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于写自己心情与大家分享心情的网站的博客网站有哪些?

写心情日志用什么博客最好-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 信息中心 >
写心情日志用什么博客最好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22:44:29 责任编辑:王亮字体: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写心情日志用什么博客最好”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写心情日志用什么博客最好”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写心情日志用什么博客最好,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不要大型网络公司的,就是冷清一点,没有名一点的博客解决方案2:哦。希望别人不能看到么?只要别用QQ空间就可以了,毕竟别的网站上面你也没有什么好友去关注你的啊。并且你写的那些东西,陌生人看到了也不知道的啊。 我觉得你去选新浪 的比较好。服务器稳定点,你找不知名的网站写一段时间的博客,人家网站倒闭了你咋办?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博客心情-疾风资料库
发布时间: 07:07&&&&发布人:
没有地铁的伦敦London without Metro 也许是为了让我提前适应回国后上海人口密度比较高的情况,伦敦地铁工人在我启程前的两三天,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罢工。从昨天开始,600万伦敦市民的概念,一下子变得真实起来。大家忽然像是从空气里冒出来一样,马路上摩肩接踵堪比淮海路。公交站点,等车的人排起了一字长蛇阵。想想真是有意思,这两天的伦敦,忽然和以前的印象截然不同。连平时幽静的玫瑰玻璃街上,公交站边都是人头攒动,罕见罕见。今天去Goldsmith买东西,店员居然问起我这两天怎么出门——英国人也有不用天气作为话题的时候,那就是罢工了。客观地说,这个罢工倒说明,中国的问题,的确是和人口数量有关系。由于地铁停运,昨天伦敦的地面交通明显要糟糕许多。在英国,从来过马路都是车等人、让人的,唯独昨天遭遇了“野蛮”司机,居然采用在中国的方式——趁行人还没有过马路,一脚油门就窜出去。看那司机一脸愤懑,也许和堵在延安高架上的体会是差不多的。我反正来自中国,车等我一直不习惯,昨天倒是比较习惯。但是,一些伦敦人或许就感到有些惊讶了。下午到伦敦城去看了看英格兰银行的老楼和博物馆,毕竟是世界最早的中央银行,老式的派头还是很足的。就是纪念品太差,乏善可陈。当然,别人是印钞票的,对这点小钱还是不在乎的。看到了一英镑的纸币,还有早期的金匠券,挺逗的。发现伊丽莎白年轻的时候还是挺漂亮的,何必现在印个老太太在上面?忽然,想起人民币,如果毛主席的头像改成印他年轻时的照片,也是个有意思的事情,可惜没可能。伦敦城附近,真正体验了地铁罢工。由于赶上下班时间,那里上班族又集中,马路上黑压压的都是步行的人。伦敦人走路节奏又快,不像淮海路上的脚步,是闲散而四顾的。那阵势,起起伏伏的,感觉是一只军队。公交站上,车子迟迟等不到,好容易来了一辆,还是满员,司机拒绝开门。旁边的游客,看这场面有点蒙,捧着伦敦市紧急印制的交通地图《如何不使用地铁在伦敦旅行》横看竖看。不过,至少从印制这个地图的事情来看,伦敦市还是有些预案的。说起预案,估计罢工在伦敦是个要走一定程序的事情,所以各方面都有协调。早在一两周前,连LSE都给学生发了提示E-mail,交通工会的谈判可能要破裂,罢工时间基本明确,考试学生不得以交通为由迟到考场,需要提前出门之类。昨天的考试,不少同学都提前了一两个小时出门,有的还是步行去学校。虽然说,两天的罢工让马路上闹哄哄的,但奇怪的是,在车里也没听到旅客互相抱怨这个事情,也许因为罢工只有两天,大家都盼着熬过去就好;也许因为罢工是人家的权利,没什么好讨论的;也许他们就不善于和陌生人交谈吧。明天交通按理就复原了,不要告诉我还要延期什么的。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cn/u/540a0ad80100dfsu)徘徊的幽灵The Ghost Wandering up and down“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的警察,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这是翻开《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无论是作为政论文,还是散文,如此大气恢宏的开篇和尖锐犀利的文字,如落在盘中的玉珠,掷地作金石声。离开“德意志角”,我们沿着摩泽尔河向西,奔向德国与卢森堡毗邻的边界小城,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Trier)。到达特里尔城,首先迎接我们的是被称作“黑门(Black Gate)”,像城堡一样的巨型城门,在特里尔这样的城门共有四座,是1800年前罗马人统治时期的遗迹。城门用黑色的巨石搭建,原始且朴实,有古诗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意境。令人不解的是在德国看到很多古迹,石头多为黑色,不知是石质所致,还是气候或年代等别的原因,总之,为古迹外观的凝重和内涵的深厚增色不少。马克思的故居在离市中心不远的一条整洁和安静的街道上。是一幢典型的三层德国小楼:尖尖的楼顶配着几个顶窗,与长长的楼体连在一起,看不出更特别的地方。故居里内部已经没有了任何陈设,完全改装成了以图片为主的博物馆,游人手拿放音机,随着图片的编号,可以选择自己的母语,边看边听,仿佛翻开了一本厚厚的教科书……从青少年时代就十分崇敬两位伟人。当人们把他们奉为“神”的时候,我从《马克思传》、《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等译书中,却看到了两位留着大胡子,充满智慧、幽默、可爱、慈祥的智者。马克思,那个一心想当诗人,一眼就爱上了特里尔城的美人燕妮,(燕妮是特里尔城选美的皇后)激情浪漫的年轻人,和那个给自己小儿子讲着自编的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的慈祥父亲。恩格斯,那个只凭报纸上的公开消息,就预见法军必然在色当谷惨败,而获得绰号的“将军”,和那个“结结巴巴”能说三十多种语言的学者(恩格斯在着急时说话有些口吃)。还有,俩人原本都是高明的棋手,却因为一方的悔棋而争执不休,直到管家林蘅女士大声呼喊:“吃饭了,还不下楼来!”, 这才蹑手蹑脚走下楼,像两个犯了错的孩子……原来曾抱有“野心”想读完马克思的经典《资本论》,后来有人告诉我,这不仅要有经济学的基础,而且要依靠专门的字典,至少要花三个月时间,于是,含糊了。最近听到电视新闻说,当世界经济危机又一次露出端倪的时候,政治家们、经济学家们、投资家们、大亨们都赶紧捧起了这本巨著。看到当今世界,人们为了金钱疯癫到丧心病狂程度的时候,想起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上,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真是叹服其箴言的历史穿透力。特里尔不愧是诞生伟人的地方,整个城宁静得像一座图书馆。在市中心见到一座小教堂,一个小广场和一个小市场,也许没有时间去领略这座城市的全貌,管见所及的印象,特里尔是一座精致的小城,你想象不到,正是在这里出了一个掀天揭地的人。离别时,回首望着特里尔城静悄悄的街道,留恋中更多的是崇尚和敬仰,心里想着在马克思故居里见到的一幅挂在墙上的语录,是德国(前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对马克思的评介,大意是,不论人们如何评价他,他的思想影响和改变了世界。(.cn/u/00e5hx)
什么叫博客
