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李的空间日志,请说说你是怎样看待学习的

新蔡县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试素质测试题思想品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蔡县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试素质测试题思想品德
上传于||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期​中​测​试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检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检测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实验中学学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苏教版(书利华教育网)&&苏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实验中学学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濒(bīng)危风起云涌(yǒng)B.对峙(shì)断桓(yuán)残壁C.挑畔(xìn)不堪(kān)设想D.枸(gǒu)杞人声鼎(dǐng)沸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五年的监禁,许多老朋友的面貌渐渐从他的记忆中褪色了。B.中山陵于1926年1月动工,直到1931年才全部竣工,整个工程历时5年。C.篝火晚会上,我们全班同学围成一圈,手拉着手,摩肩接踵,放声歌唱。D.被英法联军烧毁的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是中西合璧的园林建筑群。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老作家王蒙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的激情。B.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C.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D.目前我国禁止使用、销售、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4.考试结束后,初一(1)班杨晓舟获得了年级作文最高分,得到了老师的赞赏,而成绩不理想的李凡却很不服气。在老师评析杨晓舟作文时,李凡不注意听讲。如果你是李凡的同桌,你会如何委婉地劝导他呢?以下劝导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2分)A.李凡,晓舟的作文写得多好啊,你应该心悦诚服!B.李凡,我们要想把作文写好,就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C.李凡,晓舟的作文写得多好啊,您难道不应该心悦诚服吗?D.李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如果想把作文写好,就必须学习别人的优点。5.名著阅读(4分)①下列对《西游记》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这个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B.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据守火云洞,欲食唐僧肉。悟空抵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菩萨降妖,菩萨降伏红孩儿,让他做了善财童子。C.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悟空去向罗刹女借芭蕉扇。第一次借到的是假扇,越扇火越旺;第二次借到了真扇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才在菩萨等的帮助下成功借到真扇。D.平顶山莲花洞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欲捉拿唐僧,并有葫芦、净瓶、宝剑、扇子、魔绳五件宝器,神通广大。悟空与之斗智斗勇,屡经磨难,才降伏他们。②根据《西游记》,在下列横线上填上人物的名字。(2分)强盗将唐僧吊在树上,为救师父,悟空打杀了两个强盗,谁知唐僧竟火冒三丈,怪悟空杀人太多,又赶走了他。悟空去后,一只▲变成孙悟空来害唐僧。真悟空知道后去找假悟空算帐,真假悟空在空中恶战,一直打到西天。最后,▲识破了真相,真悟空打杀了假猴王。6.根据课文默写。(6分)①居高声自远,▲。(虞世南《蝉》)②▲,花落黄陵庙里啼。(郑谷《鹧鸪》)③▲,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④山光悦鸟性,▲。(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⑤吴楚东南坼,▲。(杜甫《登岳阳楼》)⑥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宋史?赵普》)二、阅读与欣赏(37分)(一)(3分)7.下列选项对《孤雁》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A.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唤出“孤雁”,孤雁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B.颔联“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C.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犹”和“更”道出了诗人心中的沉重的悲哀与伤痛。D.尾联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表现了孤雁对野鸭团聚在一起的羡慕、向往之情。(二)(6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②益习其声益:▲③驴不胜怒,蹄之蹄:▲④尽其肉,乃去去:▲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稍近,益狎,荡倚冲冒。