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打黑办网站

[视频]公安部:全国开展打黑除恶统一行动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联播):近日,北京、山西、辽宁等11个省市公安机关,在公安部统一部署指挥下,开展了新一轮打黑除恶集中行动,成功地对20个涉黑组织、121个恶势力团伙集中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1395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89起。同时,公安部还对案情复杂侦办难度较大的涉黑案件实施“挂牌督办、异地用警”措施。
&&&&此外,公安部全国“打黑办”还开通了官方微博,拓宽举报渠道。截至目前,全国“打黑办”已通过微博平台收到各类线索600余件。
&&&&(视频编辑:苏志刚 文字编辑:安梦莹)
【】【】【】【】【】【一键分享2012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包括“打四黑除四害”、“清网行动”、“亮剑”行动、“打黑除恶”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回答题。公安部开展“打四黑除四害”等专项整治行动的根本原因是(&&&)
A.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提升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B.公安部是国家的行政机关,要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C.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等弱点和缺陷,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凉月奏丶257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华商报】:河南“打黑局长”遭遇暗算、公安部督办涉黑大案搁浅!!!
该帖被浏览& 13,127&次,回复&36&次
(65.96 KB)
[localimg=276,300]2[/l专案组突然被拆散
公安部督办文物大案搁浅6年
05:58:59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手机看新闻
华商报10月21日报道
& & 7年前,公安部刑侦局密召河南、广东公安厅领导进京,下令彻查洛阳日益猖獗的文物犯罪。河南省公安厅成立专案组,洛阳市公安局长及刑警支队的部分领导成为专案调查的核心力量。
一年后,正当专案组查实一个以洛阳宋氏兄弟为首的犯罪团伙时,抓捕行动却遭“通风报信”。首犯漏网,公安局长哭了,而这仅仅是一场暴风的开始。不久,大部分专案骨干因为涉嫌“小金库”被纪检部门调查,专案侦查力量就此解散,尚待深挖的文物大案从此成为积案无人问津……
& & 2009年7月以来的近3个月中,这则屡遭屏蔽的网上帖子,一直在努力寻求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直到10月以后,帖子几经更换标题,才暂时在一些相对冷清的论坛版块里获得保留。
它的数千言帖文所陈述事实,可摘要表述如下:
& & 2002年,公安部督令彻查河南洛阳通过广东向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走私倒卖文物的特大犯罪集团。洛阳市公安局受命后,由时任公安局长张太学亲自挂帅,成立专案组。
& & 然而,正当调查锁定一个涉及200余人的特大涉黑盗挖、倒卖文物犯罪团伙,以及部分“保护伞”线索之际,一场矛头直指专案组领导和骨干的“打击报复”行动随即铺天盖地展开。结果,张太学等一批专案核心人员被悉数调离洛阳市公安局,这起洛阳建国以来唯一由公安部督办的专案从此陷入瘫痪,搁浅至今。这耸人听闻的网帖背后,到底隐藏了些什么?
& & 公安部督办洛阳文物大案
& & 发生在帝都洛阳的文物犯罪活动,一度甚嚣尘上。从当时官方公开的信息看,对于洛阳文物犯罪案的查办,起因于公安部收到一封匿名的“海外华侨”密信。这封信笺提供了部分洛阳文物犯罪的线索。
& &&&而事实上,此时的洛阳古墓盗掘和文物犯罪已近疯狂。一个现象是,散见于这段时间媒体对于洛阳古墓盗掘的报道中,“十墓九空”一词被反复用到。
& &&&日,公安部刑侦局密召河南、广东两省公安厅的领导进京,随即下令两地侦查部门迅速组织侦办力量,彻底查清河南洛阳经由广东向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走私倒卖文物的特大犯罪团伙。此次专案,以“12•10”命名。
