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凌晨3点辽 宁 省广东新兴发生地震震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①板块主要位于经度10°W~60°E之间。读图完成。
1.⑥板块是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落基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3.主要位于①板块上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分布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
科目:高中地理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经度10??~60??之间。读图完成:
(1)⑥板块是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落基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3)主要位于①板块上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
科目:高中地理
下图为 “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W-60°E。读图完成(1)-(3)题。
(1).⑥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
A.喜马拉雅山&&&&&&& B.安第斯山&&&&&&&&&& C.落基山&&&&&&&&&& D.阿尔卑斯山
(3).主要位于①板块上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分布示意”,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W~60°E之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⑥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 &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 D.美洲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  )
A.喜马拉雅山脉 &&&&&&&&& B.安第斯山脉&&&&&& C.落基山脉 &&&&& &&&&D.阿尔卑斯山脉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省丽江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W-60°E之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
B.安第斯山&&&&& C.落基山&&&&&& D.阿尔卑斯山
2.⑥板块是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 美洲板块&&&& D. 南极洲板块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发布时间: 16:32:08
&&&&& 6060300300720
&&&& &10010001000
&&&&& 1976
19605228.957004870015108480015
&&&& &1995117546,,""7.2546631401000
&&&&& 1932170
&&&& 78139""""
13831"" ""
&&&& 18801700
&&&&& 1930
&&&&& “”
&&&&& 11,334.54.5667788
&&&&& 8.91960
&&&& 113126
7.8,7.9,6.9
“”Ms“”ML“”mb“”Mw7.97.77.56.9“”“”
1286.97.9,
& 30-40
& 2900
& 3400
600―30002
&&&&& 1400200M8.51M7.0-7.95M6-6.911-8.51M7.0-7.97616687258.5―18886137.51975247.319697187.4
&&&&& ―30-405-205.8
&&&&& ―20-40“”16688.5
&&&& &19901995920M35.220036MC4.3“”
-2038.520192023197624
&&&&& 6800
19005553%194910022142754%30700
&&&&& ,1/2
&&&&& ,2054%1/2
&&&&& """"8577.918
&&&& &(1)-16688.519697.419747.44.76077.9681
&&&&& (2)-16798.019767.84.714077.9581
&&& (3)13038.015568.0199816.24.716077.9782
&&&&& (4)17398.08494.74066.9981
&&&&& 8977.978
&&&&& """"8
&&&&& """"16048.016057.5300
()618()7()6019001988548621138.5305060(100160)(120)1949101837350.761944100(≥70.66≥63.6)50
&&&&& 10719491981277207472661895198578790.8
&&&&& 6740653()657()690787
&&&&& 1. 80%
&&&&& 2. 15%
&&&&& 501010007201120007197.310
&&&& &50099%
90%80%“”
500510008.510010
19971187.5
&&&&& 1512""1668725""
&&&&& 1809811""
&&&&& 16091229""
190%“””
19663......
&&&&& 19752446744947
&&&&& 19701
&&&& &19665.6200019613
&&&& 190258353""
&&&&& 13020
18553130.31855
&&&&& 1970157.81973267.9530
&&&&& 187212151930
&&&&& ""200
196619691970
&&&&& 196412821101996315322
&&&& &19688.5
&& 8019066.45005
&&&&& 19649702040150.30.4
&&&&& 150319""
&&&&& 166892""""
&&&&& 19201216""
&&&&& 1925316""
&&&&& 1975247.31312224823310122
&&&& &1973267.9""1966256.519713236.31975247.3
&&&&& 18801700
&&&&& 400279008000
&&&&& ――
&&&&& 30%226226819231995――6000
&&&&& 206.020“”
&&&&& “”
197527.31976―7.26.77.219766.76.419986.219767.8
&&&&& 20901995& 19971999
1975247.3.132810%
,,,,;; ,,,
,, ,,,,,,,
,, ,,, ,,“',
,,2098%,63%,2, 58%,,,, ,
,, :,, ,;,, ;, ;“',“",, ,,,
, (); ,, ;,, ,; ,, ,
,,,,, ,, ,
尊重科学,面对地震
如何给地球"号脉"――谈地震监测
&&&&""3110002
&&&& CT……
&&&&1000""18715
&&&&""1975""(GPS)
谈谈我国的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报
&&&&1020018
&&&&851585
&&&&33308.519208.619508.619608.51020km11055114141312
&&&&505754
&&&&8019881272.519891017100km4,000,601990621419939301994117199511720010006000
&&&&801080801080
&&&&2719131320801414
&&&&19666.87.2196419641994
&&&&19897.119935.1
&&&&19661966196619767.87.2
&&&&19757.319757.319976.36.4
&&&&195619943
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
&&&&1950(25)30%(25)20258360%(1)19501995833253 5(1)
世界百万以上人口城市的数目
&&&&&&&&&&&&&&
&&&&405060708090""
&&&&210010,000
二十世纪一些重大自然灾害
&&&&(Vulnerability)2506070809034
二十世纪后50年,每十年重大自然灾害的统计
1980-89td align=center bgcolor=#FFF5F0&1990-99
二十世纪后50年,每十年自然灾害的相对比较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3]19801996 53
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与全球GDP()
3 GDP(19801996)
= a + b×GDP + c×GDP2
a = 4×1013()
c = 2.5×10-7(-1)
&&&&GDPGDP2
从城市安全经营的角度看防灾规划设计
&&&&21 2001
&&&&1996“”“” 20605201/480%
“”380058076“”“”
&&&&19971997 “”14
&&&&1“9.11”()
&&&&21998 2010
“”(2)(3)(4)!!
