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29章10:33节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1|回复: 6
《每日研经丛书》耶利米书第三十一章
主题帖子积分
八段, 积分 202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22 积分
八段, 积分 202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22 积分
精华0注册时间
耶利米书第卅一章
不改变的爱(卅一1-14)
我们在这里发现有三个段落:(一)二至六节,(二)七至九节,(三)十至十四节,每一段都有它本身的引言,指明它是耶和华的话,这些话原初都是要将希望的信息带给北国以色列中残存下来的人。第一节是作为组合这些段落(以及其后15-22节那段经文)的标题。
(一)第一段经文一开始就使百姓想起他们的过去,过去清楚见证 神的恩典和永远常存的爱。这里的 神曾带祂的百姓脱离埃及的奴役,保护他们不致被埃及的追兵杀害,祂在旷野照顾他们,祂‘古时’(‘古时’是比标准修订本在第3节译的‘从远方’更好一些)在西乃山向他们显现。这是一位不改变的 神,祂是全然可靠的,祂持守祂的信实(hesed)和坚定的爱。所以将来必定有希望,希望会再有一个活泼、充满喜乐,以农业维生的群体出现在北国首府撒玛利亚及周围。北国和南国会在信仰上重新联合在一起,在锡安山向耶和华敬拜,重新开始有从北部上耶路撒冷的朝圣队伍。
何西阿的影响在这几节中是强烈的。何西阿是从他自己一团糟之家庭生活背景论到 神对祂百姓的爱:
以色列年幼的时候,我爱他,
就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何十一1)
那描写百姓的信实(hesed)‘如同早晨的云雾,又如速散的甘露’(何六4)的就是何西阿,然后论到 神,说祂就不像他们,祂不能抑止对自己百姓的怜悯。这里的希望是惟独基于 神广为人知的本性上,在尼安德(Joachim Neander)之伟大赞美诗开头几句充分表达的一种希望:
我的希望全建基于 神;
祂如今仍更新我的信靠;
祂领我经历契机与改变,
惟全属美好且属真实的。
(二)第二段经文(7-9节)描述分散至地极之民喜乐地返回故土。但这群回归之民与从前傲慢而且自恃之北国居民大不相同。阿摩司先知曾讽刺地攻击撒马利亚那自满的贵族,他们自认为‘列国之首’(摩六1):‘这里是属于我们,谁像我们啊!’是他们的态度。现在他们得以回来在‘国中为首’(7节);但这是新一类型的尊荣。这种尊荣属于‘以色列的余民’,他们是少数得以经历国难和被掳生活而残存下来、现在蒙 神搭救并再返回故土的人。他们新的尊荣在于 神为他们作的事,而不在于别的。他们现在回来,非如一支胜利的军队可炫耀其能力,而是‘一大帮人’,带着那些需要照顾和保护的瞎子、瘸子、孕妇、和产妇(8节)与他们一同回来。他们不是傲慢或自恃地回来,而是在‘哭泣’和‘祈求’中(在第9节毋须如标准修订本解作‘慰藉’)。 神照顾他们的需要并使他们前面的路变为坦途,他们简直不能相信临到他们身上的事。
这里有极多的言辞与以赛亚‘第二’的言辞甚为类似,他视被掳回归是一次新的出埃及,是一次经过旷野的新旅程(例如赛四十二14-16,四十三5-6)。但在末了,我们又回到何西阿书描绘的父与子的图画。以法莲(以色列)是 神的‘长’子,强调 神与祂的子民之间密切和特别的关系。家中的长子在传统上是属于 神而且要被赎出来的(参出十三1-2,11-16);他在家庭中也有特别的地位,而且是家产的继承人。但这种特别的关系不是以色列的权利;它是 神的恩赐。
(三)第三段经文(10-14节)非常强烈地使我们联想到以赛亚‘第二’。这里对‘沿海地区’(译按:和合本作‘海岛’)和‘列国’发出呼吁(赛四十一1,四十九1);描写耶和华为牧养祂羊群的牧人(赛四十11);而且用‘救赎’一词描述 神为祂的子民所作的事(赛四十一14,四十三14)。这一切结合起来是要指明一个复苏了的群体在经验并承认‘耶和华的恩惠’(12节直译);这种恩惠反映于田地和羊群中,反映于一种人民中,他们生活中的一切悲哀愁烦都被驱散(13节),而且在他们中间,对 神真心的敬拜会再次盛行(14节)。贯穿这段经文的是对以色列整个历史的信念──过去、现在和未来──全都掌握在 神的手中。现在看守祂羊群的牧人,是那曾赶散以色列的同一个牧人(10节)。临到以色列的,没有一样不是出于祂的。
十一节中有两个字在圣经中时常用来描写 神为祂的百姓所作的事,现在让我们更仔细研究一下:‘赎回’(padah)和‘救赎’(ga-al)(译按:和合本将二者均译作:‘救赎’)。这两个字,像许多其他重要的神学字眼一样,都是源自百姓日常生活中平凡不过的事情。‘赎回’是法律词语;它描写你付出金钱或别的东西以买回或得回已经为别人拥有的东西(出十三13;民十八15及以下)。‘救赎’则与家族的生命紧紧相连。‘救赎者’(go-el)是最近的亲属,除了其他事情,他主要的责任是救赎因债而沦为奴隶的家庭成员,或力保家族的一块土地不卖给家族以外的人(参卅二章),或娶已死兄弟无子的遗孀为妻,为死者生子立嗣(参路得记)。两个字都用来描述耶和华为祂的百姓所作的事,领他们从埃及为奴之地出来时,二者都指向在神学上光明的前途(申九26用padah;出六6用ga-al;标准修订本在两处均译作‘救赎’。译按:和合本同)。在这里两个字都言及另一次出埃及,即 神的子民重获自由,使他们能返回故土。两个字都注入了更加深层之属灵意义,与新约用它们描述 神在基督里为我们所作的事含意完全一样。
以法莲──和犹大,不再哀哭(卅一15-26)
旧约的拉结被视为组成以色列北部各支派的女祖先;根据创世记卅五章廿四节,她是约瑟和便雅悯的母亲。在这里描述她在耶路撒冷之北约五哩的拉玛悲哀地痛哭,拉玛就是现代的伊勒拉姆(el-Ram)。根据一个旧约的传统,拉结的坟墓在拉玛附近。她痛哭,因为她丧失了她的儿女。她在哭泣时 神对她说话,要她擦干她的眼泪。她的儿女不会一去不返,他们会重归故土的。