& &&&河南方面办案任务的执行,实际落在了洛阳市公安局头上。以时任公安局长张太学领头、一个由百余人组成的办案队伍全部扑到案件调查上来。其中,除市局刑警支队为主要力量外,多数是从各分县局临时抽调的一、二把手。洛阳市公安局的计划是,把案件的侦破列为2003年度全局工作重中之重。2003年初,一番紧锣密鼓的调查,使得案情日益明朗,警方初步掌握的涉案人员已达200余名,案件涉及陕西、山西、洛阳、广东、上海、港澳等地。
& &&&记者日前拿到一份出自当时专案领导的汇报材料。在这份材料中,警方认定:“12•10”犯罪集团在形成过程中,每个成员由于各自不同的角色,确定了在团伙中的不同地位,并由此固定为4个不同的组织层次。
& && &“第一层以洛阳郊区、孟津、偃师的部分农民为主要成员。他们在乡镇田野大肆盗掘古墓葬。”
& &&&“第二层以识文物、懂交易的倒卖文物犯罪人员为主要成员。他们有相对固定的下线,组织盗掘古墓或负责收集‘圈外’盗掘古墓葬犯罪人员手中的文物。”
& &&&“第三层是集团首犯宋彦庆、宋彦彬兄弟。他们为第二层人员提供活动经费,疏通文物通道,建立固定的文物倒卖体系,组织倒卖文物犯罪活动。”
& &&&“第四层以广东文物贩子为主要成员,他们与宋氏兄弟形成较为固定的文物‘生意’关系,同时与境外走私犯罪分子联系,进行文物走私,致使大量文物流失海外。”
& &&&日晚,洛阳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发起针对案犯的大规模抓捕行动。随后又在广东、浙江、湖北等省警方配合下,在全国范围内持续追查。当年一年,专案组抓捕涉案犯罪嫌疑人91名,其中重要涉案犯罪嫌疑人43人。
& & 通过到案人员交代及证据固定,专案组掌握了该团伙犯罪案件161起,缴获各类文物565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144件,查冻主要涉案疑犯赃款赃物、房产及有价证券等,价值700余万元。
截至2004年初,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涉案人员27人(另案处理已判决11人),经劳动教养部门批准劳教16人。
& &&&失意的洛阳文物专案警察
& &&&洛阳文物大案办到这个程度,可谓战功赫赫,当时国内许多媒体也对案件进展给予密切关注。然而,异动在此时出现了。
一位曾经关注过该案的河南地方媒体记者回忆,正当他们把视线移向案件纵深进展时,“一夜之间,包括洛阳市公安局局长在内的专案骨干‘翻把’了”。实际情况是,2004年3月前后,河南省纪委突查洛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小金库”。几天之后,支队财务、会计、秘书科科长均被“双规”。4月,支队政工科长张建岳被“双规”。
& &&&秘书科长尤益民当时负责文物一案的全部案卷和材料,张建岳此前任支队大案大队队长,时任文物案的主办侦查员。这些人都属于专案组的骨干力量。刑警支队的“小金库”经查实,其掀起的波澜,似乎仅限于随后展开的一轮人事调整。
& &&&关于“小金库”问题,记者拿到一份来自专案人员一方的说明情况材料,材料说:“实事求是地讲,刑警支队在财务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当时刑警支队每年需要经费250万,但财政拨款每年只有40万元左右。经争取,市局给予支队‘返还罚没款40%’的政策;同时,经市领导和局领导协调,支队和烟草局、电业局联合成立办案中队,每年由两部门各提供50万元的办案经费;和交警部门开展防盗抢业务,每年收入90万元。”
& &&&“以上经费的来源和用途是经市领导协调,市公安局领导同意,刑警支队党委集体研究,并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每年都经审计、财务部门审计。
& &&&受“小金库”问题影响,2004年5月前后,直接管理账目的工作人员,如会计、出纳受到相应处罚、处分。尤益民调出支队,进入巡警支队任职副大队长。张建岳调出市局,调任公安分局副局长。
& &&&将近6月,洛阳市公安局局长张太学突然接到调令,转任河南省人防办副主任(副厅级)。当年年底,洛阳市公安局副局长、刑警支队支队长李小选调出公安系统,进入市委政法委,任副县级调研员。此一轮人事调整之后,文物案再无音讯,并很快淡出公众视线。相反,在洛阳,坊间议论的热点,已由案件本身转移到人事调整的蜚短流长上来。
& && &经证实的一个说法是,张建岳被“双规”时,滞留在洛阳金城宾馆。由于有多年刑侦经验,他在一个中午顺利“出逃”。出来之后,与“拒不接受纪委调查”的李小选汇合,辗转赴京,到公安部等有关部门说明案情,并“汇报”“小金库”的来源及使用情况。
另一则确凿消息是,张太学接到调令十分意外,因听到“人防工作需要他”的传言,他曾专门反问有关组织,“为什么公安工作就不需要我呢?”
