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表情微信符号表情大全自己看不了

手机发短信表情符号识别不出来该怎办?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2-02 14:48:03
手机发短信表情符号识别不出来该怎办?我们在和朋友发送短信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发一些表情动画,但是对方收到之后,看到的且是一个带字母和符号的字符,下面分享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我们在和朋友发送短信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发一些表情动画,但是对方收到之后,看到的且是一个带字母和符号的字符,天使告诉大家遇到这样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字母处理呢。
1、我们收到一条短信,对方发了一个表情过来,但是我们这边显示的是【:-P】,看着这个很郁闷,不知道是什么表情
2、出现这个的原因是你们手机互相不兼容图片表情,假如是同一款手机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我们点击【表情】图标,选择一个【调皮】的表情
3、我们点击【+】选择【表情】,这个是手机自带的表情符号
4、同样选择一个【调皮】的表情,我们可以看见在自己手机上是一致的,那是因为手机有转码功能
5、我们选择一个字符表情,可以看见三种形式,其实都是【调皮】的表情,那么为什么发到其他手机上就会变了呢,这个是因为我们没有开启普通模式
6、点击输入法的设置按钮,选择【更多设置】
7、选择【输入设置】
8、勾选【成对符号自动匹配】【符号调频】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为什么微信聊天?别人发的表情有的我看不见。只能看见一个大大的笑脸。_百度知道“表情符号”表现怎样的情感
“表情符号”表现怎样的情感
有朋友时而会在给我的微信中添加一些有表情的小黄脸,就是人们所说的“绘文字”(emoji)。Emoji如今已是一个收入词典的英文字,是日语原名的罗马注音(1999年由日本人栗田穰崇发明)。在日语中,这个字是e (絵, "picture") +
moji(文字,
"character"),但却相当符合英语使用者的词根联想(谬误词根效应)。这是因为,绘文字表达的内容非常单一,仅为“情感”或“情绪”,即英语中的emotion。绘文字是被当作一种表达情感的“符号”来使用的。
绘文字是“颜文字”的进一步图像化。1982年美国电脑科学家史考特·法尔曼(Scott
Fahlman)率先于使用了“:-)”及“:-(”这样的标点符号组合,于是开始有了“颜文字”。这是一种字符表情,是用标点符号及英文字母组合而成的比较简单的面部图案。继颜文字和绘文字之后,“表情包”又成为进一步的图形化表情符号。表情包是社交软件兴起之后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通常以时下流行的名人、语录、动漫、影视截图为素材,加上一些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
在这三种表情符号的变化过程中,图形变得越来越丰富、细致,但表现的内容并没有变,仍然是人的情感。情感又称情绪,是人类普遍能感觉到的快乐、愤怒、妒嫉、哀伤、爱慕、害怕、厌恶,以及其他多种不同的混合形式。
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了解“表情符号”的情感作用,一个是为传递的信息添加某种情感氛围,另一个是试图表达的情感本身。
人们在用书面文字或口头语言交际的时候,传递的不只是“意思”,而且是某种情绪氛围中的意思,因此需要借助语气、语调、敬语、礼貌、情感遣词等文字外手段。“你要当心”这句话,用善意提醒或恶意威胁的语调说出,同一句话会有完全不同的意思。“表情符号”可以用来营造数码交际的情绪氛围,数码交际具有即刻和亲密的特征,但恰恰又缺少传递情绪氛围的手段,表情符号正好满足了这需要。就像是在说话时打哈哈或提高嗓门一样,一张笑脸可以把一句在文字上显得突兀或可能冒犯的话变成一个“玩笑”,一张怒脸可以把一句平淡的判断强化为一个谴责。
使用表情符号最多的人群是青少年,他们正处在情绪丰富、剧烈,特别渴望表达的年龄。表情符号是一种“俚语”(slang),一种在特定人群中使用的非正规语言,而青少年又正好是最偏好俚语的人群。许多俚语都是通过这个人群进入通用语言的,尤其是在网络电子交际的时代,中文里有数不清的例子。斯坦福大学社会语言学教授埃克特(Penelope
Eckert)指出,“青少年是语言变化的真正推动者和促进者。先是地方语的差别,后来是不同的语言,引导这些变化的都是青少年。……地区和种族方言的区别也是一样。这是语言的社会分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出力要比上了年纪的大的多”。俚语的情绪色彩经常是简单、夸张、程式化的,正符合大多数青少年的思维和说话方式。
