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一个电脑倒计时声音特效软件,时间到要会发出声音的,只有30S时也要有提示

【特别企划】五台APS-C DC 的终极之战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上周发表的,一定让各位有夏日来临的感觉了吧!事隔一个礼拜,小编也要向各位迫不及待的推出特别企划─APS-C DC集评。
什么是APS-C DC?
使用APS-C片幅(25.1 x 16.7mm)的感光元件的不可换镜头数码相机。这类的相机的感光元件跟中、低阶的数码单眼相机尺寸相同,它们通常都有优异的画质表现,一点也不输数码单眼,但是比微单眼还要轻便的外型让它们正逐渐受到市场喜爱,今年相继推出的Fujifilm X100s、Nikon Coolpix A与Ricoh GR就是APS-C DC的范畴。
而这个“APS-C DC”是我们自创的名词。前一阵子我看到有部分网友对于“微单眼”这个名词很感冒,觉得其他媒体在不完全了解“Mirrorless(无反光镜可交换镜头相机)”的意义前就自创了“微单眼”这个令人容易混淆的名称。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又再次出现,我们决定为这个新兴的系统想个直接而简单的名字,来取代目前念起来拗口而且根本未经统一的:“大片幅不可交换镜头数码相机”,我们称这类型的相机为“APS-C DC”,ASP-C是指它的片幅,DC就是我们对于常见的那种小相机的称呼,直接把它的两大特色来当作类型的名称,以此类推,若是像Sony的RX1的全片幅不可换镜头数码相机,就可直接称之为“全幅DC”或“Full Frame DC”,如果是像Sony RX100,就称为“1 inch DC”吧!关于名称的讨论各位可以在文章的讨论中一起提出来,毕竟Mobile01也是很大的网络媒体,你我发的文章都是一种新闻,如果不想要APS-C DC被“执行长”或其他购物台明星取个奇怪的名称,那我们就让真正了解相机的各位网友来决定吧~但是这篇为了方便,我就以APS-C DC来称呼这些相机,各位若觉得有不妥,就在下方的讨论串留下你的想法囉!
本次参赛的APS-C DC有五款,分别是: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底片的霸主在2012年推出X-Pro1后,正式宣告富士要积极开展数码相机事业的决心,除了原本的小相机FinePix系列,高阶的数码相机切成可换镜头的X-Pro、X-E系列、低阶的X10系列,还有就是APS-C DC的不可换镜头产品线。2013年春季最新推出的X100s具备了1630万划素Trans CMOS感光元件,35等效定焦镜头,无低通滤镜的设计可以让画面更加锐利,光圈也是本次集评中最大的f/2,快门速度最短1/4000s,ISO可达25600。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近几年Leica似乎有急起直追的趋势,新机不断地推出,M9、M9-P、Monochrome、New M等全幅机一台一台登场,行销方式也开始搞Rumor的那一套,先在官网放个消息,过一阵子之后再隆重宣布新产品。Leica X2是继X1之后第一款不可换镜头的APS-C片幅数码相机,而X1的出现早已是2010年的事,虽然莱卡在数码时代起步得晚,但对于APS-C DC这块市场的敏感度也不差。Leica X2具备1620万CMOS感光元件,36mm等效焦段,最大光圈f/2.8,快门速度范围自1/2000s至30s,ISO最高为12800。而Leica X2也是这几台相机中唯一维持有低通滤镜设计的相机,相对的锐利度也将会受到挑战。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操作、体积、画质无须妥协的Coolpix A在上市前保密到家,一直到今年3/5发表的当天才让全世界知道Nikon也要朝向APS-C DC迈进,以极相似于自家DSLR的操作手感,还有能够打败同焦段14-24mm变焦镜皇的画质,优异的表现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而今年3/5发表的Coolpix A在发表会上宣称Coolpix A是全世界最小的APS-C DC,没想到这个“世界最轻巧”的皇冠只戴了44天,4/17这个皇冠就被Ricoh GR拿走了。两台相机不论是在规格与推出时间上都有点瑜亮情节的较劲意味在里面。Coolpix A具备1620万CMOS感光元件,等效28mm镜头,最大光圈f/2.8,快门范围自1/2000s到30s,也是无低通滤镜的设计,感光度可达25600。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5月在日本发表的GR是本次集评中最新的产品,几年前本以为GRD IV是款末代产品,没想到2012年底Ricoh就宣布明年将会有全新的产品出现,那时候根本还没有意识到理光会放一片APS-C感光元件给GRDIV的下一代,一直到Nikon在3/5发表Coolpix A的那天,我们心里大概就有个底了,根本可以一口咬定GR也是放了片APS-C感光元件进去,焦段依旧,但光圈大小就不得而知,没想到与居然预期完全相同!但小编在撰写Coolpix A的评测文时那表现让我很担心GR结果会如何,因为这两台相机在规格上几乎完全相同,Coolpix A与Ricoh GR的比较肯定是本次集评中最大的亮点。简易规格部分,GR有1620万划素CMOS,无搭载低通滤镜,等效28mm,最大光圈亦为f/2.8,快门范围是本次集评中所有相机里最广的1/4000s至300s,感光度最高可达ISO25600。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你没看错!这次的集评是真的把市面上所有正在销售的最新款APS-C DC全部找来了,即便是大家比较陌生的Sigma也在其中。因为小编自己被DP1M的画质吓过,有如此令人惊异的画质表现,小编必定要让大家看看与目前其他的主流大厂差异如何,一方面抱着大PK的心情,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这中间的差异到底是多少。DP1M会有许多忠实的粉丝其来有自,最大的原因是它的Foveon X3感光元件,排列方式与目前市面上其他厂商的“马赛克”排列方式完全不同,它是RGB三种颜色个别分层的感应器,虽然相片的分辨率是1460万划素,但总划素其实是4600万才对。也是因为这个排列方式让DP Merrill系列拥有远远超越同级相机的画质。不是小编要说洩气话,只是早在有做集评的想法之时,我就知道DP1M表现出来的锐利度肯定会把其他家打着玩的,因为这是完全跳脱既有思维的产品。幸好一台相机的好坏并不是只有画质而已,感光度、色彩的调教也是非常之重点。另外,Sigma是第一家做出APS-C DC的相机厂,该机就是DP1。DP1M使用三层各1460万划素的Foveon X3感光元件,等效28mm最大光圈f/2.8的镜头,快门最短为1/2000s秒,最高感光度达到ISO6400。
我必须说,它们每一台都是好相机,而且每一台都是厂商数年研发的心血结晶,而每一间厂商都是现在或者是过去相机市场上的一方之霸,Fujifilm是底片巨人、Leica是相机最高的工艺标准、Nikon是数码化时代的强者、Ricoh的GR系列是街拍首选、Sigma则是靠着Foveon X3技术展现超优异的画质。每一台相机、每一个厂牌不是历史悠久,就是握有关键技术,而且它们都有非常多的忠实支持者,本次集评目的是针对一些常见的部分来做比较,我尽可能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测试的标准统一,用最接近日常生活的拍摄方式来让各位检视各台相机的表现,期盼各位若是对APS-C DC有兴趣的话,可以用这篇文章来做为参考之一。
Fujifilm X100sLeica X2Nikon Coolpix A Ricoh GRSigma DP1 Merrill感光元件划素1630万CMOS1620万CMOS1620万CMOS1620万CMOS4600万X3 Foevon低通滤镜无有无无无快门范围1/4000-30s1/2000-30s1/2000-30s1/s1/2000-30s等效焦距35mm36mm28mm28mm28mm光圈范围f/2-f/16f/2.8-f/16f/2.8-f/22f/2.8-f/16f/2.8-f/16最近对焦距离10cm30cm10cm10cm28cm连拍速度6fps5fps4fps4fps4fps感光度100-25600100-12500100-25600100-25600100-6400萤幕规格2.8吋46万点2.7吋23万点3吋92万点3吋123万点3吋92万点录影规格无640x480电池电力330张450张230张290张97张体积126.5x74.4x53.9124x69x52mm111x64.3x40.5mm117x61x35mm121.5x66.7x64.3mm重量445g345g299g245g360g
本次PK的五台相机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它们全部都是定焦镜,但等效焦距有35mm与28mm两种(我将Leica X2的36mm视之为35mm,本文亦将如此称呼。)但在其他规格上有所不同。Sigma DP1M的划素虽然是写4600万,那是因为4600万是RGB三层感光元件划素相加的缘故,其实分辨率是4704 x 3136,大约是1475万划素左右,这是感光元件构成有结构与标示上之差异造成。
比较突出的部分例如Ricoh GR的快门速度可长达300秒,Nikon Coolpix A最小光圈可达到f/22、Fujifilm X100s连拍速度是五台最快的每秒6张,Sigma DP1M一颗电池的可拍电量则是最低的97张。它们都各有好处与坏处,在规格表上不一定看的出来,即便本次的评测应该已经算是详细的,但其他如操作手感、组装质感等等,都是非要拿在手上操作才能明白的重点,也请各位在选择这些相机时,也请务必到店里去摸看看实机,以免因为一些小小的原因而没有买到自己理想中的相机。
[测试原则]
1. 相机的白平衡、色彩、锐利度、对比度等等设定,尽一切可能为默认。其他特殊功能例如可增加动态范围或者加亮画面暗部的功能设定为关闭。但Fujifilm的动态范围设定则为自动,因为那是X-Trans CMOS特别支援的功能,个人认为应予自由发挥。
2. 以RAW档拍摄,并且使用原厂建议的软件转为最高品质的JPEG,并且不在软件中做任何数码修正。
3. 拍摄时尽可能的使用M模式,固定光圈、快门与感光度,若拍摄人像则使用光圈先决A模式,但感光度为固定。
4. 拍摄人像时不使用脚架,构图尽可能的相同,所以使用不同焦段的机身就需要前后移动来调整构图。
5. 若拍人以外的景尽可能使用脚架,但脚架不会移动,所以构图上会有差异。
6. 裁切图片全部皆是原图原尺寸裁切,不缩放。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各台相机的握持示范。本篇文章中的介绍顺序依照厂牌字母排列,由上至下,由左至右分别是:
Fujifilm X100s
Nikon Coolpix A
Sigma DP1 Merrill
文章里面我会直接称呼它们为X100s、X2、Coolpix A、GR以及DP1M,若是对这几台相机还不熟的话,先把它们的名字记好囉~
而本篇文章的的架构分为三大章、二十三个部分:
■人像表现
 ■Part1 10:30 带着好心情出发去玩囉!
