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朋友圈送红包方案是真的吗 对复制银行卡是真的吗有没有损失

“双11”有6种假红包千万不能抢 小心没得到优惠 银行卡却被盗刷
作者:支羽
  “双11”即将来临,很多人都在疯狂地抢红包,想要在“双11”当天得到最大的优惠。近日,不断有市民因为抢红包导致手机被病毒恶意攻击,损失不小。对此,各大电商平台发布声明称,除自有官方平台及客户端外,不会通过任何第三方渠道推送红包。对此,警方提醒,有3类红包千万别碰。  市民遭遇  抢完红包,遭盗刷  近日,一个名为“双11现金红包”的恶意链接,出现在很多人的微信、QQ及朋友圈中。  7日上午10点多,市民齐小姐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发的“双11现金红包”链接,想着自己当天要买好多东西,要去多抢点红包抵现金。“因为是朋友发的,所以我也没多想。”于是,齐小姐点开了链接。打开后,她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而且页面几乎与支付宝服务页面一模一样。  齐小姐拆开了链接中的红包,得到了“88元支付宝红包”。但据其要求,需将该链接转发给3个微信群,或发到微信朋友圈3次,才能获此奖金。齐小姐照做,而完成所有步骤后,齐小姐发现支付宝账号里并没有多出所谓的88元红包。  等了1个小时左右,齐小姐突然收到了发来的短信提醒称,她的银行卡有一笔2600多元的支出。齐小姐懵了,银行卡在自己手上,而且她并没有消费,钱怎么就没了?随后,齐小姐前往辖区派出所报警后。民警检查了她的手机才发现,原来她的手机已经被恶意植入了木马,骗子才能对银行卡进行盗刷。  警方提醒  这6类红包千万别碰  对此,警方也提醒市民,有6类红包千万别碰。  第一,领取红包时,要求输入收款人的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这种很可能是诈骗。而事实上,正规的微信红包,点击就能领取,自动存入微信钱包中,不需要繁琐地填写个人信息。  第二,朋友圈里分享的红包,比如送话费、送礼品、送优惠券等,点开链接要求先关注,还得分享给朋友,这类红包很可能有问题。腾讯方称,这种红包涉嫌诱导分享和欺诈用户,点击右上角举报即可。  第三,朋友圈有不少跟好友合体抢红包的活动,要求达到一定金额,比如100块,才能提现。腾讯方称,玩这种游戏要格外注意,红包页面的开发者是否正规,很可能只是一种吸引粉丝的骗局。  第四,拆红包要输密码。如果有人给你发来一个微信红包,拆开时却要输入密码,那就要警惕了,因为这是假红包。真正的微信红包,在收发时是不需要密码的。  第五,高额红包不可信。单个微信红包的限额是200元,如果收到“888元”之类的大红包,基本可以确定是骗子。  第六,“AA红包”要警惕。此类红包往往对微信AA收款界面进行略微改动,加上“送钱”等字样,让用户误以为是在领红包,其实是转钱给对方。 记者 支羽
(责任编辑:HN666)
11/04 02:0610/23 01:0910/22 10:0110/19 08:0310/19 07:3910/16 09:0710/13 02:2109/24 06:33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给红包,发链接,这样转发朋友圈真的有意义吗?
稿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我想很多人应该都收到过类似下面的消息——“我们的产品上线了,帮忙在朋友圈/微博转发一下这条新闻。[拜托拜托]”或者在一些无关的微信群中丢个链接发个几元钱的红包,让大家转一转。
有不少我都会拒绝掉,倒不是我不想帮忙,而是因为多数来要求转发的产品,与我的好友基本不相关。
我的好友当中创业者和投资人居多,前者是饭碗由来,后者是不能得罪的潜在饭碗。但来请求帮忙分享的产品,多半面对的是普通用户,因此把这些产品新闻分享出去,基本没有价值。
真正的网络营销重点在于对目标群体的定位,这也算是常事,不过可能新产品出来时过于兴奋,想尽快传播起量,当然是可以理解,但值得担心的是不要被兴奋冲昏了步伐的节奏。
1、定义用户
不同属性用户会有不同的偏好,所谓的”品牌”其实是属于消费者的,我们都是协助消费者打造自身品牌的角色。消费者个人的个性与生活风格就形塑了整体给他人的印象,他常常参观艺术展览、喜好古典乐、喜欢穿优衣库……这一切组成了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很多书本上的用户画像理论,真的应用于实际便会发现极其困难且无法预测,其原因在于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动态模型,你在做定位的同时,消费者也在做自身的定位,你利用软文、公关等手段推销你的产品或服务的同时,消费者也在利用社交媒体、穿着打扮、现实行为来营销他自己。
所有的营销理论都假设99%不变的情况下讨论那1%的变化因素,但是现实中99%都是变量而只有1%的因素是确定的。写报告的人总是在用结果去推论原因,用市场调查的结果去推论可能的消费者形态,他30岁、在北上广有稳定工作、未婚、大学毕业,所以他可能会使用苹果……这种推论方式就像是我观察某个宅男过去三十年都活着,所以我推论他会永生一样荒谬。
不是所有消费行为都是有迹可循的,”随机”在人的行为中占据了相当的份量,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有“因为,所以。”
在产品上市初期,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测试来了解哪一类用户最符合产品对应的属性。这一点,靠广撒网是不可能获取到信息的。
2、制造传播
让我更加提不起兴趣的是大部分让转发的内容都是生硬的产品宣告或是吹牛概念,根本提不起传播的兴致。举例来说,如果你想卖洗衣机,你最不济提供的也应该是”洗毛衣不变型的10个方法”、“如何选择适合你的洗衣机?”,把免费、有用、有趣的内容传播给最大数量的客户,这里的重点是想像力,如何让商品或服务借助网络免费传播?
