在各贴引用印光大师的书信就可以回复您提的这些问题了。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此经为对阿难多闻,及娑婆闻性最利之机,故文殊选择,唯取观音。而净土念佛法门,普逗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之机,故列于弥勒之后,观音之前,以密示其普逗群机之意。否则当列于虚空藏之后,弥勒之前矣。刻论普通法门,必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唯上上最利根人,可于现生即了。若非此等根性,则或二三四五生,或二三四五劫,或至尘沙劫又尘沙劫,仍在轮回六道中者多多矣。以仗自己戒定慧力,断尽贪瞋痴烦恼惑业,故难。况时丁末法,人根陋劣,寿命短促,知识稀少,魔外纵横,正见稍亏,即堕魔罥乎。唯净土特别法门,仗弥陀慈悲誓愿,与自己信愿忆念之力,于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俾上上根人,速证无生,即下下根人,亦预圣流。其为利益,何可名言。此义乃华严末后归宗之一著,切不可以光之人微,而谓为谬妄也。吾人果能具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
& && && && && && && && && && && && && && &------------大佛顶首楞严经楷书以供众读诵序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念佛虽贵心念,亦不可废口诵。以身口意三,互相资助。若心能忆念,身不礼敬,口不持诵,亦难得益。世之举重物者,尚须以声相助,况欲摄心以证三昧者乎。所以大集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古德谓大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大。小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小耳。而具缚凡夫,心多昏散。若不假身口礼诵之力,则欲得一心,末由也已。实际理地,方无生灭。佛事门中,何一非生灭法乎。等觉菩萨,破四十一品无明,证四十一分秘藏,亦不出于生灭之外。是生灭乃生死之根,亦菩提之本,视其人之所用何如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以彼背觉合尘之生灭,转而为背尘合觉之生灭,以期证于不生不灭之真如佛性也。[color=Red]念念在净土,方可往生,乃上品往生者之身分。若执定此义,以自求上品,何善如之。若执定此义,以教中下根人,则阻人胜进不浅。何以故。以彼必以为此法太高,遂以卑劣自居,不肯修持耳。又此念佛虽属意识,而诸识咸具。不观上文都摄六根乎。六根既摄,则六识将何为乎。即转送含藏者,亦唯此事而已。刀砍不入一段,原无可疑。以阁下将自力他力,禅宗净宗之界限未分,致成一大疑团耳。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净土耳。今既不发愿,亦岂有信(有真信者,必有切愿)。信愿全无,但念佛名,仍属自力。以无信愿,故不能与弥陀宏誓,感应道交。若见思惑尽,或可往生。若全未断,及断未净尽,则业根尚在,何能即出轮回。五祖戒,草堂青等,即是确证。须知去却信愿念佛,与宗家之参究无异。若得往生,则因果不相符契矣。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铁案也。经云一心不乱,远承前文依正功德,即是教令生信。近承上文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即是教令发愿。又况下文劝信劝愿,不一而足。阁下截断前文,止执一句,故有不贵发愿之疑。