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同性恋老年qq群二维码在哪里找

(日更新,主要优化启动界面,之前版本请重新下载安装)
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寻找同志人群养老最佳模式
浏览4342次
时间:日 13:41
会员们像个大家庭
身为重庆彩虹工作组的骨干志愿者,张惜阳在经历了一段心理消沉后,创建了“中老年同性恋社区”。
这个社区,既有现实版的,也有网络版的。现实中,大家会在茶馆聚一下,彼此关心;网络上,大家组建了QQ群,互相交流信息。
“有的同性恋由于小的时候缺乏父爱,缺乏长辈的关爱,有‘恋老’情结,那么这群人就更适合承担照顾老一辈同性恋的养老问题。”周生建介绍。
如今,在这个社区,除开展艾滋病防预等宣讲外,还仿效台湾同志伴侣协会,相约心灵陪伴、居家访视、丧葬处理等几大约定。
“对于至今单身的老年同性恋,大家不会不管他,会尽力让他老有所养。”张惜阳说,同病相怜让大家能组织起来,自己以前还资助了两位住在福利院的同性恋单身老人。每个月定期组织去探望他们。
“有些东西不是钱能解决的,特别是心理上的孤寂。”张惜阳说,中老年以后的同志大多数都是孤单的,有一个小团体一起活动,能培养共同的信任、支持、帮助;以后可以再考虑养老公寓、私人社团等模式,将来结伴养老。
在西方,一些对同性恋者宽容和接纳的国家,同性恋者可以组成彩虹城。在这个彩虹城里,他们筹建了自己的养老机构。在这里,年轻同性恋更替往复地扶助年老同性恋。这种养老模式,目前最受同性恋人群欢迎。
不过这样的模式,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很难实现。
在记者的调查中了解到,几年来,重庆出现了一些扶助同性恋人群的志愿者组织,他们普遍借鉴的是“洛杉矶模式”———有专门的活动场所,可以收留同志过夜,但不能常住。譬如重庆彩虹工作组在大坪的“彩虹之家”,以及重庆同心工作组在大都会设立的办公场所。在这些场所里,除了播放一些相关影片,讲解各种性知识、派发安全套之外,还成立了谈心小组,对需要帮助的同志进行心理疏导。
不久前,主要针对男男性接触者开展艾滋病检测及预防工作的重庆蓝宇工作组,在江北宏福俊悦大厦17楼租用了了办公室。办公室布置温馨,有心理咨询室,还有大家喜欢的桌游、麻将。蓝宇工作组采取会员制,靠大家缴纳会费维持运转。小组负责人小熊告诉本报记者:“会员们聚在一起,像个大家庭一样,互相有个照应,不仅缓解了自己的心理压力,也不会躲在黑暗中孤独的生活。”
“这些小组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重庆同性恋者的性爱观、生活观,将重庆同性恋者引入到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正轨。”周生建认为。
我更关注的是同性恋如何繁衍后代的问题,女同还好,只要有男人愿意捐献精子就可以,而男的呢,有几个可以像RICKY MARTIN代孕呢?
同性爱者的养老的确是一个社会问题,老了, 单身的会好孤独, 好希望能有一个集中的互助的场所.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阳光地带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寻爱60年:老年男同性恋者口述人生(图)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关键字:
72岁的曲笔值(化名),与结婚30年的妻子房厅相隔,互不往来,如今孤身只影 (南都记者黎湛均/摄)
  72岁,寻爱60年
  10点多,曲笔值走进厨房。他和妻子不共用厨具。他用电磁炉,妻子用煤气炉;他用迷你电饭煲,妻子用另外一个电饭煲。锅碗瓢盆甚至是油、酱、醋等调料,他们都每人一份,从不共用。盐,是他和妻子唯一共用的调料。&因为盐便宜,每次用得少。&
  出柜14年,蔡康永的同性恋者身份已经被人们理解,但他也曾在节目上哭诉:&我们不是妖怪。&一个出柜的公众人物在爱的道路上尚且艰难,一位普通的同性恋者又会遭遇什么?怎样生活?
