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ideapad310s 14310s14ast报价

  鲜花烂漫,掌声热烈。公司高管频频举杯力图营造出一个欢乐的气氛,但AST公司老员工眼里闪烁着泪花,伤感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曾乘东方快车的AST:联想在此掘得第一大桶金
2014年26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鲜花烂漫,掌声热烈。公司高管频频举杯力图营造出一个欢乐的气氛,但AST公司老员工眼里闪烁着泪花,伤感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中国论文网 /1/view-6066905.htm  这是日,AST在北京举行“共创未来”庆祝酒会,向业界全面介绍三星电子并购AST过程及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时为AST主管亚太区的高级副总裁朱薰宣布:AST在中国将重新夺回“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桂冠,而在世界范围内,将重新向“世界PC业五强”发起冲击。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个目标最终化成了泡影。   芝麻开门的东土   AST成立于1980年,中文名是虹志。公司三位创始人中有两位是华人,一个叫黄朝虹,英文名Albert Wang,一个叫袁志坤,英文名Tom Yuen,“虹志”便取自这两位华人的名字。第三位创始人为桂颂飞,英文名字为Safi Qureshey,是巴基斯坦人。AST取自三位创始人英文名字的首字母。AST起初生产内存扩充卡,1986年起开始转向生产PC。   日,英特尔386处理器发布,但PC领域的龙头IBM一直在286打转,没有进军386的迹象。因为IBM当时正在内部开发自己的286,因此不愿意接受英特尔的386。IBM的拒绝对英特尔当然是个重大打击,但这种挫折感很快传递回IBM,因为英特尔转而扶持兼容机厂商生产386电脑,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康柏,而转向PC的AST无疑也搭上了这班快车。   “没有什么比时机成熟的理念更强大了。”这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一句话。   AST自1987年开始尝试进入中国市场,次年就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应该说AST成立不久,就将目光投向勃勃兴起的中国市场,是有着谋全局的战略视野。   此时的中国市场,虽然已有长城电脑的小荷崭露尖尖角,但其较低的产能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国人追求洋品牌的心态此时正烈。一时间它成为国内销售商争相代理的对象。   “当时,中关村一半以上的公司都在卖AST。”后来曾任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副总裁的赵威说,方正的PC团队做起初也是代理AST,成为AST PC中国最大的代理之一。   而日后成为中国PC市场上的重量级选手,并左右世界PC市场格局的联想,在当时其业务重点也是代理国外品牌。在PC方面,他们的合作伙伴就是AST。联想利用其在香港的合作平台,不仅通过自己的渠道销售AST,还作为总代理给国内其他代理商供货,联想香港平台一度几乎垄断了AST在国内的市场。联想还给AST电脑装配了联想汉字系统,这种当时少有的杀手锏,推动了AST电脑在中国市场上的旺销。   联想公司创始人柳传志回忆:“AST好卖得不得了,张立基(联想香港AST代理业务负责人)他们狂得不行,所有的人都求他们。直到年,康柏都被AST压在底下。”在东方这片热土的滋养下,AST的业务蒸蒸日上,到1993年,公司全面转向PC制造业务,当年的年营业额做到了25亿美元,一跃进入世界PC业前五名,并成为“幸福500家”企业之一。AST公司上下开始洋溢着有些轻慢的欢乐气氛,其紧盯中国市场的目光开始变得游移。   风暴下的绿洲   1990年,AST花巨资收购了Tandy公司的PC制造部门,想提升制造能力,进而扩大市场份额,它制定了快速登上世界PC业前三名的目标。这个战略布局没有问题,可是交易完成后,董事会进入了漫无休止的人事重组之中。   此时,AST的竞争对手正虎视眈眈。