译:▲(三)(10分)公冶长背诺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①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②。宰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冶长无以对。注:①鸱:读chī,古书上指鹞鹰。②宰:县官。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子食其肉子:②鸱是以怨之是:③众遂逮长见邑宰遂:④冶长无以对对:11.下列各项中与“长以为死獐”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太祖常劝以读书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人不得上,以实奇D.遂以名楼1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译:▲13.文中的公冶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2分)答:▲(四)(4分)①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②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节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③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14.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 ▲ 15.第①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在通常的情况下”能不能删去?为什么?(2分)答: ▲ (五)(14分)挖 笋 记 ①好友相约,今年我们两家又一起挖春笋。 ②来得早了,笋还少,人却很多。为了找笋,人们三三两两地,这里挖挖,那里刨刨,恨不得掘地三尺,将笋一网打尽。我也不例外。凡有竹叶拱起的地方,我必手脚并用,一探究竟,实在称得上心无旁骛。不知不觉地,我在林中越走越远,还不时蹲下来,翻开一层层灰黄的、快腐烂的竹叶,甚至翻起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不晓得竹林里哪来的那么多石头?)。一不小心,惊扰了睡在叶下、石缝的小虫、蚯蚓。骤然暴露在天光下,吓得它们扭作一团,抽出身来,便惶惶逃走。它们不知道,其实我被吓得更惨!只听“嗡”地一声,头皮发麻,一身毛毛汗。欲待求援,然而四顾无人,身畔只有茂林修竹环绕。 ③忽而一阵风过,竹叶沙沙,一股奇异又熟悉的香气飘来。不是青草,不是春泥,也不是任何一种花,更像是青草、春泥和落花之香的集合。一时间,我辨不出这香,不由得有些焦急,就像和一个久未谋面的朋友相遇,你惊喜地张开嘴,却偏偏呼不出他的名字。 ④我只有低下头,闭上眼,深深呼吸,在日渐模糊的记忆里慢慢搜寻。此时,香气变得更熟悉了。终于,我辨出了其中的一种香。睁开眼,我紧紧盯着脚下翻开来的、那一层层竹叶遮蔽下的黝黑的泥土。俯下身去深吸一口气,我惊异地发现:正是这肥沃、潮湿的腐殖土,在散发着这奇异的香气!可是,若非竹叶覆盖,春笋萌动,又何来这异香?它应当只属于这片竹林,只属于这个时节。 ⑤去年的这个时节,我也在这同一片竹林里。想必也闻过这种香气,可那时遍地春笋,我们挖笋尚且不及,哪里还有暇他顾?今年呢,那些钻出地面时,总喜欢把几片小小的、黄绿色的笋衣,像面旗帜一样举在头顶的春笋去哪里了?它们似乎一直在躲着我。久寻未果,我慢慢变得沉静下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此时,我发现了今年的第一个竹笋。不一会儿,又发现了一个。原来,竹笋近在眼前,只是我视而不见。 ⑥莫非,今年这片竹林要以另一种方式馈赠于我? ⑦此刻,我的世界就是这一片森林。它用自己的落叶,为我滋养出一个安静而又丰富的世界。小虫在叶下栖身,蚯蚓在土里奔突,春笋在泥中拔节,期待有一天冲向云霄。我们总喜欢追索这世界的意义,偏偏忘记了怎样去感受这世界本来的样貌。细细看,慢慢找,静静感受,也许意义就在其中。16.请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3分)为了找笋,人们三三两两地,这里挖挖,那里刨刨,恨不得掘地三尺,将笋一网打尽。答: ▲ 17.第⑤自然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其作用?(4分)答: ▲ 18.围绕这次挖笋经历,文章第②―⑤自然段主要写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事。(3分)答: ▲ ▲ ▲19.文章第⑦自然段写道“它用自己的落叶,为我滋养出一个安静而又丰富的世界。”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安静而又丰富的世界”的理解。(4分)答: ▲三、表达与交流(45分)20.双休日,小李同学和妈妈一起去农贸市场买菜。在农贸市场门口,小李同学看见一位老大爷捉着两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在兜售。假如你是小李同学,请根据本学期所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所了解到的知识,写几句劝告的话,来劝这位老大爷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注意说话的身份和语气,80字左右。(5分)21.作文(40分)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文章。可写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体验或所思所感。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4)不少于600字。学年度第二学期丁蜀实验中学第二次质量测试七年级语文答卷一、积累与运用(18分)1.(2分)()2.(2分)()3.(2分)()4.(2分)()5.①(2分)()②(2分)6.(6分)①②③④⑤⑥二、阅读与欣赏(37分)(一)(3分)7.(3分)()(二)(6分)8.(4分)①船:②益:③蹄:④去:9.(2分)(三)(10分)10.(4分)①子:②是:③遂:④对:11.(2分)()12.(2分)13.(2分)(四)(4分)14.(2分)
15.(2分)
(五)(14分)16.(3分)
17.(4分) 18.(3分)
19.(4分) 三、表达与交流(45分)20.(5分)8021.作文(40分)题目:那一幕,我难以忘怀最...