 ■Part2 11:00 帮我跟秋千拍张照吧
 ■Part3 11:30 太阳好大,别担心!
 ■Part4 12:00 正中午的顶光人像
 ■Part5 13:20 今天的午餐是冰淇淋松饼
 ■Part6 14:30 一起到附近散步吧
 ■Part7 15:05 为我拍几张全身的纪念照好吗?
■对焦与操作
 ■Part8 开机速度
 ■Part9 近拍对焦速度
 ■Part10 连拍与储存速度
■画质表现
 ■Part11 锐利度1
 ■Part12 锐利度2
 ■Part13 锐利度3
 ■Part14 散景-30公分
 ■Part15 散景-60公分
 ■Part16 散景-光点
 ■Part17 最近对焦距离
 ■Part18 星芒、鬼影、Red Dot Flare
 ■Part19 耀光、紫边
 ■Part20 摩尔纹与伪色
 ■Part21 高感光度1
 ■Part22 高感光度2
 ■Part23 低感光度
人像的部分这次请到模特儿Mia Chen来为我们做示范。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气质可爱的Mia是第一次为参加01企划的集评,因为她的笑容亲切而且具有某种特别的亲和力,所以这次就请她来为我们做人像的示范。其实这篇文章早在6月初就该出现了,只不过那阵子频频下雨,一直没有办法好好地跟Mia约个好天气拍照,这次终于等到一个绝佳的天气,可以让我们来好好的检视这几台优秀的APS-C DC的画质。也因为Mia的皮肤本来就不错,我也请Mia画了淡妆,带几件轻便、性感与俏皮可爱的服装,模拟大家出游时可能的装扮。
前面说了这么多,准备好了吗?Let's GO!
■■■Part1 10:30 带着好心情出发去玩囉!
早上十点半抵达拍摄地点,跟Mia打过招呼,大家彬彬有礼的自我介绍后,拿出相机就开始拍照了。此时天空还是有一大片乌云盖住,看起来有一些灰灰的,不过正好让那片乌云成为我最大的柔光罩,光线看起来会比阳光直射来的柔和,即便如此我还是请Robert替我在左方打光,藉以消除Mia脸部残余的阴影。
这组相片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1. 亮度差异。所有相机的测光系统都设定为全区测光,但是每台相机定义“全区”的范围都不同,其中的配的比重也不一样,我让Mia站画面的比例尽可能的接近一致,可以让各位看看各台相机对于测光衡量的差异。
2. 肤色表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f/5.6 1/250s
由于天空多云,属阴天,所以这也考验著相机在处理白平衡上的能力,相机的自动白平衡若不够聪明,会很容易在阴天拍出过蓝的画面。X100s的表现还算不错,有忠实还原Mia白皙的肤色。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100 f/5.6 1/250s
相对于X100s,Leica X2拍起来就有一些过红,而且亮度也有修过曝,若拍摄时可以降一些曝光补偿,就可以较为接近现场的亮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100 f/5.6 1/250s
如果说X100s算忠实还原肤色的话,Coolpix A就像是有加点料进去,让Mia的肤色呈现更为讨喜,不只是白而已,还白里透红(好像广告台词),这种人像色调就是Nikon近年来所逐渐发展的粉色系,各位也可以在后面的人像照片中看得出来。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100 f/5.6 1/250s
GR的发色就较为平淡一些,身体的色彩也没有像Nikon的粉嫩,比起X100s也来的蓝一点点。另外这张照片构图比较低,你可以看背景的天空是灰色,而前一张Coolpix A的天空是灰中带蓝色的。小编拍摄的步调比较快,而且也是为了固定天气的变化因素,所以尽可能地拍完就马上换下一台相机,Coolpix A与GR交换的前后不到一分钟,所以理论上天空的状况应该是大致相同的,但是两者在色彩的表现上却有着不小的差异。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100 f/5.6 1/400s
拍到DP1M时,太阳公公就露脸,而且云也一去不复返,接下来都是出太阳的好天气。DP1M呈现出来的肤色在这里就比较黄一些,但我想是曝光不足的缘故所导致,所有相机都是A模式,刚好都是1/250s,但就只有DP1M是1/400s,可能是太阳出现而影响测光的关系所导致。
■■■Part2 11:00 帮我跟秋千拍张照吧
这个地方要看的是低角度下的人像表现,我请Mia坐在秋千上,以俯角拍摄,曝光模式为光圈先决,而光圈皆维持在f/4,曝光补偿维持在+0.7EV。头顶上虽然是大太阳,但是我们被一棵大树挡着,也因为树的高度够高,所以阳光可以很均匀地从四面八方反射到Mia的身上,我请Robert替我手持反光板在我的右后方补光。
这组照片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1. 在相同曝光模式、光圈、曝光补偿,相似的构图下,各台相机亮度的差异。
2. 肤色与草地色彩的表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f/4 1/280s +0.7EV
X100s所呈现出来的肤色在这张相片里很匀称,虽不是非常讨喜的色彩但相当耐看,背景的草地也满自然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100 f/4 1/250s +0.7EV
一样是加0.7EV,X2与X100s的快门速度也相似,唯独X100s的ISO是200,而X2的ISO是100,可是X2的亮度却比X100s来的亮很多。画面整体也是偏黄色。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100 f/4 1/250s +0.7EV
Nikon的肤色就较为讨喜一些,白平衡也校正得自然。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100 f/4 1/125s +0.7EV
GRD系列在传统上系列一向走朴实风格,但在这组照片中的颜色与Coolpix A极为相似,不过Coolpix A的肤色看起来依然粉嫩一些些,例如脸颊的部分就可以看得出差异。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100 f/4 1/160s +0.7EV
刚刚看起来还有太阳的啊?为什么突然变阴天了?事实上,天气是一模一样好的,只是DP1M在白平衡上修正过了头,整张照片已经蓝得彻底,看起来完全没有晴天该有的样子。
■■■Part3 11:30 太阳好大,别担心!
闪光灯对于人像摄影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但对于一般想要轻松使用的人来说可能就会对闪灯有些畏惧,因为不正确的使用闪灯可能会造成反效果。小型DC上头的闪光灯主要是作为补光使用,对于在逆光或者是夜间人像的补光时特别有用,这次拍摄的时间是正中午,太阳从头顶直射那种硬到不行的光线,如果不打闪光灯的话脸部上就会有头发、眼睫毛、鼻子等等留下来的阴影,脸上的亮度会很不均匀,这时候使用闪光灯可以让脸部吃到闪光灯的光线,比起单使用头顶的太阳光会来的均匀许多。
由于头顶太阳光线过强的缘故,距离Mia约2公尺拍摄,我发现若使用一般的自动闪光出力会发现有打跟没打光差不多。所以我将每台相机都将闪光灯的出力调至最强,让各位看看各台相机在闪光灯出力上的差异。另外这组照片为了凸显闪光灯效果,所以没有在旁边使用反光板来替Mia补光。
这组相片需要注意的地方?
1. 闪光灯在Mia的身上是否留下不自然的亮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5.6 1/550s +0.7EV flash+0.7EV
我们最常担心的就是闪光灯直打会在身上留下反光,特别是流汗、脸部油光特别容易被照出来,上图X100s将Mia胸前至脖子上的防晒乳照得清清楚楚,其实并不好看。可能再降一些些闪光灯的曝光补偿会好一些,或者使用柔光板应该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100 f/5.6 1/500s +0.7s flash+1.7EV
呃...小编请问你有在旁边偷打棚灯吗?没~有~喔~Leica X2内建的闪光灯表现非常自然,身上没有特别的亮处,整张照片看起来亮度相当均匀,而且色彩的表现也相当不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100 /5.6 1/400+0.3EV +1.0EV
Coolpix A的闪灯出力表现也不俗,但稍微可以看到脸上依然有一点点的亮部线条出现,其实表现已经相当不错。Coolpix A的色彩最能呈现当时热烘烘的中午,但我还是比较喜欢Leica X2的表现多一点。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100 f/5.6 1/250s +0.7EV flash+2.0EV
拍摄时的天空阳光时常被几片乌云遮住,所以色温看起来会稍微有些变化。GR闪光灯出力也还算自然,但如果放大的话也看得到闪光灯在脸部上所产生的反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100 f/5.6 1/200s +0.7EV
DP1M没有内建闪光灯,拍摄起来脸部就稍微暗沉了些。
■■■Part4 12:00 正中午的顶光人像
我请Mia坐在道具的伟士牌上,让我使用最大光圈f/2.8来拍照,相机使用A模式,不加曝光补偿,各位可以看看在相似的画面下,各种相机的曝光差异会到什么程度。拍摄距离Mia约1公尺,我的左方有一片反光板负责将太阳光反射到Mia身上。
这组照片需要注意的地方?
1. 各台相机对于曝光的差异。
2. 人像肤色的表现你比较喜欢哪台?
