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医考后这些骗钱人的信息,求曝光!没完没了的爱?!到底谁泄露了我们

       
欢迎订阅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至。 上 手机登录
个人信息屡遭泄露 究竟谁出卖了我们?
记者与“出售个人信息”QQ聊天 截屏图
  刚买了新房,装修公司电话就接踵而至;刚买新车,就有人来推销保险;孩子尚未出生,推销奶粉的电话就不断……甚至你的身份职业、家庭住址、银行存款以及有几处房产等,均在对方掌握之中。到底谁出卖了我们的个人信息?该如何监管?
  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草案从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商业信息发送规范、网络用户身份管理以及部门监管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这表明立法机关向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亮剑”。
  今年10月28日上午,家住渝北宝圣大道的皇浦晟(化名),带着两段录音来到渝北回兴派出所报案,称遭人诈骗。
  业主持诈骗录音报案
  原来,今年4月下旬,皇浦晟在上清寺附近某楼盘按揭了一套房,拟于12月底接房。
  从9月初起,皇浦晟每周都会接到数十家装修公司或家具公司的推销电话。不堪其扰的他,将这些来电全部拉入黑名单。
  10月19日上午10:42,他接到×(湖北荆门)的来电,对方准确地报出了他和妻子的姓名、家庭详细住址以及所购新房的楼层和门号。对方自称姓吴,是“重庆市国土房管局”档案科工作人员,工号001213。对方称皇浦晟新购的房产可退税9680元,但要先将3000元手续费打入指定账号。
  皇浦晟悄悄录下通话,未理会对方。
  10月28日上午9:30,他又接到一名自称“重庆市国土房管局”退税科的女子的电话(来电×),也准确地报出了他家的信息。同时,那名女子称,皇浦晟那套新房可退税8680元,并提供了退税热线×,称他的退税编号是2128,不过要先将3000元手续费打入指定银行。
  录下通话后,皇浦晟当即拿着两段录音报案。目前,渝北警方正在调查。
  到底谁出卖了我信息?
  个人信息无端遭泄露,无异让皇浦晟在公众面前“裸奔”。他厉声质问:到底谁出卖了我?
  渝北警方一位民警分析认为,皇浦晟的信息遭泄露,途径可能有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开发商(销售商)或物管等单位,或者是不法分子通过病毒或木马等窃取用户信息。
  12月24日,记者致电相关单位一一求证。
  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周女士称,根本不可能是他们泄露出去的。她说,单位有专业的管理系统和严格的管理制度,还与开发保管这些资料的软件公司签有保密协议,任何工作人员不可能随意提取到业主的个人信息。当事开发商(销售商)一名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进公司前要签保密协议,也不可能泄露业主信息。而物管公司客服部一名接线小姐说,公司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员工与公司签有保密声明。她说,业主的个人信息是前台人员在操作保管,如果一旦发现泄露,公司肯定要追究责任。
  个人和单位信息公开卖
  求证无果,皇浦晟的个人信息究竟是如何泄露出去的?
