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的托福tpo听力音频下载听多了是否也和碟片一样损坏

&[中关村在线音频频道原创]我家里大概有四百多张CD,从上学时期到现在,不管我搬到哪里住,这些CD都是走哪儿带哪儿。几箱CD虽然搬运起来很费劲,但我从来没想过要扔掉它们。但是最近的一次搬家后,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它们在我心中的位置,因为我的头脑里居然闪过要扔掉它们的念头。夹缝中求生存&CD目前的地位是有多尴尬&&&&不得不说,自从有了MP3播放器这东西以后,我听CD的时间大大下降,多数情况是把CD抓轨,然后把数字音乐文件导到MP3播放器里听。小巧的MP3播放器身上随便就能揣着,相比CD机的庞大体积显然更具便携优势。不过,以前都是随听随抓,也不保存数字音乐文件;直到去年,陆续发现一些原来好好的CD碟片读取时有一些问题,我才决定把这些CD彻底都抓出来,以免它彻底坏了之后听不了。&&&&然而,我低估了这项工程的难度。给CD抓轨是件很累人的事,而且特别耗时。你要守在电脑旁,用freedb为每张CD添加封面和音轨信息,然后就是长时间的等待。CD碟片状况好的话抓轨时间能快一点,要是状况不好,软件会启用纠错功能,抓一张耗费的时间就不好说了,一张碟抓一个多小时很常见,一天什么都不做,抓个十几张CD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用EAC给CD抓轨是很多人的一种习惯&&&&就这样断断续续抓了一百多张后,我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继续抓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全部抓完;不抓吧,以后碟片坏了抓不出来可能更后悔。这个工程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了,而且照目前的进度来看,追求速度显然是不现实的,只能耐着性子慢慢抓。曾经令我引以为傲的宝贵CD库存,如今却成为我的负担。怪异的缺失感&&&&CD在过去对于我来说跟磁带没有什么差别,它是一件具体的“物”,用来存储音乐文件。在数字音乐出现之前,人们觉得这很正常,一张音乐专辑不就应该是如此吗?实实在在拿到手里才能算是一张唱片,从磁带一路听过来的人们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当没有一个商品化的实体介质承载音乐的时候,你会感到有一些怪异,不管是用CD机听,还是抓出轨来用数字播放器来听,音乐还是那些音乐,但为什么就是感到怪异呢?新生代的90后以及00后基本对实体唱片没有什么印象&&&&新生代的90后以及00后基本没有这样的心理感受,有这种怪异感的基本是年龄更大的那些人,因为90后和00后基本对实体唱片没有什么印象,他们一开始上手的就是纯数字音乐,很多人可能连CD见都没见过。他们习惯于直接在网上下载现成的数字音乐或是进行在线聆听,有没有实体唱片介质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实体专辑是整体艺术的综合&&&&年龄更大一些的人之所以感到怪异,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将音乐专辑作为一个艺术的整体来看待。音乐本身只是专辑的一个部分,唱片的包装设计、封面和内页的美术设计、文案水平,都作为一张专辑的重要元素被整合进其中。手里拿着设计精美的内页,比在手机播放器上看着毫无美感的滚动歌词,体验要好很多。而聆听数字音乐的时候并没有这些体验,人们就会觉得少了点什么。黑胶的反攻&&&&当人们习惯了数字音乐的便利性之后,想让大家再回到不方便的状态就变得很困难,尽管会因为便利性而牺牲一些其他的体验;更何况数字音乐在音质上与CD是完全一致的(包括SACD),而且播放数字音乐的设备也越来越灵活,越贴近年轻网络一代的使用习惯,所以想开历史的倒车基本是不可能的。然而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黑胶的死灰复燃。黑胶近几年逆市上扬&&&&与数字音乐相比,黑胶的市场份额非常小,但在近年却持续增长,可以说是实体唱片的一个奇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CD市场份额的直线下滑。从音质上来说,黑胶优于普通CD,但由于过于庞大的体积和保养比较麻烦,以及整套播放系统调校复杂,CD最终在斗争中占了上风。现在为什么黑胶又反攻回来了呢?如果单从音质上看这个问题的话显然不能揭示深层原因,因为SACD的音质已经超越黑胶,那为什么还是没法和黑胶抗衡呢?播放黑胶具有很强的仪式感&&&&问题的关键在于播放的仪式感。听音乐本来是一件简单的事,就像看书一样,什么时候想看拿起来看就好了。但你要在看书之前先沐浴更衣,再焚香一炉,然后开始看书,人们就会觉得看书这件事还挺有讲究,居然可以搞这么庄重。听黑胶也与此类似,你取出一张唱片,恭恭敬敬放到唱机上,把唱针一搭,然后返回座位上听,你不能选曲,只能顺序听完,听完一面还要再起来手动翻面,听完之后还不能立即收起唱片,要等其冷却之后才能进行清洁保存,整个过程你会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感和仪式感,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是听CD所无法代替的。这种不得不慢下来的聆听方式,也契合了当下人们追求慢生活的心理。数字音乐的主流打压&&&&DSD格式数字音乐的出现,标志着音质不再是数字音乐的短板,同时也意味着数字音乐与黑胶正式成为目前音乐播放形式的两个极端,一个追求刻意的慢与仪式感,一个追求极端便利与极高声音素质。CD夹在其中,生存空间被极大地压缩。这并不是中庸,而是处在被淘汰的边缘。网络播放器取代CD播放器已是指日可待&&&&曾经因为体积的优势,CD成功取代了黑胶而成为随身播放系统的宠儿;而在MP3播放器兴起之后,CD就在短时间内迅速退出了随身系统,速度之快令人惊愕。而在台式领域,随着网络音乐服务商的服务越来越完善和网络播放器的异军突起,CD被彻底取代已是指日可待。很多艺术家现在已经开始发行纯数字音乐专辑,这在以后将会成为绝对的主流,数字音乐与黑胶瓜分唱片的天下已经初具规模。这就是CD的宿命,我们也无须为之惋惜。黑胶在过去漫长的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没有了CD,数字音乐与黑胶在将来的较量中谁又会占上风呢?我的观点是数字音乐必然成为主流,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彻底取代黑胶。黑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形成了独特的黑胶文化,而一旦形成了某种文化,想要消亡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今年10月29日-30日,我们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北京黑胶与数字HiFi展”,这个展会正是针对数字音乐与黑胶这两大未来的音频统治者而设立的,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数字音乐和黑胶系统,不妨到时候来展会看一看。届时展会将准备众多高端黑胶系统和数字音乐播放系统供大家试听,同时还有黑胶文化相关讲座,相信您一定会不虚此行。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38171 更新:
人气:33491 更新:
人气:32389 更新:
人气:21050 更新:
白城市汇通电脑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睡前阅读!15个技术类微信公众号
一号店购物,京东配送?丨极客早知道
网友823芝麻分申请白金信用卡
额度惊呆了...
