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大数据库的应用领域用在哪些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一、重新认知大数据
  按照业界对&大数据&的定义:指难以用常用的软件工具在可容忍时间内抓取、管理以及处理的数据集;或者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了常规数据库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合。
  从社会大众认知层面来讲,大数据已经渗入到我们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已经无时无刻不与数据打交道,无时无刻不参与大数据的归集与积累。我们既是&大数据&使用者,也是&大数据&参与者。因此,通俗的说,&大数据&可以认为是人们对现实存在的现状或关联进行的归纳、集合,其涵盖范围包罗万象,无所不及,我们可以透过&数据现象&分析&数据本质&,从而进行各类决策应用。
  &大数据&的&4V&特征决定了其拥有不可估量的威力,这种威力绝不是一种&洪荒之力&,而是气势恢宏、永远存在,必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有史以来最大的影响。
  二、大数据、信息化、共享的关联探讨
  一般说来,提及&大数据&必然涉及信息化。究其关联,业界普遍认为应当是先有信息化,再有大数据,或者至少应当是先前建设同步归集。从大数据的定义内容来看,我们可以知道,海量的数据资源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空穴来风。拥有&4V&特性的大数据资源,其产生的源头必然是信息化装备(靠人力资源处理的数据总量已经远不能企及信息化社会产生和处理的数据总量,远远达不到大数据的体量级别)。目前所有比较成功的大数据应用,无一不是在信息化终端或者平台中搜集各类数据后,进行关联分析,透过&数据现象&解决或利用&数据本质&,最后再有场景化应用的。因此,按照常态发展,信息化必然先于大数据应用。
  目前,在大数据发展或者作为战略发展靠前的几个省份如四川、浙江、山东、贵州等,横向相比较来看,贵州信息化程度是比较靠后的。要做大数据,没有数据必然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然而,身处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如何在人防大数据及信息化建设较其他省份有所落后的情况下,更好地发展人防大数据产业?
  第一,秉承实事求是原则,摸清现有信息化现状。要做好一个产业,基础现状调研是必要的。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在梳理好现有信息化现状,既可以发现信息化短板,也可以发现信息化方向;同时,归集现有信息化现状数据本身也是大数据产业工作的一部分,为下一步做好产业安排起着奠基石的作用。
  第二,大数据产业发展与信息化工作两手都要抓,以大数据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反哺大数据。发展大数据,拥有海量数据资源是必须,数据的获取必然要求信息化装备。因此,在进行新的信息化建设、改建的同时,必须把数据获取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这一途径,探索出一条基于信息化短板情况下大数据发展的路子,若能达成这一目标,方能不负国家级大数据发展试验区的初衷。
  第三,人防大数据产业发展,必须做好数据共享。共享才能出智慧,共享才能出文章。大数据的初衷本就是一种共享的理念,只是这种共享是有控制的,而不是无节制的。作为信息化较为薄弱的贵州,要在大数据产业发展上更进一层楼,规避数据源规模较小的短板,应当首先在数据共享上面做文章。要突破思维桎梏、激发创新意识,以共享为路径,不能守着各自所有的不成体系的独立的数据,舍不得共享却又做不出文章。大数据应用的关键在于海量数据汇集后的精准分析,必须把各行各类的数据统一管理起来之后,方能更为有效的进行分析、应用。
  第四,以政策促进产业化,形成聚集效应。目前,从国家到省到市,均已制定不少有利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但政策的制定有时或许会滞后产业发展需求,所以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应适时根据变化进行修正,以有利于整个大数据产业发展。各类政策应当能够涵盖人才、技术、工商、税务等等各个方面。做好一个产业,必然要有企业来承担商业价值的转变及获取;企业的关键在于技术,而技术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做好人才的引进及梯队建设是重中之重。
  三、大数据产业在人防领域应用发展方向探讨
  大数据的应用,一般都会归集于做决策。决策社会管理,决策企业管理、决策战略管理等等。而大数据的发展,最终必然要落实到产业上,方能创造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对于社会价值,可以认为主要体现在社会管理;对于经济价值,可以认为主要体现在经济活动管理。因此,数据最终是要为社会管理或者经济价值服务的。社会管理者控制的数据资源(特别是不宜公开的数据资源),为社会管理创造价值。人防作为政府部门利用大数据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社会管理创造价值。目前,各类政务平台的建设应用,&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等等,正是对社会管理价值的提升。在社会管理绩效比较成功的情况下,必定可以共同创造一个高效管理、高效经济、精准经济的服务型人防。
