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 想上个好小型耳放 那个最好养的小型观赏鱼

推荐几款很便携的耳放越小越好
鶘鎖1990惪
不知道你用的是什么耳机啊,就以我使用的耳放就很符合你的要求,如果是初烧耳放而且还要求越小越好的话,那么C&C的耳放就很符合你的要求,关键是性价比很高,质量不错,音质也不错,很多烧友都在随身佩戴使用.就是C&C的BH型号随身耳放,黑色钢制外壳,很漂亮也很坚固,拿在手里颇有分量,体积很小很薄,以ZIPPO打火机作为体积参考最恰当,厚度和ZIPPO相当,宽度正好是两个ZIPPO并排摆放的大小,可以说十分小巧,绝对符合你的要求,比一般的高端MP3播放器要小.再说性能,我是为了我的舒尔SCL5买它的,舒尔SCL5是110欧姆阻抗的耳机,出了名的难推型号,C&C-BH耳放推他十分轻松,效果很好,顿时三频和声场全面打开,音质得到质的提升,尤其是高音,一下子打开了,十分嘹亮,声音延展很远,高音清晰不刺耳,十分难听,低频下潜加深,力度明显提升,而且有空气感,中频甜美圆润.作为升级型号,该耳放还增加了高频、低频、声场增益功能,开启后效果明显,并且有高、低两个阻抗的双耳机输出接口,接在高阻抗接口后,高音有所提升,声音解析度有所增加,低阻抗接口可以推动超高阻抗大型耳机.该耳放定位于中高端,比C&C的BK耳放要好,比C&C的XO2耳放便宜一千元,但是音质相差不大,性价比很高,价格是600元.就选C&C的BH型号耳放吧.我现在出门离不开它了.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一首好歌的完美诠释——关于耳放的二三事 - 简书
下载简书移动应用
写了378082字,被970人关注,获得了5814个喜欢
一首好歌的完美诠释——关于耳放的二三事
作者介绍:。IMP3论坛版主 电音网论坛版主 音响爱好者
耳机放大器,既“耳放”是 HIFI 系统中很常见一个组件。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针对耳机耳塞设计的放大器,负责将前端输入的小信号放大并驱动耳机耳塞工作。但话虽如此,看似简单的耳放里面门道并不少,耳放到底有什么用?选配什么样的耳放?什么样的耳放是好的?今天我就简单谈谈个人对耳放的解读。
从传统的HIFI器材分类的角度上说,耳放是一个更接近前级设计的放大器,即对输入信号以电压放大为主。尽管现在有一些耳放可以同时兼顾功放的一些功能,但大多数情况下,耳放主要提供电压增益,输出电流有限。除此之外耳放还有一些其他特点,是别的产品所没有的,比如:耳机耳塞需求的功率比较小,一般来说回放声压达到 100dB(相当于纺织车间的噪音,120 dB 即达到痛阈,使人耳感到疼痛)已经可以展现比较理想的声音效果。耳放需要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失真度要尽可能低。高信噪比低失真度意味着本底噪音较低以及比较理想的细节回放。耳放输出阻抗范围较宽,目前高品质耳机阻抗差异较大,从 16Ω 到 600Ω 都有,这就要求耳放输出阻抗适应范围尽可能宽。耳放阻尼系数不需要很高,与音箱不同耳机耳塞振动系统质量较轻,谐振时产生的运动惯量较小,不需要放大器具有较低的输出内阻来抑制振膜惯性振动,耳放阻尼系数常在 1~100 之间
好吧,是不是说的很专业,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毕竟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刻板的教条,那么就用大白话说吧。简单地说,任何一个便携播放器或手机之类的能插耳机的东西里面都有一个耳放,它的功能就是让耳机能发出足够大且不难听的声音。因此可以说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耳放,但对于发烧友来说,耳放往往是特指那些独立外置设计的产品。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内置耳放往往已经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但对于喜欢折腾的发烧友来说,内置耳放显然就不够让人满意了。事实上受限于体积、散热、续航等因素,内置耳放的效果往往只能说是马马虎虎,搭配个手机配塞之类的自然没问题,但如果用来驱动高品质耳机耳塞,一个集成的内置耳放显然是无法发挥其全部效果的,而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那些外置耳放了。关于外置耳放的分类比较复杂,比如桌面型的和便携型的区别、电子管器件与晶体管器件的区别、针对高阻抗耳机耳塞设计和针对低阻抗耳机耳塞设计的区别等等,我们还是一样一样的说吧。便携型耳放与桌面型耳放