下一站杭州!有酒有肉有大咖,EGO杭州分会成立啦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来自家电论坛网手机触屏版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动等你来参与!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今天我才发现我买的Blu-ray Audio纯音频蓝光唱片碟一直为了方便取碟都是放在CD包里,经常拿出和放回,居然到现在反射层盘面还和镜子一样光亮,居然没有任何划伤,而和我同时期买的CD碟片,因为都是放在CD包里的,使用次数也相当,CD盘面都磨损了一道一道的!我很不解,今天用网络一查我才得知任何Blu-ray碟不管是25GB 还是50GB的表面是涂了层【超硬涂层】的!也就是说Blu-ray碟永远不会磨损!看来Blu-ray Audio纯音频蓝光碟太有收藏价值了!
【热点】①什么是Blu-ray Audio纯音频蓝光碟?答:索尼尼专利的Blu-ray Audio【Pure Audio Blu-ray】是【只有音频】数据却【没有动态视频】的Blu-ray纯音频蓝光碟,主要音轨是发烧音轨24bit/192kHz的2声道LPCM,还有根据LPCM音轨进行无损压缩的杜比TRUE HD、DTS-HD MA的24bit/96kHz音轨,音质HIFI,任何蓝光DVD机都可播放Blu-ray Audio的LPCM音轨!
②为什么Blu-ray Audio纯音频蓝光碟比CD音质好?答:
Blu-ray Audio碟使用的是最大动态信噪比为144 db的24bit技术,而CD使用的是最大动态信噪比96db的16bit技术,而母带录制的动态都在120db以上, 16bit录制120db的母带只能丢掉很多母带的细节,使得CD还原出来的音质动态减小、音质模糊、有数码声,而24bit录制母带可以无损把母带信息记录完整。打个比方:最高动态为96db的CD的16bit录音技术就是一个“水杯”,120db动态信噪比的母带就是“一盆水”,而最高动态为144db的24bit的录音技术就如同一个“水缸”,把“一盆水”全部倒入“水杯”只能倒进一部分水、多余的都溢出浪费了,而把“一盆水”倒入“水缸”,这“一盆水”全在“水缸”里没有浪费 。现在很多CD品种如XRCD、LPCD、DSD-CD、K2HD都是把120db动态的母带用高级调音台把母带动态信噪比从120db调到、压缩振幅到CD 16bit可以记录的最大动态信噪比值96db,这样录制的CD就很清晰了,但失去了母带的温暖音色和大动态 。
③为什么索尼专利SACD被索尼放弃?答:一方面SACD采用的DSD有严重技术缺陷,DSD可以录音但是录音后的音乐后期制作必须转制成PCM格式才可以编辑、最后制做碟片时再把PCM转制成1bit的DSD唱片SACD,DSD转制PCM肯定有音质损耗,所以索尼开发【DXD:24bit/384kHz的PCM】取代了DSD!另一方面SACD采用索尼死对头东芝的DVD-R碟片,索尼不会给死对头做嫁衣的!这个专利费必须让自家光盘系统Blu-ray蓝光来挣!所以你看具有Blu-ray和DVD播放功能的PS4 游戏机就取消了CD和SACD、DSD播放功能,这就是引导消费者使用Blu-ray Audio纯音频蓝光唱片的做法
④【假蓝光唱片揭发!】但Blu-spec CD(蓝光CD、BSCD)是假蓝光唱片,Blu-spec CD依旧是CD,任何VCD、CD、DVD机都可以播BSCD,蓝光CD是索尼坑中国人钱的玩意儿!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上当了(包括你)!真蓝光唱片是Blu-ray Audio,这个Blu-ray Audio只能用蓝光DVD播放,CD机播放不了!
(10.99 KB, 下载次数: 0)
15:01 上传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来自家电论坛网手机触屏版
但Blu-spec CD(蓝光CD、BSCD)是假蓝光唱片,Blu-spec CD依旧是CD,任何VCD、CD、DVD机都可以播BSCD,蓝光CD是索尼坑中国人钱的玩意儿!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上当了(包括你)!真蓝光唱片是Blu-ray Audio,这个Blu-ray Audio只能用蓝光DVD播放,CD机播放不了!