又以无信愿之一心,与有信愿之一心,敌体同观,故有刀砍不入,岂非纯一,何以无愿不得往生之疑。又念佛之外,第二念,夹杂,难以枚举。举其正者,如求大彻大悟,得大总持等。非指发愿为第二念,为夹杂也。须知净土一法,以信愿行三法为宗。行如车牛,愿如御者,信如前导。导与御者,正成就其车牛之进趣耳。是以朝暮必须向佛发愿。又不念佛时,亦不可泥。纵令一念万年,不妨日有起止。若谓有不念时,有发愿时,便成间断夹杂,便难成办。试问此一心念者,亦曾见色闻声,著衣吃饭,举手动足,与否。若有,彼既不间断夹杂,此何独间断夹杂。若无,除非法身大士。然法身大士,端居一处,而现身尘刹。其间断夹杂,将不胜其多矣。心具众理,应万事,岂止佛愿同时而已。约常途修持,发愿当在朝暮。亦有念佛一进毕,即发愿者。阁下深通性相,谓佛念,求生念,不能两具,似于事事无碍之圆理,未能彻信。又谓有则此念当剖为二,一半归佛,一半归愿,如此,一人应成两佛。阁下于日用之中,眼见色时,耳鼻舌身意,便不闻声及缘法等耶。若一时并行不悖,何独于此而疑之。须知一念心体,其用无量。八识非一心之体用乎,彼既不成八佛,此何以成两佛也耶。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且无论阿弥陀佛四字不现者,不得往生。即现,亦不得往生。何以故。以不愿生故。以不求佛,因不得蒙佛接引故。华严经云,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古德云,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今善恶皆现,由无信愿,便不能奈恶业何矣。须知仗自力,则恶业有一丝毫,便不能出离生死,况多乎哉。又无信愿,念至一心,无量无边之中,或可有一二往生。决不可以此为训,以断天下后世一切人往生净土之善根。何以故。以能仗自力,念至业尽情空,证无生忍者,举世少有一二。倘人各依此行持,置信愿而不从事。则芸芸众生,永居苦海,无由出离,皆此一言为之作俑也。而其人犹洋洋得意,以为吾言甚高。而不知其为断佛慧命,疑误众生之狂言也。哀哉(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净土一法,须另具只眼,不得以常途教义相例。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之了生死者,不可得而见之矣。蕅益大师,弥陀要解,理事各臻其极,为自有此经以来之第一注解。当以之为的,则他日往生品位,咸不得与阁下齐肩矣。古人修行,皆能证道。今人修行,少见明心。岂人根之不等耶,抑亦敬慢之所致耳。历观传记高人,咸皆视经像如视活佛。其敬畏之迹,虽忠臣之奉圣主,孝子之读遗嘱,何能仿佛一二。因其恭敬之极,故能断惑证真,超凡入圣。观于二祖立雪,程门立雪,可见矣。今人视佛像如土木,视佛经如故纸。纵有信心,读诵受持,亦不过供其口头滑利而已,有何实益之可论也。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愿阁下以博学宏词,提倡佛法时,必须常以此普利一切。则法门幸甚,众生幸甚。  
& && && && && && && && && && && && &---------------复濮大凡居士书
补充内容 ( 11:51):
]念念在净土,方可往生,乃上品往生者之身分。若执定此义,以自求上品,何善如之。若执定此义,以教中下根人,则阻人胜进不浅。何以故。以彼必以为此法太高,遂以卑劣自居,不肯修持耳。又此念佛虽属意识,而诸识咸具。不观上文都摄六根乎。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雨木念佛十年,略知旨趣。窃谓灵峰,梦东诸大师,及我师文钞,所示念佛方法,大抵皆就愚夫愚妇通途立说。若吾辈能通文字,心思复杂之人,仍用彼愚夫愚妇之念佛方法,断断不能往生净土。鄙意以为念佛求生之人,当先求知念佛的是谁,盖既见主人翁,则念佛方有用处,往生方有把握。不特念佛应当如是,即念经持咒,亦何莫不然。今人动谓老实念佛,死心念佛,即可往生。不知苟不能识得念佛的是谁,则念佛何能老实,何能死心。纵使日夜十万声,于生死有何相干哉。有以古人多专主持名,不参是谁相诘者。雨木曰,此乃古德罢参以后之事,初心非可效法也。雨木见今日念佛之人,十九不明此旨,实可哀愍。尝时时苦口劝人,而居士中竟有谓我为邪见者。佛法真义,沉晦至此,曷胜痛叹。兹特披陈所怀,敬求印证,并乞详加阐示,众生之幸,非仅雨木一人之幸也。