表情符号涉及的另一个方面是它要表达的情绪本身。在许多人看来,文字交流中使用表情符号显得幼稚、低能,是因为缺乏文字能力,才用插画般的符号来图解情感。表情符号不过是成人使用的儿童贴纸,好玩而已。也有人认为,一图抵千字,表情符号的图像经常能表达文字无法表达的情感和情绪,而解读图像正是人类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学家麦拉宾(Albert
Mehrabian)提出过一个著名的(也是有争议的)“麦拉宾法则”。他认为,人们交际时,根据语言得到的讯息(谈话内容、言词的意义)占7%,从听觉得到的讯息(声音大小、语调、语气等)占38%,透过视觉得到的讯息(表情、动作、态度等)占55%。麦拉宾法则因此也称为“7─38─55法则”。这个法则被用于解释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的形成:第一印象五成以上是由“视觉接收的讯息”所决定。面对面交往中是如此,那么在微信式的数码交际中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呢?有研究者认为,有93%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得不到或无法运用。
表情符号能填补一些非语言交际的空缺,但却是非常有限,因为人流露在脸上的表情要比用表情符号表示的来得远为真实和微妙。虽然人脸上的情绪表情也可以假装,但假装往往会留下痕迹,而假装的痕迹本身便会成为一种透露真实情绪的面相表情。但表情符号则完全不同,它可以是一种全然与“表情”无关的表情“符号”,即使在真实的情况下,它也只是某种情感的一个简易的,概念化的替代物。
就表达情感而言,文字是陈述(或解释),而不是试图替代表情,但表情符号的图像却兼具陈述和替代的作用,后一种作用使它就像戏剧表演时使用的面具一样,起到的是拉开而不是拉近交际者距离的作用。在对他人呈现情感的时候,人们经常需要选择如何隐瞒自己的情感,或者展露自己没有的情感。在人们对自己展露情感时,他们则需要说服自己去拥有某些应该拥有的情感,或者不要某些不该拥有的情感。在数字交际时代,对人或对己,表情符号都为满足这些古老的需要提供了新的手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超爱发表情符号的人,他们脑袋里羞羞的东西更多?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我们发消息的频率大大上升,可以和文字一同发送的表情符号(emoji)也越来越受欢迎。你是那些痴迷于表情符号的一员吗?你的微博微信上是不是经常使用这些小表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你可能每天脑袋里都在想着啪啪啪。根据在线约会网站调查显示,在短信中最经常使用表情符号的人一天中会多次想到性活动。在一项有5000人参与的调查中,调查者发现36%~40%的“一天多次想到性活动”的人在发短信或网上发布消息会使用多个表情符号。另一方面,调查报告还显示“从未考虑性生活”的人表示他们使用表情符号图像的频率更低。此外,那些说自己一个月只会想到一次性生活的人使用表情的几率最低。在这个网站之前的调查中,发现超过半数的男性和女性受访者会在约会中使用“眨眼”来调情,而“笑脸”则是帮助人们求爱中第二受欢迎的表情。研究还指出了使用表情的走向趋势,54%使用表情的单身人士比31%不用的人有更频繁的性生活。“这些喜欢发表情的用户会想让他们的文本更加个性。他们不只是性生活更多,他们的约会也会更多,结婚的可能也是不使用者的两倍,”调查的负责人Helen Fisher说。“相比30%不使用表情的人,62%的经常使用表情符号的用户都想结婚,”Fisher说。由在线医生服务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者分析了2015年从7月1日至8月16日在美国和欧洲Twitter上调情和发送色情短信的表情使用情况。他们关注了发送的这些人,发现其中的表情符号都是最具“性暗示”的图标。
在分析了超过九百万条推后,研究人员发现在美国女性统计中,“带爱心眼的笑脸”是最受欢迎的暗示,紧随其后的是“飞吻脸”,而在男性中最受欢迎的性暗示则是茄子图标。在欧洲,女性更喜欢香蕉,男性则喜欢使用茄子。本文为编译,有部分删节。作者:Marco Reina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梦璇_NX6021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昆明实时气温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不用表情符号 还能愉快地聊天吗?