亲!请或新用户?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2015上期末)石景山区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三语文
<span STYLE="Line-HeiGHT: 140%; CoLor: #0d0d0d; FonT-siZe: 14 mso-bidi-font-size: 12.0 mso-themecolor: text1; mso-themetint: 242;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span STYLE="Line-HeiGHT: 140%; CoLor: #0d0d0d; FonT-siZe: 14 mso-bidi-font-size: 12.0 mso-themecolor: text1; mso-themetint: 242;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题。
&#9312;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联 
,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462;n&#609;),后历经北宋、明、清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最终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对联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言简意赅,意蕴丰富,雅俗共赏。它营造出来的诗化的氛围像阳光一样,照进每一个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一些古镇,我们看到的民间对联,虽然在格律上不那么讲究,但切合百姓实际,与古镇的环境 
。比如一个作坊的对联“打金打银打世界&
染山染水染江山”,看了就不由得喜欢,喜欢里面透着的那种粗犷和豪气。
&#9313;古往今来,对联一直被誉为“诗中之诗”,蕴含其中的修辞魅力令人称奇。不少妙联的创意都直接与汉字有关,或利用字形,或利用字音,或借助字义,巧妙构思,形成佳对。我们把这种艺术手法称为“汉字修辞”。其中有这样几种:一、析字,分为拆字和合字两种。如拆字联“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上联拆首字“闲”为“门中木”,下联也对应地拆首字“思”为“心上田”。又如合字联“少水沙即现&
是土堤方成”,上联合“少水”为“沙”,下联也对应地合“是土”为“堤”。二、嵌字,即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巧妙嵌入有特定意义的汉字、历史典籍或人名掌故等。三、异字同音,即将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用于同一对联中。四、回文,既可以顺读,又可以倒读。这些“汉字修辞”的运用使对联具有组合精巧、构思奇特、风趣别致的艺术魅力。
&#9314;其他修辞手法的魅力也令人拍案叫绝。如以下几联:【甲】郑板桥故居联“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乙】固原六盘山联“峰高华岳三千丈&
险据秦关百二重”;【丙】桂林阳朔联“水作青罗带&
山为碧玉簪”;【丁】明代学者胡居仁自勉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都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拓展了对联的审美空间,增强了对联的审美情趣。
【链接材料(异字同音联的故事)】
一天,苏轼带着小他两岁的弟弟苏辙游巫山。山上一位老道听说有“神童”之称的苏轼来了,便想当面考考他。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苏轼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
&”老道连连称妙。谁知,苏辙在一旁却说:“兄长的下联对得还不甚工稳,不如改一改。”苏轼问:“怎么改?”苏辙便念道:“
&&”苏轼和老道听了齐声叫好。从此,苏辙也远近闻名了。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z&#462;i
&#609;&#257;i&&
f&#275;n&&&
ku&n&#609; &
f&n &&&#609;u&#462;n&#609;
&Cz&#462;i&
&ku&n&#609;&&&&&&
&#609;&#257;i
f&#275;n &&&#609;u&#462;n&#609;
2&#9312;ABC(2分)
3根据第&#9313;段的内容,对下列对联中“汉字修辞”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分析:上联拆“冻、洒”二字,下联拆“切、分”二字,在拆字的同时,又巧妙营造出“冻雨洒窗”“切瓜分客”两个情境,实属难得。
分析:综合运用了拆字与合字的方法,上联将
“妙”字拆为“少”“女”,下联合“言”“者”为“诸”,一拆一合,相互映照,别具情趣。
C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分析:这是一副典型的回文联。“天然居”是北京的一家酒楼,“云隐寺”位于杭州。上联与下联都可顺读、倒读成文,并兼顾对仗,堪称佳作。