& &&&事实上,张太学是一名从基层警察一路干上来的老公安。记者搜集相关报道显示,在他多年的警察生涯中,曾在全国或地方公安系统创出7个第一,其中,他在1999年1月第一个在洛阳提出“打黑除恶”这一名词,成为家喻户晓的“打黑局长”。
& &&&记者在过去的一月中,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包括张太学、李小选在内的一批原文物专案警察。接触过的十余人中,一些人以“听不得文物案”为说辞婉拒采访。一些关键人物甚至表示,经过人事调整,多年来深陷失意情绪中,已经记不起案件细节。
& &&&有关官员违纪的绝密供词
& &&&那么,网帖为什么坚持称专案人员被调离是受到打击报复呢?文物专案和突然调离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 &&&随着采访推进,另一些位居关键位置的原专案人员主动找到记者,撕开这场轰轰烈烈文物案背后另一番不为人知的景象。
& &&&日晚的大抓捕,本来是一次绝密行动。行动之前,全洛阳市只有书记、市长、公安局长等不超过5个人知道。行动指挥机构特意设在市郊邙山一个部队招待所。“行动之前才通知各分县局一、二把手开会,人到齐了还不知道要开啥会。”一位原专案成员在今年9月20日告诉记者,直到当晚正式行动的时候,各人才领到自己的任务,“要抓的是哪一位,人现在哪个地方,都给大家说得清清楚楚。”
& && &然而,行动进行到翌日凌晨,抓捕信息陆续反馈回来后,张太学黯然回家。“他哭了,重要的人都没抓到,有人通风报信。”
当晚,列为抓捕首要对象的宋氏兄弟漏网。约10天后,重新抓捕宋彦庆归案时,专案组通过一系列调查才发现,宋氏兄弟在闻风逃跑时,其同车逃犯何健康竟与局里缉私大队一位领导频繁通话。而在此之前,宋氏兄弟还多次与这位领导一同出境。
& &&&此后,一些案犯在接受审问时,也交代了与该领导的接触认识过程,进一步的举报甚至牵扯到当时河南纪检系统一名重量级官员。记者日前走访了解到,文物案之前,这名缉私队领导和纪检官员过从甚密。
& &&&由于部分专案人员认定他们的突然调离是受到打击报复,且与上述两位官员有直接关系,所以在调离前后,为防止这些线索遭遇意外,他们复制了部分案犯审讯笔录和有关资料。日前,受访者已将这一系列资料向记者出示。资料显示,案犯指宋氏兄弟的文物生意之所以在洛阳扎根多年,正是受到缉私大队这位领导的直接庇护。一些文物犯因为是宋氏兄弟的人,在犯案后往往轻易逃脱打击,而不属于宋氏的文物犯罪团伙,在洛阳根本无法立足。
& &&&关于纪检系统这名官员的检举,则涉及到生活作风、经济问题诸多方面。从案犯叙述细节来看,其与该官员交往甚密,往往事无巨细,交代颇为周详。
原专案人员估计,如果根据案犯交代的这些重要线索继续深挖,洛阳的文物案应该办得更加彻底,却没料到“小金库”被查后,专案人员纷纷被调出市公安局刑侦岗位,从此无权过问关于案件进展的任何情况。
& &&&6年来专案未能继续查办
& &&&“6年来,没有看到案件继续查办下去。曾经锁定的个别疑犯,却堂而皇之走在大街上。”一名原专案人员告诉记者,偶尔看见这些人,心里不是滋味,“觉得自己很冤”。
& &&&这似乎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不过,专案人员也庆幸当初的“小金库”属于历史遗留的普遍问题,“如果个人被查出问题,恐怕现在都被送进监狱去了。”
& && &一部分专案人员讲,自专案组解散以来,他们就无数次向有关纪检、公安部门喊冤,一是要求文物案能够彻查到底,二是对于已经审问出来的官员违纪违法线索要查个结果,给个说法。
据了解,张太学调离后,时任洛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宗良领导起了洛阳市公安局的工作,并在2004年6月正式兼任市公安局局长一职。照理,洛阳文物案的后续调查,就应该由周宗良来主持完成。
