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对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对传统金融影响的区别有什么看法吗?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王永利:脱离传统金融束缚 突出互联网互联互通的性质
手机看热销基金排行分享
,抢购高收益理财产品:详情咨询:400-166-1188
原中国银行副行长、乐视金融CEO王永利
  网站讯 第三届全球峰会北大论坛于-21日在北京召开。原中国银行副行长、乐视金融CEO王永利出席并发表演讲,他表示,突出互联网互联互通的性质,更淡化传统分业监管的束缚,从互联网互联互通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更加应该突出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网络支付,往前延伸的场景化、移动化、场景化的东西,还会有大量的创新领域。第二是网络平台,应该讲是的销售与交易平台。第三是网络服务,大资管的概念,不再去区分是银行、保险还是证券,从我的范围里,而是真正混业的大资本,可能这样金融都融合了。
  以下为发言实录:
  王永利:大家好!谢谢!今天下午乐视会有一个重大的发布会,但是不是乐视金融的发布会,另外借此机会,也不想过多地讲乐视金融,因为现在还没有到我们给大家宣讲乐视金融的时候。
  我觉得今天这个时候和上一届互联网金融峰会相比,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最近所谓互联网金融出了很多问题,甚至出现了很多恶性的事件,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不仅监管在加强,而且社会上很多人开始对互联网金融产生了怀疑,甚至不仅对互联网金融产生了怀疑,对互联网都产生了怀疑。我觉得在这个方面我们有很多问题需要共同探讨,我认为还是应该规范+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首先是互联网金融需要监管,为什么?因为我们说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但金融的本质是什么呢?金融是干什么的呢?其实很多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人说不清楚,我们知道金融有两大基本功能,第一就是将社会闲置的资源,按照约定的资源交给需要这个资源的地方去,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所以转移闲置资源是金融的一个重要功能,但是金融转移资源不是像大家一般看到的捐赠,或者是买断卖断,它是在约定条件下的一定存续期的有偿的转让。
  这里就带来一个问题,金融是有存续期的,是有条件的,第一个问题就会带来信用风险,双方约定的条件可能到时候不能履约,出现信用风险。第二个问题就是时间的错配,有货币的错配等等,由此引来了像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风险等等一系列的风险就出来了。因此金融在做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还必须要控制风险,如果控制不住风险,那么它的配置可能不会有好的效果,反而出现了坏的效果。金融是一把“双刃剑”,这里要平衡好资源的活力资源配置的效果以及风险控制的水平和整体的系统性安全问题。
  我们有时候过于强调监管,结果大大抑制了金融的活力。所以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金融发展很快,但是跟发达金融体相比,我们的金融活力依然还是差距非常大。另外一方面就是一旦放开就乱,以为可以随便做,最后又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所以越是高风险的领域,越需要有很高的专业的金融人才、金融水平支撑。
  加强互联网金融发展也要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但是怎么监管?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觉得监管一定要了解互联网,一定要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要求。
  第二,在加强规范的同时,我们不能忘了鼓励创新。首先,我们知道互联网在快速地发展,随着宽带传输技术的不断突破,、等等在快速地起步、快速地发展,移动互联使互联网的覆盖率和渗透率不断增强,更重要的是分布式、区块链这种新的技术,一旦有广泛适用的话,互联网的发展就会更加不一样。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时代正在走来,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在不断加深,而且这个大势是不可逆的。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是方兴未艾,有巨大潜力。
  我认为讲互联网金融的时候有两个关键词必须同时讲,就是互联网和金融,因为我经常跟大家交流,跟传统金融界交流的时候,大家会强调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就是金融嘛,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跟新的互联网企业的人交流,他们认为传统金融是变化时代的产物,他们肯定会灭亡的。我觉得两面都有偏颇,需要结合起来。
  现在我们在讲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大家会提出很多具体的应用模式,比如说P2P、众筹等等,也可能说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等等,我觉得当我们在讲这样一些概念的时候,其实没有脱离传统金融的束缚,还没有真正把握好互联网时代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所以应该更加突出互联网互联互通的性质,更淡化传统分业监管的束缚,从互联网互联互通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更加应该突出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网络支付,往前延伸的场景化、移动化、场景化的东西,还会有大量的创新领域。特别是移动支付正在改变我们传统的习惯做法。还有网购用虚拟币的方法,在小的范围打造虚拟环境。最后一个最难突破的就是网上的存款开放,现在网上吸收的资金头寸都是在线下银行,这一条不改,互联网金融要想颠覆传统金融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网上存款可以开了,那么就有可能产生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网络支付方面。
