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查看社交网络 迅雷下载对一些人来说是件的事

为什么查看社交网络对一些人来说是件「着迷又焦虑」的事?
比如我会不停地刷新查看自己的每个状态,每个社交平台的每个状态,别人给我评论留言就很开心,没有回复就感觉好像被所有人屏蔽在世界之外,非常孤独。我会不断地去认识新的朋友,和一些现实中不常见面甚至没见过面的人保持联系,我非常痴迷于这种新奇感,但同时又感觉焦虑。--------本题来自知乎圆桌 >>,欢迎关注讨论。
按时间排序
162 个回答
因为你依靠他人的反馈来获取自我认同感,所以着迷。因为这种依靠他人给予的自我认同感效用很短暂,所以焦虑。如果有一天你能够依靠自己获得自我认同感,从而享受孤独。这种认同感就能维持很长时间,因为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类似独处。网络时代便捷的信息反馈方式,让很多人不用再去锻炼享受孤独的能力,却也让很多人沉溺在这种摆脱孤独的反馈中。
表达一下自己的拙见。觉得认识一些不认识的人确实是一件新奇的事情,因为觉得你可以或多或少通过他/她的视角看到一个你未曾触及的世界,而且因为环境的不同,会发现原来她/他的很多观念想法,生活习惯跟自己身边所经常接触的身边人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她/他的生活环境跟自己的也差别很大,这一切都让我们觉得新鲜,新奇,就像一个生活在南方没见过雪的人来到下大雪的北方可能会觉得兴奋,新奇。因为人某种程度上是喜欢追求新鲜的,讨厌一成不变的。至于焦虑嘛,就像我们天天吵着要减肥的女生一样,当生活比较空虚孤独,无所事事时,会觉得虚度光阴,愧疚不安,进而觉得焦虑,彷徨不安,而往往越是不安,越容易拼命的吃零食,所有的减肥计划被打断,控制力完全失控。这只是举的一个很片面的例子,看似有时候很轻松的生活,实则会满含空虚焦虑,这种焦虑无形中会产生一种压力,而在这种焦虑的压力下,人通常自控力下降,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而有时不断重复的动作,类似题主提到的不断点来社交软件,以及不停的吃零食之类的,看似好像把一直惦记的事情做了之后就不再惦记,不再焦虑了,缓解了压力,转移了注意力。实则不然,其实你会发现你无论怎么样不停的点开社交软件,怎么样不停的吃,你的焦虑仍然没法平复,食欲仍然没法满足。这只是一种恶性循环,有点饮鸩止渴的意思。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你孤独,焦虑呀当你的现实生活很充实,每天有很多任务或者喜欢的事情要做时,会有很多有趣或志同道合的朋友时,这时候一点就不会觉得焦虑,孤独啊,取而代之的是充实的生活,满满的成就感,幸福感呀废话这么多,下划线部分完全可以概括
我对社交网络也是“着迷又焦虑”的感觉。自我分析,着迷是因为渴望了解他人的生活,其中有自己向往的部分但尚未拥有,所以很喜欢透过社交网络这扇窗向外望一望,让思绪在繁琐中畅想畅翔一小会儿;而焦虑是畅想过后发现自己仍然要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并且现实不会因为这种张望变好一丁点,所以焦虑。
解决的办法大概就是时刻提醒自己,真实的付出、体验、动脑比较重要,喜欢什么,尽可能多尝试坚持,而非在他人展示的世界里做泡沫一样的梦。
因为心里空空哒!
