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一建审核资料伟通过和网上听课有关系吗?

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问答》_百度知道  用三八教的东西大半年了吧,用上了十分之一收获不错,现金集结了,主业明确了,扔了好多包袱,现在还在扔,好爽,时间多了,经常下午上班.获利能力增加太多,很多生意一判断便看到了结果.    对今年更有信心了.      我觉得我们跟三八的差距并不是财富,更大的是见识还有看本质的能力.          再这提醒刚看或每夜等待三八帖子的朋友,直播固然好,当时紧握双拳,那个激动!但更重要的事现实中用上,哪怕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三八说在地方有一千万,京城五千万(不含地产)省一点的话,生活基本够了,这个对我震撼太大了,对自己的目标马上修改,长见识了.    我的变化最大的是胆子大了,敢想了
  楼上这马屁拍的    跟什么盖中盖广告似的
  ^_^,nmyttd,开玩笑的啊    相信你是肺腑之言
  nmyttd同学是38理论的坚决拥护者和执行者!!!!
  作者:chongqihjk 回复日期: 10:02:32 
        to优等生:      能帮忙解释下“改变”吗?        谢谢!~~  ----------------------------------------    先咳嗽一声,整整衣领,然后,一本正经的深沉的说:    改变,当然不是指内部变革了,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创新,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创新的另一个词,就是破坏!(就好比gcd,破坏能力超强,而建设能力弱得多,于是,灾难就发生了,现在,你还敢随便的大声吆喝“创新”了吗?拜托)。    改变,当然是指企业对于消费者生活的改变,前面好象谁提到了“堵车”,广播电台,本来是落日黄花了吧?可是,就是因为堵车严重,北京交通台,竟然收入几个亿,于是,一个本该消亡的产业,就这么神奇的重新焕发青春了。    难怪北京交通台的哥们,公开的说:感谢“堵车”!否则,我们就要失业了----千万别误以为,这是他们在幸灾乐祸,而是代表着新商机的来源和出处,即;改变消费者的生活,而改变,其中的来源之一,就是发现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堵车”是不合理的吧?于是,商机就出现了,“等电梯”是不合理的吧?反而成就了江南春。    曾经在另一个论坛里,某小姐准备在社区开个小店,提出了送餐饮入户的模式----这是什么模式?就是安公公所说的“服务质量模式”,接下来哪?就是陷入了“价格战”或是“服务质量”的恶性竞争中,绝对逃不出这个恶性循环中。    我的主意是:开个免费看DVD片子的东西,干嘛用啊?先要让用户习惯于深夜看DVD,然后,你就可以顺理成章的送夜宵入户了,哈哈,这叫什么?这叫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时间。    再接下来,我说,应该准备免费看A片,为啥?夫妻因此而开始吵架了,老婆开始骂老公是个大色狼了,于是,你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开个“劝架公司”或“道歉公司”了,哈哈,虽然话粗了点,可理不粗,三八,你说是这个理吧?哈。    
  ttd有什么心得拿出来晾晾吧。
  优等生,真没看出来!  丫真是一人才呀!
  嗯,完全赞同优等生对安公公的评价——但丫自己给出的公式,我保持谨慎的怀疑,哈哈哈哈哈。。。。    木办法呀……安公公活在过去,优等生活在未来,只有老三八,真真切切活在当下,活在今天的商场。    “中兴vs华为”:你替安公公掏出的遮羞布,不够鲜艳噢~~~呵呵,“服务、质量、价格”这几样东西,不是说今天看来就不重要了,而是内涵发生了极大变化!    拿最近我沉迷的游戏机Wii来说,什么才是它的“质量”?已经不存在传统意义的“质量”了嘛!非要硬靠“质量”这个词的话,任天堂能推出诸如“运动会”这样好玩的游戏,才是加强Wii“质量”的真正砝码。    什么又是“服务”,建外SOHO里那家“巨鲸肚黑暗餐厅”叫什么服务?漆黑一片,伸手不见六指,服务员带着夜视镜领你进去,从头到尾你吃的东西,没一样看见过!吃鼻子里也要怪自己……传统的餐厅服务,这不是找砸店吗?嘿嘿,可惜那里生意好到要预定一个多月之后……请问,传统的“优质服务”,怎么解释今天的另类体验?    总之,安公公那个公式,在今天看来,太简陋了,完全可以不必再谈。    但老三八给大家发的尺子,尤其是“价值链”这把尺子,怎么劈、怎么切、怎么砍、怎么割、怎么剁、怎么挥舞,都是适合D!    噢……至于优等生给大家传说中的“屠龙刀”……要先等龙出现,才有机会用,呵呵呵呵呵。。。。。  
  影响、关联、改变。    深入挖掘客户需求?那就比对市场的理解了,要比客户还要明白客户?这个前瞻能力很难获得的。
  尤其是“价值链”这把尺子,怎么劈、怎么切、怎么砍、怎么割、怎么剁、怎么挥舞,都是适合D!  ---------------  术也有高下之分吧?怎么锻炼使用术的能力呢?总不能说,老三八生下来就一付曹操相,天生就聪明吧?    现在开始理解,为什么老三八说从捡菜单开始也能发财了。
      ~老西~~是闽南人对老师的专有名词(因为发音不标准~嘻嘻~)    对物流的利润因地域而异,我所处本地运输市场乃一片&红海&啊,而我公司又小,只能薄利多销啦(运用高杠杆率,从三八老西处学的,哈)      三八老西你就随便给点提示就好了,其它让我自己去领悟(~自信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噢~``  不然大伙也帮忙出出注意,跪谢了~~~
  呵呵,三八,你终于也开始说出“未来”这个词了,等这个词,都累死我了,早前,俺说的很多东西,都是跟这个词有关。    黑暗餐厅,是体验的,它与安公公说的“服务和价格”,都不再有必然联系,可是,仅仅这么说体验,依旧不足。    沈阳有个野生动物园,宣称自己是体验式的,可,最近却准备倒闭了,为啥?它的所谓体验,是假的,只不过,把人关在了笼子里,而将动物放在了野外,这东西也叫体验?搞笑吧。    体验,只与某些心理因素有关,包括了五官的五方面感受,看看人家深圳野生动物园,搞的动物商店,看看,同样的商品,通过动物卖掉,顿时,产品就畅销起来。这才叫体验。    为啥“体验”,能够战胜产品质量?原因无它,产品是一次性的消费、而体验是可以重新消费的,靠,“重新消费”这个词,对于企业来说,要多重要,就有多重要。    沈阳的野生动物园,是一次性消费产品,顾客看过了,就不会再去,不亏损才怪了呢,而动物商店,却可以重复消费,大象递给你食品,和鹦鹉卖给你产品,一样吗?当然不一样,于是,你就可以重复消费了,于是,企业效益也就出现了。    看看,“重复消费”这个词,多么的牛叉啊(学三八的语气,哈),就好比结婚和恋爱,前者是产品,一生仅一次,后者才是体验,恋爱可以很多次,每次的感受,都是不同的----三八,结婚和恋爱,这个比喻,还算不错吧?哈。  
  作者:猪年 回复日期: 7:00:00 
    to:水之山人        “术”上三八基本不会支招的,“道”上要送钻钻的,一看你才52分,赶快去打工,挣个钻钻钱,三八老西没准会将你公司收购过来,哈哈。    --------------------------------------  算起来到天涯也二年有余了,可总是潜水,早知道今天我就…………  悔不该啊
  “中兴vs华为”:你替安公公掏出的遮羞布,不够鲜艳噢~~~呵呵,“服务、质量、价格”这几样东西,不是说今天看来就不重要了,而是内涵发生了极大变化!    =============================================================    hoho,三八也承认重要性了,我没辙了,我也得承认,“服务、质量、价格”的内涵的确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市场不同了,时代不同了。    优等生的“影响、关联、改变”——站在外部看。  安公公的“质量、服务、价格”——站在内部看。    这两者本没有冲突,只是从不同的位置描述一下而已,正如瞎子摸象一样,安公公摸住耳朵,说大象象扇子。优等生摸住身体,说大象象一堵墙。    只有三八跑到月亮上看,大象么不想你哥俩说的,大象象什么呢?你必须切开看,分三步:第一步,提高视野(产业链),大象是很大很大的动物,第二步,触摸大象(价值链),大象是哺乳动物,有四条腿,两只耳朵,很长的鼻子等等。。。。,第三步,了解大象(核心竞争力),大象力气很大。经过这三步,大象象什么呢?  三八于是大叫一声“大象象                                                                                                                                                                          大象”
  作者:三段或八段 回复日期: 01:22:32 
    “三八老西”中的“老西”是什么意思?        你的问题,具体到“术”,我肯定回答不了。俺老人家的公司虽然经常要和物流打交道,但俺公司仓储部门的头头名字我都快忘了,呵呵,也就是说我从没关心过我们的物流供应商是谁……        要论“道”呢……雕粉们谁来回答一下吧?        呵呵,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好战略到底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的思路,可是要付钻钻D!)  -------------------------------------------  老西,不过我真的很想知道假如你处在我这样的境地你能让公司蓬蓬发展吗,就象你的“锵锵锵锵锵……赚1千万”那样,连续几年30%的增长率对我来说很难做到,不知老西在理论外的实际实践中将如何来操作,我跟老西的差别又在哪里呢?(绝非激将,纯属个人好奇)
  呵呵,优等生最近开始神出鬼没了啊?!半夜两点还在回帖,这午饭没吃,居然又有动静了。    死三八也是,以前老是半夜出动,后来改成下午3、4点钟的夕阳,今天是怎么了?没有睡到自然醒啊?    =============================    公公那套老是老点,不过对于制造业和传统加工业,还是很有意义的。你们两个嘴里也吐不出什么象牙的家伙,居然偷换概念,哪里逃得过我的法眼?    至于优等生的“未来学说”,我是无从下砖。但是对于优等生引申的“重复消费”,我们要毫不留情的批判,批判,再批判。行业不同,别把什么都往这几个牛叉的字里面套。    不过对于“改变”,我倒是很有同感。管理理论一直一来的发展,唯一继续存在的就是这“改变”二字:The only thing never change is &change&(忘了那个牛人讲的了,前几天才看到的)。
  连续几年30%的增长率对我来说很难做到,不知老西在理论外的实际实践中将如何来操作,我跟老西的差别又在哪里呢?    ====================================    你们现在规模也不大,如果连续几年30%的增长率很难做到,三八的做法就是舍。按前线另一人说法就是:三八做爷爷和做孙子都是一流的,你能学会么?
