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amd r9 m290x 驱动sli可以4k吗

【图片】外媒titan x对比GTX980 970 R9 290X 4K游戏测试【amd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75,837贴子:
外媒titan x对比GTX980 970 R9 290X 4K游戏测试收藏
看过坑爹的国内测试,尤其是大炮村的。在看看外媒的测试这次的测试是digital foundry的测试(一个专门测试主机游戏帧率的媒体)分别测试了P 4K分辨率。测试的游戏包括刺客大革命,屎命11,孤岛惊魂4,魔多,罗马之子,地铁最后的曙光,孤岛危机3,古墓9.其中在4K分辨下 孤岛惊魂4,魔多,罗马之子R9 290X逆袭了GTX980。视频只放4K测试的视频。文件太大 上行速度给限制了。传一个到优酷太久了。视频来自:注意了 第一个帧是即时帧 第二个是平均帧。我想你们应该都懂的。一下是1080P的各个游戏平均帧1440P的平均帧4K的平均帧
奇迹重生,重铸辉煌,下个奇迹就是你!海量钻石,众多好礼,你敢拿我就送!
如何玩4K?是不是只要游戏支持4K,买个支持4K的显示器就可以啦?!
为什么290x没交火,反而980sli了 一看就是思路泰坦战cf的渣渣
前几年1080开3D成540画面颗粒感很重,现在4K了开3D显示游戏时的带入感?
1080p下被970爆了?
4k下R9 290x强于970
x被虐很多.1440p互有胜负,4k简直逆袭.
这是故意在吹农企的吧,价格差那么远的放在一起比
可R9 290X能带起多少4K游戏?实际游戏我不相信能流畅
深圳市富昌雅利电子专业世界品牌amd国内总代理商,代理经销产品远销国内外,amd代理产品线只做终端客户.
有什么好比的 都是4G显存
画面效果290X开不了的 980同样开不了,因为显存就那么一点,980说不定还不如290X的8G版,同设置下也就帧数高一点。
老黄也是机智的飞起,高核显低显存。
看到这个表格 我想买个290(说得像我买得起一样)反正290玩不了的
980一样gg……
感觉290x典型的点错科技树1080P带宽过剩,4K性能又不够。。。
我就是290x cf+4k屏
战地4玩起来顿顿的
开2k就好了。之前的消逝的光芒我也是2k下玩的 4k觉得性能还是不够带动。极品飞车14 单卡290x 4k无压力
娱乐大师的卡皇不是290X2嘛,比第二名的分高2倍
外国评测不公正,不正确,而且严重抗议国外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没上市之前我们要看chh偷跑的,上市后网站要看大炮村的,论坛要看显卡吧的,他们最公正,最公平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每日资讯】R9 290X显卡4K交火性能:性能提升100%不是梦!
628浏览 / 14回复
  随着发布日期的临近,R9 290X的评测偷跑的也越来越多,不过单卡性能大家多少都有点底了,来关注下R9 290X的交火性能吧。此前的HD 7970评测中我们也做过了双卡交火的测试,GCN架构的效率确实很强,多个项目达到180%甚至200%的单卡性能。R9 290X不仅继承了GCN架构,而且还使用了独特的交火连接技术,表现如何呢?  此前在NVIDIA的蒙特利尔会议对面也搞了一个小破坏——他们对比了R9 290X显卡在4K下的性能,并允许媒体放出。现在则是双卡交火的性能,先来看上面的效率表格,R9 290X双卡的性能普遍达到了单卡的180%以上,战地3、古墓丽影、细胞分裂:黑名单及FarCry 3中甚至接近200%。  对于具体的性能,VC和WCCFTech都做了一个统计,详细的列表如下图所示。  这里的Uber超级模式和Quiet安静模式是R9 290X的双BIOS,不过两种BIOS的性能让差距并不大,VC统计显示只有1.54%的区别,性能基本是一样的。  从这里的效率来看,R9 290X无疑非常惊人,几乎所有在4K下的性能提升都达到了100%的水平,甚至还有所超出,平均下来性能有100.25%的增加,效率实在是够高。  以下的则是AMD官方PDF泄露的成绩,看看就好,官方的资料一般都只比优势项目,R9 290X在3DMark测试中跑分确实很强大。
还优势项目,3D Mark FireStrike得分才比770高多少?要是个780俺能跑出1W+......