渴望自己,却又害怕孤独
他回答你一句话一段话你就认为算是重视,然而话里的一两个字你都会感觉到焦虑。大概社交是真的社交了,可少了最基本的了解,你总把那些陌生的还是熟悉的社交软件上的人假设出一种不同于他的影响,或许这个人带给你浪漫温柔,那个人带给你文质彬彬,或者你无端的给这个人扣一顶肮脏的脑子,社交是虚伪的,虚伪到你信以为真
1.广告太多 焦虑2. 别人过的太好 焦虑3. 别人过的没我好 美好
憋说了,不就是因为单身还耐不住自己骚那点儿事儿嘛。 瞅你们这通分析。
心理题!人人都害怕孤独!害怕被外界遗忘。生活状态所决定
拿起手机,你可以进去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躲开无聊毛躁的现实。而现实是,你并不能真正的躲开。
忙的时候看,偷闲。闲的时候看,寂寞。也许是对归于群体的需求,也许不想错过朋友的生活。可是,如果是真正关心的人,为什么不约出来见面呢?每天翻那么多人最终注意到的不就是那一两个人吗?剩下的人不过是掩藏自己对这一两个人的关注罢了。刚去翻了翻半个多月没看的朋友圈。大家都过得不错。
大部分人生活中圈子比较小,交际面窄,有时候需要表达一些内心的想法寻求认同,同时刷一下存在感。忙到没空瞎想就不会有这种想法啦
现在已经一点半了我本来应该已经睡着两个小时了但还在刷知乎。。。
长期刷朋友圈、知乎、人人基本都是害处:1、破坏你与世俗交往的能力,特别是本来就内向的人,越发难以融入社会。2、社交网络上的交往,是极其肤浅的交往,我见过几个网友,后来就不再相信网络。3、网络没有好炮友。好的炮友应该在现实中找。上网约炮不如交女朋友。我眼中真正优质的妹子是不会上网约炮的。4、知乎根本学不到什么知识,纯粹是消遣。有什么问题,书店图书馆里相关书籍多的是,你自己去看就是了,或者请教专业人士。好处:大V可以利用关注量赚钱
很有可能只是因为他太闲了
苹果表晒完,晒长腿妹,画质好。我没有但就是想看,这就叫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约到就着迷,见到恐龙就恐惧。
7月24号,睡完午觉,头脑一热,忽然想戒一个月手机。给爸妈说了,爸妈很痛快地附议了。于是打开知乎和QQ,改状态,通知重要的朋友和群友。当时想的很简单,朋友都理解了,家人也同意了,暑假实习有事可干,想做就去做喽。人生难得可以任性。我并没想到。第一天就开始抓心挠肺地难受,会不会有人评论我私信我啊?会不会错过什么?一闲下来,心里有一种惶惶不安感。第二天、第三天还是很难受。现在已经说不上来,那时确实不舒服极了。第四天就好多了。管它呢,该咋地咋地了。别人说什么想什么,我不就是我~然后发现,其实这样很不错。不用老低头,眼睛空下来了,时间多起来了。第五天,接触了一会老妈的手机。因为妈妈让我帮她定一下手机闹铃。拿着手机的时候,忽然觉得这个黑黑的金属块,很陌生很奇怪,而且有点重啊。奇妙的体验。正好这段时间在法院实习,跑上跑下,盖章复印接电话找人,本身就很充实。因为没手机玩,稍微有空,只好坐下来看卷宗看法律报纸刊物。看了几场庭审和调解,而且不时和庭里法官聊天有一些感悟,写了几页实习收获。认识了在法院实习的其他人,一起上下班,分享感受,也很愉快。顺带着写了两本读书笔记和几篇报纸刊物摘抄。对身边人的关注明显多了。回到家教弟弟功课和弟弟打闹,吃完饭和爸妈奶奶边散步边聊天,中午回家晚上没事时择菜洗碗洗衣服扫地拖地(择菜很有趣啊),睡前认真地把一本书看很多遍。感觉一个月时间过得很快,和一开始想的一样又不太一样。大概很多事情,本来就是做了才知道吧。昨天25号,找出手机,第一感觉还是陌生,奇怪的东西。装电池,充满电。中午开机,打开QQ,几个朋友发来的问候,把这些回了。一些加好友、群和讨论组的邀请,去答应了。打开知乎,满满的信息提示。仔细一看,8条私信和几十条评论。一瞬间,觉得:嗬,自己好像很重要。把这些该回的都回了,今天再打开知乎,挺干净的。所以世界多我少我一个,没什么大不了。我的家人我的书就不一样了。我对他们非常重要,独一无二。不管怎样,我很喜欢这段经历。仔细想想,我们在社交网络上寻找什么呢?无非是存在感和认同感吧。虚拟世界未必比现实世界美好和易于生存。倒是我们,习惯于逃离和欺骗自己。要知道,存在,是因为我们本身就存在。被认同,是因为我们本身有价值和有意义。做清醒的人。@简乐,私信没说清,补充在这里:)
