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维码快钱支付被骗怎么追回能追回吗

微信二维码支付最新骗局!扫码支付到底靠不靠谱?--百度百家
微信二维码支付最新骗局!扫码支付到底靠不靠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支付平台们,是否也该增加更多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呢?
最近在微信上,出现了一种全新的骗局,只要你发一张手机截图,就可以骗取银行卡里的钱!下面我们就结合一个实例,来分析一下这个骗局:
第一步:骗子会通过某种方式来与你建立联系,比如云南这位杨小姐朋友圈「集赞送礼品」的活动:
第二步:在趋利心理的影响下,可能部分人就会像杨小姐那样,带着满满的赞去领奖,这时候,骗子会要求你发微信付款码的截图:
第三步:骗子利用付款码到具备扫码支付功能的商户处消费(比如美宜佳便利店),在这个案例中,杨小姐总共发出了三张付款码,被骗了 2997 元人民币(999 元 × 3 次):
显然,这项骗术的关键在于:取得用户的付款码
付款码到底是什么?
付款码实际上是一种使用二维码付款的方式,你在开通微信 / 支付宝的支付功能时,就已经默认授权财付通 / 支付宝【提供一定额度内免除密码、短信动态码以及其他任何信息验证的支付服务】。而合作商家只需利用专用的扫描枪扫描你手机的二维码(或条码)即可从你的账户中扣款。换句话说,付款码相当于:
你的银行卡 + 密码!
▲在使用二维码支付的时候,付款码就相当于你的银行卡
正因为付款码如此重要,因此我们在使用时需要格外小心,跟短信验证码一样,不要随意将付款码发送给他人,这样一来,骗子就不容易得逞。
除了提高防范意识之外,在微信客户端我们也可以做一些防范措施:
打开微信钱包→右上角打开菜单→支付管理→开启手势密码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微信钱包被盗刷的风险
扫码支付到底靠不靠谱?
其实早在 2014 年,央行就曾经下发紧急文件叫停条码 / 二维码等面对面支付服务,原因只有一个:存在支付安全风险隐患。
时隔两年之后,2016 年 8 月 3 日,央行主管单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表示将于近期下发《二维码支付规范》(征求意见稿)。换句话说,官方已经认可了二维码支付的可行性,并且正在出台相关的规定,以保障消费者的财产安全。
▲目前,央行已经认可了二维码扫码支付的地位
在支付过程中,二维码主要起到传递交易信息的作用。那么,二维码支付到底靠不靠谱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
用户支付端
商户扫码端
用户支付端:用户支付端提供的二维码经过支付平台的安全技术加密,只有专用的扫码枪才能读取,所以,只要你手机里的 APP 是在正规渠道下载的,并且保持更新到最新版本,用户支付端就不会出现问题。
商户扫码端:一般来说,要申请成为支付商户,有两种方式:
已认证的服务号、企业号
需要在开放平台审核通过的应用,且通过开发者资质认证
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严格的审核,万一出现欺诈事故,有关部门也可以很快地追查到相关信息。
总的来说,二维码支付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技术,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已经在日韩地区普及,因此,在不外泄付款码的情况下,扫码支付是比较安全的。
▲日韩地区的扫码支付更为发达
但有一种情况要特别注意,那就是用户扫描商户的二维码进行支付时,这时候操作环境就会存在风险。如果你是连接免费的公共 WiFi,就很有可能有被不法分子钓鱼,甚至有可能泄露支付密码,所以说,在涉及支付操作的时候,最好不要连接公共 WiFi 热点。
▲不要随便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也别随便点击扫码出现的链接
Geek’s view
随着移动支付的不断发展,银行终于也坐不住了,未来二维码支付肯定会进一步地发展,我们更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但支付平台们,是否也该增加更多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呢?
更多精彩内容访问:
关注我们的微博:@极客视界V
关注我们的微信号:Geekview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21万
阅读:11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曾经有一部大话西游摆在我面前 ,直到看到这部续集才追悔莫及
冯先生失眠中
冯先生失眠中
天方燕谈(李燕)
娱乐资本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微信付款二维码被骗怎么追回 微信付款扫二维码行骗原理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6-12 12:00:16
最近有新闻报道最新微信行骗手段,通过诱骗受害者提供微信微信付款二维码来多次使用小额免密支付的功能骗取钱财。下面小编通过案例给大家介绍微信付款扫二维码行骗原理及追回办法,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下吧
微信付款二维码被骗了怎么办,如何追回呢?最近有新闻报道最新微信行骗手段,通过诱骗受害者提供微信微信付款二维码来多次使用小额免密支付的功能骗取钱财,大家一定要谨记:不要将微信付款二维码发送给别人!