  第二是网络平台,应该讲是的销售与交易平台。也就不是我们现在的非金融机构去找标的物来进行产品设计,然后去卖的所谓的P2P,所谓的平台。而是说我们以合格金融机构的产品或者是类金融机构的合格产品为标的,直接在一个互联网平台上去销售,或者促进它的二次的交易。中国的金融现在一个最大的问题是门槛很高,第二是产品不多,而且非标的东西很多。线下的门槛很高,使得很多人享受不到这种服务的,普惠金融大受影响。另外大量的非标产品使得很多的产品在存续期里都是不可以再次交易,使金融的活力大受影响,直接金融受到抑制,利率市场化很难实现。如果我们用互联网的平台去做,可以分销,甚至一块钱就允许大家投的话,普惠的东西立马就出来了。第二是我们以金融产品为标的的P2P可以大大降低系统风险,另外直接和利率市场化都会有很大的改进,这是第二个问题。当然挑战性也很大,就是我们的监管能不能放开的挑战。
  第三是网络服务,大资管的概念,不再去区分是银行、保险还是证券,从我的范围里,而是真正混业的大资本,可能这样金融都融合了。更重要的是货币,打造全新的货币体系,进而影响我们整个金融的氛围。我觉得这些方面都是真正互联网金融需要探讨的地方,而且互联网金融必将推动金融的创新、变革和发展。这里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我们未来的实名制,到底是完全基于身份证,还是可以有网上的一些全新的方法来做?互联网发展起来以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风起云涌的一些业务模式,五年后还有没有空间?比如说现在我们车贷险这种非常好的保险,但是车联网有可能成为互联网第一个实现的领域,一旦实现车联网以后,车跟车之间刮蹭的几率大大降低,车保的空间到底在哪里?类似这样的问题,其实还需要我们好好地去研究,首先基于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我们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到底是什么,然后来看金融的未来重点应该在哪里,我认为这些方面需要研究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因为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总之一句话,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既要监管,既要规范,又要创新,又要突破。谢谢大家!
相关专题: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由佳&RF13266
相关阅读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评论<b data-type=
注: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金融界基金超市共2824只基金,全场购买手续费1折起!
股票型收益榜
混合型收益榜
金融界旗下基金交易平台
证监会授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资金同卡进出,银行加密保证
每日爆款 海航提供100%担保
海航集团融资项目XS30天90期
精选产品0费用存取,1元起投7&24小时随时取现,秒到账6.5%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60 天可投金额 430,000 元7.8%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19 天可投金额 445,000 元8.5%年化收益投资期限 180 天可投金额 432,000 元
基金收益排行
最高收益TOP5
最低风险TOP5
最热销TOP5
24小时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排行
这个钱包能赚钱
7日年化收益3.21%王永利:传统银行做互联网金融要先研究互联网_中国电子银行网
王永利:传统银行做互联网金融要先研究互联网
中国电子银行网1月16日讯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层论坛 暨第七届中国电子金融年会&今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电子银行网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直播了本次论坛。
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在论坛上表示,互联网金融新的业务模式、新的技术平台、新的体制机制必然给传统金融业带来深刻冲击,推动其加快转型升级。
&传统银行业必须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高度重视,但又不能简单模仿,或者照搬互联网运营商的做法,要充分利用既有的专业和客户优势,加快培育互联网基因,学习借鉴电商新思维&,王永利强调。
他认为,目前互联网金融所依托的技术平台、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与传统金融业,特别是传统的银行业存在着很大不同。研究互联网金融必须首先研究互联网,准确把握互联网的本质、基因、发展方向和其深刻影响等。
据王永利介绍,目前中国银行正积极推动网络银行建设,将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银行建设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其中在技术上坚持&开放平台+智能终端+大数据&,在业务模式上坚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以聚集客户为根本,提供全面的全流程的服务。在机制上,坚持双轮驱动,相互融合,突出特色,共同发展。
以下为文字实录: & &
王永利: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互联网金融的问题。刚刚过去的2013年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急剧的升温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有人将2013年定位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我觉得这既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启一个新时代,同时也意味着互联网金融才刚刚起步,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和探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然对银行等传统金融业带来深刻的冲击和挑战,也必然推动银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所以,我想就互联网金融与银行转型升级为主题做一点发言。
