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电脑主板零件认识谁认识电脑主板零件认识叫什么

一起学电脑主板维修(第一课)认识主板及主板主要构成图
一起学电脑主板维修(第一课)认识主板及主板主要构成图
1.什么是主板?
主板,又叫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
主板的一个特点是采用了开放式结构。主板上大都有6-8个扩展插槽,供PC机外围设备的控制卡(适配器)插接。通过更换这些插卡,可以对微机的相应子系统进行局部升级,使厂家和用户在配置机型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 总之,主板在整个微机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主板的类型和档次决定着整个微机系统的类型和档次,主板的性能影响着整个微机系统的性能。
2.主板工作原理:
在电路板下面,是错落有致的电路布线;在上面,则为棱角分明的各个部件:插槽、芯片、电阻、电容等。当主机加电时,电流会在瞬间通过CPU、南北桥芯片、内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IDE接口以及主板边缘的串口、并口、PS/2接口等。随后,主板会根据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来识别硬件,并进入操作系统发挥出支撑系统平台工作的功能。
3.主板的分类: 分为AT、Baby-AT、ATX、Micro ATX、LPX、NLX、Flex ATX、EATX、WATX以及BTX等结构。其中,AT和Baby-AT是多年前的老主板结构,现在已经淘汰;而LPX、NLX、Flex ATX则是ATX的变种,多见于国外的品牌机,国内尚不多见;EATX和WATX则多用于服务器/工作站主板;ATX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主板结构,扩展插槽较多,PCI插槽数量在4-6个,大多数主板都采用此结构;Micro ATX又称Mini ATX,是ATX的简化版,就是常说的“小板”,扩展插槽较少,PCI插槽数量在3个或3个以下,多用于品牌机并配备小型机箱;而BTX则是英特尔制定的最新一代主板结构。
1、PCAT主板
  在PC推出后的第三年即1984年,IBM公布了PCAT。AT主板的尺寸为13"×12",板上集成有控制芯片和8个I/0扩充插槽。由于AT主板尺寸较大,因此系统单元(机箱)水平方向增加了2英寸,高度增加了1英寸,这一改变也是为了支持新的较大尺寸的AT格式适配卡。将8位数据、20位地址的XT扩展槽改变到16位数据、24位地址的AT扩展槽。为了保持向下兼容,它保留62脚的XT扩展槽,然后在同列增加36脚的扩展槽。XT扩展卡仍使用62脚扩展槽(每侧31脚),AT扩展卡使用共98脚的的两个同列扩展槽。这种PC AT总线结构演变策略使得它仍能在当今的任何一个PC Pentium/PCI系统上正常运行。
  PC AT的初始设计是让扩展总线以微处理器相同的时钟速率来运行,即6MHz 的286,总线也是6MHz;8MHz的微处理器,则总线就是8MHz。随着微处理器速度的增加,增加扩展总线的速度也很简单。后来一些PC AT系统的扩展总线速度达到了10和12MHz。不幸的是,某些适配器不能以这样的速度工作或者能很好得工作。因此,绝大多数的PC AT仍以8或8.33MHz为扩展总线的速率,在此速度下绝大多数适配器都不能稳定工作。
  AT主板尺寸较大,板上能放置较多的元件和扩充插槽。但随着电子元件集成化程度的提高,相同功能的主板不再需要全AT的尺寸。因此在1990年推出了Baby/Mini AT主板规范,简称为Baby AT主板。
2、Baby AT主板
  是从最早的XT主板继承来的,它的大小为15"×8.5",比AT主板是略长,而宽度大大窄于AT主板。Baby AT主板沿袭了AT主板的I/0扩展插槽、键盘插座等外设接口及元件的摆放位置,而对内存槽等内部元件结构进行了紧缩,再加上大规模集成电路使内部元件减少,使得Baby AT主板比AT主板布局紧凑而功能不减。
  但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主板上集成功能越来越多,Baby AT主板有点不负重荷,而AT主板又过于庞大,于是很多主板商又采取另一种折衷的方案,即一方面取消主板上使用较少的零部件以压缩空间(如将I/0扩展槽减为7个甚至6个,另一方面将Baby AT主板适当加宽,增加使用面积,这就形成了众多的规格不一的Baby AT主板。当然这些主板对基本I/0插槽、外围设备接口及主板固定孔的位置不加改动,使得即使是最小的Baby AT主板也能在标准机箱上使用。最常见的Baby AT主板尺寸是3/4Baby AT主板(26.5cm×22cm即10.7"×8.7"),采用7个I/0扩展槽。
  由于Baby AT主板市场的不规范和AT主板结构过于陈旧,英特尔在95年1月公布了扩展AT主板结构,即ATX(AT extended)主板标准。这一标准得到世界主要主板厂商支持,目前已经成为最广泛的工业标准。97年2月推出了ATX2.01版。
发表评论:
馆藏&56716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有没有人想配电脑,教你认识主板,很简单的方法_吞噬星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39,973贴子:
有没有人想配电脑,教你认识主板,很简单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说说,没办法,名气大啊,哈主板型号共分为ABCD-EF六个区域,其中:
A区代表CPU插座种类。除去已入土很久的产品,我们目前仍可以大量见到的有M2(AMD ),M3(AMD AM2+/AM2),M4(AMD AM3),P5(Intel LGA775),P6(Intel LGA1366)和(Intel LGA1156),支持最新的Intel LGA1155 Sandy Bridge处理器的6系列主板则被命名为P8。可以发现,该区域数字的递增(2-4,5-8)分别与两家厂商CPU插座更迭的时间顺序一致,如此以往,数年之后,我们或许就能见到P10,P11开头的“两位数”产品啦。现在已经P8啦……A88就代表AMD 880G芯片组了
有的留下id,我游戏就10级哦
感觉这个主板好奇怪 谁...
