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零钱提现限制被限制了

微信日前发布深入打击“外挂”处理公告:近期,我们发现有部分用户利用微信外挂软件,对其他用户造成严重骚扰,并存在收集用户隐私信息、盗取用户帐号密码等安全风险,严重破坏用户体验、扰乱平台的健康生态。对此类违规行为,微信将根据《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个人帐号使用规范》进行坚决整顿和打击。对相关使用非法外挂的用户,将根据违规程度按照阶梯性处罚原则进行限制功能、帐号封停等处罚。目前已经处理10万+违规帐号。不管属于那种处罚结果,可按照页面上相应的提示进行下一步操作,继续解封流程。封号的提示长啥样?帐号在进行解封操作中,微信系统会有相应的处罚说明。用户的封停信息会被详细列出,请务必仔细阅读。如上图,帐号处罚说明主要包括处罚的微信帐号、封禁类型、被封原因。(1)封禁类型详细展示了封号时长(8天),并且有明确的申请解封具体日期(如上图中的“重新申请解封”,即表示用户需在日当天或之后申请解封,在这个日期之前申请解封是无效的。)。(2)被封原因说明了该帐号使用了非官方客户端(如多开微信、一键转发、红包插件等非法微信外挂软件),需马上卸载。帐号被封微信零钱咋取回?对于帐号中存在财产而又被封停不可自助解封的用户,将在用户登录微信时,提醒用户进行财产转移。具体转移流程:登录微信,系统提示弹出→ 选择【确定】→ 展示财产提取指引,点击【退出】 → 返回登录界面,点击登录 → 登录成功 →【 轻触“我”→ “钱包”】→ 用户根据自己的财产情况进行提现或转移操作。希望所有用户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都能遵守相关规则,共同维护良好的微信生态环境。如果你觉得这条微信有用的话转发让更多人看到!来源丨综合大连晚报、微信派(ID:wx-pai)、人民日报(ID:rmrbwx)三审丨奚林忠 &&二审丨李仁玉编辑丨罗维涛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35869 更新:
人气:33440 更新:
人气:29597 更新:
人气:24756 更新:
南宁晚报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广西玉林到底该不该取缔狗肉节?!
西瓜盖上保鲜膜细菌增10倍?正确保存方法看这里!
中国的“一带一路”为何完胜美国“亚洲再平衡”?
甘肃:最近去这里的朋友们!要注意管制及绕行!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微信不绑卡,用零钱发红包有金额限制吗?
每月500,还是超过500不绑卡就不给发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新版网络支付办法出台 微信零钱发红包过千需追加认证,取消微信红包支付密码,微信支付转账限额提高,微信红包支付限额,微信零钱支付限额,微信支付怎么取消零钱,微信红包零钱支付每日最多,微信支付注销后零钱哪去了
新版网络支付办法出台 微信零钱发红包过千需追加认证
时间: 07:3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新版网络支付办法出台 微信零钱发红包过千需追加认证,取消微信红包支付密码,微信支付转账限额提高,微信红包支付限额,微信零钱支付限额,微信支付怎么取消零钱,微信红包零钱支付每日最多,微信支付注销后零钱哪去了
  中新网12月29日电(种卿)28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日起实施。《办法》明确提出支付账户实名制管理制度,同时采取支付账户分类监管方法,新规落实后,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消费额度会否受限?支付账户向他人银行卡转账需要怎样的条件?快捷支付、微信红包等便捷支付方式还能否使用?  支付账户分类管理 最高级别账户能干啥?  支付账户“分类管理”理念可谓贯穿《办法》始终,对验证级别越高的账户给予越多的功能。Ⅰ类账户只需要1个外部渠道验证客户身份信息(例如联网核查居民身份证信息),账户余额可以用于消费和转账,主要适用于客户小额、临时支付,身份验证简单快捷。  Ⅱ类和Ⅲ类账户的客户实名验证强度相对较高,均具有消费和转账的功能,而限额较Ⅰ类账户有明显提升。