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贵州古钱币收藏家学会会员安顺收藏家骆光华的微博

清贵州宝源局铸:出谱帀:道光通宝背大定当十大钱!
直径:41.3mm,厚:2.4mm,重:21g,铜质。品相包浆厚老,真品无疑!以下引入骆光华的博文同版互证及铸帀背景如下:
道光通宝背大定
日 星期六&&字号[&&&&]
&&&&⊙骆光华&(贵州省钱币学会会员)
&&&&大定,周属夜郎国地,蜀封罗甸王国,宋赐罗施鬼主,元置顺元宣抚司,明领贵州宣慰使,是奢香夫人居住地,清康熙五年设大定府,民国三年废府设大定县,1958年2月国务院改大定县为大方县。
&&&&清雍正六年(1728年),贵州巡抚杨天纵认识到使用铜钱有很多方便,呈请中央王朝在贵州行钱,雍正八年(1730年)在贵州毕节城内设“宝黔局”鼓铸钱文,此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年代,分别在贵阳、大方、毕节等地设“宝黔局”,遵循清朝制定的式样、规格,陆续铸造各带通宝、重宝、元宝钱文。
&&&&清道光年间(),大定官炉准备奏批铸造大钱,设计了开炉大钱(折十样币)道光通宝背大定。
&&&&道光通宝背大定形制厚重,钱文粗犷,材质偏红,是贵州大定府开炉大钱(折十样币),该币重19.8g、径41mm、厚2.5mm,有雕刻痕迹。因未得朝廷准奏,背没有满文“宝黔”,而用官炉名“大定”。“道光通宝”四字为楷书体。
&&&&据《大定府志》卷四十二“钱法”及《古钱大辞典》等资料记载:贵州大定陈家沟、铜川河、哈刺河所产铜,价格较低,供应给当时贵州加工熔铸钱币之用。当时为采购云南铜,每百斤需银九两二钱,使用陈家沟铜,每百斤只需八两。由于就地取材,铜铅价格以及工、食费用较低,于是在清雍正八年,首先择定在贵州省西部毕节设置宝黔局,正规生产铸造方孔铜钱。毕节宝钱局经营了二十九年后,附近的铜矿不够采,后移置贵阳雪崖洞旁,改用云南铜。
&&&&据《贵阳府志》卷四十六“食货志”之三记载:乾隆三十五年“宝黔局”设分五炉于大定,所用铜大部分为滇产。到了光绪初年,滇铜也告缺,铜价不断上涨,乃废“宝黔局”。
&&&&“道光通宝”背大定,虽然没有奏准铸造行用,但它的设计面世,是对贵州铸币史的肯定。为后来的贵州货币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安顺藏家展示藏品,盼与方家交流 谁能解读“竹枝钱”
-贵州都市报
  昨天,安顺市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张勇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1枚特别的&竹枝钱&。这枚钱币,是60多年前国民党贵州省最后一任主席谷正伦铸造的。&竹枝钱&发行不到一个月后,贵州便解放。因为存世量稀少,所以非常珍贵。
  两年工资,收藏1枚&竹枝钱&
  张勇先生系中国文物学会会员、省文博馆学会理事、安顺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他一直致力于有关贵州主题的钱币收藏。
  1988年的一天,他在安顺的跳蚤市场偶然发现了1枚有着贵州地域文化特征的&竹枝钱&。以前,他就听说过有关&竹枝钱&的事,知道这是国民党贵州最后一任省主席谷正伦铸造的,当时在民间还被老百姓称为&竹子钱&。
&竹枝钱&正、反面。
  铸造这枚钱币的谷正伦系安顺人,其老宅就在现在的安顺城区科学路。谷正伦曾历任国民党要职,有&宪兵之父&之称,其弟弟谷正纲、谷正鼎,均为国民党中央委员。蒋介石曾为谷家写过一副对联:一门三中委、天下第一家。
  看到这枚与贵州有关的钱币后,张先生一狠心,花770元钱从持有者手中买下了这枚银币。这770元,可是当时张先生两年的工资。
  这枚钱币为银质。经收藏者张勇先生称量,它的直径为3.85厘米,重量为27克。
  &竹枝钱&币,流通1月便停铸
  记者昨天看见,这枚钱币的正面铸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贵州省造&字样,正面图案是贵阳的标志性建筑&&贵阳甲秀楼。甲秀楼第一层底部正中一棵柱子边后一拱形门内,有一个针头大小的&谷&字,不注意根本看不见,亭子的三块基础石上,每一块都有一个英文字母,分别是&T、L、K&;背面,铸有&壹圆&字面,图案为三根粗大的金竹,其间,还有一根细小的竹枝。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张勇先生终于了解到这枚&竹枝钱&铸造的背景,以及钱币上一些图案的寓意。
  1948年,国民党大势已去,根据蒋介石提出的&黔人治黔&策略,谷正伦奉命出任贵州省主席。
  1949年下半年,为解决财政困难,化解地方经济危机,谷正伦决定铸造&竹枝钱&在贵州发行流通。这种&竹枝钱&是在1949年的10月中旬开铸的。不料没有多久,解放大军便逼近贵州。同年11月11日,闻听解放军已进入天柱县后,造币厂停止铸造,人员撤离。
  钱币图案,暗藏秘密需要破解