  广州有一位72岁的男同性恋者,隐性60多年,与结婚30年的妻子房厅相隔,互不来往。寻爱60年,感情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消磨。
  6月13日,由同性恋亲友会和中大、华师的相关社团联手成立的广州老年男同性恋者口述史项目,在天河北路举办了小型的分享会,72岁的曲笔值(化名)将自己流淌在时间长河里的同性恋故事娓娓道来。
  往事已矣。如今的路,依旧只有他一个人慢慢走。
  揽镜梳妆,像《阿飞正传》里那样
  早上6点,阳光穿过窗户和防盗网,斑驳地照在曲笔值脸上。他睡在客厅里,脸瘦长瘦长,下巴尖尖的,皱褶的眼角,饱满的鼻头。胡须已经灰白,微张的嘴巴里露出一排银牙。从床上下来,他身材瘦削,背有点弯。
  10余平方米的厅里堆着他的东西:1.2米的床、单人用的木衣柜、一部24英寸的旧式电视机、一张办公椅,这几乎是他所有值钱的家当。杂物堆砌在厅内,挤出一条半米宽的小过道,方便走动。他蹒跚着走进卫生间洗漱。
  曲笔值拿出一个小梳妆镜,双眼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拿着梳子仔细从左边梳到右边,像《阿飞正传》里的梁朝伟那样,喷满刮胡膏,拿起黑色剃须刀,绷着脸,一点一点刮干净密密麻麻的须根。
  被时间侵蚀过的脸上,似乎还能勾画出当年的标致模样。
  谈起样貌,他直至现在都&十分得戚&(十分骄傲),说话间,右手食指会不自觉地戳自己的脸,头歪到一边、眼眯成一条线,露出撒娇的意味:&我好得人钟意噶&(很多人喜欢我)。
  他对于相貌的自信,从10岁开始就有了。
  10岁的时候,同学们聚在一块聊&哪个女生漂亮、哪个女生可爱&,他完全提不起劲来。因为他觉得,自己撒娇的时候比女孩子更可爱。但&男人味&则是他缺乏的,他模仿不了那种阳刚之气。
  为此,他发现自己喜欢看帅哥,看那种充满阳刚气息的男性,&很想去接触、去亲近他们&。
  文化公园里的隐秘
  曲笔值从小就住在荔湾区,街坊都知道他贪玩,甚至有点&咸湿&。他听街坊说,文化公园一到晚上就有很多&&&鬼&(当时对男同性恋者的贬义用词)聚集,这种男同性恋者聚集的场所,当时称为&渔场&。
  那个时代,大家对男同性恋者十分反感,人们说:&乌漆麻黑的,也不知道那些变态在做些什么恶心事&。但曲笔值知道后,却对入夜的文化公园充满了憧憬。
  他十三四岁的时候,白天在社区服务站运木糠。一吃完晚饭,就从柜子里拿1角钱,偷偷溜出家门,紧张又期待地赶去文化公园。
  白天的文化公园他去过,入夜的文化公园他还是第一次见。
  走到大门附近,三三两两的成年男子避开路灯,在阴暗的角落里&卿卿我我&,&笑吟吟地&。
  他把口袋里的一角钱拿出来,捋了捋,买了一张公园门票。&进去后,看见的几乎都是男性&,黯淡的灯光下,曲笔值觉得身体有股暖流涌动,充满暧昧。
  十三四岁的他,在别人眼中还是&小孩子&,他一个人坐在公园的石椅上,看过往的男人们,仔细观察他们的个子、样貌、眼神。遇到样貌清秀、五官端正的,他会忍不住多看几眼,遇到阳刚、英气十足的,他更是按捺不住,&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前搭话&。
  那天晚上&大饱眼福&之后,去文化公园成了他每天晚饭后的固定节目。
  去了几次之后,曲笔值越发大胆了。
  &俩人眼神接触到了,有点感觉&,他就主动坐到旁边,不害羞也不怯场,有时直接把头靠在对方的肩膀上。他喜欢和一些年纪大的、长得好看的、有胡子的男人聊天。
  &我嘴很甜,会哄别人&,俩人会从兴趣爱好聊到工作,曲笔值也爱听年长的男人给他讲道理,他认真听着,频频点着自己稚气未脱的小脑袋。
  在那个年头,晚上9点多路上的人就已经很少了,他才依依不舍地小跑回家,经过一盏盏昏黄而温暖的路灯。
  有时,爸爸会在路口堵他,用拳头敲他的脑袋,&为什么你那么咸湿&。父亲和街坊只知道他是小孩子,喜欢毛手毛脚。但当时大家对同性恋还不太了解,都以为曲笔值只是贪玩、痞气。
  &当时,社会对男同性恋者非常排斥,流氓罪是扣在他们头上的大帽子。&有一天晚上9点多,曲笔值和一个男人抱在一起,动作亲密。碰上居委会来检查,用电筒照着他们。&两个男的抱在一起,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居委会的人向黄沙派出所报警,叫双方父母来领人。
  曲笔值因为还是&小孩子&,顶多被骂一通、打几下,但对方是有单位的人,被迫写保证书。之后,再也没有见过面。