是怎么通过几张截图骗走你1500元?先来认真看看下面的对话
什么情况?真相只有一个!
真相揭秘:现在一般的便利店等商铺都有微信支付的功能
而我们只需打开微信,付 款
我们不需要输入密码,也不需要输入金额,售货员输入金额后,一扫码就可以实现支付!
同样,刚刚的诈骗利用就是这招,事主并不清楚这个付款功能的作用,他以为这是向别人收钱用的,但事实上是用来给别人钱的当事主发过二维码之后骗子就用扫码器向他收款,然后他的钱就分三次被转走了
为什么骗子不一次过转走1497元,而是分3次499元呢?因为微信有规定
同时如果事主的余额不足够支付,那么事主就会收到提示并且不能支付,为了避免惊动失主所以骗子采用保险的方法,499元一次,这样的细心,令我很感动&细心的朋友这时候就会问,那支付宝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小编亲测,支付宝是不会的!
支付宝有一个很贴心的设定,在付款扫码的界面是不能够截图的,虽然这样但是大家也要多留个心眼,最后大家切记微信付款二维码勿乱截图发人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微信付款二维码被骗怎么追回 微信付款扫二维码行骗原理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脚本之家网站的支持!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第三方登录:请问微信扫二维码付款被骗有什么办法拦截24小时为您服务:010-报警电话:010-严厉打击网络诈骗,全力为您追回被骗财物,查询办理、充值、转账不到账、换绑卡、基金收益 退款、退货、投诉、差评、无法上架、下架、查封、信用评价 )。
& 阿里系移动端的两大平台之一 支 付 宝 即将推出开放平台战略,作为开
& 放平台重要载体的“服务窗”功能已处于前期试水阶段。“服务窗”的引
& 流,精准营销,甚至信用支付能力,招招剑指腾讯微信的“公众号”,所
& 有招式背后是阿里一再对外宣讲的大数据能力。
&  据 支 付 宝 内部人士透露,这一开放战略应该会在5月份正式出台,近期
& 将会举行一个开发者大会,并有可能在会上披露开放平台的相关规则。
&    支 付 宝 内部对“服务窗”这个名字有过犹豫:“服务窗听起来没有微
& 信的公众号听起来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根据 支 付 宝 无线事业部
& 负责人刘乐君的介绍,“服务窗”这个名字准确反映了 支 付 宝 平台化的本
& 质:给商家提供一个服务窗口,用户来窗口目的明确,办理业务,完成交
& 易,没有社交,没有分享等“公众性”。
& 继叫停协议存款提前支取不罚息的行业潜规则后,央行又马不停蹄地挥舞
& 起了对余额宝们进行监管的“第二刀”:开征存款准备金。央行为什么要
& 对余额宝开征存准金?新开征的存准金又会对余额宝未来的收益带来怎样
& 的影响呢?
&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但没想到来得那么快。只能说这一波互联网金融的
& 冲击实在来得太快太猛了,央行也有些HOLD不住了。”当得知央行已基本
& 确定要向“宝宝们”开征存款准备金的消息后,一位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内
& 部人士因此感叹道。
& 央行对余额宝“大开杀戒”
& 今年3月,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曾发表过一篇名为《余额宝与存款准备
& 金》的学术文章。该文章从学术角度分析了余额宝的来龙去脉和它的
& 创新本质,并得出了余额宝所购买的协议存款也应该缴纳存款准备金的结
& 论。当时这篇文章就对货币基金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心理影响,表明央行似
& 乎有意对余额宝们开征存准金。没想到才过了一个多月,盛松成近日再次
& 在央行主管刊物《中国金融》发表文章《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管理》,详细
& 阐述了该类存款应缴纳存款准备金的理由。为避免外界质疑,他同时强调
& ,这并非要求货币市场基金直接缴纳存准金,而只是对它们所购买的协议
& 存款开征存准金。
& 事实上,从盛松成这篇文章的口风来看,未来会受伤的恐怕还不只是货币
& 基金,因为盛建议“其他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与货币市场
& 基金的存款本质上相同,按统一监管的原则,也应参照货币市场基金实施
& 存款准备金管理”。言下之意,证券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 、银行表外理财等许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类存款业务将来都可能会被征
& 收存准金。对于市场上的这些讨论,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曾表态称:“再
& 讨论一会,有助于政策的制定。”
& 而记者从消息人士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是,如果说上一篇文章是给市场吹吹
& 风,打个预防针的话,那这篇文章则是央行正式对“宝宝们”下手的前奏
& 曲。“要求交存款准备金的态度是明确了,但缴存的比例还没有确定,将
& 征求银行、余额宝等多方意见后再确定。”一位接近央行的权威人士这样
& 为何要开征存准金
& 存准金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为什么余额宝就得缴这个东西呢?