康柏感觉到486电脑销售大潮的来临,于是打出低价竞争的第一枪,降价幅度达30%以上。   AST对这一轮销售热潮虽有所感觉,但高层陷入内部重组纠葛中,应战仓促。他们被迫跟着调低价格,由于花巨资并购的Tandy的PC制造部门与AST整合不充分,产能跟不上销售的步伐,AST销售人员处于无货可卖的局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消费者直奔康柏而去。面对销售部门带来的巨大订单压力,AST制造部门加速采购英特尔486 CPU芯片,赶制486电脑,而没有理会英特尔奔腾(Pentium)芯片研发进程和评估其推出后的影响。当时,刚问世的奔腾处理器体积偏大,速度也不够快。这让许多厂商初期对它的发展前景看淡。   当AST 486电脑大批赶制出来时,已将自己的486电脑库存消化完并在市场上已大有斩获的康柏,转而配合英特尔针对奔腾的宣传攻势,向大量消费者灌输“买奔腾,过圣诞”的观念,AST的486电脑的市场需求被迅速冻结。   “暗雪迷征路,寒云隐戍楼。”1994年3月,AST账面出现赤字,大批486电脑积压在仓库中,沉淀了大量宝贵的资金。   AST经受的此轮风暴也波及到中国市场,据《中国计算机报》当年的报道称,在海淀怡宾楼旁边经营餐饮的一位商人,把自己花费十年时间挣下来的100万元买了一批AST电脑。当他从老家过完春节回到北京后,发现那一批存在库房里、原指望 “可以发大财”的机器居然身价大跌,“价格降了近三分之一”。   但从整体而言,中国市场仍为AST提供了坚实的防冲垫。因为那时候中国消费者拿到的产品往往比欧美市场的主流机型晚一代,中国市场可以有一段时间消化AST美国库存的486电脑。   1995年初,一份大规模中国市场调查结果公诸于众,在电脑这一领域,所涉及到的三个调查内容,“您心目中的名牌”、“您已购买的产品”、 “1995将打算购买的产品”,AST均名列第一。当时AST已分别在北京、上海、西安、沈阳、成都等地建立办事处,并在天津设立了AST中国总部,并同当地的办事处与代理商、销售商一道,建立了一批培训服务中心及特约授权维修服务中心。   需求旺盛的中国市场,麾下代理商的强悍推广能力,似乎可以成为AST再次翻牌的重要资本。   盟友代驶的快车正在失控   “我们要走AST的道路。”1988年10月,柳传志在联想内部这样说。
  早在与AST合作初期,联想就有了通过代理AST从中学艺,逐步让公司拥有生产PC能力的企图。AST觉得和联想在销售上珠联璧合,但对它的“野心”了解不多。   1989年初,联想高管李勤、柳传志与AST高层开始商讨推出“AST联想”联合品牌PC,AST认为当时中国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在技术上和自己合作,就是说它认为联想不够格。李勤称联想肯定要生产属于自己品牌的PC,找到AST是因为双方已愉快地合作了两年。他话锋一转,称即便AST不愿意,联想也要推出自己品牌的PC,虽然这样对双方未来的合作可能会产生影响。会谈没有结果。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这可能是AST深植中国市场,并得以持续发展的一次良机,但它当时主要是把中国当成一个纯粹的销售市场。   李勤回到联想后,在会上宣布只留一部分销售力量继续做AST代理业务,而把主力队伍全部转向联想电脑的生产、采购和销售。柳传志说:“我们可以有三种结局,把自己的做好了,AST也没有丢,这是上局;把自己的做好了,却把AST丢了,这是中局;自己的没有做好,把AST也丢了,这是下局。”   不过,对于柳传志来说,随后事情的进展比较顺利,虽然联想开始推广自己的品牌,但其AST代理业务仍不错。于是,AST也就迁就了联想,甚至拒绝另外一家后来在中国PC市场也举足轻重的方正公司递过来的橄榄枝。   联想敢于冒着丢失AST代理业务的风险推出自己的品牌,而AST不敢冒得罪联想的后果接受方正的请求,在这个合作联盟里,谁处于主导地位一目了然。遭到AST拒绝的方正转而成为DEC PC的总代理。   当时,在中国市场上,像联想柳传志一样想的还有同创集团总裁王荣之,他也把经销AST作为了市场的敲门砖,通过代理AST电脑建立起同创的市场体系,最终推出了自己的品牌电脑。   像方正赵威一样行动的则有佳都公司的创始人刘伟,他曾经把AST代理业务做到了华南地区最大,但察觉到此项业务不能适应公司未来的发展,就转而选择IBM作为主要合作伙伴。   为什么AST的代理商逐渐对它产生了离心力?除合作伙伴的“野心”外,AST在商业模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产品推广和市场拓展方式比较粗放,有很大隐患。   日,AST董事长兼CEO桂颂飞让出CEO一职后,接任的伊恩?