3. 相机对于Mia服装色彩的诠释差异。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f/2.8 1/950s
富士在这张相片的亮度均匀,但若以小编自己的习惯,我会再加个0.3EV上去,让Mia看起来更显眼一些。在肤色的表现上X100s较为忠实,不偏红也不偏粉,是很耐看的颜色。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100 f/2.8 1/640s
相信你一定从前面到现在就看得出来,Leica X2拍起来就是会比较亮,其实不仅人像如此,本篇文章下半部景物照片亦如此,即便是完全相同的曝光值也一样,应该是Leica故意这么做的。过去我们常说Fujifilm的色彩调教很棒,但Leica其实也不遑多让,Mia拍起来让人感觉很亮丽,会让人想多看几眼的感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100 f/2.8 1/800s
Nikon自D7000开始,人像肤色就比较偏“粉”一些,Coolpix A上也可以看见这样的色彩调性。另外也请注意Mia的衣服色彩,原本衣服比较像是嫣红色,Coolpix A把它拍得像粉红色。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100 f/2.8 1/640s
GR在这组相片的色彩与X100s相似,不过照片整体看起来是GR稍微亮了一些,可能是因为拍摄位置不完全相同所导致。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100 f/2.8 1/1250s
阿...Sigma你怎么了阿...在完全相同的光线与打光之下DP1M的表现差异居然会这么多。
■■■Part5 13:20 今天的午餐是冰淇淋松饼
午餐时间到了,食物搭配人像拍摄是一定要的,我们想要试着在室内拍摄,但一直找不到一个漂亮的室内场景来拍摄,所以就使用这个树荫更多、更广的室外场景来当室内拍。这里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反光板在旁补光,完全使用现场光拍摄,虽然不太像真的室内景啦...
这组照片需要注意的地方?
1. 人像肤色的呈现。
2. 白平衡表现
3. 背景虚化程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f/2.8 1/125s +0.7EV
X100s的色调我觉得在这组相片中表现得最好,曝光均匀而且肤色讨喜,不会因为画面比较阴暗而偏黄、或因为太阳穿透树叶而偏绿,事实上现场的光线看起来根本没这么漂亮,是X100s自动把它修正成这样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100 f/2.8 1/160s +0.7EV
请不要因为Mia的表情影响你对相片的判断!!回神!回神!
在树荫下Leica的表现较为适中,与X100s的差异就见仁见智了。这张相片的快门速度比X100s还要再慢1/3级快门,我想如果再加亮一些差距应该可以达到更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100 f/2.8 1/125s
换个稍微缺乏阳光的景,Nikon就回复了它的特色-黄。近年来Nikon已经努力的在改善了,但相对于前两台来说肤色还是会再黄一些,但不会让人觉得有种得了黄疸的感觉,一样是健康的肤色,但也因为如此,背景穿透树叶的光线也很有下午一点的炽热感。另外请注意对比度的表现,Coolpix A的对比度比其他相机来的强,Mia的左眼角、耳后的头发、背景树干与树叶的暗处看起来都黑得比较彻底。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100 f/2.8 1/90s +0.3EV
完全相同的场景中,GR在这里看起来就相对偏蓝,没有前面几台相机那么讨喜。不过跟各位说明一下,我觉得GR的肤色在这里才是最接近肉眼所见,因为头顶的太阳穿过绿色的树叶后,打到身上的就是偏冷与偏绿的色调,基本上肤色就不会太好看,与其说GR偏蓝,不如说它忠实还原现场的颜色,但背景的话就还要再黄一些才接近眼睛所见。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100 f/2.8 1/100s +0.7EV
DP1M在这里展现粉红的肤色,看起来跟前面四台的色彩大相迳庭,而背景的白平衡全错了,若可以的话,在后制时调整一下色温应该就可以获得不错的色彩。
■■■Part6 14:30 一起到附近散步吧
吃完午餐与Mia到附近走走逛逛吧~拍摄场景换到一个地中海式小走廊,Mia的头顶有一个能够挡住太阳的屋簷,其他阳光照在我右手边的地上,单单使用现场光的话Mia脸部的光线会不够,甚至比白墙来的暗,所以我请车版编辑Robert替我在右手边打光,使用银色反光板反射一些阳光到Mia的上半身。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f/5.6 1/180s +1EV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100 f/5.6 1/160s +0.7EV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100 f/5.6 1/125s +0.3EV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100 f/5.6 1/80s +0.3EV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100 f/5.6 1/125s +0.7EV
这次最后一组半身人像的照片了,我想各位看缩图一定会觉得DP1M拍的Mia脸部总是看起来“脏脏的”,其实这是Sigma所强调的优点─强大的解析力,只是在拍摄美少女这样的主题时反而会变成缺点了,请你点开Sigma的大图来看,你会发现Mia脸上的任何微小的缺陷都会一览无遗,DP1M的解析力好到一般我们要靠模特儿很近才看的见的东西,它在稍远的地方就能够把这些细节都记录下来,当然其他相机也有纪录下这些细微的缺陷,但就是不会这么的清楚。对于拍摄景物来说DP1M的这个优点实在无人能敌,但美女们不会希望你把她们脸上的所有缺点尽情展现就是了。DP1M的这组色彩也不错,是数台相机之中唯一有拍出白里透红感觉的相机,交给我后制的话,我会先拼命的抹掉两颊跟额头那些被过度强调的毛细孔与脸部纹理...
■■■Part7 15:05 为我拍几张全身的纪念照好吗?
来到人像的最后一组相片,拍摄时间接近下午三点,太阳光比较斜射一些了。我们到这个景点最有名的场景拍摄,我想应该有一些版友们的婚纱照是在这里拍的对吧?这是完全透光的尖拱形的玻璃教堂,我请Mia站在影子下避免直接照到阳光,然后使用反光板反射部分光线到Mia身上。我躺在地上拍摄。这种上下左右都白且亮的地方,曝光补偿都至少要加0.7到1.7EV,不然像机会判定这个地方过亮,而让我们的主角Mia身上的亮度不足。老实说在这种光线下拍照,要把相片拍的难看实在是很困难的事情,我想就算是拿一支iPhone来拍摄,只要测光正确就绝对不会太差。
这组相片需要注意的地方:
1. 肤色表现
2. 白平衡表现
3. 自己有没有对着萤幕傻笑?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f/5.6 1/400s +1.7EV
Fujifilm的白平衡看起来有些偏蓝色,背景应该是洒满阳光的绿叶,现在看起来却像是阴天。不过Mia的身上依然看得出有太阳的感觉,肤色表现依然优秀。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100 f/5.6 1/320s +1EV
X2的表现有些偏橘黄,比对一下背景的树叶就可以发现是白平衡的差异,X100s的树叶就是很纯的绿色,X2的树叶稍微黄了一些。Mia的肤色相对来说也有些橘黄,不过并不会让人感到不适合。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100 f/3.5 1/500s
在相似的构图下,可以稍微利用一下28mm广角镜头的变形,把模特儿的腿放在画面四周,就可以创造腿很长的感觉,虽然效果没有24mm或18mm的广角镜来的明显,但多多少少也有一些拉长的效果。Nikon的色彩善用了偏向粉色的色彩,颜色变得非常讨喜,Coolpix A色调在这里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传统的Nikon阿~
另外,这张相片我调整错误,光圈变成了f/3.5,但快门时间也有相对变短就是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100 f/5.6 1/250s +1EV
看了这么多组照片,大家心底应该明白GR不是走讨喜路线的吧,GRD、GXR系列的老玩家都明白这点,GR的色彩应该算是忠实呈现,如果要粉嫩粉嫩的肤质还需要再做调整才行。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100 f/5.6 1/250s +1.3EV
各位有没有发现这张相片的红色特别明显,背景的玫瑰比前面四台相机抢眼许多,Mia的皮肤也稍微红润一些,我想DP1M的颜色如果可以再放胆地加一些曝光补偿,就可以有白里透红的美妙肤色。
[人像篇小结]
X100s的人像表现最为稳定,每一个场景都能获得不错的感觉,至少不会有太过严重的色偏,或者是出现奇怪的肤色;而Leica 在完全室外的情况下,肤色会偏黄,但也不是像得黄疸那种黄,但若头上有点阴影,例如树叶挡住头顶上的光线,则Leica X2在人像的发色会非常优秀。
Nikon Coolpix A在适当的光线下会充分发挥它的粉色,让模特儿的皮肤白里透红,这样的色彩相当美丽,但有时候这样的粉色也不一定好看;Ricoh GR则是倾向忠实呈现的发色,不是以讨喜的人像肤色为主。DP1M的人像色彩则比较不稳定,有时会偏黄或偏蓝,但模特儿脸部上的所有细节都一览无遗。
对焦与操作
■■■Part8 开机速度
本次介绍的相机如Leica X2、Nikon Coolpix A、Ricoh GR的沉筒式伸缩镜头,开机时会将镜头伸出,而关机时可保有小体积的优势;另外的两台相机:Fujifilm X100s与Sigma DP1M,都是一颗镜头露在外面,所以机身体积相对来说也较大。这会影响到人的购买决策吗?当然会,沉筒式镜头的优势就是小,这样才可以把相机放到口袋或包包的内里,X100s与DP1M的镜头突出就比较难随意地放在包包里面。
若是以开机速度来说,三台沉筒式相机的开机速度当然比不过另外两台,因为它们开启光圈叶片就已经算开机了,而沉筒式的镜头在伸缩时也需要花时间。小编只知道GR的开机速度为0.5秒,看起来是跟其他沉筒式镜头的相机差不多。
■■■Part9 近拍对焦速度
这则影片要来看看五台相机对焦的速度。我发现在对焦距离不够近时,其实大家的对焦速度都不会差太多,但是把距离一拉近,开启小花模式之后,差异就会相对明显了。画面中我对着桌上的三个玩偶对焦,玩偶间分别距离30公分。我会在这三个玩偶中不断来回对焦。
将影片看过一轮之后,可以感受到对焦速度的差异吗?从影片来看,Coolpix A的对焦速度最慢,对焦时有种悠闲的感觉,相较之下GR的对焦速度就相对快很多,虽然X100s也不怎么快就是了。这三台也是所有相机中有小花模式的,它们的最近对焦距离都是10公分,一般说来对焦距离越近,相机就要花越多时间去检查对焦位置,在大家同样都是10公分的对焦距离之下,但Coolpix A的对焦速度真的需要再加油。
■■■Part10 连拍与储存速度
这则影片皆是以同一张记忆卡(Sandisk 16GB UHS-I 45MB/S)拍摄RAW档。然而我不是要测一张照片需要花多久的时间去存盘,而是要测你大概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用连拍把相片的缓冲区拍完,并且等到相片完全储存。这个速度在使用连拍时特别重要,因为储存速度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拍摄进度。X100s大约要18秒能够将8张RAW档储存完毕;而Leica X2储存8张的RAW档要14秒,Coolpix A拍摄16张RAW档到储存完毕只需要10秒的时间:GR连拍4张花了5秒;DP1M连拍7张则花了44秒才储存完毕。换算一下,其中以Coolpix A的每张储存0.6秒最快,而DP1M最慢,平均每张RAW档的时间要耗费6.3秒才能完成。
小编过去在集评的文章里,不论是“”,或者是“”,若是遇到比较需要裁切来看才会清楚的部分,我会直接将裁切后的画面贴在文章里面,让各位可以不需要点开大图就能够直接看出差异。但这次比较的每台相机都是佼佼者,我觉得不另开视窗来看、只使用01站内的编辑区宽度实在不够清楚,而且依照我个人的经验,过去过于长条型的画面对于阅读感受来说会有些杂乱,所以我在特定的主题里就做了1920 x 1080的裁切比较画面,每台相机的画面分别裁切成长条型,一台相机可以使用384 x 1080或者是1920 x 210的画面,比起过去都使用640 x 200或200 x 200来的清楚许多。而且1920 x 1080可以确保各位可以不需要移动鼠标就可以一次看到所有裁切画面。希望各位能够接受我这样的比较方式,若觉得有更好的方法,也请在讨论区中提出。
另外,从这里开始的测试就大多数是使用脚架了,所以各位可以看到35mm与28mm焦段的画面会有明显的不同,而裁切后更是会有大小的差异。我在裁切的图中并不做缩图至相同大小,是因为怕在缩图的过程中会影响画质表现,所以各位如果想看物体在画面中相同大小的画质比较,就还是请各位点点原始大图来看囉~
接下来,我会分成两部分,分别是镜头(锐利度、最大光散景、近拍、星芒、耀光与紫边)以及感光元件暨影像处理器(摩尔纹、高感光度、低感光度)来依序介绍。
■■■Part11 锐利度1
吉姆林在评测文章里给予Leica X2镜头锐利的评价;同时也说GR的全开光圈f/2.8就是可工作光圈,画质没什么好挑剔;而我在Coolpix A的文章里面说它的画质无需妥协;Sigma的锐利度表现更是“有看过才会被吓过”的可怕。各位在电脑或手机平板前的观众们听我们说的口沫横飞,可是也无法完全确定到底哪台才是真正的高画质吧。以下三则要看这五台相机的锐利度表现,光圈全部都是设定在f/8,也就是一般镜头画质最锐利的光圈范围中,让各位鑑识一下,这些被我们称为锐利的相机们,在PK的时候会是怎样的状况。
这组照片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1. 哪一台相机所能保留的细节最丰富?
