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的戴尔存储服务器 到底都长什么样

1SC系列闪存:性能兼顾价格  今年3月末,戴尔宣布自己的Storage&SC4020存储正式开始实行国产化。虽然日前有传出戴尔PC将预装国产麒麟操作系统,适应中国市场等消息,但在企业级产品的国产化并没有太大动静,直至这次戴尔标杆式存储SC4020的国产化,又一次向外界展示了戴尔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在中国&为中国&戴尔4.0战略  当然,这一战略也切合了戴尔4.0战略中“在中国为中国”的slogen。开始落实之前的承诺:在今后5年将在中国市场投入1250亿美元,预计对中国进出口额贡献约1750亿美元,并直接或间接支持100万个工作机会。  可以看出,SC4020国产化是对戴尔和中国经济双赢的实践,那么你可能好奇,究竟为什么戴尔选择SC4020作为国产化的代表先行推动?国产化的SC4020为代表的SC系列存储到底有什么特点?SC4020国产化之后又会带来哪些优势呢?性能兼顾价格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在闪存阵列推出之初,也十分心向往之,倾慕于闪存阵列的高效,但是闪存阵列相比于普通的HDD机械硬盘而言,价格过于昂贵,而企业TCO有限,这让很多SMB企业望而生畏。性能与价格之间的平衡是很多企业必须做出的选择。SC4020  戴尔的SC4020就是为了解决这些用户的需求,经过研究研发出了一种新型闪存阵列,让SC4020的成本为$0.37/IOPS,远低于其他存储。SC4020是中小型企业的理想选择,与戴尔SC8000为依托,戴尔SC4020也让大型企业IT架构更为清晰。产品:
2Live&Volume实现自动故障转移Live&Volume实现自动故障转移  SC4020在设计架构之初就采用了定义的架构,可实现数据移动和数据保护的虚拟化与自动化。从SC&Storage&Center操作系统(SCOS)&6.7版开始,戴尔SC存储引入了Live&Volume功能,着重提高数据移动性。数据增长和虚拟化应用程序的激增,导致存储和保护业务关键型信息资产的成本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如此一来,Live&Volume“始终可用的”解决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Live&Volume始终可用  根据相关测试表明,戴尔Storage&SC系列产品利用Live&Volume实现了故障自动转移,大幅降低了企业级业务的连续性、复杂性和敏捷性成本。根据相关测试显示,站点级故障之后,通过Live&Volume可以实现故障转移的无缝连接,无需借助任何其他的软件或硬件,就能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Storage&SC4020采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每个SC4020阵列拥有32GB内存,在2U的体量中配备24个2.5英寸硬盘托架。每IOPs0.37美金的价格让SC4020相比于其他产品更具有竞争力,性价比也更高。在本月初戴尔正式实现SC4020国产化之后,能够产品的配送时间,减少清关时间,提高国内的就业率,做出更适合国内企业需求的产品。
3戴尔Storage SC4020一体式阵列详细参数
NASSAN磁盘阵列企业硬盘查看: 2756|回复: 45
现在DELL存储真心便宜
发表于 5-26-:27
朋友单位才买了一套用作的,scvG盘半配,双控,16G FC,居然才6w多一点点,这个价格真无敌了。。
发表于 6-5-:40
v2000而已,又不是什么高级货
发表于 5-26-:21
原本价格就不算贵。
发表于 5-26-:27
DELL的双控都是单活的,像EQ一样,很蛋疼
我用过戴尔的SC 4020和Sc8000都是真双活,双个控制分别控制多个不同的lun,一个故障后自动负载到另一个上,不存在一主一备的情况,两个同时带盘的有IOPS的!&
发表于 5-31-
这个级别的好像就没有双活的产品吧
而且单活是相对于单个LUN吧
多个LUN主控分开放在两个控制器上整体和双活也没多大区别&
发表于 5-30-
双控都是单活的?
这个是个什么概念?一个控制器坏了会导致部分数据不能访问?&
发表于 5-26-
发表于 5-26-:43
DELL的双控都是单活的,像EQ一样,很蛋疼
双控都是单活的?
这个是个什么概念?一个控制器坏了会导致部分数据不能访问?
发表于 5-26-:15
出厂价会不会2w?
只要不是被经销商坑掉,基本上也就是这个价格了。
————————
900GB的SAS盘,多钱一个,你算过吗?