德瑞一度给AST带来了希望。他拟定了一个振兴AST的计划:进一步搞好与代理的关系,努力使他们更愿意与AST做买卖;快捷地采用新技术,即使最重要的零部件如主板、显示卡等,也不一定非要自己研制,公司要尽一切可能地快出新品;全线产品压上,薄利多销,力争在新产品上市四个月内赚回利润。   德瑞的计划推行了不到三个财季,AST状况有所改变,但收效不大。不久,在已入主AST的大股东韩国三星的主导下,德瑞很快被解职。继任CEO的金荣洙推行“利润中心”论,不再执行AST原有的薄利多销的路线。1997年5月,金荣洙也离职,三星集团的一位老臣接任。   从1995年韩国三星介入AST起,走马灯似地换将给公司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AST中国区相对稳定,虽然诸多问题逐渐浮现,但AST中国区团队还是将“PC市场占有率前三”的荣誉保持到了1996年。   弥留之际   虽然大洋彼岸的AST美国总部,对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从来没有通盘考虑过,但AST中国区自己还是进行了一些本地化的尝试,并力图融入中国社会中。   在拒绝联想提出的共推联合品牌的计划后,AST一度回头找到联想,试图生产联合品牌的PC。李勤对他们说:“市场,你们比我清楚,时机特别重要,时过境迁,这事再谈也没有什么意义。”正所谓:“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AST在1993年投资1600万美元,在天津合资生产电脑。时为AST公司北京代表处市场部经理戴丹表示,希望中国政府对于合资企业也应视为民族工业的一部分,对其发展予以关注。   日,在安静幽雅的信苑内,包括AST公司在内的十几家国际知名厂商的代表参加了由《中国计算机报》举办的国际企业本地化研讨会。会上,AST公司中国业务总监陈日成表示:“AST进入中国的10多年的成功历程,已从某个角度证明了国际企业本地化的重要性。从286到Pentium Pro产品,从台式机到服务器、笔记本电脑,AST都与中国IT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推广AST产品的同时,也将相应的生产技术介绍到中国。目前,AST在东莞工厂的年生产能力已达到50万台,AST先进的生产程序、工艺流程和管理方式都在这里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AST中国公司的努力,其美国总部或者看到了,或者没看到,但就像在失败了战役中赢得了一场局部的战斗那样,已无关紧要了。1996年底,三星获得AST的50%股权之后,更换了公司大批的高层管理人员和决策层,由韩国人主导公司走向。美、韩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管理思维,为公司的发展增添了困难,进一步消耗了AST受损的元气。随后,三星电子又全面收购了AST。   三星收购AST时,联想还不想放弃AST代理业务。但当时三星的高管对中国市场根本不了解,甚至不知道AST在中国的销量高于美国。他们来中国时,对代理商傲慢的态度刺痛了此时羽翼已丰的联想。“当时我们就说:我们不做AST总可以了吧!”柳传志回忆。   并入三星的AST员工还在尽力维持着,时为AST服务部主管的王永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认为三星并购AST后,除了进一步对AST进行财务方面的支援外,更主要的是把一些在三星行之有效的好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经验带过来。”   时为AST的高级客户经理彭岩说:“三星过来以后,我们在一些观念上会有相应的改变,比如说更注重整个企业整体运作的协调性和整体收益的均衡性,在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更看重整个公司的整体效益。至于对我们个人的影响,我们一直都在说,如果AST的调整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我们个人的发展前景更光明了。