  印光法师:详观来书,不胜钦佩。阁下欲令一切人亲见本来,直登上品,观经所谓读诵大乘,解第一义,发菩提心,劝进行者,其阁下之谓乎。虽然,说法当须观机,若不察机,妄投法药,则与庸医以药杀人无异。须知禅净二宗,归元是一,修法各别。禅以彻见本来面目为宗,净以信愿念佛求生为宗。使世皆上根,则阁下所说,诚为有益。而上根甚少,中下甚多,不教以信愿求生,而教以参究是谁(印祖在另一篇文钞里就谈到离开信愿谈净土法门和宗门参究无异),参而得之,固为大幸,尚须重发切愿,以求往生。若参而不得,以心中常存一不知是谁不能往生之念,则断无与佛感应道交,亲蒙接引之事矣。而今之参者,其能真到大彻大悟地位者有几。夫知念佛的是谁者,乃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勿以余人论,即阁下亦未曾到此地位。何以知阁下未到,以到则决不敢说灵峰梦东为就愚夫愚妇立说,而不知是谁,即老实念,死心念,亦不得名为老实死心,纵使日夜十万,于生死有何相干,及谓古人专主持名为罢参后事,初心不可效法等语。(印祖在此否定了要明心见性念佛才能往生的观点)由是言之,阁下之心,实欲自利利人,阁下之语,实为自误误人矣。切请缄默莫说,否则如来普度众生之一大法门,被阁下关塞锢蔽,莫由开通,其罪当与谤佛谤法谤僧相等,可不慎乎。阁下之见,以不知契理契机之所以然,妄执利上根之法,而普劝一切修习,遂成偏执谬见。以不合机之法,妄行劝修,谓为佛法真义。光虽庸劣,敢与阁下同陷谤佛谤法谤僧之咎,而妄为赞许乎哉。如谓不然,祈付丙丁,各行各道即已,光岂能强阁下舍己所学而从我乎。不过以阁下见问不得不直贡愚诚耳,祈洞察是幸。 
补充内容 ( 11:57):
关于信愿也不要再用你们的方式争论了。参见《一函遍复》就能知道印祖对于信愿念佛的定义了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佛法至今,衰残实甚。茫茫众生,如盲无导。纵有一二知识为之开示。以业深障重故,正智不开。虽闻正法,不生信向。纵生信向,亦属浮泛。如醉如梦,了无定见。一遇邪魔外道,则如蝇逐臭,如蛾赴火。蚁聚乌合,动盈千万。故光绪初年,关东有一混元门,每年归依者有十余万人。至十一二年,以劣迹已彰,人多见恶。一年之内,尚有数万。近有出家魔子,拟欲大得名利。于三十年前,即抄袭古人语录中成言,改头换面,谓是自己语录。而此魔子,一不通宗,二不通教,三无学问。恐人或谓己无学问,何能说此。特意用许多白字以实之。令人谓为真是大彻大悟,随口所说,词理超妙。其有不大恰当者,盖因不曾读书,不通字义之故。举凡万法归心录,六祖坛经,寒山诗中诗偈,整个录来,换三五字而已。所有言句,尽皆如是。随即远近流布,然亦无大招徕。近又得一妙法,致令善男信女,相率归依。且道得何妙法,便能如是。以此魔子,初则妄充悟道,人未归附。近则妄充得道,故得远近争赴。且自谓我所说法,令人易于得道。故一境若狂,咸相崇奉。妄充得道,须有事实,人方肯信。故肆无忌惮,随口乱说。常为人言,我能入定,超度亡魂,令其生天,或生净土。能知一切亡人,或生天上,或生人间及三恶道。又知某人生西方上品,某人生中品,某人生下品。由是之故,不但愚夫愚妇,靡然从风。即不明佛理之士大夫,亦以为实属得道,而归依信奉者,日见其多。纵有智者斥其狂妄,由彼邪说入人深故,了不见信。自古高僧,或古佛再来,或菩萨示现。然皆常以凡夫自居。断无说我是佛,是菩萨者。故楞严经云,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而智者大师,实是释迦化身。