  第一,大数据技术与传统&三产&的关系。大数据技术应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依赖于其他产业。没有其他产业的基础,大数据产业也就无从谈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插上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翅膀,深度融合之后,方能飞得更高、更远、更强、更贴切地服务于社会。三个产业也只有在大数据应用技术的推进下,方能达到去产能、高效能的终极目标。大数据应用技术,可以认为是上述三个产业&生产&&流通&&销售&生态链的一个实时反馈系统。通过这个反馈系统,可以做到整个态势的实时监控、精准分析,从而提高人防的高效服务能力。可以认为,大数据应用技术让人防和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服务越来越精准。
  第二,人防大数据应用产业寻找合适的应用场景。大数据无所不企及,无所不涵盖,但浩瀚的数据海洋中,不能抽取出有利于应用决策的数据则说明这个数据的获取是不成功的,目的不明确的。因此,人防大数据应用,必然要有目的性、场景化。解决一个场景应用,需要抽取何种数据,这种数据抽取过来,能够为场景应用提供什么有效支撑,我们都必须考虑周到。
  四、人防大数据产业应用展望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被数据化的,也唯有数据化,方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满理性与便利。人防应当抓住大数据发展契机,贯彻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空防&的宏伟目标,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共享为路径,聚集最大力量开创人防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新未来。人民防空大数据平台2019年前初步建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SPECIAL REPORTS
人民防空大数据平台2019年前初步建成
日,观众在位于浙江乌镇的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参观。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国防动员,需要一个“数据大脑”
近年来,国防动员系统在大数据技术运用的探索越来越多,湖北、贵州等省都在筹备建设“国防动员云”。但是大多数地区对于大数据,仍处于“想靠近却难靠近”的状态,信息壁垒、数据安全、数据采集等问题,成为大数据技术运用的“拦路虎”。国防动员如何搭上大数据时代的快车?习主席曾指出:“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突破大数据运用的困境,国防动员也需要建立一个让所有数据在线的“数据大脑”。
日,一场全国人防系统大数据建设集训让如画的杭州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每个城市都需要数据大脑,对于国防动员领域来说,更为需要。”正在给全国人防系统参训学员上课的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对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运用充满了信心。
王坚的观点和国家人防办的做法不约而同。为了让人民防空走上“云端”,国家人防办筹备建立人民防空大数据平台,赋予各省(市、自治区)承担信息化建设的任务清单,并计划在2019年前完成大数据平台的基础建设。
“要实现人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开拓各地市人防办领导的视野,深化对国家战略的理解,找准大数据技术在人防领域的应用点,积极主动的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家人防办一名领导在全国人防大数据建设集训班上如是说。
大数据真正意义是在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当大数据汹涌而至国防领域,如何真正运用大数据技术却让国防动员系统举步维艰。
2014年11月,广东省四会市发生一场山林火灾,依据指挥信息系统规划路线,民兵应急分队前往救火,前行至山脚时却被一大片带围栏的养殖场阻断,只好绕路通行。
事后调研发现,指挥信息系统的数据是在一年前采集的。数据更新不到位,给四会市人武部上了严肃的一课。事后广东省国动委在组织开展动员潜力数据调查工作时,要求各地市必须数据采集到位,并及时更新数据,避免同类事情的发生。
命令下达后,各地市却在推动工作时遭遇不同困境:要么是把大数据喊在口头、写在报告中,用数据说话、靠数据决策的观念没有树起来;要么是采集技术手段欠缺,对重要信息获取不够,对关键信息研判不准,制约了精确作战能力的提升;要么是重采集轻使用,信息整合程度不高、数据价值发掘不深,从而影响了数据使用的效益。
对此,王坚分析主要原因是国防动员系统对于大数据的运用还处于传统IT时代,数据收集都是一小块一小块,没有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数据孤岛。而大数据的意义并不在于“大”,真正有意思的是数据变得在线了。数据资源融合共享,才能真正发挥大数据的作用。
那么,又该怎么将各个数据孤岛连在一起,实现数据共享呢?“建立数据大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据中心。”王坚被誉为国内大数据技术的领军人物,在他看来,各个数据孤岛复杂性极高,将它们连接起来很困难。但是,建立数据大脑,将各个数据和数据大脑连接起来,这样就容易多了。
必须打破信息壁垒
数据大脑,让所有作战系统都通过大脑进行最合理的配置和调度,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战斗力。
然而,信息壁垒严重,却成了摆在大数据建设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原湖北省国动委综合办参谋马银波从2013年开始,就一直跟踪了解大数据技术,并成立专项小组,调研大数据对国防动员建设的巨大价值、作用机理,探索国防动员大数据建设和运用。马银波告诉记者:“国动委下属各办公室,仅人民防空办公室就存在不少现有或在研的各业务领域数据库。各级、各层数据源自成体系、互不交联、无法共享,在联战联训上‘形’联易而‘神’联难。”