土豪的游戏
unimaginable 发表于
谢谢支持~
unimaginable 发表于
谢谢支持~
1heiseyanmou1 发表于
谢谢支持~
悄悄爱摇滚 发表于
还优势项目,3D Mark FireStrike得分才比770高多少?要是个780俺能跑出1W+......
干得漂亮!哈哈哈~
gongxieyi 发表于
谢谢支持~
ssn760 发表于
土豪的游戏
星孖Il 发表于
高射炮打下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AMD最新力作!Hawaii架构R9 290X详细评测
【PConline 评测】经过R9、R7 200系列的一周预热,AMD终于要放出R9 290X完整的姿态。虽然AMD在保密方面已经花了不少的心思,但发布之前,网络上早以流传关于R9 290X的外观、拆解甚至跑分成绩,大家或多或少已经对R9 290X有了定位,今天我们PConline 为大家完整揭示这款新旗舰。作为新一代的旗舰,R9 290X将会直接与GTX TITAN、GTX780等骨灰级显卡进行竞争,而AMD以4599元的定价就预示着,R9 290X将会以性价比力压GTX780,甚至会对GTX TITAN有威胁。R9 290X赏析:之前我们已经为大家分享了R9-290X完整图赏,这次我们就简单回顾一下风骚酷炫的R9 290X。想了解更多R9 290X的详细图片赏析和拆解,可点击:.cn/article_source/199695.htmlGPU-Z图,还不能完整识别GPU-Z还没有更新版本,还不能完整识别所有的参数。不过我们大致也能看到Hawaii代号,和MHz的频率。AMD R9 290X显卡 参数规格对比显卡R9 290XR9 280XGTX TITANGTX780核心代号Hawaii XTTahitiGK110GK110制作工艺28纳米28纳米28纳米28纳米核心面积480mm2365mm2551mm2551mm2流处理器2816204826882304ROPs64324848显存容量4GB GDDR53GB GDDR56GBGDDR53GB GDDR5显存位宽512bit384bit384bit384bit核心频率1000MHz1050MHz837-876MHz863-902MHz显存频率5000MHz6000MHz6008MHz6008MHz供电接口8+6pin8+6pin8+6pin8+6价格<font color="#99元<font color="#99-2099元<font color="#99元<font color="#99-4799元通过网上的官方资料,我们确定了R9 290X的参数,对比各大旗舰级显卡,R9 290X最为突出的就是那512bit夸张位宽、4GB DDR5大容量显存,2816个流处理器和64个ROPs也是性能的保证,测试之前,我们都相信R9 290X与GTX780、GTX TITAN有一拼。R9 290X拆解:或许有朋友看过我们PConline对R9 290X的外观和拆解首曝,不过我们还是不厌其烦地为没有看过的朋友再展示一次,这是早前拍摄来自AMD全球AIB厂商HIS的公版R9 290X显卡。好了,下面我们进入高潮!测试平台说明和3DMark理论测试:硬件平台CPUIntel Core i7 4770K主板华硕Z87内存三星 DDR3 1600 4GB&2(8-8-8-24)硬盘西部数据1TB 64M SATA3电源LEPA G1600-MA-EU显卡AMD R9 290X(MHz)AMD R9 280X/HD7970 GE(MHz)NVIDIA GTX TITAN(837/6008MHz)NVIDIA GTX780(863/6008MHz)软件平台操作系统Windows7 旗舰版 64位 ( DirectX 11 )显卡驱动AMD催化剂13.11 beta 测试版NVIDIA ForceWare 331.58 whql这次测试单芯片旗舰,对手显然都是各种旗舰级产品,GTX TITAN、GTX780少不了,另外还加入高端产品R9 280X(HD7970 GE),至于驱动方面,采用由AMD提供的催化剂13.11 beta,并非之前测试版,NVIDIA方面使用最新的正式版331.58。●3DMark理论值测试首先,我们测试一下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基准测试软体与电脑性能测试――3DMark。