至临终时,有问所证位次者。答曰,我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人,但登五品。是仍以凡夫自居也。五品者,即圆教观行位。所悟与佛同俦,圆伏五住烦恼,而见惑尚未能断。智者临终,尚不显本。意欲后学励志精修,不致得少为足,及以凡滥圣耳。今此魔徒,妄充得道者,乃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之大妄语人。此大妄语之罪,甚于五逆十恶百千万倍。其师其徒,当永堕阿鼻地狱,经佛刹微尘数劫,常受极苦,末由出离。何苦为一时之虚名浮利,膺长劫之惨罚酷刑。名利惑人,一至于此。此魔子自谓所说之法,令人易于得道者,即是以生灭心作常住解。以不修善,不断恶,为不生不灭。拨无因果,堕邪见坑。此即魔子招徕徒众,令皆得道之实际。故有平日持斋念佛之人,一亲近彼,即不持斋,不念佛。其余一切改恶迁善,知因识果,培德植福等事,概行弃置。唯止令人看一话头。而实不知如何是看。如何是话头。遂将古人酬机之语,令人依文解义,卜度思量。如狗子无佛性,庭前柏树子,乾矢橛,麻三斤,七斤布衫等,一一学拆字讲义者,拆而讲之。谓之为参禅,谓之为透公案。稍微能坐,及能按文解义,便为印证曰,某人夙根深厚,某人现行精纯,故得用功不久,便已透彻。夫参禅一事,谈何容易。古人如赵州谂禅师,从小出家,至八十余岁,尚且行脚。故有颂之者曰,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长庆坐破七个蒲团,后方开悟。涌泉四十年尚有走作。雪峰三登投子,九上洞山。此等大祖师,大彻大悟,如是之难。彼魔子之徒,一闻魔说,遂皆开悟。如前所说祖师,直是替他提鞋也无用处矣。须知祖师之悟,乃从迷至悟,一悟永悟。魔徒之悟,乃因迷入误,一误永误。悟之音虽同,悟之事实反。以彼魔徒,从初发心,一无戒行,二无正智,三不知话头是参叩自心之方便,而以按文义卜度为参。如此参禅,尽世间聪明人,通通皆是大彻大悟之人。如人不识摩尼宝珠,见一鱼目,宝而藏之,夸耀于人,谓我已得此珠。诸人亦不知何者是珠,何者鱼目,遂群聚而寻求之,各各皆得此珠。从兹发大誓愿,普令贫穷同胞,皆得此珠。一朝遇见贾胡,欲得贸易多金。贾胡掷而唾之曰,何持鱼目,用黩我眼。方知费尽心机,只落得惭愧欲死而已。且人之常情,纵恣则易,摄束则难。教以持斋念佛,便觉口头失美味,身心常辛勤。魔子则曰,只要心好,何必持斋。汝本是佛,何须更念他佛。以此恰合自己懒惰懈怠,不愿摄束,任意放纵之机,如囚遇赦书,庆幸无已。又进而叩其所以,则曰达摩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汝但看一话头,自能见性。既见性已,即名成佛。既成佛已,则一切俱空,无因无果,无修无证。一法不立,名真解脱。彼教人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畏因果,培福德者,皆不知自性之中,无一法不具,亦无一法可立。执著法相,不肯舍离。舍本逐末,无绳自缚。如是之人,名为小乘。何可以为知识而亲近之哉。须知如来所说因果修证等法,皆是以黄叶作金,为止小儿啼故。彼等反执为实,则其智与小儿何异。若大丈夫,佛尚不可得,何有因果修证等法。若立一尘,便非佛法。汝但识得自己是佛,一任食肉饮酒,行盗行淫,何一法不是佛法。上天堂,下地狱,天衣天食,镬汤炉炭,何一境不是佛境。自己即是弥陀,当处即是极乐。岂待汝鼓起妄想业识心,鼓动父母所生口,毕生终日念佛,受许多冤枉苦,求到临命终时,往生西方。舍己求人,抛家浪走。岂非知见颠倒,错乱修习乎。种种魔说,大抵如是。今试论曰,只要心好,何必持斋。杀彼之身,悦己之口,是好心耶,非好心耶。且兵劫之时,贼来杀人,亦当皆是好心。设杀汝时,为感恩乎,为怀恨乎。汝本是佛,尚不肯念他佛,何肯杀而食彼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之众生乎。