  《崩溃》一书的作者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曾经说过:“一旦方向开始改变,即使是错误的改变,它也往往披上正确的外衣,俨然一副稳操胜券的模样。”   三星并购AST后,一度出现有利于中国区的发展,并有依仗中国区打翻身仗的苗头。   1997年6月初,为降低管理运营成本、消肿机构、减少行政层次、轻装上阵,AST宣布,宣布了全球裁员25%的计划;同时,由于AST北亚区(特别是中国市场)保持业绩增长且发展前景广阔,AST总部决定实行倾斜政策,以中国区为主的北亚区员工非但不减,反要适当增员。AST产品开发也由过去亚太区统一负责转向中国区针对本地市场自行开发适销产品,在机型的技术、系列上将更突出地域特色,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当时,AST北京办事处的员工满含深情地说:“希望到1998年,AST重铸辉煌,向榜首冲击。”   奇迹会发生吗?   盖棺定论   然而,形势急转直下。   1997年12月,AST宣布再一次改组,此次变故导致AST近3000名员工中的37%遭到解雇。AST的CEO在一份声明中说:“AST以前改组是成功的,不过还不充分。”   AST PC全球市场份额由1996年的1.8%下降为1997年第三季度的0.8%。AST高管汤姆?斯科特坦承在过去的几年中,公司的冒险行事使得公司四面出击,失去了目标。1999年1月,佰德公司创始人本尼?阿拉格姆从三星手中买下AST的品牌及其知识产权。   在《商业周刊》1999年9月的一篇评论文章《什么样的PC公司能够幸存》一文中,作者嘲笑了阿拉格姆企图复活濒临死亡的AST公司的计划。不过阿拉格姆复活AST的企图已与中国市场无关了,早在一年前的日,AST已关闭中国地区大部分办事处。   黄主琦是AST中国区最后一任负责人,他在1997年6月一度辞职,后被公司方面再三挽留之后,于当年8月重回岗位,并坚守到最后。   据说他这样做,是为了能让跟随他多年的老员工能有个较好的归宿。他的一名忠实的部下一直陪伴着他,在最后的日子里,这名下属给黄主琦发过一个Email,大体意思是:“一个战士最好的下场是死在一位英雄的剑下,请你赶紧过来杀了我吧。”这名下属的意思是让黄裁掉他,而黄在给他的回信中只有一句话:“我下不了手!”   最后的时刻到了,AST中国区的大部分员工成为国内外电脑公司争相争夺的宝贵财富,他们散落到IBM、DELL、HP、康柏、联想、长城、同创、方正等一大批PC厂商中。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联想Y50-70AM-ISE
联想Y50-70AM-ISE 别名:Erazer Y50-70AM-ISE15.6英寸游戏影音本,跑车型设计金属外壳,酷睿四代i7四核,4K UHD高清炫彩屏,配红黑背光键盘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FirstScreen >>> -->
本地服务:
商家报价: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ParamPerformance >>> -->
四核心/八线程
显卡类型:
双显卡(发烧级独立显卡+集成显卡)
显存容量:
电池类型:
续航时间:
5小时左右,视具体使用环境而定
浏览了该产品的用户还关注: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ExtraPriceOld >>> -->
联想 Y50 全部型号
Intel 酷睿i5 4210H
商家最低价
型号配置差异
& 5999[停产]
& 5999[停产]
& 6800[停产]
& 6899[停产]
Intel 酷睿i5 4200H
商家最低价
型号配置差异
& 6950[停产]
Intel 酷睿i7 4710HQ
商家最低价
型号配置差异
& 8300[停产]
Intel 酷睿i7 4720HQ
商家最低价
型号配置差异
& 7699[停产]
& 7700[停产]
& 8499[停产]
& 9500[停产]
暂无相关产品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RelDocV31 >>> -->
这些年来,“彪悍的小Y”在主流用户群体中可以说是无人不知...
5篇 资讯必读
【山西省孝义市行情】联想Y50-70AM-ISE,家庭影音游戏本,整...
5篇 行情必读
蓝屏党来帮帮我吧,电脑现在蓝屏全看它心情,画图画的心虚啊...
4篇 晒单必读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EvaPic >>> -->
>> PART:DetailVer3/Part/Review/ReviewDetail >>> -->
>> PART:DetailVer3/Part/Review/ReviewPosterPart >>> -->
评分表达您的观点
简洁概括您对该产品的感受,分享更多内容,可选择高级点评
有机会获得奖励
哇塞您的点评好用心,去中记录吧!