一、互联网新时代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早已出现,但是对金融的影响还没有达到今天这样的程度。随着宽带传输技术的突破和移动互联、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运用,互联网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以及社会组织和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强。因而,大大削弱了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充分的问题。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庞大的数据库方便灵活的进行交流、沟通和交易往来,方便快捷、成本降低,形成全新的互联网社交平台,电子商务模式,金融服务渠道等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壁垒被冲破,被融合,很多传统行业被颠覆,被互联网化,形成互联网新的社会生态,推动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对社会组织、社会运行、社会管理等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平台上众多业务基础上进一步派生出来的金融业务和金融模式。与传统银行主要作为金融中介的业务范围相对狭窄,主要利用物理网点和人工操作不同,互联网金融则是依托互联网新技术,新平台,突破传统金融网点和人员在地域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不断拓展功能和业务领域。围绕用户的需求,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务。包括互联网通讯,互联网查询,互联网购物,互联网支付,互联网存贷款等等。互联网金融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中用户的黏性非常大。目前互联网金融所依托的技术平台,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与传统金融业,特别是传统的银行业存在着很大不同。
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必须首先研究互联网,准确把握互联网的本质、基因、发展方向和其深刻影响等。要放在互联网大平台上去研究互联网金融,而不能仅仅就互联网中的金融部分来谈,来发展互联网金融。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互联网新时代方兴未艾,快速发展,必然推动互联网经济、金融的深入发展。但是,也必须看到,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和替代率很强,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商业应用和经营模式也还不够成熟和稳定。目前竞争非常激烈,前期的投入很大,压价竞争,让利销售,或者是压上游,补下游的做法非常普遍,盈利难度也不小,也使互联网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充满风险和挑战。
有人认为互联网市场永远是一个&721&的概念,就是说最大的占70%的份额,第二占20%,其他只能占到10%。所以,在这个市场里边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但是,也不要以为做了老大、老二,永远它就是老大、老二,往往一项技术的变革,一项模式的变更,很快就可能造成市场巨大的变化。同时,互联网越是发展,越是广泛应用,其网络和信息的安全有越重要,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越突出。
互联网金融新的业务模式,新的技术平台,新的体制机制必然给传统金融业带来深刻冲击,推动其加快转型升级。但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长期发展积淀的专业知识、风险管理、金融监管等等也是互联网金融新的参与者必须认真学习和积累的,否则盲目投资和发展金融业务也是非常危险的,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经济社会稳定。最近P2P很多的倒闭已经给我们提示了,金融不是一个可以稳赚不赔的行业,金融本身就是一个管理风险的行业。因此,既要鼓励和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要鼓励和支持传统金融业加快向互联网化发展。更要鼓励和支持市场各方利用互联网的互联、开放、融合的特性,以开放的心态,开展广泛的合作和融合,实现双轮驱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没有互联网的平台,不具备互联网的基因,缺乏专业金融知识,没有相应的体制机制,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开个网站就办理电子商务或者是网络金融是很难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同时,需要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国家信息化、现代化大战略中加以研究和推动,要加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和金融监管。传统银行业必须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高度重视,所以今天我看了一下协办单位有很多都是传统的银行。但是,又不能简单模仿,或者照搬互联网运营商的做法,要充分利用既有的专业和客户优势,加快培育互联网基因,学习借鉴电商新思维,突破我技术、行业、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创新业务模式,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探索和推动银行转型发展。
