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县平遥政府网信息公开决算公开单位

&&&市本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10哈尔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年度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哈尔滨市政府信息公开办法》规定,在总结市本级政府、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全市各部门、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工作基础上编制形成。
本年度报告共分八个部分:概述,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依申请公开情况,政府信息公开中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2011年重点工作,附录(《2010年哈尔滨市主动公开信息情况》、《2010年市政府部门政府信息公开载体设置情况统计表》、《2010年区级政府信息公开载体设置情况统计表》、《2010年县(市)级政府信息公开载体设置情况统计表》、《哈尔滨人民政府公报发布信息情况》)。本年度报告统计日期自2010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0日止。本年度报告可以通过哈尔滨市政务公开网(网址:http://zwgk.)下载。
(一)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2010年是我市项目建设提速年,也是全力振兴我市经济,打造新型现代化城市的关键之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紧密围绕市委提出的“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新战略和“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进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而努力奋斗”新目标,按照国家和省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思路,较好地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
1.围绕新战略实施,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围绕“发挥政府信息功能,服务经济发展环境”这个中心,以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民生政策、重大承诺、惠民项目为重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同时,各职能部门及时公布社会保障、拆迁补偿、人才招聘、惠农促农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使公众及时掌握和了解与自身有关的内容,切实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在公开信息的数量上、质量上和及时、准确程度上都有了较大提高。在信息内容和信息分类上,更多地考虑群众和社会对公开信息的需求,紧贴全市“中兴”战略实施路桥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及时增加了“路改出行信息”和“路改工程信息”;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府财政信息公开试点工作,成功开展了政府财政信息公开试点工作,进一步丰富了公开内容。为方便与全市各部门工作衔接,专门设置了政务公开工作动态专栏,及时上传市政务公开办各项工作要求,使各部门快捷有效地获取工作信息。
2.推进行政权力阳光透明运行,杜绝权力公开死角。把制订、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作为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重点。按照市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通知》(哈政综[2010]17号)要求,建立健全典型案件类比、行使自由裁量权说明理由、特殊情况备案的制度,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对行政执法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使用裁量权标准约束,全面规范和约束行政执法行为,切实解决行政处罚畸轻畸重、同案不同罚、执法随意性大、办“人情案”等问题。持续开展行政审批清理,对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审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将每项审批主体、依据、条件、时限、收费、流程等全部在网上公布,将政府的审批权力清单变为服务群众的操作指南。制发了《行政审批工作人员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和《市行政效能投诉办法》,开展了松北区、双城市两地网上审批试点工作,促进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3.突破工作难点,公开财政信息。按照全省开展政府财政信息公开试点工作的安排,作为全省5个政府财政信息公开试点城市之一,制定下发了《哈尔滨市市级财政信息公开试点实施方案》,在全市政务公开网和部门网站建立了“财政信息”公开专栏,确定了财政预决算及执行、政府采购、行政事业收费三大方面14类信息作为公开内容,公开了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和每月市级财政预算和支出信息。并确定双城市为县(市)级财政信息公开试点县(市),同步开展财政信息试点工作。在财政信息公开上迈出坚实步伐。
4.创新公开工作,开通网上受理依申请公开渠道。为更加方便广大社会公众获取与自身生产、生活相关的信息,在哈尔滨市政务公开网上开通了网上依申请公开途径,制定了《网上依申请公开办法》,明确了网上依申请公开程序、依申请受理主体和受理责任,通过更为便捷的途径,最大程度满足公众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全年共受理网上依申请19件,涉及国土资源、劳动和社会保障、住房公积金、房产、物价等5个行业,全部予以回复,申请人均表示满意。