博客最初的名称是Weblog,由web和log两个单词组成,按字面意思就为网络日记,后来喜欢新名词的人把这个词的发音故意改了一下,读成weblog,由此,blog这个词被创造出来。中文意思即网志或网络日志,不过,在中国大陆有人往往也将 Blog 本身和blogger(即博客作者)均音译为“博客”。“博客”有较深的涵义:“博”为“广博”;“客”不单是“blogger”更有“好客”之意。看Blog的人都是“客”。而在台湾,则分别音译成“部落格”(或“部落阁”)及“部落客”,认为Blog本身有社群群组的意含在内,借由Blog可以将网络上网友集结成一个大博客,成为另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自由媒体。  ① blog = Web log = 部落格 =网络日志=网志=网络日记本  ② blogger = 写blog的人=博主  博客(名词):  一.Blogger指写作或是拥有(Blog或Weblog)的人。  二.Blog或Weblog 指网络日志,是一种个人传播自己思想,带有知识集合链接的出版方式。   博客(动词):指在博客(Blog或Weblog)的虚拟空间中发布文章等各种形式的过程。  “博客”一词是从英文单词Blog音译(不是翻译)而来。Blog是Weblog的简称,而Weblog则是由Web和Log两个英文单词组合而成。log有以下几种解释:   1. A recordof a ship's speed, its progress, and any shipboard events ofnavigational importance. 航海记录:对船速、船程以及船上发生的所有对航海有意义的事件的记载。  2. The book in which this record is kept.航海日志:保有这种记载的本子。  3. A record of a vehicle's performance, asthe flight record of an aircraft. 飞行日志:对交通工具工作情况的记载,如飞机的飞行记录。  4. A record, as of the performance of amachine or the progress of an undertaking: 日志:对某种机器工作情况或某项任务进展情况的记载。  Weblog就是在网络上发布和阅读的流水记录,通常称为“网络日志”,简称为“网志”。博客(BLOGGER)概念解释为网络出版(WebPublishing)、发表和张贴(Post-这个字当名词用时就是指张贴的文章)文章,是个急速成长的网络活动,现在甚至出现了一个用来指称这种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Weblog,或Blog。  Blogger即指撰写Blog的人。Blogger在很多时候也被翻译成为“博客”一词,而撰写Blog这种行为,有时候也被翻译成“博客”。因而,中文“博客”一词,既可作为名词,分别指代两种意思Blog(网志)和Blogger(撰写网志的人),也可作为动词,意思为撰写网志这种行为,只是在不同的场合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罢了。  Blog是一个网页,通常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Post,作为动词,表示张贴的意思,作为名字,指张贴的文章)构成,这些帖子一般是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的。而作为Blog的内容,它可以是你纯粹个人的想法和心得,包括你对时事新闻、国家大事的个人看法,或者你对一日三餐、服饰打扮的精心料理等,也可以是在基于某一主题的情况下或是在某一共同百度空间标志领域内由一群人集体创作的内容。它并不等同于“网络日记”。作为网络日记是带有很明显的私人性质的,而Blog则是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结合,它绝不仅仅是纯粹个人思想的表达和日常琐事的记录,它所提供的内容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为他人提供帮助,是可以包容整个互联网的,具有极高的共享精神和价值。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他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是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writer。  简言之,Blog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不同的博客可能使用不同的编码,所以相互之间也不一定兼容。而且,目前很多博客都提供丰富多彩的模板等功能,这使得不同的博客各具特色。 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是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具体说来,博客(Blogger)这个概念解释为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  一个Blog其实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  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的浏览网页心得已相去甚远。目前网络上数以千计的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中。编辑本段分类  博客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按功能分-基本博客  Blog中最简单的形式。单个的作者对于特定的话题提供相关的资源,发表简短的评论。这些话题几乎可以涉及人类的所有领域。  按功能分-微型博客  即微型博客,目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博客形式,博客作者不需要撰写很复杂的文章,而只需要抒写140字内的心情文字即可(如随心微博、Follow5、网易微博、腾讯微博、叽歪、twitter)。  以个人和企业来分类又分为以下几类:  按照博客主人的知名度、博客文章受欢迎的程度,可以将博客分为名人博客、一般博客、热门博客等。按照博客内容的来源、知识版权还可以将博客分为原创博客、非商业用途的转载性质的博客以及二者兼而有之的博客。  按功能分-个人博客  1、亲朋之间的博客(家庭博客):这种类型博客的成员主要由亲属或朋友构成,他们是一种生活圈、一个家庭或一群项目小组的成员(如布谷小区网)。  2、协作式的博客:与小组博客相似,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共同讨论使得参与者在某些方法或问题上达成一致,通常把协作式的博客定义为允许任何人参与、发表言论、讨论问题的博客日志。  3、公共社区博客:公共出版在几年以前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但是因为没有持久有效的商业模型而销声匿迹了。廉价的博客与这种公共出版系统有着同样的目标,但是使用更方便,所花的代价更小,所以也更容易生存。  按功能分-企业博客  1、商业、企业、广告型的博客:对于这种类型博客的管理类似于通常网站的WEB广告管理。商业博客分为:CEO博客、企业博客、产品博客、“领袖”博客等等。以公关和营销传播为核心的博客应用已经被证明将是商业博客应用的主流。  2.、CEO博客。“新公关维基百科”到11月初已经统计出了近200位CEO博客,或者处在公司领导地位者撰写的博客。美国最多,有近120位;其次是法国,近30位;英德等欧洲国家也都各有先例。中国目前没有CEO博客列入其中。这些博客所涉及的公司虽然以新技术为主,但也不乏传统行业的国际巨头,如波音公司等。  3.、企业高管博客。即以企业的身份而非企业高管或者CEO个人名义进行博客写作。到11月5日,“新公关维基百科”统计到85家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博客。不单有惠普、IBM、思科、迪斯尼这样的世界百强企业,也有Stonyfield Farm乳品公司这样的增长强劲的传统产业,这家公司建立了4个不同的博客,都很受欢迎。服务业、非赢利性组织、大学等,如咖啡巨头星巴克、普华永道事务所、Tivo、康奈尔大学等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NOVELL公司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公关博客,专门用于与媒介的沟通。  4、企业产品博客。即专门为了某个品牌的产品进行公关宣传或者以为客户服务为目的所推出的“博客”。据相关统计,目前有30余个国际品牌有自己的博客。例如在汽车行业,除了去年的日产汽车Tiida博客和Cube博客,去年底今年初我们看到了通用汽车的两个博客,不久前福特汽车的野马系列也推出了“野马博客”,马自达在日本也为其Atenza品牌专门推出了博客。今年,通用汽车还利用自身博客的宣传攻势协助成功地处理了《洛杉矶时报》公关危机。  5、"领袖”博客。除了企业自身建立博客进行公关传播,一些企业也注意到了博客群体作为意见领袖的特点,尝试通过博客进行品牌渗透和再传播。  6、知识库博客,或者叫K-LOG:基于博客的知识管理将越来越广泛,使得企业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那些原来只是由部分工作人员拥有的、保存在文件档案或者个人电脑中的信息资料。知识库博客提供给了新闻机构、教育单位、商业企业和个人一种重要的内部管理工具。  按存在方式分  1、托管博客:无须自己注册域名、租用空间和编制网页,只要去免费注册申请即可拥有自己的Blog空间,是最“多快好省”的方式。  2、自建独立网站的Blogger:有自己的域名、空间和页面风格,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自己需要会网页制作,需要懂得网络知识,当然,自己域名的博客更自由,有最大限度的管理权限。)  3、附属Blogger:将自己的Blog作为某一个网站的一部分(如一个栏目、一个频道或者一个地址)。这三类之间可以演变,甚至可以兼得,一人拥有多种博客网站。