如是,则汝之心性,本来是佛。汝之行为,原是众生。何可未得谓得,以凡滥圣,以念他佛为辱,以杀众生为荣哉。达摩西来,不立文字者,欲人彻证本体,不以徒诵语言为事。若契本体,则文字即是本体,即解脱相。终日读诵,依教修行,毕竟无文字相可得。如永明寿,首山念,栖贤湜,育王微等诸大老,皆尽寿读诵。岂彼尽皆不知不立文字之旨乎。只因汝错认不立为废弃,遂谓如来所说一切大小乘经,无量法门,皆是黄叶作金,哄骗小儿。若然,则迦叶,阿难,马鸣,龙树,永明,首山等,皆是弄黄叶汉。汝既以彼为非,何得承嗣其法,言是禅宗。彼若果是,则汝之禅宗,便非彼之禅宗。汝的的是冒彼之名,以坏彼法之恶贼耳。且汝执著废弃文字为不立文字者。六祖云,只此不立,便是文字。况尚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等八字。且此达摩西来十六字,是文字耶,非文字耶。又一切俱空,无因无果,无修无证,一法不立,名真解脱。何又立破斋谤佛,怙恶废善,瞒因昧果,折福损德等法,而不肯令其俱空乎。上智知空而进德。下愚知空而废善。佛祖于千百年前,早为汝判断停当矣。汝谤人执著善法为舍本逐末,为无绳自缚,为小乘。汝执著恶法,不肯弃舍。现生当遭国宪,死后永堕阿鼻。应是弃末循本,应是即缚无缚,应是大乘矣。汝谓大丈夫佛尚不可得,何有因果修证。若立一尘,便非佛法。是佛与因果修证,皆是尘,皆不容立。而食肉饮酒行盗行淫,何得便非是尘,便皆容立。且问食肉饮酒行盗行淫之心,是佛心耶,是众生心耶。若道是佛心,佛岂存此心,行此事耶。若道是众生心,何得便超因果之外,便非是尘,便是佛法乎。地狱尚是佛境,当处即是西方。是则苦亦不厌,乐亦不求。无取无舍,忘憎忘爱。何得贪图现生名利,妄企死后流芳。剽窃古人言句,改头换面,以为自己语录。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以凡滥圣,妄充知识。教彼许多信心男女,堕邪见坑,丧失慧命。从兹永堕恶道,欲出末由。此魔子者,究其本因,不过欲得虚名浮利,企人谓己为大善知识而已。详其后报,则其苦痛惨凄之状,罄竹难书矣。可不哀哉。汝既发心念佛,当依净土经论所说而修。如此魔子所说,乃是窃取宗门祖师之言,妄以己见误会宗意。故其所说,皆似是而非。实与宗门道理相反,实为佛法之怨。若被彼所诱,堕彼党中,则难免以好心而招恶果矣。如此魔子,断断不可亲近。当恪守净宗列祖成规,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知因识果,植福培德。以企现生消除业障,临终正念往生。庶不虚此一生,及亲为如来弟子耳。须知禅宗一法,名为教外别传。凡所提倡,意在言外。千言万语,总皆指归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之法身理体。令人先悟此体,然后起彼修因证果,超凡入圣,即众生而成佛道之事。但其酬机之语,名为机锋,名为转语。欲令人参而自得,故无义路。若会得,固属大幸。若会不得,但当将此一句话,当做本命元辰,废寝忘餐,终日竟夕,如一人与万人敌,不敢稍有间断放纵。一年不悟两年参,十年不悟二十年参,一生不悟,即生生参。果真拌此深心参者,决无不悟之理。既悟之后,乃名悟道。尚须历诸境缘,煅炼习气。直得烦惑净尽,方名证道。彼魔子者,乃以误为悟。悟尚全体是误,何况说证。乃不知惭愧,不惧因果,竟致无量好心男女,受彼所骗,同断善根。汝宜笃信吾言,自不被彼所陷矣。至嘱至嘱。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印光大师讲的念佛法门,是我们的心必须要和佛的心道交感应,因此,念佛的前提是必须要知道谁是佛?佛的知见是什么?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zhouzho 发表于
佛法至今,衰残实甚。茫茫众生,如盲无导。纵有一二知识为之开示。以业深障重故,正智不开。虽闻正法,不生 ...