但是,不能只一味谈及过去,因此藉以法莲的口道出了(18-19节)一篇概述真悔改要素的祈祷文。祷文中承认 神过去管教那称为‘不惯负轭的牛犊’(请比较何四16以以色列为‘倔强的母牛’的那幅图画)之民是正确的;那里亦有呼吁新的开始,因为 神接纳悔罪并痛苦懊悔的人。正如耶利米在别处作的一样,这几节(参三1及以下的注解──重圆可能么?{\LinkToBook:TopicID=122,Name=重圆可能麽?(三1-5)})巧妙地使用希伯来文shuv一字,意思为‘回头或返回、转去、回转’。它不同的形式见于十八节译的‘使我回转’,和‘恢复’(译按:和合本作‘回转’),十九节译的‘转去’(译按:和合本仍作‘回转’),而且稍后也在廿一节,在‘回转,回转’的呼吁中,以及在廿二节以以色列为‘背道的’的描述中。
这篇祈祷文的结尾是一句动人的句子(20节)── 神会继续关心那仍然是祂‘亲爱的儿子’;不管他作过甚么事,祂决不能抹掉对他的记念;他是祂的心(肠)(按字义是‘脏腑’;参关于四19的注解──先知的极大痛苦{\LinkToBook:TopicID=129,Name=先知的极大痛苦(四19-28)})所恋慕的。这是耶稣在那个慈父的故事中,对 神生动的描述,他决不忘记自己的忤逆儿子,并欢迎他回到家中(路十五11-32)。
这幅图画对以色列的描述突然从在二十节的‘儿子’转变为在廿一、二节的‘处女’或‘女子’。她被吩咐要小心标志那条路,好按着原路回家。但文中彷佛要强调新生活不能且不可只是那旧生活的翻版,这里遂提醒以色列,指她是‘扭曲背逆’(新英文译本的译法)或‘三心两意’(布锐特〔John Bright〕在安加圣经注释本〔Anchor Bible〕的译法)──标准修订本作‘犹豫不决’──而且是任性叛逆的女儿(译按:和合本作‘反来覆去的’)。
在廿二节的下半说‘耶和华……造了’这一件新事,‘女子护卫男子’,我们要作怎样的解释呢?新英文译本把它译作‘女子变成男子’,这提供不了甚么帮助。这句子令人大惑不解,无人能十分肯定其意义。当然女子护卫男子在古代的以色列会是男女角色一个令人惊异之对调。这也许是一句当日流行的话,表明一些完全未可预料和令人惊奇的事,颇像我们说的‘这么久也未试过吗?’(never in a month of Sundays?)现代英文译本把它译作‘我创造了一些崭新而且不寻常的事物,其不寻常的程度就如女子护卫男子’,这似乎就是朝着这些路线思想。但耶和华创造的这既崭新又不寻常的事是甚么呢?它是以色列的复兴吗?或者是过去‘背道的女子’改变为一负责任之群体?或者二者皆是吗?以赛亚书四十三章十九节论到一件新事是 神将要作的,而且意味 神将要以令人惊奇的方法行事,把自由和新生命带给祂那些在被掳中之百姓。假如‘女子护卫男子’一语是要表达某些令人十分震惊的事情,那么这是另外一处类似的地方,我们为了要使人明白这意思,可能有需要把圣经这地方重写,因为今日社会中男女的角色与他们当日在以色列的角色已大不相同了。
我们从这些对以色列发出的希望的话,现在转过来看看(23节及以下各节)文中对犹大所讲类似的鼓励说话;它的城市会重建,它的农夫和牧人会重新开始他们日常的工作,而且所有穷困的人之需要都会得到满足。这是一个毫不夸大的远象,没有妙想天开的幻想,无疑许多曾经历耶路撒冷被毁和乡间遭蹂躏的人,可能会多一点要求。在这信息的中心有一个祝福,类似我们在某些诗篇中所看到有关耶路撒冷的祝福(例如一二八5):
愿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
愿你一生一世看见耶路撒冷的好处!
这首诗篇祈求耶和华赐福耶路撒冷和被描写为‘公义的居所’之圣殿,那就是说是 神合适之居所,和‘圣山’锡安山,就是为 神分别出来的山岭。旧约的作者没有一个会忘记在 神子民生活的中心必须有敬拜,敬拜那独一的真神,祂在他们中间能丰富他们的生活并给予指示。不管耶利米有时抨击那些有关圣殿的错误概念时是何等的严苛,我们也决无理由相信他心目中一个更新的群体是不以敬拜作为它的核心的。
假如廿二节是令人困惑的,我们又要怎样理解廿六节‘我醒了,觉着睡得香甜’这话呢?如果我们把这些话看作与上一节以及其对新群体之远象有密切关联的话,那么这句话也许是某人对它的评语,即他在读了这些论希望的话语之后,突然转过来注视到他周围世界甚为冷酷的现实时就想到:‘噢,真是不可思议的梦,但是……’。而且这正是我们读到圣经中某些伟大之应许和远象时所会说的。但那些远象,若不是扩大我们的视域,是为了甚么呢?要令我们对自己和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不满,又或是要鼓励我们相信在 神统治下,将来还会有一个更美的世界吗?注意圣经上所有这样的远象,到最后你在启示录就会见到那辉煌的‘新天新地’的远象,并且见到位于中心的‘新耶路撒冷’(启廿一)。
个人的责任(卅一27-34)
廿七至三十节构成那三段经文中的第一段,它的引子是宣布将来希望之典型预言短句:‘耶和华说,看哪,日子将到……’(参31和38节)。它在重建的应许中把‘以色列家和犹大家’连结在一起,运用了一章十节耶利米蒙召经验的言辞,并对耶利米拆毁和建立的工作的双重注解。拆毁现正进行,重建的道路已敞开了。但首先要面对一个难题。耶利米在这里不同意一句俗语所说的,如同先知以西结作的一样(十八2):
父亲吃了酸葡萄,
儿子的牙酸倒了。
这看起来到最后似乎是对的,在耶路撒冷有人力言,如果悲剧打击这个国家,那并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不过是承受他们父亲犯罪后的刑罚。越不同世代的集体罪恶概念在以色列的思想界扮演重要的角色。根据出埃及记二十章五节,以色列的 神是‘忌邪的 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这显然是有道理在其中。上一代所作的决定,所实施的政策,下一代的人会尝其恶果──例如,南非目下社会和政治上的不安可资证明。照样,我们传给下一代的遗产会塑造他们的生活;就如模糊的道德价值、西方工业化国家大量失业、世界上日益贫富悬殊、‘有的’与‘没有的’国家之间愈来愈大之分歧,都是上一代的遗产。没有一个国家、一个世代、一个家庭、一个个体的生活,是不受过去的岁月影响的,不管是好是歹。
但这并不意味我们能推卸责任,将一切事情归咎于‘他们’或‘那制度’;又或自己哄骗自己,以为我们所作的决定是无关重要的。我们可以选择,不管是好是坏;但我们必须为所作的决定负起个人的责任。推诿责任的把戏,早已发生在伊甸园(记得么?亚当归咎夏娃,夏娃归咎蛇)。在 神的未来中,这把戏不再有效。那时人人都要佩戴一个‘责无旁贷’的徽章。