编辑本段作用  三大作用  * 个人自由表达和出版;  * 知识过滤与积累;  * 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  但是,要真正了解什么是博客,最佳的方式就是自己马上去实践一下,实践出真知;如果你现在对博客还很陌生,我建议直接去找一个博客托管网站。先开一个自己的博客帐号。反正比注册邮件更简单,也不用花费一分钱,觉得没劲也就随手扔掉得了。  博客,之所以公开在网络上,就是因为他不等同于私人日记,博客的概念肯定要比日记大很多,它不仅仅要记录关于自己的点点滴滴,还注重它提供的内容能帮助到别人。  很好的一句话:博客永远是共享与分享精神的体现。  其他用处  1、作为网络个人日记  2、个人展示自己某个方面的空间  3、网络交友的地方  4、学习交流的地方   5、通过博客展示自己的企业形象或企业商务活动信息  6、话语权。著名的中文搜索引擎优化博客昝辉说话语权是博客的最重要的作用。一点不假,一个成器的博客就像一个媒体,一个旗帜。编辑本段历史博客之父  博客的出现才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要书写博客历史,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许多史料必须像挖掘“古董”一样去求证,而且分歧和争议颇多。比如谁是“博客之父”这个问题想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牵涉到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最早的博客原型  首先,哪一个是最早的博客网站?显然最早的博客是作为网络“过滤器”的作用出现的,那就是挑选一些特别的网站,并作简单的介绍。因此有人认为浏览器发明人Marc Andreesen开发的Mosaic的What’s New网页就是最早的博客网页。JustinHall的黑社会链接网页也是最早的博客网站原型之一。  最早的博客预言家  其次,谁是最早的博客命名人?著名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1996年预言了职业博客:“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为浏览网络,精选内容,并以此为生,的确存在着这样的需求”。Userland公司CEODave Winer,在1997年开始运作的Scripting News开始真正具备了博客的基本重要特性。并且他将这些功能集成到免费软件“Frontier脚本环境”。  1997年12月,Jorn Barger运行的 “Robot WisdomWeblog” 第一次使用weblog这个正式的名字。至今,在博客领域,他还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由MattHaughey发起的社区博客网站Metafilter虽然被人广为批评,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确是比其他博客网站更有意思。  而目前最流行的词汇“blog”,一般公认为是PeterMerholz在1999年才命名的。这一年,也是博客开始高速增长的一年,主要是由于Blogger、Pita、Greymatter、Manila、Diaryland、BigBlog Tool等众多自动网络出版发布免费软件的出现,而且它们往往还提供免费的服务器空间。有了这些,一个博客就可以零成本地发布、更新和维护自己的网站。其中Pyra公司出品的Blogger是最流行和最有影响的工具。当时,他们有着一支网络出版软件的“梦之队”。但是,这种成功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利润,甚至由于财务压力,2001年1月公司大裁员,并一口气裁到了极限:只留下一名正式员工EvanWilliams,他是创始人之一。梦之队也分崩离析,另一名创始人是新英格兰人Meg Hourihan。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到底什么叫博客?它与个人网站、社区、网上刊物、微型门户、新闻网页等究竟有什么区别。最容易明确的区别方式当然就是形式而不是内容,因为博客的内容五花八门。EvanWilliams的定义非常简介:“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短明了(Brevity)以及个性化(Personality)。”而后来继续演化,更规范更明晰的形式界定为:1、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人性的众多“帖子”组成;2、它们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在最下面;3、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但是文章内容必须以“超链接”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  如果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就不能称为正式的博客网站。  由于博客并不是纯粹的技术创新,而是一种逐渐演变的网络应用。博客天然的草根性,也决定了人们很难来认定一个正式的“博客之父”,也没有人敢于戴上这顶帽子,否则,一定会打得头破血流。  博客编年史  1993年6月:最古老的博客原型—— NCSA的“What's NewPage”网页,主要是罗列Web上新兴的网站索引,这个页面从93年6月开始,一直更新到1996年6月为止。  1994年1月:Justin Hall开办“Justin's HomePage”(Justin的个人网页),不久里面开始收集各种地下秘密的链接,这个重要的个人网站可以算是最早的博客网站之一。  日:Dave Winer开始出版ScriptingNews。这个网站是由早期的Davenet演变而来,最早日。  1997年12月:JornBarger最早用weblog这个术语来描述那些有评论和链接,而且持续更新的个人网站。  日:PeterMerholz开始出版网站(根据他自己的档案记录)。  日:Memepool开始出版,最早的链接是关于“AlexChiu's Eternal Life Device”。  1999年:PeterMerholz以缩略词“blog”来命名博客,成为今天最常用的术语。  日,Cam在他个人博客网站Camworld中写道:“DaveWiner开始了最早的博客网站,Camworld无需隐瞒地表示,模范和追随Scripting News。”  日:Weblogs eGroups的邮件列表终止,JornBarger和Dave Winer的鼻祖之争开始公开化。  日:Wine在FoRK的邮件列表中贴出帖子,爆发争吵。  2000年10月:JakobNeilsen表示:“...一般的博客网站都不忍卒读”。  日:Dave Winer暗示他的ScriptingNews是最早的博客网站,然后他优雅地将这项荣誉归于他很尊重的前辈——WWW的发明人TimBerners-Lee。  2000年11月:不过Winer很快给自己找到了另一顶桂冠,ScriptingNews将网站的口号变为:互联网上持续运行时间最长的博客网站,开始于日。  日:UserLand发布SuperOpenDirectory,希望成为目录创建的事实工具。  日: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博客成为信息和灾难亲身体验的重要来源。从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会的视野。最早的博客  Userland公司CEO DaveWiner,在1997年开始运作的ScriptingNews开始真正具备了博客的基本重要特性。并且他将这些功能集成到免费软件“Frontier脚本环境”。不过,这个算不算是真正的最早博客,争议颇多。有人认为,从形式上说,是JornBarger于1997年底建立了今天博客网站的基本模样(当时的原始模样可以上网看到。  网管人员使用log(logfiles)来指称“系统记录文件”,因此几年前如果用google来查weblog,查出来大多都是例如Seacloak这种网站流量分析软件,而不像今天真正的weblog。专业博客  有的博客因其作者及内容专业性,可按照专业划分为专业博客,如专注于电子商务/网络营销领域的实践与研究,目前着力于企业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应用/网站优化与推广/医药电子商务/SAAS/WEB2.0应用等方面思考与实践的中国老年服务网电子商务page博客,即是电子商务专业博客。  最早使用词汇“weblog”  1997年12月,Jorn Barger运行的“Robot WisdomWeblog”第一次使用weblog这个正式的名字。至今,在博客领域,他还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JornBarger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形式上,他将log的意义从接近航海日志那种无人称、拟客观、机械式写作,转换成较接近旅游日志的“有人称、有个性”的自由书写。