(83.35 KB, 下载次数: 0)
15:02 上传
金钱379185
交易诚信度4
主题帖子威望
交易诚信度4
来自家电论坛网手机触屏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学习了。下次有机会搞几张RAY CD来听听。
交易诚信度0
主题帖子威望
高级会员, 积分 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交易诚信度0
蓝光CD是用蓝光dvd的材料制作的CD
Powered byJellyfish, 积分 23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1 积分
& && && && & 英语绘本,分级读物,给孩子买了不少,在爸妈网里已下载了音频,这下学英语就不发愁了,但是听音频不知道给孩子选择什么好,手机吧感觉特别的费电,复读机不知道给孩子购买合适不,如果选择复读机,选择什么牌子的好,孩子现上幼儿园呢,希望大家说说自己是如何给孩子听音频的。
&我是用原来的MP4配一个飞利浦的插卡小音箱,小音箱不插卡就当外放用,音频通过MP4点选,感觉效果不错就是每次要开两个设备按来按去有点麻烦。&
&还是复读机比较好。&
Ibex, 积分 17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0 积分
米米7岁4个月豆豆2岁9个月
我们是手机加插卡音箱
Newt, 积分 83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82 积分
嘟嘟9岁1个月龙龙4岁7个月
用手机,不会忘带
Horse, 积分 12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1 积分
Shelly9岁1个月Eric7个月
插卡小音箱,小喇叭
Jellyfish, 积分 23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1 积分
eggapple 发表于
插卡小音箱,小喇叭
什么牌子的小音响好啊,谢谢回复。
&用坏了一个索爱的,现在同时用两个,一个现代一个乐果,一个听中文一个听英文,因为关机后下次开机可以继续接着上次的听,太懒了,不想用一个切换来切换去。&
Jellyfish, 积分 26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4 积分
我们家用电脑
Ibex, 积分 15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2 积分
米兰仔6岁9个月
我家用熊猫面包机和小布叮
lavender789于 06:08补充以下内容:
还想再添一个帝尔,小布叮太耗电了,
Dolphin, 积分 3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 积分
我家一个面包机放碟片,一个倾听者。手机只能自己操作,并且有辐射。
Jellyfish, 积分 26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6 积分
格非10岁3个月
winetree202 发表于
我家一个面包机放碟片,一个倾听者。手机只能自己操作,并且有辐射。
倾听者好用吗?音质昨样呢?
Dolphin, 积分 3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 积分
挺好的,现在有8G了,体积小还能分文件夹
Dolphin, 积分 3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4 积分
妞妞7岁4个月
我家是帝尔复读机+小音箱。 很方便
&同您家的配置&
Lion, 积分 47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4 积分
selina10岁6个月
我家是帝尔,家里用CD机听
Ibex, 积分 17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1 积分
猫儿14岁4个月
两台帝尔复读机。用了几年了,非常好。
Lion, 积分 42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35 积分
学习了,准备去买个帝尔复读机
Ibex, 积分 15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5 积分
nancy6岁2个月
我也准备买一个帝尔!
Dolphin, 积分 3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便携音箱...
Lion, 积分 43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8 积分
Andy 11岁3个月
爱国者的mp5,有外放
&500元,不过现在京东没得卖了。&
&价格怎么样?&
Cow, 积分 1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肉肉7岁3个月
贝嘟嘟,的确费电,两天冲一次
Bird,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学习了。。谢谢哈
Fox, 积分 6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7 积分
sunny9岁3个月
用手机不好吧,网上搜&海天地Q18&,这个插卡音箱,娃娃会喜欢的。申明一下,不是打广告,确实很适合娃娃听MP3
Fox, 积分 6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2 积分
赚贝壳好烦啊
Newt, 积分 85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94 积分
山山 Cindy6岁3个月
用插卡音箱
等上小学了打算再买复读机
Bird,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开心一笑 发表于
什么牌子的小音响好啊,谢谢回复。
/gp/product/B0062ER89O/ref=oh_details_o04_s00_i00?ie=UTF8&psc=1
Owl, 积分 140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65 积分
我买过不见不散(放英文),酷道(放中文),朗琴(放音乐)。后两个可以读无损格式。每次换内容都要拔卡用读卡器,我都不是很喜欢。
&专业。学习下。&
Monkey, 积分 68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35 积分
bell3岁9个月
zhaojianxiny 发表于
我买过不见不散(放英文),酷道(放中文),朗琴(放音乐)。后两个可以读无损格式。每次换内容都要拔卡用 ...
朗琴(放音乐)?
难道朗琴的音色比不见不散更好?
我只有不见不散,想多了解那种牌子的小音箱播音效果更好。
Owl, 积分 140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65 积分
叮叮当铃 发表于
朗琴(放音乐)?
难道朗琴的音色比不见不散更好?