  记者以装修公司的名义,希望购买业主信息做电话销售,对主城几个楼盘和物管公司进行了录音采访。
  北部新区一知名楼盘销售员赵小姐表示,可到现场找他们经理。渝中区大坪一大型楼盘销售员则称:“肯定不可能卖业主信息。”江北观音桥一家物管公司的邹小姐说,买业主信息要找他们领导,她做不了主。
  随后,记者在网上搜索到几个专门叫卖信息的QQ号。“客服2号”告诉记者,她有大量全国各单位法人代表的姓名和手机号。今年1~4月初注册登记的有300多条,80元;4月底到8月的有500多条,150元;9~10月的有400多条,80元。“客服2号”说,4月底到8月的500多条,最高时卖过上千元。
  当记者怀疑其是否准确时,“客服2号”随即发来重庆11家单位的名称、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名字和手机号。记者试打了5个电话,全部正确。这些信息怎么来的?“客服2号”拒绝透露。
  而“出售个人信息”则称,他有大量重庆各楼盘业主的信息,每条一角钱。他明确表示信息来源于物管,并当即发来主城近30个楼盘的业主信息,其中包括多个知名楼盘。记者随机拨打发现,准确率达98%。
  渝北警方一位民警分析称,金融、电信、教育、医疗、房管、4S店和民航等领域的个人信息被买卖和泄露,成为电信诈骗、网络诈骗以及滋扰型“软暴力”等新型犯罪的根源。他说,从多年办案经验来看,挖出的“内鬼”中有公务员,也有企业职工和临时工等。
  重庆博嘉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文坛则称,信息泄露的“重灾区”是房地产开发(销售)商、物管、机动车销售商、中介、医院、通讯运营商以及大型单位等行业。
· · · · ·
更多新闻扫描二维码
下载“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感谢您阅读: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 更多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扫二维码关注华龙网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梁山夫妻大办离婚庆典,两人亲自把喜字剪开。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还有产妇和6个月孕妇。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蜂蜜商
  喂你是普法君嘛?本公司新研发了一种纯天然养生蜂蜜,鉴于您经常上taobao浏览蜂蜜,我公司本着人性化的优良作风,已经把新产品寄到您家,好吃来买哦~
  艾玛你谁呀?你从哪弄我电话的?你怎么知道我在哪上班?你怎么知道我爱吃蜂蜜?你怎么知道我家住哪儿!
  普法君
细! 思! 极! 恐!
  有数据统计,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网民被泄露的个人信息涵盖范围非常广泛。
  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包括网民的姓名、学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
  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过,包括通话记录、网购记录、网站浏览痕迹、IP地址、软件使用痕迹及地理位置等。
  网民亲身感受到了个人信息泄露给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
  个人信息遭泄露,快递单是一大途径。
  3月快递实名制推出伊始,这项制度就引起了来自各方的广泛讨论:
  正方:一桩桩血淋淋的案件让人们呼吁政府进一步加强监管;
  反方:面对当下个人信息安全严重泄露的现状,不少人对快递实名制下个人信息的安全表示了担心。
专家表示:
  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信息状况:客户的大量个人信息因快递业务被保存在快递物流管理系统中,而该系统中所存储的就是社会买卖关系的数据海洋,当然也包括个人身份信息、电话、工作单位及家庭住址等,而对这些海量信息的监管仍有盲区。
  监管有盲区?
  谁来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
  建议被侵权人直接问责快递公司
  快递实名制的推动,需要我们建立起一整套相关制度来规范快递行业,这包括确立相关责任以及完善追责机制。一旦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被侵权人可以直接对快递公司进行问责,让快递公司承担信息泄露的责任。而对快递员个人的监督责任就会因此转移给快递员所属的快递公司,这样诉讼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强化客户信息安全需部门支持
  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从国家的信息安全,到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从法律、意识等方面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
  在对快递公司所持有的个人信息的销毁上,也需要相关单位的支持。强化客户信息安全需要社会相关部门的支持。比方说,企业在集中销毁快递单时就遇到了难题:由于快递单材质特殊且量大,很多回收处理公司并不接收。如果企业自行焚烧销毁,会造成空气污染并存在火灾隐患。快递单销毁还需要相关产业或政府部门的支持。
  运用技术手段管控公民个人信息
  就目前而言,我们可以通过设立权限的方式对快递实名制下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有效管控。比如快递员通过设备扫描寄件人的身份证,寄件人的个人信息就会通过这个设备经云端传入终端服务器。而一般的快递工作人员没有查看的权限。这样信息和快递件分两头走,就可以减少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这其中需要比较权威的第三方提供协助:我国的二代身份证内设有一个芯片,如果快递员手持的设备通过芯片与第三方的信息终端对接,同时让第三方再与公安部门的信息库对接,就可以保证寄件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公安部门的介入也可以为公民个人信息加一重保障。
  剁手党们,咱先不说你的快递在路上的时候被人到了信息,普法君先问一句,收到快递的你是怎么处理快递单的?多少人是自己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就这么“扔”进垃圾桶了!靠监管,也要靠自己,如何妥善处理你的快递单也是门儿技术~
  方法一:
  用手指去沾水,然后在快递单上有隐私信息的地方来回摩擦,字迹就会变模糊,纸张也会皱皱巴巴的。或者可以用纸巾沾水,在快递单上来回涂抹,这样上面的信息就会被抹得一干二净。
  方法二:
  用颜色较深的记号笔将快递单上的信息掩盖,如果你觉得还不够的话,就多涂几次,直到上面的信息完全看不到。
  方法三:
  用修正液,打开修正液,涂在快递单有重要信息的地方,抹过修正液的地方字迹马上就不见了,如果你还不放心,可以拿笔在快递单上乱涂乱画。
  方法四:
  将花露水对准印有地址电话的快递单部位,均匀地喷下去,覆盖即可。静止几秒钟后,就会发现花露水喷过的区域地址和电话都慢慢消失了!