这一处经文给下一段更着名而且更有安慰作用之经文提供了适合的引言,是这两处经文一同编列在这一段开头的原因。
新约(卅一31-34)(续)
然而讽刺的是,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唯一一段他们所熟悉的耶利米书经文,唯一的原因是它被新约引述并被指向耶稣,及藉着祂得以应验的经文(参路廿二20;林前十一25;来八8及以下)。若正如所声称的,它是‘旧约中的高峰之一’的话,除非我们从它较低的山坡攀登,并从耶利米书的全貌去看它,否则我们不会了解这段经文。
为甚么说到一个新的约呢?‘约’(参十一章的注解──背约及可怕后果{\LinkToBook:TopicID=151,Name=背约及可怕後果(十一1-17)})是旧约用以描述耶和华与祂百姓的关系其中一个字眼。这种关系的基础在于 神的主动,以及祂为祂子民所作的事,但祂期望得到子民的响应。这种关系的意义由‘你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的 神’这句话总结起来。耶利米不断指控百姓忽略了这个约的责任。他们快乐地沐浴于一切 神赐给他们的东西中,但祂渴望的顺服,他们却做不到。耶利米的悲痛经验是:不论如何真诚,没有一种改革能改善这种情况。在人类彻底乖僻的本性上,一切都崩溃了。在 神的要求和百姓所能达致的地步之间,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耶利米早就知道必须面对这事实,否则一切有关未来的讨论,同样都会在摧毁过去的背逆的阴影下结束。这一段有关新的约的经文指出,那无法跨越的鸿沟可被跨越,但方法是在于 神所作的工。
在耶利米看来这新的约,是未具体说明的未来;这段经文把它和在西乃山立的约,就是耶和华拯救百姓脱离埃及的束缚之后赐给他们的约作比较和对比。它按甚么意义来说是新的呢?它是新的:
(一)因为它代替了写在石版上作为 神对百姓之要求的律法或教训(希伯来文为妥拉〔Torah〕)或任何别种文献,那教训会写在他们的心版上。换句话说,顺服不再是响应外在诫命的问题,顺服乃成为百姓后天形成的本性。内在的响应会代替外在的要求。
(二)因为毋须再将 神的要求教导人。张三、李四、刘五,人人都会知道 神的要求,毋须任何提示。
(三)因为在这新的关系中,前人在过去不断失败的经历所产生的悲惨后果,将得到处理。赦免之恩使过去的帐一笔勾销。
在其他方面,这新的约只是西乃之约的重演:像西乃之约一样,它是以 神的主动为基础;像西乃之约一样,它的目的是在世界上要有‘ 神的子民’(33节)。若以这新的约为旧约的转折点,即宗教的焦点由群体转到个人身上,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它并不是这样。它是新的一种群体。它是耶利米把他在同胞与 神之间关系上所见的一切难题,和一切继续不断之错误付诸未来的解决方法。他说,一切事情的基础,在于他确信只有 神才能提供出路。
我们一旦越过了那核心的信念,在这段经文中有若干事情应会在我们的思想中引起一些疑惑的。例如,没有基督徒,甚至没有一位用最响亮声音断言自己属于‘新的约’的人,曾声称不再需要藉着不断之教导来获取信仰上的指引。这样的基督徒诚然通常是最坚持人需要接受健全的教导。然而这段经文似乎声言在新的约之下这样的教导将不需要了(34节)。而且还有更深一层的问题。我们能看见何以新约(the New Testament)──‘约’(Testament)只是‘Covenant(约)’的拉丁文翻译──声称耶利米的这个希望已经在耶稣身上应验了。在祂身上我们看见那不能跨越的事情得到跨越了。在祂身上我们看见一个生命,在他一切的荣美与真实的人性中显示出顺服,那是以色列决不能显示的。但当我们留意基督徒,留意 神新的子民,留意教会,我们可说些甚么呢?若是耶利米今日在我们中间,他岂不仍然向前展望一个新的约,因为昔日耶利米岂不正是为了同样的理由而提出要有一个新的约么?有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我们今天的教会比耶利米或他当日的百姓更顺服 神呢?也许当我们以基督徒身分侃侃而谈新约的事,正如我们有时会作的,我们倒不如严格地端详自己……并感到惊讶。
牢不可破的结连(卅一35-40)
我们知道耶路撒冷被巴比伦人毁灭,造成了许多人信心的危机。他们认为这事显示了结局。 神若不是忘记了他们,便是没有能力作任何事去帮助他们(参赛四十27)。这一段出现了两幅图画,肯定无论发生甚么事,最终都不能切断联系 神与百姓那牢不可破的连结,而且保证他们会有前途。
第一幅图画在卅五至卅六节,取材自创世记一章中的创世故事,和那些称颂 神创造权能的赞美诗(参摩五8,九6)。受造的世界按照 神所定的‘定例’运作。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其位置及时候。若以色列不再成国,这定例才会废掉。
第二幅图画在卅七节,指向一个广大而且神秘的宇宙,人无法测度。除非宇宙的奥秘得以解开,以色列才会没有前途。信心的危机往往基于我们心目中的 神,即对祂作为‘万军之耶和华’的 神之威严、奥秘,和伟大缺乏了解所致;一切创造与塑造人类生命的力量,都在祂的指掌和支配中。你的 神若是太小的话,你的信心便不可能是大的。
这一章的末段,即卅八至四十节,在展望耶路撒冷的重建,而且带我们游览这座城市,所到之处包括地势上几处显着的地点,从东北角的哈楠业楼(参尼三1)至城西的“角门”(参代下廿六9)。根据建筑师的计划(准绳),这城会伸展,远至迦立山和歌亚山,有关这两处地方的其他资料我们一无所知,但大概在这城的南边。那‘全谷’大概指欣嫩子谷,这地方令人产生可怕的联想,包括献孩童作祭物(参七29的注解──致命的痼疾{\LinkToBook:TopicID=141,Name=致命的痼疾(七29-八3)})。那些可怖的联想是由于在往时,这谷是为耶和华分别出来的(归耶和华为圣)。游历止于汲沦溪和马门,两处地方都在城的东边。
在三十和卅一章我们不断看到伟大之神学确信和这些确信在耶利米当日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有独特之结合。对我们今日的挑战是:怎样抓住这些确信,并整理出它们对我们今日之实际含意。――《每日研经丛书》
