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电影讲的什么对稀缺性的贡献

执行力!也许听起来有点残酷,但在互联网世界,创意(ideas)是不值钱的。注意一下影片中这些有意为之的情景:当扎克伯格被女友抛下后(虽然是虚构的),他当晚就立即做出了大头照对比评分应用 FaceMash。剧情:扎克伯格晚上 8:13 回到宿舍;10:17 动手做 FaceMash;凌晨 2:08 爱德华多回来提供了公式;稍后上线,在学生中大为流传;凌晨 4 点,流量异常,弄垮了校园网,惊动校方。)当 Winklevoss 兄弟还在训练时,扎克伯格的 Facebook 已经上线了。剧情:2012 年 2 月 4 日上午(Winklevoss 兄弟对他提出哈佛交谊网创意的 42 天之后),扎克伯格从莫斯科维茨那里得到了学生需要展示情感关系的启发,立即二话不说赶回宿舍,增加了这个功能,然后让网站
上线,并让爱德华多立即给他提供凤凰俱乐部的会员邮件列表,给他们发邀请邮件。上线 36 小时后,Winklevoss 兄弟才在赛艇训练室里得知了此事。当 Winklevoss 兄弟发出律师函,等待扎克伯格回音时,扎克伯格宣布
进入耶鲁、哥伦比亚和斯坦福。当 Winklevoss 兄弟去找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告状时,扎克伯格的 Facebook 已经覆盖 29 所学校、7.5 万注册用户。当 Winklevoss 兄弟还在英国参加亨利皇家赛艇会比赛时,扎克伯格的 Facebook 已经成为剑桥、牛津和伦敦商学院的最酷话题。当 Eduardo 还在纽约以为可以给自己镀上投行实习生的光芒时,扎克伯格的 Facebook 已经搬到硅谷,覆盖美国和欧洲的 160 所学校,注册用户 30 万。……当你以为自己有一个牛鼻闪闪、光芒盖过全世界的 idea 时,请一定相信,这个世界上最少最少还有 1000 个人同时想到了这个 idea,彼此平行,毫无交集,没有谁抄谁。但这 1000 个人中,500 个人觉得有时间再说,或者嫌麻烦,或者觉得还没有想好。只剩下 500 人决定立即动手试一下。其中 300 个人试一下之后,觉得太难、放弃了;或者试一下之后,小小地得意了一下,搁置了。只剩下 200 人决定修改一下、再试一次;或者小有成功,决定继续推进。其中 120 个人又试了一次,失败了,决定放弃;或者继续推进时,遇到了较大的挫折,或者遇到了重大的抉择难以做出,决定先暂停。只剩下 80 个人决定咬牙继续。其中 30 个人,做出了产品原型。其中 20 个人,得到了少量用户。其中 10 个人,开始展露头角。最后只有几个人,抢到了这个时间窗口,快速抓住历史机遇,跑到了其他人前面。
这部电影看得我冷汗直冒,让我开始怀疑创业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br&&br&生活中99%的人都是平庸的人,而萨维林是这个平庸的群体中,最杰出的代表。&br&他很棒,非常棒,他几乎也是哈佛的精英群体,但出身、能力和才智,只是差那么一点点。&br&而就是这一点点,是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逾越的鸿沟。&br&看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看上去,结论和角度完全不同。&br&同样看肖恩帕克,扎克伯格从他身上看到了与生具来的营销能力,对产品更敏锐的洞察力,更宽阔的视野,这些素质都是扎克伯格当时没有的,他欣赏肖恩帕克,拼命想如何把肖恩帕克用起来。&br&而在合伙人萨维林眼里的肖恩帕克只是个贪婪美色的花花公子,为了讲段子而满嘴跑火车的油嘴滑舌,想法既天方夜谭又不着边际。骨子里,他对肖恩帕克充满了畏惧,他一直赖以自豪的优点对比下变成了缺点,这让萨维林失去了安全感。&br&这就是天才与庸才的一个分水岭:出众的人总是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而想办法加以利用;而平庸的人遇到比自己出色的人时,总会选择敬而远之,强烈的妒忌心冲昏了他们的头脑,让他们的注意力都盯在对方的缺点上。&br&&br&而萨维林并没有意识到,肖恩帕克与扎克伯格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在facebook有7.5万用户时,他们都可以看到facebook有10个亿市值的未来,而萨维林看到的Facebook的规模只相当于一家百货商店。&br&在没有任何历史做参考时,能开创时代,洞悉未来,这种技能是任何书本都教不来的,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有时把这种天赋叫做格局,有时把这种天赋叫做情怀,其实他只是真正的强者的一种直觉,无需任何命名,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可以。&br&这是萨维林永远不能理解的事情,因为他始终是一个普通人里的强者。