懂网络连接的最好!!!急
有没有人在今天17点~19...
请告知。主要是水冷。TT...
观察自己的家,用cad绘...
闺女马上生日了,准备给...
玩儿激战2,战争雷霆,...
我玩了5年的台式机终于...
30号吧,第一次出现这种...
我这电脑玩dnf很卡,这...
B区代表芯片组的最终名称(商品名)。这个区域就要简单很多,比如“P55”就代表主板使用了P55芯片组,但因为芯片组名称较长,采用了“简称”的方式来表示相关产品,比如“A78”表示该主板采用了AMD 780G芯片组,以此类推。就是上图那个~是DDR3 所以C区是T噢这款C区为“C”的就支持双内存 看型号知规格是不是很方便呢?
C区代表支持的内存规格。就目前在售的主流产品型号来看,此区域为“C”的,表示支持DDR2+DDR3两种内存,为“T”的表示支持(及Intel LGA775平台产品),这为用户辨识主板规格提供了方便,但可惜懂得此位置字母意义的消费者并不算多。
......摸摸5楼的狗头
此外,D区代表是否拥有(若拥有则含有D这个字母,若没有则空缺)巅峰设计(Stackcool3);E区代表板型(M=Micro ATX,V=具有显示输出功能的ATX,普通此项空缺);F区则代表产品所属系列,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PRO(Professional),EVO(),Deluxe,Premium四个中高端系列(定位高于标准版,由低到高)以外,拥有LE,LE2,LX后缀的华硕主板分别为超值版,超值版2和入门超值版(定位低于标准版,由高到低),没有此项后缀的产品自然就是标准版啦。 有“D”所以含有巅峰设计 有“M”所以是小板后缀为LE表示其定位比标准版稍低一些
说了一堆,有不少读者朋友可能已经晕了,举个例子最直接。就拿最近关注度很高的为例,其A区为M4,表示支持AMD AM3插口的;B区为A88,表示基于AMD 880G芯片组设计;C区为T,表示产品支持;D区有D,说明该主板含有巅峰设计;E区为M,所以这款主板为MATX板型,而F区空缺,表示华硕M4A88TD-M是一款标准版产品。怎么样?从型号来了解华硕主板本身的定位和规格,是不是很简单呢?但是ROG/TUF等特殊系列不适用普通命名规则命名规则总结
哎 楼主辛苦 没人 帮你消灭0回复吧
我是来看5L 的
了解了,下面再来谈谈。技嘉的命名方式相对华硕要简洁很多,从主型号(横线前面的部分)就可以直观了解到产品所使用的芯片组(个别情况除外),而这部分带A的(如),表示主板拥有技嘉333技术(/SATA3.0/USB 3倍电力),带M的(如),表示主板采用了MATX板型,带N的(如H55N),则表示这款主板采用了板型。带A的 说明包含333技术带M的 是MATX小板
虽然看过了 还是要顶下 都不容易啊
除此之外,的多数“奥妙”都隐藏在后缀中(横线之后的部分),什么UD3R,UD4,UD7,S2,S2P……都是啥意思呢?简单来讲,技嘉产品型号的后缀部分表示的都是“主板的硬件配置”,且不涉及软件功能。后缀有S 说明这款是固态供电 而非全固态带L的是特殊版 L和R都有的话 就是“特殊进阶版”咯(笑)其中,U代表2倍铜PCB,D代表全固态电容,S代表半固态电容(固态供电),R代表“进阶版”(通常是添加了RAID功能,也有例外),H代表含有HDMI高清输出接口,USB3代表拥有,P与L则分别代表加强版与特殊版,至于“加强或特殊了什么”,并非固定(P有时指包含TPM功能,L有时指改双网络芯片为单芯片)。
总有这么多摸自己的…唉
Part2:后缀是身份的象征
举例来讲,P55A-UD3就比P55-USB3增加了SATA 6Gbps接口,UD3R则进一步追加了On/Off Charge功能和音效认证,并将网络芯片升级为RTL8111E,增加了一颗JMB362 RAID芯片,而UD3P相对于UD3R,增加了TPM功能。招牌技术之一 333各种升级并热卖的P55A-UD3R 了解了命名规则 就知道它“有多升级”了P67系列产品中的“4号机”“5号机”就比上面的更高端一些 包括包装盒……至于后缀中的数字,多数情况下都可以理解为“数字越高定位越高”,比如目前已经曝光的P67新品就包括UD3R,UD4,UD5,UD7等数款,数字大小与产品规格高低一一对应。目前最高的数字嘛……就是那个传奇般的X58A-UD9了……都9了,你懂的。
5楼牺牲了。。。。光荣啊
●:的命名规则与前者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都采用了芯片组名+硬件规格的形式,换句话说,只要了解了后缀的含义,就可以精准理解一款产品的定位及规格了。