首先我们说说便携型耳放与桌面型耳放。其实这二者之间没有本质性的区别,由于器件的高集成度和小型化,目前一些便携耳放的音质与以往的产品相比有着较大的提升,再加上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坐在桌子前用台式设备欣赏音乐往往是件很奢侈的事情,所以便携器材也就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选择面也比较宽。常见的经典型号,比如 RSA SR71A(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鸟”)、MEIER-AUDIO 2STEPDANCE 、LISA3 、IQUBE 、PICO ,这些在论坛上讨论的都比较多,价格则从 2000 到 4000 不等。性价比较高的则多是国内厂商的产品,比如飞傲E12A 和斯巴克 C5,都是评价较高的产品。传统的OP+BUF设计的作品——RSA推出的SR71系列耳放
这些产品的音质及特点各有不同,从电路结构上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较为传统的OP+BUF设计的作品,典型代表就是美国RSA推出的SR71系列耳放(产品1),其声音豪放大气,对于电音或摇滚类的乐曲来说是非常合适的选择,但这款耳放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比如声音略显粗糙,同时需要使用9V电池供电,无法进行内部充电等。德国MEIER-AUDIO推出的CORDA系列便携耳放
这类耳放中与SR71 系列齐名的就是德国 MEIER-AUDIO 推出的 CORDA 系列便携耳放,目前已经更新到第三代产品,在它的历代产品中,2STEPDANCE 是讨论比较多的(俗称2SD)。这款耳放使用单 9V 电池供电,但支持机内充电,电压放大及缓冲输出均有 OPA209 完成,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音量调节部分,使用电位器配合电阻阵列,可以做到小音量也完全没有偏音的问题。声音则中正自然细腻,属于原汁原味型的放大器。三通道虚拟地设计——LISA3
200第二类设计则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三通道虚拟地设计,著名的设计有 LISA3、AMB MINI3、PPA 等,其中讨论最多的就是 LISA3 。这款机器体积与一般便携耳放比要大很多,内部使用 2 块 9V 电池供电,同时提供外接电源适配器可供选择,据用户反映,外接电源后声音有明显的提升。这类机器一改以往耳放共用地线的传统,采用地线主动放大,加上左右声道正好是三通道,所以被称为三通道虚拟地。其通道分离度较以往的产品有较大的提高,声音开阔大气,声场表现优秀,只是相应的续航也会短一些。SONY PHA3
除了这些纯耳放之外,目前国内也有一些加入 DA 的便携解码耳放一体机,最著名的就是 SONY 推出的 PHA 系列耳放了,尤其是 PHA3 ,使用目前业界顶尖的 ES9018 芯片负责 DA 转换,耳放则使用TI推出的高品质耳放芯片 TPA6120 ,输出功率强劲,并且支持平衡输出,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耳塞和便携耳机的音质,即使是一些中低阻抗的大尺寸头戴式耳机也有相当不错的效果。台式耳放
相比便携耳放,动辄 5kg 以上的台式耳放无疑是没有什么移动性可言了,但牺牲了移动性的它却留给了设计师更大的发挥空间,一些便携器材上无法使用的器件或技术都可以在台式器材上使用,而且不必担心续航问题,在输出功率上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常见的台式耳放按照电路构架可以分为电子管耳放和晶体管耳放,当然,现在很多产品会兼用两种器件以求达到更好地音质效果。目前主流的产品大多是晶体管或集成芯片的设计,也就是发烧友口中所说的“石机”(石指的是制造器件和新品所用的硅材料)。这类机器的特点是使用寿命长,不用像电子管机(既胆机)那样更换电子管,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以达到 10 年以上的使用寿命。而且输出功率大带载能力强,对于不同阻抗的耳机适应性都很好,无论是高达 600ohm 的拜亚动力T1还是阻抗只有 18ohm 的森海塞尔Amperior,都可以从容应对,尤其是对于那些低阻抗耳机,因为其需要较大的输出电流,这正符合晶体管低电压大电流工作特性。而电子管放大器正好与之相法,其工作特点是高电压小电流,虽然在音色上有一些优势,但电子管寿命较短,每隔三五年必须更换一次电子管,同时工作时发热量较大。不过由于其独特的音色以及高电压输出的特点,所以一些针对高阻抗耳机及静电耳机设计的耳放中仍能见到电子管的身影。莱曼