2. 画面的色彩谁偏冷、谁偏暖?
3. 哪台的对比度最强?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f/8 1/32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100 f/8 1/25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100 f/8 1/25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100 f/8 1/25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100 f/8 1/250s
先讲不开大图就能看到的部份,在色彩的表现上其实你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差异,拍摄这组图片的时间是下午将近5点,地点是内湖的碧湖公园,太阳从我后方斜射,但因为被大楼挡住的关系,所以你可以看到湖面有影子,对面的草地与图书馆白色建筑皆有直接照射太阳光。实际所见应该是最像Coolpix A的偏黄色,事实上我觉得实际所见还要比这些照片还要再黄一些,大家都应该能大概了解下午五点的太阳是什么样的金黄色才是,反观除了Coolpix A以外的相机,在白平衡上都有些太过“冷静”,似乎将白平衡修正得太过头了,X100s最蓝,在画面中几乎感觉不到太阳光的存在,其次是DP1M,太阳的金色也很不明显。
对比度的部分,应该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Coolpix A最强,画面左方的树丛暗处黑了一部分, 其他的相机则是差不多。
另外,你可以注意到在相同亮度下,即便使用相同的曝光数值,拍出来的亮度也可能会不一样,各位可以看看远方圆形建筑物的亮度,在一样的曝光数值下,Leica X2的亮度看起来就是特别亮,不仅如此,整体的画面表现也是,应该是原厂调教的因素所造成,相同的光圈、快门、感光度下,Leica X2的亮度就是会比较亮,除了前面的人像篇就已经验证了这个道理之外,各位等一下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个特点。
好了我知道你懒得点开来,所以本篇文章我会让各位尽可能的不需要一张一张点开比较,但还是需要按一下鼠标点开来看我帮各位整理好的比较图,放心好了~1920 x 1080一张照片平均只有350KB,比起开原图动不动就10MB快多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这个裁切的部分位于原本的画面中心点偏下,已经接近整颗镜头画质最好的位置。请试着去看看树上的细节是哪一台最清晰,哪一台最模糊?若是以等效35mm焦段的前两台来相互比较,在光圈为f/8的情况下,X100s很明显的比X2来的稍为清楚一些,不论是在树干、树叶,以及散步的人都是X100s来的较为清晰。
若是等效28mm的三台,我会建议先把重点放在Coolpix A与GR上,我们先不看DP1M。在同样是光圈f/8的情况下,GR的锐利度会比Coolpix A来的更强一些,树叶上的细节、行人的轮廓,湖边堆砌的木头锐利度皆是如此。
本来以为28mm的GR已经够强了,接着看看DP1M…
原本在GR上觉得已经很厉害的锐利度,看到DP1M之后才会发现GR的画面有点像是油画,DP1M的画面中,你好像可以看到一片片的树叶,也依稀看的见树干上的纹路,也可以感觉草皮是一根一根草所组成的,GR与Coolpix A都无法做到这样的锐利度,甚至连画面较大的X100s与X2都不一定能够有办法达到这样的水准,DP1M有如此表现要感谢Foveon X3的感光元件技术,才能获得这样的锐利度,以下我会再举两个锐利度的例子。
■■■Part12 锐利度2
信义计划区基隆路跟信义路交叉口的天桥,大概是全台北最芭乐的摄影景点之一,我们把101大楼放在画面的边缘,来看看在一般人所说的镜头最佳光圈范围之内的f/8,镜头边缘的表现如何。
这组照片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1. 哪一台相机所能保留的细节最丰富?
2. 谁有紫边?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f/8 1/5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100 f/8 1/5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100 f/8 1/5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100 f/8 1/5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100 f/8 1/500s
要先跟大家说声抱歉,这几台相机都是以ISO100 f/8 1/500s所拍摄,而X100s因为ISO100是模拟出来的,ISO200才是最低原生感光度,所以我维持f/8,感光度设定ISO200,而本来应该要相应感光度而降一级快门的,但我忘了设定为1/640s,依然维持为1/500s的快门速度,所以画面看起来会比它应有的样子还要来的亮一些(虽然看起来差异不大就是了。)
拍摄的时间是下午,但这次没有太阳了,而是满布的阴天。在五台相机白平衡都设定为自动的情况下,X100s的白平衡依旧偏蓝,Nikon偏黄一点点,X2与GR的颜色则较为中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裁切来看看吧!这组的差异会比刚刚那张图来的更明显,因为里面有满满的线条。先看左起两张:X100s与X2的部分,照片中所有的线条,X100s都比X2来的清晰,无论是最顶端装置中的线条,下来到圆形同心圆的部分,然后下方所有绿色的玻璃窗格,锐利度很明显是X100s胜出,但X100s可以看得出来有一点紫边的存在。关于紫边后面会有一张图片专门讨论,我们稍后再谈。
Coolpix A的表现也不赖,每条线条都还算清楚,每隔一段楼层之间的几何形装饰上头的纹路也可以清楚辨别;但眼睛移到GR就能发现锐利度又比Coolpix A更清晰了一个层级,每一条线条都更锐利,但有没有清楚到玻璃窗里如果跑出一个人来也能分辨的程度?恩…不太确定。
好了,看到DP1M之后的你,大概可以了解“完全没有妥协的清晰”是什么程度了。几层楼之间的几何形装饰不只是清楚而已,你甚至可以从画面中感受到它的深度;画面最上方的柱子,里面一格一格的矩形,每一条线都比前面四台相机表现来得更为锐利。如果大楼玻璃中出现一个人是否能够比其他相机来的更能够分辨呢?我想答案是明显的。
■■■Part13 锐利度3
看了前面两组,各位大概对这几台相机的锐利度心底会有个底了,前面都是拍距离相机无限远处(通常超过20公尺以上对镜头来说就算无限远),现在我们找个距离1公尺的来试试看。拍摄的位置是在碧湖公园的水沟,我将脚架跨在水沟两侧拍这片垂降下来的树叶。因为现场完全没有风,所以这片树叶稳定得很,而且我每台相机都拍了最多张,所以应该可以避免脱焦或意外不准焦的情况发生。光圈一样设定在f/8。
这组照片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1. 哪一台相机所能保留的细节最丰富?
2. 各台相机的白平衡表现如何?
3. 你喜欢哪一个散景表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f/8 1/180s +0.7EV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100 f/8 1/320s +0.7EV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100 f/8 1/320s -0.7EV
对不起各位,我这个亮度设定完全错,设定到-0.7EV去了,跟其他四台相机的+0.7EV差了1.3EV的曝光补偿...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100 f/8 1/500s +0.7EV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100 f/8 1/200s +0.7EV
其实这组用来看颜色并不是很好,因为每台相机镜头的位置都不一样高,所以相机装上云台、架上脚架后,高度都不一样,虽然树叶从头到尾都没动过,但是背景太阳的位置都会稍有不同,再加上太阳是会移动的,所以可能会因为这原因而影响画面的色彩或白平衡表现。
叶子本来是绿色的,如果今天叶子经过阳光照射后看起来黄黄的,代表太阳偏红色的暖色光已经强到将原本会反射出绿色光的叶子,变成反射黄色光(红+绿=黄),但目前从照片看来,只有X100s的叶子维持是鲜艳的绿色,就代表在白平衡的调整上,X100s在蓝色上使用的比其他相机来的更多,所以看起来画面比较“不黄”,这并不是坏事,只是相片看起来不像黄昏而已。拍摄时间是下午六点半温暖的阳光,X100s在自动模式下较难表现出这样的色温,Leica X2与Sigma DP1M感觉比较有黄昏的感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叶片锐利度的表现上,依然维持与前面两次锐利度的表现,叶脉的纹理、发光的叶子边上的细毛、下方一条蜘蛛丝的清晰度表现都前面的结论相去不远。
其实这几台相机若是分别来看的话,它们的锐利度都是非常好的,但硬要拿来比较依然会有高低之分,X100s就是比X2来得锐;DP1M的画面就很明显的比GR跟Coolpix A来的清晰,即便如此依然要提醒各位,锐利度不是摄影创作的一切,各位可以把这个部分当作参考,但无需过度放大这些细微的差异。虽然X2的锐利度在这里看起来不怎么样,但也足以打败一堆数码单眼的变焦镜头,Coolpix A在GR与DP1M前面差强人意,但可别忘了许多人觉得画质根本是无敌的14-24mm f/2.8也败在Coolpix A定焦镜头的脚下。并不是它们表现不好,而是对手又更精进了一些而已。接着我们来看其他的表现吧!