平时如果你忙着在现实中工作、学习、充实自己,其实你是不会有很多时间去刷朋友圈之类的网络空间,只有当你手头无事比如我现在等待剪头才会拿出手机刷刷知乎朋友圈。所以事实就是所有焦虑要不是因为没事干要不就是读书太少。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比如我会不停地刷新查看自己的每个状态,每个社交平台的每个状态,别人给我评论留言就很开心,没有回复就感觉好像被所有人屏蔽在世界之外,非常孤独。我会不断地去认识新的朋友,和一些现实中不常见面甚至没见过面的人保持联系,我非常痴迷于这种新奇感,但同时又感觉焦虑。--------本题来自知乎圆桌 >>,欢迎关注讨论。
因为每个人都想当明星。
谢邀 &a data-hash=&e37963dbb4dad2d20825fc4& href=&///people/e37963dbb4dad2d20825fc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刘柯& data-hovercard=&p$b$e37963dbb4dad2d20825fc4&&@刘柯&/a&&br&我想,&b&我们的着眼点不应该太集中在社交属性上,或许抽离一点更为合适,我想我们应该聚焦在个人特质上尝试分析一下。&/b&&br&在我最初玩知乎的时候,我在乎每一个赞和评论,当我拥有第一个超过50赞的回答的时候,我甚至都想给每一个点赞的人发一封私信说谢谢。&b&因为我把我写的那千把字,看成了我的作品。&/b&&br&我现在依然很在乎我朋友圈里面的某些内容的点赞数量。如果我拍了一张照片,修了半个小时发出去,我很在乎人们点赞与评论的状态;如果我就是随手转发了一则熟人拜托我转发的招聘广告,就算我美言了几句,我也不在乎收获了多少以及怎样的回应。&br&我关注人们对我的&b&作品型内容&/b&的评论、转发、赞同、感谢、赞和一切可能互动形式,&b&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对我和我的作品的评价&/b&,而这种评价与我自身期待的差异,将会进一步督促我去关注,甚至去焦虑。&br&请允许我说句不中听的话:&br&&b&对于包括我在内的那些人而言,那么在乎赞与评论,本质上都是自尊水平低的表现。&/b&&br&《心理学原理》的作者William James是美国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最早用这样的语句定义了心理学意义上的自尊(self-esteem):&b&自尊,是我们对自我价值的感受。&/b&&br&焦虑地关注社交状态下的互动,就是某种形式的追求价值。因为价值这个东西,不能光你自己觉得自己有,要别人有所表达与互动的时候,才真正表达出来。&br&就像皇帝们,总要有无数人对他喊万岁他才高兴。可是真正伟大的帝王,没事么空闲时间听一群人山呼万岁,总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已经足够的自尊不需要这帮太监来添柴加火。&br&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研究自尊的Chris Murk教授,而且取得了相当有说服力的成果。他提出了自尊的两因素模型。&br&&ul&&li&在Murk的研究体系里,一个人的自尊由两种东西构成,一个是对自身能力的认同,一个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同。&/li&&li&&b&如果一个人同时认为自己很有能力,也很有价值,那他就获得了比较高的自尊水平。&/b&他从多个方面都认可自己,如果他是个学者:那他既有做大学问的本事,也真正做出了大学问;如果他是个商人:那他既有赚大钱的本事,也真正赚到了大钱;如果他是个政客:那他既有当大官的本事,也真正当了大官。这个类别的人不需要别人来称赞或者表扬什么,甚至都不要别人表达,都可以维系相当好的自尊状态。因为“我就是哪哪都好”的高冷心态已经扎根在心中,不服不行。所以,真正厉害的人,鲜少花太多时间来经营私人领地性质的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不过,绝大多数人都在下面两种状态里。&/li&&li&&b&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很有价值,但是缺乏能力,就是“第一类防御性自尊”者,通俗地讲:绣花枕头。(我就偏向这类)&/b&对于“第一类防御性自尊”来说,认为自己价值足够,于是需要各种方式来增加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所以总喜欢发一些与能力有关的社交信息:我又看什么书啦,我又参加什么高大上的活动啦,我又写了篇什么文章啦,我又去哪玩啦……一类的。