&br&他努力的钻到圈子里,试图通过这个圈子的人的认同而取得成功,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干的事,我们骨子里并不相信自己能做成什么事,只是希望一些大人物赋予我们一些权力,或者给予一点资源,取得自我满足式的成功。&br&他喂鸡、找广告商、进凤凰社,无不是如此。&br&阶级概念已经固化到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我们总希望受到那个圈子的认可而跳到那个圈子里,而实际上,这个大门永远是关闭着的。当内心为自己的身份而深深的自卑时,这个竞争从开始就是输的,平庸的人天生就像个输家,因为自己只能屈从于别人的主见之中,畏首畏尾。&br&&br&当扎克伯格第一次进入到温克莱沃斯兄弟的俱乐部时,他表面上只字未提,其实内心觉得被深深的冒犯了,因为文克莱沃斯兄弟仅仅选择在俱乐部门口的自行车棚完成了这个对话,而在他看来,这个谜一样高不可攀的社团,其实也不过如此。&br&只有扎克伯格内心这么强大的人,才能更清楚的洞悉人性,在他评论文克莱沃斯兄弟的愤怒时,他很清楚的表示:他们并不是因为我剽窃了他们的想法,而是因为他们第一次没做成自己想做的事。&br&要知道全剧扎克伯格都以一种极不近乎人情的形象出现,显得情商很低,但就像能看清facebook的未来一样,他也看透了文克莱沃斯兄弟。&br&所以扎克伯格从一开始就丝毫不担心文克莱沃斯兄弟,这哥俩只会气急败坏的看着Facebook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而从不会想办法再做一个网站与扎克伯格竞争。因为文克莱沃斯兄弟习惯了做那个圈子里的统治者,直到有一天真的遇到睥睨一切的竞争者,他们的心理优势会荡然无存。&br&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萨维林犯过的所有错误,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逃避不掉。我们会想努力当好一个小企业主,我们会迫不及待低三下四的去求那个没有任何眼力的广告商,我们也会发脾气咆哮着要求炒掉肖恩帕克。&br&毕竟大多数人就是个幻想着天上能掉馅饼、希望努力挤入到上一个圈子的平庸的普通人,仅此而已。&br&&br&&br&时代只会成就扎克伯格这种强者,也只有这种人才会改变时代。
这部电影看得我冷汗直冒,让我开始怀疑创业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生活中99%的人都是平庸的人,而萨维林是这个平庸的群体中,最杰出的代表。 他很棒,非常棒,他几乎也是哈佛的精英群体,但出身、能力和才智,只是差那么一点点。 而就是这一点点,是无…
哥伦比亚公司出品电影中的电脑大多是索尼产品。因此,《社交网络》中的苹果电脑注定不寻常:当 Zuckerberg 坐在新办公室悠闲使用着显然比大学那台老旧电脑漂亮十分的 Macbook 时,代表忠诚公义的 Saverin 冲过来一把将其砸得稀烂,全程两秒钟。
哥伦比亚公司出品电影中的电脑大多是索尼产品。因此,《社交网络》中的苹果电脑注定不寻常:当 Zuckerberg 坐在新办公室悠闲使用着显然比大学那台老旧电脑漂亮十分的 Macbook 时,代表忠诚公义的 Saverin 冲过来一把将其砸得稀烂,全程两秒钟。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和知乎在一起您现在的位置: -&
(2010)&&
  2003年秋季的一个晚上,美国哈佛大学的计算机编程天才生马克?扎克伯格(杰西?艾森伯格饰),正坐在自己的计算机前,为一个全新的想法拼命计算、工作着。在一阵几近疯狂的编程工作与反复的推算之后,一个关于社交网络或者说是计算机互联网交流的革命被这个大学生轰然开启了。并且在仅仅不到6年的时间里,已经有超过5亿人的注册用户通过扎克伯格的这个全新的交友网络程序成为朋友。马克?扎克伯格也因此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但他在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与因此获得的巨额财富,也最终导致了他与一同创业的好友肖恩?帕克(贾斯...求那些说社交网络是神作 是经典的 你们讲讲为什么_电影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471,694贴子:
求那些说社交网络是神作 是经典的 你们讲讲为什么收藏
刚才帖子删了
求不删我真心不懂国人对脸书这个东西 除了留学 出国的几乎百分之98都没玩过吧我看的原因是因为不知道他是根据脸书创始人 真实事件改变的看的原因就是因为网上好评莫名的好 而且一个个说的很邪乎我才看的看了半天 我没看懂 后来才知道这是国外社交网站
真事事件我真就不理解
这电影 有哪点能触动我们
或者有什么亮点。说句实话
我真感觉你们这些天天叫唤
社交网络好的人 我都怀疑你们到底看没看过- -
学会计,到佰平!