这次就直接拿实例来做分析吧!以780GM-ED65为例,780G是这款主板所使用的芯片组名,M说明该主板的板型为(此外还包括ATX,等),后缀中的E代表主板所属系列为Enterainment(此外还包括Extreme,Gaming,Professional,Classic等),D代表这款主板拥有微星Drmos技术(这一点很重要噢)。Drmos技术有些型号还包含军规用料标准和易超频精灵等招牌技术至于后面的数字,6代表的级别(Gold或Neo级,包括9,7-8,4-6,1-3四阶),5则代表主板的Opt Level(包括5,3,1,0四阶),780GM-ED65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此外,一些产品还会在后面加上版本号。780GM-ED65命名规则图解P67A-GD65 看型号就能知道产品规格不俗有些读者可能会问,上面那款产品型号太老,现在流行的新技术在上是如何体现的呢?就拿这款主板来说,870后面的A表示它支持和 SATA 6Gbps接口,如果这个位置的字母是S,则表示仅提供SATA 6Gbps接口,不支持USB3.0,而后缀中的H则代表该款主板使用了钽电容。
Part1:虽然现在已经在公司层面脱离了自己玩,但旗下的命名方式还是多多少少留着华硕的影子。不过就算如此,华擎还是在产品型号上做出了自己的特色,至少找芯片组名称变得更加容易了,尤其是。某些老款的名称和有一些相似但现在已能制造独树一帜的好产品 ZOL的硬件帝也在使用这款噢的“大名”分为5个部分,排列顺序为1.→2.芯片组→3.尺寸→4.规格→5.系列,其中CPU部分为平台产品专用(也只有部分产品在使用),主板只有2345项。老款平台的“位置”还有“货”和一些平台的新产品就没有“位置”的内容了在位置上(新产品多无此项),M3表示支持AM3插口的CPU,K10表示支持 K10架构的CPU(用在NV芯片组的+主板上);在芯片组位置上,多数都是写什么就是什么芯片组,仅有少数与实际名称不同,如790GX有A790G和AOD790G两种表达,760G表达为A780L,NV 720D表达为N78D,NV GeForce表达为N78,NV 6150SE+430表达为或NF6等;而在尺寸位置,空缺或X表示这是一款主板,M则表示这款主板为板型产品。
华擎把“绝活”都放在了规格位置(4号位置)上,在这里,H代表HDMI接口,FullHD代表全高清显示输出,R代表支持RAID,G或GLAN代表千兆网卡,E代表节能功能,D代表DuraCap电容,X代表支持CrossFire(也代表),SLI代表支持SLI,3代表支持内存,Twins代表支持DDR2,DDR3双规格内存,2000代表FSB 2000MHz,1600代表FSB 1600MHz,代表SidePort,SuperComputer代表NV Tesla SuperComputer,WiFi表示附带,其实分类并不是特别清晰,但表达的意思都非常明确。 最近又曝光了新“规格” 变形金刚~支持部分处理器的同时,华擎也将自己的产品分为了多个系列,除了与其他相类似的Deluxe,Extreme和Pro之外,还包括S(智慧易用型),TS(拥有4条DDR2和2条内存插槽),XE(支持CF与节能功能),DE(不支持CF,支持节能功能)和LE(2条内存插槽,整合芯片组,千兆网卡)5个特色系列产品,只要了解了这个位置字母的含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易如反掌。LE系列之一DE系列的产品之一举例来说,华擎A770DE就是一款基于AMD 770芯片组设计的,使用了DuraCap电容,支持节能功能的ATX大板。华擎命名规则至此,如果您仍对华擎的命名规则不甚清晰,那么上面的总结表格或许可以给您更直观的答案。
细细想来,上面提到的4个品牌似乎都喜欢在自家产品的型号里用“-”或者“/”,在分隔符之后才开始“说特色”,而却没有这样做。自从隶属于T系列的首批因其不错的超频能力一炮而红之后,映泰索性就把旗下的产品分成了“T”与“非T”两种类型,玩超频,就选“”吧~~。一代神板TPower I45非T系列的产品之一在型号LOGO右下角一般印有版本(在PCIE插槽的小尾巴旁边)已经上市的新品TP67XE 也隶属于T系列 后缀XE的意思请见下页当然,一款的命名绝非“T不T”这么简单,在给“儿子”们起名的问题上也是考虑了很多的。其推出的主板型号一般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是刚刚提到的“是否T”,第二部分是芯片组的全称,第三部分为主板的版本号(升级产品时用,也有类似做法),第四部分可以表示板型,也可以表示所支持内存的规格,如A代表,M代表MATX板型,D3代表支持等。
坐标,以后买电脑用。
值得一提的是第五部分,该部分的实质其实就是上面4家产品的“-”之后的内容,目前比较常见的表达有XE(T系列豪华版),+(全固态电容或升级版),3.0(USB3.0)和G(千兆网卡)等,总的来说比那些繁芜丛杂的字母堆砌要通俗易懂的多,但缺点也是太过简略,某些产品特色难以表达。命名规则实例上表中是一些实际例子,因为内容比较清晰,故不再转化为文字叙述,各位读者朋友可以通过点击查看大图的方式来进一步了解的命名规则。一款热卖的“第二版+系列”880G是否支持遥控器似乎没有在型号中予以体现还有Combo后缀的产品☆补充:
基于原生支持的芯片组设计的,在第四部分不会再出现“D3”标识(如AMD 8系列,Intel 5/6系列),第五部分的“+”一般都是用来区别同芯片组不同定位的产品,此外该部分还有HD,E,L等多种表达,其中L多用来表示精简版。
: 还是太复杂?别慌~有简单的~。近来,精英通过改变自家主板配色(灰色豹纹)和升级用料做工的做法,成功吸引了“大把”眼球,相信准备在6时代购买精英产品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那么究竟是怎样命名的呢?型号中的字母又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 焕然一新的精英“转型之作”P55H-AK 无论包装还是主板都很炫继承P55时代新配色的精英P67H2-A 同样非常好看简单来说,精英产品的型号可分为AB-C三个部分,其中A为芯片组名称,B为插座规格,C为板型(A=ATX,M=MATX)。三者之中,B部分显得有些特殊,因为它是根据CPU插座的“字母名”来命名的,而非,这种大众化的名称(这样就太乱啦)。
举些例子,H代表Socket H(也就是),T代表Socket T(),B代表Socket B(LGA1366),最新的LGA1155插座则表达为H2。至于平台,M代表的是Socket 940(+和AM3通用)。精英P55H-A命名实例精英A785GM-M命名实例相关实例分析可从上图获悉
百度小说人气榜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电脑主板各部件详细图解~主板是所有电脑配件的总平台~教你来了解主板~
~电脑主板各部件详细图解~主板是所有电脑配件的总平台~教你来了解主板~
大家知道,是所有配件的总平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下面我们就以图解的形式带你来全面了解主板。 一、主板图解  一块主板主要由线路板和它上面的各种元器件组成 1.线路板   PCB印制电路板是所有电脑板卡所不可或缺的东东。它实际是由几层树脂材料粘合在一起的,内部采用铜箔走线。一般的PCB线路板分有四层,最上和最下的两层是信号层,中间两层是接地层和层,将接地和电源层放在中间,这样便可容易地对信号线作出修正。而一些要求较高的主板的线路板可达到6-8层或更多。 主板(线路板)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PCB的制造过程由玻璃环氧树脂(GlassEpoxy)或类似材质制成的PCB“基板”开始。制作的第一步是光绘出零件间联机的布线,其方法是采用负片转印(Subtractivetransfer)的方式将设计好的PCB线路板的线路底片“印刷”在金属导体上。   这项技巧是将整个表面铺上一层薄薄的铜箔,并且把多余的部份给消除。而如果制作的是双面板,那么PCB的基板两面都会铺上铜箔。而要做多层板可将做好的两块双面板用特制的粘合剂“压合”起来就行了。   接下来,便可在PCB板上进行接插元器件所需的钻孔与电镀了。在根据钻孔需求由机器设备钻孔之后,孔璧里头必须经过电镀(镀通孔技术,Plated-Through-Hole technology,PTH)。在孔璧内部作金属处理后,可以让内部的各层线路能够彼此连接。   在开始电镀之前,必须先清掉孔内的杂物。这是因为树脂环氧物在加热后会产生一些化学变化,而它会覆盖住内部PCB层,所以要先清掉。清除与电镀动作都会在化学过程中完成。接下来,需要将阻焊漆(阻焊油墨)覆盖在最外层的布线上,这样一来布线就不会接触到电镀部份了。   然后是将各种元器件标示网印在线路板上,以标示各零件的位置,它不能够覆盖在任何布线或是金手指上,不然可能会减低可焊性或是电流连接的稳定性。此外,如果有金属连接部位,这时“金手指”部份通常会镀上金,这样在插入扩充槽时,才能确保高品质的电流连接。   最后,就是测试了。测试PCB是否有短路或是断路的状况,可以使用光学或电子方式测试。光学方式采用扫描以找出各层的缺陷,电子测试则通常用飞针探测仪(Flying-Probe)来检查所有连接。电子测试在寻找短路或断路比较准确,不过光学测试可以更容易侦测到导体间不正确空隙的问题。   线路板基板做好后,一块成品的主板就是在PCB基板上根据需要装备上大大小小的各种元器件—先用SMT自动贴片机将IC芯片和贴片元件“焊接上去,再手工接插一些机器干不了的活,通过波峰/回流焊接工艺将这些插接元器件牢牢固定在PCB上,于是一块主板就生产出来了。 另外,线路板要想在电脑上做主板使用,还需制成不同的板型。