  其实除了快递实名制,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炸弹”,一不小心你的个人信息就“爆炸”!千千万万要小心!
  来源:央视新闻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法律求助,医院泄露了个人信息!我是否能追究责任?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法律求助,医院泄露了个人信息!我是否能追究责任?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老婆一个月前在某医院生了孩子,元月2号给孩子办理了出生证,现在还没有上户口今天我就收到了诈骗电话,说国家免费给孩子财政补贴,骗子居然连我老婆的名字、更郁闷的是出生证办理了不到3天 骗子就知道了,这证明医院泄露了信息,我应该怎么向医院追究责任?请求律师解疑!
您好,您可以到法院起诉该医院侵权的,可以要求其承担过错责任,赔偿造成的实际损失!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是医院泄露了你们的个人身份信息,可以直接报警,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民事赔偿。不过取得证据比较难,而且医院也可能会把这个罪责推到临时工的身上啊。 【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盗窃罪;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三款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建议到当地三甲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因为三甲医院在高质量综合性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提供高水平的专科服务。承担危急重症和疑难病诊治任务,开展双向转诊。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当前位置:
  你以为银行卡一直放在钱包里就安全了,然而互联网环境下的风险并不仅仅止于一张卡,从200元一条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到售价6000元的三个月内移动通话记录,个人信息早已在地下市场被明码标价。  时不时就会接到一些理财公司、保险公司的推销电话,他们究竟从哪里获取到我们的信息的,我们无从而知。更加过分的是,有的电话更像是在追踪你的行踪,刚在网上购买的机票,一个小时不到,就有航班延误、航班取消的诈骗电话;新房钥匙刚拿到手,装修公司的电话就到了。让我们有何安全可言?惊呆了!我们的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的?  谁让个人信息在“货架”上“裸奔”?  记者从一个“户口信息查询”qq群中获得的“代理价格表”。被售卖的个人信息涉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车手续还没办齐全,推销保险的就来了;甚至一个知道你各种信息的“警察”打电话来,说你涉嫌洗钱了……各种各样的推销广告、不胜其烦的骚扰电话和层出不穷的诈骗方式,让人防不胜防。  这背后,是海量的个人信息遭遇泄露。这种现象究竟有多严重?在地下的信息市场上,个人信息是如何被贩卖的?又是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  带着这些问题据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1、84%的网民苦于信息泄露  接连一段时间,北京的李女士每天都接到向她推销贷款的短信和电话,“有时候是以400开头的,这种电话我一般都不接。但有时候是私人手机号,如果不接,又担心影响工作。”  有一次,李女士再次接到这种推销电话,她想吓唬一下对方,就说:“我是公安局的。”出乎李女士意料的是,对方回复:“公安局的怎么了?”  李女士在跟对方争论了几句后,很严肃地说:“以后别给我打了,再打我就报警了。 ”“那你去报吧”,对方猖狂的回答。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和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近日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网民平均每周收到垃圾邮件18.9封、垃圾短信20.6条、骚扰电话21.3个。其中,骚扰电话是网民最为反感的骚扰来源。  更多的人则接到各种诈骗电话。根据上述调查报告,76%的网民遇到过冒充银行、互联网公司、电视台等进行中奖诈骗的网站;66%的网民曾收到过冒充1等号码的伪基站信息;55%的网民收到过冒充公安局、卫生局、社保局等各种机构进行电话诈骗的诈骗信息。  无论是骚扰还是诈骗电话,都伴随着个人信息的被泄露。