我的不见不散买的早,是LV900只能放MP3格式的,朗琴是H3000,说是便携音箱,个头却大,差不多40公分吧,音色比不见不散要好。但是太长了,不方便移动。
&知道啦,谢谢回复。&
Lion, 积分 51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2 积分
电脑加插卡音箱
&我也一樣耶&
Kangaroo, 积分 32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4 积分
Carrie9岁10个月Sam9岁10个月
目前一个不见不散,想入个复读机
Jellyfish, 积分 23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1 积分
就目前来说,我综合了大家听音频的意见,去商场买了个乐果的插卡小音箱,价钱150元,送8G的内存卡,感觉非常好。再次,谢谢以上各位爸妈的回复。
&那款啊?&
Fox, 积分 7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75 积分
我也想入一个复读机
爸妈网( , )  如题,大到交响,歌剧的,小到练习曲的,比较全的下载网站有推荐吗?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要MP3的还是APE的?
  http://malei./  http://www.starwcn.net/thread.php?fid=15  /html/cn_1/    /bbs/index.php?showforum=128&prune_day=100&sort_by=Z-A&sort_key=last_post&kernel=0&st=650    http://www.imagegarden.net/bt/  /    HDCD        
  谢了.    顺便问一下APE是什么格式,比MP3大还是小.
  我能肯定的是    最好的古典音乐下载网是    伊美姬
  这里不提倡这一类公开寻找下载的帖子.如果你喜欢音乐,至少你会愿意花钱买一些唱片,这是对于音乐本身,以及作曲者和演奏者的尊重.    如果你是找某一张你无法买到的唱片,或者是你喜欢的某一些音乐,你可以来求助,大家会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和手里的资源提供给你.    象此贴中这种什么都要的下载, 只让人看到贪欲.
  國內的正版CD價格大概多少呀?
  国内有几种正版。    唯一正规进口的(中图渠道),一般是150,现在是120-132。其他经过海印等有税收嫌疑的正版CD,正价应该是80,中价57,廉价38(不包含邮寄费用)。    ylg便宜点,成都这边是15-30/张,但是基本是可遇不可求,看和老板的关系了。    引进版(与国外公司签署协议引进版权的),一般是65,现在的大多数是18-30了。
    去吧,保证不错
  .........
  谢谢,受益非浅
  俺本来想像冒充一下音乐爱好者打问一下哪有斯梅塔纳的《我的祖国》可以下载,让上面的碎玉老师一说,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其实俺到没有什么贪欲,曾经买过一张蝶,可回来放在电脑里愣是放不出音来,找商家去换,人家说这是在音响里放的碟子,电脑里放不出来不算毛病,不换也不退!气得俺当场将其折断,随扬长而去。从此以后,再也没买过碟子了。顺便说一句,俺没有音响设备,只有破电脑一台,实在算不上音乐爱好者,那个斯梅塔纳,俺也听不懂,就觉得伏尔塔瓦河那段挺好听的。
  我就想找(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一直找不到。
  看的出来碎玉姐姐是真的稀饭古典音乐,可是照上面的 价格我一个月生活费只购买2张正版碟的啦。
  “这里不提倡这一类公开寻找下载的帖子.如果你喜欢音乐,至少你会愿意花钱买一些唱片,这是对于音乐本身,以及作曲者和演奏者的尊重.”碎玉说的那段话,有一半不同意,也就是我摘录的几句。    喜欢音乐,实际上是对音乐有一种渴求,这里直接摒弃菜鸟大虾的距离,那些在任何场合只要听到音乐都会立刻条件反射的人,事实上是真正的音乐爱好者。但他们的爱好深浅,在一定程度上却取决于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经济实力。  愿意花钱买唱片,是音乐爱好的另外一句话,尤其是在几乎被垄断窒息的中国市场,白领、金领或许还有透气的资本,其他平民小众则只能在底下叹息,泄愤,失望。大家都想去更多地尊重音乐,但如果没有财力购买唱片,那么只能采用其他方式表达我们的尊重,我觉得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我还是那句话,能上网的人就不要把自己说得有多穷。唱片再贵也总比电脑便宜得多吧;省下一个月的网费应该也可以弄一些低价的唱片了吧。另外没必要把所有问题全推到“中国市场”头上,愤青的心情只怕对欣赏音乐白害无益。
  哗。。。。。。。。。。。  唱片是可以不买地  网是不可以不上地!!
  我这上一个月才不到100块。。。买半张够了    这世界上还是很多穷人地  你们这些有钱地不要这么苛刻地
  爱乐,你什么时候有本事把古典音乐的中国市场降到平均30、40元一张的水平,我不来跟你谈什么中国市场,并且马上一个月买一张。它做都已经做了这么长时间,说两句反倒有错了。  我什么时候也变愤青了?我自己都觉得好笑,哈哈。就算这次愤青,最后那句 什么什么心情只怕对欣赏音乐百害无益,看了感觉像笑话,人要这么脆弱,早就不爱乐了~~
  象此贴中这种什么都要的下载, 只让人看到贪欲.  ----------------------------------------------  同意。    
  既然是爱好,就不是必需品,就不应该是免费的。  太贵的衣服鞋子可以放弃,嫌音乐贵,也可以放弃啊。  没见过不听古典会死人的。
  naxos的盘本来就不贵,因此也就有人横挑鼻子竖挑眼。  欣赏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心境,没有这般心境就不用欣赏了。
  30.40一张,人家外国都没那么便宜,何况国内呢,外国公司难道都不赚钱了搞福利?