5.规范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方便社会公众生产生活。根据《条例》要求,我们用2年的时间,重点规范教育、卫生、物业、供水、供气、供电、公共交通等行业的办事公开,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制定各行业的公开实施意见。我市在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物业行业办事公开,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上,于2010年年初下发供排水、燃气、电业、交通等四大行业推行行业办事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公开群众关注关心的服务承诺、办事项目、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收费标准、监督途径等信息,畅通渠道,受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供排水、燃气、电业、交通四个行业办事信息公开的规范程度。通过开展行业办事公开,不仅促进行业建立了缴费和服务便捷方式,而且通过行业办事公开的典型示范作用,带动了全市办事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推进,方便了社会公众的生产生活。
6.不断完善公开载体建设,确保信息公开准确及时。把哈尔滨市政务公开网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载体,一年来,不断完善网站的功能建设,增强了高级检索功能,新增了政府信息指南、依申请公开、政务公开工作动态、政务公开年度工作报告等4个导航栏,增加了财政信息公开、路况建设信息、路况出行信息三个专栏,开通了网上依申请公开。在完善政务公开网建设的同时,重新检查调整了分布在全市主要办事窗口的20部政府信息公开触摸查询机,并对全市各部门、各区、县(市)政府明确提出完善和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和管理的要求。通过不断完善载体建设,我市公开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二)主要做法
一是领导重视,高层部署。全市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充实调整了全市政务公开领导机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市政府秘书长、市纪委副书记、市直机关工委书记等任副组长,全市22个相关部门的主要或主管领导任成员。在年初召开的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大会上,常务副市长、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进行动员部署,明确提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任务和要求,各级部门也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领导重视,对我市的政务公开工作顺利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是总体筹划,抢前抓早。为做好全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市政务公开办在年初向全市各部门、区级政府及各县(市)政府下发了《2010年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分解表》,要求各单位按照任务分解表明确的工作任务,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适时开展工作,使各级政府、各单位和各部门明确本年度的工作任务,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三是深入一线,积极推进。采取“一线工作法”,主动与承担重点公开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对接,加强沟通。通过与市建委、市交通局、市公安局沟通,将工程信息、交通出行信息以及公交线路调整信息及时公开;就财政信息公开工作与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物价局研究,确定了公开内容、形势和专栏内容;就公开载体、公开专网完善,主动与市信息中心、档案局、电话办等单位联系,确定了增设的栏目,落实了具体内容;与市法制办、市监察局、市改善办联系,将政务公开工作要求纳入《市行政效能投诉办法》、《全市2010年推进依法行政计划》和《关于整治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多角度、多渠道推进政务公开任务的落实。
四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加强培训,提高政务公开专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进行了依申请公开网络专业培训,使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对处理网上依申请工作业务有了全面的掌握,使网上依申请公开工作顺利进行。对南岗供水公司、市儿童医院、道里抚顺社区服务中心等20余家办事窗口单位,以现场培训的方式指导工作,提升办事公开水平。
五是开展调研,了解需求。就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延伸和开展村务公开工作,深入道外区民主乡五星村,南岗区红旗满族乡东升村、曙光村开展关于村务公开有关工作的调研,提出了开展村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为把政务公开工作向街道社区和村屯延伸积极做好准备。利用设置“路况出行情况”和“路况工程情况”有利契机,了解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的需求方向,以有效地避免“公开的信息群众不需要,群众需要的信息不公开”问题。
六是完善机制,促进工作。建立了定期督导制度,专人每月定期检查政府各部门、各区县(市)政府的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情况,督促及时更新信息。制定了《哈尔滨市依申请公开管理办法》,明确了依申请公开的办理、恢复、统计等各环节的处理要求,设置了申请短信提示功能,确保个性化需求得到及时处理。政务公开日常工作要求全部实现网上传输,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七是加大宣传,扩大影响。组织承办了省、市纪念《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2周年大型户外宣传活动。省、市领导现场讲话,市直32个部门和单位参加中心会场宣传,全市八区十县同步开展宣传,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使公众广泛知晓、积极参与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增强了行政机关信息公开意识和自觉性,达到了预期效果,提高了社会关注度。