你为什么要知道 别人为什么喜欢
1.没玩过FB 但基本都听过...而且我们有人人 校园....2.LZ看不懂
智商确实是缺陷...3.说社交网络好的 可能看过 也可能没看过...具体看个人...4.是部不错的电影..."经典"是人捧出来的
谁说经典问谁去....群嘲GJB....
1 本片特别适合练听力2 贵在真实(虽然演绎的成分也不少)3 配乐剪辑布景很NB4 大卫芬奇粉不解释
每个人对电影各个类型的感觉都不一样,不必太计较。说句楼主可能不爱听的话,你不理解某部片子,要么是这真不是你的菜,要么就是你的情商不够(要是逻辑类的,比如《盗梦空间》什么的,就是智商问题了)。楼主不必在意,人家喜欢是别人的事,你没必要为了硬要看懂这片子而强求。选自己最爱的就好了。By the way,我本人非常喜欢《社交网络》,与facebook本身无关,是情感、技巧、感觉·········懂?
楼主要是真把这片子看成传记片,呃·····那你真的还是去读马化腾吧~
不排除有部分跟风B和黑子
各位也理性点。你们可以看出来我没黑这部片子 或许有亮点我没看出来
我只是黑那些跟风的人们
把电影吹捧的太高了 我只是没把社交 当成一部很NB的片子。
看的是电影 不玩脸书还就不能欣赏这部电影了?白手起家,真实经历,本身电影体裁就很好!加上大卫芬奇的导演,富有感染力的台词、、、很好的一部电影!
吴亦凡重磅代言YOHO!,明星潮牌,满199减100,满399减200YOHO! × 吴亦凡,不只是代言,优质潮流电商,要潮流就来Yoho!Buy有货!
演员也是一大亮点!相信有不少人对哈佛学子的学习生活很感兴趣
个人只是觉得主角演绎角色比较到位,镜头穿插也不错。最主要还是应为是大卫芬奇拍的只是认为影片还是比较好看。真要说是神作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确实跟风脑X比较多。你何必那么在意。
- - 我觉得各位也不用觉得我是群嘲啥的了贴吧只是一个交流的地方
何必互喷呢
我觉得没啥必要
一部电影而已我确实不觉得电影本身故事有任何牛B之处 因为会讲故事的导演 跟电影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我只是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认为是 技术宅失恋奋发图强 一夜暴富
然后众叛亲离的电影。但是对于影片的剪辑 配乐
几位帅哥明星的演技确实很到位 我很喜欢
我也是刚来这个贴吧
我也不是为了引来一堆仇人- -可能有的人确实能把这个电影 看出内涵 看出来神奇的地方 LS一个人说的对- - 我没必要非得跟他们一致一个人一个看法吧 对于我的言论 就当我没说。认为是好作品的 就别记我仇了- -
大家都是炎黄子孙 都是一家人
社交网络就是一部无聊的传记片,能看出内涵来的都是些**的文艺范
电影比较一般吧。。。。有人说这部是神作了?
就凭能把非悬疑惊悚剧情片拍出动作片的紧凑,恐怖片的紧张我就觉得这片子绝了。
我感觉一是故事叙述方式,一个类传记电影可以描述的这么引人入胜,导演确实牛2是演员
里面每个演员都演的很好很到位,张的也OK ,属于偶像兼实力类型,貌似你们好多个演员后来都发展的不错。3是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说什么拍马云马化腾更好看,你想想外国人谁会看??而且论商业成功性FB 马克是现在80后里面最成功的没疑问吧。可以秒马云他们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看了近百遍,背会了整部电影的英文台词,一下子口语提升了!