/HP-2-5-Inch-Internal-Drives-/dp/B0050AFUHI
发表于 5-26-
发表于 5-26-:41
DELL现在有特价 一个SC.92的MLCSSD&&18万的价格。 实际可用差不多8TB 这性价比才是杠杠的。 折每TB实际可用容量2万RMB左右。
按VSAN6.1价格算 8TB全闪存实际可用 在标准模式下需要有18TB存储盘(RAID1模式),还有加4个节点4块缓存SSD。 按intel3600系列价格算。 也差不多要15万了。还不算软件授权
DELL那边还多一个双控和 32G缓存。&&
我一直认为,VSAN这价格, 真商用还是会被传统存储厂商打成渣。
我怎么记得1.92T是RISSD是TLC的呢?
DELL给我报过一个价格 SCv2020 12块 1.92T的RISSD,价格不到20W。&
发表于 5-28-
这个,就是私有化的具有漫长产品线的企业的好处了。
从几万到几百万、上千万的存储产品,要啥有啥。&
发表于 5-26-
发表于 5-26-:00
双控都是单活的?
这个是个什么概念?一个控制器坏了会导致部分数据不能访问? ...
不会丢,只是一个控制器是Standby在那边的,一个坏了才会切到这个上,
这样啊,难道它的SC4000、SC8000系列也是这样?&
发表于 5-26-
发表于 5-26-:17
SC是新一代分层存储,单配一种类型的硬盘真是太浪费了,加点钱再配5个ssd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性能提升~
SCv2000系列做4000 和8000 的异步备份挺好的
反正只要数据在就行了&
发表于 5-30-
SCv,是入门级,不支持SSD和自动分层。&
发表于 5-26-
发表于 5-26-:30
SC是新一代分层存储,单配一种类型的硬盘真是太浪费了,加点钱再配5个ssd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性能提升~ ...
SCv,是入门级,不支持SSD和自动分层。
发表于 5-26-:21
出厂价会不会2w?
只要不是被经销商坑掉,基本上也就是这个价格了。
————————
900GB的SAS盘,多钱一个,你算过吗?
假设2000元/个,6个就是1.2万了!
CML的控制器,好像是x86架构,两个控制器的话,相当于两台32GB的特别定制版的小服务器。
————————
6万多的一套的话,估计硬件成本在3-4万。外加研发、后续服务之类的,卖6万多绝对属于良心价格了。
SCv2020 配 12个 1.92T的 TLCSSD如何?想上全SSD方案了。&
发表于 5-31-
发表于 5-26-:24
DELL现在有特价 一个SC.92的MLCSSD&&18万的价格。 实际可用差不多8TB 这性价比才是杠杠的。 折每T ...
这个,就是私有化的具有漫长产品线的企业的好处了。
从几万到几百万、上千万的存储产品,要啥有啥。
发表于 5-26-:27
不会丢,只是一个控制器是Standby在那边的,一个坏了才会切到这个上,
这样啊,难道它的SC4000、SC8000系列也是这样?
双控制器,一主一备的形式,还是很常见的。&
发表于 5-26-
发表于 5-26-:40
这样啊,难道它的SC4000、SC8000系列也是这样?
双控制器,一主一备的形式,还是很常见的。
这个。。。。。。这样难道不影响性能?&
发表于 5-26-
发表于 5-26-:43
双控制器,一主一备的形式,还是很常见的。
这个。。。。。。这样难道不影响性能?
基本上,几十万的存储,如果是双控的,都是这样的模式。两个控制器是为了预防单点故障,不是为了提升性能。&
发表于 5-26-
发表于 5-26-:09
这个。。。。。。这样难道不影响性能?
基本上,几十万的存储,如果是双控的,都是这样的模式。两个控制器是为了预防单点故障,不是为了提升性能。
发表于 5-26-:38
其实,硬盘直接买满,否则后面买硬盘,价格很坑爹的。
发表于 5-26-:25
00 9000 都是用的同一个软件系统。 应该是可以支持真双活的。&&否则8000以上这级别存储不支持真双活 是很掉价的。&&
EMC VNX2开始就支持真双活了。 13年的产品啊。 价格也就SC8000差不多的。
VNX2不算硬盘,买满授权,6W出头的样子&
发表于 5-26-
发表于 5-26-:00
00 9000 都是用的同一个软件系统。 应该是可以支持真双活的。&&否则8000以上这级别存储不支持 ...
VNX2不算硬盘,买满授权,6W出头的样子
EMC现在也属于戴尔啊,呵呵!&
发表于 5-27-
发表于 5-27-:32
VNX2不算硬盘,买满授权,6W出头的样子
EMC现在也属于戴尔啊,呵呵!
发表于 5-27-:34
本帖最后由 dianmao 于 5-27- 编辑
VNX2不算硬盘,买满授权,6W出头的样子
你说的满授权 是包括了powerpath/ve&&fastvp之类的东西吗? 我这边EMC供应商很黑,一个VNX2 0G的SSD 给我报出来60万 -_-
发表于 5-27-:17
DELL现在有特价 一个SC.92的MLCSSD&&18万的价格。 实际可用差不多8TB 这性价比才是杠杠的。 折每T ...