二、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2010年,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7.14万条,其中,市政府本级主动公开公文类政府信息88条,占信息公开总量的0.05%;市直各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8140条,占信息公开总量的63.09%;区级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7754条,占信息公开总量的16.19%;县(市)级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1955条,占信息公开总量的18.64%;公共企事业单位主动公开信息3478条,占信息公开总量的2.02%。全年信息公开总量较上一年提高29.65个百分点。
通过哈尔滨市政务公开网公开政府信息7536条,按照主题分类各类信息所占比例为:
公开综合政务类信息749条,占9.93%。公开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0年哈尔滨市惠民行动项目和2010年哈尔滨市惠民行动项目责任落实方案的通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场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哈尔滨市工程建设领域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处分暂行规定》、《道外区迅速妥善处理12.29甲醇泄漏事故》、《哈高新区赴黑龙江大学招商物联网研发中心项目入区取得实质性进展》、《依兰县委召开第64次常委扩大会议》、《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道外区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交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哈市首个妇女之家在道里区挂牌》、《哈尔滨联通“沃”客户俱乐部正式成立》等信息。
公开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类管理类信息445条,占5.9%。公开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哈尔滨市食品及重要商品市场准入及进货查验管理办法》、《关于转发&全省万名创业小老板培育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1—7月份道里区经济运行情况》、《平房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项目公示—平新镇乡镇文化站项目》、《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认定哈尔滨市第四批市级企业技术名单的通知》、《反价格垄断规定政策解读》、《2010年哈尔滨商品房量价齐升》、《我市第四次人口普查的光电录入工作全部结束》等信息。
公开财政、金融、审计类信息322条,占4.27%。公开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停收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哈尔滨市政府财政信息公开实施方案》、《全市国税收入突破200亿大关,再上新台阶》、《市国税局建立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五项制度》、《哈市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突破亿元大关》、《道外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呈现“四大亮点”》、《推进网络资源建设,CNKI数字图书馆开通运行》、《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都县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集中采购资金限额标准的通知》、《香坊区国库支付中心建立自助查询系统》等信息。
公开国土资源、能源类信息209条,占2.77%。公开了《哈尔滨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工作实施意见》、《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土地登记发证系统正式运行》、《哈尔滨市国有土地资金征收办法》、《关于编制2011年度国有土地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地质调查及项目库建设项目情况说明》、《伊兰县公开招聘地质矿产专业人员公告》、《松江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储备土地拟供应信息》等信息。
公开农业、林业水利类信息519条,占6.89%。公开了《哈尔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哈尔滨市促进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道里区百万公斤鲜菜陆续上市》、《平房供水公司举办打击窃水专项活动现场会》、《关于切实做好防雪保畜工作的通知》、《我市乳制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我市地区大豆价格震荡攀升》、《九月尿素市场行情分析》、《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1万家,惠及2600万农户》等信息。
公开工业、交通类信息169条,占2.24%。公开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木兰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关于做好推进2011年重点工业项目的通知》、《公交13路区间车开通》、《关于实施道路交通运输管理“十个一律”的通告》、《哈尔滨市邮政局服务项目类》、《木兰县农村公路改造建设工作通报》等信息。