  有钱币收藏界的专家分析,由于&竹枝钱&开铸不到1个月便停铸,因此这种钱币的量应该不到1万枚,进入流通环节的更少。据称,大部分&竹枝钱&,在国民党官员从贵阳至云南的溃逃途中,被用作部队的&遣资费&、&应变费&发放。
  张勇先生说,钱币上甲秀楼上的那个小小的&谷&字,是谷正伦特意作的暗记,无疑寓意谷氏家族,但基础石上的&T、L、K&三个英文字母,究竟是何意义还不得而知。钱币背面的三根金竹,当属贵阳的象征,宋代时,贵阳设有&金竹府&,民国31年(1942年),贵阳市长何辑五(何应钦的四弟)还将金竹作为贵阳的市徽。此外,张先生还认为,三根金根,还寓意&一门三中委&的谷氏三兄弟,其间那根细小的金竹,应该代表谷正伦在家闲居的四弟谷正楷。
  张勇先生说,他对钱币上的图案解读仅是一家之言,因此希望能与悉知这段历史的收藏爱好者交流,能早日揭开暗藏在&竹枝钱&上的秘密。
金黔在线微博平台
24小时新闻热点
金黔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上接C1版)&&&&青铜专家程学忠,57岁,贵州省博物馆研究员,技术部主任,7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考古系,从事文物考古工作40年。曾主持和参与过省内外多个著名的大型考古项目,文物修复和复制专家。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河南卫视“华豫之门”鉴宝栏目专家组成员。&&&&瓷器专家何小龙:文化部艺术中心民间文物鉴定师,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艺术品鉴定师,贵州省收藏家协会古玩杂件鉴定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贵州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鉴宝栏目活动。发表论文数十篇,主编《贵州省收藏家》等书籍。&&&&钱币专家黄成栋:1937年生,中共党员,贵阳云岩二中(现贵阳34中学)原书记兼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职称。中国钱币学会会员、贵州钱币学会理事、贵州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贵阳作家协会会员。受祖辈影响从小爱好钱币收藏。现有古今中外钱币几千枚。在省内外刊物发表文论几百篇。对贵州近代货币有很深的研究,被收录于《世界名人录》《中国收藏名家大典》等辞书。&&&&玉器专家李秋秋:贵州省公务员,因祖父及父亲酷爱收藏,从小耳濡目染,对玉器鉴赏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自成风格。2007年出版个人玉器鉴赏专著《可呈玉览》,并担任《中国民间收藏精品·玉器卷》主编。现任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疑似文物甄别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疑似文物甄别及保护委员会鉴定委员。&&&&纸币专家杨黔昆:40岁,贵州省收藏家协会古玩杂件鉴定委员会成员。主要集藏和研究革命根据地货币和贵州纸币,藏品丰富,眼光独到。2009年应邀参加了中国首届纸币展,首都博物馆为此颁发了荣誉证书。&&&&纸币专家张文杰:在父亲影响下从小爱好历史,后在杨黔昆影响下学习集藏革命根据地货币,受全国知名收藏家指点进行专题集藏,现收藏了革命根据地货币300多种。&&&&古币专家刘宇涛:1975年出生,贵州遵义人,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7岁爱上钱币,并由此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成年后以古钱币为主攻方向,勤奋好学,收藏颇丰,尽管年纪尚轻,但对古钱币的鉴赏已有相当功力。
,结交更多好友。
已有账号?
分享到微博:
夜班编辑部:6625181&&&&&&&&&&&&&&&&&&&&&&&&&体育新闻部:6625165&&&&&&&&&&&&&&&财经新闻部:6625174&&&&&&&&&&教育周刊:6625157&&&&&&&&&&&&&&娱乐新闻部:6625164&&&&&&&&&&旅游周刊:6625175
广&&&告&&&部:26333&&&&&&&&&&发行部:6775896&&&&&&&&&&&&&&&&&&&&&新 闻 热 线:96677&&&&&&&&&&&&&理财热线:&&&&&&&总编室:6773939&&
本 报 地 址:贵阳市宝山北路372号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大楼10-11楼&&&&邮编:550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钱币收藏家联系方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