  楼上这位,别再穿着这件假冒的三八牌马甲了。有的人,戴了大沿帽,也顶多是个城管。  =====================    三八讲的是道,在不同行业的运用,要靠大家自己思考,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给出正确答案的。    至于那位管死三八叫“老稀”的同学,是低成本还是差异化,你自己对自己的行业应该最清楚。这里提供一个思路:有没有其它货运公司不愿意接的生意?他们为什么不接(不赚钱?量太小?货物有特殊运输证书要求?)?客户是不是因为无法把货品从A地送到B地而苦恼?客户真的很在乎运费吗?    
  作者:catchup 回复日期: 13:40:03     对于优等生引申的“重复消费”,我们要毫不留情的批判,批判,再批判。行业不同,别把什么都往这几个牛叉的字里面套。    ---------------------------------------------------    哈哈,差异差异,早前就有“重复消费”的说法,譬如方便面、一次性筷子……,否则,方便面将因缺乏重复消费,而失去利润来源。    可是,此重复消费,非彼重复消费,你凭什么说,冰箱不能多次消费?凭什么说,洗衣机不能重复消费?假如你把冰箱和电脑相连,重复消费就诞生了,虽然可能目前没人这么做,但你能肯定未来的冰箱,不是电脑和冰箱的结合体?    相反的是,冰箱的质量越好,重复消费越难,假如冰箱八年使用期限到了,依旧一点都没有坏,那冰箱厂,可就惨了,等着倒闭去吧----看清楚了吧?(仅仅依靠)质量好,是如何造成企业倒闭的!哈。    所以,所谓行业/产业/产品的不同,所以,重复消费不能通用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我大声的预测:未来的使用性产品,世界上将仅剩寥寥无几的几大家,其它的,都将消失或转行。    catchup,你能说我的预测,一点道理没有吗?哈哈,这句话的意思是:赶紧看清未来的趋势,否则,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哈。    
  作者:catchup 回复日期: 13:40:03 
    呵呵,优等生最近开始神出鬼没了啊?!半夜两点还在回帖,这午饭没吃,居然又有动静了。      ---------------------------------------------    好话题》》》》》谁,改变了我的作息时间?!    是酒吗?是网络吗?是工作吗?是女人吗?……,我的意思是:假如你找出了改变你的作息时间的因素,那它,就是商机所在!    当然,这个因素,需要具有普适性!    哈。  
  作者:灌水专业的优等生 回复日期: 14:15:15 
    作者:catchup 回复日期: 13:40:03         对于优等生引申的“重复消费”,我们要毫不留情的批判,批判,再批判。行业不同,别把什么都往这几个牛叉的字里面套。        ---------------------------------------------------        哈哈,差异差异,早前就有“重复消费”的说法,譬如方便面、一次性筷子……,否则,方便面将因缺乏重复消费,而失去利润来源。        可是,此重复消费,非彼重复消费,你凭什么说,冰箱不能多次消费?凭什么说,洗衣机不能重复消费?假如你把冰箱和电脑相连,重复消费就诞生了,虽然可能目前没人这么做,但你能肯定未来的冰箱,不是电脑和冰箱的结合体?        相反的是,冰箱的质量越好,重复消费越难,假如冰箱八年使用期限到了,依旧一点都没有坏,那冰箱厂,可就惨了,等着倒闭去吧----看清楚了吧?(仅仅依靠)质量好,是如何造成企业倒闭的!哈。        所以,所谓行业/产业/产品的不同,所以,重复消费不能通用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我大声的预测:未来的使用性产品,世界上将仅剩寥寥无几的几大家,其它的,都将消失或转行。        catchup,你能说我的预测,一点道理没有吗?哈哈,这句话的意思是:赶紧看清未来的趋势,否则,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哈。      ==============================    首先,严重BS优等生这个没有文化的家伙--是“差矣”,不是“差异”。    看来我没有猜错你对“重复消费”的定义,所以再次批判,严厉地批判!你说地“重复消费”原先的定义没错,消费品行业、服务行业都提倡促进“重复消费”,招揽回头客。    如果把这个概念扩大到所有行业,从供应链上看,所有的都应该可以用“重复消费”来概括。只不过,很多产品的重复周期比较长而已。    至于优等生说的冰箱质量好,导致企业倒闭,用没有“重复消费”来解释,简直是笑掉死三八的大牙。那么是不是改天质量做差点,控制在差不多三年左右压缩机就出问题?那么我估计,这个冰箱厂的老板--优等生很快就被消费者装到冰箱里面做“泥鳅冰棍”了。    那么,是不是冰箱没有“重复消费”呢?或者重复性很低呢?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家里的冰箱质量很好,但是不会用到坏才换。那么,是什么促使他们进行“重复消费”呢?    这里优等生给了一个好例子:冰箱和电脑的结合(这又不是新产品,BS孤陋寡闻的优等生)。是“改变”,产品的改变,引发需求的改变,促使“重复消费”的完成。    还有一种情况:搬了新家,厨房变大,于是买个超大的冰橱。这是需求层次的“改变”,引发了“重复消费”。    所以,无论是内部的改变,还是外部的改变,都是引发所谓“重复消费”的关键所在。    所以我说,有同感的是“改变”二字。
       作者:灌水专业的优等生 回复日期: 11:20:11 
    作者:chongqihjk 回复日期: 10:02:32            先咳嗽一声,整整衣领,然后,一本正经的深沉的说:    .......................................................    谢谢!!!!我继续努力学习,不打岔了。
  作者:catchup 回复日期: 14:56:46     首先,严重BS优等生这个没有文化的家伙--是“差矣”,不是“差异”。  ----------------------------------------------    嘿嘿,接受这个鄙视,不过,该鄙视的是清华紫光,谁让他们没文化,给出了这么个错误词语哪,哈。    后一个批判,不接受。你怎么喜欢钻牛角尖?跟大专辩论式的,局限于一个微小案例上?即使使用案例不当,也没有太大关系,理解了未来的重复消费,才是关键。    “重复消费”,招揽回头客----显然是老的促销方法,它与我说的重复消费,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一款游戏,是如何重复消费的?跟促销没有关系,跟产品质量也没有关系,只与游戏本身有关----什么意思哪?你去一下三八,他游戏重复玩,是什么原因?原因无它,是游戏另一方所至。    也就是说,游戏的重复消费,是发生在顾客与顾客之间,整件事,已经不再与产品、厂家有关了----这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重复消费,跟传统工业产品的推销,不再有必然关系。    “改变”是观念,“重复消费”是实施性的技术----没有技术性的支持,哪来的道的层面?!----其实,我最熟悉的部分,还是术的层面,一不留神,开始谈论起理论了。(安公公不熟悉微观技术层面,所以,理论常常无法落地,呵呵)    打了这么多字,落了个鄙视,真是郁闷,唉。  
  优等生喜欢前瞻,是很好的习惯。但给出的尺子,有很大问题。    给优等生个建议,仔细研究研究《第二人生》这款网络游戏。    你说的N多东西,在那里都能找到答案,或者说能帮你理清思路。  
  [转帖]准备好了吗?虚拟人生即将开始!  转自http://www.789vr.net/culture/others//0001.htm     
千万别把《Second Life》只当作一款游戏。       它是一个虚拟的线上世界,在这里,你可以购物、存钱、工作,或者是跟朋友们一起四处闲逛。它正在重新定义互联网—在三维空间之中。       我正站在一座空旷的火车站里,车站为层峦起伏的青山所环抱,远处传来的鸟鸣和潺潺溪水的声音穿过身边人群嘈杂的聊天声传到我的耳朵里。这些人从北美各地聚集至此,他们或慵懒地斜靠在躺椅上,或三五成群地聚成一团。       一群芭蕾舞演员正在和几个身穿防弹衣的男人聊天,几个西服革履的家伙则在饶有兴趣地向外星人和长着翅膀的女人展示他们的舞步。我尽量不去盯着他们看。或者说得确切些,应该是我的那个数字版“替身”尽量不去盯着他们看。       我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当我用键盘上的方向键控制着替身在外面的大街上溜达时,能够从替身身后大约1米距离的视角观看这个世界。在我的身边,一个蓝色的小精灵和一个身披黑色斗篷的高大女人正在悬浮在空气中的隐形键盘上敲击着什么。我可以听到按键的声音,漂浮在他们脑袋边的漫画似的文本框里显示出他们正在讨论电脑编程问题。       “嘿,我是新来的。”我在屏幕下方一个标有“Chat(聊天)”字样的格子里敲出这样的字。当我“说话”时,我的替身也在屏幕上用隐形键盘和文本框做着同样的事。“我可以给你些帮助。”披斗篷的女人说。我的穿着很普通——牛仔裤加T恤衫,这是《Second Life》中每一个新来者的基本装束。       《Second Life》是有史以来人们在网上建造的最大的公共虚拟现实空间,与电脑游戏《虚拟人生(The Sims)》一样,《Second Life》也是一个能让你的替身穿梭于三维世界中的软件,你可以与其他替身谈话,还能用工具在里面建造各种东西。但在《Second Life》的30万名会员——或者说是居民——看来,这并不是个游戏,它更像是一个动画版的现实生活。这里没有胜利的结局或者是特定的游戏目标。       2000年首次面世的《Second Life》吸引了很多人,其中包括的创始人杰夫·贝卓斯和eBay的创始人皮埃尔·奥米迪亚。今天进入《Second Life》的感觉常常就像是在玩游戏:你可以在这里结识新朋友(每一个注册的人都会出现在《Second Life》的某一个场景中)、建造一枚火箭,甚至是在专门划定的成人区域中做一些更激情的事。       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这里工作、购物,或是学习。这听上去就像是10年前人们说起互联网时的老生常谈。但除了最基础的结构与Web网页一样外,《Second Life》中的一切都是由加入其中的人们自己建造的。