  本来我买古典音乐现在就是限价20元/张。如果从国外邮购正版也是限价40元人民币/张。这个根本不用爱乐兄施展法术就能实现。    
如果希望买唱片,希望大家多去那里是国内比较权威的唱片讯息论坛。虽然现在有涨价,但是超过40/张的情况还是不大可能。  
至于寻找下载,请在论坛左上角点击[音乐共享]。那里是天涯专门用来互相帮助寻找下载的论坛。创立这两个论坛的时候就有明确的分工。寻找下载,不是这个论坛主题,请不要在这个论坛讨论:)  
那个老大来封帖算了~~
  大家在争论的无非就是这两点:“买得起买不起”,“愿不愿意花钱买”。    我的观点还是这样:如果你说自己是个音乐的“爱好者”,至少你会愿意花钱买唱片,花多少钱买唱片没那么重要,我不认为买132元钱的进口唱片的人肯定就比买18元钱一张的引进版更爱好音乐,我也不认为一个月买30张唱片的人肯定比一个月买一张唱片的人更爱好音乐。    但至少,如果你爱好音乐,你就会在消费的时候有选择,有偏向,你会愿意为了音乐/唱片而放弃一些别的享受,甚至是生活需要。    放弃坐一次计程车,就可以买一张不错的唱片了。少出去吃一次麦当劳必胜客什么的,也是一两张唱片了。关键不在于你有多有钱,而在于你如果只有有限的钱,你愿意怎么去花它们。
  去伊美姬下吧,BT的,不用注册,更新很快,种子也多
  “愿意花钱买唱片,是音乐爱好的另外一句话,尤其是在几乎被垄断窒息的中国市场,白领、金领或许还有透气的资本,其他平民小众则只能在底下叹息,泄愤,失望。大家都想去更多地尊重音乐,但如果没有财力购买唱片,那么只能采用其他方式表达我们的尊重,我觉得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  我痛恨这种说法,就算是“白领、金领”,难道就不是“平民小众”了?不吃早餐省钱买唱片的碎玉、为了买巴赫全集卖掉心爱的旧cd的驼月,领子不见得就“蓝”的,却未必就不“叹息,泄愤,失望”,我身边的许多爱乐的朋友(包括我自己),也都不是大富大贵之辈。但我真的不懂,一个爱乐者,除了奉献自己钱包里的花纸头,如何还能“采用其他方式表达我们的尊重”--到庙里拜拜都得添香油呢!    “曾经买过一张蝶,可回来放在电脑里愣是放不出音来,找商家去换,人家说这是在音响里放的碟子,电脑里放不出来不算毛病,不换也不退!气得俺当场将其折断,随扬长而去。从此以后,再也没买过碟子了。”  -----------------------  这谎编得也太不圆了吧?    至于“爱乐,你什么时候有本事把古典音乐的中国市场降到平均30、40元一张的水平,我不来跟你谈什么中国市场,并且马上一个月买一张。”------这关我辈爱乐者什么事!你嫌贵,就不买,要别人免费上传给你?我听音乐而已,干嘛要练就“把古典音乐的中国市场降到平均30、40元一张的水平”的本事?荒唐!    这个帖子立此存照也好~~  
  这样看来福建正版CD、CVD都是暴利;一张碟要50-80元。  有没有网上购正版,比较优惠的。
  橐龠说的对,这位老兄来错地方了。去别的地方寻寻吧。    但我不同意楼上有几位的说法,听音乐和买唱片好像不是一回事吧?  古典音乐的作曲者还有几个是活的?如何表达对他们的尊重?烧纸钱好像也比花钞票更像回事吧?    穷人买不起唱片就不应该听音乐了?或者只买的起一张唱片,就只能听这一张了?音乐本身没有这种性质吧?    我最早买的古典音乐的磁带是国产的正版,但却是D国外的,90年代初的爱乐者大都买过这样的磁带吧?后来买不起正版的CD,D版买了一堆,我并不觉得对不起谁了,因为我的选择是环境造成的,国外的唱片公司尽管总是嚷嚷D版对他们造成了很多的损失等等,但实际上他们的市场计划是不会包括中国市场的,即使我们想买正版,中图的价位合理吗?为什么它有权垄断市场来牟取暴利?为什么国外的唱片公司不能在这里直接卖唱片?    买YLJ、在国外购买唱片和在国内买D版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这些都破坏了唱片公司对市场的规划和对市场的控制,除非您只买中图的正版,否则没有权力指责别人。    至于说节衣缩食买唱片,我敬佩这种人,但不能用这种标准要求别人,因为道德只能求诸己身,不能因为您节衣缩食买了唱片就阻止别人以其它方式得到唱片,至少这显得有点小气。  
  楼上误解了.  题目是“各位有什么好的纯古典下载网站吗?“帖子内容是“如题,大到交响,歌剧的,小到练习曲的,比较全的下载网站有推荐吗?“你说像话吗?  我们反对的是一味的寻求免费下载(特定曲目/少量的我觉得是一种交流,不反对),甚至以此建立自己的曲目库.  我们也是“买YLJ、在国外购买唱片和在国内买D版“都干的.:)  “即使我们想买正版,中图的价位合理吗?为什么它有权垄断市场来牟取暴利?为什么国外的唱片公司不能在这里直接卖唱片?“这类问题,不该问我们,大家都是“平民小众,只能在底下叹息,泄愤,失望“。  但不能因为你对音像市场状况不满,就要求同为受害者的别人,给你提供免费下载作补偿,而且还认为自己不是“白领、金领“而政治正确.  