上传图片(0/9)
>> PART:DetailVer3/Part/AskBbs/AskBbs >>> -->
以前玩游戏cpu62度左右,换了固态后接近70度了,正常吗?难道是换了固态,读取速度快以前玩游戏cpu62度左右,换了固态后接近70度了,正常吗?难道是换了固态,读取速度快...
浏览(2396)
我不知道为什么,玩游戏就变的很卡了!!大神帮帮我啊!!谢谢...
浏览(1158)
常见问题:
& & 这款笔记本性能还是很不错的,采用Intel 酷睿i7 4710HQ和860M独显,性能强悍,但是价格也是8600元比较贵。联想Y50-70AM-...
LV2 编辑专家
开机慢可能是开机启动项太多了,减少不必要的开机启动项试试。开机声音大,可能是风扇的灰尘多了,需要清理下,自己有技术的话,可以自己拆开清理,担心的话,就去维修店清理吧。最后的...
LV3 特聘专家
是否只温度过高导致,您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1、用磁盘清理,清除系统垃圾文件。2、查杀病毒和恶意软件。3、检查散热通风口是否清洁。4、使用环境温度是否偏高,可以尝试垫高笔记本保...
LV3 特聘专家
.cn/notebook_advSearch/subcate16_1_m160-s_0_1.html?#showc...
LV3 特聘专家
Synaptics触摸版驱动确实可是实现,但联想官网上提供的触摸板驱动并没有这个功能。所以,想要实现,需要更换一下驱动版本,但后再安装两个注册表文件即可。点击下载:Syna...
LV2 编辑专家
你可以参照这个帖子:.cn/q/9630.html
LV2 编辑专家
[ 停产 2016-0...]
小提示:可以选择产品进行切换哦
神舟战神Z7-SL7S4
正在进行PK
华硕ROG S5VT6700(8GB/1TB/6G独显)
正在进行PK
Alienware 15(ALW15ED-1718)
正在进行PK
联想Y700-15ISK-ISE(尊享版)
正在进行PK
Terrans Force X599 980M 47K
正在进行PK
[ 停产 2016-0...]
小提示:可以选择产品进行切换哦
联想Y50p-70-ISE
正在进行PK
华硕FX50JK4200
正在进行PK
联想Y700-15ISK-ISE(旗舰版)
正在进行PK
华硕FL(8GB/1TB/2G独显)
正在进行PK
戴尔Inspiron 灵越 14 7000系列 游匣7000 赤红(INS14PD-1848R)
正在进行PK
[ 停产 2016-0...]
小提示:可以选择产品进行切换哦
联想Y50p-70-ISE
正在进行PK
华硕FX50JK4200
正在进行PK
联想Y700-15ISK-ISE(旗舰版)
正在进行PK
华硕A555LD4210(4GB/1TB)
正在进行PK
Acer VN7-591G-57J5
正在进行PK
与其他产品进行PK: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RelPros >>> -->
笔记本电脑桌
无线上网卡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Drive >>> -->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PossibleInterest >>> -->
同系列,同品牌
月销量1004
同系列,同品牌
月销量1004
同系列,同品牌
月销量1004
同品牌,同笔记本重量
同系列,同品牌
月销量1004
同品牌,同摄像头
好评率100%
同品牌,同摄像头
>> PART:PluginVer3/Rank/Manu >>> -->
>> PART:PluginVer3/Rank/Pro >>> -->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AdZPlusGoods >>> -->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LastProTbl >>> -->
>> PART:PluginVer3/Rank/Pro >>> -->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AboutManu >>> -->
联系电话:800-810-8888
官方网站: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创业路6号逝去的AST:联想第一大桶金发掘地
10:30 共计次阅读 来源:话题2009&<em id="num_num_