主题帖子积分
八段, 积分 202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22 积分
八段, 积分 202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22 积分
精华0注册时间
耶利米书第卅二章 信心的行动耶利米确信他的同胞在灾祸之后会有前途,书中没有另一处地方比这事所显示的更清晰。这事发生于主前五八八/七年(1节)。巴比伦人的军队正围困耶路撒冷,准备大开杀戒。耶利米在狱中,被控变节(参卅七至卅八章)和叛国的行动,正如这故事的叙述者在二至五节中解释的。在卅四章一至五节、卅七章和卅八章十四至廿三节,当耶利米与西底家王会晤时,我们有机会更密切地审视一下他的态度。不论人控告耶利米甚么,都不会前后矛盾的。他在会见王的所有场合中都表明城必落在巴比伦人手中,而王自己必定会被掳去。他的侄儿哈拿蔑到监狱里来看他,请求他行使‘赎买的权利’(7节直译),去买他本村亚拿突家族的那块地,以尽他作为近亲的义务(go-el;参卅一11的注解──不改变的爱{\LinkToBook:TopicID=211,Name=不改變的愛(卅一1-14)})。他们在六至八节中会晤的记载是饶有意味的,因为它表明先知在某些情况中怎样得到确据,知道他所听1见的是 神的话。这事始于耶和华对耶利米说的一句话,告诉他哈拿蔑会来看他。但那话本身似乎对耶利米并没有充分的说服力。直到哈拿蔑来了之后,他才说他‘就知道这是耶和华的话’(8节)。人生仍然这样互相效力。我们有时极想知道 神为我们所定的旨意,或我们怎样才可以知道那旨意,但接着发生了某事或我们遇见了某人,他不知不觉为我们说了或做了某些事,为我们的前路提供确据。我们不知道哈拿蔑为甚么要出卖他那块地。也许他欠了人的债,或者他已决定在巴比伦人占领全国以前把它卖了远走高飞。耶利米循适当的法律手续和见证人在场下买了那块地。买契有两张(11节):一张折起来被正式封缄,大概是耶利米私人的封印;另一张是敞开的,没有封缄,方便查阅。这与在别处证实之犹太人惯例相合。那些契约随后便交给他的书记巴录(参卅六章),存放在一个瓦器里,‘可以存留多日’(14节)。这种高身的瓦器,里面装着文件,已在死海附近的洞穴中发现,为昆兰(Qumran)教派图书馆藏书的一部分。他们也曾用瓦器保存他们重要的文件。这事件本身是微不足道的,但试想想当日的背景;巴比伦人的军队将要毁灭耶路撒冷。正常的生意都停顿了,市场成交暴跌;你大概不会把产业白白送给人;大家对前途毫无信心。在这种情况中,耶利米以一种象征行动,买了那块地表明他的信心,‘将来在这地必有人再买房屋、田地和葡萄园。’(15节)他的眼目跨越灾祸,展望将来回复正常的生活。这是本章其余的经节以不同的方式发挥的主题。一篇祷告并重申将来希望(卅二16-44)许多学者都怀疑究竟在这一段中有多少数据是来自耶利米(假如有的话);他们的怀疑是大有理由的。我们在这里所有的就像一系列以耶利米买亚拿突那块地之信心行动为主题的交响乐变奏曲一般。首先十六至廿五节是一篇以耶利米为作者的祷告。它以在国难的幽暗背景中买地的事为其起迄。像在旧约中其他被认为属于某些特别情况下之祷告一样(比较尼九6-37),它大致上是一篇一般性的崇拜称谢祷文,赞美 神的属性以及祂过去为祂子民作的一切。这就确实告诉我们一些在祷告中应安排的优先次序。我们往往在祷告中急不及待的冲到 神面前,把我们当前的难题和忧虑都告诉祂。但这是利用 神以求达成我们的目的,看祂为一个魔术师,祂一旦作了我们所想祂作的,就可以悄然离开。但祷告是带我们进到一位 神面前,祂时常都在那里,其伟大和仁爱都远超乎我们薄弱的悟性所能了解,我们在祂面前俯伏敬拜,知道我们存在是为了达成祂的旨意。因此耶稣教导我们的祷告,一开始不是‘赐给我们’或‘赦免我们’或‘不叫我们遇见试探’,而是‘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路十一2)。其次,在廿六至卅五节,耶和华对耶利米说了一番话,是有关严峻的审判、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列举百姓和他们之首领的罪,所用的字眼是我们在这卷书较早的那些段落惯常看到的。再其次,在卅六至四十一节,是另一番论到审判后 神与祂的子民再立新约的话。这约将是‘永远的约’(40节),在这约中背逆已成为这群体过去的事,这群体会真正敬拜 神,并且经验祂的恩惠和可靠。最后,在四十二至四十四节,我们又回到耶利米和他置买的事。使‘大祸’和灾难来临的 神,也是把所应许的‘福乐’带给人的 神,通国必再有人置买田地,订立合法的契约,从便雅悯地至耶路撒冷四围各处,南至示非拉起伏不平之丘陵和南部尼革旷野大平原也是如此。在这一段经文的和弦渐渐消失时,让我们永不忘记这和弦之音乃源于一个在监狱中的人,一个为他同时代大多数人深恶且忽略的人,这是他单纯、且具象征意味的信心行动的结果。――《每日研经丛书》
主题帖子积分
八段, 积分 202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22 积分
八段, 积分 202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22 积分
精华0注册时间
耶利米书第卅三章
犹大和耶路撒冷有光明的前途(卅三1-13)
在卅二章所记的事件后,接着叙述一系列展望犹大和耶路撒冷有光明前途的经文,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第一节已指明了与上一章的联系──先知仍在狱中。引言在称颂耶和华为创造万有之 神,惟独祂能塑造人类历史并且向人显示‘隐藏的事’(3节。译按:和合本作‘又大又难的事’),就是未来之事,接着有三段经文都是用‘耶和华如此说’(4,10,和12节)作引言。
第一段经文,四至九节,一开始便强调任何防卫巴比伦人入侵京城的努力都是徒然的。这城的命运已由 神决定了,祂因百姓的一切恶而‘掩面’不顾这城(5节)。这是旧约常用的表达方式,表明 神与祂百姓之间的关系出了一些问题;祂已离开他们。因此有诗人在他遭遇人生危机的情况中喊叫道:
耶和华阿,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么?