测试小结:3DMark的测试成绩,早就为大家曝光过,3DMark11的测试成绩处于GTX780与GTX TITAN之间,至于新版的3DMark更是出乎意料,性能与GTX TITAN处于同一水,性能相当值得期待。不过3DMark跑分这些理论东西始终不能代表游戏的测试成绩,下面我们以8款热门的游戏,对AMD R9 290X和其余的旗舰显卡进行测试。测试软件 设置软件设置《新3DMark》Fire Strike场景Extreme模式《3DMark 11 V1.02》Extreme●游戏测试一:首先我们测试一下几款热门的游戏:《细胞分裂6》、《地铁:余光》、《古墓丽影9》,《孤岛危机3》,其中几款游戏更是让AMD和NVIDIA不断出驱动来优化的。测试小结:所测试的成绩中,的高分辨率R9 290X完胜GTX780,的全高清,R9 290X的表现也是相当出色,总体上介乎于GTX TITAN和GTX780之间。而且无论是全高清还是1600P的超高清,R9 290X玩起游戏来都是相当的流畅,相当值得游戏发烧友选择,下面我们来看更多的游戏测试。所测试游戏的设置和测量方式游戏游戏设置测试方法《古墓丽影9》最高画质,开启头发特效游戏自带benchmark《细胞分裂》最高画质,4MSAA,关闭物理加速Frps软件采集,单人战役-飞机跑道关卡开始的即时演算动画,约35秒《地铁:最后的曙光》最高画质,AF 4X,关闭物理加速游戏自带benchmark《孤岛危机3》最高画质+DX11+4MSAA使用Fraps,从&欢迎来到丛林&关卡,游戏场景开始计30秒●游戏测试二:为了增加显卡性能表现的客观性,我们继续2013年前后热门的四款游戏再续测试。测试小结:这次的成绩也大同小异,R9 290X有着可以力拼GTX TITAN的性能,领先GTX780是明显的,具体的汇总我们会在后面介绍。在之前的GTX680与HD7970的争霸战中,我们见识到NVIDIA开普勒架构的出色能耗比,也突显出GCN架构在效能上的不足,那么R9 290X用堆料换来如此强大的性能,背后又有多少的功耗成本呢?我们马上看。所测试游戏的设置和测量方式游戏游戏设置测试方法《使命召唤9》最高画质+DX11+4MSAA使用Fraps,&精英联盟&关卡从画面渲染开始至直升机坠地《热血无赖》最高画质,极限抗锯齿自带Benchmark《孤岛惊魂3》DX11,最高画质,4MSAA用Fraps软件记录猎杀野猪及采集三色药草后移动到下一个海盗营地场地《战地3》Extreme画质使用Fraps,&追猎行动&关卡开始至登上飞机●温度测试:温度测试中,我们保持显卡长时间负载,使用Furmark拷机是个不错的选择。FurMark是一款OpenGL基准测试工具,通过皮毛渲染算法来衡量显卡的性能,属于满载压力测试。连续烤机10分钟后,记录显卡温度。FurMark拷机10分钟后,显卡的功耗趋向于稳定,R9 290X的温度堪称恐怖,堆料带来的大面积核心带来了94度的高温。另外,在测试的过程中,笔者能听到风扇强烈呼啸的声音,以及电流的“撕裂”声。尽管以上高温有可能是驱动还没有完善导致,但笔者认为是公版显卡的做工还有待改进,相信AIB厂商们会尽快推出非公版,至少更换散热器很有必要。●功耗测试在测试之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法测试显卡的独立功耗,本轮测试中所有的功耗成绩均为整机功耗,测试过程中用功耗测试仪进行检测。在之前的功耗测试当中,我们使用Furmark进行引起用户的争议,因此我们加入视频的直播用作参考。测试小结:FurMark拷机10分钟后,平台功耗趋向于稳定。测试结果中,R9 290X的温度堪称恐怖,堆料带来的大面积核心带来了94度的高温。功耗也是一个问题,即使是号称节能的haswell平台,i7 4770K带动R9 290X,平台已经超过了400W,电源的选择并不能忽视。Furmark参考无意义?有网友反映,Furmark拷机功耗并不能真实完整反映出显卡负载的平台功耗,因此小编录了个视频,对比R9 290X和GTX TITAN在待机、网页浏览、Furmark拷机功耗和游戏功耗,有兴趣可以观看下面视频。其中游戏采用分辨率的《地铁:余光》Benchmark。测试小结:对于网友对游戏功耗和Furmark拷机功耗的争议,我们测试多次发现,显卡跑游戏得出的平台功耗比Furmark拷机功耗还低,所以暂时以Furmark拷机作为功耗参考。当然随着软件的更新和驱动的变化,我们测试的基准还会不断完善,同样也会接受大家的建议。