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广告到底靠不靠谱助手怎么发朋友圈

朋友圈广告到底靠不靠谱?
2015年初,以“宝马”、“可口可乐”和“VIVO智能手机”为首的朋友圈广告掀起微信营销热潮,这种被誉为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方式吸引广告主纷纷重金试水。
房地产企业也不甘落后,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20多家开发商加入了投放朋友圈广告的大军。开发商花这个钱值不值?朋友圈广告如何做才能把钱花出效果?本文就从现有的案例总结来聊聊朋友圈广告投放的效果与不足,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在评论处砸砖。
告诉你,朋友圈的广告是否靠谱
从首批已投放项目的效果反馈来看,品牌影响力大于实际销售效果。
没数据没真相,先来看一下直观的数据指标。这种广告的数据分析指标主要有曝光量、点击量、点赞/评论、详情页阅读量、详情页点赞几个数据指标。
以下为微信反馈的数据报告:
以下图表为部分广告的数据分析指标:
据了解单个城市投放的曝光量大部分在200万以上,从上图看,6家房企广告的详情页阅读都超过了10万的阅读量,从曝光量、阅读量、评论数来看,整体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具体到销售促进,杭州坤和拾墅项目因为此轮广告卖了6套。韶关碧桂园因为朋友圈广告促进的销售只有几套,并非网传的300多套,而一位接近北京某项目的业内人士反馈,该项目投放了30万,几乎没有进电,但这与项目定位、广告文案、数据精准度等各方面都有关系。
但万科、龙湖等相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对于此次广告投放,并没有以来电、来访等指标进行衡量,更看重的是曝光度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由此可见,首批吃螃蟹的房企或楼盘,效果更多体现在(1)热点效应:大部分案例作为当地产城市的第一,收获了较高的关注度;(2)品牌影响力:200万人次以上的曝光量,大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首批广告主谈得失:抢了速度输了内容
为了更深入了解这种广告的操作手法,我连线了多个项目的负责人,让他们谈谈首次投放朋友圈广告的得与失。他们的反馈主要集中在以下4点:
内容输出不理想
先,除了和家园、九龙城、万科等个别项目在文案、图片设计上很精致外,大部分对广告内容输出不满意,而原因在于两方面:第一,每个投放基本上都有抢头条的
因素在其中,为了速度在内容上妥协。第二,对于微信严苛的广告标准尚不适应,微信总部管得很宽,没有预售证不能做广告,不但文案要管、图片要管,就连查看
详情的链接页面太长了也会毙掉,估计大家都蒙圈了,为了更快通过审核,最后出来的内容都有些中规中矩、不痛不痒
房地产部分朋友圈广告文案
缺乏互动性、话题性
很多地产项目的广告投放都是采取微信图文链接的形式,缺乏互动性。此外,没有形成很强的话题性,话题主要集中在“城市第一”上,对于广告本身的讨论很少,说明广告普遍话题性不足,也没有引发客户共鸣。
数据不够精准,腾讯开放度不够
据了解,微信对定向大数据的筛选要求,已经可以筛选性别、年龄、收入、商业标签、用户使用的手机、工作单位、写字楼、单价在2.5万元/平方米以上的二手房小区了。
但这还不够,“我们希望腾讯可以基于客户的搜索行为进行筛选,比如搜索过关于楼盘信息的有购买意向的客户,但腾讯不愿意公开客户数据组成,做不到很精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营销人士表示。
没有形成持续的传播效果
大部分广告投放后只是简单在官微发布了软文,没有形成持续有效的传播,比较可惜。如果不是特意去搜集素材,还真不知道这么多项目投放了朋友圈广告。
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注意要点
从现在的趋势来看,不久的将来,微信朋友圈广告也许不再是大企业的“专享”,它成为一种常态的广告形式。那么,从首批地产朋友广告来看,有哪些启示或注意要点?