发布时间:
  我坐火车
  大江大海地去看你
  你却说
  你在家拉稀
  我坚持想去看你
  给你爱和勇气
  你说不用了
  这样一个我也许不想见到这样一个你
  我想你说得对
  我坐火车
  离开了你
  ——《理智的爱情》
  在气球的脸上看天使的笑
  在情侣的笑里看漫天星辰
  在假日无人的游泳池边
  看神奈川的浪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惊!一个少年得了老花眼》
  春城地铁报记者&马罗娜  现在的聊天真是表情满天飞,微笑、撇嘴、色、害羞之类的都不新鲜了;发个“么么哒”“生日快乐”“圣诞快乐”,小图案已经落满屏;微信群里,甚至会直接展开表情大战,各种萌萌的、贱贱的、腐腐的小动图各种刷!  难道大家都懒到不想打字了么?“光发文字,一不小心被人误会了怎么办,还有什么比表情来得更直白呢?”“有时候符号足以表达我们的情绪,你怎么想的、怎么看的,一瞄表情就知道。”总之,如今聊天不用表情的人,大概要成异类了。  小铁想,如果可以用表情来写稿子,所有的情绪和内心OS(无节操、无下限那种)都表达粗来,稿件一定会很精彩吧!不知道铁钉们会不会喜欢,哼,此处应有表情!  颜文字和绘文字  这和表情有毛关系?&  在我们使用文字进行交流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些微妙的语气和内涵难以完全表达。正是介于这种自然需求的刺激,表情符号应运而生。  1982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师生曾在全校范围的电子布告栏上展开了一场讨论,希望可以创造出一个符号来标注出玩笑性质的话语。其中,表示“微笑”的“:-)”符号受到了超乎想象的一致认同,它迅速成为计算机使用者们的热门符号。  当这个表情符号传到日本后,被冠以“颜文字”之名,其种类和形式开始变得多样起来,在网络上被更大规模地使用。&后来,因为颜文字在日本大受欢迎,另一种更直观具象的表情被发明了出来,并率先在日本无线通信行业中开始使用,这就是绘文字,它另一个名字更加著名——Emoji。绘文字的最初灵感,来源于一位名叫栗田穣崇的日本人。1998年,身为日本移动通信运营商NTT雇员的栗田穣崇,为了挽救陷入窘境的公司业务,从儿时的多种元素中获得灵感,创造出了&Emoji。&  2009&年,苹果和软银(日本风险投资公司,致力于IT产业的投资)展开合作,计划将&iPhone&带入日本手机市场。在这场合作中,软银要求苹果将&Emoji&设置进手机。苹果一位实习生为此制作了第一套商业化的&Emoji&表情,这套表情有近&500&个。&  在此之后,2010&年&10&月发布的&Unicode&6.0&版(计算机字符编码),也正式收录了绘文字编码。至此,Emoji&在计算机网络世界的地位开始正式被确立,众多非日本的手机也可以使用&Emoji。  2011&年,苹果在&iOS&5&的内置字符中收录了&Emoji,这为&Emoji&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打下了基础。  你的月亮我的心  发表情时我们在想什么?  由于最初的互联网只能提供纯文字的交流方式,有些玩笑话就会被当做严肃的事情,甚至被误会为威胁或警告。比如,你回复“嗯”会让人觉得生疏不容易亲近,“嗯嗯”却有肯定别人的意思。那么,为什么不在“嗯”字后加一个表情加强语气,或直接回复一个代表相应情绪的表情?操作简单可行,不会产生过多的误会,表情的魅力正在于此。  很多人都跟小铁一样,习惯了在发微信、微博和邮件时,用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的语气、态度和情绪。当然,除了准确表达情绪,表情符号还能用于敷衍对方而又避免尴尬。