■■■Part14 散景-30公分
散景就是英文的Bokeh,意思是和焦区域以外相对来说模糊的部分,可以凸显主体。散景的模糊与否会受到光圈大小、焦段长短、拍摄距离而影响。这里我们固定了相同的对焦距离,因为各台相机的最近对焦距离不同,所以我只好取大家都可以合焦的30公分(只是目测估计)来对焦。而其他四台相机最大光圈都是f/2.8,只有X100s能够到f/2的等级,所以我f/2与f/2.8都放来给大家参考。
这组照片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1. 各台相机在f/2.8时的背景模糊程度
2. 画质表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f/2 1/4000s
这是怎么回事?手震吗?请点开大图来看。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f/2.8 1/20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100 f/2.8 1/10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100 f/2.8 1/10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100 f/2.8 1/125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100 f/2.8 1/1000s
刚刚的X100s在f/2的表现是手震吗?我想装上脚架之后,快门1/4000s的快门速度应该完全无手震的可能。先前在评测文中吉姆就有提到X100s在近拍时大光圈的画质表现会低落的非常明显,特别是f/2与f/2.8,一直到要f/4才会改善。所以刚刚的f/2与f/2.8的模糊感是镜头近拍所造成。
虽然说散景没有好坏之分,但我可以替各位注意比较特别的地方。Leica X2在背景三角形的形状中,模糊的程度比较强,我甚至看不太出来它是否为三角形,其实那是遮太阳用、开放式的高棚,其他的镜头表现就比较能够辨识得出来。
另外,拍摄时为正中午,头顶完全无云的大晴天,请问各位哪台相机表现得比较像正中午的色彩呢?
■■■Part15 散景-60公分
前面的背景都是距离相机对聚焦离无限远处,现在我们看看有点延伸感的相片。拍摄地点位于台大校本部游泳池对面,相机架脚架距离脚踏车约莫60公分,地上有一根稻草,我就算著行人或骑士经过稻草时就按下快门,稻草距离我大约3公尺,不过因为我反应没有很快,所以多多少少会有些误差存在,请各位见谅。
60公分是我们出门拍半身照片常见的距离,在这样的距离下使用f/2或f/2.8光圈就可以让背景模糊,而各家相机模糊的程度又是如何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fiilm X100s ISO200 f/2 1/200s
把距离拉开,X100s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画质就有明显的改善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f/2.8 1/105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100 f/2.8 1/1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100 f/2.8 1/8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100 f/2.8 1/9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100 f/2.8 1/500s
DP1M在这组照片里我忘了将前一次的设定调整回来,造成曝光严重不足,所以有使用Sigma Photo Pro加了2EV回来。
其实在同焦段下,同光圈的散景表现并不会差太多,但仔细看的话还是会有一点点差距,例如在f/2.8的情况下,X100s左上角穿越树叶的光点会比X2来的更大。
■■■Part16 散景-光点
夜晚的光点是小编很喜欢拍摄的主题,因为它可以创造一种迷幻的城市霓虹印象,只要故意让镜头失焦即可。拍摄的方式是使用手动对焦将对焦位置拉至各台相机最近的对焦距离,光点的形状会受到光圈叶片的影响,而光点的大小则受到光圈、拍摄距离、最近对焦距离等等因素所影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1600 f/2 1/6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1600 f/2.8 1/30s
X100s把光圈缩一下,就会出现有角的光点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800 f/2.8 1/6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800 f/2.8 1/6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800 f/2.8 1/6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800 f/2.8 1/60s
其实我是坐在自由广场牌楼前,面对至少20公尺外的马路拍摄,你可以看到有一些固定位置的光点,那些是红红绿绿的交通号志。拍摄结果其实满有趣的,因为就连我也不知道在最大的差异居然是在光点的大小。
X100s、Coolpix A与GR的最近对焦距离皆为10公分,但X100s的光点尺寸就可以占下萤幕不小的画面,远超过另外两台的大小。而Coolpix A、GR、DP1M的光点就较为普通,唯独颜色各有差异,但我还是最喜欢Leica X2的表现,光点的色彩活灵活现的。
■■■Part17 最近对焦距离
五台相机的最近对焦距离并不完全相同,我们来看看在能够能合焦最近的距离下画面的差异。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f/5.6 1/11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200 f/5.6 1/2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200 f/5.6 1/2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200 f/5.6 1/25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200 f/5.6 1/200s
X100s、Coolpix A、GR的最近对焦距离都是10公分,为何X100s得看起来特别大?简单,因为焦段不同,Coolpix A与GR都是28mm较广,而X100s的35mm较远,能拍较远的镜头在对焦距离上,却与与较广的镜头相同,当然能够把东西拍得更大。不过35mm的Leica X2,拍摄出来花朵的大小,居然比28mm的DP1M拍出来的花朵来的小,它们最近的对焦距离分别是30公分与28公分,这实在不合常理阿…
■■■Part18 星芒、鬼影、Red Dot Flare
星芒(Sunstar)是光线穿越光圈叶片时所产生的一种绕射现象,有不少人爱死了在夜景相片中出现尖尖细细的星芒,甚至有很多人会用星芒来做为购买与否的决定因素(例如Nikon 16-35mm f/4与Canon 16-35mm f/2.8两管超广角镜头的星芒表现就常被拿来讨论)。星芒没有优劣之分,纯粹是个人喜好。通常星芒是光圈越小越清楚,所以这个部分的测试我皆是以最小光圈f/16来检视星芒,其中Coolpix A的最小光圈为f/22,但我依然是以f/16来统一标准。只要是够小、光线够强的点状光源都可以产生星芒,最好的例子当然是太阳,不过太阳就这么一颗,我希望可以让大家看到更多大小不同的星芒,所以这里我使用桥上的路灯来为各位做示范。
鬼影(Ghost)是镜头在强光通过时,在镜片与镜片间,以及镜片与感光元件之间所反射造成不应存在于画面中的光点,又俗称光斑。通常是以一群呈一直线的彩色光点出现,有时也会有单一个现身。厂商为了消除这种东西会在镜头表层加上镀膜,抑制这些折射或反射发生。X100s有Super EBC,GR是宣称每片镜片都有涂上消除鬼影的镀膜,DP1M则有Super Multi-Layer Coating,X2与Coolpix A则是没有,但这种东西不是有就可以保证鬼影不会出现的喔~
Red Dot Flare似乎没有正式的中文名称,网友们习惯叫它做“佛光”。意指在画面中相对强光的点周围,产生规则排列的光点,由于涵盖的面积最小可以几乎看不见,最大到整个画面都盖满红点都有可能,所以有时候还满恼人的。这件事情早在Sigma DP1系列推出的2006年就已经出现网友反应,2011年01网友要求Olympus正视E-PL2的佛光问题。去年测试Sigma DP1M时我也有致电恒伸原厂,他们表示这是感光元件与红外线滤镜间相互反射所造成,而后面推出的机种DP1s是以“镜头”上的镀膜去修正佛光,后期推出的机子则已经大幅降低了佛光的产生,我不太清楚Olympus E-PL系列机种佛光的成因是否相同,但目前关于佛光的讨论已经变少了就是了。既然变少,为何还要测?因为还是看的见…
这组照片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1. 你喜欢画面左方哪台相机的星芒?
2. 那些相机的鬼影最为明显?