在晶体管耳放中,莱曼、A1 、SOLO 是进入国内最早的外国产品,其经典的构架和富有特色的声音对国内的耳放市场影响深远。而这三款耳放中又以莱曼影响力最大,其采用 OP+ 晶体管缓冲的设计,线路简洁高效,声音丰满扎实,虽然这是一款较为适合中高阻抗耳机的放大器,但其可调增益的设计使得其驱动中低阻抗耳机也能获得不错的效果,虽然没有那种强大的动态,但无论驱动哪款耳机,莱曼都能提供较为不错的听感,堪称万金油型的作品。德国 SPL 推出的 2730
德国 SPL 推出的 2910 、2730 、1280 等系列耳放也是目前市面上比较热门的产品,但与莱曼不同,其采用了独特的 120V 放大技术,对于驱动中高阻抗耳机来说,SPL 的产品无疑是目前最优秀的代表。同时作为专业音频器材制造厂商,SPL 耳放声音纯净自然真实无染,这种声音在民用厂商的产品中是很少见的,如果你使用高阻抗耳机,并且希望得到一个真实的重放效果,那么 SPL
推出的耳放无疑是最佳选择。铁三角的 HA5000
而对于低阻抗耳机来说,铁三角的 HA5000 就不得不提了。这款耳放输出内阻达到 0.1Ω ,极低的输出内阻意味着即使驱动 32Ω 耳机也能提供强大的控制力,配合大电流甲类设计,如果你使用这类低阻且难推的耳机,那么HA5000是非常值得一试的。它的声音具有典型的铁三角式调音,有一种独特的粘滞感,声音绵软柔和,搭配 W5000 耳机重放人声的效果让人难以忘怀。Audio Valve RKV
电子管耳放目前可选择比较少,且大多是国内厂商的作品,比较典型的是小不点系列胆放,但说到有特色的作品,那就非
Audio Valve RKV 不可了,这是一款德国制造售价超过 1W 的电子管耳放,使用三极五极复合管 PCL805 构成 SEPP 输出。声音上亦具有典型的电子管味道,细腻大气,虽然没有一些晶体管耳放电光火石般的动态,但在音乐性上,RKV 无疑是更胜一筹的。什么样的耳放是好的,这是个很难说的问题,但在确定了要买耳放而且知道要买什么样的耳放之后,如何找一个好的耳放就是很重要的问题了。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挑一个贵的就行了”但 HIFI 名厂的作品其本身品牌溢价就比较高,以声音而论未必就一定强于那些小厂的产品,这时我们就需要关注一下耳放的参数了。信噪比也就是 SNR ,简单地说信噪比越高的机器底噪越小,在不接入音源的情况下,高信噪比的机器可以做到音量全开却没有一点噪音,当然,这样的机器价格也是相当惊人的,但大多数情况下信噪比越高越好,目前普遍公认的中高端耳放其信噪比应该达到110dB以上。失真度,也就是 THD,其由多个组分构成的,已有明确定义和测试方法的有谐波失真、交越失真、削波失真、相位失真、瞬态互调失真等,这些失真中有的对声音影响不大,比如偶次谐波失真,但有的如瞬态互调失真(即 TIM )对声音影响就比较大。简单地说,失真越低声音越纯净,也越接近录音时的效果。目前顶级器材失真已经可以< 0.0001% ,常见的中高端耳放失真普遍< 0.01% 。输出功率由于每家的算法都不一样,所以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测试条件和测试标准得到的输出功率差异是比较大的,可以这么说,除了一些特殊设计(比如只针对高阻抗耳机)的产品之外大多数中高端耳放的输出功率都足以驱动目前在产的这些耳机产品,你所需要的只是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喜好的产品即可。
耳放对于每一个玩耳机系统的发烧友来说都是必备的,然而一个好的耳放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开始,还有解码、转盘等更多的烧货等待着我们,让我们一起跳进这一个又一个的的HIFI大坑吧。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被以下专题收入,发现更多相似内容:
· 11984人关注
专注于分享音乐及试听体验。其他与音乐相关的东东呢?当然可以!