公开商贸、海关、旅游类信息214条,占2.83%。公开了《2010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节活动方案》、《第二十七届冰洽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三百台商将组团参加第二十七届冰洽会》、《我市获评“全球网民推荐中国旅游城市”十强》、《松北区召开第二十三届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新闻通报》、《我市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第二十七届冰洽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1—10月份我市旅游总收入超过10亿》等信息。
公开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等信息445条,占5.9%。公开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保证供应稳定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红盾创优行动”实施方案》、《哈尔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组成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南岗沙曼小区发生不明气体中毒事故》、《市安检局对道里区两小学校园内的企业进行了职业健康安全突击检查,查出大量安全隐患》等信息。
公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类信息1315条,占17.45%。公开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居民庭院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指导意见》、《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利率的通知》、《阳明滩大桥工程首节钢梁顺利吊装完成》、《道外区陶瓷小区基本实现拆迁净地》、《现场办公服务“哈南”新城》、《市建委召开2011年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第一次专题会议》、《群里新区金鼎文化广场建筑实现暖封闭》、《哈尔滨市大剧院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等信息。
公开科技、教育类信息518条,占6.87%。公开了《哈市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哈组建大功率新型立式风电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驻外各使(领)馆科技处(组)推荐项目》、《平房区进修学校跻身哈市首批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我市两项发明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哈市“十一五”投入5600万元科技经费》、《关于申报2011年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奖的通知》等信息。
公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类信息229条,占3.04%。公开了《哈尔滨市“11.02”侵犯著作权案一审判决》、《哈尔滨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事业单位招聘紧缺专业人才公告》、《全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情况》、《我市文化执法部门集中检查网吧技术监管软件在线运行情况》、《道外区启动卧龙寺工程项目建设》、《2010年法制文化惠民行动启动》、《首家“誉衡爱心图书馆”在宾县建成》等信息。
公开了卫生、体育类信息94条,占1.25%。公开了《哈尔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哈尔滨市2010年食品安全工作方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检查组评估我区“创建国家中医药示范区”工作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左炔诺孕酮片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违法发布虚假药品信息销售假劣药品网站名单》、《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消费警示:“长寿因子口服液”等未获批准》、《关于面向全市医药企业开展融资服务活动的通知》、《道外区上冰雪活动全面启动》等信息。
公开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工作类信息57条,占0.76%。公开了《哈尔滨市成为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城市》、《全市首家农村“微型早教课堂”开班》、《巴彦县人口计生“惠家工程”全面启动》、《哈尔滨市完成2010年上半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工作》、《哈尔滨市人口计生委2010年工作要点》、《哈尔滨市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关怀关爱”专项活动》、《哈尔滨市妇联、香坊区妇联联合召开综治工作形势任务、消防知识讲座》等信息。
公开劳动、人事、监察了信息328条,占4.35%。公开了《哈尔滨市第33届劳动模范和模范单位(集体)评选工作方案》、《我市举办2010年农民创业和师资培训班》、《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处罚和裁量标准(试行)》、《关于对哈尔滨市参保人员异地办理社保卡进行进行调查有关问题的通知》、《职工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哈尔滨市公益型岗位招聘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公告》、《道外区举办“猫冬”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关于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的通知》等信息。
公开公安、安全、司法类信息635条,占8.43%。公开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安消防队伍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意见》、《我市公安民警救助基金会成立》、《本年度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全部结案》、《我市部署打黑除恶工作》、《市公安局对集中整治“医闹”维护医疗秩序工作进行部署》、《关于在全市工业企业中依法做好推行仲裁法律制度工作的意见》、《巴彦镇太平联合社区调解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等信息。