分析:这是老舍先生精撰的一副名联。素园指韦漱园,近代著名翻译家;陈瘦竹是小说家和戏剧理论家。联中“陈”、“谢”既是姓氏,又可作动词:“陈”为陈设,“谢”为致谢。该联构思精巧,既有嵌名之趣,又不失双关之妙。
4阅读第&#9314;段,对其中四副对联的表达效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联赋予春风、夜雨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的轻柔、温暖、悦耳,春雨的细密、迅疾、清凉。
B【乙】联用“三千丈”、“百二重”的夸张表述,突出了六盘山山峰的高峻和形势的险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C【丙】联把宛转回环、清澈碧绿的江流比作“青罗带”,把平地崛起、如莲似笋的山峰比作“碧玉簪”,形象地表现了桂林山水的特色。
D【丁】联上联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如果有恒心,不必每天起早贪黑;下联说一时勤奋、一时懒散是最不好的,从正反两方面突显了治学要持之以恒。
5阅读链接材料,根据故事情节和对联的知识,在横线AB处依次填入合适的下联,正确的一项是(2分)
C何水能如河水清&&
何水能如河水清
6校本课程《走近楹联》开设后,同学们读联、背联、赏联,尽情感受楹联文化的魅力,享受学习楹联文化的快乐。在一次“走出校园,广阔天地学楹联”的活动中,老师请同学们用一副对联说说学习楹联的收获或体会,下列回答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
A书中乾坤大&&&
笔下天地宽
B书香校园厚学养&&&
楹联文化润心田
C行尽百川才晓江河之美&&&
读破千联方知语言之奇
D人间百益,不及读书半分妙&&&
尘世千好,未如品联一段香
(共10分)
7默写(4分)
1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他相信自己只要有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
8名著阅读(3分)
&&《水浒》采用&&
的链式结构,前40回“串珠式”地讲述了一个个相对独立、自成整体的英雄故事。如九纹龙史进渭州寻师,小小茶坊打听消息,引出了&
&&#9313;&&
(事件)后亡命江湖的鲁提辖;及时雨宋江沧州避难,柴进庄上踏翻火锨,引出了景阳冈打虎后名震阳谷的&&
(人名)。一个个好汉如同一道道急流汩汩向前,终于汇合成声势浩大的英雄大聚义。
9一篇成功的作文,应该具备哪些特色呢?请阅读连环画,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每空用4个字回答)(3)
(共12分)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出师表》
尚书令蒋琬领&#9312;益州刺史,上疏&#9313;以让&#9314;费祎及(董)允,又表“允内侍历年,翼赞&#9315;王室,宜赐爵土以褒勋劳。”允固辞不受。后主渐长大,爱宦人黄皓&#9316;。允常上则正色匡&#9317;主,下则数责于皓。皓畏允,不敢为非。
——《三国志·蜀书九》
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费)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9319;,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9320;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
&&&&&&&&&&&&&&&&&&
——《三国志·蜀书十四》
注:&#9312;领:兼任较低官职。&#9313;上疏: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奏章。&#9314;让:推荐。&#9315;翼赞:辅助。&#9316;黄皓:三国时期蜀汉臭名昭著的宦官。&#9317;匡:纠正。下文“匡”意为“辅助”。&#9318;拟:比划,用兵器作杀人的样子。&#9319;谏喻分别:分别予以劝解。&#9320;各尽延、仪之用:充分发挥魏延、杨仪各自的才能。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忠纯&&&&&&&
&&&&&&&&&&&&虑:&&
(2)&&&&&&&&&&&&&&&&&&&
(3)宜赐爵土以褒勋劳&&&&&&&&&&&
(4)延或举刃拟仪&&&&&&&&&&&&&&&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
(2)&&&&&&&&&&&&&&&
12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哪些事可以体现诸葛亮的知人善任。(4分)
(共36分)
(一)阅读《文哲季羡林》,完成
13-15题。(14分)
文哲季羡林
&#9312;认识季羡林先生,完全出于偶然。
&#9313;1996年6月,我客居京城。一天早晨,我的朋友苏东河找我说:“我约好去北京大学看望季羡林先生,你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听到季羡林的名字,我怦然心动,脱口说道:“去!当然去。”