其中AT板型是一种最基本板型,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其标准尺寸为 33.2cmX30.48cm,AT主板需与AT电源等相搭配使用,现已被淘汰。而ATX板型则像一块横置的大AT板,这样便于ATX机箱的风扇对 进行散热,而且板上的很多外部端口都被集成在主板上,并不像AT板上的许多COM口、打印口都要依靠连线才能输出。另外ATX还有一种 MicroATX小板型,它最多可支持4个扩充槽,减少了尺寸,降低了电耗与成本。 2.北桥芯片   芯片组(Chiet)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按照在主板上的排列位置的不同,通常分为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如Intel的i845GE芯片组由 82845GE GMCH北桥芯片和ICH4(FW82801DB)南桥芯片组成;而VIAKT400芯片组则由KT400北桥芯片和VT8235等南桥芯片组成(也有单芯片的产品,如SIS630/730等),其中北桥芯片是主桥,其一般可以和不同的南桥芯片进行搭配使用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与性能。 北桥芯片一般提供对CPU的类型和主频、的类型和最大容量、ISA/PCI/AGP插槽、ECC纠错等支持,通常在主板上靠近CPU插槽的位置,由于此类芯片的发热量一般较高,所以在此芯片上装有散热片。 3.南桥芯片  南桥芯片主要用来与I/O设备及ISA设备相连,并负责管理中断及DMA通道,让设备工作得更顺畅,其提供对KBC(控制器)、RTC(实时时钟控制器)、USB(通用串行总线)、Ultra DMA/33(66)EIDE数据传输方式和ACPI(高级能源管理)等的支持,在靠近PCI槽的位置。 4.CPU插座   CPU插座就是主板上处理器的地方。主流的CPU插座主要有Socket370、Socket 478、Socket 423和Socket A几种。其中Socket370支持的是PIII及新赛扬,CYRIXIII等处理器;Socket 423用于早期Pentium4处理器,而Socket 478则用于目前主流Pentium4处理器。  而Socket A(Socket462)支持的则是AMD的毒龙及速龙等处理器。另外还有的CPU插座类型为支持奔腾/奔腾MMX及K6/K6-2等处理器的Socket7插座;支持PII或PIII的SLOT1插座及AMD ATHLON使用过的SLOTA插座等等。 5.内存插槽 内存插槽是主板上用来安装内存的地方。目前常见的内存插槽为SDRAM内存、DDR内存插槽,其它的还有早期的EDO和非主流的RDRAM内存插槽。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内存插槽它们的引脚,电压,性能功能都是不尽相同的,不同的内存在不同的内存插槽上不能互换使用。对于168线的SDRAM内存和184 线的DDR SDRAM内存,其主要外观区别在于SDRAM内存金手指上有两个缺口,而DDR SDRAM内存只有一个。6.PCI插槽 PCI(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总线插槽它是由Intel公司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它定义了32位数据总线,且可扩展为64位。它为、、网卡、电视卡、MODEM等设备提供了连接接口,它的基本工作频率为33MHz,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32MB/s。 7.AGP插槽 AGP图形加速端口(Accelerated GraphicsPort)是专供3D加速卡(3D显卡)使用的接口。它直接与主板的北桥芯片相连,且该接口让视频处理器与主内存直接相连,避免经过窄带宽的PCI总线而形成瓶颈,增加3D图形数据传输速度,而且在显存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调用主内存,所以它拥有很高的传输速率,这是PCI等总线无法与其相比拟的。AGP接口主要可分为AGP1X/2X/PRO/4X/8X等类型。8.ATA接口   ATA接口是用来连接和等设备而设的。主流的IDE接口有ATA33/66/100/133,ATA33又称Ultra DMA/33,它是一种由Intel公司制定的同步DMA协定,传统的IDE传输使用数据触发信号的单边来传输数据,而Ultra DMA在传输数据时使用数据触发信号的两边,因此它具备33MB/S的传输速度。 