公开民政、扶贫类信息683条,占9.06%。公开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9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平房区残联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居家托养重度精神残疾人》、《呼兰区完善保障机制惠民生》、《双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殡葬综合整治的通告》、《市红十字会赴宾西镇西川村开展帮扶工作》、《哈尔滨市救助管理站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哈尔滨市今冬征兵工作全面启动》等信息。
公开民族、宗教类信息96条,占1.27%。公开了《依法取缔非法宗教场所为重点工程建设保驾护航》、《哈尔滨市佛教界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同胞举行超荐祈福法会》、《关注弱势群体,关爱空巢老人》、《极乐寺爱心资助贫困学生》等信息。
公开对外事务类信息41条,占0.54%。公开了《哈尔滨市留学生联谊会高新区分会正式成立》、《哈尔滨—奥胡斯可持续发展论坛开幕》、《我市与厄瓜多尔圣埃莱纳市签署两市友好发展交流合作关系备忘录》等信息。
公开港澳台工作信息4条,占0.05%。公开了《市委统战部部长张桂华带领全国台联、各地市台办、台协会、台商等到松北区考察》、《百名侨商进新城》、《哈尔滨开发区与香港中华厂商联谊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等信息。
公开国防类信息55条,占0.71%。公开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征兵办关于明确征兵政策规定和优待安置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行人民防空警报试鸣的通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哈尔滨警备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征兵工作的意见》等信息。
公开其他信息409条,占5.43%。公开了《方正县开展打击非法营运车辆专项治理活动》、《道外区教育局保健所电线更换工程招标公告》、《依兰县召开2010年度县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道外区对冬季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三项要求》等信息。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
截至2010年末,除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全市主要通过哈尔滨市政务公开网,政府网站,政府公报,市、区、县(市)行政服务中心,市信息查阅中心,新闻发布会,数字电视“阳光政务”频道,电子触摸屏,电子大屏幕等方式公开政府信息。
(一)哈尔滨市政务公开网。在哈尔滨市政务公开网共设置市直部门网页70个,区级政府网页8个,县(市)级政府网页10个,供水、供热、邮政等办事公开单位网页21个。根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和社会需求设置了领导信息、政府机构、政府文件、政府公报、统计公报、人事信息、新闻发布会、政府采购、行政服务、财政信息、路改出行信息、路改工程信息、市长公开电话、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共14个栏目。广大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公开网及时查阅有相关部门最新公开的、具有权威性的政府信息。还可以通过依申请公开窗口,申请公开与本单位、本部门和本人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2010年,通过哈尔滨政务公开网这一载体,市直部门公开信息4307条,区级政府公开信息1049条,县(市)级政府公开信息825条,办事单位公开信息1355条,总计公开信息7536条,浏览量超过100万(人)次。
(二)政府网站。中国哈尔滨门户网站,全市59个具有行政职能的部门和单位,8个区级政府,10个县(市)级政府建立了网站,及时公开本部门信息。门户网不仅公开政府信息,还设置了为市民、企业、投资者和三农服务栏目,设立了咨询投诉、行风投诉和民意征集专栏,企业和广大市民还可以通过门户网站足不出户缴纳各种费用,实现了集公开政府信息、社会服务、向政府反馈意见和建议平台的多功能的网站,积极助推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和社会公众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活内容。特别是咨询投诉栏目的设立,广泛征集了社会各界对政府政风建设、城市建设、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成为政府倾听社会公众声音的重要途径。2010年,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这一载体,市直部门公开信息28703条,区级政府公开信息9242条,县(市)级政府公开信息6292条,总计公开信息44237条。
(三)政府公报。全年发布《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报》24期,每月两期,发布信息总量1958条(份)。其中,公开法规规章33条,政府工作1条,市委市政府文件5份,市政府文件25份,市委办市政府办文件19份,市政府办文件40份,部门文件9份,人事与机构信息13条,大事记1504条,市政府及办公厅发文目录309条。全市设置18个公报赠阅点,免费向市直机关、市属企事业单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直省属在哈单位、各区县(市)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乡镇政府、村委会等社会公众赠阅。2010年共计投放公报12.6万册。同时,在哈尔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哈尔滨市政务公开网上建立电子文本,方便查阅。