& && &现任洛阳市政xie主席的周宗良在今年10月1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接手公安局事务的时候,文物案已经处于事实上的停办状态,专案人员也都解散,“(专案人员)被查‘小金库’,有的被‘双规’,人都跑了、蹿了”。
& &&&周宗良说,他到公安局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个案子的任何情况,到公安局之后,才知道这么一起部督大案。“公安部督办的案子,洛阳没办下去,他们来来回回跑风漏信,所以省公安厅自己办,省厅就协调让我们洛阳市公安局拿70万元。”
& &&&周宗良记忆犹新的是,70万元是第二天就转给省厅的,当时省上的一些特别设备达不到办案要求,要进行安装改造,“最初说要100万,给了70万”。
& && &至此,连同这笔针对文物案设备改造的经费及全部卷宗,都交到河南省公安厅。然而,移交之后,洛阳文物案便泥牛入海。
6年后的今天,这起未了的专案成了有头无尾的积案。潜逃的重要嫌疑人宋彦彬,其被通缉的信息至今仍显示在公安网上。有北京媒体曾披露,宋彦庆在2004年7月被法院以涉嫌倒卖文物和非法拘禁两项罪名判处有期徒刑5年,其在服刑两个月后,即因病保外就医。
& && &今年10月16日,记者前往河南省公安厅采访,未获任何答复。同日,记者前往河南省某单位,试图采访已经从纪检系统调至司法行政系统任重要职务的前述官员时,经与单位宣教处接触并联系其秘书后,说明采访意图,同样未获任何答复。洛阳文物案本应公开的种种信息和真相,竟成迷障。
(本文来源:华商报、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华商网
(76.92 KB)
分享到:&&
纪委高官护黑、河南打黑警察遭遇“违纪门”、部督大案搁浅
尊敬的孟部长、各位副部长:你们好!
公安部直接督办的河南省洛阳市宋彦彬、宋彦庆兄弟特大走私文物涉黑案,由于他们背后保护伞的“纪委因素”,案件遇阻搁浅,参与办案的干警接二连三地遭到他们策划的“违纪门”事件的残酷迫害。
2002年12月,白景富副部长亲自批示,要求河南省公安厅查办洛阳市宋氏兄弟特大走私倒卖文物涉黑犯罪集团案件,并将此案列为公安部督办大案。代号:“02、12、10”。
专案初步查明这个犯罪集团涉及成员200余名,长年以来在河南、陕西、山西等地盗挖国家珍贵文物近千件,全部走私倒卖到广州、香港、澳门等地,从中牟取暴利数千多万元,同时还查明了这个犯罪集团伤害、敲诈、非法拘禁、聚众斗殴、聚众赌博、持枪杀人、私藏枪支、炸药、涉黑涉恶等犯罪事实。
& & 随着侦查工作的深入,案件涉及到了河南省纪委的个别重量级官员。
随后,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河南省纪委突然彻查洛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小金库”问题,但被调查的人员几乎全部是“12.10”专案的领导和骨干成员。
最后的结果是:具体负责“12.10”专案侦破的市局副局长兼刑警支队支队长李小选被脱掉警服,调离公安机关。
在专案侦破中起骨干作用的刑警支队政委王宗文、副支队长王跃卿、政工科长张建岳、大案队长尤一民等人分别受到双规、停职、处分、调离。
被誉为河南打黑英雄“张青天”的洛阳市公安局局长张太学被以“工作需要”为名脱掉警服,调离公安机关。
造成部督12•10案件搁浅、专案成员遭受迫害的原因很明显,就是在这个黑恶犯罪集团的背后有一个势力强大的保护伞:河南省纪委的重量级官员和在中纪委、省纪委长期借调工作的洛阳市公安局原缉私大队大队长曲金华、以及洛阳市孟津县公安局局长宋彦海和他们在纪委高层建立的特殊关系。
宋彦海是宋氏犯罪集团主犯宋彦彬的亲弟弟。曲金华与宋家兄弟是拜吧弟兄,亲如手足。
& &&&如今六年过去了,“12.10”专案作为公安部督办的河南省唯一一起长期未破的部督大案,仍然醒目地显示在公安部刑侦局的网页上。
但从河南省公安厅到洛阳市公安局,没有人敢再过问此案,案卷材料至今仍然尘封在省厅刑警总队无人问津。甚至在08年下半年,有一名广东籍涉案网上逃犯主动投案,也无人敢去接手侦破此案,实在是河南专案侦破史上的一大悲哀!