· 1441人关注
各种日常生活的购物指南。(服装类参见穿衣时尚;首饰、鞋帽、化妆品和箱包参见粉妆扮靓)
· 15人关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选择支付方式:查看: 2595|回复: 29
在线时间453 小时
阅读权限40
注册会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本帖最后由 baxy 于
00:57 编辑
刚做了个小耳放,见电路图和照片
Headphone Amplifier.gif (6.7 KB, 下载次数: 5)
00:42 上传
P1_____________22K& &Log Potentiometer (Dual-gang for stereo)
R1____________560R& &1/4W Resistor
R2,R3__________10K& &1/4W Resistors
R4_____________12K& &1/4W Resistor
R5,R6___________2R2&&1/4W Resistor
R7_____________22R& &1/2W Resistor
C1______________1&F& &63V Polyester Capacitor
C2,C3,C4______100&F& &25V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C5_____________22pF& &63V Polystyrene or Ceramic Capacitor
C6_____________22&F& &25V Electrolytic Capacitor
IC1___________LM833 or NE5532 Low noise Dual Op-amp
Q1,Q3_________BC337& &45V 800mA NPN Transistors
Q2,Q4_________BC327& &45V 800mA PNP Transistors
电源部分元件
R8______________2K2&&1/4W Resistor
C7,C8________2200&F& &25V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D1____________100V 1A Diode bridge
D2____________5mm. or 3mm. Red LED
IC2___________A Positive voltage regulator IC
IC3___________A Negative voltage regulator IC
T1____________220V Primary, 15 + 15V Secondary 5VA Mains transformer
基本按照图纸做,改动了几个元件:
1, P1没有22k的,用的50k双联
2, 没有BC337和BC327,用2N1代替
3, R5,R6用1R5代替
4, R7用5R1代替
5, 空载时检测电源输出电压+/-22V左右(交流+/-16V),去掉了。改用78L15和79L15,且放在了运放前面,所以运放工作电压为+/-14.9V
问题出来了:
空载时,电路电压都正常,但一二十秒后,Q3和Q4明显发烫,无法稳定工作。接负载一样,没一会就烫的不行
Q3,Q4放大倍数150左右
检查接线应该ok,请教高手这是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不胜感激!
IMG_829.jpg (73.29 KB, 下载次数: 7)
00:42 上传
IMG_843.jpg (98.85 KB, 下载次数: 7)
00:42 上传
IMG_809.jpg (36.17 KB, 下载次数: 6)
00:41 上传
在线时间453 小时
阅读权限40
注册会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还有Q1和Q2没有,就用1N4148代替了
电路图出处:
在线时间111 小时
阅读权限50
论坛游民, 积分 1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 积分
论坛游民, 积分 1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 积分
经验128 点
金钱124 ¥
R5,R6的阻值换大些。
0.6V / R5 = 0.6 / 2.2 = 0.273A = 273mA
这样的话,该甲类的静态电流有点大。
另外,C6也可以换大些容量的。
在线时间2805 小时
阅读权限100
罗宾汉, 积分 26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73 积分
罗宾汉, 积分 26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73 积分
经验2627 点
金钱2583 ¥
楼上说的对,或者改动下,把4个4148去掉2个,影响不大
在线时间509 小时
阅读权限50
职业侠客, 积分 9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 积分
职业侠客, 积分 9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 积分
经验917 点
金钱910 ¥
自激了,调整反馈并联的电容
在线时间2127 小时
阅读权限100
罗宾汉, 积分 47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40 积分
罗宾汉, 积分 47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40 积分
经验4760 点
金钱4332 ¥
俺做的话放就是这电路,Q1/2一定要用和Q3/4相同的型号,你用了二极管替代,跟Q3、4配合不好,工作点高了,成了甲类。
在线时间4859 小时
阅读权限120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经验2132 点
金钱1956 ¥
Q1、Q2的接法,每个管子相当于一个二极管,看到制作的图片,好像每路有4个IN4148........
在线时间453 小时
阅读权限40
注册会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岁月声响 发表于
R5,R6的阻值换大些。
0.6V / R5 = 0.6 / 2.2 = 0.273A = 273mA
这样的话,该甲类的静态电流有点大。
谢谢回复!