3. 那些相机的Red Dot Flare严重到会影响画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ijifilm X100s ISO200 f/16 3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100 f/16 3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100 f/16 3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100 f/16 3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100 f/16 30s
星芒的部分请大家看画面左边的那几支路灯,因为右边那个靠太近了,以肉眼所见它根本就是椭圆形,会影响星芒呈现的样子。
依照尖角的尾端可以分为收敛式与发散式,上面的图就可以看出来X100s、X2属发散,而另外三台属收敛式星芒。除了X100s之外,其他相机的星芒尖角排列都还满平均的。
鬼影跟佛光不一样,鬼影是排成一直线的,佛光是在强光周围呈规则排列,不必点开大图就可以看出来X100s在这个位置下的鬼影最为明显,Coolpix A与GR比较少;DP1M因为佛光实在太强所以不明显,但仔细看可以发现这些光斑在画面的右上与左下都有出现。只有Leica X2默默的表示:“我没见过鬼阿不要吓我~~”
佛光的部分请看右边大支路灯,谁说只有Olympus跟Sigma才有?原来每一台相机都有阿~只是多与少的差距而已。Coolpix A看来最不明显,Sigma就有些令人汗颜,Leica与Fujifilm也不惶多让。先前在测试的时候我发现光圈越小、点光源亮度越大、越靠近中心就会越明显,而且也不是点光源都会发生,只是这次拍摄在这个位置特别多,我觉得大家可以不必太过担心这个问题。
■■■Part19 耀光、紫边
有个前面提到的鬼影,就不得不提另外两个最常见的镜头缺点:耀光与紫边。耀光是在强光在镜头内部、或者是相机内部重复著细微的反射时所造成画面一部分偏白或其他色偏的现象,使得产生对比度或锐利度下降的情形,消除耀光我们通常会使用遮光罩来挡住这些多余的光线,但像是夕阳这种较为低矮的光就很难使用遮光罩来阻挡。另外,对于耀光,缩光圈是无效的。
而紫边是色差的一种,在强光下物体的周围,或者是背光的树叶下会最为明显,造成的原因是光线经过镜片时因内含不同波长色光,而导致无法将所有光线聚集在一个点上所造成,波长最长的紫色会在物体的边缘出现。紫边通常在镜头使用光圈全开时最为明显,而本测试全部皆以f/2.8来拍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f/2.8 1/64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100 f/2.8 1/5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100 f/2.8 1/5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100 f/2.8 1/5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100 f/2.8 1/500s
拍摄地点一样是台大游泳池门口外,小编最喜欢拍人了,所以看到这里一直有人骑脚踏车经过,加上地板的倒影就觉得不捕捉下来不行。耀光不需要裁切直接看就可以了。看到X100s画面右上角一大片黄色的光没有?这就是耀光了!虽然富士有历史悠久的Super EBC镀膜,但这耀光还真是一大片。相对于其他的相机来说X100s的确是严重了一些。但,这耀光不好吗?我倒觉得这个镜头的缺点反倒替这张相片加了不少分,X100s的画面比起其他相机更让人有一种“眼睛热热”的感觉,就好像我们用眼睛直视夕阳一样。有的镜头抗耀光并不佳,整个画面因为逆光拍摄,泛白对比度下降,拍出来反而有种“日系”的风格,是为不少摄影师所津津乐道的镜头种类。
另外,这组照片里面也有鬼影,Coolpix A与GR都有一块不小的光斑在阳光旁边,Sigma DP1M则是有绿与紫的色彩分布在太阳四周,老实说我分辨不太出来那是Red Dot Flare在光圈全开时被散开的模样,还是耀光所产生的状况,但我看起来并不觉得讨厌,反而是一种特色罢了。至于这个部分的优胜者,依然是Leica X2获胜,耀光、鬼影通通不明显。果然人家说“Canon is camera, Nikon is camera, but Leica is Leica”不是叫假的。
紫边不裁就不能完全看清楚,点开下面的图片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紫边,有!其实刚刚在缩图就稍微看得出来,X2算在所有紫边不明显的相机中最明显的一个,接下来是X100s。画面中的这个位置是如此的表现,但换到画面的其他位置-例如左侧-紫边的表现也会跟这个位置会有些差异,但依然是X100s与X2较为明显一些。
从同一个位置也可以看耀光表现,只要树叶的对比度越高、看起来不会泛一片白,就是抗耀光表现较佳,右边三台相机很明显的是Coolpix A居于劣势。
等等等一下...我觉得这件事情要看清楚点…我们把裁切画面移到整个镜头的最右上角。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各位,这就是最可怕的“光圈全开边角画质”镜头画质最糟糕的部份通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拍摄时我的对焦位置是在画面中央的树干,虽然我是光圈全开,但距离因为至少有10公尺的关系,而且这棵树跟我对焦的树对于焦平面来说是差不多的距离,所以应该不致于会因为焦外成像而模糊到哪里去。换句话来说,若是一款表现优秀的镜头,这里的位置应该是清晰的。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奇妙的成像,例如Leica X2的光点被拉扯,Coolpix A则是模糊,DP1M有明显的紫边,X100s表现也还不错,不过刚刚的耀光已经完全复盖了这里的细节。只有GR头好壮壮,相对来说依然清晰锐利!
X100s其实我是忘记拍光圈全开f/2的画面,所以只有f/2.8可以让各位检视,对此感到很抱歉...
■■■Part20 摩尔纹与伪色
前面都是关于镜头的测试,现在我们该进到相机的感光元件里面了。首先要检查的是摩尔纹。相机的感光元件目前多数是以“马赛克”的排列方式,面对致密度较高的物体,拍出来的画面就会产生奇怪的纹路与颜色,你如果用手上的相机拍电脑萤幕就一定可以轻易的拍出来,相机厂商为了消除这种奇怪的现象,所以就在感光元件前面加了一片被称为“低通滤镜(Low Pass Filter)”的镜片,目的是消除摩尔纹路与伪色,但它相对来说会影响到画面的锐利度,近两来相机厂商纷纷的把这片滤镜拔掉以求得更高的锐利度。本次PK的五台相机中有四台是使用马赛克排列,而这里面有三台没装低通滤镜,分别是X100s、Coolpix A、GR,所以你可以想见等一下这三台很有可能会出现摩尔纹与伪色;Leica X2不搞这套,低通滤镜照装,应该就不会出现摩尔纹与伪色。
Sigma DP1M:歹势!我不是马赛克排列,我是很酷的上中下三层Foveon X3排列,我根本不需要低通滤镜这种东西,结构上也完全不会有摩尔纹与伪色的问题。
well讲是这样讲,但01的精神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不囉嗦直接看图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f/4.5 1/10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100 f/4.5 1/5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100 f/4.5 1/500s -1.7EV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100 f/4.5 1/5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100 f/4.5 1/500s
对焦的位置在画面正中央,眼睛不用很尖其实就可以看得出来摩尔纹与伪色。这样还看不出来吗?下图裁切给各位看看。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虽然拍电脑萤幕很简单也很清楚就能检查摩尔纹,但我还是希望各位能够有真实的东西可以看,拍摄的地点是光点华山电影院,外面的这个网状天花板是摩尔纹与伪色的温床,每拍必中,屡试不爽。其实摩尔纹与伪色超明显的对吧?有没有使用低通滤镜一看就清清楚楚。GR的伪色颜色最浓,所以最明显,Coolpix A与X100s次之,Leica X2有低通滤镜的关系所以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但如果你够龟毛的话还是有非常非常轻微的摩尔纹与伪色可以被发现,但如果不注意的话是很难发现的就是了。Sigma完全没有伪色,摩尔纹好像有,但我已经有点搞不清楚到底是我萤幕的问题,还是真的是摩尔纹,又或者上面的网状结构本来就是如此呢?
■■■Part21 高感光度1
高感光度是不少人关心的议题,会带这样的相机出去不外乎是希望能够随手拍照,需要高感光度的室内微光拍摄绝对是不可少的主题。这个部分我分别就环境阴暗的咖啡厅与地下停车场来做为拍摄的地点,先让各位看看ISO6400的缩图画面,接着裁切从ISO800一直到ISO25600各级感光度的噪声表现,想必会非常容易明白。
所有的画面对焦皆在画面正中心点,之后裁切也是以这个部分为主,相机开启长时间曝光消除噪声,高ISO噪声消除也设定为开启。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6400 f/4 1/56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6400 f/4 1/1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6400 f/4 1/125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6400 f/4 1/125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6400 f/4 1/160s
现代的数码相机即便不是全片幅的机种,也能够在ISO6400时有不错的表现,加上因为缩图变成720x480的关系,ISO6400看起来干净的很。除了DP1M以外,它不仅仅是噪声而已,整个画面都充满了原本不存在的紫色!
因为Sgima的Foevon X3技术是一间美国的公司Foveon.inc授权使用的,而在2008年Sigma买下了这间具有制造感光元件关键技术的公司,开始投入更多资源来制造相机,而在这之前Sigma都还是以开发供给其他数码单眼相机厂商的镜头为主,在数码信号处理的技术上面当然比不过其他已研发许久的厂商。所以要DP1M硬撑出ISO6400的感光度画面,会有这样的结果也不令人意外了...
接着来看裁切的表现吧!从ISO800到ISO25600连发!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800的感光度对这些最新的相机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而其中又以X100s与GR表现最佳,画面相当干净。DP1M的色彩则是偏绿,噪声的表现也是差强人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画面来到常用的感光度1600,差距就稍微被拉开了一点,X100s与X2的差别,可以在上方的管线中看出差异;而Coopix A的噪声比GR来的稍多一些些。DP1M的话我觉得到这里就够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到了3200才是战场的开始,Leica X2已经被X100s压着打了,虽然X2依然保有细节,但噪声已经布满整个画面而且明显能够辨识;Coolpix A与GR两者在噪声上的差异已经非常接近。DP1M则是完全无法加入战局。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的噪声已经多如牛毛,长满整个画面,或许是因为X2根本没有噪声消除的选项,所以看不太到画面中有抹除噪声的痕迹,画面的细节依旧。Coolpix A的噪声开始明显的出现,也有一些黄色的色块藏在画面中;GR的噪声也明显增加,但幅度相对较小。DP1M的噪声已经多到无敌的程度,偏掉的绿色色彩也从转成紫色。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的最高ISO其实是12500,我依然将它并在12800里面,这里已经将X2的噪声逼到极限,字体已经被噪声影响到清晰度;Coolpix A的清晰度反而在ISO12800时表现的比GR好,注意看左下角的自动洒水器以及其他地方的管线。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我还记得2007年Nikon D3推出时,全世界最高的ISO25600实在是让当时我手里最高ISO为3200的D80看起来像台废铁。也才不过六年的光景,现在大家都已经要冲上ISO25600了。少了X2与DP1M,剩下X100s、Coolpix A与GR三者来PK,不用仔细看也知道X100s胜出,因为画面没有布满噪声,也没有奇怪的色块,虽然X100s的细节有掉一些,但字体依然是可以辨识。Coolpix A与GR不相上下,但Coolpix A有较明显的色块出现,所以GR依然小胜。
打包下载完全感光度:
■■■Part22 高感光度2
接着我们进到大直一间充满人文气息的咖啡厅,现场光线比方才的停车场更暗一些。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6400 f/8 1/13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6400 f/8 1/30s
X2的色彩似乎有些怪怪的,好像颜色被抽掉似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6400 f/8 1/4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6400 f/8 1/3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6400 f/8 1/40s
DP1M在前一组相片中ISO6400是为紫色,现在则变成绿色了...