达利安徽区域总经理张泽波认为,朋友圈广告单从广告宣传的角度无疑是非常棒的投放方式,不仅覆盖面大、投放相对精准、而且到达率及阅读率极高。当今形势下
的房地产市场决不可能只靠广告的覆盖面及创意就能把房子卖掉,关键是在同类地段同类物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你的产品力够不够强、你的优势够不够明显,才是
致胜的关键点,否则,将会徒为他人作嫁衣裳。但对于刚入市的新盘为扩大知名度而投放是非常好的选择。
创意为王,娱乐至上
随着朋友圈广告的日益增多,热度褪去,真正让我们产生深刻印象的广告会越来越少,这时就要拼创意了。
微信朋友圈信息流广告形态包括以下内容:1.主屏上的40个字;2.主屏图片;3.主屏头像;4.查看详情页面。
个字应该怎么表达?朋友圈有很强的社交属性,广告内容一定要亲和,而且要一看就懂,比如丸美广告的文案:“hi,我是梁朝伟。好久不见,最近好吗?我们聊
聊?”给人的感觉好像在和一个老朋友在聊天,让人非常有点击查看的欲望。而且当点击进入他们的链接页面,广告短片更是瞬间就将目标客户征服了。整个广告片
全程只拍眼睛,极简画面辅以深情独白,虽然是护肤品牌的宣传片,却丝毫不提及产品、功能,不得不服。
查看详情是链接微信公众号文章页面还是利用H5页面?采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页面”的好处是可以直接为项目的微信公众号增粉。但链接H5页面则可以设计更多互动的页面,有更多发挥空间,当然如果是推广活动,也可以直接设置为报名页面。
增强互动性
高互动率是朋友圈广告的优势之一,只有广告触动了用户,他们积极参与当中,进行互动,才算是成功的广告。
其 中,杭州九龙仓君玺的广告互动性就非常设计得不错。一则是文案本身,九龙仓向绿城say
hi,像极了老朋友之间的对话,让用户感受到当中的互动性,二是详情页是《九龙仓用密码跟绿城Say
Hi,你能破译吗?》一文,邀请用户参与到广告当中来,据说大家都玩嗨了,纷纷参与到破译游戏中去。
再 看看地产以外的案例。OPPO春节前以
“至美一拍,记录看得见的幸福”为题投放了一则广告,广告内含六张宣传图、一个H5页面链接与一则短视频。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家庭团聚时刻,OPPO号召大
家多与父母合照,并以抽奖形式在H5页面中发放了五百台OPPO手机,鼓励大家用手机拍出对父母的爱。
线上线下结合
地产项目相对特殊,线上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更多是起到告知和引流的作用,如何通过策划线下活动进行配合,导客上门需要深入研究。据了解中国美林湖结合了线
下活动(买房送地,分田到户),同期也进行了线下的投放,并使用了卡券功能增加与用户的互动。这次广告投放,美林湖微信粉丝增加了9716,卡券领取数量
制定完整的宣传计划
上文已经提到,朋友圈广告只是一个引爆点,只能解决曝光度的问题,真正要做出影响力和认可度需要制定出可行的推广策略。
常规的推广套路一般是这样的
首先,广告发布前的预热,通过悬念引发客户的好奇心。
二步,广告发布后,要有配合的打法,并且充分利用媒体矩阵进行推广,整合网站、报广、自媒体、微博等各种媒体资源进行全面解读和宣传。比如配合推出软文
《xxx朋友圈广告你收到没?》、《九龙仓给绿城的情书
竟然有那么多爱恨纠葛》。Vivio手机在广告发布后,发布“据传‘只有颜值高的人才能收到xxx广告’的话题,由此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上引发部分网友
猛烈吐槽,收到广告的用户则会截屏炫耀”这次的投放真的是按英俊程度来的”,收不到广告的也会评论吐槽。由此进一步提升广告的传播度。
和坤和家园后续的配合打法就很值得参考。他们在朋友圈信息流广告推出后1小时,立即推出了辅助推广稿《和家园大战兰芝你是土豪还是土豪的女人?》,因为刚好兰芝也在投放广告,还借势了热点,瞬间将2波广告人群引爆。
与此同时,迅速在自媒体“吴晓波频道”上投放了微信软文:《院子外要有人间烟火》。
最后,自媒体发布了《揭秘:全国朋友圈第一个楼盘广告的头脑风暴全过程》一文,解读了项目做朋友圈信息流广告的全过程,很多自媒体都跟进转载了这篇文章,获得了非常高的关注度,真正做出了影响力。
地产项目朋友圈广告案例盘点
由于投放案例太多,篇幅有限,这里选取几则有代表性的朋友圈信息流广告进行盘点,还有哪些做得特别好或特别差的广告,欢迎大家评论处告诉我。