&b&执行力!&br&&/b&&br&也许听起来有点残酷,但在互联网世界,创意(ideas)是不值钱的。注意一下影片中这些有意为之的情景:&br&&br&当扎克伯格被女友抛下后(虽然是虚构的),他当晚就立即做出了大头照对比评分应用 FaceMash。&blockquote&剧情:扎克伯格晚上 8:13 回到宿舍;10:17 动手做 FaceMash;凌晨 2:08 爱德华多回来提供了公式;稍后上线,在学生中大为流传;凌晨 4 点,流量异常,弄垮了校园网,惊动校方。)&/blockquote&当 Winklevoss 兄弟还在训练时,扎克伯格的 Facebook 已经上线了。&blockquote&剧情:2012 年 2 月 4 日上午(Winklevoss 兄弟对他提出哈佛交谊网创意的 42 天之后),扎克伯格从莫斯科维茨那里得到了学生需要展示情感关系的启发,立即二话不说赶回宿舍,增加了这个功能,然后让网站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上线,并让爱德华多立即给他提供凤凰俱乐部的会员邮件列表,给他们发邀请邮件。上线 36 小时后,Winklevoss 兄弟才在赛艇训练室里得知了此事。&/blockquote&当 Winklevoss 兄弟发出律师函,等待扎克伯格回音时,扎克伯格宣布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进入耶鲁、哥伦比亚和斯坦福。&br&&br&当 Winklevoss 兄弟去找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告状时,扎克伯格的 Facebook 已经覆盖 29 所学校、7.5 万注册用户。&br&&br&当 Winklevoss 兄弟还在英国参加亨利皇家赛艇会比赛时,扎克伯格的 Facebook 已经成为剑桥、牛津和伦敦商学院的最酷话题。&br&&br&当 Eduardo 还在纽约以为可以给自己镀上投行实习生的光芒时,扎克伯格的 Facebook 已经搬到硅谷,覆盖美国和欧洲的 160 所学校,注册用户 30 万。&br&……&br&&br&当你以为自己有一个牛鼻闪闪、光芒盖过全世界的 idea 时,请一定相信,这个世界上最少最少还有 1000 个人同时想到了这个 idea,彼此平行,毫无交集,没有谁抄谁。&br&但这 1000 个人中,500 个人觉得有时间再说,或者嫌麻烦,或者觉得还没有想好。只剩下 500 人决定立即动手试一下。&br&其中 300 个人试一下之后,觉得太难、放弃了;或者试一下之后,小小地得意了一下,搁置了。只剩下 200 人决定修改一下、再试一次;或者小有成功,决定继续推进。&br&其中 120 个人又试了一次,失败了,决定放弃;或者继续推进时,遇到了较大的挫折,或者遇到了重大的抉择难以做出,决定先暂停。只剩下 80 个人决定咬牙继续。&br&其中 30 个人,做出了产品原型。&br&其中 20 个人,得到了少量用户。&br&其中 10 个人,开始展露头角。&br&最后只有几个人,抢到了这个时间窗口,快速抓住历史机遇,跑到了其他人前面。
也许听起来有点残酷,但在互联网世界,创意(ideas)是不值钱的。注意一下影片中这些有意为之的情景: 当扎克伯格被女友抛下后(虽然是虚构的),他当晚就立即做出了大头照对比评分应用 FaceMash。剧情:扎克伯格晚上 8:13 回到宿舍;10:17 动手…
这部电影看得我冷汗直冒,让我开始怀疑创业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br&&br&生活中99%的人都是平庸的人,而萨维林是这个平庸的群体中,最杰出的代表。&br&他很棒,非常棒,他几乎也是哈佛的精英群体,但出身、能力和才智,只是差那么一点点。&br&而就是这一点点,是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逾越的鸿沟。&br&看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看上去,结论和角度完全不同。&br&同样看肖恩帕克,扎克伯格从他身上看到了与生具来的营销能力,对产品更敏锐的洞察力,更宽阔的视野,这些素质都是扎克伯格当时没有的,他欣赏肖恩帕克,拼命想如何把肖恩帕克用起来。&br&而在合伙人萨维林眼里的肖恩帕克只是个贪婪美色的花花公子,为了讲段子而满嘴跑火车的油嘴滑舌,想法既天方夜谭又不着边际。骨子里,他对肖恩帕克充满了畏惧,他一直赖以自豪的优点对比下变成了缺点,这让萨维林失去了安全感。&br&这就是天才与庸才的一个分水岭:出众的人总是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而想办法加以利用;而平庸的人遇到比自己出色的人时,总会选择敬而远之,强烈的妒忌心冲昏了他们的头脑,让他们的注意力都盯在对方的缺点上。&br&&br&而萨维林并没有意识到,肖恩帕克与扎克伯格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在facebook有7.5万用户时,他们都可以看到facebook有10个亿市值的未来,而萨维林看到的Facebook的规模只相当于一家百货商店。&br&在没有任何历史做参考时,能开创时代,洞悉未来,这种技能是任何书本都教不来的,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有时把这种天赋叫做格局,有时把这种天赋叫做情怀,其实他只是真正的强者的一种直觉,无需任何命名,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可以。