想要一间能够与世界其他角落里的同伴讨论设计蓝图的会议室吗?       自己建一个,其他的替身就能够走进来。想要出售你的乐队创作的音乐?做一个音乐点唱机,在里面装上MP3,然后就可以让居民们支付Linden元(《Second Life》中的流通货币)去下载它们。著名软件公司Lotus的创始人米切尔·卡珀是《Second Life》的开发者Linden Labs公司的第一个外来投资者。       “《Second Life》正是时尚门户网站MySpace想要做成的样子,”他说,“人们一直不停地在为它发明新的应用。它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潜力正变得越来越大。”尽管目前还没有主流实体公司加入《Second Life》,但毫无疑问他们已经在关注这个虚拟世界了。       美国银行业巨人富国银行(Wells Fargo)已经在《Second Life》中建造了以自己品牌命名的小岛,这个设计是用来训练年轻人在金融上的责任心。沃尔玛、美国运通和英特尔也正准备利用《Second Life》来进行集体培训。为什么不呢?与生俱来的互动性和开放的创造平台让《Second Life》或者与之类似的东西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的网络。       比如说,如果我要在《Second Life》中办理银行业务,完全不用浏览好几页的静态网页,只要走进一家虚拟银行,到一名出纳员跟前,然后就能通过和人说话——这种借由全新形式表现出来的古老方法——来存入现实生活中的钱了。但在我那么做之前,我要先学会如何打扮自己和四处走走。       “换件衣服吧。”披斗篷的女人说着把一个盒子递给了我。我点击了里面的一条红色的裤子,但似乎有些不对劲,我莫名其妙地将新衣服撕了个粉碎。正当我感到万分窘困的时候,一个顶着骷髅头的家伙走了过来,用他的手指着我。在我的身体和他的手之间闪烁着一条光线。       “我正在偷取你的灵魂。”他说。现在我只想脱身,我按下了屏幕上的一个写着“飞”(Fly)的按钮。立刻,我就漂浮在地面上方15米的空中,向下俯瞰着这个看上去像是夏威夷的小岛,这里的人仿佛都是来自电影《星际迷航》中的人物。       我看了看现实生活中的手表,想起还有事情要做。我和《Second Life》的记者瓦格纳·詹姆斯·奥有个约会,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他一直在其博客“新世界笔记”()中如实纪录着《Second Life》的发展过程。不幸的是,我们约定的地点也在Second Life的世界里,而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那个地点。       这时,我在电脑屏幕的角上看到了一条信息:奥正为我提供一条到达目的地的瞬间移动传送通道。我按下“确定”按钮,屏幕一下子黑了下来,忽然之间,我发现《Second Life》中的自己正站在一个可以俯瞰大海的可爱阳台上。我的旁边站着一个身穿白色风衣的男人。“欢迎来到我的办公室,”奥说,“我们先去给你做个新发型。”       我们瞬间移动到了一个名为“午夜城”的购物区,这里的天空是黑的,建筑物上用霓虹灯照亮着要出售的虚拟时尚用品。在我浏览这些东西的时候,偶尔还会飞起几米去窥视一下二楼窗子里的东西。我发现现有的Web网页其实将我们限制在了一个二维的空间中,而这与人类与生俱来的思考、交际和购物的方式并不吻合,而《Second Life》能够将我们带回到应有的三维空间中去。       推动新世界       两个星期之后,我走在现实世界中前往Linden Labs公司位于旧金山办公室的路上,它就位于这座城市北滩区的海湾附近。这里没有喜欢恶作剧的小鬼,但接待我的那位女士却留着一头蓝色的头发。进到办公室里面,周围都是主题玻璃墙,宽敞的开放办公区里到处都是玩具,我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正走进现实世界中一个最为奇特的角落。       一个脸上带着夸张笑容、留着一头钢丝一样灰色头发的家伙从办公室里跳出来和我打招呼,他的身上同样是一身牛仔裤和T恤衫组成的标准行头。这个人就是Linden Lab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菲利普·罗斯戴尔。“Linden Labs公司与《Second Life》的相似性并不是偶然的。”他告诉我。他就是想要二者都成为一个社交工作环境,或者按照他的说法,成为“建造东西的理想空间”。       7年前,罗斯戴尔辞去了在著名流媒体音频公司RealNetworks中的一个行政职位,来开创一个人们能够聚集到一起“发现他们梦想和想法”的三维世界。那时候,电脑业普遍相信只有艺术家和游戏设计者能够创造出三维的东西,因此想要依靠普通用户创造每一件东西来打造出一个虚拟世界的想法被认为是根本行不通的。       但那些反对者没有预想到宽带网络的爆炸式普及——更快的互联网连接允许罗斯戴尔和Linden Labs公司的首席技术官科尼·翁德莱卡创造出一套以流媒体图像为基础的图形系统。这意味着你在《Second Life》中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从Linden Labs的电脑中实时完成的。       所有繁重的电脑计算工作在到达你的电脑屏幕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因此《Second Life》可以是永恒变化的。这与大多数视频游戏的做法完全不同——在这些游戏中,你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事先确定、绘制好、存储在CD或者游戏卡上的。       罗斯戴尔的另一个好主意是为《Second Life》中的居民提供方便易用的建造工具,能够像Photoshop或者PowerPoint这样的程序一样帮助他们创造出东西。罗斯戴尔的计划行之有效,《Second Life》很快就吸引了相当数量的用户,而他们并不仅仅是20来岁的男性技术狂。今天,《Second Life》中的女人和男人一样多,平均年龄是32岁。       《Second Life》的账号是免费的,Linden Labs通过出售虚拟的土地来赚钱,在这些土地上,用户可以保留他们建造的东西。居民自己建造所有东西,因此Linden Labs的大约100名雇员更像是这个世界的公仆而不是创造者。要维持一个令每个人都喜爱的环境,就需要一些基本规则。       招人讨厌或者有破坏行为的居民将被踢出《Second Life》,民事诉讼会被提交给常设的城镇议会,由Linden的工作人员进行仲裁,当然,仲裁会议也是在《Second Life》中进行的。为了加速初期的发展,Linden Labs采取了资金激励措施,只要居民的创造能够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就能得到Linden元作为奖励。       这项基础工作带动了《Second Life》今天蓬勃发展的经济,现在这个虚拟世界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已经达到了6400万美元。居民可以买入和卖出Linden元交换现实中的货币(Linden会从所有的货币兑换交易中收取一点提成),还可以从事各种生意——从房地产开发到制作别具一格的身体部件给那些不愿自己设计的居民。       在《Second Life》的商业圈中,每年至少有3000家企业赚到了2万美元甚至更多的钱;美国《商业周刊》最近一期封面上的封面人物钟安社(音译Anshe Chung)就是《Second Life》中最大的房地产大亨,她已经通过这个虚拟世界赚到了几十万美元的真钱。       居民对他们创造的东西享有知识产权,尽管这些编码其实保存在Linden的服务器上。专门分析虚拟世界的作家兼顾问伦·雷诺斯相信《Second Life》的力量在于它将几乎无限的创造力与所有权结合在了一起。“这是一个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的温床。”他说。       下一个版本的《Second Life》将会与今天的网页实现无缝连接,让现实世界中的交易更容易在《Second Life》中实现。比如说,像L.L.Bean这样的邮购零售商就可以在其主页上提供一扇通向Second Life的“大门”,邀请人们从二维的浏览转入一个三维的世界中漫步,在这里,一个和你相同尺码的替身将会为你试穿新衣服。       而消费电子产品厂商也可以提供一个完全个人化的技术支持,一个客服人员的替身将随身携带一件精确仿真的产品——比如一部你不太会用的数码相机——向你演示需要按什么按钮。随着Web网页与《Second Life》之间的隔阂变得越来越小,拥有一个《Second Life》账号可能会变得像拥有E-mail地址一样普及。       虚拟约会       目前,居民更多地将《Second Life》用作扩展他们社交生活的一种工具。如果你习惯了在聊天室或者聊天软件中与朋友们交流,那么进入《Second Life》就像是从收音机到电视机的转变。忽然之间,聊天得到了身体语言和环境气氛的烘托,变得更有感觉了。       你不再需要那些表情符号,取而代之的是替身的脸会根据你在屏幕菜单中的选择做出基本的表情。这里有各种不同的空间让你和其他居民交流:各种兴趣爱好特区、跳舞俱乐部,还有《Second Life》世界中的一些重大活动。这里还有许多的单独场景可供选择。比如说,有人会在现实世界的约会之前选择先在《Second Life》的咖啡馆中与对方见面,当然也有些人会选择更加赤裸裸的感官刺激。       罗斯戴尔说《Second Life》的下一个方向是工作,而不是游戏。在过去的一年中,有些公司已经在《Second Life》中建造了虚拟的会议室,这样相隔万水千山的雇员就能在这里见面并且交换信息,甚至是合作完成他们在真实世界中所做项目的实验设计。       一个名为Electric Sheep的虚拟建筑公司最近开始出售一种服务:公司和大学掏钱给Electric Sheep公司,让其在《Second Life》中代为修建用来开会、举办活动和为特别项目准备的写字楼。在图像变得更加清晰、加入语音聊天功能取代需要键盘和文本框的对话方式之后,在《Second Life》中工作将变得更加引人入胜。       有十几家大学也在与《Second Life》合作进行试验。蒙大拿州立大学的建筑学教授特里·比博伊斯就在利用《Second Life》给一个班的学生授课,他平时可以呆在位于硅谷的办公室里,每两个星期才会坐飞机去和他的学生们在真实世界中见一次面。       “《Second Life》对于建筑学来说是个完美的选择,”比博伊斯说,因为在这里只要几秒钟就能够建造或是毁掉一座全尺寸建筑的复制品,而且,“你还能在空中飞行,在没有任何人进入这些建筑的时候仔细进行观察。”比博伊斯的课堂可能成为远距离教学的新标准。基于Web网页的教学内容丰富但缺少互动,相比之下,在《Second Life》中的课程既可以让大家进行不拘小节的直接交流,又能让所有人一起协作制造出分子、发动机等任何东西的三维模型。       《Second Life》的最后一步是被居民称为“混合世界”的大事——在《Second Life》和现实世界中同时进行的聚会。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次会议上,Linden Labs举行了一次“混合世界”的聚会,真实世界的参与者边喝啤酒边聊天,身边的大屏幕投影中则是《Second Life》中的聚会场景,由一个网络摄像头将真实的聚会发送到《Second Life》中去。       当人们在摄像头前挥舞手臂时,替身们就会看到,并挥舞手臂回应。人们在这两个不同的世界中自由交流,这种交流让人感觉很直接,墙上的屏幕仿佛就是聚会在另一个房间中的延续。       随着《Second Life》的不断扩大,你可以想象以类似的“混合世界”形式召开联合国大会,或者是听证会。这样,人们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观看电视现场直播,他们可以通过让自己的替身在虚拟麦克风前提出问题真正地参与其中。《Second Life》可能让互联网承诺已久却从未实现的电子听证会成为现实。       创造天堂       现在,我的脑子里有一大堆的主意,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创造一些属于我自己的东西。于是奥带着我来到了《Second Life》的众多“沙箱”之一,在这些指定的区域中,居民创造的东西每24小时就会被清除一次。如果你想要保留这些东西,也可以把它们带走。       “好吧,让我们从球体开始,”在我们到达一片大空地之后,奥通过敲字对我说。远远地,我看到有人在做一辆赛车。奥挥动着他的手臂,就像魔术一样,沙地上出现了一个圆球。我们用一套类似Photoshop的工具伸展球体,扭动它,然后给它上色。随后我按下一个按钮,将它的形状固定住。现在我们可以为它赋予重量,或者也可以让它变得很轻且有弹性。       “喔,太酷了!”我说。造出了这样一个蓝色的大块头让我感觉很骄傲。“这什么都不是,”奥回复说,“我的一个朋友建造出了一座罗马礼堂,把它扔在了她的小岛上。”他讲的事例道出了如今在《Second Life》中特有的情况——那就是你能想到的任何东西都能在这里出现。       同时,这也揭示出了这个虚拟世界得以成为网络未来发展方向的原因:这里不仅仅是个看上去很酷的游览胜地,更是一个让你能够建造东西给别人用的好地方。正是这种对创造和发展的强烈渴望,让网络不到10年的时间中从零发展到了今天无处不在的规模。这让我想起了在访问Linden Labs公司时罗斯戴尔说的一句话:“在《Second Life》中,第一天你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但真正有趣的是,你在第二天会做什么。”   
  作者:三段或八段 回复日期: 15:50:58 
    优等生喜欢前瞻,是很好的习惯。但给出的尺子,有很大问题。        给优等生个建议,仔细研究研究《第二人生》这款网络游戏。        你说的N多东西,在那里都能找到答案,或者说能帮你理清思路。  -----------------------------------------------    这么理性的说话?实在是不象三八,呵呵,不会是旁边的其他人吧?    但给出的尺子,有很大问题----这是个好问题,也许,三八有其它的衡量尺子?说点听听。    仔细研究研究《第二人生》这款网络游戏----真不知道这东西,要不三八辛苦一下,言简意赅的说个概念,顺便理理思路?    随口说一下其它帖子的“消费资本”的事,那个宣称创造了“消费资本”新理论的中国人,竟然是骗子公司的理论,哈哈,不信的话,几天前《经济半小时》披露了山东商家,购买“消费点数”的骗子们,好象河北也挺多的,呵呵。    
  非也非也,我也就是借着BS紫光拼音(我也用这个)BS了你一下,没什么别的意思,也就一个句式而已。  ===================    其实,我理解你指的“重复消费”:比如,换个冰箱;比如,旧的大楼推倒重建;比如,游戏产品的反复玩;再比如,这个破天涯我等反复浏览。    也确实,这与质量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真的一点关系没有吗?这和传统的推销没关系,但是真的和营销没有关系吗?    我不是钻牛角尖,只是那你举的例子来引申,谁让你这家伙例子多呢?就说那个死三八反复玩的游戏,你说导致“重复消费”的是游戏的另一方,而非游戏本身,我觉得值得商榷。如果游戏本身是个破烂玩意儿,你还会因为另一方而继续吗?    我到觉得,关键在于多用户联机相对于单机的操作方式,赋予游戏产品以新的生命和新的契机。这本身是一种改变。而改变的不仅仅是观念(“道”),也包括产品本身、产品的应用、操作方式、以及方法和手段。也就是你说的“术”的方面。  
  作者:catchup 回复日期: 16:24:49 
    其实,我理解你指的“重复消费”:比如,换个冰箱;比如,旧的大楼推倒重建;比如,游戏产品的反复玩;再比如,这个破天涯我等反复浏览。  ------------------------------------------------    呵呵,这是个很有趣的说法,早年,中国某个可怜的经济学家,曾经这样说过,破坏就是GDP----他隐含着这样的恶劣:想要增加GDP吗?那么,你用一辆新车、撞另一辆新车,于是,维修费/配件费/保险费……,就都出现了。    更为恶劣的是,中国某些地方政府,竟然真的这么干!就如你所说,在一个地方,反复的拆楼/盖楼,GDP到是所谓的增加了,可老百姓却受苦了,因为,它不产生“增量财富”。    假如“重复消费”是这样的话,就可以定义他是社会的公敌!    我从没有说“质量”不重要----历史的进步,不是非此即彼的,不是断裂的,而是连续性的、继承性的。    事实上,现代的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本身就隐含了大量的质量控制能力----通俗点说,当你把流水线买回家时,只要老老实实的按规矩生产,“质量”自然的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catchup,千万别钻牛角尖,我是一般来说的。    所以,我们需要在“质量、价格、功能”的老三样的基础上,继续往前走。我的意思,大概如此。    
  $%^%咬%…%咬得可真热闹,我来敲个锣打个鼓,你们字码得真快!!!!!!!!!!!!!!
  ^哈哈,优等生也看到那个叫“消费资本”的垃圾了?还有呐,另外有一个卖书的,讲“信仰”。真是氧化钙!
  作者:灌水专业的优等生 回复日期: 16:41:55 
    作者:catchup 回复日期: 16:24:49          其实,我理解你指的“重复消费”:比如,换个冰箱;比如,旧的大楼推倒重建;比如,游戏产品的反复玩;再比如,这个破天涯我等反复浏览。    ------------------------------------------------        呵呵,这是个很有趣的说法,早年,中国某个可怜的经济学家,曾经这样说过,破坏就是GDP----他隐含着这样的恶劣:想要增加GDP吗?那么,你用一辆新车、撞另一辆新车,于是,维修费/配件费/保险费……,就都出现了。        更为恶劣的是,中国某些地方政府,竟然真的这么干!就如你所说,在一个地方,反复的拆楼/盖楼,GDP到是所谓的增加了,可老百姓却受苦了,因为,它不产生“增量财富”。        假如“重复消费”是这样的话,就可以定义他是社会的公敌!  ====================================================    我不排除这种恶意的拆楼/盖楼的存在,以制造虚假的GDP。    但是也不可否认,很多时候,与其容忍一座旧楼影响周边环境(不包含那些文化遗产),倒不如拆了重建,一举两得。我办公室对面一座20年的大楼正在拆,两年后,这里将有一座1-5层为商业用、6-30层为高档住宅的新大楼。    其实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哦。想想新的大楼工程,创造多少就业机会,为建材厂提供多少收益,对周围环境的改善有多大贡献,举不胜举。是否产生财富的增长,可见一斑。
catchup    是啊,仅仅是财富发生转移,连傻瓜都懂得,“官商勾结”为什么恶劣?就是因为它不创造增量财富,只不过是把国家(资源)财富,转移到了个人口袋里,这与强盗一个样,国家怎样可能富强?    迄今为止,传统的增量财富,来自于“分工说”,全世界的国家,都应该感谢亚当斯密,因为他太伟大的,只需分工,原本100个人累死累活也可能生产的产量,就神奇般的被提高了若干倍,否则,为了增加产量,我们还不得如西万里长城一样?死伤无数。    当然,今天的一种说法是,“知识创造财富”,它不仅仅是创造增量财富,更重要的,它是无烟工业,尊重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唉,真的尊重社会、尊重管理,就得如亚当斯密一样,发现财富的秘密,象你说的一样“讲“信仰”。真是氧化钙”的东西,不仅仅是缺乏管理常识,更为恶劣的,它有可能再次回到传统的“统治时代”,直接压抑了“知识创造财富”。    有些缺乏管理常识的小屁孩,就别去理他了。  
  此贴被鉴定为专业水贴!!!!!!!!!!!    三八筒子被鉴定为跑题专业户!!!!!!!!!!!!!!!
  两人跑的没边了
  大忽悠悠人  专业水贴
  作者:灌水专业的优等生 回复日期: 16:09:01    随口说一下其它帖子的“消费资本”的事,那个宣称创造了“消费资本”新理论的中国人,竟然是骗子公司的理论,哈哈,不信的话,几天前《经济半小时》披露了山东商家,购买“消费点数”的骗子们,好象河北也挺多的,呵呵。    ============================================================  呵呵,是骗子理论吗?咋骗的,也让俺学学!HOHOHOHO  您可千万别说有骗子打这理论的幌子来行骗这理论就成了骗子理论了。  不过,看书学习这玩意,就是这样。不能尽信,也不能不信。俺也没觉得这理论真有啥牛X的地方,不过是闲来无事研究了一回,悟出了一点点道。觉得能为我所用罢了!          