●频率探秘:拷机都会降频?AMD和NVIDIA的早就加入了动态频率调整的功能,而我们在测试显卡时,都发现显卡主频有不同的变化。测试小结:用Furmark进行拷机,无论是R9 290X或者GTX TITAN,都会出现降频的情况。根据双方透露,Furmark让GPU恒定的高负载,从而产生极大的热量,显卡为了降温到安全范围而适量下调频率。而进行游戏时,显卡并没有想Furmark拷机那样持续性高负载,弹性的负载减轻GPU热量,甚至还不会达到危险温度的临界值,因此会以最佳频率运行,甚至动态超频。频率的动态调整,这一技术AMD和NVIDIA都早就掌握了,我们也没有必要两家的频率谁高谁低,反正在游戏的表现见性能高低。R9 290X交火:匹敌GTX TITANx2R9 290X的性能已经有GTX TITAN的水平了,那么交火又如何呢?以往AMD在双卡交火方面,效率会比NVIDIA要略胜一筹,按道理R9 290X双卡交火后,能赢GTX TITAN SLI。这发布的Hawaii显卡颇有意思的,交火已经不需要桥接,直接插上主板就能工作,不过遗憾的是,目前这种交火方式只适合R9 290X。3DMark 11X7646分(Extreme模式)新3DMark8416分(Fire Strike Extreme)unigine valley 4080分(极限HD)各显卡理论分数参考PK R9 290X CFGTX TITAN x 23DMark 11(X)713593%新3Dark(X)8870105%Valley(极限HD)4340106%平均101%R9 290X3DMark 11(X)460560%新3Dark(X)455854%Valley(极限HD)248261%平均58%R9 290X双卡交火后,性能提升相当明显,不过相比GTX TITAN SLI,依然没有抛离,依然在相同的水平,另外对比单张R9 290X,双卡交火效率达到172%的水平,虽然不用交火桥,但效率依然出色。显卡性能汇总:在刚才测试的八款游戏中,我们使用了两种分辨率、较高的抗锯齿、最高的画质进行测试,汇总得出的性能如下。GTX TITAN与R9 290X互有胜负,游戏数目上前者领先,后者在单个游戏中领先幅度更大,总统计得出双方差别几乎可以忽略,可以认定为同一水平。所以,根据游戏的选择不同,会很容易出现其中一方小幅度领先的情况。另外,我们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如果游戏抗锯齿继续开高,512bit的大显存位宽起到作用,R9 290X跑出的帧率甚至比GTX TITAN还要高,不过考虑到届时两者跑出的游戏帧率已经不能流畅运行游戏,因此不作参考。R9 290X天梯图指引:PConline显卡天梯图说明:通过综合的游戏性能测试,我们认为R9 290X的游戏性能与GTX TITAN处于同一水平当中,因此排位上与GTX TITAN平齐。PConline评测室总结:●堆料成就?GCN进一步加强R9 290X毋庸置疑刷新了AMD最强单芯显卡的记录,虽然是全新hawaii架构,但以与HD7970标准版完全相同的工艺完成制造,性能的提升始终缘于堆上庞大晶体管数,最终大面积核心,导致夸张的发热和功耗。强大的性能虽然让我们感到欣慰,但与GTX TITAN拉开的功耗距离,我们依然希望日后的旗舰显卡能拉近。●打破了NVIDIA半年的高端垄断从年初NVIDIA推出的GTX TITAN,顶级显卡的宝座一直让NVIDIA称霸了半年之久,R9 290X的出现终于可以打破了这一局面,双方的竞争更有利于我们消费者。按照目前的表现来看,R9 290X相比GTX TITAN,唯一缺点就是功耗偏高,至于优点则在于性价比。GTX780和GTX TITAN可以降价了。●AMD R9 290X购买指南竞争力分析:性能上,足够与GTX TITAN匹敌,完胜GTX780。功耗上,满载功耗远高于GTX TITAN,发热和耗电量较为惊人。价格上,比普遍的GTX780还要便宜,性价比高。选购建议:以低于普遍GTX780的售价买到匹敌GTX TITAN的性能,对游戏发烧友而言极具吸引力。不过要注意到R9 290X产生的功耗、温度问题,我们建议入手R9 290X的朋友要顾及到电源的供电能力,以及显卡的散热环境。相关阅读:AMD反击节奏!R7/R9 200系列显卡评测.cn/363/3631256.html新显卡、新技术:Mantle、TrueAudio、超高清、多屏这发布的R9 290X采用Hawaii架构,拥有了AMD所有的最新技术,包括TrueAudio、Mantle等等。