面对大数据时代,打破信息孤岛是无法回避的趋势。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数据大脑的实现,首先要做到数据集中,第一步就是要把所有的数据堆放在一起。
那么,数据来自哪里?又该如何采集?大数据时代的战场上,数据就是“弹药”。
对数据的把握失准,曾让陆军第1集团某旅连长孙鑫吃了大亏。他回顾去年的一场演练,当时,干扰员虽然成功截获了信号,却因参数计算有误,耽误了最佳时机。痛定思痛。孙鑫认识到,要像补充弹药那样补充数据,把采集数据当成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只有不断强化数据意识,像燕子垒窝那样一点一滴收集,日复一日坚持,才能积少成多,为准确把握战争态势、有效破解“战争迷雾”奠定基础。
当然,“有了数据,还需要把这些数据建模,有了模型,才有数据优化、机器学习的可能,才会最终服务指挥决策。”胡晓明表示。
打破信息壁垒,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数据兼容互通、信息实时共享。四川省军区国动委综合办参谋陈延敏指出,要搭建好四通八达的联合指挥网络、建立起功能强大的基础信息网络,按照标准统一、内容完整、动态更新的要求采集管理作战数据,克服作战数据兵种化、地域化、内部化现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 &>>&
全国人防大数据建设集训在杭举行
来源:杭州日报
  12月6日,全国人防大数据建设集训在杭州举行。这次集训旨在有效提升人防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全面构建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现代化的防空体系,为杭州筑起一道“铜墙铁壁”。  “十二五”期间,杭州的人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搭建了市、区县(市)以及人防重点镇三级指挥信息平台,坚持在日常训练、演练和演习中常态化使用,连续多年以实战为背景举行“浙江金盾”“杭州金盾”演习活动,人防应急能力不断增强。据了解,杭州的人均人防面积居全国第一位,市民的安全感倍增。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人民防空”的理念,“十三五”期间,杭州还将进一步开展和落实相关的人防工作。  根据杭州市人防办的消息,接下来,杭州市要将人防工作进一步细化,并展开一系列的培训,让人防知识走进每个家庭,切实提高人防知识的普及。同时,杭州市人防办还将做好统筹协调工作,集合各个职能部门的力量,左右联动,让人防工作能够有效持续地开展下去。(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人防大数据断想
来源:山东省人防办 济南市市中
作者:李百鸿 李效松 时间: 13:22:43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抢占大数据的制高点。美国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我国,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将大数据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对各级人防部门来说,大数据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脑甚至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决策更积极目的的信息。大数据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简单来说,大数据具有4V的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
  一、树立大数据思维
  1948年辽沈战役期间,司令员林彪要求每天进行例常的&每日军情汇报&,由值班参谋读出下属各个纵队、师、团用电台报告的当日战况和缴获情况。那几乎是重复着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数据:每支部队歼敌多少、俘虏多少;缴获的火炮、车辆多少,枪支、物资多少&&
  有一天,参谋照例汇报当日的战况,林彪突然打断他:&刚才念的在胡家窝棚那个战斗的缴获,你们听到了吗?&大家都很茫然,因为如此战斗每天都有几十起,不都是差不多一模一样的枯燥数字吗?林彪扫视一周,见无人回答,便接连问了三句:&为什么那里缴获的短枪与长枪的比例比其他战斗略高?&&为什么那里缴获和击毁的小车与大车的比例比其他战斗略高?&&为什么在那里俘虏和击毙的军官与士兵的比例比其他战斗略高?&林彪大步走向挂满军用地图的墙壁,指着地图上的那个点说:&我猜想,不,我断定敌人的指挥所就在这里!&果然,部队很快就抓住了敌方的指挥官廖耀湘,并取得这场重要战役的胜利。这个故事说明,探求数据价值取决于把握数据的人,关键是人的数据思维;与其说是大数据创造了价值,不如说是大数据思维触发了新的价值增长。林彪作为优秀的军事家,具备了大数据思维的雏形,在指挥作战中高度重视掌握数据、分析有价值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大数据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心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不管是助推简政放权完善政府监管,还是调整经济结构激发大众创新,李克强都不忘提醒要利用大数据。