  经济坛子里有个谈指甲剪的帖子挺有意思,不少自称制造业业内人士不赞同中国制造产品质量不好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很实在:在目前的中国市场,有钱消费的都青睐国外品牌的产品,而广大的普通消费者还是更加重视价格,作为生产厂家,单相思般的生产高质量产品供应国内市场是不现实的,起码渠道就不会帮你走货。零星的、偶尔的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并不能促使生产厂家全面改进工艺,来生产高质量产品。  这说明按照老三样质量、价格、功能继续往前走是书生说法,实际上,厂家对质量、功能的有赖于整体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作为生产厂,更多的需要关注市场的现实需求,如果不是市场竞争需要,一厢情愿的提高质量、改进功能或者降低价格是危险做法,通常会死得更快。
  当然,我不排除有理想主义人物出现,他们可以执著于对质量、功能、价格的追求,并幸运的在市场风浪中生存下来,这么一部分人是值得大家尊敬的,也需要有这样充满理想主义的人存在。    而创业赚一千万,理想主义也很重要,不过能坚持理想的人实在是幸运的,多数人最终还是要落地,回到现实中。
  我木木来了!我木木来了!
  安公公的那个公式决大多数时候还是有用的,只是要注意实用范围。
  上面有的地方打漏了若干字,简单修改补充如下;       经济坛子里有个谈指甲剪的帖子挺有意思,不少自称制造业业内人士不赞同中国制造产品质量不好的说法,这是很可喜的现象,不象以前一边倒的批评made in china的质量。其中有一种说法很实在:在目前的中国市场,有钱的消费者更青睐国外品牌的产品,而广大的普通消费者仍然更加重视价格,作为生产厂家,单相思般的生产高质量产品供应国内市场是不现实的,起码渠道就不会帮你走货。零星的、偶尔的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并不能促使生产厂家全面改进工艺,来生产高质量产品。    这说明按照老三样质量、价格、功能继续往前走是书生说法,实际上,厂家对质量的提高、功能的改善有赖于整体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作为生产厂,更需要关注市场的现实需求,如果不是市场竞争需要,一厢情愿的提高质量、改进功能或者降低价格是危险做法,通常会死得更快。        当然,我不排除有理想主义人物出现,他们可以执著于对质量、功能、价格的追求,并幸运的在市场风浪中生存下来,这么一部分人是值得大家尊敬的,我们的社会也需要有这样充满理想主义的人存在,他们在一段时期后就能成为市场的前导者、胜利者,但他们要保证他们可以生存到那一刻。        而创业赚一千万,理想主义也很重要,通常的创业都是带着理想开始,不过能坚持理想的人实在是幸运的,多数人最终还是要落地,回到现实中,不管是否已经挣到了一千万。
  又不得不再修改一次,(真是汗`````````````)那个帖子题目是谈削皮器的,不过里面有人谈到指甲剪,我只记住了指甲剪,把主题忘了。有兴趣的可以过去看看参考一下:      /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1553115&Key=&strItem=develop&idArticle=111848&flag=1
  我其实是优等生!    我盗窃了老三八的密码!!!现在,让我优等生来给你们解释解释为什么“质量、服务、价格”那些东西是垃圾!    所谓安公公那个破公式,最大问题存在于:那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现在呢?现在是信息化时代,融合!明白么?融合!噢,我的小裤衩大家看到了吧?上面绣着的红色字就是这两个:融合!    在《第二人生》里,一切都是虚拟的——关键在于,很多人完全能够接受这种虚拟世界,如果未来能够解决吃饭和睡觉,可能N多人干脆不退出游戏了——矩阵,母体……就是这个样子吧?    工业革命,极大解决了生产力问题,但最终产品呢?还不是为了人类的欲望服务的?大夏天,我想喝凉的,结果冰箱诞生了;去见女朋友,我想更快一点,结果汽车替代了马车;人人都想住大房子,越来越挤,结果摩天大厦诞生了……这些都是靠工业革命解决的。    但人的欲望,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但我们另辟蹊径呢?干脆用虚拟的平台,来满足这些人的欲望吧!    这时,《第二人生》出现了。在这里,可以满足你一切欲望……爱、恨、情、仇、通通体现!喜、怒、哀、乐分分钟满足……在这里,你可以设计任何东西,发明个游戏机之余,你还可以兼营匹萨饼!哈哈哈哈,融合!你可以在这里发现融合!!!    OK,先讲到这儿,懂的、不懂的,自己慢慢先消化着吧!
  在《第二人生》这种代表着大未来的怪兽前,你跟我谈“质量、服务、价格”?——神经病嘛!!!    噢,我是优等生哦!
  表哥强词夺理,优等生一知半解,所以,他们离顶尖高手就差一点点:)    产品质量永远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任何锦上添花都得依附于这条“生命线”;即便是奢侈品营销也不会逾越以顾客为主导的人性化营销模式,你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改进这个公式,比如说,如何更好地善待顾客,但是,这并不代表说“吃鱼子酱”的消费者就不需要降低购买成本了——他们也许更重视购买过程中的心理成本。    显然,表哥对“CC”理解不透彻。买机票吃大餐没问题啊,可是航班延误怎么办?赶到那里产品卖完了怎么办?有钱大佬不在乎时间浪费、体力损耗和精神负担吗?:)    
  术也有高下之分吧?怎么锻炼使用术的能力呢?总不能说,老三八生下来就一付曹操相,天生就聪明吧?        现在开始理解,为什么老三八说从捡菜单开始也能发财了。  ------------------------------------------------------------------  老三八说他有“下意识的能力”,你没有,所以你发不了财!!!哈哈哈。。。老三八教人学坏的“下意识的能力”,我是见一次就要拍一次。    如何创业?如何创业?  我老妖不是说过“市场调研”和“沙盘推演”几个字吗?现在我老妖手把手教你,毕竟我老妖也是创过业的嘛!
  三八的帖子有点强词夺理。你举一个反例就说明安公公的公式错误?  安公公的公式是一种经验性公式!不是绝对的真理。在决大多数时候还是有用的。  优等生说的“影响、关联、改变”,只不过是看问题的另一个角度。
  学过工科的都知道,工科里很多公式是一种经验性公式!它有一定的使用范围。    牛顿的三大力学定理,在微观物质世界里是大错特错。你能说在宏观的世界就错了把。牛顿的三大力学定理我们现在还在用呢
  真是天马行空呀,谁来个承上启下,继续回到轨道上来
  作者:三段或八段 回复日期: 19:01:08 
    在《第二人生》这种代表着大未来的怪兽前,你跟我谈“质量、服务、价格”?——神经病嘛!!!    假如《第二人生》有层出不穷的bug,数据隔三差五的丢失,服务器越来越缓慢,是不是会丢失大部分玩家呢?
  创业很难!创业很难!尤其在现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创业?如何创业?如何创业?    如何在最快的时间里拥抱财富,过上“财务自由”和“心灵自由”的生生活。    我以前告诉大家的“市场调研”和“沙盘推演”,我要好好讲讲。
  老三八说他有“下意识的能力”,你没有,所以你发不了财!!!哈哈哈。。。老三八教人学坏的“下意识的能力”,我是见一次就要拍一次。  0-----------------------------------0  靠,第一遍看成了下半身的能力了。真衰!    要不说老三八生就一副曹操相呢。谁能论证曹操的成长历程呢?不能吗!所以这是天分,没这个的可以离1000万远点了。
  一干人等在这里口水半天,倒是离关键问题越来越远了。    比如说谈到“质量、服务”云云,为什么质量不能差下去,为什么服务不能不到位。乍一看是因为你保证不了质量,提高不了服务,就会在竞争中败给别人,但归根到底的,是因为消费者(哦,上帝,帝哥,求您垂青我,把您的钱包打开)需要的,是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所以,在考虑“我能提供什么”之前,还是先考虑“上帝需要什么”的好。    销售也是一样,当前许多产品其实区别根本不大,那么谁能洞察消费者最深层次的需求并由此为根据采取措施,那他一定比其他人会好许多。    质量这个王八蛋,就好比足球里最普通的颠球技术一样,你是没见过比赛中谁在颠球,但你要不会这个,谁会让你去参加专业比赛?    
  先复制三八的帖子:    ////多说一点,为什么我一听说没啥起步资金的初创企业要去搞调研,要去“沙盘推演”,就笑掉大牙呢?因为骨子里,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调研”!        调研——最起码的底线,就是不带主观色彩,不加主观判断,完全靠大量数据采集和数学模型来得出结论,这种调研有着非常专业的模式——问题是,小企业初创,根本请不起口碑好的调研公司,都是咋做的呢?哈哈哈哈,都是自己跑到市场,四处乱听听,乱问问。        他们根本不是在调研!而是不自觉地找寻支持自己逻辑正确的证据!(请把这句话默写100遍,然后贴卧室里。)////    --------------------------------------------------------------------      三八说的///  调研——最起码的底线,就是不带主观色彩,不加主观判断,完全靠大量数据采集和数学模型来得出结论,这种调研有着非常专业的模式。///  这么一段话,是对的!非常对!!这就外国的大公司在进入中国之前,都要请调查专业公司进行一年甚至几年调研。内容:国家政策,基础设施,生活水平,风俗习惯,竞争对手等等。然后因为行业的不同又有专门的调查。-----------因为越大的公司投资越大,越输不起!    但是我们普通创业者,你不可能你不生活,为了一个项目调查几年吧!那怎么办呢?  你个最好办法-----------打工。比如,你想开个鞋店,你就在安公公鞋店打几个月的工,很多事你就明白了,你开个鞋店,就会少走很多弯路。打工的过程就是调研的过程。    可能有些要创业的MM有问拉:“假如我在鞋店打过工,那我开鞋店就一定成功吗?” 且慢,我不是告诉大家,还有“沙盘推演”或“逻辑判断”嘛!这才是创业成功的法宝呀!呵呵。。    市场调研还有第二个方法-------网络搜索。在网络搜索你选择项目的相关资料,最好把相关资料打印出来,反复分析。    市场调研还有第三个方法-------实地考察。也就是三八说的///都是自己跑到市场,四处乱听听,乱问问。/// 哈哈哈。。。
  在考虑“我能提供什么”之前,还是先考虑“上帝需要什么”的好。    -----------------------------------------------------------------  不由小兄弟,这点见识高!非常高!!任何“质量、服务、价格”,最终作用消费者,没有消费者认可买单,一切都是扯淡!