& 盛松成在文章中指出,一般来说,银行不能随时收回贷款。也就是说,银
& 行是以期限较短、流动性较强的负债支撑期限较长、流动性较弱的资产,
& 即“存短贷长”。如果短时间发生大规模集中提取存款,贷款不能及时收
& 回,银行就面临流动性风险。所以银行吸收存款不能全部贷放出去,须留
& 存一部分资金应对紧急情况下流动性需求,这部分被强制由央行进行保管
& 的预留资金,便是存款准备金。
& 从制度发展的历史来看,存准金制度最初就是为了预防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 。但发展到后来,央行发现这一制度除了可以防范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外
& ,还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上下变动来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从而成为
& 了一项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
& 盛松成表示,2013年末,包含资金信托、表外理财在内的特殊目的载体在
& 银行的存款余额超过2009年末的3倍。仍以余额宝为例,5000多亿元的余
& 额宝资金就有95%以上存放于银行。这部分协议存款属于同业存款,不同
& 于一般工商企业和个人在银行的存款,没有利率上限。这部分协议存款的
& 利率,由银行参照银行间市场利率与客户协商定价,通常远超过一般存款
& 利率。而对于一般单位或个人存款,不仅有不超过基准利率10%的利率上
& 限,而且要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同业存款的这种优势在流动性紧张时期
& 尤其明显。2013年末,我国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利率一度高达8.84%,余额
& 宝存放银行的协议存款利率也水涨船高。其影响不容忽视,对这部分资金
& 实施存款准备金管理必要且可行。
& 盛松成认为,目前我国只有保险公司存放在银行的同业存款受到了法定存
& 款准备金制度的管理,而像货币基金、信托等在内的其他许多非存款类金
& 融机构存放在银行的同业存款与一般的银行存款性质相同,因此理应也像
& 保险公司一样接受存准金制度的管理。之所以以前没有要求其缴存,是因
& 为过去中国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于银行的同业存款规模较小,对金融运
& 行和货币政策实施影响不大。但如今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规模不
& 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运行模式,且对货币政策传导及其有效
& 性的影响越来越大。
& 通俗地说,如果规模如此巨大的存款没有缴纳存准金,理论上说将会使从
& 基础货币(央行发行的货币)到派生货币(银行通过反复吸储放贷新生的
& 货币)之间的货币乘数变得无穷大,这就会使得央行制定的货币政策效果
& 变差甚至变得无效,从而导致央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失灵。而一旦缴纳了
& 一定比例的存准金,那这部分协议存款的货币乘数就受到了制约。假如准
& 备金率为10%,那货币乘数最大只能达到1/10%=10倍。假如央行想要进一
& 步收缩流动性,给宏观经济降温,就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
& 这便是盛松成支持给协议存款添加存款准备金这一“紧箍咒”的理论逻辑
如果您对该信息“请问微信扫二维码付款被骗有什么办法拦截”感兴趣,欢迎您来电获取详细资料,我叫懂光,联系电话:(<FONT color=#ff42631 / 010-),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看到的,谢谢! 本页链接:/sell//s2416849.html
已经有231位访客查看了本页
还没找到您需要的产品?立即发布您的求购意向,让供应商主动与您联系!
该企业其他产品
节能环保最新产品
广东深圳市
广东深圳市
广东深圳市
广东深圳市
广东深圳市
请问微信扫二维码付款被骗有什么办法拦截在线询价
手机/固话:
询价标题:
留言内容:
我对贵公司的&请问微信扫二维码付款被骗有什么办法拦截&很感兴趣,我公司有意购买此产品,可否提供此产品的报价单和最小起订量?