杭州坤和和家园
关键词:情怀路线、产品聚焦、风格简洁
效果评估:95分
点评:没有自说自话或自我表白,从生活化的场景切入以文艺的表述方式呈现。没有像以往的楼盘广告一样简单粗暴,上来就是降价、户型、面积等等,而是很好把握住别墅客户关注院子的心理,通过院子来体现整个楼盘的整体形象,这个广告页面的点击量是10万+,点赞528。
杭州九龙仓君玺
关键词:故事性强、互动性强、温情脉脉
效果评估:92分
评:这个广告可谓具备了创意、娱乐、互动3个优质朋友圈广告的要素,而且整个文案很有画面感。据说广告是在中秋前投放的,整个很应景,而“查看详情”链接
的页面是《九龙仓用密码跟绿城Say
Hi,你能破译吗?》邀请客户参与到破译游戏中去,让客户有参与感。整体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一则广告。
关键词:品牌展示、名人效应
效果评估:85分
评:上海万科此次投放的朋友圈广告,主要目的是推广其“全天候服务”。全天候服务主要是上海万科的一次销售服务升级,内容包括设置了售楼处24小时400
热线电话,并联合淘宝、京东等电商推出上海万科旗舰店。虽然宣传点在于销售服务升级,但并没有直白的表述,而是延伸到对爱的理解上来,过渡相对自然,加上
王大大亲自上阵做代言,亲和力很强,带出一种温暖感,会让客户更容易接受。
龙湖·佰乐街
关键词:简单直接、传统平淡
效果评估:75分
点评:又一个典型为了抢头条牺牲了内容的广告,这一句式用得有点泛滥了,显得不痛不痒,期待龙湖后续的更多创新。
石家庄恒大御景半岛
关键词:四平八稳、自说自话
效果评估:70分
点评:非常传统的广告做法,以后不能用“开盘必特价,特价必升值”这类广告了,很想看恒大爆发会是什么样子滴。“满足您对家的所有向往”这个有点自说自话,满足不满足应该是客户说了才算。
郑州名门紫园
关键词:争议性大、缺乏关联度
效果评估:62分
点评:一看还以为是婚纱广告,实在看不出和项目有什么关系。白白浪费了头条的价值。
福州融信集团
关键词:深情路线、浪漫情怀
效果评估:88分
点评:以情书体的方式呈现,让客户感觉很温馨浪漫。不过不得不吐槽一句,第二句文案“我是真的爱你”,这么赤果果的示爱,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拒绝闹心朋友圈广告理由!!!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拒绝闹心朋友圈广告理由!!!
上传于||文档简介
&&每​天​打​开​朋​友​圈​铺​天​盖​地​的​广​告​信​息​,​就​是​洗​脑​式​的​疯​狂​信​息​轰​炸​,​之​所​以​朋​友​圈​那​些​假​货​卖​得​好​,​就​是​抓​住​了​“​朋​友​”​间​互​相​信​任​这​个​弱​点​!​个​个​都​想​赚​钱​想​疯​了​,​不​管​是​亲​人​好​基​友​好​闺​蜜​还​是​同​学​统​统​不​放​过​!​!​!​在​这​个​朋​友​圈​里​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大​家​难​以​分​辨​了​,​因​为​当​所​有​人​都​说​时​,​大​家​就​会​认​为​是​真​话​。​在​我​心​里​破​财​可​以​挡​灾​,​可​是​破​财​不​单​不​可​以​挡​灾​,​反​而​毁​容​!​!​!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传说中的「朋友圈广告」到底是咋回事?今日早些时候,微信团队开始测试微信的「朋友圈广告」,采用类似 Facebook、Twitter 类似的信息流广告,依据用户细分信息与大数据,为广告主提供精准的广告投放。「朋友圈广告」开始测试,迅速在业界引发众多讨论。归根结底,是基于微信巨大体量,将验证国外流行的信息流广告,是否在国内也同样适用。极客公园获取到一份来自「腾讯公司-微信开放平台创新部」的最新文档,对微信广告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也首次披露了大量微信平台的最新数据。就让我们从这份文档,详细了解「微信广告」的台前幕后。移动社交巨婴,4.4 亿月活用户构建广告基础在这份文档中,详细披露了微信平台的最新数据,以建立广告主对微信广告平台的信心。