你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诗十三1)
但即使在毁灭中, 神的目的仍具有创造性的。施行毁灭的同一位 神,必定会带来‘痊愈安舒’、平安和安全(6节)。跟这城具体的重建同时出现的,是依据 神之赦免而来的灵性复苏。但这复苏的目标不只是 神子民的前途;它要向全世界见证 神所作之大事。新城的喜乐和活力会引致其他人充满畏惧和惊奇。 神之新子民并不是孤立地生活的;他们的 神是万人的 神(9节)。在这里我们的确能看到其中一个最有能力之持续的福音代理者;不只是传讲,也不只是攻击其他人民的罪,而是看到那信仰群体充满生命力的生活,充满喜乐的特性。当然,它也产生另一方面的作用。导引人对福音的疑问往往主要是教会的生活,就是我们声称的虔敬与我们生活实际情况的差距。外人不听或不留心听我们所说的,乃因他们看见我们的为人。
第二段经文,十至十一节,用了一幅耶利米数次用以描述灾祸的图画:那幅图画是有关一个群体,她不再听见‘欢喜和快乐的声音,新郎和新妇的声音’(七34,十六9,廿五10)。但现在这些欢喜和快乐的声音又回来了,还有敬拜者欢乐的声音,带着他们感谢 神的祭物,唱着的歌词,跟我们在某些伟大之感恩诗篇所看到的相似,特别是一百卅六篇。我们暂且转到诗篇一百卅六篇上来。它称颂 神‘坚定的爱’(hesed)出现在创造中(4-9节),在以色列过去的历史中(10-22节),并且在敬拜者现今的经验中(23-25节)。这‘坚定的爱’是以色列信仰的本质,要伸展到未来,正如它在过去和现在一样的确实。
第三段经文,十二至十三节,展望乡村生活的复兴,有草场使牧人能牧放他们的羊群,有繁荣的小区使牧人能再带他们的羊群到那里去,羊群进入羊圈时,牧人可数算牠们,免得有羊走迷。你发现耶稣再三地运用这幅图画来论到 神对祂所有儿女的看顾(太十八12-14;路十五3-7;约十7-18)。
名副其实的君王与祭司(卅三14-26)
在耶利米以前的世代中,王和祭司在以色列的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给他们和平、安全、公平和负责任的领导,另一方面又把耶和华的道教导百姓,并领导他们敬拜。我们已经看见耶利米怎样将百姓大部分之悲剧,归因于国中那些居高位的人疏于职守的表现:那些无责任感的专横君王和那些不忠于他们教导工作的祭司。新的群体需要获得更美好的服事,这个希望表达在这四段简短的经文中。
第一段经文,十四至十六节,是稍为改动我们在廿三章五至六节看过之经文(参廿三1-8的注解──光明的前途{\LinkToBook:TopicID=184,Name=光明的前途(廿三1-8)})。在这里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于那带来希望的名,‘耶和华我们的义’,在廿三章六节它是用于那将要来的王,在这里转移到耶路撒冷城。由于将要来的真正的王对整个群体之福祉极其重要,故此这象征那王对 神有确实信心的名字,也应是一个适于他要统治之群体的名字,这是不足为奇的。
第二和第三段经文,十七和十八节与十九至廿二节,是与那将要来的王相连的,就是‘利未的祭司们’,按字义是‘祭司,利未人’;这是申命记典型的用语,但在耶利米书只见于此处。我们必须记住:大卫王室与耶路撒冷的圣殿之间有密切的连系。你会在诗篇一百卅二篇中发现有很清晰的表达, 神应许大卫家的王朝不会断绝(11-12节);另一方面,锡安山也为 神‘永远安息之所’(14节)。巴比伦人掠夺耶路撒冷的结果,令圣殿成了冒烟的废墟,而且也不再有大卫家的王。因此第二段经文展望将来会有人坐在王位上,并且有祭司在圣殿中服事而且带领百姓敬拜。(18节中提到的那些不同类型的祭,六20的注解──错误的选择{\LinkToBook:TopicID=134,Name=錯誤的選擇(六16-21)})。
第三段经文设法巩固这种希望:
(一)用一个颇像卅一章卅六节的论据,引发 神所创造自然界之事物的‘定例’。白日与黑夜规律的交替被认为是源于 神与白日和黑夜立的‘约’。正如那‘约’是决不能废弃的,由于它是建立于事物的本性中,所以 神与大卫和利未支派祭司立的约,或他们特别的关系,也不能废弃(20-21节);
(二)运用向亚伯拉罕所作他有无数后裔的应许(创十五5,廿二17),把它应用于这王室和祭司家庭的后裔(22节)。
第四段经文,廿三至廿六节,以百姓口中的一个绝望问题为开端:他们与 神的关系岂不是已经完了么?然后又重提那保证自然界定例的‘约’当中那些思想,而且指出:除非这是海市蜃楼,否则 神对百姓及王室的应许决不会落空。
在下半章,正如在这一章的前一半那样,关于将来的每一个希望,又再以 神的可靠性为赌注。
新约接受这些希望和应许,并且鼓励我们看这一切都集在耶稣身上,祂是名副其实的王和名副其实的祭司。新约也提到 神应许亚伯拉罕有无数的后裔,并且那些应许已应验在 神之新子民──教会身上。教会从初期起,已开始从世上万国招聚多人进入它的羊圈中了(参加三6-9)。――《每日研经丛书》
主题帖子积分
八段, 积分 202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22 积分
八段, 积分 202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22 积分
精华0注册时间
耶利米书第卅四章 拾 预示耶路撒冷不祥景象的人(卅四至卅九章)卅四至卅九章告诉我们一连串有关耶利米的事情,彷佛要我们确信在卅至卅三章中那些回避耶路撒冷残酷事实的盼望字句是一种不容易的选择。其中两件,在卅五和卅六章,发生于约雅敬在位时;其他的事情,在卅四章和卅七至卅九章,来自西底家在位最后两年,至卅九章描述之耶路撒冷的毁灭而达至顶点。在这一切之中我们发现耶利米处于京都的政治和宗教生活的暴风雨中心,一个愈来愈给人视为‘头号公敌’之人……要忍受惩罚。不是为安慰你──会晤西底家(卅四1-7)耶利米在会晤犹大最后一位王,他以强硬的态度提出的一些普通问题,在廿一章一至十节的注解中已论及(参如意算盘被粉碎{\LinkToBook:TopicID=177,Name=如意算盤被粉碎(廿一1-7)})。这次会晤发生于主前五八八年将尽的时候,那时巴比伦的军队,连同许多附庸国家的分遣部队已逼近耶路撒冷。情况愈来愈危急。犹大其余的城邑,只有耶路撒冷西南有军队镇守的拉吉和亚西加尚未被夺取(7节)。从这时起,拉吉存留许多用希伯来文写的有趣书信。其中一封给拉吉军区总督的告急信是发自他的一个战地军官:‘我主准知道,我们时刻留意拉吉发的讯号,依照我主所给的一切指示,因为我们不能望见亚西加’。这封信可能是在二至五节的会晤之后不久写的,那时亚西加同样已落入巴比伦人手中。耶利米说话并不吞吞吐吐。这城的命运注定要覆亡。