  我同意玛特的观点,还是回到碎玉斑竹的问题分类:“买得起买不起”,“愿不愿意花钱买”。  印象中这里虽然没有
那么严厉的规则(我自己因为不小心,已经被封过两次了),但是没有人对别人听的唱片是D版或YLJ而说三道四。问题在于既然想听音乐,总应该在金钱和精力上有所付出。不愿意花钱和花精力去听音乐的人本身没有错,本来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各种各样的消遣可以去选择。但是这样的人一定要把自己说成是“听不起音乐”的人的话,就只能受到我的鄙视了。  
  爱乐兄:  :)  我觉得还有意识形态的问题.  和以前那个找不到“中国古典音乐帖子“就“我哭“的贴一样,他们有一些隐含的判断,比如:  “买不起,要下载“是比买唱片的“白领/金领“在道义上优越的;  探讨“中国古典音乐“(姑且不论这个说法对否)是比探讨“西洋古典音乐“更爱国“,更“身土不二“的;  之类......  我反感的主要是这种潜在的“话语的暴政“而不是议题本身.  不过在这边似乎不适合讨论这个.  就此打住.
  是的,是的,同意两位的观点!
  切,我就爱下载。
  我最喜欢的是小夜曲!~!~爱的回响!~!`
  真正喜爱音乐的人应该有基本的宽容吧,你爱买是你的事情,不一定非要别人跟着买吧.  同理,你买不起,不买也是你的事,也不一定要去看不惯别人,非说人家是金领.  个人认为:就算买了唱片,如果没有好的设备播放,那么和在电脑上听又有何区别呢?非要出钱买了才算是对音乐的尊重吗?是不是有点偏激了.  再说如果在网上下载到大量音乐,从中再去挑选自己比较喜欢的去买也是有可能的嘛.可怜的楼主发这个贴有什么错啊,晕......
  凡是有利于音乐交流的,一概支持    http://www.imagegarden.net/bt/index.php?id=13
  偶没有钱,只好偷听
  我只是站在独立评论的角度说我的看法,版权这个东西的出现,是大公司为捍卫自己被侵犯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动作,这里需要注意:1)唱片公司的利益并不等同于音乐家的利益,其他门类艺术家的利益和其经纪人或保护人的利益也不是完全一致的,我觉得唱片公司在这里偷换概念十分无耻;2)盗版和网络上的freeware运动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法律体现的是大利益集团的利益),但是在经济上有其存在的理由,某些明显违反经济规律的定价如果没有这些渠道的冲击根本就不可能降下来,我们应该看到非正规渠道在这个生态中起到的平衡作用。而且难说有一天现有的D版渠道就会合法化了呢,毕竟本地D商在渠道的占有以及对市场的理解上都比国外大公司有优势得多,依我看大公司真要在中国市场大干一票,与其自己建制,不如收编D版的渠道和人才。    那么如今环境下大公司受到的巨大损失怎么说?这点不需要我们过分操心,损失中的大部分本来就属于不正常的暴利部分,损失过分的地方大公司迟早会用法律武器讨回来,新秩序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再说一句情绪化的,听音乐和购买唱片是完全不同性质的行为,前面那件事情是纯粹审美的,后面那件事情是经济行为。当我们购买唱片的时候我们的身份是消费者而不是爱乐者,作为消费者我们为什么要听从唱片公司对市场的计划和控制呢?买东西也有讲价一说的呢,虽然犯不着跟他们对着干,也没有自己主动就范往霸王条款里钻的道理。    今年只买过一张唱片是普朗克的钢琴作品,在中国赚钱向中国缴税的我这次支持的却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连锁商店,也算是非正规的购买行为了。因为心疼光驱这张唱片最后是做成了电子格式放在IPOD里听,顺便还发布到了网上分享给了同人,大公司估计气死了呵呵。    那么普朗克会不会介意呢?钢琴演奏者Tachino会不会介意呢?这点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我所热爱的那些摇滚人都是不反对歌迷下载免费电子格式的音乐的,他们很清醒地不把购买专辑和支持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从不组织“反盗版演唱会”,他们宁愿参加反对伊战或支持发展中国家女童受教育的集会。    版税是创作者(composer, writer)的利益,演奏者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演出票房,无厘头地乱说一句,我倒是觉得创作者死光的古典音乐是最适合发展D版的。
  其实如果不是要听全曲,只是欣赏其中某一乐章、片断的话,基点是个不错的选择
  从市场分析、从消费行为分析的角度来看,碎玉、Philharmania同学的观点,比较狭隘、肤浅,很不正确。    就我本人而言,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会尽可能多地下载试听免费mp3, 同时尽可能多地购买原版CD. 这两者并不矛盾。而且,下载得越多,一定会导致购买得更多。    真正的爱乐人,谁会满足于听 mp3 呢?可以想象,哪怕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大贪官(假设他偏好“听曲儿”),他也不会因为有了免费mp3而放弃追求正版CD的享受。    所以,用什么“贪婪”来解释下载行为,实在幼稚可笑。节衣缩食之类的说法,似是而非。什么“愤青”云云,简直是瞎扯。    另外,为什么这里不能找音乐?一些不合理的、不自然的、小儿科的限制条件,只会降低论坛的有机活力与吸引力。
  哪里有肖邦的全集可以下,我的企鹅三星版被孩子弄坏了,我现在已经买不起啦。
  这里的几个人真是把音乐当作自家的产业了!道貌岸然!无聊到极点!
  非常同意OYMELODY的观点,每个人的经济能力不一样就导致不同的消费行为.假如听正版才充分体现真正的爱音乐,这个观点真的是很荒谬.反过来说,难道没钱买档次高的乐器就不能学音乐吗?    我自己是穷学生,就是和楼主一样下载音乐,但是有多余的钱我都会买自己特别喜欢的正版碟.我甚至叫我哥在外面帮我带正版碟回来,我还是要付部分钱的.    昨天我就是因为在网上下载不到河村隆一的人间失格就跑去买了张正版来听,虽然比一般的盗版碟要贵2/3,但是真的很值得.    BTW,真是觉得我们学校旁哪个淘碟的地方太好了,应该是全国卖外国正版碟最便宜的地方.昨天也买了张VIVALDI的小提琴协奏(是维也纳乐团的)10元,GREGORIAN三色才80元,MORDERN TALKING 精选5元(没盒子的),MAISKY的独奏(J.S.BACH)5元(没封套的),乐死了...