  30年,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2015年,黄埔区一间32平方米的单位宿舍,一房一厅,这里是曲笔值的家。但他只住在客厅里,从不进房间。
  厅房一门之隔,房间里住着已经结婚30多年的妻子。
  曲笔值和妻子互不来往、互不干涉,有时一年都说不上一句话。
  妻子住在房里,他住在客厅。房门紧闭着,曲笔值甚至都不知道她房里有没有电视机。
  目前,夫妻双方各自靠退休金生活,曲笔值对妻子唯一的付出,就是每个月的水电费由他出。
  每天上午9点多,曲笔值会背着粉红色的环保袋出门买菜,扶着楼梯扶手,一步一步挪下楼。在菜档挑点青菜、瓜类、豆角,到&猪肉荣&那里拣一小块猪肉,不到半小时他就会回家。
  刚打开家门,他会碰上从屋里出来的妻子,俩人别过头去,一言不发,擦身而过。
  10点多,曲笔值走进厨房。他和妻子不共用厨具。他用电磁炉,妻子用煤气炉;他用迷你电饭煲,妻子用另外一个电饭煲。锅碗瓢盆甚至是油、酱、醋等调料,他们都每人一份,从不共用。盐,是他和妻子唯一共用的调料。&因为盐便宜,每次用得少。&
  厨房的大部分位置放满了妻子的&家伙&,煤气炉、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因为曲笔值也认为&厨房是女人的地方&。
  他只用角落里的电磁炉、电饭煲做饭。
  厨房里如果要放两个人的调料,显然不够位置。因此,曲笔值每次做饭都需要从自己居住的客厅里,将调料拿到厨房。他总是将蔬菜和肉类一起放入电磁炉,用白水煮,几乎不炒菜。
  每天11点左右,他就已经做好了饭菜,放在小茶几上,细嚼慢咽。
  同一屋檐下,曲笔值几乎没有和妻子同桌吃过饭。
  曲笔值说,与妻子结婚,是他&一辈子的错事&。
  1984年,41岁的曲笔值本不想娶老婆,但在身边朋友的催促下,他见了相亲对象。女方29岁。见了一面后,曲笔值&心里一点喜欢的感觉都没有&。但迫于当时的社会风气,&咬咬牙&,互相完全没感情的他们结婚了。新婚当晚,别说是洞房花烛,身体碰都没碰过。
  婚后3个月,女方提出离婚,曲笔值当时&心里很畅快&,&差点就鼓起掌来&。本打算第二天去办离婚,结果碰巧是元旦,没离成。放假后各自接着上班,离婚的事也没人提起。后来,妻子再提起离婚,但条件是曲笔值给她一个住处,曲笔值也&办不了&。
  这对夫妻就这么过了30多年,同一屋檐下,却比陌生人还陌生。
  舞池里的风云少年
  吃完饭收拾好餐具,将近下午1点半时,他开始换行头,表情轻松。因为接下来就是一天中曲笔值最兴奋的时间。
  &年久色衰&的单人衣柜里,衣服的颜色异常亮眼。衣服多并且精美,有花色T恤、条纹衬衣、红色长裤等时髦的装束,但似乎好久都没动过。曲笔值说:&年纪大了,现在穿太花哨出去不好&,曲笔值怀念以前每天换套&战衣&的光辉岁月。
  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男同性恋者因身材不同,被圈里人起了不同的代号,身材瘦削的叫&排骨&,肉感十足的叫&五花&。曲笔值一向身材苗条,他戏称自己&排骨精&。
  当时,珠江路附近开了许多新式酒吧,男同性恋者聚集的酒吧在坊间传开,内行人都有所耳闻。虽然去&蒲&一晚要几十元钱,&很贵&,但曲笔值还是去过一两次,因为他非常喜欢跳舞。
  穿着花色衬衣、紧身裤,全身闪闪发亮,曲笔值走入酒吧舞池,成为&万众焦点&。他挨着柱子蹲下身子,将左脚伸出,沿地板划一个大圆圈,动作连贯舒畅,掌声四起。劈腿、下腰、抬腿,一些高难度的舞蹈动作都难不倒他。&尤其是穿着战衣,更是战斗力十足,自信爆棚&。
  有时候,街坊看见他穿紧身衣、紧身裤,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甚至指着他说,&女人型&、&娘娘腔&。当时,年轻气盛的他通常回一个&白眼&,就继续向前走,毫无畏惧。
  他觉得自己&爱美&是遗传自妈妈的。&上世纪30年代的女人都很保守,但我妈妈穿高跟鞋、迷你裙&。妈妈将这种爱美之心传染给了他。
  时间回到2015年。年轻不再,如今,他对衣着的要求是大方得体。褐色立领短袖Polo衫、黑色的长裤,他打开放在玄关处的眼镜盒,用眼镜布将墨镜擦干净,开开心心地出门。
  午后,公园&看风景&
  从黄埔的家中到越秀区某公园坐地铁至少需要45分钟。到了公园,他自然地、骄傲地摆着双手,来回走着。他说,走在公园内会感受到很多&意味深长&的眼神,他会把头稍微抬高一些,挺着胸膛走过去。