TrueAudio,让游戏音效更出色早在R600架构的时代,AMD-ATI就整合音频输出,一直居于领先的地位。这次推出的TrueAudio音频技术再一次超前。不过受到硬件限制,TrueAudio仅限夏威夷核心的R9 290X/290,以及被称为GCN 1.1架构的R7 260X。TrueAudio是什么?简单说是一种硬件加速音频处理技术。号称“全球第一款支持可编程音频流水线的独立GPU”,针对PC游戏音效。以往硬件加速图形处理,现在衍生到音频处理了。按照以往传统,游戏开发商在开发游戏的时候,需要划分了一小块专区来处理音频,既浪费资源去处理音频等效果,又很难向用户展示所需要的效果。因此AMD在新核心里整合了音频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专门用来改进音频处理和音效,无需调用其它系统资源。现在AMD的GPU部分非常看重游戏,同样重视游戏中的音频技术。整合了音频DSP不仅是突出产品产品差异化和制造亮点,还能跟随游戏机的步伐,要知道Xbox One已经有了音频DSP,AMD肯定觉得是时候在PC跟进。“Mantle” API 释放GPU全部潜能结合新显卡,AMD同样发布最新的API(代号“Mantle”)积极扩展游戏开发者社区,旨在方便与游戏开发商的合作优化。Mantel技术可以帮助游戏开发商利用GCN架构的PC和游戏主机之间的共性,使游戏共容于多个平台。Mantle,是AMD自主创建的一款新型的图形编程模式,其充分利用现代化GPU性能,允许游戏开发者利用GCN架构的原生语言进行开发,带来了更深层次的硬件优化。用地球来说明架构,核心GCN,中层mantle驱动和API,外层图形应用程序。减小CPU开销,性能提升9倍,底层直接访问GPU资源。AMD全力出击应对三款最新的游戏平台,微软Xbox One、索尼PlayStation 4以及任天堂的Wii U。这三款游戏主机都采用了来自AMD的定制GPU,尤其是PlayStation 4和XBOX One甚至整个CPU+GPU架构都由AMD提供。对于支持Mantle API的游戏,可以绕过DX API直达硬件底层。兼容DX HLSL语言,简化移植,将来对AMD优化的游戏将会更多。4K超高清、Eyefinity宽域技术4K超高清开始充斥市场,AMD当然不能落后,改掉“HDxxx”的名字也是让显卡从命名上撇除高清的头衔,进入超高清。AMD R9、R7系列全面支持支持分辨率的游戏,包括单屏的2160p、60Fps。最新催化剂驱动也将更新提供配套支持。另外,Eyefinity宽域技术也进一步加强,通过DVI或者HDMI输出连接匹配的显示器时,几乎可以使用任何形式的输出组合――以前对DisplayPort输出的要求不复存在。这样以来,可以轻松实现单卡多屏显示。同步上市显卡:HIS R9 290XSAPPHIRE R9 290X MBA迪兰R9 290X 4G
{{news.title}}Maxwell架構是NVIDIA GeForce晶片家族第十代的產品,低溫加上低耗電的性能表現,在先前推出的GTX750已經展現再世人面前,九月份推出的旗艦級顯示卡GTX980/970系列,同樣採用Maxwell架構,不免更讓人對這兩張頂級顯示卡的表現好奇。
核心代號為GM204的GTX980/970採用改良後的SMM CUDA模組設計,以往在追求繪圖效能同時也必須付出大量的耗電成本情況已經不復見。不過,若你以為GTX980/970不過就是繪圖效能運算更快且比較省電而已,那真的就大錯特錯囉!! GTX/980/970加入了全新的VXGI立體像素全域照明運算技術以及DSR動態超解析度技術,加上獨家的MFAA多幀取樣反鋸齒技術,直接將遊戲效果提升到全新的層次,來看看NVIDIA這次帶來的GTX970給了我們甚麼驚豔的產品吧!!
VXGI立體像素全域照明運算技術
VXGI立體像素全域照明運算技術顛覆以往的直接光線運算(光線直接照射),加入了間接光線(光線的折射影響)的變數,顯示晶片在多年長足的進步下,直接光線的渲染運算已經不構成問題,反倒是最常使用在電影CG場景上的間接光線反射大量運算並不是隨便就能達成,目前Unreal Engine 4遊戲引擎已經將這項技術納入,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就可以在透過Unreal Engine 4遊戲引擎開發出的遊戲見到這項特效的展示!!!