由Matt Haughey发起的社区博客网站Metafilter虽然被人广为批评,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确是比其他博客网站更有意思。最早使用词汇“blog  ”  而目前最流行的词汇“blog”,一般公认为是PeterMerholz在1999年才命名的。日,PeterMerholz在题为“词汇游戏”的帖子中如此回忆道:我一直很喜欢词汇,喜欢一遇到生词就钻到词典里面。我喜欢词汇游戏,词源学更是有趣。没有想到这种爱好居然产生了影响,大约1999年4月或者5月(确切的时间已经记不清楚),我在自己的主页上贴出一个帖子:“我决定把weblog发音为wee’-blog,或者缩写为‘blog’”。我也没有多想,就把这个词汇用进了我的帖子中,后来大家发邮件也开始使用。KeithDawson把blog收进了“行话查询”中。但是,如果不是1999年8月,Pyra发布Blogger的话,这个词汇可能就无疾而终。  PeterMerholz由此将blog变成动词,后来更衍生出blogging、blogger或者Iblog、Blogsphere(博客世界)等的说法。编辑本段经营诀窍:时常更新  时常更新不仅对博客有利,货架也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如果没有做到每天至少更新一次,就没有充分利用博客的潜力。时常更新不仅是因为读者喜欢新鲜的内容,还因为可以增加搜索引擎的偏好度。搜索引擎喜欢新的内容,网站越常更新,搜索引擎便越常造访,如此可以让的博客经常被列入搜索的结果中。不断更新,一旦让搜索引擎信赖,便能提高博客搜索结果中的排名。  积极回应评论  在每篇文章的下面提供评论框,可以鼓励读者评论的文章。要通过电子邮件或在自己的评论框回应他们的意见,以进一步讨论,让访问者意识到非常重视他们的意见。  多和其它博主交流  建立利益同盟(community ofinterest)是企业或个人成功经营博客的关键。对大部分企业而言,这个同盟中混杂着现有的博客写手、新资源以及业界有影响力的人士,以及员工、合作伙伴、供货商及顾客等。对个人而言,你的利益同盟是你的朋友和与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利益同盟就是感兴趣的同盟加上对方感兴趣的同盟。在你的利益同盟中留言是让这些博客写手及他们的读者了解他们可能会对的博客感兴趣。大家最常发现新博客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共同的链接,如果可以参与其间便能获得更多的流量,就能与其他博客写手及他们的读者建立关系。  开放权限  多与好友交换友情链接,扩大自己的博客圈子  与好友交换友情链接,不仅还可以获得很多直接的访问量,还可北京货架以扩大的博客交往圈子,让好友的好友也了解。交换链接的意义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是否可以直接增加访问量这一范畴。  让访问者很容易digg  诸如digg等网站可以让读者给自己喜爱的博客和文章投票评论。在每篇文章的底部都包含这些网站的链接,使访问者能够轻松的将的文章提交给这些网站并进行投票评论。一旦的文章被Digg到这些网站,就有更多的人看到的文章,并可以对的文章进行投票和评论。可以加入一个网页说明如何订阅,附上很多博客都使用的橘色XML图示,表示这个网站是可以订阅的。应该让读者有权自行决定是否订阅,尽可能减去障碍,使访客变成读者。向搜索引擎和网址站提交  1. 向搜索引擎提交  搜索引擎像Google等都喜欢博客,但是,不是所有的搜索引擎都容易发现的博客。所以,还要人工呈递来补充。  2. 向博客搜索引擎提交  另外,随着博客的兴起,各大搜索引擎纷纷推出了博客搜索功能。如果的博客能被抓取到各大搜索引擎博客搜索的索引库中的话,那将会给的博客带来更多的访问量。  3. 向博客目录网站提交  生动、创意的标题  标题是成功经营博客的一大关键。北京货架好的标题可以让搜索引擎找到并为带进更多的流量。有魅力、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阅读的内容,换取更多的链接。标题对于搜索引擎、新闻种子(RSS)以及其他外部环境理解的博客非常重要。在这些情况下,用户通常只看标题,并据此判断是否阅读整篇内容。  加入“博客圈”  在博客的BSP服务提供商中一般都会有“博客圈”,在博客圈中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博客圈内容例如“原创文学交流圈”“驴友天下圈”“电影评论圈”“服装潮流圈”“易发电子传真圈”等,多加入与自己博客定位相同的圈子可以得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关注。  多参加官方活动  官方博客会不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比如节日活动或征文活动等,多参加官方活动,也可以获取高的流量,增加更多的知名度和关注度。编辑本段商业营销商业价值  博客营销存在一些误区,博客门未必是网络营销的财富之门。不久前看过一个案例,法国某个葡萄酒生产商通过向法国博客赠酒获得口碑,再通过口碑来扩大销售,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而这个案例如果放在国内却值得商榷。国内博客,特别是名人博客有些是枪手来写的,枪手也许会有想尝尝葡萄酒的冲动,可枪手却不一定会热衷于写酒后感,弄不好葡萄酒厂就肉包子打狗了。如果不想肉包子打狗那么必须要对博客公关,中国的博客多数并不像法国博客那么浪漫,货架甚至十分现实,他们的名气是有价格的,其成本是一般小企业接受不了的。目前国内网络营销的博客现象主要集中在通过提升个人知名度来提升企业知名度,如三一重工的向文波博客。  如果将网络作为营销工具,那么就要弄清楚网络的种种优势,成本、速度、多样性,图文影声并茂的网络营销工具要比单一的电邮、网站或者网络广告要更有效果。  “花非花,雾非雾,网络营销无重数”。对于企业而言,网络营销并没有任何版本可言,企业在具体操作中必须具体甄别,切莫歧路亡羊。博客营销  什么是博客营销呢?博客营销的概念可以说并没有严格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博客这种网络应用形式开展网络营销。要说明什么是博客营销,首先要从什么是博客说起。现在关于博客概念的介绍已经非常多了,对博客概念的描述大同小异,简单来说,博客就是网络日志(网络日记),英文单词为BLOG(WEBLOG的缩写)[网络营销教学网站对于博客概念的解释:什么是博客,博客及其发展简史]。  博客这种网络日记的内容通常是公开的,自己可以发表自己的网络日记,也可以阅读别人的网络日记,因此可以理解为一种个人思想、观点、知识等在互联网上的共享。由此可见,博客具有知识性、自主性、共享性等基本特征,正是博客这种性质决定了博客营销是一种基于个人知识资源(包括思想、体验等表现形式)的网络信息传递形式。因此,开展博客营销的基础问题是对某个领域知识的掌握、学习和有效利用,并通过对知识的传播达到营销信息传递的目的。  与博客营销相关的概念还有企业博客、营销博客等,这些也都是从博客具体应用的角度来界描述,主要区别那些出于个人兴趣甚至个人隐私为内容的个人博客。其实无论叫企业博客也好还是营销博客也好,一般来说博客都是个人行为(当然也不排除有某个公司集体写作同一博客主题的可能),只不过在写作内容和出发点方面有所区别:企业博客或者营销博客具有明确的企业营销目的,博客文章中或多或少会带有企业营销的色彩。  博客营销本质  博客营销本质在于通过原创专业化内容进行知识分享争夺话语权,建立起信任权威形成个人品牌进而影响读者的思维和购买。编辑本段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构想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开始真正流行;  2000年博客开始进入中国,并迅速发展,但都业绩平平;  2004年木子美事件,才让中国民众了解到了博客,并运用博客;  2005年,国内各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原不看好博客业务,也加入博客阵营,开始进入博客春秋战国时代。  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来给其他人参考和遵循。但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它的目的与最初已相去甚远。目前网络上数以千计的Bloggers发表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目前,BSP商家风博客标志起云涌,已有数十家大型博客站点。目前,国内优秀的中文博客网有:新浪博客,搜狐博客,中国博客网,腾讯博客,博客中国等。编辑本段博客程序  下面为博客爱好者常用的博客程序,各有特色  PivotX(可支持文本数据库)、PJBLOG、ASBLOG、Z-Blog、ZJ-Blog、WordPress、Bo-Blog、Jblog、oBlog、emlog、L-BLOG、Sablog-X LxBlog。编辑本段独立博客  独立博客一般指在采用独立域名和网络主机的博客,既在空间、域名和内容上相对独立的博客。独立博客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网站,而且不属于任何其他网站。