这组相片裁切一样是中间的部份,亮的部份占多数,可以让各位检视高ISO对于锐利度的影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高ISO的最低门槛ISO800,各台相机的锐利度表现皆与低ISO相去不远,只有DP1M有被影响到,锐利度感觉起来跟GR差不多。噪声也是X2与DP1M最为明显。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到了1600就开始变有趣了,注意X100s与X2,记不记得在前面锐利度的章节表现?X100s的锐利度一直是优于X2的,没想到感光度往上一拉,虽然Leica的画面噪声比较多,不过并没有明显的抹除痕迹,字体的锐利度依旧,反观X100s似乎是为了抹除噪声而牺牲掉了一些锐利度,若各位仔细看的话也可以发现书本上的细小纹路也不见了,X2的书本看起来较为真实。
右边三台的锐利度表现仍是GR为首,Coolpix A次之,DP1M的画面则是受到噪声的破坏,锐利度大幅降低。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感光度再往上一级,X100s锐利度又降了一些,X2则一样锐利,但相对噪声也更多。Coolpix A、GR的锐利度变得非常相似。DP1M则是逐渐出现绿色的色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看到这里大概能感受到X100s的噪声低的原因是靠大量“抹”出来的吧?画面的细节消失很多,不过像X2什么都没有抹也不算好,因为这样的噪声程度并不实用,饱和度也有下降的情况。GR在ISO6400又夺回28mm的三台相机中的锐利度冠军,注意画面右上方美丽田的“丽”与下方的“021”,GR的表现都比Coolpix A来的清晰一些。DP1M的画面则是会有不均匀的绿色出现,一些地方是浅绿色,另外一些地方则存在深绿色的斑点。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到了Leica X2感光度的极限,细节已经完全被杂点复盖了,在这种情况下X2就失去了锐利度优势。Coolpix A与GR又来到命运的交叉点,它们都有相似的噪声,两者也都有明显的不寻常色块,如果硬要比的话锐利度依然是GR胜出,注意“地图男”上方的三个小字:“故事盒子”依然是GR来的清晰一些,但GR画面中也有一些不寻常的绿色出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都已经走到超高感光度的等级,如果还再继续要求锐利度是不是有点太过严苛呢?但X100s就是很清楚,图中的每一个字都可以轻易的被辨识出来。在此不得不佩服富士消除噪声的功力,在低光源下绝对是APS-C DC的首选。Coolpix A与GR的高ISO战争到此为止,GR依然比Coolpix A锐利一点,但噪声与色块满天飞的程度应该是不分上下的。“不错的表现”这样的称号,像Coolpix A与GR这样应该就能够册封,而X100s的噪声处理应属“怪物”等级。
打包下载完全感光度:
小结一下高ISO的表现:
X100s的噪声处理是五台相机之中最强的,不论是在噪声或者不寻常色块的抑制上都最优秀,但在从ISO1600到ISO6400的范围内,Leica X2画面细节都比X100s要来的丰富,想必是两者在噪声处理上有差异。X100s抹除噪声的同时也丢失了一些画面细节,而X2则是完全没有消除噪声的感觉。Coolpix A与GR在杂点方面两者不相上下,但不寻常色块的出现机率Coolpix A会比GR来得高,总体来说GR的锐利度也比Coolpix A来的好。Sigma DP1M在噪声处理上远不及其他四台相机,我的建议是:别将DP1M的感光度开超过200,在这低ISO的范围内它的锐利度是无敌的。
■■■Part23 低感光度
有高ISO当然也要有低ISO的比较囉。不过我们不是单纯的只要看低感光度的噪声而已,那个在前面的每一项测试项目里都可以看得到,我们这里要比较的是在30秒的长时间曝光下噪声的累积程度。由于Fujifilm X100s的最低原生感光度为ISO200,ISO100为模拟的而且只能拍摄JPEG,无法依照本次测试的原则(先拍RAW再使用电脑转档),所以我拍了一组ISO100 f/11 30s,以及另外一组曝光理论上相同的ISO200 f/16 30秒,曝光时间30秒较接近不会带快门线或遥控器出门的一般人使用极限,先让各位看看ISO100的缩图,接着再看裁切的细节部分。
这组相片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1. 在长时间曝光下噪声的累积程度。
2. 哪些相机在长时间曝光与小光圈下依然保有良好的锐利度?
3. 哪台相机拍出来的景色比较符合你的胃口?
4. 噪声的多寡仍有可能因为亮度的差异而影响判定。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Fujifilm X100s ISO200 f/16 3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Leica X2 ISO100 f/11 3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 Coolpix A ISO100 f/11 30s
我很喜欢Coolpix A画面四周有点暗角的感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Ricoh GR ISO100 f/11 3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Sigma DP1M ISO100 f/11 30s
ISO100亮部细节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ISO100时,所有相片几乎看不到噪声,剩下能比较的就只有锐利度了,请看中间大门中的花纹雕刻与上方的“中正纪念堂”,上头有着满满的细节可以让各位检视。
ISO100暗部噪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低ISO就是要看暗部噪声的,这有重要到需要特别讲吗?各位总不希望看到美美的夜景上方,天空却爆一堆噪声吧?ISO100时的噪声依然是X2与DP1M最为明显,虽然这有一点不公平,因为亮度会影响你对噪声多寡的感受,但我们已经尽可能的把曝光值调整到完全相同的设定了,而且这也是常见的曝光设定,所以我想用这样的方式来检视低ISO噪声并无不妥。
ISO200亮部细节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感光度提高一级噪声就开始累积了,你可以开两个视窗来前后比对看看。一般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几十或几百分之一秒的快门速度,累积噪声的时间很短,所以低感光度时ISO100与ISO200在噪声的差异会比较小,但若遇上长达30秒的快门,噪声是从0秒开始一直到30秒,无时无刻在累积,所以相对来说噪声增加的幅度会比光线充足的ISO100至ISO200的增加幅度还要来得多。
另外提一下,在相机的设定中只有Leica X2没有长时间曝光噪声消除的设定,而Fujifilm X100s有,但曝光完却不需要再等待相同的时间来消除,其他的相机都是拍完30秒就要等30秒来消除噪声,X100s不知道是怎么做到无需等待也可以消除的。Coolpix A与GR都可以设定噪声消除的开启与关闭,而DP1M则是无选项,强制开启。
ISO200暗部噪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X100s的曝光亮度根本不太够,但DP1M也不过比X100s亮一点点而已,噪声就满天飞。Leica X2的噪声也不少。我会建议各位再回头去一张一张的点开大图来看,看到一整片天空的噪声会比看我这里裁切的1920 x 216来的强烈。
结论与使用心得
■Fujifilm X100s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人像摄影最平衡的选择
人家说富士是色彩的专家,在本次企划中各位一定看的见X100s对于肤色的诠释有相当好的水准,人像在多种场合中都能保有稳定的色彩,不会突然变黄或变粉。唯独闪光灯的光线较为生硬,建议使用其他的补光技巧来补足,例如加上自制的柔光罩或者外接含柔光罩的闪光灯等等。
室内拍摄首选
X100s在本次的特别企划中最亮眼的表现当然还是高ISO的噪声抑制能力,ISO6400的时候依然可以保持画面的纯净度,表现远超过另外其他四款相机。而且X100s是五台中唯一带有f/2大光圈的机种,纯净的高ISO加上大光圈,在阴暗的室内中可以狠狠地把其他对手远抛在后,是两个非常强悍的规格,你可以放心的使用自动感光度,ISO冲到6400也一点都不需要担心,X100s的高ISO画质绝对不会让各位失望。
近拍能力优秀,但光学素质需再加强
APS-C搭上35mm等效焦距,再加上10公分近拍,这样的规格应该是目前市场上无人能及的,能够获得最大的放大倍率。但是在近拍时f/2或f/2.8的光学素质都不甚理想。f/2.8时与阳光对干时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耀光,但这对某些人来说并不是件坏事,有些人还特别喜欢这种现象呢!
■Leica X2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莱卡味?不如说莱卡色彩
人家说莱卡迷看得出来卡镜头有“莱卡味”,歹势!小编不是莱卡迷,嗅不出那种味道。但我本以为莱卡在数码化之后“潮”的特色已经大于实用性,过去自己在当网友时甚至会无法理解,为何有那么多人到莱卡数码化之后仍觉得可乐标才是首选,或者是看到莱卡就拼命崇拜说莱卡好棒或怎样。但一直到评测结果出炉才发现,这台相机的色彩的确有独到之处,我特别喜欢X2在部分人像肤色上的表现,虽然X100s已经很好了,但莱卡拍出来的Mia却是另外一种感受,但亮度的部分也与其他四台稍有不同,相同的场景下容易偏亮。还有它的闪光灯真神奇!全出力对着模特儿打,结果我在Mia身上居然看不到一个特别亮的地方,这闪光灯根本就是内建柔光罩来着。
虽败犹荣,表现仍属优异
在锐利度的比较项目中,或许是因为这是五台APS-C DC中唯一一台仍有内建低通滤镜的相机,所以锐利度较为普通,但其实拿这样的水准去跟其他相机比,一样可以打败不少镜头。比较明显的缺点是Leica X2在光圈全开时,边缘的画质会下降的很明显。而面对夜间路灯的光线,也容易产生Red Dot Flare,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已经会影响到整体画面了。
可乐标是否值得?
人家说“Canon is camera, Nikon is camera, but Leica is Leica.”因为莱卡具有它的历史意义存在,过去的那些经典产品造就了底片时代莱卡的不败神话,但数码化已经让相机市场风云变色,当初那些设计来做为莱卡替代品相机的小厂,现在已经是独挑大梁的世界级品牌。我原本对X2的C/P值有点感冒,毕竟相同价格我可以买到更强的产品。但实际使用之后我看见了它的优点,原来它并不只是披着莱卡皮的普通相机而已。虽然它的价格依然如此高昂,但操作这台相机依然有特别的乐趣在,而这种感觉是完全不同于其他日系品牌的,到底值不值得,也请各位走一趟展售店感受一下这台纯德系血统相机再做决定吧!