  不是一回事  显得有点小气。
  坚决支持下载!    如果我没钱买碟,买设备,我连听音乐的权利都没有了?    我只有一台电脑外加两个小喇叭,买了正版碟听着也和MP3一样    我想买MP3碟(正版的),还真难找,你让我咋办?
  最近从“短歌行”下载了好多古典音乐  应该有不少人知道那个网,我想
  但是如果真的喜欢一张CD,有经济能力的话还是去买正版吧..  这样是对创作者的尊重,,创作和接收的循环才能继续下去.  并且效果的确要比网上下载的好哦..
  我感觉www.也不错啊,好象是上海音乐学院弄的,我的几首chopin的曲子都在那里下的。同样是穷学生,我的建议是现在网上下下,觉得喜欢对路之后,再买CD!建议不要用BT的伊美姬下,暴伤盘!我的盘已经因为BT坏掉了!
  照我看,要别人都买正版就好比毛泽东要所有中国人民都大公无私,以便实现共产主义一样。
  什么话
难道穷人就不能听音乐了???正版????哪个发混的有本事发誓永远不用盗版
  那个叫“碎玉”的人纯粹是胡说八道!  支持盗版!!  
  星网服务器都停了,又一个作鸟兽散的,听古典的好惨。现在只有在伊美姬下了,我觉得硬盘坏了就怪bt是不懂电脑,据我所知真的完全因为bt坏掉的硬盘还没见过,一般是自己电源有问题,我在伊美姬下有时候速度到2000k,一样用得很好嘛。
要我说 :有钱就买正版,没钱就买盗版或下载
就是这样最好
买正版他妈的耶不见得就是尊重作者,作者基本都老死了啦
你的钱都进唱片商的口袋了 操
  呵.个人认为,没买过听过盗版的人几乎是国宝级的人了,我的几个国外的朋友比我们买的盗版碟还多,这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有些碟正版是找不到的,二是正版碟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偏贵的,象一些国外的便宜碟我觉得质量也不见得过得去.    反正能听到喜欢的音乐有时还真会“不择手段“,也许,这就是爱乐人的一种心态吧.    再说,如果正版碟已经到了大众的消费水准,那,还会有谁成天想着去找盗版碟呢?
  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能听到自己喜欢的曲子就行.
  一张正版的DG盘卖多少钱,盗版的又卖多少。。。  偶没有办法,只是个穷学生,王府井外文书店里那些盘看在眼里拔不出来,可是没有钱啊。。。
这个问题还在争论呐    其实问题在于中国的爱乐者为音乐付出了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地区)的代价
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另外
我了解的一些以音乐为生的人也都大量地购买D版(鲍家街D版生意火暴就是例证)
倒不是他们不爱乐
而是他们除了音乐以外还必须对付生存的需要
国内一著名作曲家曾告诉我他有5千多张CD
绝大多数是D版    
  这个帖子其实倒是很典型地反映了一种论坛现象:随着对一个主题的争议越来越多,后来新筑起的楼层就越来越偏离原先的地基。到最后争论完全就变了味道,因为越是后来跟贴的就越不会有耐心把之前的所有帖子都读一遍,于是参与讨论变质为仅仅是喊出自己的声音了。  起初包括我和碎玉在内的一些朋友仅仅是质疑主帖中不劳而获的思想。到了后来却变成了买正版唱片还是买盗版唱片的问题,而最后变成了一些从未说过的话被一厢情愿地塞进了当事者的嘴里,并加以笔伐之。  留个注解,兴致好的请继续。
  我觉得没离题
  按某些朋友的说法,那什么才是需要下载的?您有没有下载过?可以告诉我吗?    
  下载n舒服,选择多。我支持。http://www.guqu.net 中国古典网
  呵呵,其实有什么大不了的嘛...  各位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都走着,哈!^0^
  好久没打开这个帖子了,今天一看,原来已经被人骂得狗血淋头 ^_^   而且发现这个帖子成了真正“论坛风格”的帖子 --- 回帖简短,观点绝对 。。。  想必今后依然没有人会耐心看我上面的回复,那么我也说个简短的吧!    买不买得起,只是经济能力问题;  愿不愿意花钱买,是对待音乐的态度问题
  .cn/xiaomusic.asp
  哼哼。买得起就买,不想买就down,音乐本来就是人类共有的财产,什么这看不起那看不起的。    人家就是问问有没有下载的地方,某些各位简直就像神圣音乐的卫道士一样站出来批判一通,什么贪欲这词都用上了。    的确,对于音乐人类就理应是贪婪的。我才不管是下载的还是买的,7个音符而已,只不过排列组合,音乐自在我心。  所谓的什么买音乐的高尚论调真是无法苟同。    第一次来这里,实在看不过去,多说两句。
  网上下载是广大对古典音乐感兴趣, 但是又摸不到门道的初学者一个很好的学习欣赏音乐的途径.     你不能想象一个对古典音乐充满好奇的人跑去一个正版店, 对着如许多昂贵的碟片, 随随便便花几百元挑几张自己都不知道会不会喜欢的东西听.     所以没头没脑说什么贪欲的人, 就跟老早有个说什么干吗不吃肉的皇帝差不多. 那皇帝是个白痴. 还有, 就是他天天吃肉.     对不起, 我们吃不起肉, 我们只好下载了再说.       