  走累了,曲笔值会坐下来,看来来往往的男人。他现在已完全没有性欲,每天出门欣赏一下&美好的事物&,成了他最开心的事情。
  有一天,一名四五十岁的男子走近,双手背在身后,流露出暧昧的眼神,嘴角带笑。曲笔值回应他一双媚眼,&眼神对上了&。曲笔值说,凭他多年经验,从眼神就可以看出对方是不是同类人,准确率99%.他用眼角瞄瞄椅子空着的地方,暗示对方可以坐下。于是,对方落坐在他身旁,两人从&你是哪里人&聊到&私密的感情事&。
  因为他几乎天天都去那个公园,不少人和他相熟已久。每天他去那里,大家见到他就招手让他过来,几个老人家围在一起说笑,留意圈子里的动态,说说&最近有什么新人来&、&谁谁谁又怎样了&。这是他每天最期待、最轻松的时刻。
  聊起当年的风流史,有时笑得花枝乱颤,有时又气氛沉郁。曲笔值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同性恋者,总是苦口婆心地对圈子里的人说,&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爱回家》,家呢?爱呢?
  背离热闹的圈子,回到家中,曲笔值把身子陷入办公椅中。
  晚上8点,他拿着遥控器,调到香港翡翠台,准时收看电视剧《爱回家》。&《爱回家》工作日每天播放半小时,从2012年开播到现在,已经播了近800集。每集一个小故事,都是发生在马家一家人身上,故事粗茶淡饭,但耐人寻味。&他几乎一集都没落下。
  父母早逝,曲笔值一直独来独往,&几乎没有家的概念&。他说,唯一感受到被人疼爱的感觉,是在一个去了澳门的男子身上。
  50多年过去了,他已记不起男子的名字。
  1959年,曲笔值16岁,吃完晚饭后,他跑去商场里闲逛。装模作样地挑衣服,突然看见试衣间走出来一名30来岁、高大的男子,面容清秀,鼻梁高高的。他被深深吸引了,古灵精怪地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走。
  想不到那人也住在他家附近,他跟到巷子口时,这个男子转身看了他一眼,&眼神对上了&,曲笔值&有感觉&,脸上笑开了花。
  之后,他经常有事没事就在男子居住的楼下晃荡,看能不能再看多几眼。一天晚上,这位心上人被他撞见,男子提出要去沙面,曲笔值就跟着走了。
  见了几次面后,俩人开始熟络。晚饭后,他们要是在楼下碰见,就一起去沙面吹吹风、聊聊天。高大的男子经常给他带香港的糖果,又跟他讲故事、说人生的道理,年轻的曲笔值也很爱听。
  大半年后,心上人突然对曲笔值说,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了。男子一家人要搬去澳门,曲笔值一听,眼泪哗啦啦地流了满脸。那晚,他们逗留到11点,感觉要说的话怎么都说不完。他们靠在江边的护栏上聊着,心上人把上衣脱下,搭在曲笔值的小身板上,他就轻轻把头靠在心上人的手臂上,慢慢闭上眼睛。
  最疼爱他的人离开了,曲笔值继续混迹在各个&渔场&,但都是&萍水相逢&。
  直到1974年,曲笔值作为老知青,接新来插队的小知青。长得清秀可爱的阿明(化名)一下就抓住了他的注意力。当时他们在增城林场里干活,好不容易有休息的时候,曲笔值就带着阿明到处去玩。去城里逛街、去打羽毛球,两人的关系很快好了起来。&看他干活累了,就给他煲汤、做夜宵、焖番薯,吃的东西一定预留他一份。&
  然而,曲笔值感受到阿明并不喜欢男人,他决定把感情藏着,当他的好哥哥,不越界。即使同睡在一张床上,曲笔值也从来不敢有小动作。
  憋住的感情无处宣泄,曲笔值有时会在深夜对着四面的大山唱情歌,唱到泪流满面,最后泣不成声。
  最后的依靠
  电视剧《爱回家》的主题曲他早已耳熟能详,&最美是这一种爱&,最后一句他总会低声跟着唱。
  每当电视剧播放的时候,安静的屋子里就会有一家子家长里短的声音。曲笔值认真听着、看着,时而哭、时而笑,马家的故事也有他的一份喜怒哀愁。
  人到暮年,他仍然形单影只,独来独往。然而,为了临终作打算,目前他有个相对固定,能不时照顾他起居的朋友,是他最后的依靠。
  Simon(化名)是曲笔值的朋友,40多岁,有老婆和一个女儿。2002年,他去佛山逛公园的时候,与Simon&对上了眼&,双方交谈甚欢,无所不聊。曲笔值知道自己已到暮年,&生的时候不需要别人照顾,死的时候希望有人打理身后事&。他和Simon相识至今,每天都会打电话,一个多月见一次,感情比较深厚,而且Simon人老实,曲笔值打算把他的身后事托付给他。