相对于BSP下的博客,独立博客更自由、灵活,不受限制。编辑本段主流开源博客程序简介PivotX  pivotx是一个强大、灵活、开源的blog CMS,支持多个Webblogs,多个写作者,内置评论审查功能,垃圾信息防护,易于更换模板,一个灵活的扩展框架,SEO友好,支持MySQL数据库以及文本数据库等。  PivotX 是一种自由的 内容管理系统。整体架构源自于Pivot 网志(著名的无数据库、文本数据库开源博客软件), 系统以 PHP 编写,可以在各种平台上运作,其主要特性为管理者接口采用AJAX模式运作, 除可允许多名作者建立多类别、多网志的动态内容外, 还支援纯文字档Flat FileDatabase(文本数据库)与MySQL数据库的资料储存模式。  范例:国内著名的微博网站随心微博的官方博客即是采用PivotX服务的网站;PJ-Blog  PJBlog是由舜子(陈子舜,英文名字PuterJam,PJblog就是以他英文名字缩写命名的,他本人就职于腾讯pj-blog公司QZONE开发组)所开发的一套开源免费的中文个人博客系统程序,采用asp+Access的技术,PJBlog同时支持简繁中文,UTF-8编码,相对于其他系统,PJBlog具有相当高的运作效能以及更新率,也支持目前Blog所使用的新技术。Z-Blog  Z-Blog是一款小巧而强大的基于Asp平台的Blog程序zblog其特性包括:  支持界面主题及样式更换  采用Web Standards网页设计标准  静态生成日志,支持自定义目录配置  支持FierFox、Opera、Safari等浏览器  支持Wap、Windows Live Writer等离线写作软件oBlog  oBlog是一套经过完善设计的多用户博客建站程序(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5SRBJ1568),是Windowso-blogNT服务环境下多用户博客程序的最佳解决方案。精心设计的架构与功能机制,适合从个人到企业各方面应用的要求,为您提供一个安全、稳定、高效、易用而快捷的博客系统。分免费版和商业版等不同版本。  Bo-Blog  Bo-Blog是一款基于PHP的、以MySQL为数据库支持的免费blog程序。  Bo-Blog的特色有:  基于XHTML+CSS+div 布局的模板结构;  可自由定制的页面模块、插件与模板;bo-blog部分基于Ajax的新体验;  多语言包化与UTF-8国际编码;  强大的spam信息防御机制;  RSS、XML-RPC、Tags支持;  内置留言本、天气、表情、置顶、验证码、头像等;WordPress  WordPress 是一种使用 PHP 语言和 MySQL 数据库开发的开源、免费的Blog(博客,网志)引擎,用户wordpress可以在支持 PHP 和 MySQL 数据库的服务器上建立自己的 Blog。  WordPress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博客系统,插件众多,易于扩充功能。安装和使用都非常方便。目前 WordPress 已经成为主流的 Blog搭建平台。Emlog  emlog 是 "Every Memory Log"的简称,意即:点滴记忆。它是一款基于PHP语言和MySQL数据库的开源、免费、功能强大的个人或多人联合撰写的博客系统(blog)。致力于提供快速标志、稳定,且在使用上又极其简单、舒适的博客服务。用户可以在支持PHP语言和MySQL数据库的服务器上建立自己的Blog。emlog的功能非常强大,模板、插件众多,易于扩充功能,简洁而不简单。安装和使用都非常方便。目前emlog 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广大用户的青睐。编辑本段如何高效开展博客营销综述  什么是博客营销?首先要从什么是博客说起。现在关于博客概念的介绍已经非常多了,对博客概念的描述大同小异,简单来说,博客就是网络日志(网络日记),英文单词为BLOG(WEBLOG的缩写)。  与博客营销相关的概念还有企业博客、营销博客等,这些也都是从博客具体应用的角度来界描述,主要区别那些出于个人兴趣甚至个人隐私为内容的个人博客。其实无论叫企业博客也好还是营销博客也好,一般来说博客都是个人行为(当然也不排除有某个公司集体写作同一博客主题的可能),只不过在写作内容和出发点方面有所区别:企业博客或者营销博客具有明确的企业营销目的,博客文章中或多或少会带有企业营销的色彩。  忆典定制是一家专门提供个性礼品定制服务的企业,很少投放任何广告,却通过博客,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营销。他们在博客上发放免费定制礼品服务,短短几个月里,有几十万人通过博客知道了这家公司。虚拟世界的闲聊引发了现实世界的销量攀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销量迅速翻倍。  博客创造了很多销售奇迹,那么中小企业应该怎么做博客呢?官方博客  草根企业不要老是开博客来发布广告。你可以分享企业的创业历程、文化、理念以及各方面的技巧。专栏博客  专栏博客平台网站,有一定的权威和影响力。几乎每一个行业或产业都会有几个专栏博客平台,聚集了许多的行业专家,在业界内都有一定的话语权,成为很多商家、经理、销售总监等的营养吸收基地。长期坚持的行业或产业专栏撰写先行者,会很快成为该行业或产业的意见领袖,至少有一定的话语权。话语权已经夺得,宣传推广就更加不在话下了。第三方博客  第三方的立场是客观公立又公正的,所以很多网民都以第三方的说法作为论据和观点参考。这样一来,怎么控制第三方博客上的言论呢?  我不主张企业内部人士以其他名义虚假开建第三方博客。可以联系一些业界朋友或其他非竞争企业开建博客,博客大家一起管理,不同领域人士来做第三方评论。比如做化工的可以评论礼品行业的,做礼品的可以评论饮料行业的,企业间可以相互做评论。虽然不会很专业,不过观点绝对是客观的,客观就会获得尊重和关注。
班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Group 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GPEM)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创造性地将卓越绩效模式(PEM)应用于班组,而总结出的一套实现基层卓越管理的管理模式。在GPEM的应用过程中,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应用Web2.0技术建设了班组博客,为班组追求和展示卓越提供了广阔的舞台。1 班组实践卓越绩效模式存在的现实困难21世纪,企业面临快速变化的环境,传统从上至下,命令传达式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如何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管理和持续创新的积极性,利用全员力量参与全球竞争,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课题。为了顺应新趋势,迎接新挑战,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意图通过实施班组卓越管理工程,不断强化员工在企业中的主角地位,推动基层班组实施自主管理,力争打造企业管理2.0模式,以管理提升竞争力,创造新价值。但由于班组类型各异,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泛,广东公司在实施班组卓越绩效模式的过程中,遇到了三个方面的实际困难:一是信息沟通上的困难。企业常用的沟通方法和工具,如内外部报刊与杂志、新闻网站、公司各个层面的例会和沟通会,均与传统自上而下的层级式管理模式相适应,并主要集中于工作领域。班组自主管理所需要的沟通大量是从下至上跨越层次的扁平沟通或从班组到班组、从成员到成员的对等沟通,而且,班组沟通除了工作沟通外,还需要大量的情感沟通,当班组数量众多时,这些沟通所产生的信息量将非常巨大,传统沟通方法和工具不易满足这些要求。二是测量改进的困难。测量、分析与改进是卓越绩效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公司为班组自主管理设计了积分测量体系,但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实施办法,无论是由3000个班组自主测量自身的管理绩效,还是由公司为3000个班组测量其管理绩效,测量都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当测量的速度、质量跟不上班组改进管理的需要时,班组自我管理就会成为空谈,班组卓越绩效模式就会流于形式。三是管理操作的困难。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班组需要记录班组管理的过程和状态,如班组十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需要寻找标杆并与标杆形成较为紧密的联系;班组成员、班组与班组间要建立社区式的虚拟组织,按照新的组织原则合作创造新的价值;公司也需要在推进班组自主管理的初期,策划并实施各种推进活动,收集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这些管理操作都需要一个新的支撑平台。