&br&这是萨维林永远不能理解的事情,因为他始终是一个普通人里的强者。&br&他努力的钻到圈子里,试图通过这个圈子的人的认同而取得成功,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干的事,我们骨子里并不相信自己能做成什么事,只是希望一些大人物赋予我们一些权力,或者给予一点资源,取得自我满足式的成功。&br&他喂鸡、找广告商、进凤凰社,无不是如此。&br&阶级概念已经固化到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我们总希望受到那个圈子的认可而跳到那个圈子里,而实际上,这个大门永远是关闭着的。当内心为自己的身份而深深的自卑时,这个竞争从开始就是输的,平庸的人天生就像个输家,因为自己只能屈从于别人的主见之中,畏首畏尾。&br&&br&当扎克伯格第一次进入到温克莱沃斯兄弟的俱乐部时,他表面上只字未提,其实内心觉得被深深的冒犯了,因为文克莱沃斯兄弟仅仅选择在俱乐部门口的自行车棚完成了这个对话,而在他看来,这个谜一样高不可攀的社团,其实也不过如此。&br&只有扎克伯格内心这么强大的人,才能更清楚的洞悉人性,在他评论文克莱沃斯兄弟的愤怒时,他很清楚的表示:他们并不是因为我剽窃了他们的想法,而是因为他们第一次没做成自己想做的事。&br&要知道全剧扎克伯格都以一种极不近乎人情的形象出现,显得情商很低,但就像能看清facebook的未来一样,他也看透了文克莱沃斯兄弟。&br&所以扎克伯格从一开始就丝毫不担心文克莱沃斯兄弟,这哥俩只会气急败坏的看着Facebook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而从不会想办法再做一个网站与扎克伯格竞争。因为文克莱沃斯兄弟习惯了做那个圈子里的统治者,直到有一天真的遇到睥睨一切的竞争者,他们的心理优势会荡然无存。&br&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萨维林犯过的所有错误,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逃避不掉。我们会想努力当好一个小企业主,我们会迫不及待低三下四的去求那个没有任何眼力的广告商,我们也会发脾气咆哮着要求炒掉肖恩帕克。&br&毕竟大多数人就是个幻想着天上能掉馅饼、希望努力挤入到上一个圈子的平庸的普通人,仅此而已。&br&&br&&br&时代只会成就扎克伯格这种强者,也只有这种人才会改变时代。
这部电影看得我冷汗直冒,让我开始怀疑创业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生活中99%的人都是平庸的人,而萨维林是这个平庸的群体中,最杰出的代表。 他很棒,非常棒,他几乎也是哈佛的精英群体,但出身、能力和才智,只是差那么一点点。 而就是这一点点,是无…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修行不当尼姑10部有关网络社交的电影推荐
时间:编辑:影评小组分享到:
10部有关网络社交的电影推荐 虚拟的网络中,是否存在真情?真实的世界中,是否尽是虚伪?网络中的社交,社交中的网络,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男
《社交网络》:信息化核弹 Facebook的走红代表了社交网络进入了崭新时代,马克·扎克伯格的异军突起代表着“信息人”或说“网络人”时代的到来。恰如影片所说,这是我们的时代。只是我们的时代究竟是谁们的时代,究竟是人的时代,还是机器的时代。当人的思维模式渐渐向机器靠拢,当人的生活方式渐渐机械化,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只剩了机器构建的渠道,我们将会变成它们,人们将会变成机器人们。 作为Facebook的本土化模仿者的人人网似乎已经成为了每个年轻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他们在属于自己的那一小片空间里自顾自的上传着各种照片、主动曝露着各种隐私,所有人都试图在网络空间里体会万人围观的虚荣设想。同时,也暗含着人自身所具有的异性交往心理暗示。《社交网络》中借由马克·扎克伯格之口说出了这样的社交网站能够建立起来,能够受人欢迎的真相或本源:“关系状况,性取向,这就是大学生活的中心。有没有妞,有没有帅哥可以上,为了这个,人们上某些课程,坐某个位置,做特定的事情,去特定的俱乐部。那就是Facebook的一切,他们之所以会登陆,因为在上面有很大机会能够泡到妞。”马克·扎克伯格本人则说:“我创建Facebook就是为了用来方便泡妞的。”
记得从前和朋友说,人人网就是“自恋者的透明橱窗,捕猎者的公开猎场”,羊群与狼群同时涌动的场景蔚为壮观。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没有用过这东西,想必以后也不会用到。这部电影用足够的篇幅介绍了现代化网络社交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充斥着阴谋与爱情,谎言与真相。饥渴的男人女人们如获至宝,纷纷步入其中,难以回头。 [影片资料] 片名:社交网络 The Social Network年份:2010片长:120min国家/地区:美国导演:大卫·芬奇 David Fincher
相关信息相关看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似社交网络的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