三、中国银行积极推动网络银行建设。为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大潮,中国银行积极推动互联网银行建设,推动整个银行转型升级。目前,我们把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银行建设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认为,注重把握好发展方向,业务模式,标准规范和品牌建立,形成了发展的战略规划。
其中在技术上坚持&开放平台+智能终端+大数据&,在业务模式上坚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以聚集客户为根本,提供全面的全流程的服务。就是所有做的东西,它的最终的目标是要扩大和聚集客户。在机制上,我们坚持双轮驱动,相互融合,突出特色,共同发展。中国银行,以中银易商为平台,借助业务平台,跨界融合,从易金融,泛金融、非金融、自金融等纬度权力打造以移动化服务型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银行。探索建立全新的上午模式,这个易金融就是坚持简便、易行、方便客户,泛金融就是内容广泛的金融服务,而不是单向的某一项,某几项。非金融是说我们要利用这个平台,除了金融的服务以外,还要围绕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自金融是说帮助客户自主的进行金融的服务,建立一个客户,一个银行的这样一个模式。
我们还坚持自我发展与对外合作并重,重点打造生产化、虚拟化、个性化、全球化的特色,其中中银易商平台的建设,包括中银开放平台,虚拟支付平台,网络商务平台,大数据平台,及基础服务平台,我们叫做&4+1&的平台,致力于提升14项的能力,主要包括产业链定制、个性化服务、金融易社区、跨境一体化发展等等14项功能,探索按需定制的C2B商业模式,大力发展在线产业链金融和在线微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O2O的业务模式。努力打造远程客户服务体系等等。
自2013年8月推出中银易商品牌以来,中国银行在业界率先推出了开放平台,金融应用商店,网络通宝、中银易社区等创新产品与服务。其中,中银开放平台采取平台加服务的运作模式,银行提供品牌,确立规则与规范,标准化分装经营接口,向广大合作伙伴及客户提供安全、稳定、便捷的金融接入服务,借鉴众包的开发模式,充分带动社会开发力量,吸引广泛资源进行应用的混聚,推出丰富多彩的移动金融应用商店服务。自去年9月在国内同业中率先推出以来,目前入住的合作伙伴不断增加,推出的金融服务持续丰富,包括帐户管理,金融咨询,投资理财,贷款服务,移动支付,民生缴费,品质生活服务等等。
中国银行的网络建设还刚刚起步,我们知道这里面充满着机遇,也充满着挑战。我们将认真的把握,广泛的借鉴,积极的开展合作,来加快我们的网络建设,推动整个中国银行转型升级。对此,中国银行高度重视也充满信心,谢谢大家!
网银动漫秀
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于9月10日至12日在津举办。
联合宣传年
“第十届中国电子银行年会”于日在北京举行
电子银行网BBS
Copyright 中国电子银行网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2号 京公网安备号当前位置:&&&&&&
王永利:互联网金融发展需双重基因【新浪财经】
“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层论坛暨第七届中国电子金融年会”于日在北京举办。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出席年会并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永利: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互联网金融的问题。刚刚过去的2013年,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急剧的升温,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有人将2013年定位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我觉得这既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启一个新时代,同时也意味着互联网金融才刚刚起步,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和探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然对银行等传统金融业带来深刻的冲击和挑战,也必然推动银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所以,我想就互联网金融与银行转型升级为主题做一点发言。
一、互联网新时代与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早已出现,但是对金融的影响还没有达到今天这样的程度。随着宽带传输技术的突破和移动互联、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运用,互联网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以及社会组织和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强,因而大大削弱了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充分的问题。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庞大的数据库方便灵活的进行交流、沟通和交易往来,方便快捷、成本降低,形成全新的互联网社交平台,电子商务模式,金融服务渠道等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壁垒被冲破,被融合,很多传统行业被颠覆,被互联网化,形成互联网新的社会生态,推动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对社会组织、社会运行、社会管理等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平台上众多业务基础上进一步派生出来的金融业务和金融模式。与传统银行主要作为金融中介的业务范围相对狭窄,主要利用物理网点和人工操作不同,互联网金融则是依托互联网新技术,新平台,突破传统金融网点和人员在地域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不断拓展功能和业务领域。围绕用户的需求,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务。包括互联网通讯,互联网查询,互联网购物,互联网支付,互联网存贷款等等。互联网金融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中用户的黏性非常大。目前互联网金融所依托的技术平台,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与传统金融业,特别是传统的银行业存在着很大不同。