鉴于投资理财业务的风险等级较高,《办法》规定,仅实名验证强度最高的Ⅲ类账户可以使用余额购买投资理财等金融类产品,以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也就是说,只有第三类支付账户可利用余额购买理财,而其余两类个人支付账户只可以用支付账户余额消费或者转账。值得注意的是,客户使用银行账户在平台上的付款(例如银行网关支付、银行卡快捷支付等)不受此约束。  各类账户有限额 用支付宝能否买iphone?  《办法》规定,对于交易验证安全级别较高的支付账户“余额”付款交易,支付机构可以与客户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限额;但对于安全级别不足的支付账户“余额”付款交易,《办法》规定了单日累计限额。  然而,限额也并非没有“商量”,《办法》规定,综合评级较高且实名制落实较好的支付机构单日支付限额最高可提升到现有额度的2倍,以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  此前,有网友担心限额太低,“一部iphone手机都买不了。”事实上,10万元、20万元的年累计限额,以及1000元、5000元的单日累计限额,都仅针对个人支付账户“余额”付款交易。客户通过支付机构进行银行网关支付、银行卡快捷支付,限额是由支付机构、银行和客户自主约定,不受上述限额约束。  开立账户“实名制” 是否需要证明“我是我”?  《办法》第六条明确提出,“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的,应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实名制落实的方式一个是“面对面”开立账户,客户可在I-III类账户中自主选择;而通过非面对面方式开立账户时,通过至少1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的,开立I类账户;通过至少3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的,开立II类账户;通过至少5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的,开立III类账户。  央行官方发布的解读显示,3个外部验证渠道可以分别为身份证、手机和银行卡,从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现有客户验证手段来看,普通用户是符合这些条件的,如对理财功能和账户额度无特别需求,现有客户完全可以不用再进行其他验证。  而针对III类账户开设的附加外部交叉验证渠道,并非要客户本人来证明“我是我”,而是在客户提供相关身份信息后,由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公安、社保、民政、工商、交通等单位开展合作,去验证客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证明“你是谁”。  央行官方微博在解读中指出,如果没有上述验证信息,仍可通过再添加2张银行卡的方式获得账户升级。  规范转账业务 支付账户能否向他人银行卡转账?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办法》对支付平台上的转账业务进行了限制,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免费自由转账时代即将终结。  然而,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没有对支付机构办理银行账户与银行账户之间的转账业务进行额外限制,而是由支付机构、银行和客户以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开展此类业务,并自主约定交易限额等管理措施。”  中新网记者发现,转账业务可分为三类:支付账户间的转账、银行账户间的转战和支付账户与银行账户间的转账。支付账户间和银行账户间在支付平台上的转账均不受同名限制,支付账户与银行账户间的转账则要求必须同名。  而针对此项限制,《办法》也给出了回旋余地,并非“不能商量”。具体到能否把支付账户余额转至他人银行卡取决于支付机构的评级。新规指出,如果支付机构评定为A类且II类、III类支付账户实名制比例达到95%以上,支付账户余额即可以提至他人银行卡,他人银行卡也可向支付账户余额充值。  微信发红包受限 零钱发红包累计不能超1000元?  《办法》规定,只通过一个外部渠道开立的Ⅰ类支付账户,账户余额可用于消费和转账,但限额仅有1000元。