&#9314;来到北京大学,校园里湖光塔影,苍松翠柏,那极富园林之美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我们沿着弯曲的小路,来到朗润园。在花木扶疏、幽静绝尘的林阴下,一位气质儒雅、神情安详的白发长者正在漫步。他一身极普通的蓝卡其布中山装,脚上是一双圆口黑布鞋。东河兄说那就是季老。
&#9315;坐在阳台上,后湖景色尽收眼底,一阵轻风拂过,湖水荡漾,垂柳摇曳。稍事寒暄,便随兴倾谈。我向先生谈到他的散文:“没有真情,就没有散文,您的散文深沉隽永、大朴无华,是每个特殊阶段的人生感悟,写景、抒情、怀人、纪事,每一篇都堪称范文。”先生说:“您过奖了,一来我本身就是研究语言的,二来中国是世界散文大国,从古到今各种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流派纷然杂陈,散文家人才辈出,我的散文只能说是一种探索和尝试而已。”
我又好奇地问:“您研究古梵语和吐火罗文,听说懂这种语言和文字的全世界也只有几个人?”季老说:“这两种都属印欧语系,我的德国老师用了20年的时间才把它读通,后来又教给了我,懂这种文字的人在英国、法国、美国都有,但人数不多。”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可以的话,让我拜在您的门下,做您研究梵文和吐火罗文的学生吧。”先生说:“完全可以,不过你得先补课,那比背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难呀。”
听到这里大家都笑了。先生蔼然可亲,没有一点大师的威严,和我们交谈时,像拉家常般缓缓述说、娓娓道来。这之后,只要有机会来京,我总要去先生家看望他。
&#9316;季老住着门对门两套房子,东边一套三间装满了各种版本的藏书。西边一套除了一些简单的家具外,也全是书籍。就在这陋室清居,先生一灯荧然,心如秋月,把对亲友的思念、劳动人民的同情、祖国的赤诚和对生活的挚爱,化作了一篇篇不朽的华章,凝聚出一种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力量,闪耀着独特的人格之美和智慧之光。
&#9317;先生不以书法名,但求他题字的人很多。一次,我在先生书房中,看到他书写的陶渊明诗句,心折于其中蕴涵的睿思和禅意,请先生也为我书写。不久,我就收到季老的两帧条幅。其中一幅是朱熹的诗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那字写在洒着细细银箔的宣纸上,显得古朴峻秀,极有韵致,而内容又是勉励我刻苦学习的,我舍不得装裱,一直珍藏着。
&#9318;1998年底,甘肃正在筹建兰州碑林,我们请季老写一篇《兰州碑林记》。几天后我如约去取,季老叮咛说:“字的行间距离你们到时候再调整,作得不好,写得也不好,献丑了。”在向先生告辞时,他要出门送我,我执意不允,在屋里向他道别,然后替他关上了门。那天刮着大风,天很冷。当我上车准备离开时,猛然看到季老由助手搀扶着已经站在台阶下送我,我的心陡然一惊,立刻让司机停车,跑下去劝先生回屋,助手说:“你赶快上车,你不走先生是不会回屋的……”一听此言,我顾不了许多,转身上车,让司机加速离开。回首望着仍在凛冽寒风中目送我的先生,顿感静穆庄严,心头一热,不禁潸然泪下。
&#9319;2002年11月,我又约好去看望多年未曾见面的季老。先生眉鬓霜染,清癯如鹤,举步蹒跚。我们谈到他将一生珍藏的孤本、善本等书籍和珍贵字画捐赠给北大图书馆的事,先生说:“我做了一辈子学问,读了一辈子书,身旁仅有的就这些东西,捐赠出来大家用、大家看,我就放心了。”我问先生:“您著作等身,功成名就,现在还写作吗?”他毫不犹豫地说:“写,去年底有一次突然便血达四、五次,但我文章照写不误,只要能思想,我就会一直写下去……”临别时,先生赠送我一套装帧精美的《季羡林文集》,并在首卷上为我签了名。我欣喜不已,倍感先生的情笃谊厚。文集共24卷,皇皇八百余万言。这是他耗费无数心血,终生为之奉献的事业成果和思想精华,是留给人类的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9320;回到兰州不久,在和北京一位友人通话时得知,季老身患重疾,动了手术,上次我去看望他时,他刚刚从医院回到家中……我异常震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几天,兰州下着漫天大雪,天地一片迷茫,杜甫说:“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我站在古老的黄河岸边,遥望京城,临风寄意,企盼来年在那“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未名湖畔与先生再次重逢。
(有删改)
注:&#9312;季羡林先生(1911—2009),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12国语言。他的学术研究“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人们尊称他为“东方鸿儒”、“国学大师”。他的散文淳朴恬淡,内涵深厚,读之有如高山流水、梵钟悠韵,给人以甘之如饴的精神享受。&#9313;荧然:光微弱貌。&#9314;清癯(q&):清瘦。&&&&&&&&&&&&&&&&&&&&&&&&&&&&&&&&&&&&&&&&&&&&&&&&&&&&&&&&&&&
13.(4分)
15.除了选取典型事例外,作者还善于运用环境描写、侧面描写等手段来表现人物特点,请以第&#9314;&#9316;&#9317;段为例作150(7分)
(二)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第16-19题。(11分)