  大数据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帮助人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优化企业和社会运转。哈佛商业评论说,大数据本质上是&一场管理革命&。大数据时代的决策不能仅凭经验,而真正要&拿数据说话&。因此,大数据能否真正发挥作用,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管理者必须具有大数据思维。现在,人防部门有许多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大数据熟视无睹,置若罔闻。面对大数据时代,如果思维落伍,跟不上形势发展,沿袭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就无法立于大数据的潮头,推进人防事业的创新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我们的任务,首先应该树立大数据思维,从靠经验决策,转变为靠数据决策。这就需要人防部门的每一个同志,都认真学习大数据相关知识,熟悉大数据技术,树立大数据思维,增强利用大数据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养成善于利用大数据管理和决策的良好习惯,在大数据时代一展身手,大有作为。
& & & & 二、掌握大数据资源
  丰富的数据源是大数据发展的前提。联合国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的数据存量在2010年已有1200艾字节(EB),并将以40%的年增长率继续递增(1艾字节相当于13亿中国人人手一本500页的书加起来的信息量)。难怪有人说,数据将成为一切组织运行的基本要素,其战略意义甚至将超过土地、人力、技术和资本。目前,人防部门自身的综合数据库资源有限,并存在标准化、准确性、完整性低,利用价值不高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数据的价值。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数据,大数据利用就无从谈起。因此,人防部门应当强化收集数据的意识,构建大数据采集机制。采取无线射频识别、近距离无线通信、二维码、人体传感设备等多种采集方式,提高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搭建一批大数据采集平台,结合政务数据、公共资源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等不同数据源的特点,构建多渠道、精准化、实时性的大数据采集体系,掌握丰富的数据资源。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人防综合数据库。各种数据应当及时采集,不断更新,并做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市、区)、街道(乡镇)各级人防综合数据库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其次,要扩大数据收集渠道。一是向互联网要数据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互联网用户是美国的2倍。在最近18个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增加了10倍。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迅速提升,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接入网络,产生的数据及其增长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多,互联网上的数据流量正在迅猛增长。要通过相应技术手段,收集客户端(Web、App或者传感器形式等)的数据,并通过人防综合数据库进行查询和处理。二是向政府部门要数据资源。政府部门在数据占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有专门的统计部门、干部队伍进行相关工作,有人口普查、经济普查一类的信息资料,日常工作中也积累了大量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还有许多部门的数据与人防建设密切相关,如气象、防汛部门的气象水文数据,交通部门的道路、水路、航路以及交通运输工具数据,公安部门的社情数据,信息化管理部门的通信设备设施、手段和技术力量数据,卫生部门的医疗救护数据,消防、地震、环保等部门的防震、防火、防环境污染数据,经济管理部门的各种物资数据,等等。要按照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精神,打通部门之间&信息孤岛&,按照&一数一源,授权使用,分层管理,分级应用&的基本原则,建立完善&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尽快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数据的交汇、流通和共享。三是向智慧城市要数据资源。人民防空建设以城市为重点,并在城市范围内进行,决定了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密不可分。
  近年来,各地城市兴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智慧城市拥有涉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等方方面面的数据,是人防部门不可缺少的数据来源。人防部门应当在积极参加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主动利用人防信息化资源,为智慧城市提供服务和保障,并利用智慧城市的数据资源和建设成果促进人防事业发展。在广泛获取海量数据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入手,统一数据标准,提供数据接口,借助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数据的结构化水平和数据汇聚程度,从而能进行更快更好更强的数据融合分析,以此来改进服务,优化流程,对其进行有效的关联分析和统一管理,为人防部门大数据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推进大数据应用