DSR動態超解析度技術
各家顯示器製造廠的推出的解析度高達4K的螢幕已經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籠,採用IPS面板的4K螢幕動輒3萬以上,採用TN面板的4K螢幕價格雖稍微親民些,可是又嫌可見視角不夠廣,真讓人左右為難,這個尷尬的時刻還是以不變應萬變,先買先享受,晚買享折扣囉!! 還總是對著4K遊戲畫面流口水嗎?? DSR動態超解析度技術將Maxwell處理晶片透過4K解析度運算渲染遊戲畫面,最終再將運算後的結果透過1080P呈現在我們普遍使用的螢幕解析度上,雖然實際呈現的遊戲畫面仍然是1080P,不過畫質的表現卻提升相當多,從下面的圖片可以明顯看出來透過DSR動態超解析度技術,畫質有相當明顯的進步差異,真是造福尚未有購入4K顯示器預算的遊戲玩家們!!
MFAA多幀取樣反鋸齒技術
為了減少遊戲畫面中的物件邊緣鋸齒問題,我們已經很習慣打開遊戲中的各項反鋸齒設定,但這同樣是個雙面刃,反鋸齒開的太高容易影響效能,開得太低
又嫌遊戲畫面不夠美觀,常常讓然覺得兩難。這個問題再MFAA已經可以獲得大幅度得改善,透過MSAA反鋸齒技術的基礎進而改良,透過運算將兩次2xMSAA的採樣合成為4xMSAA反鋸齒技術,即使進行8xMFAA運算,所需要的消耗甚至還低於4xMSAA運算,對於玩遊戲有非常實際的幫助。
這次收到來自MSI的GTX970 Gaming 4G,接著來看看這張顯示卡的各項外觀介紹吧!!主打Gaming系列的MSI在這張顯示卡的外包裝上採用一貫的風格,斗大的圖騰置放在架上很明顯易見。
由於NVIDIA並沒有推出公版的GTX970,這讓各家顯示卡廠商有更多的發揮空間。MSI在自家GTX970包裝背後則列上的獨家的各項技術。不論是大直徑雙10公分Trox Fan技術、全新的SuperSU熱導管技術,另外結合Zero Frozr與獨立風扇控制的Hybrid Frozr智慧散熱技術,都完全的導入搭載在這張顯示卡上。
打開包裝後,除了顯示卡本體之外,另外的盒子內裝有簡易安裝操作手冊及光碟片,另外可能有部分玩家的電源供應器沒有提供8Pin的供電,MSI也貼心的附上6pin轉8pin的供電電源線。
MSI GTX970 Gaming 4G外觀相當霸氣,外觀的黑紅配色非常具有跑格,在細部的地方同樣也沒有忽略掉,細心的在金手指及後方的顯示輸出介面安裝上保護蓋避免長時間未使用而氧化。GTX970 Gaming 4G搭配全新Twin Frozr V第五代風扇技術,雙大直徑10公分的TorxFan設計,比起前一代刀鋒扇葉還可增加19%的進風量,同時在風扇全速運轉時,噪音部分更可下降5%,實際上在進行各項測試的狀況下,對於這種高階顯示卡卻幾乎完全感受不到風扇的噪音,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後方顯示輸出分別為DVI-D、DVII,再加上HDMI及DisPlay Port相信已經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的玩家們。GTX970也可以支援3 Ways SLI功能,同樣在金手指上安裝上保護裝置。
MSI的顯示卡在散熱上一向下足功夫,在GTX970 Gaming 4G也不例外,從這角度可以看到採用雙8mm導熱管協助顯示晶片快速降溫。
在顯示卡頂部也看到的導熱管外露的外觀,我想對於男性朋友們看到如此的設計心裡都不免熱血沸騰。此外,Twin Frozr V結合零噪音風扇科技搭配獨立風扇控制,當顯示卡溫度低於60度時風扇會自動停止運作藉此降低功耗與噪音,另外顯示卡還能依據顯示晶片及供電部分的溫度表現自動調整兩個風扇個別的轉速,針對需要加強的散熱區域達到快速降溫的目的。
大型的散熱鋁鰭面積已經比顯示卡本體還長,確保顯示卡的散熱效率。採用6pin+8pin的供電確保供電穩定性。
GTX970 Gaming 4G背面並沒有使用背板做整片顯示卡包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將風扇拆卸下來,可以看到兩個風扇分別連接在顯示卡主體的不同地方,可分別偵測調整不同的轉速達到降溫的目的,顯示卡的記憶體及供電部分,也都採用大型鋁製散熱片覆蓋上藉此提升散熱效率。
銅質鍍鎳的散熱底座可以確保除了擁有良好的導熱性,又不會因產生銅銹氧化降低散熱性能,貫穿散熱底座的導管連接到大型散熱鋁鰭上,確保顯示卡溫度能均勻的散佈在大型散熱鰭,加上前方兩個10公分散熱風扇,這就是這張顯示卡擁有絕佳散熱表現的最大功臣。
取下散熱器後顯示卡主體。