通过至少三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才能成为II类账户。  从目前微信认证的情况来看,一般用户只有银行卡和手机号2种验证方式,因此仅能归类为I类支付账户,根据新规,余额付款交易自账户开立起累计不超过 1000 元。  由此来看,用户仍可通过微信收发红包,但使用“微信零钱”发红包的金额累计不能超过1000元,如果还想继续用零钱发红包需要额外追加身份验证成为II类、III类账户。  不过,《办法》要自日起才实施,今年春节发红包暂时无须按照新规执行。  此外,新规对于快捷支付的影响也受到网友们的关注。央行在解读中表示,快捷支付仍可正常使用,《办法》规定,快捷支付开通时,银行和支付机构必须都取得客户授权,才能扣除客户银行卡上的钱。在交易操作上,快捷支付并没有变复杂,取得授权后,用户只要通过商业银行或者支付机构的验证就可完成支付。  作者:种卿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文相关推荐
15-12-2815-12-2815-12-2815-12-2815-12-2815-12-28&&&新闻热线:021-
支付新规之后,支付宝、微信每月有了上限?你理解错了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7月1日正式生效。《办法》第六条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应当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登记并采取有效措施验证客户身份基本信息。&nbsp&nbsp&nbsp&nbsp《办法》的实施,直接影响了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机构用户的使用。对于支付宝而言,如用户的账户不进行实名认证,则无法接收来自他人的红包、打赏、转账等,需要补全身份信息才能收款;对于微信支付而言,用户不实名则通过微信收钱、使用零钱发红包等功能均会受限。&nbsp&nbsp&nbsp&nbsp此外,根据《办法》,对已经实名认证的个人支付账户,支付机构还须依不同身份核实方式对用户进行分类管理。&nbsp&nbsp&nbsp&nbsp三类账户支付限额不同&nbsp&nbsp&nbsp&nbsp根据《办法》第十一条,支付机构的个人支付账户根据不同的身份核实方式分为三类,并且在不同分类下,对余额付款的功能和额度作出了不同的限制。&nbsp&nbsp&nbsp&nbsp在余额付款功能上,I类和II类账户的余额可用于消费和转账,而实名验证强度最高的Ⅲ类账户余额,则在I类、II类的基础上,还可用于购买投资理财等金融类产品,如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nbsp&nbsp&nbsp&nbsp在余额付款的额度上,I类账户为自账户开立起1000元(包括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II类、III类账户分别为年累计10万元与20万元(不包括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nbsp&nbsp&nbsp&nbsp《办法》实施后,对于III类账户的额度达到最高的20万元,用户如有超额需求,是无法进行提额的,而只能通过其他支付方式进行消费、转账、购买理财产品等操作。&nbsp&nbsp&nbsp&nbsp表个人支付账户分类&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账户类别&nbsp&nbsp&nbsp&nbsp余额付款功能&nbsp&nbsp&nbsp&nbsp余额付款限额&nbsp&nbsp&nbsp&nbsp身份核实方式&nbsp&nbsp&nbsp&nbsp支付宝&nbsp&nbsp&nbsp&nbsp微信支付&nbsp&nbsp&nbsp&nbspⅠ类账户&nbsp&nbsp&nbsp&nbsp消费、转账&nbsp&nbsp&nbsp&nbsp自账户开立起&nbsp&nbsp&nbsp&nbsp累计1000元&nbsp&nbsp&nbsp&nbsp以非面对面方式,通过至少一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nbsp&nbsp&nbsp&nbsp绑定一张银行卡&nbsp&nbsp&nbsp&nbsp绑定1-2张银行卡&nbsp&nbsp&nbsp&nbspⅡ类账户&