发布这些消息只是一些方面,只是这些人寄希望于通过在这些消息下的社交,获得更多的“能力认同”:哇原版书你也看得懂;哇你也受邀去了XXX发布会;哎呀你的文章写的真好;哎呀你一定很能赚钱才出去玩的。&b&为了弥补心理的需求,你说会不会沉迷社交软件,如果没回复的话,会不会焦虑?&/b&&/li&&li&&b&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很有能力,但是缺乏价值,就是“第二类防御性自尊”者,通俗地讲:觉得自己是被埋没的人才。&/b&这些人能力突出,但是总担忧自身没法创造太大价值,与成为在APP上的晒命党相比,更容易成为工作狂。因为能力上已经得到自我认同,缺的只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来证明价值。&/li&&li&&b&不幸的是,绝大多数人都偏向于上面第二种或者第三种人的某一类。&/b&&/li&&li&还有第四类人,认为自己既没有能力,又缺乏价值,程度轻的是消极,程度重的也就成了抑郁。他们在不认为自己能干好任何事的同时,也不愿意做任何尝试或者努力,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在成年前早点介入,还是有救的。Haney和Durlak对116各研究做了元分析后发现,在提升自尊方面,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项目是中等有效的(&i&d=0.57&/i&)。&/li&&/ul&&br&&b&归根结底,沉迷社交媒体,焦虑的刷刷刷的人,本质还是在偏斜的自尊状态下,自大到了自己都心虚的地步。&/b&&br&&br&&br&附:Mruk 双因素自尊模型说明图。&br&&img src=&/2b98dd17270_b.png& data-rawwidth=&1463& data-rawheight=&15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63& data-original=&/2b98dd17270_r.png&&
我想,我们的着眼点不应该太集中在社交属性上,或许抽离一点更为合适,我想我们应该聚焦在个人特质上尝试分析一下。 在我最初玩知乎的时候,我在乎每一个赞和评论,当我拥有第一个超过50赞的回答的时候,我甚至都想给每一个点赞的人发一封私信说…
&p&问题描述里,因果顺序弄反了。不是社交网络让我们焦虑,而是我们本来就焦虑。&b&查看社交网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b&&/p&&p&我在《&a href=&/lswlsw/& class=&internal&&朋友圈与拖延症有什么联系&/a&》里,提到过这种情绪:&/p&&blockquote&&p&很多时候,我们刷朋友圈的动作是无意识的。在没有手机的年代,我们用电脑在论坛上刷新,这个动作也是无意识的。但如果我们要细细地琢磨,在那一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自己的经验,先是有一种微小的烦躁。然后,伴随着刷新的这个动作,朋友圈上的那个小红点消失,那种难受的感觉立刻被更大的空虚所融解。&/p&&p&这时候我会舒服一点,仿佛从憋闷的生活中打开一个口子,可以透一口气。&/p&&/blockquote&&p&这里提到了「憋闷的生活」,其实用问题描述中的那句话会更精确:「被所有人屏蔽在世界之外」。这种情绪,中文找不到一个很好的词,姑谓之「孤独」,英文叫isolated,其实和lonely还有微妙的不同,有阻隔之意。这个人可能既不孤单,也不孤独,但就是隔了一层,体验不到与他人的联结。&/p&&p&我们知道,联结产生的是意义感。&b&所以这种焦虑,本质上是意义焦虑。&/b&&/p&&p&用大白话说就是:「我tm现在这样有什么意义?谁在乎我?」&/p&&br&&p&这个时候就要掏手机了。有什么用呢?手机上的各种社交app,会提供一种快速的保证说:你跟世界还是有联结的。比如说,发个自拍,过一会儿总有人点赞。其实你不会在意哪些人点了赞,只是看着那个红圈里的数字心里美:你看!你看!我只是暂时找不到人了,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人爱我的!