更好的抗震设计可以挽救生命
DKPaul1997
Tranjot Kaur10%“”
华县大地震
15561238“83”1228
&&&1966385296.81093226.77.23266.232963829215632216197.2910
&&&6801639176338064384515081105251677222540
&&&221502211011544831
&&&3227.2, 4361,22,3000.
&&&51966344223974470
日本关东大地震
&&&&1923918.290645080%
&&&&200“”4“”3.3
&&&&14.39/10
&&&&94590180229
阿拉斯加大地震
&&&&19643275368.5254015013130
&&&&640320
19752419367.3Ⅸ265790.32%20410.02%500165174029378.1
唐山大地震
&&&&& 1976728349567.8400
&&&&& 31424.241636
&&&&& 530100
&&&&&2280147
美国旧金山地震
&&&&19064188.3
我国用现代地震科学观测的第一个大地震
&&&&08.5“”
&&&&“”“0”
1605()4.5“”
19395.51984“”1897“8” 19231971208
19786201?30“72”
墨西哥城大地震
&&&& “……”1325Mexico
198591907188.1367.5443050
8507.551015
土尔耳地震
&&&&199981737.81718051.557151/52001.62.610300200
台湾南投地震
&&&&19999211477.610,23298722990975752503292
&&&&20011267.41281.5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
19605228.93006003000246525700483070015103480010002000015
12017, 1101556238.0831976728342(7.8)19791122242000
8.5 20192391 8.3 43614
19767287.8242769 164851
19239111588.336.6143.55.828400
19705317.611001.87
30019346297206.91969 410J5.5555
3090%80%“”
“”“”197142484.78502.092788.557
1506221290“”
“”.“” 19761995.
19337.54525
1930――19371966819752119801990“”
“”“”() “”(1831)“”“……”“”(1809),,
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预报并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地震
&&& &197524, , 7.3“”
198910196.14.46.52015057216.21001671435934310
&&&& ⒊“”
&&&&& ⒉①M2.50.5m2Φ61②
&&&&& 5%-10%“”
福建地震的历史记载年代久远,资料丰富。西晋武帝太康八年五月壬子(287年6月4日)建安(今建瓯)地震是本省史籍记载中最早的一次地震。据史籍记载和现代地震仪器记录,福建及其沿海地区自宋建隆四年(963年)至1998年6月,共发生MS≥4.7级破坏性地震38次(不包括余震)。从西晋武帝太康八年(287年)~1970年发生3级以上地震353次,1971年~1998年发生ML3.0级以上地震289次,小于3.0级地震数千次。对福建危害最严重的是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地震,福建全境震感强烈,闽南一带县城多遭受严重破坏,大部分地区地震烈度达七度,局部达八度或九度,地震波及最远处达1000公里左右。造成严重灾害的地震还有宋治平四年(1067年)和明正统十年(1445年)漳州地震,明万历二年(1574年)福州-连江地震,明万历三十六年(1609年)泉州地震,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东山地震,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厦门-金门海外地震,民国七年(1918年)广东南澳-福建诏安地震,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莆田兴化湾地震,1968年华安地震,1992年龙岩―连城地震,1994年台湾海峡南部地震,1995年晋江海外地震以及1997年永安地震等,其地震强度都在5级以上。明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九日(1604年12月29日)泉州海外8级大地震已载入中国特大地震史册。历史和现今地震资料表明福建地区地震活动频次和强度都居国内较高水平。
福建地震活动特点
&&& 空间与强度分布:
&&& 福建及其沿海地震活动都与本省三大活动断裂构造带即长乐-诏安断裂带、政和-海丰断裂带以及邵武-河源断裂带有关。中强以上地震空间分布的显著特征是集中成带,震中相对密集在一狭长地带,并沿着三条北东-南西向断裂构造带展布。同一条带内的震中分布也不均匀,而是相对集中在某一地区。尽管历史地震记载久远,但中强以上地震震中分布比较稀疏,与现今仪器记录的中小地震震中分布相比较,其总体密集分布的特点仍很醒目,主要集中在莆田-泉州海外至东山-厦门海域,华安-漳州-龙岩-永安地区以及宁化-武平-永定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带。
&&& 沿海地区地震活动水平无论频度或强度都远远高于、强于内陆地区。地震活动分布总的趋势是东强西弱,南强北弱,尤其是活动断裂带的中南段远比北段强的多。沿海地区莆田-东山地段(包括与广东接壤的沿海区域)地震活动最为突出,历史上曾发生大于7级地震4次,6级地震4次,5级左右地震约20次(不包括余震),3-4级左右小震活动频繁发生。