西底家本人必定会被解往巴比伦,他的霸主必定会向这个背叛的附庸国强行证明他的做法确实是罪有应得的。但西底家个人却有一线希望,‘你必不被刀剑杀死,你必平安(shalom)而死’,而且以君王应有的尊荣下葬。与约雅敬相比,耶利米似乎对西底家多几分好意(参廿二18-19)。‘平安(shalom)而死’是否适合用来描述西底家则是另一个问题。根据卅九章四至七节和五十二章七至十一节,巴比伦人在他眼前杀了他的众子,然后剜了他的眼睛。他在巴比伦的狱中度过了他的余生。在另一次会晤中,耶利米并未向西底家作这种无条件的应许,他只把他时常挑战百姓的选择摆在他面前──你若向巴比伦人投降,你的命就必存活,你若不……(参卅八17)。在十六世纪的苏格兰,麦尔维(Andrew Melville)站在詹姆斯六世(James VI)面前,为苏格兰教会的自由辩护:‘在苏格兰有两个王和两个国度。有君王基督耶稣和祂的国度,就是苏格兰教会,詹姆斯王六世是祂的臣民,而祂的国度,没有王、没有贵族、没有首领,只有肢体。’这是承认教会与国家不同之处的典型说法。但一个像耶利米一样的先知却更进一步。他并不区别教会与国家。在他看来并没有两个国度,只有一个── 神的国度。所以,国中不可能只有政治上的决定。我们只有顺服 神抑或背逆祂。虽然西底家无疑不乏从他的军事和政治官员口中,得到他们依据实际情况而作的意见,但他从耶利米只得到耶和华毫不妥协的话。野蛮无耻的行动(卅四8-22)在主前五八八年初巴比伦人暂时撤离围攻耶路撒冷的军队,去与威胁其后路的埃及军队周旋(21节)。耶路撒冷在这种背景中发生了一件冷酷无耻而又自私自利的事情。较早以前,由西底家王率领这个群体在圣殿中跟 神‘立约’(8节),严肃宣誓同意解放他们所有作奴仆的同胞。他们这种行动的动机,无疑像平常一样,是胡涂不清的。在一个被围攻的城中有些人视奴仆为一种债务,是额外要喂饱的人:最好让他们自谋生计。但还有其他的理由。奴仆依照出埃及记廿一章一节及以下各节和申命记十五章一节与十二节的律法上规定,说卖身为奴的人在‘第七年’得到自由。(规定奴仆获释之类似律法见于古代近东的其他法典;例如,罕摩拉比法典规定第三年终了要释放卖身为奴者之妻子儿女。)这些法规,像许多其他法规一样,在耶利米时代的犹大国中已被明目张胆地忽视了。释放这样的奴仆之‘约’也许是说服 神为这城之前途行奇事的最后努力。若然真的如此,正如一向所言,那是‘死到临头才悔改,逐渐地归正’。当巴比伦人一开始从耶路撒冷撤离,奇迹似乎正在发生之际,百姓便想到他们释放奴仆的行动过于匆忙,于是他们违背了自己严肃的诺言。假如生活将要回复正常的话,他们是需要奴仆的。耶利米的反应是迅速而又可预料得到的。他无疑深知耶和华会对这种情况发言。他使百姓想到耶和华救他们脱离埃及的奴役时与他们立的‘约’。那约包含了百姓释放他们奴仆的义务。他们野蛮无耻的行动公然侮辱 神(16节)。他们佯装给别人自由,结果他们自己却得到自由──在刀剑、瘟疫,和饥荒中受害的自由。在十八节让我们瞥见包含在立约仪式中饶有趣味的一幕。一头牛犊被劈为两半,把两半分开摆在地上,有分立约的人便从其中经过(参创十五7及以下)。他们这样行,是自招咒诅,因为这是意味着我们若违背这约的条款,就愿这牲畜的命运成为我们的命运。类似的仪式,包含宰杀牲畜,都是我们从古代世界其他地方得知的。耶利米说,可耻地违背这约之百姓的命运就是──死亡,他们的首领们会被交在快要回来的巴比伦人手中(22节),巴比伦人会劫掠耶路撒冷和全国所有其他的城邑。坐下来论断西底家和百姓是容易的。我们也许最好是思考一下耶稣说的话:‘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太七1)曾几何时,尤其处于困境中,我们向别人并向 神许下诺言,但当事过境迁后便很容易而且随便地忘掉了它们。――《每日研经丛书》
主题帖子积分
八段, 积分 202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22 积分
八段, 积分 202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22 积分
精华0注册时间
耶利米书第卅五章 忠诚的卓越榜样(卅五1-19)上一章描述一种极显著背逆 神的行动。对比起来,这一章记载了一个忠诚的卓越榜样。我们要追溯到十多年前。约雅敬王背叛了他的巴比伦霸主。巴比伦军队的劫掠队伍,连同周围一些附庸国的分遣部队,正在犹大乡间各处大肆蹂躏(参王下廿四2)。难民涌入耶路撒冷,其中有‘利甲族的人’,就是利甲人的社群和团体(2节,11节)。这族人的创立者利甲的儿子约拿达出现于列王纪下十章十五节,曾帮忙并怂恿耶户血腥背叛清洗亚哈的王朝。利甲族群体之建立,乃为抗拒迦南人之生活与宗教的败坏影响。他们视以色列定居迦南为悲剧性的错误。旷野是他们的理想,他们住在帐棚中;定居的农业生活,以及其他相似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厌恶的;因此他们不饮酒。利甲族的人现住在耶路撒冷这一个事实可能已引致耶利米怀疑他们是否出卖了他们的良心。他领他们进了圣殿中的一个小房间,就是指定给‘哈难众子’的那一间(4节)。假如描述哈难为‘神人’一语是意味他是一位先知的话──这是在旧约其他故事中所指的意义──那么‘哈难众子’大概是一群属于圣殿的先知。而且耶利米并不重视这些先知的忠诚(参廿三9及以下)。耶利米把盛满酒的碗和杯摆在利甲族人面前,并对他们说,‘请你们喝酒’时,极可能有些圣殿的守殿官在场。他们不肯饮,援引他们利甲族的戒条,并声称只因极度需要才驱使他们暂时在耶路撒冷寻求庇护。在耶利米的眼中他们的态度像一道明光照耀在腐败的社会中。耶和华就这事件说了两番话:(一)对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人民说的话(13-17节)。那是把他们的行为和利甲族人的行为作强烈对比。利甲族人一直忠诚谨守他们先人的戒条。但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人民却不忠于 神,固执地不理会那些奉差去叫他们悔改的先知,所以他们面临灾祸。(二)对利甲族人说的话(18-19节)。是称许他们忠诚的话,并且应许他们继续存留,永不缺人侍立在 神面前。耶利米在这事件中无一处称赞利甲族人的戒条。利甲族人似乎犯了基本的错误,以为人能把时间留住,并以为人能置身于瞬息万变的社会和文化之外。今日有许多公社和小团体,其中不乏宗教性质的,他们也在说着同样的东西。他们认为唯一能解决我们西方复杂的科技社会难题的方法,就是选择向后退,返璞归真,过着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但那些像耶利米一样的先知从不说‘回到旷野去’。在面对都市化和商业化社会愈来愈多的难题时,这会是最容易的出路。他们呼吁他们的同胞活在改变的社会中,但是却要活出他们对社会人士的关注,对公义和公正同样有委身,对耶和华同样忠顺,这些都是以色列定居迦南以前部分的嗣产。无论如何,我们正处身核子和太空时代,活在先进和不断进步的科技时代,没有回头之路。我们只能向前进,在 神安置我们的世界中,努力追寻顺服 神的意义,不留恋往往误导我们那所谓‘黄金岁月’的往昔日子。耶利米称赞的,并不是利甲族人的戒条,而是他们的忠诚。 神期望从我们身上得到的就是这种忠诚。没有比‘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廿五21)更高的称赞了。――《每日研经丛书》