鲜花烂漫,掌声热烈。AST老员工的眼里闪烁着泪花,伤感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虽然公司高管频频举杯力图营造出欢乐的气氛。这是日,AST在京举行“共创未来”庆祝酒会,向业界全面介绍三星电子并购AST过程及AST未来战略。时任AST主管亚太区的高级副总裁朱薰宣布,AST在中国将重新夺回“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桂冠。历史告诉我们,这个目标最终化成了泡影。AST中国区办事处曾在友谊宾馆长期办公▲芝麻开门的东土1993年,后来成为佳都集团董事长的刘伟,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台从香港转口进来的AST机器上,留下了美国公司的标签。以往的产品上这类标签都被撕掉了,他们顺藤摸瓜,逐步与美国的销售商和上游供应商建立了联系,从而掌握了AST的一手资源。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在中国市场,销售AST电脑利润丰厚。在当时如果有更好的进货渠道,利润甚至可以说是惊人的。此时的AST在中国经销商的眼里,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AST最早由三位亚裔人士创办,成立于1980年,又名虹志公司。三位创始人中有两位是华人,一位叫黄朝虹,英文名Albert Wang,一位叫袁志坤,英文名Tom Yuen,“虹志”取自这两位华人的名字。第三位创始人为桂颂飞,英文名字为Safi Qureshey,巴基斯坦人,AST取自三位创始人英文名的首字母。AST公司起初生产内存扩充卡,1986年起开始转向PC机生产。日,英特尔386处理器发布。新技术和新设计使得386的速度不仅是286的3倍,也比当时32位处理器快两倍。1986年,PC业的王者IBM一直在286打转,没有进军386的迹象。IBM的拒绝让英特尔转而扶持兼容机品牌厂商生产386电脑,而转向PC的AST无疑也搭上了这班快车。AST自1987年开始尝试进入中国市场,1988年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此时的中国市场,虽然已有长城电脑的小荷崭露尖尖角,但其较低的产能尚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与IBM等国际品牌相比,AST是美国品牌,且价格有优势,利润空间丰厚,一时间成为国内销售商争相代理的对象。“当时,中关村一半以上的公司都在卖AST。”后来曾任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副总裁的赵威说。方正的PC团队起初也是代理AST,半年做了5000多万元的销售额,成为AST 在中国最大的PC代理之一。而日后成为中国PC市场重量级选手,并在今日能够影响世界PC市场格局的联想,当时尚无相关部门颁发的PC生产许可证,重点业务是代理国外品牌。联想利用其在香港的合作平台,代理AST电脑,不仅通过自己的渠道销售,还作为总代理给国内其他代理商供货。联想还给AST电脑装配了联想汉字系统,这种在当时少有的杀手锏,助力AST电脑在中国市场上的旺销。柳传志曾回忆道:“AST好卖得不得了,张立基(联想香港AST代理业务负责人)他们狂得不行,所有的人都求他们。直到年,Compaq都被AST压在底下。”在东方这片热土的强有力滋养下,AST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到1993年,AST公司全面转向PC制造业务,当年公司年营业额做到了25亿美元,一跃进入世界PC业前五名,并成为“幸福500家”企业之一。整个公司洋溢着有些轻慢的欢乐气氛,公司创业初期盯着中国市场的目光开始变得游移。风暴下的绿洲在市场需求迅速扩大的背景下,1990年AST花巨资收购Tandy的PC制造部门,目的是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制造能力。同时,AST制定了快速登上世界PC业前三名的目标。这个战略布局没有问题,可是交易完成后,管理层进入了漫无休止的人事重组之中。此时,AST的竞争对手正虎视眈眈。Compaq、DEC等公司已洞察到了新一轮486机销售大潮的来临。Compaq打响低价竞争的第一枪,降价达30%以上。AST对这一轮销售热潮虽有所感觉,但高层限于内部重组纠葛中,应战仓促。由于花巨资并购的Tandy的PC制造部门与AST原有的制造部门整合不充分,产能跟不上销售步伐,AST销售人员处于无货可卖的局面。面临巨大订单压力,AST制造部门加速采购英特尔486 处理器,赶制AST 486电脑,而没有理会Intel Pentium芯片研发进程和评估其推出后的影响。