(四)行政服务中心。目前,我市共设置市级行政服务中心1个,市政府部门设立独立办事大厅18个。区级行政服务中心9个(区级政府所属部门单独设立服务大厅37个),县市级政府行政服务中心10个(县、市级政府所属部门单独设立服务大厅45个)。行政服务中心已经成为政府权力阳光透明运行的重要体现,审批项目实现了统一集中进入行政服务中心,杜绝了审批项目体外循环,为我市经济振兴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通过行政审批服务、审批部门窗口解答、发放宣传单、大屏幕等方式,行政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公开政府信息的重要窗口之一。2010年,通过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直各部门公开政府信息6551条。通过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各区政府及区属各部门公开政府信息763条。通过县(市)级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市)政府及所属各部门公开政府信息19278条。办事单位通过所属服务大厅公开信息3478条。
(五)市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在市档案馆、图书馆设立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充分利用市现行文件利用中心这一窗口,提供政府信息查阅功能。不断加强现行文件报送、接收工作,为公众提供多样化服务需求。同时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局,把民生、城建等信息列为重点查询信息,接待查阅现行文件利用者112人(次),打印现行文件89份。
(六)新闻发布会和阳光政务信息平台等。将新闻发布会作为向全社会发布重要政府信息的有效途径,及时公开了重大政府信息,对社会舆论起到了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2010年,市政府及政府各部门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开信息149条,各区级政府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开信息26条,县(市)级政府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开信息11条。通过哈尔滨市数字电视阳光政务信息栏目公开信息13001条。通过电视新闻、报纸、广播等媒体公开政府信息1221条。
(七)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查询触摸屏。全市共设置电子触摸屏530台。哈尔滨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在全市共设置电子触摸屏20台,分别设置在市政府行政办公大楼、市行政服务中心、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市信访办接待大厅等重要窗口部门,与哈尔滨市政务公开网联网,同步发布政府信息。全市各部门设置电子触摸屏195台(其中,政府部门设42台,部门所属单位设153台),公开信息9982条;区级政府设置电子触摸屏38台(其中,区级部门4台,所属单位34台),公开信息367条;县(市)级政府设置电子触摸屏56台(其中,县市部门4台,所属乡镇52台),公开信息393条;办事公开单位设置电子触摸屏221台,公开信息千余条。触摸屏已经成为方便、快捷查阅政务及办事信息的有效途径。
(八)电子大屏幕。全市共设置电子大屏幕351台,市政府部门共设置电子大屏幕131台(其中,部门36台,所属单位95台),发布信息1889条;区级政府共设置电子大屏幕25台(其中,区级部门9台,所属单位16台),发布信息11600条;县(市)级政府共设置电子大屏幕49台(其中,县市部门5台,所属乡镇44台),发布信息1889条;办事公开单位共设置电子大屏幕146台,公开办事信息20000余条。
(九)信息公开取阅点。全市共设置信息公开取阅点699个。市直部门共设置信息公开取阅点332个(其中,部门52个,所属单位280个);区级政府共设置信息公开取阅点14个(均为所属单位设置);县(市)级政府共设置信息公开取阅点58个(其中,县市部门7个,所属乡镇51个);办事公开单位共设置信息公开取阅点295个。公开发放纸质信息20余万条(次)。
(十)其他方式
除上述途径公开信息外,还通过宣传日活动、发放宣传单、编制本部门办事公开手册等方式公开信息13725条(次)。其中,市直部门10091条(次),区级政府2741条(次),县市级政府893条(次)。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0年共受理依申请公开21件,其中,通过网上依申请公开19件,通过纸质邮件申请公开2件。主要涉及土地补偿金、劳动和社会保障、住房公积金、房产、物价等5方面内容,全部予以答复。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2010年没有发生针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与部门、企业及社会公众对政府服务信息在形式上、内容上的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问题一是有的部门公开信息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二是有的部门公开的信息在分类上还不够科学。三是依申请公开在社会公众中推广和使用还不够广泛。四是文件利用中心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2011年,我市将全面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各部门的培训,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成为助推我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主要任务
2011年,按照国家和省政务公开办统一部署,围绕我市发展新目标、新战略的实施,以政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以深化公开内容为核心,在加强全面公开的基础上,重点在资金、项目、政策、服务等方面切实加大公开力度,逐步形成以主动公开为主、依申请公开为补充的格局,推动本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
2010年哈尔滨市主动公 开信息情况&
公开信息条数
占公开信息总量
市直各部门
县(市)政府
                                                      
主办:哈尔滨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承办:哈尔滨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建维护:哈尔滨市信息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决算公开自查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