主题帖子积分
八段, 积分 202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22 积分
八段, 积分 202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22 积分
精华0注册时间
耶利米书第卅六章 遭禁制,但不缄默(卅六1-26)在绪论──耶利米书及著作原因{\LinkToBook:TopicID=103,Name=耶利米書及著作原因}中,我们注意到卅六章所要告诉我们有关耶利米书的内容,现在让我们转到它提出的其他问题上。在第九节所点出的日期是‘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第五年九月’,那就是主前六○四年十二月。那是一个‘禁食的日子’,人民从全国各地来到耶路撒冷圣殿所在之处。‘禁食的日子’总是在小区中显示危机的记号。在危机中向 神恳求帮助。这个特殊之禁食日子大概是由于愈趋恶劣的军事情况而引发的。先一年巴比伦人已在叙利亚的迦基米施之战彻底打败了约雅敬的埃及同盟军,而且消息大概已传到耶路撒冷,说海岸平原上的亚实基伦刚落入巴比伦人手中。进入圣殿院子里的人都为他们的前途焦急,极想从耶和华那里得到确据。对约雅敬王来说耶利米这时是个不受欢迎的人物,他被禁止到圣殿──从他那不受欢迎之圣殿讲章(七章和廿六章)或在二十章一至六节描述与圣殿负责人的冲突来看,这是不足为奇的。他不能向聚集在那里的百姓传讲耶和华的话,他奉 神的命把祂要他们悔改的召命口授给尼利亚的儿子巴录,这召命是他传讲多年的核心信息。这是巴录在耶利米书最早详载的事件。在这个时候,他显然已是耶利米信任的朋友,也是他私人的秘书或文士,把他口授的话写下来。他似乎在他一生最后二十年都与耶利米在一起,而且他笔下可能已记录了先知在这些年间的活动。这默写下来的卷轴有多大我们不得而知,但它不可能太大,由于在那一整天中,它曾被人念过三遍(参6,15,21各节)。巴录在俯瞰民众聚集的外院上层一个秘书房间内正式念那书卷。民众的反应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故事的着眼点此时转到别处了。这书卷的内容必定是十分令人困扰的,或者这个被禁制之先知要将他的言论在一公众场合宣读出来的行动,必定会引起极大的争论,因为这事件的报告要传给宫中,给‘众首领’(12节),就是传给在国务大臣以利沙玛私人房子内聚会的那些国家官员。我们在这里有趣地瞥见在旧约中那也许与内阁会议最近似的会议。去查探别人的底细,是属于何家何族,总是出席公众场合的重要因素。在那些在场的人中有以利拿单(他的父亲亚革波在约雅敬的前任君王约西亚时任高职),和基玛利雅(他的父亲沙番,是约西亚在位时的国务大臣)。那些官员听闻这事件,便叫人去请巴录来。他们礼待他,请他坐下并念那书卷(15节)。他们因所听见的话深感困扰。由于那书卷必定包含可被理解为具煽动性、反政府的声明,所以必须把这一切报告给王,当他们得知那书卷上的话确实是耶利米所说的,围桌而坐的那一些人大概更加不安了。然而那些官员并无敌意,他们对王有充分的认识,深知他实时的反应很可能是‘斩他们的头’;因此他们劝巴录,叫他和耶利米先藏起来。耶利米应不止一次为到他有居高位的朋友和支持他的人而心存感激了。王的反应被生动地描述出来(22节及以下)。当时是冬天,王坐在他过冬房屋的火盆旁边,朝臣在他四周。人把那书卷念给他听,他故意加以轻视,并用刀把书卷割成碎片,并逐片扔进火盆中。他不理那些官员要他保存那书卷的恳求,而且对书卷中所写的话依然无动于衷。先知的话消失于烟雾中:王和朝臣们可以容易进入梦乡了。国王下令拘捕巴录和耶利米,‘耶和华却将他们隐藏’(26节),这是另一种说法,希腊经文在这里实际是说他们藏匿起来。旧约并不将 神的眷佑与人的决定和行动分割开来。 神透过我们和别人工作,亦透过我们面对的处境,及用我们的处事方法来工作。重述信息──并加以补充(卅六27-32)这次事件是其中一个最早的尝试──把官方的检查制度应用于不受欢迎的见解上。不论它是出于宗教或政治当局,用禁制或毁灭文字的方法使反对声音缄默下来,只是一种无效的做法。索曾尼辛(Alexander Solzhenitsyn)在他本国俄罗斯比谁都遭受更多的国家审查,他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中说:文学,连同语言,保护了那个国家的灵魂……。可悲的是那个国家的文学遭到强权的滋扰。因为这不只违反了‘出版自由’,也是把国家的心灵关闭,把记忆粉碎。但正如索曾尼辛在他本国俄罗斯也不能被有效地镇压下来,约雅敬的刀子也不能割裂或封闭先知对他同胞之心灵所说的话。耶利米的反应,无疑是从他隐藏的地方发出的,是有双重意义的:(一)在 神的吩咐下,他把那令人不快之书卷上的话重新口授给巴录,而且‘另外又添了许多相彷的话’(32节)。使他缄默的尝试,反而引致比原来还要多的话。(二)针对约雅敬拒绝接受书卷上强调关于国家将毁于巴比伦人手中的事实,耶利米另外加添了对王和百姓受审判的话。约雅敬的后裔中必永远没有人坐王位──这预言没有严格应验,由于约雅敬的儿子确曾登基,纵使只是几个月。约雅敬自己则遭受耻辱的结局(比较廿二18-19)。在三十节下半节的话语中也许有刻意的讽刺。我们已见过王坐在他过冬房屋中的火盆旁边,把耶利米的书卷‘扔’入火焰中;现在他的尸体被‘抛弃’在外面,无人埋葬,‘白日受炎热,黑夜受寒霜’。在廿二章十三至十七节,我们看见耶利米严厉抨击约雅敬的败坏,实在不配作为这个敬虔父亲的儿子。约雅敬毁灭书卷的故事也许是要强调这个对比。两者都处理圣殿中的一卷书卷。根据列王纪下廿二章,有人把一卷书念给约西亚听,他留心听……因而引致国家的改革。约雅敬也有一卷书,有人把书念给他听;他不留心听,把它付诸一炬……因而引致国家的灾祸。因此我们面对类似的情况时,采取不同的选择,就有好的或坏的后果。――《每日研经丛书》
主题帖子积分
八段, 积分 202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22 积分