对此,该调查报告指出,84%的网民曾亲身感受到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  据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副主任郝智超介绍,从2015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一年间,我国网民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平均每位网民损失133元,比去年增加9元,因此而消耗的时间人均达3.6小时。其中,9%的网民经济损失在1000元以上。  在惊讶于电话那头的推销者“如此嚣张”的同时,李女士也很疑惑:我没有贷过款,我的信息是从哪里泄露出去的呢?  2、200元可买一个银行卡密码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人们的姓名、职业、电话、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收集、加工、贩卖俨然形成了一条地下产业链,在链条末端,一条条个人信息如同放在“货架”上的商品被明码标价。  据记者以“个人信息”为关键词,通过qq进行了搜索,发现有大量出售个人信息、身份证、银行卡的qq群和qq号,其个性签名一栏都标注着“诚信”或“信誉接单,一次合作,终身朋友”等字样。  记者很容易地进入了一个“户口信息查询”qq群,并很快获得了一份各类个人信息出售的价格表。  在这份价格表中,被售卖的信息分为个人信息类、汽车类、手机类、银行类以及其他等5种类型,内容从户籍信息到银行资料,从手机定位到婚姻状况等,包括多达23种信息,涉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标价最低的是违章查询和汽车档案查询,均为30元一次;价格最高的是查询一个人三个月内的移动通话记录,为6000元。其余诸如查询户籍信息、犯罪信息、住宿信息、出入境、乘车记录和身份证轨迹(2年至3年内所有使用过身份证的使用记录)等价格分别是100元、150元、200元、500元、600元和800元。  记者以买家身份与群内多个标注可以出售个人信息的qq号主取得了联系,对方大多都回复可以提供全面的第一手、二手准确信息。一位卖家说,他们还出售银行卡密码,“一个密码只需要200元”。  个人信息不仅可以单卖,还可以批发。当记者以保险推销员的身份,向一位卖家提出要批发购买他人的手机号码时,该卖家称,100元可以购买2000个号码;300元可以购买1万个号码。  “这些号码的主人都是购买过保险的客户。”卖家说,如果是咨询过保险但还未买的客户,其信息则更贵一些,“100元只能买500条;400元买5000条”。  记者问对方“信息靠谱吗”后,对方发来了数张其他买家支付宝付账的截图,并表示“长期生意,保证质量”。  这些信息都是从哪里来的?记者得到的回复大部分是“内部渠道,无可奉告”。但一些卖家告诉记者,如果是个人信息,则通过公安网查询;如果是房产信息,则在房管网查询。  记者在网上进行搜索时发现,公安网和房管网都属于专用的内部网络,一般人无权查询他人信息。以房管网为例,“在房管局查个人住房信息需要房主本人持身份证、户口簿前往房管部门申请查询,房管部门不对房主以外任何人和单位提供查询,除了法院或警察凭合法证件和法律手续去查询。”一位内部人士说。  网络上信息泄露不仅影响我们的信息安全,更影响我们的生命安全,如何才能避免我们的个人信息不遭泄露?  1 个人的电子邮箱、网络支付及银行卡等密码要有差异;  2 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站或单位要对用户信息加密并采取分级查看的权限设置;  3 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  4 慎重参加网上、网下调查活动;  5 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  6 投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  7 在网上交易需要到正规的交易平台网站,同时要注意鉴别网址真伪;  8 只要掌握了苹果ID对应的电子邮箱的账户和密码,就有可能修改苹果ID的账户和密码,苹果用户要加强苹果ID和关联电子邮箱账户密码的保护,慎防账户密码数据泄露。  9 街上微信“扫一扫赠小礼物“的活动不要参加。  10 手机APP软件不要随便安装,有的软件会盗取用户个人信息。
本文由网贷315编辑整理,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修改其中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带上原文链接,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
P2P维权案例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北京网智益达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16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完没了台湾综艺节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