2网络技术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网络是人类发明中最具适应力、创造力和渗透力的事物,它是对等的、扁平的。在很多方面,网络技术特别是Web2.0技术正是管理变革所需的新技术。Web1.0是指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的互联网应用模式,而Web2.0是相对Web1.0而言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它是以分类广告网Craigsilist、社群网站MySpace、FaceBook虚拟游戏SecondLife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Web2.0强调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它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更好地体现了“开放、参与、公平、共享”的互联网理念。英国著名管理学家哈默尔说:“企业要是无法将网络的潜能转化为管理工作的执行方式,它们就是在开倒车,就是在摒弃能改善效益的工具”。许多企业已经能够利用网络提供全天候的顾客服务,也有许多企业理解了网络推翻旧的商业模式的力量,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将Web2.0技术用于改变和重塑自己的管理模式,以获取更加持久的竞争力。3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班组博客平台建设思路为了建立多层次的信息展现和互动沟通机制,满足班组建设的需求,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建成了由多个Web2.0技术平台组成的综合性班组博客平台,为班组自主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并在班组博客平台建设从原始到成熟,从尝试到大规模应用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建设思路。一是类型多样化。为了便于基层与基层之间,基层与中高层之间就公司的各种事项达成广泛的沟通,广东公司将博客推广应用于公司的各个层级,建设了多种类型的博客。广东公司的班组博客包括个人型博客和团队型博客。个人型博客又包括个人博客,即为自愿申请的员工开设的博客;领导人博客,即为省、市公司管理层、省公司部门、县公司管理者开设的博客;专题博客,即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文体俱乐部活动开设的博客。团队博客包括班组博客和博客圈。班组博客是整个博客平台的主体,是为基层管理小组开设的博客;而博客圈则是将各个博客组合起来的博客社区,从而可以将班组博客扩充成部门博客或某一个特定专业班组的博客。二是内容格式化。对于班组博客,公司将博客内容按照班组自主管理的内容和范畴进行了标准划分,以帮助班组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博客内容,方便3000个班组之间的交流。各班组的博客栏目被划分为班组概况(成员情况、班组图腾、班组相册)、十大制度(计划、沟通、文化、激励、质量、创新、现场、财务、制度、学习制度)、班组业绩(班组积分、天天案例、精品博文)、班组心声(快乐生活)、公司活动等五大模块组织。各班组可以通过与其它班组特定模块或栏目的对比和学习,对自己本模块或栏目所对应的工作进行评价并制定改进计划,以推动班组的标杆学习。同时,公司博客管理员也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博客内容进行统计和管理。三是功能扩展化。广东公司的班组博客平台起源于2006年建设的员工个人博客,三年来,在一些基础上逐步增加了领导人博客、班组博客、短信博客、彩信博客、图客、播客、邮件博客、手机博客等平台。但博客承载的却不单是博客应用。2008年,班组博客平台又增加了RSS、Wiki、TAG、搜索、博客圈等Web2.0应用,使班组博客平台成为综合性管理网络平台。同时,还按照班组管理的要求,逐步增加了班组积分统一计算和展示、班组活动支撑等功能模块,大大增强了班组博客对公司管理和文化落地的支撑作用。4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班组博客的应用情况班组博客平台有力支撑了卓越班组建设工程的开展,提供了低成本的班组展示手段,为班组沟通、测量和标杆学习提供了基础,使班组卓越绩效模式的实施成为可能。1、即时参与、即时激励班组可以按照分工,将本班组制定的十大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班组管理案例、学习心得与工作情况即时展示在自己的博客上,并获得博客积分金币。班组还可以通过博客随时查看自己的班组管理积分及排名。员工好的博文和积分排名前十的班组会被精选到班组博客的首页展现在全省同事的面前。这些一方面可以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金币兑换为员工提供物质奖励,从而激发了全体员工参与管理、展示自我的热情。目前,全省年博文数量已达200万篇,年员工博文积分达30万分。2、打破沟通瓶颈在电子的条件下,地域的限制不存在了;在工作模块的标准化框架下,班组类型不同的约束不存在了。班组可以完整地展现本班组对公司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当年及至当天的工作任务及完成情况、十大制度的落实情况,可以任意选择公司内的班组进行交流和学习。博客圈中的班组成员可以方便地了解到圈内成员的情况。中高层管理者可以随时通过阅读博客进行“电子穿越”,了解一线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及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随时加入某个班组,进行“电子蹲点”,与所选班组共同组成一个小组,与该班组共同发表博文,开展班组建设。还可以进行“电子点评”,对任一篇博文的意见进行反馈,从而拉近他与基层员工的距离。目前,广东公司共建设了1000多个博客圈,中高层管理者共开展了10000多次电子穿越,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的虚拟化沟通,大大降低了公司的沟通成本。案例:2007年5月初,班组博客在全省大规模推广之初,中山分公司一名普通员工在班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大猫》的博文,提出了“通过家政公司推广家庭服务业务”的建议。让他和他所在的班组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该博文竟然被分公司胡伟总经理推荐到市场部门。并要求该部门仔细研究该员工提出的建议。这在中山分公司一石激起千层浪,总经理和员工之间的直接对话成为公司沟通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3、提升内部服务部分公司和部门在博客上开设了内部网上服务厅,明确展示公司领导分工、部门职责及部门各员工岗位职责。全体员工可以通过此服务厅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业务咨询,提出意见、建议。有的还将服务厅作为处理投诉和群众监督的渠道,实行首问负责制,随时收集员工反映的问题,并及时组织召开网上研讨会,反思员工建议和投诉,推进本职工作的及时整改和全面提升。目前,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和处理的员工意见和问题已超过3000条。4、推进知识协同与管理通过班组博客招募组织多个班组对同一战略子课题进行联合攻关,联合攻关班组通过组建博客圈,交流并整理攻关报告,形成知识主题关联,实现了知识的协调管理。2007年,广东公司针对100个战略子课题共形成117份攻关报告。班组博客上还沉淀了海量业务与管理案例、心得,如“缩短排队等候时长”解决方案及建议博文,高达1000多篇。班组可通过搜索、Wiki、爱问、RSS等手段,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检索与定制,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目前,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班组博客受到了全体员工的热烈欢迎,已经成为全公司最大的电子应用平台,年登陆人次1000多万,“你上博了吗”成为员工之间最经常使用的一句问候语,上博客发帖、回帖、浏览博文,已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和茶前饭后津津乐道的一大美事,大大激发了班组开展自主管理的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广东公司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Web2.0重要名词解释Blog:Blog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且不断更新。Blog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反向引用(TreokBclok)和留言/评论(Comment)的方式来进行的。RSS: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年。其他web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读者可以R55订阅一个Blog。以获知该Blog最近的更新。wiki:来源于夏威夷语“wee kee”,原本是“快点”的意思。Wiki作为网络名词。是指一种网上共同协作的超文本系统,可由多人通过网页浏览器对Wiki进行浏览、创建、修改,从而帮助人们在一个社区内共同收集、创作某领域的知识。六度分隔理论:1967年,StanleyMllgram创立。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隔理论的数学解释是:如果每个人平均认识260人,其六度就是600000。消除一些节点重复。这个数量是整个地球人口若干多倍。