nbsp&nbsp&nbsp&nbsp消费、转账&nbsp&nbsp&nbsp&nbsp年累计10万元&nbsp&nbsp&nbsp&nbsp面对面验证身份,或以非面对面方式,通过至少三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nbsp&nbsp&nbsp&nbsp在I类基础上,上传身份证、或再绑定一张不同银行的银行卡&nbsp&nbsp&nbsp&nbsp绑定3-4张银行卡&nbsp&nbsp&nbsp&nbspⅢ类账户&nbsp&nbsp&nbsp&nbsp消费、转账、&nbsp&nbsp&nbsp&nbsp投资理财&nbsp&nbsp&nbsp&nbsp年累计20万元&nbsp&nbsp&nbsp&nbsp面对面验证身份,或以非面对面方式,通过至少五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nbsp&nbsp&nbsp&nbsp在II类基础上,再加2项验证,如在支付宝中交水电煤、买火车票或机票、买保险或开通芝麻信用&nbsp&nbsp&nbsp&nbsp绑定5张以上银行卡&nbsp&nbsp&nbsp&nbsp银行卡支付不占用额度&nbsp&nbsp&nbsp&nbsp以上对于支付机构的余额付款限额,也可能会让很多人形成了误解――以为只要是通过支付机构的消费和转账,就受额度限制,这样的话,岂不是每年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平台的消费都有了额度上限?特别是对于I类账户而言,1000元的限额,即使对于小额消费,也似乎明显不足够。&nbsp&nbsp&nbsp&nbsp实际上的情况并非如此,这是因为“余额付款”仅仅是支付机构各类付款方式中的一种,如通过支付平台使用银行账户渠道进行支付,则完全不受此影响。往后,用户只要适当注意使用方法,配合多种支付途径使用,可以说,这项规定对市民日常支付的正常需求并不会有太大影响。&nbsp&nbsp&nbsp&nbsp以下对最常用的两个支付平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基本规则和使用方法进行了归纳。&nbsp&nbsp&nbsp&nbsp支付宝:&nbsp&nbsp&nbsp&nbsp对于支付宝而言,以上三类账户的支付限额,是针对使用支付宝余额支付转账给他人、消费、购买理财(含余额宝)的限额。用户可在支付宝手机APP中--中查看当前余额支付额度(如为20万元/年,则对应III类账户,以此类推)。&nbsp&nbsp&nbsp&nbsp除了“支付宝余额”以外,支付宝平台还支持网银、卡通(绑定成为支付宝快捷支付银行)和蚂蚁花呗三种支付方式。用户平日在使用中,只要选对支付途径,就不会平白无故地占用了支付额度、影响使用。&nbsp&nbsp&nbsp&nbsp在新规的额度限制下,用网银支付购买余额宝的方法,就不值得推荐了。网银支付,即指网银充值,指用户通过网银将储蓄卡中的资金充值到支付宝(网银功能需提前在相关银行网点开通)。&nbsp&nbsp&nbsp&nbsp根据支付宝方面的规定,钱只能通过网银充值到支付宝余额,再从余额中转入余额宝或用于消费。这样,资金在余额中一进一出,既没有发挥出太大的效用,也显然占用了余额的付款限额。&nbsp&nbsp&nbsp&nbsp相比之下,如通过将银行卡绑定支付宝快捷支付的方式,进行消费、转账或购买理财产品,就不会占用支付宝余额的使用限额了。快捷支付虽不受I类、II类和III类账户的支付额度限制,但根据储蓄卡、信用卡的卡种不同,以及各家银行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单笔、单日及单月支付额度限制。此外,对于II类、III类账户而言,从余额提现/转账到本人储蓄卡,或还本人信用卡也是不受支付额度限制的。&nbsp&nbsp&nbsp&nbsp最后,使用蚂蚁花呗进行支付,同样不属于余额支付。同时,“花呗”也与信用卡功能类似,原本就会针对不同用户给出不同的授信额度,因此也完全不会受三类账户的支付额度限制。&nbsp&nbsp&nbsp&nbsp微信支付:&nbsp&nbsp&nbsp&nbsp用户如需知道自己的账户在微信支付平台中属于第几类账户,不能在手机微信上直接查询,而只能通过致电微信支付客服电话(95017),并进入人工客服的方法进行查询。&nbsp&nbsp&nbsp&nbsp在支付方式上,与支付宝类似,微信支付中的支付限额同样只针对于“微信零钱”的消费、转账和购买理财产品,而不包括任何形式的银行卡支付。如果用绑定的信用卡进行消费、或是用储蓄卡进行转账或还信用卡,都不会占用支付额度。不过,与支付宝不同的是,微信支付中,如使用微信零钱进行信用卡还款,也同样会占用余额支付限额。&nbsp&nbsp&nbsp&nbsp另外,微信支付以用户曾经绑定过的银行卡数量来决定账户的类别。如果用户既想提高账户等级,又不想同时绑定太多银行卡,则可以采用先绑定、后解绑的方式。例如,只要曾经绑定过5张以上不同的银行卡,则无论目前是否解绑,就都可称为III类账户。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支付新规之后,支付宝、微信每月有了上限?你理解错了