八段, 积分 202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22 积分
精华0注册时间
耶利米书第卅七章 急切的请求──不妥协的答复(卅七1-10)随着卅七和卅八章,我们再把时间向前推到西底家在位的时候,回到他在位灾难性的最后数年中。这几章的事件在短时间内发生,由主前五八八年夏,巴比伦人暂时放松他们对耶路撒冷的压迫以对付埃及人,至主前五八七年七月这城被掠夺为止。从卅七章十一节至卅八节末了,我们面对一个谜是必须由你自己解开的。这个谜就是:耶利米两次被捕(卅七11-14和卅八4-5);两次出现于‘首领们’面前并至终被囚于一个无水只有淤泥的水窖中(卅七15和卅八6);两次从那里被提出来与西底家王会晤(卅七16-20和卅八14-26);并且两次恳求西底家不要使他回到‘文士约拿单的房屋中’(卅七20和卅八26)。在两处记载之间虽然有不同的地方,其差异并不大于七章和廿六章两处圣殿讲章中的那些差异,也不大于各福音书中关于耶稣之生平或复活的差异。除非我们对圣经之默示持守严格的见解,否则我们看这数章中这两段纪录是记载同一事件,并没有甚么损失。两处都描绘先知与王的关系,他所传不妥协的信息,以及他在官员手中受到苛刻的待遇。这些故事本身生动而且不言而喻,不大需要加以注解。在它们之前的那个故事也有同样的情形。在第一、二节把时间从约雅敬在位时转移到西底家在位以后,我们有一段类似在廿一章一至十节之记载,说到西底家王差遣一个代表团到耶利米那里,请求他‘为我们祷告耶和华’;祷告,换句话说,是藉着异能将我们从巴比伦人的手拯救出来。这事件发生于比在这一章后面记述的那些事件稍为早一点,因为耶利米尚未被囚(4节)。耶利米的回复是清楚而且不妥协的:你们不要自欺,巴比伦人只是暂时撤退了,他们必再来。这城的命运注定要灭亡,不是由巴比伦人毁灭,而是由 神毁灭了。第十节显示,政治和军事的理由毫无疑问未曾影响耶利米的见解。假定他对西底家说,即使你大大胜利,巴比伦人的军队只留下伤兵躺卧在他们的帐幕中,他们仍然会‘起来,用火焚烧这城’。耶利米的话语含有一种凄凉而可畏的肯定,那些话无议论之余地。在王或他的官员眼中,这些话并不增加他甚么声望;示利米雅的儿子犹甲,就是后来提到那些主张采取实际步骤使耶利米缄默的人之一(参卅八1)。很难看出当日的政治家能怎样对付耶利米,他们所关注的是按在他们看来是当日政治的实际情况而作出负责任的决定。耶利米所关注的是传扬耶和华的话。这是我们在福音的故事中再度发现之典型挑战;彼拉多将他负责维持法治的扰攘省份中的实际政治情况与盛世跟耶稣作出权衡比较,祂的国是‘不属这世界’的(约十八36)。然而把耶利米贬为不切实际的宗教狂热者是不智的。他由始至终遵照耶和华的话,坚持一种政治姿态──投降巴比伦──这姿态是一个具争议性的选择,只要那些掌权的有勇气接受就好了。使耶稣步上那与我们世界难题不相关之十字架的,不外乎是那君王贵重和自我牺牲之爱使然──只要我们有勇气活出来就好了。被捕、被囚与暗中召见(卅七11-21)在围城稍为放松时,耶利米尝试离开京城,‘要往便雅悯地去,在那里得自己的地业’(12节),这话所指的意思是十分清楚的。这事必定发生于卅二章耶利米赎那块亲属之地以先,在卅二章耶利米已在监中。可能鉴于危急的政治情况,耶利米曾被邀请回到他的故乡亚拿突,与家族的其他成员讨论怎样处理家族的地产。看守京城北面便雅悯城门的那个官员逮捕他并指控他投敌大概是无可厚非的。耶利米毕竟曾力劝耶路撒冷每一个人这样做,而且我们知道其中有些人已经这样做了(卅八19)。还有甚么比他照着他自己的意思去行更自然呢?军事当局无疑已发出指示,叫人密切监视耶利米。耶利米极力否认自己投敌,但无效。他被解到政府官员──‘首领们’──那里,他们鞭打他,并且把他囚在‘文士约拿单的房屋中’(15节)。为甚么他被囚在约拿单的房屋里,而不下在国家监狱,就是称为‘护卫兵的院’中(21节),我们不得而知。也许别人认为他太危险,与普通罪犯混在一起实在要冒太大的危险;也许他被隔离监禁在约拿单的房屋中更便于对他酷刑逼供。约拿单的房屋之于耶利米,使人立即联想到三十年代犹太人在德国国家秘密警察总部的恐怖经历。耶利米在约拿单的房屋中最后被下在‘牢房’中(16节),按字义是水窖房。这样的水窖通常是从石灰岩中凿出来的。这样水窖顶端狭窄,向下开展成瓶状的穴,水便贮存在其中。它们倒更像瓶状的牢房,这样的窖房在那些古老的城堡,在苏格兰的圣安得烈城堡可找到;而且它们亦有相同的用途。囚犯能被置于其中,任其腐烂,任其癫狂或死亡。因西底家插手,使耶利米得以脱离这困境,但当时西底家仍然极度渴想知道:‘从耶和华有甚么话临到没有?’(17节)。有,耶利米说,但和以往所说的并没有甚么不同(参廿一7)。耶利米决不会为了脱离困境而讨好西底家,把他喜欢听到的话语告诉他。他向王投诉他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他将自己的困境,跟那些预言一切顺利,但结果被证实是虚假的先知作对照。这等先知按照申命记十八章二十节的记载,是要被处死刑,但现在他们却逍遥法外;而耶利米一直坚持宣讲大家都不爱听的话,这些话不断成真,但耶利米却身陷囹圄。这是实情,不是吗?我们都有能耐拒绝将那些刺痛我们的话听进耳中,但却乐于聆听我们爱听的话,纵使我们知道这不是真的。西底家王显然无法使耶利米摆脱他的体制。他似乎机敏的思量过耶利米的话有可能是真理,即使是多么令人不快。他会晤先知是‘私下’(17节)进行的,西底家不能或者不愿意与政府官员和那些已采取行动反对耶利米之政治顾问相左。他同情耶利米,答允不把他解返文士约拿单房子之私人牢狱中。他把他转解到国家监狱,就是‘护卫兵的院子’,那里靠近王宫,他在那里至少保证有食物,而且有某种程度的自由。他的侄儿哈拿蔑就是来到这‘护卫兵的院子’来和他办理家事(参卅二章)。在巴比伦最后进攻耶路撒冷期间,耶利米也一直在那里(参卅八28)。他靠每天从‘饼铺街’给他取来的定量口粮维生(21节),这里可以饶有趣味的瞥见古代世界的情形,继承同一手艺或行业的人会居于城中同一区域。这种方式长久保持下来,而我们对它的回忆仍然保留在一些街名上,如贝克街(Baker Street,就是饼铺街)或衬裙巷(Petticoat Lane)。――《每日研经丛书》
五一劳动勋章
国庆66周年纪念勋章
乐彩最佳爱心
乐彩最佳爱心
五一劳动奖章
五一劳动勋章
服务我国公益事业,将乐彩进行到底
&&&本社区所有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乐彩网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耶利米书39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