汉服,曾称汉衣冠、华服等,是由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中国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它发展、传承了四千多年,体现了汉族的礼仪风俗、审美品格、思想哲学等文化内涵,并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认同精神。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西周时期周公制周礼而治天下,周礼通过服章和仪式表现出来,衣冠、礼仪从此成为文明的代名词,中国也赢得了“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此后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并普及到民众,唐宋明等各代均“宗周法汉”继承发展汉家衣冠,直到清朝因“剃发易服”而几近消亡。传承了几千年的汉服文化就此断裂,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是华夏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它反映儒家礼典服制,浓缩了纺织、蜡染、锦绣等杰出的工艺美学,传承了我国的3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服的每一个特点都可以在“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古代记录车舆冠服与各种仪仗的文字。舆,车)里找到依据,汉服的基本形制也一度为整个汉文化圈提供了服装标准,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周时的服制规矩深深影响了后来三千多年的服装理念,汉服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服饰的关键要素始终保持不变:交领右衽(即衣领呈y型),宽袍大袖,系带隐扣。一根长长的束腰,穿起来如同行云流水,空灵飘逸。
本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国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觉醒,汉服运动由民间发起,以知识分子和青少年为主体的各地汉服组织不断建立,仅数年间百度“汉服吧”会员就已突破32万;“确立汉服为国服”、“授予三大学位时穿汉服式样的中国式学位服”进入全国两会提案;中华礼乐大会暨汉服文化节、海峡两岸汉服文化等活动影响深远,来自全国各地及旅居欧美的汉服文化推广者共襄盛举,展现华夏礼乐之美、衣冠之秀。阔别360年,漂泊的汉族儿女终于重返汉唐,著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再奏角徵宫商,谱写盛世华章!
注:&#9312;襄:完成。&#9313;角(ju&)徵(zh&#301;)宫商:中国古琴的音阶名称,这里代指中国古典音乐。
16.文段一首先介绍了&&
&&,其次介绍了&
&&#9313;&&
,再次介绍了&&
&,接着介绍了汉服的形态特点,最后介绍了汉服运动。(3分)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名片,是民族文化的形象展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十分重视民族服饰的传承和发展。如内蒙古组织专家审定《蒙古族服饰》和“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简称“三少”民族)民族服饰自治区地方标准,开拓性地把标准化技术应用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上;云南楚雄州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传习所开办传承人培训班,承办云南民族服装文化节、中国彝族赛装节,实现了彝族服饰的规模化、产业化;新疆阿克苏、浙江景宁(畲族)举办民族服饰设计大赛;广西举办少儿民族服饰大赛,展示壮族等12个世居民族的服饰和民族迎客待客礼仪……
邻国日本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的方式也值得借鉴。全国各地无数大大小小种类各异的博物馆、文化馆,经常定期不定期地举办传统服饰展览,同时辅以各类专题讲座。传统节假日给民族服饰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学校和社会团体组织各种体验活动,教孩子们如何穿用和服,学习茶道、珠算等。另外,电视报刊等媒体有大量介绍民俗的节目,包括教人怎么穿用和服、制作日式料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中将这些传统文化一一渗透。
17.阅读文段二,探究在保护和传承汉服中可以借鉴的经验,写出探究结果。(3分)
精神文化是服饰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它体现了民族个性,蕴含着民族精神。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保护与传承民族服饰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