  某市组织的一次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把大数据应用展现在人们眼前:某化工厂突然发生氯气泄漏事故,严重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市党政军和有关部门领导迅速进入人防指挥所实施救援指挥。指挥大厅大屏幕的电子地图上,显示出该化工厂的有关数据,包括地理位置、生产储存有毒有害物品和种类及数量、泄露的氯气罐容积及氯气数量,化工厂职工及应急救援力量,以及事故原因、伤亡损失和应急响应情况,等等,现场情况一览无遗。指挥长要求各部门汇报救援相关数据后,大屏幕立即显示当时的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等;可以紧急调动的各种专业队伍的位置、数量、装备器材;救援需要的交通治安管制、医疗救护、消除污染沾染的数据等。随即,计算机对相关数据进行快速筛选、分析、运算,根据氯气数量、泄露速度和气象情况,计算出氯气泄露下风方向可能扩散的范围面积,以及该范围内居民的数量。根据道路、运输工具等数据,计算出疏散人员可以使用的疏散路线和需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数量等。指挥长据此立即下达命令,迅速就近调集治安、消防、防化、医疗救护等专业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快速堵漏,并对已泄露的氯气进行喷水稀释和洗消;对中毒人员进行抢救,并紧急疏散工厂职工和周围居民。大数据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指挥效率,以较短的时间取得救援最大成效,减轻了灾害事故损失。
  大数据应用不仅能在战时防空和平时应急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人防建设和管理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当前,由于人防建设决策、施策的事项纷繁复杂,各类矛盾交织、各种变量融合的情况比比皆是。缺乏数据支撑的决策特别是凭经验做出的决策,往往&顾此失彼&,科学性、前瞻性不够。人防部门借助大数据手段,利用数据关联分析、数学建模、虚拟仿真乃至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基于广泛、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化分析和政策模拟,可以为决策提供更为系统、准确、科学的参考依据,为决策实施提供更为全面、可靠的实时跟踪,从而实现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和减少盲目性、随意性、经验性决策造成的损失。因此,人防部门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大力推进大数据应用。
  一是要制定大数据发展规划,搞好顶层设计。目前,一些城市人防部门已经开始启动大数据平台建设,但是这种各自为战的建设方式有许多弊端,容易走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的弯路。我们认为,应当由国家人防主管部门,或者由省级人防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布局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制定建设规划,确定建设标准,明确建设任务,细化大数据应用内容和项目,在试点的基础上组织实施。
  二是要新增必要的高技术信息化设备设施,构建大数据平台。要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依托现有&一网四系统&的人防信息化平台,新增储存量大、运算速度快的硬件设备,完善各种网络和数据信息传输通道,建立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以一体化数据存储处理服务器、内存计算设备等作为数据挖掘利用的核心支撑平台,对系统数据实现数字化管理。利用对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实现数据融合处理,为领导指挥决策,各情报分析提供支撑,提升信息化系统的整体工作能力。
  三是要完善相关应用软件,提升大数据平台的工作效能。要持续开发完善大数据自动生成、采集以及数据快速处理分析、数据挖掘技术、计算机模拟、辅助决策等应用软件,为数据整合、资源共享、分析挖掘创造条件,强化大数据对安全监测、综合分析、预警预测、辅助决策等的支撑。在大数据建设和应用中,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IT企业的专业技术力量,合作建立人防大数据中心,推进大数据相关理论研究、技术研发、数据共享、应用推广等。要把人防大数据平台融入国防、政府和城市大数据平台,在严格保密制度和保密技术措施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数据和办事服务。推动各类共享开放数据与网上办事大厅、社区服务窗口等有机衔接,尽快实现申请材料历史查询、互认共享。面向公民和企业梳理加工、分类推送政务信息,构建经济高效、服务到位、体验良好的政务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中国人民防空网-主编
【】【农村防灾宣传刻不容缓——云贵阳人防大数据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2016年)
我的图书馆