&/p&&p&所以我们跟心仪的对象约会时,不会想要掏手机刷朋友圈,因为这场约会就已经让我们心满意足,它本身就成为了意义。但如果我们是在应付一场毫无乐趣的相亲,每当冷场的时候就恨不得掏出手机,把微信邮箱微博陌陌甚至支付宝全都看一遍。&/p&&p&跟好哥们喝酒扯淡,跟加班开会,想掏手机的冲动是不一样的;&/p&&p&和几个同事一起工作,跟自己在家工作,想掏手机的冲动是不一样的;&/p&&p&被众星捧月的场合,跟无人问津的场合,想掏手机的冲动是不一样的;&/p&&p&已经坚定了前进的方向,跟还在迷惘纠结,原地打转,想掏手机的冲动也是不一样的。&/p&&p&后面这几种情况,会更容易让人感觉到被整个世界屏蔽。&/p&&p&「我tm现在这样有什么意义?谁在乎我?」&/p&&br&&p&关于意义感就讲到这里,有兴趣的还可以参看这里:&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现代社会分工明确,效率提升,人的生活压力却在不断变大? - 宋萱的回答&/a&&/p&&p&这当然不是社交网络的错,而是时代的特点使然。但社交网络做了什么呢?它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解法。感觉不到意义?赶紧上朋友圈,互相点赞啊,发自拍啊!你与世界的联结分分钟就来了,妥妥的。这么方便的工具,当然很容易让人「着迷」。着迷这个词还不贴切,不如说是「上瘾」。&/p&&p&所有短平快的情绪处理方式,都可能让人上瘾。上瘾的一个指标叫耐药性,就是随着时间增长,所需要的剂量会不断增加。就以朋友圈来说,我们都知道它是不太走心的(熟人社交的产品思路并不会提升它的意义感,参看&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人有时会出现「更容易向陌生人展示真实想法」的情况? - 李松蔚的回答&/a&),换句话说,吃了不顶事。这个耐药性的增长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了。打个比方,我孩子幼儿园的阿姨发了一张自拍,配一段人生感悟,我好意思不点赞么?反正赞一下也耗费不了半秒钟。这个点赞可能会有助于她缓解即刻的焦虑感,但她何尝不知这只是别人随手点下的呢?她不会真正因此感到踏实。几分钟——说不定是几秒钟——过后,焦虑感还会卷土重来。那时候就只能更多地求助于社交网络。长此以往,一个人的生活简直没法和手机分开。这种情况我们见得不少。很多人走路吃饭都忍不住刷刷刷,朋友聚会也各自刷刷刷,两口子在家也分头刷刷刷。我们就说你看你看,这手机太害人了。但手机是无辜的。问题不在它身上,而在它背后的情绪。&/p&&br&&p&我的建议是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这种情绪。沉迷于社交网络是一个信号,它提示我们有意义焦虑。但它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如果跟特定的情境有关,比如开一个冗长的工作会议,埋头刷手机就很正常(虽然老板不这么看)。而如果是一天当中的大多数时间,你就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了。&/p&&p&你需要思考一下最近的生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是什么东西让你和世界之间产生了一层所谓的「屏障」?你正在做的事情有意义吗?如果没有意义,是什么让你还在做它?你有没有高估或者低估它的价值?还有,你最近跟别人的关系怎么样?有没有谁变得特别近或者特别远?在他们眼里你现在是什么样子的?你在意吗?最近是否发生过什么对你有影响的事情,而你又不愿意承认?……&/p&&p&你可以试着解决这些问题。——不是在朋友圈里发一条状态等着大家点赞,那样只会让你更深地沉迷。一般来说,你需要找个人谈谈。是很认真地谈一谈,不是在通讯录里随便找个「好友」充数。找一个你真正信任的人,最亲密的亲人或伴侣,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就在网上找一个不认识又谈得来的陌生人。——在陌陌上找一个也好。说真的,跟陌生人聊点掏心窝子的东西,也比在遍布同学同事亲戚的社交网络刷状态秀幸福强。对着可以说真话的人,拿出整段时间,用两个小时,甚至二十个,两百个小时,跟他(她)聊聊你现在的生活。