  至于说道音乐态度问题, 谁有这个资格来评判他人的音乐态度, 说这种话出来, 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音乐本来就是人类共有的财产”  ------------------------------  因此就共产,按需分配?  建议碎玉版主,这个帖子封了也罢。反正大家的态度都说得很明白,现在已经是恶言相向了,多说也无益。
  说到碎玉斑竹这里的言论, 是作为斑竹来说还是作为个人来说的呢?     她来封这个贴倒是最好的.
  #¥%……—*(
  这斑竹还挺沉得住气,不删贴
  别争了
  都是爱音乐
这就足够了
      什么网站啊
唱片啊 包括乐谱
都只是音乐的物化
      听音乐是要通过媒介   可是不要执着于媒介
被媒介牢役        庄子
  筌者所以在鱼
得鱼而忘筌
释-筌是指逋鱼的工具  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
释-蹄是指捉兔子的工具  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
      我说
  碟者所以在音
得音而忘碟
  楼上这位极其招人厌烦。  长期不学习使用标点,而无顾忌地违背通行的阅读习惯,给别人制造不便,本身就体现了楼上的无礼和自以为是。  就算从庄子“得鱼忘筌”推导出“碟者所以在音 得音而忘碟”,能说明“别争了 都是爱音乐 这就足够了”了吗?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何者当取,何者不当取,至少要有个自我约束,“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吧?  究竟贪婪与自制何者更“执着于媒介 被媒介牢役”?  另外,建议楼上不要动辄以居高临下的口气在这里训诫别人,此处高人甚多,适当的谦卑还是必要的。(当然,我还不算。)      
  你没有读懂
我上面的话意
      再读
  你不配
  我不想和你争论
我配不配的问题
  因为那实在是很无聊的事
    就像生活中
我极少说话
  那相当于对牛弹琴    现在我又错了
  因为我高估了交流对象
  作者:玛特
回复日期: 12:25:00
      你不配    “你不配”这是出自一个什么样的人之口呢??????????流氓
......难道你买了这么多的唱片,就没从中学会一些绅士的包容吗?不管在那里你这说的过去吗???  
能不能给在看的各位解释一下什么叫“不配”什么叫“配”难道说这三个字就叫“配”唉!!!让听众买唱片是卖家的目的
而不是音乐的目的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
音乐都是在教化天下所有的买的起或买不起唱片的人
如何善良的处世 这就是音乐的教化作用
我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真为你感到“悲哀”啊!!!  你知道范伟吗???我再次借他之口,言尔之过。“悲哀啊”  
  是不是有点什么名门正派对歪门邪道的感觉啊?我晕了。。。。。。
  to:阿姚 兄    小弟不敢以名门正派自诩。  “你不配”仅仅针对“你没有读懂 我上面的话意 再读”这样的说话口气,与本帖的话题无关。这位仲夏mm并非毫无见识,只是她太高估了自己的见识,而又太蔑视别人的,这不是“交流”的态度。敬人者人恒敬之,反之亦然。  当然,对本帖的立场,我也早已表明。  至于我的楼下,我可以明确地回答你:我不认为自己没有“善良的处世”,至少我没有指谁为匪为盗。但这不代表我没有火气。我有权觉得某个人没有颐指气使地与我(还有别人)“交流”的资格,并坦率地言明。  我还知道,有些人是有这个资格的,但他们没有这样。  
  各位从初一吵到了十五,我觉得爱音乐的人必定讨厌噪声.所以劝各位收声吧.若有喜欢吵架的何不去国际观察版? 那里正是练嘴的地方.    说说个人意见,有时候买碟的确不是很方便,例如某些特定曲目就很难找到.下载一下也没什么不妥吧. 而且我对于知识版权向来不认同. 但是我还是更喜欢CD的音质,家里的HI-FI也不能读MP3. 还是要买许多盘的.     我不同意把下载或是购买正版盘与道德水准挂钩的说法.
  这个帖子竟至于此吗?#__-
  我已经悟了,爱乐也已经悟了,玛特还没有悟,阿姚也还没有悟.....  
还是那个老问题:“你能和上帝讨论上帝的存在吗?“如果你们悟了,记得叫老婆和牛魔王一起出来看上帝:P
  想起来了,阿姚是未婚,那么叫谁的问题自己看着办吧~~~
  哈哈!  是我悟性太差!  不过......上帝的老公......如果有的话......真的......好惨!
  晕,都炒什么炒,是爱乐的人吗?
  碎玉,果然有气度!!
  你可以到看看   我们可以交流一下
  爱音乐更爱钱,但是钱只买得到唱片,买不到音乐,要想听就听,穷不能穷我们伟大的D,但是苦不能苦自己。
  要知道啊...  穷人很多的..要不是没有钱,.我也不会上网了...    
  三楼的兄弟,好象很多网站无法浏览
  买过盗版dvd,用过盗版软件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说别人免费下载音乐和买盗版cd。最讨厌双重标准的人!
  这难道都是真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 要是有卖性价比高的碟子我早去买了  下的都是买不到的碟子或者漫天要价的碟子!!  BMG的RCA红印碟子就买了几张正版
  基点音乐网/club  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cd碟片损坏怎么修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