  Simon的家里人都认识曲笔值,但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是把他当叔叔来对待。为了报答Simon,前两年Simon搬新家时,他买了一台10000多元的电视机送给他,后来又送了近万元的冰箱。
  逢年过节,Simon家就是他的依靠。Simon是唯一会来他家做客的客人,有时带点日用品,有时带点礼物,他都觉得好温暖。
  半个小时的&家庭生活&眨眼就出字幕了,曲笔值把电视一关,窗外的黑夜慢慢渗透进来。有风袭来,他站在窗前。手机铃声划破了宁静,他拿起手机,低着头,眉心微蹙,双眼半眯着,费力地看向手机屏幕。然后,迅速按下接听键,脸上簇拥起笑意。
  &喂,Simon啊,我吃完饭了,你吃了吗?&&&
  与Simon通完电话,晚上9点多,曲笔值脱下眼镜,钻进被窝里,伴着静谧的夜色,睡去。
  (采写:南都记者 李双 |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 版面统筹:南都记者 余亚莲)
分享到我的 &
以下为网友个人看法,不表明淡蓝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友 淡男 于
14:45:00 发表的评论
他活的很自在啊!也很幸福!就是不该这样对待他老婆,不做夫妻,也可以做朋友啊。
19:35:00 发表的评论
哎,看完之后的感觉就是,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在一起,有条件的还是去代孕个孩子,没条件的也想办法去领养一个吧。。。。。 不知道等我们老了,会不会有专门是同志的公寓之类的地方。。。
网友 坚强 于
13:38:00 发表的评论
爱与仇,血与泪。
网友 Dida 于
23:09:00 发表的评论
最后两个字“睡去”,莫名的悲伤袭上心头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国家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请勿发布交友、商业广告、辱骂等相关信息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相关法律责任
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淡蓝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在此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资讯专题 /
我们不是高富帅,不是什么成功人士,我们只是同志群体中普通的一份子,活在这平凡的世界。
每年“两会”,都会有呼声为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呐喊,我们都知道,这是一场“持久战”。
他们正在评论……
评论:4112223...
评论:联想到96年小李子的神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后现代激情篇》...
评论:片名叫红楼梦的现代电影么...
评论:又是残忍的穆斯林!收难民需谨慎...
评论:只能躲在暗处恐吓一个小孩,多孬的恐同者...
评论:宗教SB...
评论:希望他能坚持,不能让那些暴民得逞...
评论:形婚不幸,后来在柬埔寨寻找到代孕,终于与男友一起生了娃...
评论:野外遇到危机,吹几个套套扎紧装在裤腿里可以做成一个应急救生圈!...
评论:xie...老年同性恋贴吧怎么进入_百度知道23岁 乌鲁木齐
好湿好湿!淫的一手好湿!
09-17 10:01:20
09-16 10:56:37
09-05 10:01:52
09-02 07:29:19
09-01 06:50:57
49岁 陕西 西安
56岁 上海 虹口
70岁 甘肃 酒泉
56岁 陕西 咸阳
63岁 上海 浦东新区
高中或中专
2000元以下
56岁 重庆 重庆
48岁 江苏 江阴
26岁 浙江 嘉兴
高中或中专
43岁 北京 北京
23岁 湖南 邵阳县
32岁 广东 深圳
高中或中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人同性恋射精同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