“百花盛开”的教堂坐落在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玛丽亚·德尔菲奥雷大教堂,有人称“花之圣母大教堂”,我们的导游小范叫它“圣母百花大教堂”,我觉得更上口,也更好记。如果说,它周围的洗礼堂像一座花台,乔托钟楼像一根花柱,那么教堂本身就是一只大花篮。这三座建筑的外墙都是用意大利特产的彩色大理石装饰起来的,基调颜色选用的是白色和绿色的大理石,但是圣母百花大教堂更增添了红色、黄色、褚石、黑色……鲜艳斑斓的色彩让人们在它的圣名前添上了“百花”的字眼。也许是设计者怕艳丽迷离了人们的视觉和心境,在教堂的最上一层镌刻着圣母和耶稣12门徒的雕像,提醒着人们什么是神圣和庄严。看到过一篇关于大教堂设计者的逸事,说它是传奇,却有实物为证;说它是事实,但有几分离奇。教堂的设计者是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据说这位天才的建筑师在进行教堂内部建设时,一不画草图,二不做计算,甚至不搭骨架,一切凭心算和空间想象。他这样做是怕对手抢了他的设计思路,他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有人曾设计陷害他,并把他投入大牢,以便替代他。结果阴谋者不知道工程往下应该怎么建,只得请他再度出山。待1436年教堂落成时,教皇望着跨度足有45米的穹顶,无比惊叹他和他造出的这个奇迹。离开了三位一体的圣殿,拐进了佛罗伦萨的巷道,是小巷,也是街道,仿佛误入了时空的缝隙,人们一下子不知消失到哪里去了。那是一种“静”的享受,几千年的静到现在没有人搅动它;它从墙壁的砖缝中流淌;它在路面的石块上附着;它在空气中浸润……从静中“醒”过来的时候,已是宽阔的西尼奥里亚广场。广场上,像城堡一样敦厚的旧宫,中间耸立着一座高高的钟楼;锯齿状的城垛下镶嵌着历代城市的徽章,让人感到一股中世纪的灰冷的寒意。旧宫原是佛罗伦萨著名的梅迪契家族的私宅,这位酷爱艺术和文学的大富商,几乎让文艺复兴中的所有大师们都分享过他的财富;现在的旧宫是市政厅。旧宫的脚下,有一座以海神为主题的喷泉,有趣的是海神居然侧目望着墙另一头大卫的雕塑,有人说海神的目光中满是妒忌。海神喷泉的设计建造者是一位建筑师,雕塑本不是他的专长,海神略显粗臃的体态,难与大卫媲美。这座大卫像是佛罗伦萨城里的另一个复制品,在他的侧面是“兰奇敞廊”,所谓敞廊,就是一座敞开的大厅,厅里摆放着雕塑艺术精品。因为看过一部同名的电影,才认出了其中的雕塑《帕尔修斯》,希腊英雄帕尔修斯高举着被砍下的女妖美杜莎的头颅。帕尔修斯的面部显示着一种平静的睿智,而一头长着蛇发的美杜莎,面部生动,特别是微垂的目光,异样地望着下面的游人。我没敢多看她一眼,别看美杜莎头颅已经被砍下来,但我还是怕变成石头。(.cn/tianjinlaoxu)爱吃辣椒的墨西哥人墨西哥人爱吃辣椒在世界上是有名的。在墨西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普通人家还是豪华酒楼,餐桌上都少不了辣椒。墨西哥人吃辣椒花样百出。把辣椒做成调味汁佐餐是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当地人把这种调味汁叫萨尔萨。不管早餐、午餐还是晚餐,餐桌上都放着萨尔萨。萨尔萨的主料虽然都是辣椒,但由于配料不同,味道和颜色都不一样。最常见的是绿色和红色萨尔萨。绿色萨尔萨是用绿辣椒和一种绿番茄加上香菜、葱头等做成的。这种萨尔萨辣中透出一股清香。辣而不燥,沁人心脾,开人胃口。红色萨尔萨是用红辣椒加红番茄等做成的,香辣俱全,味道醇厚。莫莱是墨西哥最有名的一种做菜用的调味酱。它是用辣椒加巧克力、玉米、各种果仁、香料等做成的。是烹制肉类菜肴不可少的一种调料,如莫莱火鸡、莫菜牛肉。莫莱的颜色主要有酱红色和绿色两种。酱红色的味道醇厚,绿色的味道清香。在墨西哥,普埃普拉和瓦哈卡两州的莫莱最有名。首都墨西哥城市郊的米尔帕阿尔塔村每年都举办规模盛大的莫莱节,据说展销的莫莱有百余种之多。泡辣椒也是墨西哥人最爱吃的。最常见的泡辣椒是用绿辣椒泡的。有的泡辣椒也放一些胡萝卜和葱头等蔬菜,绿、白、橙相间,色彩艳丽。就餐时吃点儿泡辣椒,既开胃,又解腻。美国来的麦当劳、肯德基甚至也不得不入乡随俗,汉堡包里夹上泡辣椒出售,以迎合墨西哥人嗜辣的口味。在墨西哥,最简单的吃辣椒的方法就是干吃,这种吃法据说源自农村。农民在野外干活饿了,在地里揪几个辣椒,就着玉米饼,就是一顿饭。现在,这种吃法也传到了城里的大饭店,只是把整个的辣椒洗净,切成了块,放在漂亮的小碟子里罢了。据说辣椒是墨西哥古玛雅人培育出来的,在世界上当属最早,后来由西班牙人传到世界其它地方。因此500年前,西班牙入侵黑西哥时一位西班牙修道士看到,阿兹特克国王吃的菜肴中就有许多辣椒做的菜。比如红辣椒烧鱼、绿辣椒田鸡、红辣椒龙虾、番茄辣火鸡。现在的墨西哥人更是把他们祖先爱吃辣椒的嗜好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有谁吃水果就辣椒?墨西哥人是也。在墨西哥,无论在大城市的公园里,还是在偏僻乡村小镇的集市上,都可以看到小贩们把芒果、甜橙削皮,插在一根小棍上蘸上一层红红的辣椒粉,大声叫卖;游人们则一个个举着蘸满辣椒粉的芒果或橙子,吃得满嘴通红,津津有味。墨西哥人喝龙舌兰酒也就着辣椒汁,这种辣椒汁超市、酒店都有卖的。喝酒时,每人要备两个小杯子,一个杯子是酒,一个杯子是辣椒汁,喝一口酒,再喝一口辣椒汁,别有滋味。墨西哥的辣椒品种繁多,大的、小的、红的、黄的、长的、圆的,令人眼花缭乱。一次在餐馆就餐,朋友从餐台上取来几粒如绿豆般大小的深红色浆果样的东西,煞是可爱。尝之,味极辣。朋友说,这是墨西哥特有的一种野生辣椒。还有一次,国内来的一位藏族同胞嫌桌上放的辣椒不够辣,服务员说有辣的,接着就从厨房拿来一个大小如草莓的辣椒。那位同胞咬了一小块,辣得一个劲咧嘴吸凉气,连叫“够辣够辣”。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种墨西哥辣椒调味菜叫“墨西哥萨尔萨”。它是用小绿辣椒、红番茄、当地的一种小葱、香菜等切碎凉拌而成的,鲜辣爽口,墨西哥人的餐桌上少不了它。为什么叫“墨西哥萨尔萨”?墨西哥朋友说,因为这种凉拌辣椒是绿、白、红三种颜色,跟墨西哥国旗的颜色一样,所以叫“墨西哥萨尔萨”。原来,墨西哥人吃辣椒,也表现出炽热的爱国热情。(.cn/u/5d417d4f0100d3fx)
脑中有科学 心中有道义博主名片方舟子,本名方是民,科普专栏作家。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先后在美国罗切斯特(Rochester)大学生物系、索尔克(Salk)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199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揭露了多起科学界、教育界等领域的腐败现象。著有《科学成就健康》《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爱因斯坦信上帝吗》等18部作品。获选理由在中国的公众人物中,方舟子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他有些另类,有时也过于较真,但必须承认的是: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敢于直视学术界、教育界、企业界的各种腐败现象,并毫不妥协地进行讨伐。他为了追求事实真相不顾一切,“打假”十年坚持不懈。博主自述脑中有科学,心中有道义。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具体地说就是:写东西的时候,要本着科学的态度,要有一个正义感在里面,不是陷入学术而是关注社会。我的正常被人看成了不正常?文/本刊记者 蔡亚林?因为披露了唐骏“学历门”,方舟子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其实,从被定义为“反伪斗士”的那天起,他就成了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人物。