& &&&宋彦海最近还被提拔为孟津县县长助理兼公安局长,曲金华依然在河南省纪委特殊关系的庇护下“协助中纪委办理大案”春风得意。
& && &河南省公安厅的所有领导都知道:“12、10”专案是河南省唯一一起长期未破的部督大案!但因涉及“纪委因素”。为了“自身安全”, 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组织案件的侦破工作!
& &&&河南省公安厅的所有领导都知道:“12、10”专案组的领导和骨干遭遇了黑恶势力导演的“违纪门”事件迫害!但因惧怕宋氏特大犯罪团伙黑恶势力与政治流氓势力的组合体拳所以,为了“自身安全”,全部都“退避三舍”!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受迫害的民警主持公道!!!
& &&&致使这起部督大案――大部分专案骨干连续遭遇“违纪门”的残酷迫害!
& &&&致使这起部督大案――大部分团伙主要成员至今“逍遥法外”!
& &&&致使这起部督大案――数百件珍贵文物至今无人追缴、流失海外!
& &&&致使古都洛阳、十墓九空;盗挖古墓、贩卖文物之风愈演愈烈、泛滥成灾!!!
多年来,为了百姓的平安,我们面对凶狠的利刃和枪口,没有退缩,挺胸而出,奋勇拼搏,摧毁了一个又一个黑恶势力犯罪团伙。
如今,在侦破部督大案的过程中,却一个个倒在了黑恶势力和政治流氓势力的组合拳下,他们精心策划的一起起“违纪门”事件,使包括两名公安局长在内的十几名基层刑侦部门领导和民警先后落难。
在现行体制下,警盾在抵挡这种组合拳时显得那么脆弱,不堪一击,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一旦遭遇这种组合拳,就如闻惊雷,退避三舍,而暴风骤雨之中就只有我们了。
多年来,我们无数次向包括中央领导在内的各级领导反映情况,但都石沉大海!
媒体、记者、网民的正义力量是我们选择了网络。因为,正是有了他们的正义呐喊――
孙志刚才没有白死!钓鱼事件才没有白钓!开胸事件才没有白开!
期望我们的遭遇能引起社会的关注!
期望我们的遭遇能形成媒体的焦点!
期望我们的遭遇能激励记者的笔锋!
期望我们的遭遇能得到网友的共鸣!
百姓有难找警察,警察有难谁来管???
河南打黑警察被黑打――谁的悲哀???
我们这些“挣扎之剑”在期待、期待、期待着轰鸣的惊雷!!!
附一:我们在”人民网/有话和部委领导说/公安部长孟建柱/”栏目的情况反映链接:
1、请点击:百姓有难找警察 警察有难谁来管
2、请点击:河南基层民警叩问公安厅长秦玉海【转发】
3、请点击:公安部督办的文物大案还要搁浅多久
4、请点击:一名公安厅的民警发表的此案内幕
5、请点击:情况反映1& & & &
6、请点击:情况反映2
7、请点击:古都洛阳十墓九空部督大案搁浅的背后
附二:《新京报》记者刘炳路历时两个多月,对此案在洛阳遇阻搁浅、办案民警遭遇迫害的黑幕进行了深入采访和调查,并在新京报“深度报道”栏目上发表了《公安部继续查办洛阳文物案不会让案件搁浅》和《古都洛阳,十墓九空,部督大案在洛阳长期搁浅的背后》的文章链接。
附三:华商报记者康正深入采访一个多月,日在华商报焦点新闻栏目发表了《专案组突然被拆散公安部督办文物大案搁浅六年》的文章链接。
部督洛阳“02、12、10”专案组部分民警
2009年11月
欢迎评论、转帖、谢谢网友!!!
古都洛阳、十墓九空、部督大案、遇阻搁浅、黑幕重重!!!
社会太乱!
社会太乱!
多年来,我们无数次向包括中央领导在内的各级领导反映情况,但都石沉大海!