一部民族的历史,是孕育这个民族服饰文化的摇篮。历史的变迁在诸多民族的服饰上留下最醒目的标识(zh&)。如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它生动地记述了其艰辛的族源史、战争史、迁徙史,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藏族服饰中的狐皮帽子、獭皮衣裙边,传承了其先民从事游牧与狩猎的遗风;而满族的旗袍、马褂以及维吾尔族的四棱小花帽、赫哲族的鱼皮长衫等也都是这些民族最醒目的标识,是我们必须加以保护的。
现在,在保护与传承民族服饰中,我们很容易守其形,而略其魂。结果,我们便只看见了传统的或被改革了的更加新颖的款式风格、更加斑斓的美丽色彩、更加创新的独特图案,却忽视了它们背后的文化底蕴。服饰文化变成了外在装饰,失去了服饰的血脉,失去了文化的“根”,所谓的“继承”就成了一种形式。
三、坚守服饰文化的民族特色
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各民族服饰的不同风格,都是各自民族性格的象征和文化心理的外显。如俗称“中国的小麦加”的甘肃临夏,当地的回族穆斯林始终坚持自己的民族审美,其服饰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的风格,追求端庄大方、整洁雅致,在颜色的选择上比较倾向于黑白两色。男子普遍喜欢戴白帽,穿白衬衫,这是因为伊斯兰教视白色为最圣洁的颜色;妇女们喜欢从头到脚用黑衣装扮,在她们看来,黑色代表着深沉、庄重。民族的服饰文化在坚守民族特色中得到保护和传承。
18.阅读文段三,根据内容将画线处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11字)(2分)
19结合文段二和文段三的内容,说说两个文段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3分)
(三)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20-22题。(11分)
&#9312;简化字丧失了大量象形、会意和形声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削弱了汉字的科学性与逻辑性。首先,简化字把很多汉字表音或表意的部分去掉。比如“頭腦”的“頭”字,本来由表音的“豆”和表意的“頁”组成。一切以“豆”为音符的字都读“豆”;一切以“頁”为意符的字都与头面有关系。这样,看到这两个字根,就能猜出字的读音和所指。而简化的“头”字,从字面上,我们既看不明它的读音,更看不出它意思所指。其次, 
。比如,“車”字,看着就像一根轴贯串着两个轮子,中间是载人载货的部分,简化成“车”,就不会令人联想起车子的原形;简化的言字边也看不出与口舌的关系。很多汉字由偏旁、部首这些字根组成,会用这些字根,学起就比较快捷、方便。简化字把这些改变了,学起来没有规律可以遵循,得靠死记硬背。再次,同音代替合并了一些汉字,比如,“只有”的“只”和“一隻”的“隻”;“頭髮”的“髮”与“发展”的“发”;“後來”的“後”与“皇后”的“后”;“干戈”的“干”与“才幹”的“幹”等等。从表面上看,汉字的总量减少了,但由于多音、多义字的增加,学习单字所要花费的功夫增加了。另外,部分简化字使用了“符号代替”,打乱了字族的严整性。如汉、权、鸡、仅、邓等字,“又”作为简化偏旁替换了本身完全不同的四个繁体字偏旁,同时既不能表音,也不能表意,这些字成了难以理解的密码文字。汉字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汉字的简化,削弱了汉字的科学性与逻辑性,加大了汉字学习的难度,直接阻碍了我们对汉字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
&#9313;汉字简化最显而易见的后果是,很多人无法再直接阅读古代典籍,甚至连六七十年前用白话文撰写的文献,
也无法阅读。这显然是不利于我们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
&#9314;汉字在发展的三千多年里,形体经历种种变化。在由小篆演变为隶书的过程中,许多字的象形意味丧失殆尽,字形的表意功能明显降低,但换来的是易学便用,因而受到欢迎,并能流传后世。汉字简化也是如此。此外,简化字大多数并非新造字,80%以上是解放前就已经流行或存在的:先秦有68个,秦汉96个,三国两晋南北朝32个,隋唐五代29个,宋辽金元82个,明清53个,民国60个,它们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传承。网上一些人批评简化字“爱无心,亲不见”,殊不知“爱、亲”的写法分别在隋唐和金代就已出现,而且这也显示出他们古文字知识的匮乏。如繁体字的“愛”是由小篆变来的。小篆的“愛”是形声字,上面是“&#14597;”,读&i,表示整字的读音;下部是“夊”,读su&#299;,表示整字的意义,指行路迟缓。根据《说文解字》,爱字本来的意思是“行貌”,即描摹走路的样子。其中的“心”只是表音的“&#14597;”的一部分,本来就不是表意的。把表示“行貌”的“愛”用来表示喜爱的“愛”,是汉字假借用法,可见繁体“愛”字里面的“心”,本来就与喜爱无关,汉字简化时把它去掉有什么不可?如果说简化字中有些字不够合理,繁体字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繁体字“魚”的下半部是“灬”,“灬”就是“火”。“魚”下有火,难道要将鱼做熟?