震源深度也有由西往东逐渐加深的分布特征。闽西、赣东南地区的震源深度分布一般在10公里以内,龙岩-漳平一带为10-15公里,沿海的漳州-厦门―东山地区震源深度15-20公里居多。由台湾海峡再往东,明显地出现震源较深的地震,分布在30-60公里深处,甚至有深源地震发生。
中强地震活动均有原地重复发生和震中南北跳迁的特点。长乐-诏安断裂带曾发生多次泉州海外5级以上地震,厦门海外至东山-南澳一带海域,也屡次复发中强地震。长乐-诏安断裂带历史强震有明显的南北跳迁现象:明正统十年(1445年)漳州发生6级地震后,南移至东山-南澳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发生7级地震,又北移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在泉州海外发生级大地震,清光绪四年(1878年)南迁至东山海域发生级地震,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再次往北于厦门海外发生6.2级地震,之后宣统七年(1918年)南澳7.3级大地震震中又往南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强地震震中迁移还表现出海-陆跳迁活动的特点。如1992年2月莆田南日岛发生ML5.3级地震,1992年11月内陆龙岩-连城地区发生5.1级地震,震中由海经陆跳迁;1994年9月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1995年2月晋江海域发生5.8级地震,1997年5月又在内陆的永安西南发生5.3级地震,再一次显示出震中由海迁陆的活动特点。对于小地震活动而言,3~4级地震也有较为明显的南北跳迁规律。对比历史上发生过强震活动的地区,现今小地震活动仍原地保持较为活跃的状况。
福建大地震
&&& 7级以上地震称为大地震。一般情况下,震级相差一级,地震释放能量相差30倍。大地震发生时,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记录到它的震动,地震过程的地面影响十分显著,破坏程度相当大,灾害极其严重。福建境内历史上曾发生4次大地震,震中都在闽粤沿海地区泉州―汕头地震带上。其中,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海外7级地震和民国七年(1918年)南沃―诏安7.3级地震的影响最大。
&&& 一、南澳―诏安海外7级地震
&&& 发震时间:明万历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三日(1600年9月29日)
&&& 震中位置:北纬23.5°东经117.2°
&&& 震级:MS=7.0
&&& 二、泉州海外级地震
&&& 发震时间:明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九日(1604年12月29日)。
&&& 震中位置:北纬24.7°东经119.5°
&&& 震级:M=
&&& 三、南沃-诏安海外7.3级地震
&&& 发震时间:民国七年正月初三日(1918年2月13日14时07分)
&&& 震中位置:北纬23.6°东经117.3°
&&& 震级:MS=7.3
&&& 四、台湾海峡南部7.3级地震
&&& 发震时间:1994年9月16日14时20分
&&& 震中位置:北纬22°42'东经118°45'
&&& 震级:MS=7.3
&&& 震源深度:20公里
福建中强地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一、1963年4月6日华安地震
&&& 震中位置:北纬25.0°,东经117.5°。
&&& 震级:M=4.5
&&& 二、1968年4月1日华安地震
&&& 震中位置:北纬25.1°,东经117.6°。
&&& 震级:Ms=5.2
&&& 三、1992年2月18日莆田南日岛地震
&&& 震中位置:北纬25°01′,东经119°40′。
&&& 震级:Ms=5.2
&&& 四、1992年11月26日龙岩-连城地震
&&& 震中位置:北纬25°29′,东经116°57′。
&&& 震级:Ms=4.7
&&& 震源深度:13公里
&&& 五、1995年2月25日晋江东南海中地震
&&& 震中位置:北纬24°22′,东经118°42′。
&&& 震级:Ms=5.3
&&& 震源深度:10公里
&&& 六、1997年5月31日永安西南地震
&&& 震中位置:北纬25°35′,东经117°11′。
&&& 震级:Ms=5.2
&&& 震源深度:6公里
福建水库地震
&&& 水口水库1993年3月31日下闸蓄水,5月23日福州地震遥测台网记录到第一次0.6级水库诱发地震,震中位于古田县湾口村附近。7月23日又连续发生两次3级以上地震并伴随一系列小震活动,此后地震活动出现起伏变化,并逐渐增强。1993年10月至1995年3月库区发生多次群发式应变能释放相对集中的小震活动,每次活动都有3级以上较大地震发生。经过一年左右的相对平静,又于1996年4月21日发生4.1级地震,这是至1998年6月为止库区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
&&& 根据福州地震遥测台网测定,截止到1998年6月30日,库区共发生1065次水库诱发地震,其中小于1.0级地震513次,1.0~1.9级地震465次,2.0~2.9级地震72次,3.0~3.9级地震14次,4.0~4.9级地震1次,震级频度统计如表2-5所示。
表2-5& 1993年5月-1998年6月水口水库诱发地震震级频度统计表
&&& 水口库区历史上属少震弱震区,库区20公里范围内从1971年至蓄水前基本无弱震活动,其周边地区的福州、永泰、长乐、闽侯、连江等地也仅记录到6次地震,最大震级为1997年12月28日闽侯3.5级地震。库区10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曾发生3次中强以上地震,即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尤溪5级地震、明万历二年(1574年8月19日)福州--连江间5级地震和道光五年(1825年10月)永泰4级地震。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0W—600E之间,读图完成 日凌晨,巴基斯坦西南部发生了6.5级地震,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是A. 位于①、②交界处 B. 位于②、③交界处C. 位于③、④交界处 D. 位于①、③交界处相关试题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10月29日地震情况大全