而ATA66/100/133则是在UltraDMA/33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的传输速度可反别达到66MB/S、100M和133MB/S,只不过要想达到66MB/S左右速度除了主板芯片组的支持外,还要使用一根ATA66/100专用40PIN的80线的专用EIDE排线。 此外,现在很多新型主板如I865系列等都提供了一种Serial ATA即串行ATA插槽,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它用来支持SATA接口的硬盘,其传输率可达150MB/S。 9.软驱接口 软驱接口共有34根针脚,顾名思义它是用来连接软盘驱动器的,它的外形比IDE接口要短一些。 10.电源插口及主板供电部分   电源插座主要有AT电源插座和ATX电源插座两种,有的主板上同时具备这两种插座。AT插座应用已久现已淘汰。而采用20口的ATX电源插座,采用了防插反设计,不会像AT电源一样因为插反而烧坏主板。除此而外,在电源插座附近一般还有主板的供电及稳压电路。  主板的供电及稳压电路也是主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由电容,稳压块或三极管场效应管,滤波线圈,稳压控制集成电路块等元器件组成。此外,P4主板上一般还有一个4口专用12V电源插座。11.及电池   BIOS(BASIC INPUT/OUTPUT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一块装入了启动和自检程序的EPROM或EEPROM集成块。实际上它是被固化在ROM(只读存储器)芯片上的一组程序,为计算机提供最低级的、最直接的硬件控制与支持。除此而外,在BIOS芯片附近一般还有一块电池组件,它为BIOS提供了启动时需要的电流。  常见BIOS芯片的识别主板上的ROM BIOS芯片是主板上唯一贴有标签的芯片,一般为双排直插式封装(DIP),上面一般印有“BIOS”字样,另外还有许多PLCC32封装的BIOS。 早期的BIOS多为可重写EPROM芯片,上面的标签起着保护BIOS内容的作用,因为紫外线照射会使EPROM内容丢失,所以不能随便撕下。现在的 ROM BIOS多采用Flash ROM( 可擦可只读存储器),通过刷新程序,可以对Flash ROM进行重写,方便地实现BIOS升级。   目前市面上较流行的主板BIOS主要有Award BIOS、AMI BIOS、Phoenix BIOS三种类型。Award BIOS是由Award Software公司开发的BIOS产品,在目前的主板中使用最为广泛。Award BIOS功能较为齐全,支持许多新硬件,目前市面上主机板都采用了这种BIOS。   AMI BIOS是AMI公司出品的BIOS系统,开发于80年代中期,它对各种软、硬件的适应性好,能保证系统性能的稳定,在90年代后AMI BIOS应用较少;Phoenix BIOS是Phoenix公司产品,Phoenix BIOS多用于高档的原装品牌机和笔记本电脑上,其画面简洁,便于操作,现在Phoenix已和Award公司合并,共同推出具备两者标示的BIOS产品。 12.机箱前置面板接头   机箱前置面板接头是主板用来连接机箱上的电源开关、系统复位、硬盘电源指示灯等排线的地方。一般来说,ATX结构的机箱上有一个总电源的开关接线(Power SW),其是个两芯的插头,它和Reset的接头一样,按下时短路,松开时开路,按一下,电脑的总电源就被接通了,再按一下就关闭。   而硬盘指示灯的两芯接头,一线为红色。在主板上,这样的插针通常标着IDE LED或HD LED的字样,连接时要红线对一。这条线接好后,当电脑在读写硬盘时,机箱上的硬盘的灯会亮。电源指示灯一般为两或三芯插头,使用1、3位,1线通常为绿色。 在主板上,插针通常标记为PowerLED,连接时注意绿色线对应于第一针(+)。当它连接好后,电脑一打开,电源灯就一直亮着,指示电源已经打开了。而复位接头(Reset)要接到主板上Reset插针上。主板上Reset针的作用是这样的:当它们短路时,电脑就重新启动。而PC喇叭通常为四芯插头,但实际上只用1、4两根线,一线通常为红色,它是接在主板Speaker插针上。在连接时,注意红线对应1的位置。 13.外部接口 ATX主板的外部接口都是统一集成在主板后半部的。现在的主板一般都符合PC'99规范,也就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接口,以免搞错。一般键盘和都是采用PS/2圆口,只是键盘接口一般为蓝色,鼠标接口一般为绿色,便于区别。而USB接口为扁平状,可接MODEM,光驱,扫描仪等USB接口的外设。而串口可连接MODEM和方口鼠标等,并口一般连接打印机。 14.主板上的其它主要芯片  除此而外主板上还有很多重要芯片: AC97声卡芯片  AC'97的全称是AudioCODEC'97,这是一个由Intel、Yamaha等多家厂商联合研发并制定的一个音频电路系统标准。