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必须首先研究互联网,准确把握互联网的本质、基因、发展方向和其深刻影响等。要放在互联网大平台上去研究互联网金融,而不能仅仅就互联网中的金融部分来谈,来发展互联网金融。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互联网新时代方兴未艾,快速发展,必然推动互联网经济、金融的深入发展。但是,也必须看到,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和替代率很强,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商业应用和经营模式也还不够成熟和稳定。目前竞争非常激烈,前期的投入很大,压价竞争,让利销售,或者是压上游,补下游的做法非常普遍,盈利难度也不小,也使互联网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充满风险和挑战。
有人认为互联网市场永远是一个“721”的概念,就是说最大的占70%的份额,第二占20%,其他只能占到10%。所以,在这个市场里边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但是,也不要以为做了老大、老二,永远它就是老大、老二,往往一项技术的变革,一项模式的变更,很快就可能造成市场巨大的变化。同时,互联网越是发展,越是广泛应用,其网络和信息的安全有越重要,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越突出。
互联网金融新的业务模式,新的技术平台,新的体制机制必然给传统金融业带来深刻冲击,推动其加快转型升级。但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长期发展积淀的专业知识、风险管理、金融监管等等也是互联网金融新的参与者必须认真学习和积累的,否则盲目投资和发展金融业务也是非常危险的,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经济社会稳定。最近很多P2P的倒闭已经给我们提示了,金融不是一个可以稳赚不赔的行业,金融本身就是一个管理风险的行业。因此,既要鼓励和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要鼓励和支持传统金融业加快向互联网化发展。更要鼓励和支持市场各方利用互联网的互联、开放、融合的特性,以开放的心态,开展广泛的合作和融合,实现双轮驱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没有互联网的平台,不具备互联网的基因,缺乏专业金融知识,没有相应的体制机制,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开个网站就办理电子商务或者是网络金融是很难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同时,需要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国家信息化、现代化大战略中加以研究和推动,要加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和金融监管。传统银行业必须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高度重视,但是又不能简单模仿,或者照搬互联网运营商的做法,要充分利用既有的专业和客户优势,加快培育互联网基因,学习借鉴电商新思维,突破技术、行业、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创新业务模式,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探索和推动银行转型发展。
三、中国银行积极推动网络银行建设
为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大潮,中国银行积极推动互联网银行建设,推动整个银行转型升级。目前,我们把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银行建设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认为,注重把握好发展方向,业务模式,标准规范和品牌建立,形成了发展的战略规划。
其中在技术上坚持“开放平台+智能终端+大数据”,在业务模式上坚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以聚集客户为根本,提供全面的全流程的服务。就是所有做的东西,它的最终的目标是要扩大和聚集客户。在机制上,我们坚持双轮驱动,相互融合,突出特色,共同发展。
中国银行以中银易商为平台,借助业务平台,跨界融合,从易金融,泛金融、非金融、自金融等纬度权力打造以移动化服务型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银行,探索建立全新的商务模式。易金融是说要坚持简便、易行、方便客户,泛金融是说要提供内容广泛的金融服务,非金融是说我们要利用这个平台,在金融服务以外,围绕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自金融是说要帮助客户自主地进行金融服务,建立“一个客户,一个银行”的模式。
我们还坚持自我发展与对外合作并重,重点打造生产化、虚拟化、个性化、全球化的特色。中银易商平台的建设,包括中银开放平台,虚拟支付平台,网络商务平台,大数据平台,及基础服务平台,我们叫做“4+1”的平台,致力于提升14项的能力,主要包括产业链定制、个性化服务、金融易社区、跨境一体化发展等等14项功能,探索按需定制的C2B商业模式,大力发展在线产业链金融和在线微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O2O的业务模式。努力打造远程客户服务体系等等。
自2013年8月推出中银易商品牌以来,中国银行在业界率先推出了开放平台,金融应用商店,网络通宝、中银易社区等创新产品与服务。其中,中银开放平台采取平台加服务的运作模式,银行提供品牌,确立规则与规范,标准化分装经营接口,向广大合作伙伴及客户提供安全、稳定、便捷的金融接入服务,借鉴众包的开发模式,充分带动社会开发力量,吸引广泛资源进行应用的混聚,推出丰富多彩的移动金融应用商店服务。自去年9月在国内同业中率先推出以来,目前入住的合作伙伴不断增加,推出的金融服务持续丰富,包括帐户管理,金融咨询,投资理财,贷款服务,移动支付,民生缴费,品质生活服务等等。
中国银行的网络建设还刚刚起步,我们知道这里面充满着机遇,也充满着挑战。我们将认真地把握,广泛地借鉴,积极地开展合作,加快我们的网络建设,推动整个中国银行转型升级。对此,中国银行高度重视也充满信心,谢谢大家!