这种诚实的,深度的交流可能会很累,但它可以确认我们的存在感,我们能从对方眼里看见自己的真实处境。这是意义焦虑的解法。&/p&&br&&p&否认这些问题当然也容易。现在停下你的手机,就可以撇撇嘴说:「我没有那么严重的意义焦虑,我能说停就停」。但是你等上一段时间,也许会不自在:「好无聊,这有什么意思?」于是不知不觉地,你又掏出手机了。——意义焦虑可以有一百个名字,最常见的名字就是「无聊」。无聊时你未必是无事可做,但你就是不想做事。这时候请你想起我说的:&b&你是失去了和别人的联结&/b&。你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既可以找一个人,约个时间好好谈谈。也可以立刻在朋友圈上刷出存在感。我不推荐后者,虽然效果来得快,但我们并不能真的从中确认自己,最终只会让生活变得更加无聊。&/p&
问题描述里,因果顺序弄反了。不是社交网络让我们焦虑,而是我们本来就焦虑。查看社交网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我在《》里,提到过这种情绪:很多时候,我们刷朋友圈的动作是无意识的。在没有手机的年代,我们用…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烟鬼大概有九分后期,八分绘画,七分摄影。(百分制)为什么查看社交网络对一些人来说是件「着迷又焦虑」的事?_那年时光-爱微帮
&& &&& 为什么查看社交网络对一些人来说是件「着迷…
比如我会不停地刷新查看自己的每个状态,每个社交平台的每个状态,别人给我评论留言就很开心,没有回复就感觉好像被所有人屏蔽在世界之外,非常孤独。我会不断地去认识新的朋友,和一些现实中不常见面甚至没见过面的人保持联系,我非常痴迷于这种新奇感,但同时又感觉焦虑。不是社交网络让我们焦虑,而是我们本来就焦虑。查看社交网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刷朋友圈的动作是无意识的。在没有手机的年代,我们用电脑在论坛上刷新,这个动作也是无意识的。但如果我们要细细地琢磨,在那一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自己的经验,先是有一种微小的烦躁。然后,伴随着刷新的这个动作,朋友圈上的那个小红点消失,那种难受的感觉立刻被更大的空虚所融解。这时候我会舒服一点,仿佛从憋闷的生活中打开一个口子,可以透一口气。这里提到了「憋闷的生活」,其实用问题描述中的那句话会更精确:「被所有人屏蔽在世界之外」。这种情绪,中文找不到一个很好的词,姑谓之「孤独」,英文叫isolated,其实和lonely还有微妙的不同,有阻隔之意。这个人可能既不孤单,也不孤独,但就是隔了一层,体验不到与他人的联结。我们知道,联结产生的是意义感。所以这种焦虑,本质上是意义焦虑。用大白话说就是:「我tm现在这样有什么意义?谁在乎我?」这个时候就要掏手机了。有什么用呢?手机上的各种社交app,会提供一种快速的保证说:你跟世界还是有联结的。比如说,发个自拍,过一会儿总有人点赞。其实你不会在意哪些人点了赞,只是看着那个红圈里的数字心里美:你看!你看!我只是暂时找不到人了,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人爱我的!所以我们跟心仪的对象约会时,不会想要掏手机刷朋友圈,因为这场约会就已经让我们心满意足,它本身就成为了意义。但如果我们是在应付一场毫无乐趣的相亲,每当冷场的时候就恨不得掏出手机,把微信邮箱微博陌陌甚至支付宝全都看一遍。跟好哥们喝酒扯淡,跟加班开会,想掏手机的冲动是不一样的;和几个同事一起工作,跟自己在家工作,想掏手机的冲动是不一样的;被众星捧月的场合,跟无人问津的场合,想掏手机的冲动是不一样的;已经坚定了前进的方向,跟还在迷惘纠结,原地打转,想掏手机的冲动也是不一样的。后面这几种情况,会更容易让人感觉到被整个世界屏蔽。「我tm现在这样有什么意义?谁在乎我?」这当然不是社交网络的错,而是时代的特点使然。但社交网络做了什么呢?它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解法。感觉不到意义?赶紧上朋友圈,互相点赞啊,发自拍啊!你与世界的联结分分钟就来了,妥妥的。这么方便的工具,当然很容易让人「着迷」。着迷这个词还不贴切,不如说是「上瘾」。所有短平快的情绪处理方式,都可能让人上瘾。上瘾的一个指标叫耐药性,就是随着时间增长,所需要的剂量会不断增加。