  这个帖子跑题越来越远了   继续讲讲怎么赚1000万啊~~~~
  顺便一说,我也想玩第二人生,它肯定比魔兽好玩
  继续讲讲怎么赚1000万啊~~~~  -------------  1、没有100万就不要去想1000万----先去林间小店初级班进修吧。  2、38不教具体怎么弄1000万----因为除了自己弄那1000万他明白怎么来的外,其他的不知。  3、38不教怎么弄100万--那久远,估计他忘记了。    每个人只能从本身状况来验证他的话,得到了什么只有靠自己了。顺便说一句,38不教怎么弄10亿,估计他还没弄到呢。
  胡侃两句,个人的想法,觉得有道理的送钻,觉得不靠谱的请拍    美国有位大叔叫马斯洛,马大叔有个挺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了5个层次。那么相对的,在日常生活中,焦虑感就来源于针对这五个层次的威胁。而人们在寻找各种各样的商品,其实也就是在寻找解决这些危机的手段。比如说,我维持生计需要电脑,但我是个电脑白痴,那么我寻找一种电脑——只要我懂得简单的操作我就能长时间维持它的正常运转,——其实是在应对我如果搞不定电脑就会产生的生理危险(饿!),所以,联某这种时常出问题的品牌老子是决计不会考虑的。韩青也是一样。身为一个成功人士,如果每天开出去的车都脏不拉叽的,那多半会影响到这个成功人士事业的安全,但要自己擦,或者送洗车房,又太麻烦,而韩某提供的服务,其实提供的是一种针对这种危险的整体解决方案(偷个名词来用)。三八从前说的楼下小店等等,其实也是这种模式的——提供应对某种危机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个应该是服务业多多考虑的一种模式或者说模型。    也就是说,从前的销售市是,我生产出东西,我吆喝:我这儿有好茶!而现在的销售是,我生产出东西,我吆喝:我的茶,中午喝一杯,下午不瞌睡!
    是米饭好吃还是肉荤好吃?    从个人经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很难适用于他人,所以对于“普世”和“普适”的标准,我总是保持谨慎的怀疑。    隔壁有个帖子写“另外的李嘉诚”,谈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我十分的向往,而三八,也能在追逐财富的同时,能够看碟写贴玩游戏品玩字画,更于我心有戚戚焉,进而,前几天天涯江南春的访谈,对于财富不遗余力的追逐,对工作的狂热也不能不说是“成功”的一种模式。    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不被纷繁芜杂的表象蒙敝双眼与心灵,寻找在他我与自我间的平衡,何其难也......      
  那么,什么可以成为真正得成功呢?  或许每个人的定义都会不一样吧
  唉……楼上的:    安公公;    酷酷的木木;    lasher;    ——头脑简单,知识落伍,怎一个笨字了得!    所谓工业产品“优良的质量”,在今天而言,就是一个“默认值”的概念。好比TTD问安公公如何赚一千万,安公公语重心长道:“你要每天喝水睡觉和吃饭!然后你才能活下来,你活下来才有机会能赚到一千万噢!”    这不是废话嘛!    当然我也不能说你错,但这种连三岁小孩子都默认明白的道理,你还好意思堂堂正正义正词严拿出来讲,我都替你脸红。。。。。。    例如lasher提出的问题“假如《第二人生》有层出不穷的bug,数据隔三差五的丢失,服务器越来越缓慢,是不是会丢失大部分玩家呢?  ”——凭什么啊?!全世界那么多优秀软件工程师,怎么就搞不掂,非要低于大众接受底线呢?    拜托了……起码的质量保证,是今天任何企业的“底线”!也就是“默认值”,也就是小学数学“1+1=2”,问题在于,企业进化到今天,似乎已经平均水准都已经在谈代数了,安公公非说,一切还是要回到1+1来看问题!……来,让我重新告诉你,其实啊,1+1,你知道么?你不知道吧?伟大的结论竟然是等于2~~~~~~~~~  
  一、好看了,开始群殴了,就如竞争一般,刚开始是企业和企业PK,接下来企业都发展大了,于是开始企业集团和企业集团之间进行群殴,在接下来都开始关注核心竞争力了,于是一条供应链和另一条供应链开始混战,再到后来都开始找蓝海了,于是大家各说各的,各自YY。看看,此帖现在是否就是这样。呵呵呵呵呵。    二、各位,要分清两种要素:订单资格要素和订单赢得要素。订单赢得要素(Order winner):是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区别于其他的企业,从而赢得订单。订单资格要素(Order qualifier):指允许一家企业的产品参与竞争的资格筛选标准。    作为质量、成本和服务而言,过去可能属于订单赢得要素,现在呢,很多中情况属于订单资格要素,如果没有达到,你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嘿嘿,这样来说各位是否可以明白。安公公所谈的生命线就是这个道理。优等生呢,也没有错,从这个角度来看,影响、关联、改变应当属于订单赢得要素。正如前面我所说,实际上是瞎子摸象,这里呢套用三八刚才所说,我在这里整合整合你们的观点。    三、再来谈谈质量,这里大家对质量的理解都停留在一元质量的概念。现代质量实际上跨出了一元质量的含义。从质量特性来看,可分为三部分:卓越质量、一元质量和理所当然的质量。这么说看上去很抽象,既然大家都喜欢用冰箱举例,好,那我也用冰箱来说。    例如“制冷”就是理所当然的质量,如果达不到,我们的上帝就一定不会满足;对于“耗电率”来说就是一元质量,耗电率越低,上帝月满足;而对于优等生所说的电脑冰箱(我不知Y到底说什么),假设电脑冰箱具有这样的功能,能告诉消费者冰箱里面有什么东西,并且告诉上帝保质期多少,还剩多少天过期等等,这就是卓越质量,即使达不到,一般消费者也不会不满意。    哈哈,正如赫兹伯格同学所说。满意的对立面并非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而不满意的对立面也不是满意,而是没有满意。    所以,对于一元质量来说,我们要想办法提高;对于符合质量来说,一定要达到;而对于卓越质量来说就要想办法创造。  
  中国人最大的能耐,是把简单的问题变得无比复杂    顺便抢沙发
  所谓工业产品“优良的质量”,在今天而言,就是一个“默认值”的概念。好比TTD问安公公如何赚一千万,安公公语重心长道:“你要每天喝水睡觉和吃饭!然后你才能活下来,你活下来才有机会能赚到一千万噢!”    ================================================================    刚刚看到,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订单资格要素。但是不能说不重要,这是健康么,健康对于一个人赚1000万来说是头等大事。不说行不行,绝对不行,有多少人挣到了钱却累丢了命,真是不胜枚举啊。
  安公公极其不厚道,你的粉丝在这里帮你浴血奋战,你却连句表扬的话都没有,再这样,不做你粉丝了,该做林间逢儿的粉丝了。
  机会和运气    
今天偶然在旧书市场在到一本商业评论,06年六月的,我问大娘多少钱,大娘回答:五块.我当时想起三八花七十块买的,心里想比三八和那些订本杂志少花六十块,舒坦.    
买了这本杂志我背着手啍着小曲回了公司,顺手把杂志扔到公司桌子上,这时商务进来了惊讶的说:前几天公司搬家时,乱七八糟扔了不少东西好像有这本书本.我忽然想起去年订了一年的商业评论,当时送了以前的三本,我================倒!      靠,比三八他们还多花了五块,还有我那一路的高兴.      深夜-----我忽然想起卖旧书大娘那张平静的脸,仿佛在说SB这书就是留你买的.
  楼上“中兴vs华为”虽自称安公公粉丝,但水平却比公公高了不少。    但老三八为什么辛辛苦苦谈“视野高度”?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质量”概念离企业成功,才哪儿到哪儿啊……    就算是电冰箱,今天的冰箱,大家统统都能使十年以上不必维修!你生产能用100年不会坏的冰箱,请问真有人买么?!    当质量根本不构成差异的时候,什么才是发力点?有的企业是自建渠道,把冰箱卖给农村老大妈老大妈;有的企业是注重宣传,请著名美女林间疯儿当代言人,迷死TTD每个月买一台;有的企业发力在设计,用缤纷色彩、绚丽造型,来赢得顾客欢心……还有的,就说海尔吧,这二年主推“整体家电”,打“平台”这张牌。    靠,今天呀,电冰箱的竞争如果说是“质量的竞争”,真要笑掉N多人的大牙。  
  五块.我当时想起三八花七十块买的,心里想比三八和那些订本杂志少花六十块,舒坦.  ------------  嗯,没看懂数字。难道1+1真的等于2?