来源:新浪财经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举行第四届年会,乐视金融CEO王永利出席年会并参加了“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圆桌讨论,本文根据王永利先生在年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今天的话题,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好像听起来有点沉重,但是确实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金融出了一些问题,国家也推出了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引起很多人对互联网金融的怀疑,可能有几个问题还值得我们重新反思一下。
第一个,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什么?去年十部委发布的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统称从业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实现的资金融通、支付投资以及信息中介服务等新型的金融业务模式。这是我们现在最权威的定义。但是我觉得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可能这个定义还值得我们重新来反思。
互联网金融是在2013年“余额宝”推出之后提出的一个概念,如果用互联网来做支付、来做金融业务的话,从推出“支付宝”的时候已经开始了,为什么前面没有提出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而在2013年之后有了这样一个概念?显然是互联网应用到金融上以后产生了不同于传统或者我们现在看到的金融的一些东西。所以,我个人认为互联网金融应该是一个跟传统金融或者现在所看到金融的一个对应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西。
第二,这个定义里面首先是承认互联网金融,但是从事互联网金融的是两类机构,一类是传统金融机构,一类是互联网企业,由此带来严格的分类和不同的待遇,可以看出这里面好多鼓励和限制的东西对两类机构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互联网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认为是在研究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尽管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但是实现形式和业务模式会有很大的变化,如果我们不对互联网进行研究的话,很难说清楚互联网金融。这是第一个方面,可能需要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重新去思考。
另外,我们可能要认识到互联网新时代正在走来,它对我们经济社会、人类社会的影响正在显现。互联网从60年代初就有了,从一项技术,后来发展到成为一个网络产业,现在进一步发展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基础因素。可能接下来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互联网是离不开的。今天互联网可能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开始互联互通跨界融合,原来我们分工很细的东西在互联网信息通信的条件下,可以把原来不搭界的东西连在一起,形成互联网一体化运行。当整合在一起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很多中间环节太多的成本可以去掉。比如说,专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清算流、信用流等多流合一的东西,如果大家看看我现在参与的乐视的运作模式,同样是从内容到终端的一体化的产业链垂直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拿掉很多很多多余的东西。另外,它形成一个产业跨界融合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生态化、场景化的经济运行模式。原来我们是一个一个独立的小环节或者一个小支条运行,现在把很多东西整合在一起了,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样的话,互联网对我们经济社会的运行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经济成为一个生态化、场景化的业态的时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必须引起关注,就是金融。因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或者经济运行的命脉,跨界融合的多产业集合的一个生态型经济体制里面,金融必不可少。所以,我认为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金融长期以来发展的轨迹会发生一个重大的变化,即随着货币的产生和金融的运行,金融在向脱实向虚的专业化、独立化方向发展,所以产生了对应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的概念。在今天互联网互联互通的情况下,恰恰是金融越来越回归和融入到实体经济运行中去了,在经济运行里加入了支付、信贷、征信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金融发展的轨迹可能出现一个重大的变化,开始回归和融入实体经济出现生态化场景化的金融模式。我认为这是第二个特别需要关注的。