上线 3 年,11.2 亿注册用户,4.4 亿月活跃用户,覆盖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两年时间,拥有 853 万个公众号,每天新增约 2.5 万个。每天在朋友圈被分享的链接,次数超过 30 亿次。微信的主要用户群集中在 20-39 岁人群,其中 20-29 岁人群占到约一半比例。微信公众号的广告平台(广点通),目前平台流量已经超过 4 亿,拥有 7000 个流量较大的流量主,广告平均点击率为 2%。微信广告形式 1:公众号广告目前微信公众号广告,主要是以公众号文章末尾区域用作广告投放,支持图文、图片、文字、公众号倒流、App 下载倒流等多种广告形式。微信公众号广告分为按 CPC(按点击付费)、CPM(按展示付费)两种,均采用竞价模式,均优先展示高价广告。CPC 广告底价为 0.5 元/点击,同时会根据「广告质量因子」乘以一定的基数,「广告质量因子」由素材点击率、历史投放累积质量度决定。曝光量多寡,取决于广告质量以及出价。CPM 广告底价为 15 元/千次展示,同时文档也对重复用户的收费策略进行了说明,一天单个用户计费不超过 6 次,一周单个用户计费不超过 10 次。微信广告形式 2:朋友圈广告朋友圈广告将会以类似朋友的原创内容形式进行展现, 按照 CPM(展现次数)进行付费,首批选择 50 个预算不低于 1000 万的品牌广告主。同时,最牛的地方是,被点赞之后,用户的好友也可以看到,通过社交链式关系进行传播。同时,基于同一群人会喜欢同一的内容逻辑,用户的好友也会获得更多地广告展示机会。朋友圈广告在 6 小时后无互动,会自动从用户 timeline 消失,若有互动则不消失。广告 7 天有效,单个用户 48 小时内只推送一条广告。朋友圈广告的计费方式,是按照不同的区域定向、性别定向进行区别定价,广告主可以按照地域、性别、年龄、学历、运营商、手机系统进行定制推送,价格从 40-140 元/千次展示不等。结语从收发消息、公众号、服务号、微信支付,微信正在从一种简单地沟通工具,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微信借助自身巨大体量,用流量和服务介入现有的商业体系已经不可避免,将会创造哪些不一样的变现模式,我们拭目以待。朋友圈里广告出没 “不转不是人”最讨人嫌-中新网
朋友圈里广告出没 “不转不是人”最讨人嫌
  多转,讲情感
  闷骚,转时政
  ■■据腾讯科技的统计,情感、养生和时政新闻稳居阅读人数和分享人数前三名,接着是疾病病理、美食、企业管理、旅游等。在数值上,前两者远超其他类内容。
  ■■比如在第三方机构新媒体排行榜,近五天的健康类公众号榜单中,“老中医健康养生”始终排在第一位;前十名内还有“每日健康养生”、“懂点健康养生”、“健康养生百科”等名字高度重合的公众号,医学专业号“丁香医生”偶尔才会挤进前三名。
  ■■与之对应的是,1月中旬媒体发布朋友圈内流行的“2014年十大生活谣言”中,有8条都是伪健康常识。这种情况与现实中神医、大师的盛行,简直不谋而合。也就是说,尽管上述类型的信息需求量很大,但质量参差不齐。转的次数越多,说不定越需要警惕。
  ■■时政类新闻排在第三名。“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很好的位次,低调的张扬。关心时政类,证明你能跳脱“小我”,眺望国家。常转此类新闻,等于把LV穿在领口,闷骚,有品。当然,时政类本身有高下,而它的供给者,大多是如小编一类的职业新闻人,所以质量,你懂的。
  “不转不是人” 最讨人嫌
  ■■这年头,如果你的朋友圈里没有几个成天推销商品的,就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圈。的确,他们很烦人,但还不是最烦人的。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最新调查,“必转”“不转不是中国人”“不转就……”一类的文章,最讨人嫌。这类内容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和服从心理,绑架了阅读者的情感。其次才是营销代购,然后是乱发谣言、无病呻吟、频繁刷屏,以及所谓的“点名帖”、“必看帖”等等。我们不喜欢收到这些内容,自然就不应该去分享它们。
  广告出没请注意
  ■■前两天,腾讯公司在朋友圈进行了首轮广告投放,三种商品分别推送给了不同用户。据说,这是个性定制。尽管腾讯表现得十分谨慎小心,但有了第一条广告,第二条还会远么?