  呵呵,得到对手的表扬,不亦乐乎,干脆粉表哥算了。不对,我另一个马甲可是粉表哥的,还是继续打公公的旗帜吧。
  恭禧TTD已经学会讲冷笑话了,哈哈哈哈哈。。。。。    
  ========================================================================  作者:中兴vs华为 回复日期: 22:53:22 
  ……二、各位,要分清两种要素:订单资格要素和订单赢得要素。订单赢得要素(Order winner):是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区别于其他的企业,从而赢得订单。订单资格要素(Order qualifier):指允许一家企业的产品参与竞争的资格筛选标准。      作为质量、成本和服务而言,过去可能属于订单赢得要素,现在呢,很多中情况属于订单资格要素,如果没有达到,你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嘿嘿,这样来说各位是否可以明白。……  ========================================================================    倒不是刻意夸VS这家伙,而是丫上面这段,基本可以当前面争论的结束语了。这段话看懂了,也就不必继续争了;这段话看不懂,就不配来这里争了。  
  跑哪里了,跑哪里了,不明白,不明白,乱花渐欲迷人眼。
  作者:catchup 回复日期: 14:09:54 
      三八讲的是道,在不同行业的运用,要靠大家自己思考,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给出正确答案的。        至于那位管死三八叫“老稀”的同学,是低成本还是差异化,你自己对自己的行业应该最清楚。这里提供一个思路:有没有其它货运公司不愿意接的生意?他们为什么不接(不赚钱?量太小?货物有特殊运输证书要求?)?客户是不是因为无法把货品从A地送到B地而苦恼?客户真的很在乎运费吗?  ---------------------------------------  catchup老西提供的思路小生受益了!可是能不能把这些思路整合成一套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呢,不然象“扫楼”似的营销既没有效率也难以形成整体效果。
  表哥说了不必争了,表哥总结了,大家可以就此问题打住。有请表哥继续,嘻嘻。    :)    
  明年让三八给我出个招,我想参加赢在中国,帮我写个抢劫方案让我进三十六就行,我也不想骗钱,我想露脸出个名将来好hulong孩子,爸爸年轻时不经意上了央视,也是形式所逼,爸爸喜欢低调等等.    到时大家帮我只要进三十六,我那些库存打印机都能卖了,我要VC的钱对公司没用,我们这行钱意义不是太大,有客户就行,要啥贩啥.
  今天看了看赢在中国的参赛者,好多都自信过了头,着了迷,好像传销那伙人,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不能理解,忙了一天累个臭死,没挣着钱,但很高兴.这种感觉确实难得.
  作者:倒着跑 回复日期: 23:09:17 
    五块.我当时想起三八花七十块买的,心里想比三八和那些订本杂志少花六十块,舒坦.    ------------    嗯,没看懂数字。难道1+1真的等于2?  ===============================  我写这个贴得到如此回帖让我始料未及.      我相信每个人的关注点都是不一样的.FB早晚要流行.
  已经严重跑题,鉴定完毕。
  订单资格与订单赢得的话题结束了。虽然乱了点,也不算是游离了主题。    下一个引发智力激荡的话题的开发在哪里呢?  大家不是都想挣1000万么?  把三八,vs,catchup,油灯生....当作客户去挖掘一下他们的对某一话题的需求嘛,引导新一轮的辩论。
  我并不感觉家族是一种好的经营方式。那只能是在创业初还看不出有什么还处,但是随着规模不断的扩大,这种方式也就不是好的了,首先做为家族企业,都是一家人会给员工一定的压力,就算你是完全按公平的方式来做有的事,做有的决定但是员工因为感觉自己是外人总会感觉自己处于不利的位置。
  家族企业虽然有它的弊端,当企业到一定规模它就成了一道很难渡过的坎了。  但是,看看温州那些企业,又有几个不是从家族发展起来的呢?  毕竟看这个帖子的,没有几个的企业是上规模的,所以,我还是比较赞成哥们弟兄一起创业的
  宗室得与大王同根同祖,非大王所赐,天赐之也。即便换个秦王,他们还是宗室。故而宗室只忠嬴氏,不忠大王也。大王赏之,宗室以为份在应得,不能感恩。宗室血统,与生而来,夺之不去,大王罚之,不足为惧。大王利在有能而任官,宗室却可无能而得事;大王利在有劳而爵禄,宗室却可无功而富贵。宗室与大王,利害相去不啻千万里。而外客来秦,为大王而来,惟大王是从。大王于外客,赏之则喜,罚之则惧,令行禁止,莫敢不从。大王于宗室,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宗室与外客,为臣之道迥异,侍主之道迥异。大王不可不察
  很多所谓的&企业培训专家&都大谈用人唯亲的坏处,我倒不这么认为.  小企业,尤其是在创业之初的小企业,一小点的失误都足以引起致命.家族式企业虽然难免会遇到管理方面的尴尬,但至少一点:大家都坐在同一条船上,把公司玩死了,大家都不好过.  外人者不同,他不用对公司的发展好坏承担后果,万一他把公司当成他练手的试验田,那就惨了.一个&创新&就把公司给弄死了,而他呢?大不了换家公司继续练习
哈哈.....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某些看起来能力很强的员工,反而会被刻意压制,老板永远明白一个道理:能力越大,破坏能力也越大(尤其是在你不用为公司倒闭承担后果的时候).  所以某些在小公司里面大谈怀才不遇的人也请自己想想:在你不满的同时,你是否和老板是同一条心???  老板辛苦了N年,才搞了这么个小公司,那可是他一辈子的心血和希望啊,哈哈哈..... 在他自己的思维没有突破天花板之前,你提的建议再好,也不过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公司.在老板自己脑子还处在&混沌&阶段的时候,你想想他能给你随便玩么?  一动不如一静,不动,至少这个小破公司还在自己的控制之内,虽然短期不会有大发展,但至少死不了这么快.企业的瓶颈99%都是老板自己思维的瓶颈.等到Y的自己能&自废武功,提高视野&的时候,再全力出击也不迟.  当老板自己的脑袋卡在天花板上,你Y还和他大谈&创新 改革&,他能不如临大敌,把你Y的好好看住么?
    哈哈,说着说着,好像跑题了
三八继续吧.....  
  我以为我的游戏年代结束了.看来未来才是游戏年代应该说虚拟年代.好我要改ID.
  公公对于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理解尚且停留在小学一年级水平,也难为你的粉丝帮你解释的“赢得要素”和“资格要素”。  
  作者:鲁西西的表哥 回复日期: 23:24:06 
    ========================================================================    作者:中兴vs华为 回复日期: 22:53:22      ……二、各位,要分清两种要素:订单资格要素和订单赢得要素。订单赢得要素(Order winner):是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区别于其他的企业,从而赢得订单。订单资格要素(Order qualifier):指允许一家企业的产品参与竞争的资格筛选标准。        作为质量、成本和服务而言,过去可能属于订单赢得要素,现在呢,很多中情况属于订单资格要素,如果没有达到,你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嘿嘿,这样来说各位是否可以明白。……    ========================================================================        倒不是刻意夸VS这家伙,而是丫上面这段,基本可以当前面争论的结束语了。这段话看懂了,也就不必继续争了;这段话看不懂,就不配来这里争了。  ===============================================  我也觉得这个争论基本可以结束了  话都说得这么白了,难道还有什么好辩的  把质量、成本这些东西做好了,才进得了这个圈子  否则玩都别想跟人家玩  就像,基本来说[在学校拼知识]  高中生和高中生竞争  大学生和大学生竞争
  哈哈,理解偏差!!  我只是小小的疑惑而已。  继续正题吧,同志们别揪住细枝末节争论不休了,我感觉细节的东西在这里说都是扯淡    
  作者:三段或八段 回复日期: 23:06:40 
    楼上“中兴vs华为”虽自称安公公粉丝,但水平却比公公高了不少。        但老三八为什么辛辛苦苦谈“视野高度”?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质量”概念离企业成功,才哪儿到哪儿啊……        就算是电冰箱,今天的冰箱,大家统统都能使十年以上不必维修!你生产能用100年不会坏的冰箱,请问真有人买么?!      =======================================    视野高度,这样的视野高度是会误导小朋友的.    质量,在任何时间段,都应该作为是企业的永恒追求.这里有个做事和赚钱的区别.也就是人生观的问题.    就以三八举的电冰箱为例,如果某家企业真的能造出100年不坏的冰箱,这样的企业不赚钱那才是怪事.你知道造出这样的冰箱意味着什么?    不说别的,说说房子,现在的房子,有多少能用100年的.在繁华的背后,都是建筑垃圾,现在我们看到的高搂,别说100年了,50年后能存在都少之又少.为什么,看看我们现在建筑用的水泥的使用年限就知道了.    你所说的这些东东,只是个现象,不能认为现象就是本质.搞的小朋友只会去做那些眼前的东西.简直太不厚道了.    质量和企业成功的关联,你竟然认为不重要.简直乱七八糟.现在某些企业在做这样的事,但我们不能就以为那就是企业的使命.那绝对是小夹子气.    没听说那家企业赚钱了,那就表示这个企业成功了,我们说企业的成功,那是因为他做了某些事情,哎,不多说了,要吃饭.
  唉……看来被安公公给误导的还不在少数。奉劝楼上,您还是赶紧改ID叫“安公公888”吧。    我是懒得嚼舌头了,哪一位有空,给楼上讲讲,为什么今天造出来“100年不坏的冰箱”肯定对企业是灾难性的打击——虽然,我还真认为以今天的中国制造业水平,造一批100年不坏的冰箱不是啥了不起的难事。   
  作者:鲁西西的表哥888 回复日期: 12:24:37 
      视野高度,这样的视野高度是会误导小朋友的.        质量,在任何时间段,都应该作为是企业的永恒追求.这里有个做事和赚钱的区别.也就是人生观的问题.  ----------------------------------------------------    嘿嘿,怎么说你好哪?    当中国企业大力呼吁消灭“假冒伪劣”时,并不代表着中国企业的管理进步,相反的是,它是证明了中国企业停留在多么原始的阶段。    所以,加强质量控制能力,没有错,否则,市场和管理的形成,都会存在大的问题,但是,把“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看作管理的定理,则显得有些可笑了。    你随便找找看:大量的倒闭企业,哪几家是因为“质量很差”而倒闭的?    你去问问顾客去:“质量好”等于“消费购买”吗?搞笑了吧,只有在80年代中期时,质量好才等于顾客购买,而那时,中国企业还处在管理的启蒙阶段。    正儿八经的告诉你,什么是管理的“永恒的主题”:一个是效益,另一个是效率----通俗点说,就是“利润来自哪里”?“效率来自哪里”?----虽然,这两个主题,是工业时代形成的,但对于未来的企业,依旧适用。    所以,安公公的“质量、服务、价格”中,只有“价格(成本)”,才与永恒的主题贴边,其它的,最多是雕虫小技而已。    价格低,代表着成本好/效率高,而价格战在中国流行,不是代表中国企业效率能力强,而是代表着中国竞争处在原始阶段。          所以,你连早期的管理,基本不摸边,上来就一顿砖,反而显得有点那个了。    
  因为国人抗日的心理蔓延,出现了弹弓队,这该就是所谓的“改变”    中国城市惊现“弹弓队” 专射日产车   中国有个别城市出现“弹弓队”,专门在夜深人静时,用裹有钢珠的弹弓射击停在路边小区的日产车挡风玻璃,有的甚至在破裂的挡风玻璃上贴上“谁让你买日本车”!因挡风玻璃价格比较昂贵,车主苦不堪言。何况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被击裂,运气最差的车主一个月已换了三块玻璃,如割肉般痛楚!    我总结了一下这种队伍为什么会蔓延的原因:    一: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痛恨日本,抵制日货。    二:“弹弓队”成立简单,可以是两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以单干。    三:“武器”和“弹药”垂手可得,我们小时候打麻雀就是用这种弹弓,所不同的现在用钢珠??什么五金店都有买。    四:破坏力恰倒好处。日本车挡风玻璃一般都比较昂贵,20多万日车的挡风玻璃一般要3-4千,车主很肉疼。    五:由于可以在二三十米外弹射,而且射了就可以把弹弓藏进裤兜,若无其事的走开,被发现的概率非常少。    六:pol.ice对查这种事积极性也不是很高,甚至抱有幸灾乐祸的思想。    七:对一个城市日本车的震撼力非常强,很多车主已在低价转让日车。    八:由于一个城市的人都在议论讨论此事,竟无形中传播了爱国主义思想,这是“弹弓队”所想不到的。    九:波及一个城市的其他日货。
  对楼上那位 鲁西西的表哥888 的发言表示&惊讶&,其他的,就不多说了.....