当你感到不快,甚至想开启“逃离模式”,又不能用“呵呵”来结束聊天时(大家都明白“呵呵”的杀伤力),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贴上标准笑脸,至于微笑背后的意思,没人会深究。&  有研究称,网络世界的交流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沟通。在网络聊天时,人们普遍会隐藏自己的欲望,并不想在网络中彻底还原现实的谈话场景;而面对面的交流更加真实,有丰富的表情、语音、语调的变化以及肢体语言等非语言因素的存在,也更难说谎。但现在不同了,因为我们知道表情符号也代表了一张脸。当我们希望借助表情符号来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时,我们所发送的表情,有时却替代了现实聊天中的肢体语言,“出卖”我们的心。  人人都爱emoji&&  猜猜哪一个最受捧  德国一家机构发布最新调查结果,2015年,全球社交网站使用频率最高的emoji表情符是“笑哭脸”,仅在Twitter上的使用就高达65亿次,相当于平均每个地球人都用了一回这个表情符。分析还称,“笑哭脸”霸屏社交网站,显示出现代人对无拘无束、放声大笑的渴望。小铁想,有时也有表达无奈到哭的意思吧。  其实,在此之前,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在评选《牛津词典》2015年度词汇时,就已经将“笑哭脸”表情符收录其中了。原因是,“笑哭脸”占到英美每年所使用emoji表情符的约20%。  除“笑哭脸”外,去年推特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十大表情符”依次为桃心眼、哭泣脸、微笑脸、心形、粉色桃心、闪烁的星星、飞吻脸、拍手脸和火。  而在中国,有一项数据更有意思,针对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数据调查显示,当股市暴跌时,上海人的内心最“脆弱”,发送“流泪”表情的数量占比高达8.2%,位列第一;广州与深圳占比同为7.4%,并列第二;出乎意料的是人口密度爆表的北京,竟以6.7%的占比位列最后——首都人民,心理素质果然不一般。  中国式表情有特色  更贱、更萌、更草根  凡是有好生意的地方,都少不了中国人的身影,加之中国人情绪内敛,更喜欢用表情符号来传递情谊。有表情设计界人士总结了各国在表情符号设计方面的区别,指出中国的表情形象比较萌、比较贱,很接地气、很草根。  比如,光是陌陌表情商店里,就有13款各具特色的表情贴图,或是可爱的动画明星,或是猥琐的怪蜀黍,或是性感的双面女王,应有尽用,随手可以信手捏来;又如&GIF&图出现以后,静止的表情动了起来,还加入了文字。  虽然QQ、微信等聊天工具争相上线原创表情,但仍然不能满足网友“几何式疯涨”的表达需要,一大波DIY表情疯狂来袭:被P成“表情帝”的马云那神一般的“不约,姑娘我们不约”表情,熊猫金馆长掩面哭泣的“当时红包距我只有0.01厘米”表情……  新玩法自然不会少&  还能写首诗玩一下    表情多了,新玩法自然也不少。英国一家从事银行软件研发的公司&Intelligent&Environments&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使用&Emoji&表情输入的密码,听上去有些不靠谱,但其实&44&个表情取&4&位密码的排列组合能达到&3498308&种,反而让用户账户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还能用Emoji&表情写诗,你们感受一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符号表情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