印光大师讲的念佛法门,是我们的心必须要和佛的心道交感应,因此,念佛的前提是必须要知道谁是佛?佛的知见是什么?否则是盲人摸象,盲修瞎练啊,明白了法华经讲的如来藏才是真心切愿念佛,知看你懂不懂?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zhouzho 发表于
念佛虽贵心念,亦不可废口诵。以身口意三,互相资助。若心能忆念,身不礼敬,口不持诵,亦难得益。世之举重 ...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以彼背觉合尘之生灭,转而为背尘合觉之生灭,以期证于不生不灭之真如佛性也。念念在净土,方可往生,乃上品往生者之身分。”都摄六根啊,懂不懂?不是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意识心念佛,怎么念啊?背尘和觉,就是明心见性,用真心去念佛,不是用肉团心,妄想心,缘虑心念佛,不要曲解祖师意。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以彼背觉合尘之生灭,转而为背尘合觉之生灭,以期证于不生不灭之真如佛性也。念 ...
请把印祖关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解释看明白了再来说什么是都摄六根。印祖在介绍十念计数法时已经很详细的说了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印光大师讲的念佛法门,是我们的心必须要和佛的心道交感应,因此,念佛的前提是必须要知道谁是佛?佛的知 ...
感应道交是净土宗本宗的要义。但是并不用明白谁是佛,什么是佛才能感应。如果非要说明白,只有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才谈得上明白。如果只能把一心三藏翻来覆去说得溜溜转,却丝毫不能受用那不叫明白。更糟糕的是在用你们“拿手好戏”时把别的法门一概先否定了,用你们的话说是先破再立。破事被你们破光了。但又立了个什么?立了个一心三藏当下成佛,超佛越祖的大事业?法华经里也没有说谁谁当下成佛,通观全经只有当得成佛。未来当得做佛。自己生死一丝毫做不得主,却要嘲笑讥讽那些遵循古人之言老实念佛求生净土的人来显示自己当下就是极乐国的高明。殊不知求升反坠,弄巧翻成大拙。此之谓也。
补充内容 ( 13:56):
在楼上关于印祖回复汪雨木居士书中已经明明白白破斥了“必须要先明心见性才能往生。专主持名乃古德罢参之后事”等不正确的知见,想必您是忽略了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既然你们是认同印祖是懂法华的,不懂也不会写出你们推崇的:“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这样的句子。那么想反掉当今的净土宗,就请先从印祖这里开始吧,先把印祖所有的开示都掉个个儿。才能显示你们的本事不是?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以彼背觉合尘之生灭,转而为背尘合觉之生灭,以期证于不生不灭之真如佛性也。念 ...
“念念在净土,方可往生,乃上品往生者之身分。若执定此义,以自求上品,何善如之。”后面还有“若执定此义,以教中下根人,则阻人胜进不浅。何以故。以彼必以为此法太高,遂以卑劣自居,不肯修持耳。又此念佛虽属意识,而诸识咸具。”这才是重点
补充内容 ( 14:00):
“又此念佛虽属意识,而诸识咸具”这句就是对“不是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意识心念佛”最好的回应。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夫知念佛的是谁者,乃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勿以余人论,即阁下亦未曾到此地位。何以知阁下未到,以到则决不敢说灵峰梦东为就愚夫愚妇立说,而不知是谁,即老实念,死心念,亦不得名为老实死心,纵使日夜十万,于生死有何相干,及谓古人专主持名为罢参后事,初心不可效法等语。(印祖在此否定了要明心见性念佛才能往生的观点)由是言之,阁下之心,实欲自利利人,阁下之语,实为自误误人矣。切请缄默莫说,否则如来普度众生之一大法门,被阁下关塞锢蔽,莫由开通,其罪当与谤佛谤法谤僧相等,可不慎乎。阁下之见,以不知契理契机之所以然,妄执利上根之法,而普劝一切修习,遂成偏执谬见。以不合机之法,妄行劝修,谓为佛法真义。光虽庸劣,敢与阁下同陷谤佛谤法谤僧之咎,而妄为赞许乎哉。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以彼背觉合尘之生灭,转而为背尘合觉之生灭,以期证于不生不灭之真如佛性也。念 ...