在侦破部督大案的过程中,却一个个倒在了黑恶势力和政治流氓势力的组合拳下,他们精心策划的一起起“违纪门”事件,使包括两名公安局长在内的十几名基层刑侦部门领导和民警先后落难。
在现行体制下,警盾在抵挡这种组合拳时显得那么脆弱,不堪一击,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一旦遭遇这种组合拳,就如闻惊雷,退避三舍,
可怕!可怕
O(∩_∩)O谢谢网友支持!!!
神秘缉私队长
12•10专案组在调查中发现,宋彦庆、宋彦彬兄弟与洛阳市刑警支队原缉私大队队长曲某有些蛛丝马迹的联系。
专案组人员讲述了一个细节。曲某办公室里曾陈放着一件价值很高的大型根雕,后来不知去向,而专案组警员抓捕宋彦庆时,在其住处发现了这一根雕。
另据洛阳市刑警支队人士指出,1998年10月,宋彦庆通过孟津县文物贩子黄俊民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广州陈钧圣两件一道釉野马,事发后,黄俊民和陈钧圣两人均被曲某所领导的刑警支队缉私大队(第四大队)作了处理,而获得绝大多数赃款的宋彦庆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理。
第三个引起专案人员怀疑的事实是,曲某和宋彦庆、宋彦彬兄弟曾多次同去香港。
 至2003年,曲某担任洛阳刑警支队缉私大队队长达10年,专门负责打击全市的文物盗卖活动。而宋氏兄弟倒卖文物发家也正是在这个时期。
2003年下半年,“12•10”专案查办过程中,曲某离开洛阳,其本人对同事自称是被借调到省纪委工作。
洛阳市刑警支队有关负责人提供的说法是,洛阳市公安局曾多次通知曲某回单位接受调查,但均被拒绝。日,记者在洛阳豫东大酒店与这位备受争议的原缉私队长见面。
曲某认为,宋氏兄弟案根本就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一个文物案,而关于他本人是保护伞的传言,更是无中生有。
“如果我有一个案子办得不对,存在包庇行为,我的保护伞也当定了,肯定也进去了,可事实证明,我没有问题。”曲某说,专案组曾将他10年来的办案卷宗查了一遍,未曾发现任何问题。
对于那件惹人起疑的根雕,曲某称,那件东西价值不过50元钱左右,是他从宋彦庆那里借来玩玩的,不过一周时间便送回了。他说单凭一块根雕并不能说明什么。
对于黄俊民、陈钧圣案中没有处理宋彦庆一事,曲某表示,案子是他手下的中队处理的,宋彦庆有没有涉案,卷宗中都有很明确的记录。
至于与宋氏兄弟同去香港的问题,曲某解释说,那是应香港某组织邀请,由宋彦庆为一些画家出资,到香港参加研讨会。他本人是以洛阳市政协委员的身份出席研讨会,但费用是自己负担的,与宋家两兄弟都是“各走各的”。
另据“12•10”专案组调查,1999年4月,湖北省钟祥市“娘娘坟”被毁,52件珍贵文物被盗,洛阳文物贩子蔡武堂涉嫌倒卖了其中46件。
2003年春天,洛阳警方对蔡武堂进行抓捕时,发现曲某和蔡在洛阳市牡丹大酒店同住一室,当时蔡武堂逃脱。
 曲某对记者否认曾与蔡武堂同住一室,但他表示,蔡武堂和宋氏兄弟中的老大宋彦彬都是他的线人。
 曲某说,在他担任缉私大队队长时,曾在整个洛阳文物黑市广布耳目,由此才能掌握诸多线索进行破案。他解释说,这些线人必然是从事文物买卖又不构成犯罪,这样既能提供信息又避免自己陷得太深。
 不均衡的打击力
但至少从案件判决的情况看,已很难用“从事文物买卖又不构成犯罪”来概括宋彦庆、宋彦彬兄弟的行为。宋彦彬既已逃亡,宋彦庆被焦作市人民检察院指控的7起倒卖文物罪行,随后在法院判决中均被认定。
 对于宋彦庆5年半的量刑,焦作市检察院公诉科一位人士认为“距离当初想象的判决结果相差很大”,而作为查案方的洛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人员则直言判决太轻。根据我国刑法有关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盗墓的量刑则重得多,为三年以上直至死刑。而对于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量刑为5年以上有期徒刑,上不封顶。比照洛阳上述文物案相关判决,盗墓农民与文物贩子的刑罚和非法获利并不对称。