■Nikon Coolpix A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Nikon拍人也可以很好看
我记得前阵子在某个讨论串中有网友提到:Canon与Nikon的发色越来越向对方靠拢,Nikon也渐渐的使用JPEG直出就能够把人拍得很漂亮,Canon也能忠实呈现景物的立体感。Coolpix A算是有跟上Nikon在色彩发色上的趋势,我们都知道D7000推出之后,过去D700时代的蜡黄与艳丽已不复见,取而代之的是“粉”,许多网友们应该都能感受到,但近期Nikon新出的机种似乎也有逐渐微调到越来越好的程度,例如D800、D600、D7100在人像色彩的部分都有显著的差异。本次Coolpix A也能够重现Mia的肤色质感,我认为一点也不输X100s与Leica X2,但在某些情况下依然会偏黄或偏粉,与其他家的色调不太相同。
对焦速度偏慢
Nikon的镜头表现在各方面都不错,无论是锐利度、星芒、耀光、紫边、鬼影等等都是中上的表现,噪声也是与自家APS-C DSLR同级的干净,但就是对焦速度相对来说比较慢,其中又以近拍的对焦速度最明显,很有可能大概要花上1~2秒钟才会合焦,虽然X100s在近距离对焦也慢,但Coolpix A会再更优雅一点。对上规格几乎相同的GR,在对焦速度上Coolpix A简直就是被巴假的...
如同小型DSLR般的存在
因为操作方式是如此的像Nikon自家的数码单眼,在使用习惯上,Nikon DSLR的用家绝对可以无痛转换,优异的等效28mm定焦镜画质一点也不输自家的镜头,Coolpix A若以自家来看已经没有什么好挑剔,不论是1系列的Mirrorless系统,或者是DSLR级的数码单眼都无法取代这台轻巧高画质的小型天才,它的表现良好,但坏就坏在它出现的太晚,因为同级的竞品Ricoh GR在仅仅两个月后就出现,使得这个“史上最小不可交换镜APS-C数码相机”的皇冠只光荣的戴在Coolpix A头上一个多月,而它们的表现大多非常相似,但在价格定位上GR硬是低了一大截,所以让Coolpix A的处境变得很尴尬。
■Ricoh GR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画质优异,各方面表现均衡
GR的出现有点像是甩了Coolpix A一巴掌,老实说我原本觉得要超越Coolpix A这样厉害的画质应该除了DP1M应该是没有对手,在写评测之前我想Ricoh的画质要赢过这个生产8000万颗镜头的超级大厂,应该是不太可能吧,没想到很残酷的,Coolpix A在锐利度与高ISO感光度上都被GR拉下来,而对焦速度也是GR快了许多。
人像发色较为平实
在人像拍摄的部分,你可以发现GR跟我们在贴图区常见的那种美少女肤色沾不太上边,“粉嫩”、“讨喜”不是GR要走的路,忠实传达色彩才是随手拍的真谛,这点Ricoh倒是守固得很好。不过这并不代表GR就无法拍摄出水嫩的皮肤质感,只要适当的运用光线与后制软件,相信依然可以获得非常讨喜的色彩。
体积轻巧,便于操作
操作是本次评测无法说明却又是GR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GR系列从最早的GR1、GR10...等等一直到现在,都始终秉持着“随手拍”的概念,它的蒙皮便于握持而且体机够小方便携带,所以我在撰写评测的几个没有工作的假日里,都还是带着GR跟朋友去聚餐,因为它够简单、够小、够轻便。两者在操作上的概念有所不同,Coolpix A是以“习惯使用Nikon DSLR”的用家为出发点,所以Coolpix A必须使用两只手才能操作,而GR的设计是单手操作为主,所以要来比较它们的操作孰优孰劣由我来说并不恰当,我习惯使用Nikon的数码单眼,但我也很爱GR的单手操作,它们都有各自的好处与坏处,但这也是这两台相机迷人的地方,而你得实际摸过它们才会真的知道你到底适合哪一台机种,光看评测或PK文章是无法体会这两者在操作上的差异的。
■Sigma DP1 Merrill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让人直呼神奇的解析力
拜Foveon X3感光元件所赐,这台不起眼的DP1M Merrill可以创造出远远超过其他四台的画质,小编认为这样的解析力几乎已经是超越全片幅等级了,越级挑战中片幅也不无可能。对于拍摄景物而言,任何画面中的细节都不会放过,例如远方的树,其他相机看起来是一大块一大块的树丛,而DP1M看到的是一片片的叶子。此等解析力换作来拍摄人像,特别是少女人像的主题就略显吃力,一般人所拍摄的人像不外乎希望能得到粉嫩的肤色,而DP1M的拍摄成果会将皮肤上所有的毛细孔、干燥皮肤、痘痘全部都捕捉下来。我认为不是DP1M不适合拍人像,而是需要更熟练光线的运用,以及更熟悉的后制处理,才能够将Foveon X3这片感光元件发挥到极致。
因噪声之故只适合拿来当作晴天机
首先是感光度的部分,DP1M在ISO100时的画质表现无可挑剔,但是ISO400或以上就可以看到明显噪声了,高ISO完全不是其他相机的对手,若是要拍夜景的话依然建议拍摄者使用低感光度拍摄并且上脚架;另外一点是色彩的问题,在人像的部分我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色彩,而室内的照片也会因为提高感光度而出现奇怪的颜色。若是去阴暗的餐厅吃饭想要帮朋友拍照,要得到满意的照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且超慢的储存速度也是个问题,97张的电池续航力更是各位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虽有缺点但依然强烈推荐
即便DP1M的缺点一堆,我依然私心的非常喜爱这台相机,前次评测时我带着DP1M到彰化的乡下住几天,拍到了许多我拿数码单眼三年多都没办法拍到的作品,让我惊愕万分。本次的特别企划为求公平,我无法使用官方建议的后制软件Sigma Photo Pro来做调整,未能发挥DP1M的全部实力,实在是有些可惜,但我相各位网友们从图片依然是可以看到这台相机强大的地方,若想体验DP1M+软件SPP的实力,也请各位看看小编去年撰写的囉~
如果你认真的把文章从头到看到这里,我想原本踌躇的你心底应该已经有谱了,甚至刚刚已经不知不觉的在规划假日要去哪个展示中心去试用相机也说不一定。APS-C DC是个很棒的发明,它综合了APS-C尺寸感光元件的高画质,又同时拥有DC的小体积让人方便携带,所以比Mirrorless还要来得更轻便,虽然牺牲掉交换镜头的自由度,但对于日常生活的使用来说,等效28mm或35mm都是非常实用的焦段,同时,使用定焦镜也可以训练摄影技巧、训练移动脚步来更改看世界的角度。我认为感光元件大型化是小型数码相机的趋势,从现在1/1.7吋DC逐渐当道,1吋感光元件机种热卖的情况来看,APS-C DC很有可能是未来的明星商品。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些相机都是好相机,虽然在色彩、光学、电子技术的处理上会有优劣,但是它们给人的操作感受都各有特色。而且摄影题材是无所限制的,小编在这里只提供了几个场景,并不能完全代表这些相机拍出来就绝对是如此表现,小编依然诚心建议各位,去店面实际操作、实际拍摄,这样才能够选到自己心目中最好的产品喔!
Mia x 小恶魔福利社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终于看到最后 之 小恶魔抽奖专区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又来到万众期待的抽奖时间了,这次不送拍立得相片,我们决定送一些不一样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是印刷精美的Mia专属限量明信片!长宽各为13.8cm的正方形!而且每一张都有Mia的亲笔签名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总共有15张完全不同的亲笔签名明信片,快点拉到下面去看抽奖资格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当然小恶魔马克杯也是少不了的。不过我刚刚点了一下总部所剩的马克杯。嗯...已经所剩不多囉...真的要抢要快啊啊啊啊!!!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限量奖品:
Mia亲笔签名明信片15张、Mia亲笔签名小恶魔马克杯10个,共25个奖项。
参加办法:
在回复内容中加上“Mobile01 x Mia相机特别企划大成功!”即获得参加资格。
回复截止日期:
10:00(活动为期一周)
赶快动动鼠标留言吧!!
当然,也别忘了一次打包下载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恭喜以上25位网友得奖,请在收到活动小组的中奖通知讯息后,回复我们您的收件资料,我们会尽快将奖品寄给您!也谢谢所有参加活动的网友们!抽奖实况。明信片已于7/26(五)寄出,而马克杯则是于7/29(一)寄出。
Special Thanks:
摄影协力:吉姆林、Robert
影片制作:大庞
没想到我是头香~~
Mobile01 x Mia相机特别企划大成功!
终于有这篇文章出现了~
再慢慢看~~
ki_min wrote:
上周发表的防水相机...(恕删)
看完后我想说我买了X100s
GR应该是当中最好握的,这几台相机单手操作最顺~
DP1系列分辨率无话讲,但属于"晴天"机种,拍风景绝加利器!
X2加了低通滤镜,分辨率没X100s好,但是那莱卡的发色还有那个味道,爱的人拒绝不了~(:手头不够多也不敢多看一眼
Coolpix A不知到就是没研究过~
X100s拍人像,高iso表现亮眼增加了光线不足拍摄的成功率,对焦速度不错电池也挺持久,使用OVF会更省电强光下也好用,也是这几台中有景光穿的相机~
WIFI功能不知到好不好用这几台相机我只知道X100s有支援,其它我就不知到了~
Mia很清新上相~喜欢这味道赞~
最后建议影片可以做得更棒一点,例如可以在存盘计时加上数秒,更快了解测试内容~
“Mobile01 x Mia相机特别企划大成功!”
最近正考虑随身轻巧的相机,这篇刚好帮到忙
感谢ki_min
下次可以请熊熊来吗?
ki_min wrote:
上周发表的防水相机特...(恕删)
“Mobile01 x Mia相机特别企划大成功!”
最强的DP完全被打脸了~~
太 吸 引 人 了
“Mobile01 x Mia相机特别企划大成功!”
非常谢谢这么详细的介绍~~~
最重要的是!!!“Mobile01 x Mia相机特别企划大成功!”
这篇, 出现在夏日特集之后推出...很吃亏阿```
阿基师说过,上菜顺序要先淡后咸,不是妈抖不优,实在是吃过超重咸的,这篇就吃很大的闷亏啊~~~
很详尽的测试!辛苦了
Mobile01 x Mia相机特别企划大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倒计时 声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