採六向供電的GTX970 Gaming 4G依然維持軍規級料件打造,SFC超導磁電感可依據供電自動調節附載,藉此穩定維持超頻及系統穩定性,搭配使用壽命長達10年的全固態電容,確保顯示卡能長時間穩定工作。
記憶體部分也提供兩項供電藉此穩定記憶體高達7000Mhz的高速運作頻率。
實際測試中加入R9 290X作為比較值,藉此提供做為GTX970 Gaming 4G的效能評估。圖中顯示卡為PowerColor R9 290X,主體為AMD公板設計。
先列出這次的測試平台資料。
接著來看看GPUZ下GTX970的各項數據資料,比起前一代Kepler,在Shader的部分減少到了1664,記憶體頻寬也從384bit下降到256bit,從帳面數據上不免有點擔心,看起來各項數據有縮水的情況,效能真得比前代Kepler更好嗎?? 如果使用如此規格Maxwell表現仍然不輸Kepler,那意味這仍有相當大的進步幅度吧!! 不過Maxwell的溫度真的是令人驚訝,在風扇沒有運轉的情況下,閒置的溫度竟然也只在32度~34度之間徘徊,對風扇噪音極度敏感的朋友再也不用在效能及噪音之間取捨。
另一邊R9 290X的Shader、記憶體頻寬等數據,甚至採用512bit設計,在規格上明顯贏上一截,在桌面待命的溫度約在41度左右,此時風扇的轉速約為1,000 rpm,顯示卡並沒有產生明顯的噪音。
首先採用3DMark11測試,在Performance項目中R9 290X略勝過GTX970,不過在Extreme項目中反倒是GTX970佔了優勢。
由於都是高階的顯示卡,因此僅測試Fire Strike場景,3DMark新增最高的Fire Strike Ultra場景,GTX970依然是略勝R9 290X 效能。
接著使用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測試DirectX 11以及Tessellation部分,首先將特效設定為一般進行基準測試。
在基準測試中,GTX970與R9 290X相比,GTX970的FPS略勝過R9 290X。
再將各項特效開至最高進行測試。
特效開啟至最高,兩張顯示卡的效能差異縮小,效能約在伯仲間。
再使用Unigine Valley Benchmark進行測試同樣先將特效設定為一般進行基準測試。
在這個項目中的測試,GTX970與R9 290X就呈現較大的FPS差異。
一樣再將特效開至最高再次進行測試。
測試結果反而是R9 290X效能超前GTX970,看來R9 290X也不是完全吃素的!!
實際進行各款遊戲的Benchmark測試,首先使用Metro 2033進行測試,相關的場景及特效基準如下圖,特效一樣開至最高。
測試結果,兩者的平均的FPS幾乎可說是沒有差異,即使將特效開至最高都能輕鬆駕馭Metro2033。
接著使用Sleeping Dog(熱血無賴)進行測試比較,這款有對AMD顯示晶片進行優化,能讓玩家們獲得更好的遊戲體驗,測試特效項目同樣如下圖開啟到最高。
測試最終的結果差異同樣不大,效能幾乎也是相同。
接著進行個人最喜歡的TombRaider測試,因為蘿拉很美啦,測試階段比較不會無聊 XD,TombRaider同樣是對AMD顯示晶片進行優化的遊戲,接著先看一下各項特效的設置,一樣將特效開啟到最高。
雖然TombRaider是針對AMD顯示晶片優化的遊戲,兩者最終的效能差異也幾乎是不分軒輊。
讓許多骨灰級的玩家瘋狂著迷的經典遊戲Final Fantasy也已經邁入第14代,PC遊戲玩家同樣也可以體驗到這款遊戲的魅力,首先進行各項特效設定。
在最終的得分項目,GTX970略勝過R9 290X
接著是近期最熱門的Watch Dog (看門狗)測試,直接將特效開至最高進行測試,由於WatchDog沒有內置的Benchmark功能,因此採用同一場景,紀錄1分鐘的FPS遊戲結果。
記錄下來的FPS曲線圖。
Watch Dog是對NVIDIA進行優化的遊戲,自然使用NVIDIA顯示卡進行測試會有較多優勢,從測試的結論中可以看到GTX970輕易地就勝過R9 290X 10%左右的效能表現
最後使用BattleField 4 (戰地風雲4)進行測試,與WatchDog相同,BattleField 4一樣沒有內置的Benchmark功能,採用相同的方式,在同一場景記錄下二分鐘的遊戲結果,首先先將特效開啟到最高,在最關鍵影響顯示卡效能的”解析度比例”部分,先設定在100%進行測試。
進行2分鐘的遊戲紀錄下的FPS曲線圖。
測試的結果有點令人訝異,兩者有相當的差距,GTX970與R9 290X在設定的特效場景中結果竟然有高達24%的差距懸殊!!