就以朋友圈来说,我们都知道它是不太走心的(熟人社交的产品思路并不会提升它的意义感,换句话说,吃了不顶事。这个耐药性的增长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了。打个比方,我孩子幼儿园的阿姨发了一张自拍,配一段人生感悟,我好意思不点赞么?反正赞一下也耗费不了半秒钟。这个点赞可能会有助于她缓解即刻的焦虑感,但她何尝不知这只是别人随手点下的呢?她不会真正因此感到踏实。几分钟——说不定是几秒钟——过后,焦虑感还会卷土重来。那时候就只能更多地求助于社交网络。长此以往,一个人的生活简直没法和手机分开。这种情况我们见得不少。很多人走路吃饭都忍不住刷刷刷,朋友聚会也各自刷刷刷,两口子在家也分头刷刷刷。我们就说你看你看,这手机太害人了。但手机是无辜的。问题不在它身上,而在它背后的情绪。我的建议是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这种情绪。沉迷于社交网络是一个信号,它提示我们有意义焦虑。但它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如果跟特定的情境有关,比如开一个冗长的工作会议,埋头刷手机就很正常(虽然老板不这么看)。而如果是一天当中的大多数时间,你就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了。你需要思考一下最近的生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是什么东西让你和世界之间产生了一层所谓的「屏障」?你正在做的事情有意义吗?如果没有意义,是什么让你还在做它?你有没有高估或者低估它的价值?还有,你最近跟别人的关系怎么样?有没有谁变得特别近或者特别远?在他们眼里你现在是什么样子的?你在意吗?最近是否发生过什么对你有影响的事情,而你又不愿意承认?……你可以试着解决这些问题。——不是在朋友圈里发一条状态等着大家点赞,那样只会让你更深地沉迷。一般来说,你需要找个人谈谈。是很认真地谈一谈,不是在通讯录里随便找个「好友」充数。找一个你真正信任的人,最亲密的亲人或伴侣,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就在网上找一个不认识又谈得来的陌生人。——在陌陌上找一个也好。说真的,跟陌生人聊点掏心窝子的东西,也比在遍布同学同事亲戚的社交网络刷状态秀幸福强。对着可以说真话的人,拿出整段时间,用两个小时,甚至二十个,两百个小时,跟他(她)聊聊你现在的生活。这种诚实的,深度的交流可能会很累,但它可以确认我们的存在感,我们能从对方眼里看见自己的真实处境。这是意义焦虑的解法。否认这些问题当然也容易。现在停下你的手机,就可以撇撇嘴说:「我没有那么严重的意义焦虑,我能说停就停」。但是你等上一段时间,也许会不自在:「好无聊,这有什么意思?」于是不知不觉地,你又掏出手机了。——意义焦虑可以有一百个名字,最常见的名字就是「无聊」。无聊时你未必是无事可做,但你就是不想做事。这时候请你想起我说的:你是失去了和别人的联结。你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既可以找一个人,约个时间好好谈谈。也可以立刻在朋友圈上刷出存在感。我不推荐后者,虽然效果来得快,但我们并不能真的从中确认自己,最终只会让生活变得更加无聊。其实,网络社交的焦虑水平天然的低于现实社交,而令人着迷。无论在网络还是现实,我们都恐惧成为脱下面具后的无脸人,我们不愿承认却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我们从来只喜欢戴上面具后的对方和自己。网络社交,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以轻易制造面具又可以轻易躲过炮弹的手段,而已。可习惯了制造面具,习惯了躲过炮弹,我们便更难接受那个存在于笑脸之下,真实而略显丑陋的无脸人。至于好坏——塞翁失马,焉知非祸?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你来了,真好!我们一起煮酒论人生,找寻你的自由世界。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词社交网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