  作者:灌水专业的优等生 回复日期: 13:12:31 
    作者:鲁西西的表哥888 回复日期: 12:24:37            视野高度,这样的视野高度是会误导小朋友的.            质量,在任何时间段,都应该作为是企业的永恒追求.这里有个做事和赚钱的区别.也就是人生观的问题.    ----------------------------------------------------        嘿嘿,怎么说你好哪?        当中国企业大力呼吁消灭“假冒伪劣”时,并不代表着中国企业的管理进步,相反的是,它是证明了中国企业停留在多么原始的阶段。        所以,加强质量控制能力,没有错,否则,市场和管理的形成,都会存在大的问题,但是,把“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看作管理的定理,则显得有些可笑了。        你随便找找看:大量的倒闭企业,哪几家是因为“质量很差”而倒闭的?        你去问问顾客去:“质量好”等于“消费购买”吗?搞笑了吧,只有在80年代中期时,质量好才等于顾客购买,而那时,中国企业还处在管理的启蒙阶段。        正儿八经的告诉你,什么是管理的“永恒的主题”:一个是效益,另一个是效率----通俗点说,就是“利润来自哪里”?“效率来自哪里”?----虽然,这两个主题,是工业时代形成的,但对于未来的企业,依旧适用。        所以,安公公的“质量、服务、价格”中,只有“价格(成本)”,才与永恒的主题贴边,其它的,最多是雕虫小技而已。        价格低,代表着成本好/效率高,而价格战在中国流行,不是代表中国企业效率能力强,而是代表着中国竞争处在原始阶段。              所以,你连早期的管理,基本不摸边,上来就一顿砖,反而显得有点那个了。      ======================================  前言:    呵呵,优等生,这可能是我们之间的关键性差异..    饭碗和做事的区别.关注点不同.    正题:  1.从生存的角度来说,企业活着才是最重要的.质量是企业生命线,这话俺是不赞同的.假如换个说法,说企业的现金流,说企业所掌控的资源,等等,俺还可以勉强接受.    2.不可否认,倒闭的企业大多不是因为我们通常说的质量原因.或者说清楚一点,不是因为产品的质量问题.这里牵扯到一个对质量的理解问题.比如还是说电冰箱,100年,这里面有漆,电线.电路板等等问题.100年还能用,不老化,这本来就是非常就X的.如果现在那个企业掌握了这种技术,这样的企业能倒闭?俺知道你可能说这个不算质量.呵呵,没关系,没关系,理解这意思就行...      3.:“质量好”等于“消费购买”吗?这话有点难回答,产品的任何单一要素,都不能和购买行为等同起来.我们都知道,购买是多种因素的组合,某一要素可能很重要,但怎么重要,不可以和购买行为等同啊.    4.咱们国家80年代,那时的购买行为,绝不是因为质量好才卖.那时候,是个东西都能卖,大环境使然.从没东西可买,到有东西买,还有了许多没见过,没听过,没用过的东西.那状态以后很难碰到了.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有可能质量好点的,好买一些,长期下来,人们对这个企业有了一点点好感.形成一些口碑,和重复消费.这些要素对企业发展有利.    5.什么是管理的“永恒的主题”:一个是效益,另一个是效率,俺也认同这点啊,只不过是说法的不同.俺会说这是企业的要素.不会说是管理的.管理也是为企业效益服务的.俺认为管理,就是合理科学的流程.最快到达目标的方法.这只是个人理解.和教科书无关.    后记:    对质量的理解,一是标准,二是态度.  看是谁的标准.什么样的态度.国家的标准是我们认同的标准,企业自己的标准可能高一些,可能低一些.区别就在这里.对有些人来说,不断超越才是标准.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人,你能用赚不赚钱来评价吗?    态度,知道自己做不到,可总不能做不好就不见人啊,那企业不倒闭才怪.所以做企业才有了次优化选择的思路.我知道他不是最好的,但为了活下来,也只能卖这样的产品.但是,如果自己卖了这样的产品,还自我感觉不错.那这类企业有多大的成长空间呢?尤其还要用这样的思路来误导小朋友,最要不得....  
  作者:三段或八段 回复日期: 13:08:00 
    唉……看来被安公公给误导的还不在少数。奉劝楼上,您还是赶紧改ID叫“安公公888”吧。        我是懒得嚼舌头了,哪一位有空,给楼上讲讲,为什么今天造出来“100年不坏的冰箱”肯定对企业是灾难性的打击——虽然,我还真认为以今天的中国制造业水平,造一批100年不坏的冰箱不是啥了不起的难事。   --------------------------------------------      呵呵,就知道你只把老百姓当做冰箱的唯一消费者.
  江南春建议天涯网友鸡蛋扔出去砸人的时候能够听到哗啦的响声,甚至蛋黄流过的狼籍场面,以满足网友砸人的发泄心理,在褒扬写手的时候能够送上滴水的玫瑰和温情的问题……    三八也曾说“我就是觉得,上论坛的收获,应该体现在“交流”上,不拍砖不PK,就没意思了。棋逢对手,逼你去思考,逼你去查资料,一段时间磨砺下来,武功会因此提升的。”    
  作者:鲁西西的表哥888 回复日期: 15:15:55 
呵呵,优等生,这可能是我们之间的关键性差异..        饭碗和做事的区别.关注点不同.  ---------------------------------------------------    不是这样理解的。我就吹个牛,来给你做一回老师。    好象是前年吧,满头白发的克先生来到中国,给中国企业家讲“质量体系控制”,结果,两个结论,令中国企业家大跌眼镜!    一。质量,不是100%(概率意义)。  二。质量,不是长期使用而不坏(时间意义)。    于是,中国企业纷纷重新修订质量标准,并且,惊讶的发现,早先的产品质量体系,竟然是“成本”居高不下的杀手!    当然,克先生的东西,你另外再去琢磨,我这里想说的,是你的关于所谓“生存”的问题。先来告诉你两个结论:    一。管理的成就,分成了:内部成就、外部成就。  二。是外部成就、决定了内部成就,而不是相反----切记,切记。    你听懂了吧?曾仕强老先生倡导的“中国式管理”,说的是企业的“内部成就”,但,内部成就不能转化为外部成就,它,什么都不是。    就好比王熙风,将大观园的内部,治理得井井有条,但,一样遭遇到灭亡的结果,最多,只是个人获得了统治快感。    所以,克先生说的两条,就遵循了“外部成就,决定了内部如何管理”的原理,听懂了吧?    我的意思是----思考“质量”的问题,并非来自你所说的“生存”层面来考虑的。      
  感觉是一群东邪吸毒和裘千尺(还是千仞?就是假打的那个)等等在论剑,招式满天飞,尽是如来神掌。干脆变成MBA辩论课堂。    一千万不需要太多理论和招式,内功也不要太好。有些力气和胆量,加上三分拼命精神,就可以出发了。    三八喊了半天减法,结果现在一看,尽是枝子丫丫,主干找不到了。降龙十八差两掌 变成了逍遥游。 估计丫郭劲是学不会了,黄嵘多半学了也变成欧阳峰的倒炼九阴正经。
  在三八一千万精神的鼓动下,在波涛汹涌的帖子里,痛苦地思考了许多天之后,终于给了自己心里一点定数,总结如下,请三八和各位同学指点!    1-赚钱才是硬道理,客户才是真上帝!也就是三八所说的现金流,看得到现金在不断流入、增长,才是小公司最最重要的东西。俺以前一个人干还没有注册公司的时候,经常查查自己私人卡里的余额,心里就有数了。而后来有了公司账号,请了个不专业的财务,做些应付税务局的账本,却一下子把我给“架空”了,把握不到现金的脉搏了。后来加以改进情况才得以好转。    2-对于象我们这样的IT服务公司(包括产品流通和工程项目建设),销售是公司价值链上最关键最核心的一个环节,尤其对于我们这样的行业资源很少的公司,老板必须是TOP SALES,其次才是LAEDER。    3-三八强调的机会导向,我的理解就是业务灵活,资源宽泛地整合,量力而行,伺机而动,快进快出。    4-重外部客户,外部资源,而非重公司内部框架。重眼前利润,而非重长远战略。    5-最后呢,一定要有赚1000万的雄心!在游击中要尽快寻找到如同擦车那个家伙那样基于独特的市场独特的价值。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课评课 资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