主板上集成的 AC97声卡芯片主要可分为软声卡和硬声卡芯片两种。所谓的AC'97软声卡,只是在主板上集成了数字模拟信号转换芯片(如ALC201、ALC650、 AD1885等),而真正的声卡被集成到北桥中,这样会加重CPU少许的工作负担。 所谓的AC'97硬声卡,是在主板上集成了一个声卡芯片(如创新CT5880和支持6声道的CMI8738等),这个声卡芯片提供了独立的声音处理,最终输出模拟的声音信号。这种硬件声卡芯片相对比软声卡在成本上贵了一些,但对CPU的占用很小。网卡芯片 现在很多主板都集成了网卡。在主板上常见的整合网卡所选择的芯片主要有10/100M的RealTek公司的C/8139D芯片)系列芯片以及威盛网卡芯片等。除此而外,一些中高端主板还另外板载有Intel、3COM、Alten和Broadcom的千兆网卡芯片等,如Intel的 i82547EI、3COM 3C940等等。(见图18-3COM 3C940千兆网卡芯片) IDE阵列芯片 一些主板采用了额外的IDE阵列芯片提供对磁盘阵列的支持,其采用IDERAID芯片主要有HighPoint、Promise等公司的产品的功能简化版本。例如Promise公司的PDC系列芯片能提供支持0,1的RAID配置,具自动数据恢复功能。美国高端HighPoint公司的RAID芯片如HighPointHPT370/372/374系列芯片,SILICON SIL312ACT114芯片等等。 I/O控制芯片  I/O控制芯片(输入/输出控制芯片)提供了对并串口、PS2口、USB口,以及CPU风扇等的管理与支持。常见的I/O控制芯片有华邦电子 (WINBOND)的W83627HF、W83627THF系列等,例如其最新的W83627THF芯片为I865/I875芯片组提供了良好的支持,除可支持键盘、鼠标、软盘、并列端口、摇杆控制等传统功能外,更创新地加入了多样新功能,例如,针对英特尔下一代的Prescott内核微处理器,提供符合 VRD10.0规格的微处理器过电压保护,如此可避免微处理器因为工作电压过高而造成烧毁的危险。 此外,W83627THF内部硬件监控的功能也同时大幅提升,除可监控PC系统及其微处理器的温度、电压和风扇外,在风扇转速的控制上,更提供了线性转速控制以及智能型自动控转系统,相较于一般的控制方式,此系统能使主板完全线性地控制风扇转速,以及选择让风扇是以恒温或是定速的状态运转。这两项新加入的功能,不仅能让使用者更简易地控制风扇,并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还能将风扇运转所造成的噪音减至最低。频率发生器芯片  频率也可以称为时钟信号,频率在主板的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目前所说的CPU速度,其实也就是CPU的频率,如P41.7GHz,这就是 CPU的频率。电脑要进行正确的数据传送以及正常的运行,没有时钟信号是不行的,时钟信号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同步;因为在数据传送过程中,对时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不出差错。  时钟信号首先设定了一个基准,我们可以用它来确定其它信号的宽度,另外时钟信号能够保证收发数据双方的同步。对于CPU而言,时钟信号作为基准,CPU内部的所有信号处理都要以它作为标尺,这样它就确定CPU指令的执行速度。 时钟信号频率的担任,会使所有数据传送的速度加快,并且提高了CPU处理数据的速度,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超频可以提高机器速度的原因。要产生主板上的时钟信号,那就需要专门的信号发生器,也称为频率发生器。  但是主板电路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完成不同的功能,而各个部分由于存在自己的独立的传输协议、规范、标准,因此它们正常工作的时钟频率也有所不同,如CPU的FSB可达上百兆,I/O口的时钟频率为24MHz,USB的时钟频率为48MHz,因此这么多组的频率输出,不可能单独设计,所以主板上都采用专用的频率发生器芯片来控制。  频率发生器芯片的型号非常繁多,其性能也各有差异,但是基本原理是相似的。例如ICS950224AF时钟频率发生器,是在I845PE/GE的主板上得到普遍采用时钟频率发生器,通过BIOS内建的“AGP/PCI频率锁定”功能,能够保证在任何时钟频率之下提供正确的PCI/AGP分频,有了起提供的这“AGP/PCI频率锁定”功能,使用多高的系统时钟都不用担心硬盘里面精贵的数据了,也不用担心显卡、声卡等的了,超频,只取决于CPU和内存的品质而已了二、总结   最后再让我们通过一张详细的大图来对主板来个彻底注释。