 农民张利杰等三人将盗得的黄白釉骆驼等十多件文物卖给海干民,得款5万三人平分;而海干民一转手即独自获利5.8万元。同时,海干民还从多起盗墓行动中收购地下文物并获利。
对比判决结果,张利杰获刑四年,罚金一万元;海干民获刑三年,罚金四万元。张利杰家属就此认为其量刑过重。
宋彦庆仅北魏石棺一单已非法获利51万元,其余各宗认定倒卖文物罪行,获利均在数万、数十万元不等。而其量刑为五年半(含非法拘禁罪并罚一年),罚金10万元。
小金库问题
2004年12月,“12•10”专案组一位负责人与记者交流案情时表示,要达到公安部要求,查清洛阳经广东直通境外的文物盗掘、倒卖网络,难度一在线索,二在经费。
2004年春,河南省有关部门进驻洛阳查处洛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小金库问题。
对于这笔账外资金,洛阳市公安局副局长兼刑警支队支队长李小选解释说,刑警支队曾长期存在办案经费缺口,后经市政府有关领导同意,刑警支队先后成立烟草中队、电力中队,配合烟草和电力部门打击相关领域违法行为,为此,烟草、电力部门每年直接向刑警支队各划拨50万元酬劳,同时再加上缉私罚没品的返还等。
李小选认为,刑警支队的这笔账外资金问题是体制遗留问题,“关键是这些钱并没有被个人侵吞,而是全部用于办案。”
“巧合的是”,李小选说,因小金库问题被有关部门调查的刑警支队人员近10人,均为12•10专案组成员。而另一位接受调查的专案组警员则透露,有关人员找其谈话时,曾问及“12•10”专案的进展情况。记者曾就相关细节向河南省有关部门求证,但采访被婉拒。一个事实是,正由于小金库问题被查人员的“巧合”,“12•10”专案组的进一步调查自2004年4月起陷于停滞。专责查办案件的洛阳市公安局原局长张太学已调任河南省人防办副主任。8月初,张太学在电话中对记者说,不想再提及宋氏团伙倒卖文物案。
 日,洛阳市公安局副局长兼刑警支队支队长李小选对记者说,在现行文物体制下,一些文物贩子通过非法文物盗卖链条获得暴利,这种巨大的利益已使他们有可能疏通关节,为案件查处制造难以想象的障碍。
宋彦庆倒卖文物七宗罪
●1997年7月,宋彦庆、何建康伙同毛韵生等以24万元从董红杰处购买其所盗挖一北魏石棺板,后卖出致文物流失。
●1997年8月,宋彦庆、何建康伙同毛韵生以20万元购买当地村民李建军等人所盗挖两块北魏石棺板(三级文物),后卖出致石棺板流失。
●1998年冬,宋彦庆、陈兵伙同马好强从伊川县张见伟处以24万元购买两件三彩马,后以60万元的价格卖出致文物流失。
●1999年秋,宋彦庆指使何建康、陈兵以4万元的价格从马俊卿等人处购买三件三彩俑,后何、陈两人将文物交给宋彦庆,此三件文物至今未追回。
●2001年8月,宋彦庆、郝建立从海干民处以5.5万元的价格购买了四件三彩骑马俑(三级文物),宋将其中两件以5.5万元倒卖给洛阳中原置业公司董事长宋宏洲,案发后,文物已被追回。
●2001年,宋彦庆分别以8000元和1.5万元的价格两次倒卖给宋宏洲三件白釉高足盘(三级文物)和一件三彩驼(二级文物)。
●2002年秋,宋彦庆将两套三彩杯盘、两件白釉瓷碗等共计8件三级文物以3万元价格顶账倒卖给宋宏洲,案发后,上述文物均已追回。
“百度”一下“文物倒卖”,相关网页多达44600篇。洛阳一起部督倒卖文物大案搁浅,显示现行文物体制下,警方打击文物倒卖之艰难。(刘炳路)
来源:《新京报》
纪委做得对
JC更不能执法犯法
天下有多黑 世界有多暗
百姓有难找警察 警察有难谁来管
填写显示名:
4到16个字符:中文,英文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安部打黑除四害微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