DELL 存储 + SAN交换机 +&&两台服务器(HBA) 绝美配置啊
发表于 5-28-:48
DELL现在有特价 一个SC.92的MLCSSD&&18万的价格。 实际可用差不多8TB 这性价比才是杠杠的。 折每T ...
我怎么记得1.92T是RISSD是TLC的呢?
DELL给我报过一个价格 SCv2020 12块 1.92T的RISSD,价格不到20W。
发表于 5-28-:47
底端的只有9M的读入速度让人受不了。
发表于 5-30-:12
SC是新一代分层存储,单配一种类型的硬盘真是太浪费了,加点钱再配5个ssd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性能提升~ ...
SCv2000系列做4000 和8000 的异步备份挺好的&&反正只要数据在就行了
发表于 5-31-:33
只要不是被经销商坑掉,基本上也就是这个价格了。
————————
900GB的SAS盘,多钱一个,你算过吗? ...
SCv2020 配 12个 1.92T的 TLCSSD如何?想上全SSD方案了。  本文主要是介绍集群存储相关的概念及Scale-out特点,重点对市场上主要的集群存储产品进行了比较和点评。  主要分类方式  目前存储产品的主要分类方法:  首先,无论厂商和用户都习惯将存储系统划分为 高端、中端、低端或入门级产品。  其次,按照数据类型划分,即NAS、SAN、统一存储。  【统一存储的两种方向:NetApp 本质上是用一个NAS 虚拟成一个block 呈现给主机,通过这种“假SAN”的方法把file service 和block service 共同嵌入到一个存储控制器里。另外一个是,利用的技术(如),在控制器中同时运行block 级和NAS 服务器软件,即可在一对存储控制器里面同时提供SAN/NAS 和iSCSI 的服务。】  按照扩展类型,即纵向扩展Scale-Up和横向扩展Scale-Out。  还有一种分类方法,主存储、近线存储和备份磁盘库,后面两种产品我们目前不会涉足。  我们主要关注的是Scale-Out特性的集群NAS产品。  说明:YeeStor严格定义属于集群文件系统,不仅仅支持NAS访问方式(NFS/CIFS), YeeStor客户端软件提供标准POSIX接口, 还支持ISCSI、HTTP、等多种访问协议。  什么是集群NAS?  集群(Cluster)是由多个节点构成的一种松散耦合的计算节点集合,协同起来对外提供服务。集群NAS是指协同多个节点提供高性能、高可用或高负载均衡的NAS(NFS/CIFS)服务。  非结构化数据目前呈现快速增长趋势,IDC研究报告分析指出,到2012年非结构化数据将占到数据存储总量的80%以上。集群NAS是一种横向扩展(Scale-out)存储架构,具有容量和性能线性扩展的优势,已经得到全球市场的认可。从EMC对Isilon、HP对IBRIX、DELL对Exanet、Compellent等收购事件,以及IBM推出SONAS、NetApp发布Data ONTAP 8,都可以看出集群NAS已经成为主流存储技术之一。  在国内,我们也看到UIT UFS、龙存LoongStore、九州初志CZSS、美地森YFS等集群NAS解决方案。集群NAS的未来潜在市场巨大,在高性能计算HPC、广电IPTV、视频监控、云存储等行业领域将逐步得到广泛应用。  高性能、高容量以及可扩展性是集群存储得以发展的最得人心的特征。  传统NAS扩张很容易带来以下问题:  1.系统管理。即便是NAS系统管理比SAN存储管理简便很多,但仍然需要花费时间和资源来管理。  2.管理客户端和应用对数据的访问。能够访问的前提是NAS系统必须挂载在对应得服务器或者工作站上。挂载会中断应用的访问,所以在挂载的时候需要预留好服务器上应用的宕机时间。挂载了越多的NAS系统,带来的是更多的宕机时间。  3.文件位置。关于定义文件存放位置的策略应该是基于性能,可访问性,文件创建时间,访问频率,存储成本,可用性,数据保护等诸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策略的设定本身不会太难,但事实上,要将文件移动到合适的NAS系统上是一个耗时间的手工数据迁移过程。而且,随着NAS系统越来越庞大,其复杂性也越来越高。  而Scale Out NAS 通过将数据分布到集群中各节点的存储方式,提供单一的使用接口与界面,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对所有数据进行统一使用与管理。集群中所有磁盘设备整合到单一的共享存储池中提供给前端的应用服务器,利于访问,同时提高了磁盘利用率。
NASSAN磁盘阵列企业硬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戴尔存储 的文章

 

随机推荐