&#9315;还有,认识繁体字,就能读懂经典古籍吗?《诗经》中《豳风·七月》里出现的“七月流火”,这四个字都没有简化,不存在繁简差别,可很多认识繁体字的人,因为对古籍中“七月”“流”和“火”的意思不了解,也想当然地理解为:“时值七月,天气像下火一样燥热难耐。”其实,这里的“七月”是指过去的周历七月,相当于现在的八、九月,“火”字是指一颗名为“大火星”的星体,而“流”字指“星的流动,向西偏斜”。因此,“七月流火”的正确释义为:“周历七月时节,大火星逐渐向西移动。”意思是说,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秋天即将到来。可见,要想读懂古籍,不但要认识繁体字, 
。何况推行简化字后,繁体字也并未废止。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经典古籍的出版、教学、研究等,繁体字仍可使用。大量古籍的重印、影印,简化字标点横排本的古籍、古籍今译本、研究传统文化的论著不断出版,都在说明,传统文化的继承不仅没有因为推行简化汉字而中断,而且随着近些年来国学热蔚然成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20.阅读两个文段,说说它们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辩论的。(3分)
21根据上下文,分别将第&#9312;&#9315;两段的空白处补充完整。(4分)
22阅读文段,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或生活体验,谈谈你支持或反对哪一方的观点。(4分)
(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3,写一段招生宣传的文字,介绍这个俱乐部组织的活动,说清楚参加俱乐部的意义,吸引同学们加入俱乐部。
要求:(1)将你选定的对象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2)内容要真实具体,语言要准确得体。
(3)字数在150-18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为人处事、读书学习、参加比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有的人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有的人用“学思结合”的方式丰富着自己的学识;有的人用“废寝忘食”的方式成为了班级的“英雄”;有的人用“广泛涉猎”的方式传承着传统的文化……这些方式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他自己的。那么,最适合你的方式是什么呢?请以“我有我的方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大气,有的古朴,有的热情,有的宁静……城市的个性,体现在建筑风格上,蕴藏在饮食习惯里,也展现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中……无论是你生活多年的大城市,还是你偶尔停留的小城市,你都可以用心地“读一读”,感受她的独特之处。请你以“读城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石景山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共22分)
(共12分。每小题2分)
(共3分。每空1分)
(共3分。每空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共12分)
&&10答案:(1)心思&
(2)弥补 (3)应该&
&&11答案:(1)都拿来问问他们。
&(2)董允对下则多次斥责黄皓。
&&12答案示例:&#9312;诸葛亮向后主推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9313;董允坚决不接受赏赐。
&&&#9314;董允正颜厉色匡正后主,多次斥责宦官黄皓。
&&#9315;费祎化解魏延和杨仪的矛盾。
(共36分)
13答案:&#9312;蔼然可亲(博学)&&&&
&&#9313;赠送条幅
&#9314;出门送别
&&&&&&&&&&&&&&#9315;无私奉献(执着追求)
14答案示例:
第&#9318;段“我”没想到90;第&#9320;段“我”没想到季老良好的礼仪素养和风度,。
15答案示例:
第&#9314;段描写了北大极富园林之美的景致,烘托出漫步中的季老儒雅的风度;第&#9316;段写季老家中家具简单,藏书丰富,从侧面表现出季老心无旁骛,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治学上。第&#9317;段写季老送我的题字“古朴峻秀,极有韵致”,从侧面写出了季老底蕴丰厚和气质高雅。无论是环境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突出了季老的特点。
(共7分。“人物特点”3分,结合文章内容3分,语言表达1分)
16答案示例:&#9312;什么是汉服&
&&#9313;汉服的发展历程&&
&#9314;汉服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共3分。每空1分)
17答案要点:&#9312;制定服饰标准,成立服饰保护和传承的专门机构。
&#9313;举办服饰竞赛和展示、体验活动。
&#9314;媒体加强对服饰文化的宣传。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8答案示例:一、保护民族服饰的醒目标识&&
二、保护民族服饰的文化底蕴
19答案示例:文段二说明了我国少数民族和日本保护和传承民族服饰的成功经验,文段三论述了我们要特别重视保护与传承民族服饰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
20答案:简化汉字是否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21答案:&#9312;简化汉字把很多偏旁、部首都改了样。
&&&&&&&&&&&&&&#9313;还要懂古代汉语(或文言词汇、古代文化常识等)。
22答案略。
(内容7分。“活动”3分,“意义”2分,“吸引力”2分,语言3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