1是整合音效芯片,2是I/O控制芯片,3是光驱音源插座,4是外接音源辅助插座,5是SPDIF插座,6是USB插头,7是机箱被开启接头,8是PCI插槽,9是AGP4X插槽,10是机箱前端通用USB接口,11是BIOS,12是机箱面板接头,13是南桥芯片,14是IDE1插口,15是IDE2插口,16是电源指示灯接头,17是清除CMOS记忆跳线,18是风扇电源插座,19是电池,20是软驱插座,21是ATX电源插座,22是内存插槽,23是风扇电源插座,24是北桥芯片,25是CPU风扇支架,26是CPU插座,27是12VATX电源插座,28是第二组音源插座,29是PS/2键盘及鼠标插座,30是USB插座,31是并串口,32是游戏控制器及音源插座,33是SUP_CEN插座。主板上常见英文标识的解释和软驱:  PRI IDE 和IDE1及SEC IDE和IDE2    表示硬盘和接口的主和副  FLOPPY和FDD1           表示软驱接口   注意:在接口周围有针接顺序接示,如1,2和33,34,及39,40样数字指示。我们使用的软驱线和硬盘线红线靠近1的位置。  插座:SOCKET-478和SOCKET462,SOCKET 370 表示CPU的类型的管脚数。分intel和AMD的现列举一下最新和比较老的类型可以点击以下文章的链接  插槽:  DIMM0,DIMM1和DDR1,DDR2,DDR3   表示使用的内存类型。  接口:  ATX1 或ATXPWR     20针ATX电源接口。  ATX12V        CPU供电的专用12V接口(2黄2黑共4根)。  ATXP5       内存供电拉口(颜色为1红,2橙,3黑,共6根)。  风扇接口:  CPU_FATN1             CPU风扇  PWR_FAN1             电源风扇  CAS_FAN1和CHASSIS FAN和SYS FAN等  表示风扇电源接口。  FRONT FAN             前置机箱风扇  REAR FAN             后置机箱风扇  面板接口:  F_PANEL 或FRONT PNL1     前置面板接口  PANEL1               面板1  RESET和RST             复位  LED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有正负极区别。当我们接反时不发光,其正常工作电压红绿黄1.8~2.5V,蓝色4V左右,白色5V。  PWR_SW或PW_ON         电源开关  PWR_LED              电源指示灯  ACPI_LED              高级电源管理状态指示灯  TUBRO_LED或TB_LED       表示加速状态指示灯  HD_LED或IDE_LED         硬盘指示灯  SCSI LED               SCSI硬盘工作状态指示灯  HD+和HD- 表示硬盘指示灯的正极和负极,其他如:MPD+和MPD-及PW+和PW-。  SPEAKER和SPK            主板喇叭接口  BZ1                  峰鸣器  KB_LOCK和KEYLOCK         表示锁接口。  TUBRO S/W             加速转换开关接口。  外设接口:  LPT1和PARALL            表示接口  COM1和COM2 表示串行通讯端口,也是外置猫接口,老的的方口接口。  RJ45                内置网卡接口。  RJ11                内置调制解调器接口。  USB或USB1及USB2,FNT USB等   表示主板前置或后置USB接口。  MSE/KYBD             鼠标和键盘接口。  CD_IN1和JCD            表示CD音频输入接口。  AUX_IN1和JAUX          表示线路音频输入接口。  JAUDIO或AUDIO 表示板载音频输出接口。如果你的机箱有前置耳机和话筒插孔时,并且其接口符合板载AUDIO接口,这时你就可以方便的同时使用前置和后置音频输出。不必来回的拔来拔去。  F_AUDIO              前置音频输入输出接口。  MODEM IN1            内置调制解调器输入接口。  电池:  JBAT1                主板电池放电跳线  BAT1或BT              表示主板CMOS信息保存电池。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认识手机主板元器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