在維持最高特效不變的設定下,接著將”解析度比例”設定調高至150%進行測試,為什麼不調高到200%呢? 測試目標是以可以流暢進行遊戲為主,要開上200%可能需要GTX970 SLI或R9 290X CrossFire才做得到XD。
在同樣的場景一樣進行兩分鐘的遊戲紀錄。
這次的測試顯得稍微正常些,BattleField 4同樣是對AMD顯示晶片進行優化的遊戲,測試結果GTX970同樣小勝過R9 290X。
遊戲測試部分就在這邊告一段落,接著進行溫度及功耗的測試,高階顯示卡的高功耗以及高溫度是以往顯示卡的不變的定律,下面透過測試來看看GTX970與R9 290X在這上面有甚麼樣的不同。測試軟體採用MSI的Kombustor,分別記錄下系統在桌面閒置的溫度與功耗瓦數,接著再進行Kombustor顯示卡燒機壓力測試。
前面提到,MSI這張GTX970在風扇的設計上擁有獨立風扇控制的Hybrid Frozr智慧散熱技術,系統會偵測顯示晶片再決定風扇的轉速,由於GTX970溫度相當低,在沒只進行日常的文書作業,沒有繁重的遊戲等3D繪圖的一般狀態下下,風扇根本不會轉,在剛安裝上顯示卡的時候還一度懷疑風扇是不是故障了XD,這對噪音有偏執的使用者來說是個大好消息。從下圖可以看到系統待命的狀況下GTX970的溫度僅在33度左右徘徊,R9 290X則約為41度左右,風扇的轉速約為1,000rpm。
使用MSI Kombustor進行燒機5分鐘,GTX970的溫度上升到70度左右不再上升,R9 290X則爬升到92度,兩者在溫度上有不小差異,當然採用公版風扇設計的R9 290X會吃虧些,換上其他家採用自製風扇的R9 290X表現應該會好些,不過R9 290X依然是相當熱情。至於在噪音部分,使用Twin Frozr V風扇的MSI GTX9780 Gaming 4G相當令人滿意,幾乎是聽不到噪音,反觀R9 290X的噪音相當惱人,個人相當懷疑真的有人能接受原廠卡的噪音,並且使用它作為日常應用的顯示卡,並且好好的玩上遊戲嗎? XD。
前面提到以往大家對於高階顯示卡的印象是高功耗又高溫度,Maxwell顯示晶片扭轉了這個定律,在系統的待命瓦數部分兩者的差異並不算太大,接著進行MSI Kombustor燒機中,GTX970的功耗僅在270W左右徘徊,我想電源供應器廠商可能要頭疼了,450W的電源應付GTX970都綽綽有餘,高階電源供應器要怎麼賣啊!! 至於另一邊R9 290X則上升到約365W之間,兩者相差約100W,長期使用下來電費的差異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按按計算機推算一下!!
使用MSI GTX970 Gaming 4G的印象非常深刻,再正確一點來說應該是相當令人驚訝,在擁有比前代採用Kepler核心的GTX780更佳的效能表現外,同時還在功耗上有更精彩的表現,由於NVIDIA並沒有對GTX970提供公版給顯示卡製造廠商,因此市面上的GTX970清一色都是採以各家的特色而生產出來,各種不同的頻率設定及散熱設計,提供非常多樣化的選擇給玩家們,玩家可以依個人喜好自行決定想要購入的GTX970。MSI GTX970 Gaming 4G不論是在溫度或是靜肅度的表現上非常優秀,從前面的數據可看到,在效能上的表現除了直指AMD陣營頂級的R9 290X之外,加上前面提到各種創新技術,在電費漲價的同時更能幫玩家省下不少荷包,極力推薦這張顯示卡給目前正準備採購顯示卡的玩家朋友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md r9 m290x 驱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