据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日07时09分,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首府奎达(震中位于北纬30.8度,东经67.4度)发生
6.6 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3km。截止至16时,死亡人数已达160人,数万人无家可归。
&相关更新:19时32分(北京时间),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首府奎达(震中位于北纬30.7度,东经67.5度)发生
日0:00-24:00共发生余震&
&次,最大震级&
截止至日12时,汶川8.0级地震余震区共发生
<font COLOR="#FF
次余震,其中4.0~4.9级233次,5.0~5.9级32次,6.0~6.9级8次,最大震级为6.4级。与截止10月28日12时的&35050
次余震相比较,24小时内共发生余震&<font COLOR="#FF
四川省内地震及余震信息:
云南地震及余震信息:
<font COLOR="#CC日 03:09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东经:103.0
<font COLOR="#CC日 13:14 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东经:100.0
<font COLOR="#CC日 17:02 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东经:100.1
西藏地震及余震信息:
<font COLOR="#CC日 13:10 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东经:95.2
级地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日,萨摩亚地区(西11区)当地时间6点48分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在15.5°S,172.2°W,震源深度约33千米。10月9日,临近的岛国瓦努阿图(东11区)接连发生了3次7级以上强烈地震。读图和资料回答1~4题。1.萨摩亚地震发生时,瓦努阿图的区时间为2.根据震源深度推断萨摩亚群岛地震发生在3.上述地震与该地区板块运动活跃密切相关。资料中地震发生的地点主要位于4.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及时获取了地震对当地破坏程度信息,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9月28日8时48分B.9月29日4时48分C.9月29日8时48分D.9月30日4时48分E.莫霍面附近F.岩石圈内G.地壳深处H.软流层内I.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附近G.南极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生长边界附近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附近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系统
1. D2. B3. D4. A
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萨摩亚地区(西11区)当地时间9月29日6点48分,瓦努阿图(东11区)比其早22小时,所以时间为9月30日4时48分。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2.震源深度约33千米,该处位于大洋中的岛屿,地壳较薄,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km,所以位于岩石圈。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3.根据图示: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的太平洋中,处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附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4.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及时获取了地震对当地破坏程度信息,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RS。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试题“日,萨摩亚地区(西11区)当地时...”;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最适宜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是A.6月至9月B.3月至5月C.11月至次年3月D.9月至11月
科考队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好日期是A.3月21日左右B.6月22日左右C.9月23日左右D.12月22日左右
日本位于亚洲按地理方位划分的6个地区中的A.东亚B.东南亚C.北亚D.南亚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凌晨刚刚发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