有人说他是这个社会的异类,有人赞誉他打假打得好,有人对他恨之入骨,有人崇拜他对科学的坚持,有人说他靠打假来弥补自己的挫败感,有人说他有学术洁癖……从2000年把“基因皇后”陈晓宁赶回美国,到2005年揭露院士候选人肖传国的学术不端,再到今年揭开“打工皇帝”唐骏的伪装……10年来,他全副武装地走向打假前台,声讨虚假、寻找真相。“我打假的目的不是打死谁,我跟任何人无冤无仇,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一些真相,引发人们对现象的思考和关注。”“我会一直做下去,还原一个个事实真相。”坐在记者面前的方舟子高高瘦瘦,目光纯净,面带微笑。说话时很谦虚,有时甚至会略显羞涩,尽兴时也会开开玩笑,无所顾忌地咧嘴大笑。只是在谈到有关学术等严肃话题时,眼神中才会发出犀利冷酷的光芒。“我生活中很随和,对人没什么戒备心。但只要涉及到科学、学术方面的问题,我就很较真,这其实很正常,但这种正常会被别人看成不正常。”很多人都骂他是个偏执狂、极端分子,甚至办了专门的网站攻击他,方舟子对此并不介意。“如果每个人骂我我都要在意,我真是不要活了。”“说我是偏执狂,意思就是说我较真,这其实不是什么坏事。”方舟子说,他这种较真的科学态度是从留学美国开始的,在美国都是那样一个氛围,在学术问题的讨论上都是不讲情面的,学术问题就是不问利益,只问是非的。“但是从性格上来说,我从小就很较真。”此次唐骏的“学历门”事件,公众再次领教了一把方舟子的“偏执”。“网友不停地发问,我就要找到证据去详细回答。”方舟子也承认,如果唐骏不回应,也许就算了,但是唐骏不但没有保持沉默,反而做出了反攻,他只有“追”到底了。“他秘书说我偏执狂,后来他又否认自己说过是加州理工大学这种话,特别是他说我先造假再打假,这影响到了我的声誉。”方舟子坦言,他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得如此迅猛,“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如果我觉得这是条大鱼,我不会随便在微博上一条条发,而是会写一篇论证详细的文章”。但没想到微博的力量如此之大。其实,方舟子玩微博的时间并不长,上面也主要是一些科普类的小句子,但他玩网站和博客就很有些年头了。他的博客虽然涉及中医批判、保健骗局、文化杂谈等,但却没有印刻记忆的流水账文章,没有描述心绪的感性文章。方舟子说:“我希望我的博客是有信息量的,别人看到会有所收获。我讲求有根有据地写作,不空发议论。”方舟子说,有时候自己在博客上被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博客在被推荐的时候用了一个很耸人听闻的标题。“别人进来后,张嘴就会骂我信口开河。”他有些无奈。前几年,他关闭了评论功能,有人也质疑,方舟子其实还是听不得别人骂的。“其实,你骂我我不在乎,很多看我博客的是中学生,很多家长就会找我,说这样骂人的话,会对小孩影响不好。”他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方舟子也承认,自从走上打假这条路,被骂是必修课。“这是我必须承受的。”尽管方舟子不止一次强调,科普是他的主业,打假是副业,但是似乎打假带给他的东西,不管好的坏的,都要远远大于他的主业。因为敢于批判,他树敌无数,还会经常收到恐吓电话和恐吓信。除此之外,他还放弃了很多爱好,每天的生活就是不停地看资料,连他自己说起来都苦笑:“很单调。但有一个兴趣我坚持下来了,就是我每天都打太极拳,这个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缓解压力,保持心平气和。”方舟子深知,私人打假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且路会越走越窄。“个人打假缺乏权威性,资源缺乏,所以我只能打一些能够找到证据的,能核对的,学术地位比较高的,因为首先他们造成的社会危害比较大,打他们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那些曾经坚守打假前线的斗士们,不是兴趣转移就是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比如,那个曾经得过“反伪科学贡献奖”的刘华杰副教授现在就改而著书为伪科学辩护。我问他,你在这条路上走得孤单吗?他立即打断了我:“虽然站在前面的是我一个人,但我身后还有很多人在支持。很多网友给我提供打假所需的各种各样的资料。”“我不是孤胆英雄。”也许是因为“方舟子”越来越少,而“唐骏”越来越多,以至于现在的方舟子越来越像一个异类,显得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他说,其实自己并不是要刻意保持“另类”,也不想塑造成“另类”的样子。“之所以会被贴上这样的标签,可能是我活得比较自由自在,敢于为了自己所坚持的东西不顾一切。”因为他的不顾一切,所以打起假来毫不留情、辛辣苛刻。于是,很多人说他喜欢“一棍子打死”、“扣帽子”、做事缺乏理性。我问他,你怎么回应这些评价,方舟子想了一下,扬了下嘴角,“比如唐骏,这样的虚假偶像必须打掉,不能手软,但是有人质疑他硕士学历真假,我就觉得过了,所以写了一篇《为唐骏、禹晋永说几句公道话》的博文。我不是个做事冲动的人,我其实非常理性”。多年来,面对媒体,他有一句话一直没变过:我是一个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并存的人。方舟子说,其实他理解的理想主义就是正义感。“我跟被打的人没有任何仇恨,我只是觉得作假是有害的,学术上的造假,会浪费资源,引起不正当的竞争;造假的保健品,会图财害命,其实这些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只是看不惯。”“既然没人肯直面严重的学术腐败,我就来当这个说出真相的坏小孩,这就是我理解的英雄主义。”《博客天下》对话方舟子复杂人际关系会让我分心博客天下:你其实很介意别人叫你“反伪斗士”?方舟子:我自己的定位是科普作家,自由撰稿人,“斗士”有点像故意挑起事端的样子,斗来斗去的,我的目的不在此。博客天下:有人说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钱财?方舟子:其实我要想发财有很多门路。1994年我创办的《新语丝》是当时中国第一个中文刊物,也是最早的有影响力的网站,当时就有人想收购,但我不想让它商业化,直到现在,它还是非营利性的。我是中文网络游戏的鼻祖,第一个中文简体版网络游戏是我组织编写的—《侠客行》,你知道网游很赚钱的,但我没有想过靠这个赚钱。博客天下:打假10年,是什么牵着你一直在往前走?方舟子:打假时间长了,有一种惯性在里面。我的确觉得累,有点浪费时间,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看来稿,还要做大量的核实工作。《新语丝》这个平台的口碑很好,大家也很信任,所以我还会一直打下去,我做这些,其实就是希望中国社会以及科学的发展能够更顺利一些,为此尽自己的一份力。博客天下:你不止一次表态,说根本不羡慕唐骏这种所谓的成功,那么你眼中的成功是什么样子?方舟子:第一,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不必追求升官发财,也不必非得成名成家。升官发财、成名成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算是成功的标志,但大可不必将其等同于成功。第二,回报社会,对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当一名消遥自在、自得其乐的“隐士”并不足取。博客天下:很多人说起你,会用“书呆子”这个词,说你“高智商,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觉得呢?方舟子:“书呆子”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我一直在不停地打假,完全不是“书呆子”,我一直在关注外界。博客天下:你在国内工作过吗?方舟子: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会让我分心。兼职我都不干。博客天下:你为什么害怕人际关系,你在逃避吗?方舟子:这不是逃避,只是我不喜欢牵扯到人际关系里面去。我一直坚持朋友关系是单纯的,但有时候,也没办法,朋友的朋友被我们揭露了,他来求情,我一般都会挡回去。我说你觉得你的朋友是被冤枉的,写一个澄清过来,如果没被冤枉,我不会因为你的原因来停止揭露。因为知道我的处事方式,我的朋友都会理解,我是对事不对人的。博客天下:你觉得你的这种做事方式能融入社会吗?方舟子:很多方面还是没法融入。比如,我在生活中很容易相信别人。但是,如果你骗了我一次,我可能会记仇。博客天下:你在很多采访中都提到鲁迅,他是你的偶像?有人说你是“网络鲁迅”,你怎么看?方舟子:如果非要说我有偶像的话,那就是鲁迅了。在为人处世、文风方面受到了鲁迅的一些影响。至于“网络鲁迅”,我不敢当。我没有他那样的深度,我的成绩和他比,根本不值一提。
CopyRight&2012- AllRight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心情工作室博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