第三,当金融越来越融入到实体经济的生态化、场景化的时候,就会带来一些新的冲击。现在如果我们是单独弄一个应用互联网技术产生的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或者独立的P2P平台等等,那么将在接下来的三年内面临巨大的冲击。一方面,大型的生态型企业,不管是BAT还是其他的一些机构,都会依托它的生态体系去发展金融,而且这个金融的发展会倒过来,原来是先去找资金来源,再去做资产,现在是一定要先有资产,再去做理财。另外,互联网金融尽管出了那么多的问题,但是依然推动着传统金融加速改革,传统互联网也在改革,如果没有生态型的知识,接下来三年会很困难。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下一步的互联网金融恰恰要突出互联网互通跨界融合。当你在强调互联网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的时候,对互联网都还是把握不够的。所以,我认为未来互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应该是网络支付,就是场景化、移动化、数字化、制度化的一些场景手段直接应用到经济领域里面去。其中包括数字化的货币新体系会诞生。
另外网络平台,就是金融产品销售和交易平台,把大量金融机构的产品引到互联网上销售,另外不仅仅是销售,要把这个产品在存续期里变成可交易的东西进行激活。我们现在金融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不仅仅是门槛很高,准入很难,产品很少,更重要的是大量的产品是非标化的,是不能交易的。所以,很多产品在存续期里既不能转让,也不能提前收回,也不能抵质押,就停止在这儿了,进而抑制了整个金融的活力、普惠的程度、直接融资等等全部受影响。
现在电商平台已经很成熟了,有没有可能把电商的做法迁移到金融上,打破原来专业分工的限制,真正成为一个互联网化的大的交易平台?有了交易平台之后,再有一个就是网络资管,真正的大资管概念,不再受银行、证券、保险的限制。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的银行已经够大了,但是和美国一些大的公司相比并不是那么大,他们什么都可以做,反而可以做的更好。未来我觉得网络支付、网络平台、网络资管才是真正互联网金融应用的主线。真正需要我们探索的是互联网时代具有划时代的金融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坚定地认为,互联网发展的大潮势不可当,互联网时代正在走来,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所以互联网金融虽是今天遇到的挑战,但它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关于主持人提到的互联网金融有这么多企业,有没有差异化的道路,对小企业来说如何自建场景和自建生态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课题。
第一,我前面特别强调互联网是互联互通跨界融合的,会影响一种跨界组合式的生态化的经济模式,而金融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金融确实会面临一个如何融入实体经济,从平台化、生态化的角度去发展的问题。不可能每一家都去弄一个平台和生态,其实在每个行业也就那么两三家能做龙头,不可能都去做。比如谈到供应链融资,我在银行的时候,供应链融资是以银行为主体的,由银行找一个供应链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去做,而现在供应链已经开始在龙头企业中把银行排除出去,我们自己来做。但是谁都能做这样的龙头企业吗?不可能。因为核心企业或者龙头企业只能有一个或者几个,不可能大家都是。这里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未来的互联网金融首先是一个大的金融公司,这种平台的公司一定不会很多,会非常少,因为这要求的投资等各方面的东西太多了。
第二,再大的龙头企业一定是要开放的,特别是平台一定要开放,不开放自己做是没有前景的。未来所有的互联网、所有的平台一定是开放的,开放是第一至关重要的东西。那么在开放的前提下,还要强调专业和分工。即使是一个供应链也好,一个产业链也好,还是有分工的。在这里你要想加入到产业链里去,没有专长就会被排挤出去,因为你没有价值。所以,我认为未来一定是专业化,是大家生存之道,有人去做平台的东西,有人会去做专业化的东西。
第三是合作,一定要在这个里找差别式的优势在哪里,形成一个合作的整体,才能生存下来。未来的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产品竞争或者一个技术的竞争,甚至不是一个企业自己的竞争,而是一个组合的竞争。这里面我觉得金融未来一定也是平台化、专业化、合作化的,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东西。都想做成一模一样的东西不可能,哪怕是BAT也不可能做成一模一样,生态环境不一样,一定会根据这个分化出越来越不一样的东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金融看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