  ■■所以未来你在朋友圈看得最多的而目前尚未出现的,估计就是广告信息。可有了陌生的“第三者”插足,这个圈还能叫做“朋友圈”么?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在这个网速达100兆位/秒的时代,不混朋友圈,都不足以语人生。据先锋心理学统计,一种新的心理病毒――“红点强迫症”正在都市人群中蔓延。有统计数据,当下人们每隔5分钟就会低头刷一次手机,每一个未读提醒的红点,都意味着信息过剩。
  如今,有超过800万个公众号随时供你选择。它们和真实好友一起,构成了你的立体社交网。在此之前,我们拥有的是1915种报纸、9877种杂志和近5000个电视频道。如果考虑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实际数字还要大大减少。那个时候的“朋友圈”,只靠口头交谈和小范围传阅来进行分享。
  不过,数量增多并不等于选择权变大。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朋友圈是个什么圈的,常常不是你,而是那些转来转去的文章。
  在每天亿万次的公众文章供给中,“转发”既是供给者的目标,也是转发者的品位。转的正好是转得多的,证明你跟上了时髦,转的正好是转的精的,证明你品位不俗。
  那么记住这张榜,这是混朋友圈“装品”指南。
  本报记者林坤
【编辑:史聪聪】
>生活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朋友圈广告 微信需思考三个问题--百度百家
朋友圈广告 微信需思考三个问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这个时代,很难有产品能够脱离市场存在,对微信来说,也是如此。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腾讯最终还是屈服了,目前来看,尝试的效果算是成功,但并不代表这样的效果会持续下去,风险依然存在。
文/蓝鲸TMT网 王金晓
“千呼万唤始出来”在经过了1月21日的预热之后,微信昨天晚上开始在朋友圈推送广告了,分别来自:可口可乐,vivo,宝马。想必大部分人的朋友圈都是一场腥风血雨,总体来看,效果达到了,三条广告成功地成为话题热点,效果卓群。
正式在朋友圈推送广告之前,微信一直在试探, 2014年7月开放阅读数,去年年底,面向商户开放微信现金红包申请,允许微信公众号自行在图文消息底部添加展示广告,微信实际上一直在看用户对广告的接纳程度。不过,微信一直没有触碰朋友圈,反倒加强了对朋友圈广告的治理(比如封杀快的红包)。
之所以不去触碰朋友圈,主要有两个顾虑:第一,过多的广告,破坏用户体验,如果放任企业在朋友圈发广告,有可能会流失用户。第二,朋友圈是建立在强关系上的平台,活跃程度高,影响力大,商业价值自然也高,微信当然更希望攥在自己手里。
从用户反应来看,对广告的抵触并没有那么大,微信最终开始高调推送广告。而从目前来看,效果也是值得肯定的,主要原因在于:
1,新鲜感和参与感。毕竟这是微信的第一条广告,对于用户来说,这种企业账号,在朋友圈是很难见到的。这好比是微博上的大V,用户很乐意与其互动。而且,由于不同广告推送的人群不同,这种方式很具有话题性。&
2,广告比较优秀。此次广告,可口可乐采取表情包的方式;vivo采取的是九宫格的方式;宝马则是链接了h5页面,在包装上比较精致。还是那个道理,用户并不讨厌看优秀的广告(比如士力架、德芙的广告)。
这无疑是目前用户还不反感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朋友圈推送广告也存在不少的隐患,微信需要防患于未然。
第一,类似公号可以复制,如何避免被玩坏?实际上在宝马广告出现后,就有用户将自己的头像和昵称换成了宝马,迷惑性很强。同样的道理,企业也可以花几十万卖一大批用户的头像,形成规模效应,进而达到宣传效果。这种做法很有可能会透支朋友圈,更加拉低用户体验。微信需要思考该如何防范这种现象。
第二,如何保持新意。用户由于新鲜而热衷于讨论关于广告的话题,并不一定能长期坚持下去,随着后续推送频率的增加,微信需要考虑如何保持用户的新鲜感,否则,广告的推送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还会破坏用户体验。
第三,有没有更更多的想法?有消息透露,每条广告的收入超过了1000万,这是个很可观的数字,不过,微信已经做到了很高的用户数量和用户活跃度,这只是活跃度的正常体现。而腾讯的其他产品,比如电商、微商等等,跟微信相比,还是处于“食不果腹”的状态。如果微信能够打通其他平台,找到广告推送的平衡点,推动其他平台的发展,对整个腾讯来说,或许都有益处。
在这个时代,很难有产品能够脱离市场存在,对微信来说,也是如此。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腾讯最终还是屈服了,目前来看,尝试的效果算是成功,但并不代表这样的效果会持续下去,风险依然存在,挣钱,恐怕不会那么简单。
阅读:18714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269
阅读:11万
阅读:21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太烧钱了。
首席发言者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朋友圈怎么拉到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