当AST 486电脑大批赶制出来时,已消化完486电脑库存并在市场上已大有斩获的Compaq等公司,转而配合英特尔针对Pentium的宣传攻势,向消费者灌输“买Pentium,过圣诞”的观念,AST 486电脑需求迅速下降。1994年3月,AST账面出现赤字,大批486电脑积压,沉淀了AST大量宝贵的资金。AST经受的此轮风暴也波及到中国市场。据《中国计算机报》当年的报道称,在海淀怡宾楼旁边经营餐饮的一位商人,把自己近十年时间积累的100万元购进一批AST电脑。当他从老家过完春节回到北京后,却发现那一批原指望 “可以发大财”的机器居然身价大跌,“价格降了近三分之一”。但从整体而言,中国市场仍为AST提供了坚实的缓冲垫。因为那时候中国消费者拿到的产品往往比欧美市场的主流机型晚一代,中国市场可以有一段时间消化AST美国库存的486电脑。1995年初,由国内三家大的新闻单位组织的大规模市场调查结果公之于众。在电脑这一领域,所涉及到的三个调查内容&#8212;&#8212;“您心目中的名牌”、“您已购买的产品”、 “1995将打算购买的产品”,AST均名列第一。当时AST已分别在北京、上海、西安、沈阳、成都等地建立办事处,并同当地的办事处与代理商、销售商一道,建立了一批AST培训服务中心及AST特约授权维修服务中心。动力十足的中国市场,麾下主流代理商的强劲势能,似乎可成为AST翻牌的重要资本。盟友代驶的快车正在失控“我们要走AST的道路。”1988年10月,柳传志在联想内部讲话时这样称。早在与AST合作初期,联想就有通过代理AST,并从中学艺,逐步让公司拥有生产个人计算机能力的构想。1989年初,联想高管李勤、柳传志与AST高层探讨“AST联想”联合品牌PC事宜,AST方面认为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在技术上和AST合作。李勤称,联想肯定要做包含自己品牌的PC,和AST协商,是因为同AST合作了两年,合作愉快。即便AST不愿意,联想也要出自己品牌的PC。会谈没有结果。今天回过头来看,这可能是AST深植中国市场,并得以持续发展的一次良机,但AST当时只是把中国当成一个纯粹的销售市场。李勤回到联想后,在会上宣布只留一部分销售力量继续撑着AST代理业务,而把主力队伍全部转向联想电脑的生产、采购和销售。柳传志说:“我们可以有三种结局,把自己的做好了,AST也没有丢,这是上局;把自己的做好了,却把AST丢了,这是中局;自己的没有做好,把AST也丢了,这是下局。”随后事情的进展比较顺利。虽然联想推着自己的品牌,但其AST代理业务也不错。AST似乎也就迁就了联想,甚至拒绝另一家后来在中国PC市场也举足轻重的方正公司递过来的橄榄枝。后来曾任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副总裁的赵威回忆说:“我们曾经和AST提过,希望AST能把方正和联想放在同等的地位看待。我们的理由是我们和联想一样都是全国著名的公司,都有一个全国性的分销体系。但AST的意思是,这件事情不可能。”联想敢于冒着丢失AST代理业务的风险推出自己的品牌,而AST不敢冒得罪联想的后果接受方正的请求,在这个合作联盟里,谁处于主导地位一目了然。遭到AST拒绝的方正转而成为Digital PC的总代理。像方正赵威一样行动的还有佳都的刘伟。刘伟曾经把AST代理业务做到了华南地区最大,但察觉到此项业务不能适应公司未来的发展,就转而选择IBM作为主要合作伙伴。日,AST董事长兼CEO桂颂飞让出CEO一职后,接任的Ian Diery一度给AST带来了希望。他拟定了一个振兴AST的计划:进一步搞好与代理的关系,努力使他们更愿意与AST做买卖;快捷地采用新技术,即使最重要的零部件如主板、显示卡等,也不一定非要自己研制;全线产品压上,薄利多销。计划推行不到三个财季,AST状况有所改变,但起色不大。在已入主AST的韩国三星大股东主导下,Diery很快被解职。继任CEO的金荣洙推行“利润中心”论,并调整了AST大部分分区总裁。1997年5月,金荣洙也离开了CEO一职,由三星集团的一位老臣接任。从1995年韩国三星介入AST起,走马灯似的换将给公司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而AST中国区则相对稳定。虽然AST诸多问题逐渐浮现,AST中国区还是将“PC市场占有率前三”的荣誉保持到了1996年。东方的一抹亮色,能为沉疴在身的AST带来朝霞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想ideapad310s 1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