故事、事件、观念等都会被传播分享,唯独你的商品不会。因此需要去包装你的商品,通过故事、事件、观念等传播分享出去。要如何让消费者主动愿意分享呢?其实只要问问你自己平常会分享的是什么?
(ps:关于我们为什么要分享这个问题,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有篇为什么要分享的干货分析,至少我看完是很有收获的。)
基本上你分享的东西就是代表你个人的价值观与你希望他人对你产生的印象,简单的说就是能提高你的社交身价、社会形象的信息,例如你常分享一些有趣、好玩的信息,代表你希望在他人眼中你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你常分享的是旅游资讯,是否代表你希望在他人眼中是一个旅游达人、阳光健康而且热情奔放?
人们分享某件事,就是希望能被他人看见并借此提升自我形象,甚至获得他人的赞赏与鼓励。因此你想想看你设计的包装,在你的目标用户眼中是否是一个能够提升他社交身价的讯号? 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自主分享的机会自然会提高不少。
3、达成留存
由分享传播产生了流量到你的产品,这时候产品的接触界面就非常重要。用户所产生的口碑就是使用心得与使用感受,同样的他也会回过头来再次影响你的流量,最终使得意见领袖更愿意也更有信心分享相关的信息给亲朋好友。
好产品必须要符合用户的渴望,为他们带来价值。如果他们愿意花很多时间/金钱在上面,并且规律性的回访/回购,那才是真正的价值。所以新产品上线的第一步不是靠大量人脉来广为散播来吸引注意力,而是要少量的通过自己的粉丝圈、朋友圈,抓到几百几千个种子用户,根据他们的使用状况与反馈来不断的优化产品的留存,直达满意为止。
看到这里,我想你应该已经意识到,不要一味地让自己的宣传变成信息流中的背景噪音,而应该找到真正的目标客户,用适当的营销节奏来影响意见领袖和优化产品。这才是你真正应该做的吧。
作者:孙志超
来源:游戏制作达人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别傻了:揭秘微信朋友圈里假冒红包骗局
  有一些信息是千万不能透露的:除了绑定支付宝的身份证号,还有银行卡号、支付宝账户密码、银行卡密码。  这是一个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得很火的链接。乍一看,就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红包”。于是,猴急的朋友根本来不及看上面的文字,就恨不得“秒杀”进去,就怕动手晚了抢不到红包。而就算仔细看了上面的字,似乎也很少有人能发现破绽。支付宝的确在推广支付宝卡,而大家似乎也习惯了土豪支付宝地推产品用钱砸的策略。  这么一来,大家相信了,点击了这个链接。那么很糟糕,这就进入了骗子的圈套第一层。  点进去以后,大家会看到下方滚动字幕显示,很多网友已经抢到了红包。这种“诱饵”会让贪小便宜的、或者是好奇心重的朋友,也想要自己新发起一个红包。  发起一个红包并不难,系统在记录电话号码后,这个红包就可以被转发到朋友圈,发起人也可以随时进行所谓的“提现”。在这一步,骗子就将骗取到用户的支付宝姓名和支付宝账号。我们来盘点一下,到这一步为止,潜在的受害人已经被骗走了三样信息:姓名、电话和支付宝账号。这事危险程度有多大呢?我替各位致电了支付宝服务热线,得到了三条信息。第一,支付宝方面表示,这个微信里的活动不是支付宝搞的。  说到这里,补充一句,如果大家足够敏感,这腾讯家的微信里大面积转发阿里家的产品,似乎本身就罕见得值得被怀疑了吧?  第二,如果对方只骗走了姓名、电话和支付宝账号,这还仅仅是弱风险。支付宝热线专员回答称,仅凭这些,还通过不过支付宝的安全验证,不能从账户里取钱。但是,不排除对方会有继续行骗行为,比如,追一个电话来,表示要打款,需要进一步提供身份证号等。  第三呢,支付宝热线专员表示,有一些信息是千万不能透露的:除了绑定支付宝的身份证号,还有银行卡号、支付宝账户密码、银行卡密码。说回到刚刚那个红包页面,提交完弱风险信息并确认后,真正的好戏开场了。  看,系统会自动弹出推送,这次又开始假冒广发银行活动推广。并且,这一页面没有拒绝选项,只有“马上领取”。  按一下会出现什么?果然,所有刚刚提到的强风险信息,骗子一项不落都想获取。骗子就是抓住了受害人的贪小心里,不会放过这里的10块钱优惠。  而最为夸张的是,骗子虽然冒用的是广发直销银行的借口,但骗取银行卡信息时,任意银行的卡片照单全收。这一做法本身已极其不合逻辑。  其实对此,受害人只要提高警惕开动脑筋,也就不至于落入陷阱。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seaniliu]
【装修福利】史上性价比最高基装套餐!1.9万基装90平三房
【活动】19元秒杀无痛洗牙!还能抵1900元!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一微信链接,打开抽奖的,说分享到朋友圈就有50元红包,我点啦,这样会导致银行卡被盗刷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一微信链接,打开抽奖的,说分享到朋友圈就有50元红包,我点啦,这样会导致银行卡被盗刷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议不要,这种事情要谨慎,不要轻易点一些链接,非正规的渠道获得的红包最好不要
我点啦,现在担心银行卡会被盗钱
采纳率:6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朋友圈免税烟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