我还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青岛石韵景观主营业务
相关产品分类她分不清微信两种二维码 被骗1497元|二维码|微信|付款_新浪新闻
  原标题:她分不清微信两种二维码 被骗1497元
  商报记者 王杨
  最近,家住江津区的张艳玲(化名)兼职做微商,在微信上销售养生产品。17日,张艳玲却遭遇了“骗子买家”,落入对方环环相扣的圈套中,原本以为卖出了156元产品,不料却遭对方用微信的“收款”和“付款”二维码整晕了,被骗走1497元。
  第一步
  主动加卖家为好友 称要购买产品
  昨日,记者从江津警方了解到,17日晚7点过,25岁的张艳玲到江津区东城派出所报警称,当天她在微信上卖东西,遭遇了骗子买家的圈套。
  原来,最近张艳玲兼职做微商,在微信上卖养生产品。当天傍晚,一位微信名为“快乐女生”的网友要求加她为好友,称要购买养生产品。张艳玲见有生意上门,便立即通过了对方的好友请求。
  当晚7点左右,“快乐女生”在微信上简单询问了张艳玲所卖的养生产品的情况和价格后,表示要购买两盒产品。最终,双方谈妥了这笔交易,两盒共计156元。
  第二步
  谎称不能转账 索要“付款”二维码
  张艳玲告诉“快乐女生”,自己收到微信转账的货款后马上安排发货。“好的,我现在转。”“快乐女生”爽快答应,可随即又以“微信当日转账支付金额超限,不能转账”为由,让张艳玲发“付款”二维码截图过去,称自己会扫描二维码支付。
  可张艳玲做微商时间不长,怎么也找不到“付款”二维码。“快乐女生”便告诉她:“在你微信钱包里,最顶部左边那个‘付款’按钮。”按照对方的指示,张艳玲立即把“付款”二维码截图发给了“快乐女生”。
  几分钟后,“快乐女生”又告诉张艳玲,自己没有收到截图,并让张艳玲再次发送二维码截图。张艳玲没多想,又重新生成了一幅“付款”二维码截图并发给了对方。“又超时了,再来一次呗。”然而,“快乐女生”再次以“网络超时未收到图片”为由,让张艳玲发送了第三幅“付款”二维码截图。
  第三步
  钱一到手 立即删除好友
  “等等,怎么我被扣钱了?”发送第三幅“付款”二维码截图后,张艳玲的手机收到了银行发来的账户金额变动短信。“扣钱?”“快乐女生”一副无辜的样子。“对啊,分3次扣了499元,一共被扣1497元。”张艳玲话还没说完,就被对方删除了好友,随即再也无法联系对方了。
  张艳玲这才意识到被骗,立即跑到东城派出所报警求助,目前该案正在调查中。
  卖家弄混了二维码功能
  民警告诉张艳玲,微信有收款和付款功能,二维码也分为“收款”二维码和“付款”二维码。其中,“收款”二维码是对方向自己付款,由自己输入金额并让对方付款;“付款”二维码是自己向对方付款,点击“付款”后,用户向商家展示二维码,商家只需快速扫描二维码并输入支付金额,即可完成交易。二维码具有时效性且一次有效,在每笔金额小于500元的情况下,无需验证支付密码。
  张艳玲说,她以前没用过微信的二维码收款、付款功能,根本分不清“收款”、“付款”二维码。她发送了3幅“付款”二维码截图,其实是向对方付款了3次,而对方每次都将金额设置为499元,因为这样就不需要支付密码,也就不会引起张艳玲的怀疑。
  当心这3种常见微信骗局
  随着微信的普及,利用微信实施的诈骗也随之增加,方式也越来越新奇。民警盘点了3种常见的微信骗局,请大家擦亮眼睛。
  1.假公众号
  伎俩:骗子取一个类似“××银行”的公众号名称,一旦用户信以为真,向该公众号发送截图,就会收到“需要提交你刚刚收到的手机验证码”等消息;若将验证码发过去,用户微信钱包里的钱就会被转走。
  警方提示:对于各类公众号要提高警惕,可与该公众号官方联系进行求证,不随意进行交易,手机验证码一定要保存好。
  2.藏毒二维码
  伎俩:骗子以商品为诱饵,给用户返利或折扣,然后向消费者发送藏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用户扫了二维码,木马病毒就会盗取其银行账号、密码等隐私信息。
  警方提示:市民在扫二维码前,一定要确认该二维码是否出自正规载体,不要见“码”就扫,同时应当在手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
  3.集赞送“礼”
  伎俩:这种诈骗分两种:一是集满了要求的赞,兑换时发现到手的奖励缩水;二是商家发布信息时,要求参与者提供电话和姓名,以此套取个人信息。
  警方提示:收到这种信息要先查证,必要时可把咨询答复保存下来,以防商家赖账;如果涉及到银行卡、姓名、身份证等隐私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随意输入,以免被骗。
相比《永远爱国,永远热泪盈眶》所表达的观点,我更感兴趣的是,咪蒙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正如相比咪蒙“永远爱国”,我更感兴趣的是,她为什么忽然爱国。
庆幸我的内心冲动比较强烈,虽然并无太多后天因素。
因为半数选民选择了脱欧,英国首相卡梅伦不得不“赔偿”了自己首相职位。现在的焦点便是谁可以接替卡梅伦?
在任何社会中,‘保障人权’都不是一句空话,也不仅仅是道德伦理的问题,这实际上意味着要安排一整套制度,并且要有强大的预算来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被骗已追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