我试着把R5,R6改大一点看
C6的作用是什么?改大些会怎样?
在线时间453 小时
阅读权限40
注册会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wangrb 发表于
自激了,调整反馈并联的电容
谢谢回复!
请问这个电路自激是如何产生的? 怎么解决?
我R4用10k,R1用620,增益大概16倍,原电路22倍有些大
C5取值多少比较合适?
在线时间453 小时
阅读权限40
注册会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狂躁的刺猬 发表于
俺做的话放就是这电路,Q1/2一定要用和Q3/4相同的型号,你用了二极管替代,跟Q3、4配合不好,工作点高了,成 ...
谢谢回复!
用1N4148代替应该是可以的吧
兄弟能告诉你那个话放推挽电路怎么取值的吗?谢谢!
在线时间453 小时
阅读权限40
注册会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牛哥 发表于
Q1、Q2的接法,每个管子相当于一个二极管,看到制作的图片,好像每路有4个IN4148........
谢谢回复!
Q1,Q2用1N4148代替(替PN结),一替一,每路2个二极管,一共用了四只
在线时间453 小时
阅读权限40
注册会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yidayong6 发表于
楼上说的对,或者改动下,把4个4148去掉2个,影响不大
谢谢回复!
每路用了2只4148
在线时间4350 小时
阅读权限50
职业侠客, 积分 8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 积分
职业侠客, 积分 8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 积分
经验886 点
金钱830 ¥
baxy 发表于
谢谢回复!
每路用了2只4148
每路用了2只4148,没问题。C6几十 P,看看4148是否极性安装反了。音量电位器中心头应该串接个电阻。
在线时间3168 小时
头像被屏蔽
经验5593 点
金钱5531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105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2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2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 积分
经验207 点
金钱193 ¥
楼主是高手啊,看起来不错!
在线时间111 小时
阅读权限50
论坛游民, 积分 1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 积分
论坛游民, 积分 1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 积分
经验128 点
金钱124 ¥
baxy 发表于
谢谢回复!
我试着把R5,R6改大一点看
C6的作用是什么?改大些会怎样?
改大点可以减少失真。
在线时间111 小时
阅读权限50
论坛游民, 积分 1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 积分
论坛游民, 积分 1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 积分
经验128 点
金钱124 ¥
baxy 发表于
谢谢回复!
Q1,Q2用1N4148代替(替PN结),一替一,每路2个二极管,一共用了四只
我在3楼那里搞错了,这是个乙类的放大。
在线时间111 小时
阅读权限50
论坛游民, 积分 1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 积分
论坛游民, 积分 1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 积分
经验128 点
金钱124 ¥
狂躁的刺猬 发表于
俺做的话放就是这电路,Q1/2一定要用和Q3/4相同的型号,你用了二极管替代,跟Q3、4配合不好,工作点高了,成 ...
我觉得是这个原因。PN结的压降不同。1N4148如果达到0.6V,而三极管的PN结是0.3V的话,就成了甲类。
本来是个乙类的。
在静态无负载时,用万用表测量一下 R5 两端的电压,就能够知道静态电流是多少了。
在线时间453 小时
阅读权限40
注册会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岁月声响 发表于
我觉得是这个原因。PN结的压降不同。1N4148如果达到0.6V,而三极管的PN结是0.3V的话,就成了甲类。
刚刚测了一下Q3,Q4发射极静态电流,基本在1.6~1.8 ma
在空载下测试(没有接运放和耳机),两对推动管30秒左右还是开始发热严重。
接上运放,可以发声,但声音比较小,三极管迅速发烫。
是不是自激了?如何改进啊?谢谢!
在线时间509 小时
阅读权限50
职业侠客, 积分 9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 积分
职业侠客, 积分 9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 积分
经验917 点
金钱910 ¥
baxy 发表于
谢谢回复!
请问这个电路自激是如何产生的? 怎么解决?
我R4用10k,R1用620,增益大概16倍,原电路22倍 ...
从不加到33p慢慢试,这个影响因素多,不好直接说用多大的
Powered by推荐到广播
7651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古月二木)
(不会拒绝先生)
(天都黑了)
(瑟瑟不语)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资小型suv哪款最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