日 18:43 来源:理财周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7月1日正式生效。《办法》第六条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应当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登记并采取有效措施验证客户身份基本信息。&nbsp&nbsp&nbsp&nbsp《办法》的实施,直接影响了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机构用户的使用。对于支付宝而言,如用户的账户不进行实名认证,则无法接收来自他人的红包、打赏、转账等,需要补全身份信息才能收款;对于微信支付而言,用户不实名则通过微信收钱、使用零钱发红包等功能均会受限。&nbsp&nbsp&nbsp&nbsp此外,根据《办法》,对已经实名认证的个人支付账户,支付机构还须依不同身份核实方式对用户进行分类管理。&nbsp&nbsp&nbsp&nbsp三类账户支付限额不同&nbsp&nbsp&nbsp&nbsp根据《办法》第十一条,支付机构的个人支付账户根据不同的身份核实方式分为三类,并且在不同分类下,对余额付款的功能和额度作出了不同的限制。&nbsp&nbsp&nbsp&nbsp在余额付款功能上,I类和II类账户的余额可用于消费和转账,而实名验证强度最高的Ⅲ类账户余额,则在I类、II类的基础上,还可用于购买投资理财等金融类产品,如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nbsp&nbsp&nbsp&nbsp在余额付款的额度上,I类账户为自账户开立起1000元(包括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II类、III类账户分别为年累计10万元与20万元(不包括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nbsp&nbsp&nbsp&nbsp《办法》实施后,对于III类账户的额度达到最高的20万元,用户如有超额需求,是无法进行提额的,而只能通过其他支付方式进行消费、转账、购买理财产品等操作。&nbsp&nbsp&nbsp&nbsp表个人支付账户分类&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账户类别&nbsp&nbsp&nbsp&nbsp余额付款功能&nbsp&nbsp&nbsp&nbsp余额付款限额&nbsp&nbsp&nbsp&nbsp身份核实方式&nbsp&nbsp&nbsp&nbsp支付宝&nbsp&nbsp&nbsp&nbsp微信支付&nbsp&nbsp&nbsp&nbspⅠ类账户&nbsp&nbsp&nbsp&nbsp消费、转账&nbsp&nbsp&nbsp&nbsp自账户开立起&nbsp&nbsp&nbsp&nbsp累计1000元&nbsp&nbsp&nbsp&nbsp以非面对面方式,通过至少一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nbsp&nbsp&nbsp&nbsp绑定一张银行卡&nbsp&nbsp&nbsp&nbsp绑定1-2张银行卡&nbsp&nbsp&nbsp&nbspⅡ类账户&nbsp&nbsp&nbsp&nbsp消费、转账&nbsp&nbsp&nbsp&nbsp年累计10万元&nbsp&nbsp&nbsp&nbsp面对面验证身份,或以非面对面方式,通过至少三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nbsp&nbsp&nbsp&nbsp在I类基础上,上传身份证、或再绑定一张不同银行的银行卡&nbsp&nbsp&nbsp&nbsp绑定3-4张银行卡&nbsp&nbsp&nbsp&nbspⅢ类账户&nbsp&nbsp&nbsp&nbsp消费、转账、&nbsp&nbsp&nbsp&nbsp投资理财&nbsp&nbsp&nbsp&nbsp年累计20万元&nbsp&nbsp&nbsp&nbsp面对面验证身份,或以非面对面方式,通过至少五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nbsp&nbsp&nbsp&nbsp在II类基础上,再加2项验证,如在支付宝中交水电煤、买火车票或机票、买保险或开通芝麻信用&nbsp&nbsp&nbsp&nbsp绑定5张以上银行卡&nbsp&nbsp&nbsp&nbsp银行卡支付不占用额度&nbsp&nbsp&nbsp&nbsp以上对于支付机构的余额付款限额,也可能会让很多人形成了误解――以为只要是通过支付机构的消费和转账,就受额度限制,这样的话,岂不是每年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平台的消费都有了额度上限?特别是对于I类账户而言,1000元的限额,即使对于小额消费,也似乎明显不足够。&nbsp&nbsp&nbsp&nbsp实际上的情况并非如此,这是因为“余额付款”仅仅是支付机构各类付款方式中的一种,如通过支付平台使用银行账户渠道进行支付,则完全不受此影响。往后,用户只要适当注意使用方法,配合多种支付途径使用,可以说,这项规定对市民日常支付的正常需求并不会有太大影响。&nbsp&nbsp&nbsp&nbsp以下对最常用的两个支付平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基本规则和使用方法进行了归纳。&nbsp&nbsp&nbsp&nbsp支付宝:&nbsp&nbsp&nbsp&nbsp对于支付宝而言,以上三类账户的支付限额,是针对使用支付宝余额支付转账给他人、消费、购买理财(含余额宝)的限额。用户可在支付宝手机APP中--中查看当前余额支付额度(如为20万元/年,则对应III类账户,以此类推)。&nbsp&nbsp&nbsp&nbsp除了“支付宝余额”以外,支付宝平台还支持网银、卡通(绑定成为支付宝快捷支付银行)和蚂蚁花呗三种支付方式。用户平日在使用中,只要选对支付途径,就不会平白无故地占用了支付额度、影响使用。&nbsp&nbsp&nbsp&nbsp在新规的额度限制下,用网银支付购买余额宝的方法,就不值得推荐了。网银支付,即指网银充值,指用户通过网银将储蓄卡中的资金充值到支付宝(网银功能需提前在相关银行网点开通)。&nbsp&nbsp&nbsp&nbsp根据支付宝方面的规定,钱只能通过网银充值到支付宝余额,再从余额中转入余额宝或用于消费。这样,资金在余额中一进一出,既没有发挥出太大的效用,也显然占用了余额的付款限额。&nbsp&nbsp&nbsp&nbsp相比之下,如通过将银行卡绑定支付宝快捷支付的方式,进行消费、转账或购买理财产品,就不会占用支付宝余额的使用限额了。快捷支付虽不受I类、II类和III类账户的支付额度限制,但根据储蓄卡、信用卡的卡种不同,以及各家银行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单笔、单日及单月支付额度限制。此外,对于II类、III类账户而言,从余额提现/转账到本人储蓄卡,或还本人信用卡也是不受支付额度限制的。&nbsp&nbsp&nbsp&nbsp最后,使用蚂蚁花呗进行支付,同样不属于余额支付。同时,“花呗”也与信用卡功能类似,原本就会针对不同用户给出不同的授信额度,因此也完全不会受三类账户的支付额度限制。&nbsp&nbsp&nbsp&nbsp微信支付:&nbsp&nbsp&nbsp&nbsp用户如需知道自己的账户在微信支付平台中属于第几类账户,不能在手机微信上直接查询,而只能通过致电微信支付客服电话(95017),并进入人工客服的方法进行查询。&nbsp&nbsp&nbsp&nbsp在支付方式上,与支付宝类似,微信支付中的支付限额同样只针对于“微信零钱”的消费、转账和购买理财产品,而不包括任何形式的银行卡支付。如果用绑定的信用卡进行消费、或是用储蓄卡进行转账或还信用卡,都不会占用支付额度。不过,与支付宝不同的是,微信支付中,如使用微信零钱进行信用卡还款,也同样会占用余额支付限额。&nbsp&nbsp&nbsp&nbsp另外,微信支付以用户曾经绑定过的银行卡数量来决定账户的类别。如果用户既想提高账户等级,又不想同时绑定太多银行卡,则可以采用先绑定、后解绑的方式。例如,只要曾经绑定过5张以上不同的银行卡,则无论目前是否解绑,就都可称为III类账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零钱支付额度限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