贵阳人防大数据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2016年)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贵州省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这也是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此举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加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促进区域性大数据基础设施的整合和数据资源的汇聚应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贵阳市市委、市政府、贵阳警备区已将建设贵阳人防大数据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纳入工作计划,工程中心于2016年5月成立,主要围绕人防大数据顶层设计和标准化、人防战备数据应用、人防公共服务数据应用、人防大数据网络安全及数据安全等领域开展研究。为了充分发挥工程中心科研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工程中心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管理运行机制设置开放课题的研究。一、基本原则&&&&所申请的课题必须符合以下原则:1.符合工程中心研究方向;2.有创新、前瞻性,能填补人防大数据相关领域研究空白。3.实用可靠,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二、资助方向(一)方向类1.人防大数据顶层设计和标准化研究;2.人防大数据采集、开发及应用研究;3.人防大数据公共服务应用。4.人防大数据网络安全及数据安全;5.人防数据采集通信系统研发。(二)命题类&&&&&1.创新发展中数据开放共享机制研究(市级课题申报已截止)。&2.人防大数据相关理论、方法研究,政策、制度设计。三、开放课题申报须知1.本次开放课题资助强度:学术研究、论文类课题不超过5万元;软、硬件开发一般不超过20万元。每个课题按研发进度支付经费。2.申报时间:2016年工程中心开放课题申报时间为2016年6月10日至日,评审时间为2016&年7&月11日至2016&年8月11日,执行起始时间是2016年8&月12日。3.研究期限:学术研究、论文类课题期限为6个月,截至2017年2月13日;软、硬件开发期限不超过18个月,截至2018年8月13日。4.开放课题主要支持工程中心及依托单位以外的研究人员(客座研究人员)与工程中心固定人员合作进行研究的课题,由客座研究人员和固定人员共同申请。5.由工程中心学委会或专家组审定开放课题申请,建议拟资助课题和资助金额,工程中心主任会议根据审定结果统一调整并报学委会函评通过并经主办单位研究同意后公布执行。6.申请资格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申报者在相关领域有较好的研究积累;(2)申报者具有副高以上即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3)申报者所在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7.申请和审批程序(1)每年开放课题资助5-8项开放课题。资助周期一般为6-18个月。课题申请每年受理一次,申请批准的周期一般为1个月,从获得批准的日期起开始执行。(2) 申请者填写《贵阳人防大数据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课题申报表》,一式三份,经所在单位同意并加盖公章后,向工程中心申报,同时提交电子版。(3) 收到申报书之后,依据《贵阳人防大数据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管理办法》,工程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对申请书初审后,再经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终审,择优资助。(4) 获批课题经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工程中心主任签署批准意见后通知申请者,工程中心并为每项课题配两名工程中心人员作为合作者。(5) 与获批准者签订课题合同书,课题合同书内容应与申请书保持一致,但可参考专家评审意见进行适当修改。四、课题结题和研究成果的归属1.&工程中心通过第二负责人(工程中心固定人员)加强对开放课的管理,开放课题承担者应在第一年年底提交阶段总结,对于无阶段总结、未按计划进行课题研究者,工程中心主任有权调整课题资助额度或中止课题资助。第二年年终提交结题总结和研究成果(论文、专著、专利和奖项等)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文件。2.开放课题相关的论文和研究成果应同时署课题第一负责人所在单位名称和本工程中心名称,并注明工程中心开放课题资助(标注课题编号)。如在国内外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应将“贵阳人防大数据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Big Data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Civil Air Defense,Guiyang”写为作者单位之一,并注明本课题为“贵阳人防大数据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资助项目(课题编号),Supported by the Big Data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Civil Air Defense,Guiyang(No: XXX)”;如申请专利,专利权为申请人单位和工程中心的共同所有。五、联系方式联系人: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数据应用领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