“乃以彼背觉合尘之生灭,转而为背尘合觉之生灭,以期证于不生不灭之真如佛性也。”转妄念而为攀缘佛号的功德境界。以佛的果地觉为因地心。信愿专主持名这就是背尘合觉之生灭。背觉合尘之生灭指的是随顺妄念奔驰于五欲六尘当中。也就是说转五欲六尘的妄念为攀缘声声佛号的功德为背尘合觉之生灭.然后以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大愿业力作为增上缘。心佛众生感应道交。成就极乐世界的莲花化生,同佛受用。在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即是见到并证到不生不灭之真如佛性。这才是净土法门的核心。不是们那边有人说的什么求往生极乐世界是逃避。是小乘,只求自己快乐云云。什么以音声求我等不能得见如来来否认阿弥陀佛临终接引之事。说这种话的人连净土宗的基本概念都不知道,贻笑大方。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乃以彼背觉合尘之生灭,转而为背尘合觉之生灭,以期证于不生不灭之真如佛性也。”转妄念而为攀缘佛号的 ...
也就是说转五欲六尘的妄念为攀缘声声佛号的功德为背尘合觉之生灭.然后以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大愿业力作为增上缘。心佛众生感应道交。百分之一的可能性都没有,即便是一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还是下品下生,且不说向外攀缘声声佛号是心外求法,唸佛是生灭法,神识昏迷的时候,还要靠别人助念,不然把握就太低了。楞严经讲:“反闻闻自性”是要你向内观照自性阿弥陀,和佛道教感应。而不是向外攀援。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也就是说转五欲六尘的妄念为攀缘声声佛号的功德为背尘合觉之生灭.然后以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大愿业力作 ...
又,果使大士不取念佛,何以《无量寿》中,不摄返闻人归于净土,而摄念佛?何以《法华经》中,不教众生返闻自性,而令礼敬、称名?果使文殊不取念佛,何以《般若经》中,教人系心一佛,专称名字?何以《观佛经》中,愿命终时,得见弥陀也?盖本经总摄一代时教,圆该一切法门,陈义至精,弘法至普,未具道眼,本难问津。然读拣除妄识之文,则念佛一心不乱可贵矣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也就是说转五欲六尘的妄念为攀缘声声佛号的功德为背尘合觉之生灭.然后以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大愿业力作 ...
这个几率不知道你们是从哪得来的。评论净土宗要以净土三经说话。就算楞严经法华经也没有你们所谓的持名念佛只有不到万分之一的几率往生的文字吧?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也就是说转五欲六尘的妄念为攀缘声声佛号的功德为背尘合觉之生灭.然后以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大愿业力作 ...
看了印广《念佛到底能不能往生》这篇,开篇就把出声念佛的称为唸佛,认定有口无心,好像只要出声就是唸佛。要念佛只能不出声,否则会变成唸佛的哦。还要明白什么是阿弥陀佛。才是真念佛。一番偷梁换柱下来终于得出一个结论“信愿念佛”的开示是无聊。要真修净土宗还得跟我学一心三藏,不然你就只是唸佛。我没冤枉你们吧?
补充内容 ( 15:46):
只要出声口持阿弥陀佛一概认为是唸佛,有口无心。真是佩服。如此强大的逻辑真是自叹不如
在线时间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不把祖师驳倒,你们的破绽始终不能自圆其说,质疑你们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所有的祖师都是你们的对立面。且看你们如何先破祖师再立自己的“正法加大法”
何为信愿念佛也不要请大安法师开示了。去看印祖